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十三五規劃地質災害投資

十三五規劃地質災害投資

發布時間: 2021-03-02 09:40:42

Ⅰ 十三五規劃總投資額是多少

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在「十三五」期間,交通運輸總投資規模將要達到15萬億人民幣,其中鐵路3 5萬億,公路7 8萬億,民航0 65萬億,水運0 5萬億。

Ⅱ 十三五規劃項目都是啥項目

1、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165項重大工程項目正在有內序推進,容主要涵蓋科技創新、結構升級、基礎設施、生態環保、民生改善五個方面。
2、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這些重大項目包括科技、農業、能源、交通、環境、扶貧等多個方面,其中耳熟能詳的有北京新機場,大數據、機器人、北京至香港高鐵等等。

Ⅲ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十三五規劃」主要內容有哪些

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 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 堅持節約優先,樹立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資源觀。強化約束性指標管理,實行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實施全民節能行動計劃,提高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節礦標准,開展能效、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 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以水定產、以水定城,建設節水型社會。建設國家地下水監測系統,開展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 堅持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調整建設用地結構,降低工業用地比例,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和工礦廢棄地復墾,嚴格控制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規模。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建立健全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初始分配製度,創新有償使用、預算管理、投融資機制,培育和發展交易市場。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合同節水管理。 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 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完善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依法推進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構建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政策體系。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農村集體產權權能。 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守耕地紅線,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提高糧食產能,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全面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大規模推進農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產田改造和高標准農田建設。 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維護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支持引導其依法自願有償轉讓上述權益。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大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力度。 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平,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加大傳統村落民居和歷史文化名村名鎮保護力度,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有度有序利用自然,調整優化空間結構,劃定農業空間和生態空間保護紅線,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自然岸線格局。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 根據資源環境承載力調節城市規模,依託山水地貌優化城市形態和功能,實行綠色規劃、設計、施工標准。加強資源環境國情和生態價值觀教育,培養公民環境意識,推動全社會形成綠色消費自覺。 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路,全面提升森林、河湖、濕地、草原、海洋等自然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生態服務功能。 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擴大退耕還林還草,加強草原保護。加強水生態保護,系統整治江河流域,連通江河湖庫水系,開展退耕還濕、退養還灘。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加強地質災害防治。 推進多污染物綜合防治和環境治理,實行聯防聯控和流域共治,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推動低碳循環發展 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 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術創新,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動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加快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水能、地熱能,安全高效發展核電。加強儲能和智能電網建設,發展分布式能源,推行節能低碳電力調度。有序開放開采權,積極開發天然氣、煤層氣、頁岩氣。改革能源體制,形成有效競爭的市場機制。 主動控制碳排放,加強高能耗行業能耗管控,有效控制電力、鋼鐵、建材、化工等重點行業碳排放,支持優化開發區域率先實現碳排放峰值目標,實施近零碳排放區示範工程。 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 發揮主體功能區作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基礎制度的作用,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完善政策,發布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圖和農產品主產區、重點生態功能區目錄,推動各地區依據主體功能定位發展。以主體功能區規劃為基礎統籌各類空間性規劃,推進「多規合一」。 推動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優化開發區域產業結構向高端高效發展,防治「城市病」,逐年減少建設用地增量。推動重點開發區域提高產業和人口集聚度。重點生態功能區實行產業准入負面清單。整合設立一批國家公園。 以市縣級行政區為單元,建立由空間規劃、用途管制、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差異化績效考核等構成的空間治理體系。 培育新動力拓展新空間 優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加快實現發展動力轉換。 拓展區域發展空間。以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為基礎,以「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為引領,形成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主的縱向橫向經濟軸帶。推進重點地區一體發展,培育壯大若乾重點經濟區。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開辟農村廣闊發展空間。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加強能源資源合作,提高就地加工轉化率。 拓展藍色經濟空間。堅持陸海統籌,壯大海洋經濟,科學開發海洋資源,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維護我國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 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空間、網路經濟空間。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展物聯網技術和應用,發展分享經濟,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共享。 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方式 按照總量調節和定向施策並舉、短期和中長期結合、國內和國際統籌、改革和發展協調的要求,完善宏觀調控,採取相機調控、精準調控措施,適時預調微調,更加註重擴大就業、穩定物價、調整結構、提高效益、防控風險、保護環境。 完善以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為主,產業政策、區域政策、投資政策、消費政策、價格政策協調配合的政策體系,增強財政貨幣政策協調性。運用大數據技術,提高經濟運行信息及時性和准確性。 減少政府對價格形成的干預,全面放開競爭性領域商品和服務價格,放開電力、石油、天然氣、交通運輸、電信等領域競爭性環節價格。 建立風險識別和預警機制,重點提高財政、金融、能源、礦產資源、水資源、糧食、生態環保、安全生產、網路安全等方面風險防控能力。 深化改革構建發展新體制 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提高政府效能,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分類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限制政府對企業經營決策的干預,減少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和規范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減輕企業負擔,完善公平競爭、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政策和制度。 深化市場配置要素改革,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全國統一市場、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現代財政制度,建立稅種科學、結構優化、法律健全、規范公平、征管高效的稅收制度。 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適度加強中央事權和支出責任。調動各方面積極性,考慮稅種屬性,進一步理順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 建立全面規范、公開透明預算制度,完善政府預算體系,實施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建立規范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體制。 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 加強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加快重點領域立法,堅持立改廢釋並舉,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加強法治政府建設,依法設定權力、行使權力、制約權力、監督權力,依法調控和治理經濟,推行綜合執法,實現政府活動全面納入法治軌道。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增強全社會特別是公職人員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觀念,在全社會形成良好法治氛圍和法治習慣。健全利益表達、利益協調、利益保護機制,引導群眾依法行使權利、表達訴求、解決糾紛。落實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完善社會矛盾排查預警和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加強和改進信訪和調解工作,有效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 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 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政績考核評價體系和獎懲機制,調動各級幹部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鞏固反腐敗成果,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 深入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完善人才評價激勵機制和服務保障體系。健全有利於人才向基層、中西部地區流動的政策體系。 增加公共服務供給 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堅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續方向,從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增強政府職責,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能由政府購買服務提供的,政府不再直接承辦;能由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提供的,廣泛吸引社會資本參與。 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貧實效。對在貧困地區開發水電、礦產資源佔用集體土地的,試行給原住居民集體股權方式進行補償,探索對貧困人口實行資產收益扶持制度。

Ⅳ 誰有杭州市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含圖)

杭州市地質災害防治地質環境保護失誤規劃他的圖紙,你可以在圖書館或者是網路文件里可以找到。

Ⅳ 地質行業十三五規劃諫言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尊重城市發展規律」,「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統性」。地質工作正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關鍵環節,越來越多地發揮著不可或缺的基礎性先行性作用。

近年來,北京地質工作緊密圍繞首都戰略定位,提出「兩項工程、一個平台」即「首都戰略性地質資源保障工程、地質環境安全保障工程和地質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平台」戰略部署,實現了地質工作由傳統礦產地質向服務民生、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城市地質轉變。

一是找准了首都可持續發展中的重大地質問題。組織開展了「城市地質安全預警預報信息系統戰略研究」、「建設世界城市對地質工作需求戰略研究」、「首都建設地質響應計劃戰略研究」等13項重大地質問題戰略研究。為地質工作更好地發揮基礎性、先行性作用奠定了基礎。

二是開展了一系列重大地質問題的調查和評價。圍繞「兩項工程」,重點開展了地下水環境、土壤地球化學環境、突發地質災害、地面沉降對地質環境的影響等地質環境調查、評價、研究,並提出恢復治理、規劃管控、法律法規建設等意見建議。針對地下水、淺層地溫能、地下空間資源等戰略性地質資源進行勘查、評價、監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評價體系。為城市規劃、建設、運營、管理提供了基礎支撐。

三是全面推進「首都地質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平台」建設。該平台包含「八大監測預警系統」,目前已經初步建成的有「地面沉降監測預警系統」、「地下水環境監測預警系統」、「地熱與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地質環境影響監測預警系統」、「土壤地質環境監測預警系統」、「突發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正在推進「平原區活動斷裂監測預警系統」、「重大建構築物及地下空間地質安全監測預警系統」和「重大線性工程地質安全監測預警系統」。各系統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地質工作緊密結合,建立基於GIS的預警與輔助決策支持系統和基於網路的監測信息分級管理與發布系統,實現監測數據的即時傳輸、動態分析和成果的動態發布。平台全面建成後將進一步服務支撐規劃、國土、農委、水務等13個委辦局的相關業務。

《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對京津冀這一重要戰略地區進行了重構性的戰略定位,提出「在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和產業升級轉移」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將京津冀協同發展區打造為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為地質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標准、更嚴的要求。

下一步,北京地質工作將以支撐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為核心,積極融入,主動作為,更好地發揮地質工作的基礎性、先行性作用,全面推動現有成果的衍生孵化、復制推廣,參與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地質工作聯動協商機制、京津冀協同發展地質響應計劃和京津冀協同發展地質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平台,為保障首都經濟圈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推動首都經濟圈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在國家不斷縮減地勘投入、青海省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的新常態下,青海地礦局結合國家和青海省的「十三五」規劃提出,在立足地勘主業的前提下,樹立四個發展理念、實現兩個目標、促進三個轉變。

兩個目標,即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礦產資源保障和為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提供地質服務保障;三個轉變,即從傳統地質向大地質服務轉變;從單一的地質找礦向民生地質轉變;從單一的地勘產業向地勘及地勘延伸產業、民生地質產業轉變。

四個發展理念分別為樹立大地質發展理念,改變傳統發展模式;樹立創新發展理念,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樹立綠色勘查理念,積極開展生態文明、民生服務工作;樹立「走出去」的發展理念,開拓省外國外市場。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一是從傳統地質向大地質轉變,從單一的礦產勘查向民生地質發展;在產業結構上向民生地質產業、勘查延伸產業發展,全力開拓空間、開拓市場,做好民生地質服務保障。

二是堅持做好地質勘查主業,加強國家急需資源的勘查,除了加強金、銅、鉛鋅礦勘查外,進一步做好「三稀」金屬,以及石墨、高純石英、昆侖玉等非金屬礦產的調查;加大青海省優勢新能源,如乾熱岩、天然氣、頁岩氣等的勘探研究;發揮科技創新的驅動作用,積極參與國家重大專項,破解地質找礦重大突破的科技瓶頸,促進青海地勘經濟更快更好發展。

三是堅決貫徹「開采方式科學化,資源利用高效化,生產工藝環保化,礦山環境生態化」的方針,走綠色勘查之路、綠色礦業之路。結合自身實際、深入認識省情,謀劃地質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思路、新高度、新措施,為青海省「三區建設」和經濟發展提供資源保障、技術支撐。如為柴達木循環經濟區的建設,提供礦產資源、水資源保障,積極開展新礦種、新能源的勘查;為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做好1:5萬生態地質調查,用專業技術支撐從元素運移規律的總結,到後期生態環境監控;為民族團結示範區建設,做好地學科普宣傳工作。圍繞城鎮化建設開展城市地質工作。積極開展生態環境地球化學調查和農業地球化學調查,提交城市和農業區域污染主要原因、治理建議、生態種植建議等。

四是堅持「大市場、大地質、大格局」的思維,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兩類市場、兩種資源,促進地質事業健康穩定發展。浙江省地質勘查局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積極謀劃「十三五」發展規劃。

為實現「十三五」期間地勘產業經濟超百億和經濟總收入、生產增加值、利潤、凈資產(以2010年為基數)翻一番目標,浙江局提出了四大方面的新舉措。

做優地質勘查業,構建大地質工作格局。積極實施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力爭提交一批新的礦產地和地熱勘查開發基地;推進海洋地質工作,加快碼頭基地、勘探船和海洋地質災害防治與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以及人才隊伍建設;將環境地質、農業地質、城市地質、旅遊地質、淺層地溫能、地質遺跡保護等領域全方位融入地方經濟建設,為浙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源保障和地質服務與技術支撐。

做強支柱產業,實現地勘經濟跨越發展。一是鞏固和提升傳統測繪產業。利用新技術、新設備,全方位服務礦產、工程、水文、環境、農業地質和地質旅遊等領域。二是延長加粗「大岩土」產業鏈。從單一的工程勘察拓展到岩土工程勘察、測繪、設計、監測檢測、環評、監理和地質災害勘查設計等領域。三是優化施工產業經濟結構。以施工技術為依託,發揮岩土專業優勢,不斷拓展大、特、深、難、尖等項目。整合資源、提升資質和技術裝備,向市政工程、公路工程和工民建等領域總承包方向拓展,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加大跨界發展,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抓住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及「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機遇,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採取「搭船、借船和造船」出海等多種方式,加強與國內外大企業、金融機構、各類基金等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注重成果轉化,實現技術、資源與資本市場融合,提高國際合作水平,實現效益最大化。

深化地勘單位改革,穩步推進事企分離。按照政事分開、事企分開和管辦分離的要求,為推動地質公益事業和地勘產業良性發展,該局爭取於2020年底前完成局屬地勘單位事企分離改革。經過5年過渡,將事企分離之後的事業單位建成能力突出、精幹高效,能滿足國家及浙江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的公益性地質勘查機構;將企業培育成為主要從事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地質災害治理、測繪、工程勘察和施工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企業集團。理清局、公司與院的管理責任和經濟關系,建立起以市場經濟為導向的地勘經濟運行新體系和適應市場需求,反應快捷、靈活高效的經營機制。
相關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地質工程行業「十三五」市場前瞻與發展規劃分析報告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