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治理整改方案
A. 淺談如何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4
一、完善地質災害隱患點基本信息、日常地質災害防治管理。地質災害應急納入信息管理平台,實現從鄉鎮國土所到縣局的信息化管理網路。完善地質災害預警信息發布平台,村級監測員、地災威脅戶的手機號納入縣局E信通平台,使險情發生時預警信息直接及時發送到受地質災害區威脅群眾的手機上,保障信息平台網路暢通,做到地質災害險情預警全覆蓋。
二、汛期是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點,針對即將汛期到來面臨的防災嚴峻形式,做好各個隱患點和人員密集場所等重點區域的監測和汛前隱患排查。對排查中發現的隱患及時消除治理,做到關口前移,發現在初始,消滅在萌芽。
三、強化地質災害監測的組織和管理工作,群測群防要構建到位,使其成為防災減災的中堅力量,不能只是名單列在表上,制度掛在牆上,要充分調動監測人員積極性,勤觀勤查,做到無死角,無漏洞。落實適當的監測補助,及時表彰有功人員,嚴格按照監測網路運行,依託信息技術支撐,進一步完善地質災害信息交換機制和共享機制,及時捕捉地質災害的特徵信息,做到突發災害險情前置預警,防災於未然,把災害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
四、完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機構和預警監測體系構建,做好群測群防體系和相關職能部門的銜接,解決「單打獨斗,各自為陣」的格局,地質災害防治是國土部門的主要職責,但水利、交通、住建、財政等相關部門也有相應職責,我們要根據職責分工,主動與各部門溝通聯系,強化配合協作,督促落實各自職責,建立「信息共享、職責明確、協同一致、反應迅速」的地質災害防治體系,同時加強對地質災害監測體系工作人員專業知識的學習培訓,正確掌握監測、防治等一系列科學防災手段。
五、把礦山地質災害詳查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深入礦山企業,做好督促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建議,規定整改時限,跟蹤督促整改。狠抓對礦山企業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的日常監管,把此項工作作為我縣地環整體工作突破口,抓出成績,抓出亮點,從而改變地環管理弱勢於全局地政、礦政管理的格局。
B. 地質災害治理與地方經濟發展的關系
甘肅省國土資源廳
改革開放以來,甘肅省經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特別是進入本世紀後,地方經濟在以房地產為支柱產業的帶動下,取得了連續十餘年的高速發展。房地產業的發展是與土地開發為基礎的產業,隨著農村小城鎮建設和城市棚戶區改造和安居工程的實施,人民群眾居住條件得到了改善,但同時人地矛盾也凸顯了出來。在土地日趨緊張的情況下,對一些非耕地的改造勢在必行。隨之而來的是地質災害的頻繁發生,其所帶來的危害也不斷加大,發展經濟的同時,進行地質災害治理也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內容之一。
一、地質災害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
甘肅省是全國地質災害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十一五」期間,全省共發生各類突發性地質災害8940起,共造成1692人死亡,297人失蹤,以2008年和2010年傷亡人數最多;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5.67億元(未含舟曲泥石流災害損失)。
「十一五」期間,甘肅省遭遇了特大地震和極端天氣的影響,地質災害頻發,並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5·12」汶川特大地震引發的次生地質災害造成甘肅省地震災區151人死亡,473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28.76億元,地震也同時對甘肅省地質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創傷;「5·16」蘭州市九州石峽口滑坡造成7人遇難,兩個單元的家屬樓被摧毀;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造成1435人遇難,330人失蹤,泥石流災害同時對舟曲縣城基礎設施造成了嚴重破壞;「8·12」特大暴洪災害造成隴南市37人遇難,17人失蹤,其中以成縣最為嚴重;「3·2」東鄉縣城滑坡災害造成730人被迫轉移,縣城部分區域處於滑坡危險區。特別是受「5·12」汶川地震影響,全省中東部、南部的隴南市、甘南藏族自治州、天水市、慶陽市、平涼市、定西市等6個市(州)所轄38個縣(區)地質災害頻發,地震在這些地區引發崩塌、滑坡、地裂縫和地面塌陷災害共8108起。
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查明各類地質災害隱患點10629處。地質災害類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及地裂縫等,其中崩塌、滑坡6699處,泥石流溝3580條,地面塌陷193處,地裂縫157處。受地質災害威脅人口190.82萬人,受威脅財產304.81億元。
二、地質災害治理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
「十一五」期間,甘肅省遭遇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及「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等事件。面對特大地質災害的侵襲,甘肅省國土資源部門在省委、省政府及國土資源部的正確領導下,實施了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地質災害排查及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等一系列有效的防災減災工程,為災後重建做出了一定貢獻。
(一)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截至2010年,甘肅省全面完成了87個縣(市)的1:10萬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工作,並完成蘭州市、隴南市、天水市和平涼市所轄22個縣(區)1:5萬地質災害詳細調查工作,基本摸清了這些地區地質災害發育分布規律,為防災減災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二)地質災害監測網路初步建立
在全省地質災害調查和詳查基礎上,全省87個縣(區)建立了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路,群測群防監測點達到1萬多個。「十一五」期間,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取得顯著成效,累計成功預報地質災害57次,轉移群眾32.6萬人,避免經濟損失3.2億元。甘肅省「十有縣」建設都得到加強,蘭州市城關區等29個縣(區)進入國土資源部群測群防「十有縣」建設名單,一批優秀群測群防員受到國土資源部的嘉獎。為全面提升基層地質災害防治能力,進一步加強群測群防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依據國土資源部有關精神,結合全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實際,甘肅省實施了鄉(鎮)國土資源所地質災害防治「五到位」宣傳培訓活動,並取得顯著成效。蘭州市、隴南市等地質災害多發區專業監測網建設工作已初步開展。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全面展開,省國土資源廳與省氣象局合作開展了省級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十一五」期間,成功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預警140次,其中Ⅲ級98次,Ⅳ級42次。
(三)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得到加強
「十一五」期間,甘肅省加大了特大型、大型地質災害防治項目投資經費,多處險情嚴重、危險性大的地質災害得以及時治理。通過申請中央和省級財政治理的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包括應急治理)510餘項,治理投資經費總額達數十億元,有效減輕了地質災害對危險區內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危害。同時,「十一五」期間,甘肅省地質災害防治體製得到了加強,蘭州等地區地質災害年度防治經費常規投入逐步形成。
(四)重大地質災害事件災後恢復治理成效顯著
1.震後災區重建成效顯著
「5·12」汶川地震後,省國土資源廳組織編制了《汶川地震甘肅災區隴南市災後恢復重建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規劃》,並得到了國務院的批復,重建項目成效顯著。隴南市災後重建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共實施314項,其中工程治理項目265項,總投資10.97億元,基礎項目(包括基礎調查、應急能力建設、氣象預警預報系統建設等)49項,總投資2.09億元。截至2010年底,265項工程治理項目已竣工165項,在建100項;基礎項目已完成29項,在建20項。此項工作的實施,很大程度上有效遏制了甘肅省地質災害多發、頻發、群發的隴南地區地質災害的發生,減少和降低了甘肅省因地質災害而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2.舟曲災後重建工作進展順利
「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發生後,省國土資源廳組織編制的《舟曲災後恢復重建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得到國務院的批准實施,規劃治理工程26項,總投資8.5億元。該規劃正在實施,計劃在2012年完成。
3.蘭州城市重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初步展開
蘭州城市地質災害的多發性、突發性、危害嚴重性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針對地質災害頻發、危害嚴重的狀況,蘭州市人民政府於2007年批准印發了《蘭州市地質災害防治規劃(2007~2020年)》,同時組織編制了《蘭州市城市重大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規劃》、《蘭州城市重大地質災害防治可行性研究報告》,為科學規劃、有效防治地質災害奠定了基礎。
4.東鄉縣城災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展開
東鄉縣城特大地質災害發生後,省國土資源廳組織編制了《東鄉縣城特大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可行性研究報告》及《東鄉縣城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已初步展開,計劃2011年完成。
5.永靖縣二方台滑坡應急治理工程進展順利
甘肅省國土資源廳組織實施的永靖縣二方台滑坡應急治理工程進展順利,工程實施後,將有效保護危險區內212戶村民、1000餘人的生命與財產安全。
(五)地質災害應急體系建設初步開展
甘肅省成立了省級地質災害應急中心,主要負責省級地質災害應急專家庫建設和管理,突發地質災害現場應急調查和處置,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地質災害應急信息平台建設、運行管理和維護。省地質災害應急中心的成立,有力地推動了甘肅省地質災害的應急體系和應急能力建設的步伐。省、市(州)、縣(區)均制定了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六)地質災害防治專業技術隊伍建設得到加強
「十一五」期間,甘肅省加強了地質災害專業技術隊伍建設,已成為地質災害防治的強力技術支撐,主要分布在國土資源系統所屬的地礦、有色、煤炭等地勘單位以及省科學院、蘭州大學等院校。隨著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加強,專業技術人員得到很好的實踐鍛煉。
三、防災減災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所有的物質運動,對於人類都有正反兩個方面的作用,既造福也可為害。如果我們承認事物的雙重性,那麼地球、生物、環境、人類、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在為人類生存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的同時,也必然在另一方面帶來災害,而減輕災害,改善環境造福於人類,就可以保障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必須提高全社會的減災意識,推動減災社會化:減輕災害是全社會的協調行動,為取得減災的綜合效益,必須提高全社會的減災意識,推動減災工作的社會化,需要制定國家、部門和地方的減災規劃,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
(2)實施減災系統工程,進行綜合減災:減輕災害是一項系統工程,包括監測、預報、評估、防災、抗災、救災、安置與恢復,宣傳與立法,保險與基金,規劃與指導等項。減災系統工程的制定要與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相協調,突出農業與城市兩大減災重點,充分發揮科技的先導作用和社會各種減災力量的聯合作用,進行綜合減災。
(3)開展減災示範區工作:為了研究減災的方法、技術,總結減災經驗,推動全國減災工作的開展,應選擇多災頻發的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重點地區作為減災示範區,在保證這些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探索系統減災經驗,再向全國普遍推廣。
(4)綜合治理地質災害,保護地質環境:實施建設項目地質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堅持「開發利用與保護環境並重」和「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誰利用誰補償」的方針。加大地質災害防治投資力度,重大地質災害體的治理與國土資源開發整治相結合,統籌規劃綜合治理。
(5)深入開發災害科學研究,提高社會減災的能力和水平:減輕災害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每一項都需要高新技術的支持和高水平災害科學理論的指導,只有提高災害科學研究的水平,才能提高社會的減災能力。
C. 建設工程過程中引起的地質災害經國土資源局委託評估發文給房產公司整治,治理方案要報國土資源局審批嗎
按著建設復項目管理規定製和房地產項目管理實施細則有關規定,為了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對於特殊地址條件下建設工程過程中引起的地質災害經國土資源局委託評估發文給房產公司整治,治理方案要報國土資源局備案,並在地基處理完畢後進行隱蔽工程階段驗收,才能進入下一階段施工。
D. 地質災害防治措施與監控
一、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一)避讓措施
就目前人們認識自然與改造自然的能力而言,對於某些地質災害的產生(如新構造運動、地震、岩崩等)是無力抗拒的,對這類能量巨大的惡性地質災害通常只能是避讓,即對已有建築物、居民及交通線路予以拆遷和繞道,在國民經濟宏觀規劃布局時盡量予以迴避,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二)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主要指植樹造林、種草護坡及合理的耕作,通過這種種植結構的調整和森林覆蓋率的提高,可以減少雨水入滲、保持水土,使坡面得以保護,免遭侵蝕,從而達到穩固坡體的目的,是一種既經濟又有成效的治理措施,可以達到防治地質災害和提高經濟效益的雙重目的。但其發揮效益需較長時間,可作為改善、保護自然環境和抑制地質災害發生的長期措施。
(三)工程措施
在預防無效或不能避讓的情況下,對已有險情的地質災害體,宜採用工程措施防止災害的發生或擴展。
1.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可行性論證
重大地質災害的治理,首先是對地質災害體的綜合勘查研究,在此基礎上,對災害治理的必要性、技術可行性、風險性及災度預測等進行綜合分析,便於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立項,同時也為工程治理提供技術資料。
1)災害治理的必要性分析:根據災害所處位置、災害程度、災害的經濟損失預測與受威脅人數多少,論證災害治理的必要性。
2)災害治理的經濟合理性分析:對比分析地質災害體經濟損失概算和治理工程投資估算,確定災害治理的經濟合理性,一般治理費用應小於總經濟損失概算的50%為宜。
3)災害治理的技術可行性分析:對災害治理的多項防治方案進行對比、分析和試驗,選用經濟上合理、技術上可行,又能達到治理目標的設計方案。這是一項十分重要、必不可少的工作,決不能圖省事忽略技術可行性分析,而為災害的治理留下隱患。
4)災害治理的風險性分析:任何技術和社會問題的整治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風險。尤其是地質災害的治理,由於其客觀存在的地質環境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目前對地質災害的治理尚處於探索階段,而每一處地質災害區(點)的條件各異,因此災害治理存在一定的風險性。
2.地質災害工程治理
地質災害治理的基本原則是要針對致災主控因素施治,治理措施需強調環境適應性,治理方案要考慮全局,滿足切實有效、技術可行、經濟合理、施工簡便的要求。目前,對地質災害的治理通常採用的方法有:削(削坡、清方、減載)、排(截、排水溝、地面防滲)、護(護牆、護坡、拋石反壓)、擋(擋土牆、抗滑樁、錨桿、錨索)、灌漿及限制工程經濟活動(如礦山停采)。這些工程治理方法可酌情一種或多種同時使用,只要應用得當,即可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地質災害主要防治措施見表2-4-46:
表2-4-46 地質災害主要防治措施
二、地質災害群策群防體系的建設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應突出「以人為本,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群策群防體系即是靠當地各級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建立完善的群策群防地質災害的防災預警系統。一方面,當地有關職能部門要加強地質災害防治的管理和地質災害知識有關法制、法規的宣傳和教育,合理控制和規范人類工程活動,採取綜合措施防止地質環境的惡化和破壞,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避免各類地質災害的產生;另一方面,對一般性地質災害危險點,應落實監測責任人,並由專業人員布設監測點,傳授地質災害監測預報知識;對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則要編制地質災害防災預案,形成一個相對完善的群策群防、防災預警網路。
三、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2006年3月,深圳市政府出台了《深圳市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由市政府統一領導,市國土資源和房產管理局負責,各區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和交通、水務、建設、氣象、民政、公安、醫療等相關部門加緊組成應急系統,成立應急分隊。每年汛前對應急預案中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險情巡查,汛中加強監查,汛後進行復查;發現險情或接到險情報告要在最短的時間趕到現場,進行險情鑒定,提出應急處理對策、措施;發生地質災害後,市、區政府要立即啟動並組織實施相應的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有關部門和單位按應急預案中確定的職責分工做好應急工作。
四、地質災害監測與氣象聯合預報機制
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負責地質災害防治的監督和管理工作,每年汛前,會同交通、水利、建設等部門,依據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制定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每年訊前,均組織有關部門對各自管轄范圍內所有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現場踏勘檢查,劃定地質災害危險區,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對那些危險性大、危害嚴重的災害體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作出分析評價,落實地質災害的監測、預防責任人,專人專職,定時全天候監測,隨時匯報,發現問題及時發出臨災警告,並指明災害發生時所採取的對策、撤離轉移路線和安置地點等。根據已有地質災害數據,結合氣象台(站)的氣象資料,在對降水量預報的同時,對由降水誘發的地質災害易發等級作出科學預報,實現突發性地質災害發生概率的預報預警。
E. 長江洪災頻發的原因有哪些具體治理的方案有哪些
長江洪災頻發的原因:1,水土流失 防洪方案:綜合治理水土流失,加強河道整治。
2,天然湖泊面積減少,蓄洪能力下降 防洪方案 :退田還湖。
3,降水量大且集中 防洪方案:多建分洪,蓄洪工程。
此外,針對其其他情況,還可以:大力宣傳,使人們樹立保護長江的意識;加快保護長江的立法工作
一、洪水和洪水災害的含義及分類,本區域洪水主要類型
洪水是一種自然水文現象,指江河水量迅猛增加及水位急劇上漲的自然現象。洪水的形成往往受氣候、下墊面等自然因素與人類活動因素的影響。按地區可分為河流洪水、暴潮洪水和湖泊洪水等;按成因可分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川洪水、冰凌洪水、雨雪混合洪水、潰壩洪水等六種。當洪水威脅到人類安全和影響社會經濟活動並造成損失時,就形成洪水災害。
本區域主要為暴雨洪水,一般由較大強度的降雨而形成的洪水。按暴雨的成因可分為雷暴雨洪水(也稱驟發暴雨洪水)、台風暴雨洪水和鋒面暴雨洪水。此外,潰壩洪水、山洪和泥石流也多由暴雨引起。
二、山洪災害的成因及氣象因素
山洪災害與其他自然災害一樣,其致災因素具有自然和經濟社會的雙重屬性,具體表現為它的形成與發展主要受降雨量及降雨強度、地形地質及人類經濟社會活動的影響。
影響山洪災害的氣象因素:(1)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它的位置、強度和活動直接影響著夏季大陸上的降雨。穩定少動的副熱帶高壓西北側邊緣常常形成長時間、高強度、大范圍的暴雨洪水。1999年甌海發生的「9.4」洪災持續性強降雨,即是副熱帶高壓偏強、穩定少動的結果。(2) 鋒面雨。北方的冷空氣和南方的暖空氣相遇時,形成一條溫度和濕度高、密度小,被冷空氣抬升到高空,形成鋒面降雨。(3)切變線影響。高空風聲上風向的不連續線稱為切變線(如西南風和東南風之間,或偏南風和偏北風之間)。切變線附近上升運動強烈,容易發生強降雨,暴雨區大多分布在切變線附近區域里。(4)低渦。高空天氣圖上氣壓比四周低的旋渦,稱為低渦。影響我國的低渦常由西風帶延伸槽切斷而成,或氣流經特定地形後產生。按照地區分為華北低渦影響而成。(5)氣旋。氣旋指地面氣壓比四周低的區域即低氣壓。在氣旋中心,由於冷暖空氣相互作用,常有大雨或大暴雨出現。(6)台風。台風是形成暴雨洪水的主要原因之一,「台風」是在西太平洋熱帶海洋上生成的,直徑約為幾百公里的暖性渦旋。世界氣象組織規定渦旋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小於8級(即風速為13.9 m2/s~17.1m2/s)時,稱「熱帶低壓」;風力達8級~9級(即風速為17.2m2/s~24.4m2/s)時,稱「熱帶風暴」;風力達10級~10級(即風速為24.5m2/s~32.6m2/s)時,稱「強熱帶風暴」;當中心風力達12級(風速在32.7m2/s以上)時,稱「台風」。台風登陸時風大雨急,如深入內陸後與中緯度西風帶系統相互作用,則會發生強暴雨過程,以致發生災害性暴雨洪水和山洪災害。
三、山洪災害頻發的原因及特點
山洪災害頻繁發生,首先同氣候和地理條件密切相關。我國具有明顯的季風氣候特點,冬季吹北風,空氣乾燥;夏季吹南風,空氣潮濕,雨季多發生在這個時期。概括地講,山洪災害頻繁發生主要是受季風氣候影響,有以下三下方面的原因;(1)降雨時間集中,強度大。大部分地區受季風氣候控制,全年的降水量大部分集中在夏季濕潤高溫時期,且多以台風暴雨形式出現,6月~9月雨量占正常年降水量的60%~80%,而且往往又集中在幾次暴雨過程中。(2)季風雨帶的季節性位移導致降雨地域的階段性穩定。夏季風始於5月,由南向北推進,相應有三個雨季,即華南雨季(南方各省,4月~6月),江淮梅雨季(長江中下游各省,6月中旬至7月中旬)華北東北雨季(華北及東北各省,7月中下旬至8月),此時季風到最強盛。9月以後,季風減弱並南撤,雨帶也逐漸南退,10月以後,季風退出我國大陸,雨季結束。其次夏秋頻繁的台風活動,也是形成山洪災害的主要原因,台風沿海登陸後,一般在300N~350N附近轉向北上,風速逐漸減緩形成低壓,若與北方冷空氣結合,就可能形成大范圍的暴雨洪水和山洪災害。另外,廣大幹部群眾防災意識不強,大面積的開礦、採石、築路、挖渠等活動影響山體穩定,開發項目的建設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也是造成山洪災害的主要原因。
山洪災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一是突發性強,預測預報難度大;二是來勢猛,成災快,破壞性強;三是季節性強,頻率高;四是區域性明顯,易發性強;五是范圍集中,災後恢復困難。
四、山洪災害預防措施
(一)要科學預測及時預報
今年,山洪災害來勢兇猛,從5月31日到6月10日短短的11天,湖南、貴州、黑龍江相繼發生暴雨山洪災害,造成嚴重損失。山洪災害突發性強,防禦難度大,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堅持以人為本、以防為主,認真研究山洪災害發生的特點和規律,科學、合理地謀劃防治對策、方案以及防禦應急預案,科學防禦突發性的自然災害。在雨季來臨前,水利、氣象、水文等部門應加強與國土資源部門的協作,做好雨情、水情的預測工作,及時作出強降雨和洪水預報,並報告當地人民政府(及其防汛防旱指揮部)和地質災害防治的主管部門及有關單位,遇緊急情況要以最快速度通知到各有企事業單位和廣大群眾,有險情徵兆時提前組織群眾轉移,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減輕山洪災害損失。
(二)加大宣傳力度,普及防災常識
預防山洪災害較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加大山洪災害的相關常識和防禦山洪災害知識的普及工作,要把這項工作抓實、抓好,真正普及到每個村和每位村民。增強廣大群眾的自我防護能力和意識。讓群眾用科學實用的防洪知識來避災、救災,這是最好的手段。群眾有了自我防護意識,了解了山洪形成的原因,了解了山洪的特徵,就會提高警覺性。各村要明確突遇洪災時的撤退路線等一系列自救工作。
(三)加大執法管理,規范工程建設
首先要規范山區建設,避免因開礦、採石、築路、挖渠等活動影響山體穩定,人為造成山洪地質災害隱患。另外要加強山區城鎮和居民點建設管理,避免把房屋修建在山洪災害易發區、沿河(溪)低窪地帶等危險區域,切實減輕山洪災害損失。
(四)建立完善預警體系
首先要落實防災巡查員,利用山塘水庫巡查員這人力資源,加強對他們進行山洪災害的相關常識及預警報告知識培訓,配備相應的通信工具,使他們具備一定的防災知識,擁有能夠及時溝通聯絡的工具。其次,各巡查員在發現突發短歷時暴雨和山洪災害時,要立即向當地(或上級)政府及其防汛防旱指揮部和下游群眾報警。當地(或上級)政府及其防汛防旱指揮部接到報警後,立即會商,及時啟動預警預報體系和防災預案,制定切實可行的救災應急措施。從而為緊急撤離群眾、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等救災工作取得主動權,從而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損失。
(五)加大水保工作的監督管理,從源頭上降低山洪災害發生
首先要加強對在建工程的在建工程的監督,若在建工程沒有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就會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只有切實加強監督,促使建設單位按水保方案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才能有效的減少水土流失。其次要恢復山區被破壞的植被,提高山區雨水涵養能力,減慢降雨後形成地表徑流的速度,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封山育林、退耕還林等工作,盡最大的努力降低山洪災害的發生。
F. 成都的地質概況主要地質災害及可行的解決措施。。。。。。。
一、前言
我市位於青藏高原東緣與四川盆地過渡地帶,人口集中,降雨充沛,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多樣,相對高差4979米。西部為龍門山強烈隆起斷裂褶皺發育帶,岩性復雜,以構造侵蝕、溶蝕高山和中山、低山地貌為主;東部龍泉山斷裂褶皺帶為構造剝蝕低山丘陵地貌;中部廣為平原。山地和丘陵面積分別佔全市幅員面積的32.26%和27.26%。
由於獨特的地形地貌、地質構造條件和強烈的人類工程活動,導致我市每年地質災害頻繁,成為地質災害易發區和多發區。
二、2003年我市地質災害概況
2003年我市共發生地質災害64起,其中滑坡45處、泥石流10處、崩塌5處、地裂縫3處、地陷1處。其中成功預報地質災害37起,地質災害直接經濟損失比2002年下降54%。
汛期降雨誘發地質災害是2003年我市地質災害發育的主要特徵。2003年,我市汛期6—10月平均降雨量達634mm,是全年降雨量839.1mm的75.5%,共誘發地質災害63處,佔全年發生地質災害總數的98%,其中8月份降雨量達351?2mm,佔全年降雨量41.8%,誘發地質災害49處,佔全年發生地質災害總數的76.5%,主汛期是地質災害發生的高發期。
地震活動是2003年誘發我市地質災害的重要原因之一。2003年我市地質災害空間分布主要集中在龍門山區及龍泉山區,龍門山區共發生地質災害34起,占我市全年發生地質災害總數的53.1%,而2003年我市共發生2.0—3.1級地震活動142次,都集中發生在龍門山山前斷裂地帶。
2003年我市發生的64處地質災害中,滑坡、崩塌、泥石流三個類型總共60處,占發生災害總數的93.7%。
2003年我市共有504處地質災害危險點納入各級防禦預案,由於積極採取有效措施,部分地質災害在發生前得到了積極預防,減輕了災害損失。但仍存在防禦重點不突出、區(市)縣防治經費落實不到位、地質災害防治知識普及率不高等突出問題,亟待進一步解決。
三、2004年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一)預測依據
1、地質環境條件
我市地質環境條件獨特,地質構造復雜、岩石破碎、人類工程活動頻繁。受其影響,地質災害的發育特點表現為時空分布不均、災害類型多樣、規模大小不一,地質環境條件惡劣地段是今年地質災害的易發地區,地質災害類型仍以鬆散層中小型規模滑坡為主。
2、2004年降雨量
根據2004年成都市氣象局預測,今年汛期我市平均降雨量780-78mm,其中7—8月主汛期降雨量大於200mm,汛期和主汛期是地質災害發生的高發期。
3、人類工程活動
我市地形多樣,人口集中,交通發達,人類工程活動頻繁。2004年,在進行地基開挖、開礦採石、挖掘修路等工程活動時,一些地質環境條件較差的地帶,預測可能因人類工程活動誘發產生地質災害。
(二)地質災害類型預測
對我市造成危害較大的地質災害類型主要是滑坡,其次是崩塌、泥石流,其它類型相對較少發生。預測2004年我市地質災害發生類型仍然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為主,規模一般為小到中型,但彭州、都江堰、青白江、崇州等部分地區存在發生大型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
(三)地質災害發生時段預測
降雨是誘發我市地質災害的主要因素。預計2004年我市6月—10月降雨充沛,平均降雨量在780-78mm左右,佔全年降雨量的80%。預測2004年我市地質災害發生時段還是主要集中在汛期(6月—10月)時段。
四、2004年地質災害防禦重點
(一)地質災害高易發區
1、龍門山中、低山地質災害高易發區
以彭州—都江堰—大邑—邛崍一線以西的中、低山峽谷地帶為主,區內褶皺強烈,斷裂發育,地震頻繁,岩石破碎,降雨充沛,地質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地質災害主要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為主,主要對工業設施、農田耕地、公路、房屋、渠堰、旅遊景區(點)等造成較大危害。其中彭州市小魚洞鎮楊坪村滑坡、彭州市磁峰鎮永華村滑坡、都江堰市麻溪鄉友誼村滑坡、崇州市萬家鎮方店子滑坡、邛崍市天台山馬坪村滑坡,汛期在強暴雨誘發下將會進一步發展。
2、總崗山低山、深丘地質災害高易發區
成都南側蒲江、新津等縣低山深丘地帶,人多房密,盛夏多暴雨,人類工程活動頻繁,岩性軟硬相間,岩石多破碎,軟弱易滑。地質災害以滑坡為主,對房屋、農田、水利設施、公路交通等造成危害。其中蒲江縣白雲鄉騎龍村滑坡,汛期在強暴雨誘發下將會進一步發展。
3、龍泉山低山地質災害低易發區
我市東部龍泉山脈一線的龍泉、金堂、青白江等區、縣以構造剝蝕低山為主。區內人口密集,經濟發達,挖渠、建房、公路修建、農田開墾等人類活動活躍,一些地質環境條件較差地區易誘發產生地質災害,且多以中小型滑坡、崩塌為主,造成房屋變形、牆體開裂、地表下錯、農田掩埋、交通阻塞等危害。其中龍泉驛區山泉鎮大佛村滑坡、金堂縣九龍鎮中心村滑坡、青白江區仁和鄉青林村滑坡等地質災害汛期將會加劇活動。
對以上區域,各地各部門要加強人類工程活動管理,做好退耕還林、邊坡治理,認真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制,加強監測,做好群測群防和預警預報工作。
(二)地質災害主要危險(隱患)點
據統計,我市現孕育有地質災害危險(隱患)點500餘處,分布在中低山和深丘區地質環境條件脆弱地帶,主要對農戶、學校、礦山、企事業單位、公路、農田、電站、通訊、水利設施、旅遊景區(點)等造成威脅和危害。我市結合地質災害的分布區域、危害程度、規模大小,篩選出25個重大災害點為市級危險(隱患)點,並提出應急防災措施,落實監測責任單位和監測負責人(見附表1)。各責任單位和監測負責人必須認真履職到位,採取切實可行的具體防範措施,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三)汛前檢查和汛期巡查
各區(市)縣應積極做好汛前檢查工作,查處問題及時整改,要結合全市的氣象預測和當地天氣預報,搞好地質災害預防預報工作,將地質災害危害減少到最低程度。根據我市地質災害的分布發育特點,按照省、市汛前檢查要求,市級有關部門要在2004年5月底之前,合理安排巡查路線,完成對邛崍、蒲江、龍泉、金堂、彭州、大邑、崇州、都江堰、青白江、雙流、新津、新都等區(市)縣汛前檢查,防患在先。
五、2004年地質災害防治主要保障措施
(一)制定落實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各區(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會同同級建設、水利、交通等部門,開展本區域地質災害調查,擬定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找准主要地質災害點的分布范圍、威脅對象,明確重點防範期、主要措施,落實監測、預防責任人。組織地質災害易發區內的鄉(鎮)、廠礦企業在汛期來臨前開展對本區域內地質災害普查工作,編制地質災害防禦預案,同時做好《地質災害防災工作明白卡》、《地質災害避險明白卡》的發放工作。
(二)制定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各區(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會同同級建設、水利、交通等部門擬定本區域的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組建應急機構、明確職責分工、預警報警信號、搶險救援措施等。出現重大地質災害徵兆或發生地質災害時,區(市)縣政府要根據情況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疏散群眾,採取措施,最大限度的減少損失。
(三)落實防災責任,加強監測
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第394號)和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土資源部、建設部《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1)35號)的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對本地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各區(市)縣人民政府分管領導為主要責任人(見附表2)。各區(市)縣、鄉、村、社和監測責任人要各負其責,明確各自的責任和任務,建立和完善「群測群防」體系;每個地質災害危險(隱患)點(以下簡稱災害點)要通過簽訂地質災害防治責任書的形式,把監測防治任務落實到具體單位,明確責任人;每個災害點要向受威脅的群眾發放載有地質災害基本情況、撤離線路等內容的「明白卡」,努力避免人員傷亡;對可能發生的、正在活動的災害點,要布置必要的位移動態監測點,汛期遇降雨要實行24小時監測,做好監測記錄。國土資源、防汛、救災、氣象、地震等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根據當地的雨情、水情、震情和各災害點的監測資料,做好地質災害預測、預報工作。
(四)完善地質災害預防工作制度
市級有關部門和各區(市)縣要進一步完善汛前檢查、汛期巡查、汛期值班和災情速報制度。汛前和汛期有關部門要組織檢查,重點檢查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編制、防治責任、防治措施落實情況;災情發生後,要及時按要求報送災害種類、規模、受災人員、財產損失、救災減災措施等信息;汛期國土資源部門要實行24小時值班,確保人員落實、信息暢通。
(五)加強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普及宣傳工作
市級有關部門和各區(市)縣要加大地質災害防治的宣傳力度,通過舉辦培訓班、專題講座、印發宣傳資料等形式,廣泛宣傳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四川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等法規,使廣大群眾掌握地質災害發生的一些基本規律和防禦知識;要在地質災害易發區發放《地質災害防治簡介》、張貼防災宣傳畫、組織群眾觀看宣傳片;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廣泛開展宣傳,調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熱情,汛期要在當地電視台播放防災知識片,增強全民防災、減災意識,提高抗災能力。
(六)保證地質災害防治必需的資金
按照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要求,市級有關部門和各區(市)縣要將地質災害防治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確保地質災害調查、監測、檢查、治理等需要。要在加強監測的基礎上,安排專項資金,確定搬遷標准,及時將受地質災害嚴重威脅的群眾搬遷到安全的區域,防止災害發生時造成損失。
(七)加強工程建設活動的管理
在地質災害易發區進行各類工程活動,要按照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土資源部、建設部《關於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1)35號)的要求,在可行研究階段必須進行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並將評估結果作為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組成部分,可行性研究報告未包含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結果的,有關部門不得批准。
G. 討論崩塌,泥石流,滑坡三種地質災害的形成條件和整治措施有何不同
一、崩塌
(一)崩塌定義
高陡斜坡(含人工邊坡)上的岩土體完全脫離母體後,以滾動、跳動、墜落等為主的移動現象與過程,稱為崩塌。危岩體是正在開裂變形,並可能發生崩滑的危險山體(圖1-1)。
該類災害具有下落速度快、發生突然,垂直位移大於水平位移的特點。崩塌對斜坡底部的房屋、道路及其它建築物危害很大,極易造成人員傷亡事故。
(二)崩塌分類
按崩塌體的物質組成分為兩大類:一是產生在土體中的,稱為土崩。二是產生在岩體中的,稱為岩崩。當其岩崩的規模巨大,涉及到山體者,又俗稱山崩。當其崩塌產生在 圖1-1 崩塌示意圖
河流、湖泊或海岸上時,稱為岸崩。
按照崩塌體的規模、范圍、大小可以分為剝落、墜石和崩落等類型。剝落的塊度較小,塊度大於0.5米者佔25%以下,產生剝落的岩石山坡一般在30—40度;墜石的塊度較大,塊度大於0.5米者佔50—70%,山坡角在30—40度范圍內;崩落的塊度更大,塊度大於0.5米者佔75%以上,山坡角多大於40度。
(三)崩塌的形成條件
岩土類型、地質構造、地形地貌三個條件,又統稱地質條件,它是形成崩塌的基本條件。
1、岩土類型:一般而言,各類岩、土都可以形成崩塌,但不同類型,所形成崩塌的規模大小不同。通常,岩性堅硬的各類岩漿岩、變質岩及沉積岩類的碳酸鹽岩、石英砂岩、砂礫岩、初具成岩性的石質黃土、結構密實的黃土等形成規模較大的崩塌;頁岩、泥灰岩等互層岩石及鬆散土層等往往以小型墜落和剝落為主。
2、地質構造:各種構造面,如節理、裂隙面、岩層界面、斷層等,對坡體的切割、分離,為崩塌的形成提供脫離母體(山體)的邊界條件。坡體中裂隙越發育,越易產生崩塌,與坡體延伸方向近於平行的陡傾構造面,最有利於崩塌的形成。
3、地形地貌:江、河、湖(水庫)、溝的岸坡及各種山坡、鐵路、公路邊坡、工程建築物邊坡及其各類人工邊坡都是有利崩塌產生的地貌部位,坡度大於45度的高陡斜坡、孤立山嘴或凹形陡坡均為崩塌形成的有利地形。
能夠誘發崩塌的外界因素很多,主要有:
1、地震:地震引起坡體晃動,破壞坡體平衡,從而誘發崩塌。一般烈度大於7度以上的地震都會誘發大量崩塌。
2、融雪、降雨:特別是大雨、暴雨和長時間的連續降雨,使地表水滲入坡體,軟化岩、土及其中軟弱面,產生孔隙水壓力等,從而誘發崩塌。
3、地表水的沖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體不斷地沖刷坡腳或浸泡坡腳、削弱坡體支撐或軟化岩、土,降低坡體強度,也能誘發崩塌。
(四)可能誘發崩塌的人類工程經濟活動
在形成崩塌的基本條件具備之後,誘發因素就顯得重要了。誘發因素作用的時間和強度都與崩塌有關。能夠誘發崩塌的外界因素很多,其中人類工程活動及人類經濟(生產)活動是誘發崩塌的一個重要原因。
1、採掘礦產資料:我國在採掘礦產資源活動過程中出現崩塌的例子很多。有露天采礦場邊坡崩塌,也有地下采礦形成采空區引起地表崩塌的。較常見的如煤礦、鐵礦、磷礦、石膏礦、粘土礦等。
2、道路工程開挖邊坡:修築鐵路、公路時,開挖邊坡切割了外傾的或緩傾的軟弱地層,加之大爆破對邊坡強烈震動,有時削坡過陡都可以引起崩塌。此類實例較多。
3、水庫蓄水與渠道滲漏:這里,主要是水浸潤和軟化作用,以及水在岩體(土體)中的靜水壓力、動水壓力,可能導致崩塌發生。
4、堆(棄)渣填土:載入、不適當的堆碴、棄碴、填土,如果處於可能生產崩塌的地段,等於給可能的崩塌體增加了荷載,從而可能而誘發崩塌。
5、強烈的機械震動。如火車機車行進中的震動,工廠鍛軋機械震動均可起誘發作用。
二、滑坡
(一)滑坡定義
圖1-2 滑坡示意圖
滑坡是斜坡岩土體在重力和水,以及其他外營力的作用下,沿某一薄弱結構面產生剪切破壞的一種不良地質現象,是自然作用或與人類活動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圖1-2)。自然界中,無論是天然斜坡還是人工斜坡都不是固定不變的,在不同因素的作用下,斜坡一直處於不斷地發展和變化之中。
(二)滑坡的形成條件
滑坡的形成與氣象水文、地層岩性、地質構造、地形地貌、外營力改造和人類工程活動等因素密切相關。鬆散土體和高陡的斜坡是形成滑坡的內因,河流沖刷及淘蝕是產生滑坡的外因,人類工程活動和降雨是發生滑坡的主要誘發因素。
1、地層岩性:岩、土體是產生滑坡的物質基礎。通常,各類岩、土都有可能構成滑坡體,其中結構松軟,抗剪強度和抗風化能力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質易發生變化的岩、土,如鬆散覆蓋層、黃土、紅粘土、頁岩、泥岩、煤系地層、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軟硬相間的岩層所構成的斜坡易發生滑坡。
2、地質構造: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種構造面切割分離成不連續狀態時,才可能具備向下滑動的條件。同時,構造面又為降雨等進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各種節理、裂隙、層理面、岩性界面、斷層發育的斜坡,特別是當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傾構造面及順坡緩傾的構造面發育時,最易發生滑坡。
3、地形地貌:只有處於一定地貌部位、具備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發生滑坡。一般江、河、湖(水庫)、海、溝的岸坡,前緣開闊的山坡、鐵路、公路和工程建築物邊坡等都是易發生滑坡的地貌部位。坡度大於10度、小於45度、下陡中緩上陡、上部成環狀的坡形是產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4、水文地質作用:各種軟弱層、強風化帶因組成物質中粘土成分多,容易阻隔、匯聚地下水,如果上坡上方或側方有豐富的地下水補給,則這些軟弱層或風化帶就可能成為滑動帶而誘發滑坡。
地下水在滑坡的形成和發展中的主要作為表現為:
地下水進入滑坡體增加了滑體的重量,滑帶土在地下水的浸潤下抗剪強度降低;地下水位上升產生的靜水壓力對上覆不透水層產生浮托力,降低了有效正壓力和摩擦阻力;地下水與周圍岩體長期作用改變岩土的性質和強度,從而引發滑坡;地下水運動產生的動水壓力對滑坡的形成和發展起促進作用。
5、人為工程活動影響
不合理人為工程活動,如人工開挖斜坡前緣開挖坡腳或後緣堆載,改變了斜坡的外形和應力狀態,增大了滑體的下滑力,減小了斜坡的支撐力,從而引發滑坡。農田灌溉、水渠和水池漫溢和漏水、廢水排放等加劇滑坡的可能性。
(三)可能誘發滑坡的人類工程經濟活動
違反自然規律,破壞斜坡穩定條件的人類活動都會誘發滑坡。例如:
1、開挖坡腳:修建公路、鐵路、依山建房、建廠等工程,常常因使坡體下部失去支撐而發生下滑。例如,我國西南、西北的一些鐵路、公路,因修建時大力爆破、強行開挖,事後,陸陸續續地在邊坡上發生了滑坡,給道路施工、運營帶來危害。
2、蓄水、排水:水渠和水池的漫溢和漏水、工業生產用水和廢水的排放、農業灌溉等,均使水流滲入坡體,加大孔隙水壓力,軟化土石,增大坡體容重,從而促進或誘發滑坡的發生。水庫的水位上下急劇變動,加大了坡體的動水壓力,也可誘發滑坡發生。
3、堆填載入:在斜坡上大量興建樓房、修建重型工廠、大量堆填土石、礦渣等,使斜坡支撐不了過大的重量,失去平衡而沿軟弱面下滑。尤其是礦廠廢渣的不合理堆棄,常常觸發滑坡的發生。
此外,劈山開礦的爆破作用,可使斜坡的岩土體受振動而破碎,產生滑坡,在山坡上亂砍濫伐,使坡體失去保護,便有利於雨水等水體的入滲從而誘發滑坡;等等。如果上述的人類作用與不利的自然作用互相結合,則就更容易促進滑坡的發生。
三、泥石流
(一)泥石流定義
泥石流是山區常見的一種自然地質災害,大都形成於溝谷和坡地,由於暴雨或冰湖、水庫等潰決而在溝谷或坡面產生的一種攜帶有大量泥砂、石塊等固體物質的特殊洪流,是一種危害性極強的地質災害。泥石流災害具有突然爆發、歷時短暫和破壞力強大的特點,是各種自然因素和人類工程活動因素共同作用的產物。
(二)泥石流的形成條件
泥石流的形成通常需要具備以下三個條件:有物源條件、水源條件和特定的地貌條件(圖1-3)。
1、物源條件:系指物源區固體鬆散物的分布、類型、儲備量以及補給距離等,能提供大量的固體鬆散物。固體鬆散物的來源決定於地層岩性、風化作用和氣候條件等因素。
圖1-3 泥石流示意圖
物源條件主要受地質構造和岩性、新構造運動、不良物理地質作用、人類工程活動等因素的制約。在斷裂強烈發育帶,岩石破碎,易風化而處於不穩定狀態,從而為泥石流提供了豐富的固體物質;岩石性質不僅決定著岩體破壞的難易和方式,而且還決定所形成泥石流的性質。
2、地形地貌條件:地形地貌條件是形成泥石流的內因和必要條件,它制約著泥石流的形成和運動,影響著泥石流的規模和特性。在泥石流的形成條件中,地形地貌條件是相對穩定的,其變化是緩慢的,同時在泥石流的活動過程中,也被再塑造。
地形地貌對泥石流的發生和發展主要具有兩個方面的作用:首先是通過溝床的地勢條件為泥石流提供位能,賦予泥石流一定的侵蝕、搬運和堆積的能量;同時在坡地或溝槽的一定演變階段內,提供足夠數量的水體和土體。溝谷的流域面積、溝床縱坡降、流域內山坡平均坡度、溝谷形態以及植被覆蓋情況等都對泥石流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泥石流的發生、發展和分布無不受到山地地貌特徵的影響。
泥石流活動的過程形成—運移—堆積就是地表一次破壞和塑造過程:平面呈一不對稱的啞鈴形成區和堆積區的形態極不穩定;形成區由條帶狀向樹枝狀發展;流通區在發展過程中相對穩定;堆積區由於流域內來沙量的增長而不斷擴展,進逼下游大河變形,導致河流改道。
3、水源條件:水不僅是泥石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固體物質的搬運介質。降雨歷程、降雨量以及降雨強度等對泥石流形成具有明顯的影響。
(三)可能誘發泥石流的人類工程經濟活動
由於工農業生產的發展,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開發程度和規模也在不斷發展。當人類活動違反自然規律時,必然引起大自然的報復,有些泥石流的發生就是由於人類不合理的開發而造成的。近年來,因為人為因素誘發的泥石流數量正在不斷增加。可能誘發泥石流的人類工程經濟活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不合理開挖:修建鐵路、公里、水渠以及其他工程建築的不合理開挖。有些泥石流就是在修建公路、水渠、鐵路以及其他建築活動時破壞了山坡表層而形成的。如香港多年來修建了許多大型工程和地面建築,幾乎每個工程都要劈山填海或填溝方可獲得合適的建築場地。1972年一次暴雨,使正在施工的挖掘工程現場120人死於滑坡造成的泥石流。
2、不合理的棄土、棄渣、採石:不合理的棄土、棄渣及採石等形成的泥石流事例很多。如四川冕寧縣瀘沽鐵礦漢羅溝,因不合理堆放棄土礦渣,1972年一場大雨暴發了礦山泥石流,沖出鬆散固體物質約10萬立方米,淤埋成昆鐵路300米和喜(德)——西(昌)公路250米,中斷行車,給交通運輸帶來嚴重損失。
3、濫伐亂墾:濫伐亂墾會使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護、土體疏鬆、沖溝發育,大大加重水土流失,進而山坡穩定性破壞,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質現象發育,結果就很容易產生泥石流。如甘川公路石坳子溝山上大耳頭,原是森林區,因毀林開荒,1976年發生泥石流毀壞下游的村莊、公路,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嚴重損失。當地群眾說:「山上開畝荒,山下沖個光」。
H. 巫山縣地質災害現狀及防治
張佑祥
(重慶市巫山縣國土資源局,重慶,434700)
【摘要】巫山縣地處三峽庫區腹地、長江三峽中心地帶,是三峽庫區重慶市首淹首遷縣,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地位;巫山縣所特有的地形、地貌、構造地質背景、地層岩性、氣象水文條件和移民工程施工建設等日漸強烈的人為工程活動,決定或導致了該地區地質災害和新城衍生地質災害極為發育。本文總結了近幾年巫山縣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方面的一些經驗,強調做好地質災害規劃、預防、應急、治理工作的緊迫性,同時也強調加強行政領導的重要性。
【關鍵詞】地質災害現狀防治巫山縣
1巫山縣地質災害現狀
巫山縣地處渝東大門,是三峽庫區重慶市首淹首遷縣,全縣轄41個鄉鎮566個村,總人口59萬,幅員面積2958km2。巫山位於大巴山弧形構造、川東褶皺帶及川鄂湘黔隆褶帶三大構造體系結合部。長江橫貫東西,大寧河、抱龍河等7條支流呈南北向強烈下切,地貌上呈深谷和中低山相間形態,地形起伏大,坡度陡,谷底海拔高程多在300m以內,岸坡相對高差多為1000m以上,地形條件復雜。區內出露地層為沉積岩地層,自寒武系至侏羅系均有出露,另有第四系零星分布,岩層軟硬相間,次級褶皺及斷裂構造十分發育,構造地質背景十分復雜,工程地質條件極差。同時地處亞熱帶季風性溫濕氣候區,常出現低溫陰雨及寒潮、暴雨,間有洪澇、乾旱、暴風,地下水豐富,活動頻繁,為地質災害的發生、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由於受地層岩性、地質構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質及人類工程活動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造成我縣地質災害極為發育,在江河岸坡、台地邊緣形成了眾多的滑坡、危岩、泥石流、塌陷等地質災害,是重慶市地質災害最嚴重的區縣之一。主要分布在新縣城、移民鄉鎮和人口稠密的地方,具有點多面廣,種類眾多,突發性、危害性大的特點。隨著人類工程建設活動的增多,產生了不少的滑坡、高切坡和高擋牆。這些地質災害嚴重威脅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干擾了正常的社會生活秩序,也給全縣的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據初步統計,全縣現有各類地質災害點700餘處,主要以滑坡為主,危岩、泥石流、坍塌次之,間有地陷、地裂縫,受災人數5萬餘人,受影響耕地4萬余畝。從1998年以來,全縣受地質災害垮塌的房屋6000餘間,受災人口達2萬餘人,受災損失近億元。
2切實加強領導,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
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就是最大的政治,災情就是命令。縣委、縣政府始終把全縣防災救災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多次召開由縣級機關、農村鄉鎮和各企事業單位一把手參加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會,部署安排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縣、鄉鎮均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做為全年工作的重點,做到年初工作有布置、應急有方案、疏散有地點、救災有物資、年底有考核。保障城鎮移民遷建順利進行,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障防災工作的順利進行。
2.1加強領導
為確保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順利推進,縣委、縣政府成立了以書記、縣長為組長,分管書記、縣長為副組長,國土、計委、建委、農委、救災、民政、安辦、公安等單位組成的全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各鄉鎮、城區各單位均建立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組。各級行政一把手為組長,負責抓好災害防治和救災工作,落實了一名副職專司其職,做到層層有人抓,層層有人管。1998年以來,在自然災害防治、救災過程中,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臨一線指揮,在今年汛期排查中,書記、縣長多次冒雨現場指揮,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增強了災民戰勝困難的信心。
2.2落實責任
為使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落到實處,我們採取了落實領導責任、落實部門責任、落實組織指揮責任、落實管理責任、落實報警預警責任、落實技術責任等工作責任制。層層簽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責任書,將防災工作責任逐級落實到部門和人頭。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做到思想到位、認識到位、工作到位、人員到位。對於重大地質災害防治,我們在應急搶險指揮部內部設立了七組一室,即疏散組、工程組、搶險突擊組、治安秩序組、督查組、宣傳組、後勤保障組和指揮部辦公室,明確了各組職責,落實了責任人,建立健全了安全責任追究制度,確保搶險救災工作落到實處。
2.3建立制度
近年來,堅持和完善「四項制度」:即24小時值班制度、險情巡視巡查制度、災情報告制度、汛情通報制度。從每年汛期開始,認真落實汛期輪流值班制度,縣政府值班室和國土資源局落實專人24小時值班,收集災情險情。同時,縣級各部門也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由縣政府督查室對值班人員落實情況進行隨機抽查,凡在抽查中發現工作不落實的單位和人員給予通報批評,對因工作失誤造成損失的予以黨紀政紀處理。在災情報告方面,實行按規范程序及時上報,由縣級各單位、各鄉鎮及時報告縣國土資源局和縣政府值班室,再由值班人員報單位領導或報縣分管領導後再作應急處理。在險情巡視巡查方面,除主管部門牽頭組織人員到重點鄉鎮、重點地段巡迴檢查外,還組織了技術力量,進行24小時蹲點巡查,預報災情,有序組織疏散險區人群,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在汛期通報方面,主管部門落實了專人,堅持從中央電視台、重慶市電視台和縣氣象台搜集天氣情況,研究防汛措施,責成各單位迅速落實。四大制度的建立和實施,使全縣災情報告渠道上下通暢,組織指揮有條不紊地進行。
3強化工作管理,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近年來,在國土資源部和重慶市委、市政府及市有關部門的直接關懷和領導下,採取各種切實有效的防治措施,開展了一系列防災減災工作,動員廣大幹部群眾和全社會的力量共同防禦地質災害,取得了無一人傷亡的可喜成績。
3.1加強宣傳教育,增強人民群眾防災救災意識
一是每年利用「4·22」地球日、「6·25」土地日集中進行《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地質災害基本知識宣傳。在縣廣播電視台開播地質災害防治節目,播放地質災害專題片,在縣內報刊開辟專欄,介紹地質災害的徵兆識別及防治常識;縣國土資源局組織了圖文並茂的展板,印發宣傳資料,組織人員上街宣講地質災害防治知識。二是利用下鄉開展地質災害應急調查機會,召開現場技術培訓會,有針對性的講解地質災害的防治知識、監測防範措施和防災救災辦法。
3.2科學編制防治規劃和防災預案
為科學指導全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巫山縣國土資源局委託專業地質隊伍在對全縣地質災害全面調查的基礎上,編制了《巫山縣地質災害防治規劃》(2001~2015年)。該規劃對全縣地質環境基本情況、地質災害發育及規律和近、中、遠防治目標都作出了較詳細的闡述,明確了全縣近15年的防治任務,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和操作性。
為做好每年度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在對地質災害全面排查的基礎上,結合當年汛情編制了年度全縣地質災害防災總預案,明確了預防重點及主要措施。對重大地質災害點及時編制專項防災預案,以指導整個搶險地災工作。按照屬地管理和工作職能要求,建立搶險機構,明確疏散、工程、搶險突擊、治安秩序、督查、宣傳和後勤保障負責人及報警信號、撤離路線等,為確保搶險救災工作有序運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3.3開展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和移民房屋地質安全評價工作
認真開展好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從源頭上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為此,對在地災易發區進行的建設用地,要求建設單位在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必須進行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否則不予辦理用地、建設等相關手續。從2001年起,對新縣城、移民集鎮和其他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建設用地項目,嚴格執行建設用地評估,截至目前,全縣已開展各類用地評估約400宗。
為確保移民遷建區的地質安全,按國家、市級有關部門要求,在2002年下半年開展了移民工程地質安全評價工作,對在評價工作中提出的地質不安全移民房屋,指導、督促業主單位認真落實整改措施,保障了移民工程的地質安全。
3.4積極開展調查、應急搶險和排查工作
對新發生的地質災害或已有災害點出現險情的,在收到災情報告後,在第一時間派出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調查,根據災害點實際情況提出應急處理措施,並會同縣級有關部門、當地政府,開展災民緊急疏散、實施應急搶險工程和監測等工作,確保不出現人員傷亡事故。
另外,每年組織技術人員對庫區、重點鄉鎮的重大地質災害點和地質不安全移民房屋,開展多輪地質災害安全排查,列出汛期預防重點,做到汛前有排查,汛中有巡查,汛後有核查,發現險情及時處理,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3.5加強監測預警工作
3.5.1專業監測工作
(1)新縣城已治高邊坡和移民深基礎監測系統。該監測網由縣政府委託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承擔,共布有監測樁點209個,其中 GPS監測點44個,流動傾斜點165個,同時增設了一套遙測台網和4個角反射架。目前已進行了7期監測,發現了處於不穩定狀態的監測點24個。隨著新縣城城市建設的推進,新增加了大量的已治高邊坡,對此編制了補充設計方案,即將報縣政府批准後實施。
(2)二期防治項目監測工作。該項工作可分為施工監測和效果監測,其中施工監測由施工單位負責,效果監測由縣地質環境監測站統一委託107地質隊、208地質隊實施。我局落實專人督促、指導施工單位加強監測,確保施工安全;所有竣工項目均已開展治理工程效果監測(包括143.2m水下工程),並每周向重慶市監測總站上報監測數據。通過監測顯示,我縣二期項目治理工程達到了治理效果,涉水項目治理工程處於穩定狀態。
(3)三峽庫區地質災害監測網。該網由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指揮部總負責,滑坡專業監測項目10處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技術方法研究所承擔,共設點120個,其中深部位移監測孔21個,地表形變監測點99個。目前該網運行效果良好,能准確及時地掌握滑坡變形情況。
(4)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站。該項目是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科研項目,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技術方法研究所承擔其規劃、設計和現場實施工作。目前向家溝滑坡1號站房已投入運行,玉皇閣1號、2號站房完成基建投入試運行階段,能全自動定時採取監測數據,並能通過網路立即將數據傳至監測單位,進行分析決策。
3.5.2群測群防工作
首先建立完善組織體系。全縣的41個鄉鎮、566個村已基本建立了群測群防工作體系。對全縣各個地質災害點建立群測群防卡片,落實各點監測責任人、預警責任人,報警方式及聯系電話等;指導、督促鄉鎮及時向涉災群眾逐步發放地質災害防災工作明白卡、避險明白卡,並逐點建立了監測卡片;加快完成全縣地質災害信息系統建設。
積極開展群測群防培訓。為切實做好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聘請市、縣專家,對縣級有關部門、鄉鎮分管領導、國土資源管理所工作人員、各村支部書記、主任、會計及各災害點群測群防工作人員,進行了4期群測群防知識培訓,培訓人員3200人,通過培訓,增強了廣大幹部防災減災知識。
3.6突出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重點
在巫山庫區地質尤為突出,是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緊緊抓住國家對庫區地質災害防治高度重視,抓住有利契機,全面展開了庫區二、三期防治工作。
3.6.1加強二期地質災害治理
巫山納入國家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二期規劃已治理和正在治理的33個項目,其中滑坡類項目18個,庫岸防治項目15段。我局狠抓資質管理,加快技術方案審查,加強施工外圍協調,督促治理工程進度。目前主體治理工程已竣工的項目有21個,其中滑坡類項目12個,庫岸防治項目9段,餘下大部分項目屬分期治理項目和綜合治理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中。今年7月,國家驗收組對縣二期項目進行了竣工初步驗收,驗收結果表明,治理工程均達到了三峽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准,工程質量合格。
3.6.2加快二期搬遷避讓項目工作
巫山列入三峽庫區二期搬遷避讓規劃的項目有45個。在2004年4月、5月,我局會同重慶市國土房管局委託的長江岩土工程勘查院對45個項目進行了逐一現場調查。2004年6月末,重慶市計委下達我縣二期地質災害防治規劃搬遷避讓類項目共37個,其中只採取立即搬遷措施的項目有16處;採取立即搬遷和監測措施的項目有10處;只採取暫緩搬遷實施監測措施的項目有11處。目前,縣國土資源局等部門編制了《巫山縣三峽庫區二期地災防治搬遷避讓項目實施辦法》,即將啟動全縣庫區二期地災防治搬遷避讓工作。
3.6.3做好三期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前期工作
在做好二期項目工作的同時,積極做好國家三期防治規劃的前期工作。國家三峽地防辦已將巫山46個項目納入國家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三期規劃,其中滑坡治理類項目19個,滑坡搬遷類項目16個,庫岸防護類項目11段。目前,《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三期規劃》已在2004年4月中旬由國家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報國務院審批,待批准後即可實施。
4結語
巫山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在國家、市級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們所面臨的防治任務依然十分嚴峻,還有大量非庫區地質災害亟待治理,但我們仍將以高度責任感,強化領導、落實責任,多渠道籌措資金,把巫山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全面深入的開展下去,確保國家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重慶市地勘總公司208隊.巫山縣地質災害防治規劃(2001~2015年).2001
[2]徐剛等.巫山縣新城區主要衍生地質災害調查與評價.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第15卷第1期,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