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積極開展地質災害防治
⑴ 關於做好地震引發地質災害有關防範工作的函
國土資應急辦函〔2013〕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土資源局:
近日,雲南、廣西、四川省(區)等地連續多次發生地震,部分地區出現持續雨雪異常天氣,引發突發性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增加。雲南、廣西等省(區)在地震發生後,立即派出地質災害防治應急專家組趕赴地震現場,會同當地國土部門開展地震次生地質災害隱患應急調查、排查和群測群防等工作,防範意識強、工作積極主動,值得各地學習借鑒。「兩會」將至,地質災害防範工作依然艱巨,各省(區、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繼續做好有關防範工作。現就有關工作要求如下:
一、繼續加強領導,提高防範意識
各省(區、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繼續加強領導,提高防範意識,堅持以人為本,密切關注地震影響和氣候變化,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繼續落實各項地質災害防範措施,全面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和應急值守工作。
二、加強隱患排查,做好預報預警
各省(區、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在發生地震和強降雨雪後,要即刻部署,加強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排查、巡查和復查工作,對地質災害易發區隱患點,要落實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設置相應警示標志,切實加強監測預警等各項措施,尤其對於公路、鐵路以及建設項目施工地區,要加強對不穩定斜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排查,責成有關單位及時採取應急排危除險措施,以消除隱患。
三、繼續加強值守,確保信息暢通
各省(區、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加強地質災害應急值守工作。尤其是「兩會」前後,要選派責任心強、熟悉業務的應急值守人員,實行24小時專人值班,負責同志要輪流帶班指導。要繼續強化信息報送工作,確保信息及時准確。一旦出現重、特大地質災害災情險情,要及時核對報告信息,並即時啟動應急響應,要在第一時間組織應急工作組趕赴現場,幫助和指導當地政府做好搶險救災工作,最大限度減少生命和財產損失。
有重要情況,及時報部。
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管理辦公室
2013年2月21日
⑵ 年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情況
2013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地方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國土資源系統積極努力,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成功避讓地質災害1757起,避免人員傷亡18.8萬人,挽回經濟損失19億元。
一、地質災害災情及特點
全國共發生地質災害15403起,造成669人死亡失蹤,直接經濟損失102億元。特點如下:
(一)西南和西北地區災情較重。地質災害造成西南地區的重慶、四川、雲南、貴州、西藏425人死亡失蹤,西北地區的陝西、甘肅71人死亡失蹤,分別占總數的64%和11%。以上地區直接經濟損失93億元,占總數的91%。
(二)類型以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為主,小型居多。全國發生滑坡9849起、崩塌3313起、泥石流1541起,分別占總數的64%、22%和10%。小型地質災害14461起,占總數的94%。
(三)以降雨、融雪和地震等自然因素引發為主。西南、東南等地遭受極端強降水或強台風,過程雨量大、涉及范圍廣,四川蘆山、甘肅岷縣和漳縣等地發生強烈地震,引發了大量的地質災害。這些自然因素引發的地質災害14847起,占總數的96%。
二、防治工作部署實施科學有力
針對地質災害時空分布規律,我部認真研判趨勢,多次動員部署,督促落實防治措施,快速做好應急處置,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一)提早安排部署,明確年度防治任務。部黨組在年初提出總體工作要求,2月組織地方和專家分別召開了全國和三峽庫區趨勢會商會,3月對防治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之後又通過汛前全國視頻會、10多次發文發電,對防治工作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按照中組部培訓計劃,舉辦「地質災害防治」縣長專題研究班。全面啟動地質災害防治10大類146項標准規范編制工作。各省(區、市)召開省級防治工作會議80次,研究部署地質災害工作。近99萬人參加了各地組織的地質災害知識培訓活動。
(二)全年監督指導,強化巡查排查復查。50餘次派出由部領導和司局負責同志帶隊的工作組檢查指導,在31個省(區、市)安排100多名區片專家長期駐守。姜大明部長、徐德明副部長、汪民副部長等部負責同志多次赴湖北、重慶、四川、雲南、甘肅、陝西等地調研指導。針對局地強降雨、台風等天氣和地震,各地充分發揮群測群防體系作用,做到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後復查和震後全面排查。全國組織省市縣三級督促檢查組、隱患巡查組超過1萬次,省級專家3468人次參與巡查指導工作。
(三)積極組織協調,加強重點地區防治。與地方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多次召開專門會議,研究推進三峽庫區、汶川和玉樹以及彝良地震災區、舟曲泥石流災區、四川蘆山地震災區、甘肅岷縣漳縣地震災區等重點地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指導國資委加強中央企業工程建設領域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啟動地質災害防治高標准「十有縣」建設,得到各地積極響應。組織編制三峽庫區年度防治項目實施方案,完成三峽庫區三期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竣工驗收工作。三峽庫區連續11年實現地質災害零傷亡,防治效益日益凸顯。
(四)加強應急處置,有效避免更多損失。召開全國地質災害應急工作會議暨業務培訓,部署應急管理,提升信息報送、應急處置等能力。針對1月11日雲南鎮雄滑坡、3月29日西藏墨竹工卡滑坡、4月20日四川蘆山地震、7月10日四川都江堰滑坡、7月22日甘肅岷縣漳縣地震等20多次重大地質、地震災害和強降雨過程,及時啟動應急響應,派出工作組指導開展應急處置工作,避免二次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三、防治體系建設成效明顯
我部將以地質災害防治為主的地質環境保護工作擺在國土資源管理的重要位置,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國發〔2011〕20號),全面推動地質災害調查評價體系、監測預警體系、防治體系和應急體系建設,成效明顯。
(一)調查評價取得顯著進展。全國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29萬處,威脅1800萬人和4858億財產的安全,其中特大型3363處、大型13280處。在全面完成全國山地丘陵區地質災害調查的基礎上,推進地質災害詳細調查工作和重要隱患點勘查工作。全國完成詳細調查的縣(市、區)達645個,完成勘查工作的隱患點達10314處。通過開展調查評價工作,進一步掌握了我國地質災害分布和威脅情況。
(二)監測預警得到有效落實。2013年,我部與中國氣象局繼續推進氣象預警預報工作,全國已有31個省(區、市)、323個市(地、州)、1880個縣(市、區)建立了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體系,比2012年增加20個市(地、州)、302個縣(市、區)。共製作全國性氣象預警產品170份,通過中央電視台發布111次,頻度和精度均有較大提高。組織開展地質災害應急演練22375次,參加人數128萬餘人。全國共有29.7萬名群測群防監測員,達到了地質災害隱患點全覆蓋。
(三)防治力度不斷加大。中央財政投入45億元開展特大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央和地方連續8年每年各投入10億元,支持雲南開展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繼續推進湖北五峰、甘肅東鄉等重大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全國共有29個省(區、市)、208個市(地、州)、1179個縣(市、區)設立了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資金,比2012年增加6個省(區、市)、32個市(地、州)、247個縣(市、區)。2013年,全國各級財政投入防治資金近200億元,四川、貴州、雲南、廣東、湖南投入均超過5億元,四川省達19億元。
(四)應急體系更加完善。大力推進地質災害易發區防治機構隊伍建設。全國共有20個省(區、市)、161個市(地、州)、990個縣(市、區)建立了地質災害應急管理機構,26個省(區、市)、171個市(地、州)、420個縣(市、區)建立了應急技術指導機構。各地應急專家隊伍不斷壯大,全國共有地質災害應急專家近3000名。
四、關於2014年防治工作安排
2014年,我們將繼續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
一是大力提升基層地質災害防治能力。以高標准「十有縣」建設為抓手,從「有制度、有機構、有經費、有監測、有預警、有評估、有避讓、有宣傳、有演練、有效果」等方面推進基層的地質災害防禦能力。
二是強化汛期和重點地區工作。有序、有力、有效開展趨勢研判、動員部署、氣象預警預報、督促檢查和總結交流等工作。以巡查排查、應急演練、宣傳培訓、專業指導為手段,提升群測群防監測和應急避險能力。
三是積極協調有關部門推進重點地區防治工作。加大力度,加快進度,盡快消除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社會高度關注、危害性大的重特大地質災害隱患。
國土資源部
2014年1月20日
⑶ 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開展雨雪冰凍天氣引發地質災害防範工作督查和乾旱災害情況調研的通知
國土資電發〔2011〕7 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廳 (國土環境資源廳、國土資源局、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
近期,我國部分地區出現極端天氣情況。華北、黃淮等地出現不同程度的氣象乾旱,南方部分地區出現雨雪冰凍災害。國務院領導對此高度重視,作出重要批示。部領導要求堅決貫徹落實國務院領導批示精神,做好雨雪冰凍天氣引發地質災害防範和乾旱災害應對工作。部決定派出工作組,分赴有關省開展應對極端氣候情況督查和調研,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開展雨雪冰凍天氣引發地質災害防範工作督查
福建、貴州、湖北、湖南、雲南等南方各省要按照 《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領導同志批示精神 切實做好雨雪冰凍天氣引發地質災害防範工作的通知》(國土資電發 〔2011〕1 號)要求,全面部署,加強監測預警和應急值守,切實做好雨雪冰凍天氣引發地質災害防範工作。部派出督查組,分別對福建、貴州、湖北、湖南、雲南五省當前地質災害防範工作進行督查。
(一)湖南、雲南組
組長 柳 源 地質環境司巡視員
成員 王聯軍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環境室副主任
(二)福建、貴州組
組長 殷躍平 中國地質調查局副總工
成員 卓弘春 地質環境司幹部
連建發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高工
(三)湖北組
組長 田大佑 地質環境司副司長
成員 付小林 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指揮部教授
二、開展東部六省乾旱災害情況調研
去年 10月份以來,華北、黃淮等地降水偏少,部分地區出現旱災,對冬小麥等農作物造成嚴重影響。據氣象部門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內旱情仍將繼續發展。我部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利用多年累積的水文地質工作資料,為抗旱找水工作提供技術服務和指導。為進一步摸清當前乾旱災害形勢,部派出調研組,分赴河北、河南、山西、山東、安徽、江蘇等六省開展乾旱災害應對情況調研。
(一)河北、河南組
組長 徐建芳 地質環境司副司長
成員 張兆吉 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副總工
孫繼朝 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教授
(二)山西、山東組
組長 文冬光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環部副主任
成員 郭建強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環中心副主任
邢衛國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環中心總工室主任
(三)安徽、江蘇組
組長 陶慶法 地質環境司副司長
成員 羅開洋 地質環境司幹部
段曉康 地質環境司幹部
三、有關要求
各督查、調研組於 1月21日前出發,分別對南方雨雪冰凍引發地質災害防範工作開展督查,對東部六省乾旱災害情況進行調研。要摸清當前情況,充分與當地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交換意見,了解地質災害防範和抗旱工作的實際需求,並於 1月27日前將有關情況報部。
除上述各省外,其他各省 (區、市)如有相關情況,請及時報部地質環境司。
聯系人: 地質環境司 李建中
電話: 010 -66558300
傳真: 010 -66558316
國土資源部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九日
⑷ 關於對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行通報的通知
國土來資電發〔2011〕122 號
各省 (區、源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
為了加強地質災害信息和有關材料報送工作,經部領導同意,自 2011 年 8月份起,我辦將在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通報》中對各省 (區、市)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情況進行通報,通報主要內容如下:
一、上報地質災害災情、險情及成功預報等信息情況。
二、抽查應急值班情況。
三、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情況。
四、落實發文情況。
五、報送文件情況。
六、其他需要通報的情況。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通報》每月初印發,主要對上一月情況進行通報。希望各省 (區、市)高度重視,認真做好地質災害信息和有關材料報送工作。
國土資源部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二日
⑸ 如何貫徹落實《雲南省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實施立案》
憂百姓之憂,慮百姓之慮,解百姓之困,鑄百姓之安。省委、省政府決心加大力度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2010年11月,省政府率全國之先,下發了《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加大防治投入、建立健全規劃、深入開展調查評價、全面提高監測預警能力、加強隱患動態巡查排查、提高分類治理水平、提高應急能力、提高科技防災水平、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完善工作機制「十項重大措施」作了明確要求,實現由被動救災向主動防災的轉變;2011年以來,每年汛期前省政府組織召開全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議安排部署工作;2013年,省政府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的通知》,對群測群防工作責任分工、監測員制度、工作體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作為省委、省政府重點督查的20個重大事項之一。出台並實施《雲南省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實施方案(2013-2020年)》。力爭「十二五」期間全省地質災害年均損失比「十一五」期間降低15%,受地質災害威脅人口減少20%。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迎來了重大歷史機遇。
基本情況
山地佔全省國土面積的94%
級以上烈度地區占國土面積的84%
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和中易發區占國土總面積的78.68%
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發現地質災害隱患22469個,其中因自然因素引發的20526個,人為因素引發的1943個;滑坡約占隱患總數的75%
⑹ 國土資源部中國氣象局關於進一步推進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的通知
國土資發〔2011〕135 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氣象局,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國家氣象中心、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
為深入貫徹落實 《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 (國發 〔2011〕20 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發布工作的意見》(國辦發 〔2011〕33 號)和 《國土資源部與中國氣象局關於深化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合作的框架協議》有關精神,進一步推進全國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共同推進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體系建設
地方各級國土資源、氣象部門要根據地質災害實際情況,圍繞地質災害防治氣象服務需求,採用多種方式,爭取多方支持,依託現有資源,共同推動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建立綜合的地質災害氣象觀測站網,加快對易發區及周邊地區氣象觀測站的升級改造,加強對已建氣象設施的維護和保障,使氣象觀測設施處於良好運行狀態,以滿足地質災害易發區市 (地、州)、縣 (區、市)的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順利開展的需要。
二、健全完善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信息共享平台和應急聯動工作機制
地方各級國土資源、氣象部門加快建設地質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和氣象預報預警信息的共享平台,建立會商機制,共同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信息。要建立應對惡劣天氣特別是突發強降雨等極端氣象條件的應急聯動工作機制。國土資源部門應根據地質災害氣象預警信息,加強應急值守,一旦發生 4 級以上地質災害氣象預警的災害性天氣,要及時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切實做好應對防範工作。氣象部門應加強 4 級以上地質災害氣象預警災害性天氣的監測、預報、預警和服務保障工作,根據國土資源部門提供的地質災害發生情況,組織開展加密觀測和針對性的預報服務會商,及時提供氣象服務信息,並提出相關防範意見和措施建議。要依託現有通信專線,進一步加強雙方信息數據共享,重點加強地質災害易發區監測、災害數據的充分共享。要進一步加強應急聯動能力建設,完善雙方信息互通制度,拓展災害應急聯動方式渠道,豐富應急聯動技術手段。雙方要明確各自的責任部門、聯絡人員及聯系方式,做到責任到人。
三、大力推進地質災害氣象業務標准體系建設
要加強科研和聯合攻關,大力推進地質災害防治氣象業務標准體系建設,不斷提高地質災害氣象監測預警預報精細化水平。地方各級國土資源、氣象部門要聯合制定地質災害易發區氣象觀測站建設安裝、運行維護、檢測校準、通訊協議、信息交換共享、預報服務產品製作、信息發布等方面的規范和標准,充分利用各自的資源和技術優勢,形成合力,共同加快相關標准和規范的編制工作,促進地質災害氣象業務的規范化發展。聯合加強對各級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業務人員的培訓,提高業務水平和能力。要針對地質災害突發性強等特點,聯合研發 6 小時間隔的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產品,逐步開展地質災害短時臨近預警預報業務。要積極推動基層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的深入開展,推進福建省泉州市、雲南省玉溪市和三峽庫區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區建設,深入開展精細化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試驗研究,探索積累經驗並在全國推廣應用。
四、全面提高地質災害氣象預警信息發布能力
地方各級國土資源、氣象部門要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不斷加強易災地區特別是偏遠山區、學校、農村等地區的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及氣象災害信息發布傳播設施建設,努力拓寬預報預警信息覆蓋范圍。要加強與廣電、電信、城建等部門的聯系與合作,通過建立協同高效的聯合響應機制,利用電視和電台、手機簡訊、城區顯著位置電子廣告牌等設施及時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信息,保證預報預警信息渠道暢通、播發及時。
五、積極探索建立多樣化的地質災害防治合作模式
地方各級國土資源、氣象部門要根據各地特點和需求,積極探索建立符合本地實際的地質災害氣象業務發展長效合作機制,建立多方參與、權責明晰的地質災害氣象監測系統建設、運營維護與服務提供模式。對於面向公眾的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實況監測信息等服務,屬氣象部門公益服務范疇的,由各級氣象部門無償提供。對於相關部門和單位提出的個性化地質災害氣象服務需求,由氣象部門按照有關規定通過協議方式予以提供。
國土資源部 中國氣象局
二〇一一年九月八日
⑺ 雲南常見自然災害及防災減災措施
地質災害是雲南省最主要的自然災害之一
秦光榮提出,雲南省地質災害防治要重點抓內好6個方面的工作:一要加容強監測預警,搞好監測預警隊伍建設,提升監測預警技術,加強排查預警工作,調動群眾積極性,通過監測預警實現臨災避讓;二要加強應急准備,完善各級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體系,抓好地質災害應急管理機制和應急專家隊伍建設,重視應急預案動態管理和演練,提高應急管理水平;三要加強災害救治,增強地質災害先期處置、地質災害過程中處置、群眾避險自救互救、災後恢復重建等能力;四要加強物資儲備工作,強化物資倉儲設施建設,強化應急資源管理,為開展防災救災工作提供可靠保障;五要加強災害評估,嚴格執行工程建設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制度,完善地質災害評估資料庫,減輕災害損失;六要加強科學治理,突出科學規劃,樹立科學理念和方法,依託科技進行防治,善於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成果,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⑻ 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啟動地質災害防治區片專家駐守巡查及再檢查工作的通知
國土資電發〔2011〕93 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廳主管部門,地調局:
近期,部分地區因強降雨引發了地質災害,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經濟財產損失。為進一步加強汛期地質災害防治,落實防災減災措施,部研究決定,在前期開展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檢查的基礎上,啟動地質災害防治區片專家駐守巡查工作。同時由部領導和有關司局負責同志帶隊再赴重點地區開展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檢查。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地質災害防治檢查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檢查組 (附件1)於6月16日至6月23日分赴有關省 (區、市)檢查指導工作。工作組重點了解近期地質災害情況,督促檢查群測群防、監測預警和臨災避險等工作開展情況。
二、區片專家駐守巡查
主汛期期間,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防治區片專家 (附件 2)在負責區片開展地質災害防治駐守和巡迴檢查工作,做好防治措施落實的檢查督促,協助指導地方開展巡查排查、監測預警、應急處置等工作。各區片專家組每周一向部報告上周工作情況,如有重要情況及時報告。
三、其他事項
請各省 (區、市)國土資源廳 (局)做好區片專家駐守、巡迴檢查期間的協調聯絡,積極配合開展檢查工作。其他地方參照部作法開展巡查檢查工作,並將有關情況於 6月底前報部。
聯系方式:
地質環境司 010 -66558322 66558316 (傳真)
地質災害應急管理辦公室 010 -66558072 66557723 (傳真)
附件: 1.地質災害防治檢查工作分組
2.地質災害防治區片專家組安排
國土資源部辦公廳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五日
附件 1
地質災害防治檢查工作分組
一、待定
組長 徐紹史 國土資源部黨組書記、部長,國家土地總督察
成員 辦公廳有關同志
地質環境司有關同志
二、四川組
組長 汪 民 部黨組成員、副部長
成員 薛佩瑄 地質環境司災害防治處處長
三、安徽組
組長 張洪濤 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
成員 張開軍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環部高工
四、貴州組
組長 關鳳峻 地質環境司司長
成員 段曉康 地質環境司綜合處幹部
五、湖北、重慶組
組長 柳 源 地質環境司巡視員、三峽辦主任
成員 黃學斌 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指揮部指揮長
付小林 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指揮部教授
六、河北組
組長 陶慶法 地質環境司副司長
成員 郝愛兵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環部處長
李建中 地質環境司監測處主任科員
七、福建、廣東組
組長 徐建芳 地質環境司副司長
成員 王燦峰 地質災害應急中心工程師
連建發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高工
八、湖南、江西組
組長 田大佑 地質環境司副司長
成員 陳紅旗 地質災害應急中心辦公室主任
王海強 地質環境司幹部
九、陝西組
組長 殷躍平 地質災害應急中心副主任 (正局級)
成員 李曉春 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災害處主任科員
十、雲南組
組長 田廷山 地質災害應急中心副主任 (正局級)
成員 王支農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高工
附件 2
地質災害防治區片專家組安排
⑼ 依託監測示範平台深化災變機理研究切實提高地質災害防災減災水平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
我國西南、西北及東南沿海地區地質環境問題突出,重大地質災害事件頻發。地質災害已經成為上述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制約因素。近10年來,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部署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工作,立足於區域地質災害調查、區域地質災害分布發育與成災規律研究,針對不同的地質環境背景條件,運用多種地質災害監測手段,開展以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變形特徵研究、地質災害主控因素研究、成災機理研究為主要內容的區域地質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平台建設,探索建立群專結合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區。截至目前,已經建立強降雨型、台風型、黃土型等不同地質環境條件的監測預警示範區11個,研究成果在提高區域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工作方面成效顯著。
一、確定了預警判據,提高了工作區地質災害預警預報的准確性
以監測預警示範區地質環境、人類工程活動、氣象以及1:10萬山區丘陵縣(市)地質災害調查、1:5萬地質災害詳細調查資料為基礎,建立地質災害基礎信息資料庫。系統分析當地地質環境條件和歷史災情,結合多年典型災害點雨量、形變、壓力等實時監測數據,提出了示範區地質災害突發的預警判據。深化區域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方法研究,提高了預警預報精度,滿足了示範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需求。
二、及時發布預警信息,為當地民眾生命安全和生產活動保駕護航
一是選取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部署專業監測網路,開展實時監測預警,並以此為依託,指導當地的群測群防體系建設;二是開展受地質災害隱患威脅的房前屋後的地質環境調查,開展搬遷避讓新址的地質環境安全評價,為當地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地質災害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三是及時處置工作區內新發生的地質災害險情;四是針對工作區內不同對象,開展有關地質災害防災避險科普知識的科普培訓工作,提高了示範區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者和老百姓防災避險的意識和能力。如2008年11月,雲南省新平縣示範區的哀牢山東麓南恩河上游小團山發生滑坡,涉及土方量約6萬立方米,可能堵塞南恩河形成泥石流,威脅下游戛灑鎮500餘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新平縣政府緊急成立以副縣長為首的應急領導小組,針對可能出現的險情是否連夜撤離500餘人進行緊急會商。示範區技術人員作為專業技術隊伍,根據現場應急結果,綜合分析滑坡變形特徵及周邊地質環境條件、實時降雨情況和未來兩天的天氣預報,認為該滑坡暫不會形成堰塞湖,在縣委確定立即搬遷受威脅人員的情況下,果斷提出暫不撤離受威脅人員的建議,應急領導小組認真會商後採納了建議,避免了大規模遷移安置老百姓的工作,穩定了人心。
三、示範區研究成果,提高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水平
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工作開展以來,吸引了國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者到示範區參觀學習,開展技術業務交流和現場考察,對建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如,2010年10月31日,全國地質災害防治「五條線」建設現場會在雅安召開,來自全國31個省國土資源廳、地質環境監測站(院)的代表參觀了雅安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區的建設情況。2009年、2010年全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技術交流會分別在雲南新平示範區(圖1)和福建德化示範區召開。2011年5月,雲南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議在雲南新平示範區召開,全省各個州市、縣國土資源局系統的地質災害防治相關工作人員參觀了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試驗基地。此外,西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湖南株洲國土資源局和氣象局、雲南省個舊市國土資源系統、亞太地區地質災害早期預警與會專家等相關部門和技術人員先後到雲南新平示範區進行業務交流和技術研討(圖2)。
圖1 全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技術交流會在雲南新平示範區召開
圖2 國內外專家學者在滑坡監測現場進行技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