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地質災害避讓搬遷的對象

地質災害避讓搬遷的對象

發布時間: 2021-03-05 01:10:33

① 應急搬遷避讓

應急搬遷避讓是減少農村地質災害損失最為有效的措施之一。但是,由於以往基礎工作不夠扎實,有時出現從一個隱患點搬遷到另一個隱患點上的現象,仍沒有避開地質災害的威脅,亦造成不應有的經濟損失。地質災害應急搬遷避讓新址的選擇應杜絕這一現象的重演。

地質災害應急搬遷避讓新址選擇,可以從區域宏觀區劃和主要地質災害點擬應急搬遷避讓場地評價兩個層次來開展。區域宏觀規劃主要是依據地質災害詳細調查結果、地質災害類型和發育特徵、地質災害形成條件與分布規律等開展地質災害應急搬遷避讓新址工程地質區劃,編制搬遷場址建議分布圖,劃分出適宜、基本適宜區作為建設新址的區域,為搬遷避讓和應急搬遷避讓提供宏觀依據;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擬應急搬遷避讓場地評價主要是根據地質災害分析與評價、地質災害形成機理分析等方面對遴選出的應急搬遷避讓新址進行場地穩定性和安全性評價,確定主要地質災害點擬選擇應急搬遷避讓新址的適宜性。

縣域的低中山、黃土梁峁丘陵溝壑、河流谷地三種地貌類型,直接影響著本區的工程地質條件,進而控制本區的建設場址的適宜性。按地貌及岩土體特徵可劃分為三個區域:河流川穀地區、黃土梁峁丘陵溝壑區和黃土塬區。

達溪河和黑河河谷的一級和二級階地地形坡度平緩(2°~3° ),地勢相對開闊,岩性為全新世沖積粉質粘土、Q3黃土和古土壤、砂土及卵石層,下伏基岩,並且黃土和古土壤厚度小,地基承載力較高,不存在黃土濕陷、滑坡及崩塌等不良地質問題和現象。河谷的一級階地雖可作為建築場地,但在雨季可能遭受洪水威脅,作為建設場地中等;河谷的二級階地為建設場地適宜區,但應與黃土梁峁邊坡保持安全距離,避免開挖坡角或在廢棄變形窯洞陡坎前進行建築。

黃土梁峁丘陵溝壑區,在縣域內廣泛分布,地形坡度變化較大,一般不具備新址建設的場地條件;相反,在此進行工程建設,因開挖坡腳、斬坡等改變斜坡結構及應力狀態,極有可能引發新的地質災害;梁峁區地層岩性為更新世黃土,具有濕陷性及崩解性,易受侵蝕,厚達數十米至百餘米,下伏上新統三趾馬紅土和基岩。梁峁區地形破碎,溝壑縱橫,地質災害頻發,工程地質條件較差,不適宜直接建設城鎮、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在地形地貌相對平緩寬闊地區,採取相應的工程治理措施後可作為鄉鎮、村莊、基礎設施等建設場址,為建設場地基本適宜區。

黃土塬區主要分布在縣域北部的獨店-什字-朝那一帶,塬面平坦開闊,呈長條形東西向展布,海拔1250~1450m,以4°~5° 坡度自西向東傾斜,是主要的農作區和人口密集區,工程地質條件良好,基本無地質災害發生,可作為鄉鎮、村莊等建設場址,為建設場地適宜區。

②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中,拒不配合搬遷避讓,可以採取強制措施嗎

可以,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採取強制措施

③ 國家對滑坡搬遷的政策

由山體滑坡造成搬遷補償標准一般由地方政府制訂的,國家沒有統一的標准,要依據地區的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情況而定。

以重慶市為例:

根據《北碚區區級地質災害搬遷避讓管理辦法》和《北碚區區級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及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等規定,區級搬遷避讓安置補助採取定額方式。

按照每1戶2萬元(以房屋所有權證為分戶依據)的標准對搬遷避讓群眾進行補助。搬遷戶可按程序自願向澄江鎮政府申請地質災害搬遷避讓,由澄江鎮報批准後,按照2萬元/戶標准給予地質災害搬遷避讓補助。

(3)地質災害避讓搬遷的對象擴展閱讀

根據《《北碚區區級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及資金管理辦法》

第十一條特大型地質災害治理項目的實施

(一)省國土資源廳負責勘查、施工圖設計項目承擔單位的確定以及項目技術成果和概算審查,並下達治理工程項目任務書。

(二)省財政廳負責項目預算審查。各項目以經審定的預算作為確定招標控制價和合同簽訂、工程結算辦理的依據。

(三)由市、縣組織實施的地質災害勘查、施工圖設計項目,符合特大型地質災害治理項目要求的,可依照相關程序,直接轉入下一階段工作。

(四)設計變更。特大型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實施過程中,應嚴格執行已批準的施工圖設計和預算。確需變更的,應由具相應設計資質的單位編制設計變更報告並經監理單位認可,由相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組織專家審查通過並經原施工圖設計審核單位審核合格後批准。

其中,對Ⅰ類變更按程序經市國土局初審同意後轉報省國土資源廳批准,省財政廳負責投資額變動的審查確認;對Ⅱ類變更按程序經相關區(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初審同意後轉報市國土局批准,市財政局或市發改委負責投資額變動的審查確認。施工圖設計變更類型劃分見附件2。

(五)結(決)算審查。地質災害治理項目完工並經初驗合格後,項目建設單位應及時向省財政廳申報工程結算和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核。

省級地質災害搶險治理工程的實施參照上述程序執行。

第十二條跨區(市)縣地質災害治理項目的實施

(一)市國土局負責勘查、施工圖設計項目承擔單位的確定以及項目技術成果和概算審查,並下達治理工程項目任務書。

(二)市財政局或市發改委負責項目預算審查。各項目以經審定的預算作為確定招標控制價和合同簽訂、工程結算辦理的依據。

(三)設計變更。跨區(市)縣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實施過程中,應嚴格執行已批準的施工圖設計和預算。經監理單位認可確需變更的,應由具相應設計資質的單位編制設計變更報告,由區(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組織專家審查通過並經成都市地質環境監測站審核合格後批准。

其中,對Ⅰ類變更按程序經相關區(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初審同意後轉報市國土局批准,市財政局或市發改委負責投資額變動的審查確認;對Ⅱ類變更按程序由區(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批准,區(市)縣發改或財政主管部門負責投資額變動的審查確認。施工圖設計變更類型劃分見附件2。

(四)結(決)算審查。地質災害治理項目完工並經初驗合格後,項目建設單位應及時向市財政局或市發改委申報工程結算和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核。

市級地質災害搶險治理工程的實施參照上述程序執行。

④ 地質災害搬遷避讓工程的實施原則與主要任務

9.6.1 實施原則

搬遷避讓是傳統而有效地避免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重要措施。在廣大農村地區地質災害點多面廣,而且突發性地質災害分布較多的地區是老、少、邊、窮地區,以及工程治理投入大於搬遷避讓投資的災害點,結合小城鎮建設和山區脫貧致富,實施搬遷避讓工程。

實施搬遷避讓工程的原則如下:

1)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威脅、工程治理投入大於搬遷避讓投資,而且具備搬遷避讓條件的災害點,實行搬遷。

2)經濟不發達、地質災害點多面廣的地區,實行搬遷避讓。對受到地質災害嚴重威脅的居民點要及時安排村民避災、搬遷;有條件的地方應推行「移民建鎮」,使受到地質災害危害與威脅的居民點永久性地遷離危險區。在安置群眾搬遷的工作中,必須重視居民地選址中的地質環境評價工作,科學地進行場地規劃,落實地質環境保護措施。

3)對有明顯變形跡象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處的居民點,優先安排搬遷避讓。對那些災害徵兆已較明顯、面臨災難威脅的村莊,盡早選擇搬遷地點,組織群眾主動撤出危險區,以免臨災條件下陷於被動局面。

4)搬遷避讓與國家扶貧開發相結合。結合國家易地扶貧(生態移民)計劃,將受地質災害嚴重威脅、需要搬遷避讓的居民搬離地質災害危險區。

5)搬遷避讓與小城鎮建設相結合。根據全國小城鎮建設規劃,對受地質災害隱患點威脅的分散居民實行移民搬遷,將城鎮建設與地質災害減災結合起來。

9.6.2 主要任務

根據縣(市)地質災害調查結果,對不同類型地質災害大區,統計、類推各大區受地質災害威脅的人口數,確定需要搬遷避讓的人口數和經費數,中央財政對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境內的搬遷避讓工程按搬遷費用的1/3給予財政補貼。

(1)近期(2006~2010年)

結合國家扶貧開發和全國小城鎮建設,對有明顯跡象直接威脅分散居民點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實施有計劃的搬遷避讓工程。優先安排威脅人員較多,且工程治理投資大於搬遷避讓投入、治理綜合效益差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搬遷避讓工程。原則上應完成急需的搬遷避讓工程。

根據全國縣(市)地質災害調查成果,對不同類型地質災害大區,統計、類推各大區受地質災害威脅的人口數,確定需要搬遷避讓的人口數。2006~2010年,因受地質災害隱患威脅,全國實施搬遷避讓人口約160萬人,其中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境內的搬遷避讓人口約70萬。

地質災害搬遷避讓工程經費主要由地方政府投入,中央財政對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境內的搬遷避讓工程按搬遷費用的1/3給予財政補貼。2006年至2010年,全國地質災害搬遷工程費用約295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補貼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境內的搬遷避讓工程費用35.2億元。各省(區、市)受地質災害威脅的規劃搬遷避讓人數和投資額見表9.2。

表9.2 2006~2010年搬遷避讓工程規劃表

續表

1)突發性地質災害搬遷避讓工程:①對邊遠貧困山區受突發性地質災害隱患威脅的居民點的搬遷避讓。②在經濟發達區,工程治理投資遠大於搬遷避讓投入、治理綜合效益差的突發性地質災害點的搬遷避讓。

2)緩變性地質災害搬遷避讓工程:①汾渭盆地地裂縫區分散居民點的搬遷避讓;②環渤海地區地面沉降災害嚴重地區的分散居民點的搬遷避讓;③山西煤礦礦區采空塌陷災害嚴重的分散居民點的搬遷避讓;④淮北礦區采空塌陷災害嚴重的分散居民點的搬遷避讓。

(2)遠期(2011~2020年)

對遭受地質災害隱患點威脅的居民點全部實施搬遷避讓,搬遷人口約226.1萬人,其中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境內的搬遷避讓人口96.5萬人(表9.3)。

表9.3 2011~2020年搬遷避讓工程規劃表

⑤ 政府是否可以對地災戶強行斷電,促使其搬遷避讓.

對於您所說的情抄況,地方政府首先是做好地質災害避讓工作,就是通過實地她看劃定危險退讓區域,動員區域內的居民從房屋中搬遷,尋找臨時避讓安置地點,給居民安裝帳篷暫時居住。
一般地方政府的財政也不寬裕,就想您所說的情況,政府已經幫助尋找也徵收了一塊土地用於安置建設,也幫助做好了土地的平整。應該說,政府做的還是不錯的。
對於您說的缺少建設費用,一是可以通過繼續爭取上級資金補助,二是可以做一些商鋪來補充資金不足的問題。

⑥ 地質災害觀察點和地質災害避讓搬遷是一樣的嗎

不一樣,觀察點是提前的預防,做好有效的預防,而地質災害搬遷避讓為有效避開地質災害威脅,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⑦ 什麼人可以列為地質災害搬遷對象

政府首先是做好地質災害避讓工作,就是通過實地她看劃定危險退讓區域內,動員區域內的容居民從房屋中搬遷,尋找臨時避讓安置地點,給居民安裝帳篷暫時居住。
一般地方政府的財政也不寬裕,就想您所說的情況,政府已經幫助尋找也徵收了一塊土地用於安置建設,也幫助做好了土地的平整。應該說,政府做的還是不錯的。
對於您說的缺少建設費用,一是可以通過繼續爭取上級資金補助,二是可以做一些商鋪來補充資金不足的問題。

⑧ 關於地質災害引發的搬遷國家有沒有具體的補償標准

您好,可以要求其根據面積大小支付補償款的

⑨ 地質災害防災避險搬遷戶應搬遷而不搬遷的怎麼辦

如果特別危險,當地政府可組織強行搬遷!若果不危險,把明白卡發了!明確監測人員!做好預案,巡查到位!

⑩ 地質災害搬遷避讓工程

搬遷避讓是傳統而有效地避免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重要措施。我國地域遼闊,廣大農村地區地質災害點多面廣,而且突發性地質災害分布較多的地區都是老、少、邊、窮地區,興建治理工程極不經濟。因此,把防治地質災害與山區脫貧致富結合起來,實施有步驟的搬遷避讓,是符合我國國情的有效減災措施。總而言之,搬遷避讓適於治理難度大、人口較為稀疏、容易發生大面積山體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的地區。

目前尚未見到有關全國搬遷避讓總體情況的完整統計資料。筆者通過對以下幾個省或地區搬遷避讓資料的介紹,說明我國地質災害搬遷避讓現狀。

3.3.1 搬遷避讓的行政管理工作

巴東縣以各滑坡體上的搬遷實物指標為依據,參照《湖北省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項目搬遷避讓處理及規劃報告》中投資計算辦法,將搬遷避讓處理投資一次性分解到鄉鎮,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出台了三峽庫區地質災害搬遷避讓處理投資測算方案和地質災害防治項目搬遷避讓農村移民安置方案,對搬遷避讓范圍、安置原則、實物指標處理、生產安置、搬遷安置、資金管理及滑坡避讓區的管理進行了具體規定。

3.3.2 搬遷避讓的實施概況

(1)北京市

北京市有兩個地質災害易發區,即北京北山泥石流易發區和北京西山礦山地面塌陷易發區。通過20世紀九十年代的大規模避險搬遷,經調查確認的北京北山與西山的潛在泥石流受害村莊和北京西山的潛在礦山地面塌陷受害村莊已基本搬遷完畢,只有少數村莊未採取減災措施,如軍餉的呂家村、齋堂的王龍口、清水的李家莊、澗昌村。另外,北京北山的雲蒙山景區和西山的清水河流域景區恰好是泥石流易發區,北京地區的旅遊避暑又恰好與降雨高峰相逢,依山溝建設的許多居住與游樂設施,絕大部分都沒有考慮防災避險的要求。

(2)山西省

采礦引發的地面塌陷、地裂縫等佔地質災害總數的60%以上。已有45個村莊舉村搬遷。

(3)福建省

已完成地質災害搬遷避讓項目近300項,搬遷人口約2萬人,尚有750處需要搬遷,搬遷人口4萬多人。

(4)湖北省

竹山縣17個鄉鎮有地質災害點451處(2000年8月),使3155戶13651人受到威脅。通過統籌規劃,縣里以「向基地靠近,向集鎮靠近」為目標,組織受威脅住戶進行搬遷,採取避讓方式防治地質災害。2002~2003年,共有429戶1778人遷出地質災害點,遷出地質災害點的農民住得安心,致富步伐加快。竹山縣計劃再用3年時間將地質災害點上餘下的住戶全部遷出。

巴東縣為防治滑坡地質災害,須對3個鄉鎮6個滑坡點的193戶759人進行避讓搬遷安置,涉及各類房屋面積3.37萬m2、圍牆61m2、混凝土曬場3658.2m2、水井7眼、沼氣池18個、豬圈74處、糞池207處、地窖211處、水池427處、節能灶193戶。目前已搬遷7戶29人。另有39戶172人正在辦理搬遷手續。

(5)廣東省

五華縣共有17個鎮存在地質災害點43處,其中嚴重危害點8處,受威脅人口達1.1萬多人。該縣在積極採取削坡減載、恢復植被、覆膜開溝、砌築防護牆等工程治理方法治理地質災害的同時,出台優惠政策,動員受災害威脅的農戶搬遷避讓。2003年,該縣共投資7萬多元幫助16戶受威脅農戶搬遷建新房。另籌集10多萬元,為地質災害嚴重的橋江鎮溜沙村征地5畝,統一規劃興建居民新村,用於解決受災農戶的安置用地。

(6)陝西省

商南縣對清油河下瓦房受滑坡威脅的3戶10人實施集體搬遷。丹鳳縣及時組織應急調查組對3處災險情進行處理,劃定危險區,安置災民,加強監測,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損失。鎮安縣調動企業積極性,投資47萬元對礦山地質災害進行有效治理,並搬遷受災群眾。

截至2002年7月底,商洛市累計動遷227戶983人,消除了20處地質災害隱患。

3.3.3 搬遷避讓效果與效益

據對福建省257處採取搬遷避讓措施的地質災害治理點的統計,共投入避讓搬遷費用14364萬元,搬遷人口18364人,平均每人搬遷費0.78萬元,其中人均搬遷費超過1.5萬元的搬遷避讓項目共29個,占搬遷項目總數的11%。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