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力學
A.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在構造地質、新構造與地質災害、地應力與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油氣地質及礦田構造、第四紀地質與環境等研究領域具有專業優勢。國際工程地質與環境協會(IAEG)新構造與地質災害專委會、中國地質學會地質力學專業委員會、第四紀地質與冰川專業委員會和古地磁專業委員會掛靠在本所,主辦學術刊物《地質力學學報》。
2008年承擔各類項目總計182項,其中國家(科技部)科技項目2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7項,國土資源部項目18項,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19項,其他類項目100餘項。
2008年承擔各類科研項目總經費9568萬元。其中,國家(科技部)科技項目經費3908萬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經費195萬元;國土資源部項目經費993萬元;地質大調查項目經費2736萬元;其他類項目(包括所長基金及橫向項目)經費1735萬元。
2008年有12項科技成果通過專家評審和驗收,其中地調項目評審成果7項,6項優秀,1項良好;自然基金項目5項通過結題驗收。本所作為第二獲獎單位和第三獲獎單位獲得2008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項,作為第二獲獎單位獲2008年度河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本所青藏高原新構造與古大湖研究成果入選2008年度中國地質學會十大地質科技成果;阿爾金山東段鐵礦找礦新進展被評為2008年度中國地質科學院十大科技進展。2008年發表各類學術論文115篇,出版專著4部。
副所長趙越研究員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何長虹高級工程師
副所長李貴書研究員
所長龍長興研究員
2008年度主要科研成果
滇藏鐵路沿線地殼穩定性調查評價:屬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主要完成人員:張永雙、胡道功、吳中海、張加桂、吳樹仁、趙希濤、蔣良文、郭長寶、石菊松等。項目組開展了滇藏鐵路沿線第四紀地層對比研究,首次編制了鐵路沿線及周邊夷平面分布圖,對區內51條活動斷裂(帶)的展布、最新活動時代、分段性和活動方式等進行了研究和總結,對與鐵路相交或近距離平行的20條活動斷裂進行了重點調查、探槽揭露和取樣測試,重新釐定了鐵路沿線14條重要的晚更新世以來的活動斷裂。對可能遇到的地質災害和重大工程地質問題進行了系統調查和預測評價,深入研究了鐵路沿線特殊岩土體的主要工程地質特性,提出了實用性的工程判別指標。綜合活動斷裂、地震活動、地熱場、構造應力場、地形變場、工程地質岩組及地質災害等因素,採用基於Arc GIS的信息加權疊加方法,開展了滇藏鐵路沿線地殼穩定性綜合評價和工程近期規劃段工程地質穩定性綜合評價,提出了線路比選和優化方案,在指導鐵路選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瀾滄江斷裂帶
項目組人員在進行斷裂測量
技術人員在柴達木盆地獅子溝沙山安裝微地震台站設備
技術人員在安裝微地震台站
微地震台陣網天然地震層析成像技術應用:屬中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負責的柴達木盆地油氣資源戰略調查及評價(XQ-2004-01)全國油氣資源戰略選區調查與評價項目的課題之一,主要完成人員:王小鳳、馬寅生、馮梅、安美建、史大年、陳宣華、區明益、王連慶、霍光輝、李會軍、范桃園、李國岐、田曉娟、張西娟、蔣榮寶、李麗。總體目標任務是運用微地震台陣網天然地震層析成像技術進行英雄嶺凹陷及周邊地區深層地質構造解析,結合柴達木盆地西部地、物、化、遙資料綜合分析,探索復雜地形區深部構造勘探的新方法。經過艱苦的野外施工、數據採集、數據處理、波速反演和地質解釋,首次在國內將微地震台陣網天然地震層析成像技術應用於油田深部構造探測,在國內沒有可借鑒實例的條件下,經過近4年的引進—吸收—再創新的實踐,初步建立了中等尺度微地震台陣網深部構造探測的技術方法體系;建立了運用微地震台陣網進行中等尺度構造探測的台站部署原則、記錄參數選取、高質量數據採集標准和數據處理工作流程;確立了中等尺度天然地震層析成像速度結構反演的工作流程和成果圖件;初步形成中等尺度天然地震層析成像結果地質解釋的准則;獲得了自然條件惡劣、地形地貌復雜、人工地震難以實施的柴西獅子溝—游園溝地區、乾柴溝—鹹水泉地區的深部構造信息;在油氣資源評價新技術方法研究方面取得顯著進展。其成果曾被評中國地質科學院2006年十大科技進展。
獅子溝地區地震反射剖面速度結構圖
東部疊合盆地深層油氣成藏潛力評價:屬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成果為優秀等級。主要完成人員:龍長興、周新桂、張林炎、劉和甫、范昆、李濤、王宗秀、肖偉峰。項目組以地質力學理論為指導,多學科結合,對渤海灣—南華北盆地深層油氣成藏潛力進行了系統研究。認為盆地形成演化主要受緯向構造體系和新華夏構造體系聯合復合控制。首次提出了渤海灣—南華北盆地深部存在多層次滑脫拆離,晚中生代—現今為統一伸展背景下形成的盆—山變形系統的新模式;首次編制了渤海灣—南華北盆地1:100萬前古近系和前侏羅系地質圖,研究了中生代以來盆地疊加改造對古生界油氣成藏的影響;首次編制了渤海灣—南華北盆地1:200萬上、下古生界生儲蓋組合分布及其自生自儲油氣成藏潛力評價圖,並結合3次資評、深層油氣勘探及成藏必要條件,圍繞「有效生烴區和有利保存單元」兩個核心問題,評價了深層油氣成藏潛力,明確指出了深層油氣有利勘探區帶。
吉黑東部山區內生金銅礦床找礦模型研究:屬中國地質調查局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主要完成人員:孟憲剛、邵兆剛、朱大崗、王津、韓建恩、余佳。經過野外調查與室內綜合研究,本項目取得以下進展:查明了區域構造體系及其在歷史演化過程中的控岩控礦作用,吉黑東部豐富的內生金銅多金屬礦產的成岩成礦過程主要受新華夏系、緯向系、經向系和北西向構造帶控制。劃分了吉黑東部岩石圈單元和成礦區帶,在本區進行了構造帶礦化特徵對比,構造層含礦性與構造演化階段對比,劃分了構造成礦序列。構建了本區宏觀的構造動力成岩成礦三維地質模型,在宏觀構造動力成岩成礦三維地質模型中,簡述了金銅礦成岩成礦物質來源及過程。對典型礦床進行構造控礦分析,根據X光岩組和磁組構分析,進行了分階段的運動學、動力學分析工作。總結了本區最特徵的構造控礦類型,修正、完善、建立了8個控礦類型和模型,首次建立了吉黑東部地區的有限單元法數學模型和該區金銅礦床找礦模型。
華北北緣東西向右旋逆沖斷層帶考察
專家組驗收項目成果現場
小西南岔金銅礦北山礦脈與礦石產狀
九三溝銅金礦床礦化脈
青藏鐵路活動斷裂調查與監測:屬地質調查工作項目,項目負責人為吳珍漢研究員,項目成員包括胡道功研究員、吳中海副研究員、王雙緒研究員、彭華研究員、陳群策研究員、苗放教授、王連捷研究員等。相關成果入選2006年度中國地質科學院十大科技進展。對庫賽湖斷裂、西大灘斷裂、溫泉盆西邊界斷裂、安多盆北邊界斷裂、崩錯斷裂、谷露盆西邊界斷裂及當雄—羊八井活動斷裂,通過高解析度遙感解譯、斷錯地貌分析、探槽工程揭露和高精度測年,揭示了晚更新世與全新世斷裂活動期次、運動速率和古地震周期。在拉薩地塊中段沿青藏鐵路建立由15個測點組成的GPS觀測區域網,完成3期GPS測量,為分析青藏鐵路沿線現今地殼運動和斷層速率積累了高精度實測資料。完成西大灘180m、五道梁150m、安多120m、羊八井300m、曲水150m地應力鑽探和水壓致裂法地應力測量,獲得青藏高原不同地塊地應力隨深度變化曲線;建立西大灘體應變綜合監測站、安多體應變綜合監測站、羊八井體應變綜合監測站、曲水三分量應力綜合監測站,實現了監測數據遠程自動傳輸,初步建成青藏鐵路沿線應力應變綜合監測系統。運用三維有限元數值模擬方法和ANSYS軟體,計算分析了斷裂誘發移動冰丘的形成機理、災害效應及工程影響;發現83道班移動冰丘與錯那湖沙害等災害隱患,為青藏鐵路沿線地質災害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據。項目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4篇,包括國際核心期刊論文3篇,出版專著1部。
安多盆地北部活動斷層探槽剖面照片
項目成員沿青藏鐵路開展冬季野外觀測
吳珍漢研究員參加青藏鐵路通車典禮
青藏高原東緣第四紀環境調查與評價:屬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完成人員:趙志中、王書兵、喬彥松、王燕、徐剛、傅建利、李朝柱、姚海濤、劉宗秀、蔣復初、錢方、彭陽、李永昭、牟傳龍、徐建民。成果如下:
(1)通過調查,若爾蓋土地沙化呈近南北向分布,主要位於山前沖洪積台地及山間盆地中。分析沙化因素,自然與人為因素的影響幾乎是同等的,降水和風速是草地沙化自然因素的主因素,在人為因素中以人口和牲畜量及開墾規模為主,提出對策建議。
(2)川西黃土紅土磁性地層均出現了B/M 界限以及賈拉米洛事件,川西黃土在空間上具有很好的對應關系。川西黃土兼具風塵和冰川特徵,說明物質主要源於青藏高原及其周緣的冰水沉積物。紅土成因分析說明其為風塵成因。
(3)昔格達古湖主要形成於高斯期,青藏高原東緣大湖階段形成約4-3Ma BP。典型剖面記錄了5個旋迴,15個階段,有機碳記錄了涼→暖的9個古氣候變化階段,孢粉和同位素分析也記錄了4-2.6Ma BP間古氣候環境周期變化規律。
甘孜黃土剖面與磁性地層
項目組成員在野外合影
測量黃土地層剖面
西氣東輸西段(玉門—武威)地殼穩定性調查評價:屬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主要完成人員:陳柏林、張永雙、劉建民、董誠、彭華、劉建生、王春宇、吳乃芬等。取得主要進展:
研究表明祁連山北緣斷裂、河西走廊中西段盆地內斷裂、龍首山南緣斷裂和阿爾金斷裂東段等斷裂屬於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動斷裂。發現高台車站斷裂、新民堡斷裂等是祁連山北緣前展式逆沖推覆構造中最前緣斷裂,形成時代最新、全新世活動性最強。首次獲得肅北當今山口現今地應力數據,特別是肅南地震和民樂地震前後的地應力值變化的寶貴資料。通過14個地區穩定性評價因素的量化,計算了區內128個評價單元的綜合評價參數,劃分了3個極不穩定—不穩定區、2個次不穩定區。針對西氣東輸管線穿越極不穩定區的實際情況,提出「在新民堡、高台車站活動斷裂、豐樂活動等地段進行必要的現今地應力監測和位移速率監測」的建議。
西氣東輸西段(玉門—武威)地質構造略圖
西氣東輸西段(玉門—武威)地殼穩定性綜合評價圖
西部地區主要沉積盆地形成演化及油氣資源富集成藏規律綜合研究(柴達木部分):屬中國地質調查局綜合研究類項目,主要完成人員:王小鳳、馬寅生、陳宣華、李會軍、王連慶、馮梅、李國歧、武紅嶺、蔣榮寶、李麗、安美建、田曉娟、王治順、李中堅、王寶瑜、張梓歆、郭輝、尹成明、彭德華、江波。
主要進展:從柴達木盆地地質構造特徵及其演化歷史、石炭系地層特徵與岩相古地理、構造應力場、流體勢場和油氣分布規律與油氣資源前景四個方面對盆地形成演化及油氣資源富集成藏規律進行了綜合研究。劃分了柴達木盆地構造體系,明確了盆地大地構造歸屬;編制了盆地及其周邊地區石炭紀各門類生物地層對比表,進行了石炭系地層劃分與對比;編制了盆地地質構造系列圖件;開展了盆地應力應變測量和構造應力場模擬研究;對石炭系、中新生界油氣分布規律與油氣資源前景進行了綜合評價。2008年12月27日,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對項目成果進行評審,結果為優秀。
柴達木盆地盆地內向斜構造
項目組人員在盆地內進行現場考察
B.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怎麼樣
簡介: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成立於1956年,地處北京市,是國家公益性專地質科研機構。屬由地質學家李四光創立,曾稱地質部地質力學研究室、地質礦產部地質力學研究所,2000年更名為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研究所主要從事基礎地質、地應力與地殼穩定性、礦產與能源地質、第四紀地質與環境、地質災害、新構造與活動構造、極地地質等領域的調查與研究。 根據2018年1月該機構官網信息,研究所有有國土資源部科研平台5個,地質調查局科研平台2個,地質科學院科研平台2個,研究所下轄實驗室9個;有學術學科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學術學科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學術學科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學術學科二級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在站博士後17人,在讀博士研究生34人、碩士研究生42人。
C.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所是什麼級別
地科院是廳級建制,院長高配,為副部級,下面各研究所還是處級,常務副院長應該是廳級
D. 地質力學的介紹
地質力復學,廣義的理制解是指地質學和力學結合的邊緣學科。不同學派對其研究內容有不同的見解,如奧地利彌勒學派認為研究內容是考慮地質因素的岩土工程的力學問題。在中國地質學界,地質力學是指中國地質學家李四光在研究中國和東亞構造的基礎上於20世紀40年代創立的一種構造地質學說。它主要是用力學的觀點研究地質構造現象,研究地殼各部分構造形變的分布及其發生、發展過程,用來揭示不同構造形變間的內在聯系。地質力學注重構造體系的分析,特別是活動構造的活動規律和動力來源,以及斷層、褶皺等構造形跡形成的力學機理的分析,也注重研究地應力和地質因素對岩土工程的力學分析的影響,地質力學對礦產資源的普查勘探、對工程地質和地震地質的研究有積極意義。
E. 地質力學三個發展階段
1.地質力學早期研究階段(1921~1946年)
李四光從1921年研究中國北部石炭二疊紀沉積物開始,到1926年發表《地球表面形象變遷之主因》[9],從物質結構及岩石、地層的形變著手,開始著重編制區域地質構造圖,分析區域構造活動特徵;把構造形跡作為地質力學形跡,從古地應力推斷地殼運動;從分析構造形跡之間的組合型式,確定它們之間的成生聯系,並配合模擬實驗驗證。這就是李四光早期研究地質力學,把大的區域地質構造與具體的構造型式相結合的研究特色,同時根據各種構造形跡判別壓、張、扭,推斷古地應力方向作用特徵,直至1945年內部刊印的《地質力學之基礎與方法》中,提出構成「應力絡網」的具體模式,即後來的岩石力學與構造應力場的雛形(圖2-5)。經歷20多年的研究,地質力學已經初具輪廓,可以定為早期研究階段[7-13]。
圖2-5 李四光(1945)構造線的應力絡網設想框架圖
2.構造體系研究階段(1947~1997年)
從1947年公開出版《地質力學之基礎與方法》,到1962年內部刊印《地質力學概論》,到1973年公開出版《地質力學概論》,到1998年出版《岩石力學與構造應力場分析》,歷經大約50年左右,可以定為地質力學的構造體系研究階段。主要以構造體系為研究核心,將地質力學方法分為七個研究步驟,主要目的是研究地質構造和地殼運動規律,探索地球運動起源,討論各種地質現象發生、發展規律,包括礦產形成分布規律,火山、地震發生發展規律,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規律等,為覓找礦產資源、水資源,為工程建設、減災防災和地質環境的防治和改進服務[7-13]。
3.岩石力學與構造應力場研究階段(1998年以來)
李四光在1970年提出修訂出版《地質力學概論》意見中,特別強調加強「岩石力學性質及構造應力場」的重要性(見「李四光生前談《地質力學概論》的修訂出版問題摘要」),認為這個問題很重要,過去工作很不夠,現在也很不夠,今後應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從而提出地質力學新的發展方向,自1998年出版《岩石力學與構造應力場分析》,隨之開始進入岩石力學與構造應力場研究階段,使構造體系的研究進入量化階段。
李四光同志生前談《地質力學概論》的修訂出版問題摘要
——據1970年3月18日李四光在地質力學經驗總結小組談話中的記錄整理
《地質力學概論》是1961年在青島養病時寫得,很潦草,匆促搞出來,來不及詳細討論和廣泛徵求意見。
這本書稿時間很長了,有些東西過時了。我自己感到有些問題,外面也有些反映。60年代初期的東西,至今已有十年了。十年來,地質力學有很大發展,應該充實新的資料。
《地質力學概論》的修訂、出版,要廣泛徵求讀者的意見。不但要搜集地質力學研究所里意見,還要吸收外面工作單位的意見。包括正面的意見和反面的意見。主要是到外面去搜集實際資料,加以充實。修改的重點是具體材料,地質力學觀點無法改。
第一章……
第二章是說明地質力學究竟搞什麼東西的,要改正不正確的材料,多弄些新的材料充實進去。要地質工作者共同支持這項工作。第六、七兩個步驟應抽出來另立一章,叫做「岩石力學性質及構造應力場」。因為這兩個問題很重要,所以抽出來加強一下,將近十幾年的資料補充進去。應力場要做實際工作,又要做些計算工作。對應立場的認識,過去工作很不夠,現在也很不夠,今後應加強這方面的工作。
第三章……
第四章……
其實,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李四光在地質力學研究所安排光彈模擬實驗,倡導對雁行褶皺構造型式採用數學-力學分析及模型試驗來說明它的成因,接著對旋卷褶皺構造、山字型構造、入字型構造等構造型式進行量化研究,並開始在光彈模型板上刻制斷裂分布模擬區域構造骨架,進行區域構造應力場的研究工作[1,7-13,30,31]。
李四光1962年在對廣東新豐江水庫的地震地質研究工作中,已經明確地應力場的研究方法技術措施。1965年他在《地質力學的方法與實踐》(提綱)中,為第三篇《岩石力學與構造應力場分析》撰寫了內容提綱和目錄(圖2-6)。
1966年發生邢台地震後,他親臨現場進行宏觀調查,通過現場調查確定新華夏系活動發震(圖2-7A,B),提出「新華夏系一脈相承」,大震將向北東方向發展的科學預測。並於1967年預測唐灤地震(即1976年唐山大震)。1966~1976年邢台—唐山地震系列實踐證明他的預測是極其科學的。
1969年他任中央地震工作領導小組長,在保衛京津唐地區地震安全工作中進行了斷層位移場和地應力場的全面部署監測工作。當時我們並不理解其中的深刻含意,直到他辭世以後,經過多年的研究,在1973年整理眾多儀器觀測資料後,獲得斷層位移場是新華夏系邊界加力方式作用的結果,新華夏系地應力場的能量等值線集中部位附近,控制了MS≥6級歷史地震的規律以後,才恍然大悟,李四光已經超前十幾年按照「場」的思路方法,部署地震監測研究工作[1-3,7-24]。
直到2000年孫殿卿組織編寫完成《地質力學的方法與實踐》一套學科系列專著(共分為五篇,包括7部著作和1幅全球構造體系綱要圖),其中第三篇《岩石力學與構造應力場分析》於1998年出版,可以稱為岩石力學與構造應力場研究階段的開始,也可以看作「後李四光時代」階段,或者按照遺願整理編寫系列著作與擴編《中國地質學》的階段[1,24-29]。
F. 地質力學的中國地質力學發展歷程
地質力學在中國是由李四光創立的。
最初是從1921年研究中國北部石炭紀、二疊紀含煤地層開始。
1924年以後,李四光對比了中國南部和北部石炭-二疊紀及地球上其他地區同一時期,特別是古生代以後海進、海退現象,認為大陸上海水的進退,不僅是海面的升降,可能還有由赤道向兩極,反過來由兩極向赤道的方向性的運動。據此,他推斷大陸運動也可能有這種方向。
1926年,李四光發表《地球表面形象變遷的主因》,提出「大陸車閥說」。
20年代末,李四光肯定了山字型構造的存在。
1929年發表《東亞一些典型構造型式及其對大陸運動問題的意義》一文,概括了不同類型構造的特殊本質,建立了構造體系的概念,為地質力學奠定了基礎。
30年代確定了陰山、秦嶺、南嶺3個巨型緯向構造帶,以及東亞地區華夏和新華夏構造體系、淮陽山字型構造等。
1945年,李四光在《地質力學的基礎與方法》一書中,率先將力學引入地質構造的分析,正式提出「地質力學」這個名詞,地質力學理論始具雛形。
1947年李四光在《地質力學之基礎與方法》一書中,從應力、應變和岩石物性著眼,研究了構造形跡性質,劃分了構造系統,釐定了構造型式,分析了構造系統的聯合,最後提出解決地質力學問題的途徑。
1948年,李四光代表中國出席在倫敦舉行的第18屆國際地質大會,第一次應用他創立的地質力學理論,作了題為《新華夏海的起源》的學術報告,引起強烈反響。從此,地質力學這一新學科正式載入史冊,李四光成為公認的地質力學奠基人。
1962年,李四光總結自己40餘年地質力學理論研究與實踐經驗,發表了《地質力學概論》一書,扼要闡述了有關地質構造的若干傳統概念、地質力學的方法、地質力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地殼運動起源問題。把構造體系明確地歸結為三大類型,即緯向構造體系、經向構造體系和各種型式的扭動構造體系。
60、70年代以後,地質力學的理論和方法在中國的地質工作和研究中得到較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G. 地質力學系列著作
隨著地質力學研究的進展,1982年起相繼出版了《地質力學與地殼運動》、《地殼運動問題》、《隱伏礦產預測》等6部專著,及數十篇論文(均含合著),共計100餘萬字。其中《地質力學與地殼運動》被評為「是繼李四光教授之《地質力學概論》(1962年內部刊印)之後,全面總結近20年來廣大地質工作者運用地質力學觀點進行生產實踐和理論研究的重大成果」。
(一)主要著作
[1]孫殿卿,高慶華.地質力學與地殼運動.北京:地質出版社,1982
[2]孫殿卿,高慶華.隱伏礦床預測.北京:地質出版社,1987
[3]高慶華等.地殼運動問題.北京:地質出版社,1996
[4]高慶華等.地殼運動整體觀在自然災害綜合研究與減災中的應用.北京:氣象出版社,2008
[5]高慶華,畢子威.學習地質力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局地質科學研究所印製,1973
(二)重要論文
[6]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論構造體系(執筆高慶華).見:國際交流地質學術論文集.北京:地質出版社,1978,57~68
[7]高慶華.試論構造體系復合的幾種現象.地質科技,1978,(1):16~20
[8]高慶華.地質力學在煤田地質工作中應用的幾點意見.煤田地質與勘探,1979,(3):1~14
[9]高慶華.試談侵入岩的原生構造和岩相分帶與構造體系的關系.中國地質科學院報562綜合大隊分刊,1980,(1):第1號:82~93
[10]孫殿卿,高慶華.地球自轉與全球構造.中國地質科學院院報562綜合大隊分刊,1980,(1):第1號:1~17
[11]Sun Dianqing Chen Qingxuan and Gao Qinghua.Geomechanics its application in petroleum Geology.GeoJournal,1980,4(6):499~505
[12]高慶華.試談地殼運動與地質建造之關系.中國地質科學院院報562綜合大隊分刊,1981,(2):第1號:1~10
[13]高慶華.序次的辨別與實踐意義.中國地質科學院562綜合大隊集刊,1982,第3號:79~94
[14]高慶華.構造體系對鉻鐵礦分布的控製作用及找礦實踐.中國地質科學院562綜合大隊集刊,1982,第3號:1~13
[15]中國地質學會地質力學專業委員會.地質力學發展的回顧與展望(寧學質,高慶華執筆).1982,28(2):170~175
[16]孫殿卿,高慶華,鄧乃恭.中生代以來中國大地構造體系與構造運動程式.地質學報,1982,(3):200~211
[17]高慶華.試談地質力學的發展方向.中國地質科學院562綜合大隊集刊,1983,第4號:45~55
[18]高慶華.談談西北地區的石油地質工作.中國地質,1984,(11):21~23
[19]高慶華.地球自轉與地質體系論.中國地質科學院院報,1985,第11號.1~14
[20]高慶華.新疆薩爾托海岩體地質構造與育礦預測.見:國際地質力學討論會論文匯編.1986,21~22
[21]高慶華.地球運動對海平面變化的控制———從地質系統論的觀點分析海平面變化之主因.西安地質學院院報,1986,9(1):37~48
[22]高慶華.板塊地質力學與地質系統論探討.河北地質學院院報,1986,9(3~4):265~273
[23]高慶華.地球自轉與全球斷裂體系.中國地質科學院562綜合大隊集刊,1987,第6號:89~95
[24]高慶華.自然災害綜合研究的啟蒙與地質力學.地質力學學報,1996,2(3):77~80
H. 地質力學是什麼鬼
地質力學,廣義的理解是指地質學和力學結合的邊緣學科。
不同學派對其研究內容有不同的見解,如奧地利彌勒學派認為研究內容是考慮地質因素的岩土工程的力學問題。
在中國地質學界,地質力學是指中國地質學家李四光在研究中國和東亞構造的基礎上於20世紀40年代創立的一種構造地質學說。它主要是用力學的觀點研究地質構造現象,研究地殼各部分構造形變的分布及其發生、發展過程,用來揭示不同構造形變間的內在聯系。
地質力學注重構造體系的分析,特別是活動構造的活動規律和動力來源,以及斷層、褶皺等構造形跡形成的力學機理的分析,也注重研究地應力和地質因素對岩土工程的力學分析的影響,地質力學對礦產資源的普查勘探、對工程地質和地震地質的研究有積極意義。
參考資料:http://ke..com/link?url=bWMSvv0MzYluMnu7sIdiAqLQ---LIL689GfsVva7xA6gtnR1gK
I.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的歷任領導
地質力學研究所成立於1956年,在歷屆所長的領導下,在李四光、孫殿卿、陳慶宣、吳磊版伯、楊開慶權、胡海濤、崔盛芹等著名科學家的帶領下,全所科技人員勇於探索,勤奮實踐,在地質力學理論與方法和其它學科方向研究上取得了豐碩成果。
首任所長:李四光(1956-1971)
第二任所長:孫殿卿院士(1972-1982)
第三任所長:崔盛芹教授(1983-1993)
第四任所長:吳淦國教授(1993-1998)
第五任所長:董樹文研究員(1998-1999)
第六任所長、黨委書記:楊萬來(2000-2005) 第七任領導(2005年--)
所長:龍長興博士
書記:徐龍強
副所長:趙越研究員、馬寅生研究員、侯春堂研究員 。
J. 李四光在什麼時候正式創立地質力學
1947年7月,他代表中國出席第 18屆國際地質大會,第一次應用他創立的地質力學理論,作了題為《新華夏海之起源》的學術報告,引起了強烈反響。從此,地質力學這一由中國人創立的新學科正式載入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