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蘇文博
『壹』 陳建強的學術論文
1) 1986. 陳建強、王鴻禎, 長刺泡沫狀珊瑚(Gyalophylloides Cao 1975)屬骨骼微細構造的電鏡研究。 地球科學—武漢地質學院學報 11(5):481-488, 圖版1—2。
2) 1986. 何心一、陳建強,論奇異珊瑚屬(Idiophyllum)。古生物學報,25(5):525—530,圖版1—2。
3) 1988. 王鴻禎、陳建強, 四射珊瑚Aulophyllum fungites骨骼微細構造的電鏡研究. 現代地質—中國地質大學研究生院學報, 2(3): 293-298, 圖版1-2)。
4) 1988.王鴻禎、陳建強, 四射珊瑚的骨骼徽細構造及分類體系. 第五屆國際刺絲胞化石討論摘要, 69頁。
5) 1988. 王鴻禎、陳建強、王訓練, 四射珊瑚的演化階段及全球生物古地理. 第五屆國際刺絲胞化石討論摘要 70頁。
6)1989. 王鴻禎、陳建強, 四射珊瑚亞綱的骨骼構造與系統分類. 見: 王鴻禎、何心一、陳建強等著,中國古生代珊瑚分類演化及生物古地理 ,第二章,6—60頁,科學出版社。
7) 1989.何原相、陳建強,中國泡沫珊瑚目的骨骼構造與分類演化。見: 王鴻禎、何心一、陳建強等著,中國古生代珊瑚分類演化及生物古地理 ,第三章,61—71頁,科學出版社。
8) 1989. 王鴻禎、陳建強, 四射珊瑚的骨骼構造與系統分類。澳大利亞地區古生物協會專刊,8:179-190。
9)1989.王鴻禎, 陳建強, 張玲華,奧陶紀和志留紀四射珊瑚生物古地理與全球古大陸再造。28屆國際地質大會論文節要, 3:323-324頁)。
10) 1989. 王鴻禎, 陳建強, 張玲華,奧陶紀和志留紀四射珊瑚生物古地理與全球古大陸再造。見:中國地質學會編,中國地質科學進展(1985—1988)——獻給第28屆國際地質大會,1:17—18,地質出版社,北京。
11) 1989. 崔新省、陳建強譯,構造路輪廓和大地構造單元。見張壽廣、薛子儉、崔新省等譯,中國地質學,第十九章,237-256頁。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譯自:Yang Zunyi, Chen Yuqi and Wang Hongzhen, 1986, The Geology of China, Chapter 19,237-256頁,Clarendon Press Oxford.
12) 1990. 王鴻禎、陳建強,四射珊瑚屬Lophocarinophyllum 的骨骼構造兼論Lophophyllidiidae 科。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15(3):257—262, 圖版1-2.
13) 1991.王鴻禎、陳建強, 晚奧陶世和早志留世四射珊瑚生物古地理與全球大陸再造。 古地理、古氣候、古生態, 86(1991): 3-21.
14) 1991. 顧德林、陳建強等,關於在1:5萬區調中如何貫徹教學、生產、科研三
結合方針的幾點體會。高教研究,1991(1—2):63—69。
15) 1996. 陳建強、陳秀珍, 山東諸城石門、理務關地區下白堊統萊陽組地層及沉積相分析。見: 顧德林、張長厚、陳建強等著, 膠南隆起北部地質構造特徵及其演化。第六章,58-73頁,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16)1996.陳建強、顧德林,山東諸城下白堊統萊陽組中礫石所含有孔蟲和蜓類化石的地質意義。見顧德林、張長厚、陳建強等著, 膠南隆起北緣地質構造特徵及其演化。第七章,74-77,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17)1996 .何心一、陳建強,四射珊瑚扭心珊瑚科、剌喇叭珊瑚科和閉珊瑚科骨骼微細構造和分類。見:王鴻禎, 王訓練主編,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孫雲鑄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 第四章,36-41頁,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18) 1996.陳建強、李志明、龔淑雲、李全國、蘇文博,中國貴州東北部早志留世層序地層。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論文摘要集(北京),2 of 3:32。
19) 1996.陳建強、何心一,中國揚子區奧陶紀和志留統四射珊瑚動物群和組合帶。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論文摘要集(北京),2 of 3:91。
20)1997. 陳建強,Maikottia屬骨骼微細構造及其分類。古生物學報,36(4):446-452, 圖版1-2。
21) 1997. 陳建強、 何心一, 揚子區奧陶紀和志留紀四射珊瑚動物群及組合帶.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2(1):15—19。
22) 1997. 陳建強、 何心一, 上揚子區下志留統四射珊瑚組合帶與層序地層序列的關系。現代地質—中國地質大學研究生院學報,11(1):1—7。
23)1997. 陳建強、史曉穎,華北地台張夏組上部高頻沉積層序與米蘭科維奇周期。地學前緣(中國地質大學,北京),4(3-4):100。
24) 1997. 陳建強、 王訓練、 王鴻禎,論四射珊瑚包珊瑚科(Amplexidae Chapman, 1893)的分類。古生物學報,36(1):42-51, 圖版I-II。
25)1997.陳建強、李志明、龔淑雲、李全國、蘇文博,貴州東北部下、中志留統層序地層研究。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2(6):559—565,圖版I。
26)1997. 何心一,陳建強, 黔東北早志留世四射珊瑚新資料。古生物學報,36(4):432-445,圖版I-II。
27) 1997. 陳建強、 何心一, 上揚子區下志留統四射珊瑚組合帶與層序地層序列的關系。30屆國際地質大學文集, 11:85-90。 荷蘭國際科學出版社。
28)1998. 陳建強、李志明、龔淑雲、李全國、蘇文博, 上揚子區志留紀層序地層特徵。沉積學報,16(3):58-65。
29) 1998. 陳建強、 史曉穎、張國仁、梅仕龍、胡明花, 華北地台中寒武統張夏組上部高頻層序研究。地層學雜志,22(2):109-115。
30) 1998. 陳建強、王訓練、周洪瑞、杜子圖、胡明花、胡樹庭,論層序地層與岩石地層單位之間的關系-兼論沉積岩區1:5萬區調中填制「層序-組圖「的雙重表示方法。中國區域地質,17(4):440-448。
31) 1998. 何心一、陳建強, 揚子區奧陶紀和志留紀四射珊瑚的起源、擴散及生物古地理。現代地質—中國地質大學研究生院學報,12(2):151—159。
32) 1998. 王訓練、陳建強、王鴻禎,論四射珊瑚征珊瑚屬Charactophyllum Simpson, 1900。古生物學報,31(1):22-39, 圖版I-VI。
33) 1998. 王鴻禎、陳建強,四射珊瑚生物結晶作用和微細骨骼構造。亞洲地區《生物礦化作用》討論會論文摘要,2-3頁。(in English abstract)。
34) 1999. 陳建強、王鴻禎, 上揚子地台下古生界層序地層序列。現代地質—中國地質大學研究生院學報,13(2):248—250。
35)1999. 何心一,陳建強,西秦嶺迭部地區早志留世四射珊瑚動物群。古生物學報,38(4):423-434,圖版I,II。
36)1999. 史曉穎,陳建強,梅仕龍,中朝地台奧陶系層序地層序列及其對比。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4(6): 573-580。
37)1999.陳建強、 何心一,上揚子區下志留統(蘭多弗里統)四射珊瑚組合帶與沉積層序之間的關系。見王乃文、項禮文主編,地層學,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論文集,第11卷,66-71頁,北京:地質出版社。
38)2000. 陳建強,上揚子地台下古生界層序地層與海平面變化。見:王鴻禎、史曉穎、王訓練、殷鴻福、喬秀夫、劉本培、李思田、陳建強等著,中國層序地層研究。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第三章,第三節,124-142頁,圖版6-9。
39)2000. 陳建強、王訓練,層序地層、地層界線優化與新型沉積岩區地質圖。見:王鴻禎、史曉穎、王訓練、殷鴻福、喬秀夫、劉本培、李思田、陳建強等著,中國層序地層研究。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第八章,第二節,406-415頁。
40) 2001. 陳建強、胡樹庭、楊欣德,山東淄博地區奧陶系層序地層劃分和層序界面的識別標志。 現代地質—中國地質大學研究生院學報,15(3):247-253。
41) 2001. 陳建強、於炳松,塔里木地台北部寒武系層序地層研究進展。 現代地質—中國地質大學研究生院學報,15(3):254。(詳細摘要)
42) 2001. 陳建強、 王訓練、於炳松、林暢松、李興武, 層序地層與地層界線優化。地層學雜志,25(4):241-298。
43) 2002. 於炳松、陳建強、李興武、林暢松,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統底部黑色頁岩地球化學及其岩石圈演化意義。中國科學( D輯), 32(5): 374-382.
44) 2003, 何心一,陳建強,黔北晚奧陶世和早志留世四射珊瑚新資料。古生物學報,42(2):174-188,圖版I-III。
45) 2003, 陳建強、王訓練、胡樹庭、杜子圖、周洪瑞、田明中,層序地層區域地質調查方法。見:中國地質調查局, 中國地質調查局「九五」期間區域地質調查叢書《二十世紀末中國區域地質調查工作方法新進展》。北京:地質出版社。1-14頁。
46) 2004, 何心一、陳建強,揚子區中、晚奧陶世和蘭多維利世四射珊瑚起源、擴散及生物古地理關系。古生物學報,43(2):179-191。
47)2004,何心一、陳建強,滇東曲靖地區晚志留世四射珊瑚動物群。古生物學報,43(3):303-324, 圖版I-III。
48)2005) 陳建強、何心一、唐蘭,滇東北大關地區早志留世晚期(Telychian期)的四射珊瑚動物群及其意義。古生物學報, 44(2): 229—246。
49)2004,何心一、陳建強,揚子區奧陶紀晚期四射珊瑚的大滅絕。見:戎嘉余、方宗傑(主編),生物大滅絕與復甦-來自華南古生代和三疊紀的證據。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第二章,第六節,153~168,1043—84)
50)2004,陳建強、何心一,上揚子區早志留世四射珊瑚的復甦與輻射。見:戎嘉余、方宗傑(主編),生物大滅絕與復甦-來自華南古生代和三疊紀的證據。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第二章,第七節,169~186,1044—85)
『貳』 中國北方中元古代至新元古代早期年代地層劃分及其各斷代界線研究()
中國北方的中元古代至新元古代早期的地層,以天津市薊縣剖面發育最為完整、系統。該剖面已有半個多世紀研究歷史,一直是國內外著名的經典剖面。對這套地層,傳統的劃分方案一直是:自下而上中元古界為長城系(1800~1400Ma)、薊縣系(1400~1000Ma);新元古界為青白口系(1000~800Ma)。長城系內自下而上劃分為常州溝組、串嶺溝組、團山子組和大紅峪組;薊縣系自下而上劃分為高於庄組、楊庄組、霧迷山組、洪水庄組和鐵嶺組;青白口系自下而上劃分為下馬嶺組、長龍山組(駱駝嶺組)和景兒峪組;其總厚度達9200m。但是,近十幾年來,由於基礎地質工作和地層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採用同位素測年的新方法,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新突破,積累了眾多重要的新資料。這些新資料、新成果足以動搖對經典剖面的傳統認識及其劃分方案。為此,組織了本課題研究,由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調中心朱士興研究員等承擔該項研究。
該課題組在近3年時間內,為了解各組地層厚度在區域上的變化及沉積盆地的演化特徵,共收集60餘條區域地層剖面資料,編制出燕山地區的高於庄組、楊庄組、霧迷山組、洪水庄組、鐵嶺組和下馬嶺組的地層等厚線圖;為重新釐定各組的岩性特徵及各組間界線性質,重點考查、調研了約14條剖面,並採集了近千件微體化石和各類岩石及同位素測年樣品,經過室內的綜合研究,取得以下重要進展和新認識:
(1)根據對中元古代至新元古代早期傳統劃分12個組地層的岩性、厚度、區域變化及組間接觸關系等進行重新研究後,提出了將原劃分12組方案修訂為劃分14組的方案。其理由是:①經對區域上多條剖面的考察、研究發現,在長城系頂部的大紅峪組之上以及薊縣系底部高於庄組底礫岩之下普遍存在一套碎屑岩地層,其上部夾白雲質粉砂岩、砂質白雲岩或疊層石白雲岩,厚50~100餘米;其底部具比高於庄組底礫岩更厚、礫徑更大、成分更復雜的底礫岩;該碎屑岩主要由底礫岩、長石石英粗砂岩、石英砂岩、海綠石砂岩、白雲質粉砂岩和粉砂質頁岩等組成,這套碎屑岩與下伏和上覆地層的岩性截然不同,課題組認為,它既不應屬於大紅峪組的上部層位,也不應是高於庄組的下部層位,建議建立一個新組,並命名為馬蹄峪組。②經過進一步研究,正式建議將薊縣系頂部的鐵嶺組解體為2個組。理由是:鐵嶺組普遍的共識是,可分成2個明顯的自然段,但對上、下段間的關系認識不盡一致。早期,普遍認為上、下段只是岩性的差異;自20世紀70年代後,一些專家注意到鐵嶺組上、下段之間並非連續,存在一沉積間斷,二者之間實際存在一清楚的假整合界面,且在區域上廣泛展示,後來的古地磁研究證實,在上、下段之間曾發生過磁極性倒轉事件,地球化學上也曾發生過一次地球化學場的明顯突變。據此,早在1980年,陳晉鑣等提出將鐵嶺組下段和上段提升為亞組級單位,並分別命名為代莊子亞組和老虎頂亞組;後來,孫立新、朱更新(1998)建議將亞組提升為組,更名為代莊子組和老虎頂組。經本課題組再研究後,贊同上述意見,正式建議將鐵嶺組解體為下部的代莊子組、上部的老虎頂組。因此,我國北方中元古代至新元古代早期的地層重新劃分後的組級單位自下而上是:常州溝組、串嶺溝組、團山子組、大紅峪組、馬蹄峪組、高於庄組、楊庄組、霧迷山組、洪水庄組、代莊子組、老虎頂組、下馬嶺組、長龍山組和景兒峪組。
(2)根據對華北地區眾多剖面的深入考察與研究,新發現了3個重要的沉積間斷和區域假整合界面:一個位於長城系頂部大紅峪組與上覆薊縣系底部馬蹄峪組之間,馬蹄峪組底部礫岩礫石成分以紫紅色石英岩、淺黃褐色石英岩和石英砂岩為主,另有脈石英和磁鐵石英岩等,這些礫石多來自下伏長城系的變質地層,因此,此礫岩代表了一次上升運動,課題組命名為「青龍上升」,並認為馬蹄峪組底礫岩代表了「青龍上升」的主幕,而緊隨其後的高於庄組底礫岩代表「青龍上升」的第二幕。另一個沉積間斷平行不整合面位於薊縣系頂部老虎頂組(原鐵嶺組上段)與上覆原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底部下馬嶺組之間,此次上升運動稱為「芹峪上升」。第三個沉積間斷假整合面位於原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底部的下馬嶺組與上覆長龍山組(駱駝嶺組)之間,多條剖面顯示,長龍山組(駱駝嶺組)下段為河流相底礫岩和長石砂岩,礫石成分混雜,有來自下伏薊縣系霧迷山組的燧石和硅質碳酸鹽岩,有來自於太古宇的石英岩、脈石英、偉晶岩、磁鐵石英岩、雲母片岩、角閃岩及角閃斜長片麻岩等,礫石礫徑大小不一,磨圓度不同;其上段為海相石英砂岩、海綠石砂岩和灰綠色頁岩,分別為低水位體系域和海進體系域的沉積,這些特徵顯示這應是一條十分重要的SBI型的層序不整合界線。同時,從區域上看,長龍山組(駱駝嶺組)實際呈超覆狀態覆蓋在下伏不同層位上:在燕山西段,該組底部砂礫岩直接蓋在下伏下馬嶺組第四段之上;在薊縣剖面上,該組底部礫岩直接蓋在下伏下馬嶺組的綠色頁岩之上(相當下馬嶺組第一段的頂部);自薊縣向東地區,該組除超覆在下馬嶺組更低層位上外,有些地方還超覆在薊縣系鐵嶺組、霧迷山組、高於庄組、大紅峪組之上,至秦皇島以北地區,甚至直接超覆在太古宇片麻岩之上。上述情況說明,在長龍山組(駱駝嶺組)沉積之前,該地區曾經歷過一較長時期的上升、剝蝕,甚至有輕微的褶皺作用,有人將這次抬升稱之為「蔚縣上升」(或稱「蔚縣運動」)。課題組根據以上三條重要的平行不整合界面,建議將華北地區中元古代至新元古代早期的14個組分別歸並建立4個群一級的岩石地層單位,自下而上分別命名為「下營群」(自下而上包括常州溝組、串嶺溝組、團山子組、大紅峪組);「漁陽群」(自下而上包括馬蹄峪組、高於庄組、楊庄組、霧迷山組、洪水庄組、代莊子組、老虎頂組);「趙家山群」(僅有下馬嶺組);「駱駝嶺群」(自下而上包括長龍山組、景兒峪組)。
(3)根據他人和本課題組近幾年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燕山地區新元古界青白口系的解體建議。華北燕山地區的青白口系,長期以來一直被普遍認為是我國新元古代早期的地層,而且限定其時限為1000~800Ma,與國際地層表中的拉伸系大致相當。青白口系自下而上包括下馬嶺組、長龍山組(駱駝嶺組)、景兒峪組,與中元古界長城系和薊縣系相比,其總厚度小得多,僅400~600m左右。在薊縣經典剖面上,青白口系總厚398m,其中,下馬嶺組為一套潮間—潮上帶的碎屑岩,以黃綠色、灰綠色和灰色含粉砂伊利石頁岩為主,中夾多層透鏡狀細砂岩和粉砂岩,底部為鐵綠泥石粗砂岩和厚約0.3m的不穩定底礫岩,頂部為綠色伊利石頁岩,厚168m;其上覆長龍山組,下部為河流相礫岩和含礫長石粗砂岩,中部為濱海相石英砂岩和水下海綠石砂岩,上部為雜色頁岩,厚118m;其上覆景兒峪組,其底部常有一層厚幾厘米至十幾厘米的含海綠石粗粒長石砂岩或細礫岩,向上分別為紅色、灰綠色、蛋青色、灰褐色和綠色等灰岩,至頂部為灰紫色風化殼,組厚112m。在整個燕山地區,青白口系各組與薊縣剖面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變異。在燕山西段,下馬嶺組厚度明顯增大,層序更趨齊全,其總體岩性雖然仍由砂岩、細砂岩、粉砂岩、粉砂質頁岩和頁岩組成,但上部夾透鏡狀疊層石灰岩,下部夾海綠石砂岩,並含菱鐵礦和黃鐵礦透鏡體,在河北省懷來縣趙家山剖面,下馬嶺組厚達537m,自下而上可清楚地劃分為砂質頁岩段(一段)、紅綠色頁岩段(二段)、黑色頁岩段(三段)和雜色頁岩夾泥灰岩段(四段);在北京十三陵地區,下馬嶺組主體岩性仍為頁岩、粉砂質頁岩,但底部夾含鐵砂岩透鏡體,上部夾灰黑色頁岩和炭質頁岩,厚度達318m;至燕山東段因受山海關隆起影響,其南部地區(薊縣—遵化以東地區)缺失下馬嶺組及以下鐵嶺組—霧迷山組的地層,其燕山東段北部地區(北京十三陵以東至河北興隆、平泉、遼西凌源一帶),下馬嶺組仍存在,但其底部具含鐵碳酸鹽岩,上部夾透鏡狀或薄層狀灰岩;同時,在燕山東段和西段的下馬嶺組中均普遍有2~4層順層侵位的中、基性岩。下馬嶺組的上覆長龍山組和景兒峪組的岩相特徵,在整個燕山區基本穩定,但厚度變小,而且,在下馬嶺組沉積後,沉積中心向東移,因此長龍山組和景兒峪組只在涿鹿以東地區發育,以西則缺失;在燕山東段地區,長龍山組和景兒峪組的岩性、岩相與薊縣標准剖面無大變化,但厚度減薄,兩組總厚度才100餘米,在東段地區長龍山組超覆在不同時代的下伏地層上,景兒峪組由於後期的抬升,已不同程度遭受侵蝕而殘缺不全,至遼西地區已全部缺失。
根據前人的資料,過去長時期一直把青白口系整體歸入新元古代。其理由是,用常規同位素測年方法獲得相關層位的同位素年齡所致。一是,有人曾測得薊縣系頂部鐵嶺組上部疊層石的海綠石年齡為1050Ma;1984年,天津地礦所於榮炳用K-Ar法測得懷來縣趙家山下馬嶺組伊利石頁岩的年齡為956Ma;1997年,喬秀夫、高勱用Pb-Pb法測得北京西山下馬嶺組下部的年齡為(879±18)Ma。根據這些年齡推定,下馬嶺組底部年齡應不老於1000Ma,當應歸入新元古代。
隨著近年來研究的不斷深入及新技術方法的引進,獲得一系列新發現和突破性新進展,為重新認識青白口系和判定其歸屬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高林志等(2007,2008,2009),在承擔本工作項目的一項專題研究中,在北京西山下馬嶺組中部發現一斑脫岩(凝灰岩)夾層經采樣分析,獲得豐富的原生鋯石,將樣品送北京離子探針測試中心和澳大利亞科廷大學均用SHRIMP鋯石U-Pb法測試,分別獲得加權平均年齡(1368±12)Ma和(1370±11)Ma的相近結果;與此同時,高林志等(2008)在河北省懷來縣趙家山剖面的下馬嶺組中上部發現斑脫岩(凝灰岩)夾層,經采樣獲取鋯石,經用同樣方法測試,獲得SHRIMP鋯石U-Pb年齡(1366±9)Ma;為證實上述測試結果,蘇文博等(2008)對上述地點的斑脫岩夾層重新采樣,用同樣方法進行測試,分別獲得(1379±12)Ma和(1380±36)Ma的年齡結果;2009年,天津地礦所李懷坤,對河北省寬城地區侵入下馬嶺組的地表輝綠岩和地下輝綠-輝長岩分別進行了年齡測試,分別獲SHRIMP鋯石U-Pb年齡(1320±6)Ma和(1327±2)Ma。
根據近年來所獲得的上述年齡數據不難判定,下馬嶺組中部附近,由多位專家在幾乎同層位采樣,以同樣方法測試所獲年齡均在(1366±9)~(1380±36)Ma間,說明其數據是可靠的。據此,可推定下馬嶺組底部的年齡應老於這組年齡,應在1400Ma左右;此外,從侵入下馬嶺組中的輝綠岩和輝綠-輝長岩所獲得的年齡1320~1327Ma可以判定,下馬嶺組的上限年齡不會小於1320Ma。綜上分析可知,下馬嶺組並非原來普遍認為的屬1000Ma之後的沉積,而是1400~1320Ma期間的沉積。因此,青白口系解體和中—新元古界的重新劃分勢在必行,下馬嶺組無疑應從新元古界下移至中元古界;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只保留九龍山組和景兒峪組。
(4)提出了燕山地區中、新元古界年代地層新劃分方案的建議。課題組根據以上岩石地層單位的重新劃分、新發現判斷出的三條重要沉積間斷面,以及近年來從各渠道獲得的重要最新年齡數據等,提出了將燕山地區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的年代地層劃分為5個系的初步建議:①建議新元古代早期的年代地層仍保留「青白口系」一名,在沒有新的同位素年齡數據前,其時限暫定為1000~800Ma,包括的岩石地層單位為九龍山組(駱駝嶺組)和景兒峪組;②建議中元古代1200~1000Ma預留一「待建系Ⅱ」,屬於這個「系」的岩石地層,在燕山地區就目前所知,均因下馬嶺組沉積後,地殼上升或輕微褶皺為陸而缺失,其他地區是否有這一時期的沉積,有待今後進一步追索和研究;③建議中元古代1400~1200Ma期間採納喬秀夫的建議建一「西山系」或「待建系Ⅰ」,其包括的岩石地層目前僅為下馬嶺組,但該繫上部地層在燕山地區也普遍缺失;④建議將中元古代芹峪上升—青龍上升Ⅰ之間的地層(大致在1400~1600Ma期間)仍稱薊縣系,包括的岩石地層單位自下而上為馬蹄峪組、高於庄組、楊庄組、霧迷山組、洪水庄組、代莊子組、老虎頂組;⑤建議中元古代呂梁運動—青龍上升Ⅰ之間(大致在1800~1600Ma期間)仍稱長城系,包括的岩石地層單位自下而上為常州溝組、串嶺溝組、團山子組和大紅峪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