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國地質鑽探研究所吳金生
1. 安多縣東巧鉻鐵礦(4)
東巧鉻鐵礦位於安多縣城以西90公里處,海拔4400—4800米,有公路相通,交通較方便。
礦床賦存於東巧超基性岩體內。岩體東西長17.4公里,南北最寬處3.9公里,面積約45平方公里。岩體主要由斜輝輝橄岩組成,純橄欖岩在岩體中呈大小不等、形狀不規則的異離體不均勻分布,在中部純橄欖岩分布比較集中,可以圈出以純橄欖岩為主的岩相帶。岩體內共發現鉻鐵礦點(群)129處,其中具有工業意義的礦群有5處約18個礦體,以賦存於岩體中部的17礦群規模最大。17礦群由4個規模較大的礦體組成,礦體形狀不規則,主要為透鏡狀、似脈狀、不規則囊狀等形態。鉻鐵礦石以緻密塊狀構造為主,他形中粗粒結構。三氧化二鉻含量大於32%,鉻鐵比大於3,屬冶金級礦石。探明儲量45.7萬噸,為一小型礦床。
1959年8月,藏北地質隊劉庭榕率一分隊在茲格塘錯進行鹽湖調查時,在湖南岸發現東巧超基性岩體。鹽湖調查結束後,將分隊所有人員組織起來上山尋找鉻鐵礦,發現鉻鐵礦3處。他們在鹽湖調查報告中指出:「該岩體分布廣,東起安多買馬(現安多縣城),西至奇林湖,斷續延長在100公里以上,以純橄岩為主,並有鉻鐵礦,應進一步工作」。這一資料無疑為以後在藏北開展鉻鐵礦找礦工作奠定了基礎。
1960年6月,中國科學院西藏綜合考察隊根據上述資料,對東巧超基性岩體進行了初步工作,測制了剖面岩相圖及1∶2.5萬地質草圖,發現礦體(點)17處。同年9月,西藏地質局藏北地質隊基於中國科學院的資料,對該岩體進行了初步普查,測制了岩體中、東段1∶1萬地質草圖,對主要礦體用探槽做了較系統的揭露,估算礦石儲量4.96萬噸。1961年,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隊在東巧岩體補充搜集了資料,並於1964年出版了《西藏幾個主要含鉻超基性岩及鉻鐵礦床之考察》一書。
1965年3月,地質部新疆鉻礦會戰指揮部在烏魯木齊市組建了由韓根成、鍾林等8名地質人員在內的西藏鉻礦普查組,到東巧進行工作,歷時160餘天,測制了1∶2.5萬路線地質草圖,利用探槽、淺井等揭露地表礦體,認為該礦床「具有一定規模,礦石質量較佳,且工作區交通方便,故可作為鉻礦普查區」。由此正式開始了東巧鉻鐵礦的全面勘查工作。
1966年3月,地質部從新疆、內蒙古等地區抽調了地質、水文、物探、測繪、岩礦測試和鑽探、坑探等方面的技術人員及管理幹部、工人共200餘人,組成西藏鉻鐵礦普查地質大隊,由周翌元任大隊技術負責人,對西藏東巧鉻鐵礦進行全面勘查工作。運用鑽探、槽井探及重力、磁法等綜合找礦方法,在17號礦群西側和21號礦群之南相繼發現105和106兩個較大的隱伏礦體,肯定了其工業價值,為以後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67年地質部繼續從新疆、內蒙古、青海、江西等省區調集各類人員1200多人到西藏,加強對西藏鉻鐵礦工作的地質力量,成立了西藏第二地質大隊。在東巧鉻鐵礦區進行1∶1萬地質簡測和地質、水文、物探及相應的地形測繪、分析測試等工作;對17號和6號兩個主要礦群以鑽探為主要手段進行詳查和初勘。1969年、1971年分別提交了《西藏安多縣東巧鉻鐵礦區十七礦群儲量報告》和《西藏安多縣東巧鉻鐵礦區四、六、八、九礦群儲量報告》,共探明鉻鐵礦礦石儲量45.7萬噸。至此,該礦床的勘查評價已告完成,但礦區的工作並沒有結束,1972年以後,西藏地質局第五地質大隊、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部成都地質礦產研究所等單位,對岩體內的其他礦體進行補充揭露並用鑽探進行追索圈定,在進一步總結規律的同時,探索中深部找礦,並對伴生鉑族元素進行研究,提交鉑族金屬儲量384.6公斤。這些工作雖然對礦床特徵、岩體內部構造等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但在找礦方面未能有所突破。這些工作一直持續到1979年。礦區總共使用鑽探工作量14225米。
東巧鉻鐵礦於1967年由西藏自治區工業廳在武漢鋼鐵公司的配合下籌建礦山,1971年正式投產開採的主要地段是17礦群。設計范圍內的儲量為33萬噸,到1983年閉坑,共采出礦石31萬噸。在當時國外進口鉻鐵礦渠道被阻斷的情況下,東巧鉻鐵礦的開採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我國的燃眉之急,西藏自治區也從東巧鉻鐵礦開采中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2. 中國地質類的研究所有那些,在那些地方,有誰知道
目前我國地質勘查隊伍分布在以下部門:
1、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廳(國土環境資源廳、國土資源局、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管理
2、各地質勘查局、各有色地質勘查局、各煤田地質局、各核工業地質局、各冶金地質局
3、中國地質調查局:隸屬於國土資源部,副部級事業單位。
4、中國冶金地質總局(中國冶勘總局):直屬於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正部級事業單位。
5、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涿州):直屬於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正部級事業單位。
6、中國核工業地質局:隸屬於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7、中化地質礦山總局(涿州):隸屬於中國昊華化工(集團)總公司。
8、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隸屬於中國中材集團公司。
9、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指揮部。
10、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隸屬於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11、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以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為主)
12、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即新星石油有限公司)
13、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以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中心為主)
14、中國鹽業總公司(即中鹽勘察設計院)
15、延長油礦管理局(陝西省)
16、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
地質院校:
1、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北京)
2、吉林大學(原長春地質學院)
3、成都理工大學(原成都地質學院)
4、長安大學(原西安地質學院)
5、石家莊經濟學院(原河北地質學院)
6.中國海洋大學(原山大地礦系)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地質勘查隊伍管理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國辦發[1999]37號)
(一)將原地質礦產部所屬的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質勘查單位統一劃歸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由省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歸口管理,並逐步實行企業化經營。
(二)組建中國地質調查局,作為國土資源部所屬的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的事業單位。具體職能和編制由國土資源部報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審定。
(三)各工業部門所屬地質勘查隊伍要根據不同情況積極推進改革。冶金、有色、輕工、化工、建材等部門所屬的地質勘查單位,可以從各自部門的實際情況出發,改組為企業或進入企業集團,具體實施方案由國家經貿委與各工業局研究確定。中國核工業總公司可以從所屬地勘隊伍中保留一支從事放射性礦產勘查的精幹隊伍,其餘與原地質礦產部所屬地質勘查單位同步進行屬地化、企業化改革,具體實施方案由國防科工委研究確定。武警黃金地質勘查部隊的改革,按照中央軍委和國務院的有關決定執行。輕工局所屬部分地勘單位,並入中國鹽業總公司。
一、地質部地勘系統
中國地質調查局:2001年成立,隸屬於國土資源部,副部級事業單位。
天津地質研究所(天津地調中心)
沈陽地質研究所(沈陽地調中心)
南京地質研究所(南京地調中心)
宜昌地質研究所(宜昌地調中心)
成都地質研究所(成都地調中心)
西安地質研究所(西安地調中心)
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
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 (全國地質資料館)
國土資源部實物地質資料中心
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
中國地質圖書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方法技術研究所
勘探技術研究所
探礦工藝研究所
探礦工程研究所
鄭州綜合利用研究所
成都綜合利用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院機關):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
各省市區地質勘查局(組建地質調查院)全部下放。
原石油地質系統於1997年成立中國新星石油公司,2000年劃歸中國石化集團。
二、冶金地勘系統(原冶金部地質勘查總局)
中國冶金地質勘查工程總局(中國冶勘總局),成立於2001年。
中國冶勘總局一局(華北局):燕郊:第一地質勘查院(燕郊)、中冶地勘岩土工程總公司(原冶金部第一勘察基礎工程總公司)、河北天元地理信息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秦皇島天元五一五鑽探工程有限公司(2006年從中冶地勘岩土工程總公司分出):原編制為:一隊:遷安;二隊:衢州;515隊:秦皇島;516隊:宣化;518隊:邯鄲;520隊:邢台;522隊:唐山;物探隊:灤縣;水文隊:定州;超硬材料研究所:探礦技術研究所:燕郊;測繪大隊:燕郊;建築規劃設計院:職工醫院:二級甲等;子弟學校:
中國冶勘總局二局(原華東局606隊):福州:第二地質勘查院、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一隊、二隊、三隊、四隊。
中國冶勘總局三局:太原:311隊、312隊、314隊、316隊、地勘院、岩土總公司。
中國冶勘總局山東局:濟南:2個專業公司,4個綜合地質隊、2個專業地質隊、2個勘查院、1個測試中心和1所高級技工學校:山東正元資源勘查研究院、新疆地質勘查院(烏魯木齊,外派單位)、山東正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冶勘總局中南局:武漢,分布在湖北、湖南、廣西三省八市:603隊:大冶;604隊:孝昌; 605隊:襄樊;606隊:黃石;607隊:宜都;608隊:黃石;609隊:黃石;水文隊:黃陂。
中國冶勘總局西北局:西安:西北地質勘查院(西安,原西安地質調查所);五隊(酒泉);六隊(漢中);烏魯木齊地質調查所。
中國冶勘總局地球物理勘查院:保定,國內三大航空物探隊伍之一。
中國冶勘總局遙感技術應用中心:北京
中國冶勘總局昆明地質調查院:昆明,原西南局昆明地質調查所。
中國冶勘總局廣州地質調查所:廣州
四川省(西南)、遼寧省(東北)冶金地質勘查局和冶金華東地質勘查局(安徽省)已下放。
三、煤炭地勘系統(即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總部原涿州,現遷北京豐台。
江蘇煤炭地質局:常州,勘探一隊、二隊、三隊、四隊、五隊、物測隊、機械研製中心、勘探研究所、江蘇長江機械化基礎工程公司。
浙江煤炭地質局:杭州,浙江華廈工程勘察院,浙江華廈建築基礎工程公司,浙江煤炭測繪院等。
廣東煤炭地質局:廣州新市鎮,152地質隊、201地質隊、202地質隊和江南基礎工程公司。
廣西煤炭地質局:柳州
湖北煤炭地質局:武漢,125隊、182隊、物探測量隊、地質勘查院和湖北省地質勘察基礎工程公司。
青海煤炭地質局:西寧,105勘探隊、132勘探隊、物測隊、勘查院4和青海岩土工程勘察咨詢公司。
第一勘探局:邯鄲,119勘探隊、129勘探隊、173勘探隊、物測隊、科教中心、地質勘查院、技術研究中心。
第二勘探局:北京,機械研製中心,建築工程公司,地質制圖印刷中心。
水文地質局:邯鄲,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勘察院、四個水文地質隊和物探、基礎工程、機電安裝、物資供應、地能空調、污水治理等六個專業公司。
航測遙感局:西安
中煤地質工程總公司:北京
煤炭資源信息中心:涿州
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涿州
幹部學校(黨校) :涿州
中煤地質報社:涿州
河北省(邢台)、山西省、內蒙古、東北(沈陽)、吉林省、黑龍江省、安徽省(蚌埠)、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泰安)、河南省、湖南省(株洲)、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陝西省、甘肅省、寧夏、新疆煤田地質局已下放。
四、核地勘系統(原中國核工業總公司地質總局)
核地勘隊伍組建於1955年,現有6個地區性地質局、52個地質大隊以及研究院所、工廠、醫院等90個縣團級以上企事業單位,分布於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中國核工業地質局(核工業地質調查院):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為其業務支撐單位,以6個地區核地質研究所為主體,組建6個核工業地質調查分院,核工業航測遙感中心、核工業西北地質局216大隊、核工業西北地質局208大隊、核工業東北地質局243大隊作為專業勘查隊伍。
6個地質局所在省的48個地勘單位,以省為單元,整體屬地化,組建遼寧省(東北)、江西省(華東)、湖南省(中南)、廣東省(華南、由韶關遷花都)、四川省(西南)、陝西省(西北)核工業地質局,其餘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29個單位屬地化後(組建了河南省(信陽,原308大隊)、貴州省、甘肅省、青海省等4個核工業地質局),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門管理。
五、有色地勘系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地質勘查總局)
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有色地調中心):成立於2001年,北京地質調查所、桂林地質調查所、新疆地質調查所、地質資料館、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
北京中色資源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中資環):成立於2003年,北京索坤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北京遙感中心、北京測繪院、北京中色物探有限公司(原物化探中心)、河北有色測繪公司。
19個地質勘查局全部下放:
天津華北地質勘查局(天津市地質調查總院,含河北):原華北有色地質勘查局,下轄514隊(承德)、517隊(石家莊)、519隊(保定)、地質四隊(秦皇島)、普查大隊(燕郊)、核工業247隊(寶坻,原屬核工業東北地質局)等六個地質隊和一所職工大學(保定),在天津局本部設有天津市地質勘查總院、地質研究所。
內蒙古有色地質勘查局
遼寧省有色地質勘查局
吉林省有色地質勘查局
黑龍江省有色地質勘查局
江蘇省有色金屬華東地質勘查局:南京。下轄805(六合)、806(徐州)、807(南京)、809(南京)、810(南京)、813(南京)、814隊(鎮江)、研究所(南京)、測繪院(鎮江)、礦產開發研究院(南京)、南京岩土工程勘查院。
浙江省有色地質勘查局(紹興)
江西省有色地質勘查局
河南省有色地質勘查局
湖南省有色地質勘查局
廣東省有色地質勘查局
廣西有色地質勘查局
海南省有色地質勘查局
貴州省有色地質勘查局
西南有色地質勘查局(昆明,含四川)
西北有色地質勘查局(西安,屬陝西省正廳級事業單位,有12二級單位,分布於西安、臨潼、咸陽、寶雞、漢中、商洛等地)
甘肅省有色地質勘查局
青海省有色地質勘查局
新疆有色地質勘查局
六、化工地勘系統(原化工部地質礦山局)
中化地質礦山總局(中國明達化工礦業總公司):涿州,隸屬於中國昊華化工(集團)總公司。16家地質勘查院(河北、內蒙古、吉林、黑龍江(阿城)、江蘇(徐州)、浙江、福建、泰安(鉀鹽地質)、河南、山東、湖北(荊州)、湖南、廣西、貴州(遵義南白)、雲南、陝西)、1家地質研究院(化工地質調查總院(地質研究總院))、1家職工醫院。遼寧省(錦州)、安徽省(馬鞍山向山)、廣東省(花都)、四川省化工地質勘查院(彭州軍樂)等4家已下放。
七、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建材地調中心):原國家建築材料工業局地質公司,轄26個各省、市、區總隊,現隸屬於中國中材集團公司。
八、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指揮部
九、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原為成立於1974年徐水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後總部遷涿州,2004年更現名。
十、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中心:高碑店,原為海洋石油勘探局。
十一、中國石化集團:新星石油有限公司
原地質礦產所屬石油地質單位於1997年成立中國新星石油公司,各石油地質局改稱石油局,2000年整體並入中國石化集團。
華北石油(地質)局:鄭州
東北石油(地質)局:長春
華東石油(地質)局:南京
中南石油(地質)局:長沙。
西南石油(地質)局:成都,地質勘察總公司
西北石油(地質)局:烏魯木齊
上海海洋石油(調查)局:
廣州海洋石油(調查)局:2001年劃歸中國地址調查局。
十二、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
十三、中國鹽業總公司:中鹽勘察設計院(前身是輕工業部鹽業勘探隊):長沙
總之,地質專業還不錯,本人也是學地質勘查的。還有疑問,加一下人人網的「地質」公共主頁,相信裡面的東西會對你有幫助
3. 礦產地質工作調查現狀
藏東地區的礦產調查起步較晚,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原西藏地礦局地質一隊在研究區開展以鐵、煤為主的礦產勘查評價,評價了妥壩煤礦、察雅卡貢煤礦等礦產地。
1966年,原西藏地礦局地質一隊發現了玉龍銅礦床,1967年開始進行礦點檢查評價,於1972~1976年實施的地質、物化探、鑽探工作,證實玉龍銅鉬礦床屬典型的斑岩型銅(鉬)礦床,評價為超大型斑岩銅鉬多金屬礦床;1971年發現莽總斑岩型銅礦床,後評價為中型斑岩型銅鉬礦床;1974年發現多霞松多斑岩型銅鉬礦床,1976~1979年評價為大型斑岩銅鉬礦床;1975年發現馬拉松多斑岩銅礦床,1979~1980年評價為大型斑岩型銅礦床;1973年發現扎那尕銅礦床,1981~1983年評價為中型斑岩型銅礦床;1977年發現馬牧普斑岩型銅鉬金礦點,1988年經初查評價為有金礦找礦潛力的鹼性斑岩型銅金礦床(點)。至此,玉龍斑岩銅鉬多金屬成礦帶被確立。1995年開始對玉龍銅礦Ⅱ號礦體進行補勘。到目前為止,評價出超大型礦床1個、大型礦床3個、中型礦床1個,帶內還相繼發現了其他礦(化)點23處,成為我國乃至亞洲最有遠景的銅多金屬基地。同期,原地礦部高原地調大隊,成都地礦所等科研單位對藏東地區開展過較系統的地質礦產調查研究。
20世紀80年代初,西藏地礦局地質一隊評價了塞北弄錫礦及往過筒銅礦。
1997年以來,西藏地礦局地質六隊先後在該區進行礦點檢查和化探異常的二級、三級查證工作,每年投入上百萬元進行基礎地質工作和化探異常檢查工作,在金、銀礦產的找礦勘查評價方面取得較大的進展,如各貢弄斑岩型銅金礦的勘查、丁欽弄銅銀多金屬礦床點的勘查、趙發涌鉛鋅礦、干中雄銀鉛鋅多金屬礦、濱達一帶的鉛鋅礦化點等。
1999~2003年度開展的地質大調查項目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各項目承擔單位通過地質草測、1:5萬水系沉積物測量、1:1萬土壤地球化學測量、地質地球化學綜合剖面測制、野外快速分析、槽探、坑探和鑽探以及其他地質工作,發現和證實了一批重要的礦床(點),對某些礦床的礦床類型和礦床規模的認識取得較大進展。
2000年開始的地質大調查,發現並證實類烏齊-左貢帶的北段存在強烈鉛鋅銀礦化帶,存在一個鉛鋅銀多金屬成礦帶,北起織翁尕,南至干中雄以南,踏勘和初步研究認為,趙發涌、南越拉和干中雄可能達到大型礦床規模。新發現多個礦產地,月窮弄(摘龍)錫礦、織翁尕鉛鋅礦、干中雄鉛鋅礦、趙發涌鉛鋅礦。在拉諾瑪鉛鋅礦帶發現大型礦1處,中小型3處,礦化點多處,在拉諾瑪礦區存在著3個礦化富集地段,即03線36線、92線-116線、136線以南地段。2004年,在芒康縣新發現索打錫銅多金屬礦。
在玉龍斑岩銅礦成礦帶上,與鹼性斑岩有關的金礦床的尋找已經取得一定的突破。各貢弄礦床已經圈定了一定規模的金礦(化)體,新發現弄窪優者Cu,Au礦,新發現恆星錯Ⅰ號、Ⅱ號兩條礦化破碎帶。恆星錯具有典型的斑岩型礦床的圍岩蝕變特徵、面型蝕變分帶明顯。Cu,Mo,Pb,Zn,W,Co,Ag等異常特徵具有較明顯的分帶性,Cu,Mo,W在內帶,Pb,Zn在外帶。認為恆星錯斑岩體是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具備一定銅資源潛力的斑岩型銅(鉬)礦。
江達島弧帶發現並證實了丁欽弄銀銅多金屬礦床具有大型規模,並且新發現的滇達鉛鋅礦。
川西地區總體地質研究程度相對藏東較高,已發現的472處礦產地中的小型礦床、礦點、礦化點僅進行過一般性的踏勘或地表檢查工作,部分提交了相應的礦點踏勘檢查工作總結。已結束勘查工作的呷村、夏塞等8個大中型礦床,僅呷村銀多金屬礦床達詳查,主礦段達初勘,其餘7個為初步勘查。先後提交的大中型礦床地質報告有:《四川省白玉縣嘎衣窮銀多金屬礦床普查報告》、《四川省白玉縣勝莫隆鉛鋅礦床普查報告》、《四川省白玉縣孔馬寺汞礦床普查報告》、《四川省白玉縣呷村銀多金屬礦床詳查報告》、《四川省白玉縣呷村銀多金屬礦床勘探報告》、《四川省巴塘縣措莫隆錫多金屬礦床普查報告》、《四川省巴塘縣夏塞銀鉛鋅礦床普查報告》、《四川省巴塘縣杠日隆鉛鋅礦床普查報告》、《四川省巴塘縣納交系鉛鋅礦床普查報告》等。
義敦島弧帶的找礦工作在巴塘砂西銀鉛鋅礦、夏隆銀鉛鋅礦、興普勒含銀鋅錫礦、腳根瑪鋅錫礦、絨衣措西錫礦、熱朗澤銀鉛礦和白玉熱隆錫礦一帶取得重要進展,地表的物化探工作和地質成果較為吻合。重點解剖了熱朗澤銀鉛礦和白玉熱隆錫礦,發現二者具有大型以上礦床規模;基本查明了曲靖鉛鋅礦、底勒銀鉛礦、虐顏錫銀礦點的規模;新圈定了13個找礦前景較好的Ag,Pb,Zn,Sn,Cu組合異常。
1999~2006年以來,成都地質礦產研究所承擔了中國地質調查局礦產地質調查評價項目「藏東地區礦產資源綜合找礦預測與評價」;宜昌地質研究所承擔了金沙江阿中-戈波一帶地物化遙礦產資源綜合預測評價研究;西藏地調院地質六隊承擔了「西藏夏日多-馬牧普銅金銀礦產資源評價」、「藏東類烏齊-左貢金銀銅鉛鋅多金屬成礦帶遠景評價」;四川地調院承擔了「四川白玉-得榮義敦島弧帶銀錫多金屬礦產資源評價」,「藏東波密-八宿-洛隆富鋅放射性及貴金屬礦產資源潛力評價」;江西地調院承擔了「西藏東部秀格山-則達地區銅多金屬資源評價」;河南地調院承擔了「西藏丁青列索卡-泥拉拉卡地區鉑鎳鈷鉻資源調查評價」等;西藏地調院承擔了「西藏藏東江達火山島弧帶北段銅銀多金屬礦評價」,重點對丁欽弄銀銅多金屬礦床進行勘查評價;西藏地調院承擔了「西藏藏東拉若瑪鉛鋅礦多金屬礦評價」項目。以上項目的實施取得大量找礦成果。
4. 中國各地地質狀況
1、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廳(國土環境資源廳、國土資源局、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管理2、各地質勘查局、各有色地質勘查局、各煤田地質局、各核工業地質局、各冶金地質局
3、中國地質調查局:隸屬於國土資源部,副部級事業單位。
4、中國冶金地質總局(中國冶勘總局):直屬於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正部級事業單位。
5、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涿州):直屬於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正部級事業單位。
6、中國核工業地質局:隸屬於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7、中化地質礦山總局(涿州):隸屬於中國昊華化工(集團)總公司。
8、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隸屬於中國中材集團公司。
9、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指揮部。
10、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隸屬於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11、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以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為主)
12、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即新星石油有限公司)
13、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以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中心為主)
14、中國鹽業總公司(即中鹽勘察設計院)
15、延長油礦管理局(陝西省)
16、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
17、北京中色資源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地質院校:
1、中國地質大學(原武漢地質學院、北京地質學院)
2、吉林大學(原長春地質學院)
3、成都理工大學(原成都地質學院)
4、長安大學(原西安地質學院)
5、石家莊經濟學院(原河北地質學院)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地質勘查隊伍管理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國辦發[1999]37號)
(一)將原地質礦產部所屬的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質勘查單位統一劃歸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由省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歸口管理,並逐步實行企業化經營。
(二)組建中國地質調查局,作為國土資源部所屬的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的事業單位。具體職能和編制由國土資源部報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審定。
(三)各工業部門所屬地質勘查隊伍要根據不同情況積極推進改革。冶金、有色、輕工、化工、建材等部門所屬的地質勘查單位,可以從各自部門的實際情況出發,改組為企業或進入企業集團,具體實施方案由國家經貿委與各工業局研究確定。中國核工業總公司可以從所屬地勘隊伍中保留一支從事放射性礦產勘查的精幹隊伍,其餘與原地質礦產部所屬地質勘查單位同步進行屬地化、企業化改革,具體實施方案由國防科工委研究確定。武警黃金地質勘查部隊的改革,按照中央軍委和國務院的有關決定執行。輕工局所屬部分地勘單位,並入中國鹽業總公司。
一、地質部地勘系統
中國地質調查局:2001年成立,隸屬於國土資源部,副部級事業單位。
天津地質研究所(天津地調中心)
沈陽地質研究所(沈陽地調中心)
南京地質研究所(南京地調中心)
宜昌地質研究所(宜昌地調中心)
成都地質研究所(成都地調中心)
西安地質研究所(西安地調中心)
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
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 (全國地質資料館)
國土資源部實物地質資料中心
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
中國地質圖書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方法技術研究所
勘探技術研究所
探礦工藝研究所
探礦工程研究所
鄭州綜合利用研究所
成都綜合利用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院機關):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
各省市區地質勘查局(組建地質調查院)全部下放。
原石油地質系統於1997年成立中國新星石油公司,2000年劃歸中國石化集團。
二、冶金地勘系統(原冶金部地質勘查總局)
中國冶金地質勘查工程總局(中國冶勘總局),成立於2001年。
中國冶勘總局一局(華北局):燕郊:第一地質勘查院(燕郊)、中冶地勘岩土工程總公司(原冶金部第一勘察基礎工程總公司)、河北天元地理信息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秦皇島天元五一五鑽探工程有限公司(2006年從中冶地勘岩土工程總公司分出):原編制為:一隊:遷安;二隊:衢州;515隊:秦皇島;516隊:宣化;518隊:邯鄲;520隊:邢台;522隊:唐山;物探隊:灤縣;水文隊:定州;超硬材料研究所:探礦技術研究所:燕郊;測繪大隊:燕郊;建築規劃設計院:職工醫院:二級甲等;子弟學校:
中國冶勘總局二局(原華東局606隊):福州:第二地質勘查院、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一隊、二隊、三隊、四隊。
中國冶勘總局三局:太原:311隊、312隊、314隊、316隊、地勘院、岩土總公司。
中國冶勘總局山東局:濟南:2個專業公司,4個綜合地質隊、2個專業地質隊、2個勘查院、1個測試中心和1所高級技工學校:山東正元資源勘查研究院、新疆地質勘查院(烏魯木齊,外派單位)、山東正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冶勘總局中南局:武漢,分布在湖北、湖南、廣西三省八市:603隊:大冶;604隊:孝昌; 605隊:襄樊;606隊:黃石;607隊:宜都;608隊:黃石;609隊:黃石;水文隊:黃陂。
中國冶勘總局西北局:西安:西北地質勘查院(西安,原西安地質調查所);五隊(酒泉);六隊(漢中);烏魯木齊地質調查所。
中國冶勘總局地球物理勘查院:保定,國內三大航空物探隊伍之一。
中國冶勘總局遙感技術應用中心:北京
中國冶勘總局昆明地質調查院:昆明,原西南局昆明地質調查所。
中國冶勘總局廣州地質調查所:廣州
四川省(西南)、遼寧省(東北)冶金地質勘查局和冶金華東地質勘查局(安徽省)已下放。
三、煤炭地勘系統(即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總部原涿州,現遷北京豐台。
江蘇煤炭地質局:常州,勘探一隊、二隊、三隊、四隊、五隊、物測隊、機械研製中心、勘探研究所、江蘇長江機械化基礎工程公司。
浙江煤炭地質局:杭州,浙江華廈工程勘察院,浙江華廈建築基礎工程公司,浙江煤炭測繪院等。
廣東煤炭地質局:廣州新市鎮,152地質隊、201地質隊、202地質隊和江南基礎工程公司。
廣西煤炭地質局:柳州
湖北煤炭地質局:武漢,125隊、182隊、物探測量隊、地質勘查院和湖北省地質勘察基礎工程公司。
青海煤炭地質局:西寧,105勘探隊、132勘探隊、物測隊、勘查院4和青海岩土工程勘察咨詢公司。
第一勘探局:邯鄲,119勘探隊、129勘探隊、173勘探隊、物測隊、科教中心、地質勘查院、技術研究中心。
第二勘探局:北京,機械研製中心,建築工程公司,地質制圖印刷中心。
水文地質局:邯鄲,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勘察院、四個水文地質隊和物探、基礎工程、機電安裝、物資供應、地能空調、污水治理等六個專業公司。
航測遙感局:西安
中煤地質工程總公司:北京
煤炭資源信息中心:涿州
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涿州
幹部學校(黨校) :涿州
中煤地質報社:涿州
河北省(邢台)、山西省、內蒙古、東北(沈陽)、吉林省、黑龍江省、安徽省(蚌埠)、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泰安)、河南省、湖南省(株洲)、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陝西省、甘肅省、寧夏、新疆煤田地質局已下放。
四、核地勘系統(原中國核工業總公司地質總局)
核地勘隊伍組建於1955年,現有6個地區性地質局、52個地質大隊以及研究院所、工廠、醫院等90個縣團級以上企事業單位,分布於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中國核工業地質局(核工業地質調查院):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為其業務支撐單位,以6個地區核地質研究所為主體,組建6個核工業地質調查分院,核工業航測遙感中心、核工業西北地質局216大隊、核工業西北地質局208大隊、核工業東北地質局243大隊作為專業勘查隊伍。
6個地質局所在省的48個地勘單位,以省為單元,整體屬地化,組建遼寧省(東北)、江西省(華東)、湖南省(中南)、廣東省(華南、由韶關遷花都)、四川省(西南)、陝西省(西北)核工業地質局,其餘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29個單位屬地化後(組建了河南省(信陽,原308大隊)、貴州省、甘肅省、青海省等4個核工業地質局),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門管理。
五、有色地勘系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地質勘查總局)
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有色地調中心):成立於2001年,北京地質調查所、桂林地質調查所、新疆地質調查所、地質資料館、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
北京中色資源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中資環):成立於2003年,北京索坤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北京遙感中心、北京測繪院、北京中色物探有限公司(原物化探中心)、河北有色測繪公司。
19個地質勘查局全部下放:
1.天津華北地質勘查局(天津市地質調查總院,含河北):原華北有色地質勘查局,下轄514隊(承德)、517隊(石家莊)、519隊(保定)、地質四隊(秦皇島)、普查大隊(燕郊)、核工業247隊(寶坻,原屬核工業東北地質局)等六個地質隊和一所職工大學(保定),在天津局本部設有天津市地質勘查總院、地質研究所。
2.內蒙古有色地質勘查局
3.遼寧省有色地質勘查局
4.吉林省有色地質勘查局
5.黑龍江省有色地質勘查局
6.江蘇省有色金屬華東地質勘查局:南京。下轄805(六合)、806(徐州)、807(南京)、809(南京)、810(南京)、813(南京)、814隊(鎮江)、研究所(南京)、測繪院(鎮江)、礦產開發研究院(南京)、南京岩土工程勘查院。
7.浙江省有色地質勘查局:紹興,前身為重工業部南京地質勘探公司802隊。
8.河南省有色地質勘查局:鄭州,下轄勘查總院、一隊、二隊、三隊、四隊、五隊、六隊、七隊。
9.湖南省有色地質勘查局:長沙,下轄一總隊(郴州)、二總隊(湘潭)、214(株洲)、217(衡陽)、245(吉首)、247(長沙)、研究院(長沙)、礦業信息研究中心(長沙)等局屬正處級事業單位16個。
10.江西省有色地質勘查局:南昌,江西金源地礦集團公司。下設「五隊、三院、三中心」等11個事業單位。
11.廣東省有色地質勘查局
12.廣西有色地質勘查局
13.海南省有色地質勘查局
14.貴州省有色地質勘查局:貴陽,下轄一總隊(清鎮)、二總隊(六盤水)、三總隊(遵義)、物化探總隊(清鎮)、五總隊(安順)、六總隊(凱里)、地質勘查院(貴陽)。
15.西南有色地質勘查局(昆明,含四川)
16.西北有色地質勘查局(西安,屬陝西省正廳級事業單位,有12二級單位,分布於西安、臨潼、咸陽、寶雞、漢中、商洛等地)
17.甘肅省有色地質勘查局
18.青海省有色地質勘查局
19.新疆有色地質勘查局
六、化工地勘系統(原化工部地質礦山局)
中化地質礦山總局(中國明達化工礦業總公司):涿州,隸屬於中國昊華化工(集團)總公司。16家地質勘查院(河北、內蒙古、吉林、黑龍江(阿城)、江蘇(徐州)、浙江、福建、泰安(鉀鹽地質)、河南、山東、湖北(荊州)、湖南、廣西、貴州(遵義南白)、雲南、陝西)、1家地質研究院(化工地質調查總院(地質研究總院))、1家職工醫院。遼寧省(錦州)、安徽省(馬鞍山向山)、廣東省(花都)、四川省化工地質勘查院(彭州軍樂)等4家已下放。
七、中國建築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建材地調中心):
原國家建築材料工業局地質公司,轄26個各省、市、區總隊,現隸屬於中國中材集團公司。
八、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指揮部
九、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原為成立於1974年徐水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後總部遷涿州,2004年更現名。
十、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中心:高碑店,原為海洋石油勘探局。
十一、中國石化集團:新星石油有限公司
原地質礦產所屬石油地質單位於1997年成立中國新星石油公司,各石油地質局改稱石油局,2000年整體並入中國石化集團。
華北石油(地質)局:鄭州
東北石油(地質)局:長春
華東石油(地質)局:南京
中南石油(地質)局:長沙。
西南石油(地質)局:成都,地質勘察總公司
西北石油(地質)局:烏魯木齊
上海海洋石油(調查)局:
廣州海洋石油(調查)局:2001年劃歸中國地址調查局。
十二、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
十三、中國鹽業總公司:中鹽勘察設計院(前身是輕工業部鹽業勘探隊):長沙
5. 近年的研究與進展
20世紀70年代後期,沉積學新理論特別是碳酸鹽岩研究的成果被引入磷塊岩研究,使磷塊岩的研究有了長足進展,在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在「全國磷礦學術討論會」(昆明,1981)和「第五屆國際磷塊岩討論會」(昆明,1982)的推動下,我國磷礦研究達到一個高潮,特別是鄂、湘、黔、川、滇等省地質隊、研究所及中央所屬研究院(所)、地質院校等單位一大批從事磷礦地質勘查和研究的地質工作者、專家、教授,對揚子地塊震旦紀—寒武紀磷塊岩的礦床地質、岩石學、礦物學、沉積學、沉積環境、岩相古地理、磷塊岩成因等領域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許多可喜的研究成果,這些成果多以論文形式報道,大部分被收集在1981年和1982年國內與國際磷礦學術論文集中。近35年來磷塊岩研究邁出兩大步,第一步以物理富集成礦說為主線,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可以說物理富集成礦說發展到鼎盛時期,其標志是葉連俊等(1986)的「工業磷塊岩物理富集成礦說」的發表和他們的《中國磷塊岩》一書的出版(1989)。葉連俊等在其著作里對磷塊岩物理富集成礦作了這樣的論述:「中國的工業磷塊岩均主要為具碎屑結構的層狀磷塊岩,它們是各種類型的礦源層經碎屑、搬運、再沉積,多次沖刷簸選物理富集的產物」。磷塊岩研究邁出的第二步是生物成礦說的發展。1981~1983年,東野脈興在我國南方晚震旦世與早寒武世各主要工業磷塊岩礦床的礦石中,發現了大量多種形態的磷質微生物(化石),研究認為微生物建造了磷塊岩,並發表了「微生物建造的磷塊岩」(沉積學報,1985),葉連俊對其評價指出:「本文為磷塊岩生物成礦提供了新的事實,是一次新的貢獻,在磷塊岩成因研究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文獻」。朱士興等(1984)通過對開陽磷礦的研究認為,磷塊岩的形成與藻類和古代微生物有密切關系。沈麗娟、曾允孚(1989)研究滇東磷塊岩,發現5大類15個種屬的藻類磷質化石,認為藻類對磷塊岩的形成起主導作用。葉連俊等(1989)在《中國磷塊岩》一書中把生物作為主要磷質來源之一,並列述了細菌和顯微藻類的遺跡等7種生物源。東野脈興(1985,1989,1990,1991)將微生物學、生物化學和醫學等學科引入磷塊岩的研究,繼而又進一步研究了生物成礦作用、生物聚磷機理、成礦條件、成礦構造古地理和區域成礦規律,推出「磷塊岩生物成礦論」並被推薦在「中國地質學會七五重要地質成果交流會」(1991,北京)大會交流。這些研究成果表明,我國南方晚震旦世和早寒武世磷塊岩主要是生物特別是磷質微生物建造的。
生物成礦是當代地球科學發展前沿領域的重大課題,受到葉連俊院士的高度關注,他在「生物成礦研討會」上的報告指出:「過去,生物成礦作用的研究在長時期內進展緩慢,但是近年來開始受到國際科技界的廣泛關注。在國際地學界最大的地質大會中,過去幾屆涉及生物成礦的內容相當零散,但在1989年第28屆大會上不僅設立了生物成礦專題,而且在其他分組會議上也有大量的生物成礦為內容的報告;作為地球科學發展的前沿領域,生物成礦作用已引起了我國地學界的濃厚興趣。但是總的說來仍然處於薄弱甚至空白的狀態,我們必須急起直追,迎頭趕上」。在他的倡導下,於1990年初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資環局共同主持召開了「生物成礦研討會」,與會學者包括8位學部委員(院士)和近百名專家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論證,提出了「生物成礦作用和成礦背景研究」的立項意向,建議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採納,並於1991年底被確定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科學院重點項目加以實施。在葉連俊院士主持下,一個由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和微生物研究所及中國地質大學、南京大學、成都理工學院等的科研教學單位的科研人員組成的多學科研究集體,從1992年正式開始對這一高難度課題進行了不斷探索,選擇了揚子地區的黔、湘、桂、陝南、皖、浙西等地區作為主要研究地區,選擇Mn,P,Fe,Pb-Zn,天然鹼,Ba和Au等礦床重點解剖,經過4年的研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對生物有機質成礦的類型、作用、過程、標志及成礦生物的繁衍、成礦過程得以進行的環境和背景條件等方面都做了具體陳述,從而肯定了生物有機質作用在成礦全過程中的重要性能;確認成礦生物中最重要的是菌藻類微生物;確認並提出了生物有機質成礦的兩類共10項成礦標志;揭示了生物有機質成礦是受到成礦的物質基礎和成礦環境與背景制約的,是受到沉積分異相域及生物群落相域的協和與展布制約的,生物有機質成礦是事件性的,其時空定位受「沉積間斷效應」和「沉積邊界效應」制約,因而生物有機質成礦的時空定位是有規律可循的,成礦是可以預測的,是具有理論根據的。1997年經包括4位院士在內的專家組評議驗收認為:項目在生物成礦研究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前述生物成礦研究成果已被普遍認可,但是仍然為沒有生物成礦實驗資料的支持而感缺憾。作者在多年研究滇東地區磷塊岩的過程中,發現滇池是一個由20條匯水河流形成的匯水盆地,流域面積達3000km2,出水河流只有西南部螳螂川1條河流,外湖東、南、西分布大量寒武紀磷塊岩,每年有大量磷質被帶入滇池,特別是南部和東部流經磷礦區(層)的7條河流帶入的磷質,例如柴河每年每平方千米輸入總磷達355kg,可以說滇池是世界上磷質來源最豐富的湖泊之一,因此,滇池是研究磷的現代沉積和微生物成礦實驗的天然實驗室。他將這一設想和構思的成礦實驗研究目的、方法、技術路線等於1998年當面求教於葉連俊院士,引起葉院士的極大興趣,他鼓勵說,這是一個大膽的、可行的、敢為人先的設想,如能取得實驗研究成果,對生物成礦理論將是個重要貢獻,要盡早立項實施。作者於1999年申請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項目「滇池磷的現代沉積與環境污染防治對策」。由中化地質礦山總局地質研究院和雲南大學生物系微生物實驗室合作,組成科研團隊,經3年野外與室內實驗研究,按一定網度對滇池水體及表層底質(泥)取樣測試,依底泥磷含量劃分五個區,每個區施工鑽探岩(泥)心鑽孔剖面取樣,對水體、表層底泥及鑽孔岩心剖面樣品測試,研究細菌種群、數量、分布特點及其與磷含量的關系等。對滇池磷的現代沉積作用的研究發現,滇池微生物種群和數量繁多,但能對磷溶解、轉化、遷移、聚集、沉積的微生物主要有解磷菌和聚磷菌兩類。在底泥磷高含量區域,解磷菌的種群和數量與底泥磷含量成負相關關系,與水體磷含量成正相關關系,而聚磷菌的種群和數量與底泥磷含量成正相關關系,與水體磷含量成負相關關系;在底泥磷低含量區域,上述相關性則相反。表明當解磷菌的種群與繁衍量大於聚磷菌的種群和繁衍量時,底泥中的磷向水體遷移,反之,水體中的磷向底質遷移、聚集。這個事實令人信服地證明了微生物對磷循環的重要作用。滇池這種活著的微生物在自然環境條件下對磷的溶解、轉化、遷移、聚集和沉積作用,為古磷塊岩微生物成礦論提供了有力的證據,為微生物成礦論提供了可靠的實驗研究資料,填補了生物成礦實驗的空白。
研究成果得到楊遵儀、葉連俊、葉大年等資深院士的高度評價,認為本項研究獨樹一幟、率先垂範,開了磷塊岩研究的先河,研究成果居世界領先地位。研究成果支持了磷塊岩微生物成礦論,為古磷塊岩生物成礦提供了實驗研究資料,是一次新的貢獻,使磷塊岩生物成礦理論研究又上升到一個新階段。
磷塊岩生物成礦研究進展,近幾十年來邁出三大步,第一步是磷塊岩中發現大量多種藻菌類磷質化石及生物成礦作用研究,第二步是自然條件下現代活著的微生物對磷分解、遷移、富集及沉積作用的成礦實驗研究,為古磷塊岩微生物成礦提供了可貴的事實依據,第三步是磷塊岩微生物成礦理論體系的問世及找礦實踐的驗證,其標志是《磷塊岩成礦理論體系與找礦實踐》一書的(即將)出版。本書從磷質微生物的發現到磷塊岩微生物成礦論的創立,再到磷的現代沉積;從與微生物成礦論配套的陸緣坻成礦構造古地理到陸緣坻岩套、磷塊岩序列模式,再到陸緣坻控礦(找礦)模型的建立;從區域成礦規律與富集規律到成礦預測,再到找礦實踐的檢驗,構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系統的磷塊岩成礦理論體系。可以說磷塊岩生物成礦研究,目前已發展到鼎盛時期。事物的發展是無止境的,可以預期,磷塊岩研究會有更新的發展。
6. 獲中國地質科學院和中國地質學會十大科技進展項目
(一)西藏發現淺成低溫熱液型銅金礦床地質特徵綜合研究
項目來源:中鋁資源西藏金龍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委託項目;中國地質調查局工作項目(編號:12120113093);國家「973項目」課題(編號:2011CB403103);青藏專項優選項目(編號:12120113037400)。
主要完成人:唐菊興、孫興國、陳紅旗、王勤、李彥波、衛魯傑、李玉彬、丁帥、王藝雲、楊超、段吉琳、楊歡歡、張志、宋俊龍、高柯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中鋁資源西藏金龍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西藏地質礦產勘探開發局地質五隊、成都理工大學
主要成果:
近些年,世界范圍內與斑岩成礦有關的淺成低溫熱液礦床的勘查評價和綜合研究已經取得長足的進步,發現了眾多的超大型礦床,如Lepanto、El Indio、Goldfield等世界級銅金礦床。我國著名的紫金山就是一個典型的高硫型淺成低溫熱液銅金礦床,淺部以淺成低溫熱液型金礦為主,深部以斑岩型銅金礦為主。
2011年以來,增生造山成礦系統中的斑岩、淺成低溫熱液型銅金礦床的成礦機制與找礦突破研究分別獲得青藏專項優選項目、地調項目工作項目、中鋁資源勘查項目、國家「973」項目的資助。
研究內容包括:①西藏主要成礦帶是否存在與斑岩型銅金成礦系統有關的淺成低溫熱液礦床;②多龍礦集區的淺成低溫熱液礦床的保存條件;③榮那銅金礦床類型釐定和找礦突破。
取得新進展如下:
1.在多龍礦集區(鐵格龍南榮那礦段)發現超大型的淺成低溫熱液銅金礦床,基本查明其礦體地質特徵
鐵格龍南榮那礦段銅(金銀)礦床是2013年中鋁資源西藏金龍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個取得重大突破的銅(金銀)礦,該礦床具有淺成低溫熱液礦床所特有的礦物組合、蝕變組合和礦化特徵,是西藏第一例得到確認的淺成低溫熱液礦床,其現已控制的資源規模及推測的資源潛力遠比紫金山銅金礦大(張德全等,1991,2005;邱小平等,2010;劉羽等,2011)。
榮那礦段礦體總體呈北東向分布,控制礦體北東延長超過1200米,南東—北西向約800米,中部鑽孔施工至1136米(ZK3205孔)以上尚未穿透礦體(礦體厚度914.77米,Cu品位0.62%),礦體總體向北緩傾斜,剖面上為中間厚向外變薄的趨勢,呈一漏斗狀。
走向上、傾向上、垂向上均未控制住礦體,礦床規模有待進一步確定,有望實現超大型礦床規模。礦體Cu平均品位大於0.5%,伴生金銀,伴生Au平均品位在0.1克/噸左右,伴生銀平均品位在2克/噸左右。礦石以典型的細脈浸染狀為主,局部發育星散浸染狀—稠密浸染狀礦石,礦石礦物由銅藍、藍輝銅礦、硫砷銅礦、斑銅礦、黝銅礦、黃銅礦組成,從淺部至深部,銅藍、藍輝銅礦大量發育,交代黃鐵礦、黃銅礦、斑銅礦、硫砷銅礦和黝銅礦。銅礦物的含量:銅藍>藍輝銅礦>硫砷銅礦>斑銅礦>黃銅礦>黝銅礦>輝銅礦。黃鐵礦總體含量在3%~35%之間,在礦體中上部發育,上部黃鐵礦呈星點狀,浸染狀;中下部黃鐵礦呈脈狀,個別脈體厚達20厘米以上,黃鐵礦多發育在硅化脈、粘土脈體的邊緣或中心,表面發育溶蝕孔。顯微鑒定表明,黃鐵礦形成早於所有銅礦物。主要脈石礦物有明礬石、地開石、絹雲母、石英、硬石膏、粘土礦物等。在淺部發育條帶狀、層紋狀、皮殼狀、不規則狀明礬石、地開石,這在斑岩成礦系統中高硫型淺成低溫熱液礦床常可見到(Hedenquist et al.,1994,1999;Sillitoe et al.,2003)。
榮那礦區24號勘探線地質、蝕變及礦化分布圖
地開石(正交偏光)
明礬石(正交偏光)
令人感興趣的是,礦石中發育大量銅藍、藍輝銅礦交代其他硫化物現象,甚至在深達1100米孔深的礦石中也十分發育,此種產狀的銅藍和藍輝銅礦是傳統意義上的硫化物次生富集帶的產物,還是淺成低溫條件下交代作用形成的,這關乎對傳統硫化物次生富集成礦理論的挑戰,需要深入研究。
2.完善了「產學研」機制和商業性勘查評價技術體系,建立了礦床地質模型、估算了資源量,開展了礦床深邊部及外圍找礦預測,預測尕爾勤、地堡拿木崗礦區可以找到類似的礦床類型,為區域找礦指明了方向
(1)指導中鋁資源制定勘查質量監控標准化和規范化體系,按照N43-101和國家行業規范進行勘查評價,研究工作全程參與,並指導勘查評價。
(2)在尕爾勤、地堡拿木崗礦區發現孔洞狀、塊狀、條帶狀的石英、玉髓等,顯示深部存在淺成低溫熱液型銅金礦體和斑岩型礦體,為企業勘查評價指明方向。
(3)採用Micromine軟體,估算了鐵格龍南榮那礦床銅金銀資源量,銅金屬量528.6萬噸,平均品位0.55%;金金屬量74.8噸,平均品位0.08克/噸;銀金屬量1115.0噸,平均品位1.17克/噸。其中,工業礦的含量為:銅金屬量451.1萬噸,平均品位0.64%;金金屬量59.1噸,平均品位0.08克/噸;銀金屬量881.2噸,平均品位1.24克/噸。為一些礦業公司獨立技術報告的完成和科學決策做出了重要貢獻。
3.本項研究的重要意義和啟示
(1)科學新認識:榮那斑岩礦化疊加淺成低溫熱液型銅金礦化,K1m安山岩、玄武質安山岩形成於成礦後,蓋在已經遭受淺剝蝕的礦體之上,起到保存礦體的作用,導致高硫型礦體未被剝蝕。
(2)找礦新發現:發現多龍礦集區存在斑岩型+角礫岩型+淺成低溫熱液型的「三位一體」礦體組合,尕爾勤、地堡拿木崗發現硅帽,為區域找礦指明方向,為科學決策提供了依據。
(3)勘查新思路:為高光譜蝕變組合尋找淺部找礦標志;為大功率激電確定礦化強度;為國際標准進行勘查質量監督;形成基於「產學研」結合新模式優化勘查部署。
(4)找礦新突破:鐵格龍南榮那礦段從一個小礦點到500餘萬噸銅的超大型礦床,短短一年達到詳查程度,並提交了基於N43-101標準的獨立技術報告。
硫砷銅礦的能譜圖(硫砷銅礦是高硫型淺成低溫熱液礦床中的標志性礦物)
注釋:RN1604-171.6-3-003Cu3.29(Fe0.1)As1.15S4硫砷銅礦
明礬石的能譜圖(明礬石是高硫型淺成低溫熱液礦床中的標志性蝕變礦物)
注釋:RN1604-171.6-2-005K1.02Al3.31S2.44O14≈KAL3(SO4)2(OH)6明礬石
4.結論
(1)榮那銅(金、銀)礦礦石組構及礦物組合具典型高硫型淺成低溫熱液礦床特徵,是斑岩—淺成低溫熱液成礦系統的產物,中淺部為典型淺成低溫熱液型銅金礦,深部過渡為中硫型淺成低溫熱液礦化疊加在斑岩礦化之上。
(2)該礦床類型的發現及取得的重大找礦成果,結束了西藏至今沒有發現典型淺成低溫熱液礦床的歷史,對區域找礦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該礦床是西藏地區發現的首例超大型淺成低溫熱液銅(金)礦床,從礦床的礦石特徵及礦體規模來看,與福建紫金山銅金礦床具有高度可比性。是我國「第二個」超大型高硫型淺成低溫熱液礦床,規模比紫金山還要大得多。
(3)礦體規模巨大,礦石具明礬石、地開石蝕變組合,黃鐵礦的含量在3%~35%之間,銅礦物由銅藍、藍輝銅礦、硫砷銅礦、斑銅礦、黝銅礦、黃銅礦組成,特別是銅藍和藍輝銅礦在孔深1100多米處大量發育,從礦物組合分析,銅藍和藍輝銅礦是低溫熱液成礦階段的產物,推斷深部存在斑岩型銅(金銀)礦體。
(4)外圍尋找該類礦床潛力巨大,尕爾勤、地堡拿木崗將是下一步找礦突破的重點地區。
該項目入選中國地質科學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進展項目和中國地質學會2013年度十大科技進展項目。
在尕爾勤礦區發現的多孔狀石英(典型的淺成低溫熱液頂部的硅帽)
(二)全國重要礦產總量預測
項目來源: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項目
主要完成人:肖克炎、葉天竺、楊毅恆、陳建平、丁建華、孫莉、陰江寧、唐攀科、牛翠禕、汪新慶、叢源、婁德波、李楠、商朋強、李景朝、齊帥軍、白萬成、張瑩、王春艷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主要成果:
礦產預測評價是整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成果的落腳點,該項目經過近八年工作,主要按照礦產預測評價「五統一」的指導原則,通過技術理論研發、方法示範、技術培訓、多層次指導、成果驗收、成果匯總等,確保全國資源潛力評價項目的順利進行。主要成果是建立或完善了具有我國特色,符合我國地質條件,以我國特有的成礦系列理論為基礎的區域礦產預測理論與方法體系;依託GIS技術,研發了以計算機空間資料庫技術、數據挖掘技術為基礎的礦產預測全流程信息方法技術;以省級預測成果為基礎,完成了全國22種重要礦產的資源預測評價,初步摸清了資源潛力;在資源潛力預測的基礎上,在全國范圍內對重要成礦帶劃分了找礦遠景預測區,提出了找礦工作部署建議。主體成果可反映在如下幾個方面:
1.礦產預測理論框架
在前期國家支撐項目和「863」項目的基礎上,發展了成礦系列理論、成礦動力學理論和綜合信息礦產定量預測為支撐的礦床模型綜合地質信息礦產預測方法。發展了三個預測理論、三個基本預測流程和三個基本預測成果的礦產預測框架,提出了礦床模型綜合地質信息礦產預測方法。以多島弧板塊構造理論為指導,開展以成礦動力學為基礎建造構造編圖,構建扎實的成礦構造環境預測基礎;以成礦系列礦產預測類型為綱,建立礦床綜合信息找礦模型;以綜合信息礦產定量預測方法為指導,開展靶區(最小預測區)圈定和未發現資源量估算。
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預測軟體培訓班(西部)
全國重要礦產總量預測項目驗收會議
本次預測由於一輪、二輪區劃和礦產預測方法積累,特別是趙鵬大、陳毓川、王世稱、李裕偉、朱裕生等國內知名專家長期實踐總結預測方法,使得預測評價一開始就有頂層設計,保證了全國預測一盤棋和成果匯總的一致性。
2.礦產預測方法
結合具體礦產預測實踐,礦產預測方法創新很多。編制礦產資源定量預測方法、23種礦產預測方法工作指南、預測資源量估算方法、MRAS礦產預測方法、礦產預測成果匯總方法等技術文檔。先後在地學前緣、吉林大學、地質通報、地質學刊等刊物出版預測方法成果。主體預測成果創新是地質預測方面創新,特別是成礦系列指導下礦床模型系統的定量預測方法。
(1)成礦系列在礦產預測全面應用。在前人成礦系列「缺位預測」等理論預測的基礎上,全面地將成礦系列理論在礦產預測類型劃分、預測工作區圈定、預測模型建立、綜合預測區預測成果匯總等進行系統應用和發展。真正做到理論預測與集體實際信息資料預測結合在一起。
(2)以成礦系列關鍵成礦地質作用為基礎,總結了六大礦產預測方法類型。包括沉積礦產預測方法、侵入岩體型預測方法、岩漿熱液型礦產預測方法、層控內生型礦產預測方法、變質礦產預測方法、綜合內生型礦產預測方法等。它們在基礎編圖、預測要素提取、定量預測方法等有明顯不同。這樣使預測有可靠地質基礎,又有方法指導性和普適性。
(3)礦產預測類型是本次預測綱領。借鑒美國地質調查局預測模型,我們總結了23種礦產77個全國性模型。各省在此基礎上,以成礦系列礦床式為基礎,劃分了近千個地區礦產預測類型,以此為基礎,開展預測工作區劃分、預測模型建立、預測要素圖編制等工作。
(4)開展礦床模型地質體參數法新方法研究,並全面應用。應用礦床成礦系統理論,將成礦地質體、礦床、成礦地質異常作為整體,改進和發展了地質體積參數法。研究了控制資源潛力關鍵要素,認為成礦系統規模越大,礦床資源潛力越大。通過已知礦床系統的參數進行類比,預測未發現的礦產資源及其潛力。
(5)提出綜合預測要素圖編圖的模型及方法。建立預測區綜合預測要素圖編制方法及模型,認為只有建立好綜合編圖模型,有可能使預測要素圖能夠充分利用物、化、遙綜合信息。
(6)提出了資源量三維立體預測方法。盡管本次沒有進行系統三維建模方法研究,但在利用深部地球物理資料、深部地質鑽探資料等進行預測方面有一的定進展。如資源量估算過程中我們重點設計了預測地質體深度參數。對於該參數我們設計了7種確定依據,包括使用地球物理反演得到成礦地質體參數等。
3.計算機礦產預測全面應用
計算機空間資料庫技術及數據挖掘技術全面應用是本次預測評價的一大特色。所有的基礎數據都建立在GIS上空間資料庫,這些數據通過數據模型得到有效管理和使用。MRAS礦產資源評價系統在本次預測評價中得到了充分應用,它高效快捷地完成地質數據成礦信息提取和綜合。協助地質專家進行最小預測靶區圈定和資源量估算。如果沒有計算機空間數據管理工具,那麼完成25種礦產預測這項繁雜工程是不可想像的。同時預測成果數字化將為今後常態化工作提供方便的使用基礎數據。
4.全國23個礦種預測成果
全國重要礦種資源潛力評價成果是在省級和大區重要礦產總量預測成果的基礎上,從全國的層面進行了匯總,並劃分了全國層次的3級預測區。其主要內容包括,從全國層面上,按照累計查明資源儲量、不同省(自治區和直轄市)預測資源量、不同深度預測資源量、不同地質可靠程度預測資源量和不同利用程度預測資源量針對鐵、鋁土、銅、鉛鋅、鎢、錫、鉬、稀土、金、銀、銻、錳、鉻鐵礦、鎳、菱鎂礦、鋰、鉀鹽、磷、硫、螢石、重晶石和硼礦等23個礦種進行了匯總,並對重要3級預測區進行了評述。經過對全國23個礦種的匯總和綜合分析,全國重要礦種的查明資源儲量,以及預測資源量等一些重要特徵如表所示:
我國23個礦種預測區資源量統計表
續表
5.人才培養
通過多年項目技術培訓和實際工作,培養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一大批礦產預測年輕人員。這些年輕地質礦產預測人員既懂成礦規律、礦產預測,又懂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據不完全統計直接參與該項目的博士、碩士近50人,全國培養的預測評價人員近500人,為以後礦產區劃常態化提供人才保障。
該項目入選中國地質科學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進展項目。
7. 礦石選冶性能
為了考查礦區礦石的選冶性能,武警黃金第十二支隊2001年3月委託中國地質科學院成都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對安壩礦段305#脈礦石選冶性能進行了研究,並提交了《陽山金礦帶安壩礦段金礦石選冶試驗研究》報告。同年4月,中國黃金總公司、長春黃金設計院、蘭州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甘肅省黃金管理局、武警黃金指揮部和武警黃金第十二支隊共同規劃、編制了《甘肅文縣陽山礦區勘查開發技術方案》,對陽山礦區礦石進行了加工選冶性能的初步研究。2005年7月對311#脈群進行了選冶試驗研究,2006年11月對360#脈群和305#脈群金礦石進行了選冶試驗對比研究。
5.2.1采樣及加工流程
5.2.1.1采樣
根據《金屬非金屬礦產地質普查勘探采樣規定及辦法》中所要求的礦石加工試驗樣品採集方法,並結合礦區的礦石類型和礦石品級的分布規律,成都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及武警黃金第十二支隊的專業技術人員一起進行現場調查,確定了采樣位置與采樣方法。
2001年採集了安壩礦段305#脈礦石樣品,采樣點布置在1 921m標高YM001坑道的3個穿脈坑道內(CM01,CM03,CM04),共布置7個采樣點,采樣方法為剝層法。所采樣品按礦石類型和品級分別裝袋後,及時送到成都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進行配樣加工。
2005年採集了安壩礦段311#脈礦石樣品,采樣點布置在安壩礦段PD112坑道的沿脈YM112和穿脈CM15,CM17中。其中CM15分2個采樣點,CM17分3個采樣點,YM112分4個采樣點採集,合並成一個樣,共采6個單樣合計500kg。
2006年採集了安壩礦段360#脈礦石樣品,並和305#脈礦石進行了對比研究。樣品從鑽孔礦心中採集,共取11件樣品,其中ZK1740取樣3件、ZK0632取樣2件、ZK1432取樣2件、ZK0124采樣2件、ZK0932和ZK1332各1件,每件樣品重100~200 g。
5.2.1.2樣品加工
樣品經過粉碎加工、均勻混合、縮分後分別進行了化學分析和選礦實驗等,樣品具體的加工流程詳見圖5.1。
表5.1 陽山礦帶資源量總表
續表
圖5.1 樣品加工流程圖
5.2.1.3樣品組合
305#脈礦石試驗樣品的組合按采樣長度比例和樣品金品位分析結果進行了配礦。樣品組合情況見表5.2,組合的試驗樣品重100kg,金品位為5.94×10-6,與305#脈金礦體平均品位接近,代表性較好,可以滿足試驗的需要。
表5.2 陽山金礦305#脈礦石試驗樣品組合表
5.2.2305#脈群選礦試驗
5.2.2.1常規氰化浸出試驗
由於礦石中金礦物嵌布粒度細微,所以將試驗樣品進行了反復研磨,使粒度在-200目以下者達99%。對組合樣和1-1采樣點、2采樣點、3-1采樣點的樣品同時進行了直接氰化浸出試驗,由於礦石中的砷、銻對金的氰化浸出影響較大,浸出率極低(表5.3)。
表5.3 直接全泥氰化浸出試驗結果表
5.2.2.2常規浮選試驗
試驗條件:磨礦細度 -200目佔75.4% 一次粗選
葯劑濃度 Na2CO3 2.5kg/t
丁基黃葯 130 g/t
丁銨黑葯 100 g/t
2#油 30 g/t
第一次浮選試驗,原礦→磨礦→粗選→掃選,最後粗精產率為21.35%,品位達到22.30×10-6,尾礦品位為0.83×10-6,掃精品位4.03×10-6。
第二次浮選試驗是在第一次的基礎上,對葯劑制度做了適當調整,去掉了掃選作業,強化了捕金效果。粗精產率為18.81%,品位為26.74×10-6,尾礦品位為0.62×10-6,金回收率達90.96%。試驗結果見表5.4
表5.4 浮選試驗結果表
由於原礦含砷為0.79%,精礦含砷為2%左右,這種產品冶煉廠無法接受,因此單一浮選工藝不適於處理本礦區礦石。
5.2.2.3焙燒-氰化浸出試驗
此次採用了不同溫度下的多段焙燒試驗,焙燒能使部分載金礦物氧化分解,金浸出率也有大幅度的提高。但由於載金礦物種類多,對焙燒氧化分解的溫度要求不相同,因此,金浸出率始終在60%~64%之間波動。
5.2.2.4水化學氧化-氰化浸出試驗
此次選擇氫氧化鈉做砷、銻礦物的氧化劑,用常溫和加熱鹼性水化學氧化方法進行了預處理,然後氰化浸出。雖適當加熱有利於加快氧化反應,但金浸出率最高僅為74.24%。
5.2.2.5加熱水化學氧化-非氰化催化浸出試驗
由於礦區處於甘肅省南部,屬長江上游地區,因此此次選用硫代硫酸鹽體系作為試驗的非氰浸金試劑,加入催化劑強化浸金能力,通過不同溫度和預處理時間進行試驗,結果表明,預處理70℃,時間24 h,是比較適宜的條件,金浸出率可達91.41%。銅置換試驗表明銅粉能從非氰浸金液中有效地回收金,置換率達97.66%。
5.2.2.6加壓浸出試驗
試驗在酸性條件下進行,採用硫酸、鹽酸和硝酸3種酸分別調節礦漿的pH值,加入不同的組合試劑,在100~120℃、氧壓0.3~0.4MPa條件下浸出6 h,金浸出率達93.14%。
5.2.3311#脈群礦石選冶試驗
通過對311#脈群礦石的原礦光譜分析、多項分析、礦物成分、礦石結構構造、礦石類型、主要礦石礦物特徵和金的賦存狀態分析,浮選試驗研究,金精礦提金試驗研究,得出了以下結論:
1)安壩礦段311#脈群的礦石金含量為4.84×10-6,其他金屬含量很低,均無回收利用價值。礦石中含有0.51%的砷和0.84%的碳(其中含C有機0.54%),較高的砷、碳含量對常規氰化浸出會產生嚴重影響,因此該礦石屬於含砷、碳的難處理金礦石。
2)礦石中金礦物以自然金為主,其中部分為超顯微金。自然金粒度較細,一般為0.1~0.6mm,最小達0.05mm,主要賦存在褐鐵礦和粘土礦物中,自然金成色為952.4~967.9。超顯微金以晶隙狀態賦存於黃鐵礦和毒砂的晶格中。黃鐵礦和毒砂粒度均較細,尤其是第一期黃鐵礦粒徑多小於0.01mm,第一期毒砂粒徑為0.02~0.05mm,經電子探針分析這些微細的黃鐵礦和毒砂均含金。
3)由於原礦石中含較高的砷和碳,礦石不能直接採用常規的氰化浸出回收金,必須採用特殊的預處理工藝。因此,本次試驗研究對礦石採用了浮選富集—酸性氧化預處理—氰化浸出的工藝技術路線,較好地解決了礦石中金的回收技術問題。
4)通過浮選方法可獲得產率為10.21%的金精礦,金精礦含金46.52×10-6,選礦回收率為96.53%,金精礦仍含砷和碳,分別為5.25%和1.70%(C有機0.75%)。
5)通過試驗研究,這種金精礦在70℃常壓下,採用酸性氧化預處理-氰化浸出工藝,金浸出率可達到95%以上。
5.2.4360#脈群與305#脈群礦石對比研究
由於360#脈群埋藏深,屬盲礦體,目前只有鑽探工程式控制制,不具備採集選冶試驗樣品的條件。為了解其礦石的化學成分、礦物組成以及金礦物的賦存狀態,大致查明其礦石的選冶性能,在控制360#脈群的6個鑽孔中採集礦石樣品,進行了物質組分查定,並與305#脈群礦石進行了對比研究。
5.2.4.1礦石主要化學成分對比
305#和360#脈群礦石主要化學成分對比見表5.5。從表5.5中可見,360#脈主要氧化物SiO2,CaO及TFe含量略高於305#脈,而MgO,Al2O3,Ti O2含量相差不大。360#脈微量元素Sb含量較低,與礦石中輝銻礦分布不均勻有關。兩脈群礦石氧化物及微量元素含量總體較為相似。
表5.5 305#和360#脈群礦石主要化學成分對比表
5.2.4.2礦石主要礦物組成對比
305#和360#脈群礦石主要礦物成分對比見表5.6。從表5.6中可見,除305#脈含有一定量輝銻礦,360#脈中輝銻礦較少外,其餘主要礦物組成基本一致。
表5.6 305#和360#脈群礦石主要礦物成分對比表
5.2.4.3金賦存狀態對比
305#脈金礦物以自然金為主,主要賦存在毒砂、黃鐵礦和粘土礦物中,以包裹體金為主,占鏡下統計數的85.46%。在重砂和薄片鏡下觀察均未見到金礦物,在浮選精礦磨製的光片中見到的金礦物粒度細微,最大顆粒僅5~6μm,大部分為2~3μm或更小。
360#脈鑽孔塊樣磨製的光片在鏡下未見到金礦物,採用電子探針和電鏡掃描均未見到金礦物。為此,初步判斷360#脈礦石中的金主要以極微細的包裹體或以類質同象形式賦存在黃鐵礦和毒砂中。
5.2.4.4對比研究結果
從以上3個主要性質的對比可以說明,360#脈與305#脈的金礦石主要礦物組成和主要化學成分基本一致。唯一不同的是305#脈金礦石中含有一定量的輝銻礦,而360#脈金礦石輝銻礦的含量很少,化學成分分析結果也印證了這一點,但360#脈的輝銻礦含量低對金的浸出反而有利。
盡管360#脈礦石中的金賦存狀態判斷主要為晶格級金,而305#脈礦石的金以包裹體金為主,但從選冶工藝角度看,均屬於難處理金礦石,其實質基本一致。因此,對於360#脈金礦可採用與305#脈金礦石相同的流程,即採用浮選富集—濕法浸出能有效地回收金。以305#脈礦石選礦試驗工藝流程為依據,預估360#脈金礦石:浮選回收率可達到90%以上,金濕法浸出率可達到90%以上,總回收率在80%左右。
5.2.5礦石選礦工藝選擇
通過對比分析,初步判斷360#脈群礦石礦物組成、結構構造、金的賦存狀態與305#和311#脈群基本相似,因此可考慮採用相同的工藝處理360#,305#,311#脈群礦石。
根據礦區已有的資料和現場調查研究,並參考類似礦山生產實踐,對氧化礦石可採用碎磨自(半)磨+球磨工藝—全泥炭浸選別工藝—解吸電解回收工藝。
對原生礦石,破碎流程選用三段一閉路碎礦工藝,碎礦產品粒度為0~12mm。
磨礦流程借鑒陝西煎茶嶺金礦,採用一段閉路磨礦加水力旋流器分級構成閉路,磨礦細度為-200目佔75%。關鍵要進行球磨機和水力旋流器選型試驗。
選別流程採用浮選(一粗二掃一精)—精礦再處理工藝。
因2005年對安壩礦段311#脈和陽山礦段13#脈礦石採用浮選—酸性氧化預處理(常壓、70℃下)—氰化浸出回收金的工藝技術路線進行選礦試驗研究時,精礦金浸出率可達95%,較好地解決了礦石中金的回收技術問題,所以對安壩礦段305#和360#礦脈精礦的再處理也可採用該工藝。另外,也可參考甘肅省舟曲縣坪定金礦的選礦試驗研究結果。該礦自然金主要呈顯微細粒狀獨立金礦物分布於黃鐵礦裂隙和晶隙中,精礦中砷的平均含量為6.62%,有機碳的含量達到1%,也屬難選冶礦石。吉林冶金研究所對該礦做了浮選精礦加壓加熱氧化氰化試驗,金浸出率達到86.18%。
此次研究推薦選冶工藝流程如圖5.2所示。
圖5.2 陽山金礦選冶工藝流程圖
5.2.6礦石工業利用性能評價
陽山金礦礦石金礦物粒度極細,大部分金礦物在3μm以下,以微細包裹體金為主,原礦含有害元素砷較高,305#脈群為0.79%,360#脈群為0.46%,屬難選冶礦石。通過以上幾種工藝的試驗對比,加熱水化學氧化-非氰浸出和加壓浸出取得較好的指標,金浸出率都達到90%以上,但是這種新工藝目前還沒有工業生產實踐,生產條件要求苛刻,成本也比較高,因此在進行大規模工業生產時尚需進行大量的試驗研究和進一步技術經濟論證。
而浮選試驗中精礦產率為18.81%,浮選回收率較高,達90.96%,雖然精礦金品位低、含砷高,但通過對311#脈和13#脈礦石的選礦試驗研究,採用了浮選—酸性氧化預處理(常壓、70℃下)—氰化浸出回收金的工藝,精礦金浸出率可達95%以上,因此礦石的選冶綜合回收率可以達到86.41%(311#脈群選冶綜合回收率也達到91.70%)。另外對精礦的再處理可繼續作為下一步擴大試驗、半工業試驗研究的重點。因此採用浮選—酸性氧化預處理—氰化浸出回收金的工藝,可以達到較好的經濟指標。
8. 地質調查改革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我國地質工作管理體制改革不斷進一步深化,按照公益性地質工作與商業性地質工作分開的原則,組建了中國地質調查局,初步建立了中央和省兩級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即是指中國地質調查局及所屬隊伍。
一、中央和地方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的建立
1999年6月,國土資源部根據國辦發[1999]37號文精神,徵得中編辦審批同意,決定成立中國地質調查局,將原中國地質科學院管理的沈陽、天津、西安、南京、宜昌、成都六個地質礦產研究所,原中國地質勘查技術院管理的航測遙感中心,原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劃歸中國地質調查局。
2001年國土資源部印發了《地質隊伍「野戰軍」組建總體方案》,將國土資源部直屬的中國地質科學院及12個研究所、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中國地質博物館、中國地質圖書館劃歸中國地質調查局歸口管理。2002年,根據《國土資源部對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單位結構調整方案的批復》,中國地質調查局對局直屬單位進行了結構調整。
2002年,又下發了《國土資源部對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單位結構調整方案的批復》,進行了直屬單位的結構調整。
2004年7月30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印發了《中國地質調查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中編發[2004]2號),明確中國地質調查局為國土資源部直屬的副部級事業單位,負責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地質基礎信息資料,並向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
2005年1月,國土資源部印發了《中國地質調查局工作總體思路的通知》(國土資發[2005]12號)、《關於國家公性地質隊伍建設的意見的通知》(國土資發[2005]13號)、《關於進一步明確中國地質調查局有關職責的決定》(國土資發[2005]14號),將26個原歸口管理的地質單位整體劃歸中國地質調查局,實行統一管理。要求中國地質調查局根據我國國土面積、人口總量和國家對公益性地質工作的需求,與國家財政管理體制、地勘隊伍管理體制相適應,逐步建成一支結構合理、專業齊全、高素質的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由國家和地方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兩部分組成,總體規模2.5萬~3萬人,其中國家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在中國地質調查局現有直屬單位1萬人規模基礎上逐步達到1.5萬人(控制規模)。目前,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隊伍規模6500人。各省(區、市)陸續組建了地質調查院,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隊伍規模近1萬人。地方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在困難的條件下,積極探索,不斷建實建強。作為國家公益性地質工作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骨幹力量,承擔了大量地質調查任務,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土資源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06年1月,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國發[2006]4號),明確中國地質調查局統一部署、組織實施中央政府負責的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強化相關技術、質量、成果管理和社會化服務。以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單位為基礎,按照人員精幹、結構合理、裝備精良、能承擔重大任務的要求,抓緊建精建強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面向社會招聘專業技術骨幹,充實野外地質調查技術力量,增強野外調查和科研能力。省級政府也要盡快建實建強地方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中國地質調查局應通過項目聯系對其進行業務指導。
截至2009年底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共有正式職工6516人,離退休人員5706人。在正式職工中從事綜合管理的有1198人,區域地質調查機構1596人,專業地質調查機構1921人,科技創新與技術支撐機構2335人,公共服務機構664人,詳見表3-1。
表3-1(a) 2009年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人員情況(按機構)
表3-1(b) 2009年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人員情況(按工作性質)
注:數據來源於中國地質調查局2009年局屬單位綜合統計年報。
各省(區、市)陸續組建了地質調查院,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隊伍規模1萬餘人。地方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在困難的條件下,積極探索,不斷建實建強。作為國家公益性地質工作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骨幹力量,承擔了大量地質調查任務,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土資源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地質調查工作的全面展開
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啟動於1999年,它是在我國領域和管轄海域范圍內,主要對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等自然資源,開展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綜合調查評價工作,地質大調查是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的主要組成部分。
地質大調查按專業性質可分為:「一項計劃,四項工程」,即基礎調查計劃、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工程、地質災害預警工程、數字國土工程、資源調查與利用技術發展工程。地質大調查實施以來,獲取大量豐富的基礎地質調查資料,取得一批豐碩的地質調查成果,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地質找礦成效顯著
國土資源大調查以來,發現和評價了一批大型、超大型後備勘查基地,對全國礦產勘查發揮了重要的引導作用。新發現礦產地900餘處,新增一批重要礦產資源量(333+3341),過去10年全國新增重要礦產資源儲量之和幾乎佔到新中國成立50年總和的一半。在資源消費迅猛增長的情況下,扭轉了保有資源儲量消耗大於增長「寅吃卯糧」的被動局面,保證了資源儲量穩固增長態勢,基本穩定了重要礦產整體對外依存度,為提高國內礦產資源保障能力作出了重要貢獻。
(二)基礎地質工作程度明顯提高
實現了全國陸域中比例尺區域地質調查全覆蓋,系統開展了多比例尺區域地質、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調查研究,獲得了一批重要的國家基礎地質數據,為資源勘查、國土整治、城鄉建設、重大工程建設提供了豐富的基礎地質資料。大調查實施至2009年底,1∶25萬區調(含實測和修測)完成470萬平方千米,為陸域面積的49%,中比例尺區域地質調查實現陸域全覆蓋。1∶5萬區餘地質調查完成24.2萬平方千米,累計完成200萬平方千米,為陸域面積的20.8%。1∶20萬區域重力調查完成106萬平方千米,累計完成400萬平方千米,為可測面積的45%,等等。
(三)海洋地質調查取得重大突破
通過實施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的海洋基礎地質調查工作,圓滿完成了1∶100萬海洋區域地質調查示範,建立了適合我國海洋特點的工作方法和技術標准,編制了一批滿足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系列基礎圖件;完成了海洋油氣新區調查,取得了油氣資源調查技術方法新突破,發現了一批海洋油氣資源遠景區,為進一步開展油氣資源調查指明了方向;成功實施了我國天然氣水合物鑽探井,獲取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初步預測了我國南海北部陸坡天然氣水合物遠景資源量;完成了部分重點海岸帶環境地質調查與評價,為全面開展我國海岸帶環境地質調查工作奠定了基礎,為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
(四)地下水資源勘查評價取得重要進展
完成新一輪全國地下水資源評價和北方11個平原盆地地下水資源及其環境問題調查,完成東部10個省(市)40萬平方千米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基本查明西南地區石漠化狀況和地下水資源潛力。在乾旱和地方病高發區、西南岩溶和紅層區開展地下水勘查與供水安全示範,解決了1000多萬人飲水困難。完成鄂爾多斯盆地地下水資源勘查,為國家能源化工基地評價了43處大型、特大型遠景水源地,等等。開展長江、黃河、淮河等大江大河流域環境地質調查,為區域經濟規劃、環境保護和建設提供了基礎資料。
(五)地質災害調查、監測與預警工作成效顯著
初步建立重點地區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在防災減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完成了1640個山區丘陵縣(市)地質災害調查,初步摸清了10多萬處地質災害隱患的分布,圈定了防治地質災害的重點地區。陸續開展全國和30個省(區、市)的汛期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建立了群專結合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區。在長江三角洲地區、華北平原、汾渭地區開展了地面沉降和地裂縫調查。完成了全國重要礦山環境調查評估11萬個,為礦山環境治理和土地復墾提供了依據。建立了三峽庫區地質災害專業監測網,保障了庫區工程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初步查明長三角、華北平原、汾渭盆地的地面沉降分布和發育規律,建成空中遙感、地面GPS和地下分層標的立體監測網路體系。完成11萬多個礦山地質環境調查,為礦山恢復治理提供了依據。
(六)拓展了地質工作服務領域
多目標地球化學調查首次系統地獲得了31個省(區、市)160萬平方千米土地54種元素指標的高精度數據。全面查清了我國土地質量地球化學狀況,取得了農田、河流、城市、湖泊濕地、淺海等生態系統的區域生態地球化學評價成果。城市地質調查系統查明了上海、北京、天津、南京、杭州等重大城市的地下三維地質結構,為城市規劃、工程建設、災害防治提供了重要支撐。啟動了全球氣候變化地質記錄研究、地質碳匯潛力研究、二氧化碳地質儲存調查、土壤碳循環研究,已取得初步進展。探索推進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積極開展汶川、玉樹、舟曲等災區以及環渤海等地區探索開展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啟動全國資源環境承載力調查評價,主動服務區域發展規劃。配合南水北調、三峽庫區治理、青藏鐵路及核電站等重大工程建設,開展基礎地質調查和地殼穩定性調查評價。
(七)取得了一批原創性科技成果
青藏高原深部地殼結構與構造演化、高原隆升與古氣候變遷等科學問題研究取得重大進展。區域成礦理論研究、找礦模型研究和成礦體系、深部地質與結構探測、鹽湖地質、岩溶與環境地質等領域研究取得顯著進展。在技術方法方面,高光譜、磁法、重力、區域化探掃面以及測試分析等技術不斷創新,深部勘查技術得到發展。
(八)地質調查「走出去」初見成效
積極參加國際或地區性地學組織活動,與26個國家的地質調查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開展跨境成礦帶基礎地質編圖、成礦地質條件對比和成礦規律研究,並在重點成礦區帶開展了區域地質調查和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工作。建立並完善了覆蓋全球的礦產資源信息系統資料庫,已發布12個重要資源國家的國別報告,並為國內近300家單位提供境外地質礦產部分圖文數據服務,引導企業開展境外礦產勘查開發。
(九)信息資料社會化服務邁出新步伐
我國館藏地質資料數量不斷增加,截至2010年7月,近五年內全國共匯交地質資料52591種。至此,全國各級資料館藏機構共保存地質資料368226種。全國各級地質資料館藏機構加快推進地質資料信息化建設,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全國地質資料館館藏資料數字化率達到54%。構建了三級網路體系,研發了一批專業性和實用性強的應用系統。初步構建了覆蓋全國的地質資料公益性服務體系,推進了地質資料開發利用工作。地質資料信息為抗震救災、抗旱找水、擴內需、雙保工程等提供了基礎地質信息保障服務。開展試點示範,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
9. 地質工作的基本歷程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確定了「努力發展自然科學,以服務於工業、農業和國防的建設」的方針,地質學和地質事業贏得「建設的尖兵」的地位而備受重視,從而開始其大發展的歷程。
(一)地質工作管理機構的建立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成立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任命委員21人,李四光任主任委員,尹贊勛、謝家榮任副主任委員。委員會負責統一規劃全國地質工作,並適當集中全國地質學家解決國家建設的迫切地質問題。同年11月,委員會召開擴大會議,會議討論了四個問題:中央地質機構的組織;中央與地方地質機構的聯系;地質教育;1951年的工作計劃。會議明確提出,應人力物力集中解決煤、鐵、石油和有色金屬的資源問題。並建議地方地質機構應受當地人民政府及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雙重領導。
1951年,300多名地質工作者組成84個地質隊分赴全國各地區調查,其中東北地區仍為工作重點。至1952年,全國地質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包括80多個項目在內的地質工作計劃,對5000多平方千米的國土做了地質調查並繪制出圖件,鑽探進尺總計達到3萬余米。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決定成立地質部,任命李四光為部長,何長工等為副部長,以加強地質工作的領導,使地質工作適應國民經濟建設的迫切需要。地質部成立後,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隨即撤銷。在成立地質部的同期,重工業部、燃料工業部等有關部門,也先後相應地加強了各自的地質機構。中國科學院成立地質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強調理論與實際密切結合開展科學研究;接著成立古脊椎動物研究室。1952年,在院系調整中建立了北京地質學院和東北地質學院;各大學地質系擴大招生;建立專科學校;幾年後又建立成都地質學院。20世紀50年代初,與地質相關的北京礦業學院、北京石油學院等也建立了。從1952年起,先是各大行政區,後來是各省先後建立地質局,組織勘探隊。至此,地質工作管理機構基本完備。
(二)地質工作的大轉變
1952年11月,全國地質工作計劃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地質工作開始大轉變。會議的中心議題是制定1953年地質勘查計劃,這是中國地質工作第一次成為國民經濟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從此地質工作納入了國家計劃的軌道(夏國治,程裕淇,1990)。
1953年,中國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執行。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中規定的地質工作任務共有四項:第一,保證五年內開始新建企業的設計所必需的礦產儲量;第二,加強對某些以前沒有發現或者很少發現的和目前特別缺乏的資源(例如石油)和地區上分布不平衡的資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第三,有計劃地開展全國礦產的普查工作,進行部分的區域地質調查等工作,保證第二個五年計劃所需的礦產儲量,並為第三個五年計劃所需的礦產儲量准備資源條件;第四,加強水利資源和綜合流域開發的地質勘查工作,保證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重要水利工程和水力發電工程所需的地質資源,並為第二個五年計劃所需的水力資源開發做好准備工作。為此,五年內計劃探明可供設計的煤的礦產儲量202.7億噸,鐵的礦產儲量24.7億噸,計劃完成地質勘探鑽探工作量923萬米,提供地質勘探工作經費16.7億元(夏國治,程裕淇,1990)。
為了順利完成「一五」計劃所規定的地質工作任務,地質部將60%的技術力量保證有色金屬、黑色金屬及煤炭的重點勘探任務,以16%的力量有重點地進行普查。「一五」計劃開局之年,77%以上的地質人員到了野外,即使以科學研究任務為主的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也派出了大量科技人員密切配合。
「一五」計劃期間,共完成了74種礦產的勘查,有64種取得了可供工業設計使用的儲量。與1949年相比,銅的儲量增加了14倍,鉬的儲量增加了50倍,石油的儲量雖然不能滿足國家建設的需要,但仍比1949年增長了32.5倍,而且還開始了200萬平方千米的石油地質普查(夏國治,程裕淇,1990)。
(三)地質普查的全面展開
從1954年開始,地質普查工作全面展開,為此,地質部成立了普查委員會,組織了44個普查隊共2000多人,在20個省(區、市)的120多個縣的范圍內展開普查工作。至1955年,地質部所完成的普查工作量已由1953年的8%增長至20%。到1956年,地質部所屬各地質隊均已將二分之一以上的技術力量投入普查工作中。
1955年,地質部根據國務院決定開始承擔石油普查任務。1955年春節前後,地質部召開第一次石油普查工作會議,組成5個石油普查大隊,會同燃料工業部分別在准噶爾、柴達木、六盤山、四川等地進行大面積的石油普查,並強調運用地質理論指導探尋石油的重要性。同時,地質部還在華北平原進行了石油普查,並抽調技術骨幹充實各石油普查大隊的力量。1956年,石油普查規模進一步擴大,地質部派出14個大隊與地球物理探礦等隊伍配合,普查了新疆、柴達木、松遼平原、華北平原、四川盆地、鄂爾多斯、貴州、廣西等面積達40多萬平方千米的地區。
1957年,地質部做出石油地質工作戰略東移的決定,將找油的重點從西部轉移到東部各盆地。「一五」計劃結束時,找到的可能儲油構造累計達256個,有的已經鑽探出原油,為大慶等油田的勘探開發奠定了基礎(夏國治,程裕淇,1990)。
除油氣資源外,區域地質調查和其他礦產普查也大規模地展開並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幾十個具有工業價值的新礦區被發現。
(四)地質工作的曲折發展
1958~1965年地質工作經歷了曲折的發展道路。一方面,地質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區域地質調查方面,完成了1:20萬綜合區域地質調查面積43萬平方千米,開展了1:5萬區域地質調查的試點工作,出版了1:300萬全國水文地質圖及其說明書;在礦產勘查方面,全國共發現各種礦產的礦點10萬多個,探明有相應儲量的礦種93種;在工程地質方面,地質部與水電部共同完成了三門峽水利樞紐初步設計階段及壩區施工階段的工程地質勘探任務,完成了長江三峽初步設計所要求的工程地質勘察工作。另一方面,在那一特殊的歷史時期,不尊重客觀規律,盲目追求高速度、大計劃,也使這一時期的地質工作遭受了挫折。1958年,地質部門的23種主要礦產儲量的年計劃指標不斷加碼,分別超過國家批准計劃的1倍,有的甚至達到10倍。1959年和1960年仍然延續了這種躍進的勢頭。與此同時,地質工作出現了不按客觀規律辦事、不講必要的程序忽視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現象。這些都給地質工作帶來了損害。
1960年冬,中央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從1961年至1963年,國民經濟進入連續3年的調整時期。地質部也從1961年起,總結「大躍進」期間地質工作的經驗教訓,部署調整工作,並組織地質工作者對地質工作的性質、特點、規律、內部工作關系進行大討論。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地質工作逐步恢復了正常秩序,並開拓出若干新的工作領域。
這期間,地質部重點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①加強重點礦種和礦區的勘查工作。一是經黨中央和國務院批准,會同石油工業部在大慶長垣組織石油勘探會戰,同時開展外圍地區的普查勘探工作。二是加速勘查鉻礦資源。三是集中力量組織長江中下游各省協作,重點加強銅、鐵礦等礦產的勘查工作。②加強三線戰略後方的地質工作。地質部門根據黨中央關於加強三線建設的指示,對二線、三線地區和戰略後方的地質勘查工作做了相應的加強。③加強與發展農業有關的地質工作。④加強地質科學研究。新建了一批地質科研機構,出版了一批水平較高的科學專著和論文報告,「以任務帶學科」,強化了為國民經濟服務並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學術氛圍活躍,大地構造學領域的地質力學、多旋迴學說、地窪學說、斷塊學說、地殼鑲嵌波浪運動說等學派之間展開了爭鳴。⑤開辟了新的地質工作領域。如海洋地質工作、特種非金屬礦產的找礦勘探工作、地震地質工作以及第四紀冰川和現代冰川、珠穆朗瑪峰地區的地質考察、核爆試驗場工程選址等(夏國治,程裕淇,1990)。
(五)地質工作的艱難前行
「文化大革命」期間,地質工作像國民經濟其他行業一樣遭受了嚴重的挫折,但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地質工作者頂住壓力、排除干擾,地質工作艱難地前行。
一方面,地質工作遭受嚴重挫折,主要表現:地質教育事業損失慘重,北京地質學院先遷湖南石門,再遷湖北江陵,最後落戶武漢,遷徙過程中人才流失、物資毀損,地質院校停止招生達五六年之久;地質工作管理機構合並撤銷,研究機構下放管理,給地質工作帶來巨大損失;探礦機械、地質儀器等工廠長期處於半停滯狀態;地質工作隊伍中技術人員流失嚴重,全國地質工作技術人員由1966年末佔地質職工隊伍總數的19.1%,下降到1976年末的12.5%,雖然絕對數有所增加,但所佔比例急劇下降,造成隊伍結構的嚴重不合理,給地質工作帶來了長期難於解決的負擔(夏國治,程裕淇,1990)。
另一方面,即使是在這樣嚴重的困難局面之中,地質工作仍然在區域地質調查、礦產勘查以及開闢地質工作新領域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地質工作在困境中艱難前行。在區域地質調查方面,先後完成了青海等地的1:100萬區域地質調查面積約100萬平方千米;過半數的省市進行了1:20萬區域地質調查工作;出版了中國第一幅1:5萬區域地質調查正規圖件。在礦產勘查方面,石油、天然氣勘查取得多處突破,分別在隴東、蘇北、任丘以及南黃海、北部灣、珠江口、東海等地或構造見油、見氣,確證這些地區具有良好的油氣遠景,或構造鑽獲日產千噸的高產油井,發現古潛山型油氣藏;鐵礦勘查也獲重要進展,基本摸清了中國貧、富鐵礦的類型、特點、分布規律、儲量及潛在儲量、冶選性能等;其他金屬礦產和非金屬礦產的勘查取得許多新的發現,陸續發現和勘查了一些新的金礦、銅礦、稀土礦、鉑族礦、鉻礦等以及新的鹽礦、重晶石礦、天然鹼礦和許多非金屬礦產的新品種。在水文地質普查方面,一部分水文地質普查隊伍實行「工改兵」的制度,組建了基本建設工程兵水文地質普查部隊,普查部隊完成了350萬平方千米普查面積中工作條件最艱苦的190萬平方千米的任務。在開拓新的地質工作領域方面,地熱地質勘查、航空地質和航空綜合地球物理勘查以及將計算機應用於地質工作之中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在地質科學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包括編制出版1:400萬中國地質圖和1:500萬亞洲地質圖,中國地質礦產圖集,1:300萬中國海上及海域地質圖等,以及稀有元素礦床類型及其成礦特徵的系統總結、三峽工程、寶成鐵路沿線環境工程地質科研工作成果等。在對外交往方面,恢復了中國在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中的會員國地位,對中國學術界參加國際學術組織和學術活動起到了重要的示範作用和促進作用(夏國治,程裕淇,1990)。
(六)地質工作迎來勃勃生機
1978年中共中央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將黨的中心工作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中國迎來了科學發展的春天,也給地質工作帶來了勃勃生機,地質工作真正轉移到了為現代化建設服務,以地質-找礦為中心的軌道上來。
指導思想的撥亂反正。隨著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的貫徹落實,地質工作的指導思想進行了撥亂反正,明確提出地質工作要實行以地質-找礦為中心的工作方針,要把根本出發點放在提高地質找礦效果和地質工作的經濟、社會效益上。
地質工作管理體制的調整。為了加強地質工作的領導,1979年,國務院決定,撤銷原國家地質總局,恢復建立地質部,為加強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監督管理,1982年地質部改名為地質礦產部;各省(區、市)地質工作管理體制改為以地質部為主的雙重領導;冶金工業部、煤炭工業部、石油工業部、化學工業部及建材系統下屬的地質隊伍也相繼收回改為相關部委為主的雙重領導。
地質工作隊伍的表彰和激勵。地質部門先後三次評功授獎,表彰勞動模範、找礦有功單位和人員以及模範政治工作者等;為調動知識分子鑽研技術的積極性,地質部門認真落實知識分子政策,為知識分子評定和晉升技術職稱。與此同時,地質隊伍的結構得到優化,截至1985年底,地質部門隊伍41.8萬人,技術人員的比例由1978年的16%上升為20%,隊伍素質得到改善(夏國治,程裕淇,1990)。
學術交流活動的恢復和發展,地質科研工作得到加強。1982年,中國地質學會舉行學會成立60周年紀念大會和學術報告會,會上為40名從事地質工作50年以上的老地質工作者頒發了榮譽證書。這一年,中國地質學會會員發展到4萬多人。按照中央「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戰略方針,地質部門將科技工作重點放在為解決經濟建設和地質工作的關鍵性項目上,調整不同層次科研機構的分工協調以及地質隊、科研機構和院校之間的橫向聯合。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地質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在區域地質調查和重點礦產的普查方面。在區域地質調查方面,至1985年底,1:20萬地質調查完成了全國應測面積的88%,完成1:50萬、1:20萬區域水文地質普查922萬平方千米。在此基礎上,取得了一批重要基礎地質成果:出版了《中國地層》、《亞洲地質》、《中國古地理圖集》、《中國構造體系圖》等一批高水平的專著和圖集。通過全國范圍內的普查,發現了值得進一步工作的礦產地600多處,其中預計可達大中型礦床的約300處。有97種礦產新增了探明儲量,平均每年擴大規模的礦區135個。在南海珠江口、東海獲得日產291立方米、174立方米的高產工業油流,在塔里木盆地獲得日產1000立方米的高產工業油流,從而為海洋石油鑽探和塔里木盆地石油普查打開了新局面(夏國治,程裕淇,1990)。
10. 中國地質大學的寶石及材料工藝學專業怎麼樣
首先,告訴你這個專業在地大還不錯,分比較高。至於說什麼努力了就能感到什麼快樂啊,這個是肯定的,不管什麼學校和專業都是。但是,極少數很努力,大部分將就的過,還有幾個掛n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