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圖編制
❶ 工程地質勘察報告ppt怎麼製作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報告是建築地基基礎設計和施工的重要依據。在保證外業和實驗資料准確可靠的基礎上,文字報告和有關圖表應按合理的程序編制。要重視現場編錄、原位測試和實驗資料檢查校核,使之相互吻合,相互印證。地基岩土分層是一個重要環節,要根據岩土地質時代、土的成因類型、岩土性質、狀態、岩石風化程度和物理力學特徵合理劃分。岩土的工程力學性質是根據原位測試和實驗資料的數理統計值綜合判定。報告要充分搜集利用相關的工程地質資料,做到內容齊全,論據充足,重點突出,正確評價建築場地條件、地基岩土條件和特殊問題,為工程設計和施工提供合理適用的建議。
關鍵詞:岩土工程勘察 報告 圖表 編製程序 岩土分層
岩土工程勘察報告是工程地質勘察的最終成果,是建築地基基礎設計和施工的重要依據。報告是否正確反映工程地質條件和岩土工程特點,關繫到工程設計和建築施工能否安全可靠、措施得當、經濟合理。當然,不同的工程項目,不同的勘察階段,報告反映的內容和側重有所不同;有關規范、規程對報告的編寫也有相應的要求。下面著重談一談有關工業與民用建築的岩土工程勘察報告編寫工作,且側重於詳細勘察階段。
1報告的編製程序
一項勘察任務在完成現場放點、測量、鑽探、取樣、原位測試、現場地質編錄和實驗室測試等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即轉入資料整理工作,並著手編寫勘察報告。岩土工程勘察報告編寫工作應遵循一定的程序,才能前後照應,順當進行。不然的話,常會出現現場編錄與實驗資料的矛盾、圖表間的矛盾、文圖間的矛盾,改動起來費時費力,影響效率,影響質量。
通常的編製程序是:
(1)外業和實驗資料的匯集、檢查和統計。此項工作應於外業結束後即進行。首先應檢查各項資料是否齊全,特別是實驗資料是否出全,同時可編制測量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統計表和勘探點(鑽孔)平面位置圖。
(2)對照原位測試和土工試驗資料,校正現場地質編錄。這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但往往被忽視,從而出現野外定名與實驗資料相矛盾,鑒定砂土的狀態與原位測試和實驗資料相矛盾。例如:野外定名為粘土的,實驗出來的塑性指數卻<17;野外定名為細砂的,實驗資料為中砂,其0.25~0.5mm顆粒含量百分比達50%以上;野外定為可塑狀態粘性土的,實驗出來的液性指數卻<0;野外定為稍密狀態的砂性土,標准貫入擊數卻<10擊;野外定為淤泥或淤泥質土的,實驗出的孔隙比卻<1;野外定為硬塑粘性土的,標貫擊數卻<18擊……產生諸如此類的矛盾,或由於野外分層深度和定名不準確,或試驗資料不準確,應找出原因,並修改校正,使野外對岩土的定名及狀態鑒定與實驗資料和原位測試數據相吻合。
(3)編繪鑽孔工程地質綜合柱狀圖。
(4)劃分岩土地質層,編制分層統計表,進行數理統計。地基岩土的分層恰當與否,直接關繫到評價的正確性和准確性。因此,此項工作必須按地質年代、成因類型、岩性、狀態、風化程度、物理力學特徵來綜合考慮,正確地劃分每一個單元的岩土層。然後編制分層統計表,包括各岩土層的分布狀態和埋藏條件統計表,以及原位測試和實驗測試的物理力學統計表等。最後,進行分層試驗資料的數理統計,查算分層承載力。
(5)編繪工程地質剖面圖和其它專門圖件。
(6)編寫文字報告。按以上順序進行工作可減少重復,提高效率;避免差錯,保證質量。在較大的勘察場地或地質地貌條件比較復雜的場地,應分區進行勘察評價。
2報告論述的主要內容
報告應敘述工程項目、地點、類型、規模、荷載、擬採用的基礎形式;工程勘察的發包單位、承包單位;勘察任務和技術要求;勘察場地的位置、形狀、大小;鑽孔的布置者和布置原則,孔位和孔口標高的測量方法以及引測點;施工機具、儀器設備和鑽探,取樣及原位測試方法;勘察的起止時間;完成的工作量和質量評述;勘察工作所依據的主要規范、規程;其它需要說明的問題。報告應附勘探點(鑽孔)平面位置圖、勘探點測量成果表和勘察工作量表。倘若勘察工作量少,可只附圖而省去表。一個完整的岩土工程勘察報告,由下面幾部分組成。
2.1地質地貌概況
地質地貌決定了一個建築工地的場地條件和地基岩土條件,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論述:(1)地質結構。主要闡述的內容是:地層(岩石)、岩性、厚度;構造形跡,勘察場地所在的構造部位;岩層中節理、裂隙發育情況和風化、破碎程度。由於勘察場地大多地處平原,應劃分第四系的成因類型,論述其分布埋藏條件、土層性質和厚度變化。(2)地貌。包括勘察場地的地貌部位、主要形態、次一級地貌單元劃分。如果場地小且地貌簡單,應著重論述地形的平整程度、相對高差。(3)不良地質現象。包括勘察場地及其周圍有無滑坡、崩塌、塌陷、潛蝕、沖溝、地裂縫等不良地質現象。如在碳酸鹽岩類分布區,則要敘述岩溶的發育及其分布、埋藏情況。如果勘察場地較大,地
❷ 怎樣繪制地質剖面圖
我有全套的地質工程、工程地質、水文地質資料。以下是一些零碎的資料,太多,放不上。不好意思,看對你有幫助沒有。或者給金幣,傳給你全套的。
二、礦井地質剖面圖編制方法
1、根據實測資料編制
(1) 確定剖面線方向和位置(是剖面線均勻分布)
A盡量沿遠勘探線布置
B盡可能通過主要石門、主要上下山
C垂直煤層(煤岩層)的總體走向
(2) 選定比例尺
1:1000或1:2000
(3) 收集整理編圖資料
A剖面線切過的鑽孔柱狀圖
B剖面線切過的井巷實測剖面圖
C礦井地形地質圖
D採掘工程平面圖
E其它綜合性圖件
(4) 設計圖面、畫高程網
(5) 投繪平面與剖面對應線
A坐標線
±0水平切面 剖面圖
B准線
(6) 繪地形剖面圖
(7) 投繪鑽孔柱狀圖
A剖面線切過的鑽孔
B臨近剖面線的鑽孔
① 垂直投影法
② 走向投影法
注意:①投影的鑽孔用虛線表示
②一般採用走向投影法
③不能穿越斷層投影
(8) 投繪巷道
A剖面線切過的巷道
B剖面線附近的巷道(一般不投繪)
垂直投影法(投影巷道用虛線表示)
① 與剖面線平行的巷道(長度。坡度不變)
② 與剖面線斜交的巷道
Ⅰ水平巷道 長度縮短
Ⅱ傾斜巷道 長度縮短、坡度增大
(9) 投繪煤岩層和構造點
A剖面線切過的煤岩層和斷層
B剖面線附近的煤岩層和斷層
① 走向延長法
② 輔助剖面法
(10) 對比連接
(11) 審核清繪
2、根據水平地質切面圖編制
(1)已知兩個水平切面
(2)已知一個水平切面
3、根據煤層頂底板等高線編制
用到的方法:直接投點 插入法 走向延長法 斷層面等高線法
❸ 講解工程地質圖和繪制剖面圖比較詳細的書
這種情況你還是到書店去實際查看,根據你的需要進行選擇,我想這樣更為恰當。
❹ 怎麼編制瓦斯地質圖
礦井瓦斯地質圖編制
1 地理底圖
選用1:5000礦井採掘工程平面圖和煤層底板等高線圖作為地理底圖,要求地理底圖的選取應能反應最新的瓦斯地質信息。
2 瓦斯內容和方法
(1)瓦斯湧出量點:掘進工作面絕對瓦斯湧出量點,回採工作面絕對瓦斯湧出量和相對瓦斯湧出量點,每月篩選一個數據,按表1圖例、表2和表3填繪;
(2)瓦斯湧出量等值線:絕對瓦斯湧出量等值線又分實測線和預測線;
(3)瓦斯壓力等值線:煤層瓦斯壓力等值線分為實測等值線和預測等值線,其中要有0.74MPa等值線,按表1圖例和表5填繪;
(4)瓦斯湧出量區劃:根據礦井瓦斯湧出特徵,一般是級差5m3/min,按表1圖例填繪不同的面色,表示瓦斯湧出量區劃級別;但對大型、特大型礦井,產量高、瓦斯湧出量大的礦井,絕對瓦斯湧出量等量差可適當增加。
(5)瓦斯含量點和瓦斯含量等值線;
(6)瓦斯突出危險性預測參數:瓦斯壓力P,瓦斯放散初速度ΔP,煤的堅固性系數f值,瓦斯突出危險性綜合指標K值,鑽屑瓦斯解吸指標Δh2,鑽孔最大瓦斯湧出初速度qmax,鑽孔最大鑽屑量Smax等;
(7)瓦斯突出危險性區劃:根據預測結果,將井田范圍劃分為突出危險區、突出威脅區和無突出區;
(8)礦井瓦斯資源量:根據瓦斯含量、煤炭儲量,分塊段計算。
3 礦井瓦斯地質圖編圖資料收集、整理要求
1) 地質資料
(1)礦井地質勘探精查或詳查報告、礦井生產修編地質報告(地質說明書);
(2)礦井採掘工程平面圖、煤層底板等高線圖、構造綱要圖、井上下對照圖、地層綜合柱狀圖;
(3)採掘工作面地質說明書和相關圖件;
(4)煤巷編錄的構造煤厚度、測井曲線解釋、物理方法探測構造煤厚度;
(5)斷層、褶皺、陷落柱、火成岩和頂底板砂泥岩分界線等;按表1圖例和表10、表14填繪;
(6)所有的鑽孔柱狀圖和勘探線剖面圖,按表1圖例標注;
(7)三維地震勘探資料。
2) 瓦斯資料
(1)建礦以來掘進、回採工作面瓦斯日報表、瓦斯抽采台帳、風量報表、產量報表、採掘月進尺等資料,統計出各回採、掘進工作面的瓦斯絕對湧出量和相對湧出量;
(2)瓦斯含量資料:地質勘探鑽孔取樣測定的瓦斯含量和生產階段取樣測定的瓦斯含量;
(3)瓦斯抽采資料:詳細收集煤層預抽瓦斯和採掘過程中抽採的瓦斯量、所有的瓦斯抽采設計方案和瓦斯抽采台帳;
(4)瓦斯壓力測試數據;
(5)煤巷掘進測試的瓦斯突出預測參數,鑽屑瓦斯解吸指標Δh2,鑽孔最大瓦斯湧出初速度qmax,鑽孔最大鑽屑量Smax,瓦斯放散初速度ΔP,煤的堅固性系數f值,瓦斯突出危險綜合指標K值;
(6)煤與瓦斯突出點資料。
統計建礦以來的所有煤與瓦斯突出點資料,並描述其發生過程和突出位置、作業工序等詳細資料。
❺ 普通地質圖與工程地質圖的區別
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用途,普通地質圖反映一般的地質情況,就是區域的地層、地質專界限、地質構造屬、岩層等,反映基礎地質信息,往往比例尺較小。工程地質圖一般是在普通地質圖的基礎上,提取與工程相關的主要地質信息,並且著重反映對工程的施工和使用相關的地質問題和地質現象,由於更具有針對性所以比例尺也較大點。希望對你有用。
❻ CAD施工圖(工程地質圖)怎麼繪制
工程勘察的話,現在多用的是理正岩土軟體,把各個鑽孔數據輸入,就回能夠直接生圖,搞答施工話主要是CAD,這里一下也說不清楚,
http://tech.163.com/special/000915SN/AutoCAD_2007.html
這有個CAD的教程,基本的學會了,以後多實踐實踐咯
❼ 簡談地質圖件的編制原則與製作方法
王蕊 馬卓敏
(山東省國土資源資料檔案館)
摘要 鑒於近年來地質圖件製作質量逐年下降,筆者結合山東省驗收工作中圖件常見錯誤,對地質圖件的編制原則和製作方法進行歸納總結,匯總了山東省地質圖件匯交驗收中好的經驗,以期為編制好地質圖件提供一點借鑒。
關鍵詞 地質圖 編制和選取原則 製作方法
山東省是我國的礦業大省,隨著國家對礦產資源的需求和儲量管理力度進一步加大,每年提交地質資料的數量逐年增多,但報告質量問題卻出現下滑趨勢,作為省級地質資料管理人員,為縮短匯交周期,提升報告質量,現把地質圖件的編制原則、製作方法和檢查驗收中常出現的問題加以總結。
1 地質圖檢查驗收過程中常出現的問題
地質圖是表示地質現象及構造特徵的專題地圖,是地質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日常地質資料驗收過程中,地質圖件是檢查驗收的重點,也是經常出現問題的地方。主要表現為地質圖件編制和用色不規范、地形地貌要素選取不恰當、地質代號和圖例表示不完整、圖面布局不合理、電子文檔中圖的字型檔和系統庫不匹配等。
2 地質圖的編制原則和製作方法
2.1 地質圖件的組成要素
地質圖件由圖名、圖幅號、圖順序號、比例尺、圖廓線、圖面內容、接圖表(分幅時)、圖例、剖面圖(必要時)、柱狀圖(必要時)、圖簽等要素組成。
2.1.1 圖名
圖名是讀圖的「先導」,一般由工作地區、礦區名稱或編號和圖的類別三部分按順序排列組成。
2.1.2 圖幅號和順序號
地質圖以種(類)為單位,每一個圖號表示一種(類)圖,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一幅圖印製過程出現分幅,圖號用「-」表示。圖的順序號以「張」為單位,一張一號,用阿拉伯數字連續順序編號。
2.1.3 圖廓
通常圖件圖廓有內圖廓和外圖廓。內圖廓是圖幅的實際范圍線,用細實線,外圖廓是圖幅的外圍線,用粗實線,主要起裝飾作用。
2.1.4 圖例
圖例是指地質圖中所用各種符號的說明,是讀圖的工具。
2.1.5 圖簽
每檔地質報告附圖應繪制統一圖簽,包含編制單位、圖名、擬編、審核、微機制圖、項目負責、單位技術負責人(或總工程師)、院長、圖號、順序號、比例尺、制圖日期、資料來源共十幾項內容。
2.1.6 比例尺
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通常情況下數字比例尺在圖名的下方中央處,直線比例尺在整輻圖面的最下方中央處,特殊情況可根據圖幅實情和圖面美觀進行合理放置。
2.2 地質圖件的編制原則
地質圖是以表示地質內容為主的專題地圖,圖上的其餘內容作為編圖、用圖的依據。我們在編制地質圖時必須掌握以下特點,才能突出主題,主次分明,使使用者能迅速地判讀出專業內容。
2.2.1 地形地貌要素選取要合理
(1)地形地貌的選取原則
地質圖以地質要素為主,地形要素為輔,合理選取等高距是合理選取地形地貌要素和製作地質圖的關鍵。選取的等高距過大,某些重要地貌地形特徵就會落選,等高距過小,圖面載負量就會過大,影響圖的判讀和使用。一幅地質圖內只能採用一種等高距,當基本等高距不能充分反映地形地貌特徵時,可適當加繪間曲線和助曲線,選取的等高距必須是基本等高距的整倍數(表1)。
表1 各比例尺地質圖等高距選取參考表
(2)居民地和道路的選取原則
選擇居民地時一般先選城鎮後選農村,先選行政經濟意義重要的大居民地,後選一般居民地,先選交通樞紐、河谷平原、重要境界附近和高級道路終點的居民地,後選偏僻地區的居民地。繪圖過程中要處理好十字路口、交叉口之間的關系,一般情況下只選取鐵路、公路、簡易公路、大車路、鄉村路和人行小路,廢棄的或建築中的道路不選取。
(3)境界的表示原則
縣以上的境界應遵循從高級到低級原則在地質圖上進行完整表示,當境界線發生重合時,只繪最高級一級境界線符號。在境界交叉處、明顯轉折處和圖廓邊均不得省略境界符號。各級境界通到內圖廓時,要在圖廓間注出相應的行政區名稱。
2.2.2 圖面內容要完整,製作要規范
(1)斷層和地質界線表示要准確清晰
製作地質圖時應先繪主要斷層,後繪次要斷層。在同級斷層相交時,先繪後生成的新斷層,再繪早生成的老斷層。先描繪第四系界線,後描繪斷層線,再繪其他時代地質界線。斷層兩側的地質界線不能一筆連繪,即使是兩側界線的錯動很小,也要清晰表示。
作圖時要處理好地層的新老關系,一般先繪新地層地質界線,後繪老的,由新到老逐次繪出。地質界線要線號准確,粗細一致,彎曲自然,不能穿越雙線河、水庫、湖塘等水域,當地質界線與河流符號平行重合時,可省略地質界線重合的部分。
(2)地質代號表示要正確,排列要緊湊
地質代號表示要規范,排列要緊湊,大小適宜,若礦點符號與地質代號、地形要素重合,一般應移動地形要素注記,還不能解決時,可用引線將符號、代號引至周圍空白處。引線一般不宜超過5.0mm長,線粗0.1mm,並盡量避免同時穿越幾個地質體。制圖過程中要避免常見錯誤的出現。
(3)地質圖用色要符合圖件用色標准
地質圖用色是否正確是地質資料檢查驗收的重點,這就要求我們在制圖過程中嚴格遵守各比例尺地質圖用色標准和山東省區域地質圖計算機制圖技術標准。一套地質圖中各個地層用色要一致,不得根據自己的喜好給地質圖上色,圖件做完後要認真檢查,出圖時要仔細核對圖的系統庫、字型檔等。
2.2.3 地質圖件圖面整飾要美觀
除區域地質圖和水文地質圖按有關規范或要求外,地質圖件的內外圖廓、分度帶、坐標網、圖廓間注記、圖名、圖幅號、比例尺、方位標、圖例、圖簽、接圖表、坐標系統說明、保密等級注記等要素均按照以下規定進行整飾。
(1)圖面格式布局要合理、美觀
通常情況下每類地質圖都有相對固定的圖面格式布局,以礦區地形地質圖為例,具體格式布局見圖1所示。
圖1 圖面格式布局
制圖時應考慮圖的布置、方向、圖幅大小和圖面內容等,國際分幅的圖件應按地形圖格式繪出三北方向圖(磁針偏角、坐標縱線偏角及磁針對坐標縱線偏角)。平面圖的方向應是上北下南或右北左南,剖面圖的正北、北東、東、南東端一般放在圖的右側,也可按方位角0°至小於180°范圍內放在圖的右側,當剖面方位不一致或呈弧形排列時,應一律向同一方向放平。
(2)圖廓繪制要規范、美觀
所有地質圖件(除部分圖件如柱狀圖外)必須繪制圖廓,比例尺1:5萬或小於1:5萬的各類平面圖,應在內外圖廓間繪出居民地注記、道路到達注記、經緯度注記、坐標網注記、鄰幅圖號注記、風度帶、界端注記等。圖名、圖號、區域注記、圖例、比例尺、三北方向等以及說明注記等放置在圖廓外。
高斯-克呂格直角坐標網線或獨立直角坐標網線一般繪在圖內廓和分度帶內側線或內圖廓和外圖廓細線之間,國際分幅的地質圖件應在外圖廓繪出分度線。
(3)圖例要清晰、完整、統一
圖中所有圖形符號、文字元號、花紋及顏色必須全部列入圖例,相同地質體的色調、花紋、文字元號必須一致,地質符號上下排列次序一般為地層系統(自新至老),侵入岩(自新至老、自酸性至超基性)、岩相、構造、礦產、探礦工程、其他等。一般情況下圖例宜置於圖廓右線外側,當圖內有較大空白時,亦可放在圖內。圖例內注記不得用行、草書體,字體和字型大小應按有關標准圖式規定執行,圖例應加繪圖框線,線粗宜為0.3mm,圖例框的大小及長寬比例應視圖面大小、內容多少而定,其長寬比例為12:8,大比例為15:8。
2.3 其他方面應注意的問題
2.3.1 圖的裁剪
製作地質圖的過程中,往往會根據自己用圖的需要,把搜集來的資料經過裁剪後進行運用,裁剪圖上應注意圖面四周的地質體代號是否注全、等高線是否閉合、圖廓線內的居民地名稱是否注全、境界的行政區劃名稱是否注全和河流道路的名稱是否注全等問題。裁剪後的圖圖面要清晰、字體大小適中、內容安排合理。
2.3.2 出圖
出圖是地質圖製作中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最後的環節。出圖前要認真檢查圖面內容、字型檔和系統庫是否正確、出圖比例和紙張大小是否合適、列印機墨盒是否有墨等問題,經過自查或互查後,確保圖件無誤,方可進行出圖。
2.3.3 圖的粘接
由於受紙張大小和列印機幅面的限制,地質圖製作過程中往往需要進行圖的粘接。為保證圖的質量和美觀,粘接圖時應採用乳膠,居民地、地質體及界線等重疊部分要盡可能地閉合或連接,不得出現錯位和污垢現象。
2.3.4 疊圖
地質報告一般都放置在A4大小的報告盒內,這就需要對地質圖進行折疊。疊圖時要疊成手風琴式,盡可能把圖面有效內容往裡折疊,只露出圖名和責任表即可。為使得一套報告中所有圖件大小一致,疊圖時需要在疊圖台上或按照疊圖板的大小進行仔細操作。
3 地質圖件匯交驗收經驗總結
2001年山東省開始要求匯交電子文檔,通過10多年的不懈努力,在全省范圍內建立了一支人員相對固定的地質資料匯交隊伍,堅持每年至少舉辦一期地質資料匯交管理培訓班,重點講解匯交過程中常見問題特別是地質圖件普遍出現的問題。為提升全省地質資料匯交質量,省廳資源處和資料檔案館編輯出版了《山東省礦產資源儲量報告編制指南》,書中對地質圖件的編制要求、版式、用色、地層和地質代號等進行了詳細闡述。為使匯交人更好地編制地質圖件,日常工作中我們收集和整理了各類地質圖件國家製作標准,印製了《地質圖件編制國家標准與規范匯編》,發放給各地勘單位和匯交人。
通過檔案館資料管理人員、資料編制單位和匯交人的共同努力,目前山東省各類地質圖件編制質量大大提升,特別是礦區地形地質圖、水文地質圖、實際材料圖等,圖件主題突出、用色正確、主次分明、圖面美觀,讀者能迅速地判讀專業內容。下一步我們准備利用山東省地質資料管理QQ群交流群、山東國土資源資料檔案館網站、培訓班和交流會等方式,搭建資料管理員、編制單位和匯交人之間聯系的平台,大家相互學習,發現問題,及時溝通和改正,共同為提升山東省地質圖件和地質資料的質量貢獻力量。
❽ 地質圖和其他圖件的編制
地質圖是地質調查工作的最主要成果圖件。它是按GB958的規定和比例尺的要求將工作區內的各種地質體、構造及其性質、產狀要素等地質內容及特徵,綜合反映在地質圖上。所以,地質圖的質量直接體現了地質調查工作的質量,應精心編制。編制的圖件包括作者原圖、編稿原圖和地質圖等。
(一)作者原圖的編繪
作者原圖是在野外實際材料圖基礎上,作者與計算機操作人員協同製作的綜合性圖件之一,其圖框內的內容是根據野外驗收意見。由作者補充、修改、完善,並對部分地質內容重新修正、對地質要素進一步合理取捨後,修編於1:5萬薄膜圖上。經再次掃描、計算機矢量化、數學方法校正、利用MapGIS制圖軟體再編輯的彩色地質圖。
作者原圖圖框外的內容須由作者根據出版要求,在實際材料圖圖框外的內容基礎上補充相關內容(如圖切剖面、有關模式圖、綜合柱狀圖、接圖表、地質圖調查單位、相關地理信息等),圖框外內容可由作者根據圖面結構進行調整,編於白磅紙上或清繪於薄膜圖上。
作者原圖上的圖層,設色、地理要素、地理精度等要求按中國地質調查局有關規定執行。
現將作者原圖的成圖步驟與主要內容敘述如下:
1.地形底圖的選擇
地形底圖應是符合要求的國家測繪部門最新出版的正規地形圖。但對圖上的地形地物要素須作適當簡化,以便能清晰地表示地質內容。
2.地質體的取捨
野外手圖上的地質內容翔實多樣。針對這一情形,在編制地質圖時要先擬定地質體取捨,歸並乃至擴大表示的方案。應遵循的原則參見地質圖的編繪內容。
3.擬定圖例
在編圖之初應擬定工作區的圖例,在編圖過程中可根據實際的情況,作適當的增刪或修改。
圖例應按照GB958—89《1:50000區域地質圖圖例》製作規定來編制。圖例應包括各種線條、符號、文字代號和簡短的說明等內容,力求簡潔美觀,易於區別和記憶。其編排順序和內容詳見第四章第一節相關內容,也可在遵循上述原則的情況下,編制出新穎的地質圖圖例(圖5-1,5-2)。
圖5-1 湖南桂東沙田1:5萬地質圖圖例
(據周維屏等,1993)
圖5-2 貴陽花溪燕樓1:5萬地質圖圖例
(據周維屏等,1993)
4.編圖原則
(1)填圖單元的表示
沉積岩區作者原圖(1:5萬)均以岩石地層單位為填圖單位。
組及正式命名段和層的編圖組是區域岩石地層劃分和1:5萬地質填圖的基本單位,是區域地質研究中最重要的單位。因此,一般來說,在1:5萬地質圖上應把每一個組都繪制出來。
雖然組內正式命名的段和層也是重要的填圖單位,但它們在此只是輔助說明組的特徵,因此段只在其頂、底界線能被准確填繪時才參加編圖,層則多以特殊的線條或色線來表示。
非正式岩石單位的編圖為了便於進行區域地層研究在大區內取得一致,提高岩石地層劃分和地質圖的靈活性與穩定性,組不易劃分過細過小。組過細不僅不能充分顯示豐富多彩的客觀地質現象,反而會導致岩石地層劃分的僵化和地質圖的呆板化。將地層序列內的特殊生物富集層、旋迴、事件層、局部的岩性變化、成岩變化、動力變形變質、礦化等,作為非正式單位參加編圖。充分利用顏色、符號、線劃的變化,以靈活的方式、較多的層次加以表示,卻能在保持圖面活靈活現總體脈絡清晰的基礎上,反映更多的具體細節(圖5-2)。
非正式段:如1、2、3段.上、中、下段,砂岩、頁岩、灰岩段等,也是常用的編圖單位。這種單位雖不像上述那些非正式單位那樣具體、詳細,但仍然是不可少的。如組內的某一部分被命名為正式段後,其餘的稱為非正式段。非正式段已為大家所慣用,當組的厚度大,岩性漸變或地質構造、岩性變化特別復雜時,用非正式段配合上述其他類型的非正式單位(如構造混雜岩、糜棱岩等)參加編圖是非常之必需的。
群的編圖除以組為基本單位外,為了保證圖面的真實性,對那些厚度特別小的組,則可採用並組為「群」這一誇大方式來表示,但並組為「群」一定要遵循地層指南的規定,不能任意強行歸並。
(2)圖式
為了充分利用有效印刷版面反映地質圖內難以表現的重要細節,使地質圖各具特色,圖式應根據工作區地質構造情況和印刷技術要求靈活確定而不作統一規定,但圖名、圖幅編號、比例尺、圖例、責任表、資料來源、接圖表是地質圖不可或缺的內容。圖框外其餘版面可靈活編排些能輔助說明工作區地質特徵的圖表,可為地質圖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具體要編制的內容參見地質圖的編制。
(二)編稿原圖(鋁板或薄膜)的編繪
由計算機操作人員利用MapGIS制圖軟體進行編繪,其圖框內的內容同作者原圖圖框內內容,其中地理部分採用通過中國地質調查局收集的國家測繪局最新出版的1:5萬數字地理圖數據。圖框外的內容按照出版有關規定要求,將作者原圖上圖框外的內容掃描,矢量化和再編輯,調整好圖面結構擺布,其代號、線、區編輯與圖框內有關地質內容屬性達到完全對應。
(三)地質剖面圖的編繪
為了形象地表示工作區的地質構造特徵,編繪地質剖面圖(圖切)應遵循以下幾點要求:
(1)圖切剖面圖一般以1~3條為宜。其中最少要有一條橫穿圖幅的主幹圖切剖面,其餘圖切剖面可以橫穿圖幅,也可以不橫穿圖幅。若兩條剖面都橫穿圖幅,則不必圖切第三條剖面。
(2)圖切剖面圖要能充分地反映區域地質構造特徵,剖面線應垂直於主要構造線方向。盡量選擇在地層(或侵入岩)出露最全、斷層較少,又能反映圖幅主要構造形態的空間位置。強調:①圖切剖面比例尺與地質圖必須一致;②地形、各種地質要素必須與平面圖相吻合。
(3)圖切剖面圖須按「左西右東、左南右北」方位置於地質圖圖廓下方;剖面長度不宜超過圖廓寬度。圖廓下方只有列兩行剖面的寬度,如果剖面多於兩條時,可將短剖面列於一行,主幹剖面應獨佔一行。
(4)當剖面線與某地質界面的夾角小於80°時,該界面產狀在剖面上應用視傾角值畫出。(註:在圖面上示出的數值應是真傾角值)。
(5)剖面岩性用花紋表示,應突出主要岩性和岩性組合。
(6)圖切剖面各層的岩性花紋應與綜合柱狀圖及圖件中各對應層的岩性花紋一致。剖面中各地質體的符號、顏色應與地質圖中各對應地質體的符號、顏色一致。
(7)圖切剖面圖的地質體界面應依其產狀用手工作自然勾繪,切忌用三角板、直尺畫成直線。
(8)圖切剖面的斷裂,應用箭頭表示上盤相對運動的方向。
(9)圖切剖面可利用地質圖圖例,無需單列圖例。
(10)圖切剖面上要有地形要素(如村莊、山峰)、剖面號等內容。
(四)地質圖的編繪
地質圖是根據最終驗收成果,在原有編稿原圖基礎上,據評審意見補充、修改,利用計算機MapGIS繪圖軟體編繪、製版、印刷的最終圖件。其制圖方法與過程實際上是編稿原圖製做的延伸,主要製作流程基本相同。其圖框內、外的地質內容是根據最終評審意見進行修改(圖5-3)。
現將圖面上應表示的基本內容敘述如下:
(1)在1:5萬地質圖上,應表示各種地質體和地質界線及其性質、地層的整合、不整合、侵入接觸關系、侵入岩相帶、變質帶界線、蝕變帶、斷層、韌性剪切帶(標出位移和傾斜方向)以及混雜堆積,特徵清楚的深海沉積,具有指相意義特殊沉積,特殊意義的岩石、古火山機構等。准確標繪有代表性的地質體產狀、面理、線理產狀、重要的鑽孔位置、圖切剖面線、化石點以及同位素年齡樣採集地點和年齡值等地質要素,能全面正確地反映區域地質現象的基本特徵。
(2)用地質代號、花紋和顏色表示地質體物質組成、岩相和時代。顏色按統一色標著色,侵入岩、中酸性侵入岩的岩體、單元、超單元、混雜岩岩塊(片)、按地層處理的噴出岩、變質岩、岩石地層單位均可以岩性岩相花紋和時代單位代號復合表示;蝕變帶的岩性以花紋表示;脈岩可按時代著色加岩性代號,也可按岩性著色。圖面負擔過重時,侵入岩的不同岩性可用文字元號表示,第四紀噴出岩可按岩石類型的顏色和花紋表示,具有特殊意義的岩石地層,構造地層(岩石)也可在表示地層時代的同時,疊加花紋符號表示其形成環境或岩性岩相特徵;大面積出露的變質岩區,亦可用花紋直觀表示其構造變形特徵(主要是面理置換特徵)和變質程度等內容;以上各項著色均遵循DZ/T0179《地質圖用色標准及用色原則》。
圖5-3 地質圖平面格式布置圖
(據盧選元等,1987,修改)
(3)最終地質圖僅能表示直徑大於2m m的地質體和寬度大於1m m 條帶狀的地質體。對小於這個限度的地質體要進行合理的歸並;對密集細小的岩脈群應選代表性的幾條岩脈加以表示;若為含礦岩脈則需適當擴大表示。而對具有獨特意義、且厚度很小的標志層、小岩枝等地質體可放大到1mm 示之;所有放大表示的地質體應保持其所屬層位、形態、接觸關系的真實狀態。
(4)圖面表示內容必須客觀真實,區域地質調查中無論主觀或客觀原因造成研究程度上的差異,編圖中應如實加以反映,不能人為掩蓋客觀存在的問題。如因客觀條件限制,人跡罕至地區,允許利用遙感影像資料,如屬此種情況,則須註明,以使資料應用者了解實際情況。
(5)圖框外除表示圖例和圖切剖面外,各圖幅根據實際情況,突出各圖幅專題調查重點和特色表示有關內容
1)沉積岩區應著重反映區域沉積岩性岩相變化特點,盆地演化等內容,可用地層柱狀圖表示區域岩石地層單位和層序地層特徵,並可同時表示多重地層劃分有關內容,也可輔以地層格架,盆地演化模式圖,岩相古地理圖作為邊圖,突出表現區域地層特點
2)侵入岩發育區可將研究較詳的侵入岩填圖單元劃分、就位機制、侵入岩形成構造環境等作為其表示的主要內容:火山岩發育區可用柱狀圖表現火山作用特點,同時輔以一定的古火山機構立體圖等互為映襯,相互補充。
3)變質岩發育區可突出表示構造—地(岩)層柱狀圖或構造變質變形序列表、變質相圖、變質變形特徵圖、重要疊加改造關系、構造剖面圖、構造解析圖等內容;造山帶區,在圖框外可著重表示造山帶演化模式、蛇綠混雜岩填圖單位劃分表、造山帶大地構造相等。此外,能反映區域地質特點的航、衛片影像資料、照片或素描圖,物探、化探等成果均可適當表示,如:可附測區小比例尺數字地面模型圖、影像圖等。
總而言之,應從實際出發,突出重點,表現特色,各圖幅可以採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充分展示圖幅區域地質特點。提倡多用生動形象的圖、表,杜絕利用冗長的文字敘述作為有關圖面內容的說明。
(6)附在1:5萬地質圖圖框下方的圖切剖面,要求能充分反映區域地質構造特徵。具體需表示的內容參見本章地質剖面圖的編繪內容。
(7)地質圖的圖式圖例,應包括圖面表示的所有地質代號、符號、花紋、顏色以及各種結構構造和產狀要素等。有關編圖原則和方法的具體操作,還可參考1:50000「三大岩類填圖方法指南」,但對花崗岩類填圖單元(如單元、超單元)的表示,建議以岩性加時代和典型產地的辦法,應突出岩性和時代。有關沉積岩岩石地層單位年代代號使用,建議盡可能表示到世,如晚二疊世長興組(P3c)等(圖5-1,5-3;附錄V彩圖1)。
(五)構造綱要圖的編繪
構造綱要圖是在分析地質圖的基礎上,用不同的線條、符號和顏色把各種構造形態和特徵表示出來的一種平面圖,它能使人一目瞭然地認識和掌握全區的構造特徵,尤其在構造情況較復雜的地區,能夠表現出該地區較為清晰的構造輪廓。構造綱要圖是地質報告中構造章節最主要的插圖。
1.構造層
將劃分各構造層的角度不整合畫在圖上,以劃分出各構造層,並註明其時代代號。
2.褶皺
在各個構造層內用軸線表示褶皺的延展方向。一般用實心線表示背斜,用空心線表示向斜(見附錄Ⅲ)。一定要遵循褶皺核部出露寬的地方,將軸線加寬,出露窄的地方畫窄。褶皺傾伏時軸線要消失,褶皺有分支,則軸線亦分支。
軸線分布密集的地方表示褶皺緊密,稀疏的地方則表示褶皺平緩。軸線的畫法,要結合兩翼岩層產狀,定奪其軸線所在,若兩翼產狀相等,則軸線平分核部或軸部的岩層,反之,則要考慮出露效應。
正常褶曲、倒轉褶曲、穹隆構造,構造盆地都應以不同的符號加以區別。
3.斷層
不同性質的斷層應用不同的斷層符號表示。線條的長短表示其規模的大小,其被掩蓋的部分或需推測的部分可用虛線示之。斷層有時可按方向、性質等給予標號和特定的幾何圖形編號,如
4.岩漿岩體
繪出岩體邊界的界線和岩體內部相帶界線。用不同的符號註明其岩性和時代,若有原生流動構造及原生節理,也要有選擇性的畫在圖上。
5.產狀要素
在構造綱要圖上還須將代表性的產狀要素標示出來。
此外區內主要河流、高程點和一些村鎮、地名要加以標注。值得說明的是:構造綱要圖比例尺為1:5萬,但要縮小圖面。
(六)地質礦產圖的編繪
礦產圖是綜合反映工作區各種礦產分布狀況的圖件,它是研究成礦規律、控礦因素的主要資料。
礦產圖的編制方法及主要內容如下:
(1)以同比例尺地質圖作底圖(地質圖色要調淺),以便於清晰地反映礦產內容;
(2)全面准確地用符號大小、代號或顏色等標出工作區內所有已知礦床、礦點、礦化點和各種異常區(點)的規模、礦體形態、成因類型、成礦時代和找礦標志等,並標出各種異常的種類、等級和范圍;
(3)對區內的所有礦床、礦點、礦化點,不分礦種,由西往東,自北向南進行統一的連續編號,並將編號注入礦產登記卡的相應欄內;
(4)一般礦產與特種礦產應分別成圖;
(5)礦產圖的圖例、圖示按規范要求編繪。
(七)其他專項調查圖件的編制
在國土大調查與區域地質調查同時進行的其他專項調查,其調查范圍與區域地質調查相同或調查范圍較大的,均應視需要和可能編制相應的專門圖件,如成礦預測圖、水文(工程)地質圖、環境地質圖和農業地質圖等。專項調查圖件的編制,必須以1:5萬區域地質調查形成的1:5萬地質圖為底圖編制,均應按相關規范、技術要求和規定進行。
❾ 工程地質圖的一般讀圖步驟有哪些
礦區地形地質圖與礦區范圍圖、水文地質圖、底板等高線圖、地層水平切回面圖、勘探線剖面答圖、煤層儲量估算水平投影圖等,急傾斜煤層還必須有煤層垂直投影圖,在生產中自己必須填繪的巷道素描圖,特別是穿層的巷道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