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蔡忠賢
❶ 院校信息
二本三本一本是指的招生時的批次。一本只有過重點線的才能報考,二本也要劃一條線,超過版該條線權方能報考。這兩條線每年根據考生的總體分數都會有變化。而三本只要達到本科資格線就可以報考(在山東一般是500分),是對本科的最低要求了(當然過了500分也不一定保證被錄取)。但是最終拿到的學歷證書都是本科。所以二三本有著很明顯的差別(雖然沒有專科和本科區別那麼大),三本往往是為很多分數不理想而又希望獲得本科學歷的人准備的,也因此三本一般比二本學費要貴很多。就象小武說的,很多三本分布在獨立學院,但是公辦的也有三本的。
你女朋友的專業/學校升為二本,也說明了學校實力的上升,是好事情。
沒見過三本升二本,不過倒是見過三本升為一本。
❷ 很多優秀的女生,為何反而淪落到相親的地步
1
朋友A是賢妻良母型,認識她的所有人都這樣評價。做飯好吃,持家,懂得節約,她今年24歲,沒有談過戀愛。
3
朋友C是獨立自主型,很有自己的主見,信奉的原則是「求人不如求己」。她是屬於那種和男生出去吃飯,會搶著買單的女生。
她單了24年,她單身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對愛情過於執著,怎麼個執著法呢?她希望自己這一輩子只談一次戀愛,所以她對待愛情很謹慎。
不喜歡的人追她,她不會給對方任何機會。用朋友們的話說,她有點不解風情。
現在,她還在等待她的愛情,像在海邊等待一艘上天註定的船。
❸ 地質學科技人物史研究與慎守之界
蔡克勤 陳寶國 員雪梅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老一輩地質學家是中國地質學發展的親歷者和見證者,他們或留學師從世界級學術大師,回國後成為地質學學科和學術理論的奠基者和引領者;或在中國大地上成長和推動中國地質事業發展,在教育、地質勘查、學術研究等領域作出突出貢獻。地質學科技人物史研究,依他們的學術成長經歷為主線,真實反映其求學歷程、師承關系、工作經歷、學術研究、重大成果等,將鮮活地豐富我國地質學科學技術發展歷史,推動和發展學術傳統,從而為准確把握未來地質科學事業發展的方向提供參照和借鑒。深入研究他們學術思想的形成、發展、成熟的全過程,探討他們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歷程、方法、關鍵節點、關鍵因素,及其背後的精神動力,解剖他們成功攀登科學高峰的社會環境、科研和工作條件、文化氛圍和物質基礎,進而探求我國地質學學科和事業發展規律,科技人才成長規律,學術傳承和學術傳統的發揚光大,都有重大的啟迪意義。
地質學史專業委員會翟裕生主任在《地質學史論叢·5·》(2009)的序中指出:自1980年地質學史研究會成立以來,地質人物史一直是學史研究的重點,「努力探索人物的學術思想、治學道路的深邃境界,使人物研究更具深入和理性特點」。這是人物史研究的正確方向。這方面已有人物傳記和年譜出版,也有論述重大地質成果和機構建設中先驅者的事跡與貢獻,緬懷和紀念前輩業績;更有一批前輩學者的文集出版,系統地收集了他們的學術著作,部分未刊出的手稿、文獻資料和照片等,使這些人物的人生歷程得以生動地展現,為人物史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借人傳事 借傳述史
我國有人物傳記的歷史傳承,《史記》開創了傳記文體,有帝王本紀和各色人等的列傳;但一部二十四史,稱得上與科學技術相關的人物,幾無蹤跡可尋。科學家傳記或科技人才史,在我國還是一門年輕的分支學科。特別是以謹嚴的學術梳理見長,闡發人物學術和治學道路的著作,尚不多見;但是他們的事功、德行、思想、個性,都將為後輩學人展示深刻的人生智慧,引導我們去思考人生目的、意義和價值,鼓舞後人在學術道路上奮發進取,這是值得深入開掘的園地和學史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綜觀已有的人物史研究,李四光、黃汲清、丁文江、翁文灝、謝家榮等已有較優秀的研究成果,不僅傳主是中國地質學的奠基人,早期各級地質機構創立者和地質事業的領導者,而且他們投身地質學研究的時代,正是20世紀初中國從封建社會轉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時代;除丁文江外,他們都迎來了新中國,為新中國地質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因此,借人傳事,借傳述史,是人物史研究的主要途徑。
201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了馬勝雲等編著的《李四光和他的時代》一書,以收集到的李四光和其他人物間的書信為史料,是考證李四光生平事跡的准確史實,尤為難得的是其中刊布了諸多名家手跡,彌足珍貴。參以《李四光傳》(陳群等,1984,人民出版社)和《李四光年譜續編1889~1971》(馬勝雲等,2011,地質出版社)等研究資料,為我們的人物史研究樹立了典範。
為此,以李四光研究為例略作申述。李四光年僅16歲在日本留學期間成為同盟會創建會員,22歲(1911年10月)參與武昌起義,任湖北軍政府理財部參議(後任實業司司長)。袁世凱竊奪革命成果後,憤而辭職,24歲赴英國留學,先學采礦,後轉入學習地質學。他以《中國之地質》為題的學位論文,獲伯明翰大學自然科學碩士學位。他在學位論文中寫有如下的字句:「今天,我們要求新一代的黃帝子孫們認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也許並非為時已晚」。李四光無論是投身革命,還是選擇地質學,都與國家前途、民族命運和振興中華緊密相連。
李四光開創中國冰川學研究的貢獻,已有諸多文章述及,我們綴拾部分史料,以表述學者的學術思想和學術途徑的由來。李四光本人在《揚子江流域之第四紀冰期》(1933)一文中披露,他研究冰川的興趣萌生於家鄉傳說的巨石——「打牛石」(當地傳為此巨石系天上金牛星下界作亂,天公拋下此巨石,趕走金牛星),年僅12歲的他對此留下深刻印象。這是片麻岩巨礫,遺留在江漢平原的冰川漂礫。在英國學成之後,他曾赴歐洲考察了阿爾卑斯山的冰川地質。1921年他帶領北京大學地質系學生在河北沙河縣沙源嶺和山西大同口泉一帶發現冰川漂礫(帶有擦痕的巨礫)、U形谷地和圓滑的孤丘等,從而確認中國存在第四紀冰川活動。當他把這些材料攜回北京,在中國地質學會第三次年會(1922年)上報告這些發現。在場的瑞典學者安特生(J.G.Andrson 時任農商部顧問)和加拿大籍學者步達生(D.Black)都表示懷疑,甚至斷言第四紀時期中國緯度過低(與阿爾卑斯山相比),形不成冰川。後來,李四光在《地質工作者在科學戰線上做了些什麼》的演講中,回憶此事時用了「他輕視地置之一笑」記述了那一刻的場景。1931年夏,李四光率北大地質系學生赴江西廬山實習,並先後三次在廬山研究冰川遺跡,從遺留的冰川堆積物和冰川運動痕跡,到地形、地貌,劃分出鄱陽、金井、木樓三個冰期和考證其時代,從而奠基了李四光作為中國第四紀冰川學研究第一人的學術地位。1922年當李四光將《華北挽近冰川作用的遺跡》一文,用英文發表在英國的《地質雜志》(V.59,No1.P14~21)上時,國際地學界對第四紀大冰蓋之說尚存爭議,他在文章中說:「任何為了搞清這個問題的嘗試,都必須在野外進行」。1940年他在華南調查時,再度著有《鄂西川東湘西桂北第四紀冰川現象述要》一文。這些史實表明,作為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在科學問題面前是勇敢而嚴謹的。1941年美國學者戴特拉(轉引自周耀華《廬山第四紀冰川的三次大論爭》,1972,天地縱橫,尹培基主編,地質出版社出版)發表的文章中,確認中國第四紀冰川的存在。1942年9月,李四光在《科學工作的幾個基本問題》一文中說:「干科學工作的人們,第一要有勇氣,要有毅力……僅靠高談闊論,世界上就沒有你立足的地方」。又說:「說而不行,行而不動,用力不準確,都不是科學的精神」(1942,建設研究,8卷第一期)。以上引述的史料,大致勾畫出李四光奠定中國冰川學的學術研究過程。
1958年《中國第四紀研究委員會》成立,李四光為首任主任委員,1959年他已70歲高齡,仍在北京西山模式口、八大處、香山、潭柘寺等處調查冰川遺跡,對三家店東北隆恩寺南的山坡上有冰溜擦痕先後觀察三次。如果以李四光開創的中國冰川學出發,還可進一步梳理地質歷史時期的冰川堆積,如1923年李四光考察三峽地質,識別出最古老的「南沱冰磧層」(新元古界,距今約650~740Ma),中國冰川研究者的師承關系,直到現代冰川研究,包括冰心的氣候學證據等,轉入到冰川學的學科史研究。因此,因傳述史,不僅反映時代風雲,也是學科史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還要從《年譜續編》中引述李四光早年的一首題為《詠鐵錐》的新體詩,發表於1921年11月9日的《北京大學日刊》上。全文如下:「山巍巍,水洄洄,好一個玲瓏世界。再過百萬年,可祗剩得幾堆塵土,幾堆余灰。這是迷。破迷還賴我鐵錐。工作復工作,莫道吃虧,我們今天定要作出一塊紀念碑。還要待誰?!」。地質學中的「迷」,實實在在地存在而且很多,李四光破解中國第四紀冰川之謎,無疑是一塊高聳的科學紀念碑。我們認為,人物史研究應該通過史實、學術記錄(本人或同時代人的學術評價)和多方面史料,還原人物科學攻關的全貌和全過程,從而撰寫前輩的科學作風和學術傳承。
二、史蘊風雲際遇,文傳時代潮流
每個人物都在一定的時代生活,其性格、情感、際遇、行為無不打上時代的烙印;然而作為個體人物,他的學習、工作、生活經歷,特別是科學工作和科技貢獻,則不可能與時代之間都產生一一對應關系。人物研究的魅力在於發現天才人物與其科學貢獻之間的關系。每個時代之中,千變萬化的個人性格、人生際遇各不相同。這種個性,特別是工作經歷和環境成就了人物的獨特性。如果不從研究人物的學歷和工作經歷,包括家庭和社會環境,性格和情感、個人際遇、工作條件,以及對科學問題引發的興趣,探索的方法和途徑,那就很難寫出為什麼作這項研究,以及如何做的。因此,人物史研究必須收集相當系統的資料,篩選與研究主旨相關的史料,並對史料之間的關系進行必要的梳理和有依據的推理分析,將史實合理地形成論證鏈,並在此基礎上作出客觀的評價。作為科技人物史的學術評價,應減少研究者本人的主觀評價,更多地引證同時代同行科學家的評價、學術觀點和成果的引用情況。
如前輩地質學家中的翁文灝,無疑是地質科學史上有重大影響的人物,他前後主持中國地質事業達30多年,1926年任中國地質調查所所長(之前有4年為代所長),1932年創辦清華大學地質系,在地質學科史上首建燕山運動構造旋迴,可以說在地質學領域頗多建樹,中華民國時期的中國地質事業史與他有密切的關系。但他1932~1949年步入政界,曾任經濟部長、行政院院長,1951年回歸新中國。他的歷史際遇如此,對他的研究更多是從民國人物角度,傳寫他的人生軌跡。如李學通著《翁文灝》(1996,蘭州大學出版社)和《翁文灝年譜》(2005,山東教育出版社),潘雲唐著《翁文灝年譜》(1989,《中國科技史料》,10卷4期),張淑岩著《翁文灝的石油業績》(2006,石油工業出版社),以及其他回憶紀念文章,對翁文灝的學術經歷及歷史背景做了有價值的表述和大量的搜集整理工作,但對他學術貢獻的研究,以及翁文灝作為一個科學家和社會活動家在特定的社會環境背景下的宏觀作用及個性研究還比較粗略,數量也不多。在中華民國時代,翁文灝的政治和社會地位明顯高於李四光,但在地質學領域無論是個人的建樹,還是對地質科學的貢獻而言,李四光應是世界級的學術大師。這是大時代風雲際會中,個人歷史軌跡不同所致。作為1912年獲國外博士學位的翁文灝,最早的海歸人士,在地質學科技領域的貢獻必然受到限制。
三、求真的心態 慎守的分界
科技人物史研究主要依據史料,許多前輩學者作古多年,或身後蕭條,史料難覓;或僅有後輩親屬、學生等的斷片記憶,有的雖事同而說法不同;或史料輾轉引述,以致失真。這是人物史研究中常見的現象。需要研究者在史料矛盾、錯亂和訛誤中進行鑒別,務求得到傳主和相關人物生平事跡的准確史實。完成從史料到史實,還是研究的第一步。作為學術性人物研究,重點應落在學術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深入剖析和論述其學術成果,從而使史料與學術貢獻掛鉤,真實反映前輩學者學術科研活動的軌跡,關鍵節點和重要的科學資料,反映其學術成果的科學意義所在。以此豐富我國地質學科技發展的歷史資料,弘揚學術傳統。
作為人物史研究或傳記寫作,需要對史料的骨架進行合情合理的構建。與年譜編制不同,對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工作環境、科研項目、地質考察的收獲、國內外同類研究的概況等,都有所理解,進而謹嚴地論學析理,梳理出和敘述好人物的事功德行,學術思想形成和發展過程。研究者選取的人物,特別是深入了解後,往往萌生出對人物的熱愛與尊敬,行文敘事不免帶有濃烈的感情。這方面需要研究者掌握情感的度,客觀冷靜是史學研究者的必要素養之一。同時,評價學術成果和貢獻時,也需要有分寸感。科技人物的學術活動和貢獻,往往延續多年,分別體現在不同時期的學術專著和論文中,切忌將相關材料籠統地歸類,或排列成流水賬。最好能將不同時期的學術成果的前後關聯性吃透和理解,從而闡明學術發展和成熟的過程。
應該說,地質學科技人物史研究有相當的難度,不僅要深入理解專業性很強的學術研究成果,更要深入人物的學術思路探究,作為非同專業的研究者常會彷徨於外,尤難深研人物的人生智慧和作出判斷。人物史研究的學術(學位)論文,要以首尾貫注的文筆析事論理,先要確立論文的框架,細究章節之間的邏輯關系。為了做到敘事有血有肉,達到寫出可感可觸的鮮活人物形象,切忌羅列學術活動和史料,尤應注意運用好史料中的某些細節和生活小事,適當引入相關結構中,體現人物的思想和精神境界,使筆端流瀉出感情,行文才能情趣盎然。
以上是我們在研究人物史和指導研究生學位論文中的一些體會,不當之處,請讀者指正。
參考文獻
[1]中國地質學會地質學史專業委員會,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學史研究所.地質學史論叢·5·.北京:地質出版社,2009
[2]王恆禮,王子賢,李仲鈞.中國地質人名錄.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89
[3]馬勝雲,馬越,馬芝.李四光年譜續編.北京:地質出版社,2011
[4]馬勝雲,馬越,馬芝.李四光和他的時代.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❹ 思想政治教育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學院成立於年6月,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黨委貫徹中央16號文件和中宣部、教育部5號文件精神,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舉措。學院是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的歸口管理部門。學院現有教職工1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講師5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10人。學院還根據發展和教學需要聘有多名校內外兼職教師以及博士和碩士生導師。學院院長由校黨委副書記劉志方兼任,鄒世享為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申健,辦公室主任李鳳。學院下設3室2所,即馬克思主義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德育3個教研室,應用心理學、高等教育學2個研究所。學院前身為1952年11月成立北京地質學院時學校政治輔導處下設的政治科(政治課小組),1953年正式成立政治教研室,劉普倫、白治雲先後任教研室主任,王鍾秀任黨支部書記。1959年,成立哲學教研組。「文革」前期,郝惠庄任教研室主任,後成立了核心組,組長是曹文滿。1969年政治教員全部下放到江西峽江縣仁和公社五七幹校勞動。1970年,政治教員由五七幹校調回到當時的湖北地質學院宣傳部政治課小組工作。1975年正式遷校到武漢,1978年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正式成立,王恆禮擔任研究生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任務。1982年,北京開始招收本科生,恢復政治教研室,王子賢任主任,王恆禮任副主任。1992年,學校組建了社科系,徐振曦任系主任,王恆禮任副主任。1994年,成立人文經管系,下設馬列教研室,與德育教研室(隸屬宣傳部)共同負責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1998年,成立人文經管學院,由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室承擔學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自2002年開始招收碩士生,如今已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和應用心理學等專業累計招收碩士生260餘人,其中194人已經畢業走上相應的工作崗位。2010年開始招收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博士生,現有14人在讀。思想政治教育學院成立以來,繼承和發揚老一輩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優良傳統,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和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等方面獲得多項優秀成果。學院現有思想政治教育二級學科博士點,馬克思主義、教育學、應用心理學、科技哲學、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5個碩士學科點。學院先後獲得國家社科基金課題2項,教育部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規劃項目、教育部重大委託項目、北京市教工委思想政治教育專項等省部級課題15項,中央高校專項課題13項。出版專著教材28部,獲得省部級、協會學術成果一、二、三等獎14項。本科生4門思想政治理論課全部建成校級精品課,教育質量明顯提升,研究生培養水平不斷提高,目前在校研究生80餘人。
❺ 誰知道蔡禮旭老師
蔡禮旭目錄
基本資料
經歷簡述
主要講演:2003年-2005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主要著述:基本資料
經歷簡述
主要講演: 2003年-2005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主要著述:
展開編輯本段基本資料
蔡禮旭老師,1973年出生於台灣,畢業於師范教育和信息專業,曾任小學教師,課余從事兒童經典教學。在教學相長中,有感於聖賢教育為人生首要教育,遂辭去公職,遠赴澳洲凈宗學院研習傳統文化,並師承儒學耆老徐醒民老師學習儒學,專精研修和推廣中國傳統文化。2003年10月,於海南島和楊淑芬老師一同創辦「海口孝廉國學啟蒙中心」,並擔任該中心主講教師。此後,在大陸各地為教師、家長、學生、企業人士和社會團體(包括大專院校、監獄等等)講演。2004年底,在香港開辦10天的「幸福人生講座」,以德行教育為主要科目,更是獲得熱烈肯定。2007年任廬江文化教育中心訓導長、中國地質大學外聘高級講師、北京大方文化公益網高級講師。蔡禮旭老師他在一年半的時間里先後在國內許多省市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澳大利亞等地成功舉辦過300餘場傳統文化講演,獲得當代名師大德及國學名家的高度贊賞和推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著手將他的演講稿翻譯成6種文字向全世界推薦。更在安徽廬江縣湯池鎮廬江中華文化教育中心開設講座。蔡禮旭在凈空法師的教誨下,以救世的心態弘揚佛法,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在凈空老法師的授意下,以首講「弟子規」為基礎,教人正善、正念,勸導世人什麼才是人生真正的幸福。
編輯本段經歷簡述
蔡禮旭講《弟子規》
蔡禮旭老師自擔任安徽廬江文化教育中心訓導長以來一直負責該中心教學指導工作,以「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修身為本、教學為先」為教學宗旨,積極培養倫理道德教育師資和社會教育工作者。至今仍陸續辦班教學,為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培訓師資人才。同時也在大陸地區各大專院校等進行演講,並曾應邀至大陸地區教育局做專題講演報告。也因海南省監獄系統邀請,而配合到監獄管理局中,進行傳統文化進監獄活動。 期間陸續應邀到中國大陸、台灣、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英國、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地區,進行了千餘場傳統文化大型演講活動,演講內容與生活緊密結合,對於教育界、企業界、政府公務人員、監獄系統等社會各界不同工作層面,闡述中華文化五倫八德在現代化社會中如何運用,既生動活潑又發人深思,真誠感人,言語幽默,獲得了海內外各界人士的熱烈響應與好評。並在馬來西亞應邀下,為2000餘名華人學校的專職教師進行演講教學活動。 所有演講內容都深受大眾歡迎,感人至深,聽講者受益良多,演講內容已經大量製作發行為DVD與書籍,在世界各地華語區廣泛流通。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蔡禮旭老師矢志不變的終生志向。
編輯本段主要講演:
2003年-2005年
.分別在海口、深圳、北京、廬江、上海、杭州、汕頭、溫州、大慶、秦皇島等地進行《經典教育研習班》、《朱子治家格言》、《4500年前中國的遠祖是如何教導他的後裔的》的演講。 .應廣東省汕頭市龍湖區文明辦和龍湖區教育局邀請,在汕頭林百欣國際會展中心,為近2000位教師和家長做了《如何落實德行教育》的演講報告。 .汕頭大學《文化與人生》的傳統文化演講。 .香港開辦10天的「幸福人生講座」,主講《如何做一個真正如法的好人》,以中華倫理道德教育為主要科目,講述現代社會各種關系的和睦相處之道,用傳統文化創造和諧人生。
2005年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醫葯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9所大學演講《傳統文化與和諧社會》、《八榮八恥與傳統文化》、《修身與醫道》、《歷久彌新的生活教育》、《開啟仁愛幸福的大門》、《傳統文化領航人生》、《傳統文化與完善自我》、《傳統文化與人生抉擇》、《學為人師 行為世范》等傳統文化演講。
2006年
.7月1日湯池鎮鎮政府召開「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85周年紀念大會」,蔡老師應邀出席大會為湯池鎮鎮政府的全體黨員做《傳統文化和八榮八恥》的演講報告。 .10月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為與會192個國家的代表,做了兩天的「幸福人生講座」報告,引起了全世界和平人士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關注。 .長期往返大陸和台灣之間講授中國傳統文化,舉辦了多期台灣大學生《弟子規》研習營、《弟子規》教師研習營、《弟子規》企業營等活動。 .12月在台灣桃園孔廟大成殿陸續演講了60個小時的《承先啟後 繼往開來》,全面的介紹中華文化,致力於兩岸間的傳統文化交流。
2007年
.應海南省監獄系統邀請,配合海南省監獄管理局傳統文化進監獄活動,為監獄幹警做了《有愛的地方就有家》、《承傳先志 繼往開來》的演講報告。 .12月應邀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為雪隆區首屆《弟子規》師資培訓班共600名華語學校教師做《家和萬事興》的演講;在馬來西亞麻坡做《文化的傳承》大型公開演講。
2008年
.2月應江西省國稅局邀請為該省國稅系統上萬名幹部、職工進行了《傳統文化和和諧國稅》《弟子規與國稅管理》演講。 .11月應邀參加由馬來西亞教育部、全國校長職工會與廬江中華文化教育中心聯辦的2008年弟子規傳統文化學習營的授課活動,在馬來西亞萬宜國民大學為2000餘名華語學校教師做《家和萬事興》的大型演講。
編輯本段主要著述:
1. 《如何經營幸福人生》 華藝出版社出版 書號:ISBN 978-7-80142-847-9/Z·427 2. 《細講弟子規》 華藝出版社出版 書號:ISBN 978-7-80142-846-2/Z·426 3. 《德育故事—小故事真智慧》 華藝出版社出版 書號:ISBN 978-7-80142-868-4/I·411
❻ 我想考研,土木方向的結構工程或者道路橋梁工程,請問大俠,哪個大學的性價比最高啊,就是學校挺好的,分數不高
哈爾濱工業大學也不錯啊,性價比很高的,可以考慮
❼ 中國現代的傑出人物
1.導彈之父——鄧稼先
鄧稼先(1924—1986),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製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鄧稼先始終在中國武器製造的第一線,領導了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地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把中國國防自衛武器引領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❽ 王鴻禎院士對地質學史研究會發展的貢獻
石寶珩
( 中國地質學會地質學史專業委員會)
1980 年 4 月,中國地質學會地質學史研究會宣告成立,由夏湘蓉教授任會長。研究會的成立為地質工作者提供了一個進行學術研究與交流的平台,開辟了地質學史研究的新局面。
1986 年 4 月,夏湘蓉教授辭去會長職務,地質研究會推薦王鴻禎院士接任 ( 第二任)會長。自此,中國地質學史研究會在王老領導下,克服了重重困難,繼往開來、開拓創新,在中國地質學史研究領域重寫了濃濃一筆。自 1986 年以來,地質學史研究會堅持的學術方向、良好會風及其取得的豐碩成果是與王老的領導分不開的。僅從近 20 年來地質學史研究會學術活動的發展來看,王老的貢獻是巨大的。
一、明確地質學史研究會的宗旨,堅持以學科史、學術思想史為重點開展學術活動
1. 以史為鑒,繼往開來
王老接任會長不久,1987 年 11 月在丁文江先生誕辰 100 周年,章鴻釗先生誕辰 110周年紀念會上提出: 當前 「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對科學技術史的研究日益受到更多重視,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史的研究應該做到 『以史為鑒,繼往開來』,研究事物的本末和始終,達到為當前和今後的工作提供借鑒的目的。」 「通過回顧過去,探討事業上的盛衰和得失,追溯學術上的本末和源流,對我國地質科學的前進和發展,盡一份綿薄之力,起一份推動作用,這就是我們的衷心願望。」
研究會始終將王老提出的 「以史為鑒,繼往開來」作為自己的宗旨,指導研究會的學術活動。
2. 學術活動以學科史及學術思想史為主
地質學史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地質學發展的事業史、學科史和人物史。從研究會活動和基本情況出發,在 20 世紀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貫徹 「以史為鑒」的方針,王老提出以科學史和學術思想史為主開展學術活動。
1988 年 10 月,王老指出: 「地質學史的研究牽涉到所有地質分支學科,它的興旺發達有賴於廣大地質學人共同關心和各有關業務部門的廣泛支持。」
1991 年 3 月,王老更明確提出: 「地質學史研究會的活動應以研究整個地質科學發展史及學術思想發展史為主,同時兼顧中國古代及當代的研究。應以 19 世紀以來地質學史研究中經常遇到的一些難題 ( 如對重要人物或重要史實的評價) 研究為途徑之一。只有這樣,才能比較客觀公正地撰寫地質事業史和評價歷史人物。」
如何進行學科史研究? 王老提出了學科史與學術思想史研究相結合的思想: 提出了以學科史研究為主線,要同事業史、人物史研究相結合的思想; 提出了開展學科史與學術思想史研究要上升到哲學高度的思想: 在 21 世紀之初又提出地球科學系統的協調和融合的思想等。這些指導思想都具有前瞻性,具體指導了地質學史研究會學術活動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有效地開展活動。
1996 年 8 月,王老提出: 「今後在國內和國際上除一般史料外,開展學科發展史、學術思想史研究,上升到哲學概念的高度,應是一個重要方向。」
1997 年 1 月,王老又指出: 「今後一段時間,我們可將學科史作為基礎,全面開展包括事業史、人物史、教育史和古代礦業開發史的研究。」 「學科史為主只是 『學史』研究的一部分,是研究的重要內容,但事物來龍去脈通過人的思想來實現,因此,要研究學術思想發展史。」
王老在辭去會長職務之後,仍關心研究會的工作。2004 年 12 月又指出在 21 世紀,研究會要 「與時俱進」,要貫徹 「以人為本」。他講: 「地質學是地球科學的一部分,地球科學系統更為廣泛,它的各個方面有個協調和融合的問題,特別是 90 年代以來,科學與文化,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交流,引起學術界的關注。我們要與時俱進,學術思想史具有哲學因素,學史研究與哲學聯系也應更為緊密。」 「貫徹以人為本,特別要正確對待對歷史人物的評價。」
3. 廣泛而有效地開展學術活動
自 1980 年地質學史研究會成立以來,至 2005 年召開了 17 屆年會,共舉辦 25 次學術活動,有約 2000 人次參加學術活動,提交論文將近 1000 篇。25 次活動中有 19 次是在1986 ~ 2003 年王鴻禎任會長期間舉辦的,期間參加人數超過 1550 人次,交流論文超過700 篇。
最有歷史意義的學術活動是 1999 年 9 月,在新中國成立 50 周年前夕召開的 《新中國地質科學 50 年回顧與展望學術討論會》。會議並進行了 《中國地質科學五十年》一書的首發式。
在王鴻禎教授親自主持、組織下,由地質科學各個領域的 51 位學者、專家,撰寫了38 篇基礎地質和應用地質論文,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各主要地質學科的發展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總結。《中國地質科學五十年》一書是一部在世紀之交具有 「以史為鑒、繼往開來」重要時代意義的科學史專著,向國慶 50 周年獻上了一份厚禮。
對於這一學術活動,受到社會的贊譽,中國科學院院士趙鵬大評價: 《中國地質科學五十年》這部專著,「對我國地質學主要學科體系 50 年的研究成果、研究經驗和學科發展進行了總結和評述,從科學史的角度首次對我國地質科學的發展做了全面系統的總結。這在世紀之交,為我國地球科學在 21 世紀的發展提供了 『史鑒』」。
中國地質學會秘書處也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地質學史研究會 「對新中國成立 50 年來的中國地質學的發展進行了回顧和展望,並出版了 《中國地質科學五十年》一書,在我國地質界產生較大的影響。」
二、緬懷老一輩地質學家的豐功偉績,弘揚老一輩地質學家的敬業精神
地質學人物史的研究是地質學史研究和學術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人物史研究不僅是學科史、學科思想史以及事業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正如王老所講 「緬懷前輩們在困難的條件下,篳路藍縷、艱難創業的歷程,必將引起我們的高度崇敬。」如何進行人物研究,1994 年 4 月,王老提出: 「研究會要以學科史研究為主線,把它同事業史和人物的研究很好地結合起來。」「研究人物也應該以學科史為主線,著重搞清史實,從學術方面提出他們的貢獻,研究他們的學術道路、學術思想和對學科發展的貢獻。」
1. 組織學術交流活動
地質學史研究會在組織學術活動中,組織或參與組織有關人物史的研討會主要有:
1987 年 10 月組織了 《紀念丁文江先生 100 年、章鴻釗先生 110 年誕辰,中國地質事業早期史討論會》。
1988 年 11 月,在第 6 屆年會期間,舉行了 《謝家榮先生誕辰 90 周年學術討論會》。
1989 年 12 月,參加了 《李四光學術思想討論會》( 紀念李四光誕辰 100 周年) 。
1993 年 12 月,組織了 《袁復禮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會》。
1995 年 10 月,舉行了 《紀念孫雲鑄教授誕辰 110 周年學術報告會》。
2003 年 11 月,第 16 屆年會是一次以人物史為主要內容的學術年會。時逢袁復禮誕辰 110 周年、謝家榮誕辰 105 周年、馮景蘭誕辰 105 周年、喻德淵誕辰 100 周年、王曰倫誕辰 100 周年等。
2. 對部分學者的緬懷與評價
王老不僅對前輩懷有崇高的敬意,而且給予了高度評價。以下是他的部分論述:
「丁文江先生和章鴻釗先生是我國地質事業的創始人和奠基人,對中國早期的地質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懷念丁先生、章先生和他們的同輩李四光先生及其他幾位先生們一起,披荊斬棘、合作無間的精神,必將給我們巨大的鼓舞和激勵。」( 1987 年 11 月)
「李四光教授是我國地質事業的奠基人之一,是新中國地質事業的主要領導人,是中國科學界、知識界的一面旗幟。他的科學活動和社會活動具有廣泛的國際影響。」 「我在研讀李老的學術著作時,又深深感到他總是立論嚴謹,從無武斷之語、過甚之詞。李老的學風和文風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典範,是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的寶貴財富。因此,我們要學習李老的獻身精神和民族氣節,學習李老嚴謹的科學態度和高尚的學風文風。」 ( 1989年 12 月)
「袁希淵 ( 袁復禮) 老師早年留學美國,回國之後雖然從事過重要的地質調查工作,特別是在西北科學考察期間,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就袁老師的一生來看,他的主要貢獻還在於長期堅守地質教育崗位。他長期主持清華大學地學系,師道長存、功勛永在。」「我們現在敬懷前賢,緬懷師德,更應以此自勉,以求無愧於前輩師長,無愧於當前的時代。」( 1993 年)
孫雲鑄教授 「是中國古生物學和地層學的奠基人之一,同時又是一位影響深遠的地質教育家。」「孫雲鑄教授堪稱中國地質古生物界的一代宗師,也是中國地質界一位良師。他待人以誠,平易近人,對後進關切備至,數十年如一日,凡曾親受教誨的學生無不深志不忘。」( 1995 年 10 月)
「謝家榮先生是我國著名的老一輩地質學家,他學識淵博、著述頗多,對中國地質事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謝先生不僅在內生和外生礦床方面取得了傑出的成就,對石油地質和煤田地質有精闢的見解,對大地構造也有重要的創見。」 「他畢生致力於資源、能源的找礦勘探實踐,是把地質現狀與應用密切結合起來的典範。」( 1988 年 10 月)
謝家榮先生是 「中國地質界的一代宗師,礦床學的罕見巨匠,礦產勘察事業的傑出領導人。」( 1988 年 1 月)
謝先生 「知識淵博,非常重視實踐,又具有敏銳超前的思維。」( 2003 年 11 月)
黃汲清先生 「他不僅是一位基礎地質學大師,還是一位對石油勘查作出重大貢獻的應用地質學權威,同時還是一位傑出的地質工作者和領導者。」 「黃先生為人坦誠,治學嚴謹,具有廣闊的胸懷和高尚的情操,重視實踐,篤於探索。」 「黃先生的輝煌業績在地質科學真理的寶庫中佔有自己的位置。」( 1998 年)
「黃老真正是在 20 世紀對中國地質和地球科學作出奠基性和開創性貢獻最多、影響最廣的一代大師。」「黃老做人處世的優良品德: 一是崇仰前輩,二是關懷後進,我們應當繼承發揚前輩們的高尚品德,做到崇仰前輩,關愛後輩,團結凝聚我們的力量,就一定能在科教興國中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無負於當前的偉大時代。」( 2004 年)
三、進一步開展國際學術交流
地質學史研究會一經成立就參加了國際地質學史委員會的工作,首任會長夏湘蓉教授於 1980 年被選為國際地質學史委員會委員。聞廣、王根元、孫榮圭先後當選為通訊委員。王鴻禎教授接任第二任會長後,於 1987 年 7 月參加了第 14 屆學術會議,接替夏湘蓉成為國際地質科學史委員會委員。1990 年 10 月,在第 15 屆國際地質科學史討論會期間,被增選為該委員會副主席。1996 年 8 月,王鴻禎再次當選副主席。同時,自 90 年代以來,先後又增補中國陶世龍、於洸、石寶珩、楊靜一、翟裕生、楊光榮、張九辰、銀劍釗、游振東、籍傳茂為國際地質科學史委員會通訊委員。在王老領導下,研究會加強了與國際同行交往,擴大了國際交流。
1. 組織學術交流會議
( 1) 1988 年 10 月第六屆年會中心議題是 「中外地質交流史」。王老在會上提出:「科學技術從其本質來說是無國界的,而國際信息交流更是非常必要的。」「我們研討地質學術上的對外交流,回顧其在地質事業發展中的作用,對推動學科發展,權衡得失,具有重要的意義,也必然能夠為當前和未來的規劃措施提供寶貴的借鑒。」這次會議專門研究了擬於 1990 年秋,在中國召開第十五屆地質學史國際學術討論會事項,確定了會議議題:「東方與西方地質思想的交流。」
( 2) 1990 年 10 月國際地科聯 「第十五屆國際地質科學史學術討論會」在北京舉行。中心議題是 「東方與西方地質思想的交流」。國際地質科學史委員會主席 Martin Guntau講: 「過去國際地質科學史的研究圈主要限於歐美,現在中國已經進入了這個研究圈內。國際地質科學史委員會的活動擴展到了歷史悠久的亞洲,這是一個重要的進展,這是一次有重要意義的會議。」
( 3) 為准備 1996 年第 30 屆國際地質大會在中國召開,王鴻禎會長在 1994 年 4 月,在研究會第九屆年會上講: 「重視國際合作,開展國際交流,才能推動學科發展和學科間的交叉滲透,做到與世界學術發展同步,取得國際性的研究成果。」並研究決定地質學史研究會將參加組織地質學中外交流史,學科發展史以及地質理論、思想和哲學等的討論會。
( 4) 1996 年 8 月,第 30 屆國際地質大會在北京召開,在 「地質學發展與國際地質學交流,19 世紀以來地質分支學科的發展學術討論會」上,地質學史研究會參與主持了地質學發展與國際地質學思想交流及 19 世紀以來地質分支學科的發展兩個分組的學術討論會。
2. 開展學者學術交流活動
邀請澳大利亞學者 D. R. 歐德羅來華交流,1992 年9 月,他以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史學會理事身份訪華,作了四次學術報告。1999 年 10 月,以國際地質科學史委員會秘書長的身份再次訪華,進行了 「地質科學史研究中的方法及文獻資料甄別」的專題講座。
四、凝聚人才,堅持好的文風會風
地質學史研究會 20 多年學術活動不衰,並不斷取得好的成果,表明它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凝聚力、吸引力。這首先是由於研究會有好的帶頭人。首任會長夏湘蓉的嚴謹學風,一直影響我們。1986 年王鴻禎教授接任會長以來,以求實創新精神,帶領我們不斷取得新進展。
地質學史研究會遵循 「以史為鑒,繼往開來」的宗旨,長期堅持好的會風和文風:
( 1) 始終堅持學術交流是研究會最主要的研究內容。
( 2) 始終堅持 「嚴謹、求是、創新」的傳統,保持了不張揚的好風格。
( 3) 始終堅持貫徹 「雙百」方針,充分發揚學術民主。
( 4) 實現了 「一年一會,一會一書 ( 刊) 」目標。
( 5) 積極爭取上級主管單位和掛靠單位的領導和支持。
研究會好的會風和文風,是與研究會會長分不開的。王老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在地質界的崇高威望,以及對研究會活動親自組織和周到安排,更以他包容的廣闊胸懷和固本慎始的科學精神,團結和凝聚了一批專家、學者,形成了研究會的中堅力量。
研究會好的會風和文風,得到中國地質學會的充分肯定。地質學史研究會多次被評為中國地質學會先進集體,並多次受到贊譽。
1998 年 10 月,時任秘書長的王弭力說: 「地質學史研究會的工作在中國地質學會 44個專業委員會、研究會和工作委員會中是比較出色的一個。每年一次的年會都有條不紊地進行安排。」
2004 年 11 月 20 日中國地質學會秘書處來函: 「地質學史研究會雲集了一批國內外知名學者,具有開拓和創新精神,對地質學科的發展,對地質學術思想的發展進行了深入的、卓有成效的研究,為地質科學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得到了我國地質界同仁的肯定和重視。」凝聚了王鴻禎教授和眾多老一輩地質學家心血的地質學史研究會,已在中國地質科學發展史上,書寫了厚厚的一頁,載入了史冊。
展望研究會的未來,在新會長翟裕生院士帶領下,一定會繼承傳統,取得更加輝煌的業績。
❾ 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地處河北省保定市,毗鄰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國道,距北京僅14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長城學院具有獨立的、設施齊全的校園和完善的學生綜合服務設施。學院實際佔地面積300餘畝,建築面積8.6萬平方米,擁有多媒體教室、計算機網路教室與機房、語音室、實驗室等現代化的教學基礎設施;配備有現代化的圖書館、學生活動室等教輔設施;建有標准塑膠體育場、籃球場等各種體育設施。
學校三百多畝,卻容納著一萬兩千多名學生,三個教學樓明顯不夠用,12層高的圖書館樓只有7、8、9三層有書,藏書50餘萬冊,這還是三個學校(長城學院、科技學院、虎振技校)共用的,周六、日還不開門。破小亂差是給每一個人的感覺,學校設施很不完備,沒有像樣的體育設備,宿舍是六人間,只給四個凳子(現在剛配成六個),電扇很小,風吹不到我的床,暖氣片的長度似乎被打了折扣,櫃子小到兩件冬天的外套就能把它填滿,宿舍兩個水管,一層樓三間公共廁所,一切似乎都和1200元的住宿費不成比例…學校教師資源不足,很多兼職教師,所以沒有雙休日,學生也就不能幹些周末兼職…
幾乎所有學生都認為受騙了,但有什麼辦法,除非退學…學校沒有大教室,所以有大活動都在操場舉行,有講座也不敢聲張,否則教室就容納不下…學校有三十餘個社團,但只有一個學術性社團,所以學術氣氛很不濃…
事實是這樣,你自己看著辦吧,但有一點,長城學院依託中國地質大學,所以特色專業還是挺強的,況且有地科類專業的學校在全國還是不多的。
❿ 中國十大傑出人物
曾滿軍
第二炮兵某部技術營營長
愛軍精武
從一名普通的大學生成長為新型高素專質基層指揮員。
楊
威
湖北省體育屬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
頑強拼搏
多次奪得國際體操大賽冠軍。
李長松
武警吉林總隊遼源市支隊副參謀長
赤膽忠心
在處置突發性事件和搶險救災中屢建奇功。
裴春亮
河南省輝縣市張村鄉裴寨村村主任
致富思源
帶領村民同走致富路。
王
結
寧夏愛德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校長
身殘志堅
以頑強的毅力求知創業並積極回饋社會。
許傳璽
中國政法大學中美法學院院長
矢志報國
多次在國際法律領域成功捍衛國家與民族利益。
吳
強
吉林省公安廳反恐怖工作辦公室副主任
出生入死
在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中功勛卓著。
董月霞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冀東油田分公司副總地質師
矢志不渝
為發現冀東南堡10億噸大油田做出突出貢獻。
徐本禹
華中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研究生
無私奉獻
積極投身貧困山區扶貧支教。
呂
萌
遼寧芭蕾舞團演員
勤學苦練
多次在國內外芭蕾舞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