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工程地質學基礎識圖題

工程地質學基礎識圖題

發布時間: 2021-03-02 11:29:57

工程地質學基礎有哪些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基礎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水文地質學、工程地質學、地質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具有從事資源地質勘查的初步能力和解決常見地質工程問題的基本能力,能在資源勘查、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管理等領域從事資源勘查與評價、管理、各類工程建設地質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在學習數學、物理、化學、外語、計算機的墓礎上,主要學習基礎地質、礦產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應用地球物理、應用地球化學、地質工程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掌握運用現代地質學理論和先進科技手段,進行資源地質工作及解決與各類工程建設有關的地質工程問題的基本能力,並具有合理利用與保護自然地質環境的初步能力。本專業在培養方向上可以在礦產資源勘查、礦產資源評價與管理、勘察技術與工程等方面有所側重。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區域地質調查、礦產資源普查勘探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工程勘察、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學勘探的常用技術和測試方法,掌握常見地質工程問題的分析方法;
3.具有對區域地質、礦床地質、成礦地質條件、礦產分布規律等進行綜合分析及礦產資源評價、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鑽探工程、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學勘探等現代勘探方法的選擇、設計、施工、數據處理以及成果地質解釋和運用的初步能力,具有解決工程建設中各種地質問題的初步能力,具有對環境地質作出評價和規劃的初步能力;
4.熟悉地質資源、環境、工程建設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的理論前沿及技術發展動態;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和一定的實際工作能力。
主幹學科: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主要課程:基礎地質學、礦產地質學、水文地質學、工程地質學、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學勘探、鑽掘工程學、基礎工程施工、環境地質學、地質工程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認識實習、地質填圖實習、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設汁,一般安排34周。
主要專業實驗:礦物、岩石、化石鑒定實驗、岩士測試實驗、鑽探實驗、物探實驗、水文地質實驗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相近專業:資源勘查工程、勘察技術與工程。

⑵ 工程地質

褶皺上來說是個背斜,斷層應是個東西走向的正斷層,根據褶皺軸向與斷層面走向的關系來說,是個縱斷層。 看出來的就這些,不知對您是否有幫助?

⑶ 實習一 地質圖的基本知識及讀水平岩層地質圖

一、實習目的

明確地質圖的概念,了解地質圖的圖式規格和閱讀地質圖的一般步驟、方法。

二、實習要求

掌握水平岩層在地質圖上的表現特徵,以及水平岩層的編制原理並作地質剖面圖。

三、實習內容

(一) 地質圖的概念及圖式規格

正式出版的地質圖應該包含 4 部分的內容: 地質圖(主圖) 、比例尺、圖例及地質剖面圖(圖1) 。有些正式出版的地質圖和正式報告中也常附上綜合地層柱狀圖。

1. 地質圖(主圖)

地質圖是用規定的符號、色譜和花紋將地殼某部分的地質體 (如地層、岩體、地質構造單元、礦床等) 和地質現象按一定比例概括地投影到平面圖上 (地形圖上) ,反映出該地區各地質體和地質的形態、產狀、規模、時代及其分布和相互關系的一種圖件。除反映一個地區的地層、岩石和地質構造的普通地質圖外,還有按工作性質和任務要求測繪內容不同的專門地質圖,如構造地質圖、礦產圖、礦區地質圖、水文地質圖、工程地質圖和第四紀地質圖等。

一幅正規的地質圖應該有圖名、比例尺、圖例和責任表(包括編圖單位或人員、編圖日期及資料來源等) 。

圖名表明圖幅所在地區和圖的類型。一般採用圖區內主要城鎮、居民點或主要山嶺、河流等命名。如果比例尺較大、圖幅面積小,地名小不為眾人所知或同名多時,則在地名上要寫上所屬的省 (區) 、市或縣名,如 《北京市門頭溝區地質圖》、《四川省江油縣馬角壩地質圖》。圖名一般位於圖幅上端正中。

2. 比例尺

比例尺又稱縮尺,用以表明圖幅反映實際地質情況的詳細程度。地質圖的比例尺與地形圖或地圖的比例尺一樣,有數字比例尺和線條比例尺。比例尺一般注於圖框外上方圖名之下或下方正中位置。

圖1 地質圖格式

3. 圖例

圖例是一張地質圖不可缺少的部分。不同類型的地質圖各有其表示地質內容的圖例。普通地質圖的圖例是用各種規定的顏色和符號來表明地層、岩體的時代和性質。圖例通常是放在圖框外的右邊或下邊,也可放在圖框內足夠安排圖的空白處。圖例要按一定順序排列,一般按地層、岩石和構造的順序排列,並在它們前面寫上 「圖例」二字。

地層圖例的安排是從上到下由新到老; 如放在圖的下方,一般是由左向右從新到老排列。圖例都畫成大小適當的長方形格子排成整齊的行列,長方形格子長寬比為 3∶2 (一般長為 1. 2 cm,寬為 0. 8 cm) 。方格內的顏色和符號與地質圖上同層位的顏色和符號相同,並在方格外適當位置註明地層時代和主要岩性。已確定時代的噴出岩、變質岩要按其時代排列在地質圖例相應位置上。岩漿岩體圖例放在地層圖例之後,已確定時代的岩體可按新老排列,時代未定的岩體按酸性到基性順序排列。

構造符號的圖例放在地層、岩石圖例之後,一般排列順序是: 地質界線、褶皺軸跡(只在構造圖中才有) 、斷層、節理以及層理、劈理、片理、流線、流面和線理產狀要素,除斷層線用紅色線外,其餘都用黑色線。地層界線、斷層是實測的還是推斷的,圖例與圖內一樣,應有所區別。

凡圖內表示出的地層、岩石、構造及其他地質符號應無遺漏地有圖例,圖內沒有就不能列入圖例。地形圖的圖例一般不標注在地質圖上。

在小比例尺圖上要畫上經緯度以表明其地理位置。如果地質圖是地形圖國際地圖分幅中的一幅,則應與該地形圖一樣用其圖名和分幅圖號。

4. 地質剖面圖

正規地質圖常附有一幅或幾幅切過圖區主要構造的剖面圖。剖面圖也有一定的規定格式。

剖面圖如單獨繪時,則要標明剖面圖圖名,通常是以剖面所在地區地名及所經過的主要地名 (如山峰、河流、城鎮和居民點) 作為圖名,如 《周口店 (指圖幅所在地區) 官邸-大礫岩山地質剖面圖》。如果是圖切剖面,並附在地質圖下面,則只以剖面標號表示,如 I-I'地質剖面圖或 A-A'地質剖面圖。

剖面在地質圖上用一條細線標出兩端註上剖面代號,如 I-I'、A-A'等。有時為了避免細線切割主圖的地質內容,只在圖上畫出細線的兩端。

剖面圖的比例尺應與地質圖的比例尺一致,如剖面圖附在地質圖的下方,可不再註明水平比例尺,但垂直比例尺應表示在剖面兩端豎立的直線上,垂直比例尺下邊可以選比本區最低點更低的某一標高 (可選至 0 以下) 水平線作基線,然後以基線為起點在豎直線上註明高程數。如剖面圖垂直比例尺放大,則應註明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剖面圖兩端的同一高度上必須註明剖面方向 (用方位角表示) 。剖面所經過的山嶺、河流、城鎮等地名應標注在剖面上相應位置。為醒目美觀,最好把方向、地名排在同一水平位置上。

剖面圖的放置一般南端在右邊,北端在左邊,東右、西左,南西和北西在左邊,北東和南東端在右邊。

剖面圖與地質圖所用的地層符號、色譜應該一致。如剖面圖與地質圖在一幅圖上,則地層圖例可以省去。

剖面圖內一般不要留有空白。地下的地層分布、構造形態應該根據該處地層厚度、層序、構造特徵適當推斷繪出,但不宜推斷過深,一般只推斷離剖面線上最低點往下 1 cm。

5. 地層柱狀圖

正式的地質圖或地質報告中常附有工作區的地層綜合柱狀圖。地層柱狀圖可以附在地質圖的左邊,也可以繪成單獨一幅圖。比例尺可根據反映地層詳細程度的要求和地層總厚度而定。圖名書寫於圖的上方,一般標為 《× × 地區綜合地層柱狀圖》。

綜合地層柱狀圖是按工作區所有出露地層的新老疊置關系恢復成水平狀態切出的一個具代表性的柱子。在柱子中表示出各地層單位或層位的厚度、時代及地層系統和接觸關系等。一般只繪地層 (包括噴出岩) ,不繪侵入體。有時也將侵入體按其時代與圍岩接觸關系繪在柱狀圖里。用岩石花紋表示的地層岩性柱子的寬度,可根據所繪柱狀圖的長度而定,使之寬窄適度,美觀大方,一般以 2~4 cm 為宜。

(二) 閱讀地質圖的一般步驟和方法

讀地質圖首先要看圖名、比例尺和圖例。從圖名和圖幅代號、經緯度,了解圖幅的地理位置和圖的類型; 從比例尺可以了解圖上線段的長度和面積大小,並可反映地質體大小及詳略程度; 圖幅編繪出版年月和資料來源,便於查明工作區研究史。

熟悉圖例是讀圖的基礎。首先要熟悉圖幅所使用的各種地質符號,從圖例可以了解圖區出露的地層及其時代、順序,地層間有無間斷,以及岩石類型、時代等。讀圖例時,最好與圖幅地區的綜合地層柱狀圖結合起來讀,了解地層時代順序和它們之間的接觸關系(整合與不整合) 。

在閱讀地質內容之前應先分析一下圖區的地形特徵。在比例尺較大 (如大於 1∶5000)的地形地質圖上,從等高線形態和水系可了解地形特點。在中小比例尺 (1∶10000~1∶50000) 地質圖上,一般無等高線,可根據水系分布、山峰標高的分布變化,認識地形的特點。

一幅地質圖反映了該地區各方面的地質情況。讀圖時一般要分析地層時代、層序和岩石類型、性質和岩層、岩體的產狀、分布及其相互關系。對於分析地質構造方面主要是褶皺的形態特徵、空間分布、組合和形成時代; 斷裂構造的類型、規模、空間組合、分布和形成時代及其先後順序; 岩漿岩體產狀和原生、次生構造以及變質岩區所表現的構造特徵等。讀圖分析時可以邊閱讀,邊記錄,邊繪示意剖面圖或構造綱要圖。有關各種構造形態的具體分析方法,將在下面實習中分別介紹和練習。

圖2 水平岩層出露特徵

圖3 水平岩層地質圖讀圖練習(等高線單位為 m)

(三) 讀水平岩層地質圖

水平岩層在地面和地形地質圖上的特徵是地質界線與地形等高線平行或重合; 在溝谷處界線呈 「尖牙」狀,其尖端指向上游; 在孤立的山丘上,界線呈封閉的曲線 (圖2B) 。在岩層未發生倒轉的情況下,老岩層出露在地形的低處,新岩層分布在高處。岩層露頭寬度取決於岩層厚度和地面坡度,當地面坡度一致時,岩層厚度大者,露頭寬度就寬 (圖2A) ; 當厚度相同時,坡度陡處,露頭寬度窄; 在陡崖處,水平岩層頂、底界線投影重合成一線,造成地質圖上岩層發生 「尖滅」的假象。

四、作業

在圖3 中,圖區西北部已經給出一些岩層露頭,可以看出岩層為水平岩層,並且其出露界線與等高線平行。填出圖區全部的地質界線,並畫一條 A-B 的地質剖面圖。計算每個不同岩層的厚度。

⑷ 如何識讀工程勘探地質圖

孔的布置有編號,你看清楚。後面有每個孔的詳圖,包括孔的深度,孔頂標高,每個岩層的厚度以及岩層判別。那個小應變圖,反應的波段表示每種岩層的波段,最後勘測圖有個總的建議和判別,以及推薦的持力層等,按照他的總結也能大概知道土層情況!謝謝!

⑸ 工程地質識圖題

1.丘陵地貌
2.D1、D2、D3、C1、C2、C3
3.向斜
4.平移斷層傾向南西,傾角38度
5.岩層傾向北西,傾角55-58度
知道就這么多

⑹ (9分)讀下面的兩幅地質剖面圖,分析下列問題。 (1)根據甲圖信息判斷,該區域岩石屬於三大類岩石中的


(1)沉積(1分)岩層中含有化石和具有層理 (1分)
(2)該地區形成B岩層時,地點3隆起,未曾接受B岩層沉積物;地點3原先接受了B岩層沉積物,後因地殼上升被侵蝕了(任答一種,給1分)
(3)A(1分)根據岩層新老關系,判斷A處為向斜,岩層不缺失,B處含煤岩層被侵蝕(1分)
(4)東西走向(1分)B(1分)從工程安全性、穩定性、地下水運動等方面考慮,B處(背斜)地下修建較適宜.背斜處岩層向上拱起,重力作用點在兩側,上部岩層重力不會對隧道安全、穩定產生威脅;同時背斜有利地下水沿岩層兩翼向下滲流,不會在隧道內積存。(2分)

⑺ 地質工程學基礎理論

隨著人類對地球空間利用的不斷擴大,工程規模不斷增大,在工程建築中出現了一類新的工程類型,即地質工程。在國內外這一類型工程迅猛地發展,類型之多,規模之大令人吃驚。日本的青涵海底隧道,英吉利海峽的海底隧道,中國的秦嶺隧道,都是夢想變成現實的驚人之作。在國內外已有不少科技工作者提出了地質工程命題,並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論述。在今天的中國,地質工程已經不是一個概念,而已經變成了實際,已經變成了一個行業,一個學科。

隨著地質工程的深入開展,人們對地質工程的認識愈來愈深,對地質工程性質的認識愈來愈清楚,對地質工程給出了明確的定義。狹義的地質工程的定義是:以地質體做建築材料,以地質體做建築結構,以地質環境做建築環境建築起來的一種特殊工程謂地質工程;廣義的地質工程定義是大地改造工程或者地質環境改造工程。都江堰從寶瓶口劈山築渠引水灌溉1000多萬畝成都平原耕地、保衛蘭銀鐵路的沙波頭固沙工程都是典型的大地改造工程;長江三峽鏈子崖危岩體防治也是一種大規模的大地改造工程。改造地質環境,改造大地面貌,是一種廣義的地質工程。大量實踐經驗證明,地質工程的建築必須以地質為基礎,一刻也離不開對地質條件及地質環境的認識,如果離開了對地質的認識就會造成失誤。采礦工程是一種典型的地質工程,這項工程不僅要保證礦山開采安全,提高采礦的經濟效益,也要保證環境不遭到破壞。可是由於采礦界對這項地質工程的特點認識不夠,只顧采礦,不顧及對地質環境的保護,因而使采礦引起的地質災害經常發生,鹽池河山崩和烏江雞冠嶺山崩就是由此引起的。

實踐教育著人們,提高著人們的認識,人們經過總結,逐漸地認識到建築地質工程的規律,概括上升成為地質工程建築的理論。理論的作用可以指導人們思考分析問題,沒有理論指導的行動是盲目的行動,盲目的行動是要失敗的,沒有理論的知識領域,構不成學科。每一個人的思維活動都是在一定理論指導下進行的,不是在正確的理論指導下進行,就是在錯誤的理論指導下進行,不同理論導致不同的結果,這就是理論的重要性。

地質工程學現在有沒有自己的理論呢?如果沒有自己的理論那就沒有它特殊的地方了,也就形成不了學科。經過十多年來的地質工程實踐和40 年來的工作經驗,著者認為已經建立起了地質工程學的基礎理論。一般來說,地質工程理論是由地質和工程兩個方面的理論構成的。實踐經驗表明,地質工程建設中發生問題主要是在地質工程設計和施工中由於對地質條件不重視或認識不清造成的。歸根結底地說,對地質工程建設成敗起控製作用的是地質因素。據此,著者認為:地.質.工.程.學.的.基.本.原.理.是.地.質.控.制.論.。地質控制論的作用表現在3個方面:①是指導工程地質勘察、地質工程設計和施工的基本理論;②是指導地質工程施工的施工地質超前預報理論;③是指導地質災害防治的地質體改造理論。地質控制論對基岩地區是很明顯的,對土體也照樣是適用的。它包括對地質環境的控制,也包括對岩體結構和土體結構的控制,對岩體力學的控製作用,對土體力學的控製作用。

地質超前預報問題在地質工程工作里非常重要,再好的再精的地面測繪和鑽探結果也搞不清掌子面前方的真實的地質情況。我們在軍都山隧道施工中作過統計,1∶2000的地面地質勘探獲得的結構面,僅僅相當於地下開挖揭露出來的9%~10%。結構面在地下變化錯綜復雜,地質超前預報對地質工程施工十分重要。

地質超前預報是一項具體技術。地質超前預報包括地質條件超前預報、成災可能性預報和地質災害防治方案預報3個部分,這3個部分的基礎都是地質。目前,一般施工單位對地質超前預報還不太認識,做得也不多,但是做與不做大不一樣,做了效果很顯著。

還可以舉一個如著者曾指導過在黃土中建大型豎井工程的實例。豎井直徑達25m,建設單位邀請著者給他們當顧問。著者明確提出,這是一個地質工程,不管怎麼設計,怎麼施工,有一條必須遵守,這就是必須了解地質情況,而地質情況僅根據勘察結果不行,在施工過程中要進行地質超前預報。勘察時提出地面18m以下有一層厚層的砂卵石夾層,砂卵石層以下都含地下水。著者的經驗是西北黃土中18m以下都位於地下水裡是不多見的,故表示懷疑,建議在施工過程中做超前預報。具體的辦法是在已經挖成的井底超前挖一個2m深的探坑,進行超前探測,探明情況。如果井下地質情況和設計時判斷的情況一樣,就按原設計繼續施工;如果不一樣那就修改設計。他們照做了,挖到18m左右出現了砂卵石層,但是沒有像原先認為的那樣厚3m,只有80~100cm,這一層強行通過了。下面部分有沒有水?開挖結果沒有水,但是節理十分發育,這是預先估計到的,老黃土裡面有節理,這是西北黃土的普遍規律。但是向下挖時,沿著黃土節理面出現掉塊兒現象。他們認為是塌方,急忙把著者找到現場,著者看後,告訴他們這不是塌方,而是黃土中節理切割局部掉塊。建議採取短進尺,快支護措施解決。一次進尺80~100cm,及時封閉,暴露面大了,時間長了不行,就容易掉塊。為了縮短暴露時間,建議把井壁劃分為1/4或1/8,分段開挖,挖一段掛網噴射混凝土封閉一段。他們按這個方法做了,結果順利通過。裡面有沒有水呢?節理面內有吸附水,有時往外滲,水量很小。這個例子很好地說明在土體里施工也要實行地質超前預報。

地質體改造及保護,一般叫加固或支護,著者認為叫地質體改造好。這里有一個概念問題。目前在地下工程中防治岩體失穩的措施叫支護。支護是對著岩體失穩後作用於支護上的荷載而言,其基本概念是荷載支護體系。許多施工中,不管土體和岩體的好壞,都認為要產生塌落,塌落下來的地質體壓到襯砌上,為此而採取支護。實踐表明,大部分工程襯砌後面常常是空的,根本沒有支護上,有的根本不需要支護。這樣做的結果,有的是虛設,有的是有潛在危險的。因為現在沒有支護上,時間長了,有的地方塌了,形成了偏壓,隧道襯砌最怕偏壓。支護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有許多問題。著者提出地質體改造概念主要的出發點是認為地質體自身存在有自穩能力。對地質工程來說它可能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不能滿足地質工程穩定性的要求,可以對其薄弱部分進行改造,使之滿足地質工程穩定性的要求。如果是地質材料強度不足,可以利用灌漿的辦法對地質體進行加固。如果是節理裂隙發育,岩體的完整性差,可以採取錨固的辦法將結構體串起來或採用灌漿的辦法將結構面粘結起來,增加其完整性,提高岩體強度。如果屬於應力差太大,σ3太小,可以採用預應力錨索或支護的辦法提高σ3,減小應力差,提高地質工程穩定性。這是對症下葯的辦法。哪兒出問題了就解決哪兒的問題,是材料強度不足就解決材料問題;是結構薄弱就解決結構問題;是環境條件問題就解決環境條件;如屬於地下水的問題則可以採取疏乾地下水或封堵地下水的辦法解決問題;屬於地應力就解決地應力問題。對建築基坑工程問題,為了保證基坑穩定性,目前都是採用按土壓力計算來加一個抵抗,採用擋牆或護坡樁支擋來做。這個做法是不確切的。最好的方案是採取合適措施維持基坑開挖前的地質環境條件。

1992年著者在北京黃寺做了一個基坑工程。這個基坑距已建成的12層樓房的8m處。地基土是淤泥,建築方擔心基坑開挖時,老樓會遭到破壞,要求保護老樓。我們採取的辦法是保持老樓現在的地質體賦存環境條件,讓老樓地基內的地下水盡量少改變,盡量慢改變,使老樓地基均勻沉降,就不會出現導致老樓破壞的差異變形。為此我們提出一方面在新樓與老樓之間作一道帷幕灌漿防滲,使地下水位盡量慢的變動;另一方面是地應力,開挖卸掉了側壓力,從而使地基土向基坑方向變形。一般的基坑支護是防止基坑壁的土體產生破壞。這里的問題不僅是不允許產生破壞,而且不允許產生過大的變形。根據這一要求我們設計了採用護坡樁控制老樓地基內的應力狀態,實際上完全保持是不可能的,設計的目標是讓樁端的變形不超過老樓允許的傾斜變形。為此,護坡樁直徑取800mm,間距1.8m,樁長22.5m,樁頂設有聯梁並在聯樑上加有拉索。在施工過程中進行了監測,開挖以後,樁頂變形15cm,基坑深已經達到9.5m,基本達到了設計的要求。所以說,對基坑支護不能簡單的根據土壓力計算,要根據工程工作目的要求來設計。地質工程設計要根據防止產生工程地質災害的要求對地質體進行改造的目的進行設計。也就是根據地質體的成分、地質體結構、地質體的賦存環境條件,來滿足地質工程穩定的要求對地質體進行改造來設計。在黃寺那個工程,因為土質為淤泥,為了增加它的強度,還在護樓樁後面進行了灌漿,提高淤泥的強度,減小土壓力,也就是進行土質改造。採取綜合措施,保持住老樓的地質環境,保持住了老樓的安全。地質體改造的概念和過去的支護概念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最重要的則是承認不承認地質體有自穩能力。荷載支護觀點不承認地質體有自穩能力,地質體改造觀點認為地質體是有自穩能力的,而且這樣做的結果符合地質實際。我們利用這些綜合理論來對工程建設中與地質有關部分的地質工程,如邊坡、地基和地下洞室,包括地質災害防治和地質環境改造工程工作是有效的。

經過10餘年的實踐,地質工程學已經形成了它的基礎理論。這個理論不是簡單的由一個兩個定理構成的,而是一個理論體系。它包括有基本原理、應用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理論,是一個理論體系,概括起來可以稱謂地質控制論,這個理論可由圖1-1展示。

圖1-1 地質工程學基礎理論框圖

這個框圖表明,地質工程學的理論基礎是地質控制論,它有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地質工程基本原理,也就是說地質工程工作必須緊緊地依靠地質。在搞清地質條件基礎上,進行設計和施工,這個觀念必須時刻牢記。它的具體內容包括:地質構造控制論、岩體結構控制論、土體結構控制論和地質體賦存環境條件控制論。這既是地質控制論的基本內容,又是地質工程學的基本原理;它不僅有其自身的規律和技術理論,也是建立應用基礎或應用技術理論的指導理論。地質工程學應用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理論是地質工程學基礎理論的第二個層次。這里列出了7項應用基礎理論:地質環境(包括地殼穩定性)評價理論和方法、岩體質量評價理論和方法、工程地質探測和測試理論和方法、工程地質超前預報理論和方法、地質體改造理論、方法和技術、岩土體穩定性分析理論和方法、地質工程設計和施工指導理論。這是解決地質工程問題時經常用到的實用基礎理論,必須在搞清地質條件基礎上實施,如果離開了地質,必將脫離地質實際,做出錯誤結論。可能有人認為,這些提法是人所共知的,沒有什麼新鮮內容。著者認為不是這樣,實際上,在地質工程實踐中脫離地質實際的實例隨手可拾。可以說地質工程施工中出現事故的絕大部分是設計和施工脫離地質實際的結果,或者是對工程地質條件沒有搞清楚或認識不清的結果。據著者所作的粗略統計,目前在地質工程施工中由於對地質條件沒有搞清楚或認識不清,致使在施工中出現事故所延誤工期約占總工期的30%,這是一筆巨大的浪費。其原因就在於對地質工程的基礎理論沒有掌握,口頭上講是知道的,實際上是沒有真正知道或沒有真正按照去做。因此,在地質工程實踐中不認識地質控制論,由此便不重視地質條件對地質工程的控製作用,地質工程施工和設計缺乏針對性,事故層出不窮。

上面談到的基本理論和應用基礎理論並不是並列的,它們之間是有主有從的。地質構造控制論是所有理論的基礎,它對所有理論都有控製作用,是地質控制論的核心理論。它也是所有地質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地質工程理論的核心理論。

上面僅就地質工程學基本原理做了概括的論述,在此再強調一點,現有的規程、規范常常脫離地質實際,所推薦的理論往往不符合地質實際,應該牢記地質工程學的基礎理論是地質控制論。地質工程實踐中必須抓住地質控制條件,特別是上述的地質工程學基本原理的控製作用來進行工作才能奏效。地質環境評價必須抓住大地構造背景,地質構造控制理論在這里具有重要的控製作用;岩體質量評價必須抓住岩體結構、結構面的級序控製作用及地質環境賦存條件進行分析才能得到正確的結論;工程地質探測和測試必須抓住地質構造的控製作用,布置勘探網,進行測試設計才能取得符合實際的資料;工程地質超前預報必須抓住地質規律、地質體結構、地應力的地質規律、地下水的地質規律來進行才能取得成效。地質體改造及保護則更是如此,必須抓住地質體結構、地應力和地下水條件進行設計地質體改造及保護方案和選取地質改造及保護技術才能取得可靠的效果;岩土體穩定性分析必須抓住岩土體結構和岩土體賦存環境條件控製作用,正確地確定力學模型和岩土體力學參數,選取合適的分析方法,才能取得正確的結果。歸根到底一句話就是這些應用基礎理論是為地質工程服務的應用基礎理論,必須在研究清楚地質體規律基礎上才能取得為地質工程服務的積極成效。

⑻ 江湖救急,工程地質學基礎該怎麼復習

關於復習方法,這里給你一些思路:
1、章節復習,不管是那門學科都分為大的章回節和小答的課時,一般當講完一個章節的所有課時就會把整個章節串起來在系統的講一遍,作為復習,我們同樣可以這么做,因為既然是一個章節的知識,所有的課時之前一定有關聯,因此我們可以找出它們的共同之處,採用關聯記憶法把這些零碎的知識通過線串起來,更方便我們記憶。
2、糾錯整理:做題的過程中難免會做錯題目,不管你是粗心或者就是不會,都要習慣性的把這些錯題收集起來,每個科目都建立一個錯題集,當我們進行考前復習的時候,它們是重點復習對象,因此你既然錯過一次,保不準會錯第二次,只有這樣你才不會在同樣的問題上再次失分。
3、思維導圖復習:思維導圖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在記憶上可以讓你大腦里的資料系統化、圖像化,還可以幫助你思維分析問題,統籌規劃。將知識用思維導圖畫出來進行整理記憶,可以很快分析出知識的脈絡和重點,並且記得牢固。

⑼ 如何看懂地質圖與剖面圖(有例題~)

讀地質圖的步驟和方法
1.看圖名、圖幅代號、比例尺等圖名和圖幅代號可以告訴我們圖幅所在的地理位置。一幅地質圖一般是選擇圖面所包含地區中最大居民點或主要河流、主要山嶺等命名的。比例尺告訴我們縮小的程度和地質現象在圖上能夠表示出來的精確度。此外,還應注意圖的出版時間、制圖人等。
2.看圖例通過圖例可以了解制圖地區出露哪些地層及其新老順序等。圖例一般放在圖框右側,地層一般用顏色或符號表示,按自上而下由新到老的順序排列。每一圖例為長方形,左方註明地質年代,右方註明岩性,方塊中註明地層代號。岩漿岩的圖例一般在沉積岩圖例之下。構造符號放在岩石符號之下,一般順序是褶曲、斷層、節理、產狀要素等。
3.剖面線有時通過地質圖相對圖框上的兩點畫出黑色直線,兩端注有AA′或II′…等字樣,這樣的直線稱剖面線,表示沿此方向已經作了剖面圖。
4.分析圖內的地形特徵如果是大比例尺地質圖,往往帶有等高線,可以據此分析一下山脈的一般走向、分水嶺所在、最高點、最低點、相對高差等。如果是不帶等高線的小比例尺地質圖,一般只能根據水系的分布來分析地形的特點,如巨大河流的主流總是流經地勢較低的地方,支流則分布在地勢較高的地方;順流而下地勢越來越低,逆流而上越來越高;位於兩條河流中間的分水嶺地區總是比河谷地區要高,等等。了解地形特徵,可以幫助了解地層分布規律、地貌發育與地質構造的關系等。
5.分析地質內容應當按照從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的方法,首先了解圖內一般地質情況,例如:(1)地層分布情況,老地層分布在哪些部位,新地層分布在哪些部位,地層之間有無不整合現象等;(2)地質構造總的特點是什麼,如褶皺是連續的還是孤立的,斷層的規模大小,它發育在什麼地方,斷層與褶皺的關系怎樣,是與褶皺方向平行還是垂直或斜交等等;(3)火成岩分布情況,火成岩與褶皺、斷層的關系怎樣。
6.在掌握全區地質輪廓的基礎上,再對每一個局部構造進行分析:(1)開始時最好從圖中老岩層著手,逐步向外擴展,以免茫無頭緒;(2)對每一種構造形態,包括褶曲、斷層、不整合、火成岩體等逐一詳加分析。例如褶曲類型,斷層類型,各構造組合關系等。
7.把各個局部聯系起來,進一步了解整個構造的內部聯系及其發展規律,主要包括:(1)根據地層和構造分析,恢復全區的地質發展歷史;(2)地質構造與礦產分布的關系;(3)地質構造與地貌發育的關系,等等。
以上所述不過是讀圖的一般步驟和方法。至於如何具體分析某一幅地質圖和其中的每一種構造,具備基礎知識的情況,必須通過實踐來逐步掌握。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