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地質災害防治會議紀要
① 關於切實加強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函
國土資應急辦函〔2013〕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土資源局:
2013年4月18日,國土資源部召開了全國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視頻會,對今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行了部署並提出了新的要求。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4·20」地震發生後,地震災區引發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增大,地質災害防治形勢更加嚴峻。地震災區各級國土資源部門務必加強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排查,健全群測群防體系,做好避災臨時安置點、災後重建選址和災害評估工作,為搶險救災和災後重建提供安全保障。盡最大努力防止群死群傷。在高度重視地震災區地質災害防範工作的同時,其他各省(區、市)務必保持清醒認識,加強監測預警,強化應急值守,切實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強化認識,確保工作主動
各地要分析形勢,嚴判趨勢,務必保持清醒認識,將防治地質災害這一生命任務作為當前工作的重點來抓,把問題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制定得更周全一些,堅持把工作做得更扎實一些,確保更加積極主動應對地質災害防治的各項任務。
二、強化措施,確保工作落地
各地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盡快制定實施方案,商有關部門分解細化目標任務,力爭建立長效機制,加快調查評價體系、監測預警體系、防治體系和應急體系的建立,確保各項工作責任到人,任務到人,措施到人。
三、強化合作,確保工作到位
各地要加強與氣象、水利部門的合作,根據雨情、水情做好地質災害的監測預警和信息發布,加強與交通運輸、鐵道、住房和城鄉建設、教育等部門的信息共享,確實做好交通沿線、人口聚集區和學校、在建工程施工現場等周邊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四、強化避險,確保群眾安全
各地要加強應急值守,保持通訊暢通,在汶川地震災區、三峽庫區等地質災害易發多發地區派專家和專業隊伍駐守,及時指導地方開展工作,立足防大災、搶大險、應大急,依靠群測群防、監測預警,強化預防避讓,盡力避免群死群傷,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
如有重要情況,請及時上報。
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管理辦公室
2013年4月21日
② 葛溪村小學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方案
(2013年5月10日)
為切實做好我縣地質災害的防範工作,確保在風、暴雨、洪澇和地質災害發生時,能夠及時有效地組織搶險救災,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條例的規定,結合我縣北面一帶易發生地質災害的實際情況,經研究決定,在葛溪村小學開展地質災害應急演練,並制定本方案。
一、地質災害搶險工作方針
地質災害工作堅持「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方針。
二、組織領導
人員組成:葛溪村小學地質災害應急演練由葛溪鄉政府組織開展,參加演練人員主要為學校師生,總共人參加,其中1位鎮領導,1位國土所人員,11位教師,180位學生。具體名單為:鎮領導葛溪村鎮長朱國新,國土所陳軍發,葛溪村小學教師及學生。
1.如發生地質災害和出現嚴重地質災害險情時,葛溪村小學立即成立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領導小組(人員均為教師)。
組長:鄭子木
副組長:張路東
成員:張德華、謝月旺、吳吉根、徐小華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根據地質災害險情或災情,決定是否啟動本預賽;統一指揮和組織地質災害搶險救災工作;執行區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部下達的地質災害防治救災任務。
2.領導小組下設綜合協調組、現場搶險組、引導學生疏散組、治安保衛組、各工作組組成及主要職責:
(1)綜合協調組:由校長負責。主要職責:調查、核實險情或災情,組織險情或災情監測和評估,預測災害發展趨勢和潛在威脅,提出應急防範對策、措施。負責協調、落實並督促、檢查各項應急工作;有關信息收集、匯總上報和現場聯絡等工作。
(2)現場搶險組:由教務主任鄭子木負責、安全管理員張路東和少先隊輔導員張德華負責。主要職責:組織搶險救災隊伍和必要的設備,搶救被壓埋人員;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組織受到質災害威脅的人員財產轉移到安全地帶,情況緊急時,強行組織避災疏散。
(3)引導學生疏散組。由主管老師及各班主任擔任。主要職責:負責清點班組學生人數並組織本班學生有秩序走。
(4)治安保衛組:由體育教研組謝月旺數學教研組組長吳吉根語文教研組組長陳華負責。
主要職責:迅速組建現場治安隊伍,維護校園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組織現場保護,疏散受災校園內無關人員,保證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
3.擔負地質災害搶險救災任務的老師和個人,必須服從區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領導的統一指揮和調度。
三、險情匯報情匯報和搶險處理程序
(一)險情匯報
一旦發生地質災害或者有地質災害險情,學校要堅持晝夜24小時值班制度。發現災情須向當地政府和鎮中心學校防汛抗洪搶險工作小組或教育局值班人員匯報,同時立即啟動應急避險預案。
(二)搶險處理程序
(1)當地質災害險情發生時,學校防汛抗洪搶險工作小組根據險情擬訂搶險方案、採取必要措施,並指派教師在第一時間奔赴現場、其他各組按照職責開展工作。
(2)當重大險情發生時,學校地質災害搶險協調領導小組協調各成員單位協同行動。
(3)轉移信號、路線及地點。當險情發生時,由學校向全體師生發出險情信號,並按指定的線路、地點進行緊急疏散,確保師生生命安全。
四、應急演練腳本
情景內容:主持人介紹演練的目的,介紹領導和來賓。
解說詞:葛溪鄉地處弋陽北面丘陵地區,為典型丹霞地貌風化層,在雨秀經過建立和完善鄉鎮一級地質災害應急救援體系,切實提高鄉鎮地質災害應急反應能力和防禦水平,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第394號令)、《弋陽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等要求,經研究決定,在葛溪村小學開展一次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實地演練。
第一幕
情景內容:主持人解說事故假設
解說詞:下面介紹本次演練的災情設定:本次演練假設葛溪村小學遭遇連續數天的大暴雨,巡查人在巡查時發現坡體出現了裂縫,而且發現裂縫屬於新出現的裂縫,存在發生滑坡的可能,滑坡一旦發生很可能威脅到該校師生的生命安全。情況十分緊急! 險情出現後,巡查人立即葛溪鄉政府分管領導進行了報告,葛溪鄉政府接報告後立即啟動了應急預案,啟動了搶險救援程序。同時葛溪鄉向縣國土局進行了報告並向縣有關領導和應急辦進行了報告,縣國土局立即派專業人員赴現場調查地質災害有關情況。通過對受威脅戶主的避讓並對現場採取必要的措施後,最後專業技術人員根據現場實際分析後,確定該地質災害已趨於穩定,可以解除警戒,但仍需加強對山上滑坡災害處的監測。
第二幕
情景內容:
葛溪鄉分管國土資源的朱國新副鄉長宣布演練開始
報告指令:
主持人:「下面,請葛溪鄉分管國土資源的朱國新副鄉長宣布演練開始。」
領導:「我宣布,2012年葛溪鄉葛溪小學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演練現在開始。」
解說詞:隨著朱國新副鄉長的宣布,2013葛溪鄉葛溪小學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演練正式開始了,下面讓我們來看演練現場!
第三幕
時間:9:00
情景內容:
巡查人員用手機向葛溪鄉政府報告情況,並開始敲鑼發出警報。
報告指令:
巡查人:「朱國新副鄉長,我是葛溪小學地質災害巡查人,巡查時發現學校後山出現多條裂縫,可能會滑坡,情況十分緊急! 我認為應立即撤離受威脅人員。」
朱國新副鄉長:「好的,請你立即發出警報,叫受威脅人員撤離。」
巡查人:(用方言向受威脅住戶喊話)
解說詞: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葛溪村小學一名巡查人員隱患點巡查時,發現學校後山出現了多條裂縫,而且發現裂縫屬於新出現的裂縫,很可能會發生滑坡,滑坡一旦發生很可能威脅到山下學校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情況十分緊急! 此時,巡查人員立即撥通了該鎮分管國土資源的朱國新副鄉長電話,報告了情況,建議立即撤離威脅住戶的人員。
巡查人員立即回學校開始敲鑼,發出警報。學校應急指揮辦迅速組織人員將學校師生安全撤離。
鎮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立即調度相關工作組進入現場,開展應急搶險救災工作。
第四幕
時間:9:30
情景內容:相關工作人員按照各自職責在指定災害點開展工作,正緊急轉移安置人員與財產。
處置動作:轉移安置組在幫助群眾撤離;醫療救助在對受傷人員進行救治;應急調查組在應急調查;後勤保障組在檢查在供電線路與通訊線路
第五幕
時間:10:10
情景內容:臨時指揮地點開會
處置動作:葛溪鄉政府對災害點的險情進行分析。
報告指令:鑒於天氣已好轉,不可能發生泥石流災害,可以解除警戒。但仍應加強山上滑坡災害監測。
朱國新副鄉長:「解除警戒。」
解說詞:針對目前的險情,葛溪鄉政府工作人員回到指揮所,對災害點的險情進行分析:鑒於天氣已逐浙好轉,險情不可能加劇,可以解除警戒。但仍應加強山上滑坡災害監測。
派出所、人武部等解除道路封閉和警戒,學校暫時停課。
供電所繼續巡查線路,了解線路受損情況,確認供電與通訊暢通。
第六幕
時間:10:40
情景內容:宣布演練結束
報告指令:
主持人:「下面請朱國新副鄉長宣布演練結束。」
朱國新副鄉長:「現在,我宣布,2012年葛溪村小學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演練結束。」
情景內容:按次序退場。
③ 礦山採石場地質災害治理需要佔用林地是否需要審批 縣政府會議紀要是否能代替林業審批手續
目前礦產審核比前幾年更加嚴格,礦山採石場地質災害治理佔用林地的需要審批,一般來講
縣政府會議討論屬審核,下一步還需要林業局職權部門審批
④ 地質災害防治宣傳要點
利用報刊、電視、廣播各種媒體廣泛宣傳防災減災基本知識和技能,對縣、鄉、村群內測群防人員定期舉辦容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培訓,提高防災減災水平,在大中小學校開展地質災害基本知識普及宣傳活動,增強廣大師生地質災害防災意識。充分利用「世界地球日」、「全國土地日」和「全國防災減災日」等時機,在全縣廣泛開展減災科技「宣傳日」和「宣傳周」等活動,增強各級領導和廣大公眾的防災減災和保護地質環境意識。
⑤ 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
國發〔2011〕20 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我國是世界上地質災害最嚴重、受威脅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地質條件復雜,構造活動頻繁,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縫等災害隱患多、分布廣,且隱蔽性、突發性和破壞性強,防範難度大。特別是近年來受極端天氣、地震、工程建設等因素影響,地質災害多發頻發,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為進一步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特作如下決定。
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於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各個環節,以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根本,以建立健全地質災害調查評價體系、監測預警體系、防治體系、應急體系為核心,強化全社會地質災害防範意識和能力,科學規劃,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全面提高我國地質災害防治水平。
(二)基本原則。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明確地方政府的地質災害防治主體責任,做到政府組織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全社會共同參與; 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科學運用監測預警、搬遷避讓和工程治理等多種手段,有效規避災害風險; 堅持專群結合、群測群防,充分發揮專業監測機構作用,緊緊依靠廣大基層群眾全面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堅持誰引發、誰治理,對工程建設引發的地質災害隱患明確防災責任單位,切實落實防範治理責任; 堅持統籌規劃、綜合治理,在加強地質災害防治的同時,協調推進山洪等其他災害防治及生態環境治理工作。
(三)工作目標。「十二五」期間,完成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災害調查任務,全面查清地質災害隱患的基本情況; 基本完成三峽庫區、汶川和玉樹地震災區、地質災害高易發區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工程治理或搬遷避讓; 對其他隱患點,積極開展專群結合的監測預警,災情、險情得到及時監控和有效處置。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地質災害調查評價體系、監測預警體系、防治體系和應急體系,基本消除特大型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威脅,使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明顯減少。
二、全面開展隱患調查和動態巡查
(四)加強調查評價。以縣為單元在全國范圍全面開展山洪、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工作,重點提高汶川、玉樹地震災區以及三峽庫區、西南山區、西北黃土區、東南沿海等地區的調查工作程度,加大對人口密集區、重要軍民設施周邊地質災害危險性的評價力度。調查評價結果要及時提交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作為災害防治工作的基礎依據。
(五)強化重點勘查。對可能威脅城鎮、學校、醫院、集市和村莊、部隊營區等人口密集區域及飲用水源地,隱蔽性強、地質條件復雜的重大隱患點,要組織力量進行詳細勘查,查明災害成因、危害程度,掌握其發展變化規律,並逐點制定落實監測防治措施。
(六)開展動態巡查。地質災害易發區縣級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隱患排查制度,組織對本地區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經常性巡迴檢查,對重點防治區域每年開展汛前排查、汛中檢查和汛後核查,及時消除災害隱患,並將排查結果及防災責任單位及時向社會公布。省、市兩級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加強對縣級人民政府隱患排查工作的督促指導,對基層難以確定的隱患,要及時組織專業部門進行現場核查確認。
三、加強監測預報預警
(七)完善監測預報網路。各地區要加快構建國土、氣象、水利等部門聯合的監測預警信息共享平台,建立預報會商和預警聯動機制。對城鎮、鄉村、學校、醫院及其他企事業單位等人口密集區上游易發生滑坡、山洪、泥石流的高山峽谷地帶,要加密部署氣象、水文、地質災害等專業監測設備,加強監測預報,確保及時發現險情、及時發出預警。
(八)加強預警信息發布手段建設。進一步完善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建立國家應急廣播體系,充分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手機簡訊、電話、宣傳車和電子顯示屏等各種媒體和手段,及時發布地質災害預警信息。重點加強農村山區等偏遠地區緊急預警信息發布手段建設,並因地制宜地利用有線廣播、高音喇叭、鳴鑼吹哨、逐戶通知等方式,將災害預警信息及時傳遞給受威脅群眾。
(九)提高群測群防水平。地質災害易發區的縣、鄉兩級人民政府要加強群測群防的組織領導,健全以村幹部和骨幹群眾為主體的群測群防隊伍。引導、鼓勵基層社區、村組成立地質災害聯防聯控互助組織。對群測群防員給予適當經費補貼,並配備簡便實用的監測預警設備。組織相關部門和專業技術人員加強對群測群防員等的防災知識技能培訓,不斷增強其識災報災、監測預警和臨災避險應急能力。
四、有效規避災害風險
(十)嚴格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進行工程建設,要嚴格按規定開展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嚴防人為活動誘發地質災害。強化資源開發中的生態保護與監管,開展易災地區生態環境監測評估。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基礎設施專項規劃時,要加強對規劃區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合理確定項目選址、布局,切實避開危險區域。
(十一)快速有序組織臨災避險。對出現災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的區域和地段,縣級人民政府要及時劃定地質災害危險區,向社會公告並設立明顯的警示標志; 要組織制定防災避險方案,明確防災責任人、預警信號、疏散路線及臨時安置場所等。遇台風、強降雨等惡劣天氣及地震災害發生時,要組織力量嚴密監測隱患發展變化,緊急情況下,當地人民政府、基層群測群防組織要迅速啟動防災避險方案,及時有序組織群眾安全轉移,並在原址設立警示標志,避免人員進入造成傷亡。在安排臨時轉移群眾返回原址居住前,要對災害隱患進行安全評估,落實監測預警等防範措施。
(十二)加快實施搬遷避讓。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把地質災害防治與扶貧開發、生態移民、新農村建設、小城鎮建設、土地整治等有機結合起來,統籌安排資金,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快地質災害危險區內群眾搬遷避讓,優先搬遷危害程度高、治理難度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周邊群眾。要加強對搬遷安置點的選址評估,確保新址不受地質災害威脅,並為搬遷群眾提供長遠生產、生活條件。
五、綜合採取防治措施
(十三)科學開展工程治理。對一時難以實施搬遷避讓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各地區要加快開展工程治理,充分發揮專家和專業隊伍作用,科學設計,精心施工,保證工程質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各級國土資源、發展改革、財政等相關部門,要加強對工程治理項目的支持和指導監督。
(十四)加快地震災區、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針對汶川、玉樹等地震對災區地質環境造成的嚴重破壞,在全面開展地震影響區地質災害詳細調查評價的基礎上,抓緊編制實施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規劃,對重大隱患點進行嚴密監測,及時採取搬遷避讓、工程治理等防治措施,防止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組織實施好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妥善解決二、三期地質災害防治遺留問題,重點加強對水位漲落引發的滑坡、崩塌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
(十五)加強重要設施周邊地質災害防治。對交通干線、水利樞紐、輸供電輸油 (氣)設施等重要設施及軍事設施周邊重大地質災害隱患,有關部門和企業要及時採取防治措施,確保安全。經評估論證需採取地質災害防治措施的工程項目,建設單位必須在主體工程建設的同時,實施地質災害防護工程。各施工企業要加強對工地周邊地質災害隱患的監測預警,制定防災預案,切實保證在建工程和施工人員安全。
(十六)積極開展綜合治理。各地區要組織國土資源、發展改革、財政、環境保護、水利、農業、安全監管、林業、氣象等相關部門,統籌各方資源抓好地質災害防治、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水土保持、山洪災害防治、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尾礦庫隱患治理、易災地區生態環境治理等各項工作,切實提高地質災害綜合治理水平。要編制實施相關規劃,合理安排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適當提高山區城鎮、鄉村的地質災害設防標准。
(十七)建立健全地面沉降、塌陷及地裂縫防控機制。建立相關部門、地方政府地面沉降防控共同責任制,完善重點地區地面沉降監測網路,實行地面沉降與地下水開采聯防聯控,重點加強對長江三角洲、華北地區和汾渭地區地下水開采管理,合理實施地下水禁采、限采措施和人工回灌等工程,建立地面沉降防治示範區,遏制地面沉降、地裂縫進一步加劇。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劃定地面塌陷易發區、危險區,強化防護措施。制定地下工程活動和地下空間管理辦法,嚴格審批程序,防止礦產開采、地下水抽采和其他地下工程建設以及地下空間使用不當等引發地面沉降、塌陷及地裂縫等災害。
六、加強應急救援工作
(十八)提高地質災害應急能力。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結合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實際,加強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加快組建專群結合的應急救援隊伍,配備必要的交通、通信和專業設備,形成高效的應急工作機制。進一步修訂完善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制定嚴密、科學的應急工作流程。建設完善應急避難場所,加強必要的生活物資和醫療用品儲備,定期組織應急預案演練,提高有關各方協調聯動和應急處置能力。
(十九)強化基層地質災害防範。地質災害易發區要充分發揮基層群眾熟悉情況的優勢,大力支持和推進鄉、村地質災害監測、巡查、預警、轉移避險等應急能力建設。在地質災害重點防範期內,鄉鎮人民政府、基層群眾自治組織要加強對地質災害隱患的巡迴檢查,對威脅學校、醫院、村莊、集市、企事業單位等人員密集場所的重大隱患點,要安排專人盯守巡查,並於每年汛期前至少組織一次應急避險演練。
(二十)做好突發地質災害的搶險救援。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切實做好突發地質災害的搶險救援工作,加強綜合協調,快速高效做好人員搜救、災情調查、險情分析、次生災害防範等應急處置工作。要妥善安排受災群眾生活、醫療和心理救助,全力維護災區社會穩定。
七、健全保障機制
(二十一)完善和落實法規標准。全面落實 《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地質災害易發區要抓緊制定完善地方性配套法規規章,健全地質災害防治法制體系。抓緊修訂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危險性評估與風險區劃、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的規范標准,完善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設計、施工、監理、危險性評估等技術要求和規程。
(二十二)加強地質災害防治隊伍建設。地質災害易發區省、市、縣級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與本地區地質災害防治需要相適應的專業監測、應急管理和技術保障隊伍,加大資源整合和經費保障力度,確保各項工作正常開展。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大地質災害防治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力度,對長期在基層一線從事地質災害調查、監測等防治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在職務、職稱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
(二十三)加大資金投入和管理。國家設立的特大型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資金,用於開展全國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實施重大隱患點的監測預警、勘查、搬遷避讓、工程治理和應急處置,支持群測群防體系建設、科普宣教和培訓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將地質災害防治費用和群測群防員補助資金納入財政保障范圍,根據本地實際,增加安排用於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財政投入。同時,要嚴格資金管理,確保地質災害防治資金專款專用。各地區要探索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二十四)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國家和地方相關科技計劃 (基金、專項)等要加大對地質災害防治領域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加強對復雜山體成災機理、災害風險分析、災害監測與治理技術、地震對地質災害影響評價等方面的研究。積極採用地理信息、全球定位、衛星通信、遙感遙測等先進技術手段,探索運用物聯網等前沿技術,提升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警的精度和效率。鼓勵地質災害預警和應急指揮、救援關鍵技術裝備的研製,推廣應用生命探測、大型挖掘起重破障、物探鑽探及大功率水泵等先進適用裝備,提高搶險救援和應急處置能力。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的地質災害防治理論和技術方法。
(二十五)深入開展科普宣傳和培訓教育。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廣泛開展地質災害識災防災、災情報告、避險自救等知識的宣傳普及,增強全社會預防地質災害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地質災害易發區要定期組織機關幹部、基層組織負責人和骨幹群眾參加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培訓,加強對中小學學生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教育和技能演練; 市、縣、鄉級政府負責人要全面掌握本地區地質災害情況,切實增強災害防治及搶險救援指揮能力。
八、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
(二十六)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政府績效考核,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要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地方政府主要負責人對本地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建立完善逐級負責制,確保防治責任和措施層層落到實處。地質災害易發區要把地質災害防治作為市、縣、鄉級政府分管領導及主管部門負責人任職等談話的重要內容,督促檢查防災責任落實情況。對在地質災害防範和處置中玩忽職守,致使工作不到位,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要依法依規嚴肅追究行政領導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二十七)加強溝通協調。各有關部門要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加強與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的溝通聯絡和信息共享,共同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國土資源部門要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組織協調和指導監督; 發展改革、教育、工業和信息化、民政、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鐵道、水利、衛生、安全監管、電力監管、旅遊等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相關領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組織實施。
(二十八)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格局。廣泛發動社會各方面力量積極參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緊緊依靠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民兵預備役、公安消防隊伍等搶險救援骨幹力量,切實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在動員群眾、宣傳教育等方面的作用,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共同關心、支持地質災害防治事業。對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各級人民政府要給予表揚獎勵。
國務院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三日
⑥ 百色市廣西右江民族商業學校地質災害應急避險演練工作方案
百色市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辦公室
(2013年9月23日)
根據國家《突發事件應對法》、《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為了防範廣西右江民族商業學校的滑坡地質災害,檢驗百色市地質災害防治責任部門的快速反應能力、決策應對能力,確保學校師生及周邊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市人民政府決定於2013年9月26日在百色市城區廣西右江民族商業學校舉行地質災害應急避險演練,特編制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從構建平安、和諧社會的高度,提高全民對地質災害應急避險演練工作必要性的認識。通過開展應急避險演練,提高政府的應急處置能力,加強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高效做好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應急工作,使人民群眾在可能遇到地質災害時聽從指揮,及時撤離,避免出現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現象,並及時總結經驗,更好地指導全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二、任務目標
(1)演練准備目標:在9月26日前制定好演練籌備工作方案、演練實施方案、演練腳本、演練工作指南以及演練指揮機構和辦事機構,落實好參演單位和人員,做好應急演練實戰前期准備工作等各項准備工作,為9月26日演練奠定基礎。
(2)接待目標:按自治區級會議標准安排,搞好接待工作,確保做到熱情、周到、細致。
(3)後勤保障目標:電力公司要在9月26日前,接引三相動力電到演練主會場,廣西右江民族商業學校要准備好會議桌、椅等,機關事務局要准備好交通車輛等物資,民政部門要准備好救援臨時安置帳篷,衛生部門要做好應急醫療救濟帳篷物資准備。
(4)安保目標:公安部門要做好演練現場的安保工作,確保觀摩團和演練單位人員和學校師生及周邊群眾的安全。
(5)交通疏導目標:市交警大隊要做好交通管制和疏導工作,確保從城東大道前龍巷至廣西右江民族商業學校大門口及演練現場的交通暢通。
(6)現場布置目標:市國土局(含右江區國土局)、市教育局、廣西右江民族商業學校要協助南寧市卓華安防技術咨詢服務有限公司按演練布置圖做好現場布置工作,確保現場秩序順暢。
(7)場地准備目標:市交警大隊、廣西右江民族商業學校要在現場設置參演氣象監測車、消防車、通信信號車、救援車、領導車和觀摩團車及參演單位、周邊群眾車輛的停放場所,確保停放有序。
三、時間安排
1.2013年9月23日
(1)市應急辦落實參加演練單位、人員名單、聯系電話及參演車輛。
(2)籌備領導小組成員現場采點,擬定工作方案。
(3)召開我市參演單位、參演人員動員布置工作會。
(4)指導廣西右江民族商業學校師生應急避險工作,落實學生演員。
2.2013年9月24日
(1)協助南寧市卓華安防技術咨詢服務有限公司開展演練預拍工作。
(2)繼續開展接警、出警預拍工作。
(3)完成演練場地接引工作。
3.2013年9月25日
(1)開展現場布置工作,聯系好車輛;
(2)做好信號傳輸連接工作。
(3)做好報道接待工作;
(4)我市參演單位開始預演。
4.2013年9月26日
下午:開展演練
5.2013年9月27日
做好演練掃尾工作。
四、領導小組
為了加強對籌備工作的組織和領導,成立應急排險演練籌備工作領導小組,其成員如下:
組長:李建文 百色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常務副組長:王國愛 百色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
副組長:劉忠雷 百色市國土資源局局長
成員:黃永全 百色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黃克勝 右江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唐偉民 市人民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副主任,范旭日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文振華 市公安局副局長,沈文聞市教育局副局長,龍志強 市民政局副局長,廖志明 市財政局總會計師,胡景文 市環境保護局紀檢組長,周綱 市住建和城鄉規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韋革寧 市氣象局副局長,程旭平 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廖新添 市水利局副局長,余顯琳 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副局長,張根雲 市衛生局紀檢組長,覃蔚東 市廣播電影電視局副局長,黎輝 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陳智君 百色海事局副局長,姚登樹 市公安消防支隊參謀長,何悅 市公安交警支隊副支隊長,農毅忠 右江日報社副社長,黃建成 百色電力公司副總經理,陳平 中國電信百色分公司副總經理,潘宇華 中國移動百色分公司副總經理,祁江林 中國聯通百色分公司副總經理,林長美 廣西百色地質環境監測站站長,陸燕春 廣西右江民族商業學校校長
領導小組下設7個小組。
1.綜合協調組
組長:黃永全 市國土局副局長
副組長:黃克勝 右江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唐偉民 市應急辦副主任,沈文聞 市教育局副局長
成員:市國土局2人、右江區國土局2人、商業學校3人組成。
主要職責:組織制定演練活動方案,報請指揮部審定;負責總的聯絡工作;負責演練工作情況與信息的搜集、匯總形成書面材料向指揮部報告;掌握現場演練進程,做好綜合協調聯絡工作。
2.現場救援組
組長:姚登樹 市公安消防支隊參謀長。
副組長:黃元魯 市醫院副院長。
成員:消防支隊(4人)、市醫院(4人)。
工作職責:組織搶險人員做好受威脅房屋、被困人員的搶險工作。
3.調查核實組
組長:林長美 百色地質環境監測站站長。
副組長:黃勝勇 右江區國土局副局長。
成員:百色地環站(6人)、右江區國土局(2人)。
工作職責:做好地質災害險情點的應急調查工作。
4.醫療衛生組
組長:張根雲 市衛生局紀檢組長。
副組長:黃元魯 市醫院副院長。
成員:市醫院(4人)、消防支隊(4人)。
工作職責:做好撤離受傷群眾醫療救護工作。
5.治安保衛組
組長:文振華 市公安局副局長。
副組長:何悅 市公安交警支隊副支隊長 。
成員:市公安局2人、市公安交警支隊4人、商業學校2人。
工作職責:負責交通管制,維護社會治安。協助受災害威脅師生疏散轉移到安全地帶。
6.後勤保障組
組長:駱偉麟 市國土局副調研員、右江區國土資源局局長。
副組長:龍志強 市民政局副局長,馬玉林 右江民族商校副校長。
成員:市民政局(2人)、市交通局1人、電力公司1人、廣西右江民族商業學校(10人)。
工作職責:負責食宿安排(百色市鑫鑫大酒店)。負責搶險物資運輸和道路暢通等保障措施,做好供電線路、通訊設施的搶修、確保供電通訊正常運行。做好受威脅師生轉移和安置工作,市民政局負責提供4頂救災帳篷。
7.新聞宣傳組
組長:覃蔚東 市廣播電影電視局副局長
副組長:韋革寧 市氣象局副局長,農毅忠 右江日報社副社長。
成員:市廣播電影電視局1人,右江日報社1人,電視台1人。
工作職責:負責統一協調安排新聞媒體記者采訪報道工作,協調好相關媒體輿論引導工作。
五、參演單位任務
市公安局右江分局:提供1輛警車和警察4名(含協警),隨帶交通警示牌與警戒用隔離帶。
市消防支隊:提供消防車2輛和消防官兵8名。
市醫院:提供救護車2輛,醫護人員8名,隨帶擔架一個,鹽水瓶等醫療救護器材。
市民政局:提供4頂帳篷。
電力公司:派供配電車1輛,工作人員2~3名。
右江區政府:組織人武部預備役人員10名,負責安排好各小組人員到位,負責做好演練的有關前期准備工作,要求統一著裝。
六、工作要求
(1)各工作組必須制定具體的操作方案,細化工作職責,做到責任到崗到人。各工作組要加強聯系,搞好對接,確保萬無一失。
(2)所有工作人員必須高度重視這次演練,絕對服從安排,提前到崗到位。
(3)所有準備工作必須提前落實。
聯系人:周文芳 陸瑞雪
2013年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選編
2013年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選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