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工程地質中泥石流解釋

工程地質中泥石流解釋

發布時間: 2021-03-03 22:38:47

⑴  泥石流勘查中解決的主要地質問題

3.2.1勘查的基本要求

3.2.1.1流域自然環境

(1)流域位置:經緯度位置從1∶10000或1∶50000地形圖上量算,自然地理位置從地圖或有關報告中查取;

(2)流域形態:流域形態對形成泥石流的暴雨徑流影響很大,如漏斗形、櫟葉形、桃葉形等形態的溝域有利於鬆散固體物質的啟動而形成泥石流;

(3)流域面積:在1∶10000或1∶50000地形圖上,用求積儀法或米格紙法量取;

(4)地形地貌:確定溝谷的相對高差,溝床及山脊的最大、平均坡度,各坡度級別所佔的面積比率;

(5)氣象水文:對形成泥石流有控製作用的氣候特徵值主要是溫度和降水量。溫差變化引起溝域岩石風化加劇和冰雪消融等,可直接導致泥石流。暴雨是泥石流產生的主要觸發因素。根據溝域內或附近氣象站觀測資料分析統計前期降水與暴雨過程(24h、1h、1/2h、1/6h雨強)與泥石流暴發的關系。長期觀測最大值與平均值(H年最大、H年平均、H24h最大、H24h平均、H1h最大、H1h平均等);

(6)植被:調查溝域土地類型、植被種屬組成和分布規律,了解主要草種及作物品種的生物學特性。

3.2.1.2地質環境

(1)構造:研究構造(重點是新構造)對地形地貌、鬆散固體物質形成和分布的控製作用,並確定其對泥石流活動的影響程度;

(2)地層:查明溝域新老地層劃分、接觸關系和分布特徵,對控制泥石流形成固體物質的老地層、構造破碎帶、第四系地層重點測繪填圖;

(3)岩性:查明溝域內分布廣的岩層、易風化破碎的軟弱岩層對泥石流固體物質的控製作用,填繪岩性分布圖,統計溝道卵礫石、岩塊的岩性特徵、分析其主要來源區;

(4)地震:查閱地震圖件,了解溝域地震基本烈度;

(5)第四系地質史:填繪溝域內第四系堆積物分布圖,確定第四系各階段溝域或鄰區古地貌;

(6)查明鬆散固體物質的分布、類型、產狀、貯量及運動環境;

(7)確定泥砂沿程補給長度比;

(8)溝口泥石流堆積活躍程度,主要根據溝口堆積扇和大河的相互作用確定;

(9)查明河溝近期一次變形幅度。

3.2.2地球物理勘查解決的主要地質問題

(1)查明泥石流形成區地層分布、岩性,風化層厚度;

(2)查明基岩埋深及基岩面起伏特徵;

(3)查明第四系鬆散堆積物集中地堆積體的分層和厚度;

(4)查明泥石流形成區主要斷裂構造的規模、產狀和破碎特徵;

(5)查明泥石流堆積區中泥石流堆積物的分布、性質、厚度等;

(6)測定岩、土的物理、力學性質,如波速等動力學參數。

⑵ 由泥石流產生的工程地質問題有哪些

1地下水改道導致地陷
2地下水斷流導致下游乾旱
3地表水改道導致原有生態平衡打破魚米之鄉變草場
4地下暗河斷流導致地下水資源枯竭以至於無法恢復持久生態

⑶ 工程地質當中泥石流和滑坡的區別

滑坡是斜坡受到破壞,產生滑動面,土體整體在力(主要是重力)是作用下向下運動
泥石流是發生在山間河谷或坡面上,鬆散堆積物在水動力作用下向下沖擊

⑷ 泥石流相關術語解釋

泥石流是指在山區或者其他溝谷深壑,地形險峻的地區,因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災害引發的山體滑坡並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質容量大和破壞力強等特點。

⑸ 工程地質災害

(1)工程地質災害的類型

國家建設中特別是西部地區,經常遇到滑坡、溶洞、地面下沉、水庫壩基漏水、軟土變形、水土突涌、水下砂體運移、淺層天然氣、岸帶沖淤、砂土液化等工程地質問題,查清引起這些災害的工程地質條件,制訂防治、整治措施,需要工程地球物理探測技術。如南昆鐵路沿線、長江三峽庫區有很多滑坡需要治理,廣西岩溶地區水庫地下漏水問題等,都是工程地質災害。

越來越突出的工程地質災害問題不僅威脅到人民生命安全,而且嚴重地制約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正隨著礦產資源的開發而加劇,中國每年因此而損失約300億元人民幣。近10年來,中國由於崩塌、滑坡和泥石流造成了近萬人死亡,全國400多個市、縣、區、鎮受到嚴重侵害。在全國鐵路沿線分布的大中型滑坡達1000餘處,平均每年中斷交通運輸44次,鐵路沿線有泥石流溝1386條,受危害鐵路達3000km以上;全國有近千座水電站及數百座水庫受到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災害的嚴重威脅,僅雲南省已毀壞水電站360座、水庫50座。由於礦山採掘造成的壓占、采空塌陷所損毀的土地面積超過3000hm2;全國共有16個省(區、市)的46個城市(地段)、縣城出現地面沉降問題,總沉降面積達到48700km2;地裂縫出現在17個省(區、市),總長超過346km。據統計,中國的地質災害共有30種,除火山外,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15種為主要災害。專家認為,中國經濟建設的高度發展和人口的急劇增加,對地質環境的破壞日趨嚴重,中國50%以上的地質災害都與人為因素有關。中國地質災害的成災具有明顯的方向性,地質災害的損失與人口密度、經濟發達的程度呈現出正比。我國目前有400個地質災害重災縣(市),佔全國縣(市)的20%。每年地質災害(不包括地震)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占各種自然災害造成損失的20%~25%,年平均死亡近千人,受傷近萬人,經濟損失難以估量。

(2)工程地質災害的特點

我國工程地質災害的基本特點是:種類繁多,破壞損失嚴重;分布零散而又十分廣泛;防治周期特別長。1998年我國共發生不同規模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突發事件約18萬宗,造成1150人死亡,1萬多人受傷,毀壞房屋50多萬間,直接經濟損失約15.9億元。我國政府對地質災害的危害問題處於極大關注,因此災害評估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研究內容也越來越廣泛,研究的手段也越來越豐富。但是我國畢竟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由於財力和技術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對所有工程地質災害進行全面治理,因而研究發展很不平衡,理論研究也非常薄弱,災害評估沒有得到充分的實踐應用。

(3)工程地質災害的危害

由礦石開采後形成的采空區的突然冒落與塌陷屬於不連續下沉方式曾發生多起事故,造成人員和財產的重大損失。最早在世界上有報道,在1938年英國的一個錫礦山,由於采區冒頂產生沖擊地壓。1958年,德國維爾鉀鹽公司的台爾曼礦也曾發生采空區冒落。1960年1月20日在南非的科爾布魯克諾斯(Coalbrook North)煤礦曾發生一起災難性破壞,當時面積大約3km2左右的房柱法采空區突然陷落,造成了437人的死亡。1962年12月在南非遠西蘭德(FarWestRand)金礦區發生塌陷,當時一個三層的井下破碎硐室突然塌落掉進了一個下部滲坑,造成29人死亡。1970年9月25日,在穆福利拉礦區發生較嚴重的空區突然陷落,造成89人死亡,同時伴隨約45000m3尾礦泥漿淹沒了部分礦井。

我國工程地質災害分布十分廣泛,曾發生過多起地質災害事故。崩塌災害最典型的例子是湖北安遠縣鹽池河磷礦山崩。鹽池河磷礦區位於黃陵背斜東北翼,自1969年以來,在三面(東、西、北)臨空的陡崖下開采磷礦石約60×104t,采空面積達6.6×104m2。由於采空了山腳地區,改變了山體的應力狀態,引起山體開裂。終於在1980年6月3日凌晨發生大規模山崩。高100m的半壁山頭頃刻崩塌,激起巨大氣浪將礦務局建築物席捲而起,直撞到對岸陡壁,撞得粉碎,近100×103m3的碎石堆積在500m×478m左右的范圍內,將鹽池河河谷填埋,形成一座高20~42m的堆石壩,掩埋(死亡)了284人及礦務局的所有建築、機械設備。

據初步調查,全國有災害性泥石流溝1.2萬條,滑坡數萬條,崩塌數千處。1949~1996年共發生「崩、滑、流」災害4600次,其中造成嚴重損失達1001次。1983年3月在甘肅東鄉族發生過一次特大的滑坡,下滑物體總體積達3000×104m3,埋沒了苦順和新莊兩村和德勒村一部分,毀壞農田3000hm2,填埋水庫一座,造成巨大損失。1985年6月,長江西陵峽新灘鎮發生大岩崩,頃刻之間有300多年歷史的新灘古城整個被覆沒,滑坡體沖入長江中土石量約200×104m3,埋沒房屋1000多間,擊毀機帆船13艘,木船64隻,直接損失1000多萬元。由於湖北岩崩調查處預報及時,使1300多居民安全撤離無傷亡。

2010年8月,陝西省安康市普降大到暴雨,受強降雨影響,白河縣四新、卡子、茅坪、構扒4個鄉鎮受災嚴重,導致350戶800餘間房屋被淹,沖毀農田3000餘畝,特別是公路、電力、水利、通信等基礎設施嚴重受損。其中四新鄉和茅坪鎮南貧溝流域通信、電力全部中斷,直接經濟損失1200餘萬元。該區地質條件復雜,千枚岩等易滑地層分布較廣,同時,隨著近年來經濟的迅速發展,導致了人類工程活動的加劇,如開山採石、開荒種田、劈山修路等,嚴重地擾亂了自然地質環境,加劇了該區地質災害突發和群發。

⑹ 下面這句關於泥石流的解釋中的「所飽和」是什麼意思

就是物質積累到一個臨界點,超過這個點,就會形成特殊洪流,明白?

⑺ 舟曲泥石流原因的報告,從工程地質的角度來剖析哦,2000字

我也不是什麼高手,簡單點說,泥石流原因是因為城市的蓋房子地 震 的太多了山上的很多植物都拔了根,以地心的觀察,地震多了會下大雨,震的嚴重的話會下大雨,山上的石頭和植物都泡塌了,都掉到了城市裡……

⑻ 土木工程概論中滑坡和泥石流的概念

在土木工程中來,必須考慮到地自質災害對工程的影響。地質災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和沙土液化等等。滑坡和泥石流指的是山體地質狀況,因基岩存在一定的坡度情況。

1、在災害氣象條件(如長期暴雨)下,使得基岩上的覆土層沿基岩坡度方向下滑的現象稱之為山體滑坡。

2、由山體滑坡現象,而使得覆蓋於基岩上,土層內的泥石混合體,一起呈流塑態快速下滑的現象稱之為泥石流。

⑼ 泥石流勘查的基本規定

1.工程地質測繪

1)遙感解譯:從衛片和航片解譯泥石流區域性宏觀分布、地貌和地質條件;有條件時可用不同時相的影像圖解譯、對比泥石流發展狀態,編制遙感圖像解譯圖,航片比例尺宜為1∶8000~1∶34000。

2)填圖要求:所劃分的填圖單元在圖上標注的尺寸最小為2mm。對於小於2mm的重要單元,可採用擴大比例尺或符號的方法表示。在1∶500或1∶2000的地形圖上可能修建攔擋工程和排導工程地段,其地質界線的地質點誤差不應超過3mm,其他地段不應超過5mm。

3)地質地貌測繪:對全流域及溝口以下可能受泥石流影響的地段,調繪與泥石流形成和活動有關的地質地貌要素,編制相應的地貌圖與地質圖,填繪縱剖面圖與橫剖面圖。流域平面填圖比例尺宜為1∶10000或1∶50000,分區平面填圖比例尺宜為1∶500~1∶5000;縱剖面圖比例尺橫向宜為1∶500~1∶2000,豎向宜為1∶100~1∶500;橫剖面圖比例尺橫向宜為1∶200或1∶500。測繪方法以沿溝追索、實測和填繪剖面為主。

2.水文調查

1)暴雨洪水調查:泥石流小流域一般無實測洪水資料,可根據較長的實測暴雨資料推求某一頻率的設計洪峰流量。對缺乏實測暴雨資料的流域,可採用理論公式和該地區的經驗公式計算不同頻率的洪峰流量。有關計算公式見水文計算手冊。

2)潰決洪水調查:包括水庫潰決洪水、冰湖潰決洪水和堵河(溝)潰決洪水。潰決洪水流量據潰決前水頭、決口寬度、壩體長度、潰決類型(全潰決或局部潰決,一潰到底或不到底)採用理論公式計算或據經驗公式估算,並結合實際進行校核。有關計算公式見潰壩水力學。

3.泥石流體勘查

1)泥痕測繪:選擇代表性溝道,量測溝谷彎曲處泥石流爬高泥痕、狹窄處最高泥痕及較穩定溝道處泥痕。據泥痕高度及溝道斷面計算過流斷面面積,據上、下斷面泥痕點計算泥位縱坡,作為計算泥石流流速、流量的基礎數據。

2)泥石流流體試驗:

·漿體重度測定:泥石流流體重度可根據泥石流樣品採用稱重法測定。泥石流體樣品一般難以採到,可了解目擊者回憶,根據泥痕和堆積物特徵進行配製,採用體積比法測定。

·粒度分析:對泥石流體樣品中大於2mm的粗顆粒進行篩分,粒徑小於2mm的細顆粒用比重計法或吸管法測定顆粒成分。對泥石流體中固體物質的顆粒成分,從堆積體中取樣測定。取樣數量應結合粒徑來確定。

·黏度和靜切力測定:必要時進行黏度和靜切力測定,用泥石流漿體或人工配製的泥漿樣品模擬泥石流漿體,其黏度可採用標准漏斗1006型黏度計或同軸圓心旋轉式黏度計測定;其靜切力可採用1007型靜切力計量測。

3)泥石流動力學參數計算:

·流速:據調查所得泥石流流體水力半徑、縱坡、溝床糙率及重度等參數計算;也可按泥石流的性質和所在地域,選擇合適的地區性經驗公式計算。

·流量:泥石流流量可採用形態調查法(據泥痕勘測所得的過流斷面面積乘以流速)或雨洪法(按暴雨洪水流量乘以泥石流修正系數)確定。暴雨小徑流的地區性經驗公式較多,暴雨洪水流量應採用適用的經驗公式計算。

·沖擊力:泥石流沖擊力是泥石流防治工程設計的重要參數,分為流體整體沖壓力和個別石塊的沖擊力兩種。具體計算方法參照本節「六、泥石流特徵值的確定」部分內容,除此之外還可採用其他公式加以印證。

·彎道超高與沖高:參照泥石流特徵值的確定。

4)堆積物試驗:通過調查、實驗,按《土工試驗方法標准》(GB/T50123—1999)確定泥石流堆積物的固體顆粒比重、土體重度、顆粒級配、天然含水量、界限含水量、天然孔隙比、壓縮系數、抗剪強度和抗壓強度等參數,供治理工程比選和設計使用。

5)泥石流的形成區、流通區和堆積區測繪:①工程治理區實測剖面至少應按一縱三橫控制;②重點區應有1~3個探槽或探坑(井)控制;③各區測繪內容參見表56所列諸影響因素。

4.勘探試驗

(1)勘探

勘探工程主要布置在泥石流堆積區和採取防治工程的地段。勘探工程以鑽探為主,輔以物探和坑探等輕型山地工程。受交通、環境條件的限制,在泥石流形成區一般不採用鑽探工程;當存在可能成為固體物源的滑坡或潛在不穩定斜坡必須鑽探時,勘探線及鑽孔布置參照「滑坡勘查」有關規定執行。

(2)鑽探

泥石流防治工程場址主勘探線鑽孔,宜在工程地質測繪和地球物理成果的指導下布設,孔距應能控制溝槽起伏和基岩構造線,間距一般30~50m。30m寬的溝谷應有1個鑽孔控制,30~50m寬的溝谷應有2個鑽孔控制,寬50m以上的溝谷應以30~50m間距布孔。當鬆散堆積層深厚不必揭穿其厚度時,孔深應是設計建築物最大高度的0.5~1.5倍;基岩埋藏淺時,孔深應進入基岩弱風化層5~10m。

鑽孔的布置應盡可能採用一孔多用,互相結合,使得鑽探工程在勘查中發揮最好的效益。

孔徑的選擇,在鬆散岩層中,考慮其泥石流物質組成的特點,孔徑一般要求在Φ145mm以上;在基岩鑽進中,鑽孔孔徑可適當縮小,但終孔孔徑不得小於Φ91mm。

鑽孔的記錄和編錄:①鑽進中的班報表記錄應真實、及時,按鑽進回次逐段填寫,嚴禁事後追記;②鑽探現場編錄可採用肉眼鑒定、手觸方法,對岩土描述除按規范外,可採用標准化、定量化的方法(孟塞爾色標、砂土粒樣、點荷載儀、袖珍貫入儀),應計算岩心採取率和岩石質量RQD值;③鑽探成果要有鑽孔柱狀圖、岩心編錄及野外現場試驗記錄。

(3)物探

物探工作除作為鑽探工程的補充和驗證外,在施工條件差、難以布置或不必布置鑽探工程的泥石流形成區,可布置1~2條物探剖面,對鬆散堆積層的岩性、厚度、分層、基岩面深度及起伏進行推斷。物探的比例尺應大於地質測繪的比例尺,一般採用1∶25000,1∶10000,1∶50000,1∶2000或1∶100。井中測定可採用更大的比例尺。適宜使用的方法:淺層地震、電阻率法、地質雷達及聲波探測。

物探勘測的范圍:①在泥石流形成區,其測線一般不超過測區單面坡的坡長,深度在20~30m范圍之內;②在泥石流堆積區,測線應能控制住泥石流的分布,深度上也能控制堆積的厚度;③在工程勘測中,物探測線順勘探線布置,其范圍應能達到其所需物探數據;④在孔中垂直測定范圍能控制兩孔之間和孔深范圍。成果報告應按各種物探方法的要求進行編制,最終統一到一種解譯。

(4)坑槽探

結合鑽探和物探工程,在重點地段布置一定數量的探坑或探槽,揭露泥石流在形成區、流通區、堆積區不同部位的物質沉積規律和粒度級配變化,了解鬆散層岩性、結構、厚度和基岩岩性、結構、風化程度及節理裂隙發育狀況;現場採集具有代表性的原狀岩土樣。

探槽的規格:長度以需要為准,深度不超過3m,底寬不小於0.6m,其兩壁的坡度按土質和探槽的深淺合理放坡:①深1m的淺槽中,兩壁坡度為90°;②深1~3m的槽中,密實土層為70°~80°,鬆散土層為60°~70°,在潮濕、鬆土層中不應大於55°。

掘進中的技術要求:①人工掘進,禁止使用掘空底部、使之自然塌落的方法;②禁止採用爆破法;③槽壁應保持平整,松石及時清除,嚴禁在懸石下作業,槽口兩邊0.5m以內不得有堆放的土石和工具;④槽內有兩人以上工作時,要保持3m以上的安全距離;⑤在鬆散易坍塌的地層中掘進,兩壁應及時支護;⑥凡影響人畜安全的探槽,在取得地質成果後,必須及時回填。

探坑、探井的技術要求:①在泥石流的形成區、流通區及堆積區需要進行現場試驗的探坑(試坑),其開口的規格,圓形直徑一般為Φ500mm,方形為50cm×50cm,深度要求在剝去表層之後不小於0.5m;②泥石流勘查中,探井的規格尺寸:探井深一般不超過10m,開口為圓形的直徑為0.8~1.0m,深5m~10m,斷面尺寸長×寬為1.2m×0.8m或1.2m×1.0m,考慮到泥石流物質組成顆粒大小差異大,其開口可適當放大,也可採用梯級開挖;③探井掘進技術參數參看《地質勘查坑探規程》。

探槽、探井地質成果:①在開挖掘進時分別對不同單元體岩、土層的岩性、結構、顆粒級配等進行描述、編錄,圖文應盡量規格化;②探槽要有槽底、兩壁的展示圖,探井要有展示圖,能直觀地反映岩、土體的結構及展布,比例尺:1∶25,1∶50或1∶100;③為防治工程提供設計所需的其他資料。

(5)試驗

對壩高超過10m以上實體攔擋工程宜進行抽水或注水試驗,獲取相關水文地質參數;在孔(坑)內採取岩樣、土樣和水樣,進行分析測試,獲取岩土體的物理力學性質參數;水樣一般只做簡分析,擬建的防治工程應增加侵蝕性CO2測定內容。

採集的岩石要能滿足表5-11制樣的要求,測試數據能夠反映岩石的實際性狀。

表5-11 室內測試岩樣規格表

土樣的樣品數量及測試要求:①泥石流勘查中,泥石流堆積物的顆粒分級及容重是重要參數,根據泥石流堆積物常含有大顆粒的特點,現場測試采樣一般要求500kg左右;②在壩址土體中,每層穩定土層中試樣組數一般不少於6組,擾動土樣的數量可適當減少;③原狀土樣的大小,鑽孔取樣尺寸為直徑10cm,高20cm,在坑槽中采樣,每組樣品尺寸為15cm×15cm×15cm;④泥石流堆積物的顆粒分析,應將≥2cm以上的顆粒在野外篩分,<2cm顆粒送實驗室進行顆分。詳見表512。

表5-12 室內測試土樣規格

水試樣的室內要求:泥石流災害勘查中,對水樣一般只要求作常規項目的分析:在防治工程中,由於大部分工程的基礎置於地下水位之下,要求增加CO2的測定。一般簡分析樣品數量500~1000mL;全分析樣品數量200~300mL;侵蝕性CO2樣品數量250~300mL,加2~3g大理石粉。

5.對各類防治工程提供以下主要設計參數

1)各類攔擋壩:對各類攔擋壩提供主要設計參數是覆蓋層和基岩的重度、預載力布置值、抗剪強度,基面摩擦系數,泥石流性質與類型、發生頻次,泥石流體的重度和物質組成,泥石流體的速度、流量和設計暴雨洪水頻率,泥石流回淤坡度和固體物質顆粒成分,溝床清水沖刷線。

2)其他工程:樁林著重於樁錨固段基岩的深度、風化程度、力學性質,排導槽、渡槽著重於泥石流運動的最小坡度、沖擊力、彎道超高和沖高;導流堤、護岸堤和墩著重於基岩的埋藏深度和性質、泥石流沖擊力和彎道超高、牆背摩擦角;停淤場著重於淤積總量、淤積總高度和分期淤積高度。

6.施工條件調查

結合可能採取的泥石流防治工程技術,調繪施工場地、工地臨時建築和施工道路的地形地貌,並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測圖范圍和精度視現場情況而定。

了解泥石流防治工程周圍所需天然建築材料的分布狀況,對沙石料質量和儲量進行評價。如天然骨料缺少或不符合工程質量要求,須對就近料場的人工料源進行初查。

了解泥石流防治工程周圍的水源狀況並采樣分析,對防治工程生活用水的水質水量進行評價,提出供水方案建議。

7.監測

泥石流監測內容,分為泥石流形成條件(固體物質來源、氣象水文條件等)監測、運動特徵(流動動態要素、動力要素、輸移沖淤等)監測和流體特徵(物質組成及其物理化學性質等)監測。

1)勘查階段:只要求進行簡便的常規監測。

2)降雨觀測:必要時,根據流域大小,在流域內設置1~3個控制性自記式雨量觀測點,定時巡視觀測。觀測點的設置要避免風力影響和高大樹木的遮掩。

3)泥位、流速觀測:有條件時,可進行泥位和流速觀測。

·泥位觀測,觀測站應盡可能設在兩岸穩定、順直的泥石流流通河床段。觀測斷面可設置2個或2個以上。用簡便的斷面索法觀測泥位的漲落過程,精度要求到0.1m。條件許可時,泥位也可採用有線或無線感測器及探頭遙測(如超聲水位計、泥位檢知網、泥位檢知線等)。

·泥石流流速觀測必須和泥位觀測同時進行,數值記錄要和泥位相對應。一般採用水面浮標測速法。

4)預警預報:出現泥石流臨災徵兆時,應及時報告有關部門進行預警預報。泥石流警報,首先要確定預警預報參數臨界值,如泥位觀測報警的泥位臨界值、地聲報警的地聲臨界值、暴雨報警的雨強臨界值。

·斷面泥位觀測法:當監測斷面泥位達到警戒值時,立即發出預警信號;當監測斷面泥位達到避難泥位時,則發出警報信號。

·感測法:將泥石流感測器、地震感測器、地聲感測器、超聲泥位計、泥位高度檢知線等安裝在溝谷適當地點(超聲探頭必須安裝在流域中、下游的主河床內),這樣可以保證泥石流流量處在一個較穩定的范圍內,減少泥石流規模報警的誤差。當泥石流發生時,感測器接受信息,進行預警或報警。

5)監測資料整理分析:除對泥石流監測原始記錄進行整理編目外,還應將監測數據進行重新編號,形成泥石流監測的正式項目。如條件具備,應建立成果資料庫,把全部編目資料存入計算機,以供有關人員查閱。

⑽ 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勘查為例,談談地質災害勘察技術的認識。並說明它與岩土工程勘察的異同

勘查基本是純地質 一般不動鑽機 地調為主
岩土工程一般是結合其他勘察手段的 入物探什麼的 純地質的成分沒那麼大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