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察看工業企業廠區周邊地質災害

察看工業企業廠區周邊地質災害

發布時間: 2021-03-06 18:02:13

1. 蕪湖核電站的環境影響

根據國家環保總局2006年3月18日開始施行的《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環發2006[28號])的要求,結合安徽蕪湖核電站一期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選址階段)的編制,在該報告書報送國家環保總局審批前向公眾公告如下信息。
(一) 建設項目情況簡述
(1) 項目基本信息
項目名稱: 安徽蕪湖核電站一期工程;
項目業主: 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
建設性質: 新建;
項目規模: 兩台百萬千瓦級AP1000壓水堆核電機組,額定功率1250MWe/台;
項目地點: 安徽省蕪湖市繁昌縣荻港鎮。
(2) 項目建設必要性
— 符合國家「積極推進核電」的能源戰略;
— 可進一步滿足安徽省電力負荷增長的需要;
— 改善安徽省的電源結構,促進能源消費多元化,減少運輸壓力;
— 核電作為清潔、安全的能源,可滿足環境保護的需要,有助於減排SO2、NOX等大氣污染物。
(3) 工程概述
安徽蕪湖核電站一期工程擬採用AP1000核電機組,採用了非能動、雙層鋼襯里等安全技術,進一步提高機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安徽蕪湖核電站一期工程預計在2009年10月1日具備澆灌第一罐混凝土的條件,單台機組建設周期為58個月,兩台機組間隔8個月,預計分別在2014年和2015年建成投產。
安徽蕪湖核電站一期工程的工程技術方案主要技術特徵如下:
— 機組額定電功率1250MWe;
— 電站設計壽命60年;
— 機組平均可用率≥82%;
— 換料周期為12個月;
— 採用先進的燃料組件和先進的燃料管理政策;
— 採用數字化儀控技術和先進主控室設計;
— 採用體現先進壓水堆要求的嚴重事故管理對策,具有嚴重事故預防和緩解措施;
— 滿足先進的防火設計要求。
(二) 環境特徵概述
(1) 環境質量現狀概述
— 地表水環境:建設項目所在地地表水環境基本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中的Ⅱ類標准;
— 大氣環境:建設項目所在地空氣質量符合《環境空氣質量標准》(GB3095-96)中的二級標准;
— 聲環境:建設項目所在地屬於鄉村,不存在大型的工業及其它雜訊源;
— 電磁輻射:廠址區域的工頻電場、磁場強度和無線電干擾環境本底均處於較低水平,不存在強無線電干擾源;
— 生態環境:生態環境良好。
(2) 其他環境特徵
— 人口分布:
Ÿ 廠址半徑80km評價區范圍內,截止至2005年底的總人口數為9755313人,平均人口密度為485人/km2;城鎮人口超過萬人的城鎮有35個,最大的人口中心是NE方位約74km的馬鞍山市區,有城鎮人口494254人,其次是廠址NE-NNE方位約35km處蕪湖市區,有城鎮人口431320人。
Ÿ 廠址半徑5~15km范圍內有人口數超過千人的居民點共有113個,最大的居民點是位於SSW方位約6.5km處的荻港鎮區,戶籍人口14546人,其次是廠址WNW方位約13.5km處的無為縣姚溝鎮的吳大村,有7094人。
Ÿ 廠址半徑5km范圍內涉及135個自然村,2005年底人口總數為31470人,平均人口密度為401人/km2。離廠址最近的是WSW方位約0.3km處的毛元村(戶籍人口112人),人口最多的是NNE方位約2.5km的新港鎮區(戶籍人口4096人)。
Ÿ 廠址近區暫住人口和流動人口較少。
— 土地利用及資源概述:
Ÿ 工業:廠址15km范圍內沒有大型企業,一些中小型工業企業主要集中在各鄉鎮的政府所在地。
Ÿ 廠址附近的固定和移動危險源數量少、規模小,根據計算不會對核電廠的建設和運行造成威脅;廠址半徑15km范圍內無飛機場,半徑4km內沒有民用航空線經過;廠址半徑30km范圍內有少量軍事設施。
Ÿ 交通:廠址附近交通運輸條件較好,距離廠址最近的交通干線為S216省道(南新線);廠址濱臨長江下游蕪湖段,半徑15km范圍內繁昌縣的港口主要有荻港港區、蘆南鄉港區和新港港區,全部分布在長江南岸沿線。
Ÿ 農業和副業:廠址區域農業生產以糧食為主,一年多熟,蔬菜常年生產。糧食耕種以水稻種植為主,其它還有雜糧、蔬菜、茶葉以及少量水果種植。經濟作物有菜用和果用瓜類,茶葉薴麻和葯材,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花生和芝麻。蔬菜主要有大白菜、青菜、苞菜、蘿卜、四季豆和茄子等。廠址周圍地區畜牧飼養種類主要是豬、牛、羊、家禽(包括雞、鴨、鵝)。飼養的大牲畜主要是水牛和黃牛,主要用於耕作勞役,乳牛數量少。
— 氣象:廠址地處安徽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廠址所在地屬於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全年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降雨量年季變化劇烈,降水量年內分布不均勻。根據繁昌氣象站累年(1959~2000年)的氣溫、氣壓、相對濕度、降水、日照、霧日以及風向、風速的統計結果:累年平均氣溫為15.9℃;累年年平均氣壓為1013.1hPa;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9%;累年平均降水量為1282.5mm;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881.1h;年平均霧日為10.3d;累年平均風速2.9m/s;平均主導風向為NE,所佔頻率為14%,次主導風向為SW,所佔頻率為10%,區域內年平均靜風頻率為22%。
— 水文:長江為安徽蕪湖核電廠的水源和受納水體,流量大,可以滿足核電廠取水的要求,也有良好的稀釋擴散能力。廠區內地下水類型主要是第四系孔隙潛水和基岩裂隙水。覆蓋層中為孔隙型潛水,花崗岩石中為基岩裂隙水。
— 地質地震:廠址半徑25km范圍內沒有發震構造;廠址附近范圍斷層均為前第四紀斷層,有歷史記載以來,廠址半徑6km范圍內無小震記錄,廠址5km范圍內不存在能動斷層;廠址地震烈度為Ⅵ度;廠址區域范圍處於整體性穩態運動的地區;經確定性方法和概率性方法對廠址SL-2級地面運動基岩水平向峰值加速度值計算,廠址SL-2級設計基準地面運動峰值加速度水平向為0.20g、豎直向為0.13g;廠址不存在潛在的地震地質災害,其他小規模、局部的不良地質作用對廠址的安全性沒有影響。
(三) 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概述
(1) 建設期間環境影響
安徽蕪湖核電站的建設主要包括道路建造、場地平整和電廠主要構築物的建設,其對環境的影響主要包括:
— 土地利用和生態環境:核電廠建設將永久佔用旱地、水田、魚塘、林地、草地、荒地及其他土地,施工會對當地植被、土地利用性質、景觀生態體系產生一定的影響,使得其空間結構、視覺效果發生一定的改變,使原有自然環境被人工設施和景觀所替代。
— 地表水環境:工程施工期間,由於外界條件(如大風、降水等)的作用,容易造成開挖的土石方和堆放的建築材料隨風或水擴散,部分將落入附近長江流域,將造成局部江水含沙量和濁度的增加。施工期間產生的場地沖洗水、混凝土攪拌水、設備洗滌用水等雖然量不大,但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油污和泥沙,如不加處理,含油廢水一旦進入長江,一部分附著在懸浮物上並隨之沉降到江底,另一部分溶於長江中隨長江擴散,而大部分則漂浮在長江上,會造成長江水體的污染。
— 大氣環境:工程施工對大氣環境的污染影響主要來自於廠區平整施工作業活動,污染源主要是開挖爆破、砂石料破碎、施工運輸和機械設備燃油排放的廢氣,廢氣中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和粉塵等。
— 聲環境:工程施工對聲環境的影響主要來自開挖、鑽孔、爆破、砂石料破碎、混凝土拌和、施工運輸和機械設備運行等,由於項目施工區附近有環境敏感點(居民點)分布,影響對象主要包括施工作業人員和附近居民點的居民。應關注施工雜訊對附近居民點的影響,由於取排水和道路為線性工程,在某點施工的時間較短,因此施工雜訊對每個敏感點的影響較為短暫,而廠區施工時間持續較長,應採取相應的措施使雜訊對附近居民的影響最小。
— 水土流失:工程在施工中將不可避免的擾動地面,破壞原有的水土資源,降低當地的土地生產力,在暴雨的作用下,加劇水土流失。通過對項目區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地表組成物質及水土流失現狀等因素進行全面調查分析,結合擬建公路工程特點,確定廠區、廠外道路及碼頭區、施工場地工程區為水土流失的重點部位。
(2) 運行期間環境影響
安徽蕪湖核電站運行期間的環境影響主要分正常運行期間的影響和事故工況下的環境影響。
— 安徽蕪湖核電站正常運行期間的環境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Ÿ 輻射環境影響:根據初步計算分析表明,安徽蕪湖核電站一期工程正常運行期間每年對廠址周圍公眾造成的劑量小於1.0×10-5Sv,低於國家標准《核電廠環境輻射防護規定》(GB6249-86)規定的2.5×10-4mSv的要求;根據同類核電站多年實際運行的環境監測結果表明,不會對周圍環境的輻射本底造成明顯影響。
Ÿ 低放射性廢液的排放不會造成長江水中放射性的明顯增加。
Ÿ 化學物質排放的影響:為保證核電廠用水的質量,需要使用少量如硼酸、氫氧化鋰等化學添加劑,這些物質會隨廢水排入長江,因此產生的廢水中也會含有相應的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的濃度相當低,其對水環境的影響有限。
Ÿ 生活污水的影響:電廠生活污水及其他非放射性廢水處理的排放物,通過專門的污水處理站處理達標排放,不會影響受納水體水質。
— 安徽蕪湖核電站在最大可信事故工況下,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是輻射影響,在核電廠固有的放射性防護設計的基礎上通過保守的計算參數估算得到,暫定的非居住區邊界上公眾可滿足《核電廠環境輻射防護規定》(GB6249-86)對該事故輻射劑量後果的要求。
(四) 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的要點
(1) 施工期間污染防治措施
— 水污染防治措施
Ÿ 施工材料妥善保管,堆放地遠離江岸,且採取覆蓋等防護措施;
Ÿ 加強對車輛、設備使用的油品管理,防止油品進入施工生產廢水,進而污染水環境。
— 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Ÿ 施工區和相關道路上散落的灰土應及時清掃,道路路面上經常灑水,保持路面濕潤;
Ÿ 開挖出的土方及時運至填方地段充填,盡量減少土方的堆置時間;
Ÿ 渣土臨時堆放場應加蓋布條進行防護;
Ÿ 水泥等粉狀建築材料妥善保管,不露天隨意存放;
Ÿ 加強施工管理,合理調度運輸車輛等。
— 雜訊污染防治措施
Ÿ 盡可能使用雜訊低的先進施工設備;
Ÿ 合理安排施工進度,加強在施工期間對高雜訊設備的管理,避免高雜訊設備的同步使用;
Ÿ 對於可能造成聲環境敏感點影響的工程,在夜間盡量不施工,或夜間施工禁止使用重型施工機械。
—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Ÿ 對於廠區、施工場地、施工便道等剝離的表土進行處理,集中堆放,並採取臨時防護措施,以便後期綠化和復墾時再利用。
Ÿ 根據水土保持法對開發施工項目水土流失防治任務的規定,攔擋、護坡、土地整治、植被恢復,排水措施等工程,以防止水土流失、改善項目區生態環境。
(2) 運行期間的污染防治措施
— 輻射影響的污染防治措施
Ÿ 固有安全性:安徽蕪湖核電站在設計中採用了「縱深防禦」的概念,通過合理的運行設計、運行規程、監測系統、專設安全設施、放射性後果緩解設施等五個層次有效地保障核電廠的安全穩定運行並使放射性物質的釋放受到控制;另外,設計中還布置了四道安全實體屏障:先進的燃料芯塊、高性能的燃料包殼、隔離放射性和非放射性迴路的一迴路壓力邊界以及牢固可靠的安全殼,可以使核燃料裂變產生的放射性物質在進入環境時需要突破多重屏障,從實體隔離上保證放射性的釋放量最小。
Ÿ 放射性廢物處理系統:為保證核電廠的正常運行,需要對放射性迴路內的流體進行去污,從而產生少量需要排放的放射性物質,這些物質大部分進入固體廢物後暫存在廠內廢物庫中,在一定時間後運往國家規劃的放射性廢物庫貯存或處理,不直接進入環境;而少量的液態和氣體放射性物質則需要經過相應的廢物處理系統收集、處理並衰變一段時間,監測滿足要求後排入環境,使進入環境的放射性物質可控。
Ÿ 放射性流出物監測系統:放射性物質排放過程中受到監測系統的連續監測,一旦發現排放超過規定限值後立即自動切斷排放管線並進行再處理,可防止放射性物質的超量排放。
Ÿ 環境監測系統:在廠內和周圍環境中設置有環境監測系統,可實時監測環境中放射性含量的變化,一旦發現變化,立即分析原因並切實地解決。
Ÿ 應急計劃:根據電廠運行特點和周圍環境特徵制定有完善地應急計劃,並與各級政府、醫療機構、軍隊等部門實施聯動,萬一發生事故可保證各區域人員得到合理的安排。
— 非放射性污染防治措施
Ÿ 冷卻塔:採取降噪措施,以降低冷卻塔雜訊對工作人員和公眾的影響。
Ÿ 核電廠設置有專門的污水處理設施用於處理工作人員產生的生活和非放射性生產廢水,處理達標後排放。
Ÿ 運行中制定合理可行的運行規程,合理使用化學試劑。
Ÿ 合理布置高壓線出線走廊,盡量避開人口密集區,減少高壓線的電磁輻射影響。
Ÿ 進行有規劃的廠區布置和綠化,使所佔用的土地不喪失防風固沙的能力,並與周圍環境相容。
(五) 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的要點
— 安徽蕪湖核電站廠址與當地規劃相容,建設必要性充分;
— 廠址環境特徵中不存在影響安徽蕪湖核電站建設的顛覆性因素;
— 安徽蕪湖核電站建設期間的環境影響是可以接受的;
— 安徽蕪湖核電站正常運行期間和最大可信事故工況下的放射性劑量後果可以滿足國家標准《核電廠環境輻射防護規定》(GB6249-86)的要求;
— 安徽蕪湖核電站正常運行期間非放射性的環境影響是可以接受的;
— 廠址不存在影響執行應急計劃可行性的顛覆性因素。
總體而言,從安徽蕪湖核電站廠址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分析,廠址能滿足核電廠的建廠要求;電廠施工建設對環境的影響以及環境對電廠的可能影響、從電廠正常運行和事故工況對環境的可能影響看,廠址均符合我國有關法規、標準的要求。就核電廠建設和運行對環境的影響而論,安徽蕪湖核電站廠址是適宜的,在廠址地區建造兩台百萬壓水堆核電機組是可行的。
(六) 公眾查閱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或索取補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2. 推薦一下成都周邊一日游景點

成都一日游推薦:青城山後山、汶川鷹頭岩、蘆溝竹海、丹景山、雲頂石城、五鳳溪古鎮、五鳳溪古鎮

一、青城山後山

推薦理由:青城後山距成都約75公里,自唐朝就是我國佛教名山。從泰安寺到白雲古寺的登山游線,更是歷代禪宗僧眾放空外物,內練心靈的朝聖之路。穿行在山水間,遊走在雲霧中,沿路驚喜不斷。

二、汶川鷹頭岩

推薦理由:鷹頭岩位於距成都約130公里的汶川縣海拔2千米的克枯鄉周達村懸崖上,站在如鷹頭般伸出百米高的崖上,俯瞰汶川的山川河谷壯麗景色,鷹頭岩目前也是當地羌族同胞祈福、眺望親人歸鄉之地,還可以聽聽關於鷹頭岩美麗的傳說。

三、蘆溝竹海

推薦理由:邛崍的蘆溝竹海距離成都約105公里。竹海全程九公里,途中有三輪和小麵包可以搭載,流水潺潺,竹葉隨風響起哨子一樣的聲音,登高環視,竹海茫茫,蔚為壯觀,小溪清流,讓人神清氣爽。

四、丹景山

推薦理由:丹景山位於四川省彭州市丹景山鎮,距成都約58公里。境內山川形勢奇異,文物、古跡眾多。素有「丹岳岱宗」,「古唐勝跡」,「丹景第一」之稱。丹景山為中國天彭牡丹的發源地,宋代尤其南宋時期,花特盛,與洛陽、菏澤齊名。

五、雲頂石城

推薦理由:雲頂石城位於金堂縣,距成都48公里。雲頂石城是南宋名將余玠為抵抗蒙軍而建的防禦城堡,石城雄踞雲頂山頂,還存有川西最大的寺廟---慈雲寺,登山游覽,不僅可憑弔民族英雄,也可觀賞古剎叢林和山光水色。

六、五鳳溪古鎮

推薦理由:五鳳溪古鎮屬成都市金堂縣,距成都約65公里。因境內山極屈曲,自北而南而東,一路尖峰拔列,遙望之若沖霄之鳳,其峰之尖且高者有五而得名。成都十大古鎮中,最原始、最淳樸的一座古鎮,五條古街亦以金鳳、青鳳、玉鳳、白鳳、小鳳名,依山傍水,與眾不同。

七、新場古鎮

推薦理由:新場古鎮距成都約73公里。從新場古鎮四個字,我們就會感覺到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古鎮,這個古鎮最大的特色用四個字來形容就在於它的「亦古亦新」。古,是指新場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距今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直到現在,新場仍然保留著傳統的趕集習俗,每逢2、4、7、10,附近山區的農民和百姓都會挑著籮筐、背著背簍來這里趕集,所以也有人稱新場是一場「南方絲綢之路上千年不散的集市」。

八、平樂古鎮

推薦理由:平樂古鎮距成都約97公里,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鎮。素有「一平二固三夾關」的美譽,平樂古鎮老榕樹、白沫江、沿江而建的吊腳、青石鋪成的街道、一望無涯的竹海千百年來共同培育了古鎮人田園詩般的山水情懷,涵養著平樂古鎮天然清新的鄉土文化。說不完的文化風韻——古街、古寺、古橋、古樹、古堰、古坊、古道、古風、古歌……

九、彭祖山

推薦理由:彭祖山(原名仙女山)在眉山市彭山區,距成都約70公里。山不高、台階緩,滿山綠樹成蔭,修竹滴翠,彭祖山風景區,是國內獨有、世界唯一以長壽養生為特色的文化旅遊風景名勝區。區內山巒環抱、溪流逶迤,有修竹滴翠、果園飄香,四季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成為人們休閑、旅遊,領悟和體驗養生之道,追求健康和諧生活的好去處。

十、朝陽湖

推薦理由:朝陽湖位於成都市西南蒲江縣境內,距成都約96公里;由朝陽湖、石象湖、長灘湖和飛仙閣等景點組成,朝陽湖景區遠離塵世,優雅明潔,景色秀麗,有「水上青城」的美譽。沿湖草木蔥翠,其間水鳥出沒,彷彿世外桃源。

  • 出遊溫馨提示

盛夏都是避暑聖地

特別提示目前山區進入雨季

出發前請參考

氣象部門天氣預報及地質災害風險預警

安全第一,平安旅行

3. 汛期地質災害應急調查包括哪些內容

降雨是引發地質災害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每年汛期來臨之前應該對可能發生災害的隱患點進行排查,制定專門的防災預案;在汛期,特別是暴雨期間應該進行應急調查。

(1)滑坡前緣宏觀調查。當滑坡前緣出現地面鼓脹、地面反翹或者建築物地基出現錯裂時,應注意詳細查看滑坡整體的變形拉裂情況,並應向當地主管部門報告異常情況,請具有滑坡知識的專業人員到現場進一步察看。

汛前應開展房屋周邊地質災害巡查,及時發現隱患(海南三亞,2005)

4. 建築企業能承攬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嗎

地質災害治理施工資質可以承攬。
土石方工程專業承包企業資質分為一級、二級、三級。
一級資質標准
1、企業近5年承擔過2項以上100萬立方米或5項以上50萬立方米土石方工程施工,工程質量合格。
2、企業經理具有10年以上從事工程管理工作經歷或具有高級職稱;總工程師具有l0年以上從事土石方施工技術管理工作經歷並具有相關專業高級職稱;總會計師具有中級以上會計職稱。
企業有職稱的工程技術和經濟管理人員不少於60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不少於50人;
工程技術人員中,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人員不少於20人。
企業具有的一級資質項目經理不少於5人。
3、企業注冊資本金1500萬元以上,企業凈資產1800萬元以上。
4、企業近3年最高年工程結算收入3000萬元以上。
5、企業具有挖、鏟、推、運等機械設備,總機械裝備功率1萬千瓦以上。
二級資質標准
1、企業近5年承擔過2項以上,40萬立方米或5項以上10萬立方米土石方工程施工,工程質量合格。
2、企業經理具有8年以上從事工程管理工作經歷或具有中級以上職稱;技術負責人具有8年以上從事土石方施工技術管理工作經歷並具有相關專業高級職稱;財務負責人具有中級以上會計職稱。
企業有職稱的工程技術和經濟管理人員不少於40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不少於30人;工程技術人員中,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人員不少於10人。
企業具有的二級資質以上項目經理不少於5人。
3、企業注冊資本金800萬元以上,企業凈資產1000萬元以上。
4、企業近3年最高年工程結算收入2000萬元以上。
5、企業具有挖、鏟、推、運等機械設備,總機械裝備功率5000千瓦以上。
三級資質標准
1、企業近5年承擔過2項以上10萬立方米土石方工程施工,工程質量合格。
2、企業經理具有5年以上從事工程管理工作經歷;技術負責人具有5年以上從事土石方施工技術管理工作經歷並具有相關專業高級職稱;財務負責人具有初級以上會計職稱。
企業有職稱的工程技術和經濟管理人員不少於20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不少於15人;工程技術人員中,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人員不少於5人。
企業具有的三級資質以上項目經理不少於5人。
3、企業注冊資本金300萬元以上,企業凈資產400萬元以上。
4、企業近3年最高年工程結算收入1000萬元以上。
5、企業具有挖、鏟、推、運等機械設備,總機械裝備功率2000千瓦以上。

5. 簡述銅陵地區地質概況-重點描述該地區地史,地層構造,岩漿岩,礦產以及地質災害

一、銅陵市情概述及城市轉型的趨勢
銅陵礦產資源豐富,是全國礦產資源品種最多的地區之一,歷史上就有「八寶之地」的美稱,是全國礦產種類最為豐富、儲量最多的地區之一,現已探明的有銅、金、銀、硫、鐵、石灰石及與之伴生的各類稀有金屬30餘種。銅的儲量佔全省70%以上,在全國名列前茅,硫鐵礦儲量位居華東第一、全國第二,石灰石、黃金和白銀等儲量均居全省之首。
銅陵作為一座依靠資源而發展起來的工業城市,經濟結構、社會發展和環境狀況都呈現出典型的資源型城市特徵。從「七五」開始,特別是「十五」以後,銅陵加快了對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在產業多樣化、發展主體多元化、資源利用集約化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一是經濟實力快速提升。銅陵被列入安徽沿江城市發展的中心城市,2005年GDP達182億元,財政收入超過24億元,發展速度居全省前列。二是產業體系呈多元結構,已走出單一采礦冶銅的產業格局。新型「三三三」產業架構已現雛形,經濟發展對資源性產業的依賴逐步減小。三是企業群體增勢強勁。銅陵有色、銅化集團、精達集團、銅峰電子、銅陵三佳、銅陵華源、銅陵海螺等骨幹企業發展勢頭迅猛,具備了推動轉型的實力。四是銅陵的資源產業正逐步由內供向外購轉變,已開始實施面向全球的資源控制戰略。五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這些都為銅陵走出一條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轉型提供了良好條件。

二、銅陵市礦產資源開發情況及現狀

(一)礦產資源狀況
1.礦產資源豐富
現有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26種,包括:能源礦產煤,黑色金屬礦產鐵、錳,有色金屬礦產銅、鉛、鋅、鈷、鉬,貴金屬礦產金、銀,化工原料礦產硫鐵礦、砷,冶金輔助原料礦產白雲岩、石英岩和建築原料礦產水泥用灰岩、膨潤土等。具有銅、金、硫鐵礦、水泥用灰岩四大優勢礦產。銅、金、銀、硫鐵礦、水泥用灰岩資源儲量分別佔全省資源儲量的70%、77%、66%、32%、31%,銅、金、銀、水泥用灰岩資源儲量居全省第1位,硫鐵礦資源儲量居全省第2位。
2.礦產地分布集中
金屬礦產集中分布在獅子山、新橋、安慶銅礦、銅山銅礦、銅官山、鳳凰山以及天馬山等七大礦田,銅、金、鐵、硫鐵礦等礦產資源儲量佔全市90%以上,其中獅子山銅、金、銀資源儲量分別佔全市的60%、48%和62%,敕山-虎形山一帶的水泥用灰岩資源儲量佔全市的89%。
3.共伴生礦產多
銅礦共伴生礦產有鐵、硫、鈷、鉬、金、銀、鉛、鋅、硒、碲,硫鐵礦共伴生礦產有鐵、銅、金、銀。查明資源儲量的共伴生礦產有鐵、銅、鉛、鋅、鈷、鉬、金、銀、硒、碲、硫鐵礦、砷等。鐵、銅、金、銀共伴生礦產的資源儲量占相應礦產資源儲量的87.6%、16.6%、74.3%、91.0%,硫鐵礦共生礦占資源儲量的40%,有大、中型共伴生礦床39處,共伴生礦的綜合利用價值大。

(二)主要礦產開發利用狀況
銅陵市現有各類礦山240多個,其中井下開采礦山100多個(含煤礦31個),露天開采30個,各類採石場80餘個。每年開采礦石總量近2000萬噸,開采各類石料約3000萬噸。
1.金屬礦產。 我市金屬礦產以銅、金、鐵居主導地位。有色公司自產銅料,只能滿足冶煉能力的1/10。「十五」期間銅官山、金口嶺、鳳凰山、銅山等主要生產礦山,因資源枯竭將相繼閉坑,銅礦石生產能力消失約100餘萬噸/年。在建礦山的生產能力難以補償老礦山生產能力衰減的損失,銅礦石產量將呈下降趨勢。由於冶煉能力還在繼續加大,銅礦的資源接續不能滿足產業發展需要。鐵礦石主要為銅礦的共、伴生礦,鐵金礦、硫鐵(金)礦選冶後的尾礦以及低品位褐鐵礦。 金、銀以鐵帽金礦、硫(金)礦為主,產能約占總量的40%,其餘絕大部分為銅冶煉的副產。低品位含金石英岩已有利用。
(1)銅礦:資源儲量246萬噸,礦產地33處,大中型礦床9處,平均品位1%,礦床深度一般在500米以內。目前已開採的礦山有29個,年產礦石約800萬噸,其中銅陵有色金屬(集團)公司擁有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的幾個骨幹礦山,采選冶及深加工工藝技術水平處於全國同行業領先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而90%的為民營礦山,平均生產能力不足3萬噸,且生產工藝和技術落後,資源利用低,環境破壞嚴重。
(2)金銀礦:金資源儲量100噸,岩金礦產地16處,中型礦床有4處,岩金平均品位為5.48克/噸;伴生金礦產地11處,大中型礦床有8處,伴生金平均品位5.17 -0.14克/噸。銀資源儲量1351噸,礦產地13處,銀礦以伴生礦為主。現已開採的礦山有12個,年產黃金6000Kg。
(3)鐵礦:資源儲量7585萬噸,礦產地30處,中型礦床有5處。鐵礦主要作為矽卡岩型銅礦的伴生組分或共生礦產出。目前開采礦山有31個(不含銅礦的伴生),年產量不足100萬噸,露天礦山佔40%,剝離量大,露天采坑和排土場佔用大量土地,植被破壞嚴重。
2.非金屬礦產。 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品種較多,開采條件較好,經濟潛力巨大。其中硫鐵礦、水泥石灰岩、膨潤土、冶金用石英岩等具有一定比較優勢。硫鐵礦中,單一礦產與主要礦產約佔70%,共生礦產約佔30%。2005年生產硫鐵礦石(折35%S)187萬噸,源保證程度較高。
水泥、建築用石灰岩。2005年石灰岩礦石產量約2500萬噸。除供本市生產水泥和建築使用以外,尚有300多萬噸剩餘外銷。我市石灰岩礦儲量豐富,資源保證程度較高,接續資源實力雄厚。
(1)硫鐵礦:礦石硫資源儲量23154萬噸,有礦產地29處,大中型礦床有8處。伴生硫礦產地有8處,中型礦床有5處,硫資源儲量427萬噸。已開采礦山13個(不含伴生礦),年生產礦石約200萬噸,露天礦山佔30%。
(2)水泥用灰岩:資源儲量103447萬噸,礦產地8處,大中型礦產地有5處,水泥用灰岩質量優良,氧化鈣平均含量52.4%。全市80餘個採石場,其海螺、上峰的年產量達2000萬噸,占總產量的三分之二,其餘近80個採石場年開采總量不足1000萬噸。
3.煤礦:我市煤炭已開發利用礦區31處,現保有儲量不足3000萬噸,以年產原煤100萬噸計,僅供開采20年之需,資源保證程度不高。且為薄煤層,開發條件較差,安全隱患大,佔全市工業份額小。
四大優勢礦產銅、金、硫鐵礦、水泥用灰岩是銅陵市開發利用的主要礦種,佔全市固體礦石總產量的77.9%、總產值的93.7%。
今後十年的發展,礦產資源的消耗仍將占重要位置,隨著產業結構調整、人口增長、城市化進程和人民生活質量提高,必然要求不斷擴大礦產資源的有效供給。特別是毗鄰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區將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傳統和現代礦產資源的用量不斷增長,仍促進我市對有色、建材和化工等礦產品的開發。從總體看,礦產資源消費總量將呈上升態勢。因此,從經濟發展需要和市場規律要求,必須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以緩解礦產資源供需的嚴峻形勢

(三)銅陵礦產資源對經濟發展的貢獻
銅陵是安徽省四大礦業城市之一。依託豐富的礦產增援,銅陵從有色工業起步,逐步形成了有色金屬、硫磷化工、水泥建材和黃金四大礦業生產加工體系,使礦業和相關原材料加工業成為全市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產業,並籍此奠定了銅陵作為全國重要的有色金屬、硫磷化工、水泥建材和黃金生產基地的特殊地位。銅陵礦產資源對經濟發展的貢獻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為國家提供了大量的產品和利稅。截止2004年底,銅陵累計為國家生產粗銅346.2噸,佔全國粗銅總產量的20.2%;電解銅223萬噸,佔全國電解銅總產量的8.6%;黃金39473千克,硫酸1495萬噸,化肥423萬噸(折純),水泥2071萬噸。全市工業企業累計上繳利稅已超過100億元,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由資源性產業提供。
加快了銅陵工業化進程。銅資源的開發利用,使銅陵有色金屬工業不斷壯大。在此基礎上,一些新的產業陸續從中衍生或分離出來,如化肥、焦化、鋼鐵、水泥、機械、紡織、電子等。這種裂變式的發展,極大地推進了銅陵工業化的進程,使銅陵初步形成了以銅、化工、電子、建材、紡織為支柱,以能源、機械、鋼鐵、醫葯為補充的綜合工業體系。依託資源發展起來的銅陵工業在支撐銅陵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為安徽省和全國的工業化做出了重要貢獻。2004年,銅陵主要產品產量佔全省、全國分別為電解銅88.2%、15.4%,硫酸74.5%、3.94%,化肥17.8%、0.8%,水泥及熟料14.2%、0.94%,電工薄膜100%、35%。
推動了銅陵城市化進程。工業化帶動了銅陵的城市建設和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加速了銅陵城市化進程。由於以資源產業為主的工業迅速發展,銅陵社會勞動力加快集聚,城市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擴展迅速。2004年,銅陵城市化水平已達57%,位居全省第一。

三、存在的問題分析
銅陵市現有各類礦山240多個,礦區面積超過100平方公里,每年開采礦石總量近2000萬噸,開采各類石料約3000萬噸。這些礦石、石料的開采為銅陵市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但采礦過程中,由於多種原因也給銅陵礦業經濟的持續發展造成不利因素、甚至給銅陵的社會和經濟發展帶來很多負面影響。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礦業結構不盡合理,調整步履維艱。礦山開采規模小、數量多,小型礦山佔全市礦山總數95%以上,平均開采規模不足3萬噸/年。裝備陳舊,技術落後,作坊式管理,資源低效利用,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經濟效益差。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式粗放,為追求效益,大量成本向社會分攤,資源利用低,多數礦山基本未開展資源的綜合利用。現有大中型礦山多已步入晚期,開采難度大,可供利用的銅礦資源相對不足。
2、開發密度高。銅陵地域面積僅有1113平方公里,而礦產資源主要集中在山區,即銅陵縣的鍾鳴、順安、天門三鎮和郊區的新建、獅子山區的西湖鎮。在這不足全市二分之一的土地上分布240餘個各類礦山,致使礦礦相連、礦中有礦、一礦多開等現象屢屢發生。由於這些現象的存在,不僅在安全上留下重大隱患、在資源的有效利用也產生很大的浪費、而且在投資上也造成不必要的重復。
3、土地環境治理不足。全市有相當一部分礦山在近城鎮、近村莊、近農田出開采。井下開採的礦山,在開采過程中由於形成的采空區不能及時充填導致地面沉降、塌陷、道路變形、建築物損壞等突出問題,同時地下排水將破壞地下及地表水系,造成民房倒塌、農田無法耕種;城市因礦山排水和超量開采地下水,誘發岩溶塌陷。開采產生塌陷面積超過400公頃,其中以銅礦和煤礦的采空區塌陷規模和破壞性最大。僅鳳凰山、獅子山、銅官山、金口嶺四座銅礦山,采空塌陷區就約有40公頃;煤礦,采空塌陷區面積250公頃以上,破壞農田超過600畝。采礦疏排地下水引起岩溶塌陷面積在500公頃以上,尤以小街岩溶塌陷、新橋礦區、安慶銅礦區、獅子山礦區新民村、周沖等地較為嚴重。近年來,由於開采礦坑排水而發生岩溶塌陷、水田的破壞以及爆破震動擾民,上訪事件時有發生。
4.礦山生態環境破壞比較嚴重,治理程度較低。礦山基礎設施建設佔用和挖損土地,如露天采礦場佔用土地等;礦山開采過程中固體排放物(尾礦砂、廢石土等)堆放佔用和壓覆土地以及礦山開采過程中采空區塌陷、岩溶塌陷破壞土地等侵佔大量土地。目前全市主要礦山露采場、排土場、尾礦場、塌陷區等侵佔土地超過2200公頃,約佔全市總面積的2%。其中露采場近300公頃,排土場300公頃以上,尾砂庫600公頃以上,塌陷區1000公頃。而尾礦場、排土場和塌陷區復墾率不足15%。目前礦山開采每年仍在破壞、侵佔新的土地,所造成生態環境破壞的影響尤為深遠。老礦山遺留的礦山生態環境問題較多,小型礦山缺乏污染防治與生態環境保護的措施,礦山環境的保護滯後於礦山開發,對環境恢復治理的意識不足、投入少,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難度大。
5、石料開采嚴重破壞植被,污染環境。全市80餘個採石場,其海螺、上峰的年產量達2000萬噸,占總產量的三分之二,其餘近80個採石場年開采總量僅有1000萬噸。這些採石場大部分都建在公路附近,而且都是山坡露天開采,使大片青山被毀壞;在開采和石子加工時灰塵遮天蔽日,嚴重影響周邊的居民日常生產生活。
6、二次資源開發不足。開採的礦石在選礦加工需排放大量的尾礦堆放在尾礦庫中,全市為存放這些尾礦已建近40個尾礦庫,累計堆放選礦廢渣4300多萬立方米,現在每年約有200萬立方米選礦產生的尾礦量排放。這些尾礦也是資源,但堆放起來既是資源的閑置,所形成的尾礦庫既是安全上的重大危險源,也造成很大的環境污染。土法選金點約有30多處,產量約佔20%,多為小型堆氰和土法池浸,尾礦基本不作處理,環境污染十分嚴重;硫金礦中的金的選礦回收率僅有60%。
7、 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的法律法規體系尚待完善。宏觀調控方式與市場經濟不適應,礦產資源管理方式滯後,依法行政尚待強化。

四、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調整思路
(一) 調整優化礦業結構
在規模結構方面。大、中型礦山開采規模要與礦床(區)儲量規模相適應,小型礦山開采要遵循規模經濟原則。關停布局不合理、嚴重浪費資源、嚴重污染環境、嚴重破壞土地植被的小礦山;引導布點過密的小礦山聯合辦礦,鼓勵技術條件好的大礦收購小礦,集約化開采,形成規模經濟。
在采、選、冶結構方面。調整重要礦種采、選、冶比例,改變以原礦生產為主的單一產品結構。鐵、銅、金、銀、多金屬礦山,要調整與采礦規模不相適應的選礦能力。對分散而符合最低經濟規模開採的小礦山,分片集中建設選礦廠,提高綜合利用水平。新建礦山要建設與其規模相適應的選礦廠。
在產品結構方面。金屬礦產要提高產品質量和增加新品種,延伸加工產品鏈。非金屬礦產著力研製環保建材,重點發展精深加工技術,開發新材料,新型建材比重有所上升。水泥生產向高標號、特種水泥方向發展。用3年左右的時間消除傳統磚瓦粘土生產,提倡新型節土產品。
在技術結構方面。調整現有礦山的技術結構,提高礦山的技術水平。逐步改變目前小型礦山的裝備、技術水平落後狀況,推廣先進適用的采、選、冶技術、設備、工藝和方法,金屬礦山大力推廣采選冶新技術和綜合利用技術;非金屬露采礦山採用正規的台階和分層開采工藝,井采礦山採用先進的采礦方法和工藝。通過結構調整使礦業結構趨於合理
1、金屬礦山:制定相應措施,鼓勵相臨礦山合並,大礦收購小礦等,實現規模采選,壓縮小礦山總數,淘汰落後的采選工藝,逐步取締工藝落後、布局不合理的小選廠。小礦山實施最低開采規模要求,基本扭轉大礦小開、一礦多家開採的現象,減少重復投資和資源浪費。
2、逐步整合小煤礦,僅保留少數礦井,並提升其開采規模和裝備水平,制定和實施小煤礦強制退出機制,力爭用5~10年逐步退出煤礦開采業。
3、採取合並、關閉等措施,壓縮整合現有小採石場數量,經過5年,使小採石場數量控制在30個左右,產能控制在1000萬噸左右,實現集約化開采,控制加工中的揚塵和雜訊,實現環保達標。

(二)調整礦產資源開發布局
根據資源分布、重點礦區現狀、新材料礦物的開發與應用、環境保護、建設生態銅都的要求等綜合因素,對現有礦產資源的開采進行區劃。
——鼓勵開采區。開采資源相對集中,可供性程度高,市場前景好,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對環境影響可以控制的礦產資源。
——限制開采區。限制開采資源條件較差或開采技術經濟不合理,易造成資源浪費、破壞的礦產資源;限制嚴重影響生態環境及地質災害易發地區特別是近城市、近村莊的礦產開采。
——禁止開采區。禁止在各類保護區開采;禁止在鐵路、省級以上公路兩側的可視范圍內和沿江近岸一定范圍進行露天開采;禁止在生態環境不可恢復利用的地區和地質災害危險區開采礦產資源。

(三)加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管理與保護
1、理順國家、省及市、縣級在礦產資源開采項目審批、監管脫節的關系,建立新建礦山聯合審批機制。
2、加強礦產資源開採的可行性論證,強化開采設計。礦山企業必須按照批準的礦山設計或開采方案組織實施,開採回採率、選礦回收率、采礦貧化率必須符合要求,含多種礦產的礦床必須包括共、伴生礦產綜合回收利用的指標。
3、鼓勵礦山企業開展資源綜合利用。對低品位貧礦和難選冶礦石的低品位硫、磷等礦床實行有效控制和保護;鼓勵企業對「三廢」特別是選礦尾砂和矸石的綜合利用,進一步落實有關優惠和扶持政策。禁止投資建設采選綜合回收率低礦山開采項目。
4、完善制度依法行政、強化監督。完善企業「三率」考核體系,嚴格按設計指標進行考核。加強開採回採率和綜合回收率的管理,嚴格執行開採回採率與資源補償費徵收掛鉤。強化礦山監督,制止對資源破壞性開采。大礦推廣先進采礦方法,小礦推廣適用采礦方法和設備,禁止土法采選,提高資源利用水平。
5、加快對小煤礦的改造。按照統一規劃、合理集中、正規開采、保障安全、依法監督的方針,對現有小煤礦進行改造,減少生產礦井數,擴大單井生產規模;制定和實施小煤礦強制退出機制,促進安全生產。
6、加強科學研究,採用新工藝、新技術進行高科技產品的開發。發展精深加工技術;發展新能源及節能、降耗技術和工藝,降低資源消耗水平,積極發展急缺資源的廉價替代產品,鼓勵對廢舊金屬及二次資源的回收利用。

(四)加強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
堅持礦產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並重的原則,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閉坑的生態環境治理與恢復的全過程的監督管理。建立和健全適應市情和市場經濟體制的礦山生態環境保護的管理體系。重點做好礦山土地復墾、生態環境恢復治理,不再新建破壞生態環境且不可恢復利用的礦山,建立地下開采動態監測系統,有效控制礦山次生地質災害,達到資源開發與保護的良性循環,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資源效益及生態環境效益的統一。明確開發主體的權益和責任,正確處理局部與全局、當前與長遠的關系,使礦產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開展礦山生態環境調查,逐步建立和完善礦山生態環境動態監測體系。
盡快調查研究制定新建礦山、選礦廠的准入條件;生產礦山生態環境保護的監管辦法;現有選礦廠「三廢」排放監測監控體系,尤其是控制堆淋小金礦數量,預防氰化物對水體的污染;對於歷史上由采礦造成的礦山生態環境破壞,或已接近閉坑礦山的生態環境治理與恢復政策。

6. 我家向政府申請了房屋周邊地質災害鑒定,政府表明:鑒定結果不符合拆遷要求。

拆遷指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專內項規劃,基於國防、容外交、交通、文化、保障性安居工程、舊城改建等公共利益的需要,劃定徵收范圍,依法拆除建設用地范圍內的房屋和附屬物,將該范圍內的單位和居民重新安置,並對其所受損失予以補償的政府行為。
也就是說,拆遷也是規劃先行的,有相應的經濟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制定之後,拆遷項目才有可能啟動。沒有所謂的申請拆遷,只要符合規劃,經過審批,就會啟動。如果房屋確實破損無法居住,可以申請危房鑒定,鑒定為危房後,會有相應的國家資金補助來支持你重新蓋房。

7. 地質災害防治的經濟效益研究

高興和1高世樂2

(1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河北三河,101149;2大連理工大學,大連,116024)

摘要本文著眼於地質災害防治活動生產的產品、產品的特殊性以及產品生產活動過程的特殊性,從希克斯-卡爾多補償檢驗原理及其推論出發,分析了地質災害防治資源配置的經濟效益本質,提出了適合於包括地質災害防治在內的經濟活動的經濟效益定義,為建立地質災害防治的經濟效益評價模型奠下了理論基礎。

關鍵詞地質災害防治經濟效益

經濟效益被定義為產出與投入之比,或以絕對數形式表示為產出與投入之差。地質災害防治活動的投入是投資者的投資,減災投入的產出是什麼呢?

1.地質災害防治活動的產品

在人類的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勞動首先是人與自然之間的過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引起、調整和控制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過程。地質災害防治活動,包括預測地質災害發生的可能性,興工動料構築減災工程都是引起、調整和控制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過程。

在地質災害的定義中,人類的生命和財產遭受了危害,生產和生活活動受到了阻滯,資源和環境受到了破壞,這時成災區范圍內人類的生命、財產、生產及生活活動、資源和環境稱為承災體。我們把按照人們對地質動力運動規律的已有認識,對於有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動力現象之勢,且在地質動力現象作用范圍內有人類的生命、財產、生產及生活活動、資源和環境受威脅的地質體稱為勢地質災害體,可簡稱為勢災害體。在地質動力現象作用范圍內受威脅的生命、財產、生產及生活活動、資源和環境稱為勢承災體。勢災害體和勢承災體同時存在就稱為勢地質災害。地質災害防治活動是以提供勢承災體安全為產品的經濟活動。我們把通過地質災害防治活動提供的勢承災體安全稱為安全品。

安全品的價值就是勢承災體在受到地質動力作用時最大可能損失的價值,稱之為勢損失。安全品的價值不是在市場競爭中通過價格得以實現,不論是轉移了勢承災體,還是通過防治工程,使勢災害體消失了危害之勢,只要勢承災體獲得了安全,安全品的價值就實現了。

2.安全品生產活動的特殊性

2.1產品用途的單一性

地質災害防治活動的勞動對象是客觀地質體。人們根據已有的認識,對客觀地質體進行勘查,當然首先是可能成災的區域,尤其是成災嚴重的區域。為了保證勢承災體的安全,經過論證,對於極易成災,且一旦成災則災度很高的點要興工動料建造防禦工程,改變地質體應力狀態。就過程而言,對客觀地質體的認識是勘查過程,這與地質勘察一樣。對於興建工程,地質體改變應力狀態這一階段又類似於建築業,興工動料,生產單件性產品。雖然少數減災工程除了具有減災功能外,還可以結合具體條件綜合開發其他產品,但我們的目的是防止地質災害發生,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分開討論。

2.2安全品是一種公共物品

勢承災體和承災體是寬泛的概念,我們不能排除防治區域內任何人及其所有物從地質災害防治中獲得安全,也不會因為區域內多有一個人及其所有物而使另外人及其所有物的安全受到威脅。因此,地質災害防治活動的產品具有公共物品的屬性。安全品的公共性決定了地質災害防治活動的出資人必為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府出資的方式可以是財政撥款,也可以是政府出面,在一定區域內,按某種規則集資。

2.3安全品生產活動中資金運動的特殊性

工業的資金,從用貨幣在市場上購進生產要素開始,經過生產過程生產出產品,再用產品從市場交換回貨幣資金,這樣一個過程又一個過程循環運動。其中一個環節受阻,整個資金運動就會停止。事實上,地質災害防治活動也要連續不斷地完成這四個環節,防治活動才能不斷地進行下去。我們來分析資金運動過程的特殊性。

2.3.1決定生產過程是否進行的是業主

從事地質災害防治活動的企業,用貨幣資金從市場上購進生產要素,獲得具有專業知識的勞動力和勞動手段,為勘查活動做准備,這一環節與工業企業沒有差別。完成生產准備之後,資金進入生產過程。勞動力與勞動資料結合作用於勞動對象,對客觀地質體可能發生地質動力現象的情況獲得認識。一般要作出三種選擇,一是成災可能性很小,成災災害損失很小,不必採取預防措施;二是成災可能性較大,災害損失也較大,但種種原因使得興建工程,改變客觀地質體的應力狀態並不經濟,這時可選擇轉移能夠轉移的勢承災體;三是必須興建防災工程。做出決定之前,需要進行方案比選的效益分析。做完選擇並實施後,生產過程就結束了,資金進入了產成品狀態,這一環節與工業企業也沒有差別。但在生產過程進行之前,生產要素進入企業之後,與工業企業不同,勞動對象不像工業企業那樣,購進材料加工處理,購進什麼材料,從哪裡購都由企業自己決定。地質災害防治企業對自然地質動力現象進行勘查之前要通過國家有關部門的認可才能進行。這是資金運動過程中與工業企業的資金運動在空間位置確定上的差異,是地質災害防治活動特有的經濟關系的反映。

2.3.2產成品沒有實物形態

工業企業的生產過程結束,產成品有時要在企業留滯一段時間。產成品一般是實物形態。地質災害防治活動企業產出的安全品不會在企業留滯,沒有實物形態,具有信息產品的特徵。

2.3.3「驚險的一躍」在生產過程進行之前

工業企業的產成品要在市場出售換回貨幣資金。這一環節完成,資金就完成了一個循環,一個產品的物質生產過程也就完成。這一階段是價值實現階段,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馬克思說這是「驚險的一躍」。產品是否適應市場需要,產品的質量性能,產品個別勞動與社會平均勞動的差別,都要在這一環節上表現出來。如果產品不是社會所需要的產品,那麼就賣不出去,產成品就完不成「驚險的一躍」。如果產品的質量、性能不高,那麼買者就不願買,或低價賣或銷售不暢,完成「驚險的一躍」就很困難。產品的價格要以市場上的價格表現出來。售價與成本之差是產品生產者的利稅,如果售價高於成本,那麼產成品轉化為貨幣資金,也就大於投入的生產要素成本,否則轉化的貨幣資金或等於或小於投入的生產要素成本,企業就沒有利潤。地質災害防治活動企業的產成品是安全品,一經生產出來,立即就被勢承災體的所有者或佔有者、使用者直接享用,看不到直接的驚險一躍過程,沒有產成品直接轉化為貨幣資金的過程,即不是用產成品直接在市場上交換成貨幣。但是地質災害防治活動要繼續下一生產過程就必須獲得貨幣資金的補充,誰來補充,這一問題涉及到地質災害防治活動特有的經濟關系:自然地質災害應由政府再投入貨幣資金,人類直接誘發地質災害應由誘發者投入資金。盡管地質災害防治活動的產成品沒有直接的「驚險的一躍」過程,但仍有產品質量和個別成本與社會成本的差別問題存在。顯然,對地質動力現象的產生、發展和變化認識結論常與實際不符,則必失信於人,企業要在「驚險一躍」中摔傷。如果減災投入比承災體的損失還大,那麼減災企業的繼續存在就沒有意義,「驚險一躍」之後也就難以再獲得出資人的投資了。然而,對於出資人來說,從事地質災害防治活動的企業對地質動力現象的產生、發展和變化認識結論與實際相符的程度卻是投資產生效益的關鍵之一。因而從事地質災害防治活動的企業的「驚險一躍」不在產品生產出來之後,而在資金投入之前。信譽程度、企業等級是地質災害防治效益的分析指標。

2.3.4社會財富總量即時不增

在市場經濟中,一般經濟活動在「看不見的手」的指揮下,自覺不自覺地從自然界獲取物質和能量,增加社會財富。而地質災害防治活動是動用已經獲得的社會物質財富防止更大量的已經形成的社會物質財富損失,其基本出發點和歸宿點是如何減少災害給社會經濟和資源帶來的破壞與損害。這個特性說明,除非結合其他以經營為目的的工程或間接影響,一般地,地質災害減災工程沒有資金迴流,投入資金的成本都會被安全品的價值即時抵消。

3地質災害防治活動中資源配置的優化和經濟效益再定義

3.1資源配置的優化

資源的有效配置是我們研究經濟問題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整個社會的資源配置效率與個體經濟行為主體的經濟效率不同,對個體經濟行為主體來說,少消耗、多產出就可以說是高效率,這對於單個的地質災害防治工程也一樣。可是整個社會的經濟系統,如果在特定時間和資源數量給定的條件下,要產生最大社會福利才有高經濟效率。

經濟學給出了實現帕累托效率的三個充要條件:一是交易的最優條件,對於消費品,每一個人對每一種消費品的邊際替代率相等。二是生產條件,對有限的資源,每一生產者使用的各種資源的邊際技術替代率相等。三是產品替代的邊際條件,對每一種產品和對消費該產品的每一個人來說,產品生產的邊際轉換率等於消費品的邊際替代率。這三個條件也是市場的最優條件。

從這三個條件中我們可以看到社會應該分配給地質災害防治的資源是多少。但是,我們前面提到安全品,尤其是對純自然因素可能導致的地質災害防治生產的安全品近乎純公共物品,而純公共物品使得市場失靈。因此,要能在宏觀上獲得最佳經濟效益,僅靠市場去調節,上述三個條件就實現不了。上述三個條件是嚴格准確的,理論上可以進行測算分析,找到資源投入的最佳量,但是操作起來相當困難。

帕累托效率給出了邏輯嚴密的經濟效率定義,但現實中能夠實現帕累托效率的完美政策不多,大多數情況下,公共政策都會使一些人的處境變壞。為解決這一問題,產生了補償定理。如果不能實現一個人或一些人的福利增加,而任何人的福利不減,事實上還可以有更優的決策。假如政策A實施時資源利用的狀態為原狀態,引入政策B並實施後的資源利用狀態為新狀態。如果政策B的實施,使社會凈收益大於實施政策A時的原有狀態所獲得的社會凈收益,就可以認為是一次帕累托改進。受益者可以將其增加的福利轉移給福利損失者一部分用以補償其損失,如果在政策B的實施中沒有實現福利轉移稱為潛在的一次帕累托改進,如果福利轉移實現了就稱為一次實際的帕累托改進。不管是潛在的改進,還是實際的改進都使資源的配置進一步優化了,經濟效率提高了,這就是希克斯-卡爾多補償檢驗(Hicks-Kaldor Compensation Test)思想。這一思想給出的原則被稱為補償定理。

如果社會凈損失必須發生,那麼使社會凈損失可減少的一次政策改進,也應該是一次帕累托改進。假如政策A實施後的資源利用狀態為原狀態,此時,不管受損失個體成員各損失多少,社會凈損失總和為X1。當改變政策A而實施政策B後,資源利用狀態為新狀態,在新狀態下不管受損失的個體成員的損失如何變化,各是多少,社會凈損失總和為X2。如果X1-X2>0,那麼政策B就使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從政策A到政策B所受損失增加者的增加損失量可以得到補償。若這種補償在政策B實施後沒有發生,我們也稱之為從政策A到政策B是一次潛在的帕累托改進;若實際補償發生了,我們也稱之為從政策A到政策B的一次實際帕累托改進。以此為准則衡量政策的優劣,無疑是正確的。這個認識源於補償定理,我們姑且稱之為補償定理推論。

3.2經濟效益的再定義

通過上面的分析,按經濟效益的通常定義,地質災害防治經濟效益似乎可以理解為投資者投入資源,地質災害防治企業生產出安全品的勢損失與投資者投入的資金之比。但是,在通常的經濟效益定義中,投入是對生產產品的投入,產出是生產活動的直接結果,而在上面的理解中,投入沒有疑問,可是產出就有問題了。安全品的價值獨立於地質災害防治活動過程之外,並且在地質災害防治活動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因此在理論上說不通,這種理解還存在偏差。

補償定理及其推論從整體著眼使得資源配置更優,已經不再局限於具體的生產過程,而是對比決策的社會凈收益,而且個體資源配置優劣必須以整體資源配置優劣為前提。所以,可以依據補償定理及其推論,把經濟效益定義的內涵和外延擴大。我們把不進行投入,也沒有產出的決策稱為不作為決策或零決策。至此,我們可以把經濟效益定義為:相對於零決策的決策產生的社會凈收益。為便於比較,經濟效益形式以資金利稅率的形式表達為宜。顯然,這樣的定義包含了通常的經濟效益定義。

這樣定義的經濟效益給出了經濟效益評價的方法。獲益者可以補償損失者,即使實際補償沒有發生。凈效益最大,也就是收益與總費用之差最大,或總收益與總費用之比最大。由此可見,已有的經濟效益定義,用於地質災害防治,雖然理論上有偏差,但計算式仍然正確。用補償定理推論來表述地質災害防治經濟效益十分順暢。就單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來說,把投入資源看成一種損失,沒有資源投入時的損失為勢損失X1,有資源投入時的損失為X2,兩種政策下效益的最低水平為X1-X2≥r(r是在評價區域內與等量資金可以獲得的平均利稅額),或(X1-X2)/X2≥nR(R是評價區域內的年平均資金利稅率,n是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設計壽命年限)。就地質災害防治的區域經濟效益而言,如果把勢損失按大小排隊,再把減災投入相應地列出來,那麼每一個項目都有一個經濟效益。現按經濟效益從大到小依次排隊,當經濟效益小到等於其他行業資源投入的平均的資金利稅率時,大於或等於這個經濟效益水平以上所有項目所需資源投入之和,即為當期政府應投入的資源數量。政府投入這樣的資源量在宏觀上能夠接近實現帕累托效率。這就是說,向地質災害防治投入資源的邊際利稅和是遞減的,當邊際利稅和等於其它產業的平均邊際利稅和時,能夠接近於帕累托效率。如果政策B是從無限多個方案中比選出來的,那麼,就類似於用弦位法或牛頓法解方程,其解無限接近精確解一樣,其資源配置效果無限接近於帕累托效率。

8.  中國地質災害概況

中國地質災害種類繁多,除地震外,還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縫、海水入侵、特殊岩土等多種類型。這些災害分布廣泛,活動頻繁,危害嚴重。

據初步調查估計,自新中國成立以後到1994年底,全國共發生明顯破壞作用的突發性地質災害事件(地震除外)達4萬多次;其中,一次死亡數十人以上或經濟損失千萬元以上的比較嚴重的災害事件有幾千次。各種地質災害共造成幾萬人死亡,毀壞房屋達幾千萬間。此外,地質災害還破壞鐵路、公路和內河航運,破壞土地資源和農作物,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為幾億元到幾十億元。現對我國主要地質災害分述如下。

一、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

崩塌、滑坡、泥石流是廣泛發生在山地高原地區的地質災害。它們形成條件和活動規律相近,區域分布密切共生,所以常稱為崩滑流災害。

中國是崩滑流災害十分嚴重的國家。據初步調查,全國大約有中型以上災害點3萬余處,小型災害點多達數十萬甚至100多萬處。1949~1994年的45年間,共發生破壞較大的災害4200多次,造成重大損失的嚴重災害事件至少有900次。

崩滑流災害分布十分廣泛。在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中,除上海等個別省(市、自治區)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斜貫中國中部的遼、京、冀、晉、陝、甘、鄂、川、滇、黔地區,是災害活動最強烈的地區;其中,川滇山地、鄂西山地、秦嶺、黃土高原、燕山山地、遼東山地最嚴重。該帶西部和西北部地區災害活動較弱,主要分布在阿爾泰山、天山、祁連山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區。東部和東南部地區,災害活動主要分布在東南丘陵和台灣山地,除局部地區災害嚴重外,災害一般不強。

崩滑流災害是危害最嚴重的地質災害之一,其主要破壞作用有下列5個方面。

1.造成人員傷亡

1949~1990年,我國崩滑流災害至少造成9595人死亡。在城鎮、礦區等人口聚集地區暴發的崩滑流活動常造成一次死亡數百人的災害事件。如:1980年6月3日凌晨,湖北遠安縣鹽池磷礦崩塌,284人喪生;1983年3月7日,甘肅省東鄉自治縣灑勒山發生大型滑坡,三個村莊被摧毀,死亡237人,重傷27人;1989年7月10日,四川華鎣市溪口鎮青龍嘴山發生滑坡後,因暴雨進一步形成泥石流,沿途村莊、工廠被掩埋,221人遇難。

2.破壞城鎮、礦山、企業

全國受崩滑流嚴重侵擾的城市有59座,縣城以下的城鎮數百個。如重慶市共有體積大於500m3的滑坡129處,崩塌58處,解放以來多次發生活動,造成了嚴重損失;目前有66處滑坡處於活動或潛在不穩定狀態,還有82處可能崩塌的危岩體,時刻威脅著城市的安全。一些城鎮,如四川省松潘縣、南坪縣,雲南省蘭坪縣及新疆庫車縣等因崩滑流災害嚴重,不得不搬遷重建。許多建設在山區的工廠,特別是「三線」工廠,常遭到崩滑流災害破壞,因此使一些工廠停產或搬遷。如第二汽車製造廠廠區內,共有崩塌、滑坡270處,總體積達750×104m3,十幾年來,災害頻繁發生,造成嚴重損失。我國多數礦山不同程度地遭受崩滑流災害的破壞或威脅,其中以撫順西露天礦、四川攀鋼藍尖鐵礦、華鎣山煤礦、甘肅白銀露天礦等數十個礦山尤其嚴重。

3.破壞鐵路、公路、航道,威脅交通安全

全國鐵路沿線分布有大型泥石流溝1386條,危險性較大的大中型滑坡有1000多處,崩塌有近萬處。22條鐵路干線上,有9980km長的線路受到比較嚴重的危害或威脅。1949~1990年,因崩滑流災害造成的較大行車事故180起,33個火車站被淤埋41次,毀壞大型橋梁27座,隧道6個,平均每年中斷行車1100h,用於修復整治的工程費約1.5億元。受害最嚴重的線路主要有寶成線、隴海線寶天段、成昆線、川黔線、湘黔線、東川線及鷹廈線等。

幾乎所有的山區公路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崩滑流災害的破壞。如川藏公路沿線分布有泥石流溝1036條,滑坡419處,崩塌1525處,受害路段總長3176km。川滇、川陝、甘川、昆洛、成蘭、滇黔等公路崩滑流災害也十分嚴重。

大江大河兩岸是崩滑流災害的多發區,對內河航運造成嚴重威脅。如在長江中上游的重慶至宜賓之間的690km河段,發育有滑坡、崩塌和危岩體283處,總體積約15×108m3。金沙江下游的攀枝花至宜賓段,分布有崩塌、滑坡、泥石流935處,平均密度1.2處/km,總體積在35×108m3以上。幾十年來,長江中上游兩岸多次發生特大規模的崩塌、滑坡活動,給長江航運造成嚴重危害。如1985年6月12日發生的新灘滑坡,造成堵江停航12d。

4.破壞水利、水電工程

解放以來,我國有數百座水庫和水電站遭受崩滑流災害破壞。僅雲南一省遭破壞的水庫就有50餘座,水電站有360餘座。劉家峽水庫自1968年蓄水後庫岸不斷崩塌,到1984年總崩塌量達1250×104m3以上,影響了庫容。擬建中的長江三峽工程,庫岸穩定性差,庫區范圍內發育有崩塌、滑坡214處,泥石流溝271條。在三斗坪至江津縣的未來庫岸地帶,發育有5000m3以上的崩塌(危岩)、滑坡體392處,總體積28×108m3;其中,100×104m3以上的災害體189處。全庫岸崩塌(危岩)、滑坡體數量的平均線密度為0.14處/km,平均體積模數為91×104m3/km。如何防治這些災害對水庫工程建設和正常運行是水庫建設和管理的重要問題之一。

5.影響資源開發,阻礙山區經濟發展

為了使山區擺脫貧困面貌,需大力開發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水利資源等。然而在崩滑流活動區,這些經濟活動受到嚴重阻礙。如四川省攀西地區(我國規劃中的重要礦產基地),在大約6.6×104km2范圍內,發育有體積50×104m3以上的滑坡或滑坡群200餘個,為礦產資源開發造成了嚴重困難。

二、岩溶塌陷

我國岩溶塌陷災害也十分嚴重。據初步調查,全國有岩溶塌陷2840處,塌陷坑約33200個,塌陷總面積為330km2

中國岩溶塌陷廣泛發育在24個省(市、自治區),以桂、湘、黔、粵、冀、贛、滇等省(自治區)最嚴重。從地理分布看,主要分布在長白山—燕山—呂梁山—四川盆地—哀牢山以東區域。該區域內可劃分為兩大岩溶塌陷分布區:秦嶺和淮河以北的北方岩溶塌陷分布區和以南的南方岩溶塌陷分布區。北方區岩溶塌陷主要分布在遼東半島、伏牛山山麓及一些山間盆地。南方區岩溶塌陷主要分布在川東山地、雲貴高原和幕阜山、九嶺山、羅霄山、南嶺及粵北山地。

岩溶塌陷的危害主要是破壞房屋、鐵路、水壩、電站等工程設施和城市、礦山、企業環境。全國發生岩溶塌陷災害的城市近70個,造成嚴重破壞的44個,主要有唐山、武漢、昆明、黃石、九江、水城、杭州、柳州等。受岩溶塌陷嚴重危害的大中型礦山有60多個,主要有湖南恩口煤礦、湖南水口山鉛鋅礦、湖北銅錄山銅礦、廣西泗頂山鉛鋅礦、廣東凡口鉛鋅礦、山東萊蕪鐵礦等。近年全國鐵路沿線發生岩溶塌陷375處,其中危害嚴重的有55處,受害線路60多段,主要分布在貴昆線、湘桂線以及京廣線、沈大線、膠濟線的部分線段。有30多個車站受到危害,主要有黃石、大冶、水城、昆明、泰安、瓦房店、柳州、玉林等。近40年來,因岩溶塌陷顛覆列車3次,中斷行車達2000多小時。

三、地面沉降

(一)我國地面沉降區的分布

據專門勘查和區域地形變測量結果分析,目前我國發生地面沉降的城市大約有70個。其中,累計沉降量達2m以上的有上海、天津、台北、宜蘭、嘉義等5個城市;1~2m的有西安、太原、滄州、蘇州、無錫等5個城市;0.5~1.0m的有北京、保定、嘉興、常州、衡水、阜陽等6個城市。

從區域分布看,地面沉降活動主要發生在我國東部地區,尤其以沿海城市和華北平原等地區最嚴重。在該區域內,發生地面沉降的城市或地區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則密集成群或斷續相連,形成廣闊的地面沉降區(帶)。主要有下列6個區(帶)。

1.下遼河平原的沈陽—營口沉降區。

2.北部黃淮海平原的天津—滄州—衡水—德州—濱州—東營—濰坊沉降區。這是我國沉降范圍最廣,沉降幅度最大的地區。地面沉降與區域地下水位下降在空間和時間上同步發展。中心區主要在渤海海灣西岸的天津市區及其外圍的寧河、安次、南堡、塘沽、靜海、大港、黃驊、滄州一帶;其次是冀中平原的衡水、冀縣、棗強及其外圍地區;再次是魯北平原的德州—濱州—東營—濰坊地區。

3.南部黃淮海平原的徐州—商丘—開封—鄭州地面沉降區。

4.長江三角洲的上海—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通地面沉降區。

5.汾渭河谷平原的太原—侯馬—運城—西安地面沉降帶。

6.台灣山地邊緣的宜蘭—台北—台中—雲林—嘉義—屏東地面沉降帶。

(二)地面沉降的主要危害

1.破壞城市設施,妨礙城市建設

主要表現是:造成房屋和橋梁開裂、傾斜或倒塌;道路凹凸不平或開裂;地下管道錯裂失效;碼頭及其它港口設施下沉或被水淹沒;抽水井管上升,設備須不斷更新等。例如:上海市外輪停靠的碼頭,原標高5.2m,1964年下沉到3.0m,高潮時被水淹沒而無法裝卸,耗資900多萬元進行加高後方可使用;西安市排水管道屢遭破壞,每年花費100多萬元進行維修、改建;上海蘇州河原來每天運輸吞吐量(100~120)×104t,60年代以後減少了一半;天津塘沽海門大橋,兩端沉降差達135mm,引橋發生錯裂,使這座跨度為64m的開啟式提升橋不能按原設計提升,影響了海河航運。

表2-1我國部分城市地面沉降災害情況簡表

①抽水指抽取地下水,下同。

地面沉降還導致觀測和測量標志失效,使河流水位、海洋潮位、地形高程失真,給城市規劃和建設造成困難。

2.積水滯洪,水患和潮災加劇

嚴重的地面沉降活動,把一些城市置於洪水和海潮威脅之下,具體表現如下。

(1)滯汛積水地面沉降城市普遍存在比較嚴重的滯汛積水問題,不僅影響城市交通和環境,而且常使地下室和低層建築物在汛期被水侵沒,造成比較嚴重的經濟損失。例如:天津市1977年7月下旬因暴雨積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億元以上;蘇州、無錫、常州三市在1986年和1988年因積水造成的物資損失達100多萬元。

(2)洪水威脅發生地面沉降的城市一般地勢低平,且大多沿河發展。地面沉降活動不僅使城市高程進一步降低,而且攔河堤壩等防洪設施因沉降而發生破壞。因此,一些城市御洪能力不斷下降,出現嚴重的水患威脅。例如天津市海河幹流兩岸防洪堤,自1959年來普遍下沉1~2m,而且一些堤段因不均勻沉降出現許多裂縫,加上河道淤積影響,使海河泄洪能力由原來的1200m3/s降到400m3/s以下。遇到一般較大汛情,全市即處於高度戒備狀態。如1990年汛期,海河泄洪130m3/s已顯困難,如再遇1963年規模的特大洪水,將導致極其嚴重的損失。上海市區在20年代地面一般高程為4~5m,60年代後普遍降到3.5m以下,部分地區只有2m左右。伴隨地面沉降活動,黃浦江、蘇州河水位不斷上升超過警戒水位的現象頻繁發生,並多次出現黃浦江水倒灌,淹沒市區的現象。為了確保城市安全,1956年開始沿江修建防汛牆,此後伴隨地面沉降的發展,先後5次進行改建和加固,投資達4億多元。目前,上海市區共建防汛牆224km,郊區建34km,外灘一帶牆高已達2.3m,預計到2030年,還須再加高到2.7m左右才能防禦黃浦江水。類似情況在其它一些地面沉降城市也普遍存在。

(3)潮災加劇在濱海地區,地面沉降活動使陸地地面高程下降,海平面相對上升,導致海水侵襲和風暴潮災害加劇。如天津塘沽地區,近幾十年來相對海面上升50cm,而地面高程普遍下降到2m以下,局部降到平均海平面以下,最低處(塘沽河濱公園)為-3.3m。與此同時,濱岸防潮堤不但大幅度沉降,且發生局部開裂;許多防潮閘——耳閘、二道閘、海河閘、金鍾閘等下沉0.4~2.6m。在這種情況下,天津沿海災害性風暴潮日趨嚴重,其頻度、強度和造成的損失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如1985年8月2日和19日發生的風暴潮,使海水越過防潮堤閘湧入陸地,塘沽一些地區水深達1.3~2.0m,大量企業單位被淹,受災居民1萬多戶,直接損失1.3億元。近年來,寧波市沿甬江上溯的潮水也多次越過防潮堤閘,淹沒沿岸碼頭、倉庫、工廠和居民區,造成嚴重損失。上海以及長江三角洲地區風暴潮災害也日益嚴重,不但潮位越來越高,而且高潮頻次也不斷增加,風暴潮造成的損失愈來愈大。1962年8月,7號台風襲擊上海,吳淞口潮位高5.38m,蘇州河口水位4.76m。在猛烈的潮水沖擊下,防汛牆出現46處決口,半個市區進水,南京東路水深0.5m,直接損失達5億元。

四、地裂縫災害

我國地裂縫類型復雜,除伴隨地震、滑坡、凍融以及特殊土的脹縮或濕陷活動產生的地裂縫外,主要是伴隨構造蠕變活動而產生的構造地裂縫。

構造蠕變地裂縫的分布十分廣泛,在華北和長江中下游地區尤其發育。在該區域中,地裂縫主要集中在汾渭盆地、太行山東麓平原、大別山東北麓平原地區,形成了三個規模巨大的地裂縫密集帶。此外,在豫東、蘇北以及魯中南等地區,還有一些規模較小的地裂縫發育帶(區)。

(一)汾渭盆地地裂縫帶

自六盤山南麓的寶雞,沿渭河向東經西安到風陵渡轉向NE方向,沿汾河經臨汾、太原到大同,發育有一個寬近100km、長近1000km的地裂縫帶。該帶沿汾渭盆地邊緣斷裂帶內側的第四紀沉積區延伸。各地區地裂縫的成因、活動方式等具有基本一致的特徵。自60年代後期開始出現災害性地裂縫,70年代中期以來活動加劇,使西安、大同、寶雞以及周至、臨潼、渭南、華縣、蒲城、韓城、萬榮、運城、絳縣、臨汾、洪洞、祁縣、太谷、榆次等近50個市、縣出現較嚴重的地裂縫災害。

該地裂縫帶自南向北可大致分為四個段落。

1.渭河盆地地裂縫

該區地裂縫分布在渭河兩岸地區,以西安市地裂縫規模最大,危害最嚴重。此外,千陽、寶雞、周至、武功、興平、禮泉、三原、臨潼、長安、渭南、蒲城、華縣、華陰、大荔等20個縣、市也發生不同規模的地裂縫。這些地裂縫給當地人民生活和工程建築以及土地資源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如地處華山北麓的藍田、華縣、華陰,自1971年以來出現多處地裂縫,至今仍在發展。在華山半導體廠內,有兩個以近EW向為主體,兼有SN向和NE向的地裂縫帶。其長度分別為200m和250m;寬度分別為70m和100m,使剛剛建成投產和一些正在施工的車間、倉庫等主要建築物開裂,局部發生下沉達14.6cm,雖經多次加固處理,但始終不能擺脫地裂縫危害。在華山汽修廠亦有兩條近EW走向的地裂縫帶。其總寬200~300m,長約500m。在其影響范圍內的5幢家屬樓和其它建築設施,相繼發生大面積裂縫和變形,鐵路路基也下陷變形;雖然每年耗費大量資金加固,但裂縫持續發展,防治效果不佳。陝西化肥廠於1972年建成,尚未投產,廠房即發生裂陷,下沉量達20~50cm,多次加固修理,仍未取得安全效果。

2.運城盆地和臨汾盆地地裂縫

地裂縫分布在涑水河和汾河兩岸的運城、夏縣、合陽、韓城、萬榮、聞喜、絳縣、侯馬、翼城、襄汾、臨汾、洪洞等約20個縣、市。這些地裂縫主要延伸方向為NEE、SN、NE、NW四組,單條長度為幾十米到100m以上,寬度一般為0.4~0.2m,可見深度為0.2~0.3m。多條地裂縫常常組合成帶,有時沿一個主導方向呈線狀或串珠狀延伸,構成長達幾公里,甚至幾十公里的地裂縫密集帶;有時不同方向的地裂縫相互交叉,構成密集的地裂縫集中區。分布在工廠、村落、田野中的地裂縫,對房屋建築和土地資源造成危害。例如1983年7月28日傍晚和29日早晨萬榮縣兩次暴雨後,該縣薛店村在29日9時30分地面開裂。地裂縫長1.5km;一般寬為1~2m,最寬達5.2m;一般深1.5~3.0m,最深達12m。大量積水順縫一泄而光。裂縫所經之處,房屋開裂或倒塌,受損房屋300間(受害居民67戶)。村內一口深223m、造價6萬余元的機井也因而塌毀。1984年6月,絳縣電廠地裂。地裂縫長50m,寬40cm。家屬宿舍也隨之開裂。運城東北的半坡鄉,一條NE向延伸的地裂縫(長約9km,寬0.3~1.0m),造成數十間民房開裂,田地成為破碎的溝地。

3.太原盆地地裂縫

地裂縫主要發生在太原市南部的榆次縣、太谷縣、祁縣等地。榆次縣北部王湖至聶村一帶,1982年出現4條近SN向的地裂縫,組成長約500m,寬約15m的地裂縫帶,裂縫深2.5~3.0m,最深12m。處於地裂縫發育帶內的省儲備局倉庫、地區變電所和部隊等單位的辦公樓、食堂、家屬宿舍等建築物出現大量裂縫,成為危房或者廢棄。

4.大同盆地地裂縫

地裂縫主要發生在大同市,以市區西南邊緣的大同機床廠一帶最嚴重。地裂縫始見於1977年,發生在劇場街9號樓附近,長200m,使9號樓出現裂縫。80年代以後,地裂縫迅速發展,1986年延伸到1000m,1988年和1989年進一步發展到5000m,至今仍在活動。地裂縫走向NE57°,寬1~6cm。其南盤相對下滑,垂直相對位移2~5cm,最大18cm。地裂縫破壞帶寬5~20m,所經之處,房屋牆體和過梁開裂,門窗變形,管道錯動。機車廠8幢居民樓和食堂、學校等公用設施嚴重受損,受災建築面積29141m2,危害居民290戶。除市區外,在北部天鎮縣的滹沱店、孫家店、顧家灣、宣家塔和陽高縣的羅文皂以及大同市東南官道村等地,在1982~1984年前後亦發生不同規模的地裂縫,民房和田地受到破壞。

(二)太行山東麓傾斜平原地裂縫帶

該地裂縫帶始於1966年。該年3月在邯鄲市電台和國棉一廠首先發生地裂縫活動。此後,不但在該市迅速發展,而且河北平原和豫北平原的許多地區相繼發生日益嚴重的地裂縫活動,很快形成一個沿太行山東側和東南側傾斜平原延伸的地裂縫分布帶。其北起保定,向南經石家莊、邢台、邯鄲進入豫北的安陽、新鄉、鄭州一帶以後,向西延伸,經洛陽達三門峽一帶,與渭河盆地和運城盆地的地裂縫帶相連,全長約800km。共有50多個縣市發現400多處地裂縫。其中,河北省有39個縣市、200多處,主要有易縣、容城、淶水、保定、定縣、博野、正定、藁城、束鹿、寧晉、新河、柏鄉、臨城、無極、南宮、邢台、南和、永年、邯鄲、肥鄉、廣平、雞澤、大名等;河南省約15個市縣、100多處,主要有南樂、清豐、湯陰、浚縣、輝縣、獲嘉、新安、澠池、三門峽、陝縣、靈寶等。

分布在城鎮和企業、礦山的地裂縫,對房屋和其它工程造成了嚴重危害。河北省邯鄲市1963年發生地裂縫活動。1966年以後地裂縫迅速發展,在國棉一廠、電台、汽車修配廠及前郝村等地形成三條地裂縫。裂縫單條長度為185~700m,組合長度3~8km。地裂縫損壞樓房7處,平房數十間,錯斷管道2處,破壞圍牆10堵,直接經濟損失數百萬元。發生在農村的大量地裂縫,除破壞民房、道路外,還對耕地和水利設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

(三)大別山北麓地裂縫帶

1974年在大別山北麓的山前傾斜平原地區出現了大量地裂縫,主要分布在豫東南的固始、商城、淮濱、潢川、息縣和皖西南的霍丘、穎上、壽縣、六安、金寨、阜南等11個縣市,其范圍南北寬近100km,東西長約150km,可大致分為三個近EW向延伸的地裂縫密集帶:北帶從息縣夏庄經淮濱縣城、固始三河、霍丘周集至壽縣;中帶從潢川隆古、城關、桃林,經固始分水,至霍丘河口、列李集;南帶從潢川仁和,經商城、金寨北部和固始、霍丘、往東延至六發縣境內。每帶寬15~20km,帶內地裂縫密集,帶間地裂縫比較稀少。單個地裂縫規模不等,長度一般在10~300m以上,寬10~50cm,個別達1m左右,深一般3~5m。

1976年唐山地震前後,大別山北麓地裂縫活動加劇,其范圍幾乎擴展到整個淮河流域和長江、黃河中下游地區。據不完全統計,在豫、皖、蘇、魯四個省中有152個縣市出現了地裂縫,形成三個規模較大的地裂縫分布帶:一是從大別山北麓的信陽、六安向東到南通、如東的EW向地裂縫分布帶,其地裂縫除在潢川至壽縣一帶進一步發展外,在東部的馬鞍山至如東一帶也出現不少地裂縫;二是周口—阜陽—壽縣和商丘—永城—蚌埠兩個相近平行延伸的NW向地裂縫分布帶;三是沂水—郯成—宿遷NNE向地裂縫分布帶。

(四)其它地區的構造蠕變地裂縫

除上述三個大規模地裂縫帶外,在其它地區還有一些零星的地裂縫或小規模地裂縫帶。它們亦主要分布在華北的晉、冀、魯、豫地區。如1988年在豫東平原上蔡縣黃埠鄉和太康縣朱口鄉發生的地裂縫活動,造成黃埠鄉尚庄、杜庄等5個自然村,朱口鄉的窪陳、二甲張等12個自然村的許多民房的牆體、門窗開裂0.5~6cm,當地群眾驚恐不安。山東省淄博市南定玻璃廠和傅家、大徐家等地,自1985年以來,地裂縫活動持續發展,在玻璃廠廠區內形成一條近南北向延伸達300m以上的地裂縫,使主車間和其它一些工廠建築、地面和牆體出現無數條2~30cm寬裂縫,工廠被迫搬遷;在傅家和大徐家,除上百戶民房嚴重開裂外,田野、耕地之中亦出現多條延伸數百米的地裂縫。1989年,淄博市旦村水庫的偏壩和附近地面亦發生開裂,使水庫安全受到威脅。

五、海水入侵

海水入侵是由於濱海地區地下水動力條件發生嚴重變化,造成海水或高礦化鹹水向大陸淡水含水層發生的入侵現象。海水入侵主要發生在城鎮、礦山地區,通常是由於強烈開采或疏乾地下水,使地下水水位持續大幅度下降形成的。其主要危害是破壞地下水水源,進而影響人民生活和工農業生產。

我國濱海地區發生明顯海水入侵的地區主要有遼寧大連、河北秦皇島、萊州灣和膠州灣沿岸、廣西北海市等地。全國累計海水入侵面積在1000km2左右,最大入侵距離超過10km,最大入侵速率超過400m/a。

大連市海水入侵發生在1976年以後;到80年代末,海水入侵地區有12處,以大連泡、金縣、南關鎮、甘井子、營城子最嚴重,其次為革鎮堡、大魏家、金紡、後鹽村、周水子、牧城驛、龍眼井。入侵的累計面積為230km2,氯離子含量300~1000mg/L,最高超過7000mg/L。這些地區的地下水水源地遭到嚴重破壞,加劇了大連市水資源供需矛盾。

秦皇島海水入侵發生在北戴河海濱區的棗園水源地,入侵面積24km2,氯離子含量500mg/L以上,水源地瀕臨報廢。

山東省萊州灣、膠州灣沿海地區,是近年海水入侵災害最嚴重的地區。截至1991年4月,累計海水入侵面積為431.2km2,地下鹹水擴侵面積為299.5km2,累計730.7km2。主要發生在萊州市、龍口市、煙台市,其次為青島市、膠州市、招遠縣,再次為蓬萊縣、長島縣、牟平縣、海陽縣、膠南市等地。海水入侵活動使地下水資源遭受嚴重破壞,造成災害區44.5萬人無淡水使用。災害區人民由於飲用劣質鹹水,使身體受到嚴重危害,甲狀腺腫、氟骨症、氟斑牙等地方病患者劇增,達40餘萬人。海水入侵還造成了土地資源嚴重退化,鹽漬化發展,農業生產不斷下降,糧食累計減產(30~45)×108kg。

其它地區還有一些小規模的海水入侵活動,雖然目前危害尚不嚴重,但存在不同程度的進一步發展的趨勢。

六、膨脹土的脹縮災害

膨脹土是一種脹縮能力極大的粘性土,對工程建築具有很大的破壞性。它使房屋等建築地基發生變形,進一步引起房屋沉陷開裂;對鐵路、公路以及水利工程的危害也十分嚴重,導致路基變形,鐵軌移動,大壩開裂等,破壞了運輸安全和水利工程的正常運行。

我國膨脹土分布廣泛,主要發育在雲南、貴州、四川、廣西、湖南、湖北、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陝西等21個省(自治區)的205個縣(市),其中以雲南、廣西、河北等地區尤為發育。如湖北省鄖縣縣城,因丹江口水庫蓄水而遷建,新城址膨脹土十分發育,嚴重受害房屋25.9×104m2,佔全部房屋建築的70%;其中,倒塌和被迫折毀房屋近10000m2。因破壞嚴重,縣城被迫再次易地重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000多萬元。類似災害在湖北宜昌、貴陽、枝江、應城、孝感、雲夢、新洲和廣東省的廣花盆地、東莞盆地、雷洲半島,河南的平頂山市、南陽市,山西省泌水盆地,廣西南寧,安徽合肥、泗縣、蚌埠,雲南蒙自、雞街,四川成都,山東臨沂、泗水,河北邯鄲等地也有發生。

9. 汛期地質災害應急調查包括哪些內容

降雨是引發地質災害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每年汛期來臨之前應該對可能發生災害的隱患點進行排查,制定專門的防災預案;在汛期,特別是暴雨期間應該進行應急調查。

(1)滑坡前緣宏觀調查。當滑坡前緣出現地面鼓脹、地面反翹或者建築物地基出現錯裂時,應注意詳細查看滑坡整體的變形拉裂情況,並應向當地主管部門報告異常情況,請具有滑坡知識的專業人員到現場進一步察看。

滑坡前緣隆起

滑坡前緣擋土牆下地基冒水,阻滑力差,易於破壞

(2)滑坡中部宏觀調查。當滑坡穩定性較差時,可能在滑坡中部出現地面拉裂縫、次級台階,並使建築物出現有規則的拉裂變形。但是,應注意由於局部地形起伏或由於人工堡坎和擋牆未坐落在穩定的地基體上而出現地面裂縫,或由於建築質量差而開裂,不要誤判為滑坡的變形滑動。

滑坡中部變形導致建築物鼓脹錯裂

堡坎未坐落在穩定地基上,局部滑坍

(3)滑坡後部宏觀調查。當滑坡後緣出現貫通性的弧形拉裂,並出現向後傾斜的下座拉裂台階時,必須盡快採取避讓措施,將滑坡區的居民盡快轉移,並及時向當地主管部門報告。

後緣新出現弧形貫通下錯裂縫,顯示滑坡將發生整體滑動(四川丹巴,2006)

(4)崩塌宏觀調查。當高陡斜坡危岩體後緣裂縫明顯拉張或閉合,出現新生的裂縫,應該進一步進行地面調查,橫跨裂縫布置若干簡易監測剖面,了解變形拉裂情況,並向當地主管部門報告。當危岩體下部出現明顯的壓碎張裂帶,並形成與上部貫通的裂縫時,表明發生崩塌的危險極高,應該及時採取避讓措施,並及時向當地主管部門報告,請具有地質災害知識的專業人員到現場進一步察看。

(5)泥石流宏觀調查。泥石流溝口通常是發生災害的重要地段。在應急調查時,應該加強對溝口的調查。仔細了解溝口堆積區和兩側建築物的分布位置,特別是新建在溝邊的建築物。調查了解溝上游物源區和行洪區的變化情況。應注意采礦排渣、修路棄土、生活垃圾等的分布,這些物質在暴雨期間可能會形成新的泥石流物源。

民居建於泥石流溝邊,特別是上游滑坡堵溝潰決時,非常危險

(6)地質災害高發區房屋的調查。要按照「以人為本」的原則,針對地質災害高發區點多面廣的難題,集中力量對有災害隱患的居民點或村莊的房屋和房前屋後開展調查。

對建於山區的已出現地面開裂房屋,要加強監測

位於崩塌隱患前緣的房屋,汛期應納入地質災害預案

汛前應開展房屋周邊地質災害巡查,及時發現隱患

10.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經濟學原理

一、地質災害防治活動的產品

在人類的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勞動首先是人與自然之間的過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引起、調整和控制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過程。地質災害防治活動,包括預測地質災害發生的可能性,興工動料構築減災工程都是引起、調整和控制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過程。

在地質災害的定義中,人類的生命和財產遭受了危害,生產和生活活動受到了阻滯,資源和環境受到了破壞,這時成災區范圍內人類的生命、財產、生產及生活活動、資源和環境稱為承災體。地質災害防治活動是以提供承災體安全為產品的經濟活動。我們把通過地質災害防治活動提供的承災體安全稱為安全品。

地質災害防治活動產出的是安全品,安全品的價值不是在市場競爭中通過價格得以實現。假設決定對某一泥石流易發區進行勘查,即決定投入資金進行勘查。經過招投標競爭,甲企業以100萬元勘查工程價款中標。經勘查得出結論,年內有暴雨,且暴雨必定引發特大型泥石流。承災體為一座工廠,其全部財產,重置價1000萬元,20戶居民,其全部財產200萬元,該區再無其他財產。經科學分析,若無防災工程,也不遷移,則暴發泥石流時,居民財產百分之百被毀,即200萬元;企業財產50%受損,即500萬元。若遷移居民和企業,需耗費500萬元,若興建防禦工程,至少需2000萬元,我們選擇轉移居民和企業財產的做法。假定甲企業得出的結論和損失分析是正確的,那麼,減災工程的經濟效益是(200×100%+1000×50%-500-100)÷(500+100)=16.66%,安全品的價值實現了700萬元。也就是說,如果不投入資金進行減災活動,承災體的損失將是700萬元,而減災活動的結果是使承災體獲得了安全,支出的是500萬元遷移費用和投入的100萬元勘查費用。以絕對數表示的經濟效益是100萬元。在這個例子中,如果承災體不是一個工廠、20戶居民的財產,而是一個城區的500戶居民,10個工廠,一所學校,其價值分別是5000萬元、10000萬元和300萬元,而遷移費用2000萬元,泥石流毀損各工廠和居民財產的百分比不變,毀損學校財產的價值為三分之二。此外,災後治理發生的費用也是災害發生的損失,設為210萬元。那麼,我們選擇興建防禦工程,這時按已有的經濟效益定義,投資的經濟效益是(5000+5000+200+210-2000-100)÷(2000+100)=386.19%。即不投資進行減災活動,承災體的損失是10410萬元,投資防禦後承災體獲得安全,這個安全是以2100萬元的投入換來的,安全品實現的價值是10410萬元,其凈效益為10410-2100=8310萬元。由此可以看到,安全品的價值就是承災體在受到地質動力作用時最大可能損失的價值;安全品的價值,不論是轉移了承災體還是通過防治工程使災害體消失了危害之勢,只要承災體獲得了安全,安全品的價值就實現了。

二、安全品生產活動的特殊性

(一)產品用途的單一性

地質災害防治活動的勞動對象是客觀地質體。人們根據已有的認識,對客觀地質體進行勘查,當然首先是可能成災的區域,尤其是成災嚴重的區域。為了保證承災體的安全,經過論證,對於極易成災,且一旦成災,則災度很高的點要興工動料建造防禦工程,改變地質體應力狀態。就過程而言,對客觀地質體的認識是勘查過程,這與地質勘查一樣。正是這一點決定了地質災害勘查企業多來自於地質勘查行業。對於興建工程,地質體改變應力狀態這一階段又類似於建築業,興工動料,生產單件性產品。雖然少數減災工程除了具有減災功能外,還可以結合具體條件綜合開發其他產品,但我們的目的是防止地質災害發生,遇有這種情況可以分開評估。

(二)安全品是一種公共物品

承災體是寬泛的概念,我們不能排除防治區域內任何人及其所有物從地質災害防治中獲得安全,也不會因為區域內多有一個人及其所有物而使另外人及其所有物的安全受到威脅。因此,地質災害防治活動的產品具有公共物品的屬性。安全品的公共性決定了由自然因素引發的地質災害防治活動的出資人必為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三)安全品生產活動中資金運動的特殊性

工業的資金,從用貨幣在市場上購進生產要素開始,經過生產過程生產出產品,再用產品從市場交換回貨幣資金,這樣一個過程又一個過程循環運動。其中一個環節受阻,整個資金運動就會停止。事實上,地質災害防治活動也要接續不斷地完成這4個環節,防治活動才能不斷地進行下去。我們來分析資金運動過程的特殊性。

1.決定生產過程是否進行的是業主

從事地質災害防治活動的企業,用貨幣資金從市場上購進生產要素,獲得具有專業知識的勞動力和勞動手段,為勘查活動做准備,這一環節與工業企業沒有差別。完成生產准備之後,資金進入生產過程。勞動力與勞動資料結合作用於勞動對象,對客觀地質體可能發生地質動力現象的情況獲得認識。一般要做出三種選擇,一是成災可能性很小,即使成災災害損失很小,不必採取預防措施;二是成災可能性較大,災害損失也較大,但種種原因使得興建工程,改變客觀地質體的應力狀態並不經濟,這時可選擇轉移承災體;三是必須興建防災工程。做出決定之前,需要進行方案比選的效益分析。做完選擇並實施後,生產過程就結束了,資金進入了產成品狀態,這一環節與工業企業也沒有差別。但在生產過程進行之前,生產要素進入企業之後,與工業企業不同,勞動對象不像工業企業那樣,購進材料加工處理,購進什麼材料,從哪裡購都由企業自己決定。地質災害防治企業對自然地質動力現象進行勘查之前,要通過國家有關部門的認可才能進行。這是資金運動過程中與工業企業的資金運動在空間位置確定上的差異,是地質災害防治活動特有的經濟關系的反映。

2.產成品沒有實物形態

工業企業的生產過程結束,產成品有時要在企業留滯一段時間。產成品一般是實物形態。地質災害防治活動企業產出的安全品不會在企業留滯,沒有實物形態,具有信息產品的特徵。

3.「驚險的一躍」在生產過程進行之前

工業企業的產成品要在市場出售換回貨幣資金。這一環節完成,資金就完成了一個循環,一個產品的物質生產過程也就完成。這一階段是價值實現階段,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馬克思說這是「驚險的一躍」。產品是否適應市場需要,產品的質量性能,產品個別勞動與社會平均勞動的差別,都要在這一環節上表現出來。如果產品不是社會所需要的產品,那麼就賣不出去,產成品就完不成「驚險的一躍」。如果產品的質量、性能不高,那麼買者就不願買,或低價賣或銷售不暢,完成「驚險的一躍」就很困難。產品的價格要以市場上的價格表現出來。售價與成本之差是產品生產者的利稅,如果售價高於成本,那麼產成品轉化為貨幣資金,也就大於投入的生產要素成本,否則轉化的貨幣資金或等於或小於投入的生產要素成本,企業就沒有利潤。地質災害防治活動企業的產成品是安全品,一經生產出來,立即就被承災體的所有者或佔有者、使用者直接享用,看不到直接的驚險一躍過程,沒有產成品直接轉化為貨幣資金的過程,即不是用產成品直接在市場上交換成貨幣。但是地質災害防治活動要繼續下一生產過程就必須獲得貨幣資金的補充,誰來補充?這一問題涉及地質災害防治活動特有的經濟關系:自然地質災害應由政府投入貨幣資金,人類直接誘發地質災害應由誘發者投入資金。盡管地質災害防治活動的產成品沒有直接的「驚險的一躍」過程,但仍有產品質量和個別成本與社會成本的差別問題存在。顯然,對地質動力現象的產生、發展和變化認識結論常與實際不符,則必失信於人,企業要在「驚險一躍」中摔傷。如果減災投入比承災體的損失還大,那麼減災企業的繼續存在就沒有意義,「驚險一躍」之後也就難以再獲得出資人的投資了。然而,對於出資人來說,從事地質災害防治活動的企業對地質動力現象的產生、發展和變化認識結論與實際相符的程度卻是投資產生效益的關鍵之一。因而從事地質災害防治活動的企業的「驚險一躍」不在產品生產出來之後,而在資金投入之前。信譽程度、企業等級是地質災害防治效益的分析指標。

4.社會財富總量即時不增

在市場經濟中,一般經濟活動在「看不見的手」的指揮下,自覺不自覺地從自然界獲取物質和能量,增加社會財富。而地質災害防治活動是動用已經獲得的社會物質財富防止更大量的已經形成的社會物質財富損失,其基本出發點和歸宿是如何減少災害給社會經濟和資源帶來的破壞與損害。這個特性說明,除非結合其他以經營為目的的工程或間接影響,一般的,地質災害減災工程沒有資金迴流量,投入資金的成本都會被安全品的價值即時抵消。

三、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經濟效益的再定義

按經濟效益的通常定義,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經濟效益常被理解為投資者投入資源,地質災害防治企業生產出安全品的可能損失與投資者投入的資金之比。假定這樣理解准確無誤,那麼表述方式可以多樣,可以用絕對數的方式表達為可能損失減去投入資金的差額,也可以用資金利稅率、產值利稅率的方式表達為相對數。為便於與其他行業比較,採用資金利稅率的形式最好。至於地質災害防治企業本身的經濟效益,同建築企業相似,是減災投入經濟效益之外的另一回事,但減災企業是實現減災經濟效益的載體。像假定的例子一樣,針對特定的災害地點防治投入的效益是單個投資項目的效益。評價單項投資的效益,重要的是找到兩個數值,一是如果發生災害,承災體的最大可能價值損失有多大,二是項目的投資。有了這兩個指標,單項投資的效益就可以評價了。

但是,按經濟效益通常的定義,投入是對生產產品的投入,產出是生產活動的直接結果,而在上面的理解中,投入沒有疑問,可是產出就有問題了。安全品的價值獨立於地質災害防治活動過程之外,並且在地質災害防治活動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因此在理論上說不通,這種理解還存在偏差。

補償定理及其推論從整體著眼使得資源配置更優,已經不再局限於具體的生產過程,而是對比決策的社會凈收益,而且個體資源配置優劣必須以整體資源配置優劣為前提。所以,可以依據補償定理及其推論,把經濟效益定義的內涵和外延擴大。我們把不進行投入,也沒有產出的決策稱為不作為決策或零決策。至此,我們可以把經濟效益定義為:相對於零決策的決策產生的社會凈收益。如果定義為相對於零決策的決策產生的社會凈收益和資源投入的和與資源投入的比也一樣,只是表述方式不同,在我們的評價模型中還是採用資金利稅率的形式。顯然,這樣的定義包含了通常的經濟效益定義。

這樣定義的經濟效益給出了經濟效益評價的方法。獲益者可以補償損失者,即使實際補償沒有發生。凈效益最大,也就是收益與總費用之差最大,或總收益與總費用之比最大。由此可見,上面樸素理解的經濟效益定義,雖然理論上有偏差,但計算式仍然正確。用補償定理推論來表述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經濟效益十分順暢。就單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來說,把投入資源看成一種損失,沒有資源投入時的損失為可能損失X1,有資源投入時的損失為投入的資源X2,兩種政策下效益的最低水平為X1-X2≥r(r是在評價區域內與等量資金可以獲得的平均利稅額),或(X1-X2)/X2≥R(R是評價區域內的年平均資金利稅率)。

四、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區域經濟效益

補償定理及其推論,不僅為定義經濟效益提供理論基礎,而且也為我們提供了評價區域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經濟效益的簡單易行辦法。如果把可能損失按大小排隊,再把減災投入相應的列出來,那麼每一個項目都有一個經濟效益。現按經濟效益從大到小依次排隊,當經濟效益小到等於其他行業資源投入的平均的資金利率時,大於或等於這個經濟效益水平以上所有項目所需資源投入之和,即為當期政府應投入的資源數量。政府投入這樣的資源量在宏觀上能夠接近實現帕累托效率。這就是說,防治地質災害投入資源的邊際利稅和是遞減的,當邊際利稅和等於其他產業的平均邊際利稅和時,能夠接近於帕累托效率。

由此可以看到,雖然整體投資是由單項投資構成的,但還不能簡單相加求得整體經濟效益。此外,從地質災害防治企業資金運動過程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減災活動是否進行是由投資者決定的。按照有關的法律,責任人造成的地質災害損失要由責任人賠償,災後要由責任人治理。自然地質災害的防治要由政府投資。為了查清哪裡易發地質災害,易發程度如何,政府要組織人財物力進行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圈定不同地質災害危險等級的區域,其間發生的一切費用都構成政府防治地質災害的投入。對於有地質災害發生危險的區域,政府還要預防監測,預防監測發生的費用也是政府防治地質災害的投入。我們把上述兩項費用統稱為地質災害防治活動的基礎投入。嚴格地說,政府有關地質災害日常管理費用也屬於基礎投入,但是,考慮這部分費用不便於與其他財政支出分開,就不列入基礎投入了。政府的基礎投入加上專項投入是政府對於自然因素導致的地質災害防治的全部投入。基礎投入是地質災害防治區域經濟效益的構成因子,但卻不是單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經濟效益的直接構成因子。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