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伍新和

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伍新和

發布時間: 2021-03-04 07:44:59

A. 礦產勘查

(1)勘查投資持續增長

2012年全國地質勘查投資1220.4億元,同比增長9.1%。其中社會投資1021.6億元,佔地質勘查投資的83.7%;財政投資198.8億元,佔16.3%(圖2-12)。近年來,財政投資在全國地質勘查投資中所佔比重略有上升。

我國油氣礦產地質勘查費747.2億元,同比增長10.8%,佔全部礦產地質勘查投資的61.2%;非油氣礦產地質勘查費473.2億元,同比增長6.7%,佔全部礦產地質勘查投資的38.8%。近年來油氣礦產地質勘查費所佔比重持續下降,非油氣礦產所佔比重持續上升(圖2-13)。在非油氣礦產勘查中,社會資金投入274.4億元,同比增長3.2%,所佔比重為58.0%,比上年減少2個百分點。

圖2-13 我國油氣礦產及非油氣礦產勘查投資變化

專欄7 國家將加強公益性油氣資源基礎性地質調查工作

為進一步加強公益性油氣資源基礎性地質調查工作,2012年底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以下簡稱「油氣調查中心」)揭牌成立。作為我國唯一的公益性油氣資源調查專業隊伍,油氣調查中心承擔油氣資源基礎性地質調查、重點地區油氣資源戰略調查以及相關綜合研究工作,為國家油氣資源戰略、規劃、管理以及勘查開發提供基礎支撐,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油氣地質基礎信息資料和公益性服務。

油氣資源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油氣資源需求增長迅猛,而國內油氣供給增長緩慢,利用國外油氣資源面臨諸多挑戰,油氣資源供給已對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構成嚴重製約。對此,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強調要立足國內,提高油氣資源保障能力。

目標與方向: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以支撐國家油氣資源管理、引領國家油氣資源調查、促進油氣資源勘查開發、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科學建設業務體系。

在油氣資源調查評價方面,油氣調查中心將開展油氣資源基礎性地質調查評價、重點地區油氣資源戰略調查以及相關綜合研究;開展頁岩氣、天然氣水合物、煤層氣、油頁岩、油砂等非常規油氣資源調查評價工作;開展油氣資源調查評價相關國際合作與交流。

油氣調查中心主要承擔國家油氣地質調查綜合研究與工作部署研究,油氣資源調查評價新技術和新方法的研究、引進、示範與推廣,油氣資源調查評價相關技術規范與標准研製,以及海洋地質戰略研究、工作部署研究和綜合研究等工作。

(2)礦產勘查取得新進展

初步統計結果表明:2012年度我國固體礦產勘查新增大中型礦產地共154處,其中大型礦產地52處,中型礦產地102處。從勘查新增大中型礦產地按礦種統計分析看,其中,煤炭勘查新增大中型礦產地53處,鐵礦24處,鉬礦18處,金礦18處,磷礦13處,鋅礦10處,銀礦9處,鉛礦7處,鋁土礦6處,銅礦5處,錫礦4處,鎢礦2處,銻礦和硫鐵礦各1處。2012年度我國18種主要礦產查明資源儲量中有17種礦產有不同程度的勘查新增,只有鉀鹽沒有勘查增減。與2011年比較,石油、天然氣、鐵礦、鋅礦、鋁土礦、鎢礦、錫礦、銀礦、稀土礦查明資源儲量勘查新增有所增長,而煤炭、銅礦、鉛礦、鉬礦、銻礦、金礦、硫鐵礦和磷礦查明資源儲量勘查新增有所下降。

從各礦種查明資源儲量勘查增加情況看,石油勘查新增探明地質儲量15.21億噸,天然氣勘查新增探明地質儲量9612.16億立方米,煤炭查明資源儲量勘查增加557.3億噸,鐵礦勘查增加37.3億噸,銅礦勘查增加319.2萬噸,鉛礦勘查增加338.7萬噸,鋅礦勘查增加642.7萬噸,鋁土礦勘查增加2.1億噸,鎢礦勘查增加84.1萬噸,錫礦勘查增加53.4萬噸,鉬礦勘查增加171.0萬噸,銻礦勘查增加16.4萬噸,金礦勘查增加518.3噸,銀礦勘查增加12517.6噸,磷礦勘查增加9.6億噸(表2-1)。從勘查新增大中型礦產地分布情況看,主要分布在新疆、雲南、山西、內蒙古、河南、山東、貴州和吉林等地區。

表2-1 2012年度全國主要礦產查明資源儲量勘查新增統計表

注:石油、天然氣為新增探明地質儲量。

專欄8 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成果豐碩

2012年2月,國土資源部會同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在全國啟動了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國土資源部印發了《國土資源部全國工商聯關於進一步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國土資源領域的意見》、《國土資源部關於加快推進整裝勘查實現找礦重大突破的通知》等文件,有效調動了多方面參與地質找礦的積極性。

3月,四部委共同組建的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領導小組正式成立。

4月,為加快推進整裝勘查,評估了第一批47片整裝勘查區項目實施情況,跟蹤匯總勘查進展與成果。此外,遴選確定了第二批31片整裝勘查區,組織相關省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編制整裝勘查區實施方案,暫停受理整裝勘查區內礦業權空白區的新立探礦權采礦權申請。目前,第二批新設整裝勘查區整裝勘查方案和礦業權設置方案已全部通過審批。

12月,為確保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三年目標的實現,國土資源部第28次部長辦公會審議通過了2013年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工作部署。明確提出,找礦突破要突出能源、大宗重要礦產、緊缺資源和「三稀」礦產;突出重點地區和重點區片,除78片整裝勘查區外,還要加強重要成礦區帶的礦產調查評價。

一年來,我國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開局良好,進展順利,取得一系列重要戰果。全國新增石油探明儲量超過15億噸,為歷史上第三個新增儲量高峰;新增天然氣探明儲量近9000億立方米,為歷年探明儲量最高水平。除石油和天然氣探明儲量明顯增加之外,煤炭和其他礦產資源勘查也取得積極進展。煤炭勘查僅新疆兩個煤田就查明資源量近1100億噸。內蒙古鄂爾多斯大營初步查明一個世界級超大型砂岩型鈾礦。鐵礦勘查也取得重要進展,鞍本地區新增資源儲量22億噸,攀西地區新增資源儲量12億噸。雲南普朗、西藏多龍、福建紫金山、新疆阿舍勒等地銅礦勘查取得新進展,全國累計新增資源儲量700多萬噸,河南、貴州、廣西鋁土礦勘查累計新增礦石量近4億噸。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三年目標確定的18個礦種,有16個已經可以確保實現預期目標。

石油勘查新增探明地質儲量15.21億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10次超過10億噸的年份;石油新增探明地質儲量大於1億噸的盆地有5個,分別是:鄂爾多斯盆地5.24億噸,渤海海域3.13億噸,渤海灣盆地1.92億噸,松遼盆地1.11億噸,准噶爾盆地1.08億噸,

天然氣勘查新增探明地質儲量9612.16億立方米,新增探明地質儲量超過300億立方米盆地有:鄂爾多斯盆地3458.05億立方米,四川盆地3440.74億立方米,塔里木盆地1567.36億立方米,鶯歌海盆地530.91億立方米。

煤炭勘查增加資源儲量557.30億噸。新發現煤炭大型礦產地29處,中型礦產地24處,合計53處。煤炭勘查新增查明資源儲量超過40億噸的新發現煤炭礦產地:新疆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三塘湖礦區漢水泉勘查區(117.4億噸);新疆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三塘湖礦區石頭梅勘查區(47.4億噸);新疆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三塘湖礦區庫木蘇勘查區(43.7億噸)。

鐵礦勘查增加資源儲量37.3億噸。新發現鐵礦大型礦產地6處,中型礦產地18處,合計24處。新發現大型鐵礦產地:遼寧省鞍山市陳台溝鐵礦區(10.4億噸)。

銅礦勘查增加資源儲量319.2萬噸。新發現大型礦產地1處,中型礦產地4處,合計5處。新發現大型銅礦產地:雲南省迪慶普朗銅礦區勘探報告56.7萬噸。

金礦勘查增加資源儲量518.3噸。新發現大型礦產地3處,中型礦產地15處,合計18處。新發現大型金礦產地:山東玲瓏金礦田水旺庄礦區(60.3噸);新疆富蘊縣卡拉麥里1號金礦普查(31.9噸);陝西鳳縣八卦廟金礦(30.0噸)。

磷礦勘查增加資源儲量9.6億噸。新發現大型礦產地3處,中型磷礦產地10處,合計13處。新發現大型磷礦產地:四川雷波縣小溝磷礦區(3.7億噸);湖北宜昌市夷陵區楊家扁礦區(0.7億噸);雲南尋甸沒租哨磷礦區北段(0.7億噸)。

B. 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的簡介

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Qing Institute of MarineGeology-QIMG)是隸屬於國土資源部(MLR)中國地質調查局(CGS)的海洋地質專業調查研究機構,1964年始建於歷史名城-南京,1979年重建於海洋科技城-青島。
目前概況:
該所現有在職職工264人。其中科技人員224人,具有高級職稱(研究員、副研究員)97名,中初級職稱人員127名,博士學歷35人,碩士學歷57人。建有相關海洋地質學科研究室8個,部屬重點實驗室1個,局屬研究中心2個,海洋工程地質勘察院1個,以及青島寶玉石質檢站等部門,擁有「業治錚」號專業調查船1條。
發展方向:
以海洋區域地質調查研究為基礎,以海洋礦產資源(油氣、水合物及固體礦產)、海岸帶及近海海域海洋環境地質調查研究為重點,以中國管轄海域為主要工作區,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並重的海洋地質科學研究單位。
主要研究部門及開發機構:
下設海洋區域地質室、海洋油氣與水合物資源室、海洋環境地質室、海洋固體礦產室、海洋地質調查方法室、海洋地質實驗檢測中心、信息資料室。國土資源部海洋油氣資源與環境地質重點實驗室、中國地質調查局海岸帶地質及大陸架地質研究中心、中國地質調查局中荷海岸帶地質研究中心掛靠該所,是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五家聯合共建單位之一。下屬開發經營企業:青島海洋地質工程勘察院。
該所是教育部批準的與吉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同濟大學共建的海洋地質碩士學科點和與中國海洋大學共建的海洋地球化學碩士學科點。
該所擁有國內先進的海上調查和實驗分析測試設備和專業技術隊伍。建所三十多年來,先後完成各類調查和科研項目160餘項,有78項獲國家、部和省、市科技成果獎。
該所正在承擔的國家專項、「863」、「973」、科技部、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國家和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調查研究項目共40餘項。
該所已同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40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學術交流及合作研究關系,開展了中荷、中美、中俄、中澳、中比、中韓等交流合作,加強了與台灣地區的合作與交流。
該所主辦有《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和《海洋地質動態》學術刊物,均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該所實驗測試中心1992年通過國家技術監督局計量認證(CMA),1997年通過了復審。2005年通過國家實驗室認可委員會的認可認證。
地址:青島市福州南路62號

C. 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發展情況綜述

經過多年探索和實踐,我國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建設邁出了重要步伐。按照公益性地質工作與商業性地質工作分開的原則,組建了中國地質調查局,初步建立了中央和省兩級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即指中國地質調查局及所屬隊伍。

一、發展歷程

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若干問題的決定》,充分肯定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原地礦部在多年改革探索的基礎上,提出了地質隊伍要劃分為公益性和商業性兩部分的改革思路和改革方案,得到國務院領導的重視。1994年8月,朱鎔基同志批示:「地質隊伍要逐步劃分為野戰軍和地方部隊,野戰軍吃中央財政,精兵加現代化設備,承擔國家戰略任務;地方部隊要搞多種經營,分流人員,逐步走向企業化。」明確了地質工作的改革方向。根據朱鎔基同志的批示,地礦部門著手籌備組建「野戰軍」,提出按照「精幹高效、裝備精良、專業全面、水平一流、走向國際」的目標組建地質調查機構,在對直屬隊伍改革、調整、分流的基礎上,開始組建地質調查機構業務中心。

1999年4月,為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地質勘查隊伍管理新體制,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地質勘查單位管理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國辦發〔1999〕37號)。方案明確將原地質礦產部所屬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勘單位統一劃歸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由省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歸口管理。同時,組建中國地質調查局,作為國土資源部所屬的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的事業單位。原中央管理的有關工業部門地勘隊伍進行重組為企業集團或進入企業集團公司。

1999年6月,國土資源部根據國辦發〔1999〕37號文精神,徵得中編辦審批同意,決定成立中國地質調查局,將原中國地質科學院管理的沈陽、天津、西安、南京、宜昌、成都等6個地質礦產研究所,原中國地質勘查技術院管理的航測遙感中心,原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劃歸中國地質調查局。

2001年國土資源部印發了《地質隊伍「野戰軍」組建總體方案》,將國土資源部直屬的中國地質科學院及12個研究所、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中國地質博物館、中國地質圖書館劃歸中國地質調查局歸口管理。2002年,根據《國土資源部對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單位結構調整方案的批復》,中國地質調查局對局直屬單位進行了結構調整。

2002年,又下發了《國土資源部對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單位結構調整方案的批復》,進行了直屬單位的結構調整。

2004年7月30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印發了《中國地質調查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中編發〔2004〕2號),明確中國地質調查局為國土資源部直屬的副部級事業單位,負責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地質基礎信息資料,並向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

2005年1月,國土資源部印發了《中國地質調查局工作總體思路的通知》(國土資發〔2005〕12號)、《關於國家公益性地質隊伍建設的意見的通知》(國土資發〔2005〕13號)、《關於進一步明確中國地質調查局有關職責的決定》(國土資發〔2005〕14號),將26個原歸口管理的地質單位整體劃歸中國地質調查局,實行統一管理。要求中國地質調查局根據我國國土面積、人口總量和國家對公益性地質工作的需求,與國家財政管理體制、地勘隊伍管理體制相適應,逐步建成一支結構合理、專業齊全、高素質的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由國家和地方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兩部分組成,總體規模2.5萬~3萬人,其中國家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在中國地質調查局現有直屬單位1萬人規模基礎上逐步達到1.5萬人(控制規模)。

2006年1月,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國發〔2006〕4號),明確中國地質調查局統一部署、組織實施中央政府負責的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強化相關技術、質量、成果管理和社會化服務。以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單位為基礎,按照人員精幹、結構合理、裝備精良、能承擔重大任務的要求,抓緊建精建強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面向社會招聘專業技術骨幹,充實野外地質調查技術力量,增強野外調查和科研能力。省級政府也要盡快建實建強地方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中國地質調查局應通過項目聯系對其進行業務指導。

二、隊伍現狀

按照國務院和國土資源部關於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建設的要求,經過幾年的建設,隊伍框架體系已經建立,運行機制初步確立。目前,中國地質調查局系統單位根據任務、性質不同可分為以下6類:

(1)中國地質調查局局機關。它是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的管理機構。新的「三定方案」明確的主要職能是:根據國家國土資源規劃,負責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地質基礎信息資料,並向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統一管理國家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對地方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承擔的國家地質調查工作實行項目聯系、業務指導。

(2)區域地調機構。包括沈陽、天津、南京、宜昌、西安和成都等六大地調中心,主要負責大區范圍內國家地質調查工作的管理,大區地質調查資料信息的收集、整理、管理與服務,目前主要承擔大區綜合性地質調查研究工作。

(3)專業地調機構。包括廣州海洋地質局、青島海洋地質所、航遙中心、方法所等單位,主要承擔全國性、專業性地質調查和研究工作。

(4)科技創新機構。包括地科院所屬的地質所、礦產資源所、地力所、水文所、岩溶所、物化探所、測試中心等7家非營利研究所,他們既承擔國家科技創新任務,又承擔地質調查專業領域的全國性、跨區性和專題性調查研究任務。

(5)公共服務機構。包括局發展研究中心(含全國地質資料館和國土資源部實物地質資料中心)、環境監測院、圖書館等單位,主要任務是向社會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務。

(6)技術支撐機構。包括中國地質科學院所屬的成都所、鄭州所、勘探所、探礦工藝所和北京探礦工程研究所等5個單位,改革的目標是轉為科技型企業,主要從事地質調查技術的研究、開發與應用,為國家地質工作提供相關技術服務。

到2007年底,現有在職人員6651人(具體見表3-1),其中中國地質調查局機關132人,區域地質調查機構1565人,專業地質調查機構1946人,科技創新與技術支撐機構1590人,技術支撐機構759人,公共服務機構659人。現有離退休人員人5548人。基本形成了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機構框架。

表3-1 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基本情況匯總表

續表

三、存在問題

當前,我國地質工作的體制、機制與市場經濟要求還不適應。商業性地質市場體系還處在培養的初期階段,礦業權市場相當不完善;風險勘查資本市場尚未形成;各具特色的市場主體尚未建立,勘查、開發一體化的局面沒有形成,市場主體缺乏競爭力。目前,由中央、省級和行業地質調查隊伍三部分組成的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的基本格局已經形成,全國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的體制框架已基本形成,然而,總體上看,這支隊伍離「精兵加現代化」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國家公益性隊伍要成為地質調查的骨幹力量任重道遠;地方公益性隊伍還遠未建強做實。從地質調查工作實施的情況看,無論是中央公益性隊伍還是地方公益性隊伍,都存在規模過小,專業人員結構不合理,人員過剩與人才缺乏的矛盾共存的問題。

由於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是在絕大多數地勘單位屬地化後開始組建的,且劃歸中國地質調查局直接管理的單位大多為科研機構,存在業務結構不合理、基礎薄弱等問題,雖然經過近幾年的改組改造,地質調查能力有所提高,但還遠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中央公益性地質隊伍規模偏小。二是隊伍結構不合理。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單位主要是由原地質礦產部研究機構轉變而來,雖然經過幾年的建設,但隊伍結構仍然不合理:野外一線工作能力不強;專業結構不完善,缺少油氣資源調查評價隊伍;組織機構和布局不合理,職責重復交叉嚴重;餘缺並存。在專業技術人員中,從事方法技術研究人員比例較大,從事野外地質調查和復合型專業技術人員比例小;後勤服務和經營開發人員比重較大,技術人員比重較小。三是人員經費嚴重不足。中國地質調查局及直屬單位人員經費預算缺口較大。四是社會保障問題突出。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中離退休、退職人員數占的比重較大。在事業單位社會保障沒有建立的情況下,離退休、退職人員經費和醫療費不足等問題突出,隊伍負擔過重。

D. 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隊伍建設問題

中國地質調查局的隊伍建設,國務院領導高度重視,各方面也十分關心,但至今10年仍未真正建成,在隊伍結構和數量上,離精兵加現代化,調查與科研相結合,能擔當重大戰略任務,善於攻堅打硬仗的高素質、專業化隊伍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

究其原因是:在擬定地勘隊伍管理體制改革方案時,沒有明確保留各有關專業的一部分骨幹力量,10年來的實踐說明,這方面是有失誤的。主要根據以下事實:一是中國地質調查局有機關行政機構編制,沒有隊伍編制。中編發〔2004〕2號對國家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規模,只說了逐步組建到位。而國土資源部〔2001〕406號《地質隊伍「野戰軍」組建總體方案》中,關於「野戰軍」總規模為2.5 萬~3 萬人(包括國家、地方和行業精乾的隊伍),國土資發〔2005〕12號明確了國家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1.5萬人,但都沒有向中編辦申報批准;二是在中央財政支出科目中沒有中國地質調查局的經常性事業項目和經費,僅有局機關人頭費。為期12年的地質大調查專項,是權宜性措施,列專項方式也不符合公益性地質工作需要長期穩定的公共財政保障意義;三是中國地質調查局與其歸口管理的27個事業單位,同屬國土資源部的直屬事業單位,體制不順,科研與調查結合差,隊伍結構不合理,沒有首先從整個地勘隊伍中挑選骨幹人員和必要裝備;四是中國地質調查局的實力不強,大區中心的職能定位變化不定,沒有著力發展自己的直屬隊伍,因此,大部分公益性地質工作項目採取委託和面向社會地勘單位招標承包的辦法,而不是主要依靠相對穩定、調查與科研相結合的自身力量。

分析評論:中國地質調查局的隊伍建設,始終存在認識差異。首先是要不要有直屬隊伍上,認識不同;其次是隊伍規模及結構上,意見也有分歧。國土資源部已多次公開宣布,中國地質調查局已經建成、已經完善。但事實上隊伍數量不足、專業不配套、結構不合理、經常性地質工作項目及相應的公共財政支持渠道沒有建立,公益性地質工作大量外包。在自身職能的觀念和行動上,拘泥於姓公還是姓商,不重視找礦和礦產勘查工作,導致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項目、礦產資源補償費(今地勘基金)項目和油氣調查項目等,只能設立專門機構去承擔,連國土資源部內部都不能實現地質工作的統一管理。在這種情況下硬說中國地質調查局的建設已經完善,顯然沒有說服力。今後國家要加大對地質工作的投入,中國地質調查局隊伍的不適應,必將更加明顯。要實現在2020年趕上世界一流國家地質調查隊伍的目標,這種局面必須改變。

E. 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裝備管理現狀

我國地質技術裝備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在常規裝備上具有一定基礎,自主開發了第二代航空物探技術系列、地面高精度重磁勘查系列、油氣地球物理勘查技術、小口徑金剛石鑽探技術等,這些技術在提高我國地質調查水平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近20年來,由於地質勘查裝備投入減少,多數設備處於老化的狀態,技術含量不高,結構不盡合理,許多重要裝備尚處於空白狀態,與發達國家相比,還處於20世紀70~80年代的水平。面對地質技術裝備現狀,為了實現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精兵加現代化」的目標,國家發改委於2003年啟動了為期3年的《地質隊伍「野戰軍」技術裝備建設專項計劃》。該專項計劃,總投資15億元,2003~2005年每年5億元。國土資源部和中國地質調查局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專門組織力量,在全面了解裝備現狀和今後需求、分析研究地質裝備的發展趨勢、廣泛徵求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先後編制了《地質隊伍「野戰軍」技術裝備規劃》、《地質隊伍「野戰軍」2003~2005年技術裝備計劃》及《地質隊伍「野戰軍」2003年技術裝備建設啟動方案》。明確了這次裝備建設的目標是「國內一流、國際先進」,基本實現地質隊伍「野戰軍」常規技術裝備的更新換代,完成「十五」乃至「十一五」國家地質調查工作重點項目關鍵設備的配置。目前規劃、計劃、方案已正在實施之中。預計專項計劃完成後,我國地質技術裝備的情況是:裝備種類齊全(除油氣裝備外),基本消除空白;裝備的技術水平處於發達國家本世紀初的水平;基本能夠滿足國家地質調查工作的需要。

地質技術裝備建設專項計劃的實施,應急性地解決了地調局所屬隊伍的裝備問題。如何全面、充分、高效地發揮裝備的效益,提高地質科研和地質調查工作的水平,迫切需要加強地質技術裝備管理工作。

一、地質技術裝備管理機構與人員狀況

為進一步了解中國地質調查局27家局屬單位裝備管理機構和人員現狀,項目組對這27家單位進行了電話訪問調查,並對各單位根據自身裝備情況,是否需要建立裝備管理機構等問題徵求了各單位裝備管理負責人的意見和建議。具體情況見表7-1和圖7-3。

表7-1 中國地質調查局局屬單位裝備管理機構與人員狀況表

續表

續表

圖7-3 中國地質調查局局屬單位裝備管理機構建設情況圖

由於中國地質調查局27家局屬單位職責不同,裝備現狀和需求也不一樣,裝備管理機構形式存在差異。通過調查,有8家單位建立了專門的裝備管理機構,佔33%;4個單位建立了由單位領導組成的裝備管理領導小組或管理委員會等臨時性組織,指導「野戰軍」裝備的采購和管理工作,如裝備規劃、計劃、使用、報廢等,佔15%;其餘15個單位將裝備管理職責掛靠在其他機構並設立裝備管理崗位,如辦公室或財務處,佔52%。

另外,沒有建立專門管理機構的單位,其裝備實物形態管理基本上放在了辦公室、後勤處、財務處等部門,或者委託各科研處室進行實物管理,大多數單位裝備的價值形態管理都由財務處統一進行;地科院機關、海洋局、水環所、測試所5個單位雖然沒有建立專門的裝備管理機構,但將裝備全部納入質量管理體系,每台設備都落實到具體使用人,較好地發揮了裝備的使用效率。

27家局屬單位的裝備專職管理人員共51人,兼職管理人員42人。多數單位的技術裝備專門管理人員為1~2人(含已建立裝備管理機構的單位),全面負責裝備采購、使用和管理工作;兼職管理人員基本上分布在財務處或辦公室等部門,財務部門兼職人員主要負責裝備價值形態的管理。如航遙中心除在財務處設專職裝備管理人員具體負責裝備使用和管理工作外,在各業務部室還有一名兼職人員負責本部門的裝備管理、驗收、審核等工作。從裝備管理機構和人員來看,27家局屬單位都相應地採取了管理措施,但多數單位還沒有建立系統的裝備管理機構體系。

根據調研情況,將各單位意見歸納為3種情況(表7-2):一是認為有必要建立專門機構的有12個單位,其中有2家單位認為根據裝備價值量發展趨勢,應該建立專門管理機構;二是認為沒必要建立的有3個單位,原因是裝備規劃建設只是3年暫時性工作,或本單位現有裝備價值量小等;三是關於建立裝備管理機構的其他意見,如北京地質研究所認為應該將裝備實物管理與財務管理統一,資源所和南京地礦所認為應將「野戰軍」裝備與其他固定資產一並管理等。

表7-2 建立專門管理機構的調研結果表

二、地質技術裝備管理制度建設

1.制度建設概況

中國地質調查局組建以來,在裝備管理方面先後出台了3個辦法。一是《中國地質調查局裝備管理暫行辦法》。該辦法側重於裝備的實物管理和技術管理。二是《中國地質調查局基本建設與固定資產管理辦法》。該辦法側重於裝備的價值管理。三是《地質隊伍「野戰軍」技術裝備管理暫行辦法》。該辦法的管理范圍是由地質隊伍「野戰軍」技術裝備建設專項資金形成的裝備。它包括裝備的實物管理、技術管理和價值管理三個方面。涵蓋裝備的規劃、計劃、預算的編制,裝備的采購、驗收、使用、維護、處置等各個環節。

《地質隊伍「野戰軍」技術裝備管理暫行辦法》實施後,大多數直屬單位在原有裝備管理經驗和繼承已有管理制度基礎上,結合《地質隊伍「野戰軍」技術裝備管理暫行辦法》的要求,制定了《裝備管理實施細則》或《設備管理辦法》等制度,為裝備管理奠定了制度基礎。如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制定了《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設備管理制度》,此項制度含蓋了設備管理機構及職責、設備計劃、采購、使用與維修、調度與報廢、設備事故等全過程管理,對設備管理基礎工作和管理分析指標、獎懲措施也都作了詳細規定;航遙中心制訂了《航空物探遙感中心設備和物質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制訂了《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設備(固定資產)管理辦法》、《儀器設備控制與管理程序》等規章制度。

2.我國大型儀器的共享與共用情況

我國政府非常重視大型科學儀器的共享和共用,出台了很多鼓勵共享和共用的政策措施。

2004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科技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教育部《2004~2010年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按照《綱要》的要求,科技部會同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等20多個部門和地方有關部門,加強統籌規劃,科學部署,採取增量資金帶動存量資金,共建共享等多種機制,整合1000多家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相關科技基礎條件資源,推進科技共享平台建設,

目前,平台建設的組織領導、頂層設計、制度規范、試點等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初步形成了平台建設體系。2004年,科技部與財政部等有關部門出台了《中央級新購大型科學儀器設備聯合評議工作管理辦法》,將「科技條件資源」管理的有關內容納入《科技進步法》,制訂了《大型科學儀器設備管理條例》、《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管理辦法》和《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經費管理辦法》等。

制訂了一系列標准規范。主要包括《全國大型科學儀器分類標准》、《國家自然科技資源平台資源分級歸類與編碼標准(試行)》、《國家自然科技資源平台自然科技資源共性描述規范(試行)》等標准300餘項;初步完成科學數據共享指導標准、通用標准和專用標准等三大類共23個標准;已完成我國數字圖書館標准規范89項,並在網上發布試用;制訂並推廣網路信息化建設規范6項。

在平台建設《綱要》的指導下,各有關部門、全國各地政府都積極加入到平台建設中。目前,全國有20多個省(區、市)、十幾個計劃單列市和地級市建立了大型儀器共享共用平台,其他省(區、市)也在積極籌備建立中。

三、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地質技術裝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是國土資源部原所屬單位建制劃轉形成的,這些單位原來是以科研和服務為主的事業單位,擁有的資產較少,缺少對大量裝備的管理經驗。加之預算管理、政府采購等新財政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對地質技術裝備建設專項資金形成的大量技術裝備的管理,存在很多不適應性。

根據調研情況,結合研討交流,對局屬單位裝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綜合歸納如下。

1.管理理念和制度建設滯後

關於如何加強地質技術裝備管理,有些單位思想准備不充分。大多單位對申請裝備積極性很高,對裝備使用也有所准備,但對裝備管理卻考慮不多,責任意識不強,總體約束不強。諸如裝備到貨以後,相應的責任制度、管理制度、操作制度不及時、不到位。大多數單位沒有專門的管理機構,只設立裝備管理崗,安排一名專門管理人員實際負責,造成裝備綜合性、全局性管理缺失,不能實現裝備統籌管理。總之,各單位都積極爭取能夠佔有更多的裝備資源,而缺乏對經濟效益和使用效益的預測和分析,管理滯後。

2.管理基礎薄弱

大量配備技術裝備,對原來裝備比較差的單位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充實。很多單位原有裝備管理的基礎很不適應突然的變化,面對許多技術含量高的裝備,既缺乏管理經驗,也缺少管理人才。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業務能力需要培訓和加強。

3.大型裝備的運行費用、維護費用難解決

地質技術裝備大量到位以後,管理、運行、維修、保養需要大量經費,但是相應的資金卻沒有穩定的來源渠道。

4.管理機制不適應

實現地質技術裝備管理目標,需要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等多種手段。但是現行的事業單位管理機制,只強調單位、個人的責任制,很多手段無法採用。如:有些單位過去通過裝備使用、維護的單項獎勵,很有成效,現在無法實施了,因為現行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允許提獎金。這反映了管理手段過分單一,對提高裝備管理效果很不適應。

裝備管理是任何性質單位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要追求較高的裝備完好率,而且要實現裝備使用效益最大化。因此,必須實現從裝備實物管理轉變為裝備實物管理和價值形態管理並重。目前,按照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地調局系統的地質技術裝備只有實物形態管理,按年限考核,到規定期限即申請報廢。裝備的財務管理只限於按原值記賬,不提取折舊,導致價值形態管理的缺失。

5.地質技術裝備信息系統建設不配套

地質技術裝備信息是管理的基礎。當前,地質技術裝備信息的獲得不及時,不系統,不能全面真實反映地質技術裝備的實際情況,使地調局裝備管理部門無法全面、系統地掌握地質技術裝備管理及運營狀況,無法對各級領導決策和管理提供依據。

四、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地質技術裝備管理經驗

根據調研了解到,各局屬單位在地質技術裝備管理方面都有各自的長處和經驗,通過綜合分析研究,可主要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設置專門的裝備管理機構和人員

依據基層單位的工作性質、任務以及佔用裝備的主要使用方向,對裝備實施分級管理。對重要裝備實施一級管理,對其他裝備實施二級管理;在領導組織結構中,有專人分管裝備管理工作;設立裝備管理處並配備專職人員(含物資、倉庫管理),負責單位的裝備、物資管理工作,並配備有分管裝備的負責人和兼職的裝備管理人員;大型、精密、貴重的儀器設備都配有專職的技術人員具體負責日常使用、維護與管理工作。

2.注重裝備的使用管理

強調裝備的充分利用是裝備管理的核心。運用「壽命周期費用理論」指導裝備的選型、改造、更新乃至使用。

以完成調查任務目標為考核的標准,並根據基層單位的工作性質和任務,以及裝備類別和主要使用方向,實行專管使用。如:某單位勘查技術裝備統一由技術方法所使用、維護、管理;水工環調查裝備由環工所使用、維護、管理;數據處理及成圖裝備由資料處使用、維護、管理;化學測試裝備由實驗測試所使用、維護、管理;信息技術裝備由信息所使用、管理;各類解釋技術軟體由各相關業務所使用、管理;調查船舶則由船舶大隊使用、維護、管理等等。各基層單位還結合其業務特長和工作需要,設立了裝備專業組,定員上崗進行裝備的日常使用與管理。數十種類型1900多台(套)的儀器裝備,藉助於基層專業所這個平台實行分類管理專人使用,並通過執行國家專項和地質大調查項目主體任務實行裝備資源組合共享,充分提高了地質技術裝備的利用率。

3.突出裝備管理的制度建設

一些基層單位在地質技術裝備管理制度建設方面作了積極探索,從裝備管理制度、裝備選型論證制度、裝備采購制度、裝備驗收制度、裝備維修保養制度、裝備檢測校驗制度到每台儀器裝備的操作規程等多方面、多層次地制定了地質技術裝備管理制度、措施和專項管理辦法,在裝備管理制度建設方面積累了經驗。

4.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首先抓裝備使用責任的落實,對單人單機、多人一機、輪班用機,都有專門的責任落實要求;其次對裝備運行有嚴格規定,嚴禁裝備超負荷運轉,對閑置裝備也要做好保養,並定期開展裝備大檢查;第三,在內部經營責任制中把裝備使用費用(包括折舊費、大修理費、維修費等)、裝備技術狀況等技術經濟指標,列入承包內容,並加以監督考核。

5.建立裝備管理資料庫

根據單位內部裝備數量多、價值高、流動性大等特點,結合本單位工作實際,建立了裝備物資管理資料庫,對每台裝備的使用情況、現有狀況等記錄在檔,實施跟蹤管理;每台裝備都落實到具體使用人,方便各級領導及相關人員對裝備情況隨時了解和掌控,對重要裝備及專業儀器裝備重點監控,如每年定期送到相應的鑒定部門進行質量技術鑒定等,確保每台裝備都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態。

6.設置裝備管理的考核指標

有些單位設置了裝備管理目標的考核指標。如:裝備凈值增長率、裝備完好率、裝備新度系數、裝備資產收益率和裝備資產利潤率、野外工作裝備完好率、室內工作裝備完好率、裝備維修計劃完成率等,並以這些指標進行考核,極大提高了裝備的管理效率。

7.注重裝備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

狠抓操作人員技能的培訓,要求做到「四懂三會」(懂原理、構造、用途、性能;會操作、維修、排除障礙),並經考試合格方能上崗。

對新購大型儀器人員配備都有全面安排,重點監控,確保每台裝備都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同時對有關管理和使用人員進行操作、維護培訓,對野外作業用工程車等重要裝備派專人到廠家參加培訓,做到合理使用、科學維護、精心管理,發揮裝備的最大使用效益。

對引進大型、精密、貴重儀器裝備時都派出技術人員到廠方進行技術理論學習和維護使用技能培訓;在執行野外生產任務時嚴格對新上崗人員進行崗前裝備操作培訓;根據工作需要也經常派出裝備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參加廠家舉辦的裝備用戶大會和一些技術專業會議,多方面、多層次地了解地質勘查技術發展的動態,有序地學習、積累裝備使用和管理經驗,不斷增強裝備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業務素質,提高裝備使用與管理水平。

F. 地質工作新體制的建議

當前中央政府對地質工作的行政管理體系如下圖所示:

地勘工作體制改革實踐調查研究

屬地化地勘單位分別由省(區、市)國土廳和其他工業口的廳局管理,原行政局級的地勘單位直屬省政府,中國地質調查局通過項目聯系,進行業務指導。未屬地化的地勘單位與國土廳只有業務聯系,不享受地方相關政策待遇。這些地勘單位仍保持事業性質,但都開展了面向社會服務的企業化經營活動,經營收入超過財政撥款很多。

由於地質工作多頭管理,國土資源部只能依靠探礦權登記了解全國地勘項目實施情況,無法統籌協調,極大地影響了地勘工作的效率和效益。多數地勘專項在具體項目立項後缺乏監督檢查和技術指導,難以保證勘查工作質量和預期效果,不利於人才的成長和地質找礦水平的提高。

理順地質工作新體制,首先要明確,政府負責基礎性、公益性地質工作,負責戰略性礦產勘查,包括能源礦產、非能源礦產和地下水資源的調查和普查評價。由國土資源部統領全國地質工作和礦產開發的行政管理和行業管理,具體抓立法、規劃、制定政策、宏觀調控、指導服務、執法監督。相應調整行政機構,減少職能重復和缺位。

中國地質調查局在國土資源部領導下,統一組織實施和管理全國陸地和海洋的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工作和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按照國發〔2006〕4號文的規定,具體包括:負責全國能源和其他重要礦產資源遠景調查與潛力評價,全國性、跨區域、海域基礎地質和環境地質的綜合調查與重大地質問題專項調查。主要任務是:

(1)戰略性礦產勘查方面。能源礦產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必須放在地質勘查的首要位置,貫徹深化東(中)部、發展西部、加快海域、開辟新區、拓展海外的方針;國內緊缺的非能源礦產(鐵、銅、鋁、鉛、鋅、錳、鎳、鎢、錫、鉀鹽、金),要貫徹東部攻深找盲、中部發揮特色、西部重點突破、境外優先周邊的方針。以上戰略性礦產的勘查,一般做到普查程度,即通常所說的前期礦產勘查工作,以便既降低商業性礦產勘查的風險,又避免與地勘企業或礦山企業在探礦權上爭利。在勘查市場尚未完善的情況下,對急需的礦產資源國家可以投資進一步勘查,以加快開發,但勘查成果要有償轉讓。

(2)基礎地質調查方面。在重要經濟區域、重點成礦區帶、重大工程建設區、重大地質問題區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等,系統開展區域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和遙感地質等綜合地質調查,更新地質圖文,做好各類地質信息的收集、存儲、處理和傳遞,為社會提供有效快捷的地質信息服務。

(3)海洋地質調查方面。進行海岸帶、大陸架和海底地質情況探測,系統掌握海洋地質基礎數據,摸清海域油氣等資源潛力,並積極參與國際海洋地質調查計劃和國際海底礦產資源勘查活動。同時,開展極地地質考察和研究工作。

(4)拓展社會服務方面。強化地質災害和地質環境調查監測,全面推進農業地質、城市地質、礦山環境地質等的調查工作。推進地質資料開發利用,依法及時向社會提供地質信息服務。

(5)勘查方法技術方面。從傳統方法技術到新方法新技術,推進探測和分析測試技術向更深、更高、更精的層次發展,發展資源立體探查技術;開展替代資源和新能源研發與應用;發展基於「3S」和數值模擬技術的信息、數據集成體系,實現數字地球數字地質的現代化新模式,提高地質工作的效果和質量。

根據以上地質工作任務,組織制度上建議:根據中國地質調查局是副部級國家局,是國家級的地質調查機構的定位,是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勘查的事業單位。應在國土資源部領導下,統一管理中央財政支持地質工作的項目和經費,統一規劃協調、統一組織實施、統一監督檢查,向國土資源部負責,成為國土資源部地質調查和研究方面的技術支撐。為此將目前歸口中國地質調查局管理的27個部屬院所和事業單位,改為直屬中國地質調查局管理。中國地質調查局與中國地質科學院實行「兩塊牌子、一套機構、一班人馬」,局長就是院長,副局長就是副院長,凡屬地質調查和礦產勘查工作用局的名義上對國土資源部下管各事業單位,凡屬地質科研和科技創新方面的工作可用院的名義上對國土資源部、科技部下管各研究所。目前中國地質科學院直屬國土資源部又歸口中國地質調查局管理,實際運作中多了一道程序,還不利於克服調查與研究「兩張皮」現象。進一步充實院屬各所力量,組建油氣地質、非金屬地質和物化探隊伍,以六個大區研究所(中心)和海洋、遙感等隊伍為基礎,從社會公開招聘專業骨幹人才,抓住當前有利時機,大量招聘大學畢業生和研究生,充實野外一線力量,組建東海、黃海和南海海洋地質調查隊伍。按照六個大區各自的地質構造和成礦條件,在國家地質勘查長遠規劃指導下,通過三五年實踐鍛煉,迅速成長為世界一流國家級地質調查隊伍。隊伍規模應該力爭在兩三年內達到3萬人。首先要向中編辦申請擴大編制,各地按需要申報,經中國地質調查局審核後由國土資源部批准。

省級國土資源廳主要負責本地區地質工作和礦產開發的行政管理和行業管理,負責為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基礎地質、礦產地質和環境地質調查,有固定的副廳長(兼任地礦局長)分工管理全省(區、市)地質工作。省級地質調查局(院)受中國地質調查局和省廳雙重領導,除參加和配合中國地質調查局的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工作和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以外,可以根據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地質礦產條件和已有地質工作程度,自主決定地質工作上的職責許可權、隊伍規模和組織制度。估計全國省級地調院合計3萬~5萬人。

屬地化地勘局、隊和中央企業未屬地化地勘局、隊,必須堅持企業化取向,以省級地勘局和中央企業管理的地勘總局為單元分類重組隊伍。第一步,剝離離退休人員和其他社會職能,使其實現社會化;第二步,事企分開,剝離公益性的地調(局)院,各專業性勘查院由差額撥款逐步向企業發展,主要從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工程勘查、礦產勘查開發和技術服務等,成為地勘市場的主體,也是走出國門勘查開發礦產資源的主體,並在市場競爭中跨地區兼並重組,做大做強。近期和今後相當時間內,通過委託或競爭方式也可承擔國家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工作和戰略性礦產勘查任務。各省(區、市)地勘單位企業化要積極引導,循序漸進,方法途徑應該因地制宜,轉制進度不必劃一,可以成熟一個過渡一個。

礦山地質工作,主要由礦山企業自主進行,勘查支出按有關規定據實列支,進入礦山成本。礦山企業應該向上游地質找礦延伸,也可以通過地勘市場,選擇社會地勘單位,承擔礦山地質工作,特別是礦山深部和外圍擴大找礦工作。

理順後的全國地質工作管理體系如下:

地勘工作體制改革實踐調查研究

G. 地質調查改革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我國地質工作管理體制改革不斷進一步深化,按照公益性地質工作與商業性地質工作分開的原則,組建了中國地質調查局,初步建立了中央和省兩級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即是指中國地質調查局及所屬隊伍。

一、中央和地方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的建立

1999年6月,國土資源部根據國辦發[1999]37號文精神,徵得中編辦審批同意,決定成立中國地質調查局,將原中國地質科學院管理的沈陽、天津、西安、南京、宜昌、成都六個地質礦產研究所,原中國地質勘查技術院管理的航測遙感中心,原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劃歸中國地質調查局。

2001年國土資源部印發了《地質隊伍「野戰軍」組建總體方案》,將國土資源部直屬的中國地質科學院及12個研究所、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中國地質博物館、中國地質圖書館劃歸中國地質調查局歸口管理。2002年,根據《國土資源部對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單位結構調整方案的批復》,中國地質調查局對局直屬單位進行了結構調整。

2002年,又下發了《國土資源部對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單位結構調整方案的批復》,進行了直屬單位的結構調整。

2004年7月30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印發了《中國地質調查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中編發[2004]2號),明確中國地質調查局為國土資源部直屬的副部級事業單位,負責統一部署和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和礦產勘查工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地質基礎信息資料,並向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

2005年1月,國土資源部印發了《中國地質調查局工作總體思路的通知》(國土資發[2005]12號)、《關於國家公性地質隊伍建設的意見的通知》(國土資發[2005]13號)、《關於進一步明確中國地質調查局有關職責的決定》(國土資發[2005]14號),將26個原歸口管理的地質單位整體劃歸中國地質調查局,實行統一管理。要求中國地質調查局根據我國國土面積、人口總量和國家對公益性地質工作的需求,與國家財政管理體制、地勘隊伍管理體制相適應,逐步建成一支結構合理、專業齊全、高素質的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由國家和地方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兩部分組成,總體規模2.5萬~3萬人,其中國家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在中國地質調查局現有直屬單位1萬人規模基礎上逐步達到1.5萬人(控制規模)。目前,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隊伍規模6500人。各省(區、市)陸續組建了地質調查院,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隊伍規模近1萬人。地方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在困難的條件下,積極探索,不斷建實建強。作為國家公益性地質工作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骨幹力量,承擔了大量地質調查任務,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土資源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06年1月,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國發[2006]4號),明確中國地質調查局統一部署、組織實施中央政府負責的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強化相關技術、質量、成果管理和社會化服務。以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單位為基礎,按照人員精幹、結構合理、裝備精良、能承擔重大任務的要求,抓緊建精建強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面向社會招聘專業技術骨幹,充實野外地質調查技術力量,增強野外調查和科研能力。省級政府也要盡快建實建強地方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中國地質調查局應通過項目聯系對其進行業務指導。

截至2009年底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共有正式職工6516人,離退休人員5706人。在正式職工中從事綜合管理的有1198人,區域地質調查機構1596人,專業地質調查機構1921人,科技創新與技術支撐機構2335人,公共服務機構664人,詳見表3-1。

表3-1(a) 2009年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人員情況(按機構)

表3-1(b) 2009年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人員情況(按工作性質)

注:數據來源於中國地質調查局2009年局屬單位綜合統計年報。

各省(區、市)陸續組建了地質調查院,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隊伍規模1萬餘人。地方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在困難的條件下,積極探索,不斷建實建強。作為國家公益性地質工作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骨幹力量,承擔了大量地質調查任務,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土資源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地質調查工作的全面展開

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啟動於1999年,它是在我國領域和管轄海域范圍內,主要對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等自然資源,開展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綜合調查評價工作,地質大調查是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的主要組成部分。

地質大調查按專業性質可分為:「一項計劃,四項工程」,即基礎調查計劃、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工程、地質災害預警工程、數字國土工程、資源調查與利用技術發展工程。地質大調查實施以來,獲取大量豐富的基礎地質調查資料,取得一批豐碩的地質調查成果,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地質找礦成效顯著

國土資源大調查以來,發現和評價了一批大型、超大型後備勘查基地,對全國礦產勘查發揮了重要的引導作用。新發現礦產地900餘處,新增一批重要礦產資源量(333+3341),過去10年全國新增重要礦產資源儲量之和幾乎佔到新中國成立50年總和的一半。在資源消費迅猛增長的情況下,扭轉了保有資源儲量消耗大於增長「寅吃卯糧」的被動局面,保證了資源儲量穩固增長態勢,基本穩定了重要礦產整體對外依存度,為提高國內礦產資源保障能力作出了重要貢獻。

(二)基礎地質工作程度明顯提高

實現了全國陸域中比例尺區域地質調查全覆蓋,系統開展了多比例尺區域地質、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調查研究,獲得了一批重要的國家基礎地質數據,為資源勘查、國土整治、城鄉建設、重大工程建設提供了豐富的基礎地質資料。大調查實施至2009年底,1∶25萬區調(含實測和修測)完成470萬平方千米,為陸域面積的49%,中比例尺區域地質調查實現陸域全覆蓋。1∶5萬區餘地質調查完成24.2萬平方千米,累計完成200萬平方千米,為陸域面積的20.8%。1∶20萬區域重力調查完成106萬平方千米,累計完成400萬平方千米,為可測面積的45%,等等。

(三)海洋地質調查取得重大突破

通過實施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的海洋基礎地質調查工作,圓滿完成了1∶100萬海洋區域地質調查示範,建立了適合我國海洋特點的工作方法和技術標准,編制了一批滿足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系列基礎圖件;完成了海洋油氣新區調查,取得了油氣資源調查技術方法新突破,發現了一批海洋油氣資源遠景區,為進一步開展油氣資源調查指明了方向;成功實施了我國天然氣水合物鑽探井,獲取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初步預測了我國南海北部陸坡天然氣水合物遠景資源量;完成了部分重點海岸帶環境地質調查與評價,為全面開展我國海岸帶環境地質調查工作奠定了基礎,為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

(四)地下水資源勘查評價取得重要進展

完成新一輪全國地下水資源評價和北方11個平原盆地地下水資源及其環境問題調查,完成東部10個省(市)40萬平方千米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基本查明西南地區石漠化狀況和地下水資源潛力。在乾旱和地方病高發區、西南岩溶和紅層區開展地下水勘查與供水安全示範,解決了1000多萬人飲水困難。完成鄂爾多斯盆地地下水資源勘查,為國家能源化工基地評價了43處大型、特大型遠景水源地,等等。開展長江、黃河、淮河等大江大河流域環境地質調查,為區域經濟規劃、環境保護和建設提供了基礎資料。

(五)地質災害調查、監測與預警工作成效顯著

初步建立重點地區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在防災減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完成了1640個山區丘陵縣(市)地質災害調查,初步摸清了10多萬處地質災害隱患的分布,圈定了防治地質災害的重點地區。陸續開展全國和30個省(區、市)的汛期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建立了群專結合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區。在長江三角洲地區、華北平原、汾渭地區開展了地面沉降和地裂縫調查。完成了全國重要礦山環境調查評估11萬個,為礦山環境治理和土地復墾提供了依據。建立了三峽庫區地質災害專業監測網,保障了庫區工程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初步查明長三角、華北平原、汾渭盆地的地面沉降分布和發育規律,建成空中遙感、地面GPS和地下分層標的立體監測網路體系。完成11萬多個礦山地質環境調查,為礦山恢復治理提供了依據。

(六)拓展了地質工作服務領域

多目標地球化學調查首次系統地獲得了31個省(區、市)160萬平方千米土地54種元素指標的高精度數據。全面查清了我國土地質量地球化學狀況,取得了農田、河流、城市、湖泊濕地、淺海等生態系統的區域生態地球化學評價成果。城市地質調查系統查明了上海、北京、天津、南京、杭州等重大城市的地下三維地質結構,為城市規劃、工程建設、災害防治提供了重要支撐。啟動了全球氣候變化地質記錄研究、地質碳匯潛力研究、二氧化碳地質儲存調查、土壤碳循環研究,已取得初步進展。探索推進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積極開展汶川、玉樹、舟曲等災區以及環渤海等地區探索開展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啟動全國資源環境承載力調查評價,主動服務區域發展規劃。配合南水北調、三峽庫區治理、青藏鐵路及核電站等重大工程建設,開展基礎地質調查和地殼穩定性調查評價。

(七)取得了一批原創性科技成果

青藏高原深部地殼結構與構造演化、高原隆升與古氣候變遷等科學問題研究取得重大進展。區域成礦理論研究、找礦模型研究和成礦體系、深部地質與結構探測、鹽湖地質、岩溶與環境地質等領域研究取得顯著進展。在技術方法方面,高光譜、磁法、重力、區域化探掃面以及測試分析等技術不斷創新,深部勘查技術得到發展。

(八)地質調查「走出去」初見成效

積極參加國際或地區性地學組織活動,與26個國家的地質調查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開展跨境成礦帶基礎地質編圖、成礦地質條件對比和成礦規律研究,並在重點成礦區帶開展了區域地質調查和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工作。建立並完善了覆蓋全球的礦產資源信息系統資料庫,已發布12個重要資源國家的國別報告,並為國內近300家單位提供境外地質礦產部分圖文數據服務,引導企業開展境外礦產勘查開發。

(九)信息資料社會化服務邁出新步伐

我國館藏地質資料數量不斷增加,截至2010年7月,近五年內全國共匯交地質資料52591種。至此,全國各級資料館藏機構共保存地質資料368226種。全國各級地質資料館藏機構加快推進地質資料信息化建設,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全國地質資料館館藏資料數字化率達到54%。構建了三級網路體系,研發了一批專業性和實用性強的應用系統。初步構建了覆蓋全國的地質資料公益性服務體系,推進了地質資料開發利用工作。地質資料信息為抗震救災、抗旱找水、擴內需、雙保工程等提供了基礎地質信息保障服務。開展試點示範,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

H. 石油地質海洋地質局現在是什麼單位

我給你說說這段歷史。
新星石油公司前身是原地質礦產部石油地質海洋地專質局屬(下屬多個地區石油及海洋調查局,包括廣州和青島)。1996年12月7日,國務院以原地質礦產部石油地質海洋地質局及其所屬石油系統的普查勘探、科研隊伍為基礎,成立了中國新星石油有限責任公司(不包括廣州和青島海洋調查機構),擁有西北、西南、東海、東北、華東、鄂爾多斯等油氣勘探開發基地,發現並建設了多個大油田。2000年2月29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進一步深化我國石油工業體制改革,中國新星石油公司整體並入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並更名為中國石化集團新星石油有限責任公司。

I. 我國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評價有關問題的初步思考

葉錦華張陽明舒斌任景明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我國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的歷史時期。同時,我國的地質與礦產資源勘查工作也正處於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歷史時期。在這個歷史時期內,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礦產資源需求的不斷增長,必然要求我國的礦產資源勘查評價工作,必須在遵守市場經濟規則和經濟全球化與資源全球配置的背景下,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基礎保障。這已經成為目前我國地質工作發展戰略研究的重點與焦點問題。一些業內人士呼籲,必須大力加強我國戰略性礦產勘查評價。一些專家強調,要採用市場經濟國家慣例,放開商業性礦產勘查,進一步推進對外開放。

那麼,什麼是戰略性礦產勘查評價,如何加強我國的戰略性礦產勘查評價?本文試圖通過有關分析,對這一問題進行探討。

一、我國礦產資源勘查評價形勢分析

(一)礦產資源供需形勢面臨挑戰

1.經濟社會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迅速加大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處於工業化的中期——重化工業階段。汽車、高檔家用電器、電腦等快步進入家庭,高速公路、鐵路、輸油氣管線等現代基礎設施建設迅猛發展,依靠鋼筋混凝土打造的現代建築業飛速崛起,強烈地拉動了鋼鐵、有色金屬、機械、建材、化工等工業產業的高速發展,極大地促進了對煤炭、油氣等能源礦產和大宗固體礦產資源的需求。

近年來,我國主要能源與重要礦產資源消費彈性系數(資源消費年增長率/GDP增長率)大於1,鐵、銅、鋁等大宗礦產的消費彈性系數甚至超過了2。預計到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我國對礦產資源的需求量將保持高位增長。

2.資源貿易特別是礦產品進口貿易迅速擴大

我國加入WTO以後,世界貿易格局發生重大調整,我國對外貿易額迅速擴大。2004年,我國進出口總額達到11547萬億美元,經濟的外貿依存度已經達到70%。

我國礦產品進出口總額和礦產品貿易逆差也迅速擴大。2004年礦產品進出口總額達2411.2億美元,進口超過1500億美元,逆差達到624億美元。同時,我國依附於礦產品的外向型加工工業迅速發展。統計表明,2004年我國有賴於礦產原料的機電產品出口占出口總額的比重首次超過50%。初步測算,近年來我國出口電子機械日用電器等加工產品所消耗的有色金屬礦產原料,大約占我國全部有色金屬資源消耗的1/4左右。我國已經形成了一方面國內礦產資源產量和國內消耗的持續增長,另一方面進口資源和出口資源產品「兩頭在外」的局面——「世界工業產品的加工廠」的基本格局,且估計在未來10~20年內難以改變。其發展的結果必然導致對鋼鐵、鋁、銅、鉛、鋅、鎳等重要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提出更大的需求。

近年來主要礦產資源進出口額同比年增長在10%以上,已大大超過了GDP的增長比例。

3.一些重要礦產資源和礦產品對外依存度迅速擴大

近年來,我國對能源和重要固體礦產資源的需求不斷攀升,一些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能源和金屬礦產如石油、銅、鐵、鋁、錳、鎳、鉀鹽等對外依存度加大,甚至國內產量大大低於進口量。2004年,我國鐵礦石、精煉銅、氧化鋁、精煉鎳等礦產(品)進口額迅速擴大;幾種重要礦產外貿依存度,鐵超過55%(含鐵量)、石油超過40%、鉻鐵礦超過90%、精煉銅超過65%、鉀鹽接近80%、鋁超過45%、錳和鎳超過40%。甚至一些傳統優勢礦產,如鋅等開始出現凈進口。

圖1鐵原料對外依存度

圖2精煉銅對外依存度

圖3精煉鎳對外依存度

4.世界礦產品市場價格迅速上漲

我國對資源的強勁需求已在世界礦產品市場上起到了拉動作用。2002年下半年以來,世界礦產品價格開始上揚。2003年和2004年出現大幅度上漲,對我國礦產資源的需求提出了嚴峻挑戰。2004年和2005年初,部分有色金屬產品價格已經接近歷史最高水平。以2004年對2003年為例,我國需要大量進口的礦產品國際價格年同比上漲,鐵礦石為71.5%,銅為53.5%,氧為10.5%,鋅為29.5%,鉛為66%,鎳為51%。2005年年初,由於日本新日鐵公司單方面與巴西淡水谷公司(CVRD)達成協議,從2005年4月1日起,鐵礦石離岸價增加71.5%。中國、韓國等鐵礦石進口大國被迫接受超幅度上漲的協議價,國際鐵礦石協議價格達到每噸100美元以上。

圖4鋅金屬出口比

圖5國際國內銅價格走勢

圖6國際國內鋁價格走勢

進口大量礦產資源耗費了我國大量的外匯,導致我國礦產品外貿逆差大幅度攀升。鐵礦、錳礦、鋁土礦、銅礦、鉛鋅、鎳等大宗礦產資源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必須十分重視的戰略資源,提高我國大宗緊缺礦產資源的可供性已經成為我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二)礦產資源勘查評價形勢不容樂觀

1.一些大宗礦產探明資源儲量下降

近年來,我國油氣等能源礦產,銅、鐵、鋁等重要金屬礦產消耗增長速度已大於儲量增長和產量增長速度。不少重要礦產的探明資源儲量從2000年起開始大幅度下降,造成許多礦產資源「寅吃卯糧」的局面。

2.商業性勘查體制已經起步但任重道遠

我國商業性礦產勘查評價在與基礎性公益性地質工作分開運行以後,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油氣資源勘查基本步入正軌,固體礦產逐步開始上路。但是,總體來說,地勘隊伍屬地化以來,我國礦產資源特別是固體礦產商業性勘查有效投入仍然不足,勘查工作總體上相對萎縮。統計表明,我國固體礦產勘查總投入費用占固體礦產開發(礦業)產值的比例遠小於1%。2002年和2003年全國固體礦產勘查總有效投入僅19.8億元和22.9億元,分別僅占當年固體礦產年產值的0.64%和0.59%。

圖7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銅鋁土鉛鋅鎢鎳等年探明資源量

3.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取得成果但後續工作尚待深化

地質大調查實施以來,新發現了一大批重要礦產資源,累計發現近500個新礦產地,取得了資源評價重要成果。但是,由於礦產調查評價工作程度低,商業性勘查風險仍然較大,地質大調查資源評價後續勘查缺少應有的投入,出現了政府財政投資從事礦產勘查評價與社會投資從事的商業性礦產勘查脫節的現象。自1999年以來,國家投入開展的重要礦產的調查評價(包括預查找礦工作,其中60%以上投入在西部地區),由於後繼接續的商業性勘查工作沒有跟上,新增的探明資源儲量甚少。

4.重要礦產後備礦山基地缺乏

一批老礦山特別是中東部的一批危機礦山產能正在下降或近於消失,石油、煤炭、銅、鋁土礦、鐵礦、錳、鎢、錫、鉛鋅等後備基建礦山和可規劃的礦產開發基地嚴重不足。

(三)加強礦產資源勘查評價十分迫切

1.我國重要礦產資源可供程度下降

國土資源部於2004年完成的我國45種礦產資源可供性研究報告指出,2020年時可供儲量可以保證消費需求的礦種有:天然氣、稀土、菱鎂礦、鈉鹽、膨潤土、石墨、滑石、硅灰石等9種;保證程度低於40%的礦產有石油、鐵、錳、鉻、鉛、鋅、鋁土礦、鈷、錫、金、銀、鉑族金屬、鍶、螢石、鉀、硼、重晶石、金剛石等18種;保證程度在40%≥-70%之間的礦產有煤、鈾、鎳、銻、耐火粘土、硫、水泥灰岩、高嶺土等8種;保證程度在70%≥-100%之間的礦產有鈦、鎢、鉬、磷、玻璃硅質原料、石材、石膏、硅藻土和石棉等9種。到2010年,關繫到國民經濟建設的大宗支柱性礦產,如石油、鐵、錳、銅、鋁、鉛、鋅、硫、磷、鉀等都不能滿足需求。

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的可再生資源、再生資源和二次資源尚不能大量替代原料礦物資源,保證重要礦產資源的可供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十分迫切的要求。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中國作為佔世界人口21%和國土面積7.2%的大國,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已經成為我國資源發展與合理利用的必然戰略選擇。

2.我國重要礦產資源具有潛力

根據全國礦產資源區劃資料和能源礦產資源潛力評價的統計,我國一些重要的大宗與緊缺礦產和優勢礦產未查明資源量潛力較大。其中石油928億噸(到2001年底)、天然氣57.3萬億立方米、煤炭(<1000米)24158億噸、煤層氣27.7萬億立方米、鐵礦石>1000億噸、錳>25億噸、銅>18000萬噸、(鉛+鋅)51856萬噸、鎳>2000萬噸、鎢(WO3)>400萬噸、金2.2萬噸、銀>25萬噸、鉀鹽(KCl)、硼礦(B2O3)>8000萬噸。這些潛力資源為我國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走立足國內資源發展的道路奠定了基礎。

3.境外礦產勘查評價具有前景

世界礦產資源總體豐富,但資源分布不平衡,資源勘查程度不一。我國的一些緊缺礦種,如石油、銅、鐵、鋁土礦、錳、鉻、鉀鹽等,在我國周邊國家和南美以及非洲地區的一些國家,均具有豐富的資源勘查潛力。加強與我國具有外交和地緣優勢的資源豐富國家的合作勘查開發,建立一批境外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基地,實現資源利用的多元化,對於緩解我國礦產資源緊張局面、提高資源供給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二、對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評價的思考

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國礦產資源勘查評價工作全部由國家包攬。從基礎地質調查、針對找礦的區域物化探工作,到異常查證、礦產調查、礦點檢查、礦產普查、詳查、勘探等各個階段和環節的工作及資金,全部由國家安排。礦產勘查成果按計劃分配給國有礦山和集體企業使用。在這個時期,礦產勘查只有公益性和戰略性,沒有商業性。

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後,礦業權對社會放開,商業性礦產勘查活動開始發育。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開始實行基礎性、公益性地質工作和商業性礦產勘查分體運行機制。雖然從字面意義看,基礎性、公益性地質工作不具備排他性,商業性礦產勘查具有排他性。但直到目前,就與礦產有關的地質工作來說,對公益性和商業性地質工作的界限仍有不同的認識。一般認為,除了由國家控制的特殊礦種,以查明資源量和贏利為目的的是商業性地質工作。

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已經進入了後工業化時代,礦產資源勘查評價工作皆屬於商業性地質工作。但就我國當前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形勢來看,商業性礦產勘查雖然開始上路,但很不發育,資源需求迅速增加,資源瓶頸加劇,迫切需要國家和政府加大力度,開展礦產勘查評價工作。這就引出了戰略性礦產勘查評價的概念。1999年以來,國家開始實施地質大調查專項,開展新時期包括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工程在內的基礎性與公益性地質工作。當前我國開展的礦產資源調查和區域評價(以探求33412為主)屬於基礎性公益性地質工作,而礦產勘查評價(以探求333為主要目的)應該屬於商業性地質工作。

(一)戰略性礦產資源

戰略是指導或決定全局的策略。那麼,戰略性就是具有指導或決定全局的前瞻性、特定性和極其重要性。戰略性有不同的層次,大到一個世界性組織、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團體。本文中的戰略性系指我國國家層次。

因此,一般意義上,戰略性礦產資源是指對一個國家的發展、穩定和國際競爭力有重要影響,對國家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以及國防安全等有很大制約作用的重要礦產資源。

根據對中國礦產資源現狀分析,我們認為,我國戰略性礦產資源應包括重要的緊缺礦產資源(一般對外依存度在1/3以上),如石油、鈾礦、銅、富鐵礦、優質錳、鉀鹽、鉻鐵礦等;在全球資源中佔主導地位的重要優勢礦產資源(一般占國際貿易額50%以上),如稀土、鎢、錫、銻、鉬;同時還應包括維持我國工業化高速發展和國民經濟正常運轉所必需的國內保有程度較低的大宗支柱性礦產和重要礦產,如煤炭、天然氣、煤層氣、鋁土礦、鉛、鋅、鎳、銀、磷、硼等。

因此,戰略性礦產資源是在經濟形勢分析的基礎上,綜合考慮資源對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重要性、緊缺性、資源優勢和可供性而確定的。同時,還應該考慮資源勘查開發潛力、在國際上的可得性,即國內外資源勘查開發潛力、國際資源分布的地緣政治和軍事等因素。

(二)戰略性礦產勘查評價

戰略性礦產勘查是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為了提高礦產資源的保障和可供能力,由國家或政府出資對某些戰略性礦種開展的勘查評價活動。顯然,戰略性礦產勘查包括以下兩重含義,一是對戰略性礦種的勘查評價,二是全部由國家或政府出資或主導的重要的資源勘查評價活動。從勘查階段來說,戰略性礦產勘查評價可以包括預查、普查、詳查、勘探等各項勘查評價階段的任何一個階段或它們的組合。從勘查評價地域來說,戰略性礦產勘查評價可以是在我國國內進行,也可以「走出去」在境外開展。

戰略性礦產勘查的最終目標是為了提高我國礦產資源的可供性和抗風險能力。其宗旨是通過增加戰略性礦產查明資源儲量,提高礦產資源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進行資源儲備;同時對一些優勢礦產進行政府調控,以達到維系國家經濟建設的資源安全,提高應付國際資源突發事件的能力。

廣義上的戰略性礦產勘查包括目前進行的地質大調查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工程。狹義的戰略性勘查是指旨在求得查明資源量的勘查活動,包括正在進行的大調查對重點礦產地的勘查評價、危機礦山找礦計劃、中央和地方資源補償費等投資來源的對具體礦產地進行的礦產勘查評價等。

(三)礦產資源勘查評價的公益性、商業性和戰略性

嚴格說來,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由於礦產勘查評價具有明顯的排他性,應不屬於公益性而屬於商業性地質工作。但是,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評價具有雙重特徵。一是其產品(成果)具有商品特性,也就是具有排他性,屬於商業性范疇;二是其服務對象直接為國家利益服務,為國家的戰略目標服務,因此具有有限的公益性特徵。

除國家特別控制的礦種以外,戰略性礦產勘查的目標的最終實現,一般還需要通過進一步的商業性勘查與開發來實現。因此,戰略性礦產勘查評價的勘查成果,一般需要通過拍賣、有償轉讓等方式轉入後續的商業性礦產勘查評價工作。

三、我國戰略性礦產勘查評價建議

做好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評價工作,一是要加強戰略性礦產資源的跟蹤分析,開展戰略性礦產勘查規劃部署研究;二是要建立一個依靠中央和省級政府財政資金投入的戰略性礦產勘查評價體系和機制;三是要加大投入力度,在現有的大調查和資源補償費開展的重要礦產勘查評價的基礎上,實施國家礦產資源保障工程。

根據我國資源潛力特點,當前除應繼續加強大調查對重要成礦區帶的區域評價和大中型重要礦產地的評價工作,以及繼續開展以政府投資為主導的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計劃外,建議著重開展以下工作。

1.加大西部重要成礦區帶礦產評價力度

加快完成西部重要成礦區帶的區域礦產遠景調查,全面提高工作程度,提供一批有望取得找礦突破的勘查靶區;綜合評價一批重要成礦遠景區的礦產資源潛力,評價一批重要礦產資源後備勘查基地,為商業性礦產勘查開發提供後備基地,建立一批資源儲備基地。

2.加強東部隱伏礦床找礦勘查

進一步深化東部重要成礦區帶礦產勘查工作,加強深部500~1000米范圍內隱伏礦床(體)的找礦勘查工作,力爭在深部「第二空間」實現找礦重大突破,新增一批固體能源和重要金屬礦產的礦產地和資源儲量。

3.開展西部資源接替基地的礦產普查

加強西部資源接替基地勘查評價工作。一方面,要提高資源評價的工作程度,開展重要大中型礦產地的普查,提交可供後續勘查的礦產資源量,開展資源開發的可行性研究,形成資源勘查開發基地;另一方面,要加強找礦前期工作。

4.開展境外戰略性礦產勘查評價

建議國家建立海外礦產資源勘查資金,以我國急缺或緊缺的銅、鉻、鎳、鈷、鉑、優質錳、富鐵礦、鋁土礦、鉀鹽等戰略性固體礦產為主要調查對象,開展境外特別是周邊國家和地區礦產勘查評價的前期工作。通過開展系統的礦產資源戰略調查,評價區域成礦潛力,圈定一批可供開展風險勘查的找礦靶區,推進國內企業「走出去」開展境外資源勘查開發降低風險,最終建立穩定的境外戰略性礦產資源供應基地。

作者簡介

[1]葉錦華,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2]張陽明,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科技處副處長,助理研究員。

[3]舒斌,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危礦辦技術管理處副處長,副研究員。

[4]任景明,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科技處處長,研究員。

J. 中國地質調查局籌措新成立一個油氣資源調查中心,你知道他什麼時候成立嗎謝謝

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成立於2012年12月27日,是我國唯一一支公益性油氣地版質調查專業隊伍。
中權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是承擔油氣資源基礎性地質調查、重點地區油氣資源戰略調查以及相關綜合研究工作,為國家油氣資源戰略、規劃、管理以及勘查開發提供基礎支撐,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油氣地質基礎信息資料和公益性服務的正局級事業單位。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