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厲害嗎

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厲害嗎

發布時間: 2021-03-05 05:11:50

A. 答案准確至少再加百分!跪求關於中國地質科學院考研的問題! 1,那裡的地質工程好考嗎2,2011和2010年初試

好考是相對的。和這個級別的院校和科研單位相比,性價比很高。但是偏研究方迴向。
如果地質工程答的話,我建議還是去地大和吉大這些出身的院校,更接近生產,在地質單位的校友資源也更為強大。
有時候真的不是分數高名氣響地位高的院校更好找工作。
地科院最大的好處是研究生待遇好,徐志琴掛帥,又有溫和李照顧,發錢很多很多,不是地大吉大之流能比。

B. 教授和研究員,誰更厲害

屠呦呦-------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中國科學界唯一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這個人只是一個研究員,但得了諾貝爾醫學獎後什麼都有了,以前稱為三無人員。

C. 神職人員和科學研究員,誰厲害

高工=高級工程師
教授級高工=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後者更厲害
教授,多指在大學或社區學院中執教的資深教師與研究員,但教授與研究員是有區別的。教授有教課的任務,而研究員則沒有。教授為大學教師職稱的最高級別。

D.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是我國學科比較齊全、人員結構較為合理、設備比較完善的綜合性地學基礎研究機構,主要從事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和前沿性的基礎地質調查和基礎地質研究工作,同時承擔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和地球化學專業研究人才教育和培養任務。地質研究所現有在職職工180人,10個專業研究室。研究領域包括:區域地質、地質編圖及資料庫建設;大地構造與全球構造;生命起源、古生物群落與地層對比;前寒武紀地質與早期地殼生長;新生代地質與現代地質生態環境;超高壓變質作用與超高壓變質帶;岩石學、礦物學與地球物質科學;大陸動力學與地幔動力學;成礦地質背景與區域成礦學;深部地球物理探測與岩石圈結構及地球動力學;同位素地質理論、方法體系與應用。

副所長高錦曦

副書記、紀檢書記沈琳

所長、黨委書記侯增謙研究員

2008年總收入約1.73億元,比2007年增長17%。各類科研項目總經費15283.63萬元,其中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3657萬元,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86.4萬元,科技支撐項目876萬元,汶川地震科學鑽探專項經費2075萬元,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等項經費3870萬元,基本科研業務費450萬元,地質及礦產資源勘查經費815萬元,其他科技項目經費2624餘萬元。

2008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

2008年公開發表論文150篇,其中SCI檢索刊物論文78篇,包括國際SCI論文32篇。公開發表專著1部,中英文版1:250萬地質和礦產圖4幅。據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統計,2008年本所論文發表數量在國內地學類機構排在第7位,已連續3年在全國地學研究機構中位居前10位,是國土資源系統唯一的研究所。研究所現任領導班子包括:所長、黨委書記侯增謙,副所長耿元生、高錦曦,副書記、紀檢書記沈琳。

2008年度重要科研成果

全國1:100萬地質圖空間資料庫:屬中國地質調查局基礎地質調查與研究工作項目,項目負責人丁孝忠研究員。首次系統編制了全國1:100萬地質圖地理底圖(國際分幅),並建立了相應的資料庫;系統編制了64幅1:100萬國際分幅地質圖並建立了全國1:100萬地質圖空間資料庫,編寫了全國1:100萬地質圖空間資料庫編圖說明書、分幅圖元數據及核心元數據。填補了全國1:100萬地質圖空間資料庫的空白,健全了國家基本比例尺地質圖空間資料庫系統。自主開發研製了1:100萬地質圖資料庫檢查系統,具有自動進行圖幅數據檢查、快速修改等功能;研製開發了全國1:100萬地質圖空間資料庫管理系統,該系統具有較強的空間數據檢索、屬性數據檢索、多級地質要素屬性查詢,以及1:100萬國際標准圖幅元數據查詢等功能。

中國地質科學院年報.2008

地球的化學、生物與環境演化的同位素研究:屬中國地質調查局基礎地質調查與研究工作項目,項目負責人朱祥坤研究員。在國內首次建立了Cu、Fe、Zn、Mg、Ca同位素的MC-ICPMS高精度測定方法和配套的樣品化學純化方法,所建方法精度達國際同類實驗室的先進水平;在鞍山地區獲得了一批新的年齡和地球化學數據,進一步驗證了鞍山地區38億年岩石的存在,初步確定了鞍山群形成時代為25億年前,進一步完善鞍山地區太古宙構造—岩漿演化的年代學格架,總結了鞍山地區太古宙地殼演化規律;對前寒武紀幾個重要時段多種化學沉積岩石進行了Si、O、S等同位素研究,在冀東和五台地區發現了與質量無關的S同位素分餾現象,探討了這些元素的同位素組成變化與環境和生物演化的關系;對冀北、遼西的J-K地層進行了同位素精細定年,為陸相地層J-K界線年齡的確定、年代學格架的建立和遼西生物群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據;對太平洋深海多金屬結核和結殼進行了3He同位素與元素地球化學多重示蹤研究,初步查明了富鈷結殼記錄的海洋氣候環境的演化規律,通過與10Be定年方法對比,初步建立了測定富鈷結殼形成時代和生長速率的地外3He新方法。

大陸碰撞造山帶成礦作用:屬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負責人侯增謙研究員。項目選擇青藏高原3個成礦帶中的3個典型代表(即驅龍斑岩銅礦、玉龍斑岩銅礦和大陸槽稀土礦床),通過典型礦床詳細解剖和成礦帶區域成礦對比,揭示其成礦過程,建立碰撞造山帶adakite質斑岩成礦模型,揭示碰撞帶陸內環境REE超常富集機理,為構築大陸碰撞成礦理論框架奠定堅實基礎。本項目歷經4年研究,提出了大陸環境斑岩銅礦成礦新模型,突破了傳統的岩漿弧環境斑岩銅礦成礦理論;提出了大陸碰撞帶或造山型REE礦床概念,建立了造山型REE礦床新模型,豐富和發展了礦床學理論;以大陸碰撞帶Cu和REE礦床成礦模型研究為基礎,孕育和建立了大陸碰撞成礦理論新框架。本項目共發表論文38篇,其中,SCI收錄論文29篇。本項目與「973」項目共同組織出版了中英文專集7部。項目實施的4年中,共培養博士6人,碩士8人,3位博士後出站;與一批國際同行開展了廣泛的合作研究,已經形成了一支團結協作、富於創新、成果豐碩並有一定國際影響的研究團隊。

Fe-Mn結殼表面樣品鐵同位素組成隨深度的變化關系

朱祥坤研究員在漢諾壩野外考察

大陸典型成礦帶深部作用與成礦模式

譚庄—沈丘凹陷中生界沉積、構造特徵與有利儲層預測:屬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中心「全國油氣資源戰略選區調查與評價」專項:東秦嶺—大別造山帶兩側油氣資源戰略選區研究之專題。主要完成人員:曠紅偉、柳永清、楊飛、彭曉波、劉燕學等。項目主要依據地質和地球物理技術研究華北南部大別山造山帶北側周口坳陷內譚庄—沈丘凹陷的中生界下白堊統。重點是層序地層、沉積體系和有利儲層分布與構造特徵的研究,核心是分析下白堊統層序地層格架內的沉積體系展布及有利儲層發育特徵,進一步結合地球物理解釋的中生界內幕構造特徵和綜合研究,確定有利的油氣勘探目標。通過課題實施,在下白堊統內幕構造、沉積相及其展布特徵、有利儲層分布以及綜合評價與優選勘探目標研究上取得一系列成果,體現了一定的理論研究和生產應用意義。

譚庄—沈丘凹陷下白堊統永豐組下段地層等厚圖

譚庄—沈丘凹陷下白堊統永豐組下段有利勘探目標綜合評價圖

內蒙古1:25萬西老府幅區域地質圖

內蒙古1:25萬多倫幅區域地質圖

內蒙古1:25萬多倫幅、西老府幅區調修測及蒙南—冀北地區晚中生代地層格架與重要地質事件和年代地層系統研究:屬地調項目。主要完成人員:柳永清、魏文通、劉增效、姚寶鋼、趙華平、王永、遲振卿、江小均、劉燕學、曠紅偉等。項目完成1:25萬多倫幅(K50C002002)、西老府幅(K50C002003)區調修測面積27395km2,開展了蒙南—冀北地區晚中生代地層格架與重要地質事件和年代地層系統以及相關基礎地質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的基礎地質研究成果。系統查明了區內興蒙造山帶或華北地塊北緣構造單元的物質組成、地層序列、形成時代;調查和研究了東西向、北東向構造—岩漿岩帶的物質組成、形成時代、構造背景及演化,深入調查與研究了晚中生代火山—沉積作用與盆地演化;在主要構造(帶)屬性、區域構造格架以及晚中生代地層格架、重要地質事件和年代地層系統、探討晚古生代—晚中生代地層、岩漿作用、盆地、區域構造發育演化,以及第四系地層和古地理環境調查與研究等諸多方面,取得明顯進展和系列成果。

E. 中國地質科學院院部

中國地質科學院院部設有辦公室、科學技術處、地質調查處、實驗管理處、經濟管理處、國際合作處、組織人事處(安全生產處)、計劃財務處、黨群工作處、監察審計處、基建處(基地辦)、研究生部等12個職能處室,信息中心、京區離退休職工管理中心、京區後勤服務中心等3個中心,國家地質公園網路中心、深部探測研究中心、青藏高原研究室等3個業務部門。

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秘書處、中國國際地球科學計劃全國委員會秘書處、世界數據中心中國地質學科數據中心、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地質遺產北京辦公室等國際地學組織與相關機構,中國地質學會、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基金會、全國地層委員會等辦事機構,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和野外科學觀測研究基地辦公室掛靠在中國地質科學院。

2014年末,院部職工總數433人,包括在職168人,離退休265人;在職職工中具有本科以上學位的112人,碩士以上學位的60人;在職職工中專業技術人員81人,其中院士2人,研究員及教授級高工12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師20人,中級職稱22人,初級職稱2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7人、碩士學位的26人、本科28人,大專及以下10人。

《科學新聞》雜志出版了「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專項「入地中國夢」特刊

年度重要科研成果

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專項(Sinoprobe)完成第一階段(2008~2012年)任務。專項完成了第一階段49個課題的結題驗收,並召開專項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在《Tectonophysics》、《岩石學報》、《地質學報》等國內知名雜志出版深部探測專項成果專輯,在《地學前緣》發表題為「深部探測揭示中國地殼結構、深部過程與成礦作用背景」的專項成果總結文章。專項已與科學出版社協商並簽訂合同,計劃由科學出版社出版《中國深部探測系列專著》叢書,共12本專著,全面反映專項成果。專項已發表論文1030篇,其中國際SCI檢索論文240篇、國內SCI檢索論文212篇、EI檢索論文68篇;出版專著8部;申請和獲准專利121項,其中發明專利49項、實用新型專利34項,軟體著作權30項,外觀設計專利6項,標准2項。深部專項5000噸大壓機項目進展順利,進入委託研製階段。專項在第一屆中國地球科學聯合學術年會(2014年10月20~23日)召開之際,組織了專項專場報告會和5個分會場的專題報告會,取得較好反響。根據數據共享方案,2014年底提前釋放了第一批探測數據,擬通過會員分級制度共享專項探測數據。松遼盆地科學鑽探工程(CCSD-SK)正式開鑽,SinoProbe專項研製的「地殼一號」萬米鑽機運轉正常。

「地殼一號」萬米鑽機模型

甘肅柳園月球實驗場和Apollo14號月表情況對比(非常接近,且已經確定該實驗場點)

「地外重點地區遙感資料應用研究」和「月球和火星實驗場建立和對比研究」取得進展。建立月表三大岩類形成年齡和月海玄武岩單元劃分圖,並利用撞擊坑確定月表相對年齡;處理和解算GRAIL數據建立120階次月球重力場特徵,建立月球布格重力場;開展月球微型鑽機的改進,最終提交改進版樣機;提取嫦娥二號伽馬能譜數據處理和元素,獲取天然放射性元素U,Th,K含量全月分布圖;選定了甘肅柳園和河北漢諾壩的玄武岩地區作為月球實驗場的選址;開展火星鹽類環境類比及天體生物學研究,獲得柴達木盆地鹽湖演化過程及基於微生物進化過程的協同規律。

利用LRO地形數據和GRAIL自由空氣重力異常計算得到的0.25度網格(330階次,精度16千米)月球布格重力異常圖

全國陸相地層劃分對比及海相地層階完善。中國杜內階新亞階取得重要進展,並成為競爭國際杜內階中間界限層型的潛在剖面;在薊縣中—新元古界標准剖面鐵嶺組和霧迷山組首次發現斑脫岩,並測得其鋯石SHRIMP U-Pb同位素年齡約1440Ma[(1439±14)Ma]和約1485 Ma[(1483±13)Ma和(1487±16)Ma],標志著這條傳統的標准剖面上以碳酸鹽岩為主體的沉積序列薊縣繫上部的兩個重要地層單位,從此也獲得了直接的、高精度的鋯石U-Pb同位素年齡約束。

重新釐定的華北北緣中元古界地層劃分方案

F. 中國地質科學院的研究員是什麼級別

不同等級的不同檔次
在中國科學院的職稱體系裡,研究員是自然科學研版究系列崗位的一權種,他(她)們通常都會培養碩士生和博士生。自然科學研究系列專業技術崗位各設置12個等級,研究員崗位設4個等級,分別對應國家通用專業技術崗位等級一級到四級, 對應於教育事業單位的教授一級到教授四級。其中研究員一級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副研究員(高級工程師)崗位設3個等級、助理研究員(工程師)崗位設3個等級、研究實習員(助理工程師)崗位設2個等級。在這種場景下,研究員通常翻譯為Professor或者Full Professor。

G.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是什麼級別

研究員是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是職稱,不與行政級別掛鉤。中國農業科學院的研究員,在乘車、飛機等方面享受司局級同等待遇,

H.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是什麼級別

研究員抄職稱系列包括研究實習員(初級),助理研究員(中級),副研究員(副高),研究員(正高)。

領導職務層次分為: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

綜合管理類公務員職級序列分為:一級巡視員、二級巡視員、一級調研員、二級調研員、三級調研員、四級調研員、一級主任科員、二級主任科員、三級主任科員、四級主任科員、一級科員、二級科員。

綜合管理類以外其他職位類別公務員的職級序列,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由國家另行規定。

(8)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厲害嗎擴展閱讀:

工作內容

1、參與並完成國家重要科研任務;

2、參與研究重要國際合作項目;

3、負責關鍵技術的研發項目;

4、參與技術交流,負責相關技術項目的標準的制定;

5、現有研究工作的改進與完善;

6、與研究團隊人員一起進行創新產品的研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社會科學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行政級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研究員



I. 中國科學院的很多研究員考不上清華,但中科院的實力卻大大超過清華,為什麼

清華的教授副教授有幾個清華本科的~再去問問這些清華本科的他們本科班的牛人去哪了

J. 中國地質科學院和中科院的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哪個比較好,有沒有考上的學長學姐什麼的...

當然中國地質科學院好,中科院寫論文做實驗到地科院做,儀器都在地科院回,不信你私聊問問答樓上
而且國土資源部所有項目都是地科院作,你可以查查礦產普查和區調項目,包括咱們用的圖鑒什麼的,你查查前言,那個不是中國地質科學院的人編寫的,去了地科院畢業找工作業內(地礦)絕對承認,中科院一些不知名的小單位都沒人聽說過。。。
而且導師都牛,不像中科院全是教員,讀完碩士老師可以推薦你到一些地區省屬單位,博士的話可以推薦你到研究所,總之工作不愁,
雖然中科院也都能找到工作,但畢竟不如推健,(原因是好多單位領導是你導師的關系人員或學生,你算他的嫡系)
總之你到玉泉路去問問中科院地物所得就知道,他們絕對後悔沒去中國地質科學院。
兩院分都不低,考北京外的最好370,考北京最好385,英語一定保證55
總之好好復習吧

我畢業7年了,原先同學考地科院的都做到處級了,真的,聚會大家很羨慕他,而原先有兩個中科院的,現在還在為副研究員發愁,不過也看你有沒有人,中科院走後門太嚴重了,特別注意北京的,現在風氣是這樣沒辦法,我中科院地物所得,現在去看老師,老師總說走後門太厲害。。。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