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劉夢
1. 物相分析
方法提要
自然界中的鎢礦種類較多,但大部分鎢礦礦物量非常少,因此鎢礦石的物相分析一般只做鎢華(WO3)、白鎢礦(CaWO4)和黑鎢礦[(Fe、Mn)WO4]的測定。
鎢華溶於氫氧化銨溶液中,而黑鎢礦和白鎢礦則不溶,據此可分離測定鎢華。
當試樣中白鎢礦含量大於4%時,用(5+95)HCl浸取,黑鎢礦則不溶或微溶;當含量小於4%時,則用1mol/L草酸作浸取液。
黑鎢礦則從試樣中三氧化鎢總量差減計算得出。
鎢礦石物相分析流程見圖55.1。
試劑
過氧化氫。
氫氧化銨。
硫酸。
氫氧化鈉溶液(0.7mol/L)。
氯化銨溶液(20g/L)。
三氯化鋁-乙酸溶液稱取40gAlCl3溶於水,加入117.5mLHAc,移入1000mL容量瓶,用水稀釋至刻度。
圖55.1 鎢礦物相分析流程圖
三氯化鋁-乙酸洗液取三氯化鋁-乙酸溶液1份,加入2份水。
草酸溶液(1mol/L)稱取126g草酸(H2C2O4·2H2O)溶於水中,水稀釋至1000mL。
甲基橙溶液(1.0g/L)。
高錳酸鉀標准溶液(以草酸鈉標定)。
分析步驟
(1)鎢華
稱取1g(精確至0.0002g)試樣,於250mL錐形瓶中,加入50mL(2+98)NH4OH,塞上帶有長玻璃管的橡皮塞,置於80~90℃水中,加熱浸取2h。時加搖動,取下稍冷,加入0.2gNH4Cl,混勻。立即用慢速濾紙過濾,用熱的(2+98)NH4OH洗液洗錐形瓶及殘渣4次。濾液加熱蒸發至近干,加入少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並加熱使可溶性鹽類溶解完全。冷卻,移入50mL容量瓶中,用氫氧化鈉溶液稀釋至刻度,混勻。
吸取清液,用硫氰酸鉀光度法(見本章55.3.4)測定三氧化鎢量,即為試樣中鎢華的含量。
(2)白鎢礦
a.鹽酸浸取法(適用於含白鎢礦大於4%鎢的測定)。將浸取鎢華後的不溶物,以三氯化鋁-乙酸溶液沖洗於400mL燒杯中,使溶液體積為100mL左右,蓋上表面皿,在80~90℃水溶上加熱1h。時加攪拌。取下冷卻,用慢速濾紙過濾,以三氯化鋁-乙酸洗液洗滌不溶物20次,濾液加熱蒸發至近干,加少量氫氧化鈉溶液,加熱使可溶性鹽類溶解完全。冷卻後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氫氧化鈉溶液稀釋至刻度。用硫氰酸鉀光度法(見本章55.3.4)測定三氧化鎢量,並與殘渣中用鹽酸溶解所得的結果相加,即為試樣中白鎢的含量。
將經上述步驟浸取後的殘渣放於原燒杯中,加入200mL(5+95)HCl,將濾紙搗碎,在80~90℃水溶上加熱2h,時加攪拌。取下,過濾,用熱的(1+99)HCl洗滌不溶物10次,濾液收集於400mL燒杯中,加氫氧化銨呈鹼性並過量3mL,加入1mL(1+9)H2O2,加熱煮沸。過濾,用氯化銨溶液洗滌燒杯和沉澱10次,濾液收集於400mL燒杯中,用鹽酸酸化並濃縮至200mL左右,加熱煮沸。取下稍冷,加入15~20mL草酸溶液,以甲基橙為指示劑,用氫氧化銨中和至微鹼性並過量1mL,保溫靜置過夜。
翌日,沉澱用慢速濾紙過濾,用水洗滌至無草酸根反應為止(用硝酸銀檢驗)。將濾紙貼在原燒杯壁上,用水將沉澱沖下,加50mL(1+9)H2SO4,水稀釋至200mL,加熱至70~80℃,用高錳酸鉀標准溶液滴定至微紅色,將濾紙浸入溶液,繼續滴定至微紅色即為終點。
岩石礦物分析第三分冊有色、稀有、分散、稀土、貴金屬礦石及鈾釷礦石分析
式中:w(白鎢礦WO3)為白鎢礦WO3的質量分數,%; 為高錳酸鉀標准溶液的濃度,mol/L;V為消耗高錳酸鉀標准溶液體積,mL;231.8為三氧化鎢的摩爾質量的數值,單位用g/mol;m為試樣質量,g;H為三氯化鋁-乙酸浸提液中三氧化鎢在原樣中的質量分數,%。
b.草酸浸取法(適用於含白鎢礦小於4%鎢的測定)。將浸取鎢華後的殘渣置於250mL燒杯中,加入50mL0.5mol/L草酸溶液,搗碎濾紙,在室溫浸取30min(常搖動),取下,用慢速濾紙過濾於100mL容量瓶中,用0.5mol/L草酸溶液洗滌燒杯和殘渣並定容。吸取清液,用硫氰酸鉀光度法(見本章55.3.4)測定三氧化鎢,並按下式計算白鎢礦在試樣中的含量:
岩石礦物分析第三分冊有色、稀有、分散、稀土、貴金屬礦石及鈾釷礦石分析
式中:w(白鎢礦WO3)為白鎢礦WO3的質量分數,%;A為本法測得試樣中WO3的質量分數,%;B為試樣中WO3總量減去鎢華和本法實測白鎢礦的結果,%;0.1為黑鎢礦溶解校正因數。
(3)黑鎢礦
試樣中三氧化鎢總量減去鎢華和白鎢礦中的三氧化鎢,即計作黑鎢礦的三氧化鎢。
注意事項
1)鎢華測定。氫氧化銨應使用新開瓶的試劑,若含有碳酸根則有微量白鎢被溶解。裝有長玻璃管,可以降低水分及氫氧化銨的揮發速度,保證鎢華溶解完全。試樣中若含有銅,則在加氫氧化鈉溶液後,再加甲醛除銅。
2)白鎢礦測定。用稀鹽酸浸取白鎢礦時,黑鎢有部分溶解;當黑鎢礦含量很高,白鎢礦含量很低時,測得的白鎢礦結果誤差很大。黑鎢礦在草酸溶液中微溶。當鎢礦中白鎢礦∶黑鎢礦≤10∶1時,不適用本法。
參考文獻
江西省地礦局實驗測試中心.1989.鎢礦石分析[M].北京:地質出版社
荊照政,張博儀,劉雪珍.1990.濾紙薄樣片-波長色散X射線熒光光譜法測定鎢和錫[J].岩礦測試,9(4):272-273
王再田,牛素琴,鄧紅.1999.XRF光譜測定鎢精礦WO3(%)簡便方法[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19(1):93
鎢精礦技術條件[S](YS/T231—1994).1994.北京:中國標准出版社
鎢精礦化學分析方法[S](GB/T6150—1985).1985.北京:中國標准出版社
鎢、錫、汞、銻礦地質勘查規范[S](DZ/T0201—2002).2003.北京:地質出版社
許覺世,袁繼祖,劉夢歧,等.1993.工業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手冊[M].武漢: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248-251
張靜.1991.ICP-AES測定鎢礦中的十五種元素[J].岩礦測試,10(1):41-43
本章編寫人:陳金保(江西省地勘局實驗測試中心)。
2. 中國古代文學的專業書籍有哪些啊,不包括課本。
以下為古代文學常識:
1.先秦作家作品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代魯國陬(z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思想核心是「仁」。現存《論語》20篇,是他的弟子記錄他與弟子們言行的語錄體專集。「論」,讀lún,擇也,選擇摘錄之意。
墨子,名翟(dí),春秋時代魯國人,墨家學派創始人,主張「兼愛」、「非攻」、「尚賢」、「節用」。著有《墨子》一書,今存53篇。
孫子,名武,字長卿,春秋後期齊國人,軍事理論家,著有《孫子》,一名《孫子兵法》,13篇,古代稱為「兵經」,是我國第一部軍事著作。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山東)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之後的儒家大師。其中心思想是「仁義」,主張實行仁政,強調「民貴君輕」,重視民心向背。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著有《孟子》一書。
莊子,名周,戰國時宋國蒙(河南)人,道家學派代表人物。現存《莊子》一書,33篇,又名《南華經》。代表作是《逍遙游》。
荀子,名況,尊號「卿」,漢時避宣帝劉洵諱,改稱「孫卿」,戰國時趙(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他針對孟子「性善論」提出「性惡論」,針對儒家「天命論」提出「天行有常」的樸素唯物論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思想。著有《荀子》32篇,代表作有《勸學》、《天論》等。
韓非,戰國末韓國人,荀況弟子,法家學派代表人物。在政治上提出重賞、重罰、重農、重戰者諸項政策,主張君主集權,反對貴族操縱政治。現存《韓非子》55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鄰》、《扁鵲見蔡桓公》。
呂不韋,戰國末期韓國大商人,曾為秦國的相國。他集合門客編寫了《呂氏春秋》。
列子,名禦寇,戰國時鄭(河南)人,被道家尊為前輩,主和貴「虛」,即虛靜、無為。著有《列子》8篇。
屈原,名平,字原,號靈均,戰國末期楚國人。他開創了詩歌從集體歌唱轉變為個人獨立創作的新紀元,是我國積極浪漫主義詩歌傳統的奠基人,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蘭哥白尼、英國莎士比亞、義大利但丁)。他用楚辭形式寫了我國第一首長篇政治抒情詩《離騷》(即遭遇憂愁,「離」通「罹」),還有《九歌》、《九章》、《天問》等。《涉江》是《九章》中的一篇。農歷五月初五是他投汨羅江自沉的紀念日。
2.漢代作家作品
賈誼,世稱賈生,或賈長沙、賈太傅,洛陽(河南)人,西漢政治家、文學家。主要文學成就是政論文,有「疏」7篇,《新書》10卷58篇;代表作有《吊屈原賦》、《鵩鳥賦》。明朝人輯有《賈長沙集》,是以他曾做過長沙王太傅命名的。
劉安,沛郡(江蘇)人,西漢思想家、文學家,漢高祖孫,襲父爵封為淮南王。集體編著《淮南鴻烈》,也叫《淮南子》。
司馬遷,字子長,夏陽(陝西)人,太史令司馬談之子。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歷盡艱辛撰成《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劉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撰有《說苑》、《新序》,還整理修訂了《戰國策》、《楚辭》。
班固,字孟堅,扶風(陝西)人,東漢史學家、文學家,歷盡二十餘年修成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開創了「包舉一代」的斷代史體例。辭賦方面以《兩都賦》最著名。
3.魏晉南北朝作家作品
曹操,字孟德,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漢獻帝時官到丞相,後被封為魏王,死後其子曹丕代漢建魏,追尊曹操為魏武帝。有抒情詩《觀滄海》、《龜雖壽》、《蒿里行》等樂府歌辭。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代政治家、軍事家。官至蜀漢丞相,詩歌以《梁父吟》最著名,《出師表》是千古傳誦的名篇。
曹丕,字子恆,曹操次子,魏文帝。三國文學家,代表作《燕歌行》,他的《典論?論文》是我國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
陳壽,字承祚(zuò),西晉史學家。著有國別體史書《三國志》。
陶淵明,名潛,字淵明,世號靖節先生,自稱五柳先生,東晉詩人,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散文有《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詩歌有《歸園田居》、《飲酒》。
干寶,字令升。東晉史學家、文學家,撰寫出我國第一部神話(志怪)小說集《搜神記》。
范曄,字蔚宗,南朝宋史學家、散文家。《樂羊子妻》、《張衡傳》選自他的《後漢書》,「後漢」即「東漢」。「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出自他的《後漢書?列女傳》。
劉義慶,南朝宋代小說家,著有我國第一部筆記小說集《世說新語》。這是一部記載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的筆記小說,書中許多故事成為詩文和小說戲劇的典故和題材,有的成為人們常用的成語,如「望梅止渴」、「一往情深」、「口若懸河」等。
劉勰,字彥和,南朝梁代文學理論家,著有我國第一部文學理論專著《文心雕龍》50篇,涉及到創作的許多問題。
酈道元,字善長,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撰成《水經注》40卷,是富有文學價值的地理志。
鍾嶸,字仲偉,南朝梁代文學批評家,著有我國第一部詩歌理論專著《詩品》。
4.唐代作家作品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傑之一,唐代文學家,有抒情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名文《滕王閣序》。著有《王子安集》。
楊炯,初唐四傑之首,名作有《從軍行》。
盧照鄰,初唐四傑之一,代表作為《長安古意》。
駱賓王,初唐四傑之一,代表作為《在獄詠蟬》,另有著名的《討武檄》,作品集為《臨海集》。
賀知章,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唐代詩人。所作《回鄉偶書》(七絕),為傳誦名篇。
王之煥,字季陵,唐代詩人。他的《涼州詞》、《登鸛鵲樓》是唐代絕句珍品。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園詩人。《過故人庄》(五律)描繪了綠水青山的田園風光和「把酒話桑麻」的農家情趣,體現了詩人與村民的真切感情。《春曉》(五絕)寫春曉之景及早春之情,成為流傳千古的好詩。
王昌齡,字少伯,唐代詩人,擅長七絕,多寫當時邊塞軍旅生活,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從軍行》七首、《芙蓉樓送辛漸》和《出塞》兩首都很有名。
王維,字摩詰,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園詩人,名篇有《鳥鳴澗》(五絕)、《送元二使安西》(七絕)、《觀獵》(五律)。「味摩詰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蘇軾贊王維之語。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浪漫主義詩人。官至供奉翰林。因性格傲岸,不為權貴所容,使他對腐敗社會加深了認識,寫下了抨擊帝王權貴荒淫奢侈和控訴現實政治黑暗的詩篇。五絕《靜夜思》、《秋浦歌》、七絕《望天門山》,五律《送友人》,七古《夢游天姥吟留別》、《行路難》。著有《李太白全集》。
高適,字達夫,唐代邊塞詩人,詩作對當時的邊境形勢、士兵疾苦均有反映,代表作《燕歌行》、《別董大》(七絕)。
崔顥,唐代詩人,開元進士,官至司勛員外郎。所作邊塞詩慷慨豪邁。《黃鶴樓》(七律)甚得李白推崇。
杜甫,字子美,曾居長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生於鞏縣(河南),唐代現實主義詩人。曾漫遊各地,寓居長安十年,「安史之亂」被俘,逃出後任左拾遺,後棄官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畔,世稱浣花草堂,一度任劍南節度參軍,尚書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其作品顯示了唐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有《杜工部詩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組詩「三吏」、「三別」。
岑參,唐代邊塞詩人,嘉州人,官至嘉州刺史。從軍多年,對邊塞生活體驗深刻,有《岑嘉州詩集》。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七古)。
張志和,字子同,唐代詩人,多寫隱居閑適生活,著有《玄真子》,代表作《漁歌子》(詞)。
韓愈,字退之,河陽(河南)人,自謂郡望(郡里的顯貴家族)昌黎,世稱韓昌黎,謚號文,又稱韓文公,官至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唐代散文家、詩人,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倡導者,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劉禹錫,字夢得,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有《劉夢得文集》,《陋室銘》選自《全唐文》。名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出自《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深寓哲理,膾炙人口。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曾官太子少傅,又稱白太傅。下(陝西)人,唐代詩人,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著有《白氏長慶集》。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有諷諭詩《秦中吟》、《新樂府》,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並序)。還有《賣炭翁》(七古)、《錢塘湖春行》(七律)。
柳宗元,字子厚,河東(山西)人,世稱柳河東,因參加政治革新失敗貶為永州司馬,又遷柳州刺史,世稱柳柳州。與韓愈倡導古文運動,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論說文《天說》、《封建論》,傳記文《段太尉逸事狀》、《童區寄傳》、《捕蛇者說》,寓言散文《三戒》,山水游記《永州八記》之一,著有《柳河東集》。
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學家,晚年居住長安城南樊川別墅,因號杜樊川,善用絕句形式諷詠時事,如《赤壁》、《過華清宮絕句》三首。著有《樊川文集》。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唐代詩人,有《李義山詩集》、《樊南文集》。代表作有《無題》、《隋宮》、《賈生》、《夜雨寄北》等。
5.宋代作家作品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變,因排第七,世稱柳七,又曾官至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北宋第一個專業詞人。為人放盪不羈,終身潦倒,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著有《樂章集》。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溢號文正。名詞《漁家傲》反映了邊塞生活。貶為鄧州知州時寫了名文《岳陽樓記》,著有《範文正公文集》。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謚號文忠,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提倡「文」、「道」並重,反對浮靡文風。所作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六一詩話》開創了「詩話」這一新體載,對後世詩歌理論的發展有一定影響。著有《歐陽文忠公文集》。
蘇洵,字明允,號老泉,眉山(四川)人,北宋散文家。著有《嘉集》。《六國論》選自《嘉集?權書》。《權書》包括十篇文章,都是評論政治和歷史的。他與其子蘇軾、蘇轍並稱「三蘇」,俱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山西)涑(sù)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史學家、文學家,官至宰相,當政八月即逝,追封溫國公,謚文正。著有《司馬文正公文集》。政治上是保守派,對抗王安石變法。在學術上有不朽貢獻,花十九年時間主編了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它與《史記》一起被譽為「史學雙璧」。
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官至宰相,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謚號文,也稱王文公。臨川(江西)人。北宋政治改革家、思想家、文學家。其散文雄健峭拔,「唐宋八大家」之一。《傷仲永》節選自《王文公文集》。
沈括,字存中,錢塘(杭州)人,北宋科學家、政治家。他的《夢溪筆談》(26卷)是用筆記文體裁寫成的綜合性學術專著,是我國第一部科學作品。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官至禮部尚書,追謚文忠。其文明白暢達,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很有影響。著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等。
李清照,字易安,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南宋女詞人,我國第一位女詞人。其詞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徑,語言清麗。《如夢令》選自《漱玉詞》,另有《李清照集》。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浙江紹興)人,南宋愛國詩人,詩作今存九千多首,內容豐富,主要表現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詩作《關山月》、《書憤》、《農家嘆》、《示兒》、《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為世傳誦,《訴衷情》、《釵頭鳳》是很有藝術特色的詞,文有《過小孤山大孤山》等。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歷城(山東濟南人),南宋愛國詞人。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與蘇軾共為豪放派的代表。著有詞集《稼軒長短句》。
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鄱陽(江西)人,南宋詞人,其詞多為寫景詠物、記述客游之作,有《白石道人詩集》。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廬陵(江西)人,南宋大臣,愛國政治家。文學家,著有《文山先生全集》。《正氣歌》、《指南錄》、《酹江月》、《〈指南錄〉後序》皆為後人傳誦。
6.元明清作家作品
關漢卿,號已齋叟,大都(北京)人,元代雜劇(戲曲)作家,我國戲劇史上最偉大的戲劇家,元雜劇的奠基人。所作雜劇達60多種,今存14種,以《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最為著名,有《關漢卿戲曲集》。《竇娥冤》是我國戲曲史上典型悲劇之一。
王實甫,大都(北京)人,元代雜劇(戲曲)作家,代表作《西廂記》5本,21折,以歌頌反封建的愛情為主題,歌頌張生和鶯鶯為爭取婚姻自由所進行的斗爭,矛頭直指封建禮教和婚姻制度,具有強烈的反封建思想。
馬致遠,號東籬,大都(北京)人,元代戲曲家、散曲家,所作雜劇15種,代表作有雜劇《漢宮秋》、散曲《天凈沙?秋思》。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說家。他的代表作《水滸》即《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是我國古代描寫農民革命斗爭的長篇白話章回體小說。
羅貫中,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相傳為施耐庵學生,曾共同從事創作。傳有17種通俗演義,代表作《三國演義》,它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長篇歷史章回小說,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全書120回。
於謙,字延益,錢塘(浙江)人,明朝大臣、愛國將領。官至兵部尚書,溢忠肅,詩人。有《於忠肅集》。《石灰吟》為作者12歲所作,選自《古代詩歌選》。
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山陽(江蘇)人,明代小說家。四十多歲中貢生,官僅至縣丞,因恥於折腰而罷歸,一生貧寒,對黑暗現實不滿。晚年著成我國第一部神話長篇小說《西遊記》,既寄託了他濟世匡時的願望,也是積極浪漫主義的傑作,其藝術性標志著我國浪漫主義文學達到一個新高峰。
歸有光,字熙甫,號震川,崑山(江蘇)人,後徙居嘉定(上海),明末散文家,60歲中進士,官任南京太僕寺丞。所作散文樸素簡潔,善於敘事,有《震川先生集》。《項脊軒志》選自《震川文集》。
湯顯祖,江西臨川人,明代戲曲家,曾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代表作《牡丹亭》(又稱《還魂記》)。劇作多反對封建禮教,追求個性解放。
馮夢龍,字猶龍,號墨憨齋主人,長州(江蘇)人,明代文學家,輯有話本集《喻世明言》(又稱《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合稱「三言」《灌園叟晚逢仙女》出自《醒世恆言》,改編為影片《秋翁遇仙記》。
徐宏(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江陰(江蘇)人,明代旅行家,地理地質學家和游記散文作家,著有《徐霞客游記》,該書是日記形式的游記散文,是我國第一部日記體游記。書中作者描繪了祖國山河的壯美,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被稱作「古今紀游第一」,《游黃山記》出自本書。(黃山,在安徽省境內,有四絕:奇松、怪石、雲海、溫泉。)
李漁,字笠鴻,號笠翁,浙江蘭溪人,清代戲曲理論家、劇作家。《芙蕖》節選自《李笠翁一家言?笠翁偶集》中的「種植部」。
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淄川(山東)人,清代文學家。他用數十年的時間寫成我國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方苞,字靈皋,號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官至禮部右侍郎。為桐城派創始人。散文多為經說、序跋、書信、應酬之作。
吳敬梓,字敏軒,全椒(安徽)人,清代小說家,所作《儒林外史》是我國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55回。
曹雪芹,名,字夢阮,號雪芹,祖籍豐潤(河北),生於南京,清代小說家,以十年時間從事《石頭記》(即《紅樓夢》,又名《金玉緣》)的創作,全書未成,病而卒,後四十回為高鶚(è)所續,全書120回,屬於章回體小說,是我國古代小說中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
袁枚,字子才,號簡齋、隨園老人,浙江錢塘(杭州)人,清代詩人,散文家、曾任知縣,辭官後於江寧(南京)小倉山下修築隨園定居,自號倉山居士。《祭妹文》選自他的《小倉山房文集》,還著有《隨園詩話》。
姚鼐,字姬傳,室名惜抱軒,人稱惜抱先生,清代散文家。安徽桐城人,是繼方苞、劉大木魁之後「桐城派」的集大成者。提出文章須以「考據」、「詞章」為手段闡明儒家的「義理」三者合一的古文理論。《登泰山記》選自《惜抱軒詩文集》,其中「雪中觀日」一段,尤為後世稱道。
龔自珍,浙江仁和(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官至禮部主事,後辭職南歸。深於經學、文學和史地學,為「今文學派」主要人物,近代改良運動先驅之一。己亥年(道光十九年)歸途中寫了315首絕句,總題為《己亥雜詩》。表達對國事的感慨與生平經歷的哀樂。
劉鶚,字鐵雲,筆名(別署)洪都百煉生,江蘇丹徒(鎮江)人,清末小說家,通數學、醫術、水利等,他的《老殘游記》是我國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
吳趼(jiǎn)人,號沃堯,字繭人,後改趼人,廣東南海(廣州)人,因居佛山鎮,又自稱我佛山人,清末(近代)小說家。所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
李寶嘉,號伯元,號南亭亭長,江蘇武進人,清末(近代)小說家,他的《官場現形記》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
曾樸,字孟朴,江蘇常熟人,近代小說家,通法文。所作《孽海花》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
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戊戌維新的領袖,政治家、文學家。《少年中國說》、《譚嗣同》出自《飲冰室合集》。
3. 中國古代有哪些文學作品 各有哪些代表人物
1.先秦作家作品 老子,又稱老聃、李耳,字伯陽,楚國苦縣曲仁里(今河南鹿邑縣太清宮鎮)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代魯國陬(z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思想核心是「仁」。現存《論語》20篇,是他的弟子記錄他與弟子們言行的語錄體專集。「論」,讀lún,擇也,選擇摘錄之意。
墨子,名翟(dí),春秋時代魯國人,墨家學派創始人,主張「兼愛」、「非攻」、「尚賢」、「節用」。著有《墨子》一書,今存53篇。
孫子,名武,字長卿,春秋後期齊國人,軍事理論家,著有《孫子》,一名《孫子兵法》,13篇,古代稱為「兵經」,是我國第一部軍事著作。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山東)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之後的儒家大師。其中心思想是「仁義」,主張實行仁政,強調「民貴君輕」,重視民心向背。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著有《孟子》一書。
莊子,名周,戰國時宋國蒙(河南)人,道家學派代表人物。現存《莊子》一書,33篇,又名《南華經》。代表作是《逍遙游》。
荀子,名況,尊號「卿」,漢時避宣帝劉洵諱,改稱「孫卿」,戰國時趙(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他針對孟子「性善論」提出「性惡論」,針對儒家「天命論」提出「天行有常」的樸素唯物論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思想。著有《荀子》32篇,代表作有《勸學》、《天論》等。
韓非,戰國末韓國人,荀況弟子,法家學派代表人物。在政治上提出重賞、重罰、重農、重戰者諸項政策,主張君主集權,反對貴族操縱政治。現存《韓非子》55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鄰》、《扁鵲見蔡桓公》。
呂不韋,戰國末期韓國大商人,曾為秦國的相國。他集合門客編寫了《呂氏春秋》。
列子,名禦寇,戰國時鄭(河南)人,被道家尊為前輩,主和貴「虛」,即虛靜、無為。著有《列子》8篇。
屈原,名平,字原,號靈均,戰國末期楚國人。他開創了詩歌從集體歌唱轉變為個人獨立創作的新紀元,是我國積極浪漫主義詩歌傳統的奠基人,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蘭哥白尼、英國莎士比亞、義大利但丁)。他用楚辭形式寫了我國第一首長篇政治抒情詩《離騷》(即遭遇憂愁,「離」通「罹」),還有《九歌》、《九章》、《天問》等。《涉江》是《九章》中的一篇。農歷五月初五是他投汨羅江自沉的紀念日。
2.漢代作家作品
賈誼,世稱賈生,或賈長沙、賈太傅,洛陽(河南)人,西漢政治家、文學家。主要文學成就是政論文,有「疏」7篇,《新書》10卷58篇;代表作有《吊屈原賦》、《鵩鳥賦》。明朝人輯有《賈長沙集》,是以他曾做過長沙王太傅命名的。
劉安,沛郡(江蘇)人,西漢思想家、文學家,漢高祖孫,襲父爵封為淮南王。集體編著《淮南鴻烈》,也叫《淮南子》。
司馬遷,字子長,夏陽(陝西)人,太史令司馬談之子。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歷盡艱辛撰成《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劉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撰有《說苑》、《新序》,還整理修訂了《戰國策》、《楚辭》。
班固,字孟堅,扶風(陝西)人,東漢史學家、文學家,歷盡二十餘年修成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開創了「包舉一代」的斷代史體例。辭賦方面以《兩都賦》最著名。
3.魏晉南北朝作家作品
曹操,字孟德,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漢獻帝時官到丞相,後被封為魏王,死後其子曹丕代漢建魏,追尊曹操為魏武帝。有抒情詩《觀滄海》、《龜雖壽》、《蒿里行》等樂府歌辭。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代政治家、軍事家。官至蜀漢丞相,詩歌以《梁父吟》最著名,《出師表》是千古傳誦的名篇。
曹丕,字子恆,曹操次子,魏文帝。三國文學家,代表作《燕歌行》,他的《典論?論文》是我國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
陳壽,字承祚(zuò),西晉史學家。著有國別體史書《三國志》。
陶淵明,名潛,字淵明,世號靖節先生,自稱五柳先生,東晉詩人,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散文有《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詩歌有《歸園田居》、《飲酒》。
干寶,字令升。東晉史學家、文學家,撰寫出我國第一部神話(志怪)小說集《搜神記》。
范曄,字蔚宗,南朝宋史學家、散文家。《樂羊子妻》、《張衡傳》選自他的《後漢書》,「後漢」即「東漢」。「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出自他的《後漢書?列女傳》。
劉義慶,南朝宋代小說家,著有我國第一部筆記小說集《世說新語》。這是一部記載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的筆記小說,書中許多故事成為詩文和小說戲劇的典故和題材,有的成為人們常用的成語,如「望梅止渴」、「一往情深」、「口若懸河」等。
劉勰,字彥和,南朝梁代文學理論家,著有我國第一部文學理論專著《文心雕龍》50篇,涉及到創作的許多問題。
酈道元,字善長,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撰成《水經注》40卷,是富有文學價值的地理志。
鍾嶸,字仲偉,南朝梁代文學批評家,著有我國第一部詩歌理論專著《詩品》。
4.唐代作家作品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傑之一,唐代文學家,有抒情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名文《滕王閣序》。著有《王子安集》。
楊炯,初唐四傑之首,名作有《從軍行》。
盧照鄰,初唐四傑之一,代表作為《長安古意》。
駱賓王,初唐四傑之一,代表作為《在獄詠蟬》,另有著名的《討武檄》,作品集為《臨海集》。
賀知章,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唐代詩人。所作《回鄉偶書》(七絕),為傳誦名篇。
王之煥,字季陵,唐代詩人。他的《涼州詞》、《登鸛鵲樓》是唐代絕句珍品。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園詩人。《過故人庄》(五律)描繪了綠水青山的田園風光和「把酒話桑麻」的農家情趣,體現了詩人與村民的真切感情。《春曉》(五絕)寫春曉之景及早春之情,成為流傳千古的好詩。
王昌齡,字少伯,唐代詩人,擅長七絕,多寫當時邊塞軍旅生活,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從軍行》七首、《芙蓉樓送辛漸》和《出塞》兩首都很有名。
王維,字摩詰,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園詩人,名篇有《鳥鳴澗》(五絕)、《送元二使安西》(七絕)、《觀獵》(五律)。「味摩詰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蘇軾贊王維之語。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浪漫主義詩人。官至供奉翰林。因性格傲岸,不為權貴所容,使他對腐敗社會加深了認識,寫下了抨擊帝王權貴荒淫奢侈和控訴現實政治黑暗的詩篇。五絕《靜夜思》、《秋浦歌》、七絕《望天門山》,五律《送友人》,七古《夢游天姥吟留別》、《行路難》。著有《李太白全集》。
高適,字達夫,唐代邊塞詩人,詩作對當時的邊境形勢、士兵疾苦均有反映,代表作《燕歌行》、《別董大》(七絕)。
崔顥,唐代詩人,開元進士,官至司勛員外郎。所作邊塞詩慷慨豪邁。《黃鶴樓》(七律)甚得李白推崇。
杜甫,字子美,曾居長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生於鞏縣(河南),唐代現實主義詩人。曾漫遊各地,寓居長安十年,「安史之亂」被俘,逃出後任左拾遺,後棄官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畔,世稱浣花草堂,一度任劍南節度參軍,尚書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其作品顯示了唐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有《杜工部詩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組詩「三吏」、「三別」。
岑參,唐代邊塞詩人,嘉州人,官至嘉州刺史。從軍多年,對邊塞生活體驗深刻,有《岑嘉州詩集》。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七古)。
張志和,字子同,唐代詩人,多寫隱居閑適生活,著有《玄真子》,代表作《漁歌子》(詞)。
韓愈,字退之,河陽(河南)人,自謂郡望(郡里的顯貴家族)昌黎,世稱韓昌黎,謚號文,又稱韓文公,官至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唐代散文家、詩人,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倡導者,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劉禹錫,字夢得,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有《劉夢得文集》,《陋室銘》選自《全唐文》。名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出自《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深寓哲理,膾炙人口。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曾官太子少傅,又稱白太傅。下(陝西)人,唐代詩人,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著有《白氏長慶集》。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有諷諭詩《秦中吟》、《新樂府》,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並序)。還有《賣炭翁》(七古)、《錢塘湖春行》(七律)。
柳宗元,字子厚,河東(山西)人,世稱柳河東,因參加政治革新失敗貶為永州司馬,又遷柳州刺史,世稱柳柳州。與韓愈倡導古文運動,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論說文《天說》、《封建論》,傳記文《段太尉逸事狀》、《童區寄傳》、《捕蛇者說》,寓言散文《三戒》,山水游記《永州八記》之一,著有《柳河東集》。
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學家,晚年居住長安城南樊川別墅,因號杜樊川,善用絕句形式諷詠時事,如《赤壁》、《過華清宮絕句》三首。著有《樊川文集》。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唐代詩人,有《李義山詩集》、《樊南文集》。代表作有《無題》、《隋宮》、《賈生》、《夜雨寄北》等。
5.宋代作家作品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變,因排第七,世稱柳七,又曾官至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北宋第一個專業詞人。為人放盪不羈,終身潦倒,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著有《樂章集》。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溢號文正。名詞《漁家傲》反映了邊塞生活。貶為鄧州知州時寫了名文《岳陽樓記》,著有《範文正公文集》。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謚號文忠,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提倡「文」、「道」並重,反對浮靡文風。所作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六一詩話》開創了「詩話」這一新體載,對後世詩歌理論的發展有一定影響。著有《歐陽文忠公文集》。
蘇洵,字明允,號老泉,眉山(四川)人,北宋散文家。著有《嘉集》。《六國論》選自《嘉集?權書》。《權書》包括十篇文章,都是評論政治和歷史的。他與其子蘇軾、蘇轍並稱「三蘇」,俱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山西)涑(sù)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史學家、文學家,官至宰相,當政八月即逝,追封溫國公,謚文正。著有《司馬文正公文集》。政治上是保守派,對抗王安石變法。在學術上有不朽貢獻,花十九年時間主編了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它與《史記》一起被譽為「史學雙璧」。
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官至宰相,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謚號文,也稱王文公。臨川(江西)人。北宋政治改革家、思想家、文學家。其散文雄健峭拔,「唐宋八大家」之一。《傷仲永》節選自《王文公文集》。
沈括,字存中,錢塘(杭州)人,北宋科學家、政治家。他的《夢溪筆談》(26卷)是用筆記文體裁寫成的綜合性學術專著,是我國第一部科學作品。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官至禮部尚書,追謚文忠。其文明白暢達,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很有影響。著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等。
李清照,字易安,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南宋女詞人,我國第一位女詞人。其詞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徑,語言清麗。《如夢令》選自《漱玉詞》,另有《李清照集》。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浙江紹興)人,南宋愛國詩人,詩作今存九千多首,內容豐富,主要表現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詩作《關山月》、《書憤》、《農家嘆》、《示兒》、《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為世傳誦,《訴衷情》、《釵頭鳳》是很有藝術特色的詞,文有《過小孤山大孤山》等。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歷城(山東濟南人),南宋愛國詞人。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與蘇軾共為豪放派的代表。著有詞集《稼軒長短句》。
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鄱陽(江西)人,南宋詞人,其詞多為寫景詠物、記述客游之作,有《白石道人詩集》。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廬陵(江西)人,南宋大臣,愛國政治家。文學家,著有《文山先生全集》。《正氣歌》、《指南錄》、《酹江月》、《〈指南錄〉後序》皆為後人傳誦。
6.元明清作家作品
關漢卿,號已齋叟,大都(北京)人,元代雜劇(戲曲)作家,我國戲劇史上最偉大的戲劇家,元雜劇的奠基人。所作雜劇達60多種,今存14種,以《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最為著名,有《關漢卿戲曲集》。《竇娥冤》是我國戲曲史上典型悲劇之一。
王實甫,大都(北京)人,元代雜劇(戲曲)作家,代表作《西廂記》5本,21折,以歌頌反封建的愛情為主題,歌頌張生和鶯鶯為爭取婚姻自由所進行的斗爭,矛頭直指封建禮教和婚姻制度,具有強烈的反封建思想。
馬致遠,號東籬,大都(北京)人,元代戲曲家、散曲家,所作雜劇15種,代表作有雜劇《漢宮秋》、散曲《天凈沙?秋思》。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說家。他的代表作《水滸》即《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是我國古代描寫農民革命斗爭的長篇白話章回體小說。
羅貫中,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相傳為施耐庵學生,曾共同從事創作。傳有17種通俗演義,代表作《三國演義》,它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長篇歷史章回小說,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全書120回。
於謙,字延益,錢塘(浙江)人,明朝大臣、愛國將領。官至兵部尚書,溢忠肅,詩人。有《於忠肅集》。《石灰吟》為作者12歲所作,選自《古代詩歌選》。
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山陽(江蘇)人,明代小說家。四十多歲中貢生,官僅至縣丞,因恥於折腰而罷歸,一生貧寒,對黑暗現實不滿。晚年著成我國第一部神話長篇小說《西遊記》,既寄託了他濟世匡時的願望,也是積極浪漫主義的傑作,其藝術性標志著我國浪漫主義文學達到一個新高峰。
歸有光,字熙甫,號震川,崑山(江蘇)人,後徙居嘉定(上海),明末散文家,60歲中進士,官任南京太僕寺丞。所作散文樸素簡潔,善於敘事,有《震川先生集》。《項脊軒志》選自《震川文集》。
湯顯祖,江西臨川人,明代戲曲家,曾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代表作《牡丹亭》(又稱《還魂記》)。劇作多反對封建禮教,追求個性解放。
馮夢龍,字猶龍,號墨憨齋主人,長州(江蘇)人,明代文學家,輯有話本集《喻世明言》(又稱《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合稱「三言」《灌園叟晚逢仙女》出自《醒世恆言》,改編為影片《秋翁遇仙記》。
徐宏(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江陰(江蘇)人,明代旅行家,地理地質學家和游記散文作家,著有《徐霞客游記》,該書是日記形式的游記散文,是我國第一部日記體游記。書中作者描繪了祖國山河的壯美,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被稱作「古今紀游第一」,《游黃山記》出自本書。(黃山,在安徽省境內,有四絕:奇松、怪石、雲海、溫泉。)
李漁,字笠鴻,號笠翁,浙江蘭溪人,清代戲曲理論家、劇作家。《芙蕖》節選自《李笠翁一家言?笠翁偶集》中的「種植部」。
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淄川(山東)人,清代文學家。他用數十年的時間寫成我國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方苞,字靈皋,號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官至禮部右侍郎。為桐城派創始人。散文多為經說、序跋、書信、應酬之作。
吳敬梓,字敏軒,全椒(安徽)人,清代小說家,所作《儒林外史》是我國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55回。
曹雪芹,名,字夢阮,號雪芹,祖籍豐潤(河北),生於南京,清代小說家,以十年時間從事《石頭記》(即《紅樓夢》,又名《金玉緣》)的創作,全書未成,病而卒,後四十回為高鶚(è)所續,全書120回,屬於章回體小說,是我國古代小說中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
袁枚,字子才,號簡齋、隨園老人,浙江錢塘(杭州)人,清代詩人,散文家、曾任知縣,辭官後於江寧(南京)小倉山下修築隨園定居,自號倉山居士。《祭妹文》選自他的《小倉山房文集》,還著有《隨園詩話》。
姚鼐,字姬傳,室名惜抱軒,人稱惜抱先生,清代散文家。安徽桐城人,是繼方苞、劉大木魁之後「桐城派」的集大成者。提出文章須以「考據」、「詞章」為手段闡明儒家的「義理」三者合一的古文理論。《登泰山記》選自《惜抱軒詩文集》,其中「雪中觀日」一段,尤為後世稱道。
龔自珍,浙江仁和(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官至禮部主事,後辭職南歸。深於經學、文學和史地學,為「今文學派」主要人物,近代改良運動先驅之一。己亥年(道光十九年)歸途中寫了315首絕句,總題為《己亥雜詩》。表達對國事的感慨與生平經歷的哀樂。
劉鶚,字鐵雲,筆名(別署)洪都百煉生,江蘇丹徒(鎮江)人,清末小說家,通數學、醫術、水利等,他的《老殘游記》是我國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
吳趼(jiǎn)人,號沃堯,字繭人,後改趼人,廣東南海(廣州)人,因居佛山鎮,又自稱我佛山人,清末(近代)小說家。所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
李寶嘉,號伯元,號南亭亭長,江蘇武進人,清末(近代)小說家,他的《官場現形記》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
曾樸,字孟朴,江蘇常熟人,近代小說家,通法文。所作《孽海花》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
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戊戌維新的領袖,政治家、文學家。《少年中國說》、《譚嗣同》出自《飲冰室合集》。
1.初唐四傑
唐初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四人在初唐文壇較有成就,扭轉了當時過於靡麗的文學風氣。
2.唐代古文運動和宋代詩文革新運動
唐宋時期的文學革新運動,其內容主要是復興儒學,反對駢文,提倡古文。韓愈和柳宗元是古文運動倡導者。宋代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是歐陽修。
3.唐宋八大家
唐代文學家韓愈、柳宗元,宋代文學家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八人的合稱。八人在散文創作上皆有較高的文學成就。
新樂府運動以白居易為代表,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4.三蘇
北宋文學家蘇洵和其兒子蘇軾、蘇轍的合稱。父子三人以文著名於世,人稱「三蘇」。
5.元曲四大家
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四位元代雜劇作家的合稱。他們代表了元代不同時期不同流派雜劇創作的成就。
6.復社
明末文學社團,主要領導人為張溥、張采,本為切磋學問,砥礪品行而設,但又帶有濃烈的政治色彩。
7.桐城派
清代散文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方苞、劉大、姚鼐等,因他們都是安徽桐城人,故稱桐城派。桐城派提倡簡明達意、條理清晰的文風,力求清真雅正。
編輯本段四、文學體裁
1.賦
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它講求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其特點是「鋪采文,體物寫志」,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現於諸子散文中,叫「短賦」;以屈原為代表的「騷體」是詩向賦的過渡,叫「騷賦」;漢代正式確立了賦的體例,稱為「辭賦」;魏晉以後,日益向駢文方向發展,叫做「駢賦」;唐代又由駢體轉入律體叫「律賦」;宋代以散文形式寫賦,稱為「文賦」。著名的賦有:杜牧的《阿房宮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前赤壁賦》等。
2.駢文
這種文體,起源於漢魏,形成於南北朝,盛行於隋唐。其以四字六字相間定句,世稱「四六文」。駢文由於遷就句式,堆砌詞藻,往往影響內容表達,韓、柳提倡古文運動之後,駢文漸衰。著名的有南朝梁吳均寫的《與朱元思書》。
3.原
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種議論文體。這種文體是對某種理論、主張、政治制度或社會習俗,從根本上考察、探討,理論性較強。如韓愈的《原毀》、黃宗羲的《原君》。
4.辯
「辯」即辯是非,別真偽,這種文體的特點是批駁一個錯誤論點,或辨析某些事實。如韓愈的《諱辯》、柳宗元的《桐葉封弟辯》。
5.說
古代議論說明一類文章的總稱。它與「論」無大異,所以後來統稱說理辨析之文為論說文。《文章辨體序說》:「說者,釋也,解釋義理而以己意述之也。」我們學過的這種體裁的文章有《師說》、《馬說》、《少年中國說》、《捕蛇者說》、《黃生借書說》。
6.論
論是一種論文文體,按《韻術》:「論者,議也」。《昭明文選》所載:「論有兩體,一曰史論,乃忠臣於傳末作議論,以斷其人之善惡。如《史記》後的太史公曰……。二政論,則學士大夫議論古今時世人物或評經史之言,正其謬誤」。如《六國論》、《過秦論》等。
7.奏議
古代臣屬進呈帝王的奏章的統稱。它包括奏、議、疏、表、對策等。《文章有體序說》:「七國以前,皆稱上書,秦初改書曰奏。漢定禮議,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謝恩;二曰奏,以劾;三曰表,以陳情;四曰議,以執議。」
(1)疏。是分條陳述的意思。如賈誼的《論積貯疏》。
(2)表。是陳述某種意見或事情。如諸葛亮的《出師表》。
(3)對策。古代考試把問題寫到策上,令參加考試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對策,如蘇軾的《教戰守策》。
8.序、踐
序也作「敘」或稱「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說明書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編次體例和作者情況的文章。也可包括對作家作品的評論和對有關問題的研究闡發。「序」一般寫在書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後面的,如《史記?太史公自序》),列於書後的稱為「跋」或「後序」。這類文章,按不同的內容分別屬於說明文或議論文,說明編寫目的、簡介編寫體例和內容的,屬於說明文。對作者作品進行評論或對問題進行闡發的屬於議論文。我們學過的「序言」有:《〈吶喊〉自序》、《〈農村調查〉序言》、《〈指南錄〉後序》、《伶官傳序》等。
9.贈序
文體名。古代送別各以詩文相贈,集而為之序的,稱為贈序。如韓愈《送石處士序》:「於是東都諸人士……遂名為歌詩六韻,遣愈為之序雲。」其後凡是惜別贈言的文章,不附於詩帙也都叫贈序,內容多推重、贊許或勉勵之辭。我們學過明代文學家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
10.銘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刻在牌上,放在書案右邊用以自警的銘文叫「座右銘」。如劉禹錫的《陋室銘》。刻在石碑上,敘述死者生平,加以頌揚追思的,叫「墓誌銘」。如韓愈的《柳子厚墓誌銘》。
11.祭文
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時所誦讀的文章。體裁有韻文和散文兩種。內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經歷,頌揚他的主要品德和業績,寄託哀思,激勵生者。如袁枚的《祭妹文》。
12.傳奇
小說體裁之一。以其情節奇特、神奇,故名。一般用以指唐、宋人用文言寫的短篇小說。如《柳毅傳》、《南柯太守傳》等。又因為「傳奇」多為後代的說唱和戲劇所取材,故宋元戲文,元人雜劇,明清戲曲也有稱為「傳奇」的。如明戲曲作家湯顯祖的《還魂記》(即《牡丹亭》),清初孔尚任的傳奇劇本《桃花扇》。
編輯本段五、史書體例
1.編年體
以年代為線索編排的有關歷史事件,如《春秋》、《左傳》、《資治通鑒》。
2.紀傳體
通過記敘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代表有二十五史。
3.紀事本末體
以事件為主線,將有關專題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創於南宋的袁樞。如袁樞的《通鑒紀事本末》。
4.國別體
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的歷史。如《國語》、《戰國策》。
5.語錄體
常用於門人弟子記錄導師的言行,有時也用於佛門的傳教記錄。因其偏重於只言片語的記錄,不重文彩,不講篇章結構,不講篇與篇之間甚至段與段之間時間及內容上的必然聯系。如:《論語》、《孟子》。
5.通史
不間斷地記敘自古及今的歷史事件,如《史記》。
6.斷代史
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如《漢書》。
以上六種體例是按不同標准分的,實際上同一史書按不同標准可同時歸入不同體例。如《三國志》屬紀傳體、國別體、斷代史。
4. 八年級下冊文學常識(作者及出處)
八年級 下冊
1 《藤野先生》——《朝花夕拾》——魯迅
2 《我的母親》——《胡適自傳》——胡適——字適之——學者
3 《我的第一本書》——《文化名人憶學生時代》——牛漢
4 《列夫·托爾斯泰》——《三作家》——茨威格
5 《再塑生命》——《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美國女作家
6 《雪》——《野草》——魯迅
7 《雷電頌》——《屈原》——郭沫若
8 《短文兩篇》——《巴金選集》,原載散文隨筆集《龍·虎·狗》中——巴金
9 《海燕》——《高爾基全集》,是高爾基寫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結尾部分——高爾基
10 《組歌(節選)》——《淚與笑》——紀伯倫——黎巴嫩詩人、畫家
11 《敬畏自然》——《大自然的智慧》——嚴春友
12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善待家園——中國地質災害憂思錄》——吳剛
13 《旅鼠之謎》——《科技日報》——位夢華
14 《大雁歸來》——《沙鄉年鑒》——利奧波德——美國著名環境保護者
15 《喂——出來》——《不速之客——星新一短篇小說選》——星新一——日本現代小說家
16《雲南的歌會》——《沈從文散文選》——沈從文——現代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
17 《端午的鴨蛋》——《汪曾祺全集》——汪曾祺——作家
18 《吆喝》——《北京城雜記》——蕭乾——作家、記者、翻譯家
19 《春酒》——《琦君散文》——琦君——台灣作家
20 《俗世奇人》——《俗世奇人》——馮驥才
21 《與朱元思書》——《藝文類聚》——吳均——南朝梁文學家
22 《五柳先生傳》——《陶淵明集》——陶淵明——東晉著名詩人
23 《馬說》——《韓愈文選》——韓愈——唐代文學家
24 《送東陽馬生序》——《宋學士文集》——宋濂——明初文學家
25 《詩詞曲五首》
《酬樂天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外集》——劉禹錫——唐代中期詩人、哲學家
《赤壁》——《樊川詩集》——杜牧——晚唐傑出詩人
《過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文天祥——南宋民族英雄、愛國詩人
《水調歌頭》——《東坡樂府箋》——蘇軾——宋代文學家
《山坡羊 潼關懷古》——《全元散曲》——張養浩——元代散曲作家
26 《小石潭記》——《柳河東集》——柳宗元——唐代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7 《岳陽樓記》——《范正公文集》——范仲淹——宋朝人
28 《醉翁亭記》——《歐陽修散文選集》——歐陽修——宋代文學家
29 《滿井游記》——《袁中郎集箋校》——袁宏道——明代文學家
30 《詩五首》
《飲酒(其五)》——《陶淵明集》——陶淵明
《行路難》——《李太白全集》——李白——唐代詩人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詩詳注》——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集校箋》——岑參——唐代詩人
《己亥雜詩》——《龔自珍全集》——龔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學家,是近現代啟蒙思想的先驅
另一本教材的:
1.《海燕》散文詩,作者馬克西姆·高爾基,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蘇聯文學的創始人。
作品: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代表作《母親》。本文出自《春天的旋律》。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高爾基
2.《白楊禮贊》優美的散文,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現代著名作家、文化活動家和社會活動家。
處女作《蝕》三部曲(《幻滅》、《動搖》、《追求》)和《虹》,長篇小說《子夜》、《腐蝕》和《霜葉紅似二月花》,短篇小說《林家鋪子》、「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
我的第一個啟蒙老師是我的母親。 ——茅盾
3.《石榴》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郭沫若,當代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原名開貞,筆名郭鼎堂、麥克昂等。
代表作:詩集《女神》《星空》,歷史劇《屈原》《虎符》《棠棣之花》。
春天沒有花,人生沒有愛,那還成個什麼世界。 ——郭沫若
4.《馬說》文言文,作者韓愈, 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收集在《昌黎先生集》里。
《雜說》共四篇,分別為:《龍說》《醫說》《崔山君傳》《馬說》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韓愈
5.《紫藤蘿瀑布》抒情散文,作者宗璞,原名馮鍾璞,現代女作家,
處女作《A.K.C》。主要作品有,《紅豆》,《弦上的夢》,系列長篇《野葫蘆引》[《南渡記》、《東藏記》、《西征記》]。《東藏記》獲第六屆茅盾文學獎。
1*.《鴿子》抒情散文,作者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俄國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代表作:《父與子》,長篇小說:《羅亭》、《貴族之家》、《前夜》《父與子》《煙》、《處女地》、《羅亭》。
明天,明天,還有明天,人們都在這樣安慰自己,殊不知這個明天,就足以把他們關進墳墓。 ——屠格涅夫
6.《紀念白求恩》議論文,作者毛澤東。於12月21日寫了《紀念白求恩》一文,號召中
國共產黨員學習他的國際主義精神和共產主義精神。
諾爾曼·白求恩,加拿大共產黨員,國際主義戰士,著名胸外科醫師。
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 ——毛澤東
還是算了吧,為了我們的事業,生命也是可以奉獻的。 ——諾爾曼·白求恩
7.《敬業於樂業》議論文,作者梁啟超,號任公,字卓如,號飲冰室主人。近代思
想家,戊戌維新運動。
《變法通議》共有14篇,其中,《自序》、《論不變法之害》、《論變法不知本原之害》、《學
校總論》、《論科舉》、《論學會》、《論師范》、《論女學》、《論幼學》、《學校余論》、《論譯書》
《論金銀漲落》等12篇。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果自由,少
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勝於地球。 ——梁啟超
8.《多一些寬容》議論文,作者郭安鳳,1993年7月28日在《光明日報》發表本文。
9.《人的高貴在於靈魂》議論文,作者周國平,當代學者、散文家。
著有學術專著《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尼采與形而上學》,隨感集《人與永恆》,詩集
《憂傷的情慾》,散文集《守望的距離——周國平散文集》,《各自的朝聖路——周國平散
文二集》,《安靜》。
在現實中,愛往往扮演受難者的角色,因為受難而備受贊美。 ——周國平
10.《陋室銘》文言文,作者劉禹錫,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中唐「詩豪」之稱,是
中唐傑出的政治家、哲學家、詩人和散文家。
專題性的,包括哲學、政治、醫學、書法、書儀等;二是雜文,詞藻瑰麗,題旨隱微。有《劉
夢得文集》、《劉賓客文集》、《劉禹錫集》傳世。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劉禹錫
11.《沙漠里的奇怪現象》說明文,作者竺可楨,字藕舫。出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參與領
導中國科學院和全國的科學研究工作,尤其是開辟了自然資源綜合考察事業。他始終從科學
的視角,關注著中國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是「可持續發展」的先覺先行者。
主要著作有《物候學》,《竺可楨文集》,《竺可楨科普創作選集》,《竺可楨日記》等。
搞科學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許』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代替觀察。——竺可楨
12.《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說明文,作者伽利略,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後期偉大的天文學家、
物理學家、力學家和哲學家,也是近代實驗物理學的開拓者。他是為維護真理而進行不屈不
撓的戰士。
力學著作《關於兩門新科學的談話和數學證明》。
生命猶如鐵砧,愈被敲打,愈能發出火花 —— 伽利略
13.《活板》文言文,作者沈括,字存中,北宋科學家、政治家。仁宗嘉進士。 「博學善文,
於天文、方誌、律歷、音樂、醫葯、卜算無所不通,皆有所論著」。
沈括的著作有《夢溪筆談》這是一本有關歷史、文藝、科學等各種知識的筆記文學體裁。
專心致意,畢力於其事而後可。 ——沈括
《核舟記》文言文,作者魏學洢,字子敬。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張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記》,是一篇出色的狀物雜記,觀察細致,描寫具體,行文簡明,層次清楚,生動地記述了核舟巧奪天工的狀貌,贊美了雕刻藝人的高超技藝,很為後人推崇。
15.《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說明文,作者賈祖璋,生物學科普作家。
著作《夕餐秋菊之落英》、《白絲翎羽丹砂頂》、《一種似蟹非蟹的動物》、《蘭和蘭花》、《蟬》。
3*《山市》文言文,作者蒲松齡,字留仙,又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清代傑出文學家。
除《聊齋志異》外,蒲松齡還有不少詩、詞、散文、俚曲,他的作品還有:《聊齋文集》、《聊齋詩集》、《聊齋俚曲》以及《歷家文》、《農桑經》、《葯崇書》等關於歷法、農業、醫葯等通俗讀物,著有《宋七律詩選》和長篇白話小說《醒世姻緣傳》。
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關終歸楚;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蒲松齡
16.《孔乙己》小說,作者魯迅,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原名周樹人,字樟壽,號豫才;「魯迅」是其投身五四五四運動後使用的一個筆名,因為影響日甚,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魯迅。
主要作品短篇小說《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
讀書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腦到。 ——魯迅名言
17.《范進中舉》小說,作者吳敬梓,字敏軒,號粒民。晚年,自號文木老人,清代小說家。
代表作是章回體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使》。
目無王法。 ——清·吳敬梓
18.《口技》記敘散文,作者林嗣環,號起八,字鐵崖,明末清初人。
著有《鐵崖文集》、《海漁編》、《嶺南紀略》、《荔枝話》、《湖舫集》、《過渡詩集》、《回雁草》、《口技》等,《荔枝話》是一篇記述荔枝的科技小品文。
19.《變色龍》小說,作者契訶夫,19世紀末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情趣雋永、文筆犀利的幽默諷刺大師,短篇小說的巨匠,著名劇作家。
短篇小說《胖子和瘦子》、《小公務員之死》、《苦惱》。
簡潔是天才的姊妹。 ——契訶夫
20.《窗》小說,作者泰格特,澳大利亞作家。
4*.《水滸傳》是描寫古代農民起義的問答史詩。作者施耐庵,名子安,一說名耳,中國元末明初作家。
21.《錯過》文藝性議論文,作者劉心武,當代作家,筆名劉瀏、趙壯漢等。
短篇小說《班主任》、《我愛每一片綠葉》、《母校留念》等,小說《愛情的位置》。
22.《散步》散文,作者莫懷戚,作家,重慶師范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副教授。
小說《詩禮人家》、《大律師現實錄》、《經典關系》等,散文《散步》。
23.《送東陽馬生序》贈序文,作者宋濂,明初散文家。字景濂,號潛溪。與劉基、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
代表作《秦士錄》、《王冕傳》、《李疑傳》、《桃花澗修禊詩序》、《環翠亭記》。
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才有所不足。 ——宋濂
24.《我驕傲,我是一棵樹》詩歌,作者李瑛,著名詩人,有「部隊詩人」之稱。
代表作有長詩《一月的哀思》、《寄自海防前線的詩》、《獻給火紅的年代》、《站起來的人民》、《難忘的一九七六年》等。詩集有《野戰詩集》、《靜靜的哨所》、《美國之旅》、《在燃燒的戰場》等。
25.《有的人》短詩,作者臧克家,著名作家、編輯家,忠誠的愛國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
詩集《烙印》,《罪惡的黑手》、《自己的寫照》、《運河》等。
讀書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遠;讀書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獲更豐滿。
5. 現代經濟信息的最新目錄
宏觀調控趨緊背景下的房地產項目風險探究 陳儀福
匯率作為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有效性分析 程雪芳,鮑芳
資源環境問題對中國當前經濟的制約 唐曉麗
從經濟學再到政治經濟學:理解包容性增長 李晳瑤
低碳經濟的理論基礎及其經濟學價值 宋婷婷
菲利普斯曲線在中國的實證分析 何玲玉
城鄉發展二元化困局的突破 李家瑞
淺析國家財政收入的時間序列變化 王旭鵬
綠色物流: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鋪路石 徐強
鐵路交通運輸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 趙海燕
論農地制度變革對中國農村經濟的影響及其未來的發展方向 付佳佳
從農村勞動力轉移看產業結構調整 史高艷
基於截面數據的農村居民消費研究 余建
試論政府采購制度功能的經濟學分析 王駿
淺析弗里德曼與凱恩斯微觀貨幣需求理論 賴穎
對業務流程符合性監察的思考 張燕
淺析建設單位在項目施工階段的投資控制 李榮安
住房公積金實行績效考評管理必要性和具體實施策略 茆愛華
提升企業自主研發引領創新型城市建設 費彬彬
我國工商管理的現狀分析及思考 龔雪萍
論高等數學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黃文質
基於穩定視角的國企改革芻議 李青,李朝華
內部控制制度與ISO的銜接探討 梁子紅
軍品研製生產過程中如何貫徹國家軍用標准 龍興剛
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與績效考核 宋冀疆
關於油田企業安全培訓工作的思考 王雲英
關於我國城市房屋拆遷行政程序的一些思考 許雨婷
地鐵運營效益管理探討 曾政
基層事業單位人力資源規劃與柔性管理 趙子芳
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研究 楊艷文
厲行節約,嚴格管理,精打細算出效率 張財明
基於公平與效率角度的土地徵收補償問題探討 趙萌
企業在戰略並購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基於文化沖突性視角 朱明明
駕駛員人性化安全管理工作探討 黃東文
政府在城鎮化過程中促進環境公平的主導作用 於少青,劉霞
思想政治工作在公立醫院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價值 張惠琴
供應鏈規劃下的貨期控制 胡淑榮
政行校企合作群落的個體移動及「活性」演化 胡煒,祝寶江
長慶油田礦區供暖節能改造淺析 黃虎,劉元甲
「以病人為中心」導向的公立醫院績效工資改革探討 黃離團
我國以房養老制度的可行性路徑初探 賈玉潔
醫院醫療經濟運行分析方法研究 金家鑫
論新形勢下的社區人力資源開發 萬婧
物流配送管理中的車輛路徑分析 楊芃博
氣候可行性論證和氣象災害風險評估關系淺析 張喜廣,王海,王碩
房地產銷售管理系統核心模塊的設計與實現分析 張曉娟
淺談當前政府采購工作的瓶頸與對策 周棟偉
綠色品牌顧客價值、關系質量和重復購買意向的實證研究:--以綠色消費知覺控制為調節變數 吉秋月,郝曉彤
淺析如何加強施工企業設備資產的管理 林秀明
淺談建築的工程管理 石中華,王長江
安全生產標准化達標建設對道路運輸經濟的影響 王沛宏
美國高層次人才發展策略及啟示 徐志宏
國有企業黨建與企業文化創新系統分析 周述民
國有外向型文化企業創新發展路徑研究 宋文君,毛雲聰
煤炭企業安全生產管理 蔡貞
統計工作在企業生產中的作用 任海軍
如何做好天然氣公司的經營管理 邵東
如何提高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素質 王卯萍
房地產產權產籍管理網路信息化的創新 楊建軍
好孩子品牌國際化的渠道策略分析 宋玲玲,張伯瑋
企業職能戰略研究 張啟海
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標定位研究 弭偉
試析建設項目內部控制制度存在問題及改進建議 顧晨,昂慧,趙辭瑤,開喆
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的相關問題分析 賈曉剛,王靜
房產測繪管理機制的建立 楊建軍
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在中小企業的應用研究 王玢
ERP系統風險防控 王龍
改善企業醫保規章以提高員工忠誠度 吳秋雷
民主黨派在參政議政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余俊鴻
試析如何做好國有建築企業轉型升級時期員工思想政治工作 周雋
淺談內部控制在地勘單位的作用 陳曉英
淺談如何合理控制電力企業工程造價 劉琪
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實施階段工程造價管理 袁芳
試論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其社會屬性和價值取向 王秀芳
企業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與企業績效的關系研究 許華玉
淺析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問題 張倩
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之我見 章建鋒
基建項目施工階段管理效益最大化之我見 曾雪芳
施工企業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構建與應用 崔戰修
建材家居賣場服務營銷淺析 張小偉
小議如何對棉花公證檢驗專項經費進行管理 高江梅
淺析我國政府采購行為中的尋租問題--以「字典門」為例 蘭舟
網路環境下國有企業青年員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李磊
淺談做好國企管理者應具備的素質 王忠起
物資供應「一體化」管理模式創新研究 張寶麗
謠言傳播與當前社會風險的關系研究綜述 李靜
探索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 張寧
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規范化研究 范平
電子信息時代會計檔案管理的探討 劉妍
淺析第三次經濟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和建議 劉彥
計劃生育幹部隊伍素質的提升策略 明傑
電力企業員工職業生涯管理探析 孫俊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作用及建設途徑淺析 王秋香
淺談提升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魏桐明
基於主成分分析法的企業創新績效評價體系構建--以汽車製造業為例 吳雙雙
淺議淮北礦業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流程 章建光
以創新的形式培養優秀的企業政工幹部 趙媛媛
淺談酒店業成本管理存在的誤區 李彩霞
高校周轉房可持續性探討 馬昆齡,馮慧,左文
探討建立政府購買污水處理服務機制的必要性 謝曉蓉
淺談心理學在管理中的應用--管理應以人心為本 張利峰
高校內部控制評價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王娟英
工程檔案管理對建設工程質量的促進作用分析 郭貴來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秘書職業道德建設 李仁傑
基於中國特色的媒體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探討 李雪萊
淺談我國住房公積金管理制度的現狀及展望 萬鈺
淺談港口航道疏浚工程的管理 王玲
煤礦企業物資供應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措施探討 王震
水利水電工程環境影響綜合後評價方法初探 翟大倫
縣級供電企業(子公司)資金集約化管理研究 張連耀
城市給排水管道施工質量的控制與管理 趙曉峰
關於村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的調研和思考 鄭興宏
提高醫療器材管理水平途徑的初探 程端
企業實現轉型跨越發展根本在人才 富紅玲
關於中式管理與西式管理的區別 艾雪峰
增強基層工會活力,加強企業工會建設 何勇
對提高企業財務人員素質的思考 李志方
關於工程造價與施工成本的控制管理分析 梁謙
內部控制對企業的意義研究 魏永濤
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策略研究 吳飛
淺析激勵與報酬理論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劉莉
國有貿易企業的改革和升級 伍超
中核運行崗位勝任特徵模型建設及其應用規劃 詹應武,李燕麟
關於土地與房產抵押問題的研究 鄭紅雨
淺析如何做好房地產開發的風險管理 鮑雄亮
淺析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困境與改革措施 丁峰
財務人員對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的作用 丁曉潔
試論新時期垃圾發電廠的宏觀管理 房華
壓力管道評審換證事宜及簡要注意事項 郭春玲
運用風險管理理論和經驗不斷完善國有企業廉潔風險防控機制 賴晨捷
影響安全疏散若干因素的思考 石岩峰,劉媛媛
基於建設工程招投標評標方法的改進研究 夏繼平
淺析企業技術改造項目的全過程管理 周雲仙
淺析住房公積金制度的作用、問題以及改革機遇 王小駒
ERP直運業務執行與生單模式分析 宋景娥
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的緣起及影響 段靜靜
我國商品低價出口的弊端及其改革 邢志敏
網路交易平台提供商的合理注意義務分析 袁嘉笳
試論在華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劉夢楚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分析 孫艷艷
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 李可隆
我國農產品出口遭遇「綠色壁壘」的原因及對策分析 楊盛花
新時代背景下風險投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 沈源
國際貿易的發展利益及其實現機制 時浩淞
基於兩業聯動的新亞歐大陸橋物流通道發展研究 邵輝,唐向華
中美貿易摩擦新形勢及應對策略 邊麗娜
國外對華反傾銷的現狀分析及對策探討 張菲菲
交易特徵、締約環境與公司和農戶的契約選擇 喻衛斌,徐忠愛
我國勞動密集產業的變化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袁芳
大慶油田海外市場開發品牌國際化戰略分析與策略研究 姚少軍
「營改增」對電信行業的影響分析 代軍
中小企業會計誠信的建設研究 郭勇
淺議強化內部審計工作加強企業內部管理 劉萍
論房地產股債權投資的風險管理 楊新林
淺談借殼上市 劉麗聰
淺析現代醫院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石金昌,田文美
對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幾點思索 魏艷如
論項目工程中成本核算的對象和任務 夏睿
探析財務管理在市場營銷中的作用 謝江宏
加強內控制度建設對規范財務會計行為的重要性 張慧
關於高校財務審核工作量激勵方案的探析 李彩霞,羅曉鎧
價值鏈管理在企業集團財務控制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 高瑛
房地產財務管理風險及控制 劉怡
淺議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 鮑依梅,朱欣欣,傅銀芳
計算機在銀行審計中的應用分析 高文國
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存在問題及對策 雷彥儷,林晶
電子商務環境下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李娜
淺析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的利弊 李瓊香
新形勢下「營改增」對企業集團財務風險管理的影響及應對策略 王璽凱,王正,王義茹,孫銘澤
淺談如何改善中小企業財務管理 傅銀芳,鮑依梅,朱欣欣
水利建設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 崔永霞
淺析我國商業銀行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 馮春莉
淺談地質勘查單位預算管理 楊曉冰
檢察機關司法會計工作的科學發展 張曉靜
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資產核算管理 陳泓
財務分析在銀行信貸工作中的實際應用 任傑
ETL在新疆油田財務信息系統中的應用 張蓉
淺談信息系統審計 牛婧
旅遊上市公司稅收籌劃及風險防範策略研究 孫陽澤
淺論預算會計信息失真及其審計對策 秦忠
我國小企業會計准則實施問題研究 樊靜薇
關於國有企業集團財務制度執行的思考 高建勇
會計目標與會計環境邏輯關系剖析 韓曉慶
公司管理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研究 姜娣
「營改增」對物流企業的稅負影響分析 金任茜
省級直管下的財務保障機制應堅持的幾個原則 湯春嬌
對城際軌道交通項目建設資金管理的思考 楊紀漢
淺議如何加強醫院財務內部控制 郭世英
現代企業成本管理方法存在問題及對策探討 姜瀅
淺析現金池模式在資金集中管理中的應用 何海軍
分析電力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郭英男
完善基金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保障醫保基金合理運行 侯曉勇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財務管理問題及措施 徐明彥
淺談采購過程中財務風險的管控 張毓芳
淺談信息系統在醫院財務管理中的運用 俞澤青
我國財務會計概念框架與會計改革問題研究 趙子越
試析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體系的若干思考 高小平
上市公司現金持有行為分析 紀超
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應用框架研究 呂濤
貨幣供應量對股票價格影響的實證研究 陳俊,杜歡
企業預算管控問題及策略探析 王鵬
公路施工企業加強資金管理的方法探討 馮國艷
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解讀 李慧
網路經濟時代企業財務管理創新模式探究 劉昱彤
現代財務會計發展趨勢淺析 孟瑞
加強醫院財務管理的思考 王玲
關於鐵路運輸費用營改增後對企業的影響 王晟
工業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吳娟
論電算化發展對提高財會人員綜合素質的必要性 張筠
淺析財務內部控制 朱爽
反傾銷成本會計問題研究 鮑琳
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公務接待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陳雯
公司投資項目利潤率的估算方法 陳穎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財務管理理論與實踐的風險管理研究 郭茵琳
對企業盈餘管理的思考和分析 李瑞紅
探討企業合並報表理論的比較及實務選擇 林亞文
對企業現金流量數據優缺點的分析與研究 童雪玲
淺析監獄財務信息化建設 王惠
探討事業單位和企業在會計財務處理的異同 韋佩舒
節能服務公司稅收籌劃設想 楊華
談營改增對監理服務業的影響和建議 張榮
交通運輸行業內營業稅改成增值稅的重要性 王滌飛
房地產企業經營管理決策中稅收籌劃的應用 安宇宏
淺析中石化企業會計核算的問題與對策 劉亞麗
淺析企業現金流量管理與風險防範 邢桂雲,張艷平
思考企業在工作實踐中的預算管理 衣華
解析醫院會計制度的改進和完善 周文清
淺談行政事業單位閑置報廢資產的處置 董曉娟
論企業風險財務管理體系的構建 吳偉文
充分發揮財會職能作用提高醫院經濟管理水平 黃琴
淺談新形勢下的郵政企業財務管理 潘小紅
郵政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建設探析 王虹
基於公司治理結構視角的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綜述與啟示 吳佳佳
中小企業內部審計外包形式選擇問題淺析 徐超
關於中小企業資金管理問題的思考 張小雲
社會保險財務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應對策略 張星
國有企業會計成本控制問題探究 祝福冬
企業集團公司資金集中管理的利弊及對策研究 高馳
淺析集團型企業資金集中管理模式 劉華偉
「數字遺產」稅收征管的初步探究 白方紅
關於鐵路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模式的思考 耿煜
「營改增」對建築業的利弊影響及對策芻議 胡淑紅
加強基層事業單位會計工作芻議 史明霞
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在新准則下的應用--以萬科集團為例 謝瓅,林婉瀅,王聰,史堯磊
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幾點思考 許亞軍
創業板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影響因素探究 閆紅
住房公積金支持保障房建設的風險及其應對 角家能
資產減值准備的相關問題分析 王星懿
企業預算管理信息化探討 張艷秀
我國新一輪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路徑探析 雷茜,陳斌,趙鴻鑫
淺談會計管理職能的發揮 陳靜
論企業供應鏈資金管理評價的財務指標體系構建 王志龍
淺談如何加強醫院財務全面預算管理 章凱琴
關於我國基金管理與審計監督研究 孫映英
關於企業並購中的財務問題研究 鄭東華
從「中國大媽」被套論我國黃金投資理財市場發展策略 唐紅亞
淺談小微企業銀行信貸融資困境原因與解決措施 嚴逸舟
國內商業銀行信用卡風險管理研究 何馳
網路金融風險管理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何昕
村鎮銀行代理清算業務發展瓶頸與建議 何燕
當前銀行信貸風險與防範 常軍
我國當前金融協調問題及改進措施 吉香麗,田珍榮
郵儲銀行小額貸款業務發展現狀與路徑選擇探討 李健平
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問題分析 李明軍
金融全球化下金融功能的認識 田珍榮,吉香麗
房地產信託業務的風險控制要點 馮印
電子銀行的風險與控制 鄒德娟
淺談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管理 韓愛武
現代支付系統運行下基層國庫潛在風險及防範策略 鄒曉雲
企業融資困境分析及破解措施研究 李莉
促進民間借貸規范化的策略研究 張健
淺析小微企業融資難 金小青
商業銀行經濟資本管理問題研究 湛承梅
我國政府對金融安全的影響和維護 劉歡
商業銀行間「錢荒」成因及其啟示 陳雲萍,卞澤陽
大力發展貿易融資業務打造資本節約型上市銀行 麻瑩
基於互聯網金融的TSU BPO貿易融資淺析 鄭耿
關於特變電工股票市值影響因素的模型構建與檢驗 銀建華
國內外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政策比較及啟示 李銀平,於金海
滬深300股指期貨價格發現功能實證研究 許堅,朱曉陽
淺析高速鐵路BOT融資的問題及對策 林靜遠
淺析當代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民收入結構關系 鄧文君
淺談信息化在金融經濟管理中的應用及創新 何靜
銀行業房地產信貸的風險與防範 周琳玉
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研究與分析 周子凱
經濟全球化視野中的國際金融危機 廖偉
互聯網金融對建行的影響分析以及對策研究 趙越
地方性融資平台的風險分析與應對策略 李連偉,顏廷亮
中國銀行與民生銀行並購後的經營績效研究與比較分析 曹坤婧,薛明珠
基於微型企業貸款機制的中小企業融資發展研究 鄧永平
民營經濟金融服務需求差異性問題研究 瑞啟光
探討大數據對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意義及應用 歐金
從經濟角度看比特幣 付子豪
北京市誠信體系建設法律規范研究 姚銀銀
論工傷待遇與民事損害賠償競合的法律適用 姚秀盈
新形勢下改革減免稅備案制度的分析與探討 丁海燕
探析我國房地產金融風險的法律規制 謝昆諭,劉玉蘭,楊倩
新形勢下電力企業依法治企的思考與探索 龐傑,郭文羽
汽車租賃企業發展的問題及建議 胡燕玲
統籌城鄉發展視域中大眾體育長效實施機制及評價研究 蘭健,徐彬,郭傑
優化糧食品種結構,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王春霞
媒介體育的演化與作用機制研究 許曉峰
城市郊區旅遊市場的現狀與分析 閆東梅
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例展望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應用 李楠
論黃河水利旅遊發展策略 葛穎
省域經濟的產業專業化集聚與產業多樣化集聚研究 白玉潔
體育媒介奇觀理論問題初探 許曉峰
新險種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程金虎
淺談如家快捷酒店服務營銷戰略 韓鑫,陶勇
實施農業綜合開發促進現代農業發展 宋玉娥
我國各地區商品房銷售水平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宋晨靜,趙衛軍
維克里拍賣原理應用於網上拍賣的可行性分析 朱麗萍
基於開發葯用經濟價值的蕎麥黃酮復合物急性毒性實驗 姜妍,金玲,王妍,高福佳,韓淑英
試析創新視角下證券行業風險管理 張小松
我國綠色食品營銷存在的問題和應對策略 李偉
我國旅遊產業創新與思考 張銘
陝北清澗紅棗的營銷與定位 楊娜
基於開發產業化的蕎麥黃酮復合物對細菌性陰道炎療效評估 姜妍,金玲,王妍,高福佳,韓淑英
簡論我國道路交通的發展 段俊
探索瀝青路面公路施工技術 張林章
我國電線電纜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李聃,羅玉清
居民生活用水實行階梯水價的效果分析 孟書宇,劉鑫鑫,車尊岳
淺談水利工程的環保設計 方大轉
淺析新經濟形勢下中國煤礦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李慧
中石化並購雷普索爾案例分析 李彥
淺談生態水利工程的基本設計原則 周桃志
水利投資的發展路徑分析 邱浩
數字簽名在4G系統中的應用及實現過程 葉書凱
一鍵控制方式在ZB45型硬盒包裝機空車運行的應用 白波
淺析我國醫葯物流現狀 王亞青
淺談我國保險資產證券化的發展 楊可言,孔凌曦
YJ27接裝機水松紙抬紙輥驅動氣缸定位軸的改造 申飛
關於海外代購行業的幾點思考 郭雨萌
應用科技大學建設下土木工程專業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薛智升
微觀經濟思想史學習心得--從馬歇爾到凱恩斯 李文一
關於大學本科財務管理專業人才應用能力培養的研究 朱欣欣,傅銀芳,鮑依梅
關於貴州商業高等專科學校新校區人文景觀建設的幾點思考 楊文超
新形勢下人才「回爐」高職院校面臨的問題及對策初探 柳興國,吳娟
淺析計算機英語開放式教學方法 徐鐿聞
以新公共藝術發展帶動城市升級 王曜
高職《會計電算化》課程崗位情境化形成要素分析 鄒萍
大學生體育俱樂部的發展研究 於洪濤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長效機制構建探析 向凱英
體育教學中的語言研究 鄭華艷
國際商務談判中的跨文化問題探究 王昕
論中原經濟區建設背景下的商務英語專業的優勢與機遇 邊莉娟
論商務英語專業建設在中原經濟區建設中所起的經濟作用 高於
如何培養商務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吉麗芳
淺談學好《審計學》的有效途徑 史可
解析銅仁地區旅遊文化經濟圈的構建 龍建輝,彭虹
淺析西部貧困地區中小學布局調整政策及其影響--基於公共選擇視角 何娟,蘭舟
論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任立媛
促進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策略探究 李君艷
從粉條產業轉型升級研究縣域經濟發展 楊娜
成渝城市群產業結構的發展研究 張芮琪,藍玉良,戴寧益,胡禕秋,陳宵雅
公共選擇下的山區農村經濟協同發展問題探析 秦學春
我國區域經濟政策創新研究 王洋,任艷
渝東南鄉鎮企業產品開發創新策略 周奇鳳,張雲逸
加強創業孵化器建設,推動海西經濟發展 郭皓丹
鄭州市電子廢棄物環境管理研究 張霞
四川人口老齡化研究 周力
淺談番禺區加快時尚創意都會區建設的若干策略 王賢錚
山西煤炭資源型經濟轉型的研究分析 曹文玉,宋曉晨
強化新疆地州署府城市功能的幾點思考 譚永羨
影響內蒙古能源消費結構均衡程度的主成分分析 頓楠,徐傑
淺析地方政府性債務的成因與建議 郭海霞
基於產業升級背景下的虎門電商產業帶模式的幾點思考 李葆華
河北省城鄉居民婚姻質量與安全感的關系研究 馬紅霞,劉艷
經濟下行壓力下山西緩繳社保費的思考 陳健輝,李岩瓊
襄陽休閑旅遊發展研究 何珍
遼寧省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發展研究 劉芷杉
深度開發江西韓國入境旅遊市場的策略 馬鑫
宜興市高校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與對策 史雪霞,顧樂平
江蘇省農民收入區域差距問題淺議 陳州
平頂山市城市居民住房現狀及需求調查分析 董亞瓊
河南省醫療保險制度整合實證研究 李琰
陝西煤炭行業發展現狀、展望及金融支持策略 張磊
淺談尤溪縣價格認證的現狀及思考 林興
銀行理財產品的需求分析--以無錫市為例 錢韻
淺議廣東省征地補償安置政策措施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劉菊鮮
地方債務規模與地區生產總值及實際利率關系的實證分析--基於山西省1990-2012年數據的協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 田鑫
基於SCP分析框架的青海清真食品產業研究 吳曉東,徐必維,朱婧
現代服務業產業集聚度的影響機制和提升對策研究--以蘇州為例 徐弼昉
化肥施用量對吉林省糧食產量的影響研究 張明旭,趙海英,王小禹
關於北碚區靜觀鎮農戶臘梅種植行為選擇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羅俊
信息化在農民工市民化過程中的作用研究--以廣西為例 覃冠玉
貴州民營企業轉型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張瀟淼
我國地方政府債務管理的國際借鑒 朱珂宇
芻議加快發展修文農產品加工業 陳飛
基於LMDI方法的陝西省碳排放影響因素分析 蘇瑛,雷社平
實現本溪「調結構、穩增長」的現實思考 包書
6. 中國古代歷史人物簡介及其著作
吳敬梓來 wú jìng zǐ(1701~1754年),字敏軒,自一字文木,號粒民(現存吳敬梓手寫《蘭亭敘》中蓋有印章:「全椒吳敬梓號粒民印」),清代小說家,漢族,安徽全椒人。吳敬梓生於清聖祖康熙四十年,卒於高宗乾隆十九年,享年五十四歲(一生54年,在全椒23年,在贛榆10年,在南京21年)。幼即穎異,善記誦。稍長,補官學弟子員。尤精《文選》,賦援筆立成。不善治生,性豪邁,不數年,舊產揮霍俱盡,時或至於絕糧。雍正十三年,(公元一七三五年)巡撫趙國轔舉以應「博學鴻詞」,不赴(參加了學院,撫院及督院三級地方考試,因病未赴廷試)。移家金陵,為文壇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賢祠於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資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貧。晚年,自號文木老人,客揚州,尤落拓縱酒。後卒於客中。
著書《儒林外史》
那應該是些近代作家
名著中會考查的啊
比如老舍 魯迅 巴金 以及他們著作中的主人公
7. 我國10大森林公園是那10個
中國十大森林公園抄
1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 湖南 山石地貌,地質遺址,
2 日月峽國家森林公園 黑龍江 原始森林,雪山,河段,
3 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 陝西 雪山,瀑布,山石地貌,民俗風情,觀賞植物
4 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 龍江森工 原始森林,山石地貌,草甸草原,
5 桃花源國家森林公園 湖南 宗教建築,歷史遺跡,民俗風情
6 桃源洞國家森林公園 湖南 原始森林,瀑布,山石地貌,
7 九疑山國家森林公園 湖南 原始森林,洞穴,瀑布,山石地貌,歷史遺跡,民俗風情
8 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 湖南 原始森林,瀑布,山石地貌,
9 夾山國家森林公園 湖南 宗教建築,歷史遺跡,民俗風情
10 莽山國家森林公園 湖南 原始森林,瀑布,山石地貌,野生動物,
8. 古代文學的古代文學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代魯國陬(z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思想核心是「仁」。現存《論語》20篇,是他的弟子記錄他與弟子們言行的語錄體專集。「論」,讀lún,擇也,選擇摘錄之意。
墨子,名翟(dí),春秋時代魯國人,墨家學派創始人,主張「兼愛」、「非攻」、「尚賢」、「節用」。著有《墨子》一書,今存53篇。
孫子,名武,字長卿,春秋後期齊國人,軍事理論家,著有《孫子》,一名《孫子兵法》,13篇,古代稱為「兵經」,是我國第一部軍事著作。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山東)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之後的儒家大師。其中心思想是「仁義」,主張實行仁政,強調「民貴君輕」,重視民心向背。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著有《孟子》一書。
莊子,名周,戰國時宋國蒙(河南)人,道家學派代表人物。現存《莊子》一書,33篇,又名《南華經》。代表作是《逍遙游》。
荀子,名況,尊號「卿」,漢時避宣帝劉洵諱,改稱「孫卿」,戰國時趙(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他針對孟子「性善論」提出「性惡論」,針對儒家「天命論」提出「天行有常」的樸素唯物論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思想。著有《荀子》32篇,代表作有《勸學》、《天論》等。
韓非,戰國末韓國人,荀況弟子,法家學派代表人物。在政治上提出重賞、重罰、重農、重戰者諸項政策,主張君主集權,反對貴族操縱政治。現存《韓非子》55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鄰》、《扁鵲見蔡桓公》。
呂不韋,戰國末期韓國大商人,曾為秦國的相國。他集合門客編寫了《呂氏春秋》。
列子,名禦寇,戰國時鄭(河南)人,被道家尊為前輩,主和貴「虛」,即虛靜、無為。著有《列子》8篇。
屈原,名平,字原,號靈均,戰國末期楚國人。他開創了詩歌從集體歌唱轉變為個人獨立創作的新紀元,是我國積極浪漫主義詩歌傳統的奠基人,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蘭哥白尼、英國莎士比亞、義大利但丁)。他用楚辭形式寫了我國第一首長篇政治抒情詩《離騷》(即遭遇憂愁,「離」通「罹」),還有《九歌》、《九章》、《天問》等。《涉江》是《九章》中的一篇。農歷五月初五是他投汨羅江自沉的紀念日。 賈誼,世稱賈生,或賈長沙、賈太傅,洛陽(河南)人,西漢政治家、文學家。主要文學成就是政論文,有「疏」7篇,《新書》10卷58篇;代表作有《吊屈原賦》、《鵬鳥賦》。明朝人輯有《賈長沙集》,是以他曾做過長沙王太傅命名的。
劉安,沛郡(江蘇)人,西漢思想家、文學家,漢高祖孫,襲父爵封為淮南王。集體編著《淮南鴻烈》,也叫《淮南子》。
司馬遷,字子長,夏陽(陝西)人,太史令司馬談之子。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歷盡艱辛撰成《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劉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撰有《說苑》、《新序》,還整理修訂了《戰國策》、《楚辭》。
班固,字孟堅,扶風(陝西)人,東漢史學家、文學家,歷盡二十餘年修成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開創了「包舉一代」的斷代史體例。辭賦方面以《兩都賦》最著名。 曹操,字孟德,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漢獻帝時官到丞相,後被封為魏王,死後其子曹丕代漢建魏,追尊曹操為魏武帝。有抒情詩《觀滄海》、《龜雖壽》、《蒿里行》等樂府歌辭。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代政治家、軍事家。官至蜀漢丞相,詩歌以《梁父吟》最著名,《出師表》是千古傳誦的名篇。
曹丕,字子恆,曹操次子,魏文帝。三國文學家,代表作《燕歌行》,他的《典論·論文》是我國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
陳壽,字承祚(zuò),西晉史學家。著有國別體史書《三國志》。
陶淵明,名潛,字淵明,世號靖節先生,自稱五柳先生,東晉詩人,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散文有《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詩歌有《歸園田居》、《飲酒》。
干寶,字令升。東晉史學家、文學家,撰寫出我國第一部神話(志怪)小說集《搜神記》。
范曄,字蔚宗,南朝宋史學家、散文家。《樂羊子妻》、《張衡傳》選自他的《後漢書》,「後漢」即「東漢」。「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出自他的《後漢書·列女傳》。
劉義慶,南朝宋代小說家,著有我國第一部筆記小說集《世說新語》。這是一部記載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的筆記小說,書中許多故事成為詩文和小說戲劇的典故和題材,有的成為人們常用的成語,如「望梅止渴」、「一往情深」、「口若懸河」等。
劉勰,字彥和,南朝梁代文學理論家,著有我國第一部文學理論專著《文心雕龍》50篇,涉及到創作的許多問題。
酈道元,字善長,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撰成《水經注》40卷,是富有文學價值的地理志。
鍾嶸,字仲偉,南朝梁代文學批評家,著有我國第一部詩歌理論專著《詩品》。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傑之一,唐代文學家,有抒情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名文《滕王閣序》。著有《王子安集》。
楊炯,初唐四傑之首,名作有《從軍行》。
盧照鄰,初唐四傑之一,代表作為《長安古意》。
駱賓王,初唐四傑之一,代表作為《在獄詠蟬》,另有著名的《討武檄》,作品集為《臨海集》。
賀知章,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唐代詩人。所作《回鄉偶書》(七絕),為傳誦名篇。
王之煥,字季陵,唐代詩人。他的《涼州詞》、《登鸛鵲樓》是唐代絕句珍品。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園詩人。《過故人庄》(五律)描繪了綠水青山的田園風光和「把酒話桑麻」的農家情趣,體現了詩人與村民的真切感情。《春曉》(五絕)寫春曉之景及早春之情,成為流傳千古的好詩。
王昌齡,字少伯,唐代詩人,擅長七絕,多寫當時邊塞軍旅生活,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從軍行》七首、《芙蓉樓送辛漸》和《出塞》兩首都很有名。
王維,字摩詰,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園詩人,名篇有《鳥鳴澗》(五絕)、《送元二使安西》(七絕)、《觀獵》(五律)。「味摩詰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蘇軾贊王維之語。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浪漫主義詩人。官至供奉翰林。因性格傲岸,不為權貴所容,使他對腐敗社會加深了認識,寫下了抨擊帝王權貴荒淫奢侈和控訴現實政治黑暗的詩篇。五絕《靜夜思》、《秋浦歌》、七絕《望天門山》,五律《送友人》,七古《夢游天姥吟留別》、《行路難》。著有《李太白全集》。
高適,字達夫,唐代邊塞詩人,詩作對當時的邊境形勢、士兵疾苦均有反映,代表作《燕歌行》、《別董大》(七絕)。
崔顥,唐代詩人,開元進士,官至司勛員外郎。所作邊塞詩慷慨豪邁。《黃鶴樓》(七律)甚得李白推崇。
杜甫,字子美,曾居長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生於鞏縣(河南),唐代現實主義詩人。曾漫遊各地,寓居長安十年,「安史之亂」被俘,逃出後任左拾遺,後棄官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畔,世稱浣花草堂,一度任劍南節度參軍,尚書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其作品顯示了唐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有《杜工部詩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組詩「三吏」、「三別」。
岑參,唐代邊塞詩人,嘉州人,官至嘉州刺史。從軍多年,對邊塞生活體驗深刻,有《岑嘉州詩集》。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七古)。
張志和,字子同,唐代詩人,多寫隱居閑適生活,著有《玄真子》,代表作《漁歌子》(詞)。
韓愈,字退之,河陽(河南)人,自謂郡望(郡里的顯貴家族)昌黎,世稱韓昌黎,謚號文,又稱韓文公,官至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唐代散文家、詩人,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倡導者,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劉禹錫,字夢得,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有《劉夢得文集》,《陋室銘》選自《全唐文》。名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出自《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深寓哲理,膾炙人口。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曾官太子少傅,又稱白太傅。下(陝西)人,唐代詩人,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著有《白氏長慶集》。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有諷諭詩《秦中吟》、《新樂府》,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並序)。還有《賣炭翁》(七古)、《錢塘湖春行》(七律)。
柳宗元,字子厚,河東(山西)人,世稱柳河東,因參加政治革新失敗貶為永州司馬,又遷柳州刺史,世稱柳柳州。與韓愈倡導古文運動,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論說文《天說》、《封建論》,傳記文《段太尉逸事狀》、《童區寄傳》、《捕蛇者說》,寓言散文《三戒》,山水游記《永州八記》之一,著有《柳河東集》。
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學家,晚年居住長安城南樊川別墅,因號杜樊川,善用絕句形式諷詠時事,如《赤壁》、《過華清宮絕句》三首。著有《樊川文集》。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唐代詩人,有《李義山詩集》、《樊南文集》。代表作有《無題》、《隋宮》、《賈生》、《夜雨寄北》等。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變,因排第七,世稱柳七,又曾官至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北宋第一個專業詞人。為人放盪不羈,終身潦倒,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著有《樂章集》。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溢號文正。名詞《漁家傲》反映了邊塞生活。貶為鄧州知州時寫了名文《岳陽樓記》,著有《範文正公文集》。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謚號文忠,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提倡「文」、「道」並重,反對浮靡文風。所作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六一詩話》開創了「詩話」這一新體載,對後世詩歌理論的發展有一定影響。著有《歐陽文忠公文集》。
蘇洵,字明允,號老泉,眉山(四川)人,北宋散文家。著有《嘉集》。《六國論》選自《嘉集·權書》。《權書》包括十篇文章,都是評論政治和歷史的。他與其子蘇軾、蘇轍並稱「三蘇」,俱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山西)涑(sù)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史學家、文學家,官至宰相,當政八月即逝,追封溫國公,謚文正。著有《司馬文正公文集》。政治上是保守派,對抗王安石變法。在學術上有不朽貢獻,花十九年時間主編了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它與《史記》一起被譽為「史學雙璧」。
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官至宰相,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謚號文,也稱王文公。臨川文學代表(江西)人。北宋政治改革家、思想家、文學家。其散文雄健峭拔,「唐宋八大家」之一。《傷仲永》節選自《王文公文集》。
沈括,字存中,錢塘(杭州)人,北宋科學家、政治家。他的《夢溪筆談》(26卷)是用筆記文體裁寫成的綜合性學術專著,是我國第一部科學作品。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官至禮部尚書,追謚文忠。其文明白暢達,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很有影響。著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等。
李清照,字易安,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南宋女詞人,我國第一位女詞人。其詞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徑,語言清麗。《如夢令》選自《漱玉詞》,另有《李清照集》。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浙江紹興)人,南宋愛國詩人,詩作今存九千多首,內容豐富,主要表現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詩作《關山月》、《書憤》、《農家嘆》、《示兒》、《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為世傳誦,《訴衷情》、《釵頭鳳》是很有藝術特色的詞,文有《過小孤山大孤山》等。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歷城(山東濟南人),南宋愛國詞人。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與蘇軾共為豪放派的代表。著有詞集《稼軒長短句》。
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鄱陽(江西)人,南宋詞人,其詞多為寫景詠物、記述客游之作,有《白石道人詩集》。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廬陵(江西)人,南宋大臣,愛國政治家。文學家,著有《文山先生全集》。《正氣歌》、《指南錄》、《酹江月》、《〈指南錄〉後序》皆為後人傳誦。 關漢卿,號已齋叟,大都(北京)人,元代雜劇(戲曲)作家,我國戲劇史上最偉大的戲劇家,元雜劇的奠基人。所作雜劇達60多種,今存14種,以《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最為著名,有《關漢卿戲曲集》。《竇娥冤》是我國戲曲史上典型悲劇之一。
王實甫,大都(北京)人,元代雜劇(戲曲)作家,代表作《西廂記》5本,21折,以歌頌反封建的愛情為主題,歌頌張生和鶯鶯為爭取婚姻自由所進行的斗爭,矛頭直指封建禮教和婚姻制度,具有強烈的反封建思想。
馬致遠,號東籬,大都(北京)人,元代戲曲家、散曲家,所作雜劇15種,代表作有雜劇《漢宮秋》、散曲《天凈沙·秋思》。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說家。他的代表作《水滸》即《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是我國古代描寫農民革命斗爭的長篇白話章回體小說。
羅貫中,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相傳為施耐庵學生,曾共同從事創作。傳有17種通俗演義,代表作《三國演義》,它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長篇歷史章回小說,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全書120回。
於謙,字延益,錢塘(浙江)人,明朝大臣、愛國將領。官至兵部尚書,溢忠肅,詩人。有《於忠肅集》。《石灰吟》為作者12歲所作,選自《古代詩歌選》。
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山陽(江蘇)人,明代小說家。四十多歲中貢生,官僅至縣丞,因恥於折腰而罷歸,一生貧寒,對黑暗現實不滿。晚年著成我國第一部神話長篇小說《西遊記》,既寄託了他濟世匡時的願望,也是積極浪漫主義的傑作,其藝術性標志著我國浪漫主義文學達到一個新高峰。
歸有光,字熙甫,號震川,崑山(江蘇)人,後徒居嘉定(上海),明末散文家,60歲中進士,官任南京太僕寺丞。所作散文樸素簡潔,善於敘事,有《震川先生集》。《項脊軒志》選自《震川文集》。
湯顯祖,江西臨川人,明代戲曲家,曾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代表作《牡丹亭》(又稱《還魂記》)。劇作多反對封建禮教,追求個性解放。
馮夢龍,字猶龍,號墨憨齋主人,長州(江蘇)人,明代文學家,輯有話本集《喻世明言》(又稱《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合稱「三言」《灌園叟晚逢仙女》出自《醒世恆言》,改編為影片《秋翁遇仙記》。
徐宏(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江陰(江蘇)人,明代旅行家,地理地質學家和游記散文作家,著有《徐霞客游記》,該書是日記形式的游記散文,是我國第一部日記體游記。書中作者描繪了祖國山河的壯美,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被稱作「古今紀游第一」,《游黃山記》出自本書。(黃山,在安徽省境內,有四絕:奇松、怪石、雲海、溫泉。)
李漁,字笠鴻,號笠翁,浙江蘭溪人,清代戲曲理論家、劇作家。《芙蕖》節選自《李笠翁一家言·笠翁偶集》中的「種植部」。
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淄川(山東)人,清代文學家。他用數十年的時間寫成我國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方苞,字靈皋,號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官至禮部右侍郎。為桐城派創始人。散文多為經說、序跋、書信、應酬之作。
吳敬梓,字敏軒,全椒(安徽)人,清代小說家,所作《儒林外史》是我國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55回。
曹雪芹,名,字夢阮,號雪芹,祖籍豐潤(河北),生於南京,清代小說家,以十年時間從事《石頭記》(即《紅樓夢》,又名《金玉緣》)的創作,全書未成,病而卒,後四十回為高鶚(è)所續,全書120回,屬於章回體小說,是我國古代小說中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
袁枚,字子才,號簡齋、隨園老人,浙江錢塘(杭州)人,清代詩人,散文家、曾任知縣,辭官後於江寧(南京)小倉山下修築隨園定居,自號倉山居士。《祭妹文》選自他的《小倉山房文集》,還著有《隨園詩話》。
姚鼐,字姬傳,室名惜抱軒,人稱惜抱先生,清代散文家。安徽桐城人,是繼方苞、劉大木魁之後「桐城派」的集大成者。提出文章須以「考據」、「詞章」為手段闡明儒家的「義理」三者合一的古文理論。《登泰山記》選自《惜抱軒詩文集》,其中「雪中觀日」一段,尤為後世稱道。
龔自珍,浙江仁和(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官至禮部主事,後辭職南歸。深於經學、文學和史地學,為「今文學派」主要人物,近代改良運動先驅之一。己亥年(道光十九年)歸途中寫了315首絕句,總題為《己亥雜詩》。表達對國事的感慨與生平經歷的哀樂。
劉鶚,字鐵雲,筆名(別署)洪都百煉生,江蘇丹徒(鎮江)人,清末小說家,通數學、醫術、水利等,他的《老殘游記》是我國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
吳趼(jiǎn)人,號沃堯,字繭人,後改趼人,廣東南海(廣州)人,因居佛山鎮,又自稱我佛山人,清末(近代)小說家。所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
李寶嘉,號伯元,號南亭亭長,江蘇武進人,清末(近代)小說家,他的《官場現形記》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
曾樸,字孟朴,江蘇常熟人,近代小說家,通法文。所作《孽海花》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
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戊戌維新的領袖,政治家、文學家。《少年中國說》、《譚嗣同》出自《飲冰室合集》。 「四書」、「五經」
「四書」指四部儒家經典即《論語》、《大學》、《中庸》、《孟子》。
「五經」是五部儒家經典,即《詩經》、《書經》、《禮》(《周禮》、《儀禮》、《禮記》)、《易經》、《春秋》。
2.《詩經》
《詩經》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作品。《詩經》通稱為《詩》或《詩三百》,到漢代,儒家把它奉為經典才稱《詩經》,共305篇。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又叫「國風」共160篇,大都是各地民間歌謠,這是《詩經》的精華,如《伐檀》、《碩鼠》。「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多系西周王室貴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數民謠,內容大都是記述周貴族歷史,歌功頌德的。「頌」分《周頌》、魯頌》、《商頌》共40篇,多為貴族統治者祭祀用的樂歌舞曲。《詩經》是我國詩歌現實主義優良傳統的源頭,其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對我國文學,尤其是詩歌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詩歌的形式以四言為主,多數為隔句用韻,並普遍運用「賦」、「比」、「興」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疊句反復詠唱的特點。
3.《左傳》
《左傳》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完整的編年體史書。原名《左氏春秋》,又稱《春秋左氏傳》,相傳為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記事起於魯隱公元年(前722)止於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後記敘了春秋時期250多年的史事。《左傳》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對後世影響很大。
4.《國語》
《國語》是我國最早的國別體史書,共21卷。傳為左丘明所著。全書按不同國家記載了從周穆王到周貞定王前後500餘年的史事。《國語》和《左傳》明顯的區別是《國語》分別寫不同國家,以記言見勝;《左傳》則按年代編寫,長於記事。
5.《楚辭》
《楚辭》是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由於詩歌的形式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風土物產和方言詞彙,所以叫「楚辭」。《楚辭》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離騷》,後人因此又稱「楚辭」為「騷體」。西漢末年,劉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輯錄成集。《楚辭》是我國積極浪漫主義詩歌創作的源頭。
6.《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又名《呂覽》,先秦雜家的代表著作,由戰國末期秦相呂不韋集合門客編成,全書共26卷,選入教材的有《察今》。
7.《山海經》
《山海經》我國古代地理名著。內容主要為古代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物產、葯物、祭祀、巫醫等,對古代歷史、地理、文化、民族、神話等的研究均有參考價值。其中保存了大量遠古神話傳說,如「黃帝戰蚩尤」、「鯀禹治水」、「精衛填海」、「誇父追日」等著名寓言故事,是後世作家珍視的材料。
8.《戰國策》
《戰國策》西漢末年劉向編訂的一部國別體史書,共33編。記事上起周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輯錄了戰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各方面的歷史史實,著重記錄了謀臣的策略和言論。《戰國策》在語言運用上很成功,雄辯的論說,鋪張的敘事,尖刻的諷刺,耐人尋味的幽默,構成了獨特的語言風格。它標志著我國古代歷史散文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給後世散文和辭賦的創作以重大影響。
9.《玉台新詠》
《玉台新詠》總集名,南朝陳徐陵編,共10卷,書成於梁代,是《詩經》、《楚辭》之後一部很有影響的古詩總集。代表性的篇目有《孔雀東南飛》(原題《古詩為焦仲卿妻作》)等。
10.《樂府詩集》
《樂府詩集》總集名,宋郭茂倩編。輯錄了漢魏至唐五代的樂府歌辭,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謠。包括民間歌謠與文人作品以及樂曲原辭與後人仿作。樂府原是當時官府設立的音樂機關,專事製作樂章並採集整理各地民間俗樂的歌辭。這些樂章、歌辭後來就叫「樂府詩」,成為繼《詩經》、《楚辭》而興起的一種新詩體。
11.二十四史
指從《史記》到《明史》的24部史書。其中中學課本涉及到的有:《史記》(漢·司馬遷);《漢書》(東漢·班固);《後漢書》(南朝宋·范曄);《三國志》,(晉·陳壽);《新唐書》(宋·歐陽修);《新五代史》(宋·歐陽修);《明史》(清·張廷玉等)。
12.四史
指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即《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的總稱。《四庫全書》,是清代乾隆年間官修的薈萃古代典籍的大型綜合叢書。共輯錄清代乾隆以前歷代重要典籍3461種,79309卷,分裝為36000多冊,按經(被儒家列為經典和注釋經典的著作)、史(記述歷史史實、地理疆域、官職等書)、子(戰國以來諸子百家的著作及工農、醫等各種科學技術著作)、集(歷代作家詩文集)四大部分分別編列。 1.初唐四傑
唐初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四人在初唐文壇較有成就,扭轉了過於靡麗的文學風氣。
2.唐代古文運動和宋代詩文革新運動
唐宋時期的文學革新運動,其內容主要是復興儒學,反對駢文,提倡古文。韓愈和柳宗元是古文運動倡導者。宋代詩文革新運動領袖是歐陽修。
3.唐宋八大家
唐代文學家韓愈、柳宗元,宋代文學家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八人的合稱。八人在散文創作上皆有較高文學成就。
新樂府運動以白居易為代表,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4.三蘇
北宋文學家蘇洵和其兒子蘇軾、蘇轍的合稱。父子三人以文著名於世,人稱「三蘇」。
5.元曲四大家
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四位元代雜劇作家的合稱。他們代表了元代不同時期不同流派雜劇創作的成就。
6.復社
明末文學社團,主要領導人為張溥、張采,本為切磋學問,砥礪品行而設,但又帶有濃烈的政治色彩。
7.桐城派
清代散文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方苞、劉大櫆、姚鼐等,因他們都是安徽桐城人,故稱桐城派。桐城派提倡簡明達意、條理清晰的文風,力求清真雅正。 「辯」即辯是非,別真偽,這種文體的特點是批駁一個錯誤論點,或辨析某些事實。如韓愈的《諱辯》、
柳宗元的《桐葉封弟辯》。 古代臣屬進呈帝王的奏章的統稱。它包括奏、議、疏、表、對策等。《文章有體序說》:「七國以前,皆稱上書,秦初改書曰奏。漢定禮議,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謝恩;二曰奏,以劾;三曰表,以陳情;四曰議,以執議。」
(1)疏。是分條陳述的意思。如賈誼的《論積貯疏》。
(2)表。是陳述某種意見或事情。如諸葛亮的《出師表》。
(3)對策。古代考試把問題寫到策上,令參加考試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對策,如蘇軾的《教戰守策》。 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如《漢書》。
以上六種體例是按不同標准分的,實際上同一史書按不同標准可同時歸入不同體例。如《三國志》屬紀傳體、國別體、斷代史。
9. 中國每個朝代的歷史名人及代表作
歷史名人
上古:黃帝,女媧,神農,唐堯、虞舜、夏禹
夏:禹、啟、後羿
商:成湯、盤庚 、帝辛 (紂王)、妲己 、伊尹
西周:姜尚,周公旦,召公奭、周武王、周幽王、褒姒(周幽王妃)
春秋:鄭庄公,齊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越王、百里奚,老子,孔子,范蠡,西施,孫武,魯班,豫讓
戰國:趙武靈王,秦孝公,魏文侯,楚懷王、秦王政、屈原,荊軻,高漸離,魯班、蘇秦
秦:秦王政、李斯、趙高、呂不韋
西楚:項羽、虞姬(項羽姬)
西漢:劉邦、文帝、景帝、武帝、竇皇後,張騫,東方朔,司馬遷,王昭君、班超、班固、韓信、張良
新朝:王莽篡漢
東漢:漢光武帝 劉秀
三國: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
晉;司馬炎 、王熙之、陶淵明、王猛、謝安
「五胡十六國」:是指自西晉末年到北魏統一北方期間,曾在中國北部境內建立政權的五個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權。五胡指匈奴、鮮卑、羯、氐、羌。十六國指前涼、後涼、南涼、西涼、北涼、前趙、後趙、前秦、後秦、西秦、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夏、成漢。
南北朝:謝安,王猛,檀道濟
隋: 隋文帝楊堅 隋煬帝楊廣
唐:李世民、魏徵,李白,杜甫,上官婉兒,郭子儀、安史之亂、長孫氏、西海郡王松贊干布夫人 - 文成公主,公孫大娘
五代十國 :後蜀孟昶妃 - 花蕊夫人 、李後主
北宋:太祖、包拯,范仲淹,蘇軾,楊家將,畲賽花,穆桂英
南宋:岳飛,辛棄疾,梁紅玉,文天祥,李清照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蕭綽後
金:完顏阿古打
西夏: 景宗 李元昊
元: 成吉思汗 、拖雷監國 、窩闊台汗 、元世祖忽必烈、丘處機,耶律楚材,施耐庵
明: 朱元璋 、成祖 朱棣、朱由檢 (崇禎 )、羅貫中,鄭和,袁崇煥,張居正,海瑞
清: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孝庄皇後、順治、康熙、雍正、乾隆 、嘉慶、道光、咸豐、同治、慈禧太後、光緒 、溥儀 (宣統 )、林則徐,洪秀全,霍元甲、納蘭容若、紀曉蘭、劉庸、袁世凱
民國:孫中山、將中正等
1.先秦作家作品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代魯國陬(z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思想核心是「仁」。現存《論語》20篇,是他的弟子記錄他與弟子們言行的語錄體專集。「論」,讀lún,擇也,選擇摘錄之意。 墨子,名翟(dí),春秋時代魯國人,墨家學派創始人,主張「兼愛」、「非攻」、「尚賢」、「節用」。著有《墨子》一書,今存53篇。 孫子,名武,字長卿,春秋後期齊國人,軍事理論家,著有《孫子》,一名《孫子兵法》,13篇,古代稱為「兵經」,是我國第一部軍事著作。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山東)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之後的儒家大師。其中心思想是「仁義」,主張實行仁政,強調「民貴君輕」,重視民心向背。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著有《孟子》一書。 莊子,名周,戰國時宋國蒙(河南)人,道家學派代表人物。現存《莊子》一書,33篇,又名《南華經》。代表作是《逍遙游》。 荀子,名況,尊號「卿」,漢時避宣帝劉洵諱,改稱「孫卿」,戰國時趙(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他針對孟子「性善論」提出「性惡論」,針對儒家「天命論」提出「天行有常」的樸素唯物論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思想。著有《荀子》32篇,代表作有《勸學》、《天論》等。 韓非,戰國末韓國人,荀況弟子,法家學派代表人物。在政治上提出重賞、重罰、重農、重戰者諸項政策,主張君主集權,反對貴族操縱政治。現存《韓非子》55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鄰》、《扁鵲見蔡桓公》。 呂不韋,戰國末期韓國大商人,曾為秦國的相國。他集合門客編寫了《呂氏春秋》。 列子,名禦寇,戰國時鄭(河南)人,被道家尊為前輩,主和貴「虛」,即虛靜、無為。著有《列子》8篇。 屈原,名平,字原,號靈均,戰國末期楚國人。他開創了詩歌從集體歌唱轉變為個人獨立創作的新紀元,是我國積極浪漫主義詩歌傳統的奠基人,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蘭哥白尼、英國莎士比亞、義大利但丁)。他用楚辭形式寫了我國第一首長篇政治抒情詩《離騷》(即遭遇憂愁,「離」通「罹」),還有《九歌》、《九章》、《天問》等。《涉江》是《九章》中的一篇。農歷五月初五是他投汨羅江自沉的紀念日。
2.漢代作家作品
賈誼,世稱賈生,或賈長沙、賈太傅,洛陽(河南)人,西漢政治家、文學家。主要文學成就是政論文,有「疏」7篇,《新書》10卷58篇;代表作有《吊屈原賦》、《鵩鳥賦》。明朝人輯有《賈長沙集》,是以他曾做過長沙王太傅命名的。 劉安,沛郡(江蘇)人,西漢思想家、文學家,漢高祖孫,襲父爵封為淮南王。集體編著《淮南鴻烈》,也叫《淮南子》。 司馬遷,字子長,夏陽(陝西)人,太史令司馬談之子。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歷盡艱辛撰成《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劉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撰有《說苑》、《新序》,還整理修訂了《戰國策》、《楚辭》。 班固,字孟堅,扶風(陝西)人,東漢史學家、文學家,歷盡二十餘年修成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開創了「包舉一代」的斷代史體例。辭賦方面以《兩都賦》最著名。
3.魏晉南北朝作家作品
曹操,字孟德,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漢獻帝時官到丞相,後被封為魏王,死後其子曹丕代漢建魏,追尊曹操為魏武帝。有抒情詩《觀滄海》、《龜雖壽》、《蒿里行》等樂府歌辭。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代政治家、軍事家。官至蜀漢丞相,詩歌以《梁父吟》最著名,《出師表》是千古傳誦的名篇。 曹丕,字子恆,曹操次子,魏文帝。三國文學家,代表作《燕歌行》,他的《典論?論文》是我國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 陳壽,字承祚(zuò),西晉史學家。著有國別體史書《三國志》。 陶淵明,名潛,字淵明,世號靖節先生,自稱五柳先生,東晉詩人,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散文有《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詩歌有《歸園田居》、《飲酒》。 干寶,字令升。東晉史學家、文學家,撰寫出我國第一部神話(志怪)小說集《搜神記》。 范曄,字蔚宗,南朝宋史學家、散文家。《樂羊子妻》、《張衡傳》選自他的《後漢書》,「後漢」即「東漢」。「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出自他的《後漢書?列女傳》。 劉義慶,南朝宋代小說家,著有我國第一部筆記小說集《世說新語》。這是一部記載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的筆記小說,書中許多故事成為詩文和小說戲劇的典故和題材,有的成為人們常用的成語,如「望梅止渴」、「一往情深」、「口若懸河」等。 劉勰,字彥和,南朝梁代文學理論家,著有我國第一部文學理論專著《文心雕龍》50篇,涉及到創作的許多問題。 酈道元,字善長,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撰成《水經注》40卷,是富有文學價值的地理志。 鍾嶸,字仲偉,南朝梁代文學批評家,著有我國第一部詩歌理論專著《詩品》。
4.唐代作家作品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傑之一,唐代文學家,有抒情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名文《滕王閣序》。著有《王子安集》。 楊炯,初唐四傑之首,名作有《從軍行》。 盧照鄰,初唐四傑之一,代表作為《長安古意》。 駱賓王,初唐四傑之一,代表作為《在獄詠蟬》,另有著名的《討武檄》,作品集為《臨海集》。 賀知章,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唐代詩人。所作《回鄉偶書》(七絕),為傳誦名篇。 王之煥,字季陵,唐代詩人。他的《涼州詞》、《登鸛鵲樓》是唐代絕句珍品。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園詩人。《過故人庄》(五律)描繪了綠水青山的田園風光和「把酒話桑麻」的農家情趣,體現了詩人與村民的真切感情。《春曉》(五絕)寫春曉之景及早春之情,成為流傳千古的好詩。 王昌齡,字少伯,唐代詩人,擅長七絕,多寫當時邊塞軍旅生活,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從軍行》七首、《芙蓉樓送辛漸》和《出塞》兩首都很有名。 王維,字摩詰,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園詩人,名篇有《鳥鳴澗》(五絕)、《送元二使安西》(七絕)、《觀獵》(五律)。「味摩詰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蘇軾贊王維之語。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浪漫主義詩人。官至供奉翰林。因性格傲岸,不為權貴所容,使他對腐敗社會加深了認識,寫下了抨擊帝王權貴荒淫奢侈和控訴現實政治黑暗的詩篇。五絕《靜夜思》、《秋浦歌》、七絕《望天門山》,五律《送友人》,七古《夢游天姥吟留別》、《行路難》。著有《李太白全集》。 高適,字達夫,唐代邊塞詩人,詩作對當時的邊境形勢、士兵疾苦均有反映,代表作《燕歌行》、《別董大》(七絕)。 崔顥,唐代詩人,開元進士,官至司勛員外郎。所作邊塞詩慷慨豪邁。《黃鶴樓》(七律)甚得李白推崇。 杜甫,字子美,曾居長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生於鞏縣(河南),唐代現實主義詩人。曾漫遊各地,寓居長安十年,「安史之亂」被俘,逃出後任左拾遺,後棄官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畔,世稱浣花草堂,一度任劍南節度參軍,尚書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其作品顯示了唐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有《杜工部詩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組詩「三吏」、「三別」。 岑參,唐代邊塞詩人,嘉州人,官至嘉州刺史。從軍多年,對邊塞生活體驗深刻,有《岑嘉州詩集》。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七古)。 張志和,字子同,唐代詩人,多寫隱居閑適生活,著有《玄真子》,代表作《漁歌子》(詞)。 韓愈,字退之,河陽(河南)人,自謂郡望(郡里的顯貴家族)昌黎,世稱韓昌黎,謚號文,又稱韓文公,官至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唐代散文家、詩人,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倡導者,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劉禹錫,字夢得,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有《劉夢得文集》,《陋室銘》選自《全唐文》。名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出自《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深寓哲理,膾炙人口。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曾官太子少傅,又稱白太傅。下(陝西)人,唐代詩人,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著有《白氏長慶集》。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有諷諭詩《秦中吟》、《新樂府》,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並序)。還有《賣炭翁》(七古)、《錢塘湖春行》(七律)。 柳宗元,字子厚,河東(山西)人,世稱柳河東,因參加政治革新失敗貶為永州司馬,又遷柳州刺史,世稱柳柳州。與韓愈倡導古文運動,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論說文《天說》、《封建論》,傳記文《段太尉逸事狀》、《童區寄傳》、《捕蛇者說》,寓言散文《三戒》,山水游記《永州八記》之一,著有《柳河東集》。 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學家,晚年居住長安城南樊川別墅,因號杜樊川,善用絕句形式諷詠時事,如《赤壁》、《過華清宮絕句》三首。著有《樊川文集》。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唐代詩人,有《李義山詩集》、《樊南文集》。代表作有《無題》、《隋宮》、《賈生》、《夜雨寄北》等。
5.宋代作家作品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變,因排第七,世稱柳七,又曾官至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北宋第一個專業詞人。為人放盪不羈,終身潦倒,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著有《樂章集》。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溢號文正。名詞《漁家傲》反映了邊塞生活。貶為鄧州知州時寫了名文《岳陽樓記》,著有《範文正公文集》。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謚號文忠,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提倡「文」、「道」並重,反對浮靡文風。所作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六一詩話》開創了「詩話」這一新體載,對後世詩歌理論的發展有一定影響。著有《歐陽文忠公文集》。 蘇洵,字明允,號老泉,眉山(四川)人,北宋散文家。著有《嘉集》。《六國論》選自《嘉集?權書》。《權書》包括十篇文章,都是評論政治和歷史的。他與其子蘇軾、蘇轍並稱「三蘇」,俱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山西)涑(sù)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史學家、文學家,官至宰相,當政八月即逝,追封溫國公,謚文正。著有《司馬文正公文集》。政治上是保守派,對抗王安石變法。在學術上有不朽貢獻,花十九年時間主編了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它與《史記》一起被譽為「史學雙璧」。 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官至宰相,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謚號文,也稱王文公。臨川(江西)人。北宋政治改革家、思想家、文學家。其散文雄健峭拔,「唐宋八大家」之一。《傷仲永》節選自《王文公文集》。 沈括,字存中,錢塘(杭州)人,北宋科學家、政治家。他的《夢溪筆談》(26卷)是用筆記文體裁寫成的綜合性學術專著,是我國第一部科學作品。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官至禮部尚書,追謚文忠。其文明白暢達,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很有影響。著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等。 李清照,字易安,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南宋女詞人,我國第一位女詞人。其詞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徑,語言清麗。《如夢令》選自《漱玉詞》,另有《李清照集》。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浙江紹興)人,南宋愛國詩人,詩作今存九千多首,內容豐富,主要表現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詩作《關山月》、《書憤》、《農家嘆》、《示兒》、《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為世傳誦,《訴衷情》、《釵頭鳳》是很有藝術特色的詞,文有《過小孤山大孤山》等。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歷城(山東濟南人),南宋愛國詞人。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與蘇軾共為豪放派的代表。著有詞集《稼軒長短句》。 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鄱陽(江西)人,南宋詞人,其詞多為寫景詠物、記述客游之作,有《白石道人詩集》。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廬陵(江西)人,南宋大臣,愛國政治家。文學家,著有《文山先生全集》。《正氣歌》、《指南錄》、《酹江月》、《〈指南錄〉後序》皆為後人傳誦。
6.元明清作家作品
關漢卿,號已齋叟,大都(北京)人,元代雜劇(戲曲)作家,我國戲劇史上最偉大的戲劇家,元雜劇的奠基人。所作雜劇達60多種,今存14種,以《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最為著名,有《關漢卿戲曲集》。《竇娥冤》是我國戲曲史上典型悲劇之一。 王實甫,大都(北京)人,元代雜劇(戲曲)作家,代表作《西廂記》5本,21折,以歌頌反封建的愛情為主題,歌頌張生和鶯鶯為爭取婚姻自由所進行的斗爭,矛頭直指封建禮教和婚姻制度,具有強烈的反封建思想。 馬致遠,號東籬,大都(北京)人,元代戲曲家、散曲家,所作雜劇15種,代表作有雜劇《漢宮秋》、散曲《天凈沙?秋思》。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說家。他的代表作《水滸》即《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是我國古代描寫農民革命斗爭的長篇白話章回體小說。 羅貫中,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相傳為施耐庵學生,曾共同從事創作。傳有17種通俗演義,代表作《三國演義》,它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長篇歷史章回小說,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全書120回。 於謙,字延益,錢塘(浙江)人,明朝大臣、愛國將領。官至兵部尚書,溢忠肅,詩人。有《於忠肅集》。《石灰吟》為作者12歲所作,選自《古代詩歌選》。 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山陽(江蘇)人,明代小說家。四十多歲中貢生,官僅至縣丞,因恥於折腰而罷歸,一生貧寒,對黑暗現實不滿。晚年著成我國第一部神話長篇小說《西遊記》,既寄託了他濟世匡時的願望,也是積極浪漫主義的傑作,其藝術性標志著我國浪漫主義文學達到一個新高峰。 歸有光,字熙甫,號震川,崑山(江蘇)人,後徙居嘉定(上海),明末散文家,60歲中進士,官任南京太僕寺丞。所作散文樸素簡潔,善於敘事,有《震川先生集》。《項脊軒志》選自《震川文集》。 湯顯祖,江西臨川人,明代戲曲家,曾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代表作《牡丹亭》(又稱《還魂記》)。劇作多反對封建禮教,追求個性解放。 馮夢龍,字猶龍,號墨憨齋主人,長州(江蘇)人,明代文學家,輯有話本集《喻世明言》(又稱《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合稱「三言」《灌園叟晚逢仙女》出自《醒世恆言》,改編為影片《秋翁遇仙記》。 徐宏(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江陰(江蘇)人,明代旅行家,地理地質學家和游記散文作家,著有《徐霞客游記》,該書是日記形式的游記散文,是我國第一部日記體游記。書中作者描繪了祖國山河的壯美,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被稱作「古今紀游第一」,《游黃山記》出自本書。(黃山,在安徽省境內,有四絕:奇松、怪石、雲海、溫泉。) 李漁,字笠鴻,號笠翁,浙江蘭溪人,清代戲曲理論家、劇作家。《芙蕖》節選自《李笠翁一家言?笠翁偶集》中的「種植部」。 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淄川(山東)人,清代文學家。他用數十年的時間寫成我國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方苞,字靈皋,號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官至禮部右侍郎。為桐城派創始人。散文多為經說、序跋、書信、應酬之作。 吳敬梓,字敏軒,全椒(安徽)人,清代小說家,所作《儒林外史》是我國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55回。 曹雪芹,名,字夢阮,號雪芹,祖籍豐潤(河北),生於南京,清代小說家,以十年時間從事《石頭記》(即《紅樓夢》,又名《金玉緣》)的創作,全書未成,病而卒,後四十回為高鶚(è)所續,全書120回,屬於章回體小說,是我國古代小說中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 袁枚,字子才,號簡齋、隨園老人,浙江錢塘(杭州)人,清代詩人,散文家、曾任知縣,辭官後於江寧(南京)小倉山下修築隨園定居,自號倉山居士。《祭妹文》選自他的《小倉山房文集》,還著有《隨園詩話》。 姚鼐,字姬傳,室名惜抱軒,人稱惜抱先生,清代散文家。安徽桐城人,是繼方苞、劉大木魁之後「桐城派」的集大成者。提出文章須以「考據」、「詞章」為手段闡明儒家的「義理」三者合一的古文理論。《登泰山記》選自《惜抱軒詩文集》,其中「雪中觀日」一段,尤為後世稱道。 龔自珍,浙江仁和(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官至禮部主事,後辭職南歸。深於經學、文學和史地學,為「今文學派」主要人物,近代改良運動先驅之一。己亥年(道光十九年)歸途中寫了315首絕句,總題為《己亥雜詩》。表達對國事的感慨與生平經歷的哀樂。 劉鶚,字鐵雲,筆名(別署)洪都百煉生,江蘇丹徒(鎮江)人,清末小說家,通數學、醫術、水利等,他的《老殘游記》是我國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 吳趼(jiǎn)人,號沃堯,字繭人,後改趼人,廣東南海(廣州)人,因居佛山鎮,又自稱我佛山人,清末(近代)小說家。所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 李寶嘉,號伯元,號南亭亭長,江蘇武進人,清末(近代)小說家,他的《官場現形記》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 曾樸,字孟朴,江蘇常熟人,近代小說家,通法文。所作《孽海花》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 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戊戌維新的領袖,政治家、文學家。《少年中國說》、《譚嗣同》出自《飲冰室合集》。
10. 中國歷史每個朝代的著名人物有哪些
一、春秋:齊桓公(小白)、管仲、隰朋、鮑叔牙、易牙、豎刁、鄭庄公(寤生)、太叔段、祭足、潁考叔、公子糾、宮之奇、公孫無知、晉文公(重耳)、狐突、狐偃、狐毛、介子推、里克、邳鄭、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石碏、石厚、州吁、鄭突、鄭忽、老子、孔子、孫武、左丘明、伍子胥、范蠡、西施、勾踐、闔閭、夫差、文種、專諸、要離、慶忌、吳王僚、伊尹、燭之武、公子光、魏舒、晏嬰、慶父
二、戰國:樂毅、吳起、孫臏、龐涓、廉頗、趙牧、趙奢、趙括、項燕、田單、韓非、荀子、莊子、墨子、惠子、孟子、燕丹、荊軻、高漸離、樊於期、孟嘗君、春申君、信陵君、平原君、鄒忌、白起、商鞅、李悝、藺相如、屈原、魏斯、樂羊、西門豹、孔伋、楊朱、聶政、申不害、屍佼、趙武靈王、匡章、淳於髡、張儀、蘇秦、田辟疆、田忌、鬼穀子、甘德、石申、李冰、扁鵲、范雎、蔡澤、郭隗、唐蔑、宋玉、觸龍、毛遂、魯仲連、公孫龍
三、秦:嬴政、呂不韋、李斯、尉繚、王翦、王賁、李信、蒙驁、蒙武、蒙恬、嬴扶蘇、嬴胡亥、趙高、章邯、司馬欣、董翳、李由、甘羅、嫪毐、陽泉君、嬴子嬰、嬴成矯、徐福、盧生、陳勝、吳廣、項梁、項羽、張良、韓信、蕭何、劉邦、陳平、周勃、夏侯嬰、曹參、范增、項伯、項庄、樊噲、英布、彭越、熊心(楚懷王)、龍且、酈食其、鍾離昧、周殷、灌嬰、周章、魏咎、趙歇、田儋、田臧、李歸、鄧說、伍徐、張賀、庄賈、朱雞石、余樊君、王離、陳余、張耳、宋義、涉間、蘇角、李左車、田榮、殷通
四、漢:劉邦、蕭何、曹參、韓信、張良、英布、周勃、周亞夫、呂雉、呂祿、呂產、陳平、灌嬰、灌夫、郅都、寧成、張湯、東方朔、劉徹、劉啟、劉安、衛青、衛子夫、霍去病、霍光、劉賀、田蚡、竇嬰、蘇建、蘇武、司馬相如、卓文君、司馬談、司馬遷、揚雄、李廣、李陵、王莽、趙飛燕、趙合德、劉秀、馬援、鄧禹、吳漢、蓋延、趙破奴、張騫、劉細君、王昭君、梁冀、陳蕃、竇武、何進、盧植、皇甫嵩、朱雋、班超、班固、班昭、董卓、蔡邕、袁紹、袁術、鄭玄、張衡、賈誼、晁錯、郭解、劇孟
五、三國:曹操、劉備、孫權、關羽、張飛、諸葛亮、趙雲、黃忠、馬超、魏延、法正、龐統、周瑜、司馬懿、徐庶、曹丕、曹植、曹彰、郭嘉、荀彧、荀攸、賈詡、程昱、滿寵、蔣濟、韓浩、陳群、張遼、徐晃、許褚、典韋、張郃、於禁、樂進、李典、曹仁、文聘、張燕、曹洪、曹休、曹真、夏侯敦、夏侯淵、夏侯霸、夏侯威、姜維、魯肅、呂蒙、陸遜、張昭、張紘、虞翻、丁奉、徐盛、陳武、潘璋、甘寧、太史慈、蔣欽、周泰、董襲、駱統、廖化、馬謖、王平、蔣琬、劉禪、孫亮、凌統、費禕、諸葛瑾、公孫淵、鄧艾、鍾會、諸葛恪、司馬師、司馬昭、孫皓、曹髦
六、晉:司馬炎、司馬衷、賈充、賈南風、王祥、羊祜、王渾、王浚、陸機、陸雲、周處、劉琨、謝逖、陶侃、孫秀、劉淵、石勒、石虎、王彌、苟晞、潘岳、石崇、左思、王覽、王導、嵇康、阮籍、阮咸、劉伶、王戎、杜預、荀勖、何曾、張華、司馬攸、司馬瑋、司馬亮、司馬倫、司馬冏、司馬穎、司馬顒、司馬乂、司馬越、段匹磾、張寔、劉曜、劉聰、司馬睿、王羲之、王獻之、桓溫、謝安、謝玄、謝道韞、桓玄、苻堅、姚萇、慕容垂、陶淵明、王敦、司馬道子、孫恩、謝琰、王恭、殷仲堪、瘐楷、盧循、徐道覆、王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