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衛星圖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衛星圖

發布時間: 2021-03-02 11:28:07

⑴ 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地處河北省保定市,毗鄰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國道,距北京僅14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長城學院具有獨立的、設施齊全的校園和完善的學生綜合服務設施。學院實際佔地面積300餘畝,建築面積8.6萬平方米,擁有多媒體教室、計算機網路教室與機房、語音室、實驗室等現代化的教學基礎設施;配備有現代化的圖書館、學生活動室等教輔設施;建有標准塑膠體育場、籃球場等各種體育設施。
學校三百多畝,卻容納著一萬兩千多名學生,三個教學樓明顯不夠用,12層高的圖書館樓只有7、8、9三層有書,藏書50餘萬冊,這還是三個學校(長城學院、科技學院、虎振技校)共用的,周六、日還不開門。破小亂差是給每一個人的感覺,學校設施很不完備,沒有像樣的體育設備,宿舍是六人間,只給四個凳子(現在剛配成六個),電扇很小,風吹不到我的床,暖氣片的長度似乎被打了折扣,櫃子小到兩件冬天的外套就能把它填滿,宿舍兩個水管,一層樓三間公共廁所,一切似乎都和1200元的住宿費不成比例…學校教師資源不足,很多兼職教師,所以沒有雙休日,學生也就不能幹些周末兼職…
幾乎所有學生都認為受騙了,但有什麼辦法,除非退學…學校沒有大教室,所以有大活動都在操場舉行,有講座也不敢聲張,否則教室就容納不下…學校有三十餘個社團,但只有一個學術性社團,所以學術氣氛很不濃…
事實是這樣,你自己看著辦吧,但有一點,長城學院依託中國地質大學,所以特色專業還是挺強的,況且有地科類專業的學校在全國還是不多的。

⑵ 中國地質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本人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一名大四學生,在這兒想給你介紹幾位來自我們學校的名人。

第一個是歐陽自遠院士。如果你對我國的探月工程有所了解,那麼或多或少聽過他的大名。

歐陽自遠1956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也就是我們學校的前身。他是中國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中國隕石學和天體化學領域的開創者,曾推動我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指導制定了中國月球探測的近期目標和長遠規劃。他把自己的醫生獻給了祖國,作為小學弟,我非常敬佩這位前輩。

除了這幾個人,地大還有很多有名的校友,他們都秉承著「艱苦樸素 求真務實」的校訓,在各個行業發光發熱。我也為自己是一名地大人而自豪。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幫助到你~

⑶ 關於印發《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調查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

(中地大京發〔2012〕117號)

各單位、各部門:

現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調查資金管理辦法》印發給你們,請認真學習並遵照執行。

附件: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調查資金管理辦法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2年12月24日

附件: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調查資金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我校地質礦產調查評價專項資金和國土資源調查專項資金(以下統稱地質調查資金)的管理,提高地質調查資金使用效益,確保地質調查資金使用安全,根據國家相關管理辦法,結合我校實際,特製定本管理辦法。

第二條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調查院受學校委託負責地質調查項目的具體管理工作,財經處對項目資金進行會計核算。

第三條 地質調查項目視同學校的科研項目,相關資金按項目核算,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個人不得截留、擠占、挪用。

第四條 項目預算中,按照規定應當實行政府采購的相關支出,需編制政府采購預算,並按照政府采購制度有關規定執行。

項目預算一經下達,必須嚴格執行,不得自行調整。如確需調整項目預算,必須按規定程序報批。

第二章 地質調查資金的管理

第五條 地質調查資金必須全額匯入學校指定的銀行賬號,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將其匯入其他銀行賬號。

第六條 地質調查資金的管理實行項目負責人負責制。項目負責人按項目下達部門的有關管理辦法和學校的有關財務管理規定,負責編制項目經費預算,並按規定和預算使用經費。項目負責人應自覺接受有關部門及其委託機構的監督檢查,提供項目執行情況和有關資料,負責結題決算,按有關規定及時辦理地質調查項目結題及結賬手續,並對地質調查資金使用的真實性、有效性承擔經濟和法律責任。

第七條 地質調查研究院負責地質調查項目的立項、登記和合同管理、資金分配,結余資金管理;指導項目負責人編制項目經費預算,不定期檢查經費使用情況,審查項目決算;做好經費管理的其他有關工作。

第八條 財經處會同地質調查研究院制定地質調查資金管理的相關管理辦法,負責地質調查資金會計核算,監督、指導項目負責人按照項目經費預算或合同約定,以及有關財經法規在其許可權范圍內使用地質調查資金;負責編制有關決算報表,負責結余經費的核算。

第九條 審計處負責對地質調查資金的使用情況、地質調查項目經費決算進行審計。

第三章 地質調查資金的開支范圍

第十條 地質調查資金按項目核算成本費用。對地質調查項目在執行過程中所發生的所有直接費用、間接費用和管理費用進行核算,主要包括:

1.人員費:指從事項目工作人員的工資及社會保障費用,如項目工作人員所在單位基本支出由財政撥款安排,則由所在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足額支付,不得在項目經費中重復列支。在編在崗教職工依據預算按月領取項目補貼,並承擔納稅義務;長期聘用人員(包括返聘人員),根據商定的標准和簽訂的用工合同,依據預算按月發放。

2.辦公費:指購買按財務會計制度規定不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標準的日常辦公用品和專業書刊等支出。購買辦公用品的單張票據超過800元需要提供商品明細。

3.印刷費:指項目發生的報告印刷、出版、制圖費用及其他印刷支出。

4.郵電費:指項目發生的信函、包裹、貨物等物品的郵寄費及電話費(含野外衛星電話費)、電報費、傳真費、網路通訊費等。鑒於目前教師從事項目研究工作主要在野外和家庭,項目支出中可以列支家庭電話發生的與項目相關的電話費、傳真費、網路通訊費等。

5.水電暖費:指項目實施過程中發生的水費、污水處理費、電費及供暖費等。按水電暖消耗數量和實際價格結算,由學校在年底按照實際發生分攤入項目研究成本。

6.交通費:指項目實施過程中支出的各類交通工具(含畜力等)的租用費、燃料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等。對於野外租車按照《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調查研究院地質礦產調查評價項目租車管理規定》執行。對於私車公用,野外用車參照項目租車管理規定執行;市內用車與租車合並考慮,按照預算中交通費支出總額控制。

7.差旅費:指項目工作人員開展野外工作、業務調研、學術交流等所發生的住宿費、差旅費、伙食補助費、雜費等費用。項目業務調研、學術交流等出差,按照國家和學校有關規定執行,出差范圍與項目研究所涉及區域一致;對於缺少住宿費並且沒有依據的火車票等,確認屬於項目組成員的,在差旅費列支,不再發放出差補助。

8.會議費:指項目相關專題研究、學術研討、設計審查、成果驗收及組織培訓等活動而發生的會議費用。

9.專用材料和燃料費:指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耗用的原材料、專用管材、專用工具、低值易耗品、技術資料、實驗室用品、野外應急葯品及簡單醫療器具等,以及相關大型儀器設備、專用裝置等運行發生的可以單獨計量的專用燃料費等。

10.咨詢勞務費:指項目支付給單位或個人的咨詢、勞務費用,如專家咨詢費、臨時聘用人員和野外僱工費、翻譯費、評審費等。學生勞務費,以及臨時聘用人員和野外僱工費,列明個人信息、項目工作內容、時間等,經本人簽字,地質調查研究院審查屬實後列支。

11.委託業務費:指項目實施過程中委託外單位進行研究、測試、施工、加工、軟體研製等工作發生的費用。嚴格按照中地調函〔2010〕343號文件要求,技術方案中明確受託單位及工作內容、經費額度;更改委託單位,經費額度少於等於總經費10%的需報地質調查研究院同意並備案,大於10%的寫出書面申請報請項目委託單位並備案。

12.設備使用和購置費:指項目實施過程中,租賃外單位儀器設備以及購置專用儀器設備發生的費用。已由其他資金安排購置或現有儀器設備已能滿足項目工作需要,則不得在項目經費中重復列支。對於設備價格較大,多個項目可以共用的設備,可以分別預算、聯合採購、共同使用、學校監管。

13.維修費:指項目實施必須開支的固定資產(不包括交通工具)修理和維護費用,網路信息系統運行與維護費用。

14.其他費用:指項目實施和研究過程中發生除上述費用之外的其他支出,包括土地及青苗補償費、招待費、勞動保護費、人身意外傷害險、必要的出國費、不可預見費等。

第十一條 下列費用不得列入項目支出:

1.歸還貸款本息。

2.投資性支出、捐贈及贊助。

3.各種罰款、違約金、滯納金等支出。

4.與項目無關的其他支出。

第十二條 項目經費支出應控制在預算核定的額度內,按規定費用開支范圍和標准對項目進行成本核算。不得虛列、多提、多攤費用;不得擴大開支范圍,提高開支標准。

第四章 地質調查資金的差旅費報銷

第十三條 使用地質調查資金出差的人員,按教師和學生兩類標准報銷相關費用。

出差分野外出差和非野外出差兩種情形。

第十四條 野外出差指項目任務書或合同有野外工作時間或任務;工作地在縣級以下的鄉鎮、村莊或無人區、山區、極地、高原、戈壁沙漠、海上等。其他均視為非野外出差。

第十五條 野外出差補助採用定額包乾的方式,結余歸己,超支不補。

包干范圍僅限於個人或者分攤發生的住宿費、伙食補助費和公雜費,對於野外期間發生的各項檢查、驗收,與地方部門協調等發生的費用,不在包干之列。

第十六條 教師野外出差補助包干標准按工作地區分類計算:

1.一般地區野外包干標准300元/人·天。

2.高寒(西藏、青海、新疆等)、艱苦地區(寧夏、甘肅、內蒙古、雲南等)及地區調整系數大於等於1.4的其他地區,野外補助標准400元/人·天。

有分歧的地區由地質調查研究院比照地區調整系數進行確認。

第十七條 學生野外出差補助包干標准由項目負責人視具體情況在下列范圍確定:

1.一般地區野外包干標准100~300元/人·天。

2.高寒(西藏、青海、新疆等)、艱苦地區(寧夏、甘肅、內蒙古、雲南等)地區調整系數大於等於1.4的其他地區,野外包干標准100~400元/人·天。

第十八條 非野外出差的,教師伙食補助標准每人每天50元,學生伙食補助標准由項目負責人在不超過每天50元標准內自定;住宿費和公雜費在合理范圍內憑票報銷。

第十九條 交通工具的選擇,由項目負責人自定,但乘飛機的不享受途中補助,乘坐火車的不再計發應坐卧鋪而未坐卧鋪的獎勵。

往返途中夜間連續乘坐汽車超過6小時的,發給伙食補助15元,乘坐車船超過12小時的,每滿12小時加發20元補助。

第五章 其他有關報銷規定

第二十條 報銷票據時間在春節期間的,計算補助標准天數減少7天。

確有證據表明一直進行野外作業的不扣減。

第二十一條 臨時聘請、僱傭的野外工作人員,可以領取勞務、僱工費,不發放補助。

第二十二條 購置設備按學校固定資產管理辦法辦理固定資產入庫登記手續。

第二十三條 凡項目組及個人提取的人員費、勞務酬金、評審費等應按國家有關政策,依法交納個人所得稅。

第六章 地質調查資金的核算

第二十四條 資金到賬後的核算程序

1.項目負責人與地質調查研究院確認項目經費中的外協費,將扣除外協部分後的經費登本或立新本,地質調查研究院根據本辦法中資金分配比例開出地質調查資金分配表,交財經處經辦人員。

2.財經處經辦人員對地質調查資金分配表和有關單據進行審核、分配、入賬。

第二十五條 項目資金日常使用由項目負責人按國家和學校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六條 項目野外租車及外協費(包括測試、加工、設備租賃等)支出應與對方簽訂合同或協議。

第七章 地質調查資金的決算

第二十七條 地質調查項目按計劃完成後,應進行經費使用情況總結驗收。

第二十八條 項目資金結轉和結余資金按財政部有關規定處理。

第八章 相關管理部門日常費用處理

第二十九條 學校有關管理部門及人員因地質調查資金的日常管理工作發生的費用(包括工資),按成本核算原則計入地質調查資金項目中。

1.學校行政管理、後勤服務等,以及院系行政人員為項目研究提供服務發生的各項支出,由人事部門、後勤服務部門等核算出應分攤的成本,列入項目研究成本。

2.地質調查研究院作為地質調查項目的專門管理機構,其運行發生的費用主要包括新上項目前期工作、質量管理、安全管理、能力建設、成果宣傳報道,日常管理、經費核算、項目竣工決算和業務交往等相關支出,其費用根據分攤原則,攤入項目研究成本。

第九章 附則

第三十條 本管理辦法經2012年9月24日校務會議審議原則通過,自2013年1月1日起實施。上級有關部門有新的規定出台,以上級規定為准;學校原有管理辦法如與本辦法不符的,以本辦法為准。

第三十一條 本辦法由地質調查院、財經處負責組織實施並解釋。

⑷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基地班讀五年還是六年什麼時候可以轉入基地班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菁英班今年第一年招生,是武漢地大和中科院的八個研究所聯合的,官方名稱叫C2聯盟。地大為了這個菁英班專門成立了一個新的學院,叫李四光學院,教務處長楊倫親自擔任院長,師資優選全校最好的老師和中科院的優秀教授任課,學校總的來說還是比較重視的,我兒子就在這個班。分數在不同省份不一樣,大致和基地班持平,據說有些省份要比基地班高一點,我們省怎麼也要高個五、六十分才敢說有把握,我知道他們班有個孩子實考分比當地一本線高80多分。當然最好還是要有自主招生的分了,自招過了多這二十分把握性要大得多,地大這種學校雖然很不錯,但是很多人對它還是有誤區的,認同度不高,考分高了報覺得虧了,其實從科研水平、專業排名、就業形勢、畢業生薪資待遇,武漢地大的地學在全國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從高考分數角度衡量性價比非常好。廣州具體多少不清楚,您可以查一下當地近幾年基地班錄取分數參考一下,無論菁英班還是基地班招的人很少,每個省過不去三兩個人,有些省甚至就招一個學生,所以偶然性很大,前幾年的分數只能參考。補充一下基地班和菁英班的區別,除了樓上說的,還有就是菁英班學的東西要比基地班多,地質學基地班主要課程還是地質學,而菁英班有地質學、地球物理、地球化學、遙感與衛星監測等四個大的方向,到大三大四根據孩子的興趣和特長再細分,去八個不同的中科院的研究所做研究性學習。

⑸ 中國地質大學一卡通怎麼取消掛失狀態

直接去圈卡機上取消就可以了

⑹ 中國地質大學附近有家搞衛星定位的公司叫什麼名字,急

您好為您解憂:

中寰衛星導航通信公司,這家公司就在學院路上,距離中國地質專大學很近!

希望屬有用! http://www.chinanavigation.com.cn/

⑺ 中國地質大學哪些專業最值得讀

18級的地大抄小學弟來晚了!

地大的專業,當然是地質方面的專業比較強。所以我還是推薦地質類的專業!地大的地質工程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是地質學類中的王牌。

專業是校品牌專業,2007年獲得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資助,2008年與2013年獲得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資助。

⑻ 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的地球物理學怎麼樣啊

http://.zol.com.cn/question/167964786.html據我所知這個專業好像找工作會內比較困難容

⑼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的人員概況: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現有職工405人,其中研究員、正研級高級工程師30人,副研究員、高級工程師98人。
許健民董超華 蔡 斌 盧乃錳 黃 簽錢建梅 師春香 施進明 楊 軍 楊忠東張鳳英 張其松 趙立成 趙風生
許健民,正研級高級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導師,風雲二號靜止氣象衛星地面應用系統總設計師
1965年畢業於南京氣象學院。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氣象科研、業務及衛星氣象的應用服務工作。他非常重視氣象事業現代化建設中的基礎工作。
許健民院士在長期工作中,為了解決大量的氣象資料存儲難的問題,提出並實施完成了 「實時氣象資料庫」和「氣象專用程序庫」。為此,他撰寫出版了「用磁帶交換資料的技術」一書,對氣象人員使用國外資料起了積極作用;為適應我國遠程導彈試驗的氣象保障任務,他提出在常規氣象資料十分匱乏的熱帶太平洋地區利用非常規資料進行天氣分析,並在中央氣象台創建了我國熱帶天氣分析業務系統;在1987年東北大興安嶺森林火災期間,他主持了森林火災實時監測服務,及時提出並採取一系列有效的技術和服務措施,及時准確地為中央領導和公眾提供了大量有用的火情信息,為滅火做出了重要貢獻,受到國務院的表揚;1991年夏季江淮流域發生嚴重洪澇災害,他提出了用氣象衛星資料客觀有效地監測洪澇,得出了87個縣淹沒情況和受災嚴重程度的比較表,為國務院和民政部提供了准確的水情信息,受到國家防洪指揮部表揚;在風雲一號極軌氣象衛星和風雲二號靜止氣象衛星應用系統工程建設中,解決了風雲二號氣象衛星雲圖高精度定位的難題,使風雲二號氣象衛星圖像的定位精度達到了像元級,全面實現了實時、全自動、高精度,為風雲二號衛星觀測資料的應用做出了貢獻。在2001年10月召開的國際氣象衛星協調組織第29屆會議上,該項工作受到高度評價;他提出了衛星雲導風產品快速演算法和雲高度指定中區分薄卷雲和低雲的新演算法,分別受到了氣象衛星協調組織會議和國際雲導風會議的高度評價。
許健民院士被世界氣象組織聘任為衛星專家工作組成員,在促進氣象科技的國際合作與交流,擴大我國衛星氣象工作在國際上的影響做出了貢獻。在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18篇;國家級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篇;在國內重要科技刊物上發表論文11篇;撰寫出版著作2本;翻譯出版和審核出版譯著5本。
研究方向:氣象衛星產品的應用
董超華 研究員,碩士生導師,風雲三號氣象衛星地面應用系統總設計師。
1969年畢業於南京氣象學院,曾任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副主任、主任,現任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科技委主任。
主要從事衛星大氣探測遙感理論、反演方法和應用研究。曾主持國家衛星應用技術重點項目:雲對衛星原始資料質量的影響、國家「八五」台風暴雨攻關和國家「863」項目有關遙感資料處理和應用等方面的課題。在科技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主編氣象衛星業務產品釋用手冊一本,譯文十多篇。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1項,部級科技進步獎二等2項,司局級自然科學獎一等1項和科技進步獎三等1項;被國家人事部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專家」稱號,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目前承擔的項目和課題:FY-3氣象衛星地面應用系統工程建設技術負責;國防科工委民用航天重點科研項目「風雲三號(FY-3)衛星高光譜解析度紅外大氣探測儀性能指標和模擬試驗研究」等。
研究方向:氣象衛星遙感反演理論、反演方法和資料應用研究。
蔡斌,正研級高級工程師,風雲三號應用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
1970年於南京工學院無線電系。自工作以來一直從事我國衛星氣象的業務、科研技術工作。曾在北京大學、北京工學院進修,作為訪問學者曾赴美國NOAA工作。
70年代,氣象衛星、衛星遙感是國際前沿課題。急國家所需,廣泛調研,深入探索,為我國第一顆氣象衛星、衛星遙感儀器確定技術方案進行了開創性工作。提出、落實衛星技術要求,進行儀器機載飛行試驗,多次參加氣象衛星發射,提出地面系統總體方案,參加地面應用系統的總體設計和工程建設。
先後擔任極軌衛星總體室主任,FY-1衛星應用系統總體主任設計師,2001年被中國氣象局任命為氣象衛星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目前正從事我國第二代極軌氣象衛星FY-3衛星及遙感儀器的需求分析與技術評估工作;紫外、可見、紅外、微波星載儀器的定標工作;FY-3應用系統的總體設計工作。
涉及的領域和專業包括衛星總體技術、衛星遙感、遙感儀器及定標、應用系統總體設計、衛星數據接收與地面系統運行控制。
曾參加過多次國際會議,發表科學技術論文十多篇,聯合撰寫出版著作二本。
盧乃錳,正研級高工,碩士生導師
南京氣象學院畢業,學士學位。1993-1994年在美國國家環境衛星資料和信息服務局工作,2001年被中國氣象局正研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評為正研級高級工程師。現任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副主任,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科技委副主任,中國氣象局沙塵暴專家委員會委員,國際降水工作組(IPWG)成員。
獨立提出了「多通道協和降水反演」和「風雲一號氣象衛星藍通道植被指數」的概念。開發了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降水估計業務系統和靜止氣象衛星沙塵暴業務系統;在國內外刊物和會議上發表論文20餘篇;主持了「中國遙感衛星微波輻射校正場預先研究」、「利用微波和光學遙感數據共同反演雲系內部微物理結構和降水場參數」等一系列國家級、省部級項目和課題的研究工作。
目前在研的課題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西部專項「西部生態環境20年要素演變的衛星遙感研究」、國家973項目中「新型衛星遙感資料的紅外和微波降水估計方法研究」專題等。
研究方向:大氣參數反演,微波輻射校正
黃 簽 研究員,碩士生導師
1982年華中師范大學地理系畢業,同年進入中科院研究生院/中科院遙感所攻讀碩士研究生,1985年研究生畢業,獲中科院理學碩士學位。1985-1994年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遙感研究室工作,現在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工作,任學科負責人。
曾主持完成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其中「NOAA衛星中國小比例尺假彩色影像地圖的制圖試驗」課題成功研製完成了中國第一幅結合數字影像處理和地圖制圖學、符合國家地圖規范的中國小比例尺衛星影像地圖,作為國家地圖產品由測繪出版社發行。分別獲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ISPRS)最佳展示成果獎和地礦部科技成果三等獎,為該產品著作權人。1996年承擔科技部九五攻關重中之重項目(3S技術綜合應用)第一課題,負責「國家級基本資源環境與遙感動態服務體系」中極軌氣象衛星深加工產品運行子系統的研製和運行,提供以季度為周期的全國最低雲量影像數據基底和植被指數系列產品。1999年參加海洋863-818-11-02「大洋漁業遙感」項目,負責多種氣象衛星海表溫度反演產品系統的設計和建設。
主要代表性論著和作品有:「A Photomap of China with NOAA AVHRR Data」和「Small Scale Cartography from Space – Application of NOAA Satellite to map China」(英文、國際會議文獻)、「中國衛星影像地圖」(測繪出版社、著作權人)、《風雲縱覽 -- 風雲一號C星圖集》(氣象出版社、編委、圖像美工處理)、《神舟三號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影像圖》(北京科技周)等。
目前主要從事遙感圖像處理,制圖應用和環境遙感應用分析工作。現階段承擔的研究項目主要包括:國家十五863信息技術領域-信息獲取與處理技術主題「EOS/MODIS中國1/100萬影像地圖系列產品化」課題、國家十五863資源與環境領域-海洋監測主題「大洋漁場環境信息獲取和應用技術」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中國西部環境和生態科學,「西部生態環境20年要素演變衛星遙感研究」項目子課題。
錢建梅 正研級高級工程師
1978年畢業於南京工學院。一直從事氣象衛星地面應用系統工程建設和應用軟體研發工作。先後參與多個氣象衛星地面系統的應用工程設計和實施,包括國家重點引進項目NOAA系列氣象衛星資料接收處理系統、國家重點工程風雲二號、風雲二號(02)批、風雲一號(02)批、風雲三號應用系統,主要負責數據存檔管理、實時業務調度與控制、數據分發、衛星高速數據接收與圖象處理等多個應用軟體系統的設計開發。在FY-1(02)批氣象衛星存檔管理系統建設中,在國內首次使用大型自動磁帶庫實現氣象衛星數據自動存檔和下載服務業務系統,並提出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分層管理方法,提出以資料庫為紐帶,元數據為核心,從主機到存儲進行端到端數據管理的設計思路,解決此前衛星資料存取的老大難問題,大大提高了衛星數據的使用效率。
曾在國內重要科技刊物上發表論文7篇;主持編寫或參加編寫30多篇/冊氣象衛星應用系統項目建議書、工程設計技術報告。
研究方向:數據存檔與管理、系統集成。
師春香,研究員
1990年於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大氣探測專業碩士畢業,之後在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靜止和極軌衛星資料處理和應用相關的研究工作。主要成就和從事的領域包括: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973「中國之暴雨」項目中擔任子課題負責人;參加了GEWEX/GAME/ HUBEX項目、國家863項目、國家重點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開發了FY-1C/D和FY-1C/1D全球SST、FY-2C大氣可降水業務產品、雲濕度廓線、高雲檢測業務產品。研究了衛星雲圖神經網路客觀雲分類方法、衛星雲圖雲系自動提取方法,衛星雲圖面降水估計神經網路方法等。利用衛星數據對98年夏季青藏高原中小尺度系統進行了研究;對98年夏季長江流域中小尺度對流雲團活動規律進行了研究;對98年武漢特大暴雨進行了研究;用MODIS和GMS5雲分類數據分析2001年上海特大暴雨等。在FY3地面應用系統中任「產品質量檢驗系統主任設計師」,負責「應用示範系統」陸面數據同化系統的初步設計。參加了三部論著的翻譯和編寫,發表論文20餘篇。作為「暴雨系統的衛星遙感理論和方法」課題的主要參加人員獲得2005年中國氣象局科技進步一等獎。
施進明 正研級高級工程師,碩士生導師
現擔任全國氣象行業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子學會委員,氣象電子學會委員,氣象網路全書分編委,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高科技企業星地通公司總經理。1978年畢業於成都電訊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專業,同年分配到航天部17所,從事軟體研發工作。1985年因建設我國第一顆氣象衛星地面應用系統的需要,調到中國氣象局衛星氣象中心至今。多年來擔任我國風雲系列氣象衛星地面應用系統計算機網路系統主任設計師,負責設計國家級遙感衛星地面應用計算機、網路和數據存儲系統,並主持軟體工程實施工作。
主要成就:主持完成「總裝備部衛星資料存檔與檢索」等多個科研課題,負責編寫《航天遙感數據編目檢索方法》國家軍用標准,擔任科技部國家MODIS共享平台建設技術組成員,目前負責嫦娥工程運行控制系統建設。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次,中國氣象局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多次,曾獲中國氣象局通令嘉獎、立功、全國氣象先進工作者多次。
論文論著:《氣象衛星資料處理軟體再工程的戰略規劃及實施》氣象通信與信息技術2004.09(第一作者);《氣象衛星資料處理業務中的並行計算技術》氣象通信與信息技術2005.09(獨著);《高可用業務系統的設計和實現》氣象儀器裝備2000.3(第一作者);《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微機接收處理系統-開發應用與發展》氣象儀器裝備2000.3(第一作者);《航天遙感數據編目檢索方法》總裝軍標出版社2002/4/24(主編著);《Internet氣象衛星資料服務中的應用》計算機科學2002Vol.29No.8 (第二作者)等。
工作領域:氣象通信與信息技術;構建大型計算機、網路和存儲系統。
楊軍 正研級高工,碩士生導師
1988年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大氣探測專業碩士生畢業,並獲碩士學位,現任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
從事氣象衛星資料的接收處理工作,在計算機軟、硬體開發、通訊、圖形圖象處理、遙感資料處理等方面有一定科研工作基礎。參加了我國FY-1、FY-2氣象衛星地面系統的科研及建設工作,任運行控制系統主任設計師。參與日本GMS展寬資料微機處理系統研製、一體化氣象衛星數據攝入卡研製、靜止氣象衛星中規模利用站系統研製等工作。參與中國輻射校正場科研工作以及95重點攻關項目35課題。此外還參與多個業務系統開發研製工作。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十餘篇,曾獲得省部級二等獎一次、三等獎二次及司局級一、二等獎多次。
國家高技術項目:「863-308-20-02星載對地觀測輕小型感測器及衛星數據處理技術」項目負責人之一。中國輻射校正場:「資料庫檢索與存檔系統研製」子專題負責人。
研究方向:衛星遙感信息處理技術。
楊忠東,研究員,理學博士,碩士生導師,風雲三號氣象衛星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系統發展室副主任。
從事氣象衛星遙感數據處理和信息產品開發方面的科研和應用系統工程建設工作,曾參加和主持完成多項國家科研課題。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308-14-05」課題(1999年-2001年)「MODIS資料處理及其環境和災害應用技術研究」的負責人之一。財政部項目(Y0101)「西北地區土壤水分、沙塵暴監測預測研究」下屬專題(Y0101-01-03)(2001年-2003年)「利用新型遙感衛星資料監測西部地區地表參數和動態變化」負責人,項目專家組成員。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2001AA135060課題(2001年11月-2003年12月)「氣象衛星對地觀測數據綜合處理原型系統」負責人。2000年9月至2001年9月期間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空間科學工程中心下屬的氣象衛星合作研究所做訪問學者,從事MODIS數據處理與遙感信息產品開發研究工作。參加IMAPP軟體包開發研製工作,合作完成MODIS雲分類研究工作,獨立完成「應用小波變換方法剔除MODIS數據條帶雜訊」研究工作。近年來,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了20餘篇科研論文,完成專著一本、工程技術報告3份。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地址:中關村南大街46號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郵政編碼:100081
2011年10月8日, 北京 ——微軟(中國)有限公司與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宣布將建立聯合實驗室,攜手研發基於雲計算平台的大數據、高性能並發處理技術,從而為全國各級氣象衛星機構和用戶提供更先進的衛星數據與產品應用和服務。
作為承擔國家級氣象衛星資料在天氣預報、氣候變化、生態環境監測等應用的權威機構,中國氣象局國家氣象衛星中心一直致力於拓展氣象衛星數據的應用服務領域。通過建立「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微軟公司聯合實驗室「,微軟中國雲計算創新中心將協同微軟亞太研發集團的相關團隊與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攜手,共同在雲計算、大數據(Big Data)、高性能計算(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海量並行處理(Massively Parallel Processing)等前沿領域開展合作研究,為國家氣象衛星中心未來的技術方向、總體系統架構規劃和設計提供具有前瞻性、建設性的技術平台、解決方案及參考數據,為下一代衛星數據處理系統構建堅實的IT基礎架構。
「雲計算正在深刻改變所有行業。「執掌商用平台雲服務部門的微軟全球副總裁Tom Casey在其演講中表示,」隨著氣象衛星數據觀測技術的進步,海量衛星數據的處理、存儲與利用給IT帶來了全新需求與挑戰。與此同時,微軟一直在雲平台上對高性能並行處理及非結構化數據的管理應用進行重點投入,我們已為幫助中國氣象局建立未來的IT技術儲備做好准備。」
微軟和中國氣象局的合作肇始於2005年的風雲三號氣象衛星工程建設,雙方在海量空間資料庫應用、大規模並行運算等領域深入合作,進一步提高了氣象衛星工程系統的技術水平和衛星應用效益。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張亞勤表示:「中國正在成為全球雲計算、高性能計算的研發中心和重要新興市場,很高興看到我們與夥伴們共同致力於中國公共服務事業的長期可持續性發展,這也是我們多年來成長的重要動力。「
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副主任魏彩英女士出席了戰略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對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與微軟聯合打造戰略合作研發平台表示祝賀,」在過去的六年裡,我們與微軟亞太研發集團在研究海量數據存儲、並行處理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通過共建聯合實驗室,我們將共同推進氣象衛星大規模並行計算、海量數據管理、空間數據發布和服務等領域的先進IT架構和技術發展,使氣象衛星在國家氣象防災減災、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方面更好地發揮效益。 「
至此,微軟與中國政府在雲計算領域的協作已全面扎實地展開,其中包括:超過70%的微軟亞太研發集團工程師參與全球雲計算產品、技術和服務開發;2010年9月在上海成立了助力中國政府、客戶和合作夥伴實現雲計算潛力的微軟雲計算創新中心;與上海、成都、無錫、濟南等地方政府和企業在雲計算領域緊密合作以提升信息化水平、實現產業升級;以及今天助力中國氣象衛星事業發展的 「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微軟公司聯合實驗室」。

⑽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有哪些不錯的地標建築

當初是被地大的隧道吸引過來的!不過呆了快一年,也發現了越來越多超美的地方~

  • 逸夫博物館

  • 我國首個擁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逸夫博物館的大學

    地大學子持學生卡免費參觀喲,裡面很多化石、礦物、標本,超級美的石頭!我們在新生剛入學的時候,一起來參觀過這里,之後也有帶小夥伴們來這里參觀,真的算是一個很不錯的地方啦

  • 地大的好看的建築還遠不止這些呢~只有來了這里慢慢發現啦!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