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工程地質思考

工程地質思考

發布時間: 2021-03-05 17:06:06

1. 工程地質的內容簡介

本書為高等學校土建類專業應用型本科系列教材之一。全書共分9章:緒論中闡述了工程地質學的任務及研究方法,工程地質學在工程建設中的作用等;第2~5章講述了地質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包括岩石、礦物、地質構造,第四紀沉積物與地貌,地下水等;第6~9章講述了工程地質問題,包括簡要分析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等主要不良地質現象及其防治.系統介紹了工程地質勘察的目的、任務、方法以及報告的編寫,同時給出了實例,講述了工業與民用建築、道路與橋梁建設、地下與隧道建設、港口工程中的主要岩土工程問題,介紹了環境工程地質問題。每章結束附有小結及學習指導、思考題,旨在培養學生了解、掌握工程地質學的基本理論知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創新的能力。

2. 解決實物地質資料保管問題的思考與建議

張業成 趙曉青

(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

摘要 我國擁有海量實物地質資料,如何保管這些實物地質資料是困擾地質資料管理的難題。筆者認為,按照傳統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即使建設再多的實物庫也無濟於事。解決的途徑是在對實物地質資料進行分類分級的基礎上,本著少而精的原則,精選館藏實物,與此同時,通過建設數字實物館和虛擬岩心庫,最大限度地減少實物保管數量,提高信息服務能力。為實現這一目標,當前亟待制定實物地質資料分類分級標准以及篩選、銷毀、埋藏制度,研究數字實物館與虛擬岩心庫技術。

關鍵詞 實物地質資料;保管;模式;信息化

一、保管是制約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服務的最大問題

1.我國存有海量實物地質資料,且逐年增加

據2010年全國實物地質資料摸底調查結果,全國(不含港、澳、台地區,下同)有478個實物地質資料保管單位、1346個實物地質資料庫房,共存有47345個鑽孔的803×104m岩(礦)心、17×104袋岩屑、982×104件副樣、30×104件標本、66×104件光(薄)片;另有460處露天堆放點,存放岩(礦)心180×104m、岩屑1×104袋、副樣2.7×104件。

除了歷史積存的海量實物地質資料外,每年還要產生大量新的實物地質資料。據有關資料,近年來,我國地質勘查工作持續發展,每年實施的機械岩心鑽探工作量達到1000×104m以上,加上區域地質調查和化探等工作,每年至少產生幾百萬米的岩(礦)心以及幾十萬件副樣和上百萬件標本、光(薄)片等實物地質資料。

2.現有實物庫不堪重負,新建實物庫困難重重

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地質工作蓬勃發展,為了管理實物地質資料,地質勘查單位和礦區都建設了岩心庫或標本庫、副樣庫,實物地質資料保管工作比較規范。但伴隨實物地質資料的逐年增加,保管能力日漸不足,特別是20世紀70~80年代以後,多數地質勘查單位陷入困境,實物地質資料庫破損,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有名無實。

2002年國務院發布了《地質資料管理條例》,2008年國土資源部發布了《實物地質資料管理辦法》。在這些規範文件支持下,各級主管部門大力推進實物地質資料庫建設,但至今進展緩慢,特別是省級實物地質資料庫建設步履維艱——目前只有安徽省已經建成,大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剛剛開始籌劃,還有一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尚無著落。另外,地質勘查單位的實物地質資料庫建設更是不容樂觀——絕大多數地質勘查單位的岩心庫早已破爛不堪,且缺少維修更新能力。

實物地質資料庫建設面臨的最大困難是用地和經費,對於多數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地質勘查單位而言,這兩個問題在短期內是難以解決的。因此按照地質資料分級管理制度,建設覆蓋全國的實物庫尚需一定時間。

3.按照傳統管理模式,再多的實物地質資料庫也無力承擔保管工作

長期以來,規范我國岩(礦)心管理的規范性文件主要是原地質礦產部發布的《岩(礦)心管理規定》和《地質勘查鑽探岩(礦)心管理通則》(DZ/T0032—92)。在實際工作中,這些文件的有關岩(礦)心的現場管理工作得到較好執行,但其他方面的要求——庫藏管理以及縮減、埋藏等均被廢弛。之所以如此,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實物地質資料管理者缺少保管設施,沒有保管能力;與此同時,由於規范性文件只有入庫保管的規定,而沒有銷毀、更新實物地質資料的明確規定,所以不敢處置無力保管的實物地質資料,只能隨意堆放,任其自然銷毀,因此使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名存實亡。

按照《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和《實物地質資料管理辦法》的規定,我國實物地質資料實行國家、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地質工作單位分級保管制度,國家、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具有甲級資質的地質勘查單位都應建設符合要求的實物地質資料庫。

如上所述,在短期內我國難以建成覆蓋全國的實物地質資料庫。除此之外,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如果按照傳統的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模式,即使以後建成了實物庫體系,也無力承擔實物地質資料保管任務。首先,從國家層面看,2004年建成的實物庫大約可容納約60×104m岩心,2005年開始接收實物地質資料,至2011年底,入庫岩心約17×104m,平均每年入庫量近3×104m,按照這一速度,大約再經過15年(到2025年前後)將滿載,以後又將如何?已建成的安徽省實物庫和正在籌建中的省級實物庫一般可容納(20~50)×104m岩心,有效使用期20~30年。就地質勘查單位而言,已有(或新建)岩心庫的規模更是有限,一般容量是岩心(1~5)×104m,大者容量不超過岩心10×104m,而許多地質勘查單位每年鑽探工作量達(1~3)×104m,多者超過5×104m,地質勘查單位岩心庫僅能容納1~5年產生的岩心。因此,在傳統模式下,實物地質資料保管將是永遠難以解決的問題。

二、建立新的管理服務模式是解決實物地質資料保管問題的唯一途徑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實物地質資料庫無力承擔實物地質資料保管責任,而且按照傳統管理模式,即使建設再多的實物庫,也無法滿足保管需要。那麼,究竟如何破解這一難題呢?那就是改變傳統的以大量保管實物為主的管理服務模式,建立以信息化為支撐的數字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服務體系。建設方向或發展目標是:以實物地質資料信息共享與社會服務為導向,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對實物地質資料進行分類處理,在此基礎上,建立以數字實物地質資料館和虛擬岩心庫為核心的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服務體系。

實現這一目標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下列方面:

1.對實物地質資料進行分類處理,最大限度地減輕實物保管壓力

根據保管利用價值,將岩心等實物地質資料大致分為4類。

Ⅰ類:永久保管的實物地質資料。這類實物地質資料具有特別顯著的典型性、代表性、特殊性,或獲取難度很大,特別稀少,具有特別重要的保管意義或利用價值。這類實物地質資料主要匯交到國家實物地質資料庫或省級實物地質資料庫長久保管,或者交由國家和省級地質資料行政主管部門確定的委託保管機構長久保管。

Ⅱ類:長期保管和短期保管的實物地質資料。其顯著特點不在於典型性、代表性、特殊性,而是對地質勘查、科學研究以及專業教學、科學普及等有一定利用價值。這類實物地質資料應予以保管,但當其基本失去利用價值,或者有更適合的替代物時,予以清除或更替。這類實物地質資料除少量匯交到省級實物地質資料庫保管外,主要保存在地質工作單位,主要供本單位利用服務。

Ⅲ類:只保留信息的實物地質資料。這類實物地質資料目前難以確定其利用價值,但不排除在今後時期對某項工作可能有潛在的利用價值。對這類實物地質資料不保存實物,但建立由實物圖像、文字描述、測試數據等組成的實物信息檔案,然後按要求將實物埋存。

Ⅳ類:清除的實物地質資料。這類實物地質資料在滿足本項目需要後,無明確的再利用價值或長期保留意義,項目驗收後,對此類實物地質資料就近埋藏清除。

在上述4類實物地質資料中,Ⅰ類實物地質資料主要包括:科學鑽探、大洋調查、極地考察、航天考察等國家重大專項工程的實物地質資料;石油、天然氣、煤層氣和放射性礦產的代表性實物地質資料;非能源礦產的大型、超大型礦床以及新發現礦種或具有其他特殊意義的代表性實物地質資料;具有特別重要科研價值及檔案意義的實物地質資料。這類實物地質資料數量最少,估計不超過實物地質資料總量的1%。Ⅱ類實物地質資料估計為實物地質資料總量的10%~20%。Ⅲ類實物地質資料估計為總量的30% 左右。Ⅳ類實物地質資料估計為總量的50%~60%。

按此分類處理,可以大大減輕各級實物地質資料館的保管壓力,從而把分級保管責任落實到位。

2.改變實物地質資料高度集中保管的方式,構建合理的保管體系

我國實物地質資料實行國家、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地質工作單位分級保管制度。如前所述,我國實物地質資料類型多樣,數量巨大,即使通過分類處置後,仍有相當數量的實物地質資料需納入國家和省級實物庫保存。為了使國家實物庫和省級實物庫能長久承擔實物地質資料保管任務,除了嚴格精選,控制入庫數量和建立藏品更新機制外,還應更新拓展集中保管的含義——無論是國家實物庫還是省級實物庫,並不限於一個高度集中的庫房,它們可以是幾個或更多庫房;這些實物庫可以是分散在不同區域的地區分庫,也可以是受國家或省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的委託庫。如此形式多樣的保管方式,加上分散在各地的基層實物庫,構成覆蓋全國的實物地質資料庫藏體系,緩解或解決高度集中式保管的問題。

3.通過建設數字實物地質資料館和虛擬岩心庫,轉變傳統的以實物為重心的管理模式,實現實物管理與信息管理服務的有機結合

傳統的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工作局限於實物保管和提供觀察取樣。近年來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開始岩心掃描、標本照相和網上服務等工作,但仍然沒有改變以實物為重心的管理服務模式,因此實物地質資料館不僅保管壓力巨大,而且社會服務受到很大的限制。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就是建設數字實物地質資料館和虛擬岩心庫。

數字實物地質資料館是在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基礎上,通過數字化手段,採集實物地質資料信息,並進行存儲和管理,通過網路向社會提供服務利用,從而實現實物地質資料信息資源共享。

虛擬岩心庫是數字化的岩心資料資料庫,它主要保存岩心、標本、光(薄)片等實物圖像數據以及結構構造數據、岩性及礦物成分數據、物性數據、元素組成數據等;虛擬岩心庫還是基於互聯網的實物信息服務工具,通過虛擬岩心庫的服務網,用戶可以方便快捷地獲取所需要的信息資料。

建設數字實物館和虛擬岩心庫,不僅是工作方法的提高和發展,而且是管理理念與服務模式的轉變——由傳統的以實物保管為主體的模式變為以實物為基礎、以信息加工集成為導向的管理服務模式。通過這種模式開發、貯存的數字化實物信息資源,基本不受庫容量限制。因此除了建立永久保管的館藏實物的數字信息外(即實物地質資料分類中的Ⅰ類實物信息),還採集長期保管和短期保管以及埋藏實物的信息(即實物地質資料分類中的Ⅱ類、Ⅲ類實物信息)。另外,這種模式將大大方便用戶利用實物地質資料,並且促進全國范圍的實物地質資料信息共享。

三、當前需要開展的工作

實物地質資料保管是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的關鍵,同時又是一項艱巨而又長期的任務,應本著總體籌劃,逐步推進的原則加以解決。根據發展需要和可能,當前應著力開展下列幾方面工作:

1.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地推進實物地質資料庫建設,逐步建立並不斷完善分級管理與委託保管相結合的實物地質資料保管體系

為了落實實物地質資料分級管理責任,使有限的庫藏資源發揮最大的作用,必須合理劃分各級、各類實物地質資料館的管理責任,確定各自的保管范圍,在此基礎上,科學規劃全國實物地質資料庫布局。

筆者認為,科學規劃的要點主要包括:第一,各級實物館(庫)和各類實物館(庫)要有明確的分工和定位,避免相互雷同,浪費庫藏資源;第二,淡化高度集中的保管模式,也就是說不一定把那些特別重要的實物都集中到國家實物庫和省級實物庫保管,而是通過建立分庫以及委託保管的形式,分散於不同地區甚至基層地質工作單位,按照國家實物庫或省級實物庫的要求予以保管,從而最大限度地減輕國家庫和省庫的保管壓力。

另外,由於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各地質工作單位的情況和能力千差萬別,所以盡管各級實物庫建設應該有統一的基本要求,但具體的實物庫數量、規模、結構等應因地制宜,不宜嚴格統一。

還有,由於建設實物庫需要土地、資金等,所以在短期內難以完成省級實物庫建設。在這種情況下,可採取維修舊庫房、租賃庫房以及代管等方式,解決實物地質資料保管問題。

總之,採用科學規劃,因地制宜的原則部署和實施實物庫建設,經過5~10年的努力,可望在全國形成布局合理、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實物地質資料保管體系。

2.制定實物地質資料分類分級標准以及篩選、縮減、更新、埋藏技術方法與工作制度,為實物地質資料保管提供基礎保障

如前所述,落實實物地質資料分級管理,首先要對實物地質資料進行分類處置。而要落實分類處置,必須首先研究制定實物地質資料的分類分級標准。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制定實物地質資料的篩選原則、篩選依據、篩選細目和篩選方法、工作制度等,指導和規范實物地質資料篩選工作。

應該強調的是,在研究制定實物地質資料分類分級和篩選方法與工作制度時,應本著少而又少、精而又精的原則,嚴格Ⅰ類(永久保管)實物地質資料的篩選標准,避免數量過多,造成國家實物庫和省級實物庫不堪重負而無力履行正常職能。

在建立實物地質資料篩選制度的同時,必須建立實物地質資料縮減、更新和清除、埋藏制度。也就是說,即使屬於應予保管的實物地質資料,在入庫前可以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縮減,把長期保管的實物減少到最精華的部分,進一步減輕庫藏壓力。另外,即使入庫的實物地質資料,如果已經失去長期保管意義,或者已經有更好的予以替代,也可以進行更新和清除,通過吐故納新,減輕庫藏壓力,增加實物庫活力。

對於實物地質資料保管和管理而言,埋藏制度同樣重要——沒有埋藏,就沒有保管,也無需篩選。長期以來,由於我國實物地質資料埋藏技術方法不完善,埋藏工作制度不明確,所以埋藏工作極不規范,絕大多數地質工作單位怕承擔責任,不明確實施實物埋藏工作,而是任其自銷自毀。基於這種情況,在規范實物地質資料篩選、保管工作的同時,必須研究建立科學可行的埋藏制度,主要包括3方面內容:①埋藏依據和埋藏范圍——哪些實物、什麼時候可以埋藏;②埋藏要求和埋藏方法——埋藏地點、埋藏方式、登記存檔等;③埋藏工作程序——申報、批准等。在研究和制定實物埋藏制度時,應盡量簡化工作制度,縮短時間,並盡量就近埋藏,做到該埋即埋。

3.研究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的信息化技術,推進虛擬岩心庫和數字實物地質資料館建設

如前所述,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服務工作的發展方向是盡可能地減輕實物保管壓力,又能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服務需要。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就是不斷提高信息化水平,其中,最關鍵的措施是建設虛擬岩心庫和數字實物地質資料館。由於目前這方面的工作剛剛起步,所以應立即啟動研究工作,盡快形成可行的技術方法。

研究的目標任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內容:一是在已有實物掃描照相技術基礎上,研究開發功能強大的掃描圖像分析系統,包括高清彩色圖片獲取以及岩石結構成分、岩性及蝕變分析、光譜元素分析等技術;二是在原有實物信息服務系統基礎上,研究建設功能更加完善的實物信息資料庫及網路服務工具,進一步提高服務能力。

四、結語

實物地質資料保管是制約實物地質資料清理和匯交的重要因素,因此是困擾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的一大難題。解決這一難題的途徑是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將以實物為主轉變為以實物信息為主。按照這一發展方向,今後在推進實物地質資料匯交工作過程中,同時實施實物地質資料銷毀、埋存和更新、清除;在管理技術方法與制度建設方面,盡快建立並不斷完善實物地質資料分類分級以及篩選方法與工作制度;在實物地質資料庫建設方面,除因地制宜地推進實體實物庫建設外,應著力研究數字實物地質資料館和虛擬岩心庫技術,加快信息化進程,徹底解決實物保管問題。

3. 對大地質觀指導下的大地質工作的思考

劉天科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北京,101149)

一、大地質觀的內涵

所謂大地質觀,不再是一種單純追求以資源保障為主的地質工作理念,而是資源環境保障並重的多目標、多功能的大地質工作理念。地質工作是國民經濟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只有樹立科學的大地質觀,才能使我國地質工作滲透到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更好地為現代化建設服務。

我國地質工作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擴大服務領域,取得了一定成效。90年代中期,可持續發展戰略對地質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地質工作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地質勘查找礦工作,而是轉化成一種具有較寬服務領域,較大工作范圍,較多類型的參與主體,綜合的技術手段,以及社會化的地質資料共享的大地質工作。在這種情況下,提出了從傳統地質工作思想轉向以「地球系統科學」為核心內容的現代大地質工作的理念,這使得地質學向大地學、大資源、大環境、大市場方向發展,不斷擴展多學科交叉研究領域。大地質工作與傳統地質工作的根本區別在於從資源保障為主,向資源、環境、災害防治並重的多目標、多功能的地質工作改變。

二、大地質觀指導下的大地質工作特點

1.更加廣闊的工作領域

大地質工作服務於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除了具有發現和勘查能源、礦產資源的功能外,從環境、災害地質到農業發展、城市建設、工程建築和醫學等無一不與其有著直接和間接的關系。因此,要進一步拓寬以下地質工作服務領域。

(1)能源與礦產資源勘查。近年來,大部分大宗礦產資源儲量增長緩慢,國內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後備基地嚴重缺乏,部分主要礦山資源的可供能力和保障程度大幅度下降,礦產資源的供需失衡和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對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資源保障水平持續下降。迫切要求加強地質礦產勘查工作,提高主要礦產資源的保障程度。許多開采多年的老礦山,面臨著後續資源不足甚至枯竭的困境,為老礦山尋找接續資源是地質工作發展的又一領域。

(2)地質環境調查評價。大地質工作在生態環境建設中應該發揮重要基礎作用。由於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對環境影響的范圍和強度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地下水污染、地面沉降、地裂縫、礦山環境、海水入侵等地質環境問題日漸突出,地質環境調查評價與監測工作面臨著更艱巨的挑戰。未來開展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評價與監測,以及海岸帶及近海地質災害、生態環境地質等調查評價工作勢在必行。

(3)地質災害監測預防。目前,全國有20多條鐵路干線受到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的危害。河流沿岸特別是峽谷段常常是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密集發育段,對河流航運的危害和影響亦非常嚴重。其中長江是遭受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最嚴重的河運航道。為此,我國正在加強突發性地質災害和緩變性地質災害調查監測,開展全國地質災害多發區的地質災害調查與風險性評價,建立重要地區地質災害專業監測系統和地質災害易發區群測群防監測體系。

(4)工程地質工作。國家重大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地質工作提供安全支撐。當前,三峽工程、南水北調、西氣東輸和青藏鐵路等重大工程,都位於或穿過地質災害多發區和易發區。查明這些重大工程周圍和沿線地區的地質環境背景和地質條件,准確預測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和地質環境的變化趨勢,對一些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實施專業化的監控或工程治理,以保障國家重要基礎工程設施的正常建設和運營,是地質工作必須完成的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

(5)水文地質工作。全國水文地質調查和地下水資源評價是新時期我國地質工作的一個重點領域。應結合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開展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開發利用和水環境保護工作,在區域水循環、水文地球化學、礦山水文地質與礦山環境保護、地下水污染控制等方面開展進一步的研究。

(6)農業地質工作。解決「三農」問題是我國今後相當長時期內經濟工作的重點。農業發展需要地質工作的大力協助。優先部署重要農業經濟區帶、經濟發展對環境影響突出地區和人口密集區的與農業有關的多目標生態地球化學調查、耕地土壤污染監測、土壤水調查、開發利用土壤水,加強農業地質災害調查評價,提出有效防治方案,是地質工作擴大服務領域的方向之一。

(7)城市地質工作。城市是人口、工業集中的區域,它的發展需要有足夠的能源、礦產資源、水資源,需要穩定的區域地質構造背景,這些都需要地質工作全面介入。城市建設逐漸由平面開發向空間立體開發轉變,如建築工程地基、水庫大壩、地下挖掘工程(地鐵、隧道、儲存油氣、輸氣管道工程等),使城市生態地質災害等地質問題日漸突出。城市群的礦產資源、能源、地下水資源狀況及變化趨勢的研究需要開展城市地質工作。

2.多元化的地質工作投資主體

傳統的地質工作主體以國有地質勘查單位為主。但據國土資源部《2003年度全國固體礦產勘查通報》提供的資料,2003年度全國實施的固體礦產勘查登記項目8751個,為3188個探礦權人所持有,而國有地質勘查企事業單位僅持有24%的勘查項目,其餘部分已出現多元化趨勢。探礦權人以國有地質勘查企事業單位為主體的局面已被打破。

新時期地質工作已經開始出現公益性地質工作與商業性地質工作並存的局面;隨著體制的完善,前者的比重在逐年減少,後者的比重在逐年增加。投資主體出現了多元化的特徵,經營形式具有了營利性、企業性,由過去主要是政府獨家投資的方式,轉變為中央與地方、地方與地方、政府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聯合投資以及中外合資、合作等多種方式。多種經營形式的地質工作與金融業緊密地融合,遵循「誰投入、誰受益」的原則,礦產勘查投資主體多元化格局已經初步形成。

3.更加科學的地質思維方式

具有從微觀、宏觀到宇觀,從地下、地表到空間的地球系統科學觀的新時期地質工作,折射到實際工作領域,就是人們常說的「大地質工作」。當前,地質學領域的全球變化研究空前活躍。地球是處於不斷演變中的一個整體,對地球的研究不應當受國界限制,當代地質科學研究的3大主題——岩石圈、全球變化、地球深部圈層以至各圈層的相互作用,都是著眼於全球的。未來的地質工作會更加開放,在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加快發展。國家正在加緊鼓勵和積極參與國外的地質礦產工作,為保障國家資源安全開拓更大的市場。

地質工作思維方式從分析性思維向分析性、協調性、綜合性思維相結合轉化;從局部認識地質現象,轉向對地球整體的宏觀多層面研究;從描述解釋地球、把地質體作為主要研究對象,轉向規劃地球、著眼於研究人類活動與地質體的相互作用;從由找尋和利用資源為主要目的,轉向以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防禦自然災害為目的。傳統礦產資源勘查評價的指導思想也發生了重大變化,由以資源技術評價為主,轉變為環境評價、技術評價和經濟評價相結合的綜合評價。加強了多學科的交叉、多技術的聯合和多部門的合作調查研究工作。

4.多種技術綜合應用

地質工作的發展依賴地質科技的進步,但往往涉及許多學科和不同的部門,要想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加強多學科的交叉、多技術的聯合和跨部門的合作。採用現代探測技術、分析技術和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已引起地質工作領域、調查手段、管理方式和成果表現形式等的巨大變革,提高獲取地質信息的廣度、深度和精度,極大地促進了對地球系統科學的認識和理解,基本實現了以高新技術為支撐的地質工作現代化。

5.地質資料社會化共享

地質資料是指在地質調查、礦產勘查、水文和工程地質勘測等地質工作中通過觀測記錄和分析研究形成的原始地質資料、成果地質資料,以及直接獲得的岩礦芯、各種樣品和標本等實物地質資料。目前,國家和社會越來越多地感知地質工作的多元服務及其效用,推進多目標地質資料在專業化基礎上向社會化、市場化發展。基礎地質資料信息成為各級政府制定區域發展規劃,建設重大經濟工程等方面的重要依據。同時,人們需要掌握更多的地質學信息,以更好、更安全地開展各項社會經濟活動。

6.需求驅動型的服務意識不斷增強

新時期地質工作的服務意識發生了巨大變化,從傳統的被動服務轉變為主動服務,由傳統的供給驅動型轉變為需求驅動型,地質工作更加重視利用現代技術傳播地學信息,為社會和公眾提供快捷、有效的服務。以滿足國家、社會不同用戶需求為目的,提供相應的地質產品,如要求地質科學提供合理利用和優化配置資源的信息,提供減輕災害和保護環境的信息等。地質部門加強了基礎資料庫建設,通過網路為公眾和決策提供通俗易懂的地質科學和地質調查成果信息。地質調查機構服務意識的轉變最為明顯,地質調查成果的表達以用戶為核心,服務優先的工作意識不斷增強,同時在服務方式和服務水平等方面都有了巨大轉變和提高。

三、傳統地質工作向大地質工作轉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商業性地質工作機制有待完善

目前,國家財政投入的公益性地質工作在一些競爭性的、商業性的領域中逐步退出,商業性地質工作從計劃經濟體制調節轉向市場經濟體制調節。但是,當前礦業要素市場不發育,礦業權市場還不規范,總體上礦業資本市場發育程度還不是很高,形成的地質工作機制在過渡的階段遇到了許多矛盾,使商業性地質工作發展緩慢。風險勘查籌資和退出機制尚未形成,仍是困擾商業性地質工作的重大障礙性因素,影響了地質工作主體多元化的形成。

2.地勘單位的改革措施還需要深入落實

在管理體制上,地勘單位從部門管理轉向屬地化管理基本到位,但融入地方經濟的程度存在差異。國有地勘單位企業化轉制和股份制重組的改革使相對單一的國有綜合性地勘單位轉向多種經濟成分、多種業態的企業型經濟實體,但是,地勘單位大都希望用放慢轉制來爭取生存空間,事企不分仍很普遍,延緩了改革、轉制的步伐。

3.地質勘查經費有效投入不足

近10多年來,地質勘查費投入占國家財政支出的比例和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均呈下降趨勢,有限的資金難以滿足全國地質勘查的需求。地勘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在1990年最高,約為0.52%,而在1997~2003年則持續下降,由0.39%下降為0.22%。特別是用於地質調查工作的有效投入逐年減少,原因是地勘費主要用於支付逐年增長的離退休人員費用等非地勘業經營性費用,真正用於地勘工作的費用很少。同時,中央地勘經費投入和管理分散,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

4.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不夠

首先,地質資料管理和社會化服務中存在自我封閉性問題,地質資料信息資源社會化利用程度低,而且全國地質資料比較分散。地質成果大多還是傳統地質工作的半成品,表達方式陳舊,非專業人員難以接受,降低了社會利用率。

其次,管理流程不暢,地質資料匯交和利用都很困難。其中,地質資料直接面向社會的公開利用環節上的問題是主要矛盾所在。國家出資的公益性地質工作由於體制性障礙而不能及時向全社會披露基礎地質信息,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商業性地勘工作的勘查風險。另一方面,歸出資人所有的排他性商業化地勘成果,依法受到嚴格保護,但其所有人有按期向上匯交地質勘查資料的義務,有關規定需要進一步明確。

5.以單學科發展為主的地質工作受傳統思路局限,技術落後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地質工作飛速發展,但總體上仍以單學科的縱向深入、依託傳統思路和技術為主,在跨學科的交叉、綜合和開發、應用高新技術上,在加大為保護生態環境的區域地質評價和專項工作力度上,與地質工作先進國家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我國地質科技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的差距,主要表現在勘查技術總體落後,主流地球物理勘查技術和分析測試技術主要依靠引進;常規鑽探效率低,自動化程度差;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新技術研發和產業化與國外相比尚有較大差距;環境與地質災害領域3S技術等高新科技應用不夠。

四、推進大地質工作的建議

1.探索多層次,多方面利益關系協調的新機制

政府應加大力量做好各項協調工作,以建立全國礦業統一的大市場,包括要素市場、金融市場、技術市場、信息市場和產權交易市場等,促進礦業市場體系的發育和完善,從整體上為礦業企業創造一個公正、自由、平等的競爭和生存環境。由於地勘單位的屬地化管理改革,公益性和商業性地質工作的分開,中央地質工作管理部門與地方地質工作管理部門都存在著方方面面的關系協調問題。要建立合理的管理機制來理順這些關系,鼓勵地勘單位按不同特點和模式深化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大幅度提高其市場適應性和競爭力。要爭取各級政府、社會各界對地質工作的重視與支持,建立形式多樣的地質工作合作夥伴關系,使國家地質工作目標與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需求融為一體,切實發揮地質工作在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基礎作用。

2.樹立地質資料社會化概念,建立完整的地質資料信息體系管理體制

地質工作形成的地質資料主要有公益性地質資料(國土資料大調查)、商業性地質資料(主要與礦業權有關)、地質科研資料3大類,要確立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的核心地位。地質資料館保存的是屬於匯交范圍內的地質資料,是一般意義上的地質資料的重要部分。建立以政府所屬的地質資料館藏機構為主體,部門館藏機構和基層保管機構為配套的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結構體系,明確政府所屬的事業性館藏機構與行業所有的企業性館藏機構在社會化服務中各自的作用和任務。在社會化服務環節應統一管理,統一對外服務。

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投資形成的大量商業性地質資料進行鑒別,提出供社會利用的意見和辦法。加強商業性礦產勘查的信息服務,提供信息引導,推進商業性地質工作及礦業市場的完善和發展。在市場條件下,經濟信息的傳遞常有時滯性和不確定性,政府有責任提供信息服務(如資料庫、資料庫等),礦業信息的預測、收集、研究和傳遞工作。

3.推動地質工作主體向多元化發展

礦產勘查領域的市場經營主體除了個體探礦者(找礦人)外,還有眾多小型化、專業化、分散性的(初級)礦產勘查公司,從事地質勘查作業、專業技術服務和涉礦資本運營。勘查投資主體也是多元化的,要依託有意投資於地質工作的礦業公司、涉采礦業的綜合投資公司、銀行和涉勘查業的風險投資公司以及證券公司等的參與和支撐。礦產勘查市場交易雙方需要中介組織,包括勘查行業協會、涉采礦業和勘查業的咨詢評估公司、投資公司、供應公司等。發揮地勘行業中介組織作用,加強和規范對礦業權評估機構等行業中介組織的管理。只有礦業權評估師而沒有獨立勘查地質師制度,要權衡輕重,盡快整合建立起來。

指導國有地勘單位加快改革和發展。幫助地勘單位加快向企業過渡。理順地方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與地勘單位之間的關系。著眼於商業性礦產勘查市場的培育和發展,研究制定風險勘查鼓勵計劃,政府給予適當的財政補貼,為商業性地質工作的發展創造條件。為老礦山和危機礦山尋找接替資源的勘查專項正在規劃和啟動。老礦山外圍和深部找礦或發現新類型礦床仍有相當潛力,這將成為商業性礦產勘查的重要生長點。進一步擴大公益性地質工作規模,提高其服務能力。

4.「走出去」拓展大地質工作空間

我國現有資源遠遠不能滿足國民經濟高速發展的需要,國家應該組織地質調查力量廣泛、系統地收集相關國家的基礎地質、礦產地質等方面的資料,為國內企業延伸地質工作空間提供全面、客觀的國外地質信息資料。通過建立國家風險勘查資金和政策引導,指導國內企業在境外開展礦產風險勘查與開發,降低境外勘查投資風險,促進「走出去」資源戰略的實施,參與全球礦物原料資源配置,通過促進商業性開發,建立一批相對穩定的境外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供應基地,保障我國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原料資源安全。

地勘單位應從經濟資源的全球性出發,開辟和做大國外地質市場。一要准確把握國家政策,根據國家的產業政策和對礦產品的需求狀況,在國外開發相應的礦產資源。二要加強在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地質工作,如東南亞、越南、蒙古等國家。三要以國際市場需求為導向,開展國外地質工作,尋找的礦產品用於兼顧國際市場。

參考文獻

[1]姚公一.當代大地質產業戰略探討.北京:中國大地出版社,2003.

[2]曾紹金.探礦權采礦權市場建設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大地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

劉天科,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實習研究員。

4. 關於地質資料服務工作的一些思考

茹湘蘭 趙小平

(全國地質資料館)

摘 要 地質資料服務工作是地質工作服務社會的主要載體和服務窗口,本文總結了《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出台10年來,全國地質資料館地質資料服務工作取得的主要進展及存在問題,提出了進一步加強地質資料服務工作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地質資料 服務

多年來,地質資料工作普遍存在重保管輕利用、部門間地質資料互相封鎖及服務手段落後等問題。2002 年出台的《地質資料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確立了統一匯交、公開利用、權益保護三項基本制度,強調了地質資料服務工作的重要性。《條例》出台 10 年來,隨著黨和國家對地質資料工作的高度重視,通過廣大地質資料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地質資料服務工作取得重大進展,服務水平明顯提升。

本文以全國地質資料館的服務工作為例,全面總結分析地質資料服務工作取得的成績及存在的問題,為今後更好地開展地質資料服務工作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1 全國地質資料館服務工作主要進展

《條例》出台以來,為盡快提高地質資料服務水平,全國地質資料館通過積極開展國內外調研,加強制度建設,不斷完善服務政策,豐富服務方式,加大地質資料在線服務力度,加強資料服務宣傳工作,主動服務重點工程等,地質資料服務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獲得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2009 年至 2011 年連續三年被國土資源部評為「雙保行動」成效顯著單位。

1.1 開展服務調研,分析對比差距

2003 年,全國地質資料館開展了《地質調查信息化產品社會需求分析》專題研究,對國內政府部門、專業人士及社會公眾進行了地質資料服務需求調查。同時,對國內測繪、氣象等部門的成果服務機構,以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日本、印度等國地質調查成果服務機構的社會化服務情況進行了全面調研,包括服務內容、服務方式、服務對象及收費標准等內容。

2007 年,全國地質資料館開展了用戶需求與服務滿意度調查工作,2010 年開展了重要地質資料用戶的回訪工作。全面了解用戶需求及對服務工作的意見。跟蹤地質資料應用情況。

通過上述調研及國內外對比分析研究,充分認識到我國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方面存在的問題,與國外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反映出服務工作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數據時效性和資料滿足度問題,即地質資料匯交不及時,新資料少,無法滿足用戶需求。

1.2 樹立服務理念,創新服務方式

全國地質資料館以為社會提供方便、快捷的地質資料服務為理念,不斷創新服務方式。

(1)2006 年,建立了具有獨立域名(www.ngac.cn)的全國地質資料館網站。

開通在線地質資料目錄檢索及圖形化檢索服務,截至 2011 年底,共有 113504 條目錄數據提供檢索服務,網站累計訪問量 136 萬多人次;

開通地質資料全文瀏覽和下載服務,截至 2011 年底,共上網 1.4 萬余份地質資料,累計為 8 萬多人次提供瀏覽和下載服務。

上網了一批內容豐富的網路版數據產品,包括 1∶250 萬、1∶500 萬數字地質圖、地球化學圖集和全國地質工作程度圖集等 25 個數據產品;截至 2011 年底,共有 7 萬多人次瀏覽下載過上述產品。

全國地質資料館網站建設幾年來服務量迅速上升,僅 2011 年網站訪問量就達 90 多萬人次,這充分體現了社會對地質資料網路化服務的強大需求,也體現了網路化服務方便、快捷和高效的強大優勢。

(2)開通網上客服系統。

2008 年全國地質資料館開通了網上客服系統,隨時解答用戶的問題,平均每月接待用戶 200 人左右。

(3)開通代客查詢和郵寄服務。

2006 年,全國地質資料館開通了代客查詢和郵寄服務,很多外地的借閱者通過電話、電子郵件與我們聯系,就可以獲得所需要的資料。此項服務極大地方便了外地借閱者,為他們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開展代客查詢和郵寄服務以來,平均每年通過電話和郵件接待的借閱者都在1萬人次左右,服務效果顯著。

1.3 開展應急服務,服務救災工作

為更好地應對突發事件,提供地質資料應急服務,我們制定了《全國地質資料館地質資料應急服務辦法》。

面對四川汶川和青海玉樹抗震救災工作和西南各省(區)開展的抗旱救災行動,全國地質資料館及時啟動應急服務,發布應急服務公告,上網公布與災區相關的地質資料目錄信息,建立應急服務綠色通道,實行 24 小時無假日值班服務。

同時,全國地質資料館主動到抗旱一線上門服務。2010 年 4 月,全國地質資料館赴貴州為抗旱救災提供地質資料服務,為旱區找水打井隊伍提供急需的旱區地質資料,全國地質資料館被國土資源部評為西南抗旱找水打井先進集體。

1.4 建立回訪制度,服務重大工程

全國地質資料館建立了重點用戶回訪制度,主動將公共服務窗口前置到需求點。在對「雙保工程」重點用戶—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公司進行回訪時,了解其急需格爾木至庫爾勒新建鐵路沿線地質資料的情況後,立即組織技術人員開展新建鐵路沿線地質資料集成開發,僅用 10 天時間就將數據量達490GB 的地質資料送到了用戶手中,受到用戶高度贊揚。《中國國土資源報》也以「中鐵一院登門感謝全國館主動提供服務」和「全國地質資料館加力服務『雙保工程』」為題進行了報道。這充分反映了全國地質資料館為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服務發揮的重要作用。

1.5 積極研究探討,非公開性資料服務獲歷史性突破

全國地質資料館積極研究涉密地質資料公開利用問題,2007 年,非公開性資料數據加工處理服務取得歷史性突破。1∶20 萬、1∶25 萬、1∶50 萬地質圖空間資料庫和全國地球化學資料庫等多個非公開性資料庫,可以根據國內外無法使用涉密資料單位(公司、個人)提出的具體經緯度范圍,去掉地理要素後提供使用。到目前為止,已累計為國內外用戶提供資料數據服務33萬余幅(摺合成1∶20萬標准圖幅)。

1.6 建立用戶溝通機制,多次召開地質資料用戶征詢會

為加強地質資料服務工作,建立有效的與用戶溝通機制,全面了解用戶的需求,全國地質資料館首次於 2006 年召開了地質資料服務用戶征詢會。第一次主要邀請的是政府部門、國內企事業單位和大專院校等單位進行座談。2007 年舉辦的第二次用戶征詢會,將用戶范圍擴大到國內外礦業公司。2008 年,舉辦了地質信息資料服務擴大內需用戶座談會。

幾次用戶征詢會,共有中國科學院李廷棟、肖序常院士,方克定專家,國土資源部、鐵道部、水利部、交通部、環保部、國家測繪局、中科院、地科院、武警黃金指揮部、中石化、中海油、煤炭、化工等行業地勘單位,五礦公司、地質大學、北京大學、巴里克鮑爾黃金(中國)有限公司、英美資源集團等 40多家單位 200 余位代表參加了會議。通過地質資料用戶征詢會,建立了與用戶溝通的渠道,了解了用戶對地質資料的需求及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對改進地質資料服務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2 地質資料服務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條例》出台 10 年來,地質資料工作者從以前的倉庫保管員,走上了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的主戰場,地質資料服務工作取得重大進展,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服務體系不健全,服務政策不配套

在地質資料信息服務已成為 21 世紀各國地質工作戰略重點的今天,我國的地質資料服務體系尚未健全完善,多層次和多單位各自提供服務,部門之間缺乏協調,沒有統一的服務窗口,沒有統一的服務政策,沒有統一的收費標准,嚴重影響服務質量。

例如,雖然國土資源部出台了《涉密地質資料管理細則》([2008]69 號文),但各省級地質資料館藏機構在執行中,存在對《涉密地質資料借閱復制證書》(以下簡稱證書)審批標准不一,如私企、中介組織及評估機構能否辦理《證書》存在分歧,有些省需要提交地質勘查資質證書,才能辦理《證書》等。

沒有統一的收費標准,地質資料服務收費標准相差較大,如文字報告復制收費標准從 0.2 元 / 頁~ 2元 / 頁不等,平均為 1 元 / 頁;地質圖復制費,最低 30 元 / 幅,最高 3000 元 / 幅,其餘收費集中在 200元~ 1500 元。

地質資料使用方面:有些省只提供紙質資料復制服務,電子數據不提供;很多省規定每檔報告不能全部復制,只能復制 30% 到 70%;有的省借閱礦產資料需要相應的勘查資質或礦權證等。

同樣都是地質資料館藏機構,但在執行地質資料服務政策方面差異過大,經常給借閱者帶來困惑,也嚴重影響了地質資料服務水平的提高。

2.2 館藏服務資源不足,原始實物資料管理亟待加強

全國地質資料館進行多次用戶需求與服務滿意度調查工作,館藏服務資源問題一直是用戶反映最多、最突出的問題。館藏新資料少,很多地質資料匯交(轉送)不及時或不匯交(轉送),導致館藏機構在服務過程中出現「無米之炊」。另外,全國地質資料館開展多年的地質資料圖文資料庫建設進展緩慢,截至 2011 年底僅完成 5.6 萬種,約佔全部館藏資料的 60%。

作為重要服務資源的原始及實物地質資料清理工作、目錄資料庫建設等都正在進行中,鑽孔資料庫的建設剛剛起步,部分實物地質資料可以提供社會服務,但原始地質資料匯交和服務工作尚未開展,這些都制約了地質資料服務水平的提升。

2.3 地質資料服務產品體系尚未建立

目前,地質資料服務產品比較少,專業性強,多數產品僅提供地質礦產勘查人員使用,針對社會公眾、企業單位、政府等用戶的產品開發力度不夠。同時,現有服務產品多為原生態、單一性產品,匯交人交來的成果直接對外提供服務,沒有針對特定地區、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區或者重要經濟區開發綜合性產品,使產品的應用受到限制。並且現有的服務產品比較零散,沒有按專業、產品表現形式、不同用戶群體等原則形成地質資料服務產品體系。服務產品的社會效益和社會影響力還較低,沒有形成地質資料服務產品統一的、權威的發布。

2.4 地質資料服務人員嚴重短缺

全國 33 個地質資料館藏機構中,專職從事地質資料的人數在 5 人以下有 22 個,佔全國總數的67%。由於人員少,人員素質不高,應對日常工作已很困難,難以開發更多的服務產品,為社會提供更好的服務。

中國地質調查局在德國鑽孔資料庫建設考察與學習總結報告中談到,德國下薩克森州地質調查局承擔數據服務工作人員約 30 人,其中承擔鑽孔資料庫加工服務工作人員約 8 人。而全國地質資料館承擔 11萬種地質資料和多種資料庫對外服務的人員不到 10 人,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們在地質資料服務工作的人員投入與國外的差距。

3 對策建議

經濟社會發展迫切需要地質資料服務工作提供基礎信息支撐,因此,地質資料服務工作必須樹立服務理念,以滿足社會需求為目標,以建立健全地質資料服務體系為核心,以海量地質資料數據資源的清理、整合和資源建設為基礎,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以組織、政策、標准制度體系建設為保障,全面提高地質資料服務水平。

3.1 加快地質資料服務體系建設,健全完善服務政策

面向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加快推進地質資料服務體系建設,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結合我國國情,搭建統一的服務平台,在統一政策體系框架內,整合服務資源,拓展服務領域,規范服務行為,為社會各界提供地質資料服務。

研究制定全國統一的、可操作性強的服務政策,規范全國各級地質資料館藏機構的服務工作,為搭建全國地質資料共享服務平台提供政策支撐。同時,開展涉密地質資料的管理研究工作,盡快解決地質資料定密標准不統一、定密工作流程不規范的問題,保證涉密地質資料服務工作的正常開展及國家秘密資料的安全使用。

3.2 加快推進基礎工作,加強地質資料服務資源積累

地質資料服務資源的不斷積累與更新是地質資料服務工作的基礎和關鍵環節。因此,首先要加強地質資料匯交工作,保證服務資源的積累。

第二,要加快實物和原始地質資料的清理工作,早日完成實物和原始地質資料目錄資料庫建設,重要實物、原始地質資料數字化建設,重要鑽孔地質資料資料庫建設等工作。

第三,要整合多種地質信息資源,構建國家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充分發揮地質資料的作用。

3.3 建立地質資料服務產品體系

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全面整合各類地質信息資源,建立地質資料服務產品體系,開發權威的、可持續更新的服務產品,為社會提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方便快捷的服務,使地質工作更加緊密地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更加主動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3.4 加強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隊伍建設

人員緊張是資料部門普遍存在的問題,因此,急需加強隊伍建設,優化人才結構,提高人才素質。同時,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保證能引進人才,留住人才,為全面提升地質資料服務水平提供人才保障。

5. 地質資料數據整合與服務的初步思考

張梅芬

(青海省國土資源博物館,西寧810001)

摘要 在對青海省地質資料數據現狀進行綜合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從地質資料數據的收集、規劃編寫、標準的制定、信息服務與管理和技術支撐等幾個方面,提出青海省地質資料數據整合的思路。

關鍵詞 地質資料數據;整合;服務;技術支撐

目前,青海省館藏的成果地質資料5000種,大量原始地質資料、實物地質資料及各類地質資料資料庫分散在各地勘單位及各不同的管理部門等,缺乏對這些地質資料數據的整體管理和再利用,難以做到地質資料數據信息的全社會共享,更不能充分發揮地質資料數據信息的潛在效益。因此,對青海省地質資料數據進行整合,統一管理並統籌開發這些寶貴的數據信息,避免各類地質資料數據的重復投資和重復建設,提高地質資料數據的社會化服務水平已迫在眉睫。

1 地質資料資料庫完成的現狀

青海省已經建成的資料庫中,圖形資料庫除外,資料庫類型大部分是用桌面資料庫Access建立的數據表,這種資料庫在可擴縮性、速度以及靈活性、安全性上都有局限性;跟不上計算機技術、資料庫技術發展、地學綜合研究和服務的需要。

1991年至2006年,我省完成了1:250 萬數字地質圖資料庫、1:100萬區域重力調查資料庫、1:100萬航空磁測資料庫、1:50萬航磁資料庫、1:50萬數字地質圖空間資料庫、1:20萬地質圖空間資料庫、1:20萬區域化探資料庫、1:20萬區域重力調查資料庫、1:20萬航空磁測資料庫、1:20萬自然重砂資料庫、1:5萬地質圖空間資料庫51幅、青海省大中型礦產地資料庫、二輪區劃資料庫、青海省同位素資料庫、青海省工作程度資料庫、成果地質資料目錄資料庫、青海省礦床(點)資源管理資料庫、青海省礦業權管理資料庫等。

正在建設中的有青海省地質礦產勘查項目管理資料庫、青海省礦產資源潛力評價資料庫、原始地質資料目錄資料庫、實物地質資料目錄資料庫、地下水動態管理地質資料資料庫、環境地質調查資料庫等。

2 地質資料數據整合的內容

地質資料數據整合的內容主要是各種地學類資料庫及資料,包括已經建成和正在建設中的各類資料庫。在青海省主要涉及10個地質專業方面的數據和資料庫:①區域地質調查、②礦產勘查、③地球物理勘查、④地球化學勘查、⑤遙感地質調查、⑥水文地質調查、⑦工程地質調查、⑧環境地質調查、⑨測繪、⑩石油、天然氣勘查。

由於地質資料數據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具有多源、多類、多維、多量和多主題的特點。所以只有把各專業的數據結合與集成起來,才能更有效地對數據進行採集、存儲、管理和處理,才能更好地跨專業間的綜合分析以及二次開發,各專業資料的相互比較、論證和應用。已經建好資料庫的資料,關聯後可以直接調用;對還沒有入庫的資料,可以新建資料庫結構。從現在開始,建立資料庫要為以後的資料庫預留可擴展空間。

整合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例如:①把青海省區調綜合地質大隊建設的《青海省大中型礦產地資料庫》與青海省國土規劃研究院建設的《二輪區劃資料庫》整合起來,最直接的問題是怎樣協調才能把資料庫集中到一起,統一整合、統一管理。②由於各項目運作期間執行的標准、編圖體系不一樣,1:20萬、1:50萬地質圖資料庫中本身存在的問題就多,對同一處地層的界線不一致、地層代碼不一致等問題。

因此,研究制訂一系列可操作的政策法規、制度標准,編制整合規劃,設計總體框架,制訂工作方案,為數據整合提供政策依據和技術支撐等以成為當務之急。

3 地質資料數據整合步驟

3.1 整合分析

按照統一的標准,對各類地質資料數據進行統籌規劃,以需求為導向,以應用為目標,全面整合數據資源。規劃是龍頭,是綱領性文件,還應具有前瞻性和長期有效性。數據整合規劃要充分了解地質資料管理現狀,研究社會需求,摸清家底,編制出一套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的整合規劃是至關重要的。

採用成熟、實用、性價比較高的資料庫、軟體、硬體平台支撐體系,以主流大型關系型資料庫和簡單易用的中小型資料庫管理系統組合作為數據信息整合平台;盡量利用現有的基礎軟體和應用軟體,以現有的數據量、數據內容和應用需求出發,搭建穩定高速的網路支撐環境,符合未來科技和數據中心的發展趨勢,確保在未來若干年內持續穩定發展。當前,空間信息網格(SIG)技術在分布式數據一體化管理與發布領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此基礎上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地質資料數據整合與服務,實現大多數地質資料數據的一體化管理。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和發展,資料庫技術也隨著有了較高的進步,從PC機的桌面資料庫軟體到可編程的關系型、網路型資料庫,資料庫已不再是獨立的資料庫,必須和伺服器、internet緊密結合在一起,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根據青海省地質資料信息數據量大、專業面廣、安全性要求較高的特點,選擇Access或Excel來錄入屬性卡片、Microsoft SQL Server2005資料庫軟體為建庫平台。

3.2 整合設計

在SQL Server2005中,把每一個專業設計成一個子庫,現有的資料庫表可以直接調用。最後通過編程,設計出一套管理軟體。這樣,每一個專業的資料庫既能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做到在一個管理軟體中,對所有地質資料數據和圖形的查詢、下載利用。

而每一個獨立的子庫應包括全部的信息:原始數據、文字、不同比例尺和格式的圖形、圖像、多媒體等格式(圖1)。如涉及保密資料時,庫里不輸入為空。

4 整合的標准化和規范化

4.1 標准化

要整合海量、異構、類型復雜的地質資料數據,需要熟悉標准、信息和專業技術的人員團結協作,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標准化體系。不僅要實現數據標准化,還要實現管理標准化和服務標准化,其中管理標准化包括行政管理、業務管理和技術支撐。還要針對不同的網路環境,建立多層次的技術支撐體系。

通過制定標准規范和建立數據整合平台,規范入庫當前地質資料數據,定期入庫歷史數據,實現現有各類數據的查詢檢索、匯總統計、增刪改、內容瀏覽和報表輸出等功能,隨時更新入庫新匯交的電子文檔和各類動態數據信息,達到數據的穩定性和可擴展性。

圖1 地質資料整合系統設計圖

4.2 規范化

信息的效能和生命,就在於它能准確和真實地反映客觀事物及其運動變化的特徵和差異。信息資源管理要使信息服務於社會,發揮其「資源」作用,就必須要求整個信息運動過程,即從信源選擇到信息的收集、處理、貯存、管理、傳遞、利用乃至反饋,都是嚴謹和規范,要求文檔採用標准化和規范化的格式、術語、圖形和圖表,保證數據和信息的完整性、一致性。建立數據標准化體系,規范數據模型,尤其注意各數據之間的有機聯系和信息交流,並且努力防止內部數據的重復存貯和處理。

5 制定整合需求目的和服務

5.1 以用戶需求為目的

通過需求調研分析,可以設計入庫數據種類和數據內容,並保證各數據之間相互關聯,以便根據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數據信息。如野外地質工作人員最需要某個區域的地質背景和具體資料信息,能夠快速查找並提供前人的地質報告、工作程度和相關資料圖件即可;地質科研人員需要某些特定的資料數據,側重於原始數據、特定范圍如礦種等綜合信息,需要從一個高效率的平台來快速查找匯總所需要的資料信息;政府機構屬於宏觀決策者,主要需求是查詢統計信息、圖表等信息;商業性地質勘查則需要了解某個地區的基礎地質、礦產開發利用等情況。因此,建立科學可靠的數據整合平台,按照統一的模式實現大部分已知需求,並對未知需求預留超前介面。

5.2 提供更有效的地質資料數據信息服務

由於地質資料數據具有不同的保密級別,提供信息服務時要做到合理分級、分類,對不同用戶提供不同層次的服務。因此,通過數據整合,建立地質資料數據綜合管理系統,使社會各界方便地通過網路查找自己感興趣的地質資料數據,並且通過在線閱覽、下載和網上訂購等方式取得自己想要的結果,同時實現自身的滾動式發展,是數據整合的最終目標和發展方向。

6 結束語

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研製高起點、易操作、功能強、切實可行的數據整合平台,盡可能完整覆蓋紙介質、實物地質資料和電子介質資料數據,實現歷史數據、當前數據和未來數據的一體化動態海量數據管理,以實現數據產品加工簡單化、信息發布與網路化服務,最大限度地方便數據管理人員和各界用戶的利用,真正發揮地質資料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6. 關於推進地質資料公共服務的思考

姚華軍

(全國地質資料館,北京100037)

摘要 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轉變政府職能、建立服務型政府,對地質資料公共服務提出了更大、更新和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國地質資料服務具有一定的資料館藏基礎,數字化資料服務作用日益明顯,但也存在資料共享與服務體系不健全等一系列的問題。統籌規劃,健全地質資料信息共享與服務體系,樹立「大服務」理念,充分發揮國家地質調查機構的龍頭和核心作用,推進實施「地質資料開發利用工程」,加快建設國家地質資料數據中心,是當務之急。

關鍵詞 地質資料;公共服務

1 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地質資料公共服務提出了更大、更新和更高的要求

1.1 地質資料需求日趨旺盛

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呈現出對地質工作的旺盛需求;地質資料作為地質工作成果的重要體現和地質工作公共服務的主要載體,理所當然地成為這種需求的目標指向。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地勘工作逐步復甦,尤其是2003年以來,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對礦產資源、工程建設等需求大幅度提高,相關的地質工作需求不斷攀升。據統計,2003年以來,世界非燃料固體礦產勘查投入年均增長速度為30%左右,2007年達105億美元。在我國,自《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國務院令[2002]第349號)頒布以來,尤其是《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國發[2006]4號)出台後,地質工作投入大幅度上升,由2002年的222億元快速上升至2007年的620億元,6年間翻了3倍,年均增長速度同樣為30%左右(表1;圖1)。

表1 2001~2007年中外地勘投入情況

註:世界的數據為MEG(加拿大金屬經濟集團)統計的非燃料固體礦產勘查投入;中國的數據為《國土資源綜合統計》提供的非油氣勘查投入。

圖1 2001~2007年中外固體礦產勘查投入變化

2007年,中外固體礦產勘查投入雙雙突破百億。

與此同時,地勘投入沉澱的資料量與地質資料的服務量也增長迅速。以全國地質資料館為例,成果地質資料年接收量從2001年的1003種,上升到2005年的6153種,增長了5倍多;總服務量從2001年的768人次,上升到2007年的59692人次,增長了76 倍多;借閱資料份數從2001年的2093份,上升到2007年的20190份,增長8.65倍多(圖2)。

圖2 地質資料服務變化

1.2 建立服務型政府迫切要求進一步加強地質資料公共服務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政府主要職能在調控經濟運行、進行市場監管的同時,更加註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是指政府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而提供的產品與服務的總稱。按照公共服務的主要性質和功能分類,可分為維護性公共服務、經濟性公共服務和社會性公共服務三大領域。地質工作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行性工作,是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資源基礎、工程基礎和環境基礎,其成果資料服務主體屬於政府公共服務范疇,在公共服務的三大領域均有不同程度的體現(表2)。為此,必須充分發揮地質資料服務社會的主要載體作用,將地質資料開發利用與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1.3 地質資料開發利用制度逐步強化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地質資料相關制度已經完成從過去的注重匯交保管到目前越來越注重開發利用的轉變。2002年頒布的《地質資料管理條例》,確立了「統一匯交、公開利用和權益保護」三項基本制度,將地質資料公開利用與服務提高為制度層面的要求。2006年出台的《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明確提出了「推進地質資料開發利用」,並將其作為新時期我國地質工作六大任務之一(表3)。

表2 公共服務與地質工作的對應關系

表3 地質資料管理制度演化階段

2 地質資料公共服務具有一定基礎,但仍然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

2.1 地質資料公共服務具有一定的基礎

2.1.1 地質資料價值巨大,館藏量較豐富

地質資料形成成本高,應用范圍廣,可反復利用,其經濟社會效益潛力巨大。新中國成立59年來,我國已累計投入地勘費5013億元,形成了大量的地質資料。對豐富的地質資料的開發利用,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作出了重要貢獻。美國地質調查局研究表明,即使按最小價值計算,地質圖的價值是填圖成本的25~36倍。大慶石油管理局近年來通過對100多口鑽井資料的重新開發利用,擴大了石油儲量2億噸,為國家節省勘探費用30億元。截至2007年底,我國國家級、省級地質資料館藏機構收藏的各類成果地質資料已達20餘萬種。其中,全國地質資料館館藏近11萬種,涉及我國最近的1個多世紀以來地質工作形成的相關成果(表4)。

表4 全國地質資料館成果地質資料館藏量情況

2.1.2 數字化地質資料服務作用日益凸顯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地質資料表現形式正從傳統的以紙質為主,向紙質、聲像電磁介質並舉轉變。目前,隨著地質資料電子文檔匯交力度的加大和已有圖文地質資料數字化工作的穩步推進,館藏地質資料的數據量大幅度增加。僅全國地質資料館館藏數據已達26TB(含備份數據),且每年以2個多TB的速度增長;已數字化的地質資料達2.2萬種,建成國家重要基礎地學資料庫近20種(表5),成為推進地質資料公共服務更加方便快捷的條件。

隨著數字化資料的增加,地質資料的服務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化。2007年,全國地質資料館接待到館閱者,以及通過電話、電子郵件和網站接待的閱者共近6萬人次,比2006年增加近1倍。其中,網站訪問量就達到5萬人次,佔80%以上,電子數據服務同比增長3~5倍(表6,表7)。數字化圖文地質資料在服務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逐漸凸顯。2006年數字化圖文資料復制量和紙質資料復印量相接近;2007年,只佔館藏量的20%數字化資料,復制量卻是紙質資料的近2倍。數字化圖文地質資料也為在線服務提供了基礎。目前,共有5000餘種圖文地質資料實現了全文公開上網瀏覽下載服務,2006~2007年2年瀏覽下載累計3.7萬人次。在2007年召開的中國礦業大會上,全國1:20萬、1:25萬、1:50萬地質圖空間資料庫和區域地球化學資料庫也全面開放,提供全社會使用。

表5 全國地質資料館館藏的主要資料庫

地質資料服務方式也日趨多元化。全國地質資料館在開展傳統窗口借閱服務和在線目錄檢索服務基礎上,近年來又開展了網路瀏覽下載、產品郵寄服務,並與部分客戶簽訂了長期服務協議,2008年又發放借閱證,提供憑證服務(表7)。

表6 全國地質資料館近兩年服務結構變化

表7 全國地質資料館近年服務方式變化

目前,地質資料服務工作雖然具有一定的基礎,但是,相對於日益旺盛、多元化的地質資料服務需求而言(表8),還存在許多不適應的方面(圖3)。

表8 被調查者希望得到的服務方式的統計(2007年)

圖3 地質資料服務存在的問題

2.2 地質資料公共服務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2.2.1 服務組織管理體系不健全

部分地質資料管理機構和館藏機構不健全,管理體制不順。按照《地質資料管理條例》的規定,目前我國現行的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機構主要為中央(國家)級、省級兩級體系,未能很好地融入國土資源四級管理體制之中;實物地質資料、原始地質資料管理薄弱,未能與成果地質資料在機構上實行一體化管理;地質資料管理與現代信息技術管理銜接不夠。

2.2.2 服務標准政策體系不完善

服務制度與技術標准不完善、不配套,是影響服務水平和規模上台階的重要因素。我國現行的相關保密、保護的政策法規,與強化服務要求極不配套,尤其是有關地理要素方面的保密政策,導致大量附有測繪地理要素的地質成果無法公開提供利用。按照現行保密制度,全國地質資料涉密清理工作完成後,許多地方的地質資料公開利用范圍可能會進一步縮小;原始地質資料、實物地質資料缺乏具體可操作的匯交管理與服務辦法;成果地質資料服務辦法不完善,產品價格機制不健全,服務收費不統一;資料數據信息交換與服務、協作共享機制尚未建立;加工處理與研發等相關技術標准匱乏、不配套;數據資源管理分散,壁壘嚴重,「信息孤島」、「數據煙囪」等問題十分突出;資料庫、軟體類項目成果,項目階段性成果的匯交管理與服務辦法亟待制定或完善。

2.2.3 服務基礎支撐體系薄弱

當前,地質資料系統,無論是管理部門,還是館藏機構,力量都相當薄弱,不適應加強服務工作的需要。以作為地質資料信息公共服務主體的國家地質調查機構為例,美國地調局(USGS)僅「地球資源與科學數據中心」(EROS)就擁有600名雇員從事數據處理和信息發布工作;英國地調局共800名員工,500名專業技術人員,其中有100人從事數據信息工作;分別佔美國和英國地調局隊伍總量的6.5%和12.5%。中國地質調查局(CGS)系統專門從事資料信息工作的人員約100人,僅占隊伍總量的1.5%。相比之下,我們的差距十分巨大。省級館藏機構專門從事資料數據服務工作的人員也嚴重不足,人員結構也亟待優化。

資料公共服務日常業務經費短缺,基礎設施保障體系落後,缺乏適應現代服務要求的保管和服務基地;存儲、加工處理等必備的公共服務設備陳舊且數量不足。服務雖已成為國家地質調查機構的一項重要職責任務,但在經費、裝備、基礎設施等保障方面,與國外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印度地調局第10個五年計劃(2002~2007)中信息傳播經費占其總經費支出的11.82%,而我國僅佔3%左右。

2.2.4 服務數據源的數量和質量不能滿足需要

與旺盛的服務需求相比,當前存在著「新資料少、電子文檔少、高質量資料少」的現象。重要原始地質資料、實物地質資料匯交管理力度急需加大,館藏機構服務不時出現「無米之炊」的尷尬境地。圖文地質資料資料庫建設進展緩慢:截至2007年底,全國平均水平只有30%左右,全國地質資料館僅完成2.2萬份,約佔全部館藏資料的20%。1:5萬、1:25萬數字地質圖空間資料庫建設力度亟待加快。為礦業所急需的中大比例尺地面物化遙資料庫,以及國家急需的油氣資源系列資料庫尚未開展工作。缺乏滿足政府、社會公眾需要的數據產品。資料數據的深加工與開發工作尚未起步。

2.2.5 服務觀念、方式手段落後

「重收藏、輕利用,重保管、輕開發」的傳統思想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成果服務宣傳不夠,客戶需求調查、客戶服務計劃和服務反饋等機制不健全。未建立產品和用戶的分級分類管理與服務制度。服務面狹窄,專業服務強;政府服務、社會公眾服務弱。缺乏現代營銷模式,產品服務方式單一,服務方式和技術手段較落後。網路服務的信息量和質量低。從中美兩國地質調查局的網站2001~2005年的訪問量對比來看,同一時段內USGS大約是CGS的600倍。

圖4 地質資料信息共享服務體系建設思路

3 完善服務體系,推進地質資料信息共享與服務

3.1 統籌規劃,明確思路

進一步明確地質資料信息共享服務體系建設思路:以提高地質資料的開發利用與服務程度為目標,以海量地質資料數據資源的清理、整合和資源建設為基礎,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以組織、政策、標准制度體系建設為保障,以推進「地質資料開發利用工程」為契機,以建設「國家地質資料數據中心」為平台,逐步建立健全地質資料信息共享和服務體系(圖4,圖5),形成一支高素質的服務隊伍,進一步加大服務力度、拓展服務領域,最大限度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地質資料的需求。

廣義的地質資料服務體系包括地質資料組織管理體系、技術標准政策制度體系和基礎支撐體系三大體系。目前,必須進一步加強地質資料組織管理體系、技術標准政策制度體系和基礎支撐體系建設,建立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現代地質資料信息共享和社會化服務體系。

圖5 地質資料信息共享服務體系圖

3.1.1 強化組織管理體系

加強國家級、省級地質資料館藏機構的組織機構建設和服務能力建設。理順地質資料館藏機構管理體制,明確其公益性公共服務單位地位;加強傳統的地質資料館藏機構與現代信息機構的融合,推進成果地質資料、實物地質資料和原始地質資料服務一體化;充實地學專業技術力量、信息技術力量,積極培養綜合性服務型人才,進一步優化人才結構,提高服務素質。

修訂《地質資料管理條例》,構建中央、省(市、自治區)、地(市)、縣(市)四級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體系,明確各級管理與服務職責任務,切實將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納入國土資源管理體系,強化基層對重要實物資料、原始資料、工程勘查資料管理與服務的責任。

3.1.2 完善技術標准政策制度體系

盡快研究出台重要原始地質資料、實物地質資料匯交管理與服務辦法;完善成果地質資料服務辦法;建立產品價格機制、資料數據交換與協作利益共享機制;修改地質資料數據保密、保護的政策法規;統一研究制定數據加工、處理技術標准,規范資源建設、運行管理、維護更新、研究應用和服務體系;建立資料匯交與項目管理相互聯動制約機制,出台資料庫、軟體類項目成果、階段性成果的匯交管理與服務辦法;建立實用、高效的地質資料採集、加工、處理、存儲機制,完善國家地質資料數據資源的建設、存儲管理政策。

3.1.3 夯實基礎支撐體系

進一步加大地質資料日常性基礎業務的經費投入,改善保管和服務環境,增加更新存儲、加工處理與服務設備。按照「統一標准、重點突出、急用先行」的原則,加快加強地質數據資源建設;加大圖文地質資料數字化力度;加大全球礦產資源勘查開采投資環境信息服務系統的建設力度;加快數字化進程;加快1:5萬、1:25萬地質圖資料庫建設;開展鑽孔地質資料庫、實物地質資料圖像資料庫、海洋基礎地質調查與海洋礦產資源調查資料庫、遙感影像資料庫建設。

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開展「送出去」與「請進來」、定期與不定期、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等多種形式的培訓,大力普及信息技術知識,努力提高地質資料工作人員的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建立有利於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激勵機制,造就一支規模和結構能夠適應現代服務需要的技術隊伍;創新人才共享機制,充分發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等各自的技術優勢。

3.2 更新觀念,樹立「 大服務」意識

地質資料成果服務的多領域、多功能,專業性、時效性強等特點,要求必須樹立最終成果與階段成果服務並重,館藏機構的常規服務與專業機構的專題服務相結合的「全方位、全過程」大服務理念;建立館藏機構的常規服務與專業機構專題服務相配合、優勢互補的「大服務體系」。

為此,必須進一步更新觀念,轉變角色,變過去的「倉庫保管員」為現在的「超市銷售員」;加大成果服務宣傳力度,開展用戶和產品的分類分級,建立客戶服務計劃和服務反饋機制;進一步拓展服務面,加大為政府服務、為社會公眾服務的力度;積極探索地質資料數據公共產品的多元化供給方式和途徑;建立現代營銷模式,改變產品服務方式單一、服務的技術手段較落後的局面。以政府管理工作需求、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公眾的需要作為項目立項出發點和依據,加大為政府服務和社會公眾服務的力度,在立項之初即明確「為誰服務、服務什麼」的問題,要把需求程度作為檢驗工作效果的標准和落腳點;盡快出台國家財政出資的長周期的大項目、大資料庫的階段成果及時提供服務的辦法。

3.3 建立「 服務型國家地調機構」,充分發揮龍頭與核心作用

明確建設「服務型國家地調機構」的目標定位,充分發揮中國地質調查局在公益性、基礎性地質資料數據方面的採集、加工處理和服務的龍頭與核心作用。

主要基於三點考慮。一是創建「世界一流地質調查局」的需要:「世界一流地質調查局」首先要「服務一流」,只有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高質量服務,才能逐步讓國內認可、國際認同。二是地質調查工作性質的要求:地質調查工作是地質工作的基礎,具有明顯的超前性、基礎性、區域性、服務多功能性和公益性等特徵,主要屬於公共產品的生產與服務范疇,是公共服務領域知識密集、技術密集型的第三產業。國家地調機構是地質調查工作的主要組織實施者,是地質調查、科學研究與信息服務機構。三是順應世界地質調查工作的發展趨勢的要求:「從調查到服務」是當今世界國家地質調查機構職責定位發展的主要態勢,發達國家地調機構的發展演化經歷了「礦產型—資源環境型」,到今日強調「服務型」理念的過程,較好地適應了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我國的地質調查工作也必須順應這一國際化的大趨勢。當前,應重點抓好以下幾點:

3.3.1 構建覆蓋全局的服務體系

以建立國家地質資料數據中心為契機,研究編制中國地質調查局資料、信息工作中長期發展規劃,將原來「1+1+6」的服務體系進行擴充。當前,急需將環境監測院、航遙中心、海洋局(所)等專業服務單位納入局服務體系,依託中國地質調查局三級骨幹網路和信息服務平台,逐步形成以單位、專題、區域、服務類型等為主線「一站分布式服務」,構建覆蓋全局的服務體系,充分發揮系統整體服務優勢。

3.3.2 將基礎地學數據採集更新作為立局之基和服務之本

科學部署「基礎—礦產—環境」三元結構的地質工作,將基礎地學數據採集更新作為立局之基和服務之本,積極推進建立國家基礎地質圖件更新機制,形成國家財政對基礎地質調查工作的經常性經費長效補給制度。加強中國地質調查局網站建設,統籌規劃、明確局機關業務部室的分工協作,集成局屬單位專業網站內容,加大數據系列產品、專業內容和英文網頁建設與服務力度,構建統一的服務平台。

3.3.3 加大資料數據加工處理、研究開發力度

積極開發區域地質圖系列產品、基礎地質數據產品、礦產地質數據產品、地球物理地球化學數據產品、災害環境地質、農業地質、城市地質等成系列的地質資料產品;緊密圍繞重要成礦區帶、國家重大工程建設等重大專項,組織專門力量,開展成果地質資料、實物地質資料、原始地質資料等專項再開發、再研究利用;針對礦業權管理工作需要,開展專題性地質資料深度綜合開發利用;充分運用現代理論、方法和技術,開展綜合分析研究,進一步整合、加工數據資源,提高對以往地質工作研究的程度。

3.4 加快建設國家地質資料數據中心,搭建信息共享與服務平台

加快推進「國家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實體建設,形成地質資料數據資源的積累存儲、加工處理、研發服務一體化,構建以國家級、省級和專業地質資料數據中心為主體的網路服務與信息共享體系。

3.4.1 建立組織,落實責任

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和《全國地質勘查規劃》,由國土資源部、地調局有關管理部門牽頭,全國地質資料館具體負責,盡快成立「地質資料開發利用工程」研究論證小組,明確責任分工,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充分吸收測繪、地震、海洋、氣象等公共服務單位資料數據中心建設與服務經驗,實質推進「國家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實體建設。

3.4.2 精心設計,明確框架

國家地質資料數據中心體系應該包括「國家級中心」、「地區分中心(省級)」、「專業分中心」和「行業分中心」四大體系。國家級中心為核心層,由全國地質資料館、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以及地調局所屬六大區地質資料分館和專業資料數據中心(海洋、航遙、環境)構成,包括成果地質資料及數據、重要原始地質資料、實物地質資料和數據,以及全國成果、實物、原始地質資料全部目錄資料庫;通過建立健全相關的政策法規、技術標准和工作規范,搭建網路平台,與地區分中心(省級)、專業分中心和行業分中心實現資料數據的統一、協調和規范化管理。通過網上在線服務與地質圖書、檔案和文獻進行開放式數據交換,逐步建立與國際地學資料數據中心之間的開放式數據交換機制。

3.4.3 夯實基礎,完善網路服務體系

建立國家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公共服務門戶及公共服務系統,在統一標准、統一規范的基礎上,通過網路鏈接各個地質資料數據中心的門戶和服務平台,最終目標是形成一個依託公共網路的、虛實相結合的多級(三級)地質資料數據共享交換網路體系,為全國地質資料數據的網路化管理和公共服務提供支撐,為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和管理打好基礎。推進館藏成果地質資料的涉密清理;更新全國成果地質資料目錄庫;開展原始和實物地質資料的調查清理;開展原始、實物地質資料目錄資料庫建設工作。

7. 地質資料監督管理職能向市、縣延伸的探索與思考—以江蘇省為例

於順然

(江蘇省國土資源廳儲量處)

摘 要 本文在對地質資料的屬性及內涵進行介紹的基礎上,以江蘇省地質資料現行管理工作體制及存在問題,地質資料管理職能向市、縣延伸依據及其必要性,加強對市、縣地質資料匯交工作的監督管理,市、縣成果地質資料匯交的范圍及要求,創新機制、提供保障、推進各市、縣地質資料館藏機構建,法律責任、行政處罰及建立獎勵制度等方面為例,進行了探索性論述。意在拋磚引玉,以求與本行業、本系統的有關領導和同仁們一起關注和探討實踐,以進一步加強地質資料監督管理工作。

關鍵詞 地質資料 管理體制 探索與實踐 江蘇

地質資料是地質工作成果的集中體現,是地質工作服務社會的主要載體,它服務於經濟社會的各個方面。長期以來,國家投入大量人、財、物力,開展的地質勘查工作,匯集了千千萬萬地質工作者的辛勤勞動和智慧結晶,在我國查明數萬個礦區資源情況的同時,也在地質工作中形成了海量的原始、成果和實物地質資料,它們是國家的寶貴財富。

本文所述的地質資料系指:成果地質資料(包括:文、圖、表、件、審和電子文檔),同時又將其稱為復制本;原始地質資料[(包括:底稿圖),測(地質、地形測量),觀(野外觀察、野外記錄本),探(槽、井、坑、鑽、采坑),樣,試(油、氣、井),錄(儀器、記錄),像(航、衛、攝影、遙感),綜(中間性綜合資料),文(技術管理文件等)];實物地質資料(包括:岩礦心、各類標本、光薄片、副樣樣品等)。

1 現行地質資料管理工作體制及存在問題

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對地質資料一直實行的是「兩級」管理(即:國家和省、區、市)。這樣的管理體制,在我國計劃經濟時期,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自 20 個世紀 80 年代,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政策以來,特別是礦業權施行「四級」管理以來(即:國家、省區市、地級市、縣),地質工作的主體出現了多元化,原來的地質資料「兩級」管理工作體制,就越來越不適應其工作發展需要。筆者認為,亟待與礦業權管理體制相匹配,實現「四級」管理(國家、省區市、地級市、縣)。

多年來,地質資料匯交管理方面,在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也因行政監督管理工作的不到位,仍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政府行政監督管理層次、監督管理人員偏少;成果地質資料匯交范圍不廣泛(主要表現在:水、工、環、災、地震、城市地質、農業地質等方面的資料匯交難度大);資料匯交不及時,應當匯交的沒有匯交;部分匯交資料質量不符合要求(特別是電子文檔合格率低);館藏機構管理經費投入不足,隊伍建設滯後;相關管理制度不完善,法律法規執行不嚴格,監督管理有待加強等問題。

2 地質資料管理職能向市、縣延伸的依據及其必要性

2.1 地質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市(地)、縣(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均有一定的開采許可證審批權,國家、省級審批發證的「兩權」申報材料也需要其進行初審[同時,有相當數量的重大工程建設地質勘察資料也在市(地)、縣(市)形成]。實踐證明,市(地)、縣(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履行礦政管理職能和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均需要發揮地質資料的作用。為適應新形勢下地質資料管理服務的需要,探索實踐將地質資料管理職能向市(地)、縣(市)延伸,是地質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江蘇省早在 2004 年出台的《江蘇省地質資料管理辦法》中的第五條,就已明確提出地質資料管理職能向市(地)、縣(市)延伸的問題,但因其多種原因,至今沒有貫徹到位。另據筆者所了解的情況,遼寧、福建兩省在這方面也有所考慮。

2.2 進一步適應地質資料管理實際情況的需要

江蘇現有甲、乙級地勘資質的單位 60 余家,它們分布在全省的 13 個地級市,光靠省廳儲量處一位兼職同志對其管理相對比較困難。為提高我省地質資料監督管理水平,賦予市(地)、縣(市)國土資源行政管理部門對地質資料管理的職責,調動市、縣國土資源行政管理部門對地質資料管理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上下聯動作用,是進一步適應地質資料管理實際情況的需要。

3 市(地)、縣(市)兩級地質資料監督管理的內容

對在市、縣兩級從事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探礦權人或采礦權人,從事地質研究、地質考察、地質調查、礦產資源評價、水文地質或者工程地質勘查(察)、環境地質調查、地質災害勘查,經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批准開展的各類地質工作,以及重大建設項目工程的地質勘查(察),必須按照規定匯交地質資料,匯交人依法匯交地質資料是法律規定的義務。

3.1 地質資料的匯交人

(1)凡是國家出資開展的地質工作,項目承擔單位(大多數為地勘單位)是法定的地質資料匯交人。項目下達單位應在下達項目任務書時,明確地質資料匯交要求,督促項目承擔單位按規定匯交地質資料。項目成果評審符合驗收條件後,在正式印發項目驗收意見前,項目下達單位應督促項目承擔單位依法匯交地質資料,並憑《地質資料匯交憑證》下發項目驗收意見書。

(2)凡是社會出資開展的地質工作,出資人為地質資料匯交人。允許出資人委託項目承擔單位代其履行匯交義務,但要簽訂地質資料匯交委託書,並在雙方簽訂的合同中予以明確規定。項目承擔單位在匯交地質資料時,應出具委託書。

(3)由中外合作開展的地質工作項目,其參與合作項目的中方,為成果地質資料的匯交人。

3.2 掌握地質工作項目信息,建立地質資料匯交監管平台

凡是國家出資開展的地質工作,項目下達單位在下達項目計劃時,應同時按地質資料匯交規定,抄送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社會出資開展的地質工作,行政許可機關應將項目批准情況同時抄送同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地質資料的管理機構。

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將地質工作項目信息轉交相關地質資料館藏機構,建立地質資料匯交監管平台。

3.3 市、縣地質資料匯交的范圍、數量及要求

3.3.1 匯交范圍

全省面上的地質資料匯交范圍,按國務院《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國務院第 349 號令)(以下簡稱《條例》)附件所規定的十大類執行。

各市、縣國土資源局匯交管理的重點為:

(1)本行政區內省以下財政出資的地質工作項目所形成的地質資料;

(2)本行政區可供開採的、礦產儲量規模為小型的並只能用作普通建築材料的沙石、黏土和其他零星分散的礦產資源勘察開發所形成的地質資料;

(3)本行政區重要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城市地質,以及農業地質等勘察工作項目所形成的地質資料;

(4)本行政區重大建設項目工程地質勘察資料。

3.3.2 匯交數量及要求

A 類資料匯交,紙質和電子文檔各交兩份(B 類以外的資料為 A 類資料)

B 類資料匯交,紙質和電子文檔各一交份。B 類資料包括:

(1)普通建築用砂、石、黏土礦產資料;

(2)《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附錄(34 種重要礦產)以外,且資源儲量規模為小型的礦產地質資料;

(3)礦山開發勘探及關閉礦井地質資料;

(4)小型建設項目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及小型災害地質資料;

(5)省級成果登記的各類地質、礦產、科研地質資料。

3.4 有關匯交時間及程序要求

(1)各市、縣國土資源局要按照地質資料匯交范圍的規定,將本行政區匯交人匯交的地質資料接收,進行預驗收,合格後 90 天內,將其匯總並轉交省地質資料館;同時辦理《地質資料匯交證書》。

(2)地質資料匯交的時間、數量和質量、格式等要求,按國土資源部《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國土資源部第 16 號令)等有關要求執行。

(3)電子文檔的匯交:按國土資源部《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匯交格式要求》(國土資發 [2006]210號)文件規定的格式要求辦理。

4 創新機制,提供保障

(1)各市、縣國土資源局,應明確地質資料管理工作的職能部門與人員,建立地質資料匯交信息資料庫,加強與省廳地質資料管理職能處室、省地質資料館的溝通聯系與信息交換,扎實推進地質資料匯交管理工作。

(2)建立共同的責任機制。各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將審查管理相對人是否依法匯交地質資料的情況,作為各有關管理部門履行探礦權采礦權與建設項目用地審批、考核評價地質勘查單位資信、地質工作項目結題與成果評獎等管理職能的前置條件;國家出資地質工作項目的管理單位,要將依法督促地質資料匯交作為一項重要任務落實好;各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要嚴格依法行政,堅決查處不履行地質資料匯交義務的違法行為,並將相關情況向有關部門通報。

5 推進各市、縣地質資料館藏機構建設

實踐證明,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在履行礦政管理和服務地方經濟發展過程中,均需要地質資料信息的支撐。各市、縣在履行地質資料管理職能過程中,應創造條件,積極穩妥地推進地質資料館藏機構建設工作,做好市、縣級發證的礦業權形成地質資料的接受、保管與提供利用工作。

礦業大市及開展城市地質工作(形成地質資料較多的市,如:南京、蘇州、徐州等)及有條件的市、縣可先行起步,積極做好地質資料館藏機構的組建工作,為省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新體系建設提供經驗與示範。

6 法律責任,行政處罰

(1)凡無特殊原因拒不補交地質資料的,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要依法嚴肅查處;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及地質資料館藏機構凡不認真履行職責的,要依法追究領導及主要責任人的責任。

(2)凡是國家出資開展的地質工作,對不能出示《地質資料匯交憑證》的項目不予驗收,並不允許該項目承擔單位承擔新的項目;凡是社會出資開展的地質工作不能按規定匯交地質資料的,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將依法追究出資人的法律責任,並不予批准出資人申請新的地質工作項目。

(3)未按照規定時間匯交地質資料的,由省國土資源行政部門向其發出催交通知書,責令在 60 日內匯交成果地質資料,逾期仍不匯交的,按國務院《條例》第二十條規定給予行政處罰。

(4)匯交地質資料經驗收不合格,匯交人逾期拒不按要求修改補充匯交的,視為拒匯交地質資料,由省國土資源行政部門依照國務院《條例》規定給予行政處罰。

7 建立獎勵制度

大力促進地質資料匯交管理工作,根據國務院《條例》第六條等規定,將適時開展地質資料管理工作表彰活動,對在地質資料匯交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8. 當前世界地質工作發展趨勢及幾點思考

劉 樹 臣

一、對當前國內外地質工作總體形勢的基本判斷

地質工作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先行性和基礎性工作,在保障資源安全、保護生態環境、提供工程基礎和防治地質災害等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全球地質工作進入新一輪快速發展時期

地質工作的發展隨著社會需求和經濟發展,以及技術水平的提高而發生周期性的變化,19 世紀 30 ~40 年代和 20 世紀 50 ~60 年代都曾出現過快速發展時期,自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以來,全球地質工作逐漸走出低谷,近幾年更是進入了新一輪的快速發展時期。

在 19 世紀 30 ~40 年代,西方發達國家工業化快速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需要大量開采礦產資源,並為各項建設提供地質信息,但這一時期的地質工作主要是地質填圖和礦產評價。20 世紀 50 ~ 60 年代,航空遙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等現代地質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能夠從整體認識地球,同時許多新方法、新技術的發展也促進了礦產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特別是對油氣資源的旺盛需求,掀起了地質工作和地質科學大發展的浪潮。這一時期地質工作的重點是油氣地質、礦產地質、海洋地質等。20 世紀 70 ~ 80 年代以來,主要發達國家相繼進入後工業化階段,對資源消耗強度有所減緩,而環境問題的重要性日益凸現,地質工作的重點由 「礦產型」拓展或調整為 「環境型」。國際地質調查機構隨之出現結構性調整,重新確定國家地質調查工作的定位和發展方向,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將地質調查機構定位於科學研究和信息機構,為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提供服務,以美國地質調查局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地質調查機構在經歷了 「生死」考驗之後,重新確立了地質工作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並得到了新的發展。

進入 21 世紀後,全球地質工作和礦業進入新一輪的快速發展時期。主要表現在: 一是能源和礦物原材料需求旺盛,資源成為影響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以石油、金等為代表的礦產品價格飛速攀升,拉動地質工作和礦業快速發展; 二是礦產資源全球化趨勢明顯加快,全球礦產品貿易活躍,資源安全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焦點,國際礦業和地質工作合作與競爭並存、機遇與挑戰同在; 三是全球礦產勘查市場活躍,勘查投資迅速增加,新的儲量和重要礦床不斷發現,世界主要礦產保證程度提高,如石油和天然氣可采儲量在最近 10 年 ( 1996 ~2006 年) 都增長了 20% 以上,1995 ~ 2005 年,鐵礦石、銅、金儲量分別增長了61% 、54% 和 48% ; 四是高新技術引領世界地質工作,信息技術、現代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技術、遙感技術廣泛應用。

2. 我國地質工作總體上與全球地質工作發展同步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日趨旺盛,地質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特別是國務院 《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的出台,危機礦山找礦計劃和地質勘查基金等的實施,使我國地質工作總體上與全球地質工作呈現同步快速發展的態勢。可以概括為: 地質工作正在走出低谷,地勘經濟快速發展,礦業行業利潤增長迅速; 地質找礦深受重視,勘查投入主體多元化,勘查經費快速增長; 礦產勘查新發現不斷,儲量有新的增長,國內礦產生產和供應能力增強; 地質工作融入地方,與經濟社會的聯系更加密切,服務領域不斷拓展。礦業總體走向繁榮,地質工作進入了新的快速發展時期。

正是由於地質勘查投資的大幅增長,中國重要礦產的儲量最近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2001 ~2006 年,中國 45 種查明資源儲量的主要礦產中,36 種礦產儲量增長,45 種主要礦產中查明資源儲量增長的佔80%。其中,煤炭查明資源儲量增長 13. 7%,石油剩餘技術可采儲量增長 12. 6%,天然氣剩餘技術可采儲量增長63. 6% 。基本扭轉了本世紀初期出現的儲量入不敷出的局面。

礦產品生產增長加速,國內供應能力增強。全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由2001 年的 12. 09 億噸標准煤增加到 2006 年的 22. 1 億噸標准煤,年均增長 12. 8%; 同期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由 13. 09 億噸標准煤增加到 24. 6 億噸標准煤,年均增長13. 4% 。石油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天然氣產量連續 3 年增長幅度在 20% 左右,帶動了我國清潔能源的發展和利用。2006 年,全國主要礦產品生產繼續較快增長,其中,氧化鋁、鐵礦石、天然氣、生鐵、鋼材、粗鋼、10 種有色金屬和水泥產量等增幅均高於全國工業生產增幅。一些主要消耗鋼材、銅、鋁等行業,如汽車、工程機械等增長幅度均在 20%以上,繼續拉動主要礦產品需求擴大。鐵礦石價格連續大幅上漲,刺激了國內鐵礦行業的投資和開發,鐵礦石產量大幅度上升,遠高於同期粗鋼產量。2006 年,我國鐵礦石和粗鋼累計產量分別為 5. 88 億噸和4. 23 億噸,同比分別增長 38. 0% 和 19. 7% ,其中鐵礦石產量增幅比 2005 年上升12. 7 個百分點,大量低品位和超貧鐵礦的開采利用,有效地緩解了我國鐵礦石供應緊張的狀況。

但是,地質工作發展存在的體制不順、機制不活、功能不強和人才缺乏等實質性問題,仍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地質工作體制仍然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難以滿足工業化、城鎮化、全球化快速發展的需要,難以滿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資源日益增長的需求。地質工作作為資源基礎、環境基礎、工程基礎的多功能作用尚未充分發揮出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從下文所述世界地質工作的發展趨勢中可以得出一些啟示。

二、世界地質工作發展的基本態勢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的迅速增長,資源產品需求旺盛,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不斷攀升,對地質工作影響巨大,致使世界地質工作的驅動機制、運行體制、主要任務、技術手段、服務意識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總體趨勢表現為: 需求驅動、領域拓寬、技術先導、服務優先、政企合力、大小分工。

1. 需求驅動———公益性地質工作驅動機制由供給驅動型向需求驅動型轉變

20 世紀 80 年代中後期以來,各國地質調查工作的驅動機制逐漸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由供給驅動型轉變為需求驅動型: 以滿足不同用戶需求為目的,以社會經濟發展和人類生活質量提出的新要求為基點,以國家需求為主導、社會需要為動力。面向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提供全面的地質信息和產品。

以往的地質調查工作基本上是 「供給驅動型」,公益性地質調查機構根據自己擁有的技術、人才和設備等能力,提供相應產品, 「用戶」的需求從屬於地質調查人員的條件和能力等。無論是工作內容,還是成果的表達形式,都難以滿足社會的需求。

像英國、美國等工業化國家或傳統地質工作發源的國家,在地調機構成立百年後,傳統地質工作的社會作用正在削弱,傳統地質領域的投資不斷萎縮,這正是自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至世紀末世界地質工作不景氣的根本原因。為此,各國公益性地質調查機構及時轉變驅動機制,從自己能做什麼就做什麼的供給機制,轉變為社會要求什麼、用戶需要什麼就做什麼的驅動機制,最大限度地實現和體現地質工作的價值,以求得到政府的支持、社會的承認。

現在,用戶的需求決定了地質工作的重點和方向,世界多數公益性地質調查機構定位於地學研究和信息機構,主要任務是: 基礎地質 ( 調查和研究) ,礦產資源 ( 包括油氣等) 調查評價,地質環境與地質災害,資源管理和地球管護。這實際上是公益性地質調查機構面對壓力和挑戰而做出的重大戰略調整。

2. 領域拓寬———地質工作涉及領域不斷拓展,從以找礦為主的礦產資源型,轉變為兼顧資源與環境保護、災害減輕的資源與環境並重的社會型

地質工作重點發生變化,特別是發達國家正由礦產資源型拓寬或轉向社會 -環境型,越來越關注環境問題。地質學向 「大地學、大資源、大環境」方向發展,不斷擴展研究方向及多學科交叉研究領域。

工作重點向環境和災害領域拓展。面對經濟社會發展提出的各種需求,公益性地質調查機構的工作重點正在發生變化,災害地質、城市地質、水文地質等迅速發展。如美國地質調查局工作重點轉移的戰略思想是: 從以往重點研究調查非再生資源轉移到水文和災害等方面,把重點放在經過精心挑選的 7 項工作上,即水量和水質、災害、地理和制圖信息、環境污染、土地和水的利用、不可再生資源、環境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傳統礦產資源勘查評價的指導思想發生了重大變化,由以資源技術評價為主,轉變為環境評價、技術評價和經濟評價相結合的綜合評價。為了保證美國經濟安全和生態安全,實現礦產資源的可持續供應,美國國會責成地質調查局制定國家礦產資源調查計劃,其目標不僅要解決 21 世紀礦產資源供需問題,而且要解決礦產資源開發帶來的環境與土地利用方面的問題。該計劃明確是一項可供國家土地利用、環境保護與礦產供應決策使用的礦產資源與環境研究計劃。戰略重點由以往重點調查研究礦產資源的分布和數量,轉移到礦產資源的質量和可供性。具體來說,要滿足用戶在如下方面對礦產資源信息的需求: ① 土地利用的明智管理; ② 公共衛生和安全; ③ 保護和改善環境質量; ④ 礦產供應與國家安全;⑤ 保持繁榮和提高生活質量。

地質工作的重點在發達國家已經轉移,但在發展中國家,解決礦產資源問題仍然是相當一段時期的工作重點。

3. 技術先導———地質工作的技術手段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高新技術正在引領和推動發現更多的礦產資源

礦產勘查的難度越來越大,成本越來越高。為此,人們不斷探索新的技術方法,特別是在復雜地質條件下尋找深部礦、隱伏礦和難識別礦的新技術新方法。現代礦產勘查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特別是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已引起礦產勘查手段的巨大變革,大大提高了礦產勘查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在大陸深部、深水等尋找礦床的能力,技術先導的作用日益顯現。現代礦產勘查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高解析度遙感技術、高精度的地球物理技術和高靈敏度的地球化學技術,而這些技術綜合的成功核心是信息技術。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 ( CSIRO) 開展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稱為 「玻璃地球計劃」,目的是研製在線技術方法,特別是三維可視化技術和地質模擬技術,「使澳大利亞大陸地表 1000 米及其發生的地質過程變得透明,以便可以發現澳大利亞下一代巨型礦床」。澳大利亞采礦工業和研究團體形成了一個合作聯盟,即礦產預測發現合作研究中心,以解決澳大利亞礦產勘查預測相關問題,研發預測礦床位置的新方法。加拿大地質調查局自1989 年開始實施的勘探技術計劃 ( EXTECH) ,旨在通過開發綜合的區域和礦床尺度的地質模型以及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方法和設備,改進應用於勘探的概念和技術,從而促進礦產勘查新技術新方法的發展。加拿大安大略省實施礦產勘探技術計劃 ( OMET) ,目的是研製可以幫助在復雜地質區發現下一代礦床的新技術和新方法。

4. 服務優先———公益性地質工作信息服務意識和能力不斷增強,並從以採集基礎地質信息向傳播信息和提供服務方向轉移

地質工作是一項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的基礎性工作。地質工作必須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各種各樣的地學信息和資源保障,促進地學有關產業的發展。這方面的信息主要包括: ① 降低商業性礦產勘查風險的地學信息,公益性地質工作引導商業性地質工作的突破口是開展關鍵地段大中比例尺地質填圖及特殊需要的多目標地質填圖; ② 促進地質工程市場發展的地學信息,城市建設和城市化、重大工程、水利、水電、道路、橋梁、隧道等建設所需的地質條件和工程穩定性評價等基礎地學信息; ③ 能源和礦產品供應、加工合成的冶金化工工業、建材工業及建築和房地產業、礦泉水及特殊地質材料的醫療保健業、支撐特色農業的土壤地球化學工程等所需的地學信息。

為了實現服務優先的宗旨,各國公益性地質調查機構在以下幾方面做了巨大努力: 一是加強基礎資料庫建設,將海量的地質調查信息按照一定的標准進行存儲、管理,並可以根據用戶的需要隨時出圖; 二是加強網路建設,更加有效地傳播和宣傳地質科學和地質調查成果信息; 三是改革成果內容的表達方式,為公眾和決策提供通俗易懂的信息。

英國地質調查局戰略思想的顯著變化表現在: 將可持續發展思想貫徹於新戰略之中; 強調應用知識比知識的積累更為重要; 強調通過 Internet 為客戶提供新的服務,建立元數據索引。努力提供新的產品和服務,特別是通過 Internet 的電子信息進行傳遞。美國地質調查局實施用戶服務政策,努力提高向用戶提供的信息、服務和產品的水平,每年召開用戶聽證會,了解用戶的需求,使服務更具針對性。研發 「按需出圖」的地質信息系統,轉變成果發布方式,有效地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和電視等通訊技術,廣泛宣傳地質調查成果。

5. 政企合力———政府與企業共同推動地質工作不斷發展

從國際地質工作的發展情況來看,特別是對於礦業大國而言,一般呈現出中央政府、省 ( 州) 政府和企業以及高等院校等同心協力,共同推動地質工作的不斷發展、促進礦業繁榮的局面。

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各級政府,特別是省 ( 州) 政府非常重視促進礦業發展的工作,重點是滿足國家對礦產資源信息的需求及可持續發展的環境需求。一是開展並不斷加強基礎地質調查,為商業性地質工作提供基礎地質信息和資料; 二是建立並不斷完善地質工作法律法規體系,規范商業性地質工作行為,保護商業性地質工作者———探礦權人和采礦權人的合法權益; 三是開展開拓性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提高保持地質工作的動力和技術支持能力。除了開展國家地質填圖計劃外,政府往往還開展一些重要的開拓性項目,如美國地質調查局在 20 世紀 90 年代開展了 「國家礦產資源調查計劃」 ( MRSP) ,最近又開展了 「礦產資源工程」( MRP) ,其長期目標是確保未發現的礦床潛力得到最新的定量評價; 確保有限考慮的聯邦土地得到最新的地質環境評價; 確保得到可靠的地質、化探、物探和礦產地數據; 確保獲得國家安全需要的礦產生產和消費長期數據。澳大利亞聯邦工業、旅遊與資源部 2002 年推出 「通往發現之路———礦產勘查行動議程 ( MEAA) 」,組織對礦產資源勘查狀況進行調研,重點解決4 個問題:① 勘查區的土地准入; ② 勘查籌資; ③「競爭前」地質科學數據資料的質量和可得性; ④ 人才資源。圍繞解決深部找礦問題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澳大利亞成立了礦產勘查技術中心 ( AMET) ,政府機構與企業和大學合作開展礦產勘查新技術研發。

企業投入大量的地質勘查經費,不斷發現新的礦床。國際商業性地質勘查費用不斷提高,一些礦業公司在國際能源和原材料需求旺盛、價格不斷增高的情況下,加大了對礦產勘查的投入,如2006 年戴比爾斯和英美集團礦產勘查的投資分別達到2. 9 億美元和2. 7 億美元,著名的三大鐵礦石生產企業———淡水河谷公司、必和必拓公司、力拓公司勘查投入也都在1. 5 億美元以上。在2002 年礦產勘查跌入谷底後,最近 4 年連續大幅度增長,2006 年比 2002 年增長了近 3 倍,約 295%。

6. 大小分工———大型與小型公司在礦業發展中的作用不同,大型公司壟斷地位加強,小型 ( 初級) 礦業公司在推動礦產勘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從礦產勘查的主體———礦業公司來看,一方面公司兼並日趨活躍,大型礦業公司的壟斷地位不斷加強。1996 ~2005 年,全球賤金屬和金並購額超過 1100 億美元; 2005 年大型礦業公司並購達到頂峰,涉案金額 428 億美元。礦業公司的大規模聯合和兼並,使得全球礦業產業的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對全球資源的控制能力不斷增強。如世界鐵礦石前三大公司所佔份額由 1975 年的 19. 2% 增長到 2002年的 41. 7%,前五大公司所佔份額由 1975 年的 27. 0% 增長到 2002 年的 51. 3%( 表 1) 。

表 1 鐵礦石生產公司所佔份額 ( 西方國家)

另一方面,公司功能的分化日趨明顯,大型礦業公司更加重視礦業開發和生產,小型 ( 初級) 礦業公司在礦產勘查中的作用不斷加強,小型礦業公司 ( 勘查公司) 依靠自身的靈活機制而加強礦產勘查的投入,並在有了重大發現後,將礦權轉讓給大型礦業公司。全球礦產勘查投入創歷史新高,初級勘探公司領銜勘查熱潮,小型礦業公司在勘查投入中所佔比例比大型礦業公司高 18 個百分點。大型礦業公司勘查投資所佔比例由 2001 年的 59. 5%降低到 2006 年的 33. 4%,小型礦業公司勘查投資所佔比例由 2001 年的 26. 2%上升到 2006 年的 51. 4% ( 圖 1) 。

圖 1 各類礦業公司勘查投資占總投資比例的變化

三、幾點思考和建議

1. 統籌規劃和部署地質工作

地質工作是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礎性工作,需要提前 2 ~ 3 個五年開展相關工作,需要有長遠的規劃。為此,溫家寶副總理在新中國地質工作 50年暨中國地質學會成立 80 周年紀念大會上指出 「要搞好全國地質工作的統一規劃,正確引導地質工作布局和結構調整」; 《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明確提出 「科學編制地質勘查規劃,分別納入國家和省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綜合規劃」。目前有關規劃尚未出台,需要進一步加快進程。另外,最近國土資源部正在加快編制新一輪 「全國礦產資源規劃」,以指導全國礦產資源調查、開發利用和保護。為此建議,協調各種規劃,統籌規劃全國地質工作; 協調地質大調查、危機礦山找礦、地質勘查基金等工作部署,統籌安排中央資金; 協調不同部門 ( 部委之間) 、中央與地方之間、地勘單位與地方政府之間等的關系,協調中央公益性地質工作和地方公益性地質工作,統籌部署全國地質工作。

2. 緊緊抓住礦產資源勘查的核心,力爭找礦取得重大突破

目前,世界地質工作和礦業的繁榮,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國等新興國家旺盛的資源需求所推動。盡管發達國家的地質工作重點已經發生轉移,但對於我國而言,找礦在相當一段時期內仍然是第一位的,是核心工作。一方面需要在重點成礦區帶上集中優勢兵力和多種技術進行攻關,謀求突破; 另一方面需要加強技術集成示範,特別是對於深部找礦,要以提高精度為出發點,加強礦產勘查技術綜合工作。礦產勘查正進入以技術為先導的新時代,未來大型礦床的發現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高新技術及多技術的綜合。在我國已經有了比較好的技術方法基礎上,應開展以提高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和遙感等技術精度為主的技術改造,有選擇地針對礦集區開展技術融合和繼承,為尋找新一代的巨型礦床探索最佳技術組合。

3. 積極引導企業加快改革步伐,提高企業競爭力

在市場經濟國家,企業是礦產勘查的主體,必須發揮和使其能夠發揮主體作用。在國際礦產資源競爭日益激烈與合作機遇並存的情況下,國土資源管理要在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需要在引導企業走出去、創造環境引進來上下功夫。一方面需要引導建立具有現代企業制度的大型礦業公司,提高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的能力; 另一方面,借鑒國際經驗,進一步活躍勘查市場,充分發揮小型礦業公司在勘查市場的作用。

4. 不斷提高地質工作的服務能力

服務是地質工作的生命線,地質工作必須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各種各樣的地學信息和資源保障,促進地學有關產業的發展。這就需要,一是不斷拓展地質工作領域,充分展現為環境保護、災害減輕、城市建設、農業發展、土地利用、國土規劃等方面服務的能力: 二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進服務手段和方式,提高服務效率和水平; 第三是完善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法規,使服務上一個新的台階。

9. 創新地質資料管理體制幾個問題的思考

張紅

(山東省國土資源資料檔案館)

摘要 本文對當前地質資料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並對當前形勢下如何創新地質資料管理體制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 地質資料 管理體制

地質資料,是人們在了解、認識和利用地球過程中開展的各種科學研究、生產實踐技術活動及地質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等工作中獲得的科學成果,是一種以文字、圖表、聲像、電磁介質、標本、樣品等載體形式表現出來的信息資源,它富含眾多的地質信息,是人類研究地球、保護與合理利用資源的基礎,同時也廣泛應用於地球科學研究、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工程建設、地質環境保護、防災減災等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是一種重要的國家基礎資料。

對地質資料進行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既是現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公共服務型政府的需要。2002年,國務院出台了《地質資料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對地質資料的匯交、保管和利用以及相應的法律責任等進行了明確的規定。2003年,國土資源部出台了《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對地質資料管理工作進行了明確和細化。

1 地質資料管理面臨的新問題

我國在貫徹實施《條例》及《實施辦法》十幾年來,在地質資料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隨著科學技術與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地質資料的管理也隨之發生變革,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亟待解決,突出表現在:

1.1 地質資料統一匯交難以真正落實

1.1.1 地質資料管理機構分散,尚未實現統一匯交

《條例》雖然確立了地質資料統一匯交制度,並明確了國務院和省級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負責地質資料的匯交、保管、利用的監督管理,但由於其在地質資料的分類、范圍和要求等方面的規定過於原則,管理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均不夠強,致使目前實踐中地質資料匯交工作難以落實,地質資料管理分散,尚未真正實現統一匯交。

特別是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地震地質資料,分別由水利、城建、交通、電力、地震等部門掌握,由於缺乏有效的地質資料匯交監督管理的體制機制,致使各部門自行其是,無法實現地質資料統一匯交、統一保管和共享利用。從山東省匯交情況來看,雖然自《條例》頒布實施後,地質資料匯交情況有所好轉,但距《條例》所規定的應匯交的地質資料還有較大差距,各行業、部門匯交情況參差不齊。從行業上,國土資源、地礦、城建、水利、地震、建材、化工、冶金等部門匯交資料均有不足,或有的部門尚未匯交;從專業上,國土資源規劃、城市供水與建設、工程地質勘察(含工民建、交通運輸、小區建設)、水文地質、物化探成果等資料都有欠交現象。

1.1.2 部分地質資料匯交人難以履行地質資料匯交義務

《條例》明確規定探礦權人、采礦權人和從事其他地質工作項目的出資人或地勘單位為地質資料匯交人。但實踐中很多地質資料匯交人依法匯交意識淡薄,缺乏必要的專業人員、技術知識及保管條件,導致地質資料難以匯交,且丟失現象時有發生。從山東省對地質資料清理情況來看,匯交人如不及時匯交地質資料,後期很難再行補交。這部分地質資料的嚴重缺失,既不利於地質資料成果的管理,也不利於企業自身的健康發展。

上述情況已嚴重阻礙了《條例》的貫徹執行,影響了地質資料的收集保管和提供利用,使寶貴的地質資料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造成地質勘查工作的重復設置,成果同水平重復,浪費了大量資金,嚴重影響地質礦產事業研究工作的開展。

1.2 兩級管理模式已不適應工作要求

依照礦產資源法律法規規定,市(地)、縣(市)均有一定的開采許可證審批權,實踐證明,市(地)、縣(市)履行礦政管理職能和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均需要發揮地質資料的作用。

《條例》和《實施辦法》均明確了由部、省兩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負責地質資料管理工作,但對市、縣等基層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職責未作規定。就當前形勢而言,目前的地質資料管理體制尚不完善,造成地質資料監管力度不夠,地質資料管理職能無法向下延伸。

現行管理體制容易導致兩個問題:一是造成由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發證、評審的小型地質資料無人管理,致使這部分資料流失,給礦政管理造成一定的難度。二是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對本轄區內地質資料匯交人是否履行了匯交義務,均不知曉,而部、省兩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又無法對這部分地質資料匯交工作實施有效監管。山東省是礦業大省,地勘單位、礦山企業、冶金、化工等單位較多,僅從省級層面對地質資料進行管理,監管難度大,現實中問題突出。現行管理模式使市(地)、縣(市)兩級地質資料管理處於薄弱環節,特別是在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過程中上述問題日益凸顯。

1.3 現有管理模式不利於推進地質資料集群化建設

《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國發〔2006〕4號)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地質資料信息共享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設國家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和全球礦產資源勘查開采投資環境信息服務系統」。《條例》規定國家建立地質資料信息系統。

目前,國土資源部已開發建成地質資料信息集群化共享服務平台及地質資料管理信息系統。但由於現行的管理體制將地質資料分屬不同行業保管,由於缺乏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有些資料根本匯交不到國土資源部門(如工勘、水文、地震等地質資料),絕大部分應當匯交的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地質資料沒有匯交,仍分散保管在工程建設項目地質工作承擔單位和建設單位,地質資料匯交數量及質量與法律法規要求還有很大距離。造成資料利用不方便,資料的缺失還無法真正實現社會共享和開發利用,不利於推進地質資料信息集群化產業化工作。

2 創新地質資料管理體制的幾點建議

2.1 盡快修改《地質資料管理條例》

由於《條例》頒布實施已有十幾年,不少規定已缺乏針對性和操作性,有些規定又過於原則,難以適應地質資料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因此有必要對《條例》進行修訂。加之《實施辦法》又屬國土資源部部門規章,實踐中難以協調其他有關部門和實際操作。因此,建議盡快修改完善。

在《條例》修改前,各省可根據本省實際情況,制定本省的《地質資料管理辦法》。這樣全面地將本省近年來地質資料管理工作方面的成功做法和取得的主要經驗進行系統歸納和整理,吸收、借鑒其他省(區、市)已經制定或出台的地方政府規章、規范性文件的內容,對地質資料管理工作作出較為全面的規定,通過地方立法,對地質資料管理方面的一些問題作出明確規定和細化,使之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更便於執行。

2.2 加強協調,創新匯交管理機制

《國土資源部關於加強地質資料匯交管理的通知》(國土資發〔2010〕32號)中明確:「對涉及工程地質勘查(察)類等其它部門從事地質工作形成地質資料的匯交問題,各省(區、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要根據本地區情況,主動與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聯系,加強城市地質資料的集群化開發利用,促進建設工程施工和安全運行,創新匯交機制。」

筆者認為可採取以下措施:

一是創新匯交機制,強化匯交管理。如工程地質資料的匯交,可建立工程建設項目地質資料匯交責任機制,採取工程地質資料匯交與建設用地審批掛鉤等措施,規范這部分資料的匯交。山東省多年來地質資料管理的實踐證明,工程地質資料匯交難的主要原因在於:接收地質資料的地質礦產主管部門,難以掌握建設項目的立項、竣工驗收等信息;政府各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協調、溝通和配合。長期以來,有些單位和個人對工程地質資料的匯交意識淡薄,甚至不知曉應向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匯交工程地質資料是自己應盡的法定義務。因此,必須明確政府各部門的職責和分工,有利於促使各部門將有關建設項目的信息及時通報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敦促項目單位依法履行地質資料匯交義務。山東省《辦法》規定:「發展改革、財政、住房城鄉建設、海洋與漁業等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協助做好有關地質資料匯交的管理工作。」這樣就明確了政府各部門的職責和分工,有利於促使各部門將有關建設項目的信息及時通報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敦促項目單位依法履行地質資料匯交義務。明確了地質資料集中保管、共享服務利用新機制,從而避免重復投入,方便利用,節約社會成本。

二是在現有條件下,有些資料可採取委託保管的機制。通過近幾年的努力,我國地質資料委託保管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尤其是在石油、海洋地質資料委託保管制度和機制方面取得了重要創新,探索建立了委託管理制度,明晰了委託保管的權利和義務,要求各委託單位對委託資料履行安全保管、依法匯交、加強軟體建設、強化對外服務等義務。山東省城建、地震、水利等部門都分散保存著各自形成的地質資料,存在著各部門相互封鎖、難以充分共享利用等問題。加之在現階段,省地質資料館又沒有力量把所有地質資料都集中保管起來。筆者認為現階段可借鑒部委託石油、海洋資料的管理模式,與有關部門協調,簽訂委託管理協議。在現行機制下可先建立「目錄統一匯交、資料分散保管、信息共享利用」的委託保管新機制。同時,要求受委託單位按國土資源部的有關規定和要求向地質資料館藏機構匯交成果、原始和實物地質資料目錄,建立全國統一的地質資料目錄資料庫,並通過互聯網向社會提供非涉密的地質資料目錄服務。

2.3 創新管理體制,將管理職能向市縣延伸

對地質資料進行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既是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公共服務型政府的需要。為了提高我國地質資料信息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實現地質工作根本性轉變。創新地質資料管理體制,將地質資料管理職能向市縣延伸是地質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而從實踐來看,將監管職能關口下移也是符合山東省實際情況的。鑒於此,針對管理過程出現的問題,為進一步加大地質資料的監管力度,山東省出台的《山東省地質資料管理辦法》明確建立了三級管理制度:「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地質資料管理工作的領導,組織開展地質資料匯交、保管、利用的科學研究、宣傳教育和信息化建設,並將地質資料管理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設區的市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負責本辦法規定的地質資料匯交、保管和利用的監督管理」。

這樣就賦予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有接受、保管、利用地質資料的職能,有協助省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監督轄區內地質資料的匯交工作的職能。

為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一步加強地質資料匯交管理,提高地質資料匯交水平,國土資源部在全國范圍建立起統一的地質資料匯交監管平台,目的就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對成果、實物、原始地質資料匯交實行全程監管,實現匯交人依法匯交地質資料。建議在監管平台給市縣一個入口,便於市縣配合監管本地區地質資料匯交情況,更好地對地質資料進行全面監管。

2.4 建立內部制約制度,形成共同責任機制

抓好地質資料匯交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貫穿礦政管理工作的全過程,建立保障地質資料及時保質匯交的管理制度是礦政管理工作各部門以及負責地質工作項目管理單位的共同責任。

針對地質資料匯交難的問題,建議建立地質資料匯交與有關審批的聯動機制,即共同責任機制,明確將地質資料匯交情況與勘查項目管理掛鉤,將地質資料匯交管理的相關內容固化在地質勘查項目從立項到成果驗收的各環節中。將是否依法匯交地質資料的情況作為各有關管理部門履行探礦權采礦權與建設項目用地審批、考核評價地質勘查單位資信、地質工作項目結題與成果評獎等管理職能的前置條件。

可借鑒有些省的做法,地勘主管部門按項目進度撥付資金,並從項目經費中預留10%作為質量保證金,待成果驗收合格後,憑地質資料管理機構出具的《地質資料匯交憑證》和省財政廳批復的《項目決算報告》結算;地勘專項資金專款專用,其中地質資料匯交、管理費列入項目費;將地質資料納入地質勘查成果管理,在地質工作結束後,項目承擔單位要依法匯交經資料整理和綜合研究形成的成果地質資料、原始地質資料、實物地質資料等,無合理原因逾期不按國家規定匯交成果資料的項目承擔單位,將處以通報批評或收回已撥項目經費等處罰,若項目單位未及時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將不允許項目單位繼續承擔任何新的地勘項目。

總之,地質資料匯交憑證是辦理礦業權延續、注銷、變更、出讓和轉讓的必備材料,是科技成果的結題、評獎的必要憑證。通過《地質資料匯交憑證》把地質工作項目管理的各職能處室聯系在一起,建立起處室之間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內部管理機制,進一步加大地質資料匯交管理的監管力度。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