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南地區地質災害基本情況匯報
A. 贛南地區
本區屬華南准地台贛南加里東隆起,西部和南部與湘桂粵海西-印支坳陷緊鄰,即處於隆起和坳陷的過渡部位。
區內出露地層自老至新有震旦系、寒系系、奧陶系、泥盆系、石炭系、白堊系和第四系。
震旦系在本區北部廣泛分布,在南部只零星出露。下部以青灰—灰綠色千枚狀砂板岩為主,中、上部以長石石英砂岩為主,夾千枚狀板岩和硅質岩。寒武系分布在南部,下部以硅質岩及硅質板岩為主,中、上部以長石石英砂岩為主,夾板岩。泥盆系零星發育,主要為砂岩和碳酸鹽岩。石炭系偶見,以碳酸鹽岩為主。白堊系多見於北東向延伸的紅色盆地中,以砂岩和礫岩為主。
本區經歷了多次構造運動,加里東運動形成東西向褶皺及與其相應的斷裂。印支運動產生了以南北向為主的褶皺。燕冊運動以北東和北北東向斷裂發育為特徵,形成一系列斷陷盆地和斷裂帶,褶皺較弱。
本區岩漿活動也是多期次的,與構造運動密切相關,不同的構造運動伴有不同的岩漿作用。加里東運動使地槽回返,形成主要造山旋迴的岩漿岩(花崗岩),印支運動是地台褶皺造山,在本區未發生岩漿作用。燕山運動使地台活化,發生斷塊活動,伴隨強烈的岩漿侵入,形成較多酸性岩體。
本區礦產以W、Sn為主,伴生有 Mo、Be、Bi、Pb、Zn、Nb、Ta和稀土等。西華山等石英脈型鎢礦床著稱於世,為高中溫熱液礦床。近年來對W等金屬的來源有不同的認識。我們自1980年起,對鎢礦的物質來源和成礦條件作了一些研究,初步結果介紹如下:
贛南地區鎢礦床主要集中於寒武系或緊鄰寒武系產出。這顯示出鎢礦化與寒武系有密切的關系。為查明寒武系是否為成礦提供W,我們對漂塘和西華山鎢礦附近的寒武系取了剖面樣。剖面垂直鎢礦脈群的走向。分析結果表示於圖5-3,由圖可見:寒武系岩石的W含量變化范圍很大,為1~280×10-6;岩石W含量的高低與離鎢礦脈的距離有關,在離鎢礦脈400m內岩石平均W含量為85×10-6,離鎢礦脈400m以外岩石的平均W含量為1.8×10-6,兩者的差異極大。它們與區域背景的W含量(6.7×10-6)也有不同,近礦部分明顯升高,離礦中等距離岩石的W含量又明顯低於遠離礦體的岩石。
圖5-3 漂塘鎢礦圍岩的W含量變化圖
(據季克儉等,1989)
1—寒武系;2—花崗岩;3—石英-鎢礦脈;4—W含量曲線;5—W的地化場號(Ⅱ—增高場,Ⅲ—降低場,Ⅳ—區域背景場)
為進一步查明本區寒武系W含量變化,我們又布置了6條剖面,用高精度分析方法測定了岩石的W、Sn、Mo、Bi含量,按含量高低進行分組,並用不同符號標在取樣地質圖上。這樣就可獲得這些元素含量分布圖(圖5-4)。該圖表明,寒武系岩石的W、Sn等元素的不同含量呈環帶狀圍繞花崗岩體或鎢錫礦床分布。離岩體很遠地區(一般大於4km)岩石W、Sn的平均含量屬中等,分別為6.7×10-6和4.7×10-6,離岩體中等距離岩石的W、Sn含量最低,平均值分別為2.2×10-6和2.7×10-6,靠近岩體或礦體岩石的W、Sn含量較高,均為幾十個10-6。從表5-6可以看出,不同岩石帶具有各自特徵的W含量,中值帶(正常場)岩石鎢含量集中於2×10-6~10×10-6范圍內,低值帶(降低場)岩石W含量均小於4×10-6,偏高值帶(增高場)岩石W含量變化范圍較大,從最低值至較高值,且不同含量級別均有。中值帶遠離岩體,代表不受岩漿和熱液作用影響的寒武系岩石的原始W含量。偏高值帶緊鄰岩體或礦體,岩石有一定程度蝕變,其含量偏高與蝕變有關。低值帶中岩石雖沒有明顯蝕變,但其緊鄰偏高值帶,且W含量明顯低於不受岩漿和熱液作用影響的岩石。因此,岩石W含量降低也與熱液作用有關。比較合理的解釋是,在岩漿侵入前,本區寒武系岩石的W含量較穩定,范圍約為2×10-6~10×10-6,平均值約為6×10-6。由於岩漿侵入及其引起的熱水活動,使岩體周圍岩石中的W受到活化和再分配,活化區的范圍較大,離岩體距離可達5km,活化區中岩石的W含量明顯下降,最典型的是低值帶,偏高值帶的小部分樣品也具低值特徵。這些活化的W主要富集於岩體內或岩體附近的石英脈中,形成礦體,還有一部分分散於礦脈附近的蝕變岩石中,構成熱液礦床原生暈。從上可知,本區存在W的地球化學場系,以岩體或礦體為中心向外,依次為礦化場-正暈場-降低場-正常場。本區W的地球化學場的空間排列位置和含量范圍及平均值與湖南柿竹園礦床極為相似。
圖5-4 贛南大余-上猶地區寒武系變質砂岩中W含量圖
(據季克儉等,1989)
1—白堊紀紅色砂礫岩;2—泥盆紀砂頁岩;3—寒武紀砂頁岩;4—震旦紀淺變質岩;5—花崗岩;6—斷層;7~11W含量分級(ww/10-6);7—<2;8—2~4;9—4.1~10;10—10.1~20;11>20;12—W的地化場分界線;13—降低場;14—正常場;15—鎢礦山
表5-6 江西大余—上猶地區寒武系岩石W、Sn含量頻數(個)統計表
(據季克儉等,1989)
本區寒武系岩石Sn含量的變化與W相似,也存在4種地球化學場。各場的Sn含量分布有明顯差異。此外,Mo和Bi也有類似的地球化學場顯示。表5.7表明,降低場岩石中成礦元素的含量約少了一半。W的正常場平均值為6.7×10-6,降低場平均值為2.2×10-6,二者之差為4.5×10-6。即降低場的W含量只為正常場的1/3,其餘2/3都被活化轉移了。Sn正常場平均值為4.7×10-6,降低場為2.7×10-6,減少了2×10-6。降低場的范圍是很大的,在一個侵入體或一組礦床外圍直徑可達4km,由此可知,本區降低場中釋放的金屬量是相當可觀的,並表明本區寒武系不僅含W等成礦元素較高,而且,它們在熱液活動過程中易於活化,是鎢錫熱液礦床成礦物質的主要來源。
表5-7 江西大余—上猶地區成礦元素地球化學場特徵
(據季克儉等,1988)
B. 贛南地區適合種植什麼種類的樹木
榕樹
C. 華東地區「十五」地質大調查成果綜述及「十一五」展望
郭坤一
(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南京210016)
1 概況
1999年7月16日,中國地質調查局正式成立,其主要任務是:承擔、組織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地質基礎資料,並向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
地質大調查自1999年實施以來,在中國地質調查局的統一領導下,圍繞著一項計劃和四項工程(基礎調查計劃,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工程、地質災害預警工程、數字國土工程和資源調查與利用技術發展工程)進行科學部署、精心組織,採用新機制、新思路,運用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豐碩成果和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截至2005年,地質大調查實施7年間,華東地區共安排地質大調查工作項目156項,共獲資金41291萬元。其中,基礎地質調查32項,礦產資源調查評價73項,地質環境調查評價23項,物探、化探、遙感28項。共有17個工作單位承擔。
2 主要進展及成果
2.1 基礎地質調查
投入經費4367萬元,已完成1:25萬區域地質調查22幅,1:5萬區域地質調查22幅,1:5萬生態環境地質調查4幅。正在進行的1:25萬區域地質調查9幅。
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2.1.1 前寒武紀地層劃分與對比
華東地區前寒武紀地層主要發育在大別—蘇魯、揚子和華夏3個地層區。
華夏地層區:通過邵武、龍岩、三明、瑞金等幅1:25萬區域地質調查,打通了閩西地區近南北向的地質走廊,提高了區內地質研究程度。肯定了武夷地區總體以加里東期變質褶皺隆起,在寒武系之下,存在著震旦系—南華系淺變質硅質岩(石英岩)以及與揚子區相似的地層序列;對古元古代麻源岩群和新元古代馬面山岩群的岩性組合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提出了新元古代存在雙峰式火山岩;對以古元古代桃溪岩組為核部的變質核雜岩的幾何學特點及運動學機制進行了解剖,確定其形成時代以印支期為主。
揚子地層區:通過南昌、上饒、景德鎮、金華等幅1:25萬區域地質調查和綜合研究,對該地區岩石地層單位進行了全面清理,建立了岩石地層和構造—地層系統,解決了各省之間同物異名,異物同名現象。以雙溪塢岩群為代表的中元古代島弧火山岩得到進一步確認,新元古代雙峰式火山岩、侵入岩、基性岩牆群的研究得到進一步加強。
大別蘇魯地層區:將大別山區的變質表殼岩組合劃分為古元古代大別山岩群和中-新元古代宿松岩群,將前陸帶中的深變質表殼岩組合歸為中元古代董嶺岩群。提出了大部分變質變形侵入體形成於新元古代、少數形成於中元古代,大別山岩群為古元古代、宿松岩群為中-新元古代的新認識。
2.1.2 金釘子剖面
我國現有的兩個金釘子剖面均位於華東地區:在奧陶紀達瑞威爾階層型剖面的常山縣黃泥潭剖面1:5萬區調工作中,新發現了厘米級厚度的沉凝灰岩,並從中分選出單顆粒鋯石,進行了精確的定年,從年代學上對界限進行准確定位。在對國際二疊系三疊系界線層型剖面分布區進行了高精度大比例尺填圖,對界線層中的關鍵層(如PTB界線粘土層、PTB界線層內的國際牙形石帶等)進行了詳細的調查,鑒定識別出兩個重要牙形石帶:Clarkina subcarinata帶;Clarkina changxingensis帶。大大提高了該區生物地層對比精度。
2.1.3 第四紀厚覆蓋區填圖方法
在1:25萬杭州、南京、南通和上海等幅區調工作中,注重了厚覆蓋區第四紀地質研究,將高解析度層序地層學的理論與方法引進到第四紀地質研究中,採用「基準面旋迴」的概念,結合岩石地層、氣候地層、年代地層、磁性地層等多重地層劃分方法,.建立了區內等時地層格架和對比依據。並從標准孔的研究入手,通過古土壤、古暴露面及其所對比的剝蝕面和沉積界面的識別研究,解決了標准孔與一般鑽孔的氣候旋迴等時對比問題,對新發現的浙江跨湖橋文化與古環境的研究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厚覆蓋區第四紀地質圖的表現形式上增加了較多的非正式岩石地層單位,豐富了圖面內容。
2.1.4 東南沿海中生代火山岩
近幾年來,沿海諸省通過區域地質調查和綜合研究,基本查明了區內火山活動期次和火山活動規律,並通過精確的同位素定年,進行了火山地層的劃分與對比,證實了磨石山群火山岩年齡主體為早白堊世(137.7~113Ma)而非以往長期沿用的晚侏羅世,這對重新認識東南沿海晚中生代火山岩時空展布與成因機制具有重要意義。為進一步研究東南沿海火山岩帶的構造演化奠定了基礎。
2.1.5 陸相紅盆區調方法研究總結
在1:5萬金田、澧田等幅區調工作中,針對中生代陸相紅盆,以層序地層學理論為指導,從劃分構造界面入手,採用岩性、岩相調查相結合,對各類構造界面性質和沉積體的物質組成、結構特徵、形成環境、時空展布及相互疊置關系等進行調查和研究,建立了陸相岩石地層層序,劃分了岩石地層單位,在此基礎上進行填圖,地質圖內容十分豐富。
2.1.6 計算機填圖方法試點
作為中國地質調查局第一批計算機填圖試點,福建省地質調查院率先採用計算機輔助填圖方法完成了1:5萬東山縣、宮前幅區域地質調查。完善了區域地質調查野外數據空間與屬性的數據模型及其相關標准和技術規程,並實現了多源區域地質調查信息的形成、組織、集中、保存、檢索與分析,在不同G1S平台上建立了面向多源信息管理與分析的G1S區域性區域地質調查空間綜合地學信息系統。
2.2 區域物、化、遙工作
7年間,中國地質調查局在華東地區共部署區域物探、化探和遙感調查項目28項,共獲資金17547萬元,其中,中國地質調查局投入資金8197萬元,地方配套資金9350萬元。
2.2.1 區域物探工作
部署完成了福建省西部區域重力調查,完成重力測點3870個,調查面積22916.5km2。至此,華東地區的區域重力調查已經全面完成。
開展了長江三角洲地區配合區域地質調查和環境地質調查的物探方法應用示範,完成了長江三角洲(長江以南)調查面積30340km2,補充了重、磁、電測深數據,並進行了綜合解釋和編圖。
2.2.2 農業地質(生態地球化學)調查
該項工作可分為兩個階段,前期,在江西南昌地區、江蘇南京地區及福建廈門—漳州地區分別開展了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方法實驗和調查實驗,開展了多目標地球化學調查有機污染成分分析方法和有效態分析方法的研究。從2002年,由中國地質調查局分別和浙江省、江蘇省、福建省、安徽省、江西省以及上海市人民政府簽署了省(市)、部級合作開展農業地質(生態地球化學)調查的協議。總計完成了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面積23.7萬km2,獲得了海量的測試數據。依據土壤環境質量,對226440km2土壤進行分析,圈出Ⅲ類、超Ⅲ類土壤21483km2,發現了沿長江存在著區域性的Cd生態地球化學環境污染。發現了一批生態地球化學環境區和優質區,其中,適宜於發展綠色農業基地的面積140586km2,富硒土壤資源18294km2。調查成果受到地方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並顯示出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與此同時,編制了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規范,開展了長江流域生態地球化學的綜合研究,並就廣州、武漢、成都三地區生態地球化學進行了預警,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
2.2.3 遙感地質調查
開展了安徽、浙江、福建、台灣和上海市的省級遙感綜合調查,完成遙感調查面積62萬km2。同時,在東部重要經濟區帶、長江流域開展了基礎地質環境遙感調查、監測和解譯。
2.3 礦產資源調查評價
7年間,在華東地區共部署礦產資源調查評價項目73項,總計投入經費12078萬元(表1)。完成的主要實物工作量為:鑽探53760m,坑探4674m,1:5萬化探13270km2。累計新發現物、化探異常283處,提交小型礦床19個、小型礦產地15處、中型礦床22個、大型礦床17個、超大型礦床7個。
表1 華東地區礦產項目分類
礦產資源調查評價結果顯示出華東地區的黑色金屬(金紅石)、貴金屬(銀、金)、稀有金屬(鉭、鈮、鋰)、有色金屬(鎢、錫、鉛、鋅)和重要非金屬(膨潤土、高嶺土、螢石、玻璃用石英砂)礦產均出現了良好的前景,鎢、錫等優勢礦產地位得到了顯著增強。
表2 華東地區主要礦種資源量
黑色金屬-金紅石礦產:集中分布於蘇北超高壓變質帶中,屬榴輝岩型金紅石礦床。
稀有金屬礦產:主要與發育在江西和長江下游地區的燕山晚期鹼性花崗岩建造有關,資源潛力巨大。已提交的礦產勘查成果報告主要為由江蘇地調院承擔的《江蘇蘇州善安浜鉭礦評價報告》,提交超大型鉭礦1處,伴生鋰、銣、銫、鉿資源量達中-超大型規模。
有色金屬:鎢、錫礦產是我國的優勢礦種,華東地區主要產於贛南地區。已提交《江西會昌錫坑逕礦田及周邊地區錫-銅多金屬礦評價報告》,提交大型錫礦1處。正在實施的「江西諸廣山—萬洋山鎢多金屬礦評價」項目新發現3處具大-超大型遠景的潛力礦區;「江西於都—全南地區鎢礦評價」項目,已確定具中、大型找礦潛力的礦區(點)5處,具進一步工作意義的找礦靶區5處。此外,在揚子地台南緣的九嶺—鄣公山—皖南隆起帶,鎢、錫礦產也顯示巨大的資源潛力。
鉛-鋅礦產的找礦突破主要在於,認識了以往不被重視的元古界塊狀硫化物礦床的產出層位,提出了在利用1:5萬水系沉積物測量和更大比例尺的土壤化探測量圈定的綜合化探異常基礎上,尋找該層位塊狀硫化物礦床的有效找礦方法,取得了福建尤溪峰岩、福建建甌八外洋兩處大型鉛-鋅-銀多金屬礦的找礦突破。該類型礦產的找尋,目前正方興未艾,在北武夷地區、閩中地區和浙西南地區仍有較大的找礦潛力。
貴金屬礦產(銀、金)的找礦突破地區,主要分布於江西北部九嶺地區贛東北地區和皖南地區,前兩者為韌性剪切帶型金礦,後者主要為石英脈型。
礦產資源綜合研究:完成了武夷山、皖浙贛相鄰區2個重要成礦區(帶)的成礦規律與找礦方向綜合研究,建立了成礦區(帶)礦產資源調查評價的基礎空間資料庫,編制了一批綜合性基礎圖件。
華東地區新一輪戰略性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工作,實現了為國家宏觀發展戰略服務,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礦產基礎信息資料,為國土資源規劃、保護和利用提供決策支撐服務的目的。同時,為後續礦產資源勘查評價和轉入資源補償費及其他資金勘查奠定了基礎,帶動了商業性地勘投入,推動了地方礦業市場的發展,為地方社會經濟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2.4 地質環境調查評價工作
華東地區是我國經濟、科技、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伴隨著區域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該區的自然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環境質量急劇下降,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為此,中國地質調查局成立之初,即在長江三角洲、東南沿海和淮河流域等環境地質和水資源問題突出的地區,部署了區域環境地質調查評價項目。其目的是查明工作區的環境地質條件和存在的主要環境地質問題,利用GIS技術,建立工作區的環境地質資料庫或信息系統,實現調查與勘查成果全部數字化、評價預測的計算機化,為社會經濟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地學技術支撐。同時,緊密結合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任務,提出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地質環境保護、減災防災的對策和建議。
7年間,中國地質調查局在華東暨東南沿海地區(含廣西、海南、廣東)共部署水文、環境地質調查項目23項,工作性質包括基礎調查、災害預警和綜合研究。共獲資金7756萬元。
2.4.1 主要進展及成果
長江三角洲地區地下水資源與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將長江三角洲(長江以南)地區作為統一的地質單元,建立了區域基岩構造模型和第四紀沉積結構模型,查明了第四紀以來古地理環境演變過程和長江古河道的遷移演化特徵,為建立地下水含水系統和地面沉降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礎地質依據。
運用GMS(3.1)地下水資源評價軟體,在該地區建立了孔隙承壓水三維地下水流模型,實現了整個地下水資源評價過程的可視化。
查明了區域地面沉降、地裂縫等地質災害的現狀、研究了其形成機理和基本特徵,建立了地面沉降與地下水位之間的相關模型,評價了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
初步建立了全區的地面沉降監測網路的建設規劃,並進行了初步實施,為滿足政府和社會需求,防災減災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在GIS平台上,建立了以基岩構造模型、第四紀沉積結構模型、地下水含水系統結構模型為基礎的、較為完善的「長江三角洲長江以南地區地下水資源與環境地質綜合地理信息系統」,實現了對相關信息的查詢、分析、編輯和管理。
2.4.2 淮河流域環境地質調查
初步查明了淮河流域不同深度地下水的污染組分及其分布,評價了地下水質量。結果表明,淮河流域淺層地下水水質普遍較差,以Ⅴ類水和Ⅳ類水為主,尤其是埋深小於20m的淺層地下水,Ⅴ類水和Ⅳ類水的分布面積達54260km2,占水質調查面積的91.6%;相比之下深層地下水(埋深大於50m)水質較好,Ⅰ、Ⅱ、Ⅲ類水分布面積達18955km2,占水質調查面積的32%。
評價了不同深度地下水的污染程度,進行了地下水污染程度分區。淺層地下水重度污染區分布面積16215km2,占水質調查面積的27.3%;中度污染區分布面積32221km2,占水質調查面積的54.49%;輕度污染區分布面積10829km2,占水質調查面積的18.3%。
探討了淺層地下水的污染特徵及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淺層地下水污染具有帶狀污染特徵,沿污水河(溝)兩側附近淺層地下水受污染最為嚴重,居民患偏癱、癌症患者較多。
初步查明了阜陽市的地面沉降現狀、形成原因及所造成的危害。
2.4.3 東南沿海及重要經濟區環境地質調查
在全面分析和調查研究了東南沿海地區海岸變遷、海水入侵、水土污染的現狀、特徵及其成因的基礎上,總結了東南沿海地區緩變型和突發性地質災害的類型、分布、成因和危害。
初步查明了東南沿海地區海岸環境、近現代海岸變遷及古海岸變遷特徵。
根據地下水資源評價結果,分析了地下水資源的開采潛力,提出了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資源、開發微鹹水、半鹹水的思路與建議。
初步查明了海南島東北部和西南部、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福建沿海地區、廣西北部灣和蘇錫常地區地下水水質污染狀況和成因。結果表明,東南沿海地區地表水污染越來越嚴重,導致淺層地下水污染面積和污染程度有擴大化趨勢,常州等城市郊區有機污染物檢出率較高。
應用地下水同位素地球化學方法,研究了蘇錫常地區地下水補、逕、排條件、地下水流場變化,探討了地下水污染源類型,為進一步開展該地區地下水污染調查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在調查東南沿海地區海水如侵類型、方式和分布范圍的基礎上,提出了海南島西部和廣西北海地區海水入侵主要由不合理的開采地下水引起,同時出現了因高位養蝦所致的海水入侵。
針對存在的主要環境地質問題提出了相關建議和防治對策,為地方政府制定相關規劃提供了地質依據。
更新和新編了一批地質環境圖件。
2.4.4 杭嘉湖平原1:5萬生態環境地質調查試點
全面查明了區內的地層、第四紀古地理環境、土地利用、土壤環境質量及污染狀況、地下水資源及開發利用、水環境質量及污染狀況、岩土體工程地質特徵、生態地質旅遊資源等。
成功應用磁化率測試技術大面積開展了區域土壤環境評價研究工作,磁化率值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土壤污染程度和范圍、能夠反映不同土壤類型和不同利用方式下同種土壤化學元素的差異等,採用「統一方法、分區評價」和「因子賦值、定量評價」的原則提出了一套新的生態地質環境綜合評價方法。
編制了一套由70餘張圖件組成的生態環境地質圖系。為生態環境地質調查起到了示範和指導作用。
應用MapInfo操作平台設計並開發出了「杭嘉湖平原1:5萬生態環境地質調查試點」地理信息系統。
2.4.5 長江三角洲地區地面沉降調查與監測
在地面沉降調查的基礎上,結合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戰略布局,按照長江三角洲地區地面沉降監測總體規劃,制定長江三角洲地區地面沉降監測網建設技術標准和監測技術要求,建設統一的區域地面沉降監測網,為實現長江三角洲地區地面沉降的有效監測、綜合研究以及制定科學的防治對策提供基礎保障。目前,按照統一規劃設計、統一技術標准、統一數據平台的要求,長江三角洲地區地面沉降監測網的建設正在進行中。
2.4.6 沿海主要城市環境地質綜合研究
本著分片研究、整體綜合的研究思路,重點分析研究了環渤海、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的區域地質構造和近代地殼活動性、區域氣候與水文特徵、區域地形、地貌、區域岩性結構特點、水資源條件、其他地質資源;系統梳理和歸納出東部地區城市可持續發展有重大影響和總體效應的6類主要環境地質問題:水資源短缺和不合理開發利用、地面變形加劇、水土環境污染日趨嚴重、沿海城市面臨海平面上升的威脅、地震威脅、南水北調和三峽工程對長江三角洲及有關城市的影響。
在深入分析評價城市環境地質問題形成的地質背景因素、人類工程經濟活動因素,主要環境地質問題及其發展趨勢對城市建設和發展造成的危害及影響的基礎上,從宏觀和戰略的高度,對東部地區城市化與地質環境良性協調發展的途徑進行了探索,提出了「立足本地區水資源,走節水型發展道路的城市水資源供需平衡方略」、「地面沉降與開采利用地下水資源協調共存」、「城市規劃和建設對地質環境中某些不穩定因子的防範與協調」、「固體垃圾處填埋與地質環境適宜性的協調」、「城市地質資源的開發利用,要有利於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濱海城市的規劃、建設要適應防禦海平面上升危害的需要」等對策和建議。為了確保在城市規劃和建設中能夠實現對地質環境的合理利用,報告提出了「加強相關法規建設」、「完善城市管理體制」、「加強城市環境地質專題研究和評價的力度」、「進一步拓寬城市環境地質工作的投資渠道」等措施。
3 展望
「十一五」是國土資源大調查的最後5年,2006年又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第一年。中國地質調查局按照國土資源部總體工作部署,根據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提出了地質大調查工作的重點領域、重點方向和重點任務。主要任務是:通過「十一五」地質大調查,更新一批基礎地質圖件,建立地質調查信息化服務體系;完成主要成礦區帶重要礦產資源潛力評價,發現一批新的礦產資源勘查後備基地;完成我國主要盆地的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初步掌握東部地區地下水污染狀況;科學評價地質環境,建立一套地質環境與地質災害監測防治系統;發展重大地學理論,使我國地質調查相關科學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3.1 基礎地質調查
繼續開展1:25萬區調修測(7幅),開展海岸帶及環境脆弱區1:25萬區與環境地質調查(5幅),開展武夷山、浙、皖、贛相鄰區重要成礦區(帶),東部重要城市及人口密集區1:5萬區與地質調查和1:5萬航空物探調查,以及中國東部重要經濟區帶、長江流域區域地質環境遙感調查與監測。
完成長江流域經濟帶、沿海經濟帶1:25萬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開展區域地球化學資料庫建設和區域性綜合研究。
繼續推進並全面完成上海、杭州、南京城市立體地質調查的試點工作,建立並推廣城市地質調查工作方法體系。
以大區為單元開展新一代全國區域地質志編制及系列綜合編圖試點。
在重要成礦區帶開展新引進的航空重力、航空瞬變電磁等航空物探新參數(或綜合參數)的試生產工作。建立區域物探資料庫,編制1:25萬(或1:20萬)區域重力調查和航空物探測量系列圖件,並對重要成礦區帶進行編圖和綜合研究。
繼續在東部沿海地區、長江流域,開展地質環境遙感調查和動態監測工作;在重要成礦區帶,利用高精度航空相機、數字相機和POS系統,開展1:5萬等航空遙感調查工作。
完成覆蓋區和重要農業經濟區的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開展重要經濟區帶的區域生態地球化學評價。推動開展不同級次的土地生態地球化學評估,在全國起到示範作用。全面開展生態地球化學調查數據的應用研究與應用推廣工作。開展有機污染物地球化學調查試驗,啟動有機污染物地球化學調查。
開展深穿透地球化學與隱伏區礦產勘查技術等研究,在重要成礦帶開展地球化學深部找礦試點工作。
3.2 礦產資源調查評價
堅持以銅、鐵、富鉛鋅、優質錳、鋁土礦、鉻、鉀鹽、錫、鎢、鎳等為主攻礦種,開展在長江中下游、南嶺東段成礦區(帶)、武夷山成礦區(帶)重要礦產資源潛力調查,逐步縮小靶區,對重點礦產資源遠景區開展評價,力爭獲得找礦重大突破。
長江中下游地區:重點開展中淺-深部隱伏找礦方法研究、試驗和試點工作,為開展東部重要成礦區(帶)中淺部-深部(500~1000m)隱伏礦床找礦工作,打好基礎,做好試點。
南嶺地區東段:以錫、鎢多金屬為主攻礦種。錫礦重點圍繞諸廣山—萬洋山岩體開展調查評價;鎢礦重點在江西崇余猶、「三南」地區、贛縣—於都地區開展調查評價。主要工作內容包括戰略性礦產遠景調查,異常查證和礦點檢查、重要礦產地評價工作,力爭取得錫、鎢找礦新的突破。對區域錫、鎢多金屬資源潛力進行總體評價。預期提交一批大中型礦產資源勘查基地。
武夷山地區:主攻銅、鉛鋅。重點開展閩中—浙西南地區鉛鋅礦遠景區、福建上杭—雲宵和江西尋烏—鉛山銅礦遠景區的資源調查評價。通過開展戰略性礦產遠景調查,優選一批找礦靶區,開展預查-普查,提交一批大中型勘查基地,力爭取得銅礦找礦突破。
同時與中國東南大陸周邊國家(地區)合作開展成礦地質條件對比和資源潛力評價,研究提出一批境外找礦遠景區(帶),為開展境外礦產資源潛力調查提供基礎資料和決策依據。
3.3 地質環境調查評價
在長江三角洲地區和淮河流域平原區,以區域地下水系統為單元,以淺層地下水及其環境系統為對象,系統開展無機污染和有機污染調查,查明地下水污染狀況,綜合評價地下水污染程度及變化趨勢,建立地下水水質與污染預警系統。
完成1:25萬地下水污染調查66000km2,1:5萬地下水污染調查15000km2。在已建成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地面沉降監測網基礎上,繼續開展長江三角洲地區地面沉降檢測與網路管理。
在「十一五」工作的基礎上,繼續開展主要城市的環境地質問題及其成因調查評價,查明制約城市建設和發展的主要環境地質問題,提出環境地質問題及地質災害防治對策建議。
The Summarization in「the 10th Five-year Plan」and Prospect in「the 11th』s」 of GeologicalSurvey in the Eastern Areas of China
Guo Kunyi
(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Nanjing 210016)
Abstract: The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formally founded on July 16th in 1999, its primary goal is: assuming, organizing and actualizing national basal and public welfare geological survey and strategically prospecting of mineral resources. Also supply geological basic data for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ublic welfare service. In the past six years, under the leading of the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through scientific arrangement and choiceness organizing, this item gains remarkable success and social economic profits on basic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ppraisal of environmental geology and investig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by applying new theory, technique or method.
D. 江西贛州最近會地震
我市發布四級地質災害氣象預警 專家建議:各相關部門應嚴格落實防範措施,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本報訊 呂強、記者朱俊興、胡中報道:記者昨日從贛州市氣象局獲悉,我市綜合當前全市地質、降雨等方面情況,昨日向全市發布了地質災害氣象預警。 據了解,根據前期降雨、地質情況和我市氣象台發布的天氣預報,經贛州市氣象、水文、地質災害防禦技術中心聯合會商,預計今晚8時至5月31日晚8時,章貢區、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贛縣、於都縣、南康市、信豐縣、石城縣、寧都縣、興國縣、瑞金市、會昌縣、安遠縣、上猶縣、崇義縣、大余縣的地質災害氣象預警等級為4級;尋烏縣、定南縣、全南縣、龍南縣的地質災害氣象預警等級為3級,上述區域內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較大。 相關專家建議,各地應迅速將上述預警信息傳遞到有關責任人、監測人和受威脅的鄉村居民;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加強監測雨情、水情、險情,及時通報;嚴格落實山洪地質災害聯戶防範責任制,及時啟動防禦預案;加強值班和地質災害的監測、巡查;地質災害重點防護區和隱患點,特別是山區房後有高陡坡切坡建房的住戶、中小學校、交通道路、橋梁隧道、在建工程、工礦企業及旅遊景點等要重點防範,發現異常情況時迅速轉移人員,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加強各類水庫、山塘的現場巡查、值守,以確保安全。 相關新聞 今起部分縣市將有暴雨 本報訊 呂強、記者朱俊興、胡中報道:記者昨日從贛州市氣象局獲悉,受高空低槽和中低空切變線共同影響,從今天起,我市將有一次暴雨和強對流天氣過程,降雨相對集中。 根據目前氣象資料分析,預計今天白天多雲轉陰有陣雨或雷陣雨,其中,北部、西部縣市有中陣雨或雷陣雨,雷雨來時,局部可伴有強雷電、短時強降雨和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今晚到明天,全市陰有大雨到暴雨,其中瑞金市、興國縣、寧都縣、石城縣有暴雨。雷雨來時,局部可伴有強雷電、短時強降雨和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30日我市中部以北縣市有中陣雨或雷陣雨,南部、東南部有大雨;過程雨量60毫米至80毫米,局部120毫米以上;31日中部以北雨停轉陰,南部、東南部陰有陣雨或雷陣雨;6月1日至2日受低層切變影響,全市仍有一次中等強度的降雨過程。 沒地震 干什麼要寫這個哦騙人的
E. 地質災害預警系統研發
3.1.1 總體思路
3.1.1.1 基本認識
中國地域廣大,地質環境類型復雜多樣,斜坡岩土體含水狀態與滑坡泥石流事件發生的對應關系是復雜的,滑坡泥石流事件與降雨過程的關系具有離散性。因此,盡可能細化預警區域的劃分,對每個預警區的斜坡坡角、坡積層工程地質特徵、植被類型和人類活動方式進行系統研究,得出特定環境地質條件(地層岩性、地質結構、地貌形態、地表植被和人類工程經濟活動等)下引發地質災害的大氣降雨量臨界值,作為地質災害區域預警判據是可行的。
3.1.1.2 預警對象與預警重點區
降雨引發的區域突發性群發型地質災害: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預警重點區是:
1)威脅山區的鄉鎮、居民點,且無力搬遷的地區;
2)威脅重要工程如橋梁、水壩和電站等地區;
3)威脅線狀工程如公路、鐵路、輸油(氣)管線和輸電線路以及水上交通線等地區;
4)重要經濟區(發達經濟區、工礦區和農業區等);
5)重要自然保護區、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地區;
6)區域生態地質環境脆弱,且又必須開發的地區。
3.1.1.3 預警類型
突發性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可分為時間預警和空間預警兩種類型。
空間預警是比較明確地劃定在一定條件下(如根據長期氣象預報),一定時間段內地質災害將要發生的地域或地點,主要適用於群發型;
時間預警是在空間預警的基礎上,針對某一具體地域或地點(單體),給出地質災害在某一時段內或某一時刻將要發生的可能性大小,主要適用於單體如大型滑坡,並有群測群防網路或專業監測網路相配合。
空間預警是減輕區域性、全局性地質災害的有效手段。空間預警是基於地質災害的主要控制因素(如地層岩性、地質結構、地貌形態、地層突變等)和引發因素(如降雨、地震、冰雪消融、人為活動)開展工作,控制因素是基本條件,引發因素在不同地區或同一地區的不同地段常常表現出極大差異。
3.1.1.4 預警等級
根據《國土資源部和中國氣象局關於聯合開展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協議》,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分為5個等級:
1級,可能性很小;
2級,可能性較小;
3級,可能性較大;
4級,可能性大;
5級,可能性很大;
國家層次發布地質災害預警按以下考慮:
1~2級不發布預報,用綠色和藍色表示;
3級發布預報,用黃色表示;
4級發布預警,用橙色表示;
5級發布警報,用紅色表示。
3.1.1.5 預警時段與地域
預報預警時段是當日20時至次日20時。
預報預警地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范圍,暫不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
3.1.1.6 技術路線
1)把全國劃分為若干預警區域。
2)確定預警判據。對每個預警區的歷史滑坡、泥石流事件和降雨過程的相關性進行統計分析,分別建立每個預警區的地質災害事件與臨界過程降雨量的統計關系圖,確定滑坡泥石流事件在一定區域暴發的不同降雨過程臨界值(低值、高值),作為預警判據。
3)判定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接收到國家氣象中心發來的前期實際降雨量和次日預報降雨量數據後,對每個預警區疊加分析,根據判據圖初步判定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
4)判定預報預警等級。對判定發生地質災害可能性較大或以上等級的地區,結合該預警區降雨量、地質環境、生態環境和人類活動方式、強度等指標進行綜合判斷,從而對次日的降雨過程引發地質災害的空間分布進行預報或警報。
5)製作地質災害預警產品。
6)發送預警產品。將預警產品報請有關領導簽發後,發送國家氣象中心。
7)發布預警產品。國家氣象中心收到預警產品後,以國土資源部和中國氣象局的名義在中央電視台播出。同時,地質災害預警結果在中國地質環境網站上進行發布。
8)發布預警後,預警人員跟蹤校驗預警效果,總結提高預警准確率。
3.1.2 科學依據
根據1990~2002年對突發性地質災害的分類統計,發現持續降雨引發者占總發生量的65%,其中,局地暴雨引發者約占總發生量的43%,占持續降雨引發者總量的66%。也就是說,約2/3的突發性地質災害是由於大氣降雨直接引發的或是與氣象因素相關的,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工作是有科學依據的。
3.1.2.1 氣象因素引發地質災害的特點
1)區域性:一般在數百至數千平方公里內出現;單條泥石流的流域面積:≤0.6km2者11.9%;0.6~10km2者61.6%;10~50km2者22.4%。
2)群發性: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在某一區域多災種呈群體出現。
3)同時性:巨大災難在數十分鍾—數小時內先後或同時出現。
4)暴發性:滑坡、特別是泥石流的發生具有突然暴發性,宏觀上完好的坡體突然滑塌或「奔流」;當地人稱為「渦旋炮」或「山扒皮」。如陝西省紫陽縣同一地點傷亡人員最多的聯合鄉魚泉村7組(瞬間造成37人遇難)是5個「渦旋炮」同時擊中的結果。
5)後續性:大型滑坡一般出現在降雨過程後期,甚至降雨結束後數天。
6)成災大: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各種財產損失。
3.1.2.2 氣象因素引發地質災害的成因
1)區域性持續降雨或暴雨使鬆散堆積層達到過飽和狀態。
2)成災地區地形陡峻,坡形變化復雜,坡度25°~70°。
3)地質上具備二元結構,上為鬆散堆積層,下為堅硬基岩,容易在二者的接觸處形成強大滲流帶。
4)鬆散堆積層厚度1~10m,一般1~4m。
5)一般植被覆蓋率較高,在強烈暴雨持續作用下起到滯水作用。
6)居民防災意識薄弱,房屋結構簡易,抗災強度低。房屋大多建在溪溝出山口地段,屬於泥石流的流通路徑。調查發現,雖然滑坡、泥石流災害具有暴發性,但多數地點仍有數小時至數分鍾的躲避時間,因防災基本知識缺乏,以致有的村民在搶運財物過程中喪生。
7)對大型滑坡滯後於降雨過程的機理缺乏科學認識。
3.1.2.3 來自統計學的認識
地質災害具有自然和社會的雙重屬性。理論研究與科學實踐均證明,地質災害具有可區劃性、可監測預警性。
1)分析發現,滑坡的發生在過程降雨量和降雨強度兩項參數中,存在著一個臨界值,當一次降雨的過程降雨量或降雨強度達到或超過此臨界值時,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質災害即成群出現。
2)不同地區具體一條溝谷的泥石流始發雨量區間為10~300mm,差異之大反映了地質條件、氣候條件等的差異。
3)在降雨過程的中後期或局地單點暴雨達到臨界值時出現突發性群發型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滑坡以小型者居多。
4)大型滑坡常在降雨過程後期或雨後數天內出現。
3.1.2.4 區域地質災害的時空分布
據20世紀90年代的調查,我國泥石流的時空分布頻率具有以下特點:
(1)泥石流頻率與地貌
3500m以上的高山佔9%;1000~3500m的中山佔56%;小於1000m的低山佔15%;黃土高原區佔11%。
(2)泥石流頻率與工程地質岩組
變質岩區佔43%;碎屑岩區佔32%;黃土區佔11%;岩漿岩區佔9%;碳酸鹽岩區佔7%。
(3)泥石流發生頻率與年平均降雨量(mm/a)
<400區域佔10%;400~600區域佔16%;600~800區域佔18%;800~1000區域佔24%;1000~1400區域佔22%;>1400區域佔10%
(4)泥石流暴發時間(月份)分布頻率
5月:9%;6月:18%;7月:34%;8月:24%;9月:10%
上述統計說明,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中低山地區;多出現在易於風化破碎的岩土分布區;年均降雨量過高或過低都不會暴發泥石流;發生時間主要出現在每年的6~8月。
3.1.3 中國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區劃
基於我國地質災害類型分布、全國氣候區劃和滑坡泥石流與區域降雨關系的各類研究文獻,編制中國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區劃圖。
3.1.3.1 資料依據
基於氣象因素的《中國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區劃圖(1∶500萬)》的編制主要依據以下資料:
1)中國泥石流及其災害危險區劃圖(1∶600萬),
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1991
2)中國滑坡災害分布圖(1∶600萬),
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1991
3)中國地質災害類型圖(1∶500萬),
地質礦產部成都水文地質工程地質中心,1991
4)中國泥石流災害圖(1∶600萬),
地質礦產部成都水文地質工程地質中心,1992
5)中國滑坡崩塌類型及分布圖(1∶600萬),
地質礦產部環境地質研究所,1992
6)中國特殊類土及危害圖(1∶600萬),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研究所,1992
7)中國地形圖(立體,1∶600萬),地圖科學研究所,1999
8)中華人民共和國氣候圖集,氣象出版社,2002
9)區域降雨資料與滑坡、泥石流關系的各類文獻
3.1.3.2 預警區劃分原則
根據研究需要,在此提出斜坡劃分原理:
1)滑坡和泥石流是在斜坡地區發生的;
2)區域分水嶺的兩坡氣象降雨條件和生態環境是不同的;
3)我國的最大斜坡是帕米爾高原—東海大陸架的多級多層次斜坡;
4)區域斜坡可分為三類:一類是分水嶺到海濱,如後界燕山—魯兒虎山,左界遼河,右界永定河/海河和前界渤海圈閉的區域;二類如大別山—淮河—黃河圈閉的區域;三類如四川盆地周緣區域。
一級區以全國性分水嶺或雪線為界,考慮長時間周期、大空間尺度的氣候區劃和地質地貌環境條件;
二級區主要以重大水系、區域分水嶺、區域氣候、歷史滑坡泥石流事件分布密度、地質環境條件、斜坡表層岩土性質和年均降雨量分布。
3.1.3.3 預警區域劃分
本研究立足全國范圍,暫時提出兩級區劃,共劃分7個一級預警區,28個二級預警區,可以滿足初步工作要求(圖3.1)。
(1)預警區的地質災害特徵
A東北山地平原區
A1三江地區
圖3.1 中國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區劃圖(28個區)(台灣省專題資料暫缺)
佳木斯/牡丹江地區,氣象因素引發地質災害微弱。
A2東北平原
樺甸/敦化地區以及大興安嶺東麓,氣象因素引發地質災害較弱。
B大華北地區
B1遼南地區
遼東半島地區(千山),氣象因素引發地質災害較嚴重。
B2京承地區
北京北部和河北承德地區,氣象因素引發地質災害嚴重。
B3晉冀地區
太行山東麓地區,氣象因素引發地質災害較嚴重。
B4山東丘陵
泰山和膠東地區,氣象因素引發地質災害在小范圍較嚴重。
B5豫西地區
靈寶/許昌之間和伏牛山北麓地區,氣象因素引發地質災害較嚴重—輕微。
B6皖蘇地區
大別山北麓和張八嶺地區,氣象因素引發地質災害較嚴重—輕微。
B7江浙地區
臨安/嵊州地區,氣象因素引發地質災害在小范圍較嚴重。
C中南山地丘陵區
C1閩浙地區
武夷山/九連山以東地區,氣象因素引發小規模地質災害嚴重。
C2江西地區
九嶺山和贛南地區,氣象因素引發小規模地質災害嚴重。
C3豫鄂地區
南陽、神農架、大洪山和大別山南麓地區,氣象因素引發地質災害較嚴重。
C4湖南地區
湘西和湘南(雪峰山)地區,氣象因素引發地質災害嚴重。
C5桂粵地區
桂西和兩廣北部地區,氣象因素引發小規模地質災害嚴重。
D西南中高山區
D1陝南地區
秦嶺南麓和大巴山北麓地區,氣象因素引發地質災害嚴重。
D2四川盆地
成都平原外的其他地區,氣象因素引發地質災害嚴重。
D3黔渝地區
黔北和重慶地區,氣象因素引發地質災害嚴重。
D4滇南地區
滇南和黔南部分地區,氣象因素引發地質災害嚴重。
D5川滇地區
川西、滇西和滇中地區,氣象因素(含高山融水)引發地質災害極嚴重。
E黃土高原區
E1呂梁地區
大同—太原—臨汾一線地區,氣象因素引發地質災害較嚴重—輕微。
E2陝北地區
陝北黃土高原地區,氣象因素引發地質災害嚴重。
E3隴西地區
隴西和海東地區,氣象因素引發地質災害極嚴重。
F北方乾旱沙漠區
F1內蒙古東部地區
氣象因素引發地質災害輕微。
F2阿拉善地區
祁連山北麓、玉門/武威地區,氣象因素(高山融水)引發地質災害較嚴重。
F3南疆地區
天山南麓、阿爾金山北麓氣象因素(高山融水)引發地質災害較嚴重。
F4北疆地區
天山北麓氣象因素(暴雨和高山融水)引發地質災害嚴重。
G青藏高原區
G1藏北地區
氣象因素引發地質災害輕微。
G2藏南地區
雅魯藏布江及支流流域氣象因素(暴雨和高山融水)引發地質災害較嚴重;藏東南
暴雨引發地質災害嚴重。
(2)一級區域界線標志
A/F大興安嶺—七老圖山
漠河—鳳水山(1398)—古利牙山(1394)—太平嶺(1712)—興安嶺(1397)—巴代艾來(1540)—罕山(1936)—黃崗梁(2029)—七老圖山
A/B雲霧山—長白山
小五台山(2882)—赤城—雲霧山(2047)—七老圖山—阜新—鐵嶺—莫日紅山(1013)—白頭山
B/E太行山—中條山
小五台山(2882)—恆山(2017)—北台頂(3058)—陽曲山(2059)—歷山(2322)—華山(2160)
E/F毛毛山—靖邊—東勝—小五台
海晏—仙密大山(4354)—毛毛山(4070)—景泰—定邊—靖邊—榆林—東勝—豐鎮—小五台山(2882)
EB/DC秦嶺—伏牛山—大別山—括蒼山
海晏—龍羊峽—同仁—鳥鼠山(2609)—武山南—鳳縣—太白山(3767)—首陽山(2720)—秦嶺—華山(2160)—全寶山(2094)—老君山(2192)—太白頂(1140)—雞公山(744)—霍山(1774)—安慶—九華山(1342)—黃山(1873)—桐廬—括蒼山(1382)—北雁盪山(1057)
F/G阿爾金山—祁連山
公格爾山(7649)—慕士塔格山(7509)—賽圖拉—慕士山(6638)—烏孜塔格(6250)—九個達坂山(6303)—阿卡騰能山(4642)—阿爾金山(5798)—大雪山(5483)—祁連山(5547)—冷龍嶺(4849)—毛毛山(4070)
C/D老君山—梵凈山—岑王老山
老君山(2192)—武當山(1612)—大神農架(3053)—建始—來鳳(>1000)—酉陽—梵凈山(2494)—佛頂山(1835)—雷公山(2179)—岑王老山(2062)—富寧
D/G九寨溝—察隅
武山—九寨溝—雪寶頂(5588)—馬爾康—爐霍—新龍—巴塘—察隅
(3)二級區域界線
A1/A2小興安嶺—張廣才嶺—白頭山
呼瑪—大黑頂山(1047)—平頂山(1429)—大青山(944)—大禿頂子山(1690)—大石頭(1194)—甑峰山(1677)—白頭山
B1/B2下遼河
B2/B3永定河—海河
B3/B4黃河
B4/B5黃河故道
B5/B6淮河—黃河故道
B6/B7長江
C1/C2武夷山—九連山
黃山(1873)—玉京峰(1817)—黃崗山(2158)—白石峰(1858)—木馬山(1328)—九連山(1248)—龍門
C2/C34霍山—幕阜山—羅霄山脈
霍山(1774)—九江—九宮山(1543)—幕阜山(1596)—連雲山(1600)—武功山(1918)—井岡山—八面山(2042)—石坑埪(1902)
C3/C4長江
C124/C5南嶺山脈
雷公山(2179)—貓兒山(2142)—韭菜嶺(2009)—石坑埪(1902)—雪山嶂(1379)—龍門—飛雲頂(1282)—蓮花山(1336)—神泉港
D1/D23米倉山—大巴山
九頂山(4984)—廣元—米倉山—大巴山—大神農架(3053)
D2/D3長江—重慶—華鎣山—萬源北
D123/D5夾金山—大涼山
雪寶頂(5588)—九頂山(4984)—二郎山(3437)—貢嘎山(7556)—鏵頭尖(4791)—大涼山(3962)—長江—五蓮峰(2561)—陸家大營(2854)
D3/D4苗嶺山脈
陸家大營(2854)—黃果樹瀑布—惠水—雷公山(2179)
D4/D5烏蒙山—哀牢山—高黎貢山
陸家大營(2854)—黎山(2678)—馬龍—玉溪—哀牢山(3166)—貓頭山(3306)—高黎貢山—(3374)—尖高山(3302)
E1/E2呂梁山脈
岱海—管涔山—荷葉坪(2784)—黑茶山(2203)—關帝山(2831)—禹門口
E2/E3屈吳山—六盤山脈
景泰—屈吳山(2858)—六盤山(2928)—太白(2819)
F1/F2
古爾班烏蘭井—呼和巴什格(2364)—賀蘭山(3556)—香山
F2/F3
馬鬃山(2583)—大雪山(5483)
F3/F4天山山脈
托木爾峰(7443)—比依克山(7443)—天格爾峰(4562)—博格達峰(5445)—巴里坤山—托木爾提(4886)
G1/G2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脈
扎西崗—岡仁波齊峰(6656)—冷布岡日(7095)—念青唐古拉峰(7111)—嘉黎—洛隆—邦達—巴塘。
3.1.4 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判據研究
3.1.4.1 判據確定原則與資料依據
根據有限研究積累和歷史經驗,滑坡、泥石流的發生不但與當日激發降雨量有關,而且與前期過程降雨量關系密切,本項研究選定1d,2d,4d,7d,10d和15d過程降雨量等6個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期望對一個地區氣象因素引發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的原因與臨界雨量判據的確定具有全面認識。
本次研究的資料依據主要有兩方面:
1)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建立的全國地質災害調查資料庫中氣象因素引發的歷史滑坡泥石流災害數據(999個);
2)國家氣象中心根據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提供的滑坡、泥石流數據,整理提供了731個相關站點15d內歷史降雨量數據。
3.1.4.2 預警區的臨界降雨量判據研究
(1)不同降雨過程代表數據的選定
中國氣象局系統對日降雨量(Q)的預報是按當日20時到次日20時計算,而滑坡、泥石流事件可能發生在此24h的任一時段。
若災害事件在接近24時發生,則基本可對應1d(即當日)過程降雨量;若災害事件在次日0時以後的夜間發生,則對應前一日(2d)過程降雨量更符合實際。因此,本項研究選定的數據代表時段(日:24h)是:
1d過程降雨量:0≤Q1≤1
2d過程降雨量:1≤Q2≤2
4d過程降雨量:3≤Q4≤4
7d過程降雨量:6≤Q7≤7
10d過程降雨量:9≤Q10≤10
15d過程降雨量:14≤Q15≤15
(2)臨界過程降雨量預警判據圖的建立
根據滑坡泥石流與降雨關系的研究,製作滑坡泥石流與不同時段臨界降雨量關系散點圖,發現散點集中成帶分布,其上界可用β線表示,下界可用α線表示。因此,利用1d,2d,4d,7d,10d和15d等過程降雨量,可以建立地質災害預警判據模式圖(圖3.2)。
圖中橫軸是時間(1~15d),縱軸是相應的過程降雨量(mm)。我們規定,α線和β線為兩條滑坡、泥石流發生的臨界降雨量線,α線以下的A區為不預報區(1,2級,可能性小、較小),α~β線之間的B區為地質災害預報區(3,4級,可能性較大、大),β線以上的C區為地質災害警報區(5級,可能性很大)。
(3)預警區臨界降雨判據圖研究
在28個氣象預警區中,18個預警區可以形成完整的滑坡、泥石流發生的臨界降雨預警判據圖(上限值β線、下限值α線);10個預警區因缺乏資料尚不能形成判據圖,其中,A1,B5,F1和G24個區完全缺數據;B4,B6,E1,E2,F3和F46個區數據不全(只能形成α線或β線,甚至散點)。這10個區主要為滑坡、泥石流不發育區或人口稀疏地區,暫時對全國的預警工作效果影響不大。
圖3.2 預報判據模板圖
代表性數據及曲線舉例
A2東北平原
中國地質災害區域預警方法與應用
*3個樣本。
A2氣象預警區判據圖
B1遼南地區
中國地質災害區域預警方法與應用
*9個樣本。
B1氣象預警區判據圖
C1閩浙地區
中國地質災害區域預警方法與應用
*50個樣本。
C1氣象預警區判據圖
D1陝南地區
中國地質災害區域預警方法與應用
*45個樣本。
D1氣象預警區判據圖
D5川滇地區
中國地質災害區域預警方法與應用
*60個樣本。
D5氣象預警區判據圖
E3隴西地區
中國地質災害區域預警方法與應用
*50個樣本。
E3氣象預警區判據圖
F2阿拉善地區
中國地質災害區域預警方法與應用
*8個樣本。
F2氣象預警區判據圖
G1藏北地區
中國地質災害區域預警方法與應用
*15個樣本。
G1氣象預警區判據圖
3.1.4.3 預警判據校正
為了提高預警精度,依據以下資料對預警區判據圖進行了校正:
1)中國大陸滑坡、泥石流與降雨關系的各類科技文獻;
2)歷年中國地質災害公報;
3)部分省(區、市)的地質災害年報;
4)全國縣(市)地質災害調查區劃成果資料(主要是福建省);
5)重點地區地質災害專項研究報告等。
檢索發現有13個預警區具有部分滑坡、泥石流與臨界過程降雨量研究資料,有15個預警區暫未收集到或完全缺乏研究資料。
13個具備部分研究資料的預警區分別整理成圖、表,可供確定相應預警區預警級別時參考,或與預警判據圖配合使用。
以C1區為例,見下表(圖3.3):
圖3.3 C1區地質災害點分布與臨界降雨量統計關系
3.1.5 預警尺度精度評價
3.1.5.1 預警尺度
(1)空間預警尺度
圖面表示3000km2(基於1∶500萬~1∶600萬地質災害預警區劃圖)。
(2)時間預警尺度
地災預警與氣象預警時間尺度同步。
3.1.5.2 預警精度評價
1)取決於氣象預報精度。目前全國性的氣象預報精度尚不高,特別是對引發泥石流影響明顯的局地單點暴雨的預報有待加強。
2)雨量站點代表性精度。地質災害氣象預警判據圖依賴於氣象站點經(緯)度和地質災害發生點的經(緯)度(距離)的接近程度。
本次資料地質災害災情點的經(緯)度與相鄰氣象站點的經(緯)度之差在0.3°~1.0°之內,也即相差40~50km,反映在平面上即存在約2000km2的誤差。
3)地質環境-氣象因素耦合機制的研究精度。地形坡度、植被、岩土類型、含水狀態、地表入滲和產流等的研究尚很薄弱。
4)人類活動方式、強度與斜坡變形破壞模式尚缺乏科學界定。
3.1.6 地質災害預警產品製作與發布
3.1.6.1 預警產品製作、簽批與發布
1)國家氣象中心提供全國每次降雨過程的天氣預報資料,每天16:00通過適當方式(E-mail)發送前期實際降雨量和次日預報降雨量數據;
2)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接到降雨量數據後,根據此數據和預警判據圖對各預警區發生地質災害的等級進行逐個分析和判定;
3)專家會商、分析判定預報預警結果,根據會商後的結果,做出空間預警,在預警圖上劃出預報或警報區,此稱預警產品;
4)領導審定、簽批預警產品;
5)經簽批的預警產品於當天16:30通過適當方式(E-mail)發回國家氣象中心;
6)國家氣象中心接收預警產品,並和天氣預報產品統一製作,配音;
7)中央電視台在當天晚上19:30新聞聯播後播出地質災害氣象預報或警報及等級;
8)預報或警報地區的有關省級地質環境監測總站應在預警發出24h至48h內,向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反饋預警效果校驗結果;
9)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分析研究預警效果校驗結果,改進預警判據,逐步提高預警精度。
3.1.6.2 預警產品發布形式
(1)中央電視台發布播出
預警產品署名:國土資源部
中國氣象局
模擬預報詞:
今天晚上到明天白天,××地區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性較大,請注意防範。
(2)中國地質環境信息網站發布
主要供專業人士和政府管理部門參考,跟蹤研究預警效果,討論研究預警方法與對策。
設計製作了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專用「符號」(圖3.4)。
圖3.4 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專用「符號」
從2005年開始,在中央電視台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信息圖片時,同時配發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動畫,增強了地質災害預警信息的視覺沖擊力,也提高了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的社會影響力。
3.1.7 地質災害預警軟體系統
3.1.7.1 基於C語言的預警預報軟體
2004~2006年,模型採用第一代臨界雨量判據法,基於C語言的預警預報軟體。具備自動生成降雨等值線、雨量站點上自動計算預報等級、查看雨量站點雨量等功能(圖3.5)。缺點是無法自動成區、不具備GIS圖層操作功能。
圖3.5 基於C語言的第1套預警軟體Predmap抓圖
3.1.7.2 基於ArcGIS開發了第2套預警預報軟體
2007年,基於ArcGIS開發了第2套預警預報軟體,模型仍採用第一代臨界雨量判據法(圖3.6)。主要改進在於將軟體系統升級為基於GIS開發,且實現預警區的自動圈閉。缺點是ArcGIS軟體龐大,軟體操作、升級等方面不便。
圖3.6 基於ArcGIS的第2套預警軟體抓圖
F. 贛南地區是指哪些地方面積有多大佔全國面積的比例是多少有多少人口
江西南部!面積不大,人口1000萬左右佔全國面積百分只1左右
G. 贛南地區近期下黃雨是怎麼回事
酸雨,幹了後有層硫磺狀的東西.
H. 贛南地區
贛南鎢礦床的分布與燕山期花崗岩類侵入體有極其密切的關系,幾乎所有的含W石英脈型礦床均產於接觸帶上。多數礦床礦脈的主要部分產於外接觸帶,少數礦床的礦脈集中於花崗岩體內,礦脈一般限於離接觸面1km的范圍內(圖12-11)。通常礦脈均成群產出,在平面上呈平行脈群,在剖面上,以扇形脈組為主,隨離岩體距離的增大,脈群不同程度地呈扇形撒開(圖12-12)。也有一部分礦床脈群在剖面上也呈平行分布。不論是扇形脈群,還是平行的脈群,它們都是近於垂直接觸面的脈體,代表岩體附近被礦脈充填的一種放射狀裂隙,屬岩體冷卻收縮裂隙。個別礦床中出現兩組近於垂直的礦脈,其中一組與岩體界面近於垂直,另一組近於平行,前者代表岩體的放射狀裂隙,後者為環狀裂隙。由上可知,熱液鎢礦脈是在岩體冷卻過程中填充裂隙形成的。所以,岩漿或高熱岩體是熱液的熱源。
圖12-11 36個礦床深度與隱伏岩體關系圖
(據朱焱齡等,1981)
1—寒武-奧陶系淺變質岩;2—燕山期花崗岩;3—富礦體(工業礦體);4—推測礦體;5—礦化帶(脈);6—礦區代號;7—地形標高界線
圖12-12 同心扇狀排列的細脈帶
(據朱焱齡等,1981)
1—寒武系和侏羅系;2—花崗閃長岩;3—花崗岩;4—推測花崗岩;5—礦帶及大脈;6—推測細脈帶礦體
I. 華南丘陵山地地質環境區
本區位於我國東南部,包括淮陽山地和長江中下游及其以南的廣大區域,屬濕熱季風氣候,年降水量普遍大於1000mm。地表物質組成以古生代砂岩、頁岩和石灰岩占優勢,其次為花崗岩和流紋岩及第三紀紅層、紅土;大部分地區海拔低於1000m,比高小於50m。長江中下游平原為第四紀鬆散沉積物分布區,主要地貌類型包括侵蝕剝蝕低山、花崗岩丘陵、紅岩丘陵、湖積沖積平原、喀斯特低山與丘陵、喀斯特剝蝕平原。本區內除台灣斷裂系活動強烈外,其他斷裂活動平均位移速率每年小於1mm。地震活動也是如此,台灣地區強震頻度非常高,其他地區總體上是少震、弱震區。
本區包括長江中下游地區、閩浙丘陵地區、鄱陽湖水系區、洞庭湖水系區、珠江韓江水系區、西江流域區東部、雷瓊地區、台灣地區等水文地質單元,長江中下游地區地下水資源模數為6.77萬~8.86萬m3/Km2,鄱陽湖水系和洞庭湖水系區為4.41萬~6.94萬m3/Km2,珠江韓江流域為22.27萬m3/Km2。地下水資源量占本區水資源總量的12%~50%。
東南沿海低山丘陵區地質災害較發育。湘西、黔西中山屬於滑坡崩塌高易發區,皖、浙、閩、粵中低山屬滑坡崩塌低易發區。湘西、桂北低山丘陵屬於泥石流高易發區,湘、贛、粵、桂低山丘陵和浙江中低山屬於泥石流低易發區。長江三角洲屬於地面沉降高易發區。
(一)長江中下游平原地質環境亞區
本亞區包括江漢平原、洞庭湖、鄱陽湖、太湖和長江三角洲。地勢自西向東由海拔40m漸變至2m。以第四紀河、湖、海相淤泥質粘性土沉積為主,軟土的累計厚度為3~6m。氣候濕潤、溫暖。
(二)湘桂低山丘陵地質環境亞區
本亞區范圍為羅霄山、珠江三角洲以西,雪峰山以東,是我國亞熱帶岩溶發育區,以巨厚、質純和相對單一結構的碳酸鹽類岩層為其特色,發育有峰叢、峰林景觀。婁底-英德地段、桂林-賀縣地段、柳州-來賓地段易於發生岩溶塌陷。湘中、贛南、廣東等局部地區紫色砂頁岩土壤侵蝕嚴重,年侵蝕模數近1000t/Km2。
(三)淮陽山地-東南丘陵山地地質環境亞區
本亞區包括南陽盆地、襄樊谷地、大洪山、桐柏山、大別山和長江中下游平原以南的地區。區內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其間分布著規模不等的山間盆地和河谷平原。本亞區屬華南褶皺系,以變質岩、碎屑岩和岩漿岩為主。東南沿海發育有挽近活動斷裂。
(四)海南台地山地地質環境亞區
海南島地處熱帶、亞熱帶,自然條件優越。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為1500~2000mm。島上西北部為玄武岩台地和海相沉積,地勢平坦,中部為海拔600~1000m以上的山地,以花崗岩為主。中部山區的地區災害主要有滑坡、泥石流。
(五)台灣平原山地地質環境亞區
台灣為我國最大的島嶼,以山地為主,森林密布,森林覆蓋率超過50%。地表物質組成以碎屑岩為主,西部海岸為第四紀鬆散沉積物。礦藏豐富,東部有金、銅等金屬礦,西部有煤和石油,北部大屯火山群為天然硫黃和地熱資源分布區。本亞區發育有台灣斷裂帶,平均滑動速率為12.8mm/a,地震活動十分強烈,頻率高,強度較大,是我國地震活動最強烈的地震帶。台灣中央山脈地區泥石流比較發育,常呈較大范圍的群發。
J. 贛州地質學校的校友風采
313班,現任安徽省地勘局第一水文工程地質勘查院,副院長,總工程師。
主持或參加的項目主要有:安徽省淮北平原淺層地下水資源評價(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淮北市隱伏岩水資源管理模型研究(地礦部科技成果四等獎)、新一輪全國地下水資源評價(安徽部分)(國土資源部科技成果一等獎)、江淮分水嶺嚴重缺水地區地下水資源評價(省地礦局科技成果一等獎),安徽省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安徽省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安徽省大中型閉坑礦山環境地質問題調查,安徽省西北部地熱資源調查評價,1/10萬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安徽省轄城市地下水應急水源地潛力評價,合肥市淺層地溫能調查評價,安徽省天柱山地質公園申報等。
發表的論文主要有:淮北市隱伏岩溶水特徵及水資源管理研究(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研究所文集,1993),淮北、阜陽、宿州、蚌埠四城市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問題與對策(安徽地質,1997),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方法討論(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00),安徽省地下水資源評價及戰略研究(安徽地質,2007),(安徽天柱山地質公園遺跡及其科學價值(安徽地質,2007),安徽省重要城市地下水應急供水水源地現狀研究(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2010),舒城市東部地區地下水環境質量評價與污染分析(地下水,2011)等。 王林清 贛州地質學校83級岩礦分析專業604班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學生工作處處長(黨委學生工作部部長)、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
1991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畢業後留校工作,在職繼續攻讀研究生,2002年獲碩士學位,2002年12月被評為副研究員,2008年6月獲博士學位。
王林清博士在作論壇講座
現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副教授,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學生工作處處長(校黨委學生工作部部長),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兼)。
主要社會兼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創新創業教育分會理事、湖北高校學生工作研究會秘書長、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學籍管理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湖北省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委員會常務理事。
王林清博士長期從事高校教學、科研與學生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經濟與管理(教育管理、學生事務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先後主持和參與湖北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學校科研項目10餘項,曾獲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出版有專著《親歷康博思:大學新生完全手冊》(副主編,2004年12月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被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生工作研究分會評為2008年度全國高校學生工作優秀學術成果特等獎)、《管理經濟學》(副主編,2007年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項目質量管理》(副主編,2008年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等書。
公開發表論文20多篇,其中《高校招生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與開發》被國家教育部高校學生司、中國高校招生研究會評為全國高校招生優秀論文,《構建服務型學生工作新體系的實踐與探索》被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生工作研究分會評為2008年度全國高校學生工作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2010年獲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戴世坤(贛州地質學校82級物探專業215班)
男,1964年10月生, 博士後,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1991年7月獲得中國地質大學碩士學位,1994年7月獲得青島海洋大學理學博士學位,1997年2月於石油大學(北京)完成博士後研究,留校工作至今。研究方向:1、電磁勘探數據處理、數值模擬、反演成像和綜合解釋;2、震電理論及應用;3、地球物理勘探綜合信息處理、反演成像和綜合解釋;4、計算可視化、人機交互和應用軟體開發。講授課程:1、普通物探(本科);2、地球物理勘探原理(研究生);3、綜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與技術(研究生)。發表論文20餘篇。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3項。
著作及論文:
1. 戴世坤、羅延鍾,1993年,二維地電模型多參數反演方法及其在MT測深中的應用,地球物理學報,36(6);
2. 董樹文、戴世坤,1993年,大別山碰撞造山帶基本結構,科學通報,38(6);
3. 戴世坤,1996年,用視模型空間對比進行地球物理反演,地球物理學報,39(4);
4. 戴世坤、徐世浙,1997年,MT二維和三維連續介質快速反演,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第四期;
5. 戴世坤、牟永光,1998年,雙相介質中的震電效應和震電波場傳播理論,第二屆SEG/BEIJING 年會論文集
6. shizhe xu, 戴世坤, 2002.4,Calculation of electrical potentials along a longitudinal section of a 2-D terrain, geophysics,67(2)(進入三大檢索);
7. 黃臨平、戴世坤,2002年,復雜條件下3-D 電磁場有限元計算方法, 地球科學,27(6);
8. 楊輝、戴世坤,2002年,綜合地球物理反演綜述,地球物理學進展,17(2);
9. 徐世浙、戴世坤,2002年,起伏地形位場快速延拓新方法,高校地質學報,27(2)
完成的主要科研成果:
1、 電磁勘探資料可視化、人機交互綜合處理、成像和解釋軟體系統。已在國內各相關單位廣泛推廣應用,2000年2月,負責人;
2、 大地電磁場擬波動變換和成像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0年12月,負責人;
3、 大地電磁場擬波動變換和應用技術,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中青年創新基金項目。2000年12月,負責人;
4、 雙相介質中的震電效應及震電波場傳播理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3年1月,負責人。
獲獎:
1、 中國復雜區油氣地球物理勘探理論,教育部科技成果一等獎,2001年;
2、 油氣儲層地球物理理論與實驗技術,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獎,2002年;
大別山大地電磁測深研究報告,地礦部科技成果三等獎,1993年。 研究領域
高能天體物理(伽瑪暴,軟重復伽瑪暴,TeV blazar, 高能宇宙射線);
暗物質間接探測(相關)理論研究
教育背景
2003.9-2005.9: 紫金山天文台,攻讀博士學位(2006.3獲博士學位)
2000.9-2003.7: 南京大學天文系,攻讀碩士學位
1996.9-2000.7: 長安大學雁塔校區,測繪工程系學習,獲工學學士學位
1992.9-1996.7: 南方工業學校,中專
出國學習工作
2009.12-2010.3: University of Nevada, Las Vegas: 短期訪問學者
2007.9-2009.11: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獨立博士後
2005.11-2007.8: Hebrew University: 博士後
2004.9-2005.8: University of Nevada, Las Vegas: 訪問學者、學生
工作經歷
2010.4-: 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
2009.12-2010.3: University of Nevada, Las Vegas, 短期訪問學者
2007.9-2009.11: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獨立博士後
2005.11-2007.8: Hebrew University, 博士後
專利與獎勵
2009年全國優秀博士論文
2008年中科院優秀博士論文
2007.6: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new hot paper
2004年中科院院長(特別)獎
出版信息
在「伽瑪暴」和「暗物質」間接探測相關領域發表(或已投稿)SCI科研論文、綜述40餘篇,被他引數百次(ADS)。
發表論文
代表性工作:
(1)於2002年首先發現了GRB 990123的反向激波區域是磁化的 (Fan et al. 2002),為伽瑪暴的磁化外流體模型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2)於2005年獨立提出滯後內激波(late internal shock)模型來解釋GRB余輝中X射線閃耀現象(Fan & Wei 2005)。
(3)於2006年中總結出了Swift衛星發現的GRB X射線余輝的代表性圖象並給出了理論解釋框架(Zhang, Fan & Dyks et al. 2006).
(4)於2006年率先指出GRB的X射線余輝和光學余輝的拐折不一致現象不能用主流的能量注入模型甚至任何已知簡單模型來解釋(Fan & Piran 2006, MNRAS, 369, 197)。該疑難現在得到了一致公認並/但尚待解決。
(5)首次指出GRB的正向激波同步輻射而不是通常認為的逆康普頓散射可能成為Fermi衛星LAT探測器的主要光子來源(Zou, Fan & Piran 2009). 該預言得到了現階段Fermi-LAT觀測的支持。
科研活動
科研項目
1. 黑洞以及其它緻密天體物理的研究 (-2013), 科技部973項目, 第四課題組骨幹成員
2..費米衛星時代的伽瑪暴外流體的物質組分研究(2011.1-2013.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主持
參與會議
2004.12以來參加過在美國,以色列,義大利,荷蘭,法國,瑞典,以及中國南京,北京等地舉辦的國際學術會議或研討班10多次,做口頭報告約10次。
被邀請成為國際會議Prompt GRB 2011 workshop 的科學委員會成員。
合作情況
和境外的有共同興趣的觀測/理論同行(如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的Tsvi Piran, 義大利國立天體物理研究所的Stefano Covino, 在英國工作的日本同行Shiho Kobayashi,在美國內華達州立大學任教的Bing Zhang)建立了長期且穩定的合作關系。 一九八七年畢業於贛州地質學校地質專業(127班)
現任貴州財經學院經濟學院院長。中共黨員,教授,碩士生導師,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後,2008年網易「100名經濟學家會診中國」成員之一,「寧波銀行全員造富神話」獨家分析人,曾獲湖南省第五屆青年社會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和復旦大學「光華」獎學金等,貴州省第一任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先後成功地承辦了一系列重大學術會議:全國高等財經院校《資本論》研究會2008年學術年會、第四屆全國馬克思主義院長論壇、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會第八次學科論壇),現為貴州財經學院經濟學院院長,原浙江師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助理。
2009年7月參加國家教育部組織的赴美國考察團,2010年11月應邀赴日本早稻田大學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並作大會發言,2010年12月31日應邀參加第二屆貴州省委決策咨詢博士高端論壇並作大會發言。先後在《金融研究》、《經濟學動態》、《統計研究》、《國際金融研究》、《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思想理論教育導刊》、《中國高等教育》及《復旦學報》等刊物上發表論文100多篇,研究方向為貨幣理論與政策。
主要科研成果
1.范方誌.西方中央銀行獨立性理論的發展及其啟示[J].金融研究,2005(11)[金融與保險(人大復印資料),2006(08)]. 2.范方誌,湯玉剛.農村公共品供給制度:公共財政還是公共選擇[J].復旦學報,2007(03) (該文被《新華文摘》引用).
3.范方誌.美國聯邦儲備體系的發展與演變[J].金融研究(實務版),2007(05).
4.范方誌,張耿慶.中國技術創新政府幹預的理論依據[J].統計研究,2004(11).
5.范方誌,張立軍.中國地區金融結構與產業結構升級研究[J].金融研究,2003(11).
6.范方誌.通貨膨脹目標制:理論,實踐及其啟示[J].國際金融研究,2008(02).
7.范方誌.2007年我國貨幣政策述評[J].經濟學動態,2008(06).
8.范方誌,趙大平.人民幣匯率變化及其傳遞對中國外貿平衡影響的實證分析[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6(02).
9.范方誌,劉望,陳交輝,鄭必清.我國助學貸款制度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高等教育,2000(23)(該文入編《三湘青年優秀學術論文集》).
10.范方誌.西方中央銀行獨立性理論的發展及其啟示[J](該文原發表於《金融研究》2005年11期).金融與保險(人大復印資料),2006(08).
11.范方誌,麻勇愛.旅遊消費信貸初探[J].旅遊學刊,2006(11).
12.范方誌,全國高等財經院校《資本論》研究會2008年年會綜述[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08(5).
13.范方誌,李璐媚.美國次貸危機的政治經濟學分析[J]. 財經問題研究,2008(9)(被國研網轉載).
14.范方誌,李海海,蘇國強.中國中央銀行獨立性與政治經濟周期的實證分析[J].社會科學,2005(11).
15.范方誌,蘇國強.中國中央銀行獨立性問題研究[J].經濟縱橫,2005(10).
16.范方誌.入世,不確定性與居民消費[J].消費經濟,2002(06).
17.范方誌,楊海水.「理性黨派信徒」政治經濟周期理論及其實證分析——兼論中央銀行獨立性[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8(02).
18.范方誌,加強《資本論》研究,繁榮哲學社會科學──全國高等財經院校《資本論》研究會2008年學術年會綜述[J].當代經濟研究,2008(10).
19.范方誌,毛晉生.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注資股改上市和道德風險.社會科學輯刊,2004(06).
20.范方誌.市場經濟呼喚存款保險制度[J].經濟縱橫,1999(06).
21.范方誌.完善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制度的對策思考[J].經濟縱橫,2006(10).
22.伍柏麟,范方誌.新制度經濟學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04(01).
23.范方誌,湯玉剛,齊行黎.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路徑和動力[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4(04).
24.范方誌,劉望,陳交輝,鄭必清.我國助學貸款制度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修改稿)[J].經濟研究參考,2000(114).
25.范方誌,毛晉生.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注資股改觀點述評[J].國有資產管理,2004(10).
26.范方誌. 通貨膨脹目標制的國際實踐及其啟示(被人大復印資料《金融與保險》(2006年第5期)全文轉載)[J].投資研究,2008(01).
27.范方誌.我國小企業發展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經濟縱橫,1999(06).
28.范方誌.貨幣政策制度國際比較與我國貨幣政策制度完善[J].東南學術,2006(05).(該文題目被列入《新華文摘》(2006年22期)報刊文章篇目輯覽)。
29.范方誌,張立軍.以金融結構的優化促進西部產業結構的調整[J].中國國情國力,2004(03).
30.范方誌,湯玉剛,虞拱辰.反思農村公共品供給制度演變:一個建設性分析框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7(05).
31.范方誌.通貨膨脹目標制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07(62).
32.范方誌,譚燕芝,郭英.論跨域消費[J].消費經濟,2003(05).
33.范方誌. 美國次貸危機的發展演變及其啟示[J].寧夏社會科學,2008(03).
34.范方誌,周陳曦.新舊兩類農村金融機構比較研究[J].經濟縱橫,2008(11).
35.范方誌.亞洲金融危機與中國金融改革[J].開放導報,1999(12).
36.范方誌,蘇國強.美國次級房貸市場危機及其啟示[J].中國國情國力,2007(12).
37.范方誌,湯玉剛,齊行黎.國內外銀行業聚集上海動因的實證研究[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4(05).
38.范方誌,湯玉剛.政府間縱向分權的契約性質:——以浙江強縣擴權、強鎮擴權為例[J].財經問題研究,2007(11).
39.范方誌,李海海.中央銀行獨立性與政治經濟周期:中國的實證分析[J].科學.經濟.社會,2005(04).
40.范方誌. 美國次級房貸市場危機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河南金融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8(01).
41.范方誌,周劍.對外直接投資、外部經濟與高新技術產業集群[J].東岳論叢,2003(06)(該文被人大復印資料C7《高新技術產業化》2004年1期全文轉載).
42.范方誌,趙明勛.中國金融抑制與經濟發展的實證分析[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3)(該文被人大復印資料《金融與保險》2004年第8期全文轉載).
43.范方誌.諾德豪斯—麥克雷模型及其實證分析[J].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07(05)(該文被人大復印資料《理論經濟學》2008年第2期全文轉載).
44.湯玉剛,范方誌.財政規模決定:基於經驗模型的經濟學解釋[J].財經研究,2005(10).
45.朱波,范方誌,湯玉剛.出口退稅中央、地方分擔機制——運作原理、負面效應與機制優化[J].財經研究,2004(01).
46.朱波,范方誌.金融危機理論與模型綜述[J].世界經濟研究,2005(06).
47.范方誌.基於選舉的政治經濟周期理論及其實證分析——兼論中央銀行獨立性[J].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學報,2007(4).
48.范方誌.我國中央銀行體制改革的回顧與展望——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9(02).
49.范方誌.金融監管、信息不對稱與道德風險[J].寧夏社會科學,2009(06).
50.范方誌.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貴州財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發展記實[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9(11).
51.范方誌.對美國次貸危機不斷惡化的反思[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0(01).
52..范方誌.我國高校思政理論課部門名稱和地位的科學界定[J]. 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0(03).
53..范方誌.我國高校思政理論課部門名稱和地位的科學界定[J]. 馬克思主義文摘(人大復印資料),2011(02).
54..范方誌.房地產價格波動、通貨膨脹與收入分配差距[J].青海社會科學,2010(03).
55.范方誌.我國高房價的政治經濟學分析[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1(03).
56.范方誌.論通貨膨脹[J]. 寧夏社會科學,2011(02).
參與課題及專著
1.主持2006年度博士後科學基金課題(一等資助5萬元,中博基字[2006]15號)《我國農村公共品供給與農村和諧社會建設》[資助編號:20060390108](2006年1月-2007年6月); 2.主持2010年度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四十七批面上二等資助(三萬元)課題《城市化、土地供給制度缺陷與我國房地產市場的非理性繁榮》(資助編號:20100470934)(2010年6月-2011年6月);
3.主持2006年度浙江省哲學社會規劃常規性課題《行政級次與經濟發展:浙江經驗及其超越》[課題編號:06CGYJ24YBX],(2006年9月—2007年6月);
4.編著《當代貨幣政策:理論與實踐》,三聯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作者;
5.專著《中央銀行獨立性:理論與實踐》,經濟管理出版社,200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