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鑽探技術標准
① 評地質工程師的一般年限要求,還有需要哪些申請的材料,是否要經過考試。越具體越好
一般9月中旬不過現在可以網上報名一、申報條件及任職年限要求1. 中專畢業:在同專業或相近專業崗位上見習期滿1年,可認定為 技術員, 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4年可認定助理工程師。2. 大專畢業: 在同專業或相近專業崗位上見習期滿1年,可認定 為技術員,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2年,可認定為助理工程師。3. 大學本科畢業: 在同專業或相近專業崗位上見習期滿1年, 可 認定為助理工程師,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4年可晉升工程師(中 級)。4. 雙學士學位獲得者,可認定為助理工程師, 再從事專業技術工 作3年,可晉升工程師(中級)。5. 碩士學位獲得者,在本專業工作1.5-3年,可認定為工程師(中 級).6.博士學位獲得者,可認定為工程師(中級).二、工程是個總稱,凡是屬於工程類(工程類里包括計算機方面、建築方面、測量方面等)的技術職稱申報時都是統一為: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研究員。不管你學的是什麼專業,評職稱的時候,論文和報批都是你工作所從事的專業和服務的單位,前面就貫上名字。如申請評審工程測量職稱,評上初級職稱就叫助理建築工程測量工程師,中級以上職稱就叫建築工程測量工程師。針對我公司人員實際情況,計算機專業可申請工程類計算機方面的職稱評審,但要先通過對應等級的《計算機技術與軟體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如果計算機專業人員要申請工程類工程測量、測繪方面的工程技術職稱,可不通過《軟考》。報工程系列一般應具備理工科相應學歷和工程技術工作經歷(自己填寫,公司蓋章)或工程系列的專業技術資格.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通信工程專業、光學專業、物理學專業等理工科專業,申報工程職稱,要求有本專業的學歷、資格證書外,還要求有測繪測量方面的工作經驗,工作業績.總的說來,申報職稱的時候,不管是什麼專業,只要專業是理工科,從事的是工程方面的工作,都可以申報.即不管是海洋工程專業,還是計算機專業,還是通信專業,光學專業,物理學專業等等,只要從事的是工程方面的工作.都可以申報工程類職稱.申報的時候,因工程是個總類,不對專業做劃分.只是評審對專業做了劃分。三. 計算機專業評審所需要材料 (1)計算機專業評審工程方面的初級職稱需要的材料 1.本人學歷資歷等材料 2.所從事的專業方面的相關考試合格成績,業績成果證明(單位出證明)等申報。 材料和有效證件(驗原件,收復印件,在復印件上註明與原件相符並加蓋公章) 3.個人政治思想和業務工作總結 4.外語、計算機職稱成績通知單(僅後補學歷要求,統招不要求)備注:提供的能證實其工作能力的成績、證明盡量多,申報成功機會越大。(2)計算機專業評審工程方面的中級及高級職稱需要的材料本人學歷證書,任職資格證書,職稱外語和計算機考試合格證書(或有效成績證明),繼續教育登記(卡),年度考核表(高級近三年各一份,中級近兩年各一份),有關考試合格成績,業績成果證明,個人政治思想和業務工作總結,以及公開發表的論文、論著、學術報告等申報材料和有效證件(驗原件,收復印件,在復印件上註明與原件相符並加蓋公章)。四、申報初級職稱所需要的表格1. 統招生: 《初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呈報表》(一式兩份A4) 《重慶市( )系列( )級資格評審綜合情況(公示)表》(初級一式 15份A3 ,中級一式20份A3) 本人學歷證明材料 有關考試合格成績和業績成果證明 本人政治思想和業務工作總結(一份 A4)2. 後補學歷(如五大生等.五大生:自考、電大、函大、夜大、職大) <<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表>>(一式兩份A4) <<重慶市( )系列( )級資格評審綜合情況(公示)表>>(初級一式 15份A3,中級一式20份A3 ) 本人學歷證明材料 有關考試合格成績和業績成果證明 外語職稱考試成績合格證書 計算機職稱考試成績合格證書 本人政治思想和業務工作總結(一份 A4) 五、申報費用及日期表格在高新區人力資源管理服務中心購買(1元/份,可買回
② 建築工程地質鑽探技術標准jgj87廢除了嗎
《建築工程地質鑽探技術標准》JGJ87-92已於 2012-05-01廢止。
現行工程建設行業標准版《建築工程地質勘權探與取樣技術規程》JGJ/T87-2012,施行日期 2012-05-01 。
被替標准號 《建築工程地質鑽探技術標准》JGJ87-92,《原狀土取樣技術標准》JGJ89-92。
③ 建築工程地質鑽探技術標准現在修改為什麼
《建來築法》、《建設工程質量源管理條列》、《建設工程勘察、設計規范》等
施工圖設計前必須進行施工圖設計勘察
初步設計前進行初步勘察
在施工圖前的規劃、可研、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各個階段都要進行勘察,勘察深度國家相關規范都要詳細規定,否則屬於違法行為
施工前必須要有經過國家行業審查部門出具的施工圖審查合格證書,否則屬於違法行為,發生重大事故的,追究刑責。
④ 地質工程專業的發展趨勢
現代地球科學的研究對象包括了地球各圈層(岩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等)相互作用的物理過程、化學過程和生物過程以及人地關系、人類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人、資源、災害與可持續協調發展戰略。這就要求我們培養的人才在技術層面上要具備寬廣而扎實的知識,並具備知識不斷更新的能力。
畢業生供需見面所反映的情況來看,市場對地質工程專業技術人才的要求是:
技術層面: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新技術、新方法。
人文層面:具備廣泛的社會交往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思想層面:具有堅定的專業思想。
體能層面:身體健康。
盡管市場對畢業生上述要求是最基本的,而目前培養的學生離高素質的社會要求還相差甚遠,市場對畢業生的高素質要求也尚未完全體現出來。隨著中國加入WTO以後,市場競爭的國際化,相信未來對學生高素質要求的時間會越來越近。 由於地質工程專業涉及國民經濟建設的領域很廣,經濟建設項目很多,發展的速度很快,為畢業生創造了很好的就業環境,在大學生就業形勢普遍困難的情況下,地質工程專業學生的就業形勢卻仍然非常好,具有比較強的發展勢頭,在全國形成了供不應求的良好局面。
地質工程專業人才供不應求的主要原因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中國加入WTO以後,隨著市場競爭的國際化,大批國外技術力量將不斷進入中國。我們培養的地質工程技術人員要面對這種國際競爭的壓力。同時,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要求地質工程專業要培養高質量的人才來滿足經濟建設對人才的需求。
據資料顯示,隨著中國一大批基礎設施建設的完成和城市建設的規模化,從事基礎工程施工的人才將出現下降的趨勢,而地礦行業對人才需求量在未來的10年內將會大幅度地增加。同時,鐵路建設走勢增強,人才需求形勢看好。各勘查院對人才的需求穩中略有走強趨勢,其他行業對工程地質人才的需求減弱,而對岩土鑽鑿工程技術人才的需求增加。值得注意的是,水利水電行業歷來是地質工程專業的人才需求大戶,也是未來地質工程專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⑤ 怎樣進行水工混凝土天然建築材料砂礫石的工程地質勘探工作
蔡石泉 倪志文 劉述淮
天然建築材料——砂礫石的普查與勘探工作,在水利建設工程地質勘測中占相當重要的地位,因為水工混凝土建築物的造價,在某種程度上,就取決於建築材料的質量、儲量以及開采運輸條件,也取決於建築材料產地距離施工場地的遠近;同時,其他附屬建築物如:鐵路、公路、混凝土拌合樓等的位置與交通路線的輔設也決定於砂石材料的產地。
一、天然建築材料產地的選擇
修建水工建築物所需的天然建築材料,通常有堅硬的石質岩石以及符合一定技術要求的鬆散和粘結岩石。這里只介紹作為建築混凝土壩所需之骨料——砂礫石的產地選擇。
首先,應在所設計水工建築物的布置地區的附近進行勘測。如果建築物附近地區缺乏砂礫石材料時,才能向較遠的地段進行勘測。所選擇產地之儲量應滿足設計要求之數量,質量應符合技術規范的要求(具體要求見後),除此而外也應考慮交通運輸條件,最好是與運輸干線毗連。
砂礫石產區一般皆布置在河流的高漫灘及低漫灘上或砂礫層復蓋甚薄的一級階地上。在這些地區進行地質勘探的同時應進行水文地質工作,了解當地含水層厚度,以及該層之涌水量、滲透系數,以便考慮產地之供水條件與開采方法。如產地適於機械化開采,則應保證產區之數量足夠機械不間斷開采數月才行。剝土層不宜太厚,過厚將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最好剝土層體積不超過有用岩層(砂礫石層)體積之15%~20%,特殊情況可不遵守上述條件。
二、在不同設計階段中砂礫石材料勘探的內容與要求
在河流技術經濟報告階段,一般不進行專門性的建築材料調查,而主要是依據過去出版的或未出版的和案資料,以及踏勘資料和訪問當地居民的資料,來解決有關建築材料的問題。天然建築材料的勘測工作,通常只分兩個設計階段——初步設計和技術設計階段。在各個階段的勘探結果中應闡明下列各點:(1)砂礫石產地位置;(2)與設計階段相應的礦產儲量類別;(3)砂礫石層的產狀質量,以及沖洗的必要性;(4)產地的水文地質條件;(5)剝土層的厚度及性質;(6)產地與壩址之距離以及交通運輸的條件;(7)產地的開采條件。
(1)初步設計階段
根據普查工作結果,選擇有希望的離施工場地較近的產地,按固體礦產產地進行B級勘探。為了獲得B級儲量以及評定其質量,應該初步確定產地地形、地層和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條件,岩層產狀和砂礫石質量。因此應採取試樣按混凝土骨料要求進行砂礫石質量的實驗室研究。1:5000或1:10000的地質測繪,以便查明河流發育史,作為布置勘探線尋找砂礫石之依據。勘探線一般以垂直河床為原則,勘探線間距一般不超過400m,在每條勘探線上布置二個或三個以上的勘探坑孔,而坑與孔的分布最好是在縱橫方向都是互相間隔的(如圖1)。勘探方法則以試坑最好,其次為沖擊鑽。所有坑孔應穿過全部有用岩層(砂礫岩層)而確定其下部為下墊層時始能停止。
工作結果應合乎B級要求,因而應說明:(1)剝土層的平均厚度及性質;(2)砂礫石的成層性質、分布面積、厚度、有無不適用的夾層存在,砂礫石是否需要沖洗;(3)砂礫石質量,可用目測以及利用試驗室研究結果進行分析;(4)通向施工場地最適宜路線;(5)水文地質條件以及地表水年內的變化;(6)最有利的開采方法。
圖1 鑽孔和試坑間隔布置示意圖
(2)技術設計階段
技術設計階段的勘探工作是在初步設計階段勘探工作結束後所挑選出最好的一個或一個以上的產區內進行的。技術設計階段中的砂礫石材料產地之儲量,應以A2級精確度進行計算。
技術設計階段勘探線的布置,一般是在上階段的勘探線間平行插入一條新的勘探線,使新舊勘探線的間距不超過200m,這樣就形成了A2級儲量的勘探網。
勘探工作中除取樣進行混凝土骨料要求試驗外,並應在產地取樣作半生產性沖洗試驗以及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根據實驗室研究結果,最後確定建築材料的適用性;並詳細計算產地之儲量以及可開采量。最後提出最合理最經濟的開采方法。
(3)施工詳查階段
一般不進行施工詳查階段的天然建築材料勘探,只有在以前進行的勘測工作,由於一系列的原因,在水力樞紐范圍內,沒有確定天然建築材料的設計要求的儲量(A2級的)時,才在編制施工詳圖階段,進行勘探工作和取樣。在這種情況下,同樣是把砂礫石的儲量由B級提高到A2級。
三、勘探方法
當勘探隊接到設計方面的任務書,而將勘探坑孔布置圖確定以後,交測量人員進行野外定位,施工前由技術人員到現場檢查後才進行開挖。如已布置的試坑位置不適宜開挖時,則可將試坑改為鑽孔或將其位置略加移動。在移動坑孔位置時,必須考慮新的坑孔位置盡可能不離所在的勘探線,否則將破壞整個勘探網,而給儲量計算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勘探方法系利用人力沖擊鑽進與試坑開挖。
(1)試坑開挖工作
一般砂礫石產區多分布在河漫灘上,因此勘探試坑的開挖將可能大部分在地下水位以下進行,由於地層鬆散,更加上地下水的流動沖刷,將會把砂礫石層中的細小顆粒全部沖掉,而引起砂礫石的坍塌,直接影響到工人的安全。因此,不用支撐是不能進行工作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般採用的是「倒塔式」支撐。
圖2「倒塔式」支撐側視圖與俯示圖
「倒塔式」支撐是從上而下,從大到小每層收縮的數個正方形木框所組成(如圖2)。其形狀如寶塔的倒觀。這種支撐一般每隔0.5m縮小0.20~0.25m。試坑之最終截面一般不得小於 1.0m×1.0m,故試坑開口截面的選定,應根據試坑深度及支撐縮小的次數而推算。
試坑中的地下水,應根據地下水位高低以及涌水量大小,選擇不同馬力抽水機進行排水。
在均一的砂礫石層中,試坑開挖一般是較為順利的。如遇流砂層及大孤石則應進行特殊處理。流砂層在0.3~0.5m厚時(可用鋼筋或手搖鑽試探),可以採用秸料或蘆葦以及其他桿狀植物,編成與試坑一樣長的小卷下入坑內,使其與支撐連接好,防止流砂上涌。
如含水量不大流砂層較厚時(1.0~2.0m)則可以用5mm之木板排樁(板樁頭部必須鐵皮包裹),打幹試坑支撐內部與外部(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可以邊挖邊打井邊下框架,直至穿過流砂層為止。
大孤石的處理如限於工地上設備簡陋,可以採用坑口架設三角架,架置滑車絞鏈,利用繩索捆牢大孤石用「絞鏈」絞起,然後再用水平「滑車絞鏈」拉出坑口。對於已超出坑口直徑的孤石,可採用爆破法(一般這種情況很少)。
用試坑開挖的優點是:(1)截面大,地質值班人員可以下入試坑內,直接從坑壁上觀察到砂礫石的一般情況,可以精確地測出有害夾層或凸鏡體的位置、厚度以及天然狀態下的產狀。這對正確評定砂礫石層質量與取樣提供了准確的資料;(2)開挖工作不會破壞砂礫石的天然顆粒級配。這些優點是用鑽孔做不到的。
(2)人力沖擊鑽
砂礫石材料勘探鑽孔之最小孔徑(內徑)不得小於150mm。這是因為它能保證把最粗的礫石從孔內提取上來。勘探砂礫石的鑽進方法一般分為:
1)鑽桿回轉式鑽進(通常稱推磨式鑽進),這種鑽進常採用的鑽頭有:勺形鑽頭及盤形鑽頭。
2)大錘沖擊式鑽進,鑽進時使用卡簧鑽頭為最宜。此法在礫石粒徑小於150mm的產區應用最為適宜。
3)鑽桿沖擊式鑽進,所採用的鑽頭有:十字鑽頭、工字鑽頭、一字鑽頭、活門鑽頭等。
4)鋼繩沖擊式鑽進,使用活門鑽頭(砂層一般常用活門鑽頭)。
鑽孔結構是勘探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件事,結構選擇是否正確,設備是否適當,對達到深度保證正常鑽進和正確地採取岩樣和試樣,起決定性作用。如地層簡單,岩層緻密,則可不下套管保護孔壁或防止鑽孔坍塌,鑽孔結構很簡單,反之則較為復雜。
選擇鑽孔結構一般根據:理想地質柱狀圖,鑽孔計劃深度、試樣採取質量要求,以及鑽探方法、鑽具的類型和鑽進方法。
採用鑽孔進行勘探,可以鑽得很深,也可在水上進行勘探,這是它的優點。但鑽孔內所取出之岩樣,容易被破壞其天然級配,對其質量的了解不如試坑全面。
四、地質記錄與取樣
地質記錄與取樣兩項工作,是地質工作中最基本也是應該最熟練的工作。
記錄工作是項細致而又復雜的工作,在工作中常因原始記錄質量不高,而給內業整理工作造成很多困難。在這時盡管發現了不少問題,可是去解決這些問題是很不容易的,因為坑孔已經填塞或坍塌,是無法重新校對和檢查的。所以,做記錄的地質同志必須完全懂得建築材料勘探中的地質要求,在工作中應細致與詳盡的記述坑孔內的情況。
現將三門峽工程某砂礫石材料產地在進行 A2級勘探時,第425號試坑的地質記錄(經過室內整理)作為一個例子,來說明地質記錄的格式以及內容(圖3)。
圖3 柱狀圖
從柱狀圖的地質說明中,我們不僅知道每層的名稱而且可以清楚地了解每層較詳細的情況,以及一些水文地質資料,這就對內業整理工作,提供了正確的資料,也幫助整理同志更清楚地了解每個坑孔的具體情況。
從坑孔中所取出的樣品分岩樣與試樣兩種:岩樣每隔0.5m或變層時取樣一次,每次裝一小袋,上註明取樣地點、深度、編號以及取樣日期等,岩樣作為檢驗坑孔地質情況的標本,其作用相當於岩心,僅供地質人員和檢查之用。
試樣則系送實驗室分析之用,一般取樣工作系在砂礫石層中進行,對覆蓋層與砂礫石層下之無效岩層是不進行采樣的。在礫石與砂層中採用全巷取樣,即在有效岩層——砂礫石中從上至下取出來一定的重量作為試樣,其方法可在坑壁上挖0.4~0.5m寬,深0.25~0.5m的立槽,從槽內取出的砂礫石則作為試樣。如在地下水以下或岩層鬆散,難在坑壁上刻槽,則用倍數吊桶法,即五桶砂礫石中選一桶,或五鏟中選擇一鏟作為試樣,當然也可用其他倍數進行取樣。所取試樣如超過篩分試驗所需量,可用四分法縮減,一般試樣取1000kg,然後將此1000kg砂礫石試樣進行野外的篩分。這種野外篩分的目的是可以找到一個更接近自然形態更有代表性的天然顆粒級配,比從送實驗室的幾十千克試樣所篩分出成果,要精確得多。野外篩分後可以分別得到最大粒徑數,以及150~80mm,80~40mm,40~20mm,20~5mm等的百分數(砂由實驗室進行)。篩分後應分別從各種不同粒徑的試樣中選取3~4kg,進行岩石成分、礫石顆粒表面性質、形狀等試驗工作(見表1、2)。
表1 礫石顆粒表面性質形狀鑒定
表2 礫石的岩石成分鑒定
以上野外簡易試驗的工作,是和實驗室工作緊密配合的,因此,野外所獲得的資料應隨試樣交由實驗室整理,以便提出完整的試驗成果。
送實驗室進行骨料要求試驗的試樣的重量,一般是150kg,這150kg的試樣必須要保持它的天然顆粒級配。
在取樣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對有害夾層以及有害顆粒(如煤塊、粘土塊)的處理。無論是倍數吊桶法也好,還是刻槽取樣法也好,一般講,在有效岩層中(砂層及砂礫石層)夾有較薄的粘土夾層或淤泥層時,就應該依照正常的取樣方法取樣,而不應當將粘土等有害物質選出。因為在正式開采時是不可能一層一點地來挑選那些有害物質的,而是要將有害夾層混在砂礫石中一齊開采出來。所以,在勘探時所取的試樣應當盡可能與開采時砂礫石質量相接近。
如果這種有害物質或顆粒比較集中,或構成較厚的層次,而其層位在砂礫石層之上部或下部(如圖4)。則應分別取樣,或將這種層次列為無效層,則不必取樣。那麼開采時就可以不去開采或者當無效層挖去,這樣做對砂礫石質量來講是沒有任何影響的。
圖4根據不同的地質情況,進行不同取樣的示意圖
五、水工混凝土對砂礫石物理性質的一般規定
天然建築材料無論是野外或室內定名,皆應根據工程地質分類按不同粒徑給予適當的名稱。工程地質分類與建築材料分類是有區別的。因此,在內業整理分析資料時,應將合乎質量要求的砂礫石層的名稱,即原依工程地質分類定名換算成建築材料分類標准,如不合乎質量要求的砂礫石層則不必換算,而用其原工程地質分類定名與描述。如有效層只有一層,為了工作方便起見也可直接用建築材料分類定名與描述(參閱表3)。
按鬆散岩石顆粒成分,可將其組成顆粒分成下列數組:
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地質勘察史
建築材料分類:
表3
在評定砂礫石質量,主要是根據蘇聯「水工建設中的天然建築材料技術規范」的規定*。
1.砂礫石混合的質量試驗
砂與礫石應按下列不同粒徑求出百分比:
天然顆粒級配(混合的,單位mm):>150,150~80,80~40,40~20,20~10,10~5,5~2.5,2.5~1.2,1.2~0.6,0.6~0.3,0.3~0.15,0.15~0.005,<0.005的百分數,以及換算成100%的礫石與砂的百分數(參閱表4,5)。
並應求出礫石中最大粒徑D,所謂最大粒徑D是指通過該篩的礫石不小於整個試樣95%的篩子孔徑大小。
2.礫石的質量
表4
3.砂的質量
表5
對砂礫石質量的評價(物理性質方面)主要將試驗資料與國家標准進行比較,來分析與研究各產地的砂礫石質量,最後可以根據混凝土抗壓強度做出結論。
六、儲量計算
儲量計算是整理砂礫石材料產區地質資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儲量計算的結果,可以獲得產區與勘探階段相適應的砂礫石的數量,從而作為設計的依據。
儲量計算可分為:地質儲量計算和勘探儲量計算兩種。在技術經濟調查報告階段,根據地質資料,估計砂礫石分布面積與深度,得出一粗略的儲量,或根據少數坑孔計算,則可得到「C」級儲量。在初步設計與技術設計階段時,則應根據勘探坑孔的地質資料進行計算,在勘探網范圍內所計算出的結果,屬於「B」級或「A2」級,而勘探網范圍外所計算出的數量為次一級儲量。例如,在進行「A2」級,勘探網范圍內的儲量屬於「A2」級,勘探網之外則屬於「B」級。這樣可以獲得A2+B級儲量,或B+C級儲量。
儲量計算的精確度,一般在初步設計階段時,其計算誤差不得超過產地總儲量的20%~40%,技術設計階段的誤差不得超過10%~15%。計算數字位數只需達到設計所需提出的相當位數即可。其他位可以零代替(根據И—13規程)。
儲量計算方法有:算術平均法;平行斷面法;三角法;等值線法等。計算時可以用二種或二種以上方法計算,以便相互校正,具體方法的選擇取決於勘探地區的具體情況,一般常用前三種方法。
在岩層厚度、坑孔間距及勘探線的分布不均的情況之下,可採用算術平均法,這種方法很簡單,獲得結果較正確,即在平面圖上圈定儲量計算范圍,求其面積,然後根據面積內的勘探資料計算平均厚度。
計算公式:
Q=FH(體積法) Q=FHD(重量法)
Q——儲量(單位m3/t);F——面積;D——比重;H——平均厚度。
平行斷面法:在該面積內沿平行線或接近於平行線排列的坑孔,作垂直剖面圖(圖5)。
圖5 平行斷面儲量計算平面圖
圖6 三角形儲量計演算法示意圖
三角法:當坑孔間距不等或勘探線不夠規則時,可採用此法。在平面圖上聯結各勘探點成許多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面積求出儲量(圖6)。
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地質勘察史
a,b——為三角形之底和高;h——為有效岩層之厚度;Q1——為一個三角形之儲量;Q1+Q2+Q3+…=Q為產區之總儲量。
最後,應該計算出覆蓋層與有效層之比。
同樣,也用以上方法計算其覆蓋層體積。
表6 平行斷面法計算表
七、內業整理與報告的編制
(一)內業整理
一般分下列三個方面:
1.顆粒成分的整理
把在野外以及在試驗室內所求得的有效岩層砂礫石顆粒成分,均列入一個匯總表中,同時在這個表中計算出每個坑孔,每層和整個產地砂礫石成分的加權平均值。在地質剖面上分出的扁豆體(凸鏡體)和薄夾層的顆粒成分,不單獨進行分析,把它們包括在較厚的成分內。有時,個別砂礫石層分層不明或成層不經常,那麼最好是將幾個岩層合並為一個大層,並根據這一個大層計算顆粒成分的加權平均值。
有效層(砂礫石層)的顆粒成分的加權平均值應以表格形式列入本文報告中,把它繪在適用標准曲線圖上。如果加權平均顆粒成分的累積曲線沒有超出界線,那麼砂礫石是適用於水工建築物混凝土骨料的標准(參閱圖7、8)。
圖7 混凝土的礫石顆粒成分曲線圖
附註:①所謂D最大是指通過該篩的礫石不小於整個樣品的95%的篩子孔徑大小;②對混凝土適用的礫石,其顆粒成分不超出斜線面積范圍
圖8 混凝土的砂礫顆粒成分曲線圖
註:對混凝土合適的砂子,其顆粒成分不超出斜線面積范圍
加權平均顆粒成分按下列公式計算:
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地質勘察史
式中:B——某層顆粒加權平均含量;
b1——第一試驗層或第一試驗段的同一種顆粒含量;
b2——第二試驗層或第二試驗段的同一種顆粒含量;
m1、m2…mn——試驗段或試驗層的厚度。
為了計算加權平均成分,可以採用輔助表(參閱表7、8),在輔助表中寫入坑孔編號、取樣深度、試驗段厚度及試驗段厚度乘上顆粒最初百分率含量的結果。在任何情況下全部顆粒的總量都應該等於試驗段厚度乘100。每類顆粒的加權平均成分很容易地用試驗段總量厚度除以乘數的和求得。
如圖-×-×則合乎標准、—×—×則不合乎標准,顆粒偏細。
表7 儲量計算表
表8 顆粒成分加權平均計算輔助表(建築材料分類)
表9 岩石顆粒成分表(建築材料分類)
在砂礫石混合成分中換算成砂和礫石的總含量,可將不同粒徑的礫石的百分含量乘上100。再用礫石的總含量除,用同樣的方法也進行砂的換算。
砂和礫石的顆粒換算根據一般所採用的方程式計算:——
對於礫石40:100=10:X、則
(礫石總含量)(某顆粒百分數)
對於砂子60:100=8:X、則
(砂子總含量)(某粒徑百分數)
每個坑孔的換算結果均須列入匯總表內,同時在這表內還應該列入各層與整個產地的資料。
2.物理性質的整理
所有試驗成果資料,應匯於總表中,列入表中的平均值,如算術平均值一樣,根據試驗數值計算出。並應列表說明:平均值、變化范圍(即最大或最小)和試驗次數。
砂與礫石是否適用制備水工混凝土骨料,則必須將物理性質平均指標與國家標准要求相比較的基礎上作結論。
3.圖件整理工作
砂礫石材料勘探結束後,應提交坑孔檢驗表、縱橫剖面圖、平面圖等。在地質情況較為簡單地區,地質地貌圖與坑孔平面布置圖可以綜合在一起,在技術設計階段並應提交地下水位等高線圖、有用岩層與覆蓋層等厚線圖。
柱狀圖的比例尺根據坑孔深度而定,深度在10m上下的坑孔,一般用1:50的比例尺(參閱圖2)。
繪制砂礫石材料勘探剖面圖的方法與一般地質剖面圖沒有多大的區別,但為了儲量計算方便常將岩層分界線用直線表示。剖面圖的比例尺也應根據具體情況確定,總的要求是以能在圖上清楚的表示地質情況,地下水位以及取樣深度,儲量計算界線等為原則。
平面圖內容包括兩個:一為地質情況,岩層水平分界線,地貌分界線等,地質方面內容要求較為簡單不必過於復雜(如產地地質情況的確相當復雜,則應單獨繪制地質圖)。二為實際材料圖,圖上的數字必須十分准確,柱狀圖、剖面圖、平面圖彼此之間沒有矛盾和出入。並在圖上註明坑孔編號、高程、水位、砂礫石層厚以及覆蓋層厚度等。如為了研究與分析各坑孔質量具體情況,也可以在平面圖上表示某些試驗項目的指標。並按質量情況,分成數區。
表10××產區礫石質量
表11××產區砂的質量
(二)報告的編制
建築材料普查與勘探技術報告:通常是工程地質總報告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由以下兩部分組成:文字和圖表附件。文字部分應包括必要的圖紙和表格,文字的附錄包括顆粒成分總表,岩石物理性質總表以及其他圖件等,排列在參考文獻目錄的後面。
建築材料產地普查和詳細勘探報告通常包括:①緒言;②普查工作成果;③勘探成果;④總的結論。如果建築材料報告不包括在總報告中,而單獨成立一報告時則應增加「區域地質概述」和「區域氣候概述」。
在第一部分「緒言」中需指出野外隊的任務(所需儲量及其用途)和任務的提出者,所設計水力樞紐的簡單資料(水力樞紐的主要建築物及回水高程),野外工作進行時期主要的完成工作量(表格形式)及完成量與計劃的比較,野外工作和室內整理工作的執行者。
在第二部分「普查工作成果」中包括普查和初步勘探時的全部資料。每個產地要進行描述,並對整個做出結論。對產地進行描述時,要指出:產地距壩址的相對位置,完成坑孔的數量,地質和水文地質情況,質量符合「C」級的儲量,以及有關利用材料的建議。
第三部分「勘探工作成果」最好根據它們的功用分類,然後再詳細描述。對每個產地的描述都成為一個單獨的章,每章中應包括:①概論;②產地地質和水文地質簡述;③勘探工作和取樣試驗;④質量鑒定;⑤儲量計算;⑥結論。
在「概論」中應指出:產地的地理位置,產地距施工場地的距離,交通運輸及其他情況如何,產地地形特點,地面高程和成因類型。對以前的工作也應加以簡略敘述。
在「產地地質和水文地質簡述」中,須指出岩層產狀特性和成因,各個岩層的顆粒成分及厚度,同時要說明有用岩層及含水情況。
在「勘探工作和取樣試驗」中,列入完成鑽孔的全部資料,坑孔最深最淺,平均的深度、勘探方法、孔徑大小、排水情況、檢查坑孔號數及數量、勘探線間和線上坑孔間平均距離等。此外還應說明取樣方法與數量。
在質量鑒定一節中,包括兩種資料:(1)小顆粒成分資料,附帶說明蠻石含量及大小;(2)物理性質及有害雜質物的資料。然後將各項試驗成果與國家標准進行比較產地質量估價。
「儲量計算」一節中應指出,已經勘探過的面積和計算儲量的面積,認為勘探范圍內某段不適用的原因,那些屬於土層?那些屬於有用岩層?儲量計算范圍應標明在平面與剖面上。並附上儲量計算的結果。
結論:在這部分中應指出產地距壩址的位置,砂礫石質量與數量上的簡述,有關利用或改善以及今後工作的建議。
最後在「總的結論」中,應寫出普查時所調查過的每類產地和已勘探的每一產地的簡要情況。然後,進行所有產地的比較評述,並提出有關利用或進一步勘探產地的意見。
(原載於《水文地質工程地質》1957年第8期)
⑥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資質的標準是什麼相關的表格和提交資料有哪些要求,什麼地方可以下載到
地質災害評估級別分為三級,一級最高,三級最低。二級、三級評估需要的資質一專般採用乙級以上,一屬級評估必須採用甲級資質。
需要提交資料為備案表,報告,專家評審意見及專家組名單;
所需資料可跟當地國土資源局主管部門溝通聯系!
⑦ 吉林大學勘查技術與工程(工程地質勘察工程),這個專業對學歷的要求怎樣就業怎樣
我就是這個專業的,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這個專業的男生是面對多個來招收你的公司不知道選擇哪個,女生是拿著簡歷找工作,,,,全國前3的專業,放心吧,,,來了的話有什麼不懂的事情可以找我,
⑧ 不同等級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技術要求是什麼
一級評估必須對評估區內分布的地質災害是否應危害建設項目安全、建設項目是否誘發地質災害、因治理地質災害增大的項目建設成本等進行全面的評估。其具體技術要求如下:
(1)滑坡的評價必須查明評估區內地質環境條件、滑坡的構成要素及變形的空間組合特徵,確定其規模、類型、主要誘發因素、對工程的危害。對斜坡地區的工程建設必須評價工程施工誘發滑坡的可能性及其危害,對變形跡象明顯的,應提出進一步工作的建議。
(2)泥石流評價必須查明泥石流形成的地質條件、地形地貌條件、水流條件、植被發育狀況、人類工程活動的影響,確定泥石流的形成條件、規模、活動特徵、侵蝕方式、破壞方式,預測泥石流的發展趨勢及擬採取的防治措施。
(3)崩塌的評價應查明斜坡的岩性組合、坡體結構、高陡臨空面發育狀況、降雨情況、地震、植被發育情況及人類工程活動。確定崩塌的類型、規模、運動機制、危害等,預測崩塌的發展趨勢、危害及擬採取的防治措施。
(4)地面塌陷的評價必須查明形成塌陷的地質環境條件,地下水動力條件,確定塌陷成因類型、分布、危害特徵,分析重力和荷載作用、地震與地震頻率、地下水及地表水作用、人類工程活動等對塌陷形成的影響,預測可能發生塌陷的范圍、危害。
(5)地裂縫的評價必須查明地質環境條件、地裂縫的分布、組合特徵、成因類型及動態變化。對多因素產生的地裂縫,應判明控制性因素及誘發因素。評價地裂縫對工程建設的危害並提出防治措施。
除地震成因的地裂縫外,對其他誘發因素產生的地裂縫應分析過量開采地下水、地下采礦活動、人工蓄水以及不良土體地區農灌地表水入滲、鬆散土類分布區潛蝕、沖刷作用、地面沉降、滑坡等作用的影響。
(6)地面沉降的評價必須查明評估區所處區域地面沉降區的位置、沉降量、沉降速率及沉降發展趨勢、形成原因(如抽汲地下水、採掘固體礦產、開採石油、天然氣、抽汲鹵水、構造沉降等)、沉降對建設項目的影響,以及擬採取的預防及防治措施。對評估區不均勻沉降應作為重點進行評價。
二級評估應將地質災害對建設項目的影響或危害,以及建設項目是否會誘發地質災害進行分析或專項分析。應基本查明評估區內存在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的類型、分布、規模、對擬建項目可能產生的危害及影響,預測評價工程建設可能誘發的災害類型及危險性。對評估區內重大地質災害應參照一級評價要求進行評價。
三級評估可以從簡,對建設用地范圍內是否存在地質災害及其潛在危險性進行定性分析確定。初步查明評估區地質災害的類型、分布,工程建設可能誘發的地質災害的類型、規模、危害及對評價區地質環境的影響。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包括現狀評估、預測評估和綜合評估。對於受自然因素影響的地質災害,評估時應考慮自然因素周期性的影響。地質災害的危險性分級見表15。
表15 地質災害危險性分級表
確定要素 危險性分級穩定狀態危害對象損失情況危險性大差城鎮及主體建築物大危險性中等中等有居民及主體建築物中危險性小好無居民及主體建築物小 現狀評估是指對已有地制裁災害的危險性評估。任務是根據評估區地質災害類型、規模、分布、穩定狀態、危害對象進行危險性評價;對穩定性或危險性起決定作用的因素作較深入的分析,判定其性質、變化、危害對象和損失情況。
預測評估是指對工程建設可能誘發的地質災害的危險性評估。任務是依據工程項目類型、規模,預測工程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和建成後,對地質環境的改變及影響,評價是否會誘發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以及災害的范圍、危害。
綜合評估的任務是根據現狀評估和預測評估的情況,採取定性、半定量的方法綜合評估地質災害危險性程度,對土地的適宜性作出評估,並提出防治誘發地質災害或另選場地的建議。
⑨ 建築地質勘察需要哪些規范
如下:
1、《岩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2、《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
3、《建築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准》(GB50223-2008)。
4、《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
5、《土工試驗方法標准》(GB/T50123-1999)。
6、《工程岩體試驗方法標准》(GB/T50266-1999)(做岩石試驗時需要)
7、《建築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12)。
8、《建築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
9、《建築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
⑩ 工程地質勘察一般使用哪些標准
看是什來么工程地質勘察,不同的源地質勘察規范不一樣,如公路、鐵路等,一般的公民建勘察最主要的就是 岩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其餘的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建築抗震設計規范、建築樁基技術規范、高層建築岩土工程勘察規程、土工試驗方法標准,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