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樹譜中國地質出版社
㈠ 中國中生代礦床同位素地質年齡數據
作者共收集、整理和核實中國155個中生代礦床、467件同位素地質年齡數據(附錄2)。綜合考慮主成礦期與主侵入期、測年精度與可靠性、統計合理性等因素,每個礦床只選取1件同位素地質年齡數據作為統計分析的數據資料基礎。其中,中生代礦床成礦年齡數據86件(表4-3)、中生代礦床與成礦有關的侵入岩及火山岩年齡數據69件(表4-4)。其他674個礦床依據其含礦層位、與成礦有關侵入岩及火山岩的形成時代或推斷成礦時代進行成礦年代學分析。
表4-3 中國中生代礦床成礦年齡數據簡表
其他數據來源與參考文獻相同。
㈡ 1∶5萬地質調查設計書編寫大綱
(一)教學的性質、目的和任務
本課程設計是在學習完「區域地質調查」理論課程的基礎上,通過實際的區域地質填圖設計書模擬編寫,把課堂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實踐的演練過程,學會區域地質填圖工作的基本方法。建議在課程學完之後立即進行此設計教學內容。
適用學期:「區域地質調查」課是地質學專業、資源勘查工程專業等地學類專業的大三第二學期專業課,所以本課程設計在該課之後安排。
學時:區域地質調查課後1周時間。
學分:2。
(二)課程設計內容和基本要求
課程設計的主要內容:是完成指定圖幅區的設計書編寫。其主要內容是通過課程設計,使學生全面掌握區域地質調查中的基本方法與原理,尤其對三大岩區典型1∶5萬填圖樣板圖的學習和通過對實驗課中的新疆西准噶爾野馬井1∶5萬區域地質填圖項目與天水市幅1∶25萬區域地質填圖項目的立項、設計編寫、野外填圖、最終成果的學習與了解,掌握一般地質填圖流程。
基本要求:掌握三大岩區的主要填圖的全過程和一般地質填圖流程,完成指定圖幅區的單幅區域地質調查設計書的編寫。
(三)課程設計方式與安排
採用課堂模擬實際的方法,完成指定圖幅區的1∶5萬地質填圖設計書。各類附圖可用簡圖表達。以教師給出的樣本為參照,以課程設計報告形式完成指定圖幅區的1∶5萬調查設計書(文字和附圖各一份)。
三大岩區典型1∶5萬地質填圖實踐性極強,考慮到部分內容只能採用模擬的方式進行,在具體安排中,對部分內容可簡化表達,如項目周期、具體的階段時間、人員、費用等。
(四)課程設計報告
1.課程設計報告的主要內容
課程設計報告即提交一份區域地質調查設計書,其格式和主要內容如下:
1 緒言
1.1 簡要說明上級下達的任務書文號及其任務要求,測區名稱與編號,測區范圍及面積,工作的起止時間(此項由教師根據實際或模擬給出有關任務書及任務要求)。
1.2 簡述測區工作任務、 自然地理概況、 測區交通位置。
附:測區交通位置簡圖。
2 地質調查研究歷史及研究程度
2.1 對前人工作的評估。
2.2 各種比例尺填圖的評估。
包括填圖范圍與面積、路線密度、控製程度、填圖單位劃分方案與精度、圖面表達精度、圖面結構合理性、評審驗收情況、各種不同比例尺圖件的統一性與連續性及存在的問題等。
2.3 地層單位和地層序列建立的依據及其合理性。
如:沉積地層,應根據各省(市、自治區)地層清理後的資料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含地層單位名稱、定義、層型剖面、古生物資料及年代依據、與上下地層的接觸關系等)應逐項給予說明,提出處理意見,以便在填圖中加以解決。
2.4 測區的地質構造格架和大地構造屬性的認識依據是否充分,與實際資料是否符合,存在哪些矛盾。
2.5 各項樣品採集與測試項目數量、 精度與質量,能否滿足本次區調工作的要求。
2.6 礦產調查程度和質量是否符合相應的技術要求,存在哪些問題需要在本次填圖中加以解決。
附:地質研究程度略圖。
附:測區地質調查歷史簡表,包括調查時間、成果名稱、作者單位或作者姓名、出版時間、出版單位。
3 地質概況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簡述測區的大地構造位置,測區內的地層、 岩石(含沉積岩、 侵入岩、 火山岩、變質岩及特殊地質體等)、構造等特徵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3.2 簡述測區區域礦產資源概況。
附表1:測區地層序列表。
附表2:礦(化)點情況登記表,包括礦點名稱、礦種、類型、產地、規模、開采情況、工作程度(檢查、評價、普查、勘探)。
4 專題調查與研究
按圖幅帶專題的原則,在全面分析測區存在的基礎地質問題的基礎上,篩選確定出有關專題,對所設專題的科學意義、調研內容、方法和技術路線等進行簡述。修測圖幅必須針對本次填圖工作需要解決的重大地質問題,突出專題填圖研究的內容。
5 技術路線、 填圖方法及精度要求
5.1 明確測區的填圖類型,如實測區、修測區或片區-修測區。
5.2 在明確填圖區填圖類型的基礎上,針對測區存在的問題及本次著重要解決的問題提出本次地質填圖的技術路線及填圖方法,因此設計中應分別按不同類型編寫。
5.3 主要地質填圖工作的精度要求。
5.3.1 填圖的地質觀察路線。
實測區:青藏高原等地中比例尺地質填圖空白區每幅圖路線總長度>2500 km;其他實測區每幅圖路線總長度>3500 km。修測區:每幅圖路線總長度,主幹路線與新測路線長度≥2000 km,輔助路線300~500 km。片區-修測區:每幅路線總長度,主幹路線與新測路線長度600~800 km,輔助路線200~300 km。
5.3.2 實測剖面。
每個地層單位都應有1 ~2 條實測剖面予以控制,實測剖面的比例尺一般為1∶5000 ,必要時需採用1∶2000~1∶500。
5.3.3 本次區調工作各項樣品採集與測試項目數量、 精度要求。
附:1∶250000區域地質圖(草圖)。
6 工作部署(可略或簡單模擬)
6.1 簡述組織機構、 人員組成、 技術裝備,實測區還要詳細說明物資供應、 安全保障、通訊聯絡及緊急救援等措施。
6.2 工作部署安排: 根據踏勘結果、 遙感解譯程度劃分不同的工作區,制訂不同的路線調查方案和工作程序,編制工作進度與工作流程。
6.3 編制工作計劃,設計實物工作量。
6.4 編制總體工作計劃和分年度工作計劃,編制工作部署圖。
附:實物工作量一覽簡表。
7 質量管理與監控(可略或簡單模擬)
按照質量體系要求,簡述對圖幅質量管理及保證原始資料質量的措施。
8 經費預算(可略或簡單模擬)
在確定填圖方法、研究內容及專題研究、研究深度和報告附件的內容之後,按計劃財務部門的要求編制區調項目經費預算,並對各項經費預算依據加以說明。
附表1:實物工作量經費預算表。
附表2:項目總經費預算表及年度經費預算表。
9 預期地質成果及圖面的表達方式
簡要說明通過本次區域地質填圖預期取得和提交的主要地質成果(包括圖幅專題研究成果)及圖面的表達方式;設計書中應列出報告附件的內容,除必要的圖件(地質圖)外,還應編制一些專門圖件和略圖,設計書中應當列出這類圖件的大致清單。為突出測區的綜合研究程度,地質圖面可附測區小比例尺數字地面模型、布格重力、磁化強度、伽馬射線光譜測定等數據影像圖。最終成果按要求除提交印刷地質圖件及報告、說明書及專題報告外,應按中國地質調查局編制的《地質圖空間資料庫工作指南》提交ARC/INFO、MapGIS圖層格式數據光碟及圖幅與圖層描述數據、報告文字數據。
2.課程設計報告編寫的基本要求
以教師給出的樣本為參照,以課程設計報告形式完成指定圖幅區的1∶5萬調查設計書(文字和附圖各一份)。
考慮到部分內容只能採用模擬的方式進行,在具體安排中,對部分內容可簡化表達,如項目周期、具體的階段時間、人員、費用等。
課程設計報告部分內容可簡化,但各主要內容的表達不能缺少,以保證學生全面了解與掌握。
(五)與其他課程的聯系
部分內容可要求學生與地史學等學習內容相結合。
(六)教材及參考書
1)李永軍等.2014.區域地質調查導論.北京:地質出版社.
2)高秉章等.1991.花崗岩類區1∶5萬區域地質填圖方法指南.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3)魏家庸等.1991.沉積岩區1∶5萬區域地質填圖方法指南.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4)房立民等.1991.變質岩區1∶5萬區域地質填圖方法指南.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5)周維屏,陳克強,簡人初等.1993.1∶5萬區域地質填圖新方法.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㈢ 中國下寒武統筇竹寺階綜合研究報告
項禮文1 朱兆玲2 章森桂2 雒昆利3 羅惠麟4 胡世學4
(1.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北京 100037; 2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南京210008;3.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4.雲南省地質科學研究院,昆明 650051)
筇竹寺階由盧衍豪1959年所建,源於筇竹寺組,命名剖面、層型剖面位於雲南昆明筇竹寺附近的關山,當時建立Yunnanocephalus-Redlichia walcotti三葉蟲化石帶,下部還包括Hyolithes層,即昆陽磷礦中誼村段的地層。 目前,我們以雲南晉寧北西約7 km的梅樹村之北西約1.5 km的八道灣(北緯24°44′,東經102°34′)(圖1)作為界線層型,昆明西北郊距市區約12 km的筇竹寺東南0.5 km的關山沿後龍洞溝作為層型剖面。
圖1 筇竹寺階層型和界線層型剖面位置圖
梅樹村八道灣剖面,其底界界線清楚,生物標志明顯,以Parabadiella首現作為底界,該剖面岩石組合為頁岩、粉砂岩。厚63.8 m。
詳細分層情況、岩石特徵、化石、厚度如下(羅惠麟、蔣志文、唐良棟,1994)(圖2)。
圖2 雲南晉寧梅樹村八道灣筇竹寺階界線層型剖面圖
中國主要斷代地層建階研究報告(2006~2009)
中國主要斷代地層建階研究報告(2006~2009)
中國主要斷代地層建階研究報告(2006~2009)
下伏地層 下寒武統梅樹村階
頂部13a層為黑色薄層含炭泥質石英粉砂岩,底部具有0.2米的磷塊岩層,產軟舌螺、似軟舌螺、管殼類、托莫特殼類、開腔骨類等
這一剖面底界出露雖然好,並有重要三葉蟲Parabadiella的首次出現可作為界線層型,但整個筇竹寺階保存不全,因此不得不選昆明筇竹寺關山剖面作為層型剖面,該剖面露頭良好,地層連續,化石豐富,能夠顯示出筇竹寺階的整體面貌,缺點是目前尚未發現Parabadiella化石,此剖面以古介形類Kunmingella的出現暫作為本階的開始,現將剖面詳細介紹如下(羅惠麟、蔣志文、唐良棟,1994)(圖3)。
圖3 昆明筇竹寺後龍洞下寒武統筇竹寺階剖面圖
中國主要斷代地層建階研究報告(2006~2009)
中國主要斷代地層建階研究報告(2006~2009)
中國主要斷代地層建階研究報告(2006~2009)
灰黑色(風化後呈灰紫色)薄層泥質石英粉砂岩,底部0.3 m為含灰質砂岩結核的含生物碎屑海綠石石英粉砂岩。距底1.3 m產小殼化石(Kq-f-4-1),似軟舌螺;開腔骨類Archiasterella pentactina Sdzuy;托莫特殼類Tanuolina mul-tifera Fonin et Smirnova
筇竹寺階的定義目前我們採用羅惠麟的意見(羅惠麟,1981,1994),以我國最古老的三葉蟲Parabadiella首次出現(即點位D)為其底界,以Eoredlichia的滅絕或Yiliangella forficula首現作為結束。 曾認為筇竹寺階最上部的Yunnanocephalus,由於在昆明筇竹寺、晉寧梅樹村、澄江帽天山等地出現於玉案山段中上部,並與Eoredlichia共生,因此可並入Eoredlichia帶內。
筇竹寺階在生物地層上可分出2個三葉蟲帶,下帶為Parabadiella帶,產三葉蟲Parabadiella conicaLuo,P.yunnanensis Luo,Mianxi andiscus bawanensis Luo,M.aclis(Zhou),Wutingaspis kunyangensisLuo,W.tingi Kobayashi,W.planifrons Luo,W.anningensis Luo; 古介形類Meisucunella processus Jiang,Hanchungella tenuis Huo,H.shangliangshanensis Huo,Nanchengella elongata Huo,N.dalongtanensis(Jiang),Liangshanella minuta Shu,Omeilopsis bawanensis Huo et Shu,Songlinell stellaris Huo et Shu;軟舌螺Aimites circupluteus Qian,Linevitus flabellaris Qian,Ambrolineitus sp.; 開腔骨類Allonia tripodophoraDore et Reid; 腕足類Botsfordia cealata(Hell); 蠕形動物Parasabellidites sp.; 疑源類Baltisphaeridium aff.dasyacanthum(Tim.),Archaeopetusina atava Naum.,Dictyosphaera yunnanensis Xing,Microconcentricaatava Naum.,Micrhystridium sp.等。上帶為Eoredlichia帶,三葉蟲Eoredlichia intermedia(Lu),E.yaoy-ingensis(Kobayashi),E.walcot(Mansuy),E.carinata(Mansuy),E .planifrons Zhang et Lin,E.obscura-ta Zhang et Lin,Wutingaspis tingi Kobayashi,W.conditus Kobayashi,W.malungensis Lu,W.conicus Zhanet Lin,W.cylindrical Zhang et Lin,Kuanyangia pustulosa(Lu),K.granulosa Chang,K.shishanensis Lu,Yunnanocephalus yunnanensis(Mansuy),Y.kunyangensis Zhu et Zhou,Y.planifrons Luo,Y.subparalellusLuo,Hongshiyanaspis yiliangensis Zhang et Lin,Fumingaspis yunnanensis(Chang et Lin), Zhang et Lin,Guanyuanaspis wudingensis Zhang et Lin,Malongocephalus yunnanensis Zhang etLin,Malungia laevigata Lu,Naraoia longicaudata Zhang et Hou,N.spinosa Zhang et Hou; 古介形類Kun-mingella douvillei(Mansuy),K.parva Huo,K.intermedia Huo,K.maxima Huo,K.angustacostata Huo etShu,K.maotianshaensis Huo et Shu,K.longa Chang,Kunyangella acuta Lee,K.cheni Huo,Tsunyiella -jinensis Yin,Mononotella ovata Lee,M.viviosa Lee,M.subquadrata Jiang,Wutingella binodosa Chang,Yaoy-ingella inflate Chang,Malongella bituberculata Chang,Parakunmingella malingensis Chang,Pseudokunmingel-la f andianensis Huo,Emeiella wudingensis Huo et Shu,Emeilopsis bawanensis Huo et Shu,Jinningella con-munis Huo et Shu,Songlinella yunnanensis Huo et Shu,Leshanella calcaria Lee;軟舌螺Ambrolinevitus ventri-cesus Qian,A.platypluteus Qian,A.maximus Jiang,A.meishucunensis Jiang,Lenatheca dolosa Syss.,Crestja-hitus figuratus Miss.,Burites sp.; 似軟舌螺Hyolithellus sp; 腕足類Di andongia pista Rong,Heliomesaorienta Sun et Hou; 雙瓣殼節肢動物Isoxys acuritus(Jiang),I.paradoxus Hou,Branchiocaris? yunnanensisHou,Combinivalvala chengjiangensis Hou,Vetulicola cuneatus Hou,; 節肢動物Jianfengia multisegmentalisHou,Alalcomenaeus? illecebrosus Hou,Fuxianhuia proensa Hou,Kuamaia lata Hou,Rhombicalvaria acanthiHou,Retifacies abnormalis Hou,Acanthomeridion serratum Hou et al.,Urokodia aequalis Hou et al.,Odaraia?eurypetola Hou et Sun;蠕形動物Maotianshania cylindrical Sun et Hou,Facivermis yunnanicus Hou et Chen,Luolishania longicruris Hou et Chen,Microdictyon sinicum Luo et Zhang,S.bawanensis Luo et Zhang; 內肛蟲類Dinomischnus venustus Chen et al.;水母Rotadiscus gradis Sun et Hou,Stellostomites eumorphus Sun etHou,Yunnanomesa elongata Sun et Hou;海綿Leptomitus teretiusculus Chen et al.,Leptomitella conica Chenet al.,L.confusa Chen et al.,Paralleptomitella dictyodroma Chenet al.,P.globula Chen et al.,Quadralaminiella diagonalis Chen et al.,Q.crassa Chen et al.;遺跡化石Planolites montanus Richter,Cruzi-ana beifengwanensis Luo et Gao,Arthrophycus qiongzhusiensis Luo,Palaeophycus beifengwanensis Luo,Bifung-ites kunyangensis Luo,Asterosoma sp.,Rusophycus sp.,Scolicia sp.,Stipsellus sp.,Keckia sp,; 疑源類Bal-tisphaeridium bium Volk.,B.semireticulatum(Tim.),B.multispinosum Xing,Microconcentrica atavaNaum.,Zonosphaeridium prina(Naum.),Dictyosphaera yunnanensis Xing,Archaeopertusina atava Naum.,Archaeodiscina umbonulata Volk.,Trachysphaeridium rugosum Sin,Lophosphaeridium tentativum Volk.,Gra-nomarginata prima Naum.,Nucellosphaeridium minutum Tim.,Taeniatum simplex Sin等。我國著名的澄江動物群其層位就在Eoredlichia帶內,該動物群含有眾多後生動物各門類的祖先分子,其時代估計約距今4.2億年前,是生物界一個重要的大爆發時期。
筇竹寺階的岩性在雲南東部一帶下部為黑色灰黑色泥質頁岩,泥質石英質粉砂岩,上部為黃綠色頁岩、粉砂岩夾薄層石英粉砂質白雲岩。在筇竹寺剖面該階的厚度137.16 m。 向東往宜良、馬龍地區頁岩增多,粒度變細,在岩石地層上,筇竹階只包括筇竹寺組玉案山段,包含習慣上稱為 「上黑」 的地層,不論 「下黑」(在石岩頭段內)和 「上黑」(在玉案山段內),它們均具有特別異常的痕量元素鍶、汞、砷、氟,「上黑」 含量(標本號6-1),鍶13.58 mg/kg,汞0.53 mg/kg,砷38.42 mg/kg,氟20285.8 mg/kg。 經過對比,貴州牛蹄塘組的黑色頁岩和浙江荷塘組的黑色頁岩在地球化學痕量元素上與雲南東部 「上黑」 的黑色頁岩是非常近似的。
由於早寒武世時期,全球存在著兩個不同的三葉蟲動物群的生物區系,一為萊得利基蟲類(redli-chid)動物地理區系,另一為小油櫛蟲類(olenellid)動物地理區系,我國全屬於前一區系,因此含Parabadiella和Eoredlichia的筇竹寺階要與西方各國精確對比是相當困難的; 後一區系古老的三葉蟲是E ofallotaspis,Fallotaspis等。關鍵的問題是世界各地最早三葉蟲是否同時出現?我國的Parabadella是否是我國最低層位的三葉蟲?甚至是世界最古老的三葉蟲? 目前尚有不少爭論,問題尚未解決。 澳大利亞產有Eoredlichia; Jell(1990)認為Parabadella在澳大利亞也存在,且為Abadiella的同物異名。 這樣,筇竹寺階可以與Wilkawillina石灰岩和Parara石灰岩相對比。 在俄羅斯國可暫與阿特達班階(Atd-aan stage)對比。 反顧國內,筇竹寺階在國內對比較為容易和可信,它相當於黔北牛蹄塘組中段與上段,川西九老洞組上段,川北陝南的郭家壩組,三峽峽東水井沱組等。
參 考 文 獻
侯先光,孫衛國.1988.澄江動物群在雲南晉寧梅樹村的發現.古生物學報,27(1)
江能人,王尊周等.1964.滇東區寒武紀地層的探討.地質學報,44(2)
盧衍豪,朱兆玲等.1982.中國的寒武紀地層對比表及說明書.中國各紀地層對比表及說明書.北京:科學出版社
盧衍豪.1941.雲南昆陽附近下寒武紀之地層及三葉蟲動物群.中國地質學會會志,21(1)
盧衍豪.1961.滇東早寒武世新三葉蟲.古生物學報,9(4)
盧衍豪.1962.中國的寒武系,全國地層會議學術報告匯編.北京:科學出版社
羅惠麟,蔣志文等.1982.雲南東部震旦—寒武系界線.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羅惠麟,蔣志文等.1994.中國下寒武統建階層型剖面.昆明:雲南科技出版社
羅惠麟.1981.雲南晉寧梅樹村早寒武世筇竹寺組的三葉蟲.古生物學報,20(4)
羅惠麟.1982.雲南的寒武系.雲南地質,1(2)
孫雲鑄.1961.中國寒武紀地層劃分問題.地質學報,41(3~4)
項禮文,李善姬等.1981.中國的寒武系.中國地層(4).北京:地質出版社
項禮文,朱兆玲等.1999.中國地層典·寒武系.北京:地質出版社
張文堂,侯先光.1985.Naraoia在亞洲大陸的發現.古生物學報,24(6)
張文堂,朱兆玲等.1980.中國寒武系的分階、分帶及對比.26屆國際地質大會國陸交流學術論文集,4,地層古生物.北京:地質出版社
張文堂.1962.論始萊得利基蟲屬.古生物學報,10(1)
張文堂.1987.澄江動物群及其中的三葉蟲.古生物學報,26(3)
周志毅,袁金良.1980.西南地區下寒武統三葉蟲序列.古生物學報,19(4)
Bengton S.,Conway Norris S.,Cooper B.J.,Jell P.A.,Runnegar B.,1990.Early Cambrian fossils from South Australia.Memoir of Association Australasian Palaeontologists,9
Kruse P.,Jago J.B.,Laurie,J.R.2009.Recent developments in Australian Cambrian biostratigraphy.Journal of stratigraphy,33(1):35 ~47
Zhang Wentang,1987.World』s oldest Cambrian triloboites from eastern Yunnan.In.Nan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Palaeontology,Academia Sin-ica(ed.),Stratigraphy and Palaeontology of Systemic Boundaryies in China,Precambrian and Cambrian Boundary(1),pp.1~16.Hefei,Anhui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ing House
㈣ 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專業教科書哪裡能買到
1.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2.地質出版社;
3.如果想網上買書的話去京東,亞馬遜,當當都是可以的。
㈤ 誰知道夏邦棟 普通地質學 2006地質出版社
這些可以到地質類的學校去買,也可以從網上買,一半都能買到,很多都有pdf版,下載個
㈥ 趙鵬大的出版專著
趙鵬大等,成礦預測圖的編制,湖北省地質局科技情報室
趙鵬大,礦床勘查與評價,地質出版社,1988
趙鵬大,等,地質勘探中的統計分析,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0
趙鵬大,李紫金,胡光道,重點成礦區三維立體礦床統計預測-以安徽月山地區為例,地質出版社,1992
趙鵬大,周有武,金礦化變異的數學地質研究,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2
趙鵬大,王亨君,地質科學思維,地震出版社,1993
趙鵬大,胡旺亮,李紫金礦床統計預測,地質出版社,1994
趙鵬大,呂新彪,長江中下游地區地質異常及成礦預測BP模型,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9
趙鵬大,愛護我們共同的家園,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趙鵬大,數字地球與全球戰略,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0
趙鵬大,高等地質教育的思考與實踐,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2
趙鵬大,非傳統礦產資源概論,地質出版社,2003
趙鵬大,定量地學方法及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趙鵬大,呂新彪,歐陽建平,地學類創新人才培養方法和途徑,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6
趙鵬大,吳沖龍,中國南方下古生界油氣地質異常分析與評價,科學出版社,2010
趙鵬大,宋國奇,吳沖龍,臨清坳陷東部油氣地質異常研究與資源綜合評價,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10
趙鵬大,陳建平,胡忠德,新疆可可托海稀有金屬礦床三維立體定量預測研究,地質出版社,2011
㈦ 有「中國物質出版社」這個出版社嗎
中國地質出版社
㈧ 中國地質學的《中國地質學》擴編版
中國地質學
文獻類型:專著
責任者: 李四光等
出版、發行者: 地質出版社專
出版發行時間:1999
來源資料庫屬:館藏中文資源
所有責任者: 李四光原著《中國地質學》擴編委員會編著
所有題名: 其他題名信息:擴編版並列正題名:The geology of China
標識號: ISBN:7-116-02828-5
出版、發行地: 北京
關鍵詞: 地質學---中國地質學
語種: Chinese 漢語
分類: 中圖分類:P562
載體形態: 821頁
㈨ 中國變質岩石學周年回顧
游振東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一、引言
1949年以前,中國變質岩石學的研究相對薄弱,即使有一些變質岩方面的著述,也是偏重於變質地層學方面的。但從一些早期研究,如1941年程裕淇《西康道孚附近之古生代晚期噴出岩及其變質》(中國地質學會志21卷1期),1944年彭琪瑞與朱夏《西康富林附近之震旦紀前火山岩系及侵入岩》(中國地質學會志24,1~2期),1945以後重要的研究工作,如1948年陳夢熊《甘肅中部皋蘭系變質岩之初步觀察》和宋叔和《甘肅皋蘭雜岩之初步研究》(中國地質學會志28卷,2/4期),明顯看出當年變質岩石學研究與礦產勘查密切結合的趨勢。
另外,此一時期變質構造岩的研究也已經引入,例如,1946何作霖《山西五台結晶片岩之岩組研究及其在構造上之意義》王嘉蔭《衡山花崗閃長岩中石英脈之岩組分析》(均見中國地質學會志26卷),便是代表作。
1949年以後,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百廢待興,變質岩石學也獲得迅速發展的機遇。60年來完善了變質岩石學學科的建設,開拓了研究領域,深化了研究內容,提高了科學研究水平,促進了地質找礦事業的發展。本文試圖對1949~2009年這60多年來變質岩石學的進展作一簡要回顧。
二、新中國成立初期(1949~1958)
由於國家經濟建設、國防工業發展的需要,中國變質岩石學緊密結合生產實際,得到蓬勃的發展。在鐵礦找礦方面,李春昱、沈其韓等在鞍山的找礦勘探獲得進展,《遼寧鞍山櫻桃園至眼前山鐵礦地質》專著於1958年由地質出版社出版,程裕淇等領導的對湖北大冶-鄂城等地的鐵礦勘探綜合形成了「對於勘探中國鐵礦問題的初步意見」(1953,《地質學報》33卷2期),黃懿、裴榮富等「論大冶式鐵礦」(1957,《地質學報》37卷2期)。在銅礦方面,李希勣等「雲南東川銅礦地質」(1953,《地質學報》33卷2期),宋叔和「祁連山一帶黃鐵礦型銅礦的特徵與成礦規律」(1955,學報35卷1期),以及基於中條山銅礦的普查王植發表的「中條山式斑岩銅礦」(1957,學報37卷)等,都是很有影響的論文。
隨著研究工作的深入,一系列基礎地質問題擺在面前:鞍山式條帶狀鐵礦的成因,涉及華北前寒武紀發展的認識;大冶矽卡岩型鐵礦,涉及矽卡岩成因及岩漿熱液成礦;甘肅白銀廠銅礦的勘探,引出細碧-角斑岩的發育與區域構造的認識問題。
前寒武紀地質方面,王曰倫領導的五台山地質隊,結合鐵礦普查,對五台山五台系進行了較系統的研究,以該隊名義提出「五台山五台紀地層的新見」(1952,學報32卷),提供了五台山五台群地層剖面,對該區前寒武紀的認識刷新了Belly Willis等人「Research in China」一書對五台山的概略認識。大致與此同時,趙宗溥(1954)發表「中國前寒武紀地層問題」(學報,第34卷)。
1956~1957馬杏垣教授領導的北京地質學院師生對五台山進行了系統的1:5萬地質調查,較全面研究了五台山的地質構造,並且釐定了該區的地質構造發展歷史,為研究華北地區前寒武紀奠定了基礎。
三、發展時期(1958~1978)
為了滿足國家戰略礦產資源發展的要求,1958年起,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除西藏之外,普遍開展了1:20萬的區域地質測量和礦產普查工作,為全國地質礦產情況的了解奠定了基礎。其中高校的地質院系師生貢獻很大。
以北京地質學院為例,馬杏垣教授領導的湖北大隊,池際尚教授領導的山東大隊,趙鵬大教授領導的福建大隊等,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以山東大隊為例,1958年起與山東省地質廳合作組建山東區域地質測量第一大隊,對山東西部泰安、新泰等8幅開展1:20萬區域地質測量,1959年開始向西擴大至肥城、濟寧,向東擴至掖縣、日照、膠南共14幅。1961年有8幅通過部級驗收。通過多年的工作,對泰山群進行了詳細研究,從中識別出新泰雁領關組和山草峪火山沉積變質岩系,揭示了膠東與魯西在地質結構上的明顯差異。在魯西,寒武系之下還有一層晚前寒武紀的土門組,不整合於泰山群變質基底之上,這就深化了對郯廬斷裂的認識,指出沂沭斷裂帶的存在。這些實際資料成為日後研究山東省區域地質的基礎。
在北京地區,陳光遠、王仁民研究了密雲鐵礦成因。王仁民等在前人研究基礎上發現了密雲群麻粒岩中的多相變質作用,有關論文於1963年11月在北京地質學院召開的中國第一屆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專業學術會議上宣讀,該會議論文集 1964年出版。
與此同時,在董申保教授領導下,長春地質學院師生對東北和膠東地區也進行了詳細的研究,提出變質建造的概念,強調混合演化作用及其與成礦的關系,深入論述花崗岩的成因等,培養了一批年輕的地質學家和礦床地質學家。1964賀同興等合作編寫的《變質岩石學》作為高等學校試用教材出版,在國內使用甚廣。
20世紀60年代在程裕淇、王曰倫的領導下,首次對中國前寒武紀地層進行了總結性研究,編制出1:300萬中國前寒武紀地質圖及礦產圖,1963年以程裕淇為首編纂的《變質岩的一些基本問題和工作方法》出版,成為變質岩發育區研究工作的指南。
四、改革開放(1979~2009)
改革開放的新形勢,給中國科技界帶來了春天,地質行業也不例外。大家奮起趕超世界先進水平。
1986年董申保、沈其韓院士主編的1:400萬《中國變質地質圖》問世,總結了我國各地區各時代變質岩的分布,系統總結了中國變質作用及其演化。該成果反映了我國變質地質研究的新水平,具里程碑意義,引起國內外地質界的關注。由於同位素年代學技術的發展,過去有爭議的岩群,都獲得更准確的定年。在鞍山和冀東的一些老變質岩發育區,相繼藉助鋯石U-Pb法獲得35億年以上的變質年齡,為早前寒武紀古陸核的存在,提供了信息。
超高壓變質作用研究的興起,拓寬了變質岩石學研究的領域,使人們認識到變質壓力大於2.5GPa的條件下岩石的變質作用,很好地揭示了岩石從地表俯沖到地幔深度而後迅速折返的過程。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的大別-蘇魯成為國際上研究超高壓變質的熱點之一。1995年夏,國際榴輝岩野外工作會議在大別山召開。1998年國際科學鑽探計劃在青島召開學術會議,為中國實施大陸科學鑽探工程選址。在以許志琴院士為首的科學團隊努力下,2001年6月25日在江蘇連雲港東海縣「科鑽一井」開鑽,歷時5年,鑽井深度5185m,是全球大陸科學鑽探中深度最大的全取心鑽井,鑽孔的岩石資料以及伴隨的地球化學、地球物理等全套資料已陸續發表。近年來超高壓變質研究正向著深度和廣度兩方面邁進,在深度上,聯繫到碰撞造山作用,認識到板塊俯沖的深度可以到達地幔200km(Ye et al.,2000);在廣度上,超高壓研究重點有西移的趨勢。張立飛等在天山的超高壓變質帶的系統工作,利用白雲石變成菱鎂礦+文石的反應推斷大陸沉積物深俯沖150km,提出變質禁區的新認識,有廣泛的國際影響。
在變質岩成因方面,我國學者也有突出表現。吳春明博士近年來所進行的關於變質作用溫壓計的新探索,特別是泥質岩變質壓力計方面的成果,已被國際權威教科書(Kurt Bucher & Rodney Grapes,2011,Petrogenesis of Metamorphic Rocks(8thed),Springer)所引用。
超高壓變質是一種極端條件下的變質作用。這幾年國內集中注意了超高壓變質,超高溫變質卻少有報道。所謂超高溫是指變質溫度高達850℃以上,以出現假藍寶石、大隅石、剛玉等高溫礦物為特徵。國內過去曾報道東北麻山群出現一例,後來湖北黃陵背斜也有過報道,值得進一步發掘,應在現有高溫麻粒岩-孔茲岩發育區中詳細追索。
撞擊變質作用也是一種極端條件下的變質作用,是地外天體隕擊地球所引發的瞬時高溫和動態高壓所導致的變質作用。世界上目前已經確定的隕石坑大致170多個,我國學者經過數十年努力,目前已經確認的隕石坑有兩個:一是海南白沙,王道經於1992年發現,隕擊作用發生於距今70萬年前,坑徑3800m;另一是遼寧岫岩,陳鳴於2007年報道,隕擊作用年齡距今5萬年,坑徑1800m。後在隕石坑中心實施科學鑽探,終孔深度307m,獲得比較系統的地層、地質和岩石學資料,可供進一步研究。
混合岩化作用是大陸地殼岩石在深部高溫部分熔融的產物,是一種介於岩漿作用與變質作用之間的變質作用,因而也是一種極端的變質作用。以往在解釋混合岩化現象時往往注意其交代作用的形跡,以致交代成因說一度盛行。挽近期的地質岩石學研究主張熔融作用是混合岩化的主要機制(Sawyer and Brown,2008)。這一點已經被許多混合岩的包體中出現熔體殘余以及花崗岩熔融實驗所證實。但是,部分熔融的天然標本則尚未見報道。
2004年義大利 Bernado Cesare 在西班牙東南的新近紀火山岩省(Neogene Volcanic Province,NVP)的英安岩成分火山噴發岩石中發現了變質沉積岩的包體,具無石英礦物組合:石榴子石+斜長石+黑雲母+矽線石+石墨+玻璃質±堇青石±鉀長石±尖晶石,據包體岩石化學成分[大約 SiO244%,Al2O331%,FeO(全鐵)10%]應用溫壓計求得平衡溫度為850℃±50℃,壓力為(5~7)×108Pa,相當於麻粒岩相。所以該岩石原岩應是炭質泥質岩經深熔作用抽提了40%~60%(wB)的花崗岩,並被基性岩漿混染,成為英安岩成分。作為部分熔融產物的玻璃質出現在石榴子石變斑晶的核部,亦可出現在黑雲母邊緣受到溶蝕的部分甚至出現於岩石內一些強乾性組分兩側的壓力影中或沿面理分布,說明玻璃質形成於岩石發生深變質階段,是麻粒岩相變質階段部分熔融的產物,純因火山噴發將其帶到地表迅速淬火冷卻遂成玻璃態出現。以上的發現,加深了對岩石深熔作用的理解。
聯系「十二五」規劃,為了滿足國家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對礦產資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溫總理於(2011年9年2日)在地質礦產部視察工作時指出:地質勘查是技術密集型,需要科技進步來推動,開展基礎和前沿的研究,要加強成礦理論、找礦方法研究和開展技術革新。結合當前地質科技發展現狀,今後地質科學研究應當更加結合實際。變質岩與多種礦產資源,包括金屬、非金屬,都有密切的聯系。僅以與極低級變質(very low grade metamorphism)有關的成岩作用(diagenesis)與近變質作用(anchimeta-morphism)的劃分來說,這一技術對於在泥岩、頁岩中選定合適的核廢料放置區段,以利環境保護,就起很大作用,它還可以決定碳氫能源資源的配置。利用X射線粉晶衍射,系統測定沉積岩中伊利石結晶度,可以構繪油氣田的遠景,是一項很有應用前景的技術,一些生產部門正在進行中。
對於變質岩石本身,在變質共生分析方面,運用拓撲學原理提高變質岩成因分析的水平,是一項理論水平很高的工作,應用面很廣,目前從事此項研究的人還不多,有待推廣和提高。我們期待未來十年變質岩石學各方面將會有更加輝煌的成果。
參考文獻
[1]沈其韓.著作目錄.岩石學報,2011,27(4):1246~1252
[2]王仁民等.古岩求索錄.北京:地震出版社,2009,2~15
[3]游振東.五十年來的中國變質岩石學.見:王鴻禎主編.中國地質科學五十年.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9,144~152
[4]Sawyer E Wand Brown Meds.Working with Migmatites Short Course Series V 38 Quebec.Mineralogical Association of Canada,2008,37~55
[5]Bucher K,Grapes R.Petrogenesis of Metamorphic Rocks 8thedition.Heidelberg Spinger:2011,118,182
[6]游振東,劉嶸.隕石撞擊作用研究現狀與前景.地質力學學報,2008,24(1):22~32
[7]Frey M and Robinson D.Low-Grade Metamorphism Blackwell Science,1999,9
㈩ 中國上三疊統土隆階綜合研究報告
姚建新1紀占勝1武桂春1王彥斌1王立亭2
(1.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北京 100037; 2.貴州省地質調查局,貴陽 550004)
中國上三疊統分為兩個階,下部亞智梁階,上部土隆階。亞智梁階大致相當於國際地層表中的卡尼階,土隆階大致相當於國際地層表中的諾利階至瑞替階(楊遵儀等,2000)。
1 中國土隆階建階
土隆階階名源於西藏聶拉木縣土隆村。命名剖面位於土隆村附近的山坡上。在土隆剖面上,土隆階的底界定義在菊石 Nodotibetites nodosus 帶之底,以菊石 Tropitidae 的消失和 Tibetitidae 及 Juvavitidae 的興起為界線處的重要標志。此菊石帶大致相當於牙形石 Epigondolella abneptis 帶。在北喜馬拉雅地區,土隆階自下而上包含 5 個菊石帶: Nodotibetites nodosus 帶,Criesbachites-Gonionotites 帶,Indojuvavites an-gulatus 帶,Cyrtopleurites socius 帶和 Himavatites columbianus 帶(楊遵儀等,2000)。在黑龍江省那丹哈達嶺地區,土隆階自下而上含 5 個牙形石帶: Epigondolella abneptis 帶,E.multidentata 帶,E.bidentata帶,Parvigondolella andrusovi 帶和 Misikella posthernsteini 帶(王成源等,1986)。
既然土隆階大致相當於國際地層表中的諾利階至瑞替階(楊遵儀等,2000),那麼,土隆階的底界最好與諾利階底界相一致。目前,國際地層委員會建議,諾利階的底界以菊石 Klamathites macroloba-tus 或 Stikinoceras kerri,牙形石 Metapolygnathus communisti 或 Epigondolella primitius 出現為標志。
2 土隆階建階剖面
在土隆階命名剖面上,土隆階厚 123.5 m,下部地層為較深水相的頁岩、灰岩及生物灰岩; 上部地層漸變為濱岸相的粗碎屑岩。由於岩性不太合適的原因,目前在土隆剖面上還沒有發現諾利階最底部的標志化石———牙形石 Epigondolella primitia。我國晚三疊世地層主要分布在西藏、雲南和黑龍江地區。由於牙形石是晚三疊世地層劃分與對比的重要標准之一,三疊紀牙形石帶的劃分和古生物地理分區問題已經引起一些研究者的關注(王成源,1991; 楊守仁等,1999,2001)。在西藏拉薩市達孜縣唐嘎區麥龍崗村的麥龍崗組中諾利階最底部的標志化石 Epigondolella primitia 已被發現(毛力和田傳榮,1987; 紀占勝等,2003)。因此,我們選擇了拉薩市達孜縣唐嘎區麥龍崗剖面進行土隆階的建階研究(圖 1)。
「麥龍崗組」1962 年由西藏拉孜地質隊建立,建組剖面位於西藏拉薩地區達孜縣麥龍崗村(N29°56ག″,E91°27ཱི″),該組為一套碳酸鹽岩與碎屑岩沉積。原 「麥龍崗組」 代表西藏拉薩附近的一套灰岩、碎屑岩和火山岩地層,時代被定為晚三疊世。1979 年西藏區調隊將其更名為麥龍崗群,同時將時代定為晚三疊世至侏羅紀。1983 年王乃文等重新釐定了麥龍崗群的含義,將其限定為含晚三疊世海相化石、以灰岩為主的地層,並將其上以碎屑岩為主的地層劃歸下侏羅統甲拉浦組。饒榮標等(1985)將麥龍崗組的時代確定為晚三疊世卡尼期至諾利期; 根據牙形石的研究,紀占勝等(2003)將麥龍崗組的時代確定為晚三疊世晚卡尼期至諾利期。
在西藏拉薩地區達孜縣麥龍崗村剖面,麥龍崗組主要由碳酸鹽岩、碎屑岩組成,未見底。在研究剖面上,麥龍崗組與下伏地層下—中三疊統查曲浦組(T1+2ch)呈假整合接觸,與上覆上三疊統—下侏羅統甲拉浦組(T3-J1j)整合接觸;出露總厚度為1787~1895m;產有大量厚珊瑚(Procycloitid-ae)化石(夏金寶,廖衛華,1986),另外還發現了雙殼類、水螅類、腕足類和腹足類及牙形石;其中重要的雙殼類有Halobiacf.beyrichi,Nuculanayunnanensis,Costatoriasp.等(劉世坤等,1988)。依據牙形石、珊瑚和雙殼類化石研究,麥龍崗組的時代為晚三疊世卡尼期晚期—瑞替期早期。拉薩市達孜縣唐嘎區麥龍崗村剖面描述如下。
圖1 拉薩市達孜縣唐嘎區麥龍崗剖面交通位置圖
中國主要斷代地層建階研究報告:2006~2009
中國主要斷代地層建階研究報告:2006~2009
3 土隆階界線標志
根據 Orchard & Tozer(1997)和 Krystyn,et al.(2002)研究,卡尼階與諾利階的界線位於上和下Epigongdolella primitius 之間; Orchard et al.(2000)還曾建議將卡尼階與諾利階的界線放在菊石 Kla-mathites macrolobatus 帶和牙形石 Metapolygnathus communisti 帶的底部。另外,Channell,et al.(2003)認為傳統的拉丁階與諾利階的界線是在上、下 Epigongdolella primitius 之間,如果將卡尼階與諾利階的界線置於 Epigondolella abneptis 底部可能更為合適。在我國 Epigongdolella primitius 不夠發育,難以劃分出上、下 Epigongdolella primitius 帶,只能以 Epigongdolella primitius 的出現為諾利階的底界。如果將土隆階底界與國際地層年表中諾利階底界置於相同層位的話,土隆階底界應定義在菊石 Klamathites mac-rolobatus 或 Stikinoceras kerri,牙形石 Metapolygnathus communisti 或 Epigongdolella primitius 首次出現的位置。在西藏拉薩市達孜縣唐嘎區麥龍崗村剖面,土隆階底界可暫時放在第 12 層頂部的砂岩過渡為砂質生物碎屑灰岩層中 Epigongdolella primitius 首次出現的位置。通過進一步工作,如果能發現更多牙形石化石的話,E.primitius 首次出現的位置有可能下移。
4 土隆階生物地層序列
根據對西藏林周地區麥龍崗組的牙形石的研究,自下而上可識別出 Epigondolella primitia 帶,E .spiculata 帶,E.tozeri 帶,E.postera 帶,E.bidentata 帶 5 個牙形石帶(表 1),這些牙形石帶可與西藏、青海、雲南和黑龍江等地晚三疊世牙形石帶進行對比(表 2),具體情況如下:
表 1 麥龍崗組生物化石分帶的劃分與對比
4.1 Epigondolella primitia 帶
本帶以 Epigondolella primitius 首次出現為底界,以 Epigondolella spiculata 出現為頂界。這個帶化石賦存於林周地區麥龍崗組下部碎屑岩為主地層的灰岩夾層中。在毛力等(1987)測制的林周地區麥龍崗剖面麥龍崗組的 18 層頂部和 20 層中也報道了這種類型的分子。由於下部地層中碎屑岩逐漸增加,含碳酸鹽岩夾層逐漸減少。除在 12 層的 P5H27 號樣品中,產出較多的 E.primitia 的個體外,目前在其下的地層中還沒有發現更多的 E.primitia 個體。因此,暫時將 E.primitia 的底界置於本項目測制的麥龍崗剖面的 12 層上部。Epigondolella primitius 帶底界位置有待於進一步研究。另外,田傳榮(1982)在聶拉木土隆剖面報道的 M .multidentata 由於其齒台後部光滑,齒脊由瘤狀齒組成,主齒不達後邊緣等特徵不同於典型的 M.multidentata,而符合 E.primitia 的特徵,建議應該歸入 E.primitia 中。E.primi-tia 帶還發現於黑龍江饒河(王成源等,1986)。因此,E.primitia 帶在我國西藏和黑龍江地區有一定的地理分布。
根據 Krystyn(1977),Orchard(1991),Meco(1999),Krystyn et al.(2002)和 Channell et al.(2003)研究,E.primitia 帶代表上卡尼階頂部至下諾利階的地層。Channell et al.(2003)將卡尼階—諾利階界線劃在下 E.primitia 帶與上 E.primitia 帶之間。牙形石 E.primitia 在歐洲的阿爾卑斯地區、加拿大和美洲的西北部、澳大利亞西北部、中國的西藏地區和日本中部廣泛存在,是諾利階底部良好的對比標志。
4.2 E.spiculata 帶
Orchard(1991)建立了牙 形 石 E.spiculata,並 將其作為 E.spiculata 帶 的代表 分 子。同時將 他(1983)定名為 Epigondolella sp.C,Orchard 的分子也歸入此種。毛力等(1987)報道了此種的分子。在麥龍崗剖面的麥龍崗組中發現了數量較多的 E.spiculata 化石。本帶以 E.spiculata 出現為底界,以E.tozeri 的出現為頂界,共生分子有: Epigondolella cf.spiculata,Epigondolella sp.,延伸范圍包括諾利階中、下部的地層。E.spiculata 帶在國外還見於北美和特提斯地區的上三疊統諾利階(Channell,etal.,2003; Katvala,et al.,2008)。
表2 搖中國上三疊統土隆階牙形石帶對比表
4.3 Epigondolella tozeri 帶
本帶以 Epigondolella tozeri 出現為底界,以 Epigondolella postera 的出現為頂界,共生分子有: Epigo-ndolella spiculata。在 Orchard(1991)的劃分方案中並沒有將 E.tozeri 作為帶化石提出,而是包含在 E.elongata 帶中,並指出 E.tozeri 貫穿於這個帶。在麥龍崗組 E.tozeri 產出較多,其延續的地層范圍內並沒有發現 E.elongata。因此,我們將與 E.elongata 伴生的 E.tozeri 作為 E.tozeri 帶的代表分子。E.toz-eri 帶分布於麥龍崗剖面的 P5H100 - P5H115 號樣品中,代表了諾利階中部的地層。
4.4 Epigondolella postera 帶
本帶以 E.postera 出現為底界,以 E.bidentata 出現為頂界。共生分子有: Epigondolella cf .spicula-ta,E.violinformis sp.nov.,E.cf .triangularis uniformis,Epigondolella sp.。E.postera 帶在國內外分布最廣泛,已經在我國雲南保山(王志浩等,1985)、西藏林周(毛利等,1987; 紀占勝等,2003)、黑龍江饒河(王成源等,1986)、西藏阿里(趙錫文等,1991)、川西藏東(王驪軍,1993)、西藏羌塘盆地(李勇等,1999)、西藏改則(貴州省地質調查院,2005)被報道。E.postera 帶在國外還見於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Sweet,et al.,1971)、日本的 Mino-Tamba 地區(Isozaku and Matsuda,1982)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Orchard,1983)、美洲的西北部(Katvala,et al.,2008)等地的上三疊統諾利階中上部。目前在 E.postera 化石的鑒定方面存在意見分歧,具體情況可參考紀占勝等(2003)意見。
4.5 Epigondolella bidentata 帶
本帶以 Epigondolella bidentata 的出現和消失為底界和頂界,共生分子有: Epigondolella postera,Hindeodella sp.,Priniodella libita,Xaniognathos sp.,L onchadina muelleri,Metalonchodina mediocrisa,Enantiognathus sp.,Enantiognathus ziegleri。E.bidentata 帶代表諾利階最頂部的牙形石帶,具有廣泛的國際對比意義。該帶在西藏拉薩達孜地區(毛力等,1987; 紀占勝等,2003)、雲南保山地區(王志浩,董致中,1985)、黑龍江饒河(王成源等,1986)、西藏改則(貴州省地質調查院,2005)和西藏烏麗(朱同興等,2005)都有發現。E.bidentata 帶在國外還見於北美(Katvala,et al.,2008)和特提斯地區的上三疊統諾利階上部(Meco,1999; Channell,et al.,2003)。由於樣品採集間距較大,目前尚不能確定 E.bidentata 帶的准確延限范圍,需要進一步加強 E.bidentata 帶延限范圍的研究。
5 土隆階地層的對比
與土隆階大致同期的岩石地層單位包括: 西藏南部聶拉木地區的達沙隆組至曲龍貢巴組和德日榮組,定日縣達沙隆組(王成源和王志浩,1976)和康馬縣涅如地區涅如群上部,西藏北部雙湖地區西亞爾崗組上部; 西藏東部地區的波里拉組和巴貢組,雲南麗江地區松桂組和保山地區上三疊統大水塘組(王志浩、董致中,1985); 青海西南部結扎群波里拉組上部及巴塘群中組、川西曲嘎寺組及圖姆溝組相當的地層(趙政璋等,2001),川西北龍門山地區上三疊統垮洪洞組至小塘子組和須家河組,以及白玉地區下逆松多組碳酸鹽岩段(王驪軍,1993)。南祁連山地區的尕勒得寺組。在東南沿海沉積區,與土隆階大致同期的岩石地層單位主要由海陸交互相的碎屑岩夾煤層組成,如大坑組上部和文賓山組、小水組和頭木沖組。黑龍江省東部那丹哈達嶺地區與土隆階大致同期的岩石地層單位為上三疊統勝利組(王成源等,1986)。
參 考 文 獻
貴州省地質調查院,2005: 1∶25 萬丁固幅、加措幅地質調查成果與進展。沉積與特提斯地質,25(1 -2): 45 ~50
紀占勝,姚建新,楊欣德等,2003: 西藏晚三疊世諾利階麥龍崗組牙形石的發現及其地質意義。古生物學報,(42)3: 382 ~392
李勇,尹海生,王成善,1999: 青藏高原北部晚三疊世 Epigondolella 動物群的發現及其地質意義。地質論評,45(6),628
劉世坤,劉鴻飛,馬召軍,1988: 拉薩地區上三疊統麥隆崗組的新認識。地層學雜志,12(4): 303 ~306
毛力,田傳榮,1987.西藏林周縣麥龍崗組頂部的晚三疊世牙形石.中國地質科學院院報,17: 159 ~168
邱洪榮,1984.西藏古生代和三疊紀的牙形石動物群,見: 李光岑等.中法喜馬拉雅考察成果 1980.北京: 地質出版社,85 ~107
饒榮標,徐濟凡,陳永明,鄒定幫,1985: 青藏高原的三疊紀。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部地質專報,二,地層古生物,第7 號,北京: 地質出版社,1 ~239
田傳榮,1982.西藏聶拉木縣土隆村三疊紀牙形石,青藏高原地質文集 7.北京: 地質出版社,153 ~165
王成源,1991.中國三疊紀牙形石生物地層。地層學雜志,15(4): 311 ~312
王成源,王志浩,1976.珠穆朗瑪峰地區三疊紀牙形刺,見: 珠穆朗瑪峰地區科學考察報告 1966—1968,古生物(二).北京: 科學出版社,387 ~416
王成源、康寶祥、張海馹,1986: 那丹哈達嶺三疊紀牙形刺的發現及其地質意義。中國北方板塊構造文集,1,208 ~214
王驪軍,1993.川西藏東晚三疊世諾利期牙形刺。青海地質,1,24 ~58
王志浩,董致中,1985.雲南西部保山地區晚三疊世 Epigondolella 動物群的發現,微體古生物學報,2(2): 125 ~131
夏金寶,廖衛華,1986.拉薩地區 Procyclolitidae 的一些石珊瑚化石.古生物學報,25(1): 27 ~51
楊守仁,郝維城,江大勇,2001.中國三疊紀牙形石的古生物地理分區。古地理學報,3(3): 1 ~10
楊守仁,郝維城,王新平,1999.中國三疊紀不同相區的牙形石序列。見八尾昭等編著,中國古特提斯生物及地質變遷,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97,112
楊遵儀,張舜新,楊基端,周惠琴,曹洪升,2000.中國地層典· 三疊系,北京: 地質出版社,1 ~139
趙錫文,張克信,1991.中國西藏阿里地區三疊牙形刺。微體古生物學報,8(4),433 ~440
趙政璋,李永鐵,葉和飛等,2001: 青藏高原地層。北京: 科學出版社,1 ~543
朱同興等,2005: 藏北雙湖地區三疊紀地層新資料。地質通報,25(12),1127 ~1134
Channell,J.E.T.,Kozur,H.W.,Sievers,T.,Mock,R.,Aubrecht,R.,Sykora,M.,2003.Carnian - Norian biomagnetostratigraphy at Silicka.Brezova.(Slovakia): correlation to other Tethyan sections and to the Newark Basin.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 191: 65 ~ 109
Guizhou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2005.1∶ 250 000 Dinggo and Gyamco Sheets in Xizang.Sedimentary Geology and Tethyan Geology,25(1- 2): 45 ~ 50(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Isozaki,Y.,Matsuda,T.,1982.Middle and Late Triassic conodonts from bedded chert sequences in the Mino-Tamba Belt,Southwest Japan.Part I,Epigondolella,Journal of Geosciences,Osaka City University,25: 103 ~ 136
Ji Zhansheng,Yao Jianxin,Yang Xinde,Zang Wenshuan,WU Guichun,2003.Conodont zonations of Norian in Lhasa area,Xizang(Tibet)and Their global correlation.Acta Palaeontologica Sinica,(42)3: 382 ~ 392(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Katvala,E.C.,Stanley,G.D.,2008.Conodont biostratigraphy and facies correlations in a Late Triassic island arc,Keku Strait,southeast Alas-ka.Special Paper-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442 181 ~ 226
Krystyn L,1977.Stratigraphy of the Hallstatt region.Abhandlumgen der Geologischen Bundesanstalt,35(5): 69 ~ 98.
Krystyn,L.,Gallet,Y.,Besse,J.,Marcoux,J.,2002.Integrated Upper Carnian to Lower Norian biochronology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Upper Triassic magnetic polarity time scale.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203: 343 ~ 351.
Li Yong,Yin Haisheng,Wang Chengshan,1999.Discovery of Late Triassic Epigondolella fauna in of the northern Qinghai-Xizang Plateau and their geological signification.Geological Review,45(6): 628(in Chinese)
Liu Shikun,Liu Hongfei,Ma Zhaojun,1988.New discussion on Upper Triassic Mailonggang Formation in Lhasa area.Journal of Stratigraphy,12(4): 303 ~306(in Chinese)
Mao Li,Tian Chuanrong,1987.Late Triassic conodonts from the uppermost Mailonggang formation in Mailonggang village of Lhunzhub County,Xi-zang(Tibet),China.Bulletin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17: 159 ~ 16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Meco,S.,1999.Conodont biostratigraphy of Triassic pelagic strata,Albania.Rivista Italiana di Paleontologia e Stratigrafia,105(2): 251 ~ 266
Orchard,M.J.,1983.The distribution of conodonts in tectonostratigraphic terranes of Western Canada.Abstracts with Programs-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15(5): 385
Orchard,M.J.,1991.Upper Triassic conodont biochronology and new index species from the Canadian Corlillera.In : Orchard M J and Mc-Cracken A D(eds.).Ordivician to Triassic conodont paleontology of the Canadian Cordillera,Geological Survey of Canada.Bulletin,417:299 ~ 335
Orchard,M.J.,Carter,E.,Tozer,E.T.,2000.Fossil data and their bearing on defining a Carnian - Norian(Upper Triassic)boundary in Western Canada,Albertiana 24: 48 ~ 56
Orchard,M.J.,Tozer,E.T.,1997.Triassic conodont biochronology,its calibration with the ammonoid standard,and a biostratigraphic summa-ry for the western Canada sedimentary basin.Bull.Can.Pet.Geol.45,675 ~ 692
Rao Rongbiao,Xu Jigan,Chen Yongming,Zou Dingbang,1985.The Triassic system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inistry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Geological Memoire,Series 2,Number 7,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1 ~ 239(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Sweet,W.C.,Mosher,L.C.,Clark,D.L.,James W.Collinson,J.W.,Hasenmueller,W.A.,1971.Conodont biostratigraphy of the Triassic.Conodont biostratigraphy,Memoir-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127: 441 ~ 465
Tian Chuanrong,1982.Triassic conoconts from Tulong Village,Nyalam,Xizang(Tibet).Geological corpus of Qinghai-Xizang(Tibet)plateau,7,Beijing: Geol.Publ.House,153 ~ 165(in Chinese)
Wang Chengyuan,1991.Triassic conodont biostratigraphy of China.Journal of stratigraphy,15(4): 311 ~ 312(in Chinese)
Wang Chengyuan,Kang Baoxiang,Zhang Hairi,1986.Discovery of Triassic conodonts in Nadanhada Range and their geological signification.Tec-tonic corpus of North China plate,1: 208 ~ 214(in Chinese)
Wang Chengyuan,Wang Zhihao,1976.Triassic conodonts in Qomolangma area.In: Report of Science investigation in Qomolangma area,1966 -1968,Paleontology,2,Beijing: Science Press,387 ~ 416(in Chinese)
Wang Lijun,1993.The Norian conodonts of Late Triassic from western Sichuan and eastern Xizang.Qinghai of Geology,1: 24 ~ 5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Wang Zhihao,Dong Zhizhong,1985.Discovery of conodont Epigondolella fauna from Late Triassic in Baoshan area,western Yunnan.Acta Micro-palaeontologica Sinica,2(2): 125 ~ 132(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Xia Jinbao,Liao Weihua,1986.Some Scleractinian corals of Procyclolitidea from Lhasa.Acta Micropalaeotologica Sinica,25(1): 37 ~ 4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Yang Shouren,Hao Weicheng,Jiang Dayong,2001.Provincialism of Triassic conodonts in China.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3(3): 1 ~ 10(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Yang Shouren,Hao Weicheng,Wang,Xinping,1999.Triassic conodonts sequences from different facies in China.In Yao Akira et al.,eds.Biot-ic and ge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Paleo-Tethys in China,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97 ~ 112(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Yang Zunyi,Zhang Shunxin,Yang Jian,Zhou Hunqin,Cao Hongsheng,2000.Dictionary of Stratigraphic terms of China Triassic.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Beijing,pp.1 ~ 139(in Chinese)
Zhao Xiwen,zhang Kexin,1991.Triassic Conodonts from the Ngari area,Xizang(Tibet),China.Acta Micropalaeotologica Sinica,8(4): 433 ~440(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ao Zhengzhang,Li Yongtie,Ye Hefei,et al.,2001.Stratigraphy of Qinghai - Tibet plateau.Beijing: Science Press,1 ~ 543(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u Tongxing,Li Zongliang,Li Cai,Feng Xintao,Zhang Qiyue,Zhang Huihua,Lin Shiliang,Zeng Qingrong,2005.New data of Triassic strata in the Shuanghu area,northern Tibet,China.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24(12): 1127 ~ 1134(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