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立導師信息中國地質大學
⑴ 工程地質學的發展展望
21世紀可以預計的大型工程建設,如跨流域的調水工程、大型水電工程、深部露天采礦工程、地下工程、海洋工程等,其可能發生的復雜的工程地質問題,從理論到設計、施工實踐,從預測到防治,需要我們作為重要研究方向,在原有認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去創新發展,與其它多學科聯合攻關。
(1)岩、土體工程地質力學的理論方法體系還應進一步發展
工程地質力學具有我國的特色,並在工程實踐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研究岩、土體穩定性中的關鍵問題,如節理面的各種工程地質特性,區域構造應力場和工程區實測點地應力場的研究,岩體穩定性的時間尺度,根據岩體變形破壞的實例建立「地質模型」等(孫玉科)。此外還應進行工程地質技術的開發研究,包括地質探測技術,岩組物理力學測試技術,岩體變形觀測技術和變形破壞模擬實驗技術等。
(2)環境工程地質將獲得迅速的發展
目前大型工程建設涉及的環境工程地質問題很多。如大型露天開采,地下開挖,深埋長隧道工程,大型水利樞紐,地下硐室,城市垃圾的處置和衛生填埋工程等的建設,就遇到前所未有的更復雜情況。如深埋長隧道工程的開挖,需要查明其所遇到的地質災害問題的形成條件和發生機理,作出科學的評價預測。大型水域水岩相互作用導致水庫誘發地震、庫岸崩滑、大壩潰決、水庫淤積、大面積環境惡化等問題。水庫誘發地震產生的可能性及發震強度的預測難度較大。現中國學者建立了兩種震級預測的神經網路模型,具有較高的預測能力。新的動向是引入突變理論,分析水庫誘震機制,建立誘震的充要條件判據和地震能量的表達式,提出斷層帶弱化和岩體軟化效應誘震的新假說。
當前環境工程地質的研究又進一步延伸向環境地質工程,即主要研究解決和處理地質環境問題的假說和方法。90年代國際環境地質工程的熱點領域是各國城市化和資源開發中固體、液體、氣體廢棄物的排放、填埋處理以及與城市工程建設有關的環境工程問題研究。總體來說,環境工程地質還有些基本問題,如工程環境影響場問題,工程建築的適應度與環境靈敏度之間關系問題,環境容量問題,監測技術、環境綜合分析及反信息技術等問題的研究還有待深入。
(3)區域地殼穩定性的研究
目前應進一步加深對影響和制約穩定性因素的認識。如何分析、確定和量化這些因素,直接關繫到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由定性到定量方向發展的問題。近來有用分數維理論描述斷裂和地震的分形結構,耗散、渾沌和協同學等用以描述地殼結構及其動態之自組織過程及探討其內部的相關性。但這些探索尚處於初始階段。此外在技術方法方面,應大力開展深部探測、監測、遙感、計算機、制圖技術和深部地應力測試技術等應用研究,提高區域地殼穩定性諸因素的時空變化的量測精度。
工程地質學發展至今日,需要與現代系統科學理論思維相結合,尤其是非線性科學對於工程地質學的提高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黃潤秋根據系統科學原理結合工程地質的應用與實踐,提出了工程地質問題的系統分析原理。應用這些原理可以建立地質過程的機制分析-定量評價,建立過程地質模型和模擬再現,建立過程地質分級、分類系統,認識過程地質體(或環境)和人類活動相互作用,認識災害地質作用發展過程,描述地質體復雜的結構和工程地質問題過程,研究過程預報等。在工程地質學拓展到地質工程的新領域時,做好施工監測與信息反饋,這就是以監控-反饋原理為核心指導思想的「信息化施工」。總之,系統科學的引入,必將把傳統的工程地質學推向新的階段和新的水平。
主要參考文獻
王思敬.1992.工程地質學的前沿及其拓展.見:王思敬,易善鋒主編.90年代的地質科學.北京:海洋出版社,234~239.
王思敬.1997.論人類工程活動與地質環境的相互作用及其環境效應.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第8卷第1期,19~26.
王思敬,戴福初.1997.環境工程地質評價、預測與對策分析.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第8卷第1期,27~34.
毛同夏,石宏仁,張麗君.1996.區域地質環境的定量評價和預測.地學前緣,第3卷第2期,141~146.
文寶萍.1996.滑坡預測預報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地學前緣,第3卷第1期,86~92.
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1994.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中國科學院地學部.1998.中國水問題的出路.地球科學進展,第13卷第2期,113~117.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編.1995.中國環境.
馮彥勛,陳德基.1997.三峽工程前期地質研究與施工期地質驗證.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第2期,4~6.
古迅.1995.核電工程地質(一).工程地質學報,2.
孫廣忠執筆.1992.十年來我國工程地質科學成就與展望.見:中國地質學會編.八十年代中國地質科學.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00~104.
孫玉科.1995.21世紀中國大型工程與工程地質問題.工程地質學報,第3卷第4期,1~11.
孫成權,施永輝.1997.中國全球變化研究能力評價.地球科學進展,第12卷第6期,564~573.
劉東生,郭正堂,韓家懋等.1997.當前國際古全球變化研究的主要科學問題和任務——極地-赤道-極地大斷面.地學前緣,第4卷第1期,63~69.
劉傳正.1997.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和核電站選址核廢料處置的工程電站及環境地質問題.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第2期,32~34.
劉怡芬,胡瑞林,石建省等.1996.地質災害預測防治智能決策系統設計與應用.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劉樹臣.1993.第四紀全球變化地質學.見:肖慶輝,李曉波,劉樹臣等著.當代地質科學前沿——我國今後值得重視的前沿研究領域.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39~48.
朱興賢,朱錦旗.1997.蘇錫常地區地面沉降災害與經濟損失分析.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第3期,24.
許兵,牟會寵.1992.90年代礦山邊坡的主攻方向——高陡邊坡穩定性.見:王思敬,易善鋒主編.90年代的地質科學.北京:海洋出版社.243~247.
汪民,吳永峰.1996.地下水微量有機污染.地學前緣,第3卷第2期,169~175.
李秀彬.1996.全球環境變化研究中的核心領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的國際研究動向.地理學報,第51卷第6期,553~557.
吳樹仁,王瑞江.1996.地質災害與地殼穩定性有機的某些發展趨勢.地質力學學報,第2卷第3期,72~74.
吳錫浩.1993.過去全球變化研究.見:肖慶輝,李曉波,劉樹臣等著.當代地質科學前沿——我國今後值得重視的前沿研究領域.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470~473.
張之一.1990.工程地質問題的研究現狀和動向.見:中國地質學會主編.當今世界地球科學動向——中國科學家談第28屆國際地質大會,124~128.
張宗祜.1991.地質環境與環境地質.北京:地震出版社,1~4.
張宗祜,袁道先.1995.我國跨世紀的重大地學問題——環境地學發展前景.地質科技管理,第5期,60~69.
張梁,郝秀英.1995.地質災害經濟學導論.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第6卷第2期,1~11.
陳泮勤,孫成權主編.1992.國際全球變化研究核心計劃(一)、(二).北京:氣象出版社.
陳漢宗,周蒂.1997.天然氣水合物與全球變化研究.地球科學進展.第12卷第1期,37~40.
陳夢熊.1994.參加「地下水資源未來危機」國際學術會議的報導.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第6期,52~53.
陳夢熊,段永侯,哈承佑等.1998.「八五」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研究的主要成就與進展.地質科技管理,第2期,55~58;第3期,63~64;第4期,55~56;第5期,45~49;第6期,50~54.
陳夢熊.1995.環境水文地質學的最新發展與今後趨向.地質科技管理,第3期,28~35.
陳葆仁,吳吉春,劉淑雲.1994.地下水管理模型在我國實踐中存在問題的討論.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第6期,36~39.
陳毓川,張之一,項禮文等編.1997.90年代地球科學的動向——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學術報導.北京:地質出版社.
楊志法,王思敬.1996.工程地質學一個新的研究方向.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第7卷第6期,1~6.
楊學洋,陳震,劉淑琴等.1997.地球內核快速旋轉的發現與全球變化的軌道效應.地學前緣,第4卷第2期,187~191.
賀學海.1997.水資源管理模型的研究過程和發展趨勢.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第5期,24~26.
胡海濤,劉傳正.1993.區域地殼穩定性研究的後顧與前瞻.工程地質學報,創刊號,7~13.
胡瑞林,李向全,官國琳等.1999.土體微結構力學——概念·觀點·核心.地球學報,第20卷第2期,150~156.
閻世駿,劉長禮.1996.城市地面沉降研究現狀與展望.地學前緣,第3卷第1期,93~98.
施德鴻.1990.從應用地學與基礎研究看水文地質學的發展現狀與趨勢.見:中國地質學會主編.當今世界地球科學動向——中國科學家談第28屆國際地質大會.116~124.
錢祥麟.1997.固體地球科學與全球變化研究.地學前緣,第40卷第1-2期,71~75.
費瑾.1996.地下淡水資源管理研究的發展方向.地學前緣,第3卷第2期,156~160.
徐衛亞,孫廣忠.1992.地質災害學.見:90年代的地質科學.北京:海洋出版社,253~257.
殷躍平,胡海濤,康宏達.1993.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專家系統(CKUSTAB)及其在黃河黑山峽大柳樹壩址中的應用.見:地礦部環境地質研究所主編.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論文集.北京:地震出版社,100~112.
殷躍平,張穎,康宏達等.1996.全國地質災害趨勢預測及預測圖編制.第四紀研究,第2期,123~129.
柴育成,田興有,馬福臣.1997.中國的「過去全球變化」(PAGES)研究躍居世界前列.科學通報,第42卷第15期,1679~1680.
郭亞曦.1997.國際全球變化計劃與世界數據中心的聯合行動——1997年聯合數據會議及其啟示.地球科學進展,第12卷第6期,574~580.
郭進義,洪業揚.1998.過去全球變化研究中環境地球化學進展.地質科學,第33卷第3期,374~379.
黃潤秋.1997.現代系統科學理論與工程地質系統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第1期,1~6.
熊尚發,丁仲禮,劉東生.1998.第四紀氣候變化機制研究的進展與問題.地球科學進展,第13卷第3期,265~270.
籍傳茂,王兆馨.1996.區域地下水資源研究的進展和前沿問題.地學前緣,第3卷第2期,147~155.
Broecker W S,Denton G H.1989.The role of ocean-atmosphere recoganizations in glacial cycles.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2465~2501.
Chen Mengfang,Soulsby C.1998.英國地下水保護戰略.見: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論文集(第22卷),水文地質.北京:地質出版社,205~209.
Chin-Fu Tsang,Yvonne W.Tsang.1996.Research Directions in Hydrogeology.地學前緣,第3卷第1期,43~48.
Chin-Fu Tsang.1998.低滲透性岩層水文地質問題的討論.見: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論文集(第22卷),水文地質.北京:地質出版社,85~89.
Dansgaard W S,Johnsen S J,Clausen H B,et al..1993.Evidence for general instability of past climate from a 250-kyr ice-core record.Nature,364:218~220.
1996 Geoscience Highlights(Hydrogeology).Geotimes,1997,Feb.,37.
1997 Geoscience Highlights(Hydrogeology).Geotimes,1998,Feb.,38~3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ater and the Environment:Development Issues for the 21st Century.Dublin Statement on Water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Dublin,1992.
Song X D,Richards P G.Seismological evidence for differential rotation of the earth』s inner core.Nature,1996,382:221~224.
Vrba J.1998.地下水保護的戰略、政策及管理.見: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論文集(第22卷),水文地質.北京:地質出版社,199~204.
⑵ 尋求中國礦業大學安全工程碩士導師聯系方式
何學秋 教授 礦業安全工程 博士生導師
安全科學理論
礦井瓦斯防治
王德明 教授 礦井通風與防滅火 博士生導師
安全科學理論與技術
林柏泉 教授 礦井瓦斯防治 博士生導師
氣體與粉塵爆炸
安全管理理論
安全科學
程遠平 教授 礦井瓦斯防治 博士生導師
建築火災防護理論及工程應用
王恩元 教授 煤礦安全 博士生導師
安全監測與監控技術
礦井瓦斯和煤岩瓦斯動力災害
蔣曙光 教授 礦井通風與防滅火 博士生導師
礦井瓦斯防治理論與技術
安全監測與監控技術
陳開岩 教授 礦井通風系統優化 博士生導師
礦井通風可靠性
安全管理信息系統
李增華 教授 礦井瓦斯防治技術 博士生導師
礦井火災
羅新榮 教授 礦井風網監控理論與技術 博士生導師
礦井熱環境評價與降溫技術
礦井瓦斯防治理論與技術
安全管理科學
安全科學理論與技術
楊勝強 教授 礦井通風與防塵 博士生導師
瓦斯抽采與防治
煤自燃火災
蔣承林 教授 礦井瓦斯防治 博士生導師
煤與瓦斯突出機理及防治
周 延 教授 火災安全科學與理論 博士生導師
地下火災科學
周福寶 教授 礦井通風與安全 博士生導師
劉貞堂 教授 礦井通風與安全 碩士生導師
安全科學
含瓦斯煤岩動力災害監測及防治
朱國慶 教授 建築火災防護理論與工程應用 碩士生導師
消防工程
秦波濤 教授 礦井通風與防滅火 碩士生導師
張人偉 副教授 火災防治理論與技術 碩士生導師
通風與空調技術
消防工程
左樹勛 高級工程師 通風與空調 碩士生導師
季經緯 副教授 火災科學與消防工程 碩士生導師
火災防護理論
賈福音 高級工程師 礦井安全運輸與提升 碩士生導師
李建明 副教授 礦井通風與安全 碩士生導師
翟 成 副教授 礦井瓦斯防治 碩士生導師
吳佂艷 副教授 礦井通風與安全 碩士生導師
李忠輝 副教授 安全監測與監控技術 碩士生導師
礦井瓦斯和煤岩瓦斯動力災害
魏連江 副教授 礦井通風與安全 碩士生導師
劉玉德 副教授 採煤方法 兼職碩士生導師
王玉懷 教授 采礦與安全 兼職碩士生導師
李永軍 副教授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礦山地質 兼職碩士生導師
尹尚先 教授 礦井防治水 兼職碩士生導師
漆旺生 教授 礦井通風與安全 兼職碩士生導師
馬尚權 教授 安全科學 兼職碩士生導師
陳學習 副教授 安全科學與技術 兼職碩士生導師
程根銀 教授 安全科學與技術 兼職碩士生導師
http://safe.cumt.e.cn/news.asp?cat_id=16 這些事導師及研究方向
上邊是網址 你打電話咨詢 導師電話大部分網上沒有 我們學校的老師很好 你問了 他肯定都會發給你的打 這個電話 外地加 徐州區號 83590593 科研副院長辦公電話 就是管招生的
⑶ 地質大學出過什麼傑出人士或名人
楊遵儀教授(1908.10— ),男,廣東揭陽人,中共黨員,九三學社社員,1939年任教授,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著名的古生物學家。193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地學系,1939年獲美國耶魯大學理學博士學位。長期從事地質學特別是地層學和古生物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先後執教於中山大學、清華大學和北京地質學院。歷任中山大學地質系主任兼兩廣地質調查所所長,北京地質學院副總務長,專修科主任,水文系、石油系、地質測量及找礦系、地質系主任;中國古生物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地質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地質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科學通報》、《古生物學報》的編委,《地質學報》、《地層古生物論文集》的副主編和《Stratigraphy and Paleontology of China》 的主編;九三學社中央顧問;美洲地質學會終身榮譽會員,美國耶魯大學Sigmay Xi榮譽會員;國際地科聯地層委員會岡瓦納地層分會委員。
主編了《古生物學教程》、《古生物學》和《古生物地史學》教材。其中1980年與郝詒純教授合作再次主編的《古生物學教程》獲國家教委全國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與程裕淇、王鴻禎教授合著的《The Geology of China》由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外學者四人合編的《Permo——Triassic Events in the Eastern Tethys》和《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環太平洋事件及其全球對比》(英文)先後由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還著有《貴州中部中、上三疊統腕足類》;合著《南祁連山三疊系》(1983)、《華南二疊—三疊系界線地層及生物群》(1987)、《桃李滿天下》(1993)等9部專著和60餘篇論文。
80年代初與殷鴻福、張克信、吳順寶等合作研究《全球二疊-三疊系界限層型(GSSP)浙江省眉山剖面》去年被定為國際「金錘子」獲2001年國內科技十大新聞。
參加編著的《中國地層概論》獲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一等獎,主持的《南祁連山的三疊系》獲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二等獎,《華南二疊—三疊系界線地層及生物群》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1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1991年起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1997年獲第五屆李四光地質科學榮譽獎。同年還獲得何梁何力科技進步獎。被錄入《中國科學家傳記大詞典》和《中國科技名人錄》。
王鴻禎教授(1916.11— ),男,山東蒼山人,中共黨員,1950年2月任教授,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著名的地質學家和地質教育家。193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地質系,1947年獲英國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兼秘書長、北京地質學院副院長、武漢地質學院院長;中國古生物學會理事長,國際地科聯地質科學史委員會副主席、第六屆全國人民政協委員、第七、八屆全國人民政協常務委員、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參議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地質博物館名譽館長,中國地質學會及中國古生物學會名譽理事、中國民主促進會顧問。
研究領域包括古生物學、地層學、古地理學、前寒武紀地質學、大地構造學和地質學史。在地層古生物和古地理方面,建立了四射珊瑚的系統分類和演化階段,將沉積相與構造背景相結合,區別不同的古地理格局與古構造框架,主編出版了《中國古地理圖集》;提出了層序地層的分類級別體系及其與天文周期之間的可能聯系,出版了《中國層序地層研究》;在大地構造方面,提出了構造名詞體系和中國及全球的構造單元和構造階段的劃分,提出了以泛大陸為準的大陸聚散周期,進行了全球古大陸再造研究,提出了地球演化中可能曾發生階段性有限膨脹的設想,由此形成了全球構造活動論和歷史發展階段論相結合的地球史觀。地質學史方面,提出以學科史和學科思想史為主要研究方向,主編出版了《中國地質科學五十年》。發表論文180餘篇,出版專著、文集、圖集和教材20餘種。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技術進步獎(1994),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特別獎(1996)。
趙鵬大教授(1931.5— ),男,滿族,遼寧清源人,中共黨員,1980年任教授,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國際高等學校科學院院士(1995),地質勘探學家、數學地質學家。195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學系,1958年在莫斯科地質勘探學院研究生畢業並獲副博士學位。長期從事礦產普查與勘探、數學地質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現任中國地質大學校長,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名譽校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及地質勘探、礦業、石油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國地質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地質學會地質教育研究分會會長、礦產勘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數學地質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九屇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國際定量地層委員會表決委員,IAMG雜志《不可再生資源》(Nonrenewable Resources)編委及IAMG雜志《計算機與地學》(Computers and Geosciences)通訊編委,《中國地質大 學學報——地球科學》主編。曾任國際地質數據委員會亞洲地區代表、國際數學地質協會專門委員。
⑷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在構造地質、新構造與地質災害、地應力與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油氣地質及礦田構造、第四紀地質與環境等研究領域具有專業優勢。國際工程地質與環境協會(IAEG)新構造與地質災害專委會、中國地質學會地質力學專業委員會、第四紀地質與冰川專業委員會和古地磁專業委員會掛靠在本所,主辦學術刊物《地質力學學報》。
2008年承擔各類項目總計182項,其中國家(科技部)科技項目2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7項,國土資源部項目18項,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19項,其他類項目100餘項。
2008年承擔各類科研項目總經費9568萬元。其中,國家(科技部)科技項目經費3908萬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經費195萬元;國土資源部項目經費993萬元;地質大調查項目經費2736萬元;其他類項目(包括所長基金及橫向項目)經費1735萬元。
2008年有12項科技成果通過專家評審和驗收,其中地調項目評審成果7項,6項優秀,1項良好;自然基金項目5項通過結題驗收。本所作為第二獲獎單位和第三獲獎單位獲得2008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項,作為第二獲獎單位獲2008年度河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本所青藏高原新構造與古大湖研究成果入選2008年度中國地質學會十大地質科技成果;阿爾金山東段鐵礦找礦新進展被評為2008年度中國地質科學院十大科技進展。2008年發表各類學術論文115篇,出版專著4部。
副所長趙越研究員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何長虹高級工程師
副所長李貴書研究員
所長龍長興研究員
2008年度主要科研成果
滇藏鐵路沿線地殼穩定性調查評價:屬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主要完成人員:張永雙、胡道功、吳中海、張加桂、吳樹仁、趙希濤、蔣良文、郭長寶、石菊松等。項目組開展了滇藏鐵路沿線第四紀地層對比研究,首次編制了鐵路沿線及周邊夷平面分布圖,對區內51條活動斷裂(帶)的展布、最新活動時代、分段性和活動方式等進行了研究和總結,對與鐵路相交或近距離平行的20條活動斷裂進行了重點調查、探槽揭露和取樣測試,重新釐定了鐵路沿線14條重要的晚更新世以來的活動斷裂。對可能遇到的地質災害和重大工程地質問題進行了系統調查和預測評價,深入研究了鐵路沿線特殊岩土體的主要工程地質特性,提出了實用性的工程判別指標。綜合活動斷裂、地震活動、地熱場、構造應力場、地形變場、工程地質岩組及地質災害等因素,採用基於Arc GIS的信息加權疊加方法,開展了滇藏鐵路沿線地殼穩定性綜合評價和工程近期規劃段工程地質穩定性綜合評價,提出了線路比選和優化方案,在指導鐵路選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瀾滄江斷裂帶
項目組人員在進行斷裂測量
技術人員在柴達木盆地獅子溝沙山安裝微地震台站設備
技術人員在安裝微地震台站
微地震台陣網天然地震層析成像技術應用:屬中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負責的柴達木盆地油氣資源戰略調查及評價(XQ-2004-01)全國油氣資源戰略選區調查與評價項目的課題之一,主要完成人員:王小鳳、馬寅生、馮梅、安美建、史大年、陳宣華、區明益、王連慶、霍光輝、李會軍、范桃園、李國岐、田曉娟、張西娟、蔣榮寶、李麗。總體目標任務是運用微地震台陣網天然地震層析成像技術進行英雄嶺凹陷及周邊地區深層地質構造解析,結合柴達木盆地西部地、物、化、遙資料綜合分析,探索復雜地形區深部構造勘探的新方法。經過艱苦的野外施工、數據採集、數據處理、波速反演和地質解釋,首次在國內將微地震台陣網天然地震層析成像技術應用於油田深部構造探測,在國內沒有可借鑒實例的條件下,經過近4年的引進—吸收—再創新的實踐,初步建立了中等尺度微地震台陣網深部構造探測的技術方法體系;建立了運用微地震台陣網進行中等尺度構造探測的台站部署原則、記錄參數選取、高質量數據採集標准和數據處理工作流程;確立了中等尺度天然地震層析成像速度結構反演的工作流程和成果圖件;初步形成中等尺度天然地震層析成像結果地質解釋的准則;獲得了自然條件惡劣、地形地貌復雜、人工地震難以實施的柴西獅子溝—游園溝地區、乾柴溝—鹹水泉地區的深部構造信息;在油氣資源評價新技術方法研究方面取得顯著進展。其成果曾被評中國地質科學院2006年十大科技進展。
獅子溝地區地震反射剖面速度結構圖
東部疊合盆地深層油氣成藏潛力評價:屬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成果為優秀等級。主要完成人員:龍長興、周新桂、張林炎、劉和甫、范昆、李濤、王宗秀、肖偉峰。項目組以地質力學理論為指導,多學科結合,對渤海灣—南華北盆地深層油氣成藏潛力進行了系統研究。認為盆地形成演化主要受緯向構造體系和新華夏構造體系聯合復合控制。首次提出了渤海灣—南華北盆地深部存在多層次滑脫拆離,晚中生代—現今為統一伸展背景下形成的盆—山變形系統的新模式;首次編制了渤海灣—南華北盆地1:100萬前古近系和前侏羅系地質圖,研究了中生代以來盆地疊加改造對古生界油氣成藏的影響;首次編制了渤海灣—南華北盆地1:200萬上、下古生界生儲蓋組合分布及其自生自儲油氣成藏潛力評價圖,並結合3次資評、深層油氣勘探及成藏必要條件,圍繞「有效生烴區和有利保存單元」兩個核心問題,評價了深層油氣成藏潛力,明確指出了深層油氣有利勘探區帶。
吉黑東部山區內生金銅礦床找礦模型研究:屬中國地質調查局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主要完成人員:孟憲剛、邵兆剛、朱大崗、王津、韓建恩、余佳。經過野外調查與室內綜合研究,本項目取得以下進展:查明了區域構造體系及其在歷史演化過程中的控岩控礦作用,吉黑東部豐富的內生金銅多金屬礦產的成岩成礦過程主要受新華夏系、緯向系、經向系和北西向構造帶控制。劃分了吉黑東部岩石圈單元和成礦區帶,在本區進行了構造帶礦化特徵對比,構造層含礦性與構造演化階段對比,劃分了構造成礦序列。構建了本區宏觀的構造動力成岩成礦三維地質模型,在宏觀構造動力成岩成礦三維地質模型中,簡述了金銅礦成岩成礦物質來源及過程。對典型礦床進行構造控礦分析,根據X光岩組和磁組構分析,進行了分階段的運動學、動力學分析工作。總結了本區最特徵的構造控礦類型,修正、完善、建立了8個控礦類型和模型,首次建立了吉黑東部地區的有限單元法數學模型和該區金銅礦床找礦模型。
華北北緣東西向右旋逆沖斷層帶考察
專家組驗收項目成果現場
小西南岔金銅礦北山礦脈與礦石產狀
九三溝銅金礦床礦化脈
青藏鐵路活動斷裂調查與監測:屬地質調查工作項目,項目負責人為吳珍漢研究員,項目成員包括胡道功研究員、吳中海副研究員、王雙緒研究員、彭華研究員、陳群策研究員、苗放教授、王連捷研究員等。相關成果入選2006年度中國地質科學院十大科技進展。對庫賽湖斷裂、西大灘斷裂、溫泉盆西邊界斷裂、安多盆北邊界斷裂、崩錯斷裂、谷露盆西邊界斷裂及當雄—羊八井活動斷裂,通過高解析度遙感解譯、斷錯地貌分析、探槽工程揭露和高精度測年,揭示了晚更新世與全新世斷裂活動期次、運動速率和古地震周期。在拉薩地塊中段沿青藏鐵路建立由15個測點組成的GPS觀測區域網,完成3期GPS測量,為分析青藏鐵路沿線現今地殼運動和斷層速率積累了高精度實測資料。完成西大灘180m、五道梁150m、安多120m、羊八井300m、曲水150m地應力鑽探和水壓致裂法地應力測量,獲得青藏高原不同地塊地應力隨深度變化曲線;建立西大灘體應變綜合監測站、安多體應變綜合監測站、羊八井體應變綜合監測站、曲水三分量應力綜合監測站,實現了監測數據遠程自動傳輸,初步建成青藏鐵路沿線應力應變綜合監測系統。運用三維有限元數值模擬方法和ANSYS軟體,計算分析了斷裂誘發移動冰丘的形成機理、災害效應及工程影響;發現83道班移動冰丘與錯那湖沙害等災害隱患,為青藏鐵路沿線地質災害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據。項目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4篇,包括國際核心期刊論文3篇,出版專著1部。
安多盆地北部活動斷層探槽剖面照片
項目成員沿青藏鐵路開展冬季野外觀測
吳珍漢研究員參加青藏鐵路通車典禮
青藏高原東緣第四紀環境調查與評價:屬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完成人員:趙志中、王書兵、喬彥松、王燕、徐剛、傅建利、李朝柱、姚海濤、劉宗秀、蔣復初、錢方、彭陽、李永昭、牟傳龍、徐建民。成果如下:
(1)通過調查,若爾蓋土地沙化呈近南北向分布,主要位於山前沖洪積台地及山間盆地中。分析沙化因素,自然與人為因素的影響幾乎是同等的,降水和風速是草地沙化自然因素的主因素,在人為因素中以人口和牲畜量及開墾規模為主,提出對策建議。
(2)川西黃土紅土磁性地層均出現了B/M 界限以及賈拉米洛事件,川西黃土在空間上具有很好的對應關系。川西黃土兼具風塵和冰川特徵,說明物質主要源於青藏高原及其周緣的冰水沉積物。紅土成因分析說明其為風塵成因。
(3)昔格達古湖主要形成於高斯期,青藏高原東緣大湖階段形成約4-3Ma BP。典型剖面記錄了5個旋迴,15個階段,有機碳記錄了涼→暖的9個古氣候變化階段,孢粉和同位素分析也記錄了4-2.6Ma BP間古氣候環境周期變化規律。
甘孜黃土剖面與磁性地層
項目組成員在野外合影
測量黃土地層剖面
西氣東輸西段(玉門—武威)地殼穩定性調查評價:屬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主要完成人員:陳柏林、張永雙、劉建民、董誠、彭華、劉建生、王春宇、吳乃芬等。取得主要進展:
研究表明祁連山北緣斷裂、河西走廊中西段盆地內斷裂、龍首山南緣斷裂和阿爾金斷裂東段等斷裂屬於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動斷裂。發現高台車站斷裂、新民堡斷裂等是祁連山北緣前展式逆沖推覆構造中最前緣斷裂,形成時代最新、全新世活動性最強。首次獲得肅北當今山口現今地應力數據,特別是肅南地震和民樂地震前後的地應力值變化的寶貴資料。通過14個地區穩定性評價因素的量化,計算了區內128個評價單元的綜合評價參數,劃分了3個極不穩定—不穩定區、2個次不穩定區。針對西氣東輸管線穿越極不穩定區的實際情況,提出「在新民堡、高台車站活動斷裂、豐樂活動等地段進行必要的現今地應力監測和位移速率監測」的建議。
西氣東輸西段(玉門—武威)地質構造略圖
西氣東輸西段(玉門—武威)地殼穩定性綜合評價圖
西部地區主要沉積盆地形成演化及油氣資源富集成藏規律綜合研究(柴達木部分):屬中國地質調查局綜合研究類項目,主要完成人員:王小鳳、馬寅生、陳宣華、李會軍、王連慶、馮梅、李國歧、武紅嶺、蔣榮寶、李麗、安美建、田曉娟、王治順、李中堅、王寶瑜、張梓歆、郭輝、尹成明、彭德華、江波。
主要進展:從柴達木盆地地質構造特徵及其演化歷史、石炭系地層特徵與岩相古地理、構造應力場、流體勢場和油氣分布規律與油氣資源前景四個方面對盆地形成演化及油氣資源富集成藏規律進行了綜合研究。劃分了柴達木盆地構造體系,明確了盆地大地構造歸屬;編制了盆地及其周邊地區石炭紀各門類生物地層對比表,進行了石炭系地層劃分與對比;編制了盆地地質構造系列圖件;開展了盆地應力應變測量和構造應力場模擬研究;對石炭系、中新生界油氣分布規律與油氣資源前景進行了綜合評價。2008年12月27日,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對項目成果進行評審,結果為優秀。
柴達木盆地盆地內向斜構造
項目組人員在盆地內進行現場考察
⑸ 中國地質大學招收區調研究方向委培碩士學位研究生始末
顧德林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 世紀 90 年代,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建設迅速發展的需要,以 1∶ 5 萬區域地質調查為主的基礎地質研究任務日趨繁重。為緩解當時區調隊伍中較高層次的中青年技術人才的短缺,使新頒布的行業標准 《區域地質調查總則 ( 1∶ 50000) ( DZ/T001—91) 》更好地實施,不斷提高區調圖幅質量和區域地質研究水平,原地質礦產部直屬單位管理局和教育司委託中國地質大學 ( 北京和武漢) 招收區域地質調查研究方向的代培碩士學位研究生,先後共招兩期,分別於 1996 年、1999 年畢業。這些畢業生在區調行業為提高我國區域地質研究水平和區域地質調查質量起著重要作用。這次招收委託代培碩士學位研究生的實踐,為中國地質大學招收大批委培生提供了經驗,亦為中國地質大學後來招收工程碩士研究生打下了基礎。
一、招生背景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國陸續開展了 1∶ 100 萬和 1∶ 20萬區域地質調查工作,當時採用的填圖工作方法基本是學習蘇聯的。局部地區也開展了1∶ 5萬區域地質填圖,其工作方法也是從蘇聯學來的。隨著地質科學的發展,歐美地質科學和地質填圖方法都處於國際領先水平。1986 年,原地礦部設立了 「1∶ 5 萬區調中地質填圖方法研究」項目,並列入部 「七五」重點科技攻關第十六項 ( 編號 86016 -02) ,開展我國花崗岩、變質岩、沉積岩發育區的 1∶ 5 萬區調填圖方法研究並委託原地礦司 ( 後改名直管局) 負責織組實施。項目研究的指導思想和目標是: 「把當代地質科學領域中的新理論、新觀點、新技術和新方法運用到區域地質調查中,改革傳統的區調填圖方法。在既充分借鑒和吸收國外有關的先進填圖方法,又包容我國自己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選擇典型試驗區進行填圖實踐和研究,突破目前地質填圖方法的技術難點,總結和創立一套適合我國特色的花崗岩區、變質岩區和沉積岩區地質填圖方法,以填制出新一代的地質圖,趕上和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進一步提高我國區域地質研究程度和水平。」經過 4 年廣泛、深入的研究和典型區專題實踐,提出了一套適用於沉積岩、岩漿岩和變質岩區的 1∶ 5萬地質填圖方法體系,其最大特點在於: 把當代地層學、沉積學、岩漿岩石學、變質岩石學、變質地質學和構造地質學等學科的先進理論與 1∶ 5 萬區域地質填圖緊密結合融會貫通,在學術理論上和 1∶ 5 萬區域地質填圖的實踐上都具有深遠意義和實用價值。在項目進行的後期,這套填圖工作方法在全國 1∶ 5 萬區調填圖中推廣,同時原地礦部按照新填圖方法制定了 1∶ 5 萬區域地質調查的行業規范——— 《區域地質調查總則 ( 1∶ 50000) ( DZ/T001—91) 》,全國區調行業學習新方法、應用新方法形成了熱潮,我國的基礎地質研究和區域地質調查質量正向著新的水平邁進。
「區域地質調查是有計劃有步驟地通過系統的地面地質填圖、遙感地質解釋、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同位素年齡測定、岩礦測試、古生物 ( 包括微體古生物) 鑒定等綜合研究手段,闡明區域地質構造、地層、岩石、岩漿活動等基本特徵及其與礦產的關系,為礦產普查提供方向和依據,為工農業建設、科學研究和教學等提供可靠的基礎地質資料。」這是一項既具專業性又具綜合性的工作,要求進行區調工作的技術人員要具有扎實的基礎地質理論和較強的綜合研究能力,還要具有較多的野外工作經驗。但在 20 世紀 90 年代初期參加區調工作的部分技術人員技術水平不夠理想,基礎地質理論掌握較弱,吸收國內外先進理論和技術較慢,綜合研究能力較差,且野外實踐經驗較少。
「七五」末,原地礦部決定,到20 世紀末完成200 萬 km2面積的1∶ 5 萬區調。要完成這一戰略目標是相當困難的。為實現這一目標,原地礦部直管局加大了部署。不但省區調隊進行 1∶ 5 萬區調,有些勘探隊亦進入區調行列,進行 1∶ 5 萬區調。同時一些地質院校也參加 1∶ 5 萬區調工作。我有幸自 1989 年開始,步入 1∶ 5 萬區域地質調查工作,為了盡快掌握地質填圖方法和管理要求,經常參加一些 1∶ 5 萬區調項目的設計審查、野外驗收和最終驗收,學習新、老區域地質調查方法和區域地質調查管理。同時亦了解了這些單位參加區調工作的技術人員的基本情況。
二、籌備和招生
1992 年秋,部直管局區調處在西安召開秦嶺造山帶填圖經驗交流會,我參加了會議。會間原地礦部直管局區調處陳克強處長徵求我對當時區調工作的意見時,我談了兩個問題,其一是勘探隊進行 1∶ 5 萬區調的圖幅質量問題; 其二是參加 1∶ 5 萬區調的部分技術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特別是較高層次中青年技術人才嚴重短缺。陳處長問我有什麼辦法解決第二個問題時,我說 「你出錢,我出力,培養一部分較高層次中青年技術人才,然後由他們再帶動他們的隊友,逐漸提高區調技術人員的素質。」我解釋為: 採取委託代培碩士研究生的辦法培養區調隊的項目技術負責和填圖組組長,這些學員畢業後回原單位參加1∶ 5萬區調工作,可以擔任 1∶ 5 萬區調項目技術負責,或者擔任項目負責人,甚至可擔任區調隊的區調質量管理工作。難題是培養經費問題,但也有解決的渠道。例如國家下撥給地礦部 1∶ 5 萬區調地勘經費平均費用為 28 萬元/幅,而撥給地質院校的地勘費為 22 萬元/幅,其餘 6 萬元是作為人工費扣除了。可將院校參加區調的圖幅經費扣除的人員工資部分( 每幅圖 6 萬元) 作為培養經費。招生名額請部教育司向教育部申請增加委培生名額。陳處長當場就和我討論了具體工作步驟和招生單位。我提出,中國地質大學 ( 北京和武漢)是地質礦產部的直屬院校,由我們先招生試點,待條件成熟 ( 資金和招生名額) 後再擴大到其他院校。中國地質大學 ( 北京) 主要招收北方的學員,而中國地質大學 ( 武漢)則招收南方的學員。當晚,我和參加會議的索書田老師草擬了招生簡章和培養方案。回京後,我向區調所所長譚應佳教授、系主任吳正文教授和教務處做了匯報,他們都同意和支持這項工作,中國地質大學區調所和教務處對招生簡章和區域地質調查研究方向委託代培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進行了充分討論和修改,並向部教育司提出招生申請。期間,陳克強處長到部教育司和直管局就委培生的招生和培養經費的落實做了大量具體工作。
經過多方努力,於 1993 年 6 月 20 日地礦部直管局和教育司聯合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礦局 ( 廳) 發出 《關於招收區域地質調查研究方向委託代培碩士學位研究生函( 地直函 [1993] 052 號) 》,文中強調: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建設迅速發展的需要,以 1∶ 5萬區域地質調查為主的基礎地質研究任務日趨繁重。為緩解現有區調隊伍中較高層次的中青年技術人才短缺,使新頒布的行業標准 《區域地質調查總則 ( 1∶ 50000) 》 ( 編號 DZ/T0001—91) 更好地實施,不斷提高區調圖幅質量和區域地質研究水平,上一個新台階,經研究,從1993 年8 月起,由中國地質大學 ( 北京和武漢) 招收20 名區域地質研究方向的委託代培碩士學位研究生。經費由部 「八五」後 3 年新增該校 4 個圖幅 ( 北京和武漢各 2 個圖幅) 的費用基礎上,每幅再增加 6 萬元 ( 共 24 萬元) 解決。文件的兩個附件是招生簡章和區域地質調查研究方向委託代培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附件一:
招生簡章
經地礦部教育司批准,部直管局同意,中國地質大學 ( 北京) 和中國地質大學 ( 武漢) 於 1993 年招收區域地質調查研究方向委託代培碩士學位研究生各 10 名。
研究方向: 區域地質調查
學制: 2 ~3 年
招生對象與條件: 各地礦局 ( 廳) 區調隊技術骨幹。本科畢業,具有 4 年以上 ( 含 4 年) 實踐經驗,工作能力強,有一定外語基礎,身體健康,年齡 45 歲以下。
招生辦法:
1. 由兩名高級職稱同行專家推薦,經省地礦局 ( 廳) 及所在單位政審合格、批准。各個省局 ( 廳)推薦 2 名。
2. 推薦由各省局 ( 廳) 向兩校統一辦理,並隨寄體檢表,本科 ( 含函授本科) 畢業證書復印件及推薦書,政審材料,於 1993 年 7 月 10 日前寄往校教務處 [東北、西北、華北及山東省報名材料寄中國地質大學 ( 北京) ; 中南、西南、華東 ( 除山東省) 報名材料寄中國地質大學 ( 武漢) ]。
3. 被推薦者參加由學校單獨命題的入學考試,考前參加外語、數學、政治及專業基礎的補習班。入學考試合格者,錄取為委託培養碩士研究生,入學時間由 1993 年 8 月算起。
4. 經費: 在校期間的培養費、完成生產與學位論文各項費用及野外津貼等全部費用,由部 「八五」後 3 年新增給學校的 4 幅圖的費用基礎上,每幅再增加 6 萬元,即按 28 萬元/幅全額下達。學生在校期間的工資、書報費、醫療費、探親費、福利等待遇由原單位負責。
中國地質大學 ( 北京) 中國地質大學 ( 武漢)
一九九三年六月十四日
附件二:
區域地質調查研究方向委託代培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
具有扎實的岩石、地層、構造及礦產等基礎地質理論,系統掌握區調中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熟練運用一門外國語閱讀專業文獻,具有區調生產、科研能力及組織管理能力,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級區調人才。
二、學制與教學安排
學制: 兩年半
教學安排 ( 見下表)
教學安排表 ( 委託代培研究生) ( 初定)
第二學期末進行專題報告。
學位進修生第一學年在校學習,修滿規定的課程並取得相應的學分。
三、研究方向
根據委託單位需要及區調圖幅的具體情況,圍繞總的培養目標,設立岩石學、地層學、構造學及礦產等研究方向,初步擬定為:
岩石學方向:
1. 沉積岩岩石學 2. 變質岩岩石學 ( 含顯微構造) 3. 岩漿岩岩石學
地層學方向:
4. 地層古地理學 5. 沉積古地理學 6. 生物地層學
構造學方向:
7. 區域地質力學 8. 岩石流變學 9. 遙感構造地質學
10. 區域構造學 11. 構造地質學
礦產地質方向:
12. 金屬礦產 13. 非金屬礦產
四、課程設置
碩士學位必須修滿 30 ~ 32 個學分,其課程設置分公共必修課、學位必修課、選修課及讀書報告。具體課程設置如下:
公共必修課 ( 13 學分)
1. 馬列主義理論課 90 學時 4 學分
2. 第一外國語 160 學時 6 學分
3. 應用數學 60 學時 3 學分
學位必修課 ( 7 學分)
1. 1∶ 5 萬區調規范及區調管理 20 學時 1 學分
2. 沉積岩區地質與填圖 20 學時 1 學分
3. 花崗岩區地質與填圖 20 學時 1 學分
4. 變質岩區地質與填圖 20 學時 1 學分
5. 現代構造學 30 學時 1. 5 學分
6. 地質構造變形分析 30 學時 1. 5 學分
選修課 ( 選滿 8 ~10 學分)
1. 演算法語言 80 學時 4 學分
2. 應變測量與分析 30 學時 1. 5 學分
3. 顯微構造學 30 學時 1. 5 學分
4. 岩石流變學 30 學時 1. 5 學分
5. 地層學新理論、新方法 40 學時 2 學分
6. 沉積岩專題 30 學時 1. 5 學分
7. 岩漿專題 30 學時 1. 5 學分
8. 岩漿動力學 30 學時 1. 5 學分
9. 變質岩專題 30 學時 1. 5 學分
10. 金屬礦產地質專題 30 學時 1. 5 學分
11. 非金屬礦產地質專題 30 學時 1. 5 學分
12. 現代測試方法簡介 20 學時 1 學分
13. 岩石化學在區調中的應用 30 學時 1. 5 學分
14. 遙感在區調中的應用 30 學時 1. 5 學分
15. 物探方法在區調中的應用 20 學時 1 學分
讀書報告 ( 2 學分)
在學習期間必須完成 1 篇讀書報告。讀書報告圍繞論文選題作文獻綜述。讀書報告公開宣讀,通過後取得 2 學分。
五、野外地質調查、科學研究與學位論文
參加 1∶ 5 萬區調圖幅的踏勘、剖面測制、填圖及專題研究與野外驗收全過程。加強實踐性環節,結合專題研究,廣泛收集資料,參加樣品測試與成果分析處理,在此基礎上完成學位論文的編寫。
中國地質大學 ( 北京) 中國地質大學 ( 武漢)
一九九三年六月十四日
文件下達後,各省開始報名,由於當時正處於地質行業最不景氣的時期,加之正值夏天,區調技術骨幹正在野外工作,報名工作直到 9 月中旬結束。材料到達後,中國地質大學和區調處一起進行了審查,最後確定 8 名學員入學。他們是青海區調綜合地質大隊 2名,甘肅地質科學研究所 1 名,甘肅第一地質隊 1 名,河北區調研究所 2 名,遼寧區調隊1 名,黑龍江第一區調大隊 1 名。這 8 名學員都為男生,都是 20 世紀 80 年代的本科畢業生或函授本科畢業生。在原單位都參加過 1∶ 5 萬區調工作,有些還參加過 1∶ 20 萬區調,大部分都為項目的正、副技術負責人,個別為填圖組組長,野外地質調查經驗豐富。學員於 1993 年 9 月中旬入學。至此,中國地質大學第一屆委培區調研究生班招生工作圓滿結束。
三、培 養
1. 補課
按照部教育司批準的區域地質研究方向委託代培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 以下簡稱培養方案) ,學員入學後就應編入碩士學位研究生班按課表進修碩士生課程,但這些學員尚未進行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當時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科目有外語、數學 3、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由於這批學生長期從事野外地質調查,外語、數學由於長期不用而生疏,其專業知識雖然都在用,但讓他們完整地答題還是有一定困難的。為了確保這些學員能通過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我們調整了教學計劃,專門安排基礎課教員對他們進行外語、數學補課,並根據他們的需要,進行了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輔導。經過學員和老師們 3 個多月的共同努力,這些學員都順利地通過了碩士研究生的入學考試,真正取得了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的資格。
2. 導師選擇
導師的安排採取學員選擇和安排相結合的原則,考慮的因素包括學員想側重的專業和實習地點的安排。當時中國地質大學正在進行的 1∶ 5 萬區調的圖幅共 5 幅圖,其中由宋鴻林、李志忠兩位教授負責的河北省 1∶ 5 萬興隆幅和六道河幅,區內除主要為中、新元古代的沉積地層外,還有變質岩區,構造也較復雜; 另一個測區在山東省中部,沂水縣城以北地區,共 3 幅 1∶ 5 萬圖幅,區內水、火、變齊全,沂沭斷裂帶 ( 郯廬斷裂的山東部分)在測區內通過。這 3 幅圖區調,由我負責,聘請游振東教授當顧問,陳建強副教授、蘇尚國老師參加圖幅工作。最後河北興隆項目安排 3 位學生,由宋鴻林、李志忠兩位教授任導師; 山東沂水項目安排 5 位學生,由游振東教授、陳建強副教授、顧德林副教授任導師。
3. 課堂教學
由於第一學期沒有進行學位課中基礎課 ( 外語、數學、計算機語言等) 的學習,不能中途插班上這些課。1994 年春天即區調研究生班第二學期開學後,考慮到夏天的野外實習都是參加 1∶ 5 萬區域地質調查,我們給安排了專業學位課,如 1∶ 5 萬區調規范及區調管理、三大岩類區地質與填圖、現代構造學及地質構造變形分析等。由於這批學員都參加過 1∶ 5 萬區調工作,上這些課時採用教員主講,提出問題,大家討論,教員總結的方法,或者請學員介紹參加過的 1∶ 5 萬區調圖幅成果和工作方法,大家進行討論,指出不足,提出工作建議,收到良好效果。
第一屆區調研究生班的第三學期和第四學期,主要安排課堂學習。按照培養方案要求,集中學習了公共必修課、部分學位必修課和選修課。為了擴大學員的知識面,要求學員盡量多聽一些選修課。
4. 生產實踐
野外生產實踐分為河北隊和山東隊兩隊,以下僅記述山東隊情況。
野外實習是學員進行理論聯系實際的最好時機。在野外實習前,我們要求學員根據自己的專業側重和導師的意見,查閱該專業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現狀及存在問題,盡可能帶上參考資料。1994 年 6 月初,我們出發去山東進行第一次生產實踐。本隊由教員 3 人、碩士研究生7 名、本科生7 名 ( 本科生出發時間為6 月底) 組成。實習時間共3 個月,完成約 2 幅圖的生產任務。這次野外工作不僅僅是生產,而是現代地質理論和 1∶ 5 萬區調填圖工作方法野外討論、研究和實驗的過程。
由於這些碩士生大都有生產實踐經驗,因此,實習開始就要求他們閱讀測區前人工作成果,在充分野外踏勘後進行討論,討論的主題包括: ①區內存在的主要問題,這些問題解決的途徑和可以作為專題研究的題目; ②工作部署的原則及工作布置; ③不同岩類區採用的工作方法和注意的問題; ④測區的填圖單位劃分。通過討論,大家對測區內的填圖單位劃分、存在的地質問題、解決的途徑、採用的工作方法都統一了認識。填圖的過程實際是大家學習新的 1∶ 5 萬地質填圖工作方法過程,因此填圖路線採用平行路線穿越的辦法,路線上遇到什麼岩類就用什麼岩類區調填圖工作方法填圖,回到室內集體連圖,如果遇到大片圖連接困難時,就組織有關的填圖組集體到野外追索和討論,這樣做主要是現場再次統一認識、統一工作方法,保證全隊採用同一填圖單位,確保圖幅填圖質量。
在全區路線填圖結束後,要求所有參加填圖的人都閱讀地質草圖,確定專題研究題目( 這些專題既是學員的學位論文,又是項目的專題研究內容) ,並根據各人專業側重不同進行分工,各人根據自己專題的題目設計研究內容和野外收集資料的地點和路線,這樣便於全隊的工作安排。在實測地質剖面階段,全隊所有的人都參加實測剖面,但分工時除保證每一位學員都要參與不同岩類區的剖面測制外,還要兼顧各人的研究專題有所側重,這樣既保證了學員對不同岩類區工作方法的全面學習和全隊生產任務的完成,又能保證各得其所,保證論文資料的收集齊全。野外結束前,要求各位學員進行小結。小結內容包括測區地質構造特徵和專題研究的資料兩部分,在專題研究部分要求提出室內研究工作內容和下一步計劃。這樣做的結果會使學員在室內學習階段能結合自己的論文,做一些實際工作。
第二次野外生產實踐是在 1995 年夏天。野外工作之前,組織學員閱讀測區成果草圖,查閱測試結果,在熟悉全區地質構造特徵的基礎上,要求學員做好野外工作計劃。野外工作主要根據學員工作計劃,安排學員專題研究,進一步收集學位論文資料,進行必要的路線追索、取樣等精細觀察。
在第二次野外生產實踐的後期,我們請游振東教授進行野外指導。一方面請游老師對我們近 3 年的工作進行審查,特別是對前人的工作成果有較大改變或我們工作中有重大發現的地段; 另一方面請游老師對典型地質現象進行講解和指導,並對變質岩區填圖工作方法中的一些問題進行答疑。學員們普遍反映受益匪淺。
第二次生產實踐的最後還安排一項重要任務是參加我們項目的野外驗收。這一次出席我們項目野外驗收會的專家有山東省地礦局地科處處長、區調管理專家、局區調質量監控組成員、中國地質大學科技處何科昭處長和專家趙崇賀教授,山東省地礦局的專家都是山東地質通,且對 1∶ 5 萬區調填圖工作方法及區調工作管理都有豐富的經驗,因此要求學員把參加野外驗收過程當做一個學習過程。既接受他們的質量審查,又學習他們先進的填圖工作方法,也可當做我們的外聘老師的一次現場教學。會議期間,學員們和老師們一起認真聽取專家們的意見,回答他們提出的問題,還主動請教問題,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5. 學位論文和答辯
第二次生產實踐後學員都轉入室內研究和學位論文的編寫。我們給學員提出如下要求: 其一,確保使用的資料的真實性,無論使用自己收集的資料還是使用別人收集的資料,都要進行認真審核,確保每一個數據、每一張插圖都是真實的。其二,做各種測試和鑒定,凡是能自己動手的則自己動手,特別是岩礦鑒定需要自己觀測。即使已有鑒定報告也需要自己檢查一下,其目的是保證第一手資料的准確性和完整性。其三,不要寫成區域地質調查報告式的論文。區域地質調查報告是通過野外點、線、面的調查收集的資料,通過綜合研究和科學總結而寫成的,其地層、岩石、構造、礦產、地質發展史等章節齊全,面面俱到,而且可以有不同的觀點。論文則要求就某一科學問題進行論證或討論,最後得出一個恰當的科學結論。其四,論文要精簡,如果經過適當修改就可以在科學雜志上發表就更好。經過近半年的努力,每一位學員都完成了一篇論文。
碩士學位論文的答辯實際上也是一個教學過程,而對於這個班來說,也是委託培養單位對培養效果驗收的過程。因此,我們聘請中國地質科學院區調處 ( 原地礦部直管局區調處) 原處長陳克強教授和當時的處長其和日格教授參加他們的答辯委員會 ( 後因陳克強教授有重要會議而未能出席) ,答辯委員會主席分別由吳正文教授和譚應佳教授擔任,答辯委員還有邱家驤、周珣若、宋鴻林等教授。正式答辯前由各位導師主持,講解了答辯的准備工作、答辯的注意事項等,並進行了試答辯。答辯時,學員們宣讀了論文的主要內容,在回答答辯委員會和參會者提出的問題時,都能綜合各方面的問題,引經據典,有理有據地做了回答,答辯委員會表示特別滿意。最後都以優秀的成績通過了論文答辯。
四、第二次招生
第一批學員畢業後,部教育司和直管局都很滿意,並同意招收第二批 ( 第二屆) 區域地質研究方向的委培碩士學位研究生。1996 年暑期進行招生,所有招生程序和第一屆相同。這次中國地質大學也招了 8 名學生,其中內蒙古自治區地礦局第一區調隊 2 名,內蒙古自治區地礦局第二區調隊 1 名,山西省地礦局區調隊 1 名,山西省地礦局 214 地質隊1 名,山東省地礦局區調隊 2 名,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科學研究所 1 名。這 8 名學員都為男生。都是20 世紀80 年代中、晚期 ~90 年代早期的本科畢業生,都參加過或正在從事 1∶5萬區域地質調查工作,個別學員擔任過 1∶ 20 萬區域地質調查或 1∶ 5 萬區域地質調查項目負責人或技術負責人,都希望進一步學習和提高地質理論和地質工作方法。
第二屆區域地質研究方向委培碩士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方案和第一屆相同,培養過程也基本相同,只是生產實踐和學位論文編寫工作安排有所不同的。「九五」期間,中國地質大學共承擔了 8 幅 1∶ 5 萬區域地質調查工作,地點都在內蒙古自治區,其中固陽地區 3幅,多倫地區 5 幅,大部分學員的生產實踐都安排在這兩個隊,個別學員因原單位也承擔著區調任務,且是項目進行中途來參加學習的,就將他們的生產實習地點安排在原單位的原項目。其中僅一名學員隨導師的科研項目進行生產實踐和學位論文的編寫。學員的學位論文取材相對分散,部分學員論文取材於中國地質大學承擔的在內蒙古自治區的區調項目; 另一部分學員論文則取材於原單位已經完成或正在進行的區調項目。經過 3 年培養,都以優秀或優良的成績畢業。
五、效 果
中國地質大學兩屆區域地質研究方向的委培碩士學位研究生畢業後在區調行業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青海省一位學員還沒有畢業就被局人事處選中,調局地科處負責全省的區調工作管理,後任地調院副院長和青海省地質科學研究所所長。甘肅省的一位學員畢業後經過一階段實踐,調任地礦局地科處處長兼地調院總工,後任地礦局副總工程師等職。河北省兩位學員畢業後正逢我國 1∶ 25 萬區調試點工作,他們都參加了 1∶ 25 萬承德幅區調試點項目,其中一位任項目負責。遼寧省學員畢業後被任命為省地礦局區調隊總工程師。山西省一位學員在地調院專門管理區調項目,另一位學員參加青藏空白區 1∶ 25 萬區域地質調查項目,任項目負責人,成績顯著,被評為山西省勞動模範……。後來部分學生又攻讀了博士學位,向更高層次邁進。現在,大部分學生都工作在區調工作第一線,為提高我國基礎地質調查和研究水平而努力工作。
區域地質調查研究方向委託代培碩士研究生招生和培養為中國地質大學在培養在職工作人員高層次學歷方面積累了一整套方法和經驗,也為後來招收工程碩士學位研究生打下了基礎。
⑹ 中國地質大學自主招生09錄取名單!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9年藝術特長生測試結果公示
註:測試等級為 A 表示通過,B表示不通過,請注意查收等級證書。
報考項目 姓名 准考證號 測試等級
器樂 王藉 09101001 A
器樂 張釋瀾 09101002 B
器樂 宋樂來 09101003 A
器樂 秦月 09101004 A
器樂 郭樂樂 09101005 A
器樂 孫卓藝 09101006 A
器樂 王喆 09101007 B
器樂 錢昆 09101008 A
器樂 陳源 09101009 A
器樂 郭玲麗 09101010 B
器樂 李昂 09101011 B
器樂 曲方 09101012 B
器樂 孟盈盈 09101013 A
器樂 馬旭 09101014 A
器樂 李珊珊 09101015 A
器樂 李金思 09101016 A
器樂 雷淞文 09101017 A
器樂 李胤華 09101018 B
器樂 張菀雅雯 09101019 B
器樂 王琳 09101020 A
器樂 尹智慧 09101021 A
器樂 包童 09101022 A
器樂 胡熠程 09101023 A
器樂 唐錦森 09101024 A
器樂 潘詢 09101025 A
器樂 盛天航 09101026 B
器樂 焦健 09101027 A
器樂 馬也 09101028 A
器樂 田原 09101029 A
器樂 呂桂祥 09101030 A
器樂 趙鵬博 09101031 A
器樂 方雪 09101032 A
器樂 李曉 09101033 A
器樂 林明玉 09101034 A
器樂 丁冰玉 09101035 A
器樂 范航睿 09101036 B
器樂 錢錦 09101037 A
器樂 錢鈺 09101038 A
器樂 何洋洋 09101039 A
器樂 馬英凱 09101040 A
器樂 張旎昕 09101041 A
器樂 孫軻 09101042 B
器樂 曾可任 09101043 A
器樂 宮煦 09101044 B
器樂 趙冉 09101045 A
器樂 武韡 09101046 A
器樂 馬世哲 09101047 B
器樂 劉小馳 09101048 A
器樂 王晨曦 09101049 A
器樂 趙汗青 09101050 A
器樂 李遠菁 09101051 A
器樂 葉文弢 09101052 A
器樂 佟思琦 09101053 A
器樂 萬薪庚 09101054 A
器樂 張晨蕾 09101055 A
器樂 陳俊升 09101056 A
器樂 趙逸秀 09101057 B
器樂 耿浩博 09101058 A
器樂 張妮 09101059 A
器樂 謝冬雨 09101060 A
器樂 賈凌霄 09101061 A
器樂 張若凡 09101062 A
器樂 朱紹綱 09101063 A
器樂 王一良 09101066 B
器樂 黃夢琪 09101067 A
器樂 肖瑋 09101068 A
器樂 余雨則 09101069 A
器樂 孟宇姝 09101071 B
器樂 趙千慧 09101072 A
器樂 范佳彬 09101073 B
器樂 鄭雨萌 09101074 A
器樂 楊慕嬋 09101075 B
器樂 周海韻 09101076 A
器樂 袁璐璐 09101077 A
器樂 王海 09101078 A
器樂 張書禹 09101079 B
器樂 顏勵 09101080 B
器樂 劉玉璽 09101081 A
器樂 劉璐 09101082 B
器樂 劉詩洋 09101083 A
器樂 趙璕 09101084 A
器樂 胡曉 09101085 A
器樂 劉鵬 09101086 A
器樂 張翛翰 09101090 B
器樂 劉楠 09101091 A
器樂 李宜融 09101092 B
器樂 柳星辰 09101093 A
器樂 尹利旻 09101094 A
器樂 黃沐陽 09101095 A
器樂 應懷涵 09101096 A
器樂 馬斯琪 09101097 A
器樂 張程 09101098 B
器樂 張宇翔 09101099 A
器樂 童國君 09101100 B
器樂 魏婧 09101101 A
器樂 劉泰然 09101102 A
器樂 張憲憲 09101103 B
器樂 溫馨 09101104 B
器樂 段宏玥 09101105 A
器樂 呂誠皓 09101106 A
器樂 張澤 09101107 B
器樂 索文琦 09101108 A
器樂 鍾虹禾 09101109 B
器樂 陳志岸 09101110 A
器樂 於志貞 09101111 A
器樂 鮑雨欣 09101112 A
器樂 劉苗 09101113 B
器樂 牛里皓 09101114 B
器樂 孫義會 09101115 A
器樂 張子墨 09101116 A
器樂 丁駿豪 09101117 A
器樂 劉令琪 09101118 B
器樂 才方圓 09101119 A
器樂 常昊 09101120 B
器樂 趙宇 09101121 B
器樂 於思圓 09101122 A
器樂 周雪 09101123 A
器樂 於好雨 09101124 A
器樂 李時光 09101125 A
器樂 王琳 09101126 A
器樂 付琦 09101127 B
器樂 何昊 09101128 A
器樂 胡愷琳 09101129 A
器樂 關舒晗 09101130 A
器樂 武斌 09101131 A
器樂 郭宇丹 09101132 B
器樂 於思斯 09101133 A
器樂 李彬 09101134 A
器樂 張可 09101135 A
器樂 段皓 09101136 B
器樂 姚逢伯 09101137 B
器樂 胡明宇 09101138 A
器樂 劍雲龍 09101139 A
器樂 宋涵超 09101140 A
器樂 吳祥睿 09101141 B
器樂 梁藝馨 09101142 B
器樂 劉希子 09101143 A
器樂 韓燕雨軒 09101144 A
器樂 王雨晴 09101145 B
器樂 劉暢 09101146 B
器樂 張迪 09101147 B
器樂 杜一萍 09101148 A
器樂 崔仙 09101149 A
器樂 范曉晨 09101150 A
器樂 李螢 09101151 A
器樂 才薇 09101152 B
器樂 唐冰欣 09101153 A
器樂 王菁源 09101154 B
器樂 曹洋 09101155 B
器樂 趙研 09101156 A
器樂 胡潔 09101157 A
器樂 楊子恆 09101158 A
器樂 李田 09101159 A
器樂 趙鹿嬌 09101160 B
器樂 趙海 09101161 B
器樂 秦悅 09101162 A
器樂 李士泳 09101163 A
器樂 張荷絲 09101164 A
器樂 包韋韋 09101165 A
器樂 裘曉靜 09101166 A
器樂 鄭璐 09101167 A
器樂 劉尚源 09101168 A
器樂 李澤琦 09101169 A
器樂 徐婧婧 09101170 A
器樂 賈欣然 09101172 B
器樂 桑田原 09101173 A
器樂 王艿川 09101174 A
器樂 程楚琦 09101175 A
器樂 程孫雪子 09101176 A
器樂 程可揚 09101177 A
器樂 林昀暉 09101178 A
器樂 李璨 09101179 A
器樂 鍾寧 09101180 A
器樂 戰捷 09101181 A
器樂 姜馨淳 09101181 A
器樂 張颿 09101182 A
器樂 劉洋 09101182 A
器樂 郝賽 09101183 A
器樂 杜穎 09101183 A
器樂 任鏡蓉 09101184 A
器樂 靳勍 09101184 B
器樂 梁兆和 09101185 B
器樂 陳憶諾 09101186 B
器樂 胡丹 09101187 A
器樂 陳永立 09101188 B
器樂 劉睿鵬 09101189 A
器樂 張佩玉 09101191 A
器樂 劉度 09101192 A
器樂 李音 09101193 A
器樂 張惠宇 09101194 A
器樂 馮嬋娟 09101195 B
器樂 付詩康 09101196 A
器樂 張梅茜 09101197 B
器樂 李直謙 09101198 A
器樂 賈文月 09101199 A
器樂 劉立雍 09101200 A
器樂 劉卓亞 09101201 A
器樂 郭毅 09101202 A
器樂 王迅 09101203 A
器樂 陳思羽 09101204 A
器樂 曲夢琪 09101205 A
器樂 宋爽 09101206 A
器樂 林琳 09101207 A
器樂 龐小亭 09101208 B
器樂 李亦晗 09101209 A
器樂 李缽 09101210 B
器樂 劉牧 09101211 A
器樂 徐利鑫 09101212 A
器樂 徐長江 09101213 A
器樂 唐林 09101214 A
器樂 孫路 09101215 A
器樂 趙天堯 09101216 A
器樂 陳熙 09101217 A
器樂 張亞琪 09101218 A
器樂 劉悅 09101250 A
器樂 王敏政 09101251 B
器樂 宋漢禹 09101252 A
器樂 馮競旻 09101253 A
器樂 賈淯 09101254 A
器樂 孟祥如 09101255 A
器樂 王啟悅 09101256 B
器樂 張怡 09101257 B
器樂 武政男 09101258 B
器樂 李楊 09101259 A
器樂 孫樂海 09101260 A
器樂 張莉 09101261 A
器樂 顧燁璇 09101262 B
器樂 譚文天 09101263 A
器樂 古冬青 09101264 A
器樂 畢瑾 09101265 A
器樂 郭宇 09101266 A
器樂 關一男 09101267 A
器樂 鮑博洋 09101300 A
器樂 鄭楷鵬 09101301 A
器樂 蘇萌 09101302 A
器樂 許陶然 09101303 A
器樂 范逸群 09101305 A
器樂 王昱昕 09101306 A
器樂 季虹杉 09101307 B
器樂 劉伊 09101308 A
器樂 吳一帆 09101309 A
器樂 朱玥 09101310 A
器樂 韓藝珠 09101311 A
器樂 耿一雅 09101312 A
器樂 胡冉冉 09101313 A
器樂 鄭嫣然 09101314 A
器樂 金軒玉 09101315 A
器樂 宋雪嬌 09101316 A
器樂 周筱玥 09101317 A
器樂 敬韻 09101318 A
器樂 卓晨 09101319 A
器樂 張瑤 09101320 A
器樂 韓凱 09101321 A
器樂 李格格 09101322 A
器樂 王映竹 09101323 A
器樂 王璐 09101324 A
器樂 靳羲喆 09101325 B
器樂 吳爭明 09101326 B
器樂 解薇 09101327 A
器樂 周泰戎 09101328 A
器樂 黃聖 09101329 A
器樂 李卉 09101330 B
器樂 陳瑞琪 09101331 A
器樂 葛洋 09101332 A
器樂 熊天涵 09101333 A
器樂 劉婭瓊 09101334 A
器樂 張艾倫 09101335 A
器樂 李瑞琪 09101336 A
器樂 張昊寧 09101337 A
器樂 秦雨天 09101338 A
器樂 韓詩雯 09101339 A
器樂 王悅丁 09101340 A
器樂 肖卓俊 09101342 A
器樂 李洋 09101342 A
器樂 謝睿潔 09101343 A
聲樂 張哲乾 09102001 A
聲樂 周美雯 09102002 B
聲樂 郝遠 09102003 A
聲樂 王芊樾 09102004 B
聲樂 楊雨潤 09102005 A
聲樂 宋盈盈 09102006 B
聲樂 張佳琦 09102007 B
聲樂 邵丹丹 09102008 A
聲樂 陸晴晴 09102009 A
聲樂 康芮 09102010 B
聲樂 朱李維迪 09102011 A
聲樂 郝俊 09102012 A
聲樂 劉倩 09102013 A
聲樂 王佳碧 09102014 A
聲樂 王丹娜 09102015 A
聲樂 繆俊 09102016 A
聲樂 何睿 09102017 A
聲樂 劉方遠 09102018 A
聲樂 劉暢 09102019 A
聲樂 閆嬌宇 09102020 A
聲樂 閆嬌宇 09102020 A
聲樂 陳澤 09102042 A
聲樂 鄂小凡 09102043 B
聲樂 林芳伊 09102044 B
聲樂 唐艷超 09102045 B
聲樂 明文傑 09102046 B
聲樂 董歡漪 09102047 B
聲樂 陳丁 09102048 B
聲樂 張靖敏 09102049 A
聲樂 劉浩銘 09102050 A
聲樂 任婕妤 09102051 B
聲樂 馬鈺琳 09102052 B
聲樂 陳冰 09102053 B
聲樂 北方 09102054 A
聲樂 劉興華 09102055 A
聲樂 黃子惠 09102056 B
聲樂 胡依夢 09102057 B
聲樂 陳媛媛 09102058 A
聲樂 石亮俊 09102059 A
舞蹈 平靜 09103001 A
舞蹈 潘沛婷 09103002 A
舞蹈 婁岳超 09103003 B
舞蹈 吳洞天 09103004 A
舞蹈 李凡 09103005 A
舞蹈 鄧查爾 09103006 A
舞蹈 李妮娜 09103007 A
舞蹈 閆經緯 09103008 B
舞蹈 陳婉瑩 09103009 A
舞蹈 李雯 09103010 A
舞蹈 邸彤 09103011 B
舞蹈 吳萌萌 09103012 A
舞蹈 王佳璐 09103013 B
舞蹈 邱爽 09103014 A
舞蹈 李敬方 09103015 B
舞蹈 賈婷婷 09103016 B
舞蹈 李會卿 09103017 B
舞蹈 封帆 09103018 A
舞蹈 徐雅文 09103019 A
舞蹈 郁騁丹 09103020 A
舞蹈 鄒吉辰 09103051 B
舞蹈 呂依依 09103052 B
舞蹈 李曉悅 09103053 A
舞蹈 李韻 09103054 A
舞蹈 周丹 09103055 A
舞蹈 門巍 09103056 A
舞蹈 劉霄坤 09103057 A
舞蹈 王昳 09103058 B
舞蹈 劉芳 09103059 A
舞蹈 李馨培 09103061 A
舞蹈 潘琦 09103062 B
舞蹈 李伊洧 09103063 A
舞蹈 施韻 09103064 A
表演與主持 田海洋 09104001 A
表演與主持 胡其得 09104002 A
表演與主持 王晗婷 09104003 B
表演與主持 王馨瑤 09104004 A
表演與主持 李思奇 09104005 A
表演與主持 李思奇 09104005 A
表演與主持 周昌蕾 09104007 A
表演與主持 姜玟彤 09104008 A
表演與主持 耿飛雄 09104009 B
表演與主持 鄒日東 09104011 A
表演與主持 孫雲星 09104012 B
表演與主持 婁岳超 09104013 B
表演與主持 霍宇婷 09104014 A
表演與主持 劉思充 09104015 A
表演與主持 徐茗洋 09104016 B
表演與主持 許權耀 09104017 A
表演與主持 孟亮 09104018 B
表演與主持 梁藝馨 09104019 B
表演與主持 朱希 09104020 B
表演與主持 王馮源 09104021 A
表演與主持 楊宇航 09104023 B
表演與主持 王佳璐 09104024 B
表演與主持 馬瀟 09104025 B
表演與主持 劉帥 09104026 B
表演與主持 何倩也 09104027 A
表演與主持 劉嘉平 09104041 B
表演與主持 張夢雨 09104042 B
表演與主持 李敏 09104043 B
表演與主持 楊照銘 09104044 A
表演與主持 龔玉嬌 09104045 A
表演與主持 陳冰 09104046 B
表演與主持 趙寧 09104047 B
表演與主持 王昳 09104048 B
表演與主持 葛亮 09104049 A
表演與主持 劉一弘 09104050 A
表演與主持 符夏一峰 09104051 B
表演與主持 劉興華 09104052 B
表演與主持 於洋 09104053 A
表演與主持 薛智軒 09104054 B
表演與主持 何冠蓉 09104055 B
表演與主持 李明起 09104056 A
表演與主持 劉丹青 09104057 B
⑺ 我想考中國地質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的資源與環境遙感,我是女生,這個專業女生好考嗎,導師們會不會要女生啊
地大老師從本質上是喜歡女生的啊,哪個男老師不喜歡女孩子啊,他們主要擔心的女孩子的內就業問題,因容為專業性質所限,女生就業存在一定難度,但是你分數夠了,一般都會要的,英文就是國家線就OK了。建議找吳信才教授,國家名師啊!
⑻ 女沉積學家——吳崇筠
朱小鴿
吳崇筠(1921~1995),沉積學家,我國沉積岩石學的創始人之一。20世紀50年代初創建了第一批石油地質實驗室,主編了石油高校第一本《沉積岩石學參考教材》與《沉積岩石學》,是我國石油高校沉積岩石學教學和教材建設的先驅。她提出並總結了大慶油田薩爾圖砂岩體的分布、結構、沉積特點,為大慶油田的勘探開發提供了可靠的基礎資料,獲石油工業部「紅旗手」稱號。其專著《沉積岩》是國內第一本沉積岩石學專著。她創立了中國陸相含油氣盆地沉積學,主編的《中國含油氣盆地沉積學》是國內外第一本系統的陸相含油氣盆地沉積學專著,在理論和應用上都有重要價值,由石油工業出版社兩次出版,並出版了該書英文版。她為我國石油工業與沉積岩石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地質學史論叢·6·
吳崇筠,四川江津縣人。1938年,南開中學遷到重慶,吳崇筠初中未畢業,即以同等學歷報考南開高中,得到錄取。1941年高中畢業考大學時,一些著名大學各自分別在不同日期報名考試,吳崇筠報考了5個大學:成都華西壩醫學院,金陵大學農業經濟系,重慶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及中央大學地質系;先後發榜,竟然都被錄取。她本喜歡物理和農業,但認為國家富強,資源開發利用是大關鍵,不僅「抗戰」需要,子孫後代也需要。哥哥不放心她獨自遠行昆明,最終進了中央大學地質系。
中央大學地質系的同班只她一位女生。她學習努力,以致畢業時系裡的老師都不肯放她走。1945年畢業後當了張更系主任和李學清教授的助教。「抗日」戰爭勝利後,隨中央大學到南京。
1947年,吳崇筠到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地質系留學,師從系主任拉塞爾博士(R.S.Russell),研究沉積物中的微古生物學。1949年夏季獲得碩士學位,8月與同校留學生朱康福結婚。1950年1月到威斯康星大學地質系攻讀博士學位。不久即響應新中國的召喚於1950年9月乘威爾遜總統號輪船夫妻共同回到祖國,11月進燃料工業部石油管理總局。吳崇筠夫婦把帶回的將近2000美元全部捐獻給了國家。
1951年,她生下第一個孩子後56天就參加了全國第一屆石油展覽會的籌辦。根據蘇聯專家來華後提出的勘探方針「自西而東」,石油總局組織勘探隊。1952年春節後不久,與幾位老師帶一批年輕人西出玉門關,以全隊唯一女性又是小隊長身份,深入現場,在青草灣、紅樹峽、積陰功台等處進行地質勘探,後調到玉門擔任實驗室主任,組建新的實驗室。1953年春末,她再次出差去四川和西安。一年半之間,在玉門、成都、西安三處分別籌建第一批石油勘探實驗室。
1954年,她到新成立的北京石油學院任地質勘探系礦物岩石教研室(簡稱岩礦室)主任,副教授,講授本專業的沉積岩石學、普通岩石學、結晶礦物學、光性礦物學及鑽井物探專業的岩石學等。當時主要採用蘇聯教科書,不適合我國具體情況,要重新編寫教材。作為教研室主任,她一邊授課,一邊組織安排和編寫教材,同時組建實驗室。
1959年9月,松遼盆地松基三井噴油,12月,吳崇筠將剛剛出生4個月的第三個孩子斷奶,陪同蘇聯專家前往。1960年春大慶會戰開始,3月,吳崇筠與石油學院的一批師生到大慶,石油部領導點名讓她負責組建地質實驗室;7月份,調去前線指揮部對比大隊任岩心隊隊長,專搞鑽井岩心的收集、整理與分析,是當時取全取准數據的重要一環。指揮部領導人包括余秋里部長曾聽她講解地質知識,從此被稱為吳教授。直到年底才回京。1962年再去大慶並見到了周恩來總理。大慶油田開發期間她先後6次去大慶工作,被石油工業部授予「紅旗手」稱號。
1963年,吳崇筠擔任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12月,周總理在全國人大第二屆第四次會議上宣布我國石油基本自給,「中國人民使用『洋油』的時代,即將一去不復返」。她在人民大會堂聽了報告,為祖國的逐漸富強而激動不已,為自己能參與其中做些工作而欣慰。
1969年11月,吳崇筠隨北京石油學院遷往山東東營,1970年為第一批工農兵學員講課,帶野外實習,根據學生基礎知識參差不齊的特點因材施教,深受好評。
1974年借調回北京,當時世界上已發現不少大油田在碳酸鹽岩中,我國南方也有大面積的碳酸鹽岩沉積,部領導把這一課題交給她。吳崇筠翻譯並摘編國際上有關碳酸鹽岩的重要文獻,進行現場調查,多次為碳酸鹽岩學習班、研討會講課。
1977年,吳崇筠調入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1978年任院副總地質師,在沉積室工作,是該院第一批博士生導師。
1985年,「大慶油田長期高產穩產注水開發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吳崇筠是主要參加者。她是中國石油學會第一、二、三屆理事,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第二、三屆理事,沉積學會副理事長。
吳崇筠歷經8年,抱病完成了《中國含油氣盆地沉積學》的編寫。該書由石油工業出版社於1992年兩次出版,1993年獲「第七屆中國圖書獎」,1994年獲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1997年石油工業出版社出版了該書英文版。當時吳崇筠已於1995年8月7日去世,享年74歲。
一、新中國石油地質實驗室的創建人
吳崇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最早回國的留美學生之一。當時國家嚴重缺油,國家領導人已經注意到石油的重要性,勘探找油成為石油管理總局的第一要務。根據蘇聯專家的意見甘肅-青海一帶是重點,1952年春她與勘探隊西出玉門關,深入西北高原進行野外地質勘探,並任小隊長。野外工作加強了,很快就顯露出實驗室工作跟不上。吳崇筠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時的碩士研究課題就是對標定沉積岩年代起決定性作用的微古生物學的研究,大部分工作是在實驗室中完成的。因此總局把她調回玉門擔任實驗室主任,組建新的實驗室。她在當時極其艱難的條件下,組織實驗室,調配試驗設備,培訓人才。她按不同的實驗項目,分組定向培訓專業人員,使實驗室工作得以較快地全面展開,配合野外工作上了軌道,成為國內第一個石油地質實驗室,很快完成了古、新近系岩礦綜合剖面,對缺少生物化石的陸相古、新近系地層劃分起了很大作用,為確定鑽井目標層位提供了依據,開創了岩礦工作在石油地質勘探中的研究與應用前景,同時培養了一批年輕人。
隨著地質勘探工作的不斷開展,實驗分析工作日益加重,實驗技術的推廣迫在眉睫。1953年她又去四川組建實驗室,下半年在西安建成全國石油地質中心實驗室,培訓更多的年輕人。當時她正懷著第二個孩子,卻沒有告訴同事。只是隨身帶一把開水煮過的剪刀和幾塊紗布以防萬一,跑野外時路途崎嶇不平,她就把手放在座位,坐在自己的手上以減少顛簸。
新中國第一批石油地質實驗室就這樣建立起來,為石油勘探提供了大量豐富的基礎數據與分析成果,大大提高了油氣勘探開發的科學水平,促進了石油工業的發展。她當年培訓的人員,後來都成為這方面的骨幹。
1960年春,吳崇筠參加大慶會戰,石油部領導點名讓她負責組建地質實驗室。後又去前線指揮部下屬的對比大隊任岩心隊隊長。鑽井岩心的對比分析是摸清油藏地層情況、計算儲量、制定開發方案的重要方面,是「取全取准20項資料、72種數據」的重要一環。但鑽井取心既麻煩又影響進尺,鑽井隊不很重視。為了提高取心率與保證岩心質量,她帶領隊員到井隊與工人同吃同住同勞動,同時宣講取心工作的重要與意義。在各級領導與工人的支持下,大幅度提高了取心率,關鍵井位上的取心率與岩心質量都達到要求。當年大慶會戰的條件極其艱苦,她帶領全組人員自己動手收集、搬運岩心,並自己拼裝活動板房作為實驗室,對岩心進行整理、保管、分析。根據岩心數據和其他地質資料建成了大慶油田生產實驗區地宮。為大慶油田的開發作出了重要貢獻。
二、我國石油高校沉積岩石學教學和教材建設的先驅
1954年,吳崇筠調到新成立的北京石油學院,是該校講授沉積岩石學的第一人。當時高教部指定以蘇聯教材為主,但並不適用。她一邊擔任繁重的授課任務,一邊自學俄語,從美國帶回的兩大箱英文書籍只能在家中查看;編寫了約30萬字的《沉積岩石學參考教材》,大大提高了沉積岩石學的教學水平。這本北京石油學院鉛印的教材是全國石油系統高校沉積岩石學教材的先導。在此參考教材的基礎上,1962年她又主編了石油高校教材《沉積岩石學》,38萬字,由中國工業出版社出版。這是我國第一本正式出版的沉積岩石學教科書,也是第一本中國人自己編寫的沉積岩石學教材。從此國內幾乎所有高校的相關專業都採用這一教材,使用范圍遠遠超過石油院校,其影響廣泛而深遠。
1963年,吳崇筠又組織各石油廠礦專家與北京石油學院岩礦教研室的教師合作,花3年時間編寫了54萬字的專著《沉積岩》。以後幾經修改重編,於1977年由燃料化學工業部出版社出版。這是中國公開出版的第一本沉積岩石學專著。歷經文化大革命,吳崇筠主編該書,與編者們一起冒了很大風險。但一經出版即受到高校及油田、勘探等科研與生產部門地質工作者的好評,被作為工具書廣泛應用。
吳崇筠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調離石油學院之後,仍然主審了由華東石油學院主編的《沉積岩石學》1982年版與1993年版,為兩書的最後定稿起了重要的作用。這兩本教材都是上述教材與專著的延續和拓展。其中1993年石油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沉積岩石學》(第二版),100萬字,獲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石油高校第三屆優秀教材特等獎,是以吳崇筠為首的中國石油大學兩代人40餘年教學實踐與教材建設的結晶。
三、中國陸相含油氣盆地沉積學的創立者
國外的大部分油田都為海相沉積,而中國90%以上的原油儲量來自陸相沉積或以陸相沉積為烴源岩,即生油岩。因此研究陸相沉積盆地的沉積學對查明油氣的生成、聚集與分布有重要的學術意義與實際應用價值,對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吳崇筠自我國陸續發現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後,就在教授沉積岩石學與編寫教材的同時,對我國油田的陸相沉積特點進行研究。1977年正式調入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後,更進一步對中國陸相含油氣盆地沉積的特徵、規律及其與油田的關系進行了系統研究,多次深入油田,經過幾十年的實踐與研究,她開創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陸相含油氣盆地沉積學,提出了中國中新生代陸相盆地的分布規律、湖泊分類與湖盆充填類型、湖泊內部沉積環境的劃分、湖盆砂體類型及分布規律等。
吳崇筠通過系統而深入地研究中國中新生代湖泊沉積特徵及其控制因素,提出古構造性質、古地理位置、古氣候環境為劃分湖盆類型的三原則。綜合分析結果與實際應用的需要,建立了中國中新生代湖泊分類系統、12種湖泊類型,即近海斷陷淡水湖、內陸斷陷淡水湖、近海坳陷淡水湖、內陸坳陷淡水湖;近海斷-坳過渡型淡水湖、內陸斷-坳過渡型淡水湖;近海斷陷鹽湖、內陸斷陷鹽湖;近海坳陷鹽湖、內陸坳陷鹽湖、近海斷-坳鹽湖、內陸斷-坳鹽湖。她指導其研究集體編制了中國中新生代沉積盆地沉積相系列圖,展現了各類湖盆的沉積演化歷史與油氣生成和聚集環境,為油氣資源評價和明確勘探領域奠定了沉積學理論基礎。
吳崇筠深入研究了古代湖泊沉積特徵,詳細考察和分析現代湖泊岸線變遷、水動力狀況及相應沉積物的特徵與分布,提出以浪基面、枯水面、洪水面3個界面作為湖泊內部環境劃分的依據。這3個界面控制著生儲油層的分布;良好的生油層分布於浪基面以下,大部分儲集砂體如三角洲、扇三角洲和灘壩分布於浪基面和洪水面之間;濁積砂體位於浪基面以下。以3個界面作為湖泊內部環境劃分的依據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得到普遍的贊同、推廣與應用。
吳崇筠對湖盆中從近源區至遠源區所發育的各類砂體的沉積特徵和成因環境進行了系統剖析,提出了劃分的原則方法、鑒別標志與劃分系統。劃分原則強調從湖盆整體著眼,根據砂體所處的湖泊亞相帶,即砂體所處的水深、坡度、距源區、距岸帶和距河口遠近等因素來劃分砂體類型。劃分方法則從沉積相分析著手,不僅研究砂體本身的沉積特徵,還要研究砂體圍岩的沉積特徵和環境因素,實際上就是應用相的共生組合原理的沉積相綜合分析方法,提高了砂體預測能力和勘探預見性。將湖泊砂體劃分為三角洲、扇三角洲、水下扇、灘壩、廣義濁積砂體五大類。對於各類砂體的鑒別標志,從沉積環境、圍岩特徵、沉積作用、砂體特徵、主要發育階段、相鄰砂體及與相似砂體的區別,作出了全面系統的總結。
吳崇筠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總結了中國中新生代湖盆沉積模式,闡明了坳陷、斷陷、斷陷-坳陷過渡型3種湖盆沉積模式和沉積格局、生油層和儲層類型,及其在湖盆中的分布規律。她帶領研究集體對中國東部、中部、西部、東南沿海大陸架眾多的新生代沉積盆地開展了系統的分析與含油氣性研究。東部盆地包括松遼、二連、渤海灣、南襄、江漢、蘇北等;中部盆地包括陝甘寧、四川、滇黔桂等;西部地區包括酒西、柴達木、吐魯番、准噶爾、塔里木等;沿海大陸架地區包括東海、珠江口、鶯瓊、北部灣等。對盆地地質構造、沉積環境、沉積相類型與沉積演化、成岩作用,油氣生儲組合與分布等作了全面剖析。揭示了各種類型盆地的含油氣潛力和油氣分布形式。指出中國中新生界是以河湖沉積為主的陸相沉積,東部少數地層中見到的少量海相或海陸過渡相化石,說明這些盆地受到海侵的影響,但影響的時期和地區是短暫和局部的,這是近海盆地、近海湖泊的特點。還進一步指出受海侵影響的時期正是主要生油層發育期。通過綜合分析判斷出古、新近紀中國東部的海侵方向趨勢為從南至北、自西而東的特點。
吳崇筠的陸相含油氣盆地沉積學思想構思縝密,體系完整,既有對湖盆沉積基本理論的闡述,又有對重要含油氣盆地沉積特徵及含油氣性的描述,並上升為陸相沉積與油氣生成、儲集、成藏關系的總結,主要成果體現在她主編的《中國含油氣盆地沉積學》中,這本從1983年開始醞釀,直到1989年完稿,在她確診患了鼻咽癌後,仍然堅持完成的專著,1992年由石油工業出版社出版簡裝本,1993年再版精裝本,成為從事盆地地質研究和石油勘探開發有關人員的必備參考書,也是有關院校重要的教學參考書,受到國際同行的重視。1997年石油工業出版社出版了此書英文版,在北京舉辦的世界石油大會上面世,其影響更為廣泛和深遠。葉連俊院士稱為:有廣度,有深度,有創見,具國內外先進水平,是我國第一本較全面的油氣沉積學專著。
隨著我國油氣勘探事業的不斷發展,岩性地層油氣藏儲量不斷提升,吳崇筠開創的中國陸相含油氣盆地沉積學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四、中國沉積岩石學的創始人之一
沉積岩石學是地學中重要的基礎學科之一,其原理和方法對尋找沉積礦床,特別是對油氣勘探與開發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自從1954年吳崇筠調入北京石油學院,就從事沉積岩石學的教學與教材編寫工作。當時根據新中國建設的需要,地質學科快速發展,地質、石油高校急需相應教材,吳崇筠花費了很大心血編寫出適合我國實際情況的教材。她主編的《沉積岩石學》(1962年出版),與《沉積岩》(1977年出版)分別為第一本中國人自己編寫、公開發行的沉積岩石學教材與專著。
吳崇筠對沉積岩石學的研究,具有與中國的石油事業緊密聯系,與實踐相結合並為實際生產服務的特點。她在參加大慶油田勘探開發期間,提出並總結了薩爾圖砂岩體的的分布、結構、沉積特點,為大慶油田的勘探開發提供了可靠的基礎資料。她對我國東部斷陷湖盆不同類型沉積相模式進行了研究,撰寫了「油區岩相古地理」、「中新生界湖盆三角洲與油氣分布」、「斷陷湖盆濁積岩」等論文,豐富了我國沉積學研究的內容,為石油勘探開發奠定了基礎。1982年在加拿大召開的第十一屆沉積學家大會上所作的學術報告「構造湖盆三角洲與油氣分布」引起與會學者極大的興趣與好評。
20世紀70~80年代,隨著我國油氣勘探開發事業的迅速發展,各個油區相繼發現了豐富多彩、沉積特徵各異的多種油氣儲集砂體。吳崇筠把握國際沉積學研究的前沿,領導和組織翻譯了國外有關濁流和扇三角洲的最新論文,親自撰寫綜合評論文章。
20世紀80年代中期,油氣儲層作為石油部重點攻關項目,既已取得重要成果,也面臨進一步提高研究水平的問題。在此關鍵時刻,吳崇筠提出兩項重要建議:一是研究和編制我國含油氣盆地岩相古地理圖;二是建立專門實驗室,開展水槽試驗與現代湖泊沉積的調查研究。兩項建議都被採納。水槽實驗室由江漢石油學院負責,吳崇筠被聘為顧問,負責人是她的學生,多次得到她的指導。該實驗室於1998年開始運行,為大慶油田河流三角洲沉積體系、長慶油田油層沉積微相、遼河油田扇三角洲砂體形成機制等作了沉積模擬,收到良好效果。全國岩相古地理圖的編制由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承擔,開展1:400萬編圖,吳崇筠帶領課題組完成了中國中新生代含油氣盆地沉積相系列圖。為進一步開展的以石油勘探目的層為對象的研究打下了基礎,既解決了生產中提出的問題,又發展了基礎學科的研究。
吳崇筠在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期間,雖然是院副總地質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但始終在沉積室工作。她借鑒、吸收在石油勘探與地學領域中國際上的新進展與研究成果,對我國東部油田獨特的湖相沉積特點與開發經驗進行總結、對比與分析。她帶領研究集體,多次深入油田和野外實地考察,進行踏實的針對我國特色的沉積岩石學研究。她積累幾十年的科學實踐與辨證思維,創立了中國陸相含油氣盆地沉積學,提出以古構造、古氣候、古地理三因素劃分的湖盆類型是油氣資源潛力評價的重要沉積學基礎;以浪基面、枯水面、洪水面3個界面劃分湖泊內部次級環境,指明了不同類型湖泊的油氣生成和聚集環境;湖盆砂體成因分類是油氣儲層評價與預測的科學根據,為我國沉積岩石學開創了一個新領域。
《沉積學報》於1983年創刊,吳崇筠任副主編。她對每期的稿件進行認真審核。這一刊物受到國內外同行的注意,1992年被列入「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還被北京高校圖書館協會與北大圖書館期刊研究會評為「核心期刊」,被甘肅省評為「優秀科技期刊」。
《沉積岩石學》、《沉積岩》、《中國含油氣盆地沉積學》是吳崇筠畢生從事沉積岩石學教學與研究的3個里程碑,也是她對我國沉積岩石學的創立與發展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五、為人師表,淡泊名利,甘為基石
吳崇筠一生中,很大一部分是從事教育事業,她對於教書育人看得很重,對學生有高度的責任心,編者從小就經常聽她說,絕不能誤人子弟,不能耽誤一個學生。在北京石油學院的初期,她擔任了五門課程的教學任務,都要編寫教材,同時作為教研室主任,還要組建實驗室,安排培養年輕人,任務十分繁重。但她絲毫不肯馬虎,每門課都要先在教研室中試講,再給學生講,講過一遍再修改成正式教材。除沉積岩石學教材外,她編寫的教材還有《結晶礦物學》、《光性礦物學》、《普通岩石學》,都由北京石油學院鉛印出版。
除了教學,她多次在石油系統的學習班、培訓班、研討會上講課,在大慶會戰時為指揮部領導人包括余秋里部長講解地質知識,極受好評,被稱為吳教授,從此這個稱呼伴隨她終生。
1969年11月北京石油學院遷往山東省東營勝利油田所在地。1970年招收第一批工農兵大學生,吳崇筠給他們授課並帶野外實習。這批學員有些是從油田、農村直接選拔出來的,基礎知識非常差,知識水平又參差不齊。吳崇筠因材施教,講課中盡量深入淺出,在油田以實例施教,並經常在家中為個別基礎太差的學生補課,深受好評。當時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間,有人不點名地把矛頭指向她。而吳崇筠卻能沉住氣,對擔心她的學生說:只要不直接點我的名,我就照樣上課、去野外,不耽誤你們。
20世紀80年代,當國家批准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招收研究生時,吳崇筠是第一批被聘請的導師,先後招收碩士和博士生11名。她對研究生的培養十分認真負責,有針對性地為學生講授沉積學課,帶學生到油田調查研究,與油田技術負責人共同商定在學術上有研究價值、對生產有實際應用意義且資料較豐富的課題。指導學生的資料收集與研究,認真審查論文,論文定稿時更是逐句逐字的審定,一絲不苟。有一位研究生對沉積岩中的微細構造很有興趣,並以此為論文,偏離了原定主題與研究內容。吳崇筠嚴肅指出不妥之處,並推遲了答辯,讓其按要求重新撰寫論文。
吳崇筠同時十分尊重油田、廠礦等基層工作者從實踐中獲得的經驗、成果,在著書立說時或採取合作的方式,或認真說明資料出處,因此油田、廠礦的人都願意與她合作。她主編的專著,1977年出版的《沉積岩》與1993年出版的《中國含油氣盆地沉積學》,都有油田科技人員共同參與完成。
吳崇筠不願當官,只願作一個普通的學者,她始終保持了治學嚴謹、實事求是、尊重他人成果、不圖虛名的中華傳統美德。
1993年沉積學會(中國地質學會與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共同領導的二級學會)推薦吳崇筠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到上一級學會就沒了下文。1995年初中國石油學會(一級學會)又推薦吳崇筠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經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同意上報,但未當選。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The International Biographic Center)的「國際名人辭典」(Dictionary of International Biography)及美國「95年人物」(Men of ྛ)都欲選列入吳崇筠,她鑒於他們要收費而拒絕。20世紀90年代,國家對有特殊貢獻的科技人員給予津貼,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上報她為有資格領取此津貼人之一。不久國家對早年歸國的留學生也給予補貼,院里讓她讓出位置,僅領早年歸國津貼,她完全同意。但以後享受政府特殊貢獻津貼作為一種榮譽,在職稱(院士)評定、住房分配等方面有各種實際的好處,她卻從無怨言。
吳崇筠自回國後,從事的都是教書育人與基礎性科研工作。她自己說:40多年來,教書、帶研究生與培養年輕人占較大比重。做點實際工作與研究,也都是基礎性的,服務於油氣勘探的整體目標。我認為這是一個普通科技人員應盡的責任。「後來居上」與「青出於藍」是科學發展的必然規律,我能作為更多年輕人發展途徑中的一個台階,是心滿意足的。
吳崇筠淡泊名利,甘為墊腳石,但願祖國強盛,人民富裕,便是她最大的欣慰。
六、主要論著
[1]吳崇筠.沉積岩石學參考教材.北京:北京石油學院
[2]吳崇筠,等.沉積岩石學.北京:中國工業出版社,1962
[3]吳崇筠,等.沉積岩.北京:燃料化學工業出版社,1977
[4]吳崇筠.判斷沉積相的古生物標志.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80
[5]吳崇筠譯.砂岩體油氣田地貌學.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82
[6]趙澄林,吳崇筠.油區岩相古地理.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87
[7]吳崇筠,薛叔浩,等.中國含油氣盆地沉積學.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7(英文版,1992)
[8]吳崇筠.談談生物礁.石油勘探與開發,1979(6):74~85
[9]吳崇筠.湖泊沉積相的劃分.石油勘探與開發,1981(2):1~10
[10]吳崇筠,劉寶珺,王德發,等.碎屑岩沉積相模式.石油學報,1981(4):1~10
[11]吳崇筠,裘亦楠,朱國華.暴風浪形成的丘狀交錯層理和窪狀交錯層理.石油勘探與開發,1983(4):77~80
[12]吳崇筠.構造湖盆三角洲與油氣分布.沉積學報,1983(1):5~26
[13]高延新,吳崇筠,龐增福,等.遼河盆地大凌河油層湖底扇沉積特徵.沉積學報,1985(4):83~93
[14]吳崇筠.沉積學進展.石油實驗地質,1986(1):1~7
[15]吳崇筠.湖盆砂體類型.沉積學報,1986(4):1~27
[16]吳崇筠,薛叔浩.我國油區碎屑岩沉積學研究現狀.礦物岩石地球化學通報,1988(2):81~82
⑼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周年校慶總結
在教育部、國土資源部、北京市和社會各界大力支持下,在全體師生員工、海內外校友共同努力下,2012年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舉行了隆重、熱烈、簡朴、務實的60周年校慶系列活動。通過舉辦慶祝活動,回顧了60年辦學歷程,總結了60年成功的辦學經驗,展示60年發展的巨大辦學成就,進一步擴大了學校的社會影響,加大了與海內外各界的合作力度,增進了海內外校友的聯誼和交流,增強了全校師生員工的凝聚力,激發了全體校友的自豪感,提高了學校的社會聲譽,實現了通過回顧發展歷程、總結辦學經驗、展示建設成就、擴大社會影響、加深對外合作、增進校友聯誼的預期效果,進一步增強了全校師生員工的凝聚力和自豪感,進一步增強了將學校發展建設推向新的更高水平的信心和決心,為學校加快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下面就60周年校慶工作進行總結。
一、精心組織籌備工作
校黨委、行政高度重視校慶工作,以系統總結建校60年來的光輝歷程和辦學經驗,團結和凝聚各方力量扎實推進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向海內外校友和社會各界充分展示60年辦學成就,為實現建設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宏偉目標奠定堅實基礎為目標,認真籌備、精心部署、有序推進校慶各項工作。根據校慶籌備內容多、任務重、周期長、涉及面廣的特點,提早動手,將做好校慶工作列為學校「十二五」期間的重要工作和2011、2012年度的重點工作任務,圍繞工作目標、重點任務和推進節奏進行戰略部署。2011年3月,黨委常委會研究決定,成立60周年校慶領導機構。相關工作隨即展開。經過廣泛調研和縝密醞釀,我校60周年校慶主要工作目標和基本工作思路初步形成。學校於2011年10月召開60周年校慶動員大會,明確了要通過舉辦校慶活動全面回顧歷史,促進學校科學謀劃未來、匯聚各級力量、實現科學發展的總任務;提出了精心謀劃、統籌安排,廣泛發動、積極參與,分工負責、團結協作,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的總要求和以一流的工作狀態,一流的工作業績,把60周年校慶辦成凝心聚智、促進發展的盛會的總目標。自籌備工作啟動起,黨委常委會、校務會議多次研究校慶工作。印發了《關於調整成立60周年校慶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中地大京黨發〔2011〕79號)。校慶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校慶工作,研究和決定校慶60周年重大項目、重要事項,黨委書記、校長任領導小組組長。印發了《關於成立60周年校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決定》(中地大京黨發〔2011〕80號)和《關於印發<中國地質大學(北京)60周年校慶工作分組及職責方案>的通知》(中地大京發〔2011〕77號),校慶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作為校慶工作機構,設立綜合協調組、文秘接待組、宣傳推廣組、捐贈籌資組、校友聯絡組、學術交流組、文體活動組、後勤保障組、學院活動組9個專門工作組負責各項相關具體工作。各工作組由相應校領導負責,設有組長、副組長和成員單位,切實做到了工作到組、任務到人,要求明確、責任清晰。各工作組各自任務安排,組織工作推進會,工作推進會由各組負責校領導主持,結合各階段實際,調整完善方案、優化經費使用、科學安排工作,有針對性地提出工作要求和工作目標,大力推進落實;根據工作需要,組織召開工作組組長會議,會議重點是加強組際協作,打好交叉配合,避免任務重疊和責任真空,實現大兵團協同作戰的效益最大化;為實現辦好全員校慶的目標,召開各界座談會6次,先後組織離退休校領導代表、院士代表、離退休職工代表、學生代表,以及各教學單位黨政負責人、職能部門負責人、科研單位及教輔單位負責人座談,通過舉辦座談會,深入開展動員、積極擴大宣傳、廣泛聽取建議。2012年暑期前夕,校慶籌備工作進入沖刺階段,學校專門就校慶工作召開領導幹部會議,明確辦好慶祝大會、加強校友服務、確保學術活動質量、提升文化建設內涵、加強宣傳報道策劃、健全籌資工作機制、重視學院校慶活動等具體任務。提出按照學校統一部署,確保校慶籌備工作落實的要求。學校主要領導7次主持召開校慶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把握工作全局,聽取重點匯報,研究重要事項,做出科學決策。自籌備工作啟動,學校先後下發13項專門文件,布置校慶相關工作。編印工作簡報45期,向全校動態通報重點工作進展。
二、扎實做好重點工作
60周年校慶活動按照「隆重、熱烈、簡朴、務實」的原則,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中央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一貫要求和「艱苦樸素、求真務實」校訓精神。為順利開展60周年校慶相關工作定下了總的基調,為各項工作高效、有序、順利推進奠定了重要基礎。籌備工作全面啟動後,學校印發了《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慶工作方案》,明確了學校60周年校慶工作的指導思想、組織機構,啟動、籌備、慶典、總結各階段的主要任務和工作要求。為進一步突出重點工作,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凝練出涉及綜合協調、文秘接待、宣傳推廣、捐贈籌資、校友聯絡、學術交流、文體活動、後勤保障、學院活動等9方面40項重點工作。印發了《關於印發<中國地質大學(北京)60周年校慶工作摺子工程>的通知》(中地大校慶發〔2012〕2號)。在摺子工程40項工作中,校慶大會、文藝晚會、地學人才培養論壇3項被列為校慶三大核心慶祝活動,所有相關工作均圍繞包括以三大核心慶祝活動為主要內容的40項摺子工程開展。
校慶大會是60周年校慶工作最重要的一項。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劉延東、陳至立等中央領導同志為大會發來賀信或以不同的形式表達了對學校的關懷。校友溫家寶同志在為母校題寫校名後,校慶期間又致信並贈詩作表達愛校深情。白立忱、顧秀蓮、朱訓、徐紹史、杜玉波、洪峰等中央、教育部、國土資源部、北京市領導出席校慶大會,對學校發展寄予了新的更高的期望。為辦好校慶大會,學校將其列為校慶的首要任務和核心工作,深入研究、認真謀劃,以摺子工程專項任務的形式,統籌匯報、邀請、走訪、組織、接待、宣傳、安保各項工作。學校主要領導拜訪了朱訓、徐紹史、徐德明、汪民、孫金龍、吳前進、花建慧、吳天君等領導和校友,向有關領導做了匯報,並發出邀請。學校組織班子精心准備校慶大會報告等重要文稿。認真安排來賓食、宿、交通接待和志願者服務等,舉辦招待宴會和答謝宴會。為來賓和校友精心准備了校慶紀念品。
文藝晚會是校慶期間,排演時間最長、與會人數最多的活動。晚會籌辦堅持隆重、簡朴的原則,力求特色鮮明、凝聚人心。經過4個月的努力,學校專門團隊與專業人士組成導演組潛心研究、反復推敲,形成了周密的策劃方案,並「量身定製」創作出整套節目,經過3個月的精心排練,最終創作出了主題鮮明、特色濃郁的60周年校慶文藝晚會。350名師生員工和專業演員參加演出,晚會志願者和工作人員等現場演職人員總數超過1000人。為滿足廣大師生的觀看需求,學校有線電視網和綜合教學樓多媒體教室進行了同步直播,場內外近萬名師生同步觀看。師生員工和著名藝術家同台演出,取得良好的反響。
「地學人才培養論壇」與校慶大會、校慶文藝晚會同為我校60周年核心慶典活動之一,是以地學人才培養為主題的高層次學術活動。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南京大學、中國石油大學,以及地勘企業的專家與我校專家和師生,以慶祝校慶為契機,圍繞能源資源危機、預測和應對全球變化的基礎理論創新、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等前沿問題展開,探討了如何提高地質教育質量,培養優秀地學人才,服務行業發展和國家經濟社會建設,創建學科創新團隊,建設一流地學特色高校等問題。
為了確保三大核心慶祝活動和其他重要活動的舉行,學校制定了詳盡的會場設計方案、貴賓嘉賓和觀眾入場方案,會場內來賓接待引導方案和志願者培訓,現場安保、音響、燈光、電力、醫療等保障環節到位。由相關校領導負責,抽調專門力量組建了校慶大會、校慶文藝晚會、地學人才培養論壇活動指揮部,各項活動均制定了嚴密的預應急案,會場內外安保力量落實到位。校慶大會和文藝晚會實現了視頻信號實時傳輸,會場內外同步直播,實現更為廣泛的傳播效果。
三、取得積極社會反響
為了辦好60周年校慶活動,校黨委、校行政在籌備工作啟動初期,廣泛發動、凝聚智慧,確定了「地學搖籃甲子華章」的校慶主題,以准確凝練、富有深意、朗朗上口的語句,將60周年校慶活動的主旨迅速推廣;在《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教育報》、《中國國土資源報》等中央媒體發布校慶公告,並及時開通校慶網站和校慶官方微博,有效地佔據輿論制高點。《人民日報》等10餘家新聞媒體記者出席了慶典大會,並陸續刊發報道,中國政府網等網路媒體轉載報道。新華社等多家中央記者采訪報道了地學人才培養論壇,《光明日報》等媒體為60周年校慶刊發專網、專刊、專稿。
校史館新館在校慶前期完成了第一階段建設任務,投入試展。聚集校內外力量,攝制了濃縮學校60年發展校慶宣傳片。製作了展現學校歷史影像與現實風貌的校慶畫冊。把握校慶契機,發起設立了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管、北京市民政局批準的非公募基金會——北京中國地質大學教育基金會,為促進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開辟了新的更為有效規范的籌資渠道。學校組織收集校友信息、編制校友通訊錄,制定實施了全面走訪校友、友好合作單位的計劃,舉辦了多場優秀校友事跡系列報告會,校友工作進一步加強。學校主要領導帶隊向上級部門和有關領導匯報工作,同時走訪了重點合作單位和重點校友,取得了重要成果。校慶期間,到賬資金捐贈140餘筆,總額超過1000萬元,接受實物捐贈124筆。
四、校園面貌明顯改善
經廣泛徵集、嚴格遴選,設計出以60周年元素和學校代表性建築圖案結合的校慶標識,其精巧的構思和鮮明的特色迅速深入人心,以校徽、校訓、校慶標志為核心,制定實施校慶氛圍營造整體方案。校門、相關樓梯、各活動會場、各類證件及各種裝飾統一布置、裝飾。切實達到了簡朴不失隆重,熱烈更要務實的預期效果,營造出富有特色的整體氛圍。
校慶籌備階段,學校安排專項資金加大了校園環境整治力度,大力實施綠化美化工程等校園環境建設。校慶籌備工作啟動後,加快推進地下停車場建設、路燈更新改造工程、蒸氣管線改造工程等一系列基礎設施維修改造。全面實施了校園主路改造鋪設瀝青工程。在校慶主要活動場館和學校標志性建築周邊實施了整體綠化工程。完成了學校綠地景觀建設工程。實施了學校整體花壇擺放工程。大力加強校容校貌改造的文化元素和文化內涵,堅持尊重史實、展示風貌的工作原則,聘請專業機構,設計並重新塑造完成李四光、何長工、劉型、高元貴4位學校建設的卓越領導者石像和「地質工作者」石像。完成溫家寶同志手書「搖籃」題詞的泰山石景觀石刻和學校「奠基石」景觀工程。學校大力整頓交通秩序,重點加強技防建設,深入開展了消防檢查工作。校園環境井然有序,校園面貌煥然一新。
五、各類活動豐富多彩
作為校慶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慶大會前30天,學校組織了中國地質大學組建25周年座談會,邀請朱訓、孟憲來等老領導和市教委負責同志,以及中國地質大學組建時期的學校老領導,共話中國地質大學組建以來的建設成就。
校慶籌備及慶典期間,學校舉辦了地學名家及重大地學問題、地學發展、地學人才培養、「資源綜合利用與新材料」、中外地學交流等6個系列38場學術報告及座談會和研討會。學術活動全程音頻視頻錄制並在校園網相關欄目在線播放,進一步擴大了學術價值。
校慶期間舉辦了「十五」以來辦學成就展,集中展示了學校「十五」以來,頂層設計、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科學研究、合作交流、黨的建設、辦學條件等8個方面的主要成就。
中國地質大學京漢兩校聯合舉行了攀登珠穆朗瑪峰活動。校領導和師生迎送登山隊員出征和凱旋,並2次帶隊赴珠峰大本營指導登峰工作,看望隊員。
積極組織迎校慶書畫攝影作品徵集活動,集中組織了「青春無悔」主題繪畫創作活動。邀請校內專家對報名作品做了認真評選,以評選出的100幅優秀書畫攝影作品為主要內容,舉辦了「沉積六秩,構造八維」主題書畫攝影展。
校慶期間,學校制定了周密的志願者工作方案,經過嚴格考核,選拔出1500名校慶志願者,經過崗前專業技能培訓,輸送到校慶工作接待、會務、引導、文秘、禮儀、講解、公共、機動等8類工作崗位中。志願者顧全大局、堅守崗位,承擔了大量繁重具體的工作,工作時長超過16000小時,以優良的服務和素質向來賓和校友展示了地大學子的良好形象,為全校學生樹立了榜樣。
校慶活動結束後,及時對在校慶期間發來賀信賀電的單位和領導,以及捐贈單位及個人,以書面形式答謝,表達對海內外各界和校友大力支持學校的感激之情。相應的校慶相關賬目清理結算工作,以及校慶文件、材料、音頻視頻資料分類收集整理和歸檔工作及時按要求完成。
60周年校慶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與學校中心工作緊密相連的特殊任務,是總結經驗、展示成就、凝聚力量和促進發展的重要載體,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里程碑。做好校慶工作是提升學校核心競爭力與綜合實力的一種獨特方式。60周年校慶必將為學校加快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產生深遠影響、發揮重大作用。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不足,深刻認識,認真總結,精益求精、推動發展。切實將60周年校慶作為全校上下團結奮進、再創輝煌的新起點,作為學校事業凝心聚智、促進發展的新契機,作為師生員工努力拚搏、爭創佳績的新動力。各項工作以此為契機,乘勢而上、銳意進取,加快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繼續開創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事業新局面!
⑽ 中國地質大學隆重舉行建校周年慶祝大會
地學搖籃,甲子華章。2012年月20日上午,中國地質大學建校60周年慶祝大會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體育館隆重舉行。
教育部、國土資源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人事局、北京市委市政府、青海省人民政府、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指揮部以及部分省(市)的國土資源廳、兄弟高校等單位向學校發來賀信,向地大師生和海內外的校友表示熱烈祝賀。
中共中央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白立忱,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顧秀蓮,國土資源部部長、黨組書記、國家土地總督察徐紹史,教育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杜玉波,北京市副市長洪峰,全國政協原秘書長、原地質礦產部部長、中國地質大學首任校長朱訓,國土資源部副部長、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汪民,安徽省委副書記孫金龍,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前進,全國政協常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邵鴻,武警黃金指揮部政委楊繼明,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鍾自然,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常務副書記劉建,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任姜沛民,原地質礦產部副部長夏國治,原地質礦產部副部長張宏仁,原地質礦產部副部長陳洲其,國土資源部原副部長蔣承菘,中國觀賞石協會會長、國土資源部原副部長壽嘉華,原中央紀委駐國土資源部紀檢組組長董道華,中國地質調查局原局長、中國地質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孟憲來,國家海洋局原局長嚴宏謨,國務院參事、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原副局長閃淳昌,國務院參事、國土資源部原總工程師張洪濤,科技部原黨組成員、科技日報社原社長張景安,科技日報社原社長焦洪波出席慶祝大會。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代表劉光鼎、李德生、馬宗晉、傅家謨、歐陽自遠、葉大年、李廷棟、趙鵬大、殷鴻福、於崇文、翟光明、湯中立、汪集暘、盧耀如、胡見義、張本仁、翟裕生、鍾大賚、謝和平、李曙光、康玉柱、王鐵冠、金振民、楊文采、莫宣學、翟明國、馬永生、舒德乾等28人出席大會。
國土資源部部長、黨組書記、國家土地總督察徐紹史,教育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杜玉波,北京市副市長洪峰分別在慶祝大會上講話,向中國地質大學60年華誕致以誠摯的祝賀,充分肯定學校60年來的辦學成績,並提出了殷切希望。
教師代表顏丹平,學生代表扈恆暢,校友代表馬永生,兄弟院校代表南京大學校長陳駿,海外高校代表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副校長珍妮特·基斯特納,國際友好人士、納米比亞駐華大使羅納德·納穆巴胡,合作單位代表有色金屬華東地質勘查局局長邵毅分別在大會上致辭。
大會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黨委書記王鴻冰主持。他向各位領導和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向親身經歷了學校建設和發展的老教師代表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王鴻冰說,人才培養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學校的聲譽和影響也源自所培養的人才,60年來數萬名畢業生走出校門,紮根基層,投身一線,踏遍青山,獻身地質,成為事業發展的棟梁和骨幹,鑄就了地大的輝煌,在此向數萬名校友表示感謝和歡迎。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長鄧軍做了題為《傳承地大精神彰顯地學品質為建設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努力奮斗》的主題發言,回顧辦學歷史、總結建設成就和特色優勢,闡述學校發展思路。
鄧軍在發言中說,中國地質大學的歷史是一部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與行業同起伏共發展的奮斗史;是一部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服務國家經濟建設的創業史;是一部推動地學發展,追求學術卓越的創新史;是一部弘揚先行精神,引領地學文化的光榮史。
鄧軍指出,目前學校正處在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和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的關鍵時期,將繼續堅持「品德優良、基礎厚實、知識廣博、專業精深」的人才培養方針和「特色加精品」的辦學理念,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高水平隊伍建設為核心,以培養高素質人才為根本,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關鍵,以管理體制改革和運行機制創新為保證,推進協同創新,不斷增強綜合辦學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深刻領會校友溫家寶總理對母校的殷切希望,努力建設一個更具創造力、貢獻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中國地質大學,最終實現建設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目標。
教育部、國土資源部相關司局和直屬單位領導,北京市相關委、辦、局領導,國內外大學和合作單位領導,全體校領導,海內外校友代表、離退休老同志代表和在校師生代表共3000餘人出席慶祝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