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地質災害自由特徵

地質災害自由特徵

發布時間: 2021-03-04 21:08:15

地質災害的概念及特徵

(1)地質災害的概念

聯合國減災組織(UNDRO)(1984)對災害的定義是:一次在時間和空間上較為集中的事故,事故發生期間當地的人類群體及其財產遭到嚴重的威脅並造成巨大損失,以致家庭結構和社會結構也受到不可忽視的影響。

災害也就是地球表面因自然變異、人為因素或二者共同作用所引發的對人類生命財產、生活生產和生存發展條件造成的危害。災害的種類很多,根據主導成因可分為自然災害、人為災害、自然人為災害、人為自然災害,每一類災害又可進一步劃分出多個災種。

地質災害(GeologicalDisaster)是指在地球內動力、外動力或人為地質動力作用下,地球發生異常能量釋放、物質運動、岩土體變形位移及環境異常變化等,危害人類生命財產、生活與經濟活動或破壞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資源、環境的現象或過程。

地質災害包含了致災動力條件和災害事件的後果兩個方面的含義。動力條件包合了外營力、內營力及人為活動的影響。災害事件的後果強調的是對人類生命財產和生存環境產生影響或破壞。若某種地質過程僅僅改變地質環境,並沒有破壞人類生命財產或影響生產、生活,則不是地質災害。

(2)地質災害的屬性特徵

地質災害既有自然屬性,又有社會經濟屬性。自然屬性是指與地質災害的動力過程有關的自然特徵,如地質災害的規模、強度、頻次以及孕育條件,變化規律等。社會經濟屬性主要指與成災活動密切相關的人類社會經濟特徵,如人口和財產的分布、工程建設活動、資源開發、經濟發展水平、防災能力等。

地質災害的屬性特徵主要有:①地質災害的必然性與可防禦性;②地質災害的隨機性和周期性;③地質災害的突發性和漸進性;④地質災害的群體性和誘發性;⑤地質災害的成因多元性和原地復發性;⑥地質災害的區域性;⑦地質災害的破壞性與「建設性」;⑧地質災害影響的復雜性和嚴重性;⑨人為地質災害的日趨顯著性;⑩地質災害防治的社會性和迫切性。

⑵ 舟曲泥石流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舟曲泥石流災害的形成主要有以下5方面原因:

一是地質地貌原因。
舟曲是回全國滑坡、泥石流、答地震三大地質災害多發區。舟曲一帶是秦嶺西部的褶皺帶,山體分化、破碎嚴重,大部分屬於是炭灰夾雜的土質,非常容易形成地質災害。

二是「5 12」地震震鬆了山體。
舟曲是「5 12」地震的重災區之一,地震導致舟曲的山體松動,極易垮塌,而山體要恢復到震前水平至少需要3 5年時間。

三是氣象原因。
2010年,國內大部分地方遭遇嚴重乾旱,這使岩體、土體收縮,裂縫暴露出來,遇到強降雨,雨水容易進入山縫隙,形成地質災害。

四是瞬時的暴雨和強降雨。
由於岩體產生裂縫,瞬時的暴雨和強降雨深入岩體深部,導致岩體崩塌、滑坡,形成泥石流。

五是地質災害自由的特徵。
地質災害隱蔽性、突發性、破壞性強。2010年國內發生的地質災害有1/3是監控點以外發生的,隱蔽性很強,難以排查出來。所以一旦成災,損失很大。

⑶ 地質災害滑坡的形態特徵有哪些

滑坡在平面上的邊界和形態特徵與滑坡的規模、類型及所處的發育階段有關。一個發育完全的滑坡,一般包括:(1)滑坡體,指滑坡發生後與母體脫離開的滑動部分;(2)滑動帶,滑動時形成的碾壓破碎帶;(3)滑動面,滑坡體沿著下滑的表面;(4)滑坡床,滑體以下固定不動的岩土體,它基本上未變形,保持了原有的岩體結構;(5)滑坡壁,滑體後部和母體脫離開的分界面,暴露在外面的部分,平面上多呈圈椅狀;(6)滑坡台階,由於各段滑體運動速度的差異而在滑體上部形成的滑坡錯台;(7)滑坡舌,又稱滑坡前緣或滑坡頭,在滑坡前部,形如舌狀伸入溝谷或河流,甚至越過河對岸;(8)滑坡周界,指滑坡體與其周圍不動體在平面上的分界線,它決定了滑坡的范圍;(9)封閉窪地,滑體與滑坡壁之間拉開成溝槽,相鄰滑體形成反坡地形,形成四周高中間低的封閉窪地;(10)主滑線,又稱滑坡軸,滑坡在滑動時運動速度最快的縱向線,它代表滑體的運動方向;(11)滑坡裂隙,分為四類:分布在滑坡體上部的拉張裂隙,分布在滑體中部兩側的剪切裂隙,分布在滑坡體中下部的扇狀裂隙,分布在滑坡體下部的鼓張裂隙。由此可見,一個完整的滑坡應該包括以上11個部分。當然,在實際的滑坡現象中,有時候很難分清楚各個部分明顯的邊界。

⑷ 什麼是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的基本特點與分類

地質災害,地來質學專業源術語,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財產、環境造成破壞和損失的地質作用(現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澤化、土壤鹽鹼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
地質災害的分類,有不同的角度與標准,十分復雜。按危害程度和規模大小分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質災害險情和地質災害災情四級。就其成因而論,主要由自然變異導致的地質災害稱自然地質災害;主要由人為作用誘發的地質災害則稱人為地質災害。就地質環境或地質體變化的速度而言,可分突發性地質災害與緩變性地質災害兩大類。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即習慣上的狹義地質災害;後者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稱環境地質災害。 根據地質災害發生區的地理或地貌特徵,可分山地地質災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質災害,如地質沉降,如此等等。

⑸ 地質災害及其基本特性

地質災害指給人類生命財產、生產活動和生存與發展造成危害的地質事件。由地質作用引起或地質條件惡化導致的自然災害都劃歸為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既具自然屬性,又具社會屬性。自然屬性是指地質災害都是一種自然地質現象,社會屬性是指地質災害必須對人們的生命財產或資源、環境造成危害,否則,稱其地質現象。地質災害的屬性特徵如下:

1)地質災害的必然性和可防禦性。地質災害是地球物質運動的產物,是伴隨地球運動而生並與人類共存的現象。但通過科學調查、研究,揭示並掌握地質災害發生、發展的條件和分布規律,進行科學的預測預報和採取適當的防治措施,就可能對地質災害進行有效防禦。

2)地質災害的隨機性和周期性。地質災害是在多種動力作用下形成的,其發生時間、地點和強度等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可以說,地質災害是復雜的隨機事件。受地質作用周期性規律的影響,地質災害也表現周期性特徵,多具有季節性規律。如每年的雨季往往是地質災害多發季節。

3)地質災害的突發性和漸進性。突發性地質災害大都以個體或群體形態出現,具有驟然發生、歷時短、爆發力強、成災害快、危害大的特徵,如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漸進性地質災害是指緩慢發生的,以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變異、遷移、交換等作用逐步發展而產生的災害,主要有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地面沉降等。

4)地質災害的群體性和誘發性。地質災害常常具有群發的特點,如在山區,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往往成群體發性。也可能一種地質災害的發生,是後一種災害的誘因或災害鏈中的一環,如崩塌、滑坡往往是泥石流形成區固體物的主要來源。

5)地質災害的成因多元性和原地復發性。每一次地質災害的成因均不相同,並都是多元因素作用的結果。某些地質災害具有原地復發性,如泥石溝復發頻繁。

6)地質災害的區域性。地質災害的形成通常受地質條件的控制,因此,其空間分布也呈現區域性的特點。受我國地形、地質條件的限制,我國地質災害可劃分為4個大區:東部平原沉降區,以地面塌陷和礦井突水為主;中部山地崩滑區,以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災害為主;西部高原凍土區,主要災害是凍融、泥石流;西北部草原沙漠區。

7)地質災害的破壞性與建設性。地質災害對人類的主導作用是多種形式的破壞,但有時地質災害對人類會產生有益的建設性作用。如山區斜坡帶發生的崩塌、滑坡堆積為人類活動提供了相對平緩的台地,人們常在古滑坡體居住或耕作。

8)地質災害影響的復雜性和嚴重性。地質災害的發生、發展有其自身復雜的規律,對人類社會經濟的影響還表現出長久性、復合性等特徵。重大地質災害常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使基礎設施遭受破壞,生產停頓或半停頓,社會經濟遭受巨大的直接或間接損失。

9)人為地質災害日趨顯著。由於人口的急劇增長,各種經濟開發活動愈演愈烈,許多不合理的人類活動使地質環境日益惡化,導致大量次生地質災害的發生。如過量開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和地下水污染,礦業活動引發崩塌、滑坡、泥石流、水資源枯竭、水質污染,過度放牧導致土草地退化、土地荒漠化等。

10)地質災害防治的社會性和迫切性。地質災害除了傷害人員,破壞房屋、鐵路、公路、航道等工程設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外,還破壞資源和環境,給災區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⑹ 地質災害的基本特點

地質災害勘查不同於一般建築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其特點至少包括如下幾方面。(1)重視區域地質環境條件的調查,井從區域因素中尋找地質災害體的形成演化過程和主要作用因素。(2)充分認識災害體的地質結構,從其結構出發研究其穩定性,(3)重視變形原因的分析,並把它與外界誘發因素相聯系,研究主要誘發因素的作用特點與強度(靈敏度)。(4)穩定性評價和防治工程設計參數有較大的不唯一性,霄表現為較強的離散性,應根據災害個體的特點與作用因素綜合確定,進行多狀態的模擬計算。(5)目前尚未研究出具有昔適性的穩定性計算方法(也許並不存在),現有的方法都有較多的假定條件。(6)勘查階段結束不等於勘查工作結束,後續的工作如監測或施工開挖常常能補充、修改勘查階段的認識,甚至完全改變以前的結論。因此,地質災害的勘查有者延續性特點,即使是非常認真詳細的工作,也不能過於希望畢其功於一役。(7)地質災害勘查方法選擇是強讕應用經驗與技巧,尋求以最少的工作量和最低的投資,獲得最佳的勘查效果,(8)勘查工作量確定的最基本原則是能夠查明地質體的形態結構特徵和變形破壞的作用因襄t滿足穩定性評價對有關參數的需求,而不拘於一般的勘察規程。在此前提下,勘查工作量越少越好,使用的勘查方法越少越好,勘查設備越簡單越好,勘查周期越短越好。一般而言,勘查工作量依據地質災害體的規模、復雜程度和勘查技術方法的效果綜合確定。(9)勘查隊伍是實現勘查目標、選擇合理勘查方法和優化勘查工作量的關鍵。從事地質災害勘查的工作實體應在地質技術^才,勘查設備和室內分析試驗等方面具備條件,井擁有相應的資質證書。

⑺ 地質災害發育特徵

特殊的自然環境和岩土條件,決定了調查區地質災害的發育特徵。概括起來,調查區地質災害發育特徵主要表現為:①數量多、密度高、變形模數大,規模以中小型為主;②滑坡平面形態典型、剪出口高,基本力學模式簡單;③崩塌規模小、危害大、變形模式多樣;④不穩定斜坡坡度跨度大,坡形以直線型為主,潛在危害嚴重;⑤誘發因素清楚,宏觀前兆相對明顯,可預防性較強。現就滑坡、崩塌和不穩定斜坡災害或災害隱患的形態與規模特徵、邊界特徵、表部特徵、內部特徵和變形活動特徵等分述如下:

一、滑坡

(一)形態與規模特徵

1.平面形態

調查區滑坡均屬黃土滑坡,無論是實地抑或在遙感影像上,其形態特徵明顯,容易識別。滑坡後壁平面形態多呈典型的圈椅狀,形態明顯,後壁多處於黃土梁峁斜坡中上部,坡度60°~90°。滑坡前緣表現為舌狀或長舌狀,古滑坡和老滑坡前緣多遭受侵蝕,甚至連滑體大部或全部被沖蝕殆盡,僅保留後緣圈椅形態和因侵蝕坍塌而殘留的坡面較陡的少量滑體。在老滑坡坡腳可見發育有高漫灘乃至一級階地沙礫石層堆積。滑坡平面形態有半橢圓形,窄三角形,寬三角形及不規則形等(圖3-6)。

圖3-6 滑坡平面形態類型示意圖

2.長度、寬度與厚度

據293處實地詳細滑坡調查資料,對相關數據進行分區和統計,得出長度、寬度和厚度主要集中分布區間,以及最集中分布區。

長度:滑坡體長度跨度范圍較大,多為40~500m,但主要集中在90~250m間,有210處,占實地調查滑坡總數的72%;特別是在90~150m間的有124處,佔42%,約佔半數;≤90m的有54處,佔18%;>250m的有29處,佔10%(表3-10)。

表3-10 滑坡體長度統計表

寬度:滑坡體寬度跨度范圍亦比較大,在40~1000m間(表3-11)。近60%主要集中在100~300m間,有173處;特別是在101~200m間有101處,占實地調查滑坡總數的34%;≤90m的有30處,佔10%;91~100m有21處,佔7%;>400m的有31處,佔11%;301~400m 間有38處,佔13%。

表3-11 滑坡體寬度統計表

滑坡體長度L和寬度B之間存在一定關系(圖3-7),即滑坡體的長度越長,其寬度也越寬。經回歸分析,二者之間大體上呈直線關系,其關系式為:

B=1.07 L +60

相關系數:

R=0.67

圖3-7 滑坡體長度與寬度相關關系圖

滑坡體寬度與長度之比與滑坡發育數量亦具有一定關系(圖3-8)。

厚度:滑坡體厚度范圍為2~30m,主要集中在2~15m間,有270處,占實際調查滑坡總數的92%;其中6~10m間的有142處,佔48%;2~10m間的有235處,佔80%;>15m的有23處,佔8%(表3-12)。

圖3-8 滑坡體長寬比與滑坡發育數量關系圖

表3-12 滑坡體厚度分布區間統計表

3.面積和體積

從以上分析,滑坡體長度主要集中在90~250m之間,寬度主要集中在100~300m之間,厚度主要集中在2~15m之間。寬度最大,長度居中,厚度最小。從滑坡規模看,其大小主要是取決於面積的變化,而面積的變化又主要取決於寬度的變化,故寬度與滑坡規模具有很大關系。規模小的滑坡多偏窄,規模大的滑坡多較寬。就以上統計資料的長度、寬度和厚度數據,求得滑坡面積為(0.9~7.5)×104m2,體積為(1.8~112.5)×104m3

(二)邊界特徵

1.滑坡後壁

滑坡後壁是滑坡體最為顯著的特徵之一,其位置較高,平面形態多呈弧形。後壁坡度一般較大,在50°~90°間,坡向與原坡向基本一致,坡度明顯大於原坡面;頂部與原斜坡坡面相交,形成明顯的坡度轉折棱坎,滑坡越新轉折越清晰。後壁中部坡高最大,向兩側弧形彎曲並降低,高度多在數米至十數米間,大者可達數十米。

壁面總體上較平直。受自然界風化侵蝕,滑坡由老至新,壁面則由破碎趨於完整。破碎的壁面為古滑坡,僅能從整體上顯示出滑坡後壁的形態,多發育有小沖溝,以及以草叢為主的植被。在後壁破碎嚴重時,甚至不易發現,與周邊斜坡接近。完整壁面多為老滑坡和新滑坡,特別是新滑坡,壁面黃土裸露,表面略顯凹凸不平,其上植被不發育,與周邊斜坡可明顯區別開來。

2.滑坡側界

滑坡側界分兩部分:上部為側壁,與後壁特徵相近;下部為滑體邊界,在滑動中滑體堆積於下方,向兩側擴展。滑坡下滑後,坡面坡度減緩,在斜坡上形成一凹地,凹地兩側即為上部側界。隨著滑坡發生時間早晚不同,側界保留的清晰程度也不同。大多古滑坡和老滑坡側界已不甚清晰,林木草叢覆蓋,與原坡面呈漸變過度;由於滑體大多後傾,中部凸起稍高,兩側邊界地勢最低,可見發育有同源沖溝。下部滑體順坡向突出,向兩側擴展。新滑坡和老滑坡還可見到明顯的台坎。由於黃土強度低,其邊界在長期風化作用下,與原始坡面漸混為一體,古老滑坡下部側邊界不易與原坡面區分,呈過渡關系。

3.滑坡前緣

(1)出露位置

滑坡前緣出露於河流或溝谷斜坡坡腳。古滑坡和部分老滑坡的前緣基本沒有保存,在長期地質歷史中遭受流水侵蝕,已不存在,僅存滑坡體中後部;老滑坡和新滑坡前緣尚存在,滑坡在下滑時多沖向彼岸,堵塞河道,迫使河流彎曲,在地貌上多表現為河流凸岸。前緣是滑坡體的堆積區,坡度平緩,多小於30°。

(2)臨空面

受流水侵蝕,處於斜坡坡腳的古滑坡和老滑坡前緣多形成滑坡臨空面,其高度一般在數米至十數米,臨空面坡度陡,多在45°以上,甚至直立。表面新鮮地層裸露,可見有滑動擠壓形成的緻密紋理。

(3)剪出口

剪出口出露的地層因地質結構和河谷所處地段不同而異,剪出口可見四種類型:

黃土層內型:滑坡自黃土層內剪出,滑面或在馬蘭黃土中,或切穿數層古土壤,剪出口位置在黃土中,所見出口位置有高有低,在數米至數十米間。

黃土-古土壤型:滑坡自黃土與傾斜古土壤界面剪出,剪出口位置相對其他類型較高,距溝底十數米(少數在數米),上覆黃土滑體厚度則較薄,在數米至十數米間,少有數十米的。

黃土-紅粘土型:由於紅粘土分布稀少,僅在部分溝谷上游分水嶺兩側可見,滑坡體沿紅粘土面剪出,剪出部分土體混雜,受強烈擠壓形成黃土-紅粘土混合擠壓帶,剪出口位置相對較低。

黃土-基岩型:是區內較常見的剪出口類型。黃土直接與基岩接觸,滑坡體沿基岩面剪出。由於二者工程地質性質差異明顯,上覆黃土厚度大,溝谷切割深,坡體臨空面大,常見滑坡沿此剪出。

(三)表部特徵

1.微地貌

滑坡表面微地貌形態多樣。後緣是滑坡體的最高點,由於滑體下滑後形成反傾坡面,較陡後壁與反傾後緣間形成封閉的窪地,降雨在窪地匯集,積水較多時,向滑體兩側排泄,形成「雙溝同源」現象。窪地內潛蝕發育,特別當滑坡體有復活運動趨向時,坡體中結構疏鬆,落水洞發育,直徑數十厘米左右,深1m左右,並向兩側延伸。

調查區滑坡主要為牽引式滑動,其地貌特徵表現為,自前緣到後壁分別逐級滑落,在滑坡體表面自上而下可見逐級錯降的台坎。坎高多為1~3m,坡度陡峭,近於直立或直立。台坎寬2~5m,順坡向下傾,坡度10°左右或近於水平。

古滑坡體上沖溝發育,完整性差。沖溝規模隨滑坡體的大小不同而異,大型滑坡體上沖溝寬十米至二三十米,溝深可達三四十米,將滑坡體分割成獨立的若幹部分;特別是滑坡體中部較兩側更為凹陷;老滑坡和新滑坡完整性較好,沖溝淺且少,深和寬均在數米上下,總體上中部凹陷也不明顯。由於滑坡體在總體上較周邊斜坡凹陷,易於匯集降水,植被發育較好,不僅草叢茂盛,而且還多形成小規模的森林。植被發育明顯優於周邊斜坡。

近代發生的新滑坡保留著典型的滑坡特徵。不僅後壁和側壁黃土裸露,壁面新鮮明晰,且滑坡體基本沒有被侵蝕。在滑體前緣,滑體前行受阻,形成前緣鼓脹,兩側並發育有數厘米寬的張性裂縫。滑體沖出至溝底,向兩側擴散,形似田隴地埂。受谷底流水侵蝕,隴埂多不易保存,只留下略顯凸起的地形。

2.裂縫

古滑坡和老滑坡時代久遠,滑體上裂縫早已徹底充填,現今沒有跡象可尋。但新滑坡,特別是近期發生的滑坡,其上裂縫清晰可見。滑體兩側有張性裂縫,裂縫寬數厘米,近似平行排列,間距隨滑坡規模而不等,從數厘米到數米都有。2006年5月發生的楊崖新滑坡,順同斜坡走向發育有多條張張扭性裂縫,長由數米到數十米,最大張扭裂縫寬近1m,並伴有0.5m左右的正向錯落,致其上新建的樓房錯裂,被迫廢棄。古滑坡和老滑坡在遭受長期的外動力改造後,形成新的臨空面,產生大小不等的裂縫,如虎頭峁滑坡。由於滑坡沖蝕及「雙溝同源」現象,在滑坡體上部產生大量的張性裂縫,長度由數米到數十米,最大張扭裂縫寬近1.5m。

(四)內部特徵

1.滑坡體

受黃土斜坡地質結構制約,滑坡體主要由黃土狀土組成,土體組成單一。滑體在滑動時松動解體,穩定後在重力作用下,又重新壓密固結。在鑽孔內和沖溝中,可以見到固結混雜的土體。僅在滑坡前緣,出現下部基岩風化殼被錯動,可見土石混雜體。由於降水稀少,水土流失嚴重,滑坡體內一般不含地下水,在滑坡前緣一般亦無地下水溢出。

2.結構面與滑帶

斜坡結構面主要有節理面與層面兩大類。節理麵包括原生的垂直節理、構造節理、風化節理、卸荷節理、濕陷節理以及滑坡與崩塌節理面等,主要表現為黃土的垂直節理和卸荷節理。對滑坡而言,節理面主要控制滑坡的後壁拉裂位置,與滑動面關系不大。層面主要有黃土與基岩接觸層面,與紅粘土接觸層面,與古土壤接觸面三種,層面控制著滑動面的位置,其在黃土中的位置越高,所形成滑坡的規模就越小。

滑帶埋藏於滑體之下,調查中僅在一些滑坡前緣斷面處可見其露頭。滑帶是整體移動的滑體與穩定的滑床間形成的一個錯動的滑動空間,據野外所見,在黃土中大多數表現為一個面,較為平直或微顯彎曲,滑動面光滑。

另據鳳凰山滑坡勘查揭露,滑坡主滑面土體擠壓破碎,次級錯動面發育,節理密集成帶。主滑帶發育密集剪切裂隙夾黃土碎片,帶寬0.1~0.2m。滑帶附近滑體發育有與滑面平行或斜交的多組裂縫,結構破碎。滑帶附近滑床為淺黃色黃土,土質均一,緻密堅硬,稍濕,發育有與滑帶平行的剪裂縫,裂面平直,縫寬0.1~0.3m。

東馨家園滑坡勘查資料顯示,滑帶土岩性相對復雜,厚0.3~0.5m。前緣滑帶形成於基岩面上,岩性為碎石土,為砂泥岩強風化帶在上部巨大的推滑作用下形成。土體呈似層狀,顏色為黃綠-灰綠色,細粒礦物有定向排列趨勢,多出現鏡面、擦痕;中後部滑帶形成於黃土中,滑帶土為黃土狀土,多呈黃褐色,擠壓錯動跡象明顯。

3.滑床

黃土滑床埋藏於滑體之下,兩側沖溝多未切穿,野外露頭不明顯,僅在前緣侵蝕斷面上可見有部分露頭。滑床土體部分多呈強烈擠壓狀,土體結構緻密,具明顯排列一致的擠壓紋理。在周邊壓力減緩後,紋理張裂,土體破碎,形成可見厚數十厘米至數米的擠壓帶。

(五)滑動特徵

調查區新滑坡較少,調查的滑動特徵信息不多。滑坡的滑動方向同斜坡的坡向,區內溝壑縱橫,滑動方向各個方向均有。據30處典型滑坡調查資料,最大滑距為128m,最小滑距為35m,平均71.6m。從已有滑坡特徵分析,滑動速度一般較高,屬高速滑坡。處於蠕滑階段的虎頭峁滑坡、楊崖滑坡目前屬於中速滑動。由於滑坡多屬於坡腳遭受流水侵蝕或人工開挖斬坡引起,滑坡的形成機制比較簡單,主要為牽引式。

二、崩塌

(一)崩塌數量多,規模小,堆積體不易保存

本次實地調查52處崩塌,其中崩塌隱患41處,既成崩塌11處。調查的崩塌點數很少,其原因一是崩塌體多墜落破碎,不易長期保存;二是黃土垂直節理發育,直立性好,陡壁分布廣泛,小型崩塌比比皆是,調查中沒有一一填卡調查。

(二)崩塌發生速度快,危害大

崩塌規模雖無大型,但是由於瞬間發生,速度快,其危害性並不亞於滑坡。據調查資料,僅2001~2005年五年中,共發生有記載的崩塌16處,死亡2人,經濟損失30萬元。

(三)崩塌發生的坡度陡,變形破壞模式多樣

本次調查52處崩塌,除2處為基岩崩塌外,其餘50處皆為黃土崩塌。據11處既成崩塌資料統計,產生崩塌的坡型一般為凸型或直線型,坡頂高程在1050~1235m,坡高8~50m,坡度多為50°~70°,71°~90°次之(表3-13)。黃土崩塌變形模式存在傾倒式、鼓脹式、滑移式和錯斷式等四種,基岩崩塌主要存在傾倒式和拉裂式等兩種變形模式。

表3-13 崩塌原始坡度分布統計表

三、不穩定斜坡

不穩定斜坡指目前正處於或將來數年至數十年內有可能處於變形階段,進一步發展可形成崩塌或滑坡災害的溝谷斜坡,是一種潛在地質災害。不穩定斜坡既有基岩斜坡,也有黃土斜坡,以及黃土基岩斜坡,在調查區廣泛分布。調查中只是針對坡下多有城鎮、居民點,工礦及基礎設施等,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不穩定斜坡作了調查。區內不穩定斜坡具有坡度跨度大、坡形以直線型為主,潛在危害嚴重,以及誘發因素清楚、宏觀前兆相對明顯、可預防性較強的基本特徵。

(一)不穩定斜坡的坡度分布區間大

坡度是影響黃土斜坡穩定性的最主要因素。據調查資料統計,不穩定斜坡坡度分布區間較大,在35°~88°之間。在這一區間內,斜坡均有失穩(或滑坡或崩塌)形成地質災害的可能。這一斜坡坡度分布范圍,在調查區非常普遍,無論是延河兩岸,抑或是各次級支溝的斜坡,大多都在這一坡度范圍。因此,這就決定了不穩定斜坡在調查區的普遍性。通過對調查資料的統計(表3-14),66.7%的不穩定穩斜坡坡度主要集中在61°~80°之間,92.2%的主要集中在40°~80°之間。

表3-14 不穩定斜坡坡度分布統計表

在<45°的緩坡中也仍然存在不穩定情況,這與坡體的內部結構和變形模式有關。如坡體順坡向結構面、節理裂隙的發育、坡腳開挖等,成為降低坡體穩定性或坡體變形破壞的潛在因素,致使坡體逐漸發展為災害隱患。

(二)發展趨勢不確定

不穩定斜坡只是對斜坡的穩定性做出不穩定的基本判斷,對其變形破壞的模式並沒有給出確定的結論。由於控制和誘發斜坡變形與破壞的因素很多,而且這些因素具有不確定性,所以,斜坡是否一定就發生破壞及其破壞的方式也是不確定的。結合實際調查情況,不穩定斜坡的發展趨勢一般有兩種:其一是斜坡失穩,發生崩塌或滑坡;其二是較長時間維持不穩定狀態。

1.斜坡失穩

斜坡失穩,主要破壞形式是發生崩塌和滑坡。據調查統計,滑坡或崩塌的形成與斜坡原始坡度有關。滑坡的形成一般原始坡度小於崩塌的原始坡度,崩塌的形成坡度較大(表3-15)。

表3-15 滑坡與崩塌原始坡度分布對比統計表

由表知,<50°沒有崩塌形成,31°~60°滑坡發育,61°~70°滑坡偶有發生,>70°沒有滑坡形成。據此,可以對不穩定斜坡做出初步預測:對於<50°的不穩定斜坡,其破壞模式主要是滑坡;51°~70°的不穩定斜坡破壞模式以滑坡為主,並伴有崩塌;當斜坡>70°時,基本不發生滑坡,主要破壞模式為崩塌。

2.維持不穩定狀態

斜坡在演變過程中,會出現不同形式,不同規模的變形與破壞,斜坡的穩定和不穩定狀態是斜坡動態平衡的階段性表現,穩定是相對的,不穩定是絕對的。調查區目前所見的斜坡大多都經歷了較長時間的考驗,處於動態平衡中。斜坡的演變過程,是一個地質歷史過程,與人類的歷史特別是人類社會中的某一個時期相比,要漫長得多。因此,絕大多數的地質現象對於我們當前某一時期而言,也就處於相對平衡和靜止的狀態。但並不是所有的斜坡都處於這樣的時期,其中有一部分處於臨界平衡狀態,在誘發因素尚未達到一定程度前,這種臨界平衡還可以繼續保持較長時間;如遇特大暴雨、強烈人類干擾或者其他誘發因素,很難確定在什麼時候和什麼地方,斜坡失穩的事件就會發生。一旦發生在人類活動區域,也就產生了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毀。

如延安市委黨校西不穩定斜坡(圖3-9),位於延河左岸一級支溝溝頭,坡面呈凸型,為自然斜坡,坡體由第四紀中更新世黃土(Qp2)組成,顏色灰黃,結構緻密,具垂直節理,直立性好。在降雨沖刷下,斜坡自上而下呈尖頂狀,似黃土牆,坡面發育有沖蝕溝。土體乾燥,未見有地下水滲出,植被覆蓋度低,不足20%。基岩未出露,尚未發現明顯變形跡象。坡下分布有4孔窯居住10人,總資產1萬~2萬元。

圖3-9 市委黨校西不穩定斜坡地質剖面圖

1—第四系中更新統黃土;2—中侏羅統延安組砂泥岩

(三)分布廣、監測難度大、危害嚴重

1.分布廣泛

調查區地處黃土丘陵溝壑,溝谷密布,延河及汾川河各級支流縱橫交錯,宏觀地形極為破碎。每一條溝谷的形成和存在,都必然伴隨著斜坡的出現,由此決定了斜坡在區內廣泛分布的特點。區內斜坡多為基岩—黃土,或黃土斜坡。基岩中相交垂直—近於垂直節理裂隙十分發育,並與層面相交,致基岩整體性很差;黃土質地疏鬆,工程地質性質軟弱,垂直節理發育;在這樣的岩性構成條件下,不穩定斜坡大量存在,特別是在黃土溝谷源頭,溝谷上游,基岩高陡斜坡,滑坡後緣,溝谷侵蝕岸等地帶,廣泛分布。

2.監測難度大

由於不穩定斜坡分布廣泛,給監測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難以對每一處高陡斜坡都進行監測,即便確立一部分監測點,也很有可能出現監測的未出現問題,而沒有監測的由於輕視反倒發生了地質災害。不穩定斜坡的變形破壞受到多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要做出准確的判斷和預測,目前尚有困難。因此,不穩定斜坡就成為危險程度最大的潛在地質災害。

(四)變形破壞模式多樣

1.不穩定斜坡岩土結構類型

(1)黃土斜坡

整個斜坡由中-晚更新世黃土組成,坡高數十米,坡度60°~90°,特別是接近於90°的常見。坡面上黃土裸露,沒有植被或植被稀疏。坡面沖溝、懸溝發育,將坡面切割成數米至數十米寬度不等的坡段。該類斜坡位置大多處於溝谷的中上游,特別是上游及源頭。溝谷切深未達基岩,坡腳繼續受到流水的侵蝕切割。由於坡度大,便於開挖窯洞,其下多見有窯洞群分布,一般無集鎮和重要工程設施。

黃土中發育的古土壤對黃土斜坡的穩定性具有較大影響,特別是與坡向較為接近的傾斜古土壤,常常成為黃土中的軟弱結構面,對斜坡的穩定性影響較大。

(2)岩土斜坡

斜坡上部為中-晚更新世黃土,下部為砂泥岩,坡高數十米至百米。所處位置多處於溝谷的中游、中下游,溝谷切入基岩,基岩坡近於直立,其上黃土60°~90°。受基岩保護,黃土坡腳一般不再受到流水側向侵蝕,自然滑坡或崩塌較少發生。

(3)基岩斜坡

斜坡整個由基岩組成,主要為砂岩泥岩互層。砂岩中近於垂直層面的構造節理發育,多被切割成方形或其他形狀,整體性差。主要分布於延河及其較大一二級支流下游兩岸斜坡的下部。整個斜坡坡度大,近於垂直或垂直。人類工程活動特別是公路建設,多形成基岩邊坡,由於砂、泥岩的差異風化,以及卸荷裂隙、風化裂隙的不斷發育,形成不穩定的基岩邊坡,如延(安)—(安)塞公路河庄坪段就是典型的基岩不穩定斜坡段。

2.變形破壞的力學模式

(1)滑移(蠕滑)-拉裂模式

滑移-拉裂模式是區內斜坡變形破壞最普遍的模式。黃土斜坡和岩土斜坡,在坡腳遭受破壞時,斜坡土體向坡前臨空方向發生剪切蠕滑,斜坡後緣自上而下發生拉裂,破壞模式一般形成黃土滑坡。天然狀態下斜坡的內部應力已達基本平衡狀態,坡腳是多種應力集中和整個斜坡最為敏感的部位,坡腳受到破壞,對整個斜坡的穩定性影響最大。溝谷內流水沖刷側蝕、人類斬坡、築窯等工程經濟活動都會對坡腳產生破壞,引起斜坡產生滑移-拉裂變形,輕則引起崩塌,重則產生滑坡。

(2)滑移-壓致拉裂模式

滑移-壓致拉裂模式也是區內斜坡變形破壞較為普遍的模式之一,這種變形模式是由斜坡內部軟弱結構面處自下而上發展,不同於滑移-拉裂模式的自上而下發生。出現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降雨在地表匯集,沿落水洞、寬大節理裂隙貫入,在基岩或古土壤層上形成局部地下水,降低了弱透水層之上黃土的強度。在重力作用下,坡體沿下部層面向坡前臨空方向產生緩慢的蠕變形滑移,沿平緩層面形成滑移面,沿上部黃土垂直裂隙形成拉裂面,形成黃土滑坡或崩塌。二是水庫近區的黃土斜坡,水庫長期滲漏,導致基岩面之上黃土含水量增高甚至飽和,形成滑移-壓致拉裂變形破壞模式,一般形成黃土滑坡。三是砂、泥岩斜坡,尤其是砂、泥岩邊坡,人工開挖後,首先表現為差異性卸荷回彈,沿砂、泥岩層面形成滑移面,隨著變形的發展,壓致拉裂面自下而上不斷擴展,滑移面貫通,一般形成基岩崩塌。

(3)彎曲-拉裂模式

黃土特性之一就是垂直節理發育,特別是在高陡斜坡的邊緣,臨空面大,局部土體極易沿垂直節理呈柱狀或牆狀與斜坡分離。在風化作用下,發生彎曲-拉裂變形,節理面日益加深擴大,分離的土體與斜坡的聯系越來越弱。當重心偏離到一定程度時,最終導致斜坡破壞,形成傾倒式崩塌。當分離土體與斜坡的聯結不足以支撐其重量時,沿垂向錯斷崩落就形成錯斷式崩塌;沿斜面滑下就形成滑移式崩塌,當然,其變形破壞模式也發生了轉化或復合。

對基岩不穩定斜坡來講,調查區基岩主要為砂泥岩互層,砂岩與泥岩在強度上有較大差異,砂岩抗風化能力強,泥岩抗風化能力弱。由於差異性風化作用,砂岩之下的泥岩常常被先行侵蝕剝落,致使砂岩懸空,懸空後的砂岩在重力作用下多產生彎曲-拉裂變形,從而形成崩塌。

⑻ 地質災害體基本特徵、形成機制及危害性

這是地質大辭典上的標準定義:
【地質災害】自然發生的或人為的對生命財產造成回危害或潛在危害的答地質條件。一般分為自然地質災害和人為地質災害二類。自然發生的地質災害又可按引起災
害的動力來源之不同,分為表生性的和內源性的兩種。
【自然地質災害】又稱災害地質,由於自然地質作用所引起的災害。常見的有地震災害、火山災害、熱害以及海嘯、颶風、滑坡、雪崩、泥石流、地面沉降、流水的侵蝕與沉積等。災害是對人類環境而言,在沒有人煙的地區,這些自然地質作用雖也經常發生,但不形成災害。
【人為地質災害】人類在利用自然資源的過程中對自然資源和環境帶來的破壞。主要包括過量抽汲地下水和采礦等原因引起的地面下沉;水庫蓄水、油田注水等誘發的地震;濫伐森林、過量開荒、破壞植被引起的洪水泛濫和地表沙化現象,
各類工程建築所導致的滑坡、坍塌、泥石流;工業三廢和化肥農葯等對環境的嚴重污染和生態系統的破壞等。

⑼ 地質災害的屬性特徵

地質災害既有自然屬性,又有社會經濟屬性。自然屬性是指與地質災害的動力過程有關的自然特徵,如地質災害的規模、強度、頻次以及孕育條件、變化規律等。社會經濟屬性主要指與成災活動密切相關的人類社會經濟特徵,如人口和財產的分布、工程建設活動、資源開發、經濟發展水平、防災能力等。自然屬性與社會經濟屬性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李鐵峰等(1996)、潘懋等(1997)、張梁等(1998)較系統地總結了地質災害的屬性特徵。

1.地質災害的必然性與可防禦性

地質災害是地質作用的產物,是伴隨地球運動而生並與人類共存的必然現象。人類通過探索研究,可以掌握地質災害發生、發展的條件和分布規律,進行科學的預測預報,採取適當措施,有效地防禦地質災害的威脅。

2.地質災害的隨機性和周期性

地質災害是在多因素影響下由多種動力作用形成的,其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強度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是復雜的隨機條件。受地質作用周期性規律的影響,地質災害亦具有周期性特徵。

3.地質災害的突發性和漸進性

按災害發生和持續時間的長短,地質災害可分為突發性地質災害和漸進性地質災害兩大類。突發性地質災害具有驟然發生、歷時短、爆發力強、成災快、危害大的特徵,如地震、火山、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均屬突發性地質災害。漸進性地質災害是指緩慢發生,以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變異、遷移、交換等作用逐步發展而產生的災害,主要有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地面沉降、煤田自燃等。

4.地質災害的群體性和誘發性

許多地質災害不是孤立發生的,常常具有群發性的特點,而且一種災害的結果可能成為另一種災害的誘因。如我國西南地區,因為有大量潛在的危岩和滑體,暴雨後極易發生崩塌、滑坡,由此而轉化成泥石流災害。

5.地質災害的成因多元性和原地復發性

多數地質災害的成因具有多元性,受氣候、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和人為活動等綜合因素的制約,某些地質災害具有原地復發性。如川藏公路沿線的古鄉冰川泥石流,一年內曾發生70餘次,國內罕見。

6.地質災害的區域性

受區域地質條件的控制,地質災害的空間分布具有區域性的特點。我國「南北分區,東西分帶,交叉成網」的區域構造格局,對地質災害的分布起著重要的制約作用。

7.地質災害的破壞性與「建設性」

地質災害對人類而言,主導作用是破壞;相對而言,有時可能具有「建設性」作用,如上游水土流失可為下游提供肥沃的土壤。

8.地質災害影響的復雜性和嚴重性

地質災害對人類社會、經濟的影響具有長久性、復合性等特徵。

9.人為地質災害的日趨顯著性

由於人口的急增,人類需求快速增長,經濟開發活動日益強烈,地質環境日益惡化,導致大量次生地質災害發生,如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土地荒漠化等。

10.地質災害防治的社會性和迫切性

地質災害給災區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有效防治地質災害,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⑽ 請問地質災害有哪些前兆特徵

地質災害發生是有前兆的,不同的地質災害其前兆特徵各異。 滑坡專發生的前兆特徵有:滑屬坡前緣出現裂縫,土體隆起,出現小崩小塌;滑坡後緣裂縫急劇加大加寬;岩體因摩擦錯動出現聲響,裂縫冒熱氣或冷氣;泉水復活或乾枯,水位突變;動植物有異常,例如螞蟻、老鼠搬家、蛇出洞、狗叫、雞鴨不回籠等現象。 崩塌發生前的前兆特徵包括:1、有小崩小塌發生;2、裂縫加大加寬,或出現新的裂縫;3、岩石崩塌前有時可聽到摩擦聲、撕裂聲、錯碎聲;4、出現熱、氣、水等異常;5、動植物異常。 泥石流發生的前兆特徵:1、河(溝)床中正常流水突然斷流或洪水突然增大並夾有較多的柴草、樹木;2、上游山谷中傳來轟鳴聲;3、有輕微的振動感;4、動物有異常。 地面塌陷發生的前兆特徵:1、井、泉水位驟升或驟降,突然渾濁或翻沙、冒氣;2、地面出現環狀裂縫並不斷擴展,局部產生地鼓或下沉;3、地下有響聲。 但是,有的現象並不一定都是地質災害發生的前兆,需要進行科學認真的分析。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