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徐遲
⑴ 西安市珠寶玉器鑒定中心在哪裡
目前在西安共有三家檢測中心有權出具珠寶黃金的合格檢測證書
西安地專質調查局(和平門),地址屬:西安市雁塔北路100號
西安市珠寶鑒定中心(高新路)
地址:西安市高新區科技路26號質檢大廈7層(高新路與科技路十字向東200米
西安地質礦產研究所(南稍門)地址:西安市友誼東路438號
(1)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徐遲擴展閱讀:
玉制的器物。
《周禮·春官·典瑞》:「典瑞,掌玉瑞、玉器之藏。」 漢 桓譚 《新論》:「 雒陽 季幼賓 有小玉檢,衛謁者 史子伯 素好玉器,見而奇之。」《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那屋子卻不是照擺玉器攤子、洋貨鋪子似的那樣擺法,只有些名書古畫, 周 鼎 商 彝,一一的位置不俗。」 徐遲 《火中的鳳凰》:「他們劫走了的有三代彝鼎, 秦 漢 磚瓦,玉器銅鏡……至少在一千件以上。」
⑵ 誰能給我一些科學家的事跡
1953年~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因口齒不清,被拒絕上講台授課,只可批改作業,後被「停職回鄉養病」,調回廈門大學任資料員,同時研究數論,對組合數學與現代經濟管理、科學實驗、尖端技術、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等問題也作了研究。
1956年調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
1980年當選中科院物理學數學部委員(現在的院士)
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數論問題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遙遙領先,被稱為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世界級的數學大師、美國學者安德烈·韋伊(André Weil)曾這樣稱贊他:「陳景潤的每一項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馬拉雅山山巔上行走。」
歷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兼貴陽民族學院、河南大學、青島大學、華中工學院、 福建師范大學等校教授。
國家科委數學學科組成員,《數學季刊》主編等職。
發表研究論文 70 余篇,並有《數學趣味談》、《組合數學》等著作。
這曾是一個舉世震驚的奇跡:一位屈居於6平方米小屋的數學家,借一盞昏暗的煤油燈,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筆,耗去了幾麻袋的草稿紙,攻克了世界著名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創造了距摘取這顆數論皇冠上的明珠「1+1」只是一步之遙的輝煌。
創造這個奇跡的正是我國著名數學家陳景潤。
陳景潤1933年5月22日生於福建省福州市。他從小是個瘦弱、內向的孩子,卻獨獨愛上了數學。演算數學題佔去了他大部分的時間,枯燥無味的代數方程式使他充滿了幸福感。1953年,陳景潤畢業於廈門大學數學系。由於他對數論中一系列問題的出色研究,受到華羅庚的重視,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工作。
上世紀50年代,陳景潤對高斯圓內格點問題、球內格點問題、塔里問題與華林問題的以往結果,作出了重要改進。上世紀60年代後,他又對篩法及其有關重要問題,進行廣泛深入的研究。
「哥德巴赫猜想」這一200多年懸而未決的世界級數學難題,曾吸引了各國成千上萬位數學家的注意,而真正能對這一難題提出挑戰的人卻很少。陳景潤在高中時代,就聽老師極富哲理地講:自然科學的皇後是數學,數學的皇冠是數論,「哥德巴赫猜想」則是皇冠上的明珠。這一至關重要的啟迪之言,成了他一生為之嘔心瀝血、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
為證明「哥德巴赫猜想」,摘取這顆世界矚目的數學明珠,陳景潤以驚人的毅力,在數學領域里艱苦卓絕地跋涉。辛勤的汗水換來了豐碩的成果。1973年,陳景潤終於找到了一條簡明的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道路,當他的成果發表後,立刻轟動世界。其中「1+2」被命名為「陳氏定理」,同時被譽為篩法的「光輝的頂點」。華羅庚等老一輩數學家對陳景潤的論文給予了高度評價。世界各國的數學家也紛紛發表文章,贊揚陳景潤的研究成果是「當前世界上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最好的一個成果」。
陳景潤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數論問題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遙遙領先。世界級的數學大師、美國學者阿·威爾曾這樣稱贊他:「陳景潤的每一項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馬拉雅山山巔上行走。」1978年和1982年,陳景潤兩次受到國際數學家大會作45分鍾報告的最高規格的邀請。
此外,陳景潤還在組合數學與現代經濟管理、尖端技術和人類密切關系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他先後在國內外報刊上發表了科學論文70餘篇,並有《數學趣味談》、《組合數學》等著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獎、華羅庚數學獎等多項獎勵。
陳景潤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然而他毫不自滿,他說:「在科學的道路上我只是翻過了一個小山包,真正高峰還沒有攀上去,還要繼續努力。」
1996年3月19日,在患帕金森氏綜合征10多年之後,由於突發性肺炎並發症造成病情加重,陳景潤終因呼吸循環衰竭逝世,終年63歲。
詳見陳景潤網路 網址
http://ke..com/view/2125.htm?fr=ala0_1_1
⑶ 徐遲的代表作是什麼
徐遲 代表作,也是使徐遲聞名全國的,是寫我國著名數學家陳景潤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
徐遲創作勤奮。50年代的前七年,他兩次到朝鮮戰場,4次去鞍鋼,6次到長江大橋工地。詩集《美麗‧神奇‧豐富》、《戰爭‧和平‧進步》和《共和國的歌》,特寫集《我們這時代的人》、《慶功宴》,論文集《詩與生活》等,是他這一時期的創作收獲;1957年至1960年的四年間,他擔任《詩刊》副主編。1960年定居武漢後,以主要精力從事報告文學的創作,寫成《火中的鳳凰》、《祁連山下》、《牡丹》等作品。記述兩個愛國知識分子常書鴻、孫健初的《祁連山下》,發表後受到廣泛好評。
1976年以後,徐遲以報告文學的形式反映自然科學領域的生活,寫出了《哥德巴赫猜想》、《地質之光》、《生命之樹常綠》、《在湍流的渦漩中》等一系列反響犟烈的作品。《哥德巴赫猜想》、《地質之光》以及反映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建設的《刑天舞干戚》,曾獲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
徐遲以詩人氣質寫報告文學,特別是寫知識分子題材的作品,常能熔政論、詩和散文於一爐;結構宏大,氣勢開闊,語言華美而警策,獨具風格。著作有《哥德巴赫猜想》(報告文學選)、《徐遲散文選集》、散文集《法國,一個春天的旅行》,論文集《紅樓夢藝術論》、《文藝和現代化》等。
⑷ 武漢為什麼有這么好的條件但是沒有發展好
中國城市批判——無情撕開中國城市面紗
中國第一部城市文化反思與命運拯救讀本。
槍打出頭鳥 無情撕開中國城市面紗
快刀斬亂麻 深層解剖中國城市軟肋
作者海默從當代中國具有代表性的16個城市的文化個性和城市傷口切入,對每個城市的文化與命運進行鞭辟入裡地剖析、反思和批判,人文與經濟並舉,文理與哲思輝映,嬉笑怒罵、詼諧幽默,亦庄亦諧,是中國城市現代化進程中第一部城市文化反思與命運拯救的驚世之作,被稱為「來自中國民間最尖銳的聲音」。
煩躁而麻木的武漢:我們恨「鳥」不成「鳳」
基本特徵
文化符號
江城 武昌起義 二七大罷工 九省通衢 《知音》 《今古傳奇》 熱乾麵
經濟符號
東風汽車公司 健民葯業 絲寶集團 漢正街
城市定位
中國光谷、華中地區中心城市
重要高校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旅遊去處
江漢路步行街 東湖 黃鶴樓 歸元寺
負面聯想
悶熱 服務質量差 排外
近年來,武漢在各種版本的城市競爭力排行榜上節節敗退,排行名次雖然沒有墮落到最後,但與「大武漢」的身份令人吃驚地不符。2002年,《經濟日報》上公布的中國內地24個城市競爭力排行榜上,武漢排名第14位,被廈門、無錫和大連這樣的地級城市擠出「十強」,甚至排在了後起之秀東莞、珠海和青島的後面。在200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版的第二屆中國24個城市競爭力排行榜上,武漢又一次羞愧地坐在了第14號的位子上,名不見經傳的寧波和蘇州再次沖到了武漢的前面,一直逃不過這個不祥的數字,不知是天意還是巧合?無論怎樣,這一切對武漢來講,肯定是一個可怕的信號,世人不禁要問:「武漢,你的那點老本還能啃幾年?」
武漢似乎正在無可挽回地蛻變成一座缺少活力的城市。在20世紀後期中國急遽前行的城市現代化步伐中,武漢似乎一直處於「匿名」狀態。它總是那麼盲目、隨意、滯後,像一個老態龍鍾的人那樣暮氣沉沉,而缺少20世紀初武漢人那種「敢為天下先」的火辣辣的魄力和勇氣。
武漢的道路和建築是順著長江和漢水而建,所以傾斜,所以雜亂,所以沒有明確的方向。許多城市的公共汽車站牌上都標有方向,而武漢沒有,一個沒有方向的城市能走多遠?
以長江為界,武漢既不屬於江南,也不屬於江北,同樣,武漢人既不是南方人,也不是北方人,武漢人既沒有學會北方人的豪爽,也沒有煉出南方人的精明。武漢是一個騎在江上的城市,然而它卻沒有隨著奔騰咆哮的江水走出中原,走向世界。
武漢在歷史上最紅火的時期是清末著名的洋務派首領張之洞督鄂18年(1889-1907),那時的武漢對外貿易是「駕乎津門(天津),直追滬上(上海)」,成為內陸地區當之無愧的金融中心,在當時的中國乃至東亞地區名聲赫赫。可近10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武漢沒有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一直在「啃老本」,大武漢給人大而無當的空洞感。
1992年鄧小平南巡第一站就在武漢的武昌,並發表了重要講話,可武漢並沒有藉此發力,當廣州和深圳以超常的敏感性率先領悟和實踐著南巡講話精神的時候,武漢卻無動於衷,依然整天發著牢騷,怨天尤人。
湖北曾有「千湖之省」的美譽,武漢東湖更是因毛澤東多次下榻而聞名全國。湖是武漢這個城市最寶貴的一筆財富,這筆財富是上蒼給予的,然而武漢卻不珍惜,像敗家子一樣把它廉價地變賣成了花花綠綠的鈔票。在武漢市內,曾經有許多面積大小不一的湖,但近十幾年來,由於城市建設上的急功近利,武漢對湖的填埋行徑令人吃驚。目前武漢著名的東西湖區僅有湖泊20個,總面積13.2平方公里,僅剩1960年的13.6%。由於大面積地填湖建房、建魚池、建廣場,致使目前在武漢市內很難找到一個環境優美的湖。「填湖運動」的惡果不僅破壞了城市環境,更具破壞性的是,對於城市排水能力本身就差的武漢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武漢人最怕下暴雨,只要一下暴雨,不到20分鍾,城市交通馬上堵塞,如果下暴雨的時間超過1個小時,武漢就會變成中國的威尼斯水城。「大東湖區」是武漢的文化之「根」和「文脈」所在,「大東湖區」的治污問題與發展問題既是矛盾的又是統一的,武漢似乎還沒有找到平衡二者關系的上策。
武漢擁有冗長的鐵路線和堪稱黃金水道的水上交通,造就了一副過於發達以致良莠不分的胃口,負荷太重的血管喪失了良好的流通功能。走在這座大而無當的城市裡,你就像置身於一座雜亂無章的巨型集貿市場,隨時都能發現一些在別的城市似曾相識的東西(仿製幾乎是這座城市最為出色的一種能力),惟獨看不到武漢自己。
轟動全國的「武漢外灘」上的「炸樓事件」雖然大快人心,但這么大的影響防洪的違章建築是怎麼出籠的?到底誰應該站出來為此事負責,給業主造成的經濟損失和心理傷害暫且不提,給國家造成的巨大經濟損失將用什麼去彌補?不僅如此,對於一個焦躁不安的武漢來說,在城市建設上的敗筆還在續寫。武漢長江大橋頭上有一座著名的龜山,在山上建了一座巨大的「計謀殿」,在山的西邊又建了一個巨大的現代化建築——赤壁畫館。從視覺上看,與山上高大的電視塔極不協調,整個龜山的自然風光被破壞得盪然無存。現在武漢城市輕軌建設項目也已啟動,在緊靠水廠車站的一個「十過九堵」的十字路口規劃了一個輕軌車站,不知決策者是如何考慮的,群眾議論紛紛。
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稱,容納百川,包羅萬象,良莠不分,對異質文化具有驚人的消化力,也許正因如此,它幾乎變成了一個大雜燴。各種劣質文化和優質文化在這里進行嫁接、融合、雜交,進而形成一種不倫不類、平庸無奇的「四不像」文化。武漢給外地人的感覺好象就是大、空、臟、亂、熱,駁雜、中庸、模糊,很難一語道出它的個性特徵。在武漢,喊叫的是烤羊肉串,給你上來的卻是豬肉串;好不容易找到自認為比較正宗的湘菜館,竟然沒有湘菜中最常見也是必須有的醬板鴨。武漢什麼都有,天南海北的各種商品各種菜餚各 種流行時尚,應有盡有,但武漢又是什麼都沒有,你在武漢很難買到正宗的名牌商品,很難吃到正宗的傳統八大菜系中的菜餚,除了能吃到正宗的熱乾麵,很難找到能代表武漢優秀文化的東西。
據本人考證,「水貨」一詞的專利權擁有者就是武漢,武漢位於長江和漢水交匯處,水資源非常豐富,武漢人形容一個人「假」就說是個「水貨」,很形象、很准確,同時也透視出武漢對人類生命血液——「水」的不尊重。武漢的「水貨」成堆,什麼都有假,解放前還有故事說武漢一商人為了騙取別人的貨物弄個假老娘作抵押的事。
車站和廁所是透視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窗口。武漢有個全國有名的武昌火車站,外地人只要想到那個車站,心裡就開始發毛,並同時伴隨強烈的不安。去車站坐車時,一下計程車就有臟兮兮的半大孩子幫你開車門,然後拽住你的衣服要錢。售票大廳里有票販子常兜售車票、幫你插隊、帶你進站,火車站門口的食品和水果也常常缺斤少兩。武漢是一個標準的「農民城市」,「臟、亂、差」早已聞名全國,社會風氣不好也是聞名遐邇,2003年5月,武漢漢口園林部門為美化城市氣氛,在漢口的繁華街頭擺放了數百盆應景的鮮花,沒幾天就因無人看管而遭路人哄搶一空。
武漢似乎正在無可挽回地蛻變成一座缺少活力的城市。在20世紀後期中國急遽前行的城市現代化步伐中,武漢似乎一直處於「匿名」狀態。它總是那麼盲目、隨意、滯後,像一個老態龍鍾的人那樣暮氣沉沉,而缺少20世紀初武漢人那種「敢為天下先」的火辣辣的魄力和勇氣。
「武漢不好!」這句話基本上是武漢人和非武漢人的共同評價,甚至武漢人提起武漢來顯得更加義憤填膺。武漢有什麼不好?好多到過武漢的人都搶著說,這也不好,那也不好。其實,武漢自古以來的名氣都很大,武漢的發展優勢自古以來也都是明擺著的,武漢應該「很好」。
在文壇上,湖南、四川、陝西等省甚至邊遠的廣西都舉著湘軍、川軍、陝軍和桂軍的大旗,搖旗吶喊,拼搏嘶殺,然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的湖北卻沒有舉起「鄂軍」的大旗,建國以來文藝創作成績一直平平。作為湖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武漢在波濤洶涌的文壇上一直「波瀾不驚」。
在文化上,武漢與北京、上海、廣州甚至長沙比起來,它就像是一片「文化沙漠」。盡管也有長江文藝出版社、《今古傳奇》、《知音》等幾塊「綠洲」,也有徐遲、曾卓、周韶華、周百義、池莉、鄧一光、劉醒龍、方方等幾匹「駱駝」在跋涉,但他們畢竟是在「沙漠」上跋涉。京劇、豫劇、越劇在全國都擁有廣大的觀眾,但歷史悠久的漢劇和楚劇對全國的觀眾來說還很陌生。
曾經有人「莫須有」地將武漢稱為「東方芝加哥」,極言其繁華。可惜「叫了幾次沒什麼人響應,也就沒有叫開來」(方方《武漢這個地方》),武漢人還說,武漢話差一點成了普通話,道理很簡單:中國人是「漢人」,漢人不說「漢語」說什麼?這話的可笑之處是,把「武漢話」簡化為「漢話」,又把「漢話」等同於「漢語」,整個一個「自戀綜合症」。
在舊中國,十大商幫中的「湖廣商人」在生意場上名聲一直欠佳,有位學者經研究發現,湖北人(主要指武漢人)聰明過了頭,處處對人設防,顯得太「*」。是不是變得「蠢」一些,才更有利於自己的發展,因為外省人怕跟他們做生意。京貨、滬貨、港貨和廣貨風靡全國,但同樣久負盛名的漢貨在全國卻難大行其道。
武漢的城市文化缺少自己的鮮明特色,北京有「京派文化」、上海有「海派文化」、廣州有「粵派文化」、成都有「休閑文化」,甚至連山西的平遙、湖南的鳳凰這些縣級小城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然堂堂的歷史悠久的大武漢卻很難說出有什麼特色,實屬不可思議。武漢,它不俗也不雅,不前衛也不古樸,面對這種尷尬狀況,歷來特別「講味」的武漢人不知做何感想?最愛說「差火」一詞的武漢人在建設和塑造自已的城市文化個性時,的確還「差」了一把「火」。
「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 。所謂「湖北佬」,實際上主要指的就是武漢人。世人偏見固然有之,但歷史絕不會無緣無故地開個什麼玩笑。當我們回過頭來面對悠久的歷史、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平穩的發展現狀的時候,出於一種真誠的熱愛,我們對武漢的確有一種「恨鳥不成鳳」的感覺。
作家易中天在《讀城記》中說武漢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是最好也最壞,即「左右逢源、腹背受敵、亦南亦北、不三不四」,也就是說,這種亦好亦壞的地理位置和地形,註定了武漢一直要在兩種命運之間徘徊和抉擇,如果充分利用了它的優勢,就會前途無量,否則,這種獨特的地理位置就會形成阻礙和困擾武漢發展的路障和壁壘。武漢特定的地理位置,沒有使武漢在優勢互補中練就出優秀的人格力量,長期艱難的生存環境和廣泛的流動性,反而使武漢人既不像北方人那樣講義氣,也不像南方人那樣講信用,對武漢人來講,這世界上沒有什麼能讓人肅然起敬的東西,一切都在濃郁的物質氣息中喪失了崇高感。
武漢是三個鎮(武昌、漢口、漢陽)組成的城市,直快列車可以在市內停站三次,這在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武漢之大可見一斑。六十年代武漢建起了長江第一橋,讓武漢人神氣了很多年。「大武漢」名副其實,它是國內少數幾個可以和北京、上海比大的城市,可惜的是大武漢並未乾出無愧於這一稱號的「大事業」。
北京是「城」,上海是「灘」,而武漢是「鎮」。鎮,重兵駐守且兵家必爭之天險也。武漢地處北上南下、西進東征的咽喉要道,武漢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所以武漢人好象總有一種好戰心理,同時也是一種戒備心理。在與他人(尤其是陌生人和外地人)交往時,總是擔心對方占上風而自己吃虧。公共汽車上的磕磕絆絆,買東西時的討價還價,稍不注意,雙方就會拉開架勢,准備吵架,而且往往是理虧的一方常常以攻為守先發制人,擺出一副好鬥的姿勢。武漢人擠車靠「勇」,老人、婦女、兒童的權益往往難以得到保障。在北京的公共汽車上經常看到有人站起來給老、弱、病、殘、孕者讓座,而在武漢這種現象較為鮮見。
⑸ 徐遲的報告文學有哪些
徐遲(1914.1O.15—復— )原名商壽,制浙江吳興人。1931年至1933年,曾先
後就讀於蘇州東吳大學和燕京大學。1933年開始寫詩。1936年出版第一部詩集《二
十歲人》。
抗戰爆發後,輾轉於上海、香港、重慶。這期間,曾與戴望舒、葉君健合編英
文版《中國作家》。協助郭法沫若編輯《中原》月刊。創作和翻譯了不少作品。抗
戰勝利後,由重慶抵上海,曾一度回故鄉教書。
全國解放後,先後任《人民中國》(英文版)編輯、《詩刊》副主編。1960年調
湖北文聯專業創作。創作了大量的詩、散文和特寫。粉碎四人幫以後,創作了一系
列膾炙人口的報告文學。描寫科學家生活的《地質之光》、《歌德巴赫猜想》等,受
到廣泛好評。曾獲1981年全國優秀報告文學一等獎。
其他報告文學有:《結晶》(報告文學集)1984,《我轟炸東京》(報告文學)美國勞遜隊長著,與張能
欣合譯,1945,時代生活《解放,是榮耀的!》(報告文學)美國襲屈羅。斯坦因著。
1945,重慶新群出版社《巴黎!巴黎》(長篇小說)蘇聯愛倫堡著,與衰水拍合澤。
⑹ 大學生看的書籍推薦勵志
強烈推薦的《喚醒心中的巨人》(安東尼羅賓),這本書操作性很強,不是和其他的空談,能很好的幫你調節情緒,提升自信,而且立竿見影。
1.《高效人生的12個關鍵點》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比較可以,
2.《積極思考的力量》現在網上沒電子版的,書店有09年9月出版的叫《積極思考》,這個才是諾曼文森特皮爾的,《積極思考的力量》網上的是 他妻子寫的其實英文叫《the power of postive thinking in business》,和文森特的不一樣。
3.《人性的弱點》是講人際關系的,也有用
4.《誰動了我的乳酪》主要講人需要改變,比較單一,但啟迪頗豐,同類的還有《峰與谷》《禮物the present》
5.最好還是推薦安東尼的《巨人》看了以後你會馬上去做的,至少它是惟一一本能讓我不僅僅是感嘆,二能讓我付諸行動的書!
6.《不抱怨的世界》講心態的
另外,《喚起心中的巨人》要能買的話買2002版的,目前我網上找到的書店找到的都是編譯的,改動太大,原版的核翻譯版的目前貌似絕版了,不過你可以買《巨人的腳步》,它和《喚起》內容大致一樣,只是吧《喚起》的故事性的刪減一些,《喚起》要看的話看電子書好了。
⑺ 浙大名人有哪些人
1.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
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2.朱自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國近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原籍浙江紹興,出生於江蘇省東海縣(今連雲港市東海縣平明鎮),後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自稱「我是揚州人」。1916年中學畢業並成功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開始發表詩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1934年,出版《歐游雜記》和《倫敦雜記》。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於北平,年僅50歲。
3.茅盾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鴻,筆名茅盾、郎損、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化活動家以及社會活動家。
茅盾出生在一個思想觀念頗為新穎的家庭里,從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後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畢業後入商務印書館工作,從此走上了改革中國文藝的道路,他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中國革命文藝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代表作有小說《子夜》、《春蠶》和文學評論《夜讀偶記》。
4.巴金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漢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巴金原名李堯棠,另有筆名佩竿、極樂、黑浪、春風等,字芾甘,中國作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
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個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運動後,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響,並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開始了他個人的反封建斗爭。1923年巴金離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學,從此開始了他長達半個世紀的文學創作生涯。
5.徐志摩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嘉興海寧硤石人,現代詩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學英國時改名志摩。曾經用過的筆名:南湖、詩哲、海谷、谷、大兵、雲中鶴、仙鶴、刪我、心手、黃狗、諤諤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 。
1915年畢業於杭州一中,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 1918年赴美國克拉克大學學習銀行學。十個月即告畢業,獲學士學位,得一等榮譽獎。同年,轉入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院,進經濟系。
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奠定其浪漫主義詩風。
(7)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徐遲擴展閱讀:
浙江大學人才培養:
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成立於2000年5月,是以竺可楨老校長之名命名,為浙江大學優秀本科學生實施「特別培養」的榮譽學院,其前身為創辦於1984年的原浙江大學(工科)混合班。
學生進入竺可楨學院後,不分專業,先在文、理、工三大類平台上進行通識課程和基礎課程的前期培養。在第二學年,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確認主修專業,並進入後期培養階段,同時實行本科生專業導師制。
2006年起,為優秀本科學生專門制定了「本科生教育特別培養基本框架」,學生既可以按各專業普通通道進行後期培養,亦可以按照長學制及雙專業、雙學位等多通道多規格發展途徑進行後期培養;學院在後期培養階段,重點構建了多通道、多規格、模塊化專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專門制定了「本科生教育特別培養基本框架」,為優秀本科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途徑。
學生既可以按各專業普通通道進行後期培養,亦可以按照長學制(如巴德年醫學八年本碩博連讀、教育學本碩(博)連讀、法學本碩(博)連讀、管理學本碩(博)連讀)直接進入研究生培養,以及雙專業、雙學位(如計算機+X、生物+X、外語+X、X+信息、X+管理、X+法學、X+經貿)等多通道多規格發展途徑進行後期培養。
參考資料網路-浙江大學
⑻ 讀《西行路上左公柳》有感500字就行,急啊~謝了
徐 剛
一過酒泉,西風更烈。
西行路上的荒漠與廢墟,更加濃重地撲面而來,更大的戈壁更多的沙漠似乎一直延伸到了祁連山下,荒涼感震撼著我。晃動著金色葉片的小葉楊,蓬首垢面地屹立在風沙中的紅柳,都留在身後了。真正高遠的藍天上,沒有一絲雲絮,戈壁灘上沒有一隻鳥,太荒涼太寂靜。
華夏民族鼎盛時期產生的絲綢之路,在它的必經之地河西走廊上留下了無數重重疊疊的腳印,以及殘損的、至今依然壯觀的歷史、地理、人文的景觀。不妨說,那是人類行進的使命未竟,上蒼殷殷的照拂未斷。絲綢之路的相當一部分被沙漠埋沒之後,河西走廊盡管歷盡戰亂、凋敝與風沙的進逼,至今不僅仍然存在著,且因為三北防護林①的崛起,有了再度輝煌的可能。
在蘭州,在酒泉公園,不斷有人告訴我這樣的話:這是左公柳。
那是蒼老的紀念。風雨未及捲走的站立著的斑駁。歷時一百二十餘年的老楊樹老柳樹老榆樹,粗糙的樹皮如同當西征丁勇的盔甲一樣,那橫伸枝節的樹冠雖然被厚厚的塵沙壓著,卻有掩不住的蒼老的綠色,顯示著植物世界生命的強大與韌性。
因為這樹,人們不能不想起左宗棠。
左宗棠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從西安到蘭州到新疆開辟了一條三千多里長的大道並且在道路兩旁種了三千多里樹木,有效地阻擋了風沙線推進的官員。
後人的詩贊實在不為過:
上相籌邊未肯還,
湖湘子弟滿天山。
新栽楊柳三千里,
引得春風度玉關。
左公柳後來的命運如何?當年那一塊告誡人們「勿翦勿伐」的告示牌,擋得往隨後的風雨和貧困嗎?對大西北的人民來說,維持生計所急需的是糧食與柴薪。對於身陷貧因中的人來說,要求他目光遠大是天方夜譚。河西走廊的樹木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無數次地遭受到人為的濫伐,以致河西的沙漠化日甚一日,富庶之地變得窮困潦倒。而在近代惟一一次最大規模的有組織的以軍隊為主力的植樹,實際上是改變中國西北生態環境的一次偉大的實踐。然而,這「新栽楊柳三千里」,在左宗棠離任不到三十年的時間里,幾乎砍伐殆盡。
左宗棠之後,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提出「於中國北部及中部建造森林」,主張「要造全國大規模的森林」。可惜這位高瞻遠矚的政治家受到社會、歷史的種種條件的限制,孫中同先生的造林設想如同他熱衷的修鐵路一樣,只能託付後人勉力為之了。
今天的安西,在公柳已經寥寥了。代之而起的是西接敦煌東連酒泉的防護林及星星點點的固沙植被。三北地區8000公里的風沙線上,如今已建設了十五年的防護林體系,可以說凝聚著民族的智慧、先人的眼光、歷史的重託。其壯觀景象已經不是左公柳可以同日而語的了。然而,它所面臨的困擾卻與當年彷彿。「西北苦,甲天下,」至今猶是。風沙沿線的人民為三北防護林所奉獻的人力與熱情還能維持多久?建國四十五年來汗水澆灌的林場普遍蕭條,比三北防護林更艱難的三期及以後的工作又如何去完成?
與引同時,局部生態環境的改善並沒有改變整體惡化的態勢,中國每年沙漠化土地的速度與面積仍然高居世界領先地位。一個偉大的工作,開頭難,堅持下去更難,使之成為真正的綠色長城,庇蔭半壁河山之日,那真是中華民族最盛大的節日!
作者簡介
1、徐遲(1914——1996)
現代散文學家。浙江吳興人。1914年生於一個教師家庭。曾就讀於蘇州東吳大學文學院。1931年開始寫詩,1934年開始發表詩作,結集為《二十歲人》。
抗戰爆發後,輾轉於上海、香港、重慶。這期間,曾與戴望舒合編英文版《中國作家》。協助郭沫若編輯《中原》月刊。創作和翻譯了不少作品。抗戰勝利後,由重慶抵上海,曾一度回故鄉教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徐遲創作勤奮。50年代的前七年,他兩次到朝鮮戰場,4次去鞍鋼,6次到長江大橋工地。詩集《美麗·神奇·豐富》,《戰爭·和平·進步》和《共和國的歌》,特寫集《我們這時代的人》《慶功宴》。1960年定居武漢後,以主要精力從事報告文學的創作,寫成《火中的鳳凰》、《祁連山下》、《黃山記》等作品。
1978年徐遲獻給全國科技大會的報告文學集《哥德巴赫猜想》,詩一般的文采轟動了中國文壇,這不僅是繼中國「文革」十年後標志著文化藝術的復甦,也是徐遲文學才華「從長久以來的冬蟄中蘇醒過來」。從1966年至1976年,作為中國文學巨匠居然沒有發表過一篇文章,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噤若寒蟬」。從此徐遲創作思泉奔涌,一發而不可收,繼而有《生命之樹常綠》、《地質之光》《在湍流的渦漩中》等新時期發表至今人們記憶猶新的篇章。
1996年12月12日,徐遲在武漢逝世,他是「以一種誰也意想不到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在深夜從六樓陽台上跌落在地,法醫鑒定結論是:生前墜樓。依照旁人的推測,詩人在追求一種人生最後的騰飛。他在住院期間,曾對他人說過:一個人,在他的事業達到頂峰後,最好的收場是飛起來。徐遲啊!在人生最後關頭還在追求詩的意境,可惜,這樣的完美令他的讀者痛泣無言。
10年來徐剛這個沒有薪水的作家,精心分配收支,他將稿費的1/3做采訪經費。他認為,我的稿費是讀者給我的,讀者給我的錢,要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為人民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十多年采訪,走在祖國山川大地的徐剛,沒找過任何一個單位,包括支持他的各級環保機構報銷過一分錢,也沒找任何一個朋友贊助過一分錢。事實上有許多機構和朋友非常願意資助他,這不僅是對一位作家所從事創作的關注,也是對我們國家環保事業的關注。徐剛拒絕了,「用別人的錢,用國家的錢,心裡不踏實」。
1992年,徐剛夫人患癌症,他用稿費保證夫人的營養費及女兒讀書的學費和生活費。夫人出院後,徐剛又開始了奔走。他到生態環境最薄弱的地方去了,到生活在荒漠中的人群中去了,他要與他們面對面交流。他只有看到想看的,才能寫出想寫的。現年63歲的徐剛為腰椎間盤突出困擾多年,左腿常常疼痛難耐,舉步維艱。由於常年寫作,視力相當脆弱,讀書、寫作時常被迫中斷,但眼前只要不是模糊一片,他就讀就寫。寫完了,就走——荒漠、沙丘、江河湖海。他一直以叔本華的兩句話警策自己:「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你不能要你想要的。」
從1986年開始寫《伐木者,醒來》以來,二十多年過去了,放眼全中國,沒有一個環保作家,能超過他;沒有一本環保書籍,能超過他的文章。你一定聽說過《江河並非萬古流》吧?你也一定知道《守望家園》吧?《長江傳》、《地球傳》、《中國:另一種危機》,這些充滿深情和詩意的文字,多多少少你曾經耳濡目染過吧?而他寫的《崇明島傳》、《三江源》等書,也都富有同樣的品質。
從空中俯瞰人類的「大」行為
作家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當他拿起筆的時候,他有一種帝王的氣勢。任何作家都得有這種氣勢,如果沒有,那麼這個人一定不是一個純粹的作家,他的作品一定經不起推敲、激盪和淘洗。這種氣勢緣於一種正派和純潔的自信。如果說我們非要定義作家的話,那麼我們可以這樣說:他是我們人類中內心最純潔和正派、敏感和多情的那一類人,同時,他們以無所畏懼的使命感,把自己的心中所感,用文字如實地表達和呈現給社會。
徐剛當然是這樣的作家,當他站在神聖中國的高空,面對千瘡百孔的現實,歷數一座座荒原,一條條巨流,告訴我們帕米爾是亞洲的、世界的山之結,告訴我們青藏高原最美的地方就在於它的荒涼,告訴我們長江、黃河這些文明母親的歷史和內心的秘密,告訴我們鄂爾多斯高原在環境重壓下的反思,告訴我們上海、南京、武漢、成都這些人類盛大聚居點里隱藏的環境罪惡,告訴我們蒙古高原、若爾蓋濕地面臨的生態替換的危險,告訴我們全中國的森林都有可能退化,告訴我們全中國的河流都已經、正在被截成一段段的水體殘肢,告訴我們,人類在這個地球上的位置,告訴我們,文明在自然界中的渺小。
說到底是在提醒我們,在大山水、大荒野、大伏藏、大歷史面前,人類必須收起些妄念,消除些惡想,持續改善日日積累的惡行。否則,即使人類可以採用傳統的「逃避罪惡術」,蔑視自然的災難,也必將無法集體面對「內心的羞愧」。因為如果說人類真的算得上是高級靈長類的話,那麼人類最大的優勢,不在於會利用工具,不在於會壓迫其他物種而讓自己這個物種強勢增長,而在於,人類的靈魂有一種反思、反省、反彈、反饋、糾偏的能力。他相信人類靈魂中這種自我校正的能力,是人類唯一的希望,否則,人類所面臨的災難,將無窮無盡,綿延不絕。而且這種災難將越來越明顯:絕大多數都是由人類自己「創造」和疊加而成。
沒有一個作家有這樣的穿透力,沒有一個作傢具備這樣的感染力,沒有一個作家在抒情中,把道理講得如此的清晰和令人震撼。在全中國寫過環保類文字的人中,徐剛永遠是我們模仿的榜樣。他的文字詩意、深情、收放自如,純正如一。而滾滾文字濃縮進去的無數歷史細節和科學細節,又讓你驚嘆於徐剛的博學和萃取能力。一個作家,光有感情是不夠的,一個作家,光有知識和信息也是不夠的。而徐剛,恰如其分地用感情的洪流,挾裹著知識之水,直接注入你的心田,感動你,激發你;有時重重地震動你的房梁,希望把你從夢中喚醒;有時候則是輕觸你的紗窗,給你的夢增加玄妙的顏色。
⑼ 作者簡介(徐遲)
徐遲(1914-)學名徐商壽,南潯人,徐一冰之子。詩人、散文家。 1931年秋,徐遲考入東吳大學文學院。「九.一八」事變後,棄學北上東北抗日,行至北京受阻。 年春,借讀於燕京大學。1933年12月,首次在《現代》上發表譯詩《聖達飛之旅程》和詩論《詩人維祺?林高賽》。次年元旦在《矛盾》上發表處女詩《寄》。第一篇散文是《吸紙煙的人》,刊於1934年2月1日的《時代畫報》上。1936年出版的第一本詩集《二十歲的人》。抗戰時期,有《在前方——不朽的一夜》、《太湖游擊隊》、《南潯浩劫實寫》等特寫、通訊,並創作了《三大都會的毀滅》等小說。1943年至1945年在重慶期間,曾與馬思聰一起親聆毛澤東談文藝問題,毛澤東給他題詞「詩言志」。抗戰勝利後,徐遲回家鄉任南潯中學教導主任和英文教員。教學之餘繼續寫作和翻譯。解放後,出席了全國第一次文代會,在英文版《人民中國》編輯部負責對外報道。抗美援朝戰爭中,奔赴前方采訪,寫出了許多戰地通訊和特寫。後曾在《詩刊》社任副主編。1960年在武漢任《萬里長江》編輯部主任,創作熱情高漲,作品源源不斷。粉碎「四人幫」後,創作出很多優秀的報告文學,其中《哥德巴赫猜想》與《地質之光》獲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他的作品被譽為「別具特色的科學詩篇」。 遲現為全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協理事、湖北省文聯副主席、《外國文學研究》主編。
(http://www.3316.com.cn/Minsu/zhejiang/200508/20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