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質課程意義
⑴ 結合自己掌握的知識及土木工程地質這門學科的認識有什麼作用
土木工程是指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科學、技術和工程的總稱。土木工程的含義可從兩方面去理解。一層含義是指與人類生活、生產活動有關的各類工程設施,如建築工程、公路與城市道路工程、局壩水電和水利工程、鐵路工程、橋梁工程、隧道工程、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工程等。另一層含義是指為了建造工程設施應用材料、工程設備在土地上所進行的勘察、設計、施工等工程技術活動。 現代化建設 離不開以上的大興土木。
土木工程學是一門范圍廣闊的綜合性學科,建造一項工程設施一般要經過勘察、設計和施工三個階段,需要運用工程地質勘察、水文地質勘察、工程測量、土力學、工程力學、工程設計、建築材料、建築設備、工程機械、建築經濟等學科和施工技術、施工組織等領域的知識 ,以及電子計算機和力學測試等技術。因而土木工程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工程實踐的發展,土木工程這個學科也已發展成為內涵廣泛、門類眾多、結構復雜的綜合體系。
本專業培養掌握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岩土力學和市政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從事土木工程的項目規劃、設計、研究開發、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築、地下建築、隧道、道路、橋梁、礦井等的設計、研究、施工、教育、管理、、開發部門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岩土力學和市政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受到課程設計、試驗儀器操作和現場實習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土木工程的規劃、設計、研究、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
土木工程十分特殊而又具有系統性。因為幾乎所有的土木工程師設計和建造的構築物都是獨一無二的,絕不可能出現兩個完全相同的建築物。有些建築物雖然看似相同,但是建築的場地條件(地基、風荷載、地震荷載等)都是不同的。像水壩、橋梁或隧道這樣的大型建築物每一個都完全不同。因此,土木工程師隨時要准備應付新的復雜情況。同時工程要考慮的相關影響因素非常多,任何設計上的忽略都將導致一個失敗的工程。另一方面,土木工程建設中的計算工作,隨著計算機技術發展完善,變得越來越方便和快捷。所以,任何對工程感興趣的理科類同學報考土木工程都沒有問題,尤其適合那些考慮問題全面系統的同學,選擇學習土木工程是能夠發揮個人才乾的。從市場的需求來說,中國的基礎建設正在興起,大跨結構、超高層的項目紛紛立項建設,在未來幾十年內這種局面不會有太大變化。這就需要大量高素質的建設人才參與其中。同時我國的建設管理水平非常落伍,當前急需一批能夠提高建設管理水平的人才。隨著土木工程規模的擴大和由此產生的施工工具、設備、機械向多品種、自動化、大型化發展,施工日益走向機械化和自動化。同時組織管理開始應用系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日益走向科學化;有些工程設施的建設繼續趨向結構和構件標准化和生產工業化。這樣,不僅可以降低造價、縮短工期、提高勞動生產率,而且可以解決特殊條件下的施工作業問題,以建造過去難以施工的工程。土木工程專業是一門運用數學、物理、化學、計算機信息科學等基礎科學知識,力學、材料等技術科學知識以及相應的工程技術知識來研究、設計和建造工業與民用建築、隧道與地下建築、公路與城市道路以及橋梁等工程設施的學科。</ol>
⑵ 工程地質學的發展展望
21世紀可以預計的大型工程建設,如跨流域的調水工程、大型水電工程、深部露天采礦工程、地下工程、海洋工程等,其可能發生的復雜的工程地質問題,從理論到設計、施工實踐,從預測到防治,需要我們作為重要研究方向,在原有認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去創新發展,與其它多學科聯合攻關。
(1)岩、土體工程地質力學的理論方法體系還應進一步發展
工程地質力學具有我國的特色,並在工程實踐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研究岩、土體穩定性中的關鍵問題,如節理面的各種工程地質特性,區域構造應力場和工程區實測點地應力場的研究,岩體穩定性的時間尺度,根據岩體變形破壞的實例建立「地質模型」等(孫玉科)。此外還應進行工程地質技術的開發研究,包括地質探測技術,岩組物理力學測試技術,岩體變形觀測技術和變形破壞模擬實驗技術等。
(2)環境工程地質將獲得迅速的發展
目前大型工程建設涉及的環境工程地質問題很多。如大型露天開采,地下開挖,深埋長隧道工程,大型水利樞紐,地下硐室,城市垃圾的處置和衛生填埋工程等的建設,就遇到前所未有的更復雜情況。如深埋長隧道工程的開挖,需要查明其所遇到的地質災害問題的形成條件和發生機理,作出科學的評價預測。大型水域水岩相互作用導致水庫誘發地震、庫岸崩滑、大壩潰決、水庫淤積、大面積環境惡化等問題。水庫誘發地震產生的可能性及發震強度的預測難度較大。現中國學者建立了兩種震級預測的神經網路模型,具有較高的預測能力。新的動向是引入突變理論,分析水庫誘震機制,建立誘震的充要條件判據和地震能量的表達式,提出斷層帶弱化和岩體軟化效應誘震的新假說。
當前環境工程地質的研究又進一步延伸向環境地質工程,即主要研究解決和處理地質環境問題的假說和方法。90年代國際環境地質工程的熱點領域是各國城市化和資源開發中固體、液體、氣體廢棄物的排放、填埋處理以及與城市工程建設有關的環境工程問題研究。總體來說,環境工程地質還有些基本問題,如工程環境影響場問題,工程建築的適應度與環境靈敏度之間關系問題,環境容量問題,監測技術、環境綜合分析及反信息技術等問題的研究還有待深入。
(3)區域地殼穩定性的研究
目前應進一步加深對影響和制約穩定性因素的認識。如何分析、確定和量化這些因素,直接關繫到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由定性到定量方向發展的問題。近來有用分數維理論描述斷裂和地震的分形結構,耗散、渾沌和協同學等用以描述地殼結構及其動態之自組織過程及探討其內部的相關性。但這些探索尚處於初始階段。此外在技術方法方面,應大力開展深部探測、監測、遙感、計算機、制圖技術和深部地應力測試技術等應用研究,提高區域地殼穩定性諸因素的時空變化的量測精度。
工程地質學發展至今日,需要與現代系統科學理論思維相結合,尤其是非線性科學對於工程地質學的提高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黃潤秋根據系統科學原理結合工程地質的應用與實踐,提出了工程地質問題的系統分析原理。應用這些原理可以建立地質過程的機制分析-定量評價,建立過程地質模型和模擬再現,建立過程地質分級、分類系統,認識過程地質體(或環境)和人類活動相互作用,認識災害地質作用發展過程,描述地質體復雜的結構和工程地質問題過程,研究過程預報等。在工程地質學拓展到地質工程的新領域時,做好施工監測與信息反饋,這就是以監控-反饋原理為核心指導思想的「信息化施工」。總之,系統科學的引入,必將把傳統的工程地質學推向新的階段和新的水平。
主要參考文獻
王思敬.1992.工程地質學的前沿及其拓展.見:王思敬,易善鋒主編.90年代的地質科學.北京:海洋出版社,234~239.
王思敬.1997.論人類工程活動與地質環境的相互作用及其環境效應.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第8卷第1期,19~26.
王思敬,戴福初.1997.環境工程地質評價、預測與對策分析.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第8卷第1期,27~34.
毛同夏,石宏仁,張麗君.1996.區域地質環境的定量評價和預測.地學前緣,第3卷第2期,141~146.
文寶萍.1996.滑坡預測預報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地學前緣,第3卷第1期,86~92.
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1994.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中國科學院地學部.1998.中國水問題的出路.地球科學進展,第13卷第2期,113~117.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編.1995.中國環境.
馮彥勛,陳德基.1997.三峽工程前期地質研究與施工期地質驗證.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第2期,4~6.
古迅.1995.核電工程地質(一).工程地質學報,2.
孫廣忠執筆.1992.十年來我國工程地質科學成就與展望.見:中國地質學會編.八十年代中國地質科學.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00~104.
孫玉科.1995.21世紀中國大型工程與工程地質問題.工程地質學報,第3卷第4期,1~11.
孫成權,施永輝.1997.中國全球變化研究能力評價.地球科學進展,第12卷第6期,564~573.
劉東生,郭正堂,韓家懋等.1997.當前國際古全球變化研究的主要科學問題和任務——極地-赤道-極地大斷面.地學前緣,第4卷第1期,63~69.
劉傳正.1997.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和核電站選址核廢料處置的工程電站及環境地質問題.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第2期,32~34.
劉怡芬,胡瑞林,石建省等.1996.地質災害預測防治智能決策系統設計與應用.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劉樹臣.1993.第四紀全球變化地質學.見:肖慶輝,李曉波,劉樹臣等著.當代地質科學前沿——我國今後值得重視的前沿研究領域.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39~48.
朱興賢,朱錦旗.1997.蘇錫常地區地面沉降災害與經濟損失分析.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第3期,24.
許兵,牟會寵.1992.90年代礦山邊坡的主攻方向——高陡邊坡穩定性.見:王思敬,易善鋒主編.90年代的地質科學.北京:海洋出版社.243~247.
汪民,吳永峰.1996.地下水微量有機污染.地學前緣,第3卷第2期,169~175.
李秀彬.1996.全球環境變化研究中的核心領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的國際研究動向.地理學報,第51卷第6期,553~557.
吳樹仁,王瑞江.1996.地質災害與地殼穩定性有機的某些發展趨勢.地質力學學報,第2卷第3期,72~74.
吳錫浩.1993.過去全球變化研究.見:肖慶輝,李曉波,劉樹臣等著.當代地質科學前沿——我國今後值得重視的前沿研究領域.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470~473.
張之一.1990.工程地質問題的研究現狀和動向.見:中國地質學會主編.當今世界地球科學動向——中國科學家談第28屆國際地質大會,124~128.
張宗祜.1991.地質環境與環境地質.北京:地震出版社,1~4.
張宗祜,袁道先.1995.我國跨世紀的重大地學問題——環境地學發展前景.地質科技管理,第5期,60~69.
張梁,郝秀英.1995.地質災害經濟學導論.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第6卷第2期,1~11.
陳泮勤,孫成權主編.1992.國際全球變化研究核心計劃(一)、(二).北京:氣象出版社.
陳漢宗,周蒂.1997.天然氣水合物與全球變化研究.地球科學進展.第12卷第1期,37~40.
陳夢熊.1994.參加「地下水資源未來危機」國際學術會議的報導.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第6期,52~53.
陳夢熊,段永侯,哈承佑等.1998.「八五」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研究的主要成就與進展.地質科技管理,第2期,55~58;第3期,63~64;第4期,55~56;第5期,45~49;第6期,50~54.
陳夢熊.1995.環境水文地質學的最新發展與今後趨向.地質科技管理,第3期,28~35.
陳葆仁,吳吉春,劉淑雲.1994.地下水管理模型在我國實踐中存在問題的討論.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第6期,36~39.
陳毓川,張之一,項禮文等編.1997.90年代地球科學的動向——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學術報導.北京:地質出版社.
楊志法,王思敬.1996.工程地質學一個新的研究方向.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第7卷第6期,1~6.
楊學洋,陳震,劉淑琴等.1997.地球內核快速旋轉的發現與全球變化的軌道效應.地學前緣,第4卷第2期,187~191.
賀學海.1997.水資源管理模型的研究過程和發展趨勢.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第5期,24~26.
胡海濤,劉傳正.1993.區域地殼穩定性研究的後顧與前瞻.工程地質學報,創刊號,7~13.
胡瑞林,李向全,官國琳等.1999.土體微結構力學——概念·觀點·核心.地球學報,第20卷第2期,150~156.
閻世駿,劉長禮.1996.城市地面沉降研究現狀與展望.地學前緣,第3卷第1期,93~98.
施德鴻.1990.從應用地學與基礎研究看水文地質學的發展現狀與趨勢.見:中國地質學會主編.當今世界地球科學動向——中國科學家談第28屆國際地質大會.116~124.
錢祥麟.1997.固體地球科學與全球變化研究.地學前緣,第40卷第1-2期,71~75.
費瑾.1996.地下淡水資源管理研究的發展方向.地學前緣,第3卷第2期,156~160.
徐衛亞,孫廣忠.1992.地質災害學.見:90年代的地質科學.北京:海洋出版社,253~257.
殷躍平,胡海濤,康宏達.1993.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專家系統(CKUSTAB)及其在黃河黑山峽大柳樹壩址中的應用.見:地礦部環境地質研究所主編.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論文集.北京:地震出版社,100~112.
殷躍平,張穎,康宏達等.1996.全國地質災害趨勢預測及預測圖編制.第四紀研究,第2期,123~129.
柴育成,田興有,馬福臣.1997.中國的「過去全球變化」(PAGES)研究躍居世界前列.科學通報,第42卷第15期,1679~1680.
郭亞曦.1997.國際全球變化計劃與世界數據中心的聯合行動——1997年聯合數據會議及其啟示.地球科學進展,第12卷第6期,574~580.
郭進義,洪業揚.1998.過去全球變化研究中環境地球化學進展.地質科學,第33卷第3期,374~379.
黃潤秋.1997.現代系統科學理論與工程地質系統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第1期,1~6.
熊尚發,丁仲禮,劉東生.1998.第四紀氣候變化機制研究的進展與問題.地球科學進展,第13卷第3期,265~270.
籍傳茂,王兆馨.1996.區域地下水資源研究的進展和前沿問題.地學前緣,第3卷第2期,147~155.
Broecker W S,Denton G H.1989.The role of ocean-atmosphere recoganizations in glacial cycles.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2465~2501.
Chen Mengfang,Soulsby C.1998.英國地下水保護戰略.見: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論文集(第22卷),水文地質.北京:地質出版社,205~209.
Chin-Fu Tsang,Yvonne W.Tsang.1996.Research Directions in Hydrogeology.地學前緣,第3卷第1期,43~48.
Chin-Fu Tsang.1998.低滲透性岩層水文地質問題的討論.見: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論文集(第22卷),水文地質.北京:地質出版社,85~89.
Dansgaard W S,Johnsen S J,Clausen H B,et al..1993.Evidence for general instability of past climate from a 250-kyr ice-core record.Nature,364:218~220.
1996 Geoscience Highlights(Hydrogeology).Geotimes,1997,Feb.,37.
1997 Geoscience Highlights(Hydrogeology).Geotimes,1998,Feb.,38~3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ater and the Environment:Development Issues for the 21st Century.Dublin Statement on Water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Dublin,1992.
Song X D,Richards P G.Seismological evidence for differential rotation of the earth』s inner core.Nature,1996,382:221~224.
Vrba J.1998.地下水保護的戰略、政策及管理.見: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論文集(第22卷),水文地質.北京:地質出版社,199~204.
⑶ 工程地質學在土木工程建設中有哪些作用
工程地質學復是20世紀才建立制和發展起來的一門地球科學。工程地質專業在工程建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工程地質工作的質量,對工程方案的決策和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至關重要。由於地質問題引起的工程事故時有發生,輕則修改設計延誤工期,嚴重時造成工程失事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重大損失。近年來,工程地質勘察質量有下滑現象,工程地質分析不夠深入,有的甚至出現工程地質評價的結論性錯誤。工程地質對地球環境的保護要發揮重要作用。工程地質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
⑷ 學習任務學習構造地質學的意義
一、理論意義
構造地質學就是分析地質構造,弄清其在空間上的相互關系和時間上的發育順序,探討地質構造的演化和地殼運動的規律及動力來源;與近、現代科學研究的前沿課題構成了聯系。
二、實踐意義
應用構造地質學的客觀規律指導生產實踐,可以解決地質礦產勘查、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地震預報、地質災害防治等與經濟社會發展關系密切的大量實際問題。
茫茫大地,礦在哪裡?礦在石頭里——且看「礦」字的拆字。這就要求我們地質工作者對區域地質情況進行調查摸底(國土資源大調查),也就是運用構造地質學的理論和各種技術手段,搞清楚大地構造格架及礦產資源分布規律。
構造地質學的研究對具體礦山中的礦體形成、儲集、破壞等諸多問題也給予重要指導,因為地殼中的礦產分布是受一定地質構造控制的。一般來說,大型斷裂是導礦、控礦構造,中小型構造是布礦與賦礦構造。具體而言,內生礦產與斷裂構造關系極為密切:斷裂構造可控制礦體的存與失,褶皺構造的轉折端(傾伏端、揚起端)控制鞍狀礦體(圖1-2)。外生層狀礦產的賦存狀態與褶皺形態、斷層分布關系也較為密切。而石油和天然氣等常在特殊構造環境中形成,如在深部封閉的穹隆和背斜頂部等處富集。
圖1-2 地質構造對礦體控制情形
構造地質學研究為地震預報提供重要依據。地震是現代構造運動最直觀的反映,大多數地震都為構造地震,它們大都位於板塊構造邊界,以及在活動斷層帶的端點、交叉點、拐點處孕育。如環太平洋地震帶、中國中央地震帶(賀蘭山-龍門山-雲南鮮水河斷裂帶)均為活動斷裂,也是我國現在地震的頻發地區。因此,構造地質學對地震預報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地質構造運動造成頻繁的火山噴發,大量煙塵、毒氣的釋放不僅污染了空氣,還會導致降水異常,使人類的生存環境急劇惡化。對此,人類必須通過構造地質的研究達到減災、防災的目的。
工程地質學的任務是為工程選址尋找「安全島」,評價工程的穩定性。通過構造地質的研究,則可分析出哪些區域較安全,哪些區域穩定性差。如活動斷裂帶內的裂隙發育,使得地層強度降低;軟弱的斷層泥的存在,使工程的穩定性得不到保障。因此,工程選址要盡量避開這些地段,或者有的放矢地採取相應措施,提高工程的穩定性。
水是無孔不入、無隙不鑽的一種流體。地下水資源的富集與地質構造有密切關系,而地質構造中的斷層、節理、劈理等破裂構造,既是富水地段又是漏水通道。研究地質構造,可以解決地下水資源勘查及其在工程選址、工程施工中趨利避害的問題。
⑸ 學習本課程知識的意義
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是基於地質學基本理論和方法,在生產實踐中逐步誕生和發展起來的。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探險、區域考察、運河開鑿、水壩建設和砂礦及砂質建材開采等生產實踐活動,推動了地貌學和第四紀地質學的發展。在這一階段提出了河流侵蝕理論,並為冰川學打下了基礎。隨著生產實踐的要求和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才形成了具有較為完備理論體系和實踐應用價值的學科。因此,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是在實踐中誕生和發展起來的,是為生產實踐服務的。
地貌和第四紀地質研究,是開發利用第四紀地質資源和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工作的基礎,也是水利水電、交通及管線基礎設施和城市建設工程勘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自然災害(含地質災害)和環境變化評價和預測的重要環節和基本內容,其應用的價值和意義具體表現在下列幾方面:
(一)第四紀資源勘探方面的意義
第四紀形成了豐富的砂礦(如金、錫、金紅石等金屬礦產資源和金剛石、寶石等非金屬礦產資源)、化學礦產(鹽、鉀、硼、石膏等)、有機礦產(泥炭、沼氣)和建材(砂、礫、土),各種礦產資源均賦存於一定的地貌單元和不同時期不同成因類型的第四紀堆(沉)積物中。因此,特定的地貌位置和第四紀堆(沉)積物是找礦的主要線索之一。
地下水特別是淺層地下水大量儲集在不同地貌單元和第四紀堆積物中,它控制了地下水含水層的數量、儲量、埋深、流向和分布。因此,在水文地質勘查和地下水利用中,就是在地貌和第四紀地質工作的基礎上進行的。
(二)基礎設施建設的工程地質意義
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的工程地質勘測,如水庫壩址選擇、鐵路及公路選線、橋梁及管線基礎的確定,以及廠址、城市規劃和各類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基礎及港口設計等,都需要進行地貌和第四紀地質及新構造運動的調查和研究,以達到趨利避害的目的。
水庫壩址應選擇漏斗形河谷(山谷)最狹窄、基礎穩固的地段;庫區要求岩層堅實、不易透水、鬆散堆積物少或薄。這樣不僅節省投資,而且工程建設比較可靠。如我國三門峽、長江三峽水庫都做了詳細的地質地貌的調查和論證。
鐵路、公路和管線長達幾百千米至幾千千米,經常會遇到各種自然地質現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等,所以對這些設施建設選線和橋梁位置的確定,必須運用地貌和第四紀地質知識及其他相關知識,充分研究與工程有關的有利和不利的地貌、第四紀堆積物、新構造運動和現代動力作用,避免對工程造成影響和危害。如我國武漢長江大橋,其地貌和工程地質條件均比較理想,大橋橫架於泥盆系砂岩構成的龜、蛇兩個山頭之間,十分穩固。相比之下,鄭州黃河大橋則坐落在鬆散的全新統流砂層上,其穩固性就差多了。
在廠址選擇和城市規劃與建設中,應考慮地基的穩固性,地面標高應設計在當地最高洪水位以上;在工業布局和城市規劃中,應避開強烈的地震區和新構造活動區。這些都需要地貌學和第四紀地質學的知識。
(三)在自然災害與環境變化研究中的意義
中國是一個自然災害比較頻繁的國家,每年都會給經濟建設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因此,對自然災害的形成發展、時空分布及強度演化規律、災害的監測與預防,以及減災救災等方面的研究就顯得特別重要,這也是我國許多學科和部門的共同任務。自然災害的發生與天、地、生三大系統的變化有關,而「地」的變化主要是指地球內部物質運動引起的地殼運動,如火山爆發、地震、斷層活動及殼內物質外泄;地表多種外營力剝蝕、搬運和堆積,以及由此產生的洪澇、泥石流、崩塌、水土流失、沙(石)漠化等。這些地質變化,往往與地貌、第四紀堆積物和新構造運動的關系十分密切,因此,掌握並運用本課程及其他相關知識,對地殼活動帶、外動力高強度作用帶、第四紀物質大強度堆積區和人類活動頻繁區等災害易發頻發區,運用地貌和第四紀相關知識進行深入的自然災害發生、發展和演化規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和科學意義。
一個地區的自然環境是由空氣、水、土壤、植被、岩石、地形、礦產、所處地質構造位置及氣候帶、地殼內外動力作用、人類活動等各種環境要素構成的綜合體。這些環境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干擾,推動著環境不斷發展變化,而這種變化又總是與地貌、第四紀堆積物和新構造運動的影響息息相關。所以,對第四紀全球和區域環境變化歷史研究,認識變化規律,參與未來環境變化趨勢預測與對策研究,是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和地貌及第四紀工作者的重要任務。
(四)其他方面的意義
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在配合流域規劃、農業區劃及土地利用規劃、水土保持、土壤改良等方面的意義和作用也不可忽視。另外,在遙感、測量、航運、軍事、環保及旅遊資源開發利用等領域,都離不開地貌和第四紀地質知識。
本章小結及重點提示
本章是本課程的引導性部分,主要介紹了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和應用領域。在此基礎上,闡述了學習本課程的實際意義。通過本章學習,應掌握其研究對象和內容,初步認識其學習意義,明確學習目標,積極思考,為後續內容的學習打下基礎。
思考題
1.簡述地貌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
2.簡述第四紀地質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
3.本課程的綜合性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4.舉例說明本課程學習的意義。
⑹ 請問工程地質對我學的專業到底有什麼作用啊
工程地質教的好像都是一些概念的東西,你以後會學土力學的課程,這門課程在以後你工作時是挺有用的(如果你以後做設計)
⑺ 工程地質學的作用
工程來地質學要分析和預測自在自然條件和工程建築活動中可能發生的各種地質作用和工程地質問題,例如:地震、滑坡、泥石流,以及誘發地震、地基沉陷、人工邊坡和地下洞室圍岩的變形,因破壞、開采地下水引起的大面積地面沉降、地下采礦引起的地表塌陷,及其發生的條件、過程、規模和機制,評價它們對工程建設和地質環境造成的危害程度。研究防治不良地質作用的有效措施。
⑻ 簡述工程地質學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方面的作用和意義
具體可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安全可靠性:藉助於已有的工回程地質答數據,可以預測在工程修建中和建成後 的工程管理運行中,可能產生的工程地質問題,並進一步地提出防止不良的工程地質條件的安全方案,使得工程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得到盡可能的安全保障;
(2) 技術可行性:不同的地質情況決定著不同的施工材料、施工手段等,也就是 說技術手段的實現取決於地質條件,而這正歸功於工程地質的勘測;
(3) 經濟合理性:通過對於不同地段的工程地質條件的論證和評價,最終可以選 出最優的建築地點和線路方案,從而實現工程在經濟上的合理性。
⑼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的目的意義
工程地質
黨的十六大圍繞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部署,從經濟、政治、科教和可持續發展四個個方面提出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報告明確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必須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技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科技和文化創新體系、全民健身和醫療體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十六大能以如此大的篇幅來闡述科技、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總體目標中的位置,這充分說明黨中央領導集體清醒地認識到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科技、教育具有比以往任何歷史時期都更加重要的戰略地位。當前,中國教育如何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同時又要盡可能排除市場經濟對教育的消極影響,如何建立起既符合教育規律又符合市場競爭規律的新體系和新模式等問題是中國教育戰略面臨的時代課題。缺乏科學理論指導的實踐可能是盲目的實踐,所以開展並加強中國教育發展戰略理論基礎的研究是深化教育改革的當務之急。地質類專業以地球作為研究對象,以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建築物地基及地下工程的施工、地質災害的治理和地下深部科學探測為服務領域,涉及資源和環境兩大主題。地下資源真實信息的最終確定和獲取,地質災害治理都必須通過地質的手段來實現。人類一直在進行著四大科學探索工程--上天、入地、下海、登極,它們都與地球科學技術有深厚的聯系。到2020年中國將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
⑽ 工程地質意義
在新生代冰期,地球表面約30%的面積受到冰川作用的影響,形成的冰磧、版粉砂、砂和礫石等冰成沉積物權覆蓋了現今約10%的地表。在某些國家如英國,這個比例會更高。在這些地區進行任何形式的工程建設,如修建公路、鐵路、工廠和房屋等,必須要考慮這些沉積物的工程物性。比如:挖掘後它們的穩定坡度是多少?它們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它們的滲透性如何?要回答這些問題,就必須詳細地研究這些冰成沉積物的性質及其沉積過程。因此,研究冰磧岩還具有重要而現實的工程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