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編錄要求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編錄要求

發布時間: 2021-03-04 11:37:54

⑴ 礦產資源勘查中,坑道如何進行水文、工程地質編錄是和地質編錄一樣嗎

一、坑道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編錄的要求
(一)坑道水文工程地質編錄,一般與地質編錄同時進行,有利於密切配合,互相協作,也可單獨進行。
(二)第一手的文字記錄資料在野外要盡量收集齊全。素描圖或工程、地質、水文工程地質現象要在現場就地勾繪,以確保水文工程地質編錄的客觀真實性。嚴禁憑記憶想像在室內作文字記述或作圖。
(三)坑道素描圖,應以能清楚地反映所揭露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現象為原則。所以:
1.凡是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情況簡單,用一壁一頂即能清楚反映所揭露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現象時,就素描一壁一頂。
2.如果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情況復雜,用一壁一頂不能清楚反映揭露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現象時,則素描兩壁一頂,或視具體情況增繪某個壁的某一小段。
(四)坑道素描圖的比例尺一般與地質素描圖相同。採用1:50~1:200。同一礦區同一種類素描圖的比例尺一般應該一致;圖的水平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一般也應該一致。
坑道素描圖一般均用方格紙繪制。對重要的並作為報告附圖的素描圖,根據工作程度和精度要求,必要時在室內也可以用磅紙或塑料薄膜成圖。
素描圖上,除詳細表示出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現象外,還應有下列內容:
1.區名稱;
2.坑道名稱及編號;
3.工程起點(或某點)坐標;
4.比例尺;
5.坑道方位角及基線、坡度角;
6.水樣、岩(土)樣的位置及編號;
7.樣品的分析成果表;
8.圖例(如用統一圖例,可不必每張再繪;如是裝訂成冊,則最好每冊圖前
面附一圖例);
9.文字描述:野外編錄時,應進行詳細的觀察描述,並將其記錄在野外記錄
本上;室內整理成圖時,則根據野外原始記錄資料,於圖的下方附上簡明扼要、重點突出、綜合系統的文字描述。
10.編錄人及檢查人姓名,編錄日期及檢查日期。如作為報告附圖,則畫責任製表。
(五)坑道素描圖上繪描的地質內容與地質素描圖相同,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方面的內容有:
1.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分區界限(如乾燥區、潮濕區、滴水區、淋水區等);
2.坑道總涌水量、水溫、PH值;
3.坑道出水點位置、流量、水溫、PH值;
4.構造破碎帶的充水現象;
5.裂隙統計點位置、裂隙率(必要時附裂隙玫瑰花圖)。
(六)根據礦區坑道的分布情況及工作程度和精度要求編制坑道水溫地質工程地質平面圖。
二、坑道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編錄
坑道水文地質工程地質一般以水平坑道為主,包括平硐(PD)、沿脈平硐(YM)、穿脈平硐(CM)、石門(SM)、侵角小於45度的斜井(XJ)等。
(一)坑道的編號:一般與地質編號相同,主要有下列幾種方法:
1.按坑道掘進的先後順序進行編號,如PD1、PD2、PD3等。
2.按坑口的絕對標高進行編號。如PD360、PD485等。
3.按坑道分布的空間位置進行編號。如沿脈坑道中有穿脈或穿脈坑道中有沿脈時,可對主坑道給一種編號,其兩側的支坑道則按單雙號法進行編號,即一側編奇數號,一側編偶數號。
4.按坑道掘進方向及所穿礦體(帶)進行編號。例如:IYM1表示I號礦體(帶)的I號沿脈。若在沿脈中掘進穿脈坑道,則可表示為IYW1~CM1E,即I號礦體(帶)I號東穿脈。
為使用方便,同一礦區應採用同一種方法進行編號。
(二)坑道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編錄中應繪制的圖件

1.坑道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平面圖:比例尺1:500~1:1000

2.坑道素描圖;比例尺1:50~1:200

(三)坑道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編錄的操作步驟及方法

1.在編錄之前對坑道進行全面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觀察。觀察的重點是:地
層岩性及其產狀;礦體的厚度、產狀、形態變化;圍岩性質、蝕變類型;礦體與圍岩的風化程度;岩漿岩情況;裂隙發育特徵;構造破碎帶的性質、寬度、產狀和充填物;坑道頂板的穩固性及支護情況等。
2.在觀察研究統一認識以後,即用紅漆或其它辦法做好各種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分界記號,准備進行素描和描述。若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情況簡單,也可不作記號。
3.掛皮尺:一般掛在坑頂中心線上,作為素描作圖基線尺。皮尺的起點以及各段的長度要與坑道測量的導線點聯系,若皮尺丈量的長度與坑道測量各導線點間的長度不符時,則應視誤差的大小作不同的處理:當誤差不超過1/1000時,則應以測量數據為依據,皮尺可稍加拉緊或放鬆,以便兩者數據吻合;若誤差超過1/1000時,則應查找原因,然後進行合理消差。最後將皮尺長度按比例尺畫在展開圖上(註:野外素描時,皮尺為作圖基線尺,常按實際位置繪於坑頂中心線上;室內成圖時,則作為水平標尺繪於展開圖的下方)。
4.沿皮尺測方位及坡度角(如有測量資料可以利用時,即不再測),並將數據注在素描圖上。
5.測繪展開圖輪廓
方法是首先把基線尺(即把皮尺長度)按作圖比例尺畫在方格紙上;然後在基線尺的兩側畫出兩條平行線即為兩壁底板線;之後再根據坑道測點或按一定間距垂直線尺(皮尺)分別丈量每點頂板兩側寬度及兩壁垂直高度,按比例尺畫在展開圖的相應位置上;最後根據坑道實際彎曲情況聯絡結合點,即成坑頂及兩壁輪廓圖。
另一種簡便方法是:按坑道規格繪成規則的頂和壁的輪廓圖。展開時頂和壁連起來畫。
6.用小鋼尺從皮尺零米的一端開始順序的量出各種地質、構造、礦體界線及產狀位置、水文地質鋼尺地質分區界線,坑道出水點位置、昌頂、邊壁坍塌、片幫位置;坑道出口及坑道中較大的出水點或出水地段須測流量、水溫、PH值。裂隙發育地段進行裂隙率統計,並利用同比例尺勾繪,注記在輪廓圖中。
7.在丈量、勾繪各種地質界線的同時,按擬定圖例進行各種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現象的描繪,即成野外坑道素描圖。
素描時應注意:當坑道的頂或壁由於施工原因呈弧形時,則應採用產狀投影法,將各種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界線投影在一個水平面上,以避免造成虛假形態。
8.在丈量及素描的同時,進行文字描述記錄工作,文字描述一般自工程起點開始,在描述中所提到的米距應與基線尺一致。
坑道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描述,著重於描述地質時代、岩性、坑道頂(底)板及邊壁的滴水、淋水現象,大的出水點水的流出。湧出噴出現象及流量、水溫、PH值,裂隙發育情況及其性質、產狀裂隙率,軟弱夾層、軟弱結構面及構造破碎帶的發育特徵。破碎程度、充填、膠結物分布與產狀,岩層風化和岩溶現象,坑道圍岩的穩定性,頂板冒落袋的大小及冒落高度,發展過程,不穩定地段的掘進與支護方法。裂隙率統計方法以面裂隙法為宜,必要時也可用線裂隙法統計。
水文地質分區一般分為乾燥區、潮濕區、滴水區和淋水區:工程地質分區一般分為坑道圍岩穩定區(以堅硬岩層為主,坑道頂板穩固性好,未見冒落、片幫等現象),較穩定區(以堅硬半堅硬岩層為主,坑道頂板穩固性較差,有冒落、片幫等現象)、不穩定區(以軟弱層及軟弱結構面為主,坑道頂板穩固性差,落、片幫等現象發育)。
9.結束素描及記錄後,應將圖件、文字與實際對照檢查,確無遺漏和錯誤時,才可取下皮尺,結束該段野外工作。
10.室內工作:整理野外所取得的各種資料、編繪出正式的坑道素描展開圖或野外圖件整理著墨、即為正式圖件。
三、老硐、民窯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調查和編錄
1.對老硐即民窯調查時應特別注意安全。對頂板及兩幫不牢固的地方,應加固支柱;對已有的天棚支柱,要進行檢查;清理廢石時要保持一定的安全坡度。
2.民窯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編錄:正在掘進或新掘進的穿脈民窯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編錄同坑道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編錄要求。沿脈掘進的民窯一般只能做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調查。
3.老硐及民窯調查一般應記錄老硐即民硐的硐口、位置、標高、地層層位代號及岩性、硐長斜硐硐深及硐底標高,硐口流量、水溫、PH值,積水老硐的積水量,老硐的塌陷范圍、塌陷高度等。

4.民窯及較大的老硐應採用儀器法測量硐口坐標;較小的老硐一般採用半儀器法定點,並表示在礦區水文地質圖上,老硐塌陷范圍及老硐采空區范圍應在水文地質圖上圈出。

⑵ 水利水電工程一般哪些部位需要進行地質編錄

永久工程的地基都應做地質編錄。

⑶ 地質編錄有幾種如何編錄

把直接觀察和綜合整理的地質信息系統地用文字和圖表編制而成的記錄。地質編錄是地質勘查和地質科學研究最基本的工作方法。
地質編錄按照工作階段可以分為2種:①原始地質編錄,指在野外對地質體和地質現象用文字、素描、圖表、照相等方式所做的記錄;②綜合地質編錄,指對原始地質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整理而成的文字、圖表等。地質編錄按照內容可以分為地質填圖編錄、探礦工程地質編錄和采樣編錄。
地質填圖編錄 是完成任何比例尺的地質調查任務的基本手段(見地質填圖),包括地質剖面編錄、地質路線和地質觀察點編錄。 沿著某一個方向把具有一定深度的切面(斷面)的地質體和地質現象表示在圖上,稱為地質剖面圖對地質剖面上所顯示出的地質體和地質現象進行的觀察和記錄,即為地質剖面編錄。在野外實地測量編制地質剖面圖時,一般要選擇地層出露比較完整、能基本反映填圖區內地質體的主要地質特徵、具有代表性的路線和區域。通過實地測制地質剖面,劃分地層分層界線,確定填圖單位;進行詳細的岩性描述,系統地採集岩石、礦物標本;測量地質體的產狀;在未變質和淺變質地層中尋找和採集化石;並根據填圖任務的要求採集有關的分析測試樣品。在必要的時候還需進行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測量。
在地質填圖中,需選擇合理的路線和控制點進行系統的野外地質觀察。地質路線和地質觀察點編錄內容有:標定觀察路線和觀察點的位置,觀察、描述露頭地質和地貌,測量地質體的產狀要素以及其他構造要素,採集 標本和樣品,追索和填繪地質界線,畫信手剖面圖和地質素描圖(圖 2)以及攝影等。地質觀察點的作用是准確地控制地質界線或地質要素的空間位置,使原始的文、圖資料與實地位置相符合。地質路線和地質觀察點的編錄形式,除傳統的野外記錄本編錄方式外,為便於野外資料和數據的電子計算機處理,還有採用記錄卡片的形式,即把所觀察到的地質現象用預定的符號或代碼標在特製的卡片上。 探礦工程地質編錄 礦產普查勘探中對所實施的工程進行的原始地質編錄。包括:①坑探地質編錄,簡稱坑探編錄,指對坑探(包括槽探、井探)工程揭露的地質礦產現象所進行的描述和記錄,並要編制坑探工程展開圖,以表示各種地質現象在同一平面上相互之間的空間關系和變化情況。②鑽探地質編錄,又稱鑽孔地質編錄。其內容包括:回次進尺,岩(礦)心採取率,岩性描述,分層孔深,分層厚度,標志面與岩心軸的夾角,鑽孔彎曲度和孔深測量;簡易水文地質測量、地球物理測井(見鑽孔地球物理勘探)等資料的編錄;並按設計要求採集各種標本和樣品;編繪鑽孔柱狀圖和鑽孔地質剖面圖,以反映不同深度各種地質現象和各類岩石(礦石)的特徵及其在鑽孔中顯示出的厚度。
采樣編錄 又稱樣品編錄,在地質勘探工作中對採集的各類樣品所做的編錄。在地質調查過程中,為了了解和解決有關的地質、礦產及其他工程技術問題,需對岩層、岩體、岩石、礦石、礦物、水點,土壤和鬆散沉積物等採集適量樣品,進行分析化驗和測試鑒定,以取得必要的原始數據和資料。采樣(取樣)編錄工作包括:對采樣地點的觀察、描述和編制采樣平面圖;按樣品種類進行統一編號登記;對樣品加工過程的記錄和檢查;對各類樣品的分析、測試與鑒定結果進行整理、登記和檢查。

⑷ 各位高手,急求鑽孔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編錄規程

鑽孔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編錄的裂隙統計應該是用線裂隙率。不能僅僅憑借裂隙率的統專計來確屬定岩層含水性。在鑽孔岩芯一般很難統計裂隙的。節理裂隙往往不是僅有一組,當裂隙發育時,岩芯是很破碎的,很難復原岩芯面貌去統計的。就算是統計了,也是不準確的。在鑽孔岩芯描述裂隙方面,一般只能大概描述裂隙發育程度,統計RQD值,做到這些就可以了。

⑸ 水文地質編錄和地質編錄有什麼區別,分別主要描述哪

水文、抄工程地質編錄區別:襲
地層岩性、節理裂隙的性質及發育程度情況,確定岩層的軟硬及破碎程度,風化帶及風化夾層的位置和深度.進行RQD值的統計,按回次記錄大於10厘米長的岩心長度,按地質分層計算RQD值(%).
描述岩(礦)石名稱、礦化蝕變特徵、各種地質體產狀及形態變化、以及接觸關系、斷層構造及簡易水文地質鑽探工程編錄,應較詳細描述岩石組合特徵。

⑹ 水文地質編錄和地質編錄有什麼區別,分別主要描述

水文地質編錄主要指岩土層滲透系數及分布特性的現場分區域分層內次的描述;
地質編錄一般指容工程地質編錄,主要是對岩土層岩性的現場分布進行細致描述,為工程結構安全及完工提供基本工程地質資料,為工程後評價或各類地質隱患提供基礎資料。

⑺ 地質詳查報告的編寫要求

固體礦產詳查報告編寫提綱
提綱, 固體, 礦產, 編寫
1、緒論
1.1 工作目的任務
列出任務書或委任書的文號,並說明任務要求。
1.2 位置、交通
說明礦區地理位置、地理坐標、行政轄區、工作范圍、面積、距礦區最近的車站、碼頭及主要城鎮的名稱和距離(附位置交通圖)。
1.3 自然地理與經濟地理
簡要說明礦區地形、地貌、水系、絕對高度及相對高度、基岩裸露情況、氣候條件、人口、居民點等自然地理以及工業、農業、礦產開發等經濟地理概況。
1.4 以往工作評述
說明歷次工作的單位、時間、內容、使用的方法手段、主要工作量、質量、成果、結論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1.5 本次工作情況
簡要說明本次工作的起止年月、簡要經過、完成的各項工作量(列表)、投資總額、取得的主要成果。
2、礦區地質
2.1 區域地質背景
簡要說明礦區(床)所處的大地構造位置、區域地質基本特徵、區域礦產分布的一般規律。
2.2 礦區地層
詳細說明礦區(床)地層層序、厚度、時代、岩性、岩石物性、岩相等特徵及其與礦產分布的關系。
2.3 礦區構造
說明礦區(床)構造基本形態及其復雜程度;列表說明控制礦床、礦體(層)形成,破壞礦體完整和影響井田(礦區)的較大褶曲、斷層的性質、產狀、形態、落差、褶幅、復合關系及分布范圍。
2.4 礦區岩漿活動
說明礦區(床)岩漿活動情況,岩漿岩的種類、時代、分布情況;岩體的形態、產狀及其與礦床生成、破壞的關系。
2.5 礦區變質岩
說明礦區(床)各種變質岩類、變質作用和圍岩蝕變的特徵及其與礦體(層)富集分布的關系。
2.6 礦區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特徵
說明礦區(床)岩(礦)石物性特徵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異常特徵及其找礦意義
3、礦床特徵
3.1 礦體(層)
說明礦床分布范圍,礦體(層)數量、總厚度,列表說明工業礦體(層)的產狀、形態、長度、延深、厚度、品位及其變化系數。
3.2 礦體(層)圍岩及夾石
說明礦體(層)頂、底板圍岩和礦體(層)內部夾石、古隆起、砂礦基底、沖刷和陷落柱等的數量、規模、形態、岩性、礦物成份、化學成份特徵及其對礦體(層)連續性和礦石質量的影響。
3.3 礦石質量
說明各礦體(層)各類礦石的礦物成份,結構構造、共生關系和生成順序;列表說明礦石化學成份、主要有益級份和有害組份含量,簡要說明其變化規律。以物理機械性能為主要評價指標的礦產,則應對其物理機械性能進行敘述。
3.4 礦石類型和品級
說明礦體(層)的淋失帶、風化帶、氧化帶、混合(過渡)帶、次生富集帶、燃燒帶和原生帶的特徵及其分布規律。
3.5 礦石加工技術性能
3.5.1
礦石加工技術性能試驗
簡要說明各類礦石采樣種類、方法及樣品代表性、以及加工、試驗種類、方法和試驗結果。
3.5.2
礦石工業利用性能評價
根據試驗結果,說明礦石中有用組份回收利用和有害雜質處理的可能性,提出綜合利用的途徑。對鄰近有同類礦床的生產礦山,可進行類比評價,說明類比結果。
3.6 礦床類型及找礦標志
簡要說明礦床探礦因素、成因類型、工業類型、礦體(層)富集規律和找礦標志,評價礦床的發展遠景。
3.7 其他有益礦產的綜合評價
簡要說明礦區(床)范圍內其他共生有益礦產綜合評價的結果,提出綜合勘探和綜合利用的意見。
4、礦區(床)開采技術條件
4.1 礦區水文地質
4.1.1
區域水文地質條件
簡要說明礦區(床)在區域水文地質單元中的位置,區域含、隔水層的分布及其特徵。
4.1.2
礦區水文地質條件
說明礦區含(隔)水層的岩性、厚度、分布及埋藏條件。
說明礦區構造破碎帶、風化帶、岩溶帶的分布規律、發育程度、導水性、含水性及其對礦床充水的影響。
說明礦區(床)主要充水含水層的富水性、水質和地下水的補給、逕流、排泄條件及其與地表水(含老窿積水)和含水層的水力聯系。
說明礦區(床)主要充水因素,初步確定礦區(床)水文地質勘探類型,指出礦區(床)開採的主要水文地質問題。並說明礦坑涌水量預測結果。
4.2 礦區(床)供水條件
簡要說明可供利用的供水水源的水量、水質和利用條件。
4.3 礦區工程地質
4.3.1
說明工程地質岩組特徵,礦體(層)及其頂、底板和軟岩、軟弱夾層的岩性、物質組份、水理性能、結構構造、蝕變、風化程度及其分布變化規律和力學強度(列表)。
4.3.2
斷裂構造工程地質特徵
說明斷層、節理、裂隙及軟弱結構面的特徵、發育程度及其組合關系、岩溶發育程度、分布規律等。
4.3.3
工程地質條件初步評價
綜合評述礦體頂、底板和采礦工作系統范圍內岩、礦石穩固性、露采邊坡穩定性、砂礦頂板和底板基岩可挖性,指出影響開採的主要工程地質問題及其可能出現的危險地段。
4.4 環境地質及生產安全條件
4.4.1
環境地質
簡要說明礦區及其周圍的地震、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活動狀況,預測其對礦區可能產生的影響。
4.4.2
生產安全條件
a.說明對人體有害的元素、地下熱水、放射性、瓦斯和其他有害氣體的成份、含量、強度、分布規律及其對生產、人身安全可能產生的影響。
b.說明恆溫帶深度和地溫梯度,預測地溫正常區和異常區分布范圍。
c.說明可燃礦產的自燃情況和可燃性(測試結果列表)及其對生產可能產生的影響。
5、詳查工作及質量評述
5.1 詳查工作布置的合理性
論述礦產勘探類型、工程布置原則、工程間距和手段、方法選擇的合理性。
5.2 地形和工程測量及其質量
扼要說明測量坐標系統、控制等級、地形和工程測量方法、范圍、面積及質量。
5.3 地質填圖質量
說明礦區、礦床地形地質圖或第四紀地質地貌圖的比例尺、填制方法及其質量。
5.4 探礦工程質量
說明鑽探、坑探等探礦工程各項質量情況(列表說明)及其對地質效果的影響。
5.5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工作及其質量
說明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工作內容、方法和質量及其對礦區(床)評價的影響。
5.6 物探和化探工作及其質量
說明物探(包括測井)化探的方法、比例尺(點距)、參數測定、異常的圈定解釋和主要成果質量。
5.7 采樣、測試工作及其質量
5.7.1
采樣工作
說明各類樣品的採集、加工方法及其質量。
5.7.2
岩礦鑒定工作
說明岩礦、煤岩、重砂鑒定的質量。
5.7.3
化驗、分析工作
說明各種樣品分析項目、化驗測試方法、內外檢數量(列表)及其質量評述。
5.7.4
其他測試工作
說明影響生產安全的有害元素、放射性、瓦斯和其他有害氣體、自燃、地溫等測定方法及其質量。
說明物理性能樣品種類、測定方法和質量。
6、資源/儲量計算
6.1 資源/儲量計算的范圍及工業指標
說明礦床資源/儲量計算的邊界、垂深(標高)、工業指標及其確定依據。
6.2 計算方法
說明資源/儲量計算方法、計算參數及其確定依據,說明圈定礦體(層)及確定礦石類型的原則。
6.3 資源/儲量類別和塊段劃分
說明資源/儲量類型和塊段劃分的條件。
6.4 資源/儲量計算結果
列表說明各類別資源/儲量計算結果及其所佔比例。
6.5 其他伴生組份和共生礦產的資源/儲量
計算方法及結果(列表)
7、礦床技術經濟初步評價
7.1 礦床開發的基本條件
說明國家或地方對該礦產的需求程度、礦床資源/儲量規模、礦石加工選冶性能、開采技術條件以及交通、電力、供水等條件,指出礦床開發的可能性。
7.2 技術經濟評價
說明評價方法的選擇和評價指標的選用及其依據,從未來礦山企業經濟(微觀)角度初步評述礦體(區)開發的經濟可行性(已做國民經濟宏觀效益分析的,應敘述其結果),提出是否進行勘探的意見。
8、結論
8.1 詳查工作程度及主要成果
8.2 詳查工作主要經驗和問題
8.3 對今後勘探工作建議
附圖
一、一般應附圖件
1、區域地質圖(附剖面圖,必要時附地層綜合柱狀圖或區域主要礦產分布圖)
2、礦區(床)地形地質圖(含地層剖面和地層綜合柱狀圖及工程分布圖)
3、勘探線剖面圖(或含儲量計算剖面圖)
4、含礦岩系柱狀對比圖及礦體(層)對比圖
5、礦體(層)頂、底板等高線圖(或含儲量計算圖)
6、儲量計算圖(水平或垂直縱投影圖)
7、坑道平面圖或礦體水平切面圖(中段平面圖)
8、物探、化探成果圖(包括平面圖和綜合剖面圖)
9、區域水文地質圖(含水文地質剖面和柱狀圖)
10、礦區水文地質圖(含柱狀圖)及水文地質剖面圖
11、鑽孔抽水綜合成果圖
12、礦區實際材料圖
13、礦區測量網(點)展開圖
14、礦區(床)采樣分布圖
15、鑽孔柱狀圖或鑽孔柱狀表
二、必要時應附的圖件
1、礦區(床)地貌和第四紀地質圖
2、礦區(床)基岩地質圖
3、礦區(床)構造圖
4、礦區(床)縱剖面圖
5、岩石風化帶厚度等值線圖
6、礦體(層)縱投影圖(或含儲量計算圖)
7、礦體(層)水平投影圖(或含儲量計算圖)
8、礦體(層)厚度或品位等值線圖
9、其他有益礦產儲量計算有關圖件
10、物探參數定量解釋圖和變化規律圖或柱狀曲線對比圖
11、礦區工程地質圖(含柱狀圖)及工程地質剖面圖
12、礦區岩溶發育程度圖
13、礦區地表水質等值線圖
14、井巷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圖
15、鑽孔簡易水文地質觀測曲線對比圖
16、礦床主要充水含水層地下水等水位(水壓)線圖
17、地下水、地表水、礦坑水動態與降水量關系的曲線圖
18礦坑涌水量計算圖(附剖面圖)
19、對人體有害的元素、放射性或瓦斯含量等值線圖
20、老窿分布圖及生產礦井平面圖
21、槽、坑道、井地質素描圖和物探成果圖
22、工程地質鑽孔綜合柱狀圖(或典型鑽孔工程地質編錄柱狀圖)
附表
1、探礦工程(鑽、坑、井、槽)質量一覽表(不含礦體(層)綜合成果時,應另編礦體(層)綜合成果表)。
2、礦石、岩石物性性能及其他有關測定的結果表。
3、儲量計算表。
包括:工程、剖面、塊段的平均品位、平均厚度計算表;塊段及礦體(層)儲量計算綜合表、礦區(床)儲量計算總表;其他有益礦產儲量計算有關表格。
4、其他應附的表格。
圖冊
含照片圖版等。附件
1、主管部門下達的儲量計算工業指標。2、礦石選、冶、加工試驗

⑻ 水文地質編錄和地質編錄有什麼區別,分別主要描述哪些,具體一些,謝謝...

水文、工程地質編錄
一、地層岩性、節理裂隙的性質及發育程度情況,確定岩層的軟硬及破碎程度,風化帶及風化夾層的位置和深度。進行RQD值的統計,按回次記錄大於10厘米長的岩心長度,按地質分層計算RQD值(%)。
1、岩心塊度的劃分:大於20厘米為長柱狀;10—20厘米為短柱狀;小於10厘米為扁柱狀;大於5厘米為塊狀;2---5厘米為碎塊狀;小於2厘米為碎屑狀、粉末狀。若為塊狀,需對塊體形態做大致描述,如楔塊狀、菱塊狀、團塊狀等。
2、
表1 岩石堅硬程度的定性劃分

名稱
定性鑒定
代表性岩石



堅硬岩
擊聲清脆,有回彈,震手,難擊碎;浸水後,大多無吸水反應
未風化-微風化的;花崗岩,正長岩,閃長岩,輝綠岩,玄武岩,安山岩,片麻岩,石英片岩,硅質板岩,石英岩,硅質膠結的礫岩,石英砂岩,硅質石灰岩等
較堅硬岩
擊聲較清脆,有輕微回彈,稍震手,較難擊碎;浸水後,有輕微吸水反應
1.弱風化的堅硬岩;
未風化-微風化的;熔結凝灰岩,大理岩,板岩,白雲岩,石灰岩,鈣質膠結的砂岩等



較軟岩
錘擊聲不清脆,無回彈,較易擊碎;浸水後,指甲可刻出印痕
1.強風化的堅硬岩;
2.弱風化的較堅硬岩;
未風化-微風化的;凝灰岩,千枚岩,砂質泥岩,泥灰岩,泥質砂岩,粉砂岩,頁岩等
軟岩
錘擊聲啞,無回彈,有凹痕,易擊碎
浸水後,手可掰開
1.強風化的堅硬岩;
2.弱風化-強風化的較堅硬岩;
3.強風化的較軟岩;
4.未風化的泥岩等
極軟岩
錘擊聲啞,無回彈,有較深凹痕,手可捏碎;浸水後,手可捏成團
1.全風化的各種岩石;
2.各種半成岩

對軟岩和極軟岩,應注意是否具有可軟化性,膨脹性,崩解性等特殊性質。
岩石堅硬程度的確定;主要應考慮岩石的成分、結構及其成因,還應考慮岩石受風化作用的影響,以及岩石受水作用後的軟化等情況。在作定性劃分時,應注意作綜合評價,在相互檢驗中確定堅硬程並定名。
3
表2 岩石風化程度的劃分

名 稱
風化特徵
未風化
結構構造未變,岩質新鮮
微風化
結構構造,礦物色澤基本未變,部分裂隙面有鐵錳質渲染
弱風化
結構構造部分破壞,礦物色澤較明顯變化,裂隙面出現風化礦物或存在風化夾層
強風化
結構構造大部分破壞,礦物色澤明顯變化,長石,雲母等多風化成次生礦物
全風化
結構構造全部破壞,礦物成分除石英外,大部分風化成土狀

對泥岩和半成岩,可不進行風化程度的劃分
4、
表3 岩體完整程度的定性劃分
名稱
結構面發育程度
主要結構面的結合程度
主要結構面類型
相應結構類型
組數
平均間距(m)
完整
1--2
>1.0
結合好或結合一般
節理,裂隙,層面
整體狀或巨厚層狀結構
較完整
1—2
>1.0
結合差
節理,裂隙,層面
塊狀或厚層狀結構
2--3
1.0-0.4
結合好或結合一般
塊狀結構
較破碎
2--3
1.0-0.4
結合差
節理,裂隙,層面,小斷層
裂隙塊狀或中厚層狀結構
>3
0.4-0.2
結合好
鑲嵌碎裂結構
結合一般
中,薄層狀結構
破碎
>3
0.4-0.2
結合差
各種類型結構面
裂隙塊狀結構
<0.2
結合一般或結合差
碎裂狀結構
極破碎
無序

結合很差

散體狀結構

5、按節理裂隙間距發育程度分級

表4
分級




間距
>2m
2—0.5m
0.5—0.1m
<0.1m
描述
不發育
較發育
發育
極發育
完整性
整體
塊狀
破裂
破碎
按裂隙率的裂隙發育程度分級
分級




裂隙率k(%)
<2
2--5
5---10
>10
描述
弱裂隙性
中等裂隙性
強裂隙性
極強裂隙性

裂隙開口寬度分級
分級




裂隙寬度(毫米)
<0.2
0.2--1
1---5
>5
描述
閉合
微張
張開
寬張

6、現場按以下順序描述;
1)、岩心形態,並說明主次,接回次統計大於10厘米總長,對極破碎岩體,應說明破碎原因,如斷層、全風化等。
描述裂隙發育程度(表5)、充填膠結情況(結合程度表7)裂面有無風化氧化現象。
7、結構面結合程度的劃分
表5
名稱
結構面特徵
結合好
1、張開度<1mm,無充填物;2、張開度1—3mm,為硅質或鐵質膠結;3、張開度>3mm,結構面粗糙,為硅質膠結。
結合一般
1、張開度1—3mm,為鈣質和泥質膠結;2、張開度>3mm,結構面粗糙,鈣質膠結。
結合差
張開度1—3mm,結構面平直,為泥質和鈣質膠結;2、張開度>3mm,多為泥質和岩屑充填。
結合很差
泥質充填和泥夾岩屑充填,充填厚度大於起伏差。

3、岩石硬度劃分(表1)重點用擊或吸水性區分硬質岩;浸水後用手捏 、掰、刻細分軟質岩。
4、當岩體完整程度為極破碎時,可不進行堅硬程度的分類。
二、岩石的工程分類;地質名稱+風化程度(表2)+岩塊的堅硬程度(表1)+岩體的完整程度表(6)+岩體基本質量等級(表7)。
1、根據RQD值劃分岩石質量
表6
等級
RQD(%)
岩石質量描述
岩體完整性描述

90—100
極好的(優)
岩體完整

75—90
好的(良)
岩體較完整

50—75
一般的(中等)
中等完整

25—50
劣的(差)
完整性差

<25
極劣的(壞)
岩體破碎
2、岩體基本質量等級分類
表7
完整性
完整
較完整
較破碎
破碎
極破碎
堅硬岩





較硬岩





較軟岩





軟岩





極軟岩





描述舉例;
234.45----236.72m
灰色泥岩;岩芯主呈短柱狀,次呈塊狀,少量碎塊狀;岩石易風化、破碎;岩塊浸水後手可捏成團;岩石遇水易軟化、崩解,微具有膨脹性,為極軟岩。岩石質量優,岩體完整。
RQD(%)=1.01/1.1.=92
鑽孔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編錄
鑽孔水文地質編錄內容包括:描述岩芯的岩性、結構、構造,裂隙性質,密度,岩石的風化程度和深度以及岩溶形態、大小、充填情況,發育深度,統計裂隙率,岩溶率。
鑽孔工程地質編錄內容;統計與描述岩芯塊度,繪制岩芯塊度柱狀圖;統計節理、裂隙;確定鑽孔中流砂層的、破碎帶、裂隙帶、風化帶與軟弱夾層、岩溶發育帶蝕變帶的位置和深度;並可按工程地質岩組用點荷載儀測定岩石力學指標。按鑽進回次測定岩石質量指標(RQD),確定不同岩組RQD值的范圍和平均值。RQD值一般按公式2計算確定:
RQD(%)=(Lp/Lt)*100
式中:Lp---某岩組大於10厘米完整岩芯長度之和,單位:m
Lt---某岩組鑽探總進尺,m
注;小於10厘米岩心若為鑽進過程中機械破碎,則應上、下對接,其長度大於10厘米時應參與計算。
鑽孔簡易水文地質觀測
觀測和詳細記錄鑽進中涌(漏)水、掉塊、塌孔、縮(擴)徑、逸氣、涌砂、掉鑽等現象發生的層位和深度,測量涌(漏)水量,有條件時,應觀測鑽進中動水位和沖洗液消耗量的變化,必要時應測量穩定水位並進行簡易放(注)水試驗。單一含水層(組)的鑽孔應測定終孔穩定水位。

⑼ 礦井水文地質資料整理要求

第24條 根據我局水文地質特點,礦井水文地質基礎資料應建立以下幾種台賬:

1)礦井涌水量觀測成果台賬:分井口、分煤層、分水平、分翼、分地區、分水源建立年、月礦井涌水量觀測成果台賬。

2)鑽孔水位動態觀測台賬。

3)突水點卡片:先逐項填寫突水點要素和繪制平剖面圖,再填寫涌水量和有關鑽孔水位動態變化表,繪出涌水量、水位、時間關系曲線圖。

4)突水點統計表:將突水點以時間為順序,按要求逐項進行登記。

5)井下水文地質鑽孔統計表:井下水文地質鑽孔主要指的是放水孔、測壓孔和其他了解水文地質條件的鑽孔,按要求填寫。

6)封閉不良鑽孔統計表。

7)礦區(井)水源井(孔)統計表:按附表7的要求每年調查登記一次。

8)氣象台資料台賬。

9)水井、機井觀測成果表(台賬)。

10)各礦根據各自情況,還應考慮編制抽(放)水試驗成果統計表,水質分析成果統計表,采空體積與殘存空隙統計表(每年統計一次),水溫觀測記錄表。

第25條 礦井必備的水文地質圖紙:

1)礦井充水性圖,該圖是綜合記錄井下實測水文地質資料的圖紙,是分析研究礦井充水規律,開展水害預測,制定防治措施的主要依據之一。它是礦井水文地質工作的必備圖紙。比例尺一般用1∶2000,主要內容有:① 井巷工程,按礦山測量1∶2000採掘工程平面圖的圖例和要求繪制,按井巷工程所在層位用4種顏色分別表示煤層頂板岩巷、煤巷、八灰岩巷和其他岩巷,頂板岩巷著淺黃色,煤巷不著色,八灰岩巷著淺藍色,其他岩巷著淺灰色;② 突水點和集中淋水帶均應填繪在圖紙上,以不同的符號、顏色反映不同的突水類型和突水水源,涌水量>1m3/min的突水點要標明出水時期、水量、標高、水源;③ 積水區和積水量:凡有積水的古井、廢棄井巷、采空區、老塘等,均應繪出積水范圍,並註明積水量和積水區底板最低標高;④ 防水設施:井下防水閘門、防水閘牆必須全部繪制在圖上,防水閘門還要表示出已關閉和未關閉等狀況和標高;⑤ 排水設施:主要泵房(包括采區泵房)要表示出水泵和管路的排水能力及水倉容積;⑥ 防治水工程:包括放水孔、測壓孔、疏水降壓用的井巷工程及注漿堵水工程(截流、堵突水點、充填含水層、含水層預注漿)等;⑦ 防水煤柱,包括斷層防水煤柱(凡落差大於20m的斷層均須繪出斷層防水煤柱線)、沖積層防水煤柱(沖積層水對回採有影響的礦井要繪出沖積層防隔水煤柱)、井田及采區防隔水煤柱(相鄰兩井田之間的人為邊界或自然邊界的兩側均須繪出井田防隔水煤柱,凡水平或采區隔離開採的礦井,均須繪出水平或采區防隔水煤柱)及防排水設施保安煤柱(防水閘門、防水閘牆和泵房的保安煤柱均必須繪在圖上);⑧ 井下輸水方向,要表示出水流方向和水溝的寬度和深度;⑨ 井下涌水量觀測站;⑩ 斷層及裂隙的產狀要素;⑪ 井上下水位觀測孔的觀測層位和水位標高;⑫ 封閉不良的鑽孔和封孔情況不明的鑽孔,及見溶洞、大漏水鑽孔;⑬ 風化帶要標明;⑭ 礦井充水性圖底鼓地帶3個月補充填繪1次,每3~5年更新一次,老圖存檔備查。

2)礦區(井)綜合水文地質圖,是反映礦區或礦井水文地質條件的主要圖紙之一,局、礦分別編制,比例尺1∶5000~1∶10000,主要內容有:① 含水層露頭,隱伏露頭及沖積層底部含水層(流砂、砂礫石、礫岩)的平面分布狀況;② 地表水體(系)、井泉、水文觀測站的分布位置;③ 抽水試驗鑽孔及其試驗成果;④ 水文觀測孔;⑤ 井下突水點;⑥ 主要斷層及其對接關系(標明落差大小,下降盤的八灰與對盤二灰、奧灰的對接關系);⑦ 隔水層厚度等值線;⑧ 揭露岩溶及漏水的鑽孔;⑨ 井上下主要防治水工程,包括堵水截流工程、突水點注漿堵水工程、斷層帶充填堵截工程、含水層充填工程、疏水降壓工程(放水鑽孔,控放站)、防排水設施、防洪工程等;⑩老窯、小煤礦位置、開采范圍和涌水情況;⑪ 主要含水層等水位線、開采大煤繪制八灰等水位線、開采二煤繪制二灰等水位線(也可以另外專門繪制八灰、二灰、奧灰等水位線圖),等水位線圖每年至少編繪一次,遇突水、淹井要根據需要加密編繪;⑫ 礦井水文地質分區;⑬ 其他有關的水文資料。礦井綜合水文地質圖每年補充修改1次。

3)礦井綜合水文地質柱狀圖,本圖反映含水層、隔水層及煤層之間的組合關系和含水層層數、岩性、厚度、層間距及富水性,比例尺1∶500。

4)礦井水文地質剖面圖,本圖主要反映含水層、隔水層、褶曲、斷裂構造等和煤層之間的空間關系,沿傾斜方向選擇有代表性的勘探線剖面為基礎加上水文地質資料,比例尺1∶2000,主要內容有:① 含水層岩性、厚度、岩溶裂隙發育情況;② 抽水試驗孔及其試驗參數(q、s、k);③ 主要井巷及突水點;④ 水文地質觀測及其觀測層位和水位標高;⑤ 地表水體、井、泉及其水位標高;⑥ 構造特徵;⑦ 防水煤柱。

5)礦井涌水量與各種相關因素歷時曲線圖,包括礦井涌水量與降水量、地下水位曲線圖(應分歷年和年度編制,涌水量應分井筒水、煤層頂板水、煤層底板水和總涌水量進行繪制,圖上還要標明主要突水點的突水日期和突水量)和礦井涌水量與開采深度關系曲線圖。

6)其他水文地質專題圖紙,即根據礦床水文地質條件及分析研究工作的需要,可分別編繪各含水層水文地質圖、隔水層水文地質圖、各時期水位等高線圖、水溫圖、水化學圖、水動態分析圖、水文地質預測圖、突水點剖面圖、含水層等視電阻率圖、水力聯通試驗圖等。

第26條 新建礦井應按有關規定做好水文地質工作,將所搜集的資料進行分析、整理,並全部移交給生產單位。這些資料包括:① 水文地質觀測台帳和編錄成果;② 突水點卡片、記錄和有關防治水的技術總結,以及注漿堵水記錄和有關資料;③ 井筒及主要巷道水文地質實測剖面;④ 建井水文地質補充勘探成果;⑤ 供水水源的勘探成果和有關資料。復雜型和極復雜型礦井,在移交生產時,應根據建井過程中所進行的水文地質補充勘探工作和搜集的資料,提出建井水文地質總結報告。

第27條 采區掘進前應提出采區設計,采區設計所需的地質說明書應提前兩年通知地質部門補勘和編制。地質部門應在正式設計前三個月提出,報礦總工程師審查,並報礦務局批准。采區地質說明書除按《礦井地質規程》(1984年11月)中的有關規定編制外,再補充規定如下:

1)文字部分:① 詳細敘述和分析礦井或相鄰區所揭露的水文地質實際資料,如含水層的分布規律和特徵,涌(突)水點的位置、水源、涌水量大小、變化趨勢、防治水措施等;② 闡明本采區水文地質特點、突水的威脅程度,按照《礦井地質規程》和《煤礦安全規程》要求預測采區最大涌水量和正常涌水量,提出對防隔水煤(岩)柱和探防水的要求;③ 對各種實際材料應詳細敘述,不得任意取捨、分析、判斷、計算時選用的各個數據,要說明選用依據、選用原則、計算方法和計算過程;④ 要有針對性地提出本采區水的隱患及防治水措施。

2)附圖部分:必須編制采區(或礦井)水文地質圖,編圖范圍必須包括相鄰采區及與本區密切相關的地區(包括附近的小煤窯),編圖時除按礦井充水性圖的要求編制外,再增加煤層與主要含水層間的隔水層等厚線、主要含水層的水位等高線、抽水試驗孔及試驗成果、鑽孔和井巷揭露的岩溶情況、斷層兩側煤層與主要含水層的相對關系等內容;必須編制采區水文地質剖面圖(或與地質剖面圖合並)。

3)附表部分,包括采區及附近地區的突水點要素,隔水層厚度、岩性,含水層厚度、岩性,水位水量變化(長期觀測資料),水質分析,抽水試驗成果等各種水文地質實際資料均需列表說明。

第28條 根據采區地質說明書及設計情況說明掘進地區的水文地質條件,主要含水層和主要導水構造與掘進工作面的關系,預測突水的威脅程度,對防水設施、防水煤柱、探防水等提出要求和建議,預計掘進工作面的最大涌水量。分析判斷要說明依據,各種數字說明來源可靠性、採用原則、計算方法和計算過程。

第29條 回採工作面掘進地質說明書,對水文地質的要求同第28條。

第30條 根據采區地質說明書和掘進中的實際資料說明本工作面的水文地質條件,根據本工作面主要含水層、隔水層、小構造情況和相鄰地區生產實際情況預測本工作面突水威脅程度、最大控頂面積,預測工作面最大涌水量,對各種依據、數字要說明來源、可靠性、採用原則、計算方法和計算過程。

⑽ 地質編錄的內容是什麼

把直接觀察和綜合整理的地質信息系統地用文字和圖表編制而成的記錄。地質編錄是地質勘查和地質科學研究最基本的工作方法。 地質編錄按照工作階段可以分為2種:①原始地質編錄,指在野外對地質體和地質現象用文字、素描、圖表、照相等方式所做的記錄;②綜合地質編錄,指對原始地質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整理而成的文字、圖表等。地質編錄按照內容可以分為地質填圖編錄、探礦工程地質編錄和采樣編錄。 地質填圖編錄 是完成任何比例尺的地質調查任務的基本手段(見地質填圖),包括地質剖面編錄、地質路線和地質觀察點編錄。 沿著某一個方向把具有一定深度的切面(斷面)的地質體和地質現象表示在圖上,稱為地質剖面圖對地質剖面上所顯示出的地質體和地質現象進行的觀察和記錄,即為地質剖面編錄。在野外實地測量編制地質剖面圖時,一般要選擇地層出露比較完整、能基本反映填圖區內地質體的主要地質特徵、具有代表性的路線和區域。通過實地測制地質剖面,劃分地層分層界線,確定填圖單位;進行詳細的岩性描述,系統地採集岩石、礦物標本;測量地質體的產狀;在未變質和淺變質地層中尋找和採集化石;並根據填圖任務的要求採集有關的分析測試樣品。在必要的時候還需進行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測量。 在地質填圖中,需選擇合理的路線和控制點進行系統的野外地質觀察。地質路線和地質觀察點編錄內容有:標定觀察路線和觀察點的位置,觀察、描述露頭地質和地貌,測量地質體的產狀要素以及其他構造要素,採集 標本和樣品,追索和填繪地質界線,畫信手剖面圖和地質素描圖(圖 2)以及攝影等。地質觀察點的作用是准確地控制地質界線或地質要素的空間位置,使原始的文、圖資料與實地位置相符合。地質路線和地質觀察點的編錄形式,除傳統的野外記錄本編錄方式外,為便於野外資料和數據的電子計算機處理,還有採用記錄卡片的形式,即把所觀察到的地質現象用預定的符號或代碼標在特製的卡片上。 探礦工程地質編錄 礦產普查勘探中對所實施的工程進行的原始地質編錄。包括:①坑探地質編錄,簡稱坑探編錄,指對坑探(包括槽探、井探)工程揭露的地質礦產現象所進行的描述和記錄,並要編制坑探工程展開圖,以表示各種地質現象在同一平面上相互之間的空間關系和變化情況。②鑽探地質編錄,又稱鑽孔地質編錄。其內容包括:回次進尺,岩(礦)心採取率,岩性描述,分層孔深,分層厚度,標志面與岩心軸的夾角,鑽孔彎曲度和孔深測量;簡易水文地質測量、地球物理測井(見鑽孔地球物理勘探)等資料的編錄;並按設計要求採集各種標本和樣品;編繪鑽孔柱狀圖和鑽孔地質剖面圖,以反映不同深度各種地質現象和各類岩石(礦石)的特徵及其在鑽孔中顯示出的厚度。 采樣編錄 又稱樣品編錄,在地質勘探工作中對採集的各類樣品所做的編錄。在地質調查過程中,為了了解和解決有關的地質、礦產及其他工程技術問題,需對岩層、岩體、岩石、礦石、礦物、水點,土壤和鬆散沉積物等採集適量樣品,進行分析化驗和測試鑒定,以取得必要的原始數據和資料。采樣(取樣)編錄工作包括:對采樣地點的觀察、描述和編制采樣平面圖;按樣品種類進行統一編號登記;對樣品加工過程的記錄和檢查;對各類樣品的分析、測試與鑒定結果進行整理、登記和檢查。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