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板塊與地質災害的關系

板塊與地質災害的關系

發布時間: 2021-03-02 20:04:03

『壹』 地震與板塊運動有什麼關系

地震在地質學里分為兩種,一種是人為造成的,一種是地殼運動造成的。一般人為造成的地震都很小,影響范圍也不大,如在進行地球物理勘探時使用的淺層地震測量就要人造地震(就是用炸葯進行爆破,產生地震波,經過測量儀器測量來查證地表以下(淺層)的地質情況),這個方法在找石油時比較常用。而我們一般說的地震,是地球表層殼體運動能量釋放的一種方式,其形成的原因有火山作用、板塊運動等。火山作用也是一種地殼運動能量釋放的一種表現,所以地震可以理解為是地殼運動形成的結果。關於地殼運動,地質學家威爾遜提出了威爾遜旋迴這一學說,威爾遜學說認為:陸殼由於受力的作用,發生斷裂,開始向兩側慢慢拉張,由一個板塊變成兩個板塊,拉張的寬度越來越大,從裂隙變成裂谷,由裂谷變成海洋。而由於拉張作用使兩個板塊分離,在兩個板塊之間形成的海洋里有了地幔物質上涌,也就是形成了洋中脊,洋中脊的物質從地幔上涌,冷卻形成新的洋殼,隨著拉張的繼續,洋中脊處地幔物質的不斷上涌,在其兩側的洋殼向兩側推移,最終在洋殼和陸殼的接觸部位(比如現在的日本島到菲律賓這一島鏈)擠壓斷裂,洋殼俯沖到大陸板塊之下,然後再深部再次熔融成岩漿,當岩漿上升噴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而在這個俯沖帶的周邊就往往會發生地震,這都是地殼碰撞、俯沖、以及火山活動造成的能量釋放。地震就是這樣形成的。有關更詳細的解釋可去查閱《普通地質學》這本書,裡面有較詳細的介紹,這里本人提到的威爾遜旋迴學說,可能有些紕漏,請各位海涵。如要更加深究請自己去找資料吧。

『貳』 地質災害的種類及成因

一、地質災害的定義

(一)定義

地質災害是指由於地質營力或人類活動而導致地質環境發生變化,並由此產生各種危害或嚴重災害,使生態環境受到破壞、人類生命財產遭受損失的現象或事件(汪新文主編,1999)。地質災害按成因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自然地質災害,如地震,火山噴發,滑坡,泥石流;另一類是由於人類活動引起的地質災害,如地面沉降等。

(二)特點

地質災害與氣象災害、生物災害一樣是自然災害的一個主要類型,具有突發性、多發性、群發性和漸變影響持久的特點,並且容易造成較大的人員傷亡和巨大的經濟損失(段永侯等,1993)。地質災害中以突發性、群發性小型土質滑坡、崩塌為主。直接誘發因素是集中性強降雨;山區切坡建房、修路等工程活動是產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的重要因素;群眾防災意識淡薄、避災自救知識缺乏是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而地震、火山噴發這樣的地質災害發生的頻率相對來說比較小,但是它的破壞性是巨大的。

二、地質災害的種類及成因

(一)地震

地震是岩石圈在內力作用下突然發生破裂,地球內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強烈釋放出來,從而引起一定范圍內地面震動的現象。引起地震的原因很多,據此可以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和沖擊地震,人類活動引起的地震還可以稱為誘發地震(宋春青和張振春,1996)。構造地震是構造變動特別是斷裂活動所產生的地震,約佔全球地震總數的90%。其中大多數又屬於淺源地震,因此對建築物的破壞程度很大,波及的范圍很廣,常引起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汶川地震就屬於此種類型。

人們根據地震的活動地區,在地理上劃分出幾條主要的地震活動帶。環太平洋地震帶,約80%的淺源地震都發生在這一帶內;地中海—南亞地震帶,帶內亦發生破壞性地震以及很少的深源地震。此外,還有北極—大西洋海嶺地震帶、東太平洋海隆地震帶、西印度洋地震帶、東非地塹地震帶等次要地震帶。

(二)火山噴發

火山噴發是地幔物質在地球內部動力的作用下不斷運動,當岩漿中氣體成分游離出來使內壓力增大到一定極限時,岩漿就會順地殼裂隙或薄弱地帶噴出地表,形成火山噴發。根據火山通道的形狀可分為裂隙式噴發和中心式噴發。裂隙式噴發是岩漿沿一個方向的大斷裂或斷裂群上升,噴出地表;中心式噴發則是噴發物沿火山喉管噴出地面,平面上成點狀噴發。

人們根據火山的活動性,將火山劃分為死火山、活火山和休眠火山三種。如今,地球上已發現的活火山共有523座,其中有455座在陸地上,有68座位於海底(李克,2005)。死火山大約20000餘座。這些火山在地理分布上有一定的規律性,他們大多集中在幾個主要的火山帶上。如環太平洋火山帶、大洋中脊火山帶、阿爾卑斯—喜馬拉雅火山帶、東非裂谷火山帶。

火山噴發形成典型的火山地貌景觀,有火山錐,如海南瓊山馬鞍嶺,山西大同火山錐;火山口;火山湖,也叫火口湖,如吉林延邊長白山天池;堰塞湖,黑龍江五大連池和鏡泊湖;火山溶洞;火山瀑布等。

(三)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岩體在重力的作用下和其他因素的影響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整體的向下滑動。滑坡經常發生在粘土質為主的土層或泥質岩及變質岩的分布區。俗稱「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滑坡的形成與氣象水文、地層岩性、地質構造、地形地貌、外營力改造和人類工程活動等因素密切相關。鬆散土體和高陡的斜坡是形成滑坡的內因,河流沖刷及淘蝕是產生滑坡的外因,人類工程活動和降雨是發生滑坡的主要誘發因素。

另外,產生滑坡的基本條件是斜坡體前有滑動空間,兩側有切割面。例如中國西南地區,特別是西南丘陵山區,最基本的地形地貌特徵就是山體眾多,山勢陡峻,溝谷河流遍布於山體之中,與之相互切割,因而形成眾多的具有足夠滑動空間的斜坡體和切割面,廣泛存在滑坡發生的基本條件,滑坡災害相當頻繁。

(四)泥石流

泥石流是在山區的溝谷中,因暴雨、洪水等充足的水源激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的特殊的洪流。泥石流具有暴發突然,運動快速,來勢兇猛,破壞力強,成災率高等特點。泥石流的形成有三個必備的條件:①地勢陡峻,山高溝深,流域面積大;②有大量的鬆散的物質;③在短時間內有充沛的水量。泥石流粘度大、容量高、具有重大沖擊力,具有很大的破壞性,在我國的南方地區,暴雨、洪水過後經常會出現這種地質災害。

泥石流發生機制是陡峭的河床堆積物由於暴雨而飽和,進而在其表面產生水流,堆積物失去力學的穩定性而開始滑動形成泥石流。另外,崩塌土塊在其運動過程中,破壞了結構,而又有水的供給也可以形成泥石流。泥石流的發育過程與氣候環境的變化有關,如冰川的消融,冰體填充山谷,阻塞成湖,山坡重力侵蝕加劇;與季風在一個地區的盤踞時間的長短有關;與一個地區的植被繁盛也有關系;泥石流還與區域地質構造運動的強弱、地勢起伏和岩石軟硬有關。

(五)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又稱為地面下沉或地陷,它是在人類工程經濟活動影響下,由於地下鬆散地層固結壓縮,導致地殼表面標高降低的一種地質現象。

地面沉降主要發生於大型沉積盆地和沿海平原地區的工業發達城市及油氣田開采區。其特點是涉及范圍廣,下沉速率緩慢,往往不易被察覺;在城市內過量開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其波及的面積大;地面沉降具有不可逆特性,就是用人工回灌辦法,也難使沉降的地面回復到原來的標高。近年來,在軟土等不良工程土體較發育地區,由於人類工程活動造成的基礎不均勻沉降現象成為影響大型工程建設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地面沉降對於建築物、城市建設和農田水利設施危害極大。

三、中國的主要地質災害

中國是一個面積廣闊、資源豐富的國家,面積廣闊又決定了中國的地形地貌、地質構造以及氣候條件的復雜性。因此中國的地質災害分布廣泛,類型多樣,發生頻繁。中國常見的地質災害有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

(一)中國地震災害的分布特點

中國處在世界兩個最活躍的地震帶上,東瀕臨環太平洋地震帶,西部和南部是歐亞地震的經過區域,因此中國的地震災害比較頻繁同時它也是中國主要的地質災害。

(1)中國地震分布特點是東少西多,地質構造特點是以東京105°為界分為東西兩部分。中國西部地區是世界上大陸地震最活躍、最強烈和最密集的地區。環太平洋地震帶對中國台灣及其附近海域影響最大。

(2)華北區、台灣地區地震多發的成因是該區處在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帶,地殼活動強烈。西南地區地震、滑坡、泥石流多發的成因是由於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擠壓碰撞。

(二)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特點

中國泥石流的分布明顯受地貌、地質和降水條件的控制,集中分布在階梯狀地形的過渡帶上,尤其是沿大斷裂、深大斷裂發育的河流溝谷兩側(馮天駟,1998)。其中雲南、四川、甘肅、陝西、西藏等地區是中國泥石流的多發地區。同時西南地區也是中國崩塌、滑坡等發育的主要地區。

(三)地面沉降分布特點

地面沉降活動主要發生在中國東部地區,尤其以沿海城市和華北平原等地區最嚴重。在該區域內,發生地面沉降的城市或地區有的是孤立存在,有的則是密集成群或斷續相連,形成大面積的地面沉降帶。

(四)水土流失的分布特點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風力等外營力作用下,水土資源和土地生產力的破壞和損失,包括土地表層侵蝕和水土損失,亦稱水土損失。

20世紀90年代末全國水土流失總面積356萬平方千米,占國土面積37%,其中:水蝕165萬平方千米,風蝕191萬平方千米,在水蝕和風蝕面積中,水蝕風蝕交錯區水土流失面積為26萬平方千米。水土流失分布范圍廣、面積大。西部12省(區、市)(桂、蒙、陝、甘、寧、青、新、川、貴、滇、藏、渝)占國土面積70.78%,土壤侵蝕(均指微度以上侵蝕,下同)面積107萬平方千米,佔全國土壤侵蝕面積的82.61%,水土流失最嚴重,分布面積最大;中部10省(冀、晉、遼、吉、黑、皖、贛、豫、鄂、湘)占國土面積24.28%,土壤侵蝕面積49萬平方千米,佔全國土壤侵蝕面積的14.64%,水土流失較嚴重;東部10省、市(京、津、滬、蘇、魯、浙、閩、台、粵、瓊)占國土面積8.13%,土壤侵蝕面積9萬平方千米,佔全國土壤侵蝕面積的2.74%,流失相對較輕。

(五)土地沙漠化分布特點

中國現有荒漠化土地共計262萬平方千米,約占國土總面積的27%。廣泛分布在中國西北、華北、東北等地區,以新疆、甘肅、青海、內蒙古、寧夏、陝西、山西、河北等省(區)最嚴重。全國荒漠化面積和荒漠化程度不斷地增加。荒漠化不僅使中國的耕地面積不斷減少而且對中國的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使中國的旱災、沙塵暴等災害不斷地嚴重(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宣傳教育中心,2003)。

『叄』 板塊活動與地質構造、火山活動、地震災害的關系

簡單地說,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地球各個大板塊之間互相擠壓.另外還有火山噴發引起.

地震分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兩大類。天然地震主要是構造地震,它是由於地下深處岩石破裂、錯動把長期積累起來的能量急劇釋放出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搖地動。構造地震約佔地震總數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噴發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約佔地震總數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況下了也會產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隕石沖擊地面(隕石沖擊地震)等。

引起地震的原因很多,據此可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和沖擊地震,人類活動也可以導致發生地震,稱為誘發地震,如水庫地震。

一、構造地震

構造地震是由構造變動特別是斷裂活動所產生的地震。全球絕大多數地震是構造地震,約佔地震總數的90%。其中大多數又屬於淺源地震,影響范圍廣,對地面及建築物的破壞非常強烈,常引起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
我國的強震絕大部分是淺源構造地震,其中80%以上均與斷裂活動有關。如1970年1月5日雲南通海地震(7.7級),是曲江斷裂重新活動造成的。1973年2月四川甘孜、爐霍地震(7.9級),是鮮水河斷裂重新活動造成的,並在地震後在地面形成一條走向NW310°、長100多km的地裂縫。
世界上許多著名的大地震也都屬於構造地震。1906年美國舊金山大地震(8.3級)與聖安德列斯大斷裂活動有關。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8.3級)與穿過相模灣的NW-SE向的斷裂活動有關。1960年5月21日至6月22日在智利發生一系列強震(3次8級以上的地震,10餘次7級以上的地震),都發生在南北長達1400km的秘魯海溝斷裂帶上。
(一)構造地震的成因和震源機制
這個問題是地震預報理論中最核心的問題,也是目前仍在繼續探討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地殼及上地幔中,由於物質不斷運動,經常產生一種互相擠壓和推動岩石的巨大力量,即地應力。岩石在地應力作用下,積累了大量的應變能;當這種能一旦超過岩石所能承受的極限數值時,就會使岩石在一剎那間發生突然斷裂,釋放出大量能量,其中一部分以彈性波(地震波)的形式傳播出來,當地震波傳到地面時,地面就震動起來,這就是地震。
從已發生的地震來看,它的發生跟已經存在的活動構造(特別是活斷層)有密切關系,許多強震的震中都分布在活動斷裂帶上。如果從全球范圍來看,地震帶的分布與板塊邊界密切相關。這些邊界實際上也是張性的、擠壓性的或水平錯開的一些斷裂構造。
斷裂活動何以產生能量很大的地震,其活動方式如何,目前存在若干有關的假說。
1.彈性回跳說 是出現最早、應用最廣的關於地震成因的假說,是根據1906年美國舊金山大地震時發現聖安德列斯斷層產生水平移動而提出的一種假說。假說認為地震的發生,是由於地殼中岩石發生了斷裂錯動,而岩石本身具有彈性,在斷裂發生時已經發生彈性變形的岩石,在力消失之後便向相反的方向整體回跳,恢復到未變形前的狀態。這種彈跳可以產生驚人的速度和力量,把長期積蓄的能量於霎那間釋放出來,造成地震。總之,地震波是由於斷層面兩側岩石發生整體的彈性回跳而產生的,來源於斷層面。如圖8-3,岩層受力發生彈性變形(B),力量超過岩石彈性強度,發生斷裂(C),接著斷層兩盤岩石整體彈跳回去,恢復到原來的狀態,於是地震就發生了。這一假說能夠較好地解釋淺源地震的成因,但對於中、深源地震則不好解釋。因為在地下相當深的地方,岩石已具有塑性,不可能發生彈性回跳的現象。

2.蠕動說 蠕動又稱潛移、潛動。地表土石層在重力作用下可以長期緩慢地向下移動,其移動體和基座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面,並且形變數和移動量均屬過渡關系,這種變形和移動稱為蠕動。蠕動速率每年不過數毫米至數厘米。
人們發現建築在活動斷層上的建築物和活動斷層本身在沒有地震的情況下也有這種蠕動現象,即相對緩慢穩定的滑動。如在土耳其安卡拉以北110km處有一條安納托里亞活動斷層帶,位於此斷層帶上的建築物牆壁被發現有錯斷現象,其蠕動量每年約為2cm。也有人對中東一帶發生地震以後的斷層進行觀測,發現有些地段伴有無震蠕動,其蠕動量每年約為1cm。
在什麼情況下容易產生蠕動,還未十分清楚。有些實驗表明,在高壓低溫,岩石孔隙度高(含水),含有軟弱性礦物如白雲石、方解石、蛇紋石等岩石的條件下,容易產生穩定蠕動。也有人認為在更高的圍壓或更高的溫度下容易產生蠕動。
有一種現象逐漸為事實所證明,即岩層中長期蠕動的地段或在活動斷層中蠕動占長期活動的百分比較高的地段,由於能量通過緩慢的蠕動而逐漸釋放,反而很少發生強烈地震。在我國阿爾金山地區有規模很大的剪切斷層,是正在活動的斷層,通過衛星影像分析,發現有蠕動現象,現代水系被切穿,位移明顯,錯距也很大,但是有史以來卻少有地震記錄,推測此斷層的活動方式是以無震蠕動為主。
根據蠕動與地震大小關系的資料表明:蠕動占長期活動的50%以上的地段,最大地震只能為5級,而蠕動占長期活動的10%以下的地段,可能發生8級以上的大地震。
3.粘滑說 在地下較深的部位,斷層兩側的岩石若要滑動必須克服強大的摩擦力,因此在通常情況下兩盤岩石好像互相粘在一起,誰也動彈不了。但當應力積累到等於或大於摩擦力時,兩盤岩石便發生突然滑動。通過突然滑動,能量釋放出來,兩盤又粘結不動,直到能量再積累到一定程度導致下一次突然滑動。實驗證明,物體在高壓下的破壞形式,是沿著斷裂面粘結和滑動交替進行,斷面發生斷續的急跳滑動現象,經過多次應力降落,把積累的應變能釋放出來,這種說法就叫粘滑說。
影響斷層活動方式的因素很多:一是溫度,溫度低於500℃,斷層面兩側岩體易產生粘滑;溫度高於500℃,則易產生蠕動和蠕變。二是岩石成分,岩性脆硬(如石英岩、石英砂岩等),斷層兩側岩石往往以粘滑為主;岩性柔軟,則以蠕動為主。三是岩石的孔隙度和水分含量,岩石孔隙大,孔隙度高,含水分多,當然容易蠕動;相反,岩石孔隙小,孔隙度低,含水分少,則多呈粘滑形式。此外,圍壓的大小也會影響斷層的活動方式。如果斷層兩盤連續發生粘滑,便是地震頻繁的時期。
實際上,同一活動斷層在不同的深度可以有不同的活動方式,同一斷層在不同的時期也可以有不同的活動方式。例如,聖安德列斯斷層,深度在4km以上為無震的穩定蠕動;4—12km則為伴隨有地震的粘滑運動;12km以下(由於高溫)又以穩定的蠕動為主。因此,聖安德列斯斷層帶上的地震震源深度均不超過20km。
4.相變說 有人認為深源地震是由於深部物質的相變過程引起的。地下物質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引起岩石的礦物晶體結構發生突然改變,導致岩石體積驟然收縮或膨脹,形成一個爆發式振動源,於是發生地震。此說未能從多方面給出具體論證,因而未能得到廣泛流行。近年根據地震縱波在地下深部傳播情況分析,深源地震所在部位也同樣發生了斷裂和錯動,證明地震發生與斷裂活動有關。同時,板塊構造學說指出,當岩石圈板塊向地下俯沖時,中、深源地震發生在向地幔消減的板塊內部,而並非發生在地幔軟流圈物質中,因此相變說自然失去了存在的依據。
(二)構造地震的特徵
構造地震的特點是活動頻繁,延續時間長,波及范圍廣,破壞性強。
1.地震序列 任何一次地震的發生都經過長期的孕育過程即應力積累過程,這一過程可以長達十幾年、幾十年甚至幾百年。
但在一定時間內(幾天,幾周,幾年),在同一地質構造帶上或同一震源體內,卻可發生一系列大大小小具有成因聯系的地震,這樣的一系列地震叫做地震序列。在一個地震序列中,如果有一次地震特別大,稱為主震;在主震之前往往發生一系列微弱或較小的地震,稱為前震;在主震之後也常常發生一系列小於主震的地震,稱為餘震。
構造地震的重要特徵之一,就是常呈這種有序列的發生。這種特徵可能和構造地震產生的過程有關。一般說來,當地應力即將加強到超過岩石所承受的強度時,岩層首先產生一系列較小的錯動(或者沿著斷層帶粘滑開始交替過程),從而形成許多小震,即前震。接著地應力繼續增大,到了岩層承受不了的時候,就會引起岩層的整體滑動或新斷裂滑動,形成大震,即主震。主震發生後,岩層之間的平衡狀態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活動和調整,把岩層中剩餘能量釋放出來,從而引起一些小的餘震。在地震現場,常可見到在破裂的地面上,又出現許多次一級裂隙,錯雜其間,表明運動沒有完全停止,直到使許多尚未破壞的地點徹底破壞,所剩餘的應變能全部得到釋放。這種情況類似壓緊彈簧過程,當作用力消失後,所蓄位能即轉化為動能反跳回來,恢復原來狀態,但又難於一下復原,還需經過一段時間的慢慢顫動調整,才能恢復原來的平衡位置。這種現象稱為彈簧效應。岩石也是具有彈性的,所以也應有這種彈性效應。1920年寧夏(原甘肅)海原大地震,餘震三年未消。其強度與頻度時高時低,但總的趨勢是逐漸衰減直到平靜下來。
2.地震序列類型 雖說構造地震常呈一定序列,但其能量釋放規律、大小地震的活動時間和比例等又常各不相同。根據1949年10月以來的我國所發生強震的分析研究,地震序列可以歸納為3種類型:
(1)單發型地震 又稱孤立型地震。這種地震的前震和餘震都很少而且微弱,並與主震震級相差懸殊,整個序列的地震能量幾乎全部通過主震釋放出來。此類地震較少,1966年秋安徽定遠地震、1967年3月山東臨沂地震,均未觀測到前震和餘震,震級很小,只有4—4.5級。
(2)主震型地震 是一種最常見的類型,主震震級特別突出,釋放出的能量約佔全系列的90%以上;前震或有或無,但有很多餘震。1975年2月4日遼寧海城地震(7.3級),發震前24小時內共發生了500多次前震,主震後又發生很多次餘震。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7.8級),則基本沒有前震,但餘震連續數年不斷。
(3)震群型地震 由許多次震級相似的地震組成地震序列,沒有突出的主震。此類地震的前震和餘震多而且較大,常成群出現,活動時間持續較長,衰減速度較慢,活動范圍較大。如1966年邢台地震,從2月28日至3月22日,震級由3.6、4.6、5.3、6.8、6.8逐步升到7.2,發生大震。有時這種類型的地震是由兩個主震型地震組合或混淆在一起形成的。
有時地震序列比較復雜,彷彿是由若干單發型、主震型、震群型組合而成。如1971年8—9月四川省馬邊地震。
地震序列類型可能與岩石和構造的均勻程度及復雜性有關。據實驗,當介質均勻,且介質內應力不集中時,主破裂前無小破裂,主破裂後也很少小破裂;當介質不均一且應力有一定的局部集中或高度集中時,主破裂前後都會產生一定的或很多的小破裂。
研究地震序列類型,可以有助於預測和預報地震活動的趨勢。如1967年河間地震,當主震發生後,根據其前震少和震級小(2.3級),被判斷為主震型地震,主震後不會有較大的餘震。事實表明推斷正確。

二、火山地震

指火山活動引起的地震。這種地震可以是直接由火山爆發引起地震;也可能是因火山活動引起構造變動,從而發生地震;或者是因構造變動引起火山噴發,從而導致地震。因此,火山地震與構造地震常有密切關系。
火山地震為數不多,約占總數的7%。震源深度不大,一般不超過10km。有些地震發生在火山附近,震源深度為1—10km,其發生與火山噴發活動沒有直接的或明確的關系,但與地下岩漿或氣體狀態變化所產生的地應力分布的變化有關,這種地震稱為A型火山地震。還有些地震集中發生在活火山口附近的狹小范圍內,震源深度淺於1km,影響范圍很小,稱為B型火山地震。有時地下岩漿沖至接近地面,但未噴出地表,也可以產生地震,稱為潛火山地震。
現代火山帶如義大利、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堪察加半島等最容易發生火山地震。

三、沖擊地震

這種地震,因山崩、滑坡等原因引起,或因碳酸鹽岩地區岩層受地下水長期溶蝕形成許多地下溶洞,洞頂塌落引起。後者又稱塌陷地震。本類地震為數很少,約佔地震總數的3%。震源很淺,影響范圍小,震級也不大。1935年廣西百壽縣曾發生塌陷地震,崩塌面積約4萬m2,地面崩落成深潭,聲聞數十里,附近屋瓦震動。又如,1972年3月在山西大同西部煤礦采空區,大面積頂板塌落引起了地震,其最大震級為3.4級,震中區建築物有輕微破壞。

四、水庫地震

有些地方原來沒有或很少發生地震,後來由於修了水庫,經常發生地震,稱為水庫地震。說明這種地震與水的作用有關,當然也與一定的構造和地層條件有關,而水的作用只是一種誘發因素。如廣東河源新豐江水庫,自1959年蓄水後,在庫區周圍地震頻度逐漸增加,於1962年3月19日發生了一次6.4級地震,震中烈度達到8度,是已知最大水庫地震之一。截至1972年,該區共記錄了近26萬次地震(圖8-4)。又如,著名的埃及阿斯旺水庫,壩高110m,庫容達165億m3,1960年正式開工,1964年截流蓄水,1968年正式投入運行。此地區在建庫前歷史上無地震,從1980年起出現小震、微震,於1981年11月在壩址西南60km庫區發生了5.6級地震;於1982年同一地點又發生了5級和4.6級地震。
此外,因深井注水、地下抽水等也可觸發地震。如美國科羅拉多州有一座落基山軍工廠,為處理廢水鑿了一口3614m的深井,用高壓注水於地下,於1962年發生頻繁的地震。以後停止注水,地震活動減弱;恢復注水,地震又有所增加。
上述地震,特別是水庫地震的成因引起人們極大關注。一般認為,在一定的有利於發震的地質構造條件(如有活動斷層、密集或交叉的斷裂存在,或在升降差異運動的過渡部位等)下,水庫蓄水可誘發地震。除去人為因素誘發地震外,某些自然因素如太陽黑子活動期,陰歷的朔、望期等,也容易誘發地震。各種觸發機理正有待於人們深入研究。

火山和地震產生原因

地球表面有一層很厚很厚的地殼,平常岩漿被地殼緊緊地包在里邊。地球內部的溫度特別高,岩漿在那裡邊流來流去,總想找個地方竄到外面來。有些地方地殼運動比較強烈,地殼又比較薄弱,這些地方受到壓力的時候,岩漿就從這里沖出來了。這樣,就發生了火山爆發。活火山、死火山這是指火山活動的情況。有些火山爆發了一次後一直不爆發,這些火山就成了死活山。

人工地震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動;在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以及大水庫蓄水後增加了地殼的壓力,有時也會誘發地震。

地震波發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將震源深度小於70公里的叫淺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於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壞性地震一般是淺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為12公里。
地幔物質的熱對流。是由地球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能量所驅動的。是地球內部能量釋放的外部表現。內部能量釋放主要有一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塊運動,地質構造。地震是其中之一。
〔1〕在地球內部有震源,震源向外釋放能量(地震波)從而引起一定范圍內的振動.
〔2〕其它地質災害或自然災害,也可以間接誘發地震.
地幔物質的熱對流。是由地球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能量所驅動的。是地球內部能量釋放的外部表現。內部能量釋放主要有一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塊運動,地質構造。地震是其中之一。

而降水,風,洋流,河流等地表過程都是由地球外部能量即太陽所驅動。

地震發生的原因為何?

地震可分為自然地震與人工地震 (例如:核爆) 。一般所稱之地震為自然地震,依其發生之原因又可分為, (1)構造性地震(2)火山地震(3)沖擊性地震 (例如,隕石撞擊) 。其中又以板塊運動所造成的地殼變動 (構造性地震) 為主 。
由於地球內有一種推動岩層的應力,當應力大於岩層所能承受的強度時,岩層會發生錯動 (dislocation),而這種錯動會突然釋放巨大的能量,並產生一種彈性波 (elastic waves) ,我們稱之為地震波 ( seismic waves) ,當它到達地表時,引起大地的震盪,這就是地震。

『肆』 板塊的移動與地貌有什麼關系

板塊相對移動包括大陸板塊之間碰撞,大陸板塊與大洋板塊碰撞以及板塊張版裂有三種情況。
1、板權塊張裂區在大洋中:板塊張裂後岩漿沿著裂縫湧出形成海嶺即大洋中脊。如大西洋中脊、太平洋中脊。
板塊張裂區在大陸中:板塊張裂後形成裂谷、海洋。如東非大裂谷、紅海。
2、大陸板塊之間碰撞後一個板塊插入另一個板塊底部使其隆起形成高大山脈或高原。如阿爾卑斯山脈、青藏高原。
3、大陸板塊與大洋板塊碰撞時,大洋板塊插入大陸板塊底部使其隆起形成高大山脈或島弧同時在大陸板塊外沿形成海溝。如安第斯山脈、太平洋西部的一系列島弧、馬里亞納海溝。

『伍』 地震帶的分布與板塊構造有何關系為什麼

地震帶就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帶。地球上主要有三處地震帶。地震帶皆位於板塊交界內處。容在地震帶內震中密集,在帶外地震的分布零散。地震帶常與一定的地震構造相聯系。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帶: 環太平洋地震帶分布在太平洋周圍,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從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日本列島南下至我國台灣省,再經菲律賓群島轉向東南,直到紐西蘭。這里是全球分布最廣、地震最多的地震帶,所釋放的能量約佔全球的四分之三。 歐亞地震帶從地中海向東,一支經中亞至喜馬拉雅山,然後向南經我國橫斷山脈,過緬甸,呈弧形轉向東,至印度尼西亞。另一支從中亞向東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較零散。 海嶺地震帶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嶺地區(海底山脈)。

地震帶內的地震活動在時間分布上是不均勻的,顯著活動和相對平靜交替存在,一定時期後又重復出現。各地震帶的重復期從幾十年到幾百年,甚至千年以上。

『陸』 東亞地區位於哪些板塊交界處容易出現那些地質災害對人類社會產生哪些影響

東亞地區位於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容易出現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對人類社會產生影響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

『柒』 板塊運動與地質災害的問題

板塊運動與地質災害的問題

1.構造地震;
2.火山噴發!

『捌』 板塊構造與地質災害,火山活動,地震災害的關系

大陸飄移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表層的岩石圈並不是整回體一塊答的,而是由多個板塊拼和而成的。全球有6大板塊,它們處於不同的運動狀態中,使海洋與陸地的相對位置不斷變化。 一般來說,板塊的內部比較穩定,而板塊邊緣地殼運動比較活躍,通常表現為張裂拉伸、俯沖碰撞、斷裂錯動等,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全球有兩大火山地震帶,即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地區眼上百分之九十五的大地震都發生在這兩帶內。

『玖』  挽近時期板塊運動與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在空間和時間域內的分布和活動,主要受控於自然環境條件,包括地質環境、地形環境和氣候環境;而地質環境則是最基本的,是地質災害形成的物質基礎。考察我國地質災害的活動,與挽近時期的構造活動關系十分密切,它對西氣東輸管道工程建設用地區地質災害發育在宏觀上起到制約作用。下面將從板塊構造觀點討論一下挽近時期以來中國大陸附近大陸與大洋各板塊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對我國地形和氣候環境的影響,並制約地質災害發育的情況。

一、板塊活動及其對地形、氣候的影響

(一)板塊活動特點

波瀾壯闊的燕山運動,結束了華北地塊與揚子地塊間長期構造分異的「南北對峙」局面。白堊紀末期,印度板塊自南南西方向推移過來,在始新世晚期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並楔入到歐亞大陸板塊之下,特提斯海關閉。此後,印度板塊仍以5mm/a的速度向北北東方向推進。在近南北向強大擠壓應力作用下,激發了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地殼不斷隆起,形成了青藏高原地塊及一系列向北東方向突出的以北西西走向為主的弧形褶皺構造和深斷裂帶,青藏高原地塊地殼的厚度最大達70km。與此同時,在中國大陸東部的太平洋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則分別從北東東和南東方向向歐亞大陸板塊之下俯沖,導致處於太平洋俯沖帶內側的華北地塊地幔物質上涌,擠入地殼使之受拉變薄,引張陷落而形成裂谷、盆地和平原,地殼減薄至30~35km。這樣就使得挽近時期以來中國大陸構造格架處於「東西對峙」的局面。

古中國地塊原被海洋所包圍,古生代末期中國地塊與西伯利亞地塊碰撞,中亞—蒙古大洋關閉,導致歐亞古陸形成。中國地塊挾持於印度、太平洋和菲律賓海三個板塊之間,北面又盤踞著巨大而堅硬的西伯利亞地塊,這種獨特的構造位置,使它成為現代板內構造活動最強烈的地域。

我國大陸現代構造應力場空間分布具有明顯的分帶現象(圖4-1)。西部的青藏高原為潛在逆斷型,最大主應力σ1總體近南北向,存在著巨大的大致呈東西走向的逆沖及逆掩型活動斷層。中部的青藏高原東緣和東北緣斜坡主要為潛在走滑型,最大主應力σ1的方向變化較大,南北向構造帶中巨大的活動斷層走向,由南往北的近南北向經北北西向、北西向,而逐漸轉為近東西向甚至北東東向,且左旋走滑型的較發育,現代構造活動強烈。而東部賀蘭山、六盤山以東和秦嶺以北地區,屬潛在正斷型和張剪走滑型,區內活動正斷層和裂谷型斷陷盆地很發育,它們的方向為北東、北北東向。其典型構造是太行山東緣斷裂、郯廬斷裂和汾渭地塹。上述不同地域的活斷層,都有過發生強烈地震的歷史。而在遠離板塊接縫帶的鄂爾多斯高原和四川盆地,則是我國大陸地殼最穩定的地塊。

(二)板塊活動對地形的影響

由於板塊的相互作用,使我國形成了西高東低台階狀地形格局,可明顯地劃分出三個階梯。最高一級台階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m以上;第二級台階為青藏高原以北和以東的塔里木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海拔一般1000~2000m;第三級台階以松遼平原、黃淮海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和低山、丘陵為主,海拔平原區200m以下,低山、丘陵區一般也不超過1000m。第二、第三級台階間為呈北北東向高聳的山脈,如大興安嶺、太行山等。

圖4-1中國大陸及鄰近地區現代構造應力狀態

1.強烈擠壓區;2.中等擠壓區;3.張應力區;4.活動逆斷層;5.滑動走滑斷層;6.斷陷裂谷及活動正斷層;7.板塊作用方向

第二台階及其兩側的邊緣轉折地帶,地面起伏較大,尤其邊緣山地地面高差懸殊,谷坡陡峻,往往是地質災害的易發區或危險區。

(三)板塊活動對氣候的影響

青藏高原的崛起,對我國氣候的影響極大。在上新世時期,青藏地塊海拔僅1000m左右,屬濕熱亞熱帶環境。但自早更新世以來青藏地塊急劇隆起,喜馬拉雅山、昆侖山等巨大山體上升到4000m以上,高空西南風環流被阻隔,高原氣候向干寒發展,逐漸形成了西伯利亞高壓。

青藏高原崛起後大氣環流形勢改變,中國大陸季候風盛行,氣溫和降水量的地區性和季節性變化都極大。冬季盛行西北風,寒冷乾燥,南北溫差很大;而夏季全國普遍高溫多雨,降水集中,多災害性暴雨天氣。在西北和內蒙古廣大地域內,氣候十分乾燥,土地沙化嚴重,揚沙和沙塵暴天氣頻發。

二、板塊活動對地質災害的制約作用

挽近時期的板塊活動,導致我國地質、地形和氣候環境都發生了極大變化,對地質災害成生和發展的制約作用十分明顯,主要體現了地質災害的區域性分布規律。現分析一下西氣東輸管道工程經過地段地質災害的區域性分布特點。

綜合管線經過地段的地質、地形和氣候環境,地質災害的分布可明顯地劃分出西、中、東三個區段。

西區段地理位置包括新疆、甘肅以及寧夏的西部。地形上處於青藏高原北部的第二台階。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風沙大,生態環境差,有些地段極為惡劣,地質上跨越了塔里木地台、天山地槽系和祁連地槽系3個一級大地構造單元;受印度板塊推擠所產生的強大構造應力,使本區段地震活動頻繁而強烈。本區段外動力地質災害以乾旱氣候制約的風蝕沙埋、鹽漬土腐蝕和鹽脹為主;此外,雨汛期突發的泥石流和洪水沖蝕災害亦致災較嚴重。

中區段地理位置包括寧夏東部和陝西、山西以及河南的西隅。地形上處於第二台階的東部。屬溫帶大陸性半乾旱季風氣候。地質上屬華北准地台中、西部的鄂爾多斯台坳和山西斷隆;受太平洋板塊俯沖作用而產生的汾渭地塹為大陸裂谷系,除地震活動較強外,本區段大部分地殼穩定性較好。制約本區段地質災害成生的主要因素有:①更新世堆積的風成黃土厚度大,尤其是地面廣布的Q3濕陷性黃土工程性質較差;②氣候較乾旱,生態環境脆弱,雨汛期集中降水,雨強較大;③地形上處於第二、第三兩台階的過渡地帶,起伏變化大,溝壑縱橫;④蘊藏的煤炭資源十分豐富,大量開采。因此本區段主要的地質災害以崩塌、滑坡、泥石流和洪水沖蝕等山地災害為主;此外,黃土濕陷和潛蝕、采空塌陷也是本區段突出的地質災害類型,也有風蝕沙埋、鹽漬土腐蝕和鹽脹的乾旱氣候環境災害。本區段是西氣東輸管道工程建設用地區地質災害最集中,危險性最大的區段。

東區段地理位置包括河南、安徽、江蘇和上海。地形上處於第三台階,地勢低平,屬溫帶半乾旱、半濕潤季風氣候和亞熱帶濕潤季風(海洋性)氣候。地質上屬華北准地台的豫皖坳陷和揚子准地台的下揚子台褶帶;受太平洋板塊俯沖作用地殼引張陷落,總體上穩定性好,西氣東輸建設用地區附近地震活動水平較低。由於本區段人口稠密,工農業經濟發達,對地質環境的干擾破壞在有些地段很強烈,主要是抽汲地下水和采礦。本區段地質災害以緩變型的地面變形災害為主,主要災種有地面沉降、地裂縫和采空塌陷。此外,膨脹土脹縮變形災害也應關注。

以下將分節討論三個區段地質災害的類型、分布、形成條件和危害情況。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