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黔南地質災害新聞

黔南地質災害新聞

發布時間: 2021-03-03 16:34:30

⑴ 「8·」貴州黔南州貴定縣岩下鄉馬踏屯村上街組滑坡

1滑坡概況

貴定縣岩下鄉馬踏屯村上街組位於貴州省黔南州貴定縣南東方向,距岩下鄉距離約5km。地理坐標為:東經107°17ཧ″,北緯26°23ཇ″,海拔1180m。2011年8月18日,貴定縣岩下鄉馬踏屯村上街組發生1處滑坡,長約300m、寬約150m、厚度5~15m,平均厚度約10m,體積為45萬m3,屬中型滑坡,威脅上街組3戶施工房屋、施工人員、舊谷線110KV-036號高壓輸電線鐵塔、S309公路及過往行人、車輛的生命財產安全。主要由於村民房屋傍山切坡而建,切坡後未採取防護措施,8月中旬以來,該區域連續數天遭受暴雨侵襲,導致滑坡發生。由於預警預報及時准確,應急反應迅速,組織得力,措施到位,40名群眾成功避險,未造成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

2基礎環境背景

2.1地形地貌

滑坡區地處貴州高原南部、以河谷盆地和丘陵地貌為主,區內地形起伏較大,海拔最高1502.5m,最低1142.6m,最大相對高差359.9m,坡度為30°~50°。

2.2 地層岩性

滑坡區岩溶地貌發育,出露地層由新到老依次為第四系(Q)殘坡積含砂質黏土、亞黏土;泥盆繫上統堯梭組(D3y)白雲岩,上部含泥質,頂部為灰岩;泥盆繫上統望城坡組(D3w)白雲岩夾少量灰岩;泥盆系中統獨山組(D2d)白雲岩、灰岩、石英砂岩、夾頁岩;泥盆系中統上幫寨組(D2b)中至厚層石英砂岩。

2.3 水文地質

根據滑坡區及鄰近區域出露的地層岩性,含水介質及地下水動力條件分析,區內地下水類型主要有純碳酸鹽岩類岩溶水、碎屑岩類裂隙水、鬆散岩類孔隙水三類。地下水靠大氣降水補給,主要通過岩溶補給地下水;碳酸鹽岩類岩溶水、基岩裂隙水主要為滲透補給,並排泄於沖溝或地形切割的低凹地帶。

2.4 氣象水文

滑坡區屬典型中亞熱帶溫暖濕潤的季風氣候,具有四季分明、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多雲霧、溫差不大、氣候溫和的氣候特點。平均氣溫15℃,平均降雨量1100~1400mm,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4.3~28.3℃,平均溫差15.1~17.3℃。降雨量多年平均值為1217.5mm,年最高1411.7mm,年最低1158.3mm。滑坡區最主要地表水系為谷堤河,由北東至南西徑流,位於該滑坡點南面約100m處,其它地表水系多為季節性溪流,屬長江流域烏江水系。

2.5 人類工程活動

滑坡體附近有3戶民房正在施工建房,前緣不合理切方,形成高陡邊坡,沒有採取有效的處理措施,岩土抗剪強度顯著降低,引起山體開裂,導致暴雨後山體滑坡。

圖 5 1∶5 萬滑坡地形地質圖

3. 2 應急避險

接到險情報告後,貴定縣國土資源局、岩下鄉人民政府相關領導立即趕往現場,要求受滑坡威脅的上街組 3 戶房屋立即停止施工,並緊急疏散附近村民,進行妥善安置。並劃定危險區,區內設立防護欄和警示牌,以防人畜誤入而造成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8 月18 日滑坡發生,貴州省地質環境監測院接到災情報告後立即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於 8 月 19 日中午趕到貴定縣,會同貴定縣國土資源局工作人員對災害點進行應急排查,採取相應應急措施。

4 經驗與啟示

(1)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精心部署,是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前提。

汛期之初,黔南州政府針對一次強降雨天氣,組織各部門連續召開緊急防汛會議,要求各部門及時做好防汛防災工作。貴定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 「四個到位」制度,為滑坡災害應急避險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國土資源部門及相關部門扎實工作,是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關鍵。

一是防災責任落實到基層。汛期前,貴定縣國土資源局將各隱患點防災責任落實到人,逐層簽訂責任狀,形成群測群防體系。二是防災基礎工作到位。制定切實可行的應急預案,堅決執行 24 小時值班制度,發現險情,快速反應。三是預警預報及時准確。貴州省地質環境監測院預報准確,監測員預警准確是這次成功避險的重要保證。

(3)動員群眾主動防災,是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根本。

一是做好防災知識宣傳。3 ~5 月期間,貴定縣在黔南州開展十二縣市農村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巡迴宣傳培訓活動,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張貼圖片、播放宣傳片、現場講解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地質災害防治知識,使防災知識得到廣泛普及。二是做好應急避險演練。災前貴定縣國土資源部門在附近鄉鎮組織了一次地質災害應急避險演練,提高了群眾的防災意識和應急避險能力,對這次成功避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本節基礎資料由貴州省國土資源廳提供 責任編輯 褚宏亮)

⑵ 貴州省地質災害特點及其防治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

楊勝元

(貴州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貴陽,550000)

摘要本文分析研究了貴州省地質災害發生發育的特點,總結了省內7個典型地質災害的示範治理效果,針對當前貴州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實際,提出了在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後根據國土資源部與貴州省關於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方針與政策,探討了在貴州省進一步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對策意見。

關鍵詞地質災害發育特點防治對策貴州

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依存於地質環境,是人類最基本的棲息場所。「保護地球就是保護我們的生存空間」已成為人們的共識和呼喚。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及經濟社會的發展,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已成為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主要問題。按照「以人為本」、「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全面規劃、綜合治理」的原則,貴州在地質災害防治領域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特別是國土資源部門積極履行職責,選擇幾起典型的地質災害進行示範治理,發揮了職能部門的重大作用,產生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果。但是由於貴州省特殊的自然地理地質條件以及相對落後的經濟現狀,汛期強降雨和各種工程活動仍然是導致地質災害多發的主要因素,分散的、被動應急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分析存在的問題,探討防治的對策措施已成為地質環境保護工作者的重要課題。

1貴州地質災害的特點

1.1特殊的自然地理地質條件和人為活動,使地質災害頻發而災種齊全

貴州省位於國內外最大的西南連片岩溶石山地區的中心地帶,多為峰叢河谷窪地,具有山高坡陡谷深的特點。由於水土流失,石漠化面積已達3.25萬km2,佔全省國土面積的18.45%。雨量充沛、植被稀少、軟硬相間的地層出露以及人多地少的省情,使得全省地質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各類地質災害頻發,常見的6類地質災害都有發現。僅據至2002年完成的27個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工作結果,全省掌握了1.2萬多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圈定重要隱患點4400多處,初步統計受威脅人數在38萬以上。據不完全統計,自1998年以來,全省共發生地質災害1150餘起(其中死亡10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的重大級以上災害14起),造成291人死亡,451人受傷,經濟損失7.5億元。

1.2河谷深切的斜坡地形,決定了地質災害的發生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為主

由於境內處於雲貴高原向廣西丘陵平原過渡的斜坡地帶,地質災害以滑坡、崩塌、泥石流類型為主。通過對1993年以來發生的345處地質災害的統計和分析,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斜坡岩土體運動災害分別佔70%、11%和10%。近幾年來崩塌和泥石流發生比例還有上升趨勢,通過對近5年來發生的140餘處主要地質災害進行統計分析,滑坡仍然佔主導地位,約60%,而崩塌佔20%,泥石流佔13%。此三種災害往往相伴而生,使危害和影響范圍加大,給人民生命財產和經濟建設造成巨大損失。如烏江上游的大方縣城滑坡,中游地段的思南、沿河縣城滑坡,石阡縣城的滑坡泥石流,印江縣城的岩口特大滑坡、杉樹小學滑坡與縣城二小滑坡,赤水市大同滑坡等等,災情均十分嚴重,損失特別巨大。

1.3四季分明,雨量集中的氣候特徵,使得主汛期的強降雨成為地質災害的主要誘發因素

貴州省氣候溫和多雨,在雨季民間常有「天無三日晴」的說法。一般4~8月是雨季,但主汛期多在6~7月,此時暴雨引發的地質災害約占總數的70%,重大級、特大級地質災害往往集中在這段時期。1999年6月27~30日,我省黔北、黔中和黔東普降暴雨,11個縣市發生地質災害22起;2000年6月6~8日黔北、黔南又普降暴雨,8個縣市誘發地質災害10起,連續兩年近乎在同一時段發生的災害佔了當年總數的40%。2003年6月25日,黔北習水縣連降暴雨4小時,致縣城及24個鄉鎮成災,誘發山洪泥石流,沖毀電廠、公路、大壩和民房,使5人死亡,20人失蹤。

1.4人多地少,經濟落後的省情,使愈演愈烈的工程活動逐漸成為地質災害的人為誘因

貴州省城市化水平和農村城鎮化程度相對較低,人口眾多,人均耕地不足1畝,毀林開荒、採石、采砂、採煤等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的活動是造成經濟惡性循環、地質災害頻發生的另一重要因素。據不完全統計,各年間由於不合理的人類工程活動導致的地質災害占當年地質災害總數的15%~35%,但這一比例還在逐年提高。2001年全省是個乾旱年,全年仍然發生有人員傷亡的地質災害事件19起,死亡63人,其中與人類工程活動有關的5起,死亡39人,佔62%,而因自然因素導致的雖然有11起,但只死亡11人,僅佔18%。可見人為活動誘發的地質災害不容忽視。我們注意到,現實中發生的很多地質災害都或多或少的能見到人為活動的影子。1996年9月18日發生在印江縣的岩口特大型滑坡就是常年採石形成高陡臨空面而誘發的,由於地處印江河上游,傾刻間180萬m3的岩土滑入印江河形成堰塞湖,淹沒1鎮4村1830戶民居,3000畝農田,導致2人失蹤,3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1.5億元。若堰塞湖一旦潰決,將威脅縣城和下游沿江5.4萬民眾的生命安全,估算可能達到的經濟損失約24億元。

2典型地質災害的示範治理效果

2.1思南縣城白虎岩滑坡治理

該滑坡位於烏江岸邊斜坡地帶,由於烏江水位頻繁變動及強降雨影響,於1996年6月開始蠕動變形成災,為中層堆積層滑坡。滑坡縱長104m,前緣寬172m,平均厚度10m,滑體約20萬m3,滑床層位為志留系中下統秀山組泥岩。採用抗滑樁+護坡+截排水方案,由國家、地方共同投入資金417萬元(含勘察15萬元),於2000年、2002年分兩期進行治理,使剛投資2000餘萬元建成的自來水廠、10餘家企事業單位得以平安。第一期工程被中國地質調查局評為優秀工程。

2.2印江縣岩口滑坡殘留體與危岩體治理

該滑坡位於印江河上游4.1km,由於長年挖山採石及連降暴雨,形成222.2萬m3的基岩切層滑坡。其中180萬m3的岩土滑入河中形成高51.4m,縱長420m的堆石壩,回水10km,水深10m,堰塞水庫庫容達6250萬m3。在縱長434m,高差155m的滑床上,堆積了42.2萬m3的殘留體;在滑床右側壁陡崖上殘留了2.41萬m3危岩體,高於滑床80~140m。滑體由三疊系下統玉龍山組灰岩構成,滑床為二疊繫上統長興組灰岩,滑帶為三疊系下統夜郎組泥頁岩,厚8~10m。由水利防汛部門採用壩體兩側打永久性導流隧洞泄水並加固壩體,國土資源部門採用危岩體爆破清除+殘留體抗滑樁與截排水治理措施,兩相配合,取得極其明顯的效果。不僅避免了一場滅頂之災,而且治理遺跡已成為印江人民的游覽之地。斜坡上的危岩體爆破和殘留體二級支擋與截排水工程共耗資340萬元,由國家和地方共同投入。

2.3赤水市大同滑坡治理

赤水市大同鎮位於赤水河支流大同河岸邊斜坡上,是貴州省有名的古鎮之一。由於強降雨於1998年6月24日誘發滑坡,阻斷赤水—四川敘永的省際公路,毀房62間,致21戶484人無家可歸,毀壞水廠、飲料廠各1座,破壞了水、電、通訊等生命線工程,直接經濟損失400餘萬元。該滑坡分淺、中、深3層滑體,總方量138萬m3,基底為侏羅系中下統砂岩。於1998年10~12月由地方自籌20萬元對淺層滑坡實施了擋土牆治理工程,次年5月至1999年6月對中層滑坡實施了抗滑樁+擋土牆+截排水+生物治理工程,採用地方出資、國家補貼辦法,投入資金374萬元(含勘察40萬元),已使淺、中層滑坡穩定。通過監測,深層滑坡也已處於相對穩定之中。該滑坡的治理,抑制了災害的進一步擴展,使下游8km的赤水市區以及赤天化廠、華一造紙廠等國家大型企業免除了安全隱患,避免經濟損失14億元以上。

2.4石阡縣城區滑坡治理

由東門坡滑坡群和城南溫泉滑坡兩部分組成。東門坡正對城區,由5個滑體組成,寬540m,長250m,厚4.8~10.5m,總方量120萬m3,滑床為志留系中統秀山組泥岩。城南溫泉是省級風景名勝區,在其上方出現寬280m,長170m,厚6~12m,規模32萬m3的滑坡。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出現險情,毀壞縣人民醫院、縣黨校、煙廠、茶廠等建築。1996年7月災情進一步擴大,直接威脅縣委、縣政府及民族中學等61個企事業單位1161戶5276人近6億元財產的安全。由部投入70萬元進行勘察,設計採用抗滑樁+擋土牆+截排水方案分期進行綜合治理,需投入資金997萬元。於2000年4月—2001年6月由省、市、縣政府投入134萬元實施了第一期工程治理,有效抑制了縣委後山滑坡的變形。

2.5盤縣松河鄉朝陽崩塌、地裂縫治理

由於長年採煤,1995年在上覆地層三疊系下統飛仙關組泥砂岩中開始出現山體開裂,2000年雨季地裂縫增多,2001年5月明顯增大變寬,有三處出現較大規模的崩塌,殘余的危岩體單體達7萬~10萬m3,使32戶126人生命財產受到威脅,並使大片土地荒蕪。危岩體一旦下墜,可能形成滑坡,繼而演變成泥石流,將威脅下游80戶300餘人的生命財產安全。2002年由部投資30萬元對危岩體進行了爆破清除。但要消除全部隱患尚需進行綜合治理。

2.6印江縣杉樹小學滑坡治理

2001年5月,由於降雨誘發,小學內出現兩個相鄰的滑坡,長42~50m,寬38~85m,厚2.23m,體積0.35萬~1萬m3,為淺層鬆散堆積層滑坡,地層為志留系中統秀山組泥岩。直接威脅學校和前緣居民699人的生命財產安全。經採用抗滑樁+擋土牆+截排水治理措施,於2001年~2002年由部共投入60萬元,使隱患得以根除。

2.7習水縣隆興鎮交通村立坡滑坡群2號滑坡治理

1999年7月,由於強降雨,交通村發生由4個單體滑坡組成的滑坡群,其中范圍和危害最大的為2號滑坡,寬700m,縱長600m,體積約110萬m3,為大型淺層鬆散層滑坡,滑床地層為侏羅系中下統砂岩、泥頁岩。該滑坡直接威脅滑坡體上49戶211人以及周圍90戶352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對赤水河航運將造成一定影響。2001年由部投入30萬元進行勘察,2002年由省政府投入30萬元對2號滑坡採取了地表截排水應急工程治理,初步遏制了滑坡的擴展。

對以上7個項目實施勘察示範治理,共投入資金1475萬元,其中部出資700萬元,省內自籌745萬元。

3地質災害治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如前所述,貴州省地質災害點多、面廣、易發,危害性大,除採取必要的避讓措施和監測預警預報外,很多應該治理的卻無力投入治理。從貴州省對幾起典型地質災害治理的效果來看,其產生的示範帶動效應是非常顯著的,但一般都是國家和地方共同出資的結果。通過治理的實踐,認為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對地質環境狀況掌握不夠,地質災害的底數摸得不準,難以預測哪些地方容易發生和何時容易發生。雖然進行過1∶50萬環境地質調查,但比例尺顯得太小。現在開展的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是件好事,但推進速度較慢。加之省級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和地(市)級分站由於體制問題使職能難以到位,信息不能集中,綜合分析研究不夠,也是造成工作被動的重要原因。

(2)對地質災害的防治知識和防治原則宣傳普及不夠,基層工作人員對地質災害缺乏判斷能力,防治分寸把握不準。無論是否為地質災害,隨意誇大、一味向上伸手的現象時有發生。

(3)對地質災害治理缺乏統一規劃,且專業隊伍和政府部門的結合不好,技術與經濟脫節,既便做過規劃,但沒有得到上級政府的批准,使規劃不能落實,難以實施。實際工作中往往處於「被動應急」狀況。

(4)對地質災害治理沒有規定穩定的資金渠道,治理經費難以落實。雖然要求各級政府都要將地質災害防治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但缺乏硬性規定,實際很難到位。一般首先想到的是向上申請補助,實在萬不得以時,擠出一點資金,採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應急辦法,地方缺乏應有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5)項目管理體制不順,沒有嚴格實行項目法人負責制。由於現實工作中受權力因素的影響,以至項目下達後,搞「拉郎配」、重新進行項目二次分配等,使項目法人只能被動管理甚至無法管理的情況是經常存在的。項目重新下達給誰、資金多少、進度如何、質量怎樣?項目法人是很難知道的。由此帶來的財務決算、資料匯總等系列問題也隨之而生。這與現行的財政預算管理辦法不相符合,也與項目法人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不相匹配。

(6)與地質災害治理相關的規程、規范不配套,缺乏嚴格的技術、操作與經濟依據。地質災害作為一門專門學科,關繫到國計民生,目前狀況是與其地位極不相稱的。實際工作中一般只能參照建築、公路、鐵路、水利等行業和部門的標准、定額執行,應該說操作起來還有一定的差距。

4落實地質災害治理的對策與措施

2003年國土資源部在全國地質環境管理工作會上明確指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是地質環境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努力實現從過去分散的、被動應急的狀況,向有組織、專門化、主動性的狀況轉變。我們要刻意解決好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問題,就必須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保護地質環境的關系,深入貫徹執行地質災害防治的各項方針和政策,從機制、體制、法制上解決問題,用制度來規范治理工作。一方面,地質災害從客觀上講有其不可避免性,但力圖減少和竭力遏制是有可能性的;另一方面,人們可以通過對地質災害的形成、發展和演化規律的認識和研究,採取符合客觀自然規律的防範治理措施,使地質災害對人類造成的損失減輕到最低限度。針對貴州省地質災害發生的特點,提出以下落實和加強地質災害治理的對策措施,供參考。

(1)強化省級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對地質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防治的專業技術作用,深入開展全省地質環境與地質災害的調查研究,充分掌握全省基礎資料和信息,在加強「三網」建設的基礎上,積極與氣象部門聯手,探索出一條適合省情的汛期氣象預警新路子,真正使總站成為新時期覆蓋全省、反應迅速的高科技、有權威性的地質災害防治研究中心。鑒於目前各省總站歸屬不一,體制及基礎條件不一,開展工作的程度也不一樣,建議部環境司、中國地調局與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加強對總站的領導及工作部署,在調查研究取得一手資料後,對總站存在的問題做出進一步明確,不能因為隊伍屬地化就疏於管理,各行其事。只有這樣,才能使總站成為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和省內各級國土資源部門的業務技術支撐。

(2)加強對地質災害多發區民眾和基層工作人員的知識普及與業務培訓,讓他們認識地質災害,懂得地質災害的一般防範措施、治理規則及程序。實踐證明,宣傳與培訓與否,在災情出現時顯示出的處置能力大不一樣。

(3)把對地質災害的治理規劃抓好抓實,既要有專業隊伍的主動參與,又要有政府部門的密切配合,才能編制出切合本地實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全面規劃,經過專家論證和政府批准頒布實施。要根據國家制定的防治原則和上級編制的治理規劃,在空間上、時段上、措施上以及管理做到重點突出,相互銜接,允許根據情況變化作出調整,但一定要任務明確,措施與責任清晰,便於操作和落實。

(4)要疏通和建立穩定的地質災害治理資金渠道並逐步使治理資金多元化,認真貫徹《地質災害防治條例》規定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質災害,由各級政府組織治理,因工程建設等人為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由責任單位承擔治理責任。從中央到地方都要建立一定數量的地質災害防治基金或專項治理基金,以確保重大地質災害的應急治理和完成規劃部署的治理任務。同時,按照「誰誘發、誰治理;誰治理、誰受益」的原則,採取強制性和鼓勵性措施相結合的辦法獲得更多資金。還要廣開其他渠道,如從礦產資源補償費、礦山環境恢復費、土地整理費中爭取能夠使用一些,包括社會贊助等,以利於多方面籌積資金。目前,在資金渠道不暢的情況下,應繼續開展典型地質災害的示範治理,發揮出國家與地方兩方面積極性,對使用鼓勵政策投資治理項目取得良好社會經濟效益的項目成果和投資者,政府要大張旗鼓的宣傳和表彰,使這一政策深入人心。

(5)要堅決執行項目法人責任制,項目法人有依法全權管理項目的權利,同時有按質按量完成任務並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義務。原則上公益性工作應該委派給地方公益性事業單位承擔,力量不足的可以通過與有相關資質的單位協作完成,政府部門對項目實施程序管理和成果的檢查驗收,從繁瑣的項目管理中解放出來,履行其宏觀調控與管理的職能。這樣對全省地質災害的歸口管理,提供為編制本行業規程、規范的第一手資料,提高本部門地質災害的研究水平和質量大有好處,政府管理與事業支撐也相得益彰。

⑶ 國慶期間發生的地理事件

海南抄提升暴雨應急響應級別 或引發新一輪山洪
2010年10月05日10:30海南氣象局我要評論(0) 字型大小:T|T
海南氣象局訊 10月4日23時40分,根據海南省氣象局應急預案規定,省氣象局決定立即將暴雨Ⅲ級應急響應提升為Ⅱ級應急響應,要求全省各市縣氣象局和省局各單位全部進入暴雨Ⅱ級應急響應狀態,並嚴格按照《暴雨應急響應手冊》,全程跟蹤暴雨動態,做好監測、預警、預報、服務工作。

據悉,9月30日夜間以來,影響我省的強降水天氣過程已持續了4天。其中,10月3日至4日,我省普降暴雨以上降水,本島北部、東部、中部和南部地區出現大暴雨天氣。預計,此次強降水過程將持續至5日夜間。由於此次降水過程持續時間長,累積雨量大,有可能在東南部和中部山區引發洪澇和地質災害,省氣象局提請有關單位和個人做好防範准備。

⑷ 2018最新地理新聞

1月22日:
1.皖江城市帶,城市產業轉移規劃受國務院批復
2.新疆阿勒泰緊急調用直升機就被大雪圍困的病人和牧民
3.中國國際救援人員在海地有序開展工作
1月23日:
受強冷空氣影響,渤海、黃海北部海冰冰情進一步加重,有關部門採取措施保障海上航運安全.今天,海軍冰情調查隊搭乘「海冰721號」破冰船從秦皇島港啟航,赴渤海、黃海北部海域,展開冰情調查和海上突發性搶險救援行動.
1月24日:
1.23日,7名阿勒泰拜克托別村村民在風雪中被困.得知消息後,新疆軍區某陸航旅立即出動直升機展開救援.經過一整天連續三次飛行搜救,被困人員全部獲救.
2.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近日發表致歉聲明說,該機構2007年發表的一份氣候變化評估報告中有關「喜馬拉雅冰川將在2035年完全消融」的表述存在錯誤.
1月25日:
1.環保部今天公布2010年污染減排目標: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分別比2009年再削減40萬噸和20萬噸.2009年全國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繼續保持雙下降態勢.
2.我國地理信息產業規模達750億元:國家測繪局日前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包括衛星定位與導航、航空航天遙感、測繪與制圖業在內的我國地理信息產業規模達750億元,一些地理信息技術與產品已達到或接近當前國際先進水平.
1月26日:
1.新疆阿勒泰:首列火車滿載救災物資運到災區今天,滿載災區百姓急需的救災物資的第一趟列車到達阿勒泰福海火車站.這是鐵路部門為了能及時緩解當地災區物資運輸緊張情況而提前啟動的運輸計劃.
2.雲南採取多種措施抗旱保生產:由於去年9月下旬以來沒有有效降水,目前雲南省將近80%的地區出現嚴重乾旱,260多萬人、119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
1月27日:
1.成灌快速鐵路正線軌道全線鋪通:四川災後重建的重大工程項目----成都至都江堰的成灌快速鐵路昨天完成正線軌道鋪設,預計5月1日正式運行.鐵路全長72公里,設計時速200公里.
2.我國海平面處於近30年最高位:國家海洋局今天發布的數據顯示,近30年來,我國海平面年平均遞增2.6毫米.這一數據為沿海地區制定發展規劃、應對海洋災害等提供了重要依據.
3.海冰721號破冰船成功營救被困貨輪今天上午,正在遼東灣執行冰情調查和破冰救援任務的中國海軍海冰721船接到被封凍在營口海域的「文峰6號」求助,隨即緊急前往營救,採取破冰引航的方法將被困貨船成功解救.
1月28日:
1.三江源:5年生態保護收效明顯:我國最大的生態保護項目——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實施5年來,生態退化趨勢明顯緩解,出境水量大幅增加,「中華水塔」功能初步恢復.
2.我國中西部第一條高速鐵路鄭西高鐵成功試運行:我國中西部首條高速鐵路,全長505公里的鄭西高鐵今天成功試運行.國產「和諧號」高速動車組從西安站至鄭州站,用時1小時48分,最高時速達352公里.
1月29日:
1.水資源統一調度 連續十年黃河不斷流:黃河自實行水資源統一調度以來,流域生態惡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實現連續10年不斷流.據中國水科院和清華大學測算,10年不斷流給供水區增加了3500多億元的GDP和3700多萬噸糧食產量.
2. 中外科學家首次發現帶毛恐龍存在證據:中國、英國和愛爾蘭三國科學家日前聯合從1.3億年前的恐龍化石中,發現了仍存於現在鳥類羽毛中的兩種黑色素體,這一發現為帶毛恐龍的存在提供了決定性證據.
1月30日:
1. 廣西百色樂業天坑群出現「雲海奇光」:連續多日降雨的廣西百色樂業天坑群日前天氣突然放晴,出現翻湧壯闊的雲海景觀.在陽光照射下,天坑濃霧中出現一個圓形光碟,外圍鑲嵌著七色光環,呈現光芒四射的壯觀景象.
1月31日:
1.1月31日凌晨5時36分,四川遂寧市市轄區、重慶市潼南縣交界處發生5.0級地震,造成1人死亡,15人受傷.
2.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出現零下50.1℃罕見低溫天氣: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今天出現零下50.1℃的罕見超低溫天氣,為大興安嶺地區69年來氣溫最低值.針對這次大范圍降溫,黑龍江各地積極應對,做好供氣、供暖工作,保障正常的生產生活.
2月1日:
1. 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遭大雨巨浪侵襲:受熱帶氣旋和季風影響,澳大利亞昆士蘭州近日接連出現大風暴雨天氣.黃金海岸、陽光海岸等度假勝地浪高超過一米八,部分船隻被損毀.大雨導致昆士蘭州北部主要公路交通中斷,部分城鎮處於爆發洪災的臨界點.
2. 蒙古國遭受雪災 我國提供救援物資今日啟運:中國援助蒙古國的緊急人道主義救援物資今天從石家莊機場啟運,這批物資包括攜帶型發電機、食品和禦寒棉被等,由3架空軍運輸機6個架次送往蒙古國,另有500噸大米將於近日通過鐵路運輸方式交付蒙方.入冬以來,蒙古國遭遇30年罕見大雪和低溫天氣襲擊.
2月2日:
1. 上海世博會將設氣象連動預警.
2. 山西1月份煤炭產量預計同比增長85%.
2月3日:
1.連降暴雨,西班牙加那利群島高度戒備:由於連續兩天暴雨傾盆,2號西班牙加那利群島處於高度戒備狀態.目前還沒有人員傷亡的官方統計,但有居民拍攝到了有人被洪水沖走的錄像.暴風雨使得多所學校和多條公路被迫關閉,上萬居民用電中斷.氣象部門提醒當地居民最好不要外出.
2.波蘭面臨近30年來最大雪後水災威脅:波蘭水文地質專家2日警告說,入冬以來波蘭遭遇多年未遇的大雪加寒流天氣,造成積雪難以及時融化,隨著氣候轉暖,冰雪融化,波蘭全國范圍內將面臨自1979年以來最大的雪後水災威脅.
2月4日:
1.松褐天牛威脅黃山松 黃山緊急清理枯死松樹近7萬株:黃山近期全面清理枯死松樹69530株,並投資近億元,從里向外設置3道防線,防治松褐天牛,保護黃山松的生態安全.
2.進入冬季以來,雲南、廣西部分地區出現嚴重乾旱,目前當地正全力抗旱救災.
3.日本硫磺島附近海底火山噴發:日本硫磺島近海的一座海底火山3號噴發,導致海面發生大規模海水噴濺,大量濃煙噴涌而出,高度達到約100米.氣象專家表示,這次海底火山噴發可能形成新的火山島.硫磺島附近的海底火山上次噴發是在2005年.
4. 北京將從河北調水3億噸 海水可能成飲用水源:2010年市水務工作會議召開.市水務局副局長畢小剛透露,今年本市將修訂現有的《北京市節約用水辦法》,新辦法有望於年內出台實施,其中針對惡意拖欠水費的用戶,新辦法將明確給予罰款的處理.此外,對偷水、拖欠水費、浪費用水的單位和個人嚴格執法,將在媒體上曝光.另據透露,今年本市啟動海水淡化的前期研究工作,海水將有望成為北京市的飲用水源.
2月5日:
1. 遼東灣海冰范圍增至92海里:今天遼東灣海冰浮冰外緣線增至92海里,創今年海冰范圍之最.專家提醒,相關部門應加強防範,關注後續發布的海冰預警信息.
2月6日:
1. 貴州黔南:萬畝梅花盛開:近日,地處貴州黔南的荔波縣萬畝梅花爭相盛開,花香四溢.這里素有十里梅海、萬畝梅林之稱,是我國最大的集中連片野生梅林.
2. 美國中大西洋地區遭遇罕見強暴風雪:美國包括首都華盛頓在內的中大西洋地區5號遭遇罕見強暴風雪,美國國家氣象局預計華盛頓地區降雪量可能創下百年來最高水平,達到76厘米.弗吉尼亞州和馬里蘭州政府下令進入緊急狀態.華盛頓地區3個機場取消了5號晚至6號起降的航班,大部分開往華盛頓南部的客運列車停運.
3. 墨西哥暴雨肆虐 至少15人死亡:墨西哥本周以來暴雨肆虐,在過去四天里,一些地區的降雨量超過正常值的八倍.在受災嚴重的米卻肯州和瓜納華托州,洪水沖毀河堤,造成包括5名兒童在內的15人死亡,高速公路被封,因暴雨引發的洪水讓數以千計的家庭受災.
4. 哈勃望遠鏡觀測到冥王星正在變紅:最近,天文學家通過分析哈勃望遠鏡提供的相關圖像發現,冥王星正在變紅.冥王星大氣中含有很多由碳原子和氫原子組成的甲烷,在太陽風及其他因素作用下,氫原子逃逸,冥王星表面含碳豐富的區域便呈暗紅色,但專家認為,如此劇烈、快速的變化,目前還很難解釋原因.
2月7日:
1.包西鐵路延安新寶塔山隧道貫通:包西鐵路延安新寶塔山隧道昨天順利貫通.新寶塔山隧道位於延安市區,全長2166米,是包西鐵路地質最復雜的隧道之一.包西鐵路開通運營後,將以煤炭運輸為主、客貨兼顧.
2.百年難遇暴風雪「凍結」華盛頓:一場近百年罕見的暴風雪從當地時間5號下午起席捲美國中大西洋地區,覆蓋范圍包括弗吉尼亞州至新澤西州南部,首都華盛頓一帶雪情最為嚴重.
3.北極變暖速度快於預期:一個由來自27個國家的370多名科學家參與的國際研究項目,日前發布研究結論公報說,北極變暖的速度要快於科學家此前預期.照此速度,北極將在2013年至2030年出現夏季無冰現象,比此前預期的2050年大大提前.
4.亞龍灣熱帶天堂森林旅遊區的山頂公園上出現海市蜃樓奇觀,雲霧繚繞的山頂上出現了滄海樓的影子,朦朦朧朧的影子被光環環抱著,時隱時現,每次出現約3到4秒鍾,隨後自然消失.
2月8日:
1.青海柴達木盆地現冬日地氣蒸騰景觀:因地下水增多,地域廣闊,青海柴達木盆地北邊的黨金山口附近,近日出現了地氣蒸騰景觀,遠處的雪山被旺盛的地氣虛化為白色的帳幕,時隱時現.
2.暴風雪席捲羅馬尼亞近半國土:在今年連續多場大雪後,暴風雪近日再次席捲羅馬尼亞近半國土,其中首都布加勒斯特及周邊9個縣受災嚴重,處於大風暴雪橙色警報狀態,所有學校周一停課.全國130條縣級公路關閉,所有國家公路禁止卡車通行,許多列車晚點甚至被臨時取消.惡劣天氣還導致汽車連環相撞等惡性交通事故.
3.巴西:推廣生態農墾可促進亞馬孫雨林保護:巴西政府目前在亞馬孫雨林中推廣的實驗農場有望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樣板,促進雨林生態保護. 以往,砍樹、燒荒、種草和放牧的破壞性牧墾成為公認的最大雨林殺手.而這些實驗農場採用作物輪種方法,新模式不僅可以延長土地使用時間,還可提高土地生產效能.更重要的是,這種模式有助於減少亂砍濫伐.
4.研究表明氣候變暖增加土壤二氧化碳釋放量
芬蘭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土壤中被循環利用的有機碳對氣候變化十分敏感,在全球氣候進一步變暖的情況下,土壤釋放的二氧化碳量也將隨之增加,並遠遠超過森林的二氧化碳吸收量.研究人員建議,有關機構在預測氣候變化結果及尋求應對政策時應更細致地考慮這一因素.
2月9日:
1.蒙古國遭遇30年罕見雪災:牧民損失慘重蒙古國日前遭遇30年來罕見雪災.據蒙古國緊急情況總局統計,極端惡劣天氣已造成全國近200萬頭牲畜死亡,牧民可能因此會總共損失300萬到400萬頭牲畜.目前,災區牲畜飼料儲備不足,雖然包括飼料在內的各種救災物資正在緊急運往災區,但由於牧區幾乎都是土路,被雪覆蓋後,運送物資的車隊平均每小時只能行進20多公里.蒙古國政府預計,受災牧民至少需要600萬美元援助
2.「失落的文明」現身巴西亞馬孫叢林:巴西考古學家近日通過研究一些由人造衛星拍攝的照片發現,巴西亞馬孫叢林中曾存在過一個未知的文明.
2月10日:
1. 阿富汗連日雪崩 死亡人數升至157人:由於連日大雪,位於阿富汗北部帕爾萬省的薩朗山口,從8號開始發生多次雪崩,目前已造成至少157人死亡,約400人受傷.救援隊伍今天早晨從雪崩現場救出6人.由於還有大量人員被困,預計死亡人數還將進一步上升.
2月11日:
1.天公作美 「及時雪」暫緩冬奧無雪危機:加拿大溫哥華冬奧會開幕在即,10號一場「及時雪」讓冬奧主賽場塞普里斯山面臨的無雪危機暫時得到緩解.不過,由於降雪不夠充分,組委會從別處調雪的工作仍在繼續進行.
2.珍稀隕石有望透露宇宙起源新信息:在法國,一塊曾險些被當成垃圾扔掉的石頭最近被專家鑒定為已有45億年歷史的珍稀隕石,它有望幫助科學家發現一些關於宇宙起源的新信息.這塊隕石重1.3公斤,是一位法國舊貨商人2001年在非洲購買的.
2月12日:
1.廬山、張家界等景區出現霧凇:受雨霧和冷空氣影響,江西廬山和湖南張家界這兩天分別出現了美麗的霧凇景觀,處處「玉樹瓊枝」,迎風搖擺中透出清新雅緻、美不勝收的雪景.
2.湖南:鳳凰春早梅花開:「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正值臘月時節,湖南鳳凰古城中的梅花紛紛提前綻放,由於當地近期氣溫持續偏高,導致梅花花期提早了半個月.
3.突降暴雨 墨爾本大范圍交通癱瘓:澳大利亞墨爾本市11號晚高峰時段突降暴雨並引發洪水.大水沖毀一些城市基礎設施,造成大范圍交通癱瘓,很多人被困在路上.政府救援部門共接到700多個求救電話.到今天早晨,仍有1500戶家庭沒有恢復電力供應.
2月13日:
1. 新疆西部、西藏東部、青藏高原東部、西北地區東部大部、山西南部、黃淮西部和南部、江淮大部、江漢大部、湖南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夾雪,其中安徽南部局地有大雪;江南大部、華南大部、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陣雨,其中,江西東南部、浙江中南部、福建中北部的部分地區有大雨,貴州中部的局部地區有凍雨.
2月14日:
1.春節期間 南方多雨雪受冷空氣影響,從昨晚開始,上海、安徽,江蘇、浙江、湖北、貴州等地的部分地區都出現了明顯的降雨或降雪天氣.除夕之夜,瑞雪適時光臨了上海、南京,飛舞的雪花和綻放的禮花將夜空點綴得分外絢爛.但隨著積雪變厚,環衛工人清掃爆竹屑的難度大大增加.根據江蘇省氣象局今天凌晨發布的暴雪藍色預警,未來三天,南京仍將以雨雪天氣為主.在此次冷空氣過程中,安徽省共有70多個縣市出現了積雪,安慶、蚌埠等地的輪渡交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2月15日:
1.敦煌新發現重要文物點24處:敦煌市在日前的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新發現重要文物點24處,其中包括極有價值的3處漢代烽燧和1處漢唐古墓群,出土了一批簡牘、絲綢等物件.
2.南方降雪減弱 北方大風降溫:繼除夕夜"飛雪拜年"後,今天飛揚的雪花依然在南方部分地區停留,增加了喜慶的年味兒.不過,降雪也給人們的生活、出行帶來影響.浙江北部、江蘇蘇北和淮河以南地區,普遍出現積雪,安徽、貴州部分道路出現結冰情況.目前,這些地區正在協調各方力量,疏通結冰道路.受雨雪天氣影響,部分公路和民航客流轉向鐵路,湖北和蘇皖地區的鐵路客流預計增長10%.據中央氣象台監測,目前,南方降雪趨勢開始減弱,北方部分地區出現4--5級大風,氣溫隨之下降了4--6攝氏度.
2月16日:
1.黃渤海海冰冰情呈緩解趨勢: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今天16時發布的海冰警報顯示,遼東灣浮冰最大外緣線為98海里,較昨天縮短2海里;黃海北部,渤海灣和萊州灣浮冰最大外緣線比昨天縮短了6到7海里.據預測未來5天,黃渤海海冰冰情將呈減緩趨勢.
2.連日暴雨導致義大利南部發生百餘起泥石流:連日暴雨導致義大利南部的卡拉布里亞區發生100多起泥石流.在小鎮馬耶拉托,15號,200多戶居民因泥石流緊急撤離,雖然無人受傷,但多處房屋被泥石流吞沒.
3.巴西「清潔海灘運動」還自然潔凈本色:為改變垃圾眾多的現狀,巴西里約熱內盧地方政府日前在著名的科帕卡巴納海灘上建起「垃圾數量公示牌」,希望對遊客起到警示作用.里約熱內盧是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和2016年夏季奧運會的主辦城市,巴西政府希望通過海灘「清潔運動」,讓更多民眾養成對環境的自覺維護意識,打造清潔的市容市貌.
2月17日:
1.新疆:塔河油田發現一億噸稀油油藏:春節期間,位於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塔河油田發現了一個1億噸級的稀油油藏,為塔河油田2015年實現年產原油1000萬噸的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2.遼寧興建全球最大沼氣發電項目:全球最大的沼氣發電項目日前在遼寧法庫縣動工興建.項目計劃利用當地奶牛業產生的糞便,建設17個沼氣發電工程,年產沼氣3億立方米,年發電總量6億千瓦時.
3.節後春運高峰來臨 鐵路客流逐步升溫.
4.海地地震破壞程度超印度洋海嘯:美洲開發銀行16號發表報告,認定海地地震的破壞程度遠超2004年印度洋海嘯,可能是現代歷史上最具破壞力的一次自然災害.報告估計,包括重建費用在內,與海地地震相關的經濟損失介於80億至140億美元之間.海地官員估計,地震造成至少21萬7千人遇難.
5.預測顯示今年日本櫻花季較往年提早一周:日本氣象廳今年首次將預測櫻花花期的工作委派給民營的氣象機構.根據三家民營氣象機構15日提供的預測數據,今年日本各地櫻花的開放時間要比往年提早一周左右.
2月18日:
1.廣深港高速鐵路首段軌道板鋪設完工:春節期間,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廣深港高速鐵路廣州南站屏山涌段軌道板鋪設完工,為廣深港高鐵廣州至深圳段年底建成通車奠定了基礎.
2.中國赴蘇丹達爾富爾維和工程兵大隊官兵,春節期間加班加點,在世界極度貧水地區--蘇丹達爾富爾地區打出第一口可直接飲用的水井.
3.中俄交界今天發生6.5級地震:據國家地震台網測定:今天上午9時13分,在我國與俄羅斯交界靠近吉林省琿春市的地方發生6.5級地震,目前沒有收到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報告.此次地震震源較深,地震專家表示不會造成較大破壞性影響.
4. 張家界疑似虎照可能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金貓.
2月19日:
1.新疆:「鬧海風」襲擊吉木乃:2月17日晚,新疆阿勒泰通往吉木乃的229省道上,20多輛汽車、121名群眾遭遇「鬧海風」襲擊,新疆軍區阿勒泰軍分區官兵緊急前往救援,奮戰13小時將受困群眾全部成功救出.鬧海風是新疆阿勒泰地區特有的天氣現象之一,是大風經峽谷擠壓形成的迴流性強風,並伴有吹雪、雪暴等天氣.
2.四川雙流機場遭遇今年首場大霧:四川成都雙流機場今天遭遇新年首場大霧,造成機場關閉4個多小時,113個進出港航班延誤,上萬名旅客受影響,下午4點後航班逐漸恢復正常.
3.香格里拉:乾旱六月後迎來第一場瑞雪:遭遇60年未遇的重大乾旱的雲南香格里拉昨天迎來今年的第一場雪,當地森林火險指數和旱情得到了降低和緩解的同時,還給香格里拉帶來美不勝收的皚皚雪景.
2月20日:
1.江西開展新春萬人植樹活動: 春節後第一個工作日,江西南昌數萬幹部群眾種下了銀杏、桂花等樹木共一百萬株,以實際行動共建「森林城鄉、花園南昌」.江西新春植樹活動已連續開展了9年,共植樹7200多萬株.
2.暴風雨侵襲葡萄牙馬德拉島.
3.節後返程高峰來臨 各地力保安全有序:春節長假結束,公路、鐵路、航運迎來客流高峰,各地採取措施,確保運輸安全有序.南下廣東的旅客中,主要是來自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的務工人員,以每趟列車載客2000人計算,高峰時期,廣州火車站每小時到達客流人數超過3萬人,廣州站設置了7條通道檢驗回程車票,同時警方也加派人手確保站場治安

⑸ 近段時間發生的地理事件

聚焦西南五省市乾旱問題原因及應當措施
背景材料:2009年秋季以來,我國西南地區降雨少、來水少、蓄水少、氣溫高、蒸發大、墒情差,致使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5省(自治區、直轄市)遭受旱災。其中雲南、貴州、廣西等省(自治區)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以上,部分地區降雨偏少七至九成,主要河流來水為歷史最少,水庫蓄水較常年同期偏少二成以上,土壤含水量普遍僅20%左右,旱情極為嚴峻。目前雲南全省、貴州大部、廣西局部持續受旱時間超過5個月,且仍呈發展趨勢,對群眾生活、工農業生產包括經濟社會發展都造成了嚴重影響,損失十分嚴重。
請用地理知識具體解釋一下西南地區乾旱產生原因和詳細應對措施
一.原因
1. 四川方面:當前氣候變暖是大背景,在此前提下,比較容易產生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而四川處於我國東亞季風、南亞季風、高原季風等多種季風環流影響的交叉過度地帶,受多種季風影響,氣候復雜。
四川乾旱的原因有:
一是青藏高原的高原熱力因素影響。我省和西南其他省份受「世界屋脊」的影響較大,青藏高原去年冬季積雪偏少,高原熱力條件好,導致印緬低槽弱,南亞季風弱,輸送到我國西南地區上空的水汽不充沛,加之北方南下的冷空氣偏東偏北,造成我省及西南地區出現乾旱。
二是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在此影響下,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偏暖,副熱帶高壓整體偏強,東亞季風攜帶的水汽與北方南下的冷空氣相遇,導致我國東部降水較多,北方降雪頻繁。相反之下,我國西南地區是下沉氣流占優勢,常出現晴好少雨天氣。
三是冷空氣時機沒有掌握好。雖然今冬有數次冷空氣影響我國,但大多數冷空氣在北方開始偏東移動,直接從我省的邊緣「溜」了過去。加上秦嶺的關系,如果冷空氣不夠「強勢」,翻不過那座山,依然無法對盆地造成影響。即使有時候冷空氣進入盆地,與暖空氣形成了降雨的第一個條件:對流天氣。但形成降雨的第二個條件「水汽」如果不豐富,依然無法形成較好的降水。
2. 西南五省現在已經發生乾旱,究其原因最主要是因為帶有降雨的雲層,在幾個月內很少經過這里,就形成了乾旱,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國家用大型直升飛機,調運鼓風機吹動強降雨雪雲層,到乾旱地區抗旱救災,我通過細心研究和發現,造成災害的強降雨雪是絕對可以改變控制的。抗旱保全苗也是可行的。
一.冷暖空氣很難交匯、氣溫偏高——降水持續偏少、水汽蒸發量大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鄭江平介紹說,西南氣象乾旱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持續時間長。2009年9月中旬,雲南、貴州、廣西等地氣象乾旱露頭,10月下旬出現了大范圍中等以上程度的氣象乾旱,至今已持續5個月。在這次乾旱中,雲南出現重旱以上程度氣象乾旱的平均日數為84天,貴州出現重旱以上程度氣象乾旱的平均日數為50天,均達到歷史同期最多;廣西出現重旱以上程度氣象乾旱的平均日數為32天,為歷史第二多;四川出現重旱以上程度氣象乾旱的平均日數為25天,為歷史第七多。
影響范圍廣、程度重。長期溫高雨少,致使雲南大部、貴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廣西北部和東南部出現重度以上氣象乾旱。2010年1月,雲南省達到重旱以上級別氣象乾旱的縣數百分比一度達到85%,3月,貴州省重旱縣數百分比也達到了81%。
災害影響重。西南部分地區嚴重氣象乾旱已對群眾生活、農業生產、塘庫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極大影響。乾旱導致雲南、貴州、廣西、四川部分地區出現人畜飲水困難,甘蔗明顯減產,冬小麥的減產趨勢已成定局。土壤缺墒以及江河塘庫蓄水不足,對春播以及作物後期生長影響較大。
哪些因素導致西南氣象乾旱如此嚴重?氣象專家分析認為,去年秋季以來,由於青藏高原上空的氣壓場持續偏強,其南側的印緬槽活動長時間明顯偏弱,使得形成我國西南地區降水的印度洋暖濕水汽輸送特別弱。同時,北方冷空氣活動路徑偏東,很難滲透到雲貴高原腹地。這就導致我國西南地區冷暖空氣很難交匯,降水持續偏少。2009年9月以來,雲南等西南大部分地區雨季結束偏早,再加上秋季後氣溫又長期偏高,水汽蒸發量大,造成氣象乾旱持續發展。
二.氣候預測水平還很有限——難以准確預測長時間的乾旱、洪澇
氣候預測是氣象部門的業務之一。對這種長時間、大范圍的乾旱,氣象部門有可能提前較長時間作出預測,使社會各界及早採取應對措施嗎?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主任工程師任福民坦率地表示,「受制於科技的發展水平,我們對持續時間這么長的這次乾旱,沒能作出准確預測。」
人們對氣象部門每天發布的天氣預報比較熟悉。實際上,我國氣象部門從1958年就開始了一年以內的短期氣候預測的業務工作。 任福民認為,氣候預測比天氣預報的難度更大。天氣變化取決於大氣的運動,大氣的上游出現一些什麼樣的天氣系統,經過一段時間的運動,下游就會發生相應的天氣。這就類似於河流上下游的污染問題,上游被污染了,下游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會發生污染,比較容易作出預計。 「氣候問題不一樣,預測的時間比較長,影響氣候的原因,我們在現有的大氣狀況中是找不到的,或者說信號非常弱。」任福民說,作氣候預測需要找大氣以外的信號,比如說冰雪狀況,甚至要到地球以外尋找相關信號,比如說太陽活動。雖然國內外從事氣候方面的學者都在積極研究,但目前對這些信號之間關系的認識還很有限。
目前,氣候預測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利用以數學物理為基礎的氣候預測數值模式(簡稱氣候模式)預測。它是用大型電子計算機進行運算求解,模擬氣候系統演變,得出預測結論。氣候模式預測是現代氣候預測技術的發展方向;另一種是統計方法,即找到某些現象之間的聯系,總結規律,作出預測。
我國氣候預測採用的是氣候模式和統計方法相結合的技術路線。任福民說,我國氣候預測模式2005年投入業務運行,預報手段躋身世界先進行列。目前,發達國家有這項技術的不超過10個國家,在發展中國家中我國是第一個。
「然而,當前氣候預測水平還很有限,離公眾的期望還有差距。」任福民說,氣候預測的要素一般是與常年同期相比,降水偏多還是偏少,氣溫偏高還是偏低。但對西南地區乾旱這種極端的氣象災害,對長時間的乾旱、洪澇,難以准確預測。
對1998年長江全流域洪水,氣象部門當年4月份就做出了准確預測。但這樣成功的範例並不多見。中國氣象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室主任於新文說,「氣候預測確實是巨大的挑戰,氣象部門一直在努力。由於准確性還不高,氣候預測一般情況下不會像天氣預報一樣向社會公布,只作為有關領導和部門決策的參考。」
去年入秋以來,我國西南、江南、華南部分地區發生了嚴重乾旱。在我國降雨量最為豐富的西南,大部分地區乾旱少雨,旱魃肆虐。農田龜裂、塘壩乾涸、河溪斷流…… 3月23日,來自國家防總的統計數據顯示,因乾旱造成飲水困難的人數已達2271萬,其中旱情最嚴重的雲、貴、川、桂、渝五省份達1805萬人;我國耕地受旱面積1.14億畝,其中,作物受旱面積8796萬畝(重旱2798萬畝,乾枯1381萬畝);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612萬畝。其中西南五省份耕地受旱面積達9654萬畝,佔85%。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任福民表示,這次西南旱災,「是有氣象資料以來,西南地區遭遇的最嚴重乾旱。乾旱的原因是降水少、氣溫高,兩重原因共同作用。旱災呈現持續時間長、乾旱面積大、影響程度重的特點。」 「真正的乾旱從去年八九月份就已經開始了。雲南全省平均有80多天、最長的有170多天持續乾旱少雨,是這次乾旱的重災區。」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應用與服務室主任張培群告訴《瞭望》新聞周刊。據專家介紹,這次乾旱持續了近200天,時間非常長,歷史上超過200天的乾旱非常少。「現在來看,就是1998年秋冬至1999年春季在北方冬麥區大范圍出現的乾旱過程有210多天,這是歷史上最長的。當然,在(上世紀)60年代初的三年大旱也有較長的接近200天的持續乾旱,但如果單從范圍來講,前面提到的兩次影響范圍可能更大。」
據統計,自然災害中的70%是氣象災害,每年氣象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占當年GDP的2%~3%。而我國是世界氣象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台風、暴雨(雪)、雷電、乾旱、大風、冰雹、大霧、霾、沙塵暴等災害時有發生,由氣象災害引發的滑坡、泥石流、山洪、以及海洋災害、生物災害、森林草原火災等也十分嚴重。
在任福民看來,「從所有的氣象災害統計來看,乾旱在我們國家的氣象災害中損失是最重的。每年乾旱的損失往往大於洪澇災害的損失。」
三.大氣環流是「元兇」
張培群認為,「復雜的海洋環流和大氣環流異常」造成了我國西南地區持續乾旱。
他向本刊記者解釋說,西南地區的降水,主要是由印度洋和孟加拉灣的水汽輸送的。但去年以來降水很少,這是因為印(度)-緬(甸)槽活動很弱,對水汽輸送不利;另外,從去年秋冬季開始,青藏高原上的大氣環流開始出現明顯異常,高原地區形成頑強的冷高壓氣團,氣壓場偏強,擋住了從印度洋和孟加拉灣過來的暖濕氣流,而北方的冷空氣不易到達西南地區雲貴高原腹地,冷暖氣流難以交匯形成降水,所以降水偏少,導致乾旱比往年嚴重得多。
在張培群看來,造成西南地區旱情的直接原因還有雨季期間的水分虧缺。他以雲南為例解釋說,雲南每年大致可以分為旱、濕兩季,從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4月,因為青藏高原冷高氣壓盤踞,都會導致降水減少,這幾個月被稱作雲南的乾季。濕季是每年的5月到10月,這期間的雨水很多,而去年8月份後降水就逐漸停了,相當於雨季提前結束了,之後的九、十月份,雲南的溫度又比常年偏高,降水量一直偏少(跟歷史同期比較,雲南、貴州都是歷史最少的)。而雲南、貴州等西南地區的許多水庫主要靠雨季降雨蓄水,一旦錯過了這個時機,水庫就很難再補上水。
中國氣象局提供的資料顯示,雲南、貴州一帶從2000年初到現在,一直處在降水偏少、溫度偏高的大氣候背景下,最近這幾年也不同程度出現一定的旱情。而乾旱形成的條件主要有兩點:一是降水持續偏少,二是氣溫偏高。氣象部門統計顯示,去年9月以來,雲南、貴州大部及廣西、四川、重慶的部分地區降雨量較多年同期總體偏少五成以上,一些地區偏少七至九成(雲南、貴州平均降水量分別只有173毫米和175毫米),從去年9月至今,西南地區降水量是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少的。到今年3月中旬,雲南全省庫塘蓄水僅為46億立方米,比上一年同期偏少近18億立方米。而雲南整個冬季以來的平均氣溫,達到了自195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雨季降水少、存水少,溫度高,必然造成蒸發量大,土壤失墒嚴重,加之今年乾季缺水明顯,直接導致了這次嚴重旱災。」張培群分析說。
四.「天災」還是「人禍」
對西南乾旱的成因存在各種猜測、說法,有人說這是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的極端氣候,是「人禍」導致嚴重「天災」;有人說這是密集的水電站對水資源的「挾持」加劇了旱情……一時眾說紛紜。 接受《瞭望》新聞周刊采訪的多位專家給出了一個幾近相同的答案:今年發生在我國西南地區的特大旱災是氣候變化造成的,是大自然的自身調整而非「人禍」所致。
中國科學院院士、2009年度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愛丁堡公爵保護獎」獲得者陳宜瑜告訴本刊記者,西南地區發生的旱情是正常的、是周期性的自然災害,「水災、旱災的發生都是正常的,因為地球總是在變的。氣候異常是肯定的,毫無疑問的,但區域的環境和整個大環境的關系並不是直接相關的,像美國雪災、歐洲雪災都非常厲害。今年是整個全球氣候異常,很突出,中國的旱災也是全球氣候異常表現的一部分。」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孟偉研究員也認為,西南旱災是大自然的調整過程,只是人類的活動加劇了這一調整的難度,人為的干預越來越大。
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國家環境咨詢委員會副主任、著名地理學家和環境學家孫鴻烈院士向本刊記者表示,他更傾向於西南旱災是大氣環流異常造成的、是氣候變化的判斷。「西南旱災是大氣環流問題,不是環境、生態問題。當然,乾旱之後,肯定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帶來影響。」
「很多證據表明,氣候變化對自然生態、農業、水資源等已產生可識別的影響。比如我國2008年初發生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直接原因不一定是氣候變化引起的,但也沒有證據證明這種極端氣候事件與氣候變化無關。氣候變化可能會加重這種非常態變化,會引起更多更嚴重的極端氣候事件的發生。」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原常務副校長何建坤對本刊記者說。
針對氣候變暖導致乾旱發生的說法,張培群解釋說,氣候變暖是氣候的長期變化,而西南旱情是一個相對時間尺度較短的事件。在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氣候異常的可能性會有所增加,但是二者之間沒有直接聯系。
氣象專家指出,氣候變化通常是由兩方面形成的:一方面人類活動導致氣候變暖,這在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的第四次評估報告中已有明確闡述;另一方面,氣候系統本身的自然變化也會導致氣候變化。
五.脆弱的水利設施
陳宜瑜表示,自然災害的發生是人力所不能阻止的,但防災減災是可以努力做到的。「我們可以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提高自身的抗災害能力,把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這是通過努力可以做到的。」
長期從事自然資源和環境研究的孫鴻烈告訴本刊記者,西南地區的水資源非常豐富(比如雲南,在全國水資源總量排名第三),但水資源分布不均,水利設施脆弱;另外,雲南、貴州部分地區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雨水蓄不住,地下水用不上的狀況。
二.措施
首先要說明強降雨雪雲層的形成過程,所有降雨雪都是由於海洋和陸地蒸發的水氣及大氣空間所固有水分形成的。含有大量能形成降雨雪的雲層,在熱高壓氣流或冷空氣的作用下,運行到一定的地方達到飽和就開始下落,形成降雨雪區域(即便是乾旱地區)。所有降雨雪都是因為路過地區的地形地貌及溫度、地表濕度而形成降雨雪,如果經過的地區較乾燥,就會把雲層底部變成水蒸汽托起雲層繼續隨風而動,如果所經過地區尚未飽和或不具備降雨雪條件,其降雨雪雲層就會尋找適合降雨雪的地區降雨雪。如果某個地區經常沒有途徑降雨雪的雲層,就會形成乾旱。
掌握了降雨雪的原因,我們要控制強降雨雪就絕對不難。衛星雲圖告訴我們雲層所在後,把握時機用大型直升飛機,調運鼓風機藉助自然風向將雲層吹到乾旱地區,在施以補助措施解決乾旱也就不成為問題了。其費用要比抗洪搶險、抗暴風雪救災,抗旱保全苗節省許多許多。對此調雲工程如按我所說的思路去做,出現損失我願承擔一部分費用,也希望一切有識之士能夠大力支持。更希望黨中央國務院能高度重視,不要以為國際沒有先例就忽視這項工程的進展。事實上只要是做一次小規模的試驗,用五六架次的飛機進行上中下立體吹動雲層,就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使用空軍教練飛行還可以一舉雙得。強降雨的季節即將來臨,我們要抓緊試驗力爭避免大的災害發生。
去年秋季以來,我國西南地區一直為乾暖空氣控制,溫度異常偏高,影響我國西南地區降水的主要天氣系統——南支槽活動較弱,北方冷空氣主要從偏東路徑南下,很少能滲透到雲南高原腹地,導致我國西南地區降水偏少,雲南地區發生秋冬連旱。」肖子牛表示,「而這些與去年6月赤道中太平洋形成的厄爾尼諾事件有一定的關系,在厄爾尼諾的影響下,南海、中南半島到西印度洋的對流活動受到抑制,不利於孟加拉灣和中南半島以及雲南地區的暖濕氣團活動,導致降水偏少。」
導致西南五省市乾旱的人為因素
大旱之時,救急當然是首先要做的。但從長遠治本來看,我認為還要重新檢點我們對西部的認識,那裡是生態脆弱地區,能不能像目前一些地區那樣盲目大開發?
西南大旱,上至國家總理,下至平民百姓都在為此著急。我想到的是,天災如同人體的重大疾病,疾病往往不是一天兩天得上的,一定有一個積累的過程。一個地區的氣候變化,與本地生態系統的改變往往存在緊密的聯系。
大力開發西部,曾是各級政府呼籲和努力做的事。西部的礦產在挖掘,西部的河流在開發,西部的原生態林變成了桉樹林、橡膠林,西部的荒原變成了城鎮。讓西部的人民也富裕起來,無可厚非。但是西部生態的脆弱,西部物種的珍惜,以往西部人與自然是如果相處的?在挖掘時,開發時,種植時,建設時,我們認真地研究過西部人與自然的關系嗎?
西南大旱原因當然還有待全面去分析,不過,從已透露的信息看,還是可以發現一些人禍的蛛絲馬跡,在抗旱的同時,這些因素應當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為了經濟效益,西南一些省份一直在砍伐原生態林,大力種植橡膠林和桉樹林,而這兩種速生豐產林都被形象地稱之為「抽水機」,大面積種植會導致地下水位下降,涵水能力很差。此外,桉樹還是「霸王樹」,它生長了,其他物種會慢慢地退縮,最後造成桉樹林都是地表光禿禿的,生態遭受顛覆性的破壞。根據有關有資料,雲南橡膠林集中的西雙版納地區,上世紀80年代後,有霧日減少了30天,現在更減少了60天,說明當地濕潤度下降,區域性氣候出現變化。而現在,雲南橡膠林面積達300萬畝,桉樹林的規劃面積更達到3000萬畝,如此龐大的生態系統改造是不是造成大旱的一個誘因?
此外,這些年,西南地區的水電站建設密集上馬,一座水電站,就會對河流的流域生態帶來重大改變,金沙江上游現在有「一庫八級」電站在修建中和將要修建,上游對江水的蓄積,不僅讓下游的河道乾枯,也會使地下水位降低。而西南水電開發的總裝機容量預計將達到幾十個三峽大壩的水平,如此巨大規模的水電開發,將造成怎樣的生態影響,它是否也是大旱的一個原因?
其實,且不說水電站對生態的改變,水電站對水資源的「挾持」,已明顯成為旱情加劇的一大原因,最近貴州大旱就暴露出這樣的一個案例:2009年上半年,水城縣已建成投入使用的電站有霧龍河電站和加克電站。正在加緊施工的有順場電站、何家寨電站、金獅子電站、烏圖河二級電站、猴場電站等6個電站。水資源成了電站老闆和產權人控制的砝碼。農民灌溉用水必須看水電站老闆的臉色。水電站的快速建成,加劇了當地民眾與水電站產權人的水源爭奪。
再有就是江河的污染。我曾到這次大旱的重災區珠江上游采訪,那裡的江水簡直就是黑色的,當地居民從河水中撈起淤泥曬干後可當煤炭用,稱為「河煤」。這次大旱之時有記者驅車在貴州沿途采訪,發現由於採煤業污染,當地許多河流放眼望去,綿延數十公里的水面上一片「漆黑」。一些當地「職業撈煤」隊的農民,揮舞著長長的水瓢,將河中的淤泥撈起,等到風幹了,這是可以賣錢貼補家用的。大旱之中,一滴水都彌足珍貴,可與此同時,大片大片水源因為污染無法飲用,這難道不值得警醒嗎?
大旱之時,救急當然是首先要做的。但從長遠治本來看,我認為還要重新檢點我們對西部的認識,那裡是生態脆弱地區,能不能像目前一些地區那樣盲目大開發?種樹、斷河、污染再繼續下去,明天和後天還會怎麼樣呢
高考模擬 1.乾旱災害是中國主要的氣象災害之一。下圖反映了我國1950-1991年間不同區域乾旱季節分布及其對農業的影響。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判斷圖中旱災最嚴重的地區(寫序號)並說明依據。
(2)分析②、③兩區旱災季節差異的原因。
(3)說明①區春旱引發的最主要的次生災害及其監測手段。
【參考答案】
(1)②區。依據:②區的旱災糧食損失量佔全國旱災糧食損失總量的百分比(或B)、旱災面積佔全國旱災面積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
(2)②區:春季降水少;升溫快,蒸發旺盛。③區:夏秋季受高氣壓(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氣流,乾燥少雨。
(3)森林火災;遙感技術。
2.目前我國石漠化正在以每年2 500平方公里的面積擴大,其治理難度甚至超過沙漠化,並日益成為制約西南地區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頑疾。據遙感資料,貴州喀斯特地區目前石漠化面積已達5萬平方公里,在1975年 ~ 1998年間平均每年擴大1800平方公里。廣西石漠化面積已達4.7萬平方公里,加上雲南省,我國平均每年石漠化的面積約為2500平方公里,這個數字並不比沙漠化的擴張速度慢。
讀某區域石漠化與森林覆蓋率、生物多樣性、人口環境容量統計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判斷圖中曲線名稱: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從統計曲線的相關角度,分析石漠化產生的主要原因。
(3)試分析曲線②先升後降的主要原因。
[ 參考答案]:(1)石漠化面積 人口環境容量 生物多樣性 (2)人類的不合理利用,森林(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加劇。(3)上升的原因是生產力的發展;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自然資源減少,生態環境惡化,自然災害增多。
3.2010年西南地區持續乾旱,旱情不斷加重,受旱面積佔到全國的83%。2010年中國西南大旱是2010年發生於中國西南五省市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災。一些地方的乾旱天氣可追溯至2009年7月。3月旱災蔓延至廣東、湖南等地以及東南亞湄公河流域。截至3月30日,中國耕地受旱面積1.16億畝,其中作物受旱9068萬畝,重旱2851萬畝、乾枯1515萬畝,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萬畝;有2425萬人、1584萬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讀下圖和資料,結合有關地理知識答:
(1)2010年西南地區的旱災發生的省區主要是 。
(2)此次旱災嚴重,試分析此次旱災的成因?
(3)旱災造成的影響有哪些?
(4)此次旱災造成的影響是極其深刻的,我們應怎麼做才能在以後避免或減少類似的災情?
參考答案:(1)雲南、貴州、廣西、四川、重慶
(2)自然原因:全球氣候變暖只是極端氣候事件多發;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西南地區為季風區,冬春季節為旱季,降雨少;氣溫較往年偏高,蒸發旺盛;地形崎嶇,地表起伏大,地表水存留時間短;多為石灰岩分布區,容易滲水,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地表水儲藏條件差。
社會經濟原因:水利設施缺乏、老化和損壞嚴重;人們習慣靠天吃水,缺乏水資源的節約和保護意識。
(3)農業受災面積廣,農作物歉收、減產、絕收嚴重;春耕困難;電力緊張;農作物價格(糧茶菜花)上漲;人畜飲水困難。
(4)開源:合理開發和利用地下水;開渠引水或修建輸水管線;人工增雨;加強水庫等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治理水污染,污水資源化。
節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民的節水意識;推廣先進的灌溉技術;提高工業用水的利用效率。
生態環保措施:保護植被;植樹造林。
(北京市海淀區2010屆高三第二學期期中文綜) 自2009年秋季至今,我國西南地區遭遇旱災,局部地區遭遇百年一遇的嚴重旱災。據圖3回答4、5題。
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特旱地區分布在雲、貴、川三省
B.該區域旱情嚴重程度由南向北遞減
C.此次旱災是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形成的伏旱
D.降水持續偏少、氣溫偏高是導致旱災的原因
5.中國氣象局對此次旱災進行了動態監測和預報,應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①遙感 ②全球定位系統 ③地理信息系統 ④數字地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參考答案:4.D 5.C
6.(廣東韶關市2010屆高三第二次調研考試文綜試) 閱讀下列資料,完成下列要求(27分)
材料一 珠江水系示意圖
材料二 2009年秋季以來,雲南省發生自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嚴重的秋、冬連旱,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3月10日全省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58.8%,乾旱區土壤處於嚴重缺墒狀況。目前乾旱仍在持續發展,並已經演變為秋、冬、春連旱。據預測,全省大部自3月16日至4月15日間仍將持續氣溫偏高、降水偏少的趨勢。從目前趨勢分析,雨季到來以前全省乾旱解除的可能性不大,雲南極有可能出現秋、冬、春和初夏連旱的局面。截至1月30日,雲南全省作物受旱面積1755萬畝,有385萬人、209萬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城市供水主水源水庫蓄水嚴重不足,城區供水困難,昆明、曲靖、香格里拉等地近日連續發生山火……
(1)試比較紅水河段和珠江河段的自然地理特徵的異同點。(10分)
(2)除了乾旱外,試列舉紅水河段和珠江河段的主要自然災害和環境問題。(8分)
(3)據報道,蔗糖、雲南特產葯材、普洱茶和深圳等地的花市價格上漲。試結合材料分析其原因。(3分)
(4)本次西南地區特大乾旱將對珠三角地區帶來怎樣的影響?(6分)
參考答案:
6.共27分
(1)相同點:氣候均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自然植被均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河流水量均豐富。(3分)
不同點:紅水河段——地形多山,地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土壤相對貧瘠。(4分)
珠江河段——沖積平原,地勢低平;河網密布;土壤肥沃。(3分)
(2)8分
紅水河段 珠江河段
主要自然災害 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洪澇、台風等氣象災害
主要環境問題 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石漠化) (水、大氣、固體廢棄物等)環境污染嚴重
(3)該地區是我國甘蔗、雲南特產葯材、普洱茶和花卉的重要生產基地,由於旱情持續,致使這些作物嚴重減產甚至絕收,市場供不應求,從而導致價格上漲(3分)
(4)河流徑流量減少,導致各種供水緊張,航運受影響,珠江口可能出現咸潮;河流徑流量減少,水電站發電減少,影響西電東送,從而導致珠三角地區能源緊張(6分,言之有理,酌情給分)

⑹ 080715 汶川縣的地質災害為什麼這么嚴重

汶川縣城將異地重建 專家稱環境已不適宜人居 本報訊(記者徐一龍)汶川大地震中,汶川縣城的絕大部分建築物並未倒塌,人員傷亡也不慘重,但次生災害已經嚴重威脅到汶川縣城的「生命」。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抗震救災規劃專家組駐阿壩州組長、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尹稚的報告指出,「汶川縣城已不具備適宜人居的環境」。目前,阿壩州已向四川省遞交報告,考慮將縣城整體搬遷。 這份名為《專家組強烈請求緊急疏散異地轉移安置汶川縣城及部分理縣、茂縣山區鄉鎮受災群眾的建議報告》由尹稚教授執筆。報告建議,汶川縣城已經不具備原址重建的空間面積和環境容量,應考慮異地重建。目前,此報告已送交四川省委、省政府並抄送至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昨天,汶川縣縣長廖敏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縣里非常重視專家的這份報告。「專家說汶川已經是活著的死城了。」廖敏表示,阿壩州也已經向四川省委、省政府緊急送交報告,申請擇址另建新汶川。 一名駐守在汶川縣城的政府工作人員表示,現在新址還沒確定,一種說法是,可能在成都 與阿壩州的郊區尋找一塊地方。 據了解,汶川全縣共有人口8萬餘人,其中縣城3萬餘人。目前,在新址尚未確定的情況下,汶川縣城也已著手將縣城的絕大部分居民和附近城鎮的近5萬人轉移到安全地帶。 這一安全地帶被選在從汶川到綿池213國道20餘公里的兩側。汶川縣縣長廖敏介紹說,這一地帶在地震發生後就安置了部分居民,在得到專家報告後,縣里加快了這一長廊的安置點建設。 汶川縣政府一名工作人員向本報記者確認,5萬居民將在6月底臨時安置到這一安全的長廊地帶。汶川新址一旦確定,即將啟動移民工程。 縣城或重回孤島 報告指出,汶川縣地震前原有地質災害點160處,震後截至6月2日的統計已發現新增地質災害點3590處,其中79處新增點已對縣城形成壓迫和包圍之勢,並隨餘震和降雨而日漸惡化,嚴重威脅到縣城已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和全部的對外交通線安全。 報告指出,目前雨季已至,次生地質災害一旦誘發成災,汶川縣將重回孤島狀態。 居民安置地點缺乏 報告指出,目前汶川縣城內,絕大部分房屋已成危房,只剩下十多處理論上可用的房屋,但由於被危房包圍,也並不安全。同時,縣城內極少數可避免次生災害影響的土地上也遍布危房,短時間內無法拆除。報告認為,目前汶川縣較為安全的集中安置點有兩處,一處位於雁門鄉,可安置2057戶,另一處位於七盤溝,可安置1200戶,距縣城分別為3.5公里和4公里。地質調查隊徒步調查證實,七盤溝安置點上游還有5處小型堰塞湖存在,如不排除險情,也無法使用。 至於鎮鄉一級,現在僅綿鎮尚有239畝耕地可用於安置,但也受到山體滑坡和洪水上漲的雙重威脅,留足安全間距後僅能安置2958戶,其餘各鄉鎮已無任何安全之地可用。 地質災害也讓當地居民的農業生產遭到重創汶川縣原有耕地106500畝,地震導致滅失土地42000畝,嚴重損毀48000畝,僅存1萬多畝耕地。如果將居民就地安置,其生存基礎已經喪失,吃飯和飲水都將面臨嚴重困難。 建議汶川建新縣城 專家組同時發現,特大規模的山體崩塌使縣城的兩江六岸盡成裸岩、裸土,構成連綿不斷的巨大沙塵源。每個晴日,午後河谷風溯江而上,整個谷地下起草坡上達雁門均處在沙塵暴籠罩之中,屬重度污染,這些天經歷的最低能見度只有不足百米。所有地質、生態、岩土工程、工程地質專家的共同意見認為,這種情況會持續數年甚至數十年,對人體健康構成極大危害。汶川縣城已不具備適合人居住的環境。 專家建議,汶川縣境內受災群眾應該迅速轉移到汶川與都江堰接壤的平原地帶。 報告建議,汶川縣城已經不具備原址重建的空間面積和環境容量,汶川應考慮異地重建。 相關新聞 汶川7萬人因地質災害再次大轉移 據央視報道剛剛安頓下來的汶川縣由於受到新的地質災害的影響,全縣7萬多人昨天開始大轉移。 目前,汶川已進入雨季,下雨對地震中所有脆弱的山體無疑是雪上加霜,整個汶川縣受災群眾正在進行緊急大轉移。昨天下午4點左右,受災群眾從山上趕到安置點,他們一到安置點就住進了帳篷。到昨晚為止,從汶川受災地區到安置點的群眾達到1500多人。由於下雨,轉移速度緩慢,預計今天將達到2000人左右。

⑺ 貴州黔南一菜地塌陷現幾十米深坑,專家調查後說了什麼

在貴州省黔南一農村地區,地處村莊後面村民的菜地中間突然塌陷,露出了一出深坑,附近的村民往其中扔石塊來探測深度,竟然發現深不見底,久久未聽見石塊落地的聲音。對此不少當地居民表示或許底下就是一處古墓,由於地表淺層土壤的松動,地表水的枯竭,於是才展現了出來,或許就是一處瑰寶。

至於是不是長期抽水導致地下水層減少引起的地表坍塌,進而撞擊溶洞造成的深坑,還有待專業人士的考古發現,或許這才是它的原貌,只因藤蔓將洞口封住了,時間一長,表面與普通地表並無區別。當地地質災害防控中心的專家來到現場勘查,並稱此次下陷屬於自然的溶岩塌陷。

⑻ 貴州八月份天氣地質災害多嗎

貴州,簡稱「黔」或「貴」,地處西南腹地,與重慶、四川、雲專南、廣西相接屬壤,是西南地區陸路交通樞紐。轄貴陽市、遵義市、六盤水市、安順市、銅仁市、畢節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市)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
貴州位於中國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種基本類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
貴州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早在24萬年前就有人類居住、活動,有舊石器時代早期的「黔西觀音洞文化」,晚期直立人的「桐梓人」,早期智人的「水城人」和「盤縣大洞人」,晚期智人的「興義人」、普定「穿洞人」、桐梓「馬鞍山人」、「白岩腳洞人」和安龍「觀音洞人」。境內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暖風和、雨量充沛、雨熱同期。是世界上岩溶地貌發育最典型的地區之一,有絢麗多彩的喀斯特景觀。
貴州是首個國家級大數據集聚發展示範區,以貴陽、遵義、貴安新區、為中心建設大數據基地。

⑼ 關於地理的新聞2018

1月22日:
1.皖江城市帶,城市產業轉移規劃受國務院批復
2.新疆阿勒泰緊急調用直升機就被大雪圍困的病人和牧民
3.中國國際救援人員在海地有序開展工作
1月23日:
受強冷空氣影響,渤海、黃海北部海冰冰情進一步加重,有關部門採取措施保障海上航運安全.今天,海軍冰情調查隊搭乘「海冰721號」破冰船從秦皇島港啟航,赴渤海、黃海北部海域,展開冰情調查和海上突發性搶險救援行動.
1月24日:
1.23日,7名阿勒泰拜克托別村村民在風雪中被困.得知消息後,新疆軍區某陸航旅立即出動直升機展開救援.經過一整天連續三次飛行搜救,被困人員全部獲救.
2.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近日發表致歉聲明說,該機構2007年發表的一份氣候變化評估報告中有關「喜馬拉雅冰川將在2035年完全消融」的表述存在錯誤.
1月25日:
1.環保部今天公布2010年污染減排目標: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分別比2009年再削減40萬噸和20萬噸.2009年全國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繼續保持雙下降態勢.
2.我國地理信息產業規模達750億元:國家測繪局日前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包括衛星定位與導航、航空航天遙感、測繪與制圖業在內的我國地理信息產業規模達750億元,一些地理信息技術與產品已達到或接近當前國際先進水平.
1月26日:
1.新疆阿勒泰:首列火車滿載救災物資運到災區今天,滿載災區百姓急需的救災物資的第一趟列車到達阿勒泰福海火車站.這是鐵路部門為了能及時緩解當地災區物資運輸緊張情況而提前啟動的運輸計劃.
2.雲南採取多種措施抗旱保生產:由於去年9月下旬以來沒有有效降水,目前雲南省將近80%的地區出現嚴重乾旱,260多萬人、119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
1月27日:
1.成灌快速鐵路正線軌道全線鋪通:四川災後重建的重大工程項目----成都至都江堰的成灌快速鐵路昨天完成正線軌道鋪設,預計5月1日正式運行.鐵路全長72公里,設計時速200公里.
2.我國海平面處於近30年最高位:國家海洋局今天發布的數據顯示,近30年來,我國海平面年平均遞增2.6毫米.這一數據為沿海地區制定發展規劃、應對海洋災害等提供了重要依據.
3.海冰721號破冰船成功營救被困貨輪今天上午,正在遼東灣執行冰情調查和破冰救援任務的中國海軍海冰721船接到被封凍在營口海域的「文峰6號」求助,隨即緊急前往營救,採取破冰引航的方法將被困貨船成功解救.
1月28日:
1.三江源:5年生態保護收效明顯:我國最大的生態保護項目——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實施5年來,生態退化趨勢明顯緩解,出境水量大幅增加,「中華水塔」功能初步恢復.
2.我國中西部第一條高速鐵路鄭西高鐵成功試運行:我國中西部首條高速鐵路,全長505公里的鄭西高鐵今天成功試運行.國產「和諧號」高速動車組從西安站至鄭州站,用時1小時48分,最高時速達352公里.
1月29日:
1.水資源統一調度 連續十年黃河不斷流:黃河自實行水資源統一調度以來,流域生態惡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實現連續10年不斷流.據中國水科院和清華大學測算,10年不斷流給供水區增加了3500多億元的GDP和3700多萬噸糧食產量.
2. 中外科學家首次發現帶毛恐龍存在證據:中國、英國和愛爾蘭三國科學家日前聯合從1.3億年前的恐龍化石中,發現了仍存於現在鳥類羽毛中的兩種黑色素體,這一發現為帶毛恐龍的存在提供了決定性證據.
1月30日:
1. 廣西百色樂業天坑群出現「雲海奇光」:連續多日降雨的廣西百色樂業天坑群日前天氣突然放晴,出現翻湧壯闊的雲海景觀.在陽光照射下,天坑濃霧中出現一個圓形光碟,外圍鑲嵌著七色光環,呈現光芒四射的壯觀景象.
1月31日:
1.1月31日凌晨5時36分,四川遂寧市市轄區、重慶市潼南縣交界處發生5.0級地震,造成1人死亡,15人受傷.
2.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出現零下50.1℃罕見低溫天氣: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今天出現零下50.1℃的罕見超低溫天氣,為大興安嶺地區69年來氣溫最低值.針對這次大范圍降溫,黑龍江各地積極應對,做好供氣、供暖工作,保障正常的生產生活.
2月1日:
1. 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遭大雨巨浪侵襲:受熱帶氣旋和季風影響,澳大利亞昆士蘭州近日接連出現大風暴雨天氣.黃金海岸、陽光海岸等度假勝地浪高超過一米八,部分船隻被損毀.大雨導致昆士蘭州北部主要公路交通中斷,部分城鎮處於爆發洪災的臨界點.
2. 蒙古國遭受雪災 我國提供救援物資今日啟運:中國援助蒙古國的緊急人道主義救援物資今天從石家莊機場啟運,這批物資包括攜帶型發電機、食品和禦寒棉被等,由3架空軍運輸機6個架次送往蒙古國,另有500噸大米將於近日通過鐵路運輸方式交付蒙方.入冬以來,蒙古國遭遇30年罕見大雪和低溫天氣襲擊.
2月2日:
1. 上海世博會將設氣象連動預警.
2. 山西1月份煤炭產量預計同比增長85%.
2月3日:
1.連降暴雨,西班牙加那利群島高度戒備:由於連續兩天暴雨傾盆,2號西班牙加那利群島處於高度戒備狀態.目前還沒有人員傷亡的官方統計,但有居民拍攝到了有人被洪水沖走的錄像.暴風雨使得多所學校和多條公路被迫關閉,上萬居民用電中斷.氣象部門提醒當地居民最好不要外出.
2.波蘭面臨近30年來最大雪後水災威脅:波蘭水文地質專家2日警告說,入冬以來波蘭遭遇多年未遇的大雪加寒流天氣,造成積雪難以及時融化,隨著氣候轉暖,冰雪融化,波蘭全國范圍內將面臨自1979年以來最大的雪後水災威脅.
2月4日:
1.松褐天牛威脅黃山松 黃山緊急清理枯死松樹近7萬株:黃山近期全面清理枯死松樹69530株,並投資近億元,從里向外設置3道防線,防治松褐天牛,保護黃山松的生態安全.
2.進入冬季以來,雲南、廣西部分地區出現嚴重乾旱,目前當地正全力抗旱救災.
3.日本硫磺島附近海底火山噴發:日本硫磺島近海的一座海底火山3號噴發,導致海面發生大規模海水噴濺,大量濃煙噴涌而出,高度達到約100米.氣象專家表示,這次海底火山噴發可能形成新的火山島.硫磺島附近的海底火山上次噴發是在2005年.
4. 北京將從河北調水3億噸 海水可能成飲用水源:2010年市水務工作會議召開.市水務局副局長畢小剛透露,今年本市將修訂現有的《北京市節約用水辦法》,新辦法有望於年內出台實施,其中針對惡意拖欠水費的用戶,新辦法將明確給予罰款的處理.此外,對偷水、拖欠水費、浪費用水的單位和個人嚴格執法,將在媒體上曝光.另據透露,今年本市啟動海水淡化的前期研究工作,海水將有望成為北京市的飲用水源.
2月5日:
1. 遼東灣海冰范圍增至92海里:今天遼東灣海冰浮冰外緣線增至92海里,創今年海冰范圍之最.專家提醒,相關部門應加強防範,關注後續發布的海冰預警信息.
2月6日:
1. 貴州黔南:萬畝梅花盛開:近日,地處貴州黔南的荔波縣萬畝梅花爭相盛開,花香四溢.這里素有十里梅海、萬畝梅林之稱,是我國最大的集中連片野生梅林.
2. 美國中大西洋地區遭遇罕見強暴風雪:美國包括首都華盛頓在內的中大西洋地區5號遭遇罕見強暴風雪,美國國家氣象局預計華盛頓地區降雪量可能創下百年來最高水平,達到76厘米.弗吉尼亞州和馬里蘭州政府下令進入緊急狀態.華盛頓地區3個機場取消了5號晚至6號起降的航班,大部分開往華盛頓南部的客運列車停運.
3. 墨西哥暴雨肆虐 至少15人死亡:墨西哥本周以來暴雨肆虐,在過去四天里,一些地區的降雨量超過正常值的八倍.在受災嚴重的米卻肯州和瓜納華托州,洪水沖毀河堤,造成包括5名兒童在內的15人死亡,高速公路被封,因暴雨引發的洪水讓數以千計的家庭受災.
4. 哈勃望遠鏡觀測到冥王星正在變紅:最近,天文學家通過分析哈勃望遠鏡提供的相關圖像發現,冥王星正在變紅.冥王星大氣中含有很多由碳原子和氫原子組成的甲烷,在太陽風及其他因素作用下,氫原子逃逸,冥王星表面含碳豐富的區域便呈暗紅色,但專家認為,如此劇烈、快速的變化,目前還很難解釋原因.
2月7日:
1.包西鐵路延安新寶塔山隧道貫通:包西鐵路延安新寶塔山隧道昨天順利貫通.新寶塔山隧道位於延安市區,全長2166米,是包西鐵路地質最復雜的隧道之一.包西鐵路開通運營後,將以煤炭運輸為主、客貨兼顧.
2.百年難遇暴風雪「凍結」華盛頓:一場近百年罕見的暴風雪從當地時間5號下午起席捲美國中大西洋地區,覆蓋范圍包括弗吉尼亞州至新澤西州南部,首都華盛頓一帶雪情最為嚴重.
3.北極變暖速度快於預期:一個由來自27個國家的370多名科學家參與的國際研究項目,日前發布研究結論公報說,北極變暖的速度要快於科學家此前預期.照此速度,北極將在2013年至2030年出現夏季無冰現象,比此前預期的2050年大大提前.
4.亞龍灣熱帶天堂森林旅遊區的山頂公園上出現海市蜃樓奇觀,雲霧繚繞的山頂上出現了滄海樓的影子,朦朦朧朧的影子被光環環抱著,時隱時現,每次出現約3到4秒鍾,隨後自然消失.
2月8日:
1.青海柴達木盆地現冬日地氣蒸騰景觀:因地下水增多,地域廣闊,青海柴達木盆地北邊的黨金山口附近,近日出現了地氣蒸騰景觀,遠處的雪山被旺盛的地氣虛化為白色的帳幕,時隱時現.
2.暴風雪席捲羅馬尼亞近半國土:在今年連續多場大雪後,暴風雪近日再次席捲羅馬尼亞近半國土,其中首都布加勒斯特及周邊9個縣受災嚴重,處於大風暴雪橙色警報狀態,所有學校周一停課.全國130條縣級公路關閉,所有國家公路禁止卡車通行,許多列車晚點甚至被臨時取消.惡劣天氣還導致汽車連環相撞等惡性交通事故.
3.巴西:推廣生態農墾可促進亞馬孫雨林保護:巴西政府目前在亞馬孫雨林中推廣的實驗農場有望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樣板,促進雨林生態保護. 以往,砍樹、燒荒、種草和放牧的破壞性牧墾成為公認的最大雨林殺手.而這些實驗農場採用作物輪種方法,新模式不僅可以延長土地使用時間,還可提高土地生產效能.更重要的是,這種模式有助於減少亂砍濫伐.
4.研究表明氣候變暖增加土壤二氧化碳釋放量
芬蘭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土壤中被循環利用的有機碳對氣候變化十分敏感,在全球氣候進一步變暖的情況下,土壤釋放的二氧化碳量也將隨之增加,並遠遠超過森林的二氧化碳吸收量.研究人員建議,有關機構在預測氣候變化結果及尋求應對政策時應更細致地考慮這一因素.
2月9日:
1.蒙古國遭遇30年罕見雪災:牧民損失慘重蒙古國日前遭遇30年來罕見雪災.據蒙古國緊急情況總局統計,極端惡劣天氣已造成全國近200萬頭牲畜死亡,牧民可能因此會總共損失300萬到400萬頭牲畜.目前,災區牲畜飼料儲備不足,雖然包括飼料在內的各種救災物資正在緊急運往災區,但由於牧區幾乎都是土路,被雪覆蓋後,運送物資的車隊平均每小時只能行進20多公里.蒙古國政府預計,受災牧民至少需要600萬美元援助
2.「失落的文明」現身巴西亞馬孫叢林:巴西考古學家近日通過研究一些由人造衛星拍攝的照片發現,巴西亞馬孫叢林中曾存在過一個未知的文明.
2月10日:
1. 阿富汗連日雪崩 死亡人數升至157人:由於連日大雪,位於阿富汗北部帕爾萬省的薩朗山口,從8號開始發生多次雪崩,目前已造成至少157人死亡,約400人受傷.救援隊伍今天早晨從雪崩現場救出6人.由於還有大量人員被困,預計死亡人數還將進一步上升.
2月11日:
1.天公作美 「及時雪」暫緩冬奧無雪危機:加拿大溫哥華冬奧會開幕在即,10號一場「及時雪」讓冬奧主賽場塞普里斯山面臨的無雪危機暫時得到緩解.不過,由於降雪不夠充分,組委會從別處調雪的工作仍在繼續進行.
2.珍稀隕石有望透露宇宙起源新信息:在法國,一塊曾險些被當成垃圾扔掉的石頭最近被專家鑒定為已有45億年歷史的珍稀隕石,它有望幫助科學家發現一些關於宇宙起源的新信息.這塊隕石重1.3公斤,是一位法國舊貨商人2001年在非洲購買的.
2月12日:
1.廬山、張家界等景區出現霧凇:受雨霧和冷空氣影響,江西廬山和湖南張家界這兩天分別出現了美麗的霧凇景觀,處處「玉樹瓊枝」,迎風搖擺中透出清新雅緻、美不勝收的雪景.
2.湖南:鳳凰春早梅花開:「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正值臘月時節,湖南鳳凰古城中的梅花紛紛提前綻放,由於當地近期氣溫持續偏高,導致梅花花期提早了半個月.
3.突降暴雨 墨爾本大范圍交通癱瘓:澳大利亞墨爾本市11號晚高峰時段突降暴雨並引發洪水.大水沖毀一些城市基礎設施,造成大范圍交通癱瘓,很多人被困在路上.政府救援部門共接到700多個求救電話.到今天早晨,仍有1500戶家庭沒有恢復電力供應.
2月13日:
1. 新疆西部、西藏東部、青藏高原東部、西北地區東部大部、山西南部、黃淮西部和南部、江淮大部、江漢大部、湖南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夾雪,其中安徽南部局地有大雪;江南大部、華南大部、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陣雨,其中,江西東南部、浙江中南部、福建中北部的部分地區有大雨,貴州中部的局部地區有凍雨.
2月14日:
1.春節期間 南方多雨雪受冷空氣影響,從昨晚開始,上海、安徽,江蘇、浙江、湖北、貴州等地的部分地區都出現了明顯的降雨或降雪天氣.除夕之夜,瑞雪適時光臨了上海、南京,飛舞的雪花和綻放的禮花將夜空點綴得分外絢爛.但隨著積雪變厚,環衛工人清掃爆竹屑的難度大大增加.根據江蘇省氣象局今天凌晨發布的暴雪藍色預警,未來三天,南京仍將以雨雪天氣為主.在此次冷空氣過程中,安徽省共有70多個縣市出現了積雪,安慶、蚌埠等地的輪渡交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2月15日:
1.敦煌新發現重要文物點24處:敦煌市在日前的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新發現重要文物點24處,其中包括極有價值的3處漢代烽燧和1處漢唐古墓群,出土了一批簡牘、絲綢等物件.
2.南方降雪減弱 北方大風降溫:繼除夕夜"飛雪拜年"後,今天飛揚的雪花依然在南方部分地區停留,增加了喜慶的年味兒.不過,降雪也給人們的生活、出行帶來影響.浙江北部、江蘇蘇北和淮河以南地區,普遍出現積雪,安徽、貴州部分道路出現結冰情況.目前,這些地區正在協調各方力量,疏通結冰道路.受雨雪天氣影響,部分公路和民航客流轉向鐵路,湖北和蘇皖地區的鐵路客流預計增長10%.據中央氣象台監測,目前,南方降雪趨勢開始減弱,北方部分地區出現4--5級大風,氣溫隨之下降了4--6攝氏度.
2月16日:
1.黃渤海海冰冰情呈緩解趨勢: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今天16時發布的海冰警報顯示,遼東灣浮冰最大外緣線為98海里,較昨天縮短2海里;黃海北部,渤海灣和萊州灣浮冰最大外緣線比昨天縮短了6到7海里.據預測未來5天,黃渤海海冰冰情將呈減緩趨勢.
2.連日暴雨導致義大利南部發生百餘起泥石流:連日暴雨導致義大利南部的卡拉布里亞區發生100多起泥石流.在小鎮馬耶拉托,15號,200多戶居民因泥石流緊急撤離,雖然無人受傷,但多處房屋被泥石流吞沒.
3.巴西「清潔海灘運動」還自然潔凈本色:為改變垃圾眾多的現狀,巴西里約熱內盧地方政府日前在著名的科帕卡巴納海灘上建起「垃圾數量公示牌」,希望對遊客起到警示作用.里約熱內盧是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和2016年夏季奧運會的主辦城市,巴西政府希望通過海灘「清潔運動」,讓更多民眾養成對環境的自覺維護意識,打造清潔的市容市貌.
2月17日:
1.新疆:塔河油田發現一億噸稀油油藏:春節期間,位於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塔河油田發現了一個1億噸級的稀油油藏,為塔河油田2015年實現年產原油1000萬噸的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2.遼寧興建全球最大沼氣發電項目:全球最大的沼氣發電項目日前在遼寧法庫縣動工興建.項目計劃利用當地奶牛業產生的糞便,建設17個沼氣發電工程,年產沼氣3億立方米,年發電總量6億千瓦時.
3.節後春運高峰來臨 鐵路客流逐步升溫.
4.海地地震破壞程度超印度洋海嘯:美洲開發銀行16號發表報告,認定海地地震的破壞程度遠超2004年印度洋海嘯,可能是現代歷史上最具破壞力的一次自然災害.報告估計,包括重建費用在內,與海地地震相關的經濟損失介於80億至140億美元之間.海地官員估計,地震造成至少21萬7千人遇難.
5.預測顯示今年日本櫻花季較往年提早一周:日本氣象廳今年首次將預測櫻花花期的工作委派給民營的氣象機構.根據三家民營氣象機構15日提供的預測數據,今年日本各地櫻花的開放時間要比往年提早一周左右.
2月18日:
1.廣深港高速鐵路首段軌道板鋪設完工:春節期間,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廣深港高速鐵路廣州南站屏山涌段軌道板鋪設完工,為廣深港高鐵廣州至深圳段年底建成通車奠定了基礎.
2.中國赴蘇丹達爾富爾維和工程兵大隊官兵,春節期間加班加點,在世界極度貧水地區--蘇丹達爾富爾地區打出第一口可直接飲用的水井.
3.中俄交界今天發生6.5級地震:據國家地震台網測定:今天上午9時13分,在我國與俄羅斯交界靠近吉林省琿春市的地方發生6.5級地震,目前沒有收到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報告.此次地震震源較深,地震專家表示不會造成較大破壞性影響.
4. 張家界疑似虎照可能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金貓.
2月19日:
1.新疆:「鬧海風」襲擊吉木乃:2月17日晚,新疆阿勒泰通往吉木乃的229省道上,20多輛汽車、121名群眾遭遇「鬧海風」襲擊,新疆軍區阿勒泰軍分區官兵緊急前往救援,奮戰13小時將受困群眾全部成功救出.鬧海風是新疆阿勒泰地區特有的天氣現象之一,是大風經峽谷擠壓形成的迴流性強風,並伴有吹雪、雪暴等天氣.
2.四川雙流機場遭遇今年首場大霧:四川成都雙流機場今天遭遇新年首場大霧,造成機場關閉4個多小時,113個進出港航班延誤,上萬名旅客受影響,下午4點後航班逐漸恢復正常.
3.香格里拉:乾旱六月後迎來第一場瑞雪:遭遇60年未遇的重大乾旱的雲南香格里拉昨天迎來今年的第一場雪,當地森林火險指數和旱情得到了降低和緩解的同時,還給香格里拉帶來美不勝收的皚皚雪景.
2月20日:
1.江西開展新春萬人植樹活動: 春節後第一個工作日,江西南昌數萬幹部群眾種下了銀杏、桂花等樹木共一百萬株,以實際行動共建「森林城鄉、花園南昌」.江西新春植樹活動已連續開展了9年,共植樹7200多萬株.
2.暴風雨侵襲葡萄牙馬德拉島.
3.節後返程高峰來臨 各地力保安全有序:春節長假結束,公路、鐵路、航運迎來客流高峰,各地採取措施,確保運輸安全有序.南下廣東的旅客中,主要是來自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的務工人員,以每趟列車載客2000人計算,高峰時期,廣州火車站每小時到達客流人數超過3萬人,廣州站設置了7條通道檢驗回程車票,同時警方也加派人手確保站場治安.

⑽ 最近有沒有發生地質災害

剛剛發生的。
108國道發生山體滑坡 公路部門提前發現未傷亡
新浪新聞2016年8月23日 11:33
原標題:108國道發生山體滑坡 公路部門提前發現未造成傷亡

新京報快訊(記者郭超)8月21日9時許,108國道K120+600(蒲窪鄉寶兒水村)處路側發生山體滑坡,滑坡土方量相當於200輛滿載大貨車。由於公路部門提前兩天發現跡象並採取斷路措施,滑坡未造成人員傷亡,未形成嚴重交通擁堵。

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獲悉,2016年8月19日上午11時,市交通委路政局房山公路分局巡視人員發現108國道K120+600(蒲窪鄉寶兒水村)處路側山體出現滑坡跡象,並有進一步發展趨勢。房山公路分局及時向相關部門進行了報告,安排人員24小時值守。

8月20日,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房山公路分局約請相關專家對現場進行勘察分析,認為短時間內發生大方量山體滑坡風險巨大。當天16時30分,經上級部門同意,對該處滑坡點採取了斷路措施。

8月21日9時許,滑坡體突然發生局部滑塌,方量約4000立方米,相當於200輛滿載大貨車的體積,造成道路全幅阻斷。觀測顯示,滑坡體頂部裂縫已由1.5米發展至5米,碎石不斷滾落,整體滑塌的險情不斷加大。

8月22日,北京市交通委組織北京市防汛辦、北京市規劃國土委、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房山區政府現場勘查,初步確定採用削方、卸載、支護、錨固綜合治理的處置方案。目前公路部門正在全力清理現場,確保盡快通車。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