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安徽地質災害特點

安徽地質災害特點

發布時間: 2021-03-03 03:43:04

『壹』 地質災害的基本特點

地質災害勘查不同於一般建築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其特點至少包括如下幾方面。(1)重視區域地質環境條件的調查,井從區域因素中尋找地質災害體的形成演化過程和主要作用因素。(2)充分認識災害體的地質結構,從其結構出發研究其穩定性,(3)重視變形原因的分析,並把它與外界誘發因素相聯系,研究主要誘發因素的作用特點與強度(靈敏度)。(4)穩定性評價和防治工程設計參數有較大的不唯一性,霄表現為較強的離散性,應根據災害個體的特點與作用因素綜合確定,進行多狀態的模擬計算。(5)目前尚未研究出具有昔適性的穩定性計算方法(也許並不存在),現有的方法都有較多的假定條件。(6)勘查階段結束不等於勘查工作結束,後續的工作如監測或施工開挖常常能補充、修改勘查階段的認識,甚至完全改變以前的結論。因此,地質災害的勘查有者延續性特點,即使是非常認真詳細的工作,也不能過於希望畢其功於一役。(7)地質災害勘查方法選擇是強讕應用經驗與技巧,尋求以最少的工作量和最低的投資,獲得最佳的勘查效果,(8)勘查工作量確定的最基本原則是能夠查明地質體的形態結構特徵和變形破壞的作用因襄t滿足穩定性評價對有關參數的需求,而不拘於一般的勘察規程。在此前提下,勘查工作量越少越好,使用的勘查方法越少越好,勘查設備越簡單越好,勘查周期越短越好。一般而言,勘查工作量依據地質災害體的規模、復雜程度和勘查技術方法的效果綜合確定。(9)勘查隊伍是實現勘查目標、選擇合理勘查方法和優化勘查工作量的關鍵。從事地質災害勘查的工作實體應在地質技術^才,勘查設備和室內分析試驗等方面具備條件,井擁有相應的資質證書。

『貳』 地質災害的屬性特徵

地質災害既有自然屬性,又有社會經濟屬性。自然屬性是指與地質災害的動力過程有關的自然特徵,如地質災害的規模、強度、頻次以及孕育條件、變化規律等。社會經濟屬性主要指與成災活動密切相關的人類社會經濟特徵,如人口和財產的分布、工程建設活動、資源開發、經濟發展水平、防災能力等。自然屬性與社會經濟屬性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李鐵峰等(1996)、潘懋等(1997)、張梁等(1998)較系統地總結了地質災害的屬性特徵。

1.地質災害的必然性與可防禦性

地質災害是地質作用的產物,是伴隨地球運動而生並與人類共存的必然現象。人類通過探索研究,可以掌握地質災害發生、發展的條件和分布規律,進行科學的預測預報,採取適當措施,有效地防禦地質災害的威脅。

2.地質災害的隨機性和周期性

地質災害是在多因素影響下由多種動力作用形成的,其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強度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是復雜的隨機條件。受地質作用周期性規律的影響,地質災害亦具有周期性特徵。

3.地質災害的突發性和漸進性

按災害發生和持續時間的長短,地質災害可分為突發性地質災害和漸進性地質災害兩大類。突發性地質災害具有驟然發生、歷時短、爆發力強、成災快、危害大的特徵,如地震、火山、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均屬突發性地質災害。漸進性地質災害是指緩慢發生,以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變異、遷移、交換等作用逐步發展而產生的災害,主要有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地面沉降、煤田自燃等。

4.地質災害的群體性和誘發性

許多地質災害不是孤立發生的,常常具有群發性的特點,而且一種災害的結果可能成為另一種災害的誘因。如我國西南地區,因為有大量潛在的危岩和滑體,暴雨後極易發生崩塌、滑坡,由此而轉化成泥石流災害。

5.地質災害的成因多元性和原地復發性

多數地質災害的成因具有多元性,受氣候、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和人為活動等綜合因素的制約,某些地質災害具有原地復發性。如川藏公路沿線的古鄉冰川泥石流,一年內曾發生70餘次,國內罕見。

6.地質災害的區域性

受區域地質條件的控制,地質災害的空間分布具有區域性的特點。我國「南北分區,東西分帶,交叉成網」的區域構造格局,對地質災害的分布起著重要的制約作用。

7.地質災害的破壞性與「建設性」

地質災害對人類而言,主導作用是破壞;相對而言,有時可能具有「建設性」作用,如上游水土流失可為下游提供肥沃的土壤。

8.地質災害影響的復雜性和嚴重性

地質災害對人類社會、經濟的影響具有長久性、復合性等特徵。

9.人為地質災害的日趨顯著性

由於人口的急增,人類需求快速增長,經濟開發活動日益強烈,地質環境日益惡化,導致大量次生地質災害發生,如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土地荒漠化等。

10.地質災害防治的社會性和迫切性

地質災害給災區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有效防治地質災害,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叄』 地質災害的概念及特徵

(1)地質災害的概念

聯合國減災組織(UNDRO)(1984)對災害的定義是:一次在時間和空間上較為集中的事故,事故發生期間當地的人類群體及其財產遭到嚴重的威脅並造成巨大損失,以致家庭結構和社會結構也受到不可忽視的影響。

災害也就是地球表面因自然變異、人為因素或二者共同作用所引發的對人類生命財產、生活生產和生存發展條件造成的危害。災害的種類很多,根據主導成因可分為自然災害、人為災害、自然人為災害、人為自然災害,每一類災害又可進一步劃分出多個災種。

地質災害(GeologicalDisaster)是指在地球內動力、外動力或人為地質動力作用下,地球發生異常能量釋放、物質運動、岩土體變形位移及環境異常變化等,危害人類生命財產、生活與經濟活動或破壞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資源、環境的現象或過程。

地質災害包含了致災動力條件和災害事件的後果兩個方面的含義。動力條件包合了外營力、內營力及人為活動的影響。災害事件的後果強調的是對人類生命財產和生存環境產生影響或破壞。若某種地質過程僅僅改變地質環境,並沒有破壞人類生命財產或影響生產、生活,則不是地質災害。

(2)地質災害的屬性特徵

地質災害既有自然屬性,又有社會經濟屬性。自然屬性是指與地質災害的動力過程有關的自然特徵,如地質災害的規模、強度、頻次以及孕育條件,變化規律等。社會經濟屬性主要指與成災活動密切相關的人類社會經濟特徵,如人口和財產的分布、工程建設活動、資源開發、經濟發展水平、防災能力等。

地質災害的屬性特徵主要有:①地質災害的必然性與可防禦性;②地質災害的隨機性和周期性;③地質災害的突發性和漸進性;④地質災害的群體性和誘發性;⑤地質災害的成因多元性和原地復發性;⑥地質災害的區域性;⑦地質災害的破壞性與「建設性」;⑧地質災害影響的復雜性和嚴重性;⑨人為地質災害的日趨顯著性;⑩地質災害防治的社會性和迫切性。

『肆』 地質災害及其基本特性

地質災害指給人類生命財產、生產活動和生存與發展造成危害的地質事件。由地質作用引起或地質條件惡化導致的自然災害都劃歸為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既具自然屬性,又具社會屬性。自然屬性是指地質災害都是一種自然地質現象,社會屬性是指地質災害必須對人們的生命財產或資源、環境造成危害,否則,稱其地質現象。地質災害的屬性特徵如下:

1)地質災害的必然性和可防禦性。地質災害是地球物質運動的產物,是伴隨地球運動而生並與人類共存的現象。但通過科學調查、研究,揭示並掌握地質災害發生、發展的條件和分布規律,進行科學的預測預報和採取適當的防治措施,就可能對地質災害進行有效防禦。

2)地質災害的隨機性和周期性。地質災害是在多種動力作用下形成的,其發生時間、地點和強度等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可以說,地質災害是復雜的隨機事件。受地質作用周期性規律的影響,地質災害也表現周期性特徵,多具有季節性規律。如每年的雨季往往是地質災害多發季節。

3)地質災害的突發性和漸進性。突發性地質災害大都以個體或群體形態出現,具有驟然發生、歷時短、爆發力強、成災害快、危害大的特徵,如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漸進性地質災害是指緩慢發生的,以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變異、遷移、交換等作用逐步發展而產生的災害,主要有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地面沉降等。

4)地質災害的群體性和誘發性。地質災害常常具有群發的特點,如在山區,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往往成群體發性。也可能一種地質災害的發生,是後一種災害的誘因或災害鏈中的一環,如崩塌、滑坡往往是泥石流形成區固體物的主要來源。

5)地質災害的成因多元性和原地復發性。每一次地質災害的成因均不相同,並都是多元因素作用的結果。某些地質災害具有原地復發性,如泥石溝復發頻繁。

6)地質災害的區域性。地質災害的形成通常受地質條件的控制,因此,其空間分布也呈現區域性的特點。受我國地形、地質條件的限制,我國地質災害可劃分為4個大區:東部平原沉降區,以地面塌陷和礦井突水為主;中部山地崩滑區,以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災害為主;西部高原凍土區,主要災害是凍融、泥石流;西北部草原沙漠區。

7)地質災害的破壞性與建設性。地質災害對人類的主導作用是多種形式的破壞,但有時地質災害對人類會產生有益的建設性作用。如山區斜坡帶發生的崩塌、滑坡堆積為人類活動提供了相對平緩的台地,人們常在古滑坡體居住或耕作。

8)地質災害影響的復雜性和嚴重性。地質災害的發生、發展有其自身復雜的規律,對人類社會經濟的影響還表現出長久性、復合性等特徵。重大地質災害常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使基礎設施遭受破壞,生產停頓或半停頓,社會經濟遭受巨大的直接或間接損失。

9)人為地質災害日趨顯著。由於人口的急劇增長,各種經濟開發活動愈演愈烈,許多不合理的人類活動使地質環境日益惡化,導致大量次生地質災害的發生。如過量開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和地下水污染,礦業活動引發崩塌、滑坡、泥石流、水資源枯竭、水質污染,過度放牧導致土草地退化、土地荒漠化等。

10)地質災害防治的社會性和迫切性。地質災害除了傷害人員,破壞房屋、鐵路、公路、航道等工程設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外,還破壞資源和環境,給災區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伍』 安徽省阜陽市地下水超采現狀及地面沉降特徵

楊則東

(安徽省地質調查院,合肥230001)

摘要:本文論述了阜陽市水文地質條件和地下水開采歷史和現狀以及地下水允許開采量和超采現狀以及產生地面沉降的原因、現狀和特徵以及地面沉降所造成的危害。

關鍵詞:含水層;地下水動態;地下水開采;允許開采量;地面沉降

安徽阜陽市位於淮北平原西部,地形平坦開闊,地面標高26~33m,地勢總體為西北高東南低,平均地面坡降約1/8000。地貌成因類型為沖積平原和沖積—剝蝕平原兩大類。

1 區域地質環境條件

1.1 地層

區域地層屬華北地層區淮河地層分區阜陽地層小區。發育有上古界霍邱群和五河群,古生界寒武系、奧陶系、石炭系、二疊系,中生界白堊系,新生界下第三系、上第三系、第四系地層。

區內主要為第四紀與第三紀鬆散層的覆蓋,厚約800~900m,其中第四紀厚約130~150m。

1.2 水文地質特徵

阜陽市地下水類型為單一的鬆散岩類孔隙水,根據地下水的埋藏條件、水力特徵及其與大氣降水、地表水的關系自上而下劃分為淺層地下水和深層地下水。淺層地下水賦存於50m以淺的全新世、晚更新世地層中,與大氣降水、地表水關系密切,按上下關系可稱其為第一含水層組(淺層);深層地下水賦存於50m以下的地層中,與大氣降水、地表水關系不密切。根據水文地質結構和目前開采現狀,將深層地下水劃分為2個含水層組,即第二含水層組(中深層,埋深50~150m)和第三含水層組(深層,埋深150~500m(圖1))。

1.2.1 第一含水層組

主要由上更新統與全新統組成,廣布全區,埋藏於50m以淺。與大氣降水、地表水關系密切。含水砂層頂板埋深4.00~17.6m,底板埋深7.5~48.54m。岩性主要為灰黃、棕黃色粉砂,結構鬆散,分選性較好。砂層厚度受古河道控制,古河道帶砂層厚度最大可達16m。單井涌水量147.74~2578.63m3/d,水位埋深1.05~4.97m。水化學類型為

3.2 地面沉降所產生的危害

經調查,阜陽地表變形主要表現為線狀工程變形和深埋工程變形,即沉降區內橋梁變形損壞與深水井構築物變形。未發現地裂縫等其它變形跡象。

阜陽潁河節制閘位於阜陽市地面沉降漏斗中心,4號、6號、8號橋墩開裂,裂縫寬度6~10cm,1998年加固整修後又產生新的張裂縫,寬度0.3~0.8cm。調查發現部分地下水開采深井井管抬升,井台地面開裂等地表變形現象。位於地面沉降中心的阜陽市服裝廠深井(現屬自來水公司),井台較周圍地面有明顯抬升,井台地面開裂,裂縫呈放射狀。井管抬升已影響到該井正常使用,輸水管經加彎曲管處理後才能使用。

紡織廠、供電局、卷煙廠等單位深水井均處於地面沉降近中心,井管抬升,井台地面開裂等。

地面沉降雖是一種緩變的地質災害,但經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直接或間接地給阜陽市的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主要表現有:

3.2.1 破壞水利設施,減低防洪標准

阜陽地面沉降中心位於市中心的潁河、泉河交匯處,全長180m的潁河阜陽節制閘兼為市區交通要道,受不均勻沉降的影響,大閘底板多處開裂、閘墩錯位、鉸座傾斜。致使閘門啟閉不靈,閘體開裂逐年增寬。1995~1997年進行閘基加固及閘門更新,2001年3月~2002年10月進行了橋梁更新。修復後潁河閘又出現了新的開裂現象,嚴重威脅大閘的運行安全。2003年節制閘最大泄洪能力從1959年建成時的3500m3/s下降到2500m3/s,並有逐年下降的趨勢。目前閘上機動車道已封閉,只能供行人通過。

3.2.2 降低防洪標准,加重洪澇災害

位於沉降區的阜陽市區潁河、泉河堤壩,堤頂高度均隨地面沉降而降低,已達不到原設計20年一遇的防洪標准,一旦遇到大的洪澇災害將危及人身和財產安全。其它沉降區地面標高也低於河流洪水位1~2m,地面沉降加重了其洪澇災害。

3.2.3 破壞市政及供、排水設施

地面沉降使部分深層地下水開采井發生傾斜、錯位,井管相對抬升、井台開裂變形等。

3.2.4 道路、橋梁、建築物破壞

根據調查阜陽市跨度較大的建築如阜裕大橋、潁河大橋、泉河公路大橋等均出現了橋面開裂,伸縮縫擴展等現象。部分路段造成排水管道錯裂,原可順暢外排的污水向沉降低窪部位集中,造成城市內澇。

圖6 阜陽市地面沉降分布圖圖系 單位:mm

3.2.5 破壞城市測量控制網

國家地震局以阜陽市為中心布設的阜陽環Ⅱ等水準線路,因地面沉降對監測數據的干擾,影響了地震監測工作。在沉降區進行水文觀測出現倒比降現象,特別對汛期警戒水位的預測預報有嚴重干擾。

4 結束語

由於城市建設發展,阜陽市近年來集中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大范圍降落漏斗,形成地面沉降災害,其地質災害具有發展緩慢、破壞巨大,治理難度大等特點。因此從現在起就必須建立地面沉降網路和防治體系,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資源,促進經濟發展、自然資源開發利用與地質生態環境保護三者間的協調發展統一。

研究解決阜陽市地面沉降、發生發展變化規律,提出防治工作方案,建立合理的地下水開采模型,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與自然和諧相處服務。

Ground Water Overmining Situation and Surface Subsidence Characteristic in Fuyang City, Anhui Province

Yang Zedong

(Anhui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Hefei 23001)

Abstract: On the base of study the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ground water overmining history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well as the ground water permission mining quantity, we analyzed pres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surface subsidence and the cause for surface subsidence as well as the harm caused by the surface subsidence in Fuyang city.

Key words: Water-bearing stratum; Ground water tendency; Ground water mining; Permission mining quantity; Surface subsidence

『陸』 地質災害易發程度評價

4.2.1 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屬性

綜上所述本次研究中所說的「地質災害易發區」是指地質環境條件脆弱,對外動力條件變化反應敏感,在氣候和人類工程經濟活動的強度等條件的變化(量的積累及其引起的質的變化)達到一定程度時,容易產生地質災害的區域。

(1)地質災害易發區的相對性

「地質災害易發區」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由於不同種類地質災害的發生,都與特定的地質環境相聯系,不同類型地質災害其易發區范圍不同,因而應該根據地質災害的種類分別確定其易發區。

同時,地質災害易發區的相對性,還體現在研究區域整體和局部的關繫上。在基本地質環境條件一致的情況下,在圈定全國范圍的區域性的易發區時,有時對那些因局部條件差異形成的局部的非易發區則不予考慮,特別當那些局部條件在某些因素影響下有可能發生變化而導致易發程度改變的時候,這種忽略更是顯而易見的。

(2)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動態性

地質災害易發區是動態的。隨著地質災害調查的深入,自然地質地理條件的變化,人類工程經濟活動的強度、方式的變化,特別是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進展,地質災害易發區會隨時間的推移(如不同的規劃期)而有所變化。

4.2.2 地質災害易發程度分區的依據

地質災害的發生與發育程度主要受地形地貌、地層的岩土體類型及性質、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條件等地質環境背景的控制,而地質災害的類型、時空分布規律及發展趨勢,又與大氣降水、人類活動強度等外動力條件有關。

具體地說,對於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災害易發區劃分主要考慮區域地形地貌、水文及工程地質條件(岩土體類型)、區域構造和地震活動、區域氣候類型與暴雨強度以及地質災害現狀等因素。

對於地面塌陷,要按岩溶塌陷和礦山采空區塌陷分別考慮。對於岩溶塌陷災害易發區的劃分主要考慮碳酸鹽岩類型及其區域分布、埋藏狀況、岩溶發育強度、區域水文地質、地形地貌條件等,以及地下水開采狀況與地下水位變化情況;對於礦山采空區塌陷災害,主要考慮礦山種類、開采規模、礦區地質構造、地形地貌、岩土體結構類型、采礦方式和強度等因素。

地面沉降災害易發區的劃分主要考慮地形地貌、第四紀鬆散層厚度、區域水文地質條件、地下水開采狀況、水位變化和城市規模與人口密度等因素。

為了研究與地質災害的發生與發育程度有關的上述地質環境條件,本次研究充分收集並綜合分析了全國及各省已有的相關成果資料,所依據的主要數據資料和圖件成果等如下:

(1)數據資料

全國地質災害資料庫資料,全國以省為單位的地質災害現狀調查,1∶50萬環境地質調查資料,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資料,已掌握的汛期地質災害調查資料,縣(市)地質災害調查綜合研究成果,三峽庫區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綜合研究成果和風險評估研究成果,已有的北京、安徽、山東、湖北、廣東、雲南、天津、浙江等各省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和相關文獻等。

(2)地質環境專題圖件

中國地貌分區圖,中國地質岩組類型圖,1∶400萬《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2001),1∶400萬《中國水文地質分區圖》,1∶600萬《中國特殊類土及危害圖》,1∶600萬《中國環境地質分區圖》,《中國多年降水量分布圖(1991~2000)》,《中國地下水位變化分布圖》,《中國地下水開采潛力示意圖》等。

(3)地質災害專題圖件

滑坡、崩塌分布圖,泥石流分布圖,地面塌陷分布圖,地面沉降分布圖,各省地質災害圖集等。

(4)社會經濟專題圖件

中國人口密度圖,礦山分布圖等。

4.2.3 地質災害易發程度分區的原則

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劃分主要從地質災害的易發條件、誘發因素、歷史地質災害發生情況三方面考慮。

(1)主要因素原則

影響致災地質作用發育的條件很多,對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主要有:地形地貌、地層岩性、地質構造、切割密度、降雨強度、地震強度等。綜合分析後確定致災地質作用發育的最基本因素是地形地貌、地層岩性、地質構造。

(2)類似原則

「類似原則」,即類似的地質環境具有類似的地質災害問題。遵循這一原則,根據不同級別地質災害易發區判別特徵,以各災種地質災害形成發育的地形地貌、地層岩性、地質構造等地質環境條件為基本因素,結合大氣降水,人類活動強度等外動力誘發因素,利用類比原理、點面結合綜合劃定易發區。

(3)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相結合的原則

由於地面沉降是人為引發的地質災害,因此劃分地面沉降易發區時,要考慮地下水開采狀況、人口密度等社會因素。

(4)定性分析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原則

以歷史地質災害分布狀況為基礎,定性分析與定量評價相結合進行劃分;利用最新的地質災害調查資料和統計數據。

4.2.4 地質災害易發程度的分級

考慮全國地質環境調查和地質災害調查現狀,以及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和地質環境管理的需求,易發區的易發程度宜分為: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地質災害中易發區、地質災害低易發區。

4.2.5 地質災害易發程度圖的編制

本次地質災害易發程度劃分的目的是在規劃期內,對相對穩定不變的內在地質環境基本條件和與人類工程經濟活動有關的外在的動力誘發因素進行宏觀評價,為合理制定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減災工程、監測預警體系、地質災害防治基礎工作和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工作的部署和開展,汛期重點區防範工作的部署以及實現可持續發展等提供參考依據。為全國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工作而進行的地質災害易發程度劃分,就是在全國范圍內把地質災害發生的地質環境條件相近,災害種類基本一致,歷史上地質災害事件頻率、規模和危害程度相當的區域劃在一起,進行分區劃片。這種分區區劃片的最直觀的表達形式,就是編制「地質災害易發程度圖」。

在前述地質災害易發區的「相對性」中指出,由於不同種類地質災害的發生,都與特定的地質環境相聯系,不同類型地質災害其易發區范圍不同,因而應該根據地質災害的種類分別確定其易發區。本次工作就從此出發,按災種編制「地質災害易發程度圖」。共需編制滑坡-崩塌災害易發程度圖、泥石流災害易發程度圖、地面塌陷災害易發程度圖、地面沉降和地裂縫災害易發程度圖。

圖件編制的步驟是:

1)對已發生滑坡和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縫的地質環境特徵進行總結,分析主要地質災害類型發生的典型特徵,也就是易發特徵。

2)利用不同級別易發區特徵,採用工程地質類比原理,分析與主要地質災害類型相關的、不同易發特徵的地質環境條件的時空規律,找出相似的地區,進行主要地質災害類型易發程度的劃分。

『柒』 什麼是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的基本特點與分類

地質災害,地來質學專業源術語,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財產、環境造成破壞和損失的地質作用(現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澤化、土壤鹽鹼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
地質災害的分類,有不同的角度與標准,十分復雜。按危害程度和規模大小分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質災害險情和地質災害災情四級。就其成因而論,主要由自然變異導致的地質災害稱自然地質災害;主要由人為作用誘發的地質災害則稱人為地質災害。就地質環境或地質體變化的速度而言,可分突發性地質災害與緩變性地質災害兩大類。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即習慣上的狹義地質災害;後者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稱環境地質災害。 根據地質災害發生區的地理或地貌特徵,可分山地地質災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質災害,如地質沉降,如此等等。

『捌』 簡述銅陵地區地質概況-重點描述該地區地史,地層構造,岩漿岩,礦產以及地質災害

一、銅陵市情概述及城市轉型的趨勢
銅陵礦產資源豐富,是全國礦產資源品種最多的地區之一,歷史上就有「八寶之地」的美稱,是全國礦產種類最為豐富、儲量最多的地區之一,現已探明的有銅、金、銀、硫、鐵、石灰石及與之伴生的各類稀有金屬30餘種。銅的儲量佔全省70%以上,在全國名列前茅,硫鐵礦儲量位居華東第一、全國第二,石灰石、黃金和白銀等儲量均居全省之首。
銅陵作為一座依靠資源而發展起來的工業城市,經濟結構、社會發展和環境狀況都呈現出典型的資源型城市特徵。從「七五」開始,特別是「十五」以後,銅陵加快了對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在產業多樣化、發展主體多元化、資源利用集約化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一是經濟實力快速提升。銅陵被列入安徽沿江城市發展的中心城市,2005年GDP達182億元,財政收入超過24億元,發展速度居全省前列。二是產業體系呈多元結構,已走出單一采礦冶銅的產業格局。新型「三三三」產業架構已現雛形,經濟發展對資源性產業的依賴逐步減小。三是企業群體增勢強勁。銅陵有色、銅化集團、精達集團、銅峰電子、銅陵三佳、銅陵華源、銅陵海螺等骨幹企業發展勢頭迅猛,具備了推動轉型的實力。四是銅陵的資源產業正逐步由內供向外購轉變,已開始實施面向全球的資源控制戰略。五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這些都為銅陵走出一條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轉型提供了良好條件。

二、銅陵市礦產資源開發情況及現狀

(一)礦產資源狀況
1.礦產資源豐富
現有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26種,包括:能源礦產煤,黑色金屬礦產鐵、錳,有色金屬礦產銅、鉛、鋅、鈷、鉬,貴金屬礦產金、銀,化工原料礦產硫鐵礦、砷,冶金輔助原料礦產白雲岩、石英岩和建築原料礦產水泥用灰岩、膨潤土等。具有銅、金、硫鐵礦、水泥用灰岩四大優勢礦產。銅、金、銀、硫鐵礦、水泥用灰岩資源儲量分別佔全省資源儲量的70%、77%、66%、32%、31%,銅、金、銀、水泥用灰岩資源儲量居全省第1位,硫鐵礦資源儲量居全省第2位。
2.礦產地分布集中
金屬礦產集中分布在獅子山、新橋、安慶銅礦、銅山銅礦、銅官山、鳳凰山以及天馬山等七大礦田,銅、金、鐵、硫鐵礦等礦產資源儲量佔全市90%以上,其中獅子山銅、金、銀資源儲量分別佔全市的60%、48%和62%,敕山-虎形山一帶的水泥用灰岩資源儲量佔全市的89%。
3.共伴生礦產多
銅礦共伴生礦產有鐵、硫、鈷、鉬、金、銀、鉛、鋅、硒、碲,硫鐵礦共伴生礦產有鐵、銅、金、銀。查明資源儲量的共伴生礦產有鐵、銅、鉛、鋅、鈷、鉬、金、銀、硒、碲、硫鐵礦、砷等。鐵、銅、金、銀共伴生礦產的資源儲量占相應礦產資源儲量的87.6%、16.6%、74.3%、91.0%,硫鐵礦共生礦占資源儲量的40%,有大、中型共伴生礦床39處,共伴生礦的綜合利用價值大。

(二)主要礦產開發利用狀況
銅陵市現有各類礦山240多個,其中井下開采礦山100多個(含煤礦31個),露天開采30個,各類採石場80餘個。每年開采礦石總量近2000萬噸,開采各類石料約3000萬噸。
1.金屬礦產。 我市金屬礦產以銅、金、鐵居主導地位。有色公司自產銅料,只能滿足冶煉能力的1/10。「十五」期間銅官山、金口嶺、鳳凰山、銅山等主要生產礦山,因資源枯竭將相繼閉坑,銅礦石生產能力消失約100餘萬噸/年。在建礦山的生產能力難以補償老礦山生產能力衰減的損失,銅礦石產量將呈下降趨勢。由於冶煉能力還在繼續加大,銅礦的資源接續不能滿足產業發展需要。鐵礦石主要為銅礦的共、伴生礦,鐵金礦、硫鐵(金)礦選冶後的尾礦以及低品位褐鐵礦。 金、銀以鐵帽金礦、硫(金)礦為主,產能約占總量的40%,其餘絕大部分為銅冶煉的副產。低品位含金石英岩已有利用。
(1)銅礦:資源儲量246萬噸,礦產地33處,大中型礦床9處,平均品位1%,礦床深度一般在500米以內。目前已開採的礦山有29個,年產礦石約800萬噸,其中銅陵有色金屬(集團)公司擁有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的幾個骨幹礦山,采選冶及深加工工藝技術水平處於全國同行業領先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而90%的為民營礦山,平均生產能力不足3萬噸,且生產工藝和技術落後,資源利用低,環境破壞嚴重。
(2)金銀礦:金資源儲量100噸,岩金礦產地16處,中型礦床有4處,岩金平均品位為5.48克/噸;伴生金礦產地11處,大中型礦床有8處,伴生金平均品位5.17 -0.14克/噸。銀資源儲量1351噸,礦產地13處,銀礦以伴生礦為主。現已開採的礦山有12個,年產黃金6000Kg。
(3)鐵礦:資源儲量7585萬噸,礦產地30處,中型礦床有5處。鐵礦主要作為矽卡岩型銅礦的伴生組分或共生礦產出。目前開采礦山有31個(不含銅礦的伴生),年產量不足100萬噸,露天礦山佔40%,剝離量大,露天采坑和排土場佔用大量土地,植被破壞嚴重。
2.非金屬礦產。 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品種較多,開采條件較好,經濟潛力巨大。其中硫鐵礦、水泥石灰岩、膨潤土、冶金用石英岩等具有一定比較優勢。硫鐵礦中,單一礦產與主要礦產約佔70%,共生礦產約佔30%。2005年生產硫鐵礦石(折35%S)187萬噸,源保證程度較高。
水泥、建築用石灰岩。2005年石灰岩礦石產量約2500萬噸。除供本市生產水泥和建築使用以外,尚有300多萬噸剩餘外銷。我市石灰岩礦儲量豐富,資源保證程度較高,接續資源實力雄厚。
(1)硫鐵礦:礦石硫資源儲量23154萬噸,有礦產地29處,大中型礦床有8處。伴生硫礦產地有8處,中型礦床有5處,硫資源儲量427萬噸。已開采礦山13個(不含伴生礦),年生產礦石約200萬噸,露天礦山佔30%。
(2)水泥用灰岩:資源儲量103447萬噸,礦產地8處,大中型礦產地有5處,水泥用灰岩質量優良,氧化鈣平均含量52.4%。全市80餘個採石場,其海螺、上峰的年產量達2000萬噸,占總產量的三分之二,其餘近80個採石場年開采總量不足1000萬噸。
3.煤礦:我市煤炭已開發利用礦區31處,現保有儲量不足3000萬噸,以年產原煤100萬噸計,僅供開采20年之需,資源保證程度不高。且為薄煤層,開發條件較差,安全隱患大,佔全市工業份額小。
四大優勢礦產銅、金、硫鐵礦、水泥用灰岩是銅陵市開發利用的主要礦種,佔全市固體礦石總產量的77.9%、總產值的93.7%。
今後十年的發展,礦產資源的消耗仍將占重要位置,隨著產業結構調整、人口增長、城市化進程和人民生活質量提高,必然要求不斷擴大礦產資源的有效供給。特別是毗鄰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區將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傳統和現代礦產資源的用量不斷增長,仍促進我市對有色、建材和化工等礦產品的開發。從總體看,礦產資源消費總量將呈上升態勢。因此,從經濟發展需要和市場規律要求,必須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以緩解礦產資源供需的嚴峻形勢

(三)銅陵礦產資源對經濟發展的貢獻
銅陵是安徽省四大礦業城市之一。依託豐富的礦產增援,銅陵從有色工業起步,逐步形成了有色金屬、硫磷化工、水泥建材和黃金四大礦業生產加工體系,使礦業和相關原材料加工業成為全市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產業,並籍此奠定了銅陵作為全國重要的有色金屬、硫磷化工、水泥建材和黃金生產基地的特殊地位。銅陵礦產資源對經濟發展的貢獻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為國家提供了大量的產品和利稅。截止2004年底,銅陵累計為國家生產粗銅346.2噸,佔全國粗銅總產量的20.2%;電解銅223萬噸,佔全國電解銅總產量的8.6%;黃金39473千克,硫酸1495萬噸,化肥423萬噸(折純),水泥2071萬噸。全市工業企業累計上繳利稅已超過100億元,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由資源性產業提供。
加快了銅陵工業化進程。銅資源的開發利用,使銅陵有色金屬工業不斷壯大。在此基礎上,一些新的產業陸續從中衍生或分離出來,如化肥、焦化、鋼鐵、水泥、機械、紡織、電子等。這種裂變式的發展,極大地推進了銅陵工業化的進程,使銅陵初步形成了以銅、化工、電子、建材、紡織為支柱,以能源、機械、鋼鐵、醫葯為補充的綜合工業體系。依託資源發展起來的銅陵工業在支撐銅陵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為安徽省和全國的工業化做出了重要貢獻。2004年,銅陵主要產品產量佔全省、全國分別為電解銅88.2%、15.4%,硫酸74.5%、3.94%,化肥17.8%、0.8%,水泥及熟料14.2%、0.94%,電工薄膜100%、35%。
推動了銅陵城市化進程。工業化帶動了銅陵的城市建設和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加速了銅陵城市化進程。由於以資源產業為主的工業迅速發展,銅陵社會勞動力加快集聚,城市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擴展迅速。2004年,銅陵城市化水平已達57%,位居全省第一。

三、存在的問題分析
銅陵市現有各類礦山240多個,礦區面積超過100平方公里,每年開采礦石總量近2000萬噸,開采各類石料約3000萬噸。這些礦石、石料的開采為銅陵市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但采礦過程中,由於多種原因也給銅陵礦業經濟的持續發展造成不利因素、甚至給銅陵的社會和經濟發展帶來很多負面影響。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礦業結構不盡合理,調整步履維艱。礦山開采規模小、數量多,小型礦山佔全市礦山總數95%以上,平均開采規模不足3萬噸/年。裝備陳舊,技術落後,作坊式管理,資源低效利用,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經濟效益差。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式粗放,為追求效益,大量成本向社會分攤,資源利用低,多數礦山基本未開展資源的綜合利用。現有大中型礦山多已步入晚期,開采難度大,可供利用的銅礦資源相對不足。
2、開發密度高。銅陵地域面積僅有1113平方公里,而礦產資源主要集中在山區,即銅陵縣的鍾鳴、順安、天門三鎮和郊區的新建、獅子山區的西湖鎮。在這不足全市二分之一的土地上分布240餘個各類礦山,致使礦礦相連、礦中有礦、一礦多開等現象屢屢發生。由於這些現象的存在,不僅在安全上留下重大隱患、在資源的有效利用也產生很大的浪費、而且在投資上也造成不必要的重復。
3、土地環境治理不足。全市有相當一部分礦山在近城鎮、近村莊、近農田出開采。井下開採的礦山,在開采過程中由於形成的采空區不能及時充填導致地面沉降、塌陷、道路變形、建築物損壞等突出問題,同時地下排水將破壞地下及地表水系,造成民房倒塌、農田無法耕種;城市因礦山排水和超量開采地下水,誘發岩溶塌陷。開采產生塌陷面積超過400公頃,其中以銅礦和煤礦的采空區塌陷規模和破壞性最大。僅鳳凰山、獅子山、銅官山、金口嶺四座銅礦山,采空塌陷區就約有40公頃;煤礦,采空塌陷區面積250公頃以上,破壞農田超過600畝。采礦疏排地下水引起岩溶塌陷面積在500公頃以上,尤以小街岩溶塌陷、新橋礦區、安慶銅礦區、獅子山礦區新民村、周沖等地較為嚴重。近年來,由於開采礦坑排水而發生岩溶塌陷、水田的破壞以及爆破震動擾民,上訪事件時有發生。
4.礦山生態環境破壞比較嚴重,治理程度較低。礦山基礎設施建設佔用和挖損土地,如露天采礦場佔用土地等;礦山開采過程中固體排放物(尾礦砂、廢石土等)堆放佔用和壓覆土地以及礦山開采過程中采空區塌陷、岩溶塌陷破壞土地等侵佔大量土地。目前全市主要礦山露采場、排土場、尾礦場、塌陷區等侵佔土地超過2200公頃,約佔全市總面積的2%。其中露采場近300公頃,排土場300公頃以上,尾砂庫600公頃以上,塌陷區1000公頃。而尾礦場、排土場和塌陷區復墾率不足15%。目前礦山開采每年仍在破壞、侵佔新的土地,所造成生態環境破壞的影響尤為深遠。老礦山遺留的礦山生態環境問題較多,小型礦山缺乏污染防治與生態環境保護的措施,礦山環境的保護滯後於礦山開發,對環境恢復治理的意識不足、投入少,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難度大。
5、石料開采嚴重破壞植被,污染環境。全市80餘個採石場,其海螺、上峰的年產量達2000萬噸,占總產量的三分之二,其餘近80個採石場年開采總量僅有1000萬噸。這些採石場大部分都建在公路附近,而且都是山坡露天開采,使大片青山被毀壞;在開采和石子加工時灰塵遮天蔽日,嚴重影響周邊的居民日常生產生活。
6、二次資源開發不足。開採的礦石在選礦加工需排放大量的尾礦堆放在尾礦庫中,全市為存放這些尾礦已建近40個尾礦庫,累計堆放選礦廢渣4300多萬立方米,現在每年約有200萬立方米選礦產生的尾礦量排放。這些尾礦也是資源,但堆放起來既是資源的閑置,所形成的尾礦庫既是安全上的重大危險源,也造成很大的環境污染。土法選金點約有30多處,產量約佔20%,多為小型堆氰和土法池浸,尾礦基本不作處理,環境污染十分嚴重;硫金礦中的金的選礦回收率僅有60%。
7、 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的法律法規體系尚待完善。宏觀調控方式與市場經濟不適應,礦產資源管理方式滯後,依法行政尚待強化。

四、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調整思路
(一) 調整優化礦業結構
在規模結構方面。大、中型礦山開采規模要與礦床(區)儲量規模相適應,小型礦山開采要遵循規模經濟原則。關停布局不合理、嚴重浪費資源、嚴重污染環境、嚴重破壞土地植被的小礦山;引導布點過密的小礦山聯合辦礦,鼓勵技術條件好的大礦收購小礦,集約化開采,形成規模經濟。
在采、選、冶結構方面。調整重要礦種采、選、冶比例,改變以原礦生產為主的單一產品結構。鐵、銅、金、銀、多金屬礦山,要調整與采礦規模不相適應的選礦能力。對分散而符合最低經濟規模開採的小礦山,分片集中建設選礦廠,提高綜合利用水平。新建礦山要建設與其規模相適應的選礦廠。
在產品結構方面。金屬礦產要提高產品質量和增加新品種,延伸加工產品鏈。非金屬礦產著力研製環保建材,重點發展精深加工技術,開發新材料,新型建材比重有所上升。水泥生產向高標號、特種水泥方向發展。用3年左右的時間消除傳統磚瓦粘土生產,提倡新型節土產品。
在技術結構方面。調整現有礦山的技術結構,提高礦山的技術水平。逐步改變目前小型礦山的裝備、技術水平落後狀況,推廣先進適用的采、選、冶技術、設備、工藝和方法,金屬礦山大力推廣采選冶新技術和綜合利用技術;非金屬露采礦山採用正規的台階和分層開采工藝,井采礦山採用先進的采礦方法和工藝。通過結構調整使礦業結構趨於合理
1、金屬礦山:制定相應措施,鼓勵相臨礦山合並,大礦收購小礦等,實現規模采選,壓縮小礦山總數,淘汰落後的采選工藝,逐步取締工藝落後、布局不合理的小選廠。小礦山實施最低開采規模要求,基本扭轉大礦小開、一礦多家開採的現象,減少重復投資和資源浪費。
2、逐步整合小煤礦,僅保留少數礦井,並提升其開采規模和裝備水平,制定和實施小煤礦強制退出機制,力爭用5~10年逐步退出煤礦開采業。
3、採取合並、關閉等措施,壓縮整合現有小採石場數量,經過5年,使小採石場數量控制在30個左右,產能控制在1000萬噸左右,實現集約化開采,控制加工中的揚塵和雜訊,實現環保達標。

(二)調整礦產資源開發布局
根據資源分布、重點礦區現狀、新材料礦物的開發與應用、環境保護、建設生態銅都的要求等綜合因素,對現有礦產資源的開采進行區劃。
——鼓勵開采區。開采資源相對集中,可供性程度高,市場前景好,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對環境影響可以控制的礦產資源。
——限制開采區。限制開采資源條件較差或開采技術經濟不合理,易造成資源浪費、破壞的礦產資源;限制嚴重影響生態環境及地質災害易發地區特別是近城市、近村莊的礦產開采。
——禁止開采區。禁止在各類保護區開采;禁止在鐵路、省級以上公路兩側的可視范圍內和沿江近岸一定范圍進行露天開采;禁止在生態環境不可恢復利用的地區和地質災害危險區開采礦產資源。

(三)加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管理與保護
1、理順國家、省及市、縣級在礦產資源開采項目審批、監管脫節的關系,建立新建礦山聯合審批機制。
2、加強礦產資源開採的可行性論證,強化開采設計。礦山企業必須按照批準的礦山設計或開采方案組織實施,開採回採率、選礦回收率、采礦貧化率必須符合要求,含多種礦產的礦床必須包括共、伴生礦產綜合回收利用的指標。
3、鼓勵礦山企業開展資源綜合利用。對低品位貧礦和難選冶礦石的低品位硫、磷等礦床實行有效控制和保護;鼓勵企業對「三廢」特別是選礦尾砂和矸石的綜合利用,進一步落實有關優惠和扶持政策。禁止投資建設采選綜合回收率低礦山開采項目。
4、完善制度依法行政、強化監督。完善企業「三率」考核體系,嚴格按設計指標進行考核。加強開採回採率和綜合回收率的管理,嚴格執行開採回採率與資源補償費徵收掛鉤。強化礦山監督,制止對資源破壞性開采。大礦推廣先進采礦方法,小礦推廣適用采礦方法和設備,禁止土法采選,提高資源利用水平。
5、加快對小煤礦的改造。按照統一規劃、合理集中、正規開采、保障安全、依法監督的方針,對現有小煤礦進行改造,減少生產礦井數,擴大單井生產規模;制定和實施小煤礦強制退出機制,促進安全生產。
6、加強科學研究,採用新工藝、新技術進行高科技產品的開發。發展精深加工技術;發展新能源及節能、降耗技術和工藝,降低資源消耗水平,積極發展急缺資源的廉價替代產品,鼓勵對廢舊金屬及二次資源的回收利用。

(四)加強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
堅持礦產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並重的原則,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閉坑的生態環境治理與恢復的全過程的監督管理。建立和健全適應市情和市場經濟體制的礦山生態環境保護的管理體系。重點做好礦山土地復墾、生態環境恢復治理,不再新建破壞生態環境且不可恢復利用的礦山,建立地下開采動態監測系統,有效控制礦山次生地質災害,達到資源開發與保護的良性循環,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資源效益及生態環境效益的統一。明確開發主體的權益和責任,正確處理局部與全局、當前與長遠的關系,使礦產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開展礦山生態環境調查,逐步建立和完善礦山生態環境動態監測體系。
盡快調查研究制定新建礦山、選礦廠的准入條件;生產礦山生態環境保護的監管辦法;現有選礦廠「三廢」排放監測監控體系,尤其是控制堆淋小金礦數量,預防氰化物對水體的污染;對於歷史上由采礦造成的礦山生態環境破壞,或已接近閉坑礦山的生態環境治理與恢復政策。

『玖』  中國地質災害主要成災特點

地質災害是自然災害中的一個重要類型。它與乾旱、洪水、台風、風暴潮、地震等自然災害相比,雖然具有許多共同之處,但由於形成條件、活動過程、破壞方式等的不同,使之具有獨特的成災特點。認識這些特點,對於分析地質災害災情構成,進行災情評估是非常必要的。

一、地質災害數量特別多,但單點災害的危害范圍都比較小,因此是屬於漫布的「星點狀」災害

如前所述,經調查確認,我國大陸發生過活動或具有明顯潛在活動危險的各種地質災害體數以萬計,如果加上那些發育在人口比較稀少的偏僻邊遠地區的地質災害體,則可能達幾十萬,甚至幾百萬處。

這些災害雖然並非每年全都活動,但它們廣泛分布在各個地區,每年至少有幾千或上萬處活動,其中對人類生命財產造成比較嚴重破壞的達幾百處到上千處。同其它自然災害相比,地質災害的數量佔有優勢。

雖然地質災害的數量多,但其影響的范圍和成災規模一般都比較小,在眾多種類的地質災害中,只有地面沉降等少數環境型災害的影響面積可達幾百平方公里以上,其它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地裂縫等地質災害的規模都比較小。據一些地區調查結果,最大規模的崩塌、滑坡體體積為幾千萬立方米。它們的破壞范圍一般在1km2以下,最大不超過10km2。一般泥石流主溝長度為幾公里到十幾公里,泥石流總量為幾萬到幾十萬立方米,除大規模群發性泥石流外,一般破壞范圍不超過幾十平方公里。岩溶塌陷和地裂縫災害分布的局限性更大,其破壞范圍一般在1km2以下。從成災的行政范圍看,一般單點災害僅危害幾個村鎮,一般群發性災害危害十幾個鄉鎮,大規模群發性災害危害幾個縣(市)。這與其它自然災害相比,成災范圍要小得多。特別是洪澇、乾旱、台風等災害,一般危害范圍達幾個縣(市),大規模災害危害范圍達幾個省或十幾個省,更是地質災害難以對比的。

基於這一成災特點,在進行災情評估時,深入分析災害活動的危險性,根據災害規模確定危害區是十分重要的。具體途徑是:在對單一的或局部的地質災害災情進行點評估時,在確定災害危害區後,就可以比較准確地調查統計受災體數量和受災體價值,進而核算期望損失;在對一個地區或區域地質災害災情進行面評估或區域評估時,採用抽樣調查方法,根據評估區災害點數量、單點平均危害范圍、平均受災體價值密度以及災害平均活動概率等參數,就可核算地區地質災害的年均期望損失。

二、在一定條件下,某些地質災害與其它自然災害同時或連續發生,形成破壞比較嚴重的災害群或災害鏈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災害的這一特徵表現得最為突出。這幾種災害的誘發因素主要是地震和暴雨,因此在強烈的地震或暴雨的同時,常常引發大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裂縫災害。例如1976年5月29日雲南龍陵7.3級、7.4級地震誘發的大規模滑坡活動,造成了2萬人傷亡,毀壞房屋9間,耕地12000多畝、森林5000多畝。1988年11月6日雲南瀾滄-耿馬7.6級地震導致嚴重的地裂縫、崩塌、滑坡等災害,在極震區出現長達幾十公里,寬幾厘米到幾米的地裂縫和大量的崩塌、滑坡體,因此4.8萬公頃農田和上千畝森林以及大量水利工程被毀壞,175個村莊、5032戶居民因受危岩、滑坡的嚴重威脅而被迫搬遷。1976年7月23日,北京市密雲縣東北部地區因暴雨促使23條溝谷暴發泥石流,造成104人死亡、20491畝耕地和3574間房屋被沖毀。

地質災害除了受地震、暴雨洪水等自然災害控制,與之相聯發生外,不同的地質災害也有時因具有密切的成生聯系而相聯發生。其中比較經常出現的現象是在泥石流溝谷流域內,通常還發育有大量的崩塌(危岩)體、滑坡體,暴雨後首先發生嚴重的崩塌、滑坡活動,而後由此形成的大量碎屑物融入洪流,轉化成泥石流災害。這種類型的災害,在我國西南的川、滇等地區非常普遍。本項目中作為典型實例的四川省漢源縣、重慶市北碚區醪糟坪滑坡-泥石流災害都是這種類型的災害。

在災情評估時注意地質災害的這一特徵是非常必要的。因為首先關繫到災情的界定。例如,我國大部分泥石流災害是由暴雨洪水造成的,所以其活動過程常常和山區洪水同步發生,在絕大多數災情報告中,對洪水災害和泥石流災害沒有界定區分,籠統歸於泥石流災害;甚至還有的把只含有少量泥砂碎屑固體物質,但尚沒有達到泥石流標準的洪水災害也作為泥石流災害。這些偏差,顯然擴大了泥石流災害的災情。此外,在進行地質災害災情評估分析某種地質災害危險性的時候,需要充分分析某一災害在災害鏈中的位置,這對於確定災害的發生概率及規模是十分必要的。

三、地質災害分布廣泛,但不同地區地質災害發育水平和成災規模不同

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地質災害幾乎覆蓋了中國大陸的所有區域。但由於地質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差異,使不同地區地質災害的發育程度和破壞程度顯著不同。

從全國范圍看,地質災害的區域變化具有比較明顯的方向性:從西向東、從北向南——從內陸向沿海,地質災害不斷趨於嚴重。這種變化把中國陸地分成特點顯著不同的兩大地質災害區域,大致以長白山、燕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一帶為界,其西北部區域地質災害輕微,東南部區域地質災害嚴重。

我國西北部地區主要由高山、高原和一些大型內陸盆地組成,氣候寒冷乾燥,人類活動微弱。該地區主要地質災害為土地沙漠化、凍融等。雖然地質災害分布十分廣泛,但大部分地區發育種類單一,加上人口密度和經濟密度低,所以破壞程度低。

東南部地區主要由沿海平原、低山丘陵及其與西北部高山、高原過渡的山地組成。區域的氣候冷暖和降水豐枯變化劇烈,歷史時期和近年來人類活動也相對頻繁而強烈,大部分地區發育有三種以上比較嚴重的地質災害。與此同時,該區域人口稠密,城鎮和大型企業及骨幹工程密布,所以地質災害破壞強烈。受地質自然條件的影響,該區內地質災害亦有一定的地區性差異。地質災害特別嚴重的地區除分布在台灣島外,還集中分布在黃淮海平原、黃土高原和川滇山地地區,斜貫中國東南區域,成為中國大陸內地質災害發育種類最多,發生頻度最高,危害最嚴重的地區。

這一特點通過中國區域地質災害風險分析與區劃,得到明顯反映。

四、地質災害時間分布具有不規則的周期性和不斷嚴重化趨向

地質災害的時間分布亦很不均勻,不同類型地質災害時間變化特點不一。

我國崩滑流災害具有比較明顯的周期性變化特點。45年來,形成了1951~1962年、1963~1975年、1976~1987年和1988年以後的4個周期性變化過程。每個周期延續時間為11~13a。前3個周期的災害峰值分別出現在1957~1958年、1971~1972年、1981年。其它類型地質災害的周期性變化不突出。

除一些災害具有周期性變化規律外,大部分地質災害十分突出的共同特點是在不同形式的反復消長變化中不斷發展而日趨嚴重。其具體表現就是災害發生的頻次越來越高,強度越來越大,造成的損失越來越重。

崩滑流災害雖然發生周期性消長,但各周期並不是等強度的交替,而是以一波高於一波的逐期高漲的形式不斷發展。在以10a為單位的不同時段中,自50年代到80年代,其發生頻次以3.3~4.8的速率呈階梯狀增加。地面沉降災害的日益嚴重化趨向更加突出。在中國地面沉降發展歷史中,50年代屬於初始階段,60年代屬於發展階段,70年代以後進入急劇發展階段。全國約70個地面沉降城市中,有80%是70年代中期以後才形成的。地面塌陷和地裂縫也是在70年代以後在我國迅速發展,並成為影響廣泛的重要地質災害;在此之前雖然也有發生,但多屬於局部性活動,並沒有形成嚴重危害。濱海地區的海水入侵也是在70年代以後才迅速發展成災的。

地質災害日趨嚴重的原因除自然條件影響外,主要是由於近年來我國人口不斷增長,資源開發和工程建設等活動迅速發展,對地質自然環境的破壞日益嚴重所造成的。

根據地質災害的這一特點,在進行預測評估時,需要將歷史分析與趨勢分析結合起來,才能得出可靠結論。

五、中國地質災害具有比較嚴重的潛在危險性

今後時期,盡管一些局部地區的地質災害可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和治理,但就全國范圍的地質災害發展趨勢看,將繼續延襲幾十年來的發展勢頭,進一步趨於廣泛化和嚴重化。這種形勢是地質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進一步變化所決定的。從地質自然條件看,國內外許多科學家從不同角度預測了未來全球環境的發展趨勢。大部分專家認為,在今後一個時期,地球以至更大系統的天體運動有可能進入一個更加復雜的變異階段。在這種形勢下,地殼運動可能更加活躍,全球氣候可能出現更加強烈的異常,因此人類面臨著環境進一步惡化的嚴重挑戰。從我國社會經濟條件看,今後一個時期,人口將進一步增長,城市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劇,更大規模的資源開發和工程建設活動,不僅在沿海地區繼續進行,而且將逐步向中、西部地區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大部分地區地質災害的發育程度和破壞程度均將不斷提高,從而使我國地質災害達到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

根據控制我國地質災害發展的各方面條件分析,未來幾十年內,在全國性地質災害普遍發展的背景下,一些地區有可能急劇發展。這些地質災害急劇發展地區主要分布在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中上游的黃土高原、川滇山地以及海南和閩粵沿海的部分地區,其次在天山、青藏高原的局部地區。目前這些地區的地質災害比較嚴重,但由於人口和經濟密度較低,所以造成的危害尚不十分突出,今後一旦進行大規模經濟開發,就會出現嚴重的地質災害威脅。

根據地質災害的這一特點,在進行地質災害災情評估時,要有充分的前瞻性,就是既要深入認識歷史災害過程,又要充分考慮地質災害的潛在危險。

六、人類活動和社會經濟條件是地質災害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各種地質災害並不是孤立存在的。不同災害之間以及地質災害與其它多種相關因素之間密切相聯,構成復雜的地質災害系統。這個由多方面變數組成的復雜系統,具有相對完整的獨立性。從更廣闊領域看,它是自然災害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地質災害系統的內部組成看,其主體系列由各種地質災害組成;相關系列由有關的地質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組成。所有這些內容組成地質災害系統內部的不同子系統或不同層次。

社會經濟條件之所以是地質災害系統中的重要內容,是由於社會經濟條件與地質災害具有十分密切的相互作用機制:一方面人類的各種社會經濟活動,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地質環境演化和地質災害的形成與發展;另一方面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直接或間接地制約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綜觀中國幾十年地質災害的發育情況,其范圍、頻度、強度和破壞程度等與我國人口和經濟發展具有大致同步消長的正相關關系。因此幾十年來中國地質災害的發展史,實質上是地質自然歷史與社會經濟歷史的綜合反映。未來時期,隨著各項事業的發展,社會經濟條件與地質災害的相互影響還將進一步加強,因此社會經濟條件在地質災害系統中的地位將會顯得更加重要。

基於這一特點,在進行地質災害災情評估時,應充分考慮人類活動和社會經濟條件對災情的影響。具體而言,在分析地質災害活動危險性時,要研究人類資源開發、工程建設和防災活動的作用;在分析地質災害的破壞效應和損失程度時,要研究受災體價值密度和不同受災體對災害的抗禦能力;在地質災害防治分析時,要研究地區防治能力和可能效益。

『拾』 地質災害專家請進!!關於 安徽 合肥!

我姑父是在地質研究所裡面
他說 每天的信息都不一樣的,有時候會有小地震 比如內前幾天就有可是沒有公布於大眾容。以免造成恐慌。。合肥屬於地震代 可是不用擔心。現在地質變化不是很大 。最近地球在青春期 動一下很正常啦,我姑父的話 哈哈哈 不用擔心朋友。。。。我們不都生活在這里~~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