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恢復治理
⑴ 地質災害治理有哪些好處
保護地質環境,利於人們生產和生活,能避免人民的財產受到損害和人員的傷亡。
⑵ 地質災害治理與地方經濟發展的關系
甘肅省國土資源廳
改革開放以來,甘肅省經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特別是進入本世紀後,地方經濟在以房地產為支柱產業的帶動下,取得了連續十餘年的高速發展。房地產業的發展是與土地開發為基礎的產業,隨著農村小城鎮建設和城市棚戶區改造和安居工程的實施,人民群眾居住條件得到了改善,但同時人地矛盾也凸顯了出來。在土地日趨緊張的情況下,對一些非耕地的改造勢在必行。隨之而來的是地質災害的頻繁發生,其所帶來的危害也不斷加大,發展經濟的同時,進行地質災害治理也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內容之一。
一、地質災害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
甘肅省是全國地質災害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十一五」期間,全省共發生各類突發性地質災害8940起,共造成1692人死亡,297人失蹤,以2008年和2010年傷亡人數最多;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5.67億元(未含舟曲泥石流災害損失)。
「十一五」期間,甘肅省遭遇了特大地震和極端天氣的影響,地質災害頻發,並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5·12」汶川特大地震引發的次生地質災害造成甘肅省地震災區151人死亡,473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28.76億元,地震也同時對甘肅省地質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創傷;「5·16」蘭州市九州石峽口滑坡造成7人遇難,兩個單元的家屬樓被摧毀;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造成1435人遇難,330人失蹤,泥石流災害同時對舟曲縣城基礎設施造成了嚴重破壞;「8·12」特大暴洪災害造成隴南市37人遇難,17人失蹤,其中以成縣最為嚴重;「3·2」東鄉縣城滑坡災害造成730人被迫轉移,縣城部分區域處於滑坡危險區。特別是受「5·12」汶川地震影響,全省中東部、南部的隴南市、甘南藏族自治州、天水市、慶陽市、平涼市、定西市等6個市(州)所轄38個縣(區)地質災害頻發,地震在這些地區引發崩塌、滑坡、地裂縫和地面塌陷災害共8108起。
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查明各類地質災害隱患點10629處。地質災害類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及地裂縫等,其中崩塌、滑坡6699處,泥石流溝3580條,地面塌陷193處,地裂縫157處。受地質災害威脅人口190.82萬人,受威脅財產304.81億元。
二、地質災害治理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
「十一五」期間,甘肅省遭遇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及「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等事件。面對特大地質災害的侵襲,甘肅省國土資源部門在省委、省政府及國土資源部的正確領導下,實施了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地質災害排查及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等一系列有效的防災減災工程,為災後重建做出了一定貢獻。
(一)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截至2010年,甘肅省全面完成了87個縣(市)的1:10萬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工作,並完成蘭州市、隴南市、天水市和平涼市所轄22個縣(區)1:5萬地質災害詳細調查工作,基本摸清了這些地區地質災害發育分布規律,為防災減災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二)地質災害監測網路初步建立
在全省地質災害調查和詳查基礎上,全省87個縣(區)建立了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路,群測群防監測點達到1萬多個。「十一五」期間,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取得顯著成效,累計成功預報地質災害57次,轉移群眾32.6萬人,避免經濟損失3.2億元。甘肅省「十有縣」建設都得到加強,蘭州市城關區等29個縣(區)進入國土資源部群測群防「十有縣」建設名單,一批優秀群測群防員受到國土資源部的嘉獎。為全面提升基層地質災害防治能力,進一步加強群測群防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依據國土資源部有關精神,結合全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實際,甘肅省實施了鄉(鎮)國土資源所地質災害防治「五到位」宣傳培訓活動,並取得顯著成效。蘭州市、隴南市等地質災害多發區專業監測網建設工作已初步開展。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全面展開,省國土資源廳與省氣象局合作開展了省級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十一五」期間,成功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預警140次,其中Ⅲ級98次,Ⅳ級42次。
(三)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得到加強
「十一五」期間,甘肅省加大了特大型、大型地質災害防治項目投資經費,多處險情嚴重、危險性大的地質災害得以及時治理。通過申請中央和省級財政治理的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包括應急治理)510餘項,治理投資經費總額達數十億元,有效減輕了地質災害對危險區內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危害。同時,「十一五」期間,甘肅省地質災害防治體製得到了加強,蘭州等地區地質災害年度防治經費常規投入逐步形成。
(四)重大地質災害事件災後恢復治理成效顯著
1.震後災區重建成效顯著
「5·12」汶川地震後,省國土資源廳組織編制了《汶川地震甘肅災區隴南市災後恢復重建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規劃》,並得到了國務院的批復,重建項目成效顯著。隴南市災後重建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共實施314項,其中工程治理項目265項,總投資10.97億元,基礎項目(包括基礎調查、應急能力建設、氣象預警預報系統建設等)49項,總投資2.09億元。截至2010年底,265項工程治理項目已竣工165項,在建100項;基礎項目已完成29項,在建20項。此項工作的實施,很大程度上有效遏制了甘肅省地質災害多發、頻發、群發的隴南地區地質災害的發生,減少和降低了甘肅省因地質災害而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2.舟曲災後重建工作進展順利
「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發生後,省國土資源廳組織編制的《舟曲災後恢復重建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得到國務院的批准實施,規劃治理工程26項,總投資8.5億元。該規劃正在實施,計劃在2012年完成。
3.蘭州城市重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初步展開
蘭州城市地質災害的多發性、突發性、危害嚴重性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針對地質災害頻發、危害嚴重的狀況,蘭州市人民政府於2007年批准印發了《蘭州市地質災害防治規劃(2007~2020年)》,同時組織編制了《蘭州市城市重大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規劃》、《蘭州城市重大地質災害防治可行性研究報告》,為科學規劃、有效防治地質災害奠定了基礎。
4.東鄉縣城災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展開
東鄉縣城特大地質災害發生後,省國土資源廳組織編制了《東鄉縣城特大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可行性研究報告》及《東鄉縣城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已初步展開,計劃2011年完成。
5.永靖縣二方台滑坡應急治理工程進展順利
甘肅省國土資源廳組織實施的永靖縣二方台滑坡應急治理工程進展順利,工程實施後,將有效保護危險區內212戶村民、1000餘人的生命與財產安全。
(五)地質災害應急體系建設初步開展
甘肅省成立了省級地質災害應急中心,主要負責省級地質災害應急專家庫建設和管理,突發地質災害現場應急調查和處置,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地質災害應急信息平台建設、運行管理和維護。省地質災害應急中心的成立,有力地推動了甘肅省地質災害的應急體系和應急能力建設的步伐。省、市(州)、縣(區)均制定了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六)地質災害防治專業技術隊伍建設得到加強
「十一五」期間,甘肅省加強了地質災害專業技術隊伍建設,已成為地質災害防治的強力技術支撐,主要分布在國土資源系統所屬的地礦、有色、煤炭等地勘單位以及省科學院、蘭州大學等院校。隨著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加強,專業技術人員得到很好的實踐鍛煉。
三、防災減災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所有的物質運動,對於人類都有正反兩個方面的作用,既造福也可為害。如果我們承認事物的雙重性,那麼地球、生物、環境、人類、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在為人類生存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的同時,也必然在另一方面帶來災害,而減輕災害,改善環境造福於人類,就可以保障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必須提高全社會的減災意識,推動減災社會化:減輕災害是全社會的協調行動,為取得減災的綜合效益,必須提高全社會的減災意識,推動減災工作的社會化,需要制定國家、部門和地方的減災規劃,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
(2)實施減災系統工程,進行綜合減災:減輕災害是一項系統工程,包括監測、預報、評估、防災、抗災、救災、安置與恢復,宣傳與立法,保險與基金,規劃與指導等項。減災系統工程的制定要與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相協調,突出農業與城市兩大減災重點,充分發揮科技的先導作用和社會各種減災力量的聯合作用,進行綜合減災。
(3)開展減災示範區工作:為了研究減災的方法、技術,總結減災經驗,推動全國減災工作的開展,應選擇多災頻發的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重點地區作為減災示範區,在保證這些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探索系統減災經驗,再向全國普遍推廣。
(4)綜合治理地質災害,保護地質環境:實施建設項目地質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堅持「開發利用與保護環境並重」和「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誰利用誰補償」的方針。加大地質災害防治投資力度,重大地質災害體的治理與國土資源開發整治相結合,統籌規劃綜合治理。
(5)深入開發災害科學研究,提高社會減災的能力和水平:減輕災害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每一項都需要高新技術的支持和高水平災害科學理論的指導,只有提高災害科學研究的水平,才能提高社會的減災能力。
⑶ 地質災害治理
第三十四條 因自然因素造成的特大型地質災害,確需治理的,由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會同災害發生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組織治理。
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其他地質災害,確需治理的,在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由本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組織治理。
因自然因素造成的跨行政區域的地質災害,確需治理的,由所跨行政區域的地方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共同組織治理。
第三十五條 因工程建設等人為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由責任單位承擔治理責任。
責任單位由地質災害發生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專家對地質災害的成因進行分析論證後認定。
對地質災害的治理責任認定結果有異議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三十六條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確定,應當與地質災害形成的原因、規模以及對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危害程度相適應。
承擔專項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設計、施工和監理的單位,應當具備下列條件,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資質審查合格,取得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頒發的相應等級的資質證書後,方可在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從事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勘查、設計、施工和監理活動,並承擔相應的責任:
(一)有獨立的法人資格;
(二)有一定數量的水文地質、環境地質、工程地質等相應專業的技術人員;
(三)有相應的技術裝備;
(四)有完善的工程質量管理制度。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勘查、設計、施工和監理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標准和技術規范。
第三十七條 禁止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設計、施工和監理單位超越其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或者以其他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設計、施工和監理單位的名義承攬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設計、施工和監理業務。
禁止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設計、施工和監理單位允許其他單位以本單位的名義承攬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設計、施工和監理業務。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偽造、變造、買賣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設計、施工和監理資質證書。
第三十八條 政府投資的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竣工後,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組織竣工驗收。其他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竣工後,由責任單位組織竣工驗收;竣工驗收時,應當有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參加。
第三十九條 政府投資的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經竣工驗收合格後,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指定的單位負責管理和維護;其他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經竣工驗收合格後,由負責治理的責任單位負責管理和維護。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損毀、損壞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設施。
⑷ 地質災害恢復治理方案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是一回事嗎
這個應該是不一定會一樣的吧,因為地質災害有的時候是物理性的污染,而礦山的污染就是一些版重金屬或者權硫等的污染,不過地質災害中的火山噴發應該和礦山的差不多了。
而恢復治理的方案也有可能是一樣的,都是可以馴化耐受某種環境的微生物去修復環境污染,或者是某種耐受的植物來修復液是一樣的意思了~~~
⑸ 礦山地質災害治理現狀
西南地區礦山地質災害發育,破壞性強。為此,國家和礦山企業籌集經費約4.8億元,對礦山地質災害進行了恢復治理。治理成效較顯著的礦山有雲南省小龍潭煤礦、楚雄燎原煤業有限公司、華寧向陽煤礦,重慶市天府煤礦,西藏自治區羅布莎鉻鐵礦區,貴州省盤江火燒鋪煤礦、萬山汞礦、開陽磷礦,四川省有拉拉銅礦、瀘沽鐵礦、會東鉛鋅礦、攀枝花釩鈦磁鐵礦等礦山。地質災害治理根據不同的地質災害類型和經濟條件採取了不同的工程防治措施。對於危害、影響較嚴重、治理難度較大、治理的經濟意義不很大的地質災害點,一般均採取了搬遷、避讓的措施。對於崩塌、滑坡,一般除加強監測外,採取了地表排水、地下排水、削方減載,支擋及植樹種草等措施。對於泥石流,除加強監測外,採取了固坡、攔渣、排導、生物工程等措施。對於地面塌陷、地裂縫,除加強監測、加強采空區管理外,一般採取了回填塌陷坑,加固地裂縫地區地基,防止塌陷對建築物的破壞等措施。
雲南省小龍潭煤礦是礦山地質災害恢復治理較好的礦山。該礦屬於雲南省勞改系統,始建於1953年,目前年產煤630×104t,是雲南省最主要的能源基地,全省50%多的火力用煤由該礦務局提供。小龍潭礦務局從建礦到2001年10月底,共實現工業總產值34.26億元,實現利稅10.69億元。該礦採用凹露天開采方法,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2個采場(小龍潭采場、布沼壩采場)邊幫發生多次滑動。小龍潭礦務局在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先後已投入地質災害治理資金1.89億元,通過多期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表6-4,表6-5),使礦山生產得到了保障。
表6-4 小龍潭礦務局露天采場滑坡治理情況
表6-5 布沼壩露天礦西北幫邊坡錨索加固工程治理效果
四川會東鉛鋅礦山亦屬恢復治理較好的礦山。該礦位於涼山州會東小街鄉,是集采、選、冶為一體的國有中型礦山。該礦山於1972年建成投產,1973年7月露天采場西邊坡即產生第1次滑坡,滑體規模達21×104m3,處理擴大後的采場於1987年7月又在西邊坡發生滑坡。第2代露采場1988年6月建成投產,西邊坡上下高差達300m以上,坡度較陡,在其南段又形成了以垂直位移為主的滑移變形體,為穩定邊坡,礦山投入大量資金對其進行了綜合治理,主要措施是:
1)修建排水溝、泄洪道,部分改善西邊坡不利的水文地質條件;
2)控制采礦爆破強度,減少對西邊坡的震動破壞;
3)用錨索、抗滑樁及水泥擋牆對西邊坡滑移變形體地段進行聯合加固處理(圖6-1)。
經以上加固處理後的西邊坡基本是穩定的,多年未發生滑動,保證了礦山的安全生產。
⑹ 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
2001 年以來,全國用於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和恢復的資金 500 多億元。其中,中央財政安排約 143 億元,地方與企業自籌資金 300 多億元。「十一五」期間,中央財政累計下達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預算 129.1 億元,主要用於歷史造成的主體已滅失的礦山地質環境遺留問題。近年來,特別是 2010 年《全國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2009 ~2015 年)》頒布實施後,中國不斷加大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的投入力度,除《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08~2015年)》和《全國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2009~2015年)》中確定的重點治理區域外,每年再安排約 30 億元,專項用於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
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解決了長期遺留問題,如礦山和責任主體不清的主要礦山地質環境問題,消除或減輕了礦山地質災害對礦區居民的危害,改善了礦區的生態環境,提高了土地綜合利用價值。截至 2009 年底,全國共治理恢復礦山土地面積約 49.6 萬公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完成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面積約 14.65 萬公頃,恢復土地面積約 4.31 萬公頃。完成礦山地質災害治理 5195 處,治理面積約 3.51萬公頃;完成地形地貌景觀破壞治理 2527 處,治理面積約 7.75 萬公頃;完成其他治理2115 處,治理面積約 1.52 萬公頃。
為了有效治理和利用礦區廢棄地,結合礦業遺跡保護,中國批准建設 61 家國家礦山公園,目前已建成開園 21 家。國家礦山公園已成為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的示範區,成為礦業遺跡保護和礦業文化開發地,成為科普教育、科學考察的基地。
⑺ 地質災害的防治建議
7.5.1海(咸)水入侵
廣饒縣東北部發生了較嚴重的鹹水入侵,採用Pearl生長模型預測,2000~2010年鹹水入侵平均速度達到240m/a。地下水疏乾性開采和鹹水入侵使有限的淡水資源面臨枯竭和污染的危險。顏徐和稻庄一帶改為渠灌,2000年和2003年後年引客水分別為721×104m3和1100×104m3進行補源,即能夠在顏徐和稻庄一帶形成淡水帷幕。到2010年,花園和稻庄鎮南兩漏斗中心水位標高各為-14.00m和-12.66m,地下水位下降一段時期後,又逐步回升。如果實施得到的優化方案,既能夠阻止北部鹹水的入侵,同時區域地下水位也將得到逐步回升。
7.5.2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一種緩變的、不可恢復的地質災害。據有關資料,當不考慮1980年以前的地面沉降時,實測沉降測量剖面上的年均沉降值為0.9~43.1mm,局部地段沉降速率較快,為了減少由其引起或加劇的海水入侵、海岸侵蝕、風暴潮、洪水泛濫等災害,建議有關部門盡快建立地面沉降監測網路,進一步查清地面沉降現狀及誘發因素,進而提出切實可行的防治對策。
7.5.3土壤鹽鹼化的防治
土壤鹽鹼化的影響因素較多,氣候因素雖然是一個主要因素,但在現在的技術條件下是不易改變的。因此,鹽鹼化防治應從治水與治土的角度考慮。
1.控制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控制在臨界深度以下,土壤的積鹽作用減弱,降水、灌溉對土壤鹽分淋洗作用加強,所以土壤鹽分逐漸減少。控制地下水位是一項巨大的工程,若單純以抽取地下水的方式是很難辦到的,但多途徑多方法綜合運用,則會達到經濟可行的目的。
(1)建設良好的地表排水系統:通過排水溝渠的建設,可以使地表徑流暢通,避免積水的形成,減少地表水滲入補給地下水,另一方面,使排水溝渠的深度在地下水位以下,在非雨季尚可排泄一定的地下水。
(2)科學地引黃灌溉:區內現狀的引黃灌溉多以漫灌的方式進行,使灌溉水一部分滲入地下,另一部分蒸發,用於作物生長的水分所佔比例較少,長期下去,滲入地下和蒸發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加劇土壤積鹽過程。因此,推廣節水灌溉技術不僅是有節約水資源的意義,而且對土壤改良亦具有積極意義。
(3)開發利用淺層地下淡水、微鹹水:區內除廣饒縣南部外,地下水的開發利用程度很低,但區內分布有一定范圍的淺層淡水、微鹹水,可作為枯水期的灌溉用水。並制定鼓勵開發利用淺層地下水的政策,使油田開采注水、工業冷卻、空調用水等利用淺層地下水。而關於黃河三角洲地區細顆粒含水層取水技術方法,也正在進行專題研究,已取得一定的階段性成果。
2.改善土壤結構
土壤的鹽鹼化與土壤的顆粒組成特徵和結構特點都有較密切的關系,因此改善土壤結構也是一條重要措施,可以通過增施有機肥,秸桿還田等方法來改善土壤結構,破壞土壤的毛細作用,控制或減輕鹽分上升到地表,從而達到防治鹽鹼化的目的。
上述措施對鹽鹼化的治理都是相輔相承的,任何單一措施都難以根治這一地區的鹽鹼土,因此說,土壤鹽鹼化的防治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政府幹預,制定相應的激勵與制約措施和政策,建議盡快建立土壤改良試驗基地,開展試驗研究工作。
⑻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需要什麼資質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需要地質環境危險性評估、地質災害治理設計及工程施工資質,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為設計資質,一般省、直轄市、自治區國土資源廳辦法乙級、丙級資質,國土資源部頒發甲級資質等資質。
根據新修訂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2016年1月5日)和《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做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報有關工作的通知》(國土資規〔2016〕21號),采礦權申請人在申請辦理采礦許可證前,應當自行編制或委託有關機構編制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
(8)地質災害恢復治理擴展閱讀:
對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的編制單位已不做資質要求。項目報告備案一般都在省國土廳的地質環境處主管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的人進行備案,編寫報告的單位需要有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的勘查資質和治理設計資質。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編制規范》(DZ/T 0223-201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改名為「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該方案一般叫適用年限而不叫服務年限,其適用年限一般最高為5年,但現在也無法找到具體依據。適用年限可根據開發利用方案中的礦山開采年限加上閉坑後復墾期(一般為1年),如果低於5年,那是幾年就是幾年,如果高於5年,應該說是5年後須對方案進行修編。
⑼ 礦山地質災害恢復治理實例———濟南市燕翅山恢復治理示範工程
一、基本情況
燕翅山位於濟南市歷下區姚家鎮姚家村西南,主峰高程188.67m。地理坐標:東經°04ཋ″~117°04ཙ″,北緯36°39ཛ″~36°39ཤ″。燕翅山呈北東—南西向展布,長約650m,寬約430m,佔地面積約0.28km2。工作區交通便利,南接窯頭路和經十東路,北有解放東路,東有漿水泉路,西連二環東路。
地質災害的主要類型為鐵礦采空塌陷形成的山體裂縫,在山體上總體呈線狀分布,Ⅰ#主裂縫貫通整個山體(照片9-1)。山體裂縫的成因為外營力作用———礦山采空區塌陷形成,主要運動形式以垂直升降形式為主,兼具水平拉張形式。
照片9-1 燕翅山遠眺(治理前)
燕翅山鐵礦開采始於1956年,由生建鐵礦投入百餘人進行開采,後逐步轉為地下開采,1957~1960年間另有其他單位參與地表開采,後歷經了多次轉包,開采方式和層位錯亂,礦井(洞)分布無規律,1996年因礦坑發生突水而關閉。因開采過程中剝離地表岩土體,造成高陡的邊坡坡體臨空面,隨著開采面的不斷推進,臨空面越來越大,進入坑道開采後,隨著采空區的不斷增大,造成區域應力場的改變,岩體失去下部支撐卸荷失穩發生變形,從而導致了燕翅山山體開裂,產生16條裂縫,其中主裂縫3條,編號為Ⅰ#,Ⅱ#,Ⅲ#,次級裂縫13條,編號為L1,L2……L13。次級裂縫的走向、規模及空間分布等受到主裂縫的控制。受裂縫切割影響,山體局部出現坍塌。目前山體北側陡崖臨空面高度16~85m。
1998年山體Ⅰ#主裂縫的最大垂直落距為1.00m,裂縫最大寬度為0.8m,到2003年7月裂縫最大落距為1.50m,裂縫最大寬度為2.10m。自1996年到2003年7月間為山體裂縫的發展期,裂縫在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兩方面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照片9-2,照片9-3)。
照片9-2 裂縫局部
照片9-3 裂縫掩蓋地段
二、穩定性及危害
該山體裂縫共經歷了孕育期、發展期和基本穩定期。自燕翅山鐵礦開採到1996年鐵礦閉坑關閉前後為山體裂縫的孕育期,期間采空區上方的岩體發生卸荷失穩,沿山體原有的節理裂隙逐漸形成山體裂縫,期間裂縫的規模較小,反映在地表為斷續出現的裂縫,水平和垂直距離基本沒有發生變化。1996年前後到2003年為山體裂縫的發展期,期間地裂縫逐漸形成,該期間山體裂縫規模發展迅速,裂縫的長度、寬度及垂直落距等迅速擴大,期末裂縫的垂直落距達到120cm,水平寬度最大達210cm。
燕翅山位於濟南市東部人口密集區,周邊有濟南市城市建設管理局、濟南市警官學校、山東省高檢院、中鐵十四局等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建有辦公樓和宿舍區,另外還有當地的小學、幼兒園和住宅區,通過調查,在燕翅山周圍受地質災害威脅較大的住宅樓共有16棟,民房561間,學校3所,幼兒園1所,涉及人員3130人。
燕翅山山體裂縫雖然目前活動性微弱,短期內處於基本穩定狀態,但是應該考慮到山體裂縫發展的基本特徵,即它的發展具有不可逆性,穩定只是相對的,一遇到誘發的條件就會發生移動,且發展速度較快,短時間內造成較大的破壞。考慮到燕翅山山體裂縫發生發展的地質背景和地質環境條件,裂縫的發展破壞可能引發的次生地質災害很多,如果地裂縫遭遇誘發因素造成實質性發展,有可能誘發山體滑坡等次生地質災害,多種災害一起發作,後果不堪設想。
三、綜合治理
(一)治理目標原則
1.治理目標
通過合理的工程治理措施,消除Ⅰ#主裂縫對遊人的威脅,恢復燕翅山山體地貌景觀,美化燕翅山山體的不良視覺效果,提升燕翅山整體形象。
2.治理原則
安全性原則:首先要保證燕翅山山體的整體穩定,不能在消除現存地質災害隱患的同時形成新的災害隱患;其次為施工安全,施工過程中盡量採用對山體穩定有利或對山體穩定無影響的施工措施,防止造成山體失穩或產生崩塌落石等,施工人員安全防護措施要到位,防止發生施工安全事故。
環境保護原則:本次治理工程必須確保工程竣工後治理區與周邊環境的協調一致,與燕翅山的整體景觀效果達到渾然一體、自然天成的效果,施工中必須注意對山體現有地貌和地質環境的保護,嚴禁在山上就地取材,亂挖亂掘,保護地貌景觀,同時在竣工後做到工完場清,將各種施工用材料、設備設施及施工垃圾清理干凈。
自然恢復原則:治理工程結束後要達到生態環境自然恢復的效果,節省治理和養護費用。在植被選育過程中優選生命力強的植物物種,依靠自然條件獨立生存,良性發展。
(二)施工規范及規程
1.規范、標准依據
1)《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
2)《建築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
3)《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
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
5)《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02);
6)《建築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02);
7)《建築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
8)《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GB50194—93);
9)《地質災害防治條例》(2004年3月);
10)《山東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2003年3月)。
2.地質依據
1)《濟南市燕翅山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規劃方案》(山東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2005年8月);
2)《濟南市燕翅山礦山地質環境治理Ⅰ#主裂縫治理工程施工方案》(山東省地礦工程集團有限公司,2007年7月)。
(三)治理工程方法及施工技術要點
本工程根據山體裂縫發育特徵和施工場地的條件,主要採用了危岩體卸載、地裂縫回填、坡面截排水、造景綠化工程,以及工程養護維護等方法。其技術要求如下:
1.危岩體卸載
工程開工前根據現場踏勘確定裂縫施工區域內的危險岩石塊體,主要分布於裂縫的兩側和裂縫內部,針對不同的情況採取相應的施工措施分別對其進行了清除或加固,位於裂縫邊緣和裂縫內的危險岩石變形體採取鐵錘擊碎和撬動的方式,處理於裂縫內部,裂縫周邊的聳立或孤立的較大單體活動岩石採取鐵錘擊碎的方法,將其填入裂縫內部,防止對遊人造成傷害,消除對遊人的潛在安全威脅。清除危險岩石塊體約50m3。
2.坡面截排水
地裂縫西部位於地表徑流匯集區,強降雨過程中形成的地表徑流沿坡面進入裂縫內部,客觀上降低地裂縫的裂隙剩餘黏結強度,促進了地裂縫的發展。施工中採用坡面堆積的塊石等在Ⅰ#主裂縫的上方沿垂直地表徑流方向壘砌了簡易擋牆,阻擋地表徑流沿坡面向地裂縫的流動,改變地表徑流的方向,使地表徑流沿山脊向下流動,防止惡劣天氣條件下大量地表徑流進入地裂縫,對其穩定性產生不良的影響。該擋牆在施工中發揮了極大作用,經歷了「7·18」暴雨的洗禮,經雨後檢查,地面徑流對裂縫充填材料未產生影響,確實改變了地表徑流的流向,有效保護了裂縫填充體材料。
3.地裂縫回填
為保證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風險,採用以機械為主、人工輔助為輔的方式對地裂縫進行填充施工。施工人員按照設計要求將各種原材料拌制好後,採用大型鏟車將材料運到材料運輸設備的起點站,然後通過材料運輸設備將材料送到山體裂縫的上部,材料通過導料槽,採用人工輔助方式使材料沿導料槽進入一區裂縫內部,填充材料在自重作用下落入裂縫內,靠材料自由落體的擊打作用使材料密實。在二區施工前,首先建設了坡上材料中轉設備及中轉軌道,材料中轉軌道基本沿裂縫走向鋪設,填充材料經材料運輸設備運輸到一區裂縫的上方進行中轉,然後沿二區的裂縫走向進行充填施工,材料通過導料槽直接進入裂縫內部。施工三區裂縫區段的坡度大,無法鋪設軌道,採用將導料槽加長的方法對裂縫進行充填施工。填充材料頂面高度以距離裂縫下盤70cm時為止。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規范和設計要求,遵章作業,保證了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
4.混凝土工程
在地裂縫的FG段,因為該段裂縫寬度、深度均較大,為保證工程施工質量,在工程施工前與監理單位協商確定,採用裂縫底部和中部鋪設鋼筋網,並分別澆注混凝土對裂縫填充材料進行加固。
5.造景綠化工程
按照治理方案要求,首先在填充材料頂部覆蓋約20cm厚的紅粘土蓋板,作為隔水底板,其作用一是防止地表水進入裂縫內部,對裂縫的穩定產生不良影響;二是涵養上部耕植土層,促進上部植物的生長。在粘土蓋板的頂部鋪設50cm厚的耕植土(客土),作為綠化用土層。綠化造景工程採用多角度立體化方式進行,首先在回填的耕植土表面撒播高羊茅草種進行地面綠化,其次在裂縫施工區域不定間隔種植連翹和紫荊等攀爬植物對裂縫進行覆蓋,對裂縫區域進行遮擋,對裂縫施工區域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立體化的綠化,以期達到最佳的施工效果。
6.養護維護
工程施工過程中及工程施工完畢後,對裂縫區域的植被及其他工程均安排專人負責養護維護,及時對植被採用草簾子進行覆蓋,澆水,保證植被的成活率。及時確定工程竣工後的專職養護維護人員,並與其簽訂工程養護維護目標合同,確保在工程竣工後2年內治理工程得到有效的養護維護。
(四)施工工藝流程及施工工序
1.施工工藝流程
本工程施工工藝流程為現場踏勘、工程施工准備、工程開工、危岩體卸載、坡面截排水、裂縫充填、混凝土工程、造景綠化工程、養護維護及竣工清理等(圖9-7)。
2.施工工序
(1)現場踏勘
組織技術人員和工程施工管理人員登上燕翅山,對山體裂縫施工現場進行現場踏勘,核對工程所有資料,掌握工程實際情況,現場分析制定施工方案,確定主要施工管理人員。經對現場情況認真分析,根據裂縫不同區段的走向、坡度、裂縫規模等現場條件,確定對裂縫進行分區施工,降低施工難度,提高施工效率。AB、BC為施工一區,CD、DE、EF段為施工二區,FG、GH段為施工三區。具體見施工分區圖9-8。
圖9-7 工程施工工藝流程圖
圖9-8 施工分區圖
(2)工程施工准備
根據現場踏勘和分區情況,組織該項目施工和管理人員深入到工程施工現場,對現場環境和施工條件進行考察分析,研究確定工程施工措施,以及投入到設備、機具、材料、工程的材料運輸路線、工程材料的堆放位置、轉運路線等,並對所用的材料進行詳細的對比考察。
場地清理:首先對材料堆放場地進行清理整修,確保場地滿足施工要求,及時對材料轉運路線進行拓寬整修,確保該路線的安全暢通,保證工程施工材料的及時、安全運輸;其次積極與當地村委和居民協商,取得他們的支持,在現場附近租賃民房約50m2和臨時用水電等;第三,設立了工程施工現場指揮部,及時指導和解決工程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材料運輸設備製作安裝:為了提高施工效率,考慮到施工現場位於坡度較陡、高度較高的山腰部位,運輸難度大,是本次治理工程的關鍵點。因此,本次工程施工的材料、機械設備以及廢料的清除等採取了「梯級軌道工程」(照片9-4)運輸為主、人工輔助方式相結合的方式。其具體做法為:工程材料堆放在燕翅山西坡南側,採用ZL—50型鏟車對材料進行轉運,轉運路線沿原毛石路進行。在山體西坡中間位置,安置材料運輸軌道的起點站,現場放置發電機等動力設備以及動力控制設備。軌道自該起點基本沿山脊向山頂鋪設,軌道支撐採用建築工程架管搭建,軌道鋪設過程嚴格按照建築工程施工及有關規范進行,保證軌道的安全、合格及暢通。
照片9-4 材料運輸軌道
照片9-5 材料中轉
材料運輸軌道分為2段,1段為上料軌道,2段為中轉軌道,施工材料在山坡頂部進行中轉,方便二區和三區的施工。中轉軌道距離山底的距離約為80m,基本沿裂縫的走向鋪設,位於施工二區范圍內。
安全防護設施:施工過程中為防止發生落石、施工人員滑落及材料運輸設備、機械的滑落,施工前沿裂縫走向方向安裝防護網,採用建築架管搭建安全護欄,並懸掛安全立網,在材料運輸路線的下方安裝防護欄和防護網,在軌道式絞車的側上方設置防滑落裝置,防止絞車滑落到坡下造成安全事故。施工現場及周圍安放安全警示牌,勸誡燕翅山周圍居民登山,提示登山人注意安全。組織人員沿裂縫下方搭建安全防護欄,架設安全網,防止施工過程中填充料滾落和施工人員滑落,保證工程施工安全。沿材料運輸路線下方安裝防護欄(網),防止在運料過程中發生人員滑落事故。
工程施工准備工作完成後,立即將所有工程准備材料報送監理單位並向監理單位匯報工程准備情況,監理單位經過現場檢查後同意工程開工。
(3)施工工序
危岩體卸載:根據現場踏勘情況,現場施工技術人員圈定了裂縫及其周邊區域的危險岩石塊體,並確定了處理方案。對裂縫內部的危岩體進行鑿落處理,對裂縫兩側的危岩體進行擊碎回填入裂縫或加固處理,共處理危岩體十餘處,保證了下步施工工序的安全,消除了對遊人的潛在威脅。
坡面截排水:地裂縫治理施工區域位於燕翅山西北坡,處於山體地表徑流匯集區,施工期間恰好處於汛期,降雨等可能導致坡面形成地表徑流,對裂縫治理工程的施工和裂縫填充材料的穩定形成潛在的威脅。故現場施工人員在施工期間利用山體表面的塊石等材料沿裂縫上部走向方向修建了攔水截水擋牆,長度大約35m,高度約30cm,用以改變地表徑流的流動方向,阻擋地表徑流向地裂縫方向的匯集,阻止地表水流向裂縫,對工程施工和裂縫的穩定造成不良影響,裂縫施工完成後對其予以拆除,恢復原始地貌。
山體裂縫回填:按照治理方案技術要求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對地裂縫進行回填處理,回填材料採用級配塊石碎石料。材料通過運輸軌道採用絞車運輸(照片9-5),並通過導料槽自由落體進入地裂縫內部,材料靠自重作用密實。
混凝土工程:是本次工程施工的關鍵工序。其核心是保證裂縫的連接強度。本工程中的混凝土工程主要在FG段裂縫施工過程中,該段裂縫寬度、深度均較大,最大寬度約2.10m,裂縫最大深度約12.10m。為保證工程施工質量,消除Ⅰ#主裂縫對遊人的潛在威脅,經和監理單位協商,決定在該裂縫的底部和中部鋪設2層鋼筋混凝土層,加強裂縫填充材料的結構強度,兩層混凝土中分別鋪設16@250×250鋼筋網片。混凝土層的厚度為50cm,標號C25。
施工中首先對該段裂縫的底部進行初步的填充,填充高度約1.0m,將填充材料的頂面修平整,准備工作完成後對裂縫寬度、深度等進行測量,根據測量結果確定鋼筋籠的規格,經現場協商,決定將鋼筋籠做成等腰梯形,將加工好的鋼筋籠放入裂縫內填充材料頂部,鋼筋籠底部距離材料頂面距離約10cm,將梯形較短的底邊朝下放置,以利於鋼筋混凝土層的穩定。鋼筋籠主筋採用7~918@250~400,環筋採用8.5@250。鋼筋籠放置穩定後,檢查其與裂縫兩側的距離和距填充材料頂面的距離,保證其滿足施工規范的要求,確保鋼筋保護層的厚度滿足施工要求。混凝土採用現澆C25混凝土,混凝土在山下攪拌均勻,通過材料運輸軌道運至施工部位,沿導料槽進入裂縫內部,澆築過程中採用振動棒進行振搗密實。鋼筋混凝土不小於60cm。具體見混凝土工程施工剖面示意圖(圖9-9)。
圖9-9 混凝土工程施工剖面示意圖
造景綠化工程:是本次工程施工的重點工序。其核心是保證覆土層與岩體穩固結合,防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施工的要點和關鍵是保證紅粘土與裂縫兩壁緊密接觸,採用的施工工藝是「圖釘床固土工藝」,具體做法為:
按照設計要求,在裂縫填充材料的頂部鋪設紅粘土蓋板,厚度20cm,選用山前殘積成因的紅粘土,施工中嚴格按照技術要求進行施工,紅粘土與裂縫兩壁緊密接觸,並採用人工夯實。在粘土蓋板的上部鋪設耕植土層,用於地裂縫治理區域的綠化涵養。耕植土層厚度為50cm,採用熟土,施工中採用人工方式對耕植土層進行夯實處理,為了夯實措施不對地裂縫的穩定產生影響,採用16磅鐵錘進行夯實處理(照片9-6,照片9-7)。
照片9-6 耕植土充填施工
照片9-7 人工夯實
為了最大限度地恢復燕翅山地貌景觀,工程技術人員經多次討論,確定了多角度、立體化的造景綠化方案:首先在耕植土表面撒播高羊茅草種,該草耐寒、耐乾旱能力強,野外能夠獨立生存成長,對地表進行表層的綠化;其次在裂縫治理區域不定間隔栽種紫荊和連翹等植物,對裂縫垂直裂面進行遮擋,以期達到最佳的視覺效果。
為保證地表回填土層不隨地表徑流或大氣降水流失,在裂縫FG段地表耕植土中埋設釘床(照片9-8),對地表土層進行固定。該段裂縫坡度大,寬度和裂縫深度均較其他部位大,為保證裂縫在該段的施工質量,防止地表土層隨地表徑流流失,在FG段埋設釘床,釘床寬度50cm,長度為250cm,釘長約20cm。釘床固定地表植被的原理是地表植被的根系深入地下後與釘床聯結成一體,有效增大地表植被的地表附著力,防止因坡度過大造成地表植被的整體滑移。
養護維護:施工中採取分區分段施工,及時確定綠化工程養護人員,對綠化地段進行養護維護,地表綠化草種撒播後採用草簾子進行覆蓋保護(照片9-9),及時澆水養護。與現場養護人員簽訂協議,負責在工程竣工後2年內定期對地裂縫施工區域進行養護維護。
照片9-8 釘床圖片
照片9-9 地表綠化
竣工清理:工程竣工後及時對施工現場進行地毯式清理,務必將各種施工機具和施工垃圾清理干凈,及時清理出現場並妥善處理,做到工完場清。及時將因施工破壞的植被進行恢復,保護環境。
四、治理效果
1)危岩體卸載:根據現場踏勘情況,確定裂縫兩側危險岩石塊體的位置、規模等,並及時採取措施將其卸載或採取措施進行加固,裂縫周邊區域施工完畢後無對遊人造成潛在威脅的危岩體存在。
2)坡面截排水:坡面截排水擋牆在施工過程中發揮了作用,7月18日的大暴雨未對裂縫產生不利影響,裂縫內的綠化植被保存完好,擋牆有效阻擋了地表徑流,阻止了大部分地表徑流進入裂縫內部對裂縫及填充材料的穩定造成破壞。治理工程施工完畢後對其進行了拆除處理,最大限度保護礦山地質環境。
3)裂縫回填: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和施工方案的要求進行施工,裂縫內填充材料密實,沉降變形很小,經歷了7月18日大暴雨的洗禮,未產生沉降變形。同時在裂縫FG段裂縫內增加了鋼筋混凝土層,增強了裂縫填充材料的整體結構強度,保證了工程施工的質量。
4)造景綠化:粘土蓋板施工和耕植土回填施工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紅粘土與裂縫兩側緊密接觸,能夠有效發揮阻水作用。耕植土層採用熟土,利於綠化植被的栽種和成活。兩者在施工中均採用人工夯實,厚度符合設計要求,施工質量良好。
綠化造景工程採用多角度、立體化方式,地表種植耐寒、耐乾旱的高羊茅草種綠化,輔以連翹、紫荊等攀爬類植物,最大限度地恢復了燕翅山的地質地貌景觀,能夠保證其達到良好的視覺效果。
具體治理效果見治理後模擬效果照片9-10。
照片9-10 治理後西側模擬效果圖
⑽ 礦山地質災害治理措施
(一)地面沉降及塌陷的防治措施
西南地區礦山地面沉降和塌陷的治理措施,主要是採用避讓和填埋。
1)居民點搬遷;
2)房屋、建築物加固;
3)對重要建築群、道路及不適合搬遷的居民點、城鎮、工業區預留安全礦柱,劃定禁采邊界;
4)對已形成的沉陷區、裂縫進行綜合治理,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因地制宜開展土地復墾工作。
(二)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西南地區礦山泥石流主要分布在礦業開發程度較高的能源、金屬、非金屬礦山。如貴州務川汞礦區、汪家寨煤礦區、開陽磷礦區、四川瀘沽鐵礦區、石棉礦區、大樹硫鐵礦區、重慶獅子山煤礦區、雲南東川銅礦區、易門銅礦區、石缸河錫礦區等,主要措施是:
1.合理堆放廢渣,減少泥石流的發生幾率
礦山廢石廢渣排放,採取合理勘察選址、集中有序堆放;現有廢石、渣堆進行覆土,並植樹種草綠化,坡腳砌築擋土牆壩,防止廢石、渣滾落,坡面修築漿砌石護坡或進行其他固化措施,防止雨水沖刷;對佔用主要行洪通道如河谷、溝谷的廢石廢渣,進行清理或修建行洪渠或管道,保證洪水的順利通過,截斷泥石流形成的物源條件。
2.新建尾礦庫嚴格設計程序,防止新的泥石流產生
新建尾礦庫必須由國內有相應資質的專業單位按照國家相關規范進行選址、評估、勘察、設計、施工及監理。嚴禁無勘測、無設計、無監理進行施工。尾礦庫上游必須保證匯水面積小,下游無重要建築交通線、工礦企業、居民點等設施。壩體內各項設施齊全,並達到國家規定相應的防洪、抗震標准。正在使用的尾礦庫必須按照設計使用要求,進行壩體、庫內設施的監測維護、加固。壩面應隨壩體的逐步升高進行漿砌塊石固化或綠化,防止雨水沖刷。達到設計使用年限、設計庫容的尾礦庫,應立即停用,啟動閉庫程序,嚴禁超設計能力使用。同時,對已閉庫的尾礦庫和正在使用的尾礦庫,設專職人員對其進行監測,並制定相應的預警、應急防災措施,防止尾礦庫潰決事故而引發泥石流地質災害。
3.禁止亂挖濫采,隨意堆放棄渣,從源頭上防止泥石流的產生
在各礦區內禁止大礦小開、亂采濫挖、隨意棄置廢石、尾礦等現象,對地質環境造成極大破壞的個體私營礦點進行清理、關閉整頓,恢復礦業秩序,保護地質環境。
(三)崩塌、滑坡的防治措施
崩塌、滑坡是采礦工程活動易引發的地質災害。主要表現在煤礦、鋁土礦、磷礦、汞礦等能源、金屬、非金屬礦山。近年來,西南地區針對礦山開采引發的崩塌、滑坡地質災害採取的防治措施主要如下:
1)加強監測;
2)採用科學合理的開采布局,如:露采礦山嚴格按照設計的剝采比進行台階式開采,放緩采面、坡面,限制采面、坡面高度等;
3)對危險地段修建防護面,並採取削方減載、減少振動、坡腳堆載、抗滑樁支擋措施等。
防治對象主要針對威脅礦山企業自身工作面、采場的災害隱患點以及部分對周圍居民點存在較大威脅的隱患點。如重慶市天府礦務局一井矸石山治理工程位於天府鎮南1km東山腳下,20世紀50~80年代開採煤礦,傾倒棄渣厚5~30m,順坡向堆積,由於長年累月沖刷侵蝕,在岩面附近地下水富集、飽和形成滑帶,給坡下廠房、民舍帶來安全隱患。為防止地質災害的發生,治理工程內容如下:矸石山西側坡腳布9根1m×1m抗滑樁;在西側、西南側布設條石護坡擋牆、片石擋牆,支擋鬆散棄渣下滑;鋼筋格構砼,位於斜坡中上部,2.5m×2.5m格距,呈菱形展布護坡地梁;格構內植樹綠化;條石擋牆外側修排水溝,溝底寬600mm,高900mm,1∶0.25梯形放坡,抗滑樁外側溝底修底寬400mm,高900mm的截水溝;為方便群眾,治理環境,在條石擋牆外側修便道,以及運輸材料的通行便道。治理後,原有的矸石山邊坡得到穩定,潛在滑坡安全隱患得以消除,保證了坡下廠房和民舍的安全。
貴州省務川汞礦由於30多年的礦山開采,致使礦區發生了地面塌陷、地裂縫、滑坡、泥石流、尾礦庫壩坡失穩、滲漏、翻壩等環境地質問題,使礦區生態環境破壞、水環境惡化。務川汞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工程有針對性地採取了下述治理措施:尾礦庫壩坡失穩的治理措施是設有反濾層的塊石壓坡工程、排滲井系統工程、排洪區工程及監測工程;地面塌陷、地裂縫的治理措施是塌陷坑填埋工程、監測系統及警示系統工程;同時對塌陷區、尾礦庫庫區及礦區的房前屋後進行了植樹種草綠化。
經過對務川汞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工程使礦山環境地質問題得到改善,居民的生存質量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