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預防地質災害教案
㈠ 怎樣對小學生進行防洪防雷防泥石流防地質災害教育
逃生自救方法
㈡ 如何預防地質災害
1、加強宣傳,提高全社會的地質災害防治意識
積極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內容可包括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地質災害的種類、防治、預報、報告制度,如何安全選擇村民住宅用地防範地質災害,在雨季如何開展地質災害應急處理,災害發生時如何處置及應急救災等內容。各地可按當地實際情況,適時公開進行專題學習和培訓活動,通過報紙、廣播、電視、張貼宣傳畫等效方式,廣泛宣傳地質災害防治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防災減災的相關知識,努力提高廣大幹部群眾的防災意識和搶險救災能力。
2、建立氣象預報預警制度。
地質災害的發生大多與強降雨有關。建立氣象預報預警制度,主要起警示作用,提醒被預警區的人員在下雨的時候提高警惕,注意防範降雨引發的滑坡和泥石流災害,其作用類似於雨天提醒大家帶把傘。為此,很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路的建設與維護工作,強化地質災害監測,開展實際降雨量監測,一旦發現實際降雨量將要達到地質災害發生的臨界值,立即通知地質災害危險區的居民採取措施,及時預防避讓,減少損失。
3、建立群測群防體系。
群測群防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也是實踐證明的、現階段我國最直接、最有效的防災減災手段。必須動員民間力量,也就是發動群眾搞好群測群防,及時發現災情,及時上報災情,及時處理災情。群測群防如同在地災危險區增加了成千上萬個「災害預警器」,有利於地災防治工作的全方位開展,有利於提高防災減災效率和效果。要著手建立災害預防體系,逐級落實責任,明確遇到什麼情況要上報、報到哪兒。遇到緊急情況,按照事先約定的方式,比如敲鑼打鼓或高聲吶喊,盡量減少人員傷亡。
4、建立地質災害監測網路。
不少地質災害由降雨誘發,為此由國土資源部門和氣象部門聯合開展的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是對地質災害進行區域性的預測預報。因此,根據降雨氣象預報,結合地質災害發生的地質條件,可以對那些主要由降雨誘發的地質災害進行預測預報。由於氣象部門的監測點多集中在市區和平原,在山區的監測點相對少。而地質災害多發在山區,建立地質部門自己的降雨監測點迫在眉睫。
5、加強地質災害工程實踐
(1)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質災害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適用條件及方式:大多數房後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質滑坡,選用滑坡後緣地表排水、前緣支擋或削方減載護坡等工程措施較為適應。
(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樹造林,種草護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應用范圍廣、投資省,能促進生態平衡,改善自然環境條件,防治作用持續時間長的特點,需較長時間才能發揮其效益。根據調查區地質災害特點和自然經濟條件,泥石流區,地面塌陷區及水土流失區應採取封山育林,退耕還林等防治措施,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和經濟損失。
(3)避讓措施
①雨天避讓措施。對災害隱患點和變形斜坡,採取雨天臨時避措旌,各鎮在防災預案的基礎上編制安全轉移預案,雨天對受威脅戶。一作轉移地點安排。應根據就近原則、轉移地(接受戶)不受地質災害或其它災害威脅的原則進行操作。
②搬遷避讓措施。對一些危險性大、危害性嚴重的地質災害,防治費用超過搬遷費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質災害威脅的,採用搬遷避讓措施。調查區需搬遷避讓或已搬遷的災點。
㈢ 地質災害如何防範
要想防範地質災害,就要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積極地提高防範意識,在災害來臨的時候及時撤離,聽從管理人員的指揮,不要輕易在危險地帶停留,並且各地方要做好防治能力監測工作,進行主動防範。
一、地質災害的分類地質災害主要指的是自然或者人為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產生威脅、對環境造成破壞的地質現象。地質災害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規律與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都有密切相關的聯系。一般的地質災害主要包括崩塌、泥石流、山體滑坡、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水土流失、地震、火山等。
對於我們老百姓來說,在發生泥石流、塌方的情況下,千萬不要在危險的地方停留,一旦發現險情,應及時向地方相關部門報告。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你們明白了嗎?
㈣ 誰有「防震救災」主題班會教案
防震救災 珍愛生命》主題班會
六年級六班
【班會目的】
1、掌握地震到來時在各種情況下的應急措施。
2、關愛生命,快樂學習生活每一天。
【班會准備】
1、學習防震救災應用小知識
2、防震救災知識競賽試題
3、抗震救災英雄故事
【主持人】商瑜劉亞傑滿譯文
【記錄人】肖雅琦
【時間】2009.5.11
【班會過程】
一、學習地震到來時在各種情況下的應急措施:
(方法:以小組為單位先討論,後整理答案,並與大家共同學習與掌握)
1、學校人員如何避震?
在學校中,地震時最需要的是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冷靜與果斷。有中長期地震預報的地區,平時要結合教學活動,向學生們講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識。震前要安排好學生轉移、撤離的路線和場地;震後沉著地指揮學生有秩序地撤離。在比較堅固、安全的房屋裡,可以躲避在課桌下、講台旁、教學樓內的學生可以到開間小、有管道支撐的房間里,決不可讓學生們亂跑或跳樓。
2、學生在學校如何避震?
地震到來時,如果正在教室上課的,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千萬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陽台上去!如果正在操場或室外的,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後應當有組織地撤離,必要時應當在室外上課。
3、家庭如何避震?
地震預警時間短暫,室內避震更具有現實性,而室內房屋倒塌後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倖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為避震空間。這主要是指大塊倒塌體與支撐物構成的空間。室內易於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是:炕沿下、堅固傢具附近;內牆牆根、牆角;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的地方。
(1)抓緊時間緊急避險。如果感覺晃動很輕,說明震源比較遠,只需躲在堅實的傢具底下就可以。大地震從開始到振動過程結束,時間不過十幾秒到幾十秒,因此抓緊時間進行避震最為關鍵,不要耽誤時間。
(2)選擇合適避震空間。室內較安全的避震空間有:承重牆牆根、牆角;有水管和暖氣管道等處。屋內最不利避震的場所是:沒有支撐物的床上;吊頂、吊燈下;周圍無支撐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鏡子)和大窗戶旁。
(3)做好自我保護。首先要鎮靜,選擇好躲避處後應蹲下或坐下,臉朝下,額頭枕在兩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邊牢固的物體,以免震時摔倒或因身體失控移位而受傷;保護頭頸部,低頭,用手護住頭部或後頸;保護眼睛,低頭、閉眼,以防異物傷害;保護口、鼻,有可能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氣。
4、公共場所如何避震?
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不要擁向出口,要避免擁擠,要避開人流,避免被擠到牆壁或柵欄處。
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 用書包等保護頭部;等地震過去後,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在商場、書店、展覽、地鐵等處:選擇結實的櫃台、商品(如低矮傢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櫃台;避開高大不穩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或懸掛物。
在行駛的電(汽)車內: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傷;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過去後再下車。
5、戶外如何避震?
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 不要隨便返回室內。
避開高大建築物或構築物: 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牆的建築; 過街橋、立交橋; 高煙囪、水塔下。
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變壓器、電線桿、路燈等;廣告牌、吊車等。
避開其他危險場所:狹窄的街道;危舊房屋,危牆;女兒牆、高門臉、雨篷下;磚瓦、木料等物的堆放處。
6、避震要點:
震時是跑還是躲,我國多數專家認為: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易於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處開闊、安全的地方。
身體應採取的姿勢: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明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
7、專家建議,應該有意識地掌握一些科學適用的避震策略:
策略一:震時保持冷靜,震後走到戶外。這是避震的國際通用守則,國內外許多起地震實例表明,在地震發生的短暫瞬間,人們在進入或離開建築物時,被砸死砸傷的概率最大。因此專家告誡,室內避震條件好的,首先要選擇室內避震。如果建築物抗震能力差,則盡可能從室內跑出去。專家建議,地震發生時先不要慌,保持視野開闊和機動性,以便相機行事。特別要牢記的是,不要滯留床上;不可跑向陽台;不可跑到樓道等人員擁擠的地方去;不可跳樓;不可使用電梯,若震時在電梯里應盡快離開,若門打不開時要抱頭蹲下。另外,要立即滅火斷電,防止燙傷觸電和發生火情。
策略二:避震位置至關重要。住樓房避震,可根據建築物布局和室內狀況,審時度勢,尋找安全空間躲避。最好找一個可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蹲在暖氣旁較安全,暖氣的承載力較大,金屬管道的網路性結構和彈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動時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氣管道通氣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員窒息;管道內的存水還可延長存活期。更重要的一點是,被困人員可採用擊打暖氣管道的方式向外界傳遞信息,而暖氣靠外牆的位置有利於最快獲得救助。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當躲在廚房、衛生間這樣的小開間時,盡量離爐具、煤氣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遠些。若廚房、衛生間處在建築物的犄角旮旯里,且隔斷牆為薄板牆時,就不要把它選擇為最佳避震場所。此外,不要鑽進櫃子或箱子里,因為人一旦鑽進去後便立刻喪失機動性,視野受阻,四肢被縛,不僅會錯過逃生機會還不利於被救;躺卧的姿勢也不好,人體的平面面積加大,被擊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難機動變位。
策略三: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內。這是確保在都市震災中獲得他人及時救助的重要原則。不要靠近煤氣灶、煤氣管道和家用電器;不要選擇建築物的內側位置,盡量靠近外牆,但不可躲在窗戶下面;盡量靠近水源處,一旦被困,要設法與外界聯系,除用手機聯系外,可敲擊管道和暖氣片,也可打開手電筒。
8、震後如何自救?
地震時如被埋壓在廢墟下,周圍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極小的空間,你一定不要驚慌,要沉著,樹立生存的信心,相信會有人來救你,要千方百計保護自己。
地震後,往往還有多次餘震發生,處境可能繼續惡化,為了免遭新的傷害,要盡量改善自己所處環境。在這種極不利的環境下,首先要保護呼吸暢通,挪開頭部、胸部的雜物,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濕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體;擴大和穩定生存空間,用磚塊、術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餘震發生後,環境進一步惡化。
設法脫離險境。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盡量保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呼救信號,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動,這樣會大量消耗精力和體力,盡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或閉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如果受傷,要想法包紮,避免流血過多。
維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廢墟下的時間比較長,救援人員未到,或者沒有聽到呼救信號,就要想辦法維持自己的生命,盡量尋找食品和飲用水,必要時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二、小組之間防震減災知識競賽:(滿譯文)
(方法:必答和搶答;每一小組整理共同完成一份知識競賽試題)
附題目:
防震減災知識競賽試題
一、判斷題
1、我國防震減災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
2、震中距是指從地面上的一點到震中的距離。震中距越大,也就是距離發生地震的地方越遠,造成的破壞越大。
3、我國對地震預報實行政府統一發布制度。
4、地震發生時,如果在室內,應選擇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易於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
5、在室內避震,應選擇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易於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
6、目前世界上記錄到的最大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發生在智利的8.9級地震。
7、地震三要素分別是:發震時刻、地點、震級。
8、在操場或室外遇到地震時,要就近靠在高大建築、電桿旁、水塔下。
9、在2004年國務院召開的全國防震減災工作會議上,提出了「突出重點,全面防禦;健全體系,強化管理;社會參與,共同抵禦」的防震減災工作三大戰略要求。
10、當聽到地聲時,大地震就可能發生了。這時候應該立即離開房屋,採取緊急防禦措施,選擇室外開闊、安全的地方安置下來。
二、單項選擇題
11、讓人產生震感而又不會造成較大破壞的地震通常稱為有感地震,它的震級范圍一般是______級。
A、≤2.9 B、3~4.5 C、4.6~5.9 D、≥6
12、震級相差一級,能量釋放相差______倍。
A、10 B、30 C、80 D、100
13、按地震成因劃分,目前世界上發生的地震90%屬於_______類型。
A、構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塌陷地震 D、人工地震
14、建築物的地基應選在_______地方。
A、舊沙灘上 B、基岩完整且穩定的地方 C、活動斷裂帶上 D、古河道上
15、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它是______的一種表現形式。
A、地球內部物質運動和能量釋放 B、地下水過度開采 C、天氣突然變化 D、森林過度採伐
16、對地震時處於黑暗窒息、飢渴狀態下埋壓過久的人,救出後正確的護理方法是_______。
A、蒙上眼睛,慢慢進食,處於自然呼吸狀態 B、盡快拖出來進食 C、盡快拖出來輸氧
D、拖出來自由活動
17、地震時遇到毒氣泄漏應用濕布捂住口鼻_______逃離。
A、沿逆風方向盡快 B、沿順風方向盡快 C、不擇方向盡快 D、原地不動待救
18、在我國發生的自然災害中,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是________。
A、氣象災害 B、地質災害 C、地震災害 D、洪水災害
19、樓房避震應該_______。
A、跳樓 B、躲在窗下 C、用忱頭或軟墊護住頭部,就近躲在床、桌下等「安全形」或廚房、衛生間、儲藏室等小開間內 D、乘電梯下樓
20、地震引起火災時,要用_______捂住口鼻,逆風匍匐逃離火場。
A、布 B、折成三折八層打濕後的毛巾 C、紙 D、手
21在我國,地震預報的發布權在_______。
A、中國地震局 B、省級以上人民政府 C、地震預報專家 D、省地震局
22、減輕地震災害的工程性措施包括_______。
A、開展防震減災知識宣傳 B、制定防震減災規劃 C、對建設工程進行抗震設防
D、制定地震應急預案
23、在學校上課遇到地震時,要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________。
A、窗口旁 B、課桌邊 C、過道上 D、樓道內
24、在操場或室外遇到地震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________。
A、頭部 B、腹部 C、胸部 D、手臂
25、在公共場所避震,不要慌亂, ________。
A、暫時躲在大型超市的貨架下,待震後撤離現場 B、暫時躲在影劇院和體育館的排椅、商場的的立柱和牆角處,,待地震過後有秩序地撤離現場 C、盡快靠近柵欄,翻越柵欄逃生 D、拚命沖到門口逃生
26、在商場、書店、展覽館、地鐵等處避震,應選擇______的櫃台、商品(如低矮傢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保護頭部。
A、玻璃 B、結實 C、漂亮 D、鮮艷
27、乘坐正在行駛的電(汽)車內遇到地震時,_______ 。
A、跳車 B、要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等地震過去後再下車 C、站在原地拉緊扶手,等地震過去後再下車 D、坐在原位不動,等地震過去後再下車
28、在戶外避震應就近選擇_______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A、堡坎下 B、開闊地 C、廣告牌下 D、建築物旁
29、震後救人的原則是______。
㈤ 小學生地質災害防範從哪幾個方面
發現地質災害險情或者災情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立即向當地人民政府或者國土資源專主管部門報告。其屬他部門或者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接到報告的,應當立即轉報當地人民政府。
當地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後,應當立即派人趕赴現場,進行現場調查,採取有效措施,防止災害發生或者災情擴大,並按照國務院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關於地質災害災情分級報告的規定,向上級人民政府和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報告。
接到地質災害險情報告的當地人民政府、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動員受到地質災害威脅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員轉移到安全地帶;情況緊急時,可以強行組織避災疏散
摘自:http://www.pzhgt.gov.cn/ShowArticleContent.asp?InfoId=1665
㈥ 防地質災害教案
高中地理地質災害教案
一、地質災害的種類很多,例如地震、地裂縫、構造斷裂、火山噴發、滑坡、泥石流等,教材中主要講述了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四種地質災害。教材對這四種災害的表述方法基本相同:一講成災原因;二講災害本身的一些基本知識,如「地震」一段介紹了震級,「火山」一段介紹了火山的類型;三講危害,這是教材的重點內容。滑坡和泥石流雖然誘發的原因不同,但主導因素都是斜坡重力作用,分布的地區也基本相同,為了減少重復,教材把這兩者放在一起講述。
授課時教師首先可由1999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防治地質災害」引入新課,並指出地質災害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嚴重威脅,地質災害是不可避免的,面對它的挑戰,應使學生增強防災、減災意識。
教師介紹主要地質災害的特點時,可指導學生讀圖4.53,圖4.55,圖4.58,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並通過圖4.54,圖4.56,圖4.57,使學生對地質災害的破壞性形成直觀印象。對於一些較為簡單的知識(如地震和火山的分類),教師可指導學生進行自學。另外,還要聯系初中所學知識加以理解。
二、在講述地質災害的基礎上,本節從各地質災害之間的關繫上進一步做了分析,這種動態的觀點、聯系的觀點不僅對深入分析地質災害的成因是必要的,而且符合教材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的要求,教材通過具體例子介紹了地質災害三方面的關聯性。第一方面說明了同一地域地質災害生成的關聯性,第二方面說明了一次地質災害中原發災害和誘發災害生成的關聯性,第三方面說明了人類活動與災害的關聯性。
講述地質災害的關聯性時,應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培養學生運用動態的、聯系的觀點深入分析地質災害的成因。教師可舉例說明地質災害三個方面的關聯性。例如,有關資料表明,全世界的滑坡災害中,70%以上與人類工程活動有關,從而說明人類活動對地質災害的影響。講完地質災害的關聯性,可隨即安排學生做課後活動第1~2題,以達到鞏固和反饋的目的。
三、教材最後講述地質災害的防禦。教材中講了三方面的問題,其核心為依靠科學技術的進步是減輕災害的基本途徑。在防災、抗災、減災的諸多領域中,首先需要對地球系統的整體性有更多的認識,尋找各種自然災害發生的規律及其災害間的相互聯系,這一切都要建立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一些具體的工程措施的設計和實施,也要有科學技術的支持。加強災害管理法制建設和健全減災規劃管理制度也是災害管理的重要方面。
「地質災害的防禦」內容比較簡單,可引導學生自學,教師可補充地震前兆、地震防禦措施等有關知識,引導學生閱讀課後「中國地殼運動觀測網路工程」,以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另外,要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自然災害的發生,關鍵是樹立預防為主,加強監測、預報的觀念,以求防災、減災、免災。
㈦ 教案地質災害小班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知道影響物體在坡面下滑速度的重要因素。
2、能夠積極主動地探究問題、合作設計和實驗,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活動准備】
1、操作材料(紙板、小車、紙、毛巾、長條木板積木);
2、記錄表A、B,鉛筆。
【活動過程】
一、從日常生活導入。
提問:你們玩過滑滑梯嗎?滑滑梯由哪些部分組成?
1、教師出示不同坡度的兩個滑滑梯斜坡,將同樣的兩輛小車放在滑滑梯上。
提問:哪邊會跑得更快?
2、出示記錄表,引導幼兒學習使用。
提問:怎樣製作記錄表,把實驗和實驗結果記錄下來(引導幼兒使用圖示法)
二、幼兒合作操作,師觀察指導。
1、幼兒自由組隊,3~4人一組,進行斜坡搭建,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
2、幼兒合作探究相同小車在不同斜坡高度上下滑速度的快慢,並記錄在記錄表上。
3、分享實驗結果。
提問:你們發現了什麼?怎樣才能讓小車贏呢?
小結:原來斜坡的坡度越平緩,車子滑落的速度就越慢;相反,積木越多,坡度越陡,小車滑落的速度就越快。
4、幼兒繼續探究相同小車在不同光滑度的坡面上下滑速度的快慢,並記錄。
5、歸納小結實驗結果:
提問:這次你們又發現了什麼秘密呢?
小結:原來我們的小車速度的快慢,也跟斜面的光滑度有關,表面光滑的小車滑落的速度就會快,表面粗糙的小車滑落的速度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