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本溪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

本溪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

發布時間: 2021-03-03 09:49:05

地質災害調查評價成果

傳統的地質災害調查評價成果的表現形式為調查報告。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地質災害調查評價成果逐漸向數字化、信息化方向發展。不同種類、不同階段地質災害調查成果的內容不同,通常包括地質災害歷史、現狀,活動規律與形成條件,危害區范圍、社會經濟條件與受災體分布情況,破壞損失程度,發展趨勢預測,防治對策與措施等。

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的主要成果為:①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報告,主要內容為縣(市)社會經濟狀況、地質環境條件、地質災害分布與發展特徵、易發區劃分、主要災害隱患點危險性和危害性評價及監測預警和防治建議;②地質災害區劃圖,成圖比例尺寸一般為1∶10萬,除圈出不同程度的地質災害易發區外,還應用專門符號將潛在的和已發生的地質災害點反映到圖上;③地質災害調查表、有關照片和錄像片;④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防災預案。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成果根據評估對象不同,分為規劃區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礦山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成果內容和要求將在第十章中闡述。

針對具體災種的專項地質災害調查評價成果,其內容和要求,由調查評價的目的、階段,災害類型及其特徵而定。

小結

地質災害調查與評價的最終目的是為防治地質災害提供科學依據。應學會根據調查評價的類型、對象、工作程度,選擇配置最適宜的技術方法,以取得符合要求的調查評價成果,為地質災害防治提供切實有效的服務。

復習思考題

1.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選擇地質災害調查與評價技術方法的原則是什麼?

3.地質災害調查與評價成果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Ⅱ 廣西地質災害調查及監測的現狀與展望

梁春梅何啟仕

(廣西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廣西桂林,541004)

【摘要】本文簡述了廣西地質災害的發育及分布特徵,較詳實地論述了廣西地質災害調查與監測的現狀,介紹了調查與監測的工作方式方法及取得的效果,指出了廣西地質災害調查與監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並針對問題提出了較為具體的對策意見:加強地質災害調查與監測工作,掌握地質災害的分布及規律,及時地發現地質災害的變化變形跡象,掌握地質災害的發生發展趨勢,以便在災害發生前採取預防措施,減少損失,避免人員傷亡。

【關鍵詞】地質災害調查監測對策

1前言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建設及公路、鐵路、水電等基礎建設和礦山開采等人為工程活動的增加,誘發和加劇了地質災害的發生,嚴重地威脅著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地質災害作為一種阻礙正常經濟建設、危害社會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主要自然災害,其危害性已日益受到社會廣泛的關注和重視。因此,及時地開展地質災害調查與監測工作,掌握地質災害的分布及其特徵特點,同時對那些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實施監測,及時獲取地質災害預警提示信息,以便在地質災害發生之前,採取防治或避讓措施,減少財產損失,避免人員傷亡。目前廣西的調查與監測工作還存在著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根據廣西地質災害調查與監測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總結成文,提出對策意見,供同仁參考。

2廣西地質災害概況

廣西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雨量充沛。夏季濕熱多雨,受台風影響,多暴雨。全區年平均降雨量一般為1250~2000mm,多雨區多年平均降雨量則在2000mm以上。受地形的影響,區內分布有十萬大山、大瑤山、越城嶺至大苗山3個多雨區和桂南的玉林—欽州—東興、桂北的興安—永福—大苗山、桂東的昭平—蒙山—大瑤山及桂西的凌雲—巴馬—大明山等4個暴雨中心,暴雨中心日最大降雨量達110~600mm。多雨區及暴雨中心區都是突發性地質災害多發地區。

廣西地貌單元屬雲貴高原—東南沿海丘陵過渡地帶,是為以山地為主的省區,山地約占總面積71%,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大部分山體切割強烈,高差懸殊,山坡坡度大部分大於30°;在岩溶石山區岩石裸露,陡壁懸崖,岩溶平原中有孤峰、峰林、殘丘分布。

廣西地質災害的主要災種有: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另外還有河岸侵蝕、礦坑突水和冒頂、海水入侵等地質災害。據不完全統計,廣西已調查發現地質災害點6000多處,其中滑坡崩塌約4000處,地面塌陷近2000處,泥石流50多處。

(1)滑坡:主要分布在桂西、桂北、桂東南的層狀碎屑岩出露地區。在調查的滑坡中,以小型滑坡為主,約佔80%,滑坡規模雖小,卻往往會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如1993年發生的平樂縣雲盤嶺滑坡,滑坡體積僅5.7萬m3,卻摧毀房屋6間,掩埋街道及公路,導致該縣惟一進出要道交通中斷2個月,直接經濟損失1200萬元,間接經濟損失6500萬元,治理費用550萬元。

(2)崩塌:在全區均有分布,山區公路邊坡上多見。規模較大的主要分布於桂西、桂東、桂東北、桂東南。石山區崩塌(落石)主要分布在連片石山區,如馬山、都安、大化、東蘭、巴馬、鳳山、忻城等地,廣西已調查的崩塌絕大多數為小型。據統計,體積小於2萬m3的崩塌佔93%,2萬~20萬m3的崩塌佔6%,大於20萬m3的崩塌佔1%。發生於碳酸鹽岩山區的岩質崩塌規模更小,多在1000m3以下,但卻造成傷亡人數較多。例如1990年6月9日發生的融安縣浮石鄉蔣村崩塌,死亡15人,重傷6人,毀房15間,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

(3)地面塌陷(岩溶地面塌陷、礦山采空區塌陷):主要分布在岩溶地區和礦山采空區。岩溶塌陷多發生在岩溶強發育的岩溶平原、岩溶谷地、地下水淺埋(水位埋深<10m)地區。桂林、賀州、鍾山、玉林、柳州、忻城等地岩溶地面塌陷十分普遍。岩溶塌陷的塌坑絕大多數為直徑小於5m的小型塌坑,深度在10m以內。塌坑多成群出現,分布范圍多在1km2以內,最大塌陷群在忻城縣大塘鄉金山村,塌陷群分布面積5.5km2。岩溶塌陷強發育區的塌坑密度達500~1000個/km2,如玉林鐵路機務段,塌陷塌坑密度達740個/km2。岩溶塌陷的75%為自然形成,25%是人為誘發的;但在人類活動強烈的地區,人為誘發的塌陷佔50%以上。廣西的岩溶塌陷多發生在乾旱季節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期,或旱季末、雨季來臨時突降大暴雨而導致水位大幅度上升時,以及強烈抽取地下水的岩溶地區。礦山采空區塌陷主要分布於南丹縣、大新縣、鍾山縣、合山市等地下開采礦產資源地區。

(4)泥石流:全區調查過的有50多處,以溝道泥石流為主,主要分布在桂西、桂東北,小型佔60%,中型佔20%,大型佔20%。泥石流多發生在山勢陡峻(坡度450以上)的海相碎屑岩和岩漿岩分布地區。泥石流在全區分布甚少,但其造成的損失較大,如1985年汛期桂北的資源縣、桂林的海洋山等地的泥石流,受災面積1000km2,毀房3493間,死亡54人,直接經濟損失1.6億元。

(5)海水入侵:主要分布在北海市海城區海角大道一帶和僑港鎮及潿洲島南灣鎮海邊,至今北海市海水入侵范圍約4km2,入侵縱深距離最大達1200m(距海岸);潿洲島海水入侵范圍較小,僅在南灣鎮海邊有幾口水井水質變咸,不能飲用。

3地質災害調查現狀

3.1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

以縣(市)為單元進行的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工作,是為了查明各縣(市)的地質災害隱患家底,劃出地質災害易發區,為各縣(市)編制地質災害防治規劃、落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提供基礎資料。同時在該項目的工作中,普及地質災害知識,提高廣大民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建立地質災害信息系統和群專結合的監測網路,進行地質災害監測預報,盡量減少地質災害所造成的損失。到目前為止,廣西已完成28個縣(市)的調查工作,已完成調查面積8.07萬km2,占廣西總面積的34%;調查自然村51220個,占調查區內自然村的80%;調查地質災害點5600處,摸清了這些縣(市)的地質災害發育狀況及地質災害隱患,今年正在調查的有10個縣市。該項工作中,調查對象為地質災害點,按照有關技術要求,以人為本為原則,採取地毯式的調查方法,逐村進行調查。重點調查區調查90%的村屯(居民點),一般調查區調查60%~70%的村屯(居民點)。

3.2突發性地質災害調查

廣西是地質災害多發地區之一,每年約發生突發性地質災害200~500起,高發年達上千起。調查工作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主要由廣西地質環境監測總站承擔。1991~2000年期間,由於種種原因,有關部門對該項工作的重視程度相對較差,一般群眾對地質災害知之甚少,發生了地質災害並不知道向哪裡報告,因此,其間調查的數量沒有現在多。近年來,廣西加強突發性地質災害調查工作,總站下屬各分站成立有突發性地質災害調查應急分隊,可隨時出發,各分站分別負責相應的管轄區域(廣西共23.6萬km2,每個分站負責2萬~4萬km2,約為1~3個地市的范圍),在各分站管轄區域內有影響較大的地質災害發生時,及時趕到現場進行調查,為地方政府排憂解難。近年來,我站每年到實地調查突發性地質災害100多起(表1)。

表11991以來廣西突發性地質災害調查統計表

3.3其他地質災害調查

20世紀末開展了全區范圍的1:50萬環境地質調查,地質災害作為主要調查內容之一。在該項目工作中對全區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塌陷等災種進行一定精度的調查,全區共調查了地質災害點3000多處。在後來開展的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工作中,對這些點中的大部分又進行了重新調查。

4地質災害監測現狀

地質災害監測工作是近年來才進行的一項地質環境監測工作,廣西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地質災害監測工作:

4.1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

截至2003年底為止,我區已完成了28個縣(市)的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項目,建立了28個縣(市)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監測點已有833個。

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監測點的管理採取以當地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為主,廣西地質環境監測總站技術協助,互相配合的管理模式。縣(市)國土資源部門負責群測群防的日常管理,負責監測人員的落實、監測點建設與維護、負責落實監測點避險防災預案的有關措施。廣西地質環境監測總站負責群測群防工作的技術部分,制定具體的監測要求,負責質量把關;負責有關地質災害材料的編寫,協同當地國土資源部門進行技術質量檢查,協助制定監測點的避險防災預案。

4.2 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控巡查

廣西有幾千個地質災害隱患點,現已從中選取98個危險性大、潛在災情嚴重的點作為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予以重點監控,這98個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中,每個點受地質災害險情威脅人數在100人以上,或潛在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在100萬元以上。當地國土資源部門和廣西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加強對這些隱患點的監控,監控的方式方法包括巡查、定期檢查、電話聯系等,對這些地質災害隱患點實行動態監測,及時了解和掌握這些地質災害隱患點的變化變形情況。

4.3汛期地質災害工作

根據廣西地質災害發生發育的情況來看,大多數崩塌、滑坡、泥石流都發生在雨季,降雨是其主要誘發因素,特別是強降雨時段內極容易產生崩塌、滑坡、泥石流。每年進入汛期,區國土資源廳、各縣(市)國土資源局及我站組成聯合工作組,進行汛期地質災害巡查及監督,對各地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重點巡查及技術指導,核查各地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的變化變形發展情況、穩定性變化情況,檢查落實防災、避災預案及防治措施,指導編寫各市縣的地質災害防災預案。每年巡查約50個縣(市、區)。

5地質災害調查與監測存在問題及對策

5.1地質災害調查存在問題及對策

(1)地質災害基礎調查工作還比較滯後。廣西山地面積占的比例較大,人口密度較大,人類工程活動較為頻繁,是地質災害多發省區之一,相當部分農村居民點、交通要道、甚至城鎮居民受到地質災害的威脅。雖然20世紀末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了以地質災害為主要調查內容的1:50萬環境地質調查工作,但由於受工作精度、工作目的等條件的限制,尚有不少威脅到居民點的地質災害還沒有進行全面的調查。自1999年開展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工作以來,至2003年底共完成了28個縣(市)的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調查面積完成了8.07萬km2,佔全區面積的34%,加上今年正在進行的10個縣(市)的調查與區劃工作,所調查的縣(市)還沒到全區80多個縣(市)的一半,調查面積也還沒到全區面積的一半。因此,需要繼續開展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工作,查清各縣(市)地質災害的家底,劃分出地質災害易發區,為各縣(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據。

(2)突發性地質災害調查工作管理機制需進一步完善。我區有14個市(地級),目前只有8個市建有地質環境監測站,並成立有突發性地質災害調查應急分隊。由於突發性地質災害調查要求時間緊,任務重,並且突發性地質災害又往往發生於邊遠山區,有的調查應急分隊要負責2~3個市,人員少、且缺乏相應的設備,導致突發性地質災害調查工作有時候滯後,影響突發性地質災害的及時調查與應急處理,有時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今後,應進一步完善與健全突發性地質災害調查工作管理機制,搞好隊伍建設,投入資金解決設備問題,保證突發性地質災害調查應急分隊能隨時出發,以便能盡快地了解突發性地質災害情況,提出防治建議,為各級政府部門搶險救災及地質災害的防治提供決策依據。

(3)突發性地質災害的信息反饋不夠及時。由於地質災害常發生於邊遠地區,發生地質災害後要通過多層報災,往往要等到地質災害發生多日後總站才獲得信息。因此,應加強通訊設備的配備,進一步細化與落實地質災害的上報制度,保證能及時捕捉地質災害發生信息,以便及時進行突發性地質災害調查。

5.2地質災害監測存在問題及對策

(1)廣西地質災害監測目前還沒有系統的規劃,工作還剛剛起步,還沒有走向正軌。應進一步加強地質災害監測工作,編制全區的監測規劃,開展專業監測工作,增加投入,一些重大的隱患點利用儀器進行監測。

(2)對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的認識與重視還不夠;觀念還比較落後,工作抓得不緊,有的認為可有可無,沒將其擺在議事日程。應轉變觀念,進一步提高各級領導幹部對群測群防工作的責任感,充分認識到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是事關人民生命財產的大事,是一項民心工程,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行動之一,是減災防災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3)群測群防工作的組織與人員落實、經費籌措、監測工作的日常行政管理、監測資料匯總等工作還做得不夠,常有脫節現象。為了保證群測群防工作的有效持續進行,達到減災防災的目的,應做好以下幾點工作:①健全組織、落實人員:已開展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項目工作的縣(市)、鄉(鎮)地方政府要負責對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的組織結構予以進一步的落實,包括縣、鄉、村三級的組織機構。已建立的縣一級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指揮中心,鄉鎮一級的指揮分中心或監測組等組織要進一步健全,人員要相對穩定,工作調動後要及時調整補充,群測群防指揮中心、指揮分中心或監測組要定期召開會議,研究相關工作。各監測點的監測員要相對固定,特殊情況變動後要及時補充落實,並保證其經過適當的監測培訓,保證監測工作正常有效地開展。②分工協作,落實責任制,保證網路正常運轉:縣(市)、鄉(鎮)地方政府要對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的有關責任制進行落實,制定相應的制度,各監測點均要制訂臨災避讓措施及防災預案,縣、鄉、村三級均要建立災情匯報及速報制度,發現異常及時上報,要配備相應的通訊工具,保證縣、鄉、村三級網路的正常運轉,各監測點監測員要制定責任制度,縣鄉國土部門要對群測群防工作進行定期檢查,及時糾正錯漏或彌補不足之處。③安排資金,保證群測群防工作需要: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將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資金列入年度計劃和預算,每年需安排一定的資金確保該項工作順利開展。為保證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經費的需要,可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資金籌集機制,調動社會各界及人民群眾對群測群防的積極性,鼓勵社會捐助,鼓勵有能力的企業贊助。

6結束語

加強地質災害調查與監測工作是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認真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的具體體現。地質災害調查與監測工作不僅僅只滿足於現狀取得的成果,還應對調查與監測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剖,找出問題的症結,採取有效措施。地質災害調查與監測在今後的工作中應進一步加強,才能達到有效地防治地質災害的目的,從而減少地質災害所造成的人員傷亡事故,減少地質災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Ⅲ 遼寧省礦山地質災害現狀及趨勢分析

王穎

(遼寧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遼寧沈陽,110032)

【摘要】遼寧面向太平洋、背靠東北大地,社會經濟地理區位十分優越,是東北三省重要的物流中心和走向世界的「窗口」,是我國礦產資源、礦業開發及礦產品消費大省。開發利用礦產資源歷史悠久、強度高、規模大,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然而隨著礦山開采規模、強度的不斷擴大,產生的環境地質問題也越來越多,危害越來越重,造成的損失和負面影響越來越大,已成為全社會備受關注和憂慮的熱點問題。本文根據目前遼寧省礦山地質災害的主要問題:①破壞和佔用大量的土地,損毀植被;②對自然景觀和旅遊資源的破壞;③造成環境污染;④由采礦活動引起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采空區塌陷、沉降等次生地質災害;⑤礦坑突水、破壞水均衡系統,導致區域地下水位下降等,並對導致遼寧礦山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及其發展趨勢作了分析,及提出防治建議。

【關鍵詞】礦山地質災害現狀趨勢分析

遼寧是我國礦產資源、礦業開發及礦產品消費大省。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歷史悠久、強度高、規模大,勘探、開采、加工體系配套齊全,擁有全國聞名的「鋼都」鞍山,「煤都」撫順,煤鐵之城本溪,煤電之城阜新、鐵法,石油之城盤錦以及北票、南票、海城、大石橋等諸多礦業城鎮和縣區。最多時有各類礦山10000多個,從業人員100多萬,年產礦石2.67億噸。然而隨著礦山開采規模、強度的不斷擴大,產生的環境地質問題也越來越多,危害越來越重,造成的損失和負面影響越來越大,已成為全社會備受關注和憂慮的熱點問題。

1礦山地質災害現狀及潛在環境地質問題

1.1礦山地質災害現狀

1.1.1崩塌

崩塌災害是我省露天采礦場十分常見的地質災害之一,具有普遍性、多發性、規模小,但人員傷亡較重的特點。1997年7月1日,發生在丹東大鹿島海濱浴場區內的鄉辦採石場突然崩塌,造成3人死亡;1998年凌海市石山鎮興達採石場崩塌,致使4人死亡,14人受傷,5輛機動車毀壞,直接經濟損失32萬元;1994年草河口鎮西溝一處個體採石場頂部崩塌,將正在鑿岩作業的3名工人砸死;1991年9月28日大石橋市官屯鎮青山懷村村民無證非法開采鎂礦,誘發崩塌,造成1台載重車砸毀,3人死亡的重大事故。導致上述崩塌地質災害發生的主要原因是:①對地質構造條件不清楚,盲目開采,缺乏專業采礦工程技術人員;在編制采礦設計或施工程序方法以及處理復雜的地質問題時,主要憑陳腐經驗確定,設計施工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②非法采礦,違章作業,省內許多露采礦山,尤其是鄉鎮及個體礦山,采礦作業面過高、過陡,采礦者缺乏環保觀念和地質災害防治知識。

1.1.2滑坡

采礦誘發的滑坡,是我省大中型露采礦山最為典型的礦山環境問題之一,以撫順西露天礦、阜新海州露天礦、鞍山眼前山鐵礦、大孤山鐵礦、本溪歪頭山鐵礦及南芬鐵礦最為發育。其特點是規模大、頻率高、持續時間長、破壞性大,嚴重危及礦山的安全生產,並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根據滑坡的物質組成和誘發因素將礦山誘發滑坡劃分為露天采場滑坡、排土場滑坡、隨意棄渣載入誘發的滑坡3種。

(1)露天采場滑坡

露天采場滑坡是由於露天開采過程中導致的采場邊坡失穩而形成滑坡,在我省的發生頻率最大。有資料表明,從1927年至2000年底,撫順西露天礦發生的較大滑坡達82次,滑落岩體總量2081.7萬m3,其中最大的一次滑坡體體積達43.1萬m3

目前該礦坑北幫仍存在滑坡變形區120萬m2,其中危險區面積達64萬m2,嚴重影響石油一廠、發電廠等大型企業建築物和生產設施的安全性。廠區內機械設備嚴重受損,部分車間被迫搬遷。據不完全統計,這一災害造成的損失及該廠用於治理的費用高達6億元。國家有關部門已將其列為1號重大安全隱患。

(2)排土場滑坡

排土場滑坡是指用於礦山開采排放廢岩、棄土的場地,由於長期廢岩的堆放、累積造成的廢岩邊坡不穩而形成的滑坡。以歪頭山鐵礦排土場大型滑坡最為典型。

歪頭山鐵礦188西站兩側排土場於1998年6月4~8日發生大規模滑坡,滑移距離達30多米,滑體最寬435m,最長325m,最大厚40m,落差近30m,總面積約5.4萬m2,總體積約118萬m3。共毀壞礦山鐵路運輸線路1775m,區域內信號、交直流供電及通訊設備也遭到破壞,造成采場運輸系統兩個出口之一的北出口被迫停產約半年。滑坡還破壞耕地4km2,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217萬元。

(3)隨意棄渣載入誘發的滑坡

朝陽市建平縣哈拉道口鄉四家子玄武岩礦滑坡,就是由於采礦棄渣大量堆放於黃土構成的斜坡頂部,導致坡體變形蠕滑。該滑體長100m,寬100m,平均厚20m,由黃土和玄武岩廢渣構成,總面積約10000m2,總體積約20萬m3。對坡下20多戶居民和3個鄉辦企業構成嚴重威脅。

1.1.3泥石流

礦業活動,特別是露天開采,大量破壞了植被和山坡土體,產生的廢石、廢渣等鬆散物質輕則造成礦區水土流失,重則誘發泥石流災害。如丹東市振安區五龍背金礦,礦渣堆放於河道,堵溝塞流,影響行洪,致使洪水沖潰渣堆,奪路外瀉,四處漫溢,泛濫成災,造成橋梁、房屋倒塌,3人死亡,2人重傷的泥石流災害。2001年7月4日16時45分,位於本溪市平山區泉涌街的本鋼石灰石礦剝離物堆放場,由暴雨誘發泥石流,泥石流方量約2100m3,使坡腳下距其僅200餘米的泉涌街居民受到嚴重危害,造成3人受傷,沖毀淤埋房屋3處,直接受災20餘戶,動遷撤離居民40多戶,經濟損失數百萬元。如1998年8月10日,海州露天礦東南邦發生較大規模泥石流,致使鐵路運輸線路堵塞,停產4小時,經濟損失達400萬元。2001年6月12日該礦再次發生泥石流,造成200多米長的運輸線路、排水溝和電鎬線路淤埋損毀,導致礦山近5個小時的全線停產及長時間的半停產。此外,省內存在許多沒有任何攔擋設施的廢渣堆和病險尾礦庫,尤其是一些大中型閉坑礦山的尾礦庫、排土場由於缺乏資金,管理很難到位,潛在的潰壩和泥石流暴發的危險性極大。丹東青城子鉛鋅礦尾礦庫被遼寧省勞動廳和丹東市經貿委列為重大事故隱患點。

1.1.4采空區塌陷

采空區塌陷在諸多礦山生態環境問題中以其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人員傷亡較多,具有突發性、多發性、隱蔽性和漸變影響持久而佔有突出地位。2003年遼寧省的統計資料表明,全省因采礦引起的地面塌陷1152.82km2。尤以撫順、本溪、阜新、鐵法、北票、南票等煤田最為嚴重,塌陷面積分別達30km2、43.5km2、100km2、27.5km2、70km2、30km2。對其上覆及周邊的工礦企業、公共設施、道路交通、農業耕地、居民住宅構成嚴重威脅。僅撫順市區每年就需搶險救災資金5000萬元。本溪市「九五」期間投資19億元,用於搬遷安置受災居民。21世紀初我省的撫順西露天礦、阜新海州、新丘等3大露天礦都將先後閉坑,這3個位於城區的巨大礦坑,給兩市政府和人民留下了一道難解的題。

按塌陷特點、規模和空間分布規律可劃分為地面沉陷和地面塌陷兩種類型。

地面沉陷是指緩慢、大范圍的不均勻沉陷,面積大於1km2,無聲無震,沉陷深度一般為1~15m,地表呈現橢圓形盆地狀,局部有地面塌陷坑或蝶狀積水窪地。地面沉陷集中分布於丘陵及山前的大型煤田,如撫順、阜新、本溪、鐵法、北票、南票、沈北等在煤田開采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礦業城鎮,地面沉陷總面積258.83km2。地面沉陷的強度與采礦量成正相關關系,採煤越多,沉陷的強度越大,范圍越廣,由幾平方公里至幾十平方公里不等。目前最大范圍的沉陷區分布在阜新煤礦區,面積達100km2。地面沉陷的危害主要表現在損毀城鎮設施、地下管網、工民建築和大量耕地,破壞公路、通訊線路和自然景觀,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已成為當地可持續發展的嚴重阻礙,亟待解決的一道難題。

地面塌陷是由采礦引起的地局部地面突然下陷的現象,呈零星分布於東、西部山區的大中小型井采礦區或地面沉陷區中。具有爆發突然,有聲有震,塌陷面積較小(幾十平方米至幾百平方米),塌陷深度較大(幾米至十幾米,最大可達30~40m)的特點。特別是一些鄉鎮、個體小礦多開采淺部礦層,也易引起漏斗狀的塌陷,它對土地資源和環境的破壞性更為突出。地面塌陷可造成礦區積水、土地鹽漬化、破壞耕地和建築設施。由於地面塌陷爆發突然,往往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事故。已相繼閉坑的楊家杖子鉬礦、青城子鉛鋅礦、桓仁銅鋅礦、寬甸夾皮溝磚廟嶺硼礦、華子峪銅礦等大型國有礦山采空塌陷災害及隱患十分突出,由於礦山閉坑、破產、改制,對造成的危害已無能力治理。對附近居民和盲目進行殘採的小礦生產人員安全構成極大威脅。

1.2潛在礦山環境地質問題

1.2.1破壞和佔用大量土地,並損毀植被,造成土地砂礫化

據初步調查省內的煤、鐵、有色金屬等優勢礦種的采、選及排土場擠占、破壞了大量土地。如撫順煤田僅西露天礦和3個排土場破壞土地就達35.8km2,占市區土地面積的31.13%。阜新城區及周邊地區有大小矸石山23處,累計堆存量達12.9億m3,壓占土地約32km2,加之13個采空沉陷區,2個大型露天礦,共破壞土地面積約184km2。這些排土場、矸石山、露天礦、沉陷區穿插在生產和生活區中,造成土地利用率低下,人民生存環境惡化。

礦業活動在大量佔用土地的同時,還嚴重破壞了地面植被,尤其是在一些群采、濫采、礦業秩序混亂的礦區,亂采亂掘,隨意棄渣,往往造成土地砂礫化和岩質化。如寬甸萬寶銅礦區,歷史上曾是次生林較繁茂的地區,20世紀80年代以前植被覆蓋率達80%以上,現今已降至30%以下。礦區仙500萬m3的廢石、尾渣,50餘處采空區,使2km2面積上的植被喪失殆盡。

1.2.2對自然景觀和旅遊資源的破壞

采礦,尤其是露天開采對自然地貌景觀的破壞是非常嚴重的。我省許多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均受到采礦活動的影響。千山西麓鐵礦開采造成的揚塵和采礦排水疏干形成的降落漏斗,對千山風景區的古松影響極大;沿朝陽鳳凰山西麓呈條帶狀分布的採石場、水泥生產廠,強烈的爆破、過量的土石剝離和粉塵污染造成的白茬山,嚴重破壞了自然地貌景觀。省內許多建築石料礦山、水泥廠處在公路、鐵路沿線,其千瘡百孔、廢石滿坡、塵土飛揚的景觀,使其失去了觀瞻的美感。雖然各級政府採取措施,關閉了大量旅遊景區周邊及主要公路、鐵路沿線的採石礦山,但采礦造成的破壞遺跡卻沒有得到恢復治理。

1.2.3破壞水均衡系統,導致區域水位下降

我省許多礦山地質條件復雜,采礦時必須進行疏干排水,甚至要深降強排,因而破壞了地表水、地下水系統的均衡,導致區域性地下水位下降。近年來,因采礦造成缺水的地區在不斷增加,某些礦區地下水位下降十幾米甚至幾十米,出現了大面積的疏干漏斗,致使民井乾枯、河水斷流,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阜新的五龍礦區,地下水位下降近20m,影響面積3.6km2。北票礦區大面積地下水位下降6m。鐵法礦區對礦井均有不同程度的水位下降,降深1.23~5m,總面積達14.8km2

此外,在沿海地區一些礦山因疏干漏斗不斷發展,使其邊界達到海平面而引起海水入侵現象。目前,已發生海水入侵的礦區有:金州石棉礦、瓦房店華銅礦和復州灣粘土礦。由海水入侵,破壞了當地的淡水資源,加劇供水短缺矛盾,也使地面植被受到嚴重影響。

1.2.4水、土污染問題突出

多年來因礦山開采、加工及「三廢」不合理排放已使許多礦區周圍生態環境受到嚴重污染。省內尤以一些採金、鐵、硼、硫化物等小選廠和煤礦開采對周圍表水和地下水產生的污染現象最為普遍。這類小選廠多將廢水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河水污染,汛期河水漫溢又造成耕地污染。

2導致礦山環境地質問題的主要因素

2.1復雜而又不斷惡化的自然地質環境

遼寧地域遼闊,城市群密集,山地佔土地面積的2/3,地質構造、地形地貌以及氣候條件甚為復雜。遼東、遼南中低山區長期處於強烈隆起狀態,地震頻繁而烈度高,活動斷裂分布廣泛,山高坡陡,河谷深切;遼西低山丘陵區緩慢上升,植被稀疏,岩石裸露,歷經多期構造運動和強烈的冰劈、凍融等風化剝蝕作用,節理裂隙發育,岩體結構鬆散、破碎,水土流失嚴重;下遼河平原和山間谷地不僅地表水系發育,且分布著各種的凍土、軟土、膨脹土等特殊土。春秋兩季乾旱多風,加劇排土場、尾礦庫等揚沙、揚塵及大氣污染,夏季久雨、暴雨,強度大,常常激發露天礦的崩、滑、流災害。如阜新海州露天礦1953~1991年間發生滑坡77次,因汛期暴雨、久雨致災25次。上述自然地質環境背景是導致礦區生態環境問題廣泛性、多發性、復雜性、嚴重性的主要內因。省內許多大型礦山如齊大山、眼前山、歪頭山、南芬等露天礦及本溪、撫順、鐵法等煤礦,多處在山地與平原的結合部,開挖於深變質岩或砂、頁岩中。這個部位構造及活化斷裂發育,地震烈度高,岩石整體性差,力學強度低,在爆破震動和地下水的潛蝕、溶蝕作用下,極易軟化、泥化、斷裂塌落,這就決定了產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的必然性,而采礦過程中不合理的採掘工藝和「三廢」排放方式則使已十分脆弱的地質環境進一步惡化,從而誘發各種礦山生態環境問題。

2.2過分追求經濟效益,缺乏基本環保觀念

長期以來,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執行著多能耗、多污染、資源難以綜合利用的傳統路線。人們的環境意識不強,過分地追求經濟效益,忽略環境保護與治理,是造成礦山環境持續惡化的根本原因。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後期,一些地區在「有水快流」思想指導下引發的開發熱、采礦熱,鄉鎮及個體小礦蜂擁而上,部分國有礦也轉為個人承包。其中有很多礦山,生產設備簡陋,生產工藝落後,管理水平低下,安全生產條件極差。給礦山環境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破壞。

2.3礦山企業的生產技術低下、設備落後是主要原因之一

遼寧省礦山企業設備簡陋、技術與管理落後、產業結構不合理。全省礦山企業中,全民企業不到5%,集體和個人企業95%以上。由於占省礦山企業95%以上的集體和個人民采企業,生產技術低下,集約化程度低,管理落後,而許多大型的國有礦山企業由於建礦時間悠久,設備更新慢,致使礦產資源的開發的利用率低,對絕大多數和伴生的有益元素棄置不顧。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嚴重。據資料統計,遼寧省礦產資源平均利用率為30%~40%,礦產資源的總回收率為30%,均低於發達國家的20%。遼寧省有色金屬礦山企業的貧化損失率平均為27%,資源的總回收率40%~50%,低於國際水平10~20個百分點。資源與能源的二次利用率僅為世界先進水平的35%。礦山生產過程中的高貧化率、低綜合回收利用率和低資源二次開發利用率是造成礦山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4礦山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不健全,執法的力度不夠

我國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僅有的幾部法律對礦山環境提出了一些原則性的規定,可操作性差。遼寧省具有礦產資源種類多、分布廣和礦山企業規模小的特點,決定了礦山資源開發的分散、管理困難大。特別是有關礦山環境立法不健全和礦業管理的微觀無序和宏觀失控使礦業管理的相應法規得不到貫徹執行,形成了礦產資源開采無序、亂采亂挖現象普遍,許多礦山只產出不投入,采富棄貧,采易棄難,造成了礦產資源的嚴重浪費和礦山環境的嚴重污染。

2.5礦山企業負擔沉重,環保投資短缺

我省礦山環境問題很多屬歷史的「積淀」,歷史欠賬太多是造成礦山環保壓力巨大的另一個無法迴避的因素。我省大部分礦山是在計劃經濟時期建立的,礦山企業屬國家所有,企業所得的利潤大部分上繳國家,但國家並沒有給企業留下治理礦山環境的資金。這樣采礦帶來的利潤被抽走了,而采礦形成的危害卻留在了當地。長此以往,礦山環境問題越積越多,現在讓資源已近枯竭、經濟效益滑坡的企業負擔多年形成的礦山環境破壞的責任,企業根本無力承擔。礦區生態環境恢復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目前國家整體經濟實力不強,礦山企業負擔沉重。企業根本無法承擔礦山環境治理費用。

3礦山環境地質問題發展趨勢分析

3.1礦山地質災害的類型、規模、危害不斷擴大

20世紀80年代,遼寧省礦山地質災害主要有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水質污染等幾種,並集中發生在幾個大型露天煤礦。而進入90年代,在上述災害日趨嚴重的同時,泥石流、水土流失、大氣污染、岩爆、海水入侵等地質災害也相繼出現並時有發生。眼前山、歪頭山、南芬等大型露天礦近年都發生大、中型滑坡,西露天和海州露天礦等多次發生泥石流災害;已發生采空區、地面沉陷的撫順、阜新、鐵法等礦區,尤其是撫順煤田隨著採掘范圍向城區的逐漸擴展,地面繼續下沉是不可避免的,災情必將日趨嚴重。地面塌陷災害由採煤礦山擴展至有色金屬、滑石、硼、石膏等多個礦種。80年代以前地面塌陷是偶有發生,進入90年代以後,尤其是近兩年,則是時有發生。我們調查井采礦山72家,發生地面塌陷災害點31處,其中90%發生在「九五」期間。開采礦山隨著開采范圍、強度的加大,塌陷點也必將逐漸增多。目前,大部分礦區對地質災害的治理都處於亡羊補牢、臨渴而掘井的被動局面。防護意識和能力普遍偏低,必然導致災害的發展速度及影響范圍不斷擴大。

3.2礦業城市的地質環境問題日趨嚴重

遼寧省因礦而興的城鎮較多,這些城鎮隨著礦山開采規模、強度的不斷擴大,產生的環境地質問題類型越來越多,危害越來越重,已成為全社會備受關注和憂慮的熱點問題。如撫順市及阜新市的兩大露天礦:撫順西露天礦和阜新海州露天礦,這兩個位於城區的巨大礦坑,開采年限已進入最後階段,礦山地質環境破壞嚴重,已成為制約其城市規劃布局和經濟發展的最大瓶頸。西露天礦采深約390m,采坑面積達14.5km2;海州露天礦采深200多米,采坑面積7.02km2,這兩個礦幾乎每年汛期都有不同規模的崩、滑、流災害發生,邊坡變形嚴重威脅周圍企事業單位及居民生命財產安全。據有關專家預測,閉坑前後在逐漸失去人工維護的狀態下,地質環境會進一步惡化,地質災害將更加顯化和突出,可能產生邊坡失穩,岩體滑移,地面變形,礦坑充水以及由此誘發的地震、地下水污染等諸多環境問題。

鞍山、海城、大石橋城市周邊的鐵礦和菱鎂礦山,其開采都不可避免地會擴大對環境影響的地域,產生新的環境問題,加重已有環境問題的危害程度。

3.3鄉鎮礦山的環境問題仍將十分嚴重

遼寧省的鄉鎮企業發展於20世紀80年代,目前已在全省礦業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在1999年我省的主要礦石產量中,鄉鎮礦業產量佔41.59%,對國民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在其發展中也存在不少問題,如資源利用率低;亂挖濫采嚴重;選、冶工藝落後,隨著鄉鎮企業進一步發展,特別是礦產資源豐富的東、西部山區,礦業作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而優先發展。然而,目前鄉鎮礦業自身的一些不完善因素難以在短時期內得以改善,如不採取強有力的措施,礦山環境問題必然突出。

4防治措施

4.1切實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方針

礦山建設和礦山環境保護應同步規劃、同步實施,避免走「先污染後治理,先破壞後恢復」的整治,加強礦業活動前期的綜合管理,從勘查、開發源頭上進行控管,各級地礦部門要建立采礦許可證審批前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方案審批制度。

4.2加強立法工作,建立較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和管理體系,加強執法隊伍建設

在全面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等法律基礎上,研究制定配套的地方性法規與實施辦法。建立健全管理機構,明確執法主體,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水平,加大對礦山生態環境稽查力度。各級國土資源部門會同有關職能部門,定期開展礦山環境保護執法檢查,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4.3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全民的資源,環境保護意識,樹立礦業持續發展觀念

充分發揮報紙、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的宣傳、輿論監督,增強全民的資源憂患意識,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和法制觀念,及時報道表彰礦山環境保護環境保護的先進典型,公開披露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違法行為。對嚴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單位和個人及時曝光。加強對采礦權人和礦山作業人員的礦山生態環境保護知識培訓,樹立礦業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使全社會形成「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為榮,浪費資源、破壞環境可恥」新風尚。

4.4加強對地方鄉鎮(集體、個體)的扶持和管理

目前,鄉鎮礦山發展已成為國民經濟建設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但也帶來不少環境問題。關鍵在於要扶持、幫助,使其走上「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和礦業可持續發展的軌道」,對鄉鎮礦山實行「扶持、整頓、聯合、提高」的方針。

Ⅳ 地質災害風險區劃

風險評估與自然災害易發地區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關系密切。土地管理部門和各級政府官員在土地利用決策時需要風險評估的結果;投資商在購買土地和土地開發時也要考慮災害風險的影響;建設項目場點的選擇、建築物的類型和材料以及購買保險時更要考慮災害風險的因素。

如果決策者在對災害風險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對災害易發地區的土地利用規劃作出決策,那麼,這樣的決策肯定不可能使土地利用得到可持續發展。在對泥石流易發地區土地利用作出決策時,地方官員應該知道,有多少人可能受到泥石流的危害?有多少房屋可能遭到泥石流的沖毀?有多少基礎設施可能遭到泥石流的破壞?他們也應該懂得,土地利用方式的改變反過來也會影響泥石流的自然過程,這種影響是有利於泥石流的發生還是抑制了泥石流的發生?這些都需要進行風險評估。風險評估能夠提供可用於成本一效益分析的決策基礎。風險評估不僅可以應用於將來的土地利用規劃,而且可以為現存的土地利用再發展評估提供強有力的工具。

滑坡災害風險區劃就是根據以上計算得出的區域滑坡風險度劃分不同風險等級區域單元的方法,為滑坡地區的風險投資、區域開發和災害管理提供決策依據。像其他自然災害風險區劃一樣,滑坡災害風險區劃的一般原則為:相似性原則、區域完整性原則、綜合性原則、主導因子原則。

地質災害危險度(H)和易損度(V)是自變數,風險度(R)是因變數,因此,風險度數值及其分級是由危險度和易損度的數值和分級決定的。一旦危險度和易損度的分級確定下來,風險度分級也就相應地確定下來了。危險度和易損度均採用目前處理數值分級的簡單而常用的方法——布拉德福定律中的區域分析方法,即將一定范圍內的數值作等分劃分,在0~1范圍內等分為0~0.2,0.2~0.4,0.4~0.6,0.6~0.8,0.8~1這5個等分數值區域。根據式(1)生成風險度的5個等級:0.00<R<0.04,極低風險區;0.04<R<0.16,低風險;0.16<R<0.36,中等風險;0.36<R<0.64,高風險;0.64<R<1.00,極高風險(圖5-5)。地質災害風險等級的實際管理意義見表5-1和表5-2。

圖5-5 地質災害風險評估分級(分區)

表5-1 定性風險水平的管理含義

(據澳大利亞岩土工程協會,2000)

表5-2 地質災害風險等級的管理意義

中國地質災害預警區劃

根據中國地貌格局、地質環境特徵及其與降雨引發型崩滑流地質災害關系統計分析結果,以全國性分水嶺或雪線為界,考慮長時間周期、大空間尺度的氣候區劃和地質環境條件,將全國分為7個預警大區(圖5.1):

圖5.1 中國地質災害預警區劃圖(台灣省專題資料暫缺)

A東北山地平原區;

B大華北地區;

C中南山地丘陵區;

D西南中高山區;

E黃土高原區;

F北方乾旱沙漠區;

G青藏高原區。

在預警區劃(7大區劃分)基礎上,分區開展預警模型建立工作。分區界限:

(1)A/F大興安嶺—七老圖山

漠河—鳳水山(1398m)—古利牙山(1394m)—太平嶺(1712m)—興安嶺(1397m)—巴代艾來(1540m)—罕山(1936m)—黃崗梁(2029m)—七老圖山

(2)A/B雲霧山—長白山

小五台山(2882m)—赤城—雲霧山(2047m)—七老圖山—阜新—鐵嶺—莫日紅山(1013m)—白頭山

(3)B/E太行山—中條山

小五台山(2882m)—恆山(2017m)—北台頂(3058m)—陽曲山(2059m)—歷山(2322m)—華山(2160m)

(4)E/F毛毛山—靖邊—東勝—小五台山

海晏—仙密大山(4354m)—毛毛山(4070m)—景泰—定邊—靖邊—榆林—東勝—豐鎮—小五台山(2882m)

(5)EB/DC秦嶺線—伏牛山—大別山—括蒼山

海晏—龍羊峽—同仁—鳥鼠山(2609m)—武山南—鳳縣—太白山(3767m)—首陽山(2720m)—秦嶺—華山(2160m)—全寶山(2094m)—老君山(2192m)—太白頂(1140m)—雞公山(744m)—霍山(1774m)—安慶—九華山(1342m)—黃山(1873m)—桐廬—括蒼山(1382m)—北雁盪山(1057m)

(6)F/G阿爾金山—祁連山

公格爾山(7649m)—慕士塔格山(7509m)—賽圖拉—慕士山(6638m)—烏孜塔格(6250m)—九個達坂山(6303m)—阿卡騰能山(4642m)—阿爾金山(5798m)—大雪山(5483m)———祁連山(5547m)—冷龍嶺(4849m)—毛毛山(4070m)

(7)C/D老君山—梵凈山—岑王老山

老君山(2192m)—武當山(1612m)—大神農架(3053m)—建始—來鳳(>1000m)—酉陽—梵凈山(2494m)—佛頂山(1835m)—雷公山(2179m)—岑王老山(2062m)—富寧

(8)D/G九寨溝—察隅

武山—九寨溝—雪寶頂(5588m)—馬爾康—爐霍—新龍—巴塘—察隅

注:括弧內為高程點(m)。

Ⅵ 地質災害調查與預警

一、部署重點

開展我國西南山區、黃土高原、湘鄂桂山區等主要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地質災害詳細調查,建立典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區;完善長江三角洲、華北平原和汾渭盆地地面沉降監測網,開展珠江三角洲、東北平原等地區地面沉降調查,開展京滬、大同—西安等高速鐵路沿線地面沉降與地裂縫詳細調查。

二、部署建議

(一)全國地質災害調查監測綜合評價

1.工作現狀

完成了全國1:50萬以地質災害為主的環境地質調查與綜合研究,完成了700個縣(市)的縣市地質災害調查成果集成,正在開展1640個縣(市)的縣市地質災害調查成果集成。2005年起,開展1:5萬地質災害詳細調查資料庫建設及成果初步梳理工作。開展地質災害氣象預警技術方法研究,逐步提高我國區域地質災害預警預報技術水平。

但隨著詳細調查與監測預警示範的大規模鋪開,需要進一步進行數據的整理、分析與綜合集成,並在研究基礎上編制滿足國家層面需求的系列圖系。

2.工作目標

總體目標:整合地質災害詳細調查成果,分析地質災害發育分布規律,劃定地質災害易發區,搭建綜合研究技術平台和信息化平台,建立全國地質災害資料庫。整合監測預警示範區成果,研究監測預警網路建設模式,形成全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平台。完善地質災害調查與監測技術規程與技術要求,綜合研究並編制滿足國家需要的地質災害系列圖系。

「十二五」期間:建立地質災害調查與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成果集成體系。總結地質災害調查成果,開展區域地質災害易發區綜合評價和易發程度區劃。總結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區建設成果,搭建地質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平台。

「十三五」期間:完善地質災害調查與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成果集成體系。進一步總結地質災害調查成果,形成全國和省級地質災害易發區綜合評價和易發程度區劃。系統總結地質災害調查與地質災害監測成果,形成全國地質災害早期預警區劃。

3.工作任務

完成全國1:5萬地質災害調查與典型預警示範區建設成果的匯總、集成與綜合研究。搭建1:5萬地質災害調查綜合研究技術平台和信息化平台,建立全國地質災害資料庫。搭建全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平台,完善早期預警產品發布體系。總結修訂《崩塌、滑坡、泥石流1:50000調查規范》,完成全國地質災害早期預警區劃,編制全國及分省地質災害與地質災害早期預警綜合圖系。

「十二五」期間:對西北黃土高原區、西南山區、湘鄂桂山區、東南沿海地區地質災害高易發區1:5萬地質災害調查成果進行集成,建立1:5萬地質災害調查信息化成果技術要求;完成11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區成果綜合研究,搭建全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平台,初步建立全國地質災害早期預警區劃。

「十三五」期間:完成西北黃土高原區、西南山區、湘鄂桂山區、東南沿海地區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1:5萬地質災害調查成果集成,完善1:5萬地質災害調查信息化成果技術要求。完成全國30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區成果綜合研究,形成建立全國地質災害早期預警區劃。編制完成全國及分省地質災害與地質災害早期預警綜合圖系。

(二)西北黃土高原區1:5萬地質災害調查

1.工作現狀

完成了以省(區、市)為單元的西北省區1:50萬以地質災害為主的環境地質調查、263個縣的1:10萬山區丘陵縣地質災害調查。2005年起,在46個縣近10萬平方千米范圍內開展了1:5萬地質災害調查。

通過開展1:5萬地質災害調查,基本摸清了調查區地質災害分布和發育規律,有力地支持了完善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和各項減災防災工作。根據縣市地質災害調查成果,在西北黃土高原區及秦巴山區中,仍有處於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的191個縣近54萬平方千米需要盡快開展1:5萬地質災害調查工作。

2.工作目標

以遙感解譯、地面調查、測繪和工程勘查為主要手段,以縣(區)級行政區劃為基本單元,開展西北黃土高原區及秦巴山區20萬平方千米(191個縣)的1:5萬地質災害調查,基本查明區內地質災害及其隱患的分布、形成的地質環境條件和發育特徵,並對其危害程度進行評價,圈定地質災害易發區和危險區,建立地質災害信息預警系統,建立健全群專結合的監測網路,為減災防災提供基礎地質依據。

「十二五」期間:開展西北地質災害高易發區1:5萬地質災害調查,基本查清區內地質災害分布發育規律,逐步建立地質災害風險控制管理工作體系。

「十三五」期間:繼續開展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1:5萬地質災害調查,查清區內地質災害分布發育規律,形成西北地區地質災害易發區區劃和重點區域地質災害風險管理區劃,顯著提高我國地質災害防治水平。

3.工作任務

開展西北地區地質災害中、高易發區1:5萬地質災害調查;完善地質災害易發性和危險性區劃;健全完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建立地質災害空間資料庫。

在已經圈定的地質災害易發區內,以縣為單位採用點、線、面結合,重點和一般調查結合的方式開展1:5萬地質災害調查工作。2015年前優先開展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及經濟損失較大地區調查,基本覆蓋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主要地區。2020年前,逐步推進,最終完成西北地區高、中易發區調查。在調查基礎上,完善地質災害易發性和危險性區劃,健全完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探索建立地質災害風險評價與風險控制管理工作體系。

「十二五」期間:開展西北黃土高原區地質災害高易發區1:5萬地質災害調查。

「十三五」期間:繼續開展西北黃土高原區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1:5萬地質災害調查。

(三)西南山區1:5萬地質災害調查

1.工作現狀

完成了以省(區、市)為單元的西南山區1:50萬以地質災害為主的環境地質調查、423個縣的1:10萬山區丘陵縣地質災害調查。2005年起,在29個縣(近10萬平方千米)開展了1:5萬地質災害調查。

通過開展1:5萬地質災害調查,基本摸清了調查區地質災害分布和發育規律,有力支持並完善了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和各項減災防災工作。根據縣市地質災害調查成果,在西南山區,仍有處於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的190個縣近75萬平方千米需要盡快開展地質災害詳細調查工作。

2.工作目標

總體目標:以遙感解譯、地面調查、測繪和工程勘查為主要手段,以縣(區)級行政區劃為基本單元,開展西南山區、藏東地區75萬平方千米,1:5萬地質災害調查,基本查明區內地質災害及其隱患的分布、形成的地質環境條件和發育特徵,並對其危害程度進行評價,圈定地質災害易發區和危險區,建立地質災害信息預警系統,建立健全群專結合的監測網路,為減災防災提供基礎地質依據。

「十二五」期間:開展西南川滇山區、藏東地區等地質災害高易發區1:5萬地質災害調查,基本查清區內地質災害分布發育規律,逐步建立地質災害風險控制管理工作體系。

「十三五」期間:繼續開展西南川滇山區、藏東地區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1:5萬地質災害調查,查清區內地質災害分布發育規律,形成全國地質災害易發區區劃和重點區域地質災害風險管理區劃。顯著提高我國地質災害防治水平。

3.工作任務

開展西南川滇山區、藏東地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中、高易發區1:5萬地質災害調查;健全完善覆蓋地質災害中、高易發區的群測群防網路,完善地質災害易發性和危險性區劃。建立地質災害空間資料庫。

在已經圈定的地質災害易發區內,以縣為單位採用點、線、面結合,重點和一般調查結合的方式開展1:5萬地質災害調查工作。2015年前優先開展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及經濟損失較大地區調查,基本覆蓋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主要地區。2020年前,逐步推進,最終完成西南山區高、中易發區調查。在調查基礎上,建立完善群測群防體系,完善地質災害易發性和危險性區劃,探索建立區域風險評價與風險控制管理工作體系。

「十二五」期間:開展西南山區高易發區1:5萬地質災害調查工作。

「十三五」期間:繼續開展西南山區高、中易發區1:5萬地質災害調查工作。

(四)湘鄂桂山區地質災害詳細調查

1.工作現狀

完成了以省(區、市)為單元的1:50萬以地質災害為主的環境地質調查、287個縣的1:10萬山區丘陵縣地質災害調查。2005年起,在14個縣近4萬平方千米范圍內開展了1:5萬地質災害調查。

通過開展1:5萬地質災害調查,基本摸清了調查區地質災害分布和發育規律,有力地支持了完善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和各項減災防災工作。根據縣市地質災害調查成果,在湘鄂桂山區,仍有處於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的82個縣近20萬平方千米需要盡快開展1:5萬地質災害詳細調查工作。

2.工作目標

總體目標:以遙感解譯、地面調查、測繪和工程勘查為主要手段,以縣(區)級行政區劃為基本單元,開展西南山區、藏東地區1:5萬地質災害調查,基本查明區內地質災害及其隱患的分布、形成的地質環境條件和發育特徵,並對其危害程度進行評價,圈定地質災害易發區和危險區,建立地質災害信息預警系統,建立健全群專結合的監測網路,為減災防災提供基礎地質依據。

「十二五」期間:完成湘鄂桂山地丘陵區20個縣(市)1:5萬地質災害調查,基本查明區內地質災害及其隱患的分布、形成的地質環境條件和發育特徵,並對其危害程度進行評價,為制定防災規劃和減災提供技術支撐。

「十三五」期間:全面完成湘鄂桂山地丘陵區40個縣(市)1:5萬地質災害調查,基本查明區內地質災害及其隱患的分布、形成的地質環境條件和發育特徵,並對其危害程度進行評價,為制定防災規劃和減災提供技術支撐。

3.工作任務

開展湘鄂黔山地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中、高易發區1:5萬地質災害調查;健全完善覆蓋地質災害中、高易發區的群測群防網路,完善地質災害易發性和危險性區劃。建立地質災害空間資料庫。

在已經圈定的地質災害易發區內,以縣為單位採用點、線、面結合,重點和一般調查結合的方式開展地質災害1:5萬調查工作。2015年前優先開展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及經濟損失較大地區調查,基本覆蓋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主要地區。2020年前,逐步推進,最終完成湘鄂黔山地區高、中易發區調查。在調查基礎上,建立完善群測群防體系,完善地質災害易發性和危險性區劃,探索建立區域風險評價與風險控制管理工作體系。

「十二五」期間:開展高易發區1:5萬地質災害調查。

「十三五」期間:繼續開展高、中易發區1:5萬地質災害調查。

(五)東南沿海山區1:5萬地質災害調查

調查區主要包括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四省常年遭受台風襲擊的地質災害高風險區及中低山丘陵區,總面積約12萬平方千米。該區域人口密度高、經濟發達,地質條件復雜,台風和降雨頻繁,地質災害影響嚴重。

1.工作現狀

完成了以省(區、市)為單元的1:50萬以地質災害為主的環境地質調查,以縣(市)為單元的1:10萬丘陵山區地質災害調查約271個縣(市),浙江省開展了小流域1:1萬地質災害調查。初步查明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分布情況、發育特徵、發育強度及其形成條件和發生規律,對地質災害發生的環境地質條件和發展趨勢進行了區劃及預測評價,調查成果及時為重點縣(市)及區域地質災害防治提供了技術支撐。

雖然浙江開展小流域1:1萬地質災害調查調查,尚未系統開展1:5萬地質災害調查,缺少區域1:5萬地質災害調查資料,目前地質災害防治依靠的是以往1:10萬縣市地質調查資料,地質災害防災工作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

2.工作目標

總體目標:全面完成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1:5萬地質災害調查工作,查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分布情況、發育特徵、發育強度及其形成條件和發生規律,對地質災害發生的環境地質條件和發展趨勢進行了區劃及預測評價,調查成果及時為重點縣(市)及區域地質災害防治提供了技術支撐。

「十二五」期間:完成地質災害高易發區1:5萬地質災害調查工作,選擇25處重大地質災害高易發區開展風險管理。

「十三五」期間:完成地質災害中易發區1:5萬地質災害調查工作,選擇15處重大地質災害中易發區開展風險管理。

3.工作任務

以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和生存環境、保障重大建設工程、重要礦山、國家級或省級旅遊景區建設為目標,開展1:5萬地質災害調查,基本查明地質災害發育及危害現狀、形成條件和形成機理,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和風險評估;開展區域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網路建設,建立典型區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開展重大地質災害調查與風險管理選區及評估;建立區域地質災害數據共享平台。

(六)汶川地震地質災害調查評價

1.工作現狀

開展了工作區在內的青藏高原東南緣的地殼變形、斷裂運動、地震活動研究、活動斷裂和古地震研究、區內區域地殼穩定性研究及一系列的深部地球物理探測研究。從1991年到2006年已在青藏高原東部及鄰區開展了十多年地殼形變監測。震後完成了地震災區地質災害應急調查、詳細調查及對重大災害體的勘察。

但震後地質環境、地應力場及位移場均發生了較大變化,需盡快完成調查。震後地震災區地質災害應急調查、詳細調查及對重大災害體的勘察資料亟待整理。災後恢復重建迫切需要區域穩定性評價及地質災害防治區劃。與地震及地震地質災害相關的關鍵科學問題亟待解決。

2.工作目標

總體目標:以汶川地震為契機,全面開展龍門山地區地震與地質災害詳細調查工作,結合綜合地球物理勘查,摸清龍門山斷裂帶主要特徵;系統總結工作區現代構造運動的地質災害效應規律及地質災害鏈形成機理;揭示龍門山及鄰近構造帶未來地震活動趨勢;了解龍門山及鄰近構造帶的地震工程地質條件;開展區域地殼穩定性和重要場地工程地質穩定性評價;為龍門山地震重災區恢復重建及鄰區重要工程規劃提供地質依據;建設地震地質災害信息系統,為地震災區防災減災和重建規劃服務。

「十二五」期間:完成龍門山地區地震地質災害調查,確定汶川地震發震斷裂和同震斷裂的地表變形特徵,確定活動斷裂深部結構,初步完成青藏高原東緣地殼形變和斜坡動力響應綜合監測及汶川地震災區地脈動測試,建立極震區滑坡形成機理模式及汶川地震區工程岩體穩定性評價與地質災害填圖技術方法,完成地質災害相應成果建設,為汶川地震災後重建提供相關地震地質災害資料和必要的技術支撐。

「十三五」期間:深入研究地震地質災害鏈的形成機理和演化過程,開展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總結提升各種地震地質災害調查、監測和評價的技術水平,並促進相關技術方法的推廣應用。

3.工作任務

在廣泛收集利用前期已有相關地質研究資料的基礎上,利用遙感解譯與野外地面調查、深部探測相結合,線路地質調查與重點地段大比例尺填圖調查相結合,新構造運動特徵定性分析與斷裂活動時域及強度定量測試分析相結合,內動力與外動力地質作用調查相結合,物理模擬模擬與數值模擬相結合,對工作區活動斷裂特別是發震斷裂及其災害效應進行定量—半定量評價;基於青藏高原東緣地殼形變和斜坡動力響應綜合監測,以及對地震動力與地質災害相關性的多方位綜合調查和研究(模擬試驗、常規和非常規岩土工程特性試驗等),分析龍門山及鄰近構造帶未來新構造運動趨勢及其災害效應,開展汶川地震地質災害關鍵科學問題的深入研究,力圖在典型地震地質災害的成災機理和評價技術方面有所突破。

「十二五」期間:開展汶川地震災區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為主要內容的1:5萬地質災害調查與測繪;進行龍門山及鄰近構造帶地震工程地質調查評價;開展龍門山及鄰近構造帶活動斷裂調查;開展區域地殼穩定性綜合評價;在龍門山及其鄰近地區開展綜合地球物理探測,取得地震活動帶較詳細的岩石圈結構模型;在青藏高原東緣開展系統的高精度GPS測量與監測,重點開展對龍門山斷裂帶、鮮水河—安寧河—小江斷裂帶及其附近區域的監測。

開展川西地區地震地質及區域構造穩定性研究,研究更加符合斜坡地震動響應客觀實際的地震動穩定性評價方法;通過大型振動台試驗,揭示不同地震波下邊坡的動力響應規律;通過開展汶川地震災區地脈動測試及研究分析,提升對地震及餘震有關的地質災害問題更深層次的研究;在先期地震災區地質災害隱患巡排查工作的基礎上,建立地震滑坡穩定性評價及失穩概率的定量評價模型,對地震滑坡危險程度進行分級,並對其危險性進行分區,形成地震滑坡災害編圖的一套技術方法體系。

「十三五」期間:地震災區地質災害調查和研究成果進行綜合分析研究。

(七)西部復雜山體地質災害成災模式與風險評價

1.工作現狀

西部地區復雜山體區已開展過不同程度的調查工作。其中包括基礎性的1:20萬區域地質圖和1:20萬水文地質圖,及部分區域完成了1:5萬地質填圖。專業性的包括以省(區、市)為單元的1:50萬以地質災害為主的環境地質調查、1:10萬山區丘陵縣地質災害調查。2005年起,部分地區開展了1:5萬地質災害調查。

但由於西部大型山體滑坡成因復雜,只依靠地表普查很難認清成災模式,更難以掌握災害的多米諾效應。如武隆雞尾山滑坡,前期工作已將滑坡區圈定為危險區,但調查成果並沒能對滑坡破壞機理與成災模式作出正確的判斷。武隆雞尾山滑坡、宣漢天台鄉滑坡、馮店垮梁子滑坡多起災難性滑坡災害的發生,表明在西部山區復雜斜坡地帶,存在隱蔽性極高、突發性強、成因機理復雜、災害隱患極大的特殊類型滑坡。這些滑坡成災機理、致災模式亟待研究。

2.工作目標

總體目標:以西部復雜山體為研究對象,依託已有調查成果,全面開展西部復雜山體成災機理研究。開展地質災害成災模式調查、成災條件與機理研究、致災模式與機理研究、重大災害防治對策研究。初步摸清西部地區地質災害成因機制,建立西部復雜山體災害識辨方法、完善災害評價體系、提出區劃防治建議,為主動防災服務。

「十二五」期間:完成烏江流域、清江流域、三峽庫區等西南山區復雜山體滑坡和黃土地區灌溉型滑坡、秦巴山區淺表層滑坡的形成機理和成災模式研究;完成西部復雜山體特大地震滑坡的致災范圍預測研究;完成復雜山體滑坡的快速加固技術及復雜山體滑坡的遙感早期識別技術研究;建立融合重大地質災害識別、穩定性判定、致災模式判別、監測防治措施的防災體系。

「十三五」期間:深入研究復雜山體地質災害鏈的形成機理和演化過程,完善融合重大地質災害識別、穩定性判定、致災模式判別、監測防治措施的防災體系,總結提升各種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和防治的技術,並促進相關技術方法的推廣應用。

3.工作任務

「十二五」期間:在重大地質災害易發的烏江流域、清江流域、三峽庫區、西部山區、秦巴山區和黃土地區選擇有代表性的滑坡,通過調查、勘察及試驗,深入研究這些地區滑坡形成原因、運動機理及致災模式,完善災害發育特徵認識,構建主動防災體系。

通過對西部復雜山體地震滑坡三維物理模擬、多種三維數值模擬、變形破壞過程分析以及滑坡動力學分析等分析手段,對滑坡的影響范圍進行深入探討。開展微型組合抗滑樁、土工合成擋牆、快速注漿、預制格構等地質災害快速加固技術的研究,並開展快速加固技術應用示範及加固效果監測分析,開展遙感早期識別技術研究等關鍵問題研究,提升主動防災能力。

「十三五」期間:開展西部復雜山體地質災害成災模式與風險評價綜合研究。

(八)典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與示範推廣

1.工作現狀

完成了長江三峽庫區滑坡等地質災害GPS控制監測網建設。初步建立四川雅安、重慶巫山、雲南哀牢山等8個代表不同突發性地質災害類型的監測預警示範區。解決了地質災害實時監測、實時傳輸、預警產品快速發布等多項關鍵技術。2003年開始,開展了全國和省級尺度的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製了三維激光微位移監測系統、滑坡微震自動連續觀測系統、滑坡監測多媒體網路遠程監控技術、FBG滑坡監測解調設備、地質災害光導監測儀等多項技術與設備。研製了適用於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的系列儀器,已推廣20萬套,並在「5·12」抗震救災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健全監測預警網路,形成覆蓋我國主要災害類型的國家級地質災害監測工程示範區,進一步開發實用監測預警設備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2.工作目標

建立30個國家級地質災害監測工程示範區,對地質災害高風險區的重點區域實施專業監控,不斷提高預測預警水平,推動區域地質災害監測工作,為全國地質災害綜合預警提供依據。研製系列監測預警儀器和防治技術設備,不斷完善突發性地質災害監測數據採集、傳輸與分析管理技術,為突發性地質災害監測和減災防災提供技術支持。

「十二五」期間:完成11個典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區建設,建立區內有效的地質災害預警系統。

「十三五」期間:全面完成地質災害高易發區30個典型區域國家級專業監測工程示範區建設。

3.工作任務

以地質構造背景、氣候條件和地質災害發育規律為基礎,選擇典型地質災害區域建設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區,研究探索不同地質災害區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技術工作方法,為減災防災提供技術支持。根據1:5萬地質災害調查成果,優先考慮有代表性、工作基礎較好、示範作用明顯的區域開展工作。協助地方開展全國山地丘陵區縣(市)地質災害群測群防早期預警能力建設。

在地質災害高易發區30個典型區域建立國家級專業監測工程示範區,完善監測內容、建立監測網路。開展全國山地丘陵區縣(市)地質災害群測群防早期預警能力建設,為已經確認的5萬余處群測群防地質災害隱患點,安裝自動監測報警儀器。

開展簡易監測儀器研發與示範、實時監測新技術研究與示範、監測技術平台建設。

「十二五」期間:在突發性地質災害高易發區,根據不同地質災害類型,選擇建設完善燕山山地滑坡泥石流監測預警區、遼東南中低山泥石流區等11個典型區域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區。

建設區域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路,對2萬處隱患點進行簡易儀器自動觀測。

「十三五」期間:繼續加強突發性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專業監測示範工程建設,完成長白山崩塌滑坡、天山谷地降雨—融雪型滑坡泥石流等19個區域突發性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區建設。

建設區域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路,對1萬處隱患點進行簡易儀器自動觀測。

(九)全國地面沉降調查與監測

1.工作現狀

初步完成長江三角洲地區、華北平原、汾渭盆地等重點地區地面沉降和地裂縫調查10萬平方千米,基本查明該地區發生的地質背景和地面沉降分布規律,基本建立以基岩標、分層標和GPS、水準測量為主的區域地面沉降立體監測網路,在上海、江蘇和北京地面監測站,實現了監測數據自動採集、傳輸,初步建成地面沉降地理信息系統,為制定科學的地面沉降防治措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存在問題主要包括:地面沉降發展的趨勢加劇,防治任務艱巨;地面沉降調查工作程度不平衡;監測網路需要進一步完善,監測技術有待進一步提升;重大工程面臨地面沉降的威脅。

2.工作目標

建成平面以GPS監測和水準測量為主,垂向以分層標、基岩標及地下水監測為主,以及空間遙感觀測技術(In SAR)監測為主的地面沉降立體綜合監測體系,實現對地面沉降的有效監控。

「十二五」期間:完成我國所有地面沉降區、城市及重要交通干線地面沉降調查。在主要地面沉降區建成平面以GPS監測和水準測量為主,垂向以分層標、基岩標及地下水監測為主,以及空間遙感觀測技術(In SAR)監測為主的地面沉降立體綜合監測體系,基本實現對主要沉降區地面沉降的有效監控。

「十三五」期間:在所有地面沉降區建成平面以GPS監測和水準測量為主,垂向以分層標、基岩標及地下水監測為主,以及空間遙感觀測技術(In SAR)監測為主的地面沉降綜合監測體系,實現對所有地面沉降區地面沉降的有效監控。完成所有地面沉降區地面沉降風險管理與區劃,為制定科學的地面沉降防治措施打下堅實的基礎。

3.工作任務

利用In SAR等現代化監測技術,完善長江三角洲、華北平原、汾渭盆地地面沉降監測網,並繼續進行監測;開展珠江三角洲、東北平原等地面沉降工作空白區地面沉降調查,建立地面沉降監測網路;和鐵道部、交通部等部門密切合作開展重大工程區地面沉降調查與監測;結合區域地質環境背景和區域經濟發展布局,開展地面沉降災害風險評估,制定分區地面沉降控制目標和管理措施。

「十二五」期間:開展安徽阜陽、松嫩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漢—洞庭湖平原等一般地面沉降區1:10萬的地面沉降調查5000平方千米;繼續對長三角、華北平原、汾渭盆地等主要沉降區進行地面沉降監測。

長江三角洲地區:開展江浙兩省沿海平原等以往工作較薄弱地區包括淮安、揚州、泰州、南通、紹興、台州地區的1:25萬地面沉降災害調查,重點城市1:5萬地面沉降災害調查。

華北平原:對前期工作薄弱的地區開展1:5萬地面沉降調查工作;基本覆蓋以開采地下水為主要水源的平原地區。

汾渭盆地:開展汾渭盆地陝西咸陽、渭南和榆次、臨汾及運城等重點城市的地面沉降地裂縫災害調查。

繼續對長三角、華北平原、汾渭盆地等主要沉降區進行地面沉降監測與風險管理。

「十三五」期間:重要地面沉降區監測。

長江三角洲地區:完善地面沉降監測網路,每年定期開展In SAR地面沉降監測。

華北平原:完善地面沉降監測網路,每年定期開展In SAR地面沉降監測。

汾渭盆地:完善地面沉降地裂縫監測網路,每年定期開展山西地面沉降監測。每年定期開展In SAR地面沉降監測。

一般沉降區地面沉降監測。即安徽阜陽、松嫩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漢—洞庭湖平原等一般地面沉降區地面沉降In SAR監測。

重大工程地面沉降調查與監測。主要開展涉及華北平原、汾渭盆地和長三角地區三個地面沉降防治規劃區的主要高速鐵路建設項目的地面沉降災害防治工作,包括:全線位於汾渭盆地的大同—西安高速鐵路、跨華北平原和長三角地區的京滬高速鐵路。

Ⅶ 地質災害調查

按照防災減災需要,在縣市突發性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地質災害高易發區1∶5萬地質災害調查、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地面沉降調查與監測、地震地質災害調查、重大工程建設區地殼穩定性調查、南方岩溶區岩溶塌陷調查等方面取得了大量進展。

完成了我國山區丘陵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1999~2008年,開展了全國1640個山區丘陵縣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調查面積650×104km2,涉及人口約7.9億。調查工作以縣(市)為單元開展,通過1∶10萬地質災害調查,在各調查縣(市)圈定地質災害易發區,建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路,編制重大地質災害防災預案,建立縣級地質災害信息系統,編制縣級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共調查並確定地質災害及地質災害隱患點24多萬處,基本摸清了我國山區丘陵區地質災害及隱患點發育分布現狀,摸清了全國山區丘陵區地質災害的主要類型和分布規律、劃分了地質災害易發區,為地方政府在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過程中合理利用土地、主動防範地質災害提供了重要依據。我國滑坡、崩塌、泥石流高易發區面積約128×104km2,主要分布在黃土高原地區、渝中鄂西黔北地區和川西南滇西地區。中易發區面積約214×104km2,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低山丘陵地區、湘贛粵桂山地丘陵地區、東北東部山地與山東低山丘陵地區和伊犁河谷地區。

推進了地質災害高易發區1∶5萬地質災害調查與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在開展全國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基礎上,在西南山區、西北黃土高原區、湘鄂桂地區地質災害高發區以縣級行政區為單元開展了地質災害詳細調查,提高調查精度,通過地質災害嚴重區滑坡、崩塌、泥石流災害詳細調查與測繪,查明地質災害及其隱患的分布、形成的地質環境條件和發育特徵,並對其危害程度進行評價,圈定地質災害易發區和危險區,建立地質災害信息系統,建立健全群專結合的監測網路。2011年以來,開展了大渡河流域、雅礱江流域、湟水河流域等流域的地質災害調查,進一步了解了地質災害發育的地質背景條件及誘發因素和地質災害發育分布規律,確定了流域內主要地質環境問題,總結了西部復雜山體地質災害成災模式。對四川、重慶、陝西等省特大型滑坡進行了調查和評價,查明了特大型滑坡的數量、類型與分布規律及滑坡形成的主控誘發因素,分析了特大型滑坡的演化模式與穩定性,開展了特大型滑坡災害風險區劃。在四川雅安、重慶巫山和奉節、江西、陝西延安、閩東南、雲南哀牢山等地區,建立了典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區,應用光纖感測、GPS和INSAR等高新監測技術,開展地質災害監測數據採集、傳輸、分析與發布系統等方面的示範研究,開展了群測群防技術研究與示範,取得了一系列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儀器和預警信息管理軟體等方面的重要進展。

地面沉降調查與監測工作為區域地面沉降防治提供了基礎依據。完成了長江三角洲地區、華北平原、汾渭盆地等重點地區地面沉降和地裂縫調查,建立了以基岩標、分層標和GPS、水準測量為主的區域地面沉降立體監測網路,為地面沉降與地裂縫災害監測、防治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依據,為國家和地方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地質環境保護規劃提供了技術支撐。在長三角地面沉降區,研製了真三維變系數地下水流與地面沉降耦合模型,開展了地面沉降監測與風險管理研究,針對深基坑降排水引起的工程性地面沉降問題開展了專題調查與地下水人工回灌試驗研究。在華北平原地區,對各項控沉措施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典型沉降區地面沉降和地下水開采量控制目標。建立了汾渭盆地地裂縫帶黃土流變本構模型,在流變實驗基礎上,開展了地裂縫城鎮減災示範研究。完成了京滬高鐵沿線北京至滄州段沿線地面沉降監測。

應對地震災害開展了地震地質災害應急排查與次生地質災害調查研究。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發生後,迅速組織相關人員啟動緊急啟動地震災區的遙感應急調查,及時提供地震災區遙感影像數據和解譯成果以及地質信息資,同時開展地震地質災害應急調查,為災區減災避災、災害(隱患)排查、災情評估、災後重建規劃等提供了翔實的數據資料。圍繞汶川地震地質災害重大科技問題,開展了現場調查、深部地球物理探測、GPS位移監測和相關試驗,獲得了龍門山構造帶主要活動斷裂和汶川地震地表破裂發育分布詳細調查資料,總結了地震地質災害的發育特徵及分布規律。

根據國家重大工程建設需要,開展了區域地殼穩定性調查評價。針對青藏高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開展了青藏鐵路沿線活動斷裂調查,摸清了活動斷裂基本特徵,實現高精度GPS和地應力實時觀測,確定了鐵路周緣潛在災害隱患點;編制了滇藏鐵路沿線區域地殼穩定評價分區圖,梳理了工程建設中需重視的施工災害問題。完成了河西走廊、秦巴山區和川西高原等地與西氣東輸、三峽引水濟黃、南水北調等重大工程管線相關的地區活動斷裂規律研究、地應力測量和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2008年以來,開展了北京主要活動斷裂工程穩定性評價,對關鍵構造部位進行了地應力測量與監測,揭示了北京地區主要隱伏活動斷裂的深部幾何學特徵和首都圈地區地殼淺表層現今地應力環境;開展了關中—天水經濟區、黃河上游李家峽庫區和中巴經濟走廊帶的活動斷裂調查,分析了其地質災害效應和相關重大工程地質問題;推動了南北構造帶南段活動構造體系調查。

探索推進了南方岩溶區岩溶塌陷調查。2010年以來,以珠江三角洲地區為試點,開展了岩溶塌陷調查,提出了岩溶塌陷地質災害調查工作指南。在此基礎上,推進了武漢、湘中、桂中、皖江經濟帶等地區的岩溶塌陷調查工作,初步查明了岩溶塌陷發育的現狀、類型和時空分布特點。參與了重大岩溶塌陷災害應急調查,為地方政府搶險救災及時提供技術支撐。

Ⅷ 地質災害調查工作按照精度要求可以分為哪些類型求解

①1:10萬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
②1:5萬地質災害詳細調查
③1:1萬重點城鎮地質災害調查
④根據需要,不同比例尺,地質災害專題調查。

Ⅸ 急急急!《雲南省蘭坪縣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報告》在哪裡可以找到

政府文件不是給人們的話,就算只是幾句早上吃豆腐之類的話,他也不給你看。

去搜搜最近人大會的一些信息吧。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