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地質災害資料庫錄入目的任務

地質災害資料庫錄入目的任務

發布時間: 2021-03-03 22:44:41

1. 建立地質災害系統

地址災害系統系統分析:1)目的與任務:地質災害系統是實現以gis技術專支持,實現圖形屬性數據統一屬管理,針對地質災害防治基層工作者、國家和省市級地質災害部門等不同層次用戶開發的計算機系統,具有信息共享、異構數據互訪、多用戶並發控制、安全信息聯機分析處理、實時管理和數據統一存儲於後台資料庫管理系統層等方面的研究。2)用戶層:具有科學管理、處理、分析數據並指導生產的功能,同時還具有想上級領導(管理層)匯報工作的功能。3)管理層:需要該系統根據實際需求提供各種報表數據、圖形數據和實時監測數據,從而實現地質災害監督管理和聯機分析處理。4)系統應用層:主要由數據管理、分析與決策,實時數據管理等各種功能操作組成。5)資料庫系統層:資料庫系統曾具有數據共享、異構數據互訪、多用戶並發控制和系統安全保障體系等特點。

2. 全國地質災害防治信息系統建設的目標和原則

11.3.1 目標

(1)總體目標

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全面開展信息系統建設。通過建立支持地質災害防治的完整數據體系,形成一體化綜合數據中心,提供數據快速響應和多目標應用系統,建立支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全過程的綜合一體化動態評價及預警平台,促進地質災害調查評價、規劃、管理、防治的科學化與現代化,為全社會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務,充分發揮地質災害防治在國家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基礎性、公益性和戰略性作用,使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更好地適應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2)近期(2010年)目標

1)完成中小比例尺基礎資料庫建設,實現所有地質災害動態數據的快速更新,數字化信息的積累取得顯著進展,形成支持地質災害防治的基礎數據體系和動態數據更新體系。

2)基本建成地質災害區域評價及預警預報的決策支持系統,最大限度地保證地質災害防治決策和預警信息的准確、高速傳輸。

3)建立以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為基礎的地質災害調查及監測數據採集系統,在地質災害多發區及重點地區,實現地質災害監測和調查數據的快速更新。

4)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推廣應用信息技術,在地質災害調查和監測工作中基本實現野外調查數字化採集和自動監測,對重點地質災害的監測信息實現自動傳輸。

5)實現地質災害防治管理的信息化,促進地質災害防治管理水平的提高。

6)建成以網路技術為基礎的國家、省及重點地質災害防治區的三級數據傳輸系統,支持地質災害調查數據共享和動態數據的快速傳輸。

7)在國土資源信息化標准體系的基礎上,基本完成地質災害防治信息化標准建設,形成較為完整的標准體系,全面支持地質災害防治數據的綜合管理、信息共享和多目標應用服務。

8)在地質災害調查隊伍中廣泛普及信息技術知識,培養出一批既懂信息技術,又有地質災害防治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初步建成高素質的信息化建設隊伍。

(3)遠期(2020年)目標

在已有信息化建設的基礎上,通過不斷完善和提高信息化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的能力,全面建成支持地質災害防治的綜合數據中心;建立支持地質災害防治數據採集和維護的數據傳輸系統;建立以地質災害防治為最終目標的信息服務和應用系統;建立支持數據傳輸、信息交換和共享的網路支撐體系;建立地質災害防治信息化標准支撐體系。通過實現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全過程信息化,促使信息技術的創新能力明顯提高,完成各級地質災害防治信息系統建設,建成結構完整、技術先進、高速、大容量的信息交換網路;建立數據良性更新機制;完善地質災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統並實現系統的整體集成,形成具有區域評價、預警預報等多種分析預測決策支持功能的信息綜合服務體系。

11.3.2 系統建設原則

根據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和地質災害防治的目標和任務,遵循國家及國土資源信息化規劃的總方針、總任務,確定地質災害防治信息系統建設的總體原則是:

1)統籌部署、統一規劃、分級分步實施,系統的建設應在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地質環境信息化建設的總體規劃指導下進行,要與地質環境信息化建設相協調,從全局的觀點來設計和規劃系統建設,保證整個系統運行的協調性;

2)充分考慮地質災害防治現狀與特點,在注重應用技術和系統的實用性、易用性的前提下,盡可能跟上信息技術的發展,採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保證系統的先進性、可持續性;

3)系統建設要依託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體系,要服從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業務流程,要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有效的服務和技術支持。

3. 全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建設的主要任務

全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建設的總體規劃如圖7.1所示。

7.3.1 國家、省、市、縣級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站網建設

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建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會同建設、水利、交通等部門承擔地質災害監測任務,負責業務技術管理,並可受政府委託行使部分地質災害監測管理職能,發布地質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地質災害監測機構是公益性事業單位。

(1)國家級地質災害監測站

國家級地質災害監測站負責全國性地質災害專業監測網、信息網的建設與運行工作,並承擔國家級地質環境監測任務;承擔全國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和相關的調查研究工作;擬編全國地質災害監測規劃、計劃、工作規范和技術標准;開展科技交流與合作,研究和推廣新技術、新方法;承擔全國地質災害監測數據、成果報告的匯總、分析、處理和綜合研究,為政府決策部門和社會公眾提供信息服務;負責對省(區、市)級地質災害監測業務的指導、協調和技術服務。

(3)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研究試驗區

針對我國突發性地質災害具有區域性、同時性、突然性、暴發性和危害大等特點,結合國土整治規劃和資源能源開發,在代表性地區開展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在試驗區建立自動遙測雨量觀測站網,逐步建立試驗區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區域爆發的降雨臨界值,為突發性災害的區域預警提供依據。同時,在試驗區開展降雨期斜坡岩土體滲流觀測,研究降雨誘發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的機理。

2010年前,進一步完善和建設三峽庫區立體式監測預警示範區。完成三峽庫區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的立體監測網建設,在庫區60處地質災害點實現監測數據的自動採集、實時傳輸和自動分析;完善庫區20個縣級監測點建設;完成1∶1萬航攝飛行;建立全庫區的遙感(RS)監測系統,完成全球定位系統(GPS)控制網、基準網建設。

2010年以前重點在重慶市區、北京市、甘肅蘭州市、陝西安康市、四川雅安、雲南新平、雲南東川、浙江金華市、江西宜春市等地區開展突發性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試驗研究。

(4)地面沉降和地裂縫監測網

1)國家級地面沉降監測網選址原則:①跨省區的地面沉降災害區域;②有一定的監測工作和設施基礎;③地方政府有積極性,並提供配套資金;④具有較為完善的法規和管理體系。

2)工作部署:2010年之前,重點開展長江三角洲、華北平原、關中平原、淮北平原和松嫩平原地面沉降和地裂縫監測網的建設;2010年以後逐步開展汾河谷地、遼河盆地、珠江三角洲以及全國其他主要城市地面沉降和地裂縫的調查及監測網的建設。

長江三角洲地面沉降和地裂縫監測網包括上海市全部,江蘇的蘇錫常地區、南通地區和鹽城地區南部的三個縣(市),浙江的杭嘉湖平原,控制面積近5萬km2

華北平原地面沉降和地裂縫監測網包括北京、天津市的平原區,河北省的環渤海平原區和山東的魯西北平原,控制面積5萬多km2

關中平原和汾河谷地地面沉降和地裂縫監測網的覆蓋范圍自六盤山南麓的寶雞,沿渭河向東,經西安到風陵渡轉向北東,沿汾河經臨汾、太原到大同,寬近100km,長近1000km,包括渭河盆地、運城盆地、臨汾盆地、太原盆地、大同盆地等,涉及近50個(縣)市。

7.3.3 群測群防體系建設

突發性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主要針對地質災害較嚴重的山區農村,以縣為單位,在專業隊伍指導下,建立由當地政府領導下的縣、鄉、村三級群測群防體系。在各級地方政府的組織和領導下,充分發揮各級監測站的技術優勢,提高群眾的防災意識和參與程度,完善監測預報制度,到2010年,建成1400個縣(市)突發性地質災害易發區的群測群防網路體系。

(1)群眾監測網路建設

1)監測點選定原則:①危險性大、穩定性差、成災概率高,會造成嚴重災情的地質災害隱患體;②對集鎮、村莊、工礦及重要居民點人民生命安全構成威脅的地質災害隱患體;③一旦發生將會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的地質災害隱患體;④威脅公路、鐵路、航道等重要生命線工程的地質災害隱患體;⑤威脅重大基礎建設工程的地質災害隱患體。

2)監測點的建設:根據上述原則確定需要監測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後,由專業調查組及時向當地政府提出監測方案,同時協助搞好監測點的建設工作。①監測范圍的確定:除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和不穩定斜坡本身的變形跡象進行監測外,還應把該災害點威脅的對象和可能成災的范圍,納入監測范圍。②監測方法與要求:對當前不宜進行治理或暫時不能進行治理的隱患點,危害大的應建立簡易監測點,同時要對宏觀地面變形、滑坡體內的微地貌、地表植物和建築物標志等進行觀察。以定期巡測和汛期強化監測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定期巡測一般為半月或每月一次,汛期強化監測將根據降雨強度,每天或24小時值班監測。③監測點的設置:簡易監測點一般採用設樁、設砂漿貼片和固定標尺,對滑坡體地面裂縫相對位移進行監測,對危害大的隱患點,如有條件也可用視准線法測量監測點的位移。

3)監測網點的管理與運行:①監測責任落實到具體的單位與個人。被監測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所在的鄉(鎮)、村和有關單位為監測責任人,在其領導下,成立監測組,監測組由受危害、威脅的居民點或有關單位的群測人員組成。②建立崗位責任制,縣、鄉(鎮)、村應逐級簽訂責任書。調查過程中,採取多種方式進行宣傳與培訓,教會監測責任人、監測組成員和群眾,如何監測、如何判斷災害可能發生的各種跡象和災情速報及有關應急防災救災的方法。③信息反饋與處理。縣(市)國土資源主管行政部門負責監測資料與信息反饋的收集匯總,上報到市(地、州)國土資源行政部門(或地質環境監測站)進行綜合整理與分析,省國土資源廳地質環境處(或省地質環境總站)將上報的資料與信息錄入省地質災害空間資料庫,進行趨勢分析,同時對下一步監測工作提出指導性意見。④預測有重大險情發生時,當地政府和有關單位應立即採取應急防災減災措施,同時應立即報告省、市、縣政府和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派出專業人員赴現場協助監測和指導防災救災。⑤建立地質災害速報制度,按國土資發[1998]15號文附件執行。

4)資料的收集與監測數據的整理:①監測數據包括地質災害點基本資料、動態變化數據、災情等。②所有監測數據均應以數字化形式儲存在信息系統中,同時,必須以紙介質形式備份保存。③監測點必須進行簡易定量監測,並須整理成有關曲線、圖表等。應編制有關月報、季報和年報,同時,對今後災害發展趨勢進行預測。④監測數據應按有關程序逐級匯交。

(2)群專結合的預報預警系統建設

1)縣(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歸口管理和指導群眾監測網路,負責監測資料與信息反饋的收集匯總。

2)縣(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地質環境職能部門應根據氣象、水文預報和監測資料進行綜合分析,預測地質災害危險點,並及時向有關鄉(鎮)、村和礦山及負有對重要設施管理的有關部門發出預警通知。

3)縣(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各鄉(鎮)、礦山、重要設施主管部門編制汛期地質災害防災預案。編制全縣(市)汛期地質災害防災預案,並負責組織實施。

4)縣(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地質災害防治科普宣傳活動和基層幹部培訓工作。

7.3.4 地質災害監測預警信息網建設

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與防治數據是國家與地方進行地質災害防治,保障社會與經濟建設的重要信息,具有數量大、更新快、用途廣等特點。通過信息網的建設,實現數據的採集、存儲、分析和發布,切實做到為政府、研究人員和社會提供所需的地質災害信息,為國家經濟建設宏觀決策提供基礎的科學依據。

到2010年,在完善中國地質災害信息網與各省地質災害信息網及部分地(市)地質災害信息網的同時,建成集地質災害監測、地下水環境監測等為一體的全國地質災害監測信息系統,實現地質災害監測數據的自動採集、傳輸、存儲、數據管理、查詢、應用和信息實時發布系統。

到2020年,以科學技術為先導,不斷完善全國地質災害監測信息系統,結合氣象、水文、地震等相關因素,建成多專業領域、多信息處理技術的信息系統;全面提升我國地質災害監測信息水平,滿足社會和民眾對地質災害信息的需求,實現遠程會商、應急指揮等重要決策功能。

地質災害監測預警信息系統建設依託於各級地質災害監測機構,具有統一要求、統一流程、分級管理等特點,是一個與現代計算機技術緊密結合的系統工程。本書在第11章(全國地質災害防治信息系統建設規劃研究)全面討論了包括地質災害監測預警信息系統在內的整個地質災害防治信息系統的建設問題,本節不再贅述。

7.3.5 突發性重大地質災害應急反應機制建設與遠程會商應急指揮系統建設

(1)應急反應機制建設

從現在(2004年)起,國家、各省(區、市)要組建以省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為指揮中心,以地質環境監測總站(院、中心)為主體,地(市、州)、縣(市、區)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和地方專業隊伍協同作戰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應急反應系統。

1)應急反應系統要配置必備的應急設備,每年汛前對防災預案中地質災害隱患點的主要縣(市)進行險情巡查,重點檢查防災減災措施、群測群防網路、監測責任制是否落實到位,並對主要災害隱患點進行險情巡查,汛中加強監測,汛後進行復查。

2)發現險情和接到險情報告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現場,進行險情鑒定,同時能夠及時對災害進行動態監測、分析,預測災害發展趨勢,根據災害成因、類型、規模、影響范圍和發展趨勢,劃定災害危險區,設置危險區警示標志,確定預警信號和撤離路線,組織危險區內人員和重要財產撤離,情況危急時,強制組織避災疏散。

3)接到特大型和大型地質災害隱患臨災報告,指揮部辦公室會同相關部門,迅速組織應急調查組趕赴現場,調查、核實險情,提出應急搶險措施建議。

(2)突發性重大地質災害遠程會商與應急指揮系統建設

隨著國家經濟建設規模的日益擴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日趨突出,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必須針對重大地質災害及時作出反應,提出科學的決策意見,及時指揮應急處理工作。

突發性重大地質災害遠程會商及應急指揮系統,是針對突發重大地質災害的預報和應急指揮,在建立地質災害綜合資料庫的基礎上,構建連接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地質災害數據中心與重點地質災害發生區的遠程會商和應急指揮網路化多媒體環境及地質災害應急數據傳輸環境,形成一套信息化的地質災害遠程會商和應急指揮工作流程。

其主要工作內容如下:

1)對重大地質災害預報和應急指揮相關的信息進行提取、加工、整理、集成與分析,建立地質災害綜合資料庫。信息內容包括地理、地質背景數據;氣象分析數據;地質災害調查與監測數據;地質災害情況資料;救災條件信息等。

2)建立地質災害信息發布平台。開發和建設重大地質災害信息預報與應急指揮相關的動態信息發布系統、空間信息提取與發布系統、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3)構建地質災害遠程會商和應急指揮的網路和多媒體運行環境。包括多點、多級視頻會議系統、大屏幕顯示系統及有關音像、電話系統;國家與重點地質災害區域之間的網路信息傳輸系統;構建地質災害重點區域應急調查數據快速傳輸環境。

4)研究與制定形成一套地質災害遠程會商和應急指揮系統工作規范。分析地質災害遠程會商和應急指揮工作的特點,提出地質災害遠程會商和應急指揮系統工作的模式,建立一套相關的工作規范。

4. 地質災害調查資料庫 入庫過程中 如何修改統一編號 而不改變其中的內容

不知道你的資料庫是不是在Access的基礎上編輯的,如果是,你找到她的庫文件,用Access打開,到裡面把統一編號一修改就可以了!他的庫文件一般安裝在你的哪個盤的program files裡面。

5.  地質災害勘查地球物理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

9.3.1地球物理信息管理系統建立的基本原則和要求

9.3.1.1基本原則

建立地球物理信息管理系統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系統的完備性:主要指系統功能齊全、完備。通常而言,應具有數據採集、編輯、管理、處理、查詢、繪圖、分析、輸出的功能。

(2)系統的先進性:系統的先進性主要指軟體的先進性即選擇好的開發工具及基礎平台。

(3)系統的標准化:系統的標准化一是圖式、圖例要符合現有的國家標准和行業規范,二是指結合項目需求,定義資料庫結構和規范數據項編碼。

(4)系統的可靠性:系統的可靠性是指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和數據精度的可靠性。

9.3.1.2地球物理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要求和步驟

(1)設計要求:地質災害勘查地球物理信息管理系統屬應用型地理信息系統,是出於對地球物理勘查綜合數據的管理、物探成果顯示與空間分析的目的而建立的,系統的設計應主要側重於:①需求分析;②總體結構描述;③軟硬體配置、包括選擇合適的工具型GIS軟體;④數據來源、信息分類、規范、標准和內容的確定;③資料庫結構設計;⑥系統功能設計;⑦用戶界面設計;⑧數據標准化和數據質量保證等。

(2)建立步驟:和其他應用型地理信息系統一樣,地球物理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按開發時間序列化分為四個階段:需求分析階段、系統設計階段、系統實施和系統運行和維護階段。相應每一個階段,都會形成一定的文檔資料,以保證系統開發的成功,並最經濟的花費人力物力投資,便於系統運行和維護。

9.3.2地球物理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

9.3.2.1系統建立的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在對用戶進行深入調查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地球物理信息管理系統設計的基礎,主要任務是通過用戶調查收集相關信息,將得到的信息進行分類整理,得到對系統粗略的描述和可行性論證材料。

地球物理信息管理系統的需求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用戶情況調查:通過對地質災害防治、管理等部門的工作內容、地質災害信息來源及資料管理方式、資料使用狀況等方面的調查研究,指出現行工作狀況在工作效率、費用支出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同時明確用戶的需求及用戶數量。

(2)明確系統的目標、任務和主要功能:在用戶調查的基礎上,確定地質災害勘查地球物理信息管理系統的服務對象,系統建設的目的、任務及系統的主要功能。

(3)系統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是在需求分析和明確目的任務的基礎上進行的。可行性研究內容分為理論上的可行性研究、技術上的可行性研究和經濟、社會效益分析。

a.理論上分析地球物理信息管理系統涉及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工具型GIS平台提供的數據結構與地球物理數據的特徵是否適宜;二是地球物理數據的分析方法和專業應用模型與GIS技術的結合是否可行。設計人員再根據系統的目標和任務,選擇合適的工具型GIS平台。

b.技術上需考慮的問題為:關注計算機硬體的發展速度和GIS軟體的使用周期的相適宜性;根據地質災害勘查研究區范圍相對較小的現實,估算研究區總的數據容量,說明數據源的類型與採集方式,在此基礎上提出合理的硬體設備配置;根據系統的開發目的,提出二次開發方案。

c.從經濟和社會效益著眼需考慮地球物理信息管理系統開發時的經濟承受能力,預算系統設計與實現過程所需的費用及系統投入使用後所帶來的社會效益。

9.3.2.2系統目標和內容

9.3.2.2.1系統目標

以地質災害勘查的20餘種地球物理技術方法勘測所得到的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為核心,利用計算機技術、地理信息技術、資料庫技術、可視化技術建立能綜合管理研究區地球物理數據並能進行快速查詢、同時具備物探數據的繪製成圖和成果解釋功能的信息管理系統。

9.3.2.2.2系統內容

(1)系統總體結構:系統在結構上可分為應用系統和基礎資料庫兩部分,應用程序由圖形管理、屬性管理、數據處理、空間分析等模塊組成,總體結構如圖9-3所示。

圖9-3系統總體結構圖

(2)系統功能設計:地質災害勘查地球物理信息管理系統應具備以下功能:

·圖形文件輸入:支持數字化儀輸入方式、掃描矢量化、多種GIS格式數據導入功能;

·基本屬性數據的錄入與編輯及外掛屬性庫的瀏覽和編輯功能;

·常用光柵圖像的導入,如JPEG、BMP格式;

·圖形數據的修改:對點、線、面等空間對象進行添加、刪除、移動等編輯工作;

·查詢:實現點、線、面等圖形目標查詢屬性信息,並能查詢屬性滿足一定條件的點、線、面等空間對象以及根據地質災害勘查的目的、勘查階段、勘查物探方法查詢物探工作量的功能;

·圖形的放大、縮小、漫遊功能;

·熱鏈接:實現點、線、面等空間對象與文本、照片或圖片的熱鏈接;

·空間分析:包括柵格分析及矢量分析;

·繪制物探數據剖面圖、平面剖面圖、斷面圖、鑽孔柱狀圖、三維立體圖及切片的功能;

·圖形格式轉換及輸出功能。

(3)二次開發設計:二次開發設計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根據系統的任務以及選擇的開發平台提出需要做二次應用開發的內容;二是對於所需開發的問題准備採用的開發方案。

本系統是一個應用型的GIS系統,二次開發的基本思路是在GIS工具的基礎上實現GIS工具向專業型GIS系統的轉化。

考慮到本系統具有很強的專業性,開發應具有較高的起點,充分利用現有的軟體成果,避免軟體開發的重復性。基本思路是在引用GIS平台的基本功能之上,藉助於平台所提供的開發語言和通用編程軟體尤其是面向對象的可視化開發工具(如Visual Basic、Visual C++)進行二次開發。軟體開發的主要任務是專題資料庫的結構設計、專題資料庫的數據管理與查詢、專業數據處理與分析等。

地質災害勘查地球物理信息管理系統所涉及管理的物探數據類型繁多,要求系統應能接收多種類型的數據,按方法類別入庫、處理,並維護數據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通過對資料庫中物探數據的處理分析、達到物探成果一維、二維、三維顯示的目的,在疊加分析的基礎上,實現人機交互地質解釋。

9.3.3地球物理信息管理系統的實施

系統實施是在系統設計的原則指導下,按照詳細的設計方案確定的目標、內容和方法,分階段、分步完成系統開發的過程。

9.3.3.1系統硬體和軟體的引進及調試

其實施過程如圖9-4所示。

圖9-4系統硬體、軟體引進實施步驟

9.3.3.2系統資料庫建立

包括各種基礎地理數據、地質災害數據尤其是物探數據的數據源選擇,物探資料庫點、線、面積測量方式的數據格式的定義,測點、測線及各物探方法屬性表的命名原則的確定;按照地球物理方法的分類分別對每類勘探方法的資料庫結構進行定義;數據質量檢查、圖形數據依據層次關系劃分圖層並建立層名和分層表。

9.3.3.3應用系統的開發

在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的基礎上,應用軟體提供的二次開發語言及VB、VC進行編程,開發物探成果顯示模塊、開發資料庫的維護與管理模塊、開發人機交互地質解釋模塊、制定用戶界面、建立圖形符號庫,輸入空間和屬性數據,編寫用戶手冊等。

9.3.3.4系統測試和聯調

對系統開發的每個模塊均進行測試。模塊組裝完畢後,進行系統測試和聯調。利用小區域的試驗數據,對系統各項功能進行驗證。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改正,直至符合設計要求。編寫系統測試報告。

9.3.4系統的運行與維護

系統運行是指系統經過調試和驗收以後,交付用戶使用。系統維護是為保證系統正常工作而採取的一切措施和實際步驟。具體包括數據的維護、軟體的維護和硬體的維護。定期更新數據,備份數據使系統數據始終處於相對最新的狀態。嚴禁自行更改軟體,按操作手冊進行操作。

參考文獻

黃杏元,馬勁松,湯勤等.2001.地理信息系統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黃偉,李大心,唐慶兵,劉志軍.2002.基於GIS技術的工程物探數據管理與處理解釋系統,物探化探計算技術,24(2),140~145

秦其明,曹五豐,陳杉等.2001.Arcview地理信息系統實用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吳信才.2002.地理信息系統原理與方法.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周風林,洪立波等.1998.地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手冊.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張永波、張禮中,周小元,梁國玲.2001.地質災害信息系統的設計與開發.北京:地質出版社

6.  地質災害管理信息系統

地質災害管理信息系統是進行災害管理的重要手段。它是在廣泛收集和整理研究區已有的地質災害調查、勘查、防治信息,社會經濟環境狀況,統計信息等資料的基礎上,形成為決策提供服務的資料庫系統。該系統具有信息錄入功能、檢索查詢功能和列印輸出功能等模塊。

一、系統結構設計

(一)運行環境

1.硬體環境

IBM-PC/XT、AT486以上微機,至少一個高密軟碟機動及一個硬碟,VGA以上顯示方式。

輸出設備為各種型號列印機。

2.軟體環境

DOS環境:6.2以上DOS版本。

漢字環境:25行漢字操作系統,如UCDOS、XSDOS或其它漢字圖形卡。

(二)系統結構

1.系統界面

啟動DZPX後,屏幕上出現系統界面。

2.菜單

在主窗口的頂層,主要由信息錄入、檢索查詢、項目管理、代碼標准、列印輸出等五項主菜單構成(圖10-1)。在每個主菜單,有各自的下拉式菜單。本系統的功能均通過這些菜單完成。

3.下拉菜單的主要內容

信息錄入:信息錄入、信息修改、信息恢復。

檢索查詢:普查查詢、勘查查詢、防治查詢、當年查詢、環境查詢、統計查詢。

項目管理:項目錄入、文檔錄入、項目修改、文檔修改、項目查詢、文檔查詢。

圖10-1地質災害管理信息系統菜單框圖

代碼標准:代碼錄入、代碼修改、代碼查詢。

列印輸出:專用表、匯總表、任意表。

(三)系統功能

DZPX系統的功能設計應當與地質災害的管理需要緊密結合,經設計人員與管理部門的多次蹉商,擬定系統功能如下。

1.功能框架設計

地質災害管理信息系統的幾大模塊為一個整體,其基本結構如圖10-2:

圖10-2地質災害管理信息系統結構圖

2.系統功能

(1)信息錄入功能它主要包括信息錄入、信息修改和信息恢復三個功能模塊。

①信息錄入模塊本系統將地質災害普查信息、勘查信息、防治信息、當年地質災害發生信息、重要地災點評價信息、重要地災區域評價信息、社會經濟環境狀況信息和地災統計、地災分布數統計、地災災種分布統計、地災分級數統計、地災頻次統計、地災項目數統計、地災項目類型統計、地災項目災種統計共八種統計信息錄入,需要錄入的管理數據還有地災項目管理數據、地災文檔管理數據、圖例代碼、圖形代碼、信息代碼等資料庫。

②信息修改模塊在對以上信息錄入的數據進行檢查時,若發現錄入的信息有誤或需追加一些內容,可用此模塊根據屏幕對數據進行操作。

③信息恢復模塊為保證數據存貯的安全性,該系統對數據實行備份和恢復操作。

a.數據備份可以對資料庫逐個備份或成批備份。

b.數據恢復將備份文件恢復到指定資料庫中,指定資料庫將被覆蓋。

(2)檢索查詢功能可以進行單筆記錄查詢和多筆記錄同屏查詢。查詢條件可以是單一條件也可以是復合條件。

(3)列印輸出功能系統提供了兩種數據輸出方式:

①屏幕顯示輸出屏幕顯示輸出是數據輸出的一種最基本的形式,為用戶提供隨機查詢和瀏覽查詢兩種方式。

②報表列印輸出數據信息的列印輸出按預先設計好的報表格式輸出。

二、資料庫設計

地質災害管理信息資料庫建庫的主要目的是為地質災害的管理提供基礎資料。所以,在資料庫的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系統對信息資源的要求。

(一)地質災害管理的數據信息

在進行地質災害宏觀管理、預測防治的研究中,需要大量的信息數據作決策支持。下面按地質災害的管理、預測、防治來分析所需要的數據信息資料,將信息源共分為七大類:

1.行政區劃資料

包括所在省(市)的城市規劃(居民用地、工礦用地、交通用地等)、社會經濟概況(工農業經濟、人口、國民總產值等)資料。

2.地質背景資料

包括地質災害體的物質成分、結構、構造、地層等方面的基礎地質資料。

3.氣象資料

指氣象觀測站觀測的年平均降水、年平均溫度、氣候類型等氣象資料。

4.水文地質資料

包括河流的水文觀測資料、地下水類型及水位隨季節的變化特徵,為地質災害防治研究過程中水的優化管理提供基礎數據。

5.各災種的地質資料

指發生的為何種災害;災害體形態、估算面積、體積、范圍及其成因;災害發生後如何處理、穩定性分析、適宜性評價及防治建議等資料。

6.各種統計資料

包括:①全國、各省地質災害數量的統計;②災種分布(種類、面積、體積、數量等)統計;③災害分級數量統計(大中、一般災害的比例);④全國、各省地災發生頻次的統計(發生次數,所佔比例);⑤全國、各省所立項目數統計;⑥全國普查、勘查、防治項目費用及所佔比例的統計;⑦各災種項目費及所佔比例的統計。

7.項目、文檔資料

(二)地質災害資料庫的建立

在確定系統數據信息源基礎之上,我們本著反映地質災害屬性(自然屬性、社會屬性)、時間(歷史災害、正在發生和尚未發生災害)、空間(點或區域性災害)、災害防治工作流程(普查-勘查-防治)幾個方面特徵的設計原則,建立如下17個災害體資料庫。即:①地質災害普查信息資料庫;②地質災害勘查信息資料庫;③地質災害防治信息資料庫;④當年地質災害發生信息資料庫;⑤重要地質災害點評價信息資料庫;⑥重要地質災害區域評價信息資料庫;⑦社會經濟環境狀況信息資料庫;⑧地質災害統計資料庫;⑨地質災害分布統計資料庫;⑩地質災害災種分布統計資料庫;⑩地質災害分級數統計資料庫;(12)地質災害頻次統計資料庫;⑩地質災害項目數統計資料庫;⑩地質災害項目類型統計資料庫;⑩地質災害項目災種統計資料庫;⑩地質災害項目管理資料庫;(17)地質災害文檔管理資料庫。

除上述資料庫外,根據資料庫系統的需要,還建立了信息代碼、圖形代碼、圖例代碼等資料庫。

(三)地質災害資料庫的結構

在反復醞釀,不斷修改的基礎上,以盡量簡單,減少庫中多餘數據,方便數據檢索為原則,給出了20個資料庫的庫結構,包括有欄位名稱、欄位類型、欄位寬度、小數位數等內容。各資料庫結構一方面要與實際相結合,合理地確定各欄位名稱、欄位類型、欄位寬度、小數位數;更為重要的是,設計各庫結構時必須反映出該資料庫為方便實用於災害管理所必須包括的欄位內容。從這兩個方面出發,我們確定出各資料庫的結構。限於篇幅,僅以地質災害普查資料庫為例(表10-5)。

表10-5地質災害普查資料庫數據結構設計表

三、系統實現

利用雅奇MIS Ver 3.0及Fox25B FOR DOS(中文版)實現上述功能設計和資料庫設計。按照設計,通過多級下拉菜單分次實現各功能,各數據也按預先設定內容及格式建立。在此基礎上,我們錄入了部分實際資料進行系統測試。

四、應用示範研究

在建立地質災害信息資料庫的基礎上,我們以重慶市為實例,進行了初步的應用。錄入了五個資料庫的信息資料。

(一)地質災害普查信息資料庫

在這個庫中,根據調查所填的卡片,對重慶市各區縣所發生的共計86個災害的災害種類、形態、估算面積、估算體積、地質背景、災體成因、規劃情況、穩定性分析、適宜性評價及建議措施等信息進行了摘錄、整理。

(二)地質災害勘查信息資料庫

本庫根據重慶醪糟坪滑坡的勘查錄入了勘查范圍及面積、形態,災害面積、體積、穩定性評價和防治措施。

(三)地質災害防治信息資料庫

在本資料庫中,摘錄了四川重慶醪糟坪泥石流、滑坡群的防治原則及防治方案,防治效果論證,以及防治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分析。

(四)社會經濟環境狀況信息資料庫

根據重慶95年統計年鑒,對重慶市共計20個區縣的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資料進行了整理,錄入了重慶市各區縣的自然地理情況,土地、耕地面積、居民、工礦、交通用地、人口、人口密度、企業數及工農業總產值、固定資產投資等信息數據。

(五)地質災害統計信息資料庫

根據對重慶市各區縣災害的統計卡片,記錄了重慶各區縣所發生的地質災害共計627處。統計了地質災害的災害類型、面積、體積、主要特徵、穩定性及建築適宜性。

以上幾個資料庫基本上覆蓋了運用該系統進行災害管理的主要內容。在此基礎上,我們對系統功能進行了全方位的測試,認為該系統具備以下幾個特點:①針對地質災害管理的需要,設計出合理而充實的資料庫系統;②各資料庫結合當今地質災害調查的實際情況,結構設計合理;③系統功能完備,運行流暢,基本能滿足地質災害管理的需要;④整系統界面具備較好的用戶友好性。

7. 目標任務

阿勒泰礦業特區建設的基本戰略構想,是根據國家、新疆及阿勒泰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從對礦產資源的需求以及阿勒泰礦業特區建設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全局考慮,制定出了礦業特區長遠發展的方針、重點、目標和任務。

一、地質勘查目標

1) 加大交通不便的邊遠地區和自然地理環境較差地區的地質勘查力度,加強礦區深部及周邊地質找礦力度,努力實現找礦重點突破,「358」項目實施後,使阿勒泰地區地質工作程度進一步提高,預測新增資源儲量 ( 333 +334) 鐵礦石3 000 萬 t,銅 ( 鎳) 100 萬 t,鉛鋅 400 萬 t 等。特別是對於阿勒泰地區稀有金屬鈹、非金屬礦產白雲母和鉀長石等地區優勢特色礦產資源,爭取在 「358」項目中列入,加大地質勘查力度,摸清資源家底,為地區開發利用奠定資源基礎。

落實 「358」項目確定在阿勒泰地區的勘查計劃,在天山、阿爾泰、昆侖-阿爾金3 大成礦帶,主攻煤、銅、鐵、鉛鋅、鎳、鎢、金礦等礦種,同時開展煤炭資源遠景調查和地質災害、地下水動態調查工作。通過探索找礦新機制,推進整裝勘查,加大勘查投入,實現阿勒泰地區找礦重大突破。

2) 加強煤炭、油氣資源的地質勘查工作,增加投入,摸清家底,進行全方位分析研究,制定能源中長期規劃,對各個勘查區含煤層做出正確評價,做到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加強福海吉力湖一帶、富蘊—福海卡姆斯特一帶、喀姆斯特煤礦區勘查開發力度,實現煤炭找礦突破。蒙古能源投資集團 ( 香港) 有限公司實現利用 5 ~8 年時間勘探開發蒙古 5 個省份 70 億 t 煤焦資源 ( 蒙方提供) 及有色金屬勘查工作。

煤炭企業不僅生產初級原煤,還要進行深加工和綜合利用,並且要搞煤炭的二次轉化和伴生資源的開發,逐步形成以煤為主的多聯產業鏈,如煤—電—高載能產業鏈,煤—焦—化產業鏈,煤—氣—化—電產業鏈,煤—路—港—航產業鏈等。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要把這種以煤為基礎的產業鏈,作為企業的支柱和發展方向,做大做強。

3) 運用現代地學理論和科技成果,與國際分幅相適應,在原 1∶20 萬區域地質調查工作的基礎上,開展 1∶25 萬區域地質修測工作; 擴大 1∶15 萬區域地質調查范圍,減少勘查空白區; 同時開展重點成礦區帶 1∶5 萬地質調查,為地區勘查開發提供基礎地質資料。

4) 進一步加強礦產資源評價工作,評價全地區礦產資源潛力和重點區礦產資源遠景,填補和更新一批基礎性礦產資源評價圖件,開展大中比例尺礦產資源評價,提交一批礦產資源評價基地,為科學制定地區、縣 ( 市) 的礦產資源等規劃提供決策依據。

5) 阿勒泰地區在完成 1∶50 萬區域水文地質調查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地下水資源調查,特別是乾旱、半乾旱地區的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服務於工業、農業、畜牧業和其他社會領域,為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資源依據。

6) 把海量的地質資料轉化為資源潛力。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質成果資料,使各個勘查單位勘查資料共享,建立共有的內部資源網站,並保證資料的真實性和時效性。加強與中國地質調查局、新疆國土資源廳、「358」項目辦公室等相關單位的溝通與交流。及時了解「358」項目進展、存在問題、取得地質成果,加強地質資料匯交管理,強化公益性地質資料轉化力度,促進商業性礦產資源勘查。

7) 實施地質生態環境調查,基本查明阿勒泰地區主要生態保護區的環境地質背景,並提出評價意見。

8) 建立特區基礎地學空間資料庫,開發系列地學成果資料庫,礦業權核查資料庫,建立地質調查信息系統和礦產資源規劃資料庫,建立地質調查數據資料的圖文更新體系。

二、開發利用目標

( 一) 布局合理,結構調整

優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布局,調整礦業結構。劃定不同功能的礦產資源勘查規劃區,科學劃分勘查規劃區塊,合理設置礦業權,促進礦產資源勘查合理布局。阿勒泰地區礦產資源豐富,開發利用強度相對較低,在礦業特區內要嚴格規范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空間秩序,優化礦業開發布局。劃定哈巴河阿舍勒銅礦、富蘊縣蒙庫-可可塔勒鐵鉛鋅礦、喀拉通克銅鎳礦、可可托海稀有金屬礦 4 個重點開采區,加強區內礦產資源規模開采和集約利用。通過劃定礦產資源重點、限制及禁止開采區,調控和保護資源,有效保護環境。通過5 個礦業園區及其工業園區,加快礦業結構調整,延伸產業鏈,增加礦產資源精深加工產品礦種和品種。加快優勢及特色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使礦產資源開發總量與經濟總量增長相適應。鞏固和提高優勢礦產在自治區乃至全國礦產品市場的地位。

( 二) 全面發展,效益集中

以組建采、選、冶、科、工、貿一條龍,勘查開發一體化,產、學、研相結合的大企業、大集團和一批礦產品深加工的現代化企業為目標,開發一批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場佔有率的特色礦產品並形成優勢。有色金屬和稀有金屬開發形成采、選、冶、加工一條龍,建成自治區規模最大、品種最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最高的有色金屬礦業園區和自治區重要的黑色、有色、稀有和貴金屬礦業園區。鈹冶煉和鈹銅母合金及其深加工規模化,在開發低品位、難選冶金礦技術上獲重大突破,在生物氧化提金工藝上填補自治區空白,使得黃金生產快速發展,再創輝煌。

( 三) 優勢轉化,資源配套

1) 把資源潛力轉化為資源優勢,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阿勒泰地區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加強礦產地質勘查,摸清資源家底。一些礦種已經具備礦業深加工的條件,在建設中要大力引進高技術、高水平的礦業深加工項目,延長產業鏈,提高礦產品的附加值,採取礦產資源采、選、冶及深加工發展形式,提高資源利用的綜合效益。提高礦產資源的初次深加工率和資源的二次轉化率,如 2015 年鐵礦的深加工率可達到 100%,球團轉換率達 80%以上,鉛鋅轉化率達 90%以上等。

2) 一般經濟優勢轉化為循環經濟優勢。礦業經濟為地區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考慮到資源的集約節約利用,應加大對礦業發展的研究,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支持和鼓勵區內大型礦山企業發展,引導小型礦山企業的聯合重組,在安排礦產資源領域循環經濟發展示範工程時向阿勒泰地區傾斜,減少環境污染,保護生態環境。

3) 優勢和非優勢資源 ( 地下水) 配套轉化為組合資源優勢。加大地下水的勘查力度,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資源,更好地為礦業經濟服務。

三、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目標

( 一) 提高礦產資源開發水平

1. 提高礦產資源的開採回採率和選礦回收率,減少儲量消耗和礦山廢棄物排放

加強深部和復雜難采鐵礦安全高效開采技術研究和應用,推廣溶浸采礦技術,開發深井采礦技術,探索礦山無廢采礦技術等,提高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回採率。推廣先進適用的資源綜合回收工藝及選礦技術,採用超細粉碎設備和高效節能、環保的大型浮選設備,提高有色金屬礦產和非金屬礦產的選礦回收率。根據各區實際確定,爭取達到井下開採回採率達到 85% 以上,露天開採回採率達到 90% 以上。廢水重復利用率達到 95%以上。

2. 加強礦產資源采選回收率准入管理和監督檢查

新建礦山不得採用國家限制和淘汰的采選技術、工藝和設備,根據現有開採回收率、選礦回收率和綜合利用率的選入標准,達不到要求的不得頒發、延續采礦許可證。強化對開採回採率、采礦貧化率和選礦回收率的監督檢查,引導和強制礦山企業切實提高礦產資源采選水平。逐步實施礦產資源稅費徵收與儲量消耗掛鉤的政策措施,促進礦產資源節約開發。

( 二) 加強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

1. 加強低品位、共伴生礦產資源的綜合勘查與綜合利用,充分利用礦產資源

對具有工業價值的共伴生礦產,統一規劃、綜合開采、綜合利用。重點加強有色金屬、貴金屬、稀有稀散元素礦產等共伴生礦產資源開采、選礦過程中的綜合開發利用。合理開發利用與鐵礦伴生的鈮、稀土、釩、鈦等資源。

2. 完善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的激勵引導機制

推動實施礦產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計劃,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推進低品位、共伴生礦產、礦山固體廢棄物和尾礦資源等的調查工作,全面評價綜合利用潛力。明確尾礦開發的准入條件和技術要求等規定,鼓勵和支持礦山企業開展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以及節能減排,對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技術改造項目和綜合利用項目,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用地優先供給,提供信貸金融支持。

四、發展礦產資源領域循環經濟

按照 「再勘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形成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特區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模式。加大對礦產資源領域循環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建立特區礦業評價指標體系,科學評價礦山企業循環經濟發展狀況。以礦山企業為主體實施循環經濟發展的示範工程,推進共伴生有色多金屬、礦山固體廢棄物和多金屬尾礦資源等綜合開發利用,引導和帶動礦產資源領域循環經濟的發展。探索發展循環經濟的有效模式,大力推進 「綠色礦山」建設,安全、環保、可持續地發展礦業經濟。

最大限度地使用循環水,在生產線設水循環系統,循環利用率在95%以上。冷卻循環系統補充用水優先採用經處理後的生產排水,基地內的綠化和沖洗道路用水將採用中水,實現廢水的資源化。

五、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目標

建立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分類管理機制。分類指導、區別對待,建立完善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的政策激勵機制,加快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進程。實行差別化資金籌措政策,促進新老礦山及資源枯竭型縣 ( 市) 的生態恢復。對於歷史遺留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調動多渠道資金投入恢復治理,到 2015 年,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率達到 35%以上。對於新建的生產礦山,按照 「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明確礦權人的義務,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加強礦山開采和選礦過程中的廢污水處理、廢石尾礦長期堆放的環境污染治理,實現同步恢復治理。

建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保證金制度,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重點工程。在礦山地質環境破壞嚴重、影響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地區,劃定重點治理區,有計劃地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重點開展礦山采空區地面塌陷、水土環境污染和礦山固體廢棄物佔用破壞土地等環境問題治理,改善礦區及周邊地區生態環境。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技術研究與推廣應用。開展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示範,部署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重點工程,促進礦山地質環境明顯改善。加強引進礦山環境保護項目,爭取 2015 年前實施礦山環境保護項目 5 ~8 個,到 2020 年礦山環境保護項目達到 10 個以上。

六、國際合作目標

加強與周邊國家礦業合作,積極利用周邊國家礦產資源,滿足阿勒泰礦業特區建設的資源需求。在 2010 年實現利用哈蒙兩國資源實現突破的基礎上,在 2015 內年爭取實現利用俄羅斯礦產資源的目標,2015 年利用 3 國資源達到: 銅精粉 15 萬 t、鉛精礦 2 萬 t、鋅精礦 3 萬 t、鐵礦石 200 萬 t 等。充分抓住中俄天然氣管道建設機遇,實現油氣深加工突破。

8. 全國地質災害調查規劃的任務和部署

針對不同目的,服務不同領域,採用不同精度,從點、線、面三個層面全面部署全國地質災害調查工作(圖6.1)。

6.3.1 繼續完成全國山區和丘陵區的地質災害普查(1∶10萬)

至2008年,全面完成全國山區和丘陵區677萬km2的地質災害普查,全面建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監測體系,編制防災預案,從根本上切實保證人民生命安全。

(1)主要任務

1)在「以人為本」的原則指導下,查清地質災害或隱患的分布狀況,進行地質災害區劃;

2)通過調查,對地質災害的形成原因、發生條件、危害特點進行全面分析,劃定地質災害易發區;

3)積極為地方政府減災防災服務,協助地方政府建立健全群專結合的地質災害監測體系;

4)開展信息集成與綜合研究,研究地質災害易發區不同誘發因素對地質災害的影響,研究確定各誘發因素誘發地質災害臨界值的理論和方法,特別是山區降雨與地質災害發生的關系研究,研究地質災害預報預警的理論和方法,探索地質災害防治的更有效的手段,提高地質災害的預報預警能力;

5)通過調查,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建立檔案,建設地質災害信息系統。

(2)工作部署

地質災害普查區域為突發性地質災害發育的山區和丘陵區,以縣(市)為基本單元開展普查工作。目前全國山區與丘陵區及其過渡帶面積677萬km2,共計1583個縣(市)。按計劃到2005年,國土資源大調查將部署完成700個縣(市)的調查,面積約208萬km2

2004~2005年,完成84個縣(市)地質災害普查。

2006~2008年,完成883個縣(市),469萬km2的地質災害普查,全面建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監測體系。

6.3.2 開展平原區1∶5萬~1∶25萬地質災害調查

在平原區,針對地面沉降、地裂縫和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開展1∶5萬~1∶25萬地質災害調查。2008年之前,完成長江三角洲、華北平原、汾渭內陸盆地等地區共計16.1萬km2的地質災害調查;2010年之前,完成松嫩平原、遼河盆地、珠江三角洲等地區共計13.9萬km2的地質災害調查。

6.3.3 開展重要經濟區帶、重大工程區、地質災害高發區1∶5萬地質災害調查

2006~2010年,在14個地質災害高易發區(以突發性地質災害為主的區域150萬km2,以緩變性地質災害為主的區域20萬km2)、6個重大工程區和重要經濟區帶,為減少災害損失、保證重大工程合理部署和安全,開展1∶5萬地質災害調查,重點是地質災害隱患點的調查和評價。

(1)主要任務

1)編制「1∶5萬地質災害調查技術要求」;

2)制定「1∶5萬地質災害風險評價方法和標准」;

3)開展14個大區和6個重點工程區1∶5萬地質災害調查,進行風險區劃,提出防治建議;

4)建立調查資料庫。

(2)工作部署

2006~2007年,進行呂梁山以西的黃土高原區、隴東青南地區、秦巴山地區、川東-鄂西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華北平原區、南水北調西線、西氣東輸、寶成輸油管線(1∶5萬)地質災害調查。

2008~2010年,進行湘西-黔西地區、青藏高原東緣區、橫斷山區、藏東南高山峽谷區、遼東-北京北山區、汾渭地區、江漢地區,中俄輸油管線、澀寧蘭天然氣管線、漢川天然氣管線(1∶5萬)地質災害調查。

(3)各區基本情況

1)突發性地質災害調查區:

a.呂梁山以西黃土高原滑坡、泥石流區。本區黃土節理發育,濕陷性強,為壟崗梁峁地貌。多暴雨久雨天氣,激發滑坡所需的臨界暴雨強度較低。

b.隴東、青南滑坡泥石流區。西秦嶺山地,海拔在2500~4500m之間,相對高差在1000~2000m之間,中高山地形。岩體類型以變質岩岩組、碳酸鹽岩組為主。西禮盆地、徽成盆地有碎屑岩類和黃土。年降水量一般為600mm。

c.秦巴山地滑坡、泥石流區。強烈上升的褶斷山地。地層岩石以變質岩和岩漿岩為主,並普遍有小面積黃土分布。斷裂發育。年降雨量在800~1200mm之間。

d.川東、鄂西滑坡、泥石流區。該區以中山地貌為主,坡陡谷深。地層從古生界到中生界皆有出露,以沉積岩建造為主,主要為碳酸鹽岩、碳酸鹽岩夾碎屑岩。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1800mm之間。e.湘西、黔西滑坡、泥石流區。該區地貌為高中山、中山,地形切割強烈。降水豐富。岩石以碳酸鹽岩及碎屑岩為主,斷裂發育。

2)礦業城市。東北地區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許多城市都是因為礦業開采而由小到大發展起來的,遼寧省的阜新、撫順、鞍山及黑龍江省的雞西、鶴崗、雙鴨山等都是這一類型的礦山城市。經過幾十年的開采,有的城市已經面臨著礦產資源枯竭等問題,即使部分城市礦產資源依然豐富,也同樣面臨著長期開采而引發的地質災害問題,地面塌陷、滑坡、崩塌是這類城市主要的地質災害。開展礦山城市地質災害調查,對加速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促進地區經濟穩定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6.3.6 建立和完善地質災害調查信息系統

地質災害調查信息系統建設的主要目標是,地質災害調查的數據採集、數據管理、綜合處理等全過程實施信息化,使地質災害調查工作能夠有效、快捷地應用地理信息系統、衛星定位系統、遙感技術,使地質災害調查信息的綜合處理能力得到提高,實現地質災害調查數據採集和綜合處理的標准化及快速化,把地質災害調查的傳統工作方式轉變為現代數字化工作方式,提升調查工作的技術水平,為實現野外採集、數據傳輸、數據綜合及信息服務的地質災害調查流程信息化奠定基礎。地質災害調查系統主要由野外採集系統與室內桌面處理系統組成。

其主要工作內容是:

1)基於地質調查移動計算機,選用掌上機或平板電腦,集成GPS技術、移動數據傳輸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等,根據地質災害野外調查數據模型,建立野外數據錄入系統、調查點定位系統、數據移動傳輸系統、野外素描圖編繪系統及多媒體影像編錄系統。

2)建立野外數據綜合管理系統。提供野外調查線路設計、野外調查工作部署、野外調查數據接受,野外數據集成管理等功能。

6.3.7 建立和完善地質災害區劃和風險區劃標准體系

建立1∶25萬、1∶10萬、1∶5萬和1∶1萬地質災害區劃和風險區劃指標體系,規范區劃方法和表達形式。

6.3.8 完善地質災害調查技術要求或標准、規范體系

完善1∶25萬、1∶10萬、1∶5萬和1∶1萬地質災害調查技術要求,形成規范的地質災害調查技術標准。

6.3.9 建立地質災害調查制度

建立健全地質災害調查制度,明確調查周期、調查內容、調查責任和資金來源,以保證地質災害調查工作順利開展。

9. 地質災害詳細調查錄入系統 用ACCESS MDB文件導入的,統一編號居然導入之後和導入之前的統一編號不一致。

這個可能需要根據代碼去判斷問題了。最好有附件。

10. 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錄入系統怎麼用

直接按每一項的內容添加就是,其中地質災害點的的錄入可以導入Access和Excel文件。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