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調查局核心價值觀
㈠ 國內外地質工作績效評價情況概述
一、國外地質工作績效評價狀況
20世紀70年代以來,英國、美國、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在政府績效評估方面進行了理論和實踐探索,取得了重要進展。國外學者在公益性地質工作的效益評價方面也作過長期探索,形成了一些值得借鑒的評價思路和方法。如在地質填圖的經濟價值方面,有關學者從成本效益角度出發,探討了直接效益和間接效益分別估算的方法,對區域地質填圖的經濟價值進行了定量化評估和分析,認為地質填圖的凈收益是非常可觀的。同時也指出了效益量化的困難,地質調查局和其他公益性團體越來越需要顯示其工作必須符合成本效益原則;指出了評價項目的角度要依項目的遠景和所評價的效益性質來定。
1.英國地質調查局的經濟效益研究
英國地質調查局委託RogerTym研究組和其合作夥伴進行旨在評價英國地質調查局對英國經濟的作用,喚起政府、科學界和普通公眾對地調局活動的實際用途與價值的認識和了解;促進英國地質調查局的科學與商業發展,使它在保持提供科學、公開信息的傳統優勢的基礎上,拓寬服務領域,增加更多的實際應用和增值業務的專題研究。
該項研究於2003年11月提交了「英國地質調查局的經濟效益」研究報告。報告對英國地質調查局產品和用戶進行了分類和分析。通過對8項地質工作項目、17個地質工作的案例來說明其在各領域提供的價值,並指出英國地質調查局所服務的范圍。這些工程包括:大陸架和海岸邊界工程、經濟礦產和地球化學基線工程、可持續能源和地球物理調查、地下水體系和水質量工程、全球地震和地磁學研究工程、沿海地球科學和全球發展機遇工程、國家地質科學信息服務工程等。
根據用戶(產品和服務接受者)對英國地質調查局在經濟和社會效益方面的評價,對用戶提出的意見進行有效分析。最後,分析了英國地質調查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成本及其增值。報告從成本效益角度來分析英國地質調查局產生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並將效益分為直接和間接效益兩部分。報告將英國地質調查局的產品服務對象的評價作為參考,主要是由於地質工作的公益性特點,往往無法採用量化、貨幣化指標來評定。
研究表明,英國地質調查局在2001年為英國所作的貢獻相當於其年度總營業額(既包括政府撥款,也包括市場運作收入)的850~1525倍。這個估算雖然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但可以肯定地說,英國地質調查局的投入產出比大於850。由此看來,地質調查機構可以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英國地質調查局經濟效益評價中所用的案例分析方法、直接效益和間接效益評估法等方法都具有借鑒意義。
2.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績效管理
美國地調局是美國內政部所屬的8個局之一,但它屬財政單列局,其預算通過內政部上報,由國會直接批准。美國地調局戰略計劃的制定、產品質量和業績的考核都受GPRA的約束。
(1)戰略計劃。美國地調局在經歷「撤銷」的危機後,在徵求社會各界意見基礎上,於1996年制訂了《美國地調局戰略計劃(1996~2005)》。此後美國地調局召開了200多次定期的利益相關者會議,發動公眾和雇員積極參與戰略計劃的修訂。USGS收到內政部的其他局、其他國家機構、USGS雇員、私營企業、大學社團、環保機構、其他非政府組織以及個人對戰略計劃所作的書面意見。在USGS內部,戰略小組和其他管理人員也對戰略計劃進行了廣泛而詳盡的討論。USGS將戰略計劃某些子計劃如「礦產資源調查子計劃」提交給國家理事會進行評估,為其戰略計劃的修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年度績效報告與計劃。美國地調局每年都要提交上一年度執行情況報告及下一年度的計劃,例如,2000年美國地調局提交了《美國內政部USGS 1999年度執行報告及2001年度計劃》。據稱,該報告是內政部遞交給國會的第一份官方計劃,其中,1999年度的執行報告是內政部第一次向國會報告USGS的成就。
內政部(DOI)的監察總局(IG)、管理與預算局(OMB)、審計總局(GAO)、國會研究所的「報告卡」以及對內政部《政府績效與成果法》第一個戰略計劃、1999年財政年度計劃和1999年財政年度預算的討論,都強調要減少目標和考核的復雜性和數量,提高業績信息透明度,改善撥款與業績和戰略實施的聯系。內政部負責政策、管理和預算的副部長JohnBerry於1998年4月22日在眾議院資源委員會GPRA聽證會上表示,內政部對USGS取得的成績承擔會計責任、考核和報告責任。隨後,USGS根據法案對戰略計劃作了修訂。USGS戰略計劃的調整,使目標和業績考核數量銳減。這一減少表現為,以前的八項業務活動合並為兩個任務目標,67個「業績考核」合並為兩個長期目標。
修訂後的《美國地調局戰略計劃(2000~2005)》是一本簡明指南,其目的在於幫助內政部及其合作夥伴與用戶開展綜合性科學研究活動,開發質量好且易於理解和使用的信息產品、數據以及評估報告。在新版戰略計劃中,USGS原先的目標和使命已被改寫,以便更清晰地陳述地調局的核心價值與使命,其戰略方向也得到進一步的明確。第一個USGS戰略計劃中的八項業務活動被合並為兩個任務目標,並附有完成這些目標的明確戰略。另外,還討論了影響目標實現的關鍵因素以及與其他部門和機構的交叉關系。
(3)成果評估。USGS為公眾提供客觀、公正和可靠的信息。但地調成果是不可預計的,而且科學往往不是與戰略決策有關的唯一因素。地質調查信息可為提供可供選擇的方案及成果的預測服務,但科學再好,它本身也不一定能達到預期成果。這就要求科學信息的使用者在決策時,甄別這個信息對決策是否有用,衡量決策所取得的成果,最後確定科學成果對達到期望成果的有用性。如果USGS提供的科學成果由於無用或不合時宜而未被利用,USGS需要而且應當承擔責任。這就是為什麼USGS的研究成果要繼續接受內外同行評審,繼續接受客戶和有關方面的調查,USGS項目要進行定期評價,以保證科學成果的質量和及時性。這也是為什麼USGS把戰略和年度工作目標的重點放在為客戶提供科學成果上,從而讓他們能解決國家復雜的土地和資源管理問題,並把自然災害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降到最低程度。同行評審已作為USGS科學出版物的質量標准,並記錄了USGS所有政策歷史。
美國地調局的政策規定,評審分內部和外部兩種,分別由美國地調局和非美國地調局的科學家、技師或專家進行,但前提是他們「都沒有參與所評審的議案、設計、項目或產品」。評審政策規定,對正在進行的項目進行獨立的同行評審,約每5年一次,但其間要與較頻繁的獨立內部管理評審相結合。評估是為了達到以下幾個目的:一是提高項目的會計責任和質量;二是辨別和填充項目的缺口;三是改變或肯定項目方向;四是確定和建議縮減非優先項目;五是確定開展新的優先項目的時機並為其提供相關指導;六是提供能夠用來激勵管理者和科學家的信息。
據了解,美國地調局常常邀請美國國家科學院國家研究理事會(NRC)對其實施計劃進行評估或對其發展方向開展戰略研究,其中最典型的實例是國家研究理事會2001年出版的《美國地調局未來作用與機遇》、2003年年底出版的《美國地調局礦產資源項目的未來挑戰——對美國地調局礦產資源項目的評述》。這種報告既是一種咨詢報告,為美國地調局未來發展或項目實施提供思路,同時,也擴大了美國地調局在美國國內的影響。
二、國內地質工作績效評價狀況
1.中央經濟建設部門預算績效考評管理辦法
2004年底,財政部先後下發《中央經濟建設部門預算績效考評管理辦法(試行)》、《中央經濟建設部門項目績效考評管理辦法(試行)》兩個關於部門績效考評和項目績效考評管理辦法的文件。兩個文件是為適應市場經濟和公共財政支出改革的要求,加強項目支出預算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規范財政預算管理而制定的。文件對績效考評的評價依據、評價內容、指標、方法、評價原則進行了規定和說明。其中,部門預算的績效考評是對部門職責完成情況和預算經費使用情況的考評;項目績效考評是對財政資金項目執行情況和效果的考評。作為國家財政專項的國土資源大調查專項,也在執行項目績效考評的范圍之列。目前,國土資源部也已經下發專門文件,要求開展績效考評工作。隨著改革試點的深入,未來大面積推廣公共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勢在必行。
文件的頒發,對今後績效評價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但是兩個文件關於績效評價內容和指標只是框架性的規定。由於地質工作具有效益後續性、效益的非直觀性、效益的長遠性和效益的難量化性等特點,導致地質調查項目的立項評價和績效評價工作存在很大困難,迫切需要結合地質工作實際和特點,研究建立具體的評價方法、評價指標和標准。
中央經濟建設部門項目績效考評,是指對納入部門預算管理的由各種專項資金安排的行政事業類項目、基本建設項目和其他類項目,運用一定的指標、方法,對項目投產運行後的績效目標、運營情況和效益情況進行綜合考評。項目績效考評的主要內容包括對項目實施內容、項目功能、資金管理效率、經濟效益、公共(或社會)效益等方面進行全面、綜合考評。其考評重點是項目預算完成後,對項目績效目標完成情況,以及項目經濟性、效率性、效用性和社會需求的滿足程度等進行考評。一個單位項目績效考評結果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這個單位部門績效考評結果,尤其是以承載項目為主的單位,更要注重項目績效考評工作。
項目績效考評的典型方法有:成本一效益分析法、最低成本費用法、綜合指數法、模糊數學模型法、打分法、使用價值考評法等方法。針對項目考評中的項目類型,考評重點及管理要求,設置不同指標,具體考評分值和權重可進行調整,以進行綜合性考評。根據文件要求,項目績效考評指標包括:項目實施內容績效、功能績效、資金管理績效、經濟效益績效、公共效益績效等指標。中央經濟建設部門項目的績效考評指標內容歸納後,見表9-1。
表9-1 中央經濟建設部門項目績效考評指標表
續表
資料來源:《中央經濟建設部門項目績效考評管理辦法(試行)》
2.我國地質領域的效益評價探討
地質領域的效益評價問題一直是一個非常重要而又難以解決的課題。公益性地質工作產品具有公共產品的特點,產出難以貨幣化,且具有重復使用、效益後續等特點。礦產地質工作具有高風險性、長周期性、效益在開發階段才能體現等特點。導致地質工作效益評價存在很大難度。長期以來,我國在效益評價方面做過很多探索性研究,對地質項目的效益評價有很多積累性成果。
我國在礦床技術經濟評價中借鑒了西方的礦床開發效益評價思路和方法,結合我國實際,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礦床技術經濟評價方法體系。我國80~90年代中期開展了礦床技術經濟評價理論和方法研究,大規模開展了評價實踐,在礦床和區域礦產資源技術經濟評價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在地質科技進步定量評價方面也做了有益探索。
近幾年,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開展了「地質調查項目技術經濟評價、社會評價方法研究」課題,提出了地質調查項目的社會作用及其貢獻和公益,特別是提出了地調項目公益的概念,以區別一般評價中效益的概念。提供了地質調查項目公益的度量方法,公益的測算時間、范圍和數學模型,建立了一套地質調查項目立項評價的指標體系和地質調查項目後評價指標體系。但是該成果通過實例分析表現出其指標體系在實際工作中的合理性、可操作性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開展了「公益性地質工作社會效益研究」,通過對西安、成都、宜昌、天津、南京等地質調查中心以及部分廳局的實地調查,分析地質工作社會效益。該成果側重於案例評述,缺少相應的量化指標,也沒有提出完整的評價指標體系。
綜上所述,在地質工作效益評價方面,主要進行了以下探索:
(1)用實物工作量,反映地質工作的產出。如:填圖的圖幅數,鑽探工作量等。
(2)用潛在價值反映地質工作的產出。如探明儲量的潛在價值等,後來進一步測算了提取價值等。
(3)通過測算地質工作的後續效益反映地質工作的效益。如:礦產勘查的效益與礦產開發的效益綜合測算,再按比例分配。對於地質災害治理項目,通過計算減少的損失,反映地質工作效益等。
(4)將礦產勘查和開發統一考慮,對礦床進行技術經濟的評價。在這方面,有一整套比較成熟的評價方法和參數。
(5)通過典型案例的評價反映地質工作的效益,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6)運用多層次分析法,綜合確定地質工作的效益等。
(7)專家打分法。
當前,地質工作效益評價方面還存在如下問題:一是我國目前缺乏一套系統的地質工作績效評價依據、評價辦法、評價指標體系;二是缺少從用戶角度的評價方法和實踐;三是缺少簡單易行,可操作性強的評價方法和評價示範;四是缺少評估地質調查項目的專業組織。
在原計劃經濟體制下,地質工作的成果無償提供後續部門使用,地質工作內部工作程序也是按照計劃分工開展工作,這種體制決定了每個生產鏈條都通過計劃安排緊密連接,生產者只需按照計劃完成生產任務即可,無須關心後續效益。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原有的地質工作體制也在進行相應的改革探索,公益性地質工作與商業性地質工作分開運行的體制框架已經確立,地質工作必須更加緊密地與經濟建設相結合,更加主動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才能更好地生存和發展。因此,新形勢下的地質工作不僅僅是提供地質產品,而更要突出地質產品如何為後續部門和社會公眾提供服務。對地質工作效益的評價,也必須向後延伸,結合地質產品的後續使用情況評價其效益。因此,無論從理念上,還是地質成果的表現形式,評價思路和方法,評價指標的設置等都需要創新。
㈡ 國土資源大調查成果社會化服務評估
此文系作者和朱京占(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吳元元(內蒙古地質礦產實驗研究所))合作。原載《西部資源》2006年第2期
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始於1998年,包括基礎調查計劃、土地利用監測調查工程、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工程、地質災害預警工程、數字國土工程、資源調查與利用技術發展工程(簡稱「一項計劃五項工程」),是國家財政專項支持的項目,時間跨度12年(1999年~2010年)。幾年來,國土資源部根據新形勢、新體制,採取新機制、新思路,運用新理論、新技術,認真組織實施,取得了一大批豐碩的成果,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新的貢獻。如何評價這些成果為社會提供的服務情況是亟待破解的問題,《2006年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計劃編制與審核要求》提出「制定大調查成果數據的評價指標,建立系統的評價標准和指標體系,進一步開展大調查成果推廣應用工作,提高大調查成果應用和轉化效果」。本文在客觀分析開展國土資源大調查成果社會化服務評估必要性、介紹國內外公益性國土資源調查社會化服務現狀基礎上,提出我國加快國土資源調查成果的社會化服務評估應開展的研究方向。
1 開展國土資源大調查成果社會化服務評估的必要性
公益性是國土資源大調查的特徵之一。開展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的目的,主要是為國家進行宏觀調控提供基礎資料和依據,為政府履行規劃、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國土資源管理職能服務,為社會公眾提供公益性國土資源信息。但這些服務對社會經濟發展發揮了多大作用,是否有利地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在國土資源規劃、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中是否發揮了作用,又如何評估這些作用;滿足公眾尤其是利益相關者的程度如何、效果如何等。在公益性國土資源大調查社會化服務優先的國際趨勢下,如何建立以用戶為核心的成果表達、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水平等是當前亟須解決的問題。
1.1 適應大調查工作新起點的需要
之所以提新起點有三個理由。其一,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進程過半,需要總結成績,克服不足,調整方向,爭取更大成就;其二,組織實施單位職能的重新定位,需要轉變項目管理思路和方法,加大成果匯總和整合集成工作,提升成果社會化服務的功能;其三,2005年~2006年是承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計劃」之末年,啟「十一五規劃」之初年,接續第「十二五年規劃」,論證並准備開展第二輪國土資源大調查的基礎。
事實上,加強國土資源調查評價成果的社會化服務,切實體現國土資源大調查的公益性,已成為國土資源部、有關組織實施單位和項目承擔單位的共識。《國土資源大調查「十一五」規劃》將加強成果社會化服務作為規劃編制和任務部署的主要原則之一,強調提出「提高大調查成果資料社會化服務與共享水平,加快推廣轉化應用,提高成果的顯示度和社會經濟效益,切實體現大調查工作的公益性」。在任務部署上,《國土資源大調查「十一五」規劃》將進一步理順成果資料的管理體系,建立大調查成果統一匯交管理和數據共享平台,盡快解決制度機制問題,提高大調查數據共享與成果資料社會化服務水平,改變服務方式、加快推廣轉化應用,提高成果的顯示度和社會經濟效益,充分體現大調查工作的公益性。
長期來看,國土資源大調查是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為國土資源參與國家宏觀管理和社會公眾提供基礎地質資料的公益性活動,是一項國家公共財政必須支持、而且會不斷加強的滾動項目。但如何高效利用納稅人的錢,尤其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公共財政支出透明度逐漸擴大的形勢下,必須對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每年10億,累計120億資金的使用及其效果給出一個合理的、可說服國家預算審查委員會的答案,這是申請下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的重要基礎。因此,科學評估國土資源大調查的實施情況、社會化服務效果,組織實施好《國土資源大調查「十一五」規劃》,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是時不我待的課題,是寫出合格「答案」的必要前提。
1.2 國家預算管理體制改革要求對財政資金投入效果進行評估
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是中央財政專項資金支持的項目,需要按照國家財政改革要求進行評估,回答為社會做了什麼,效果如何,以取得納稅人的認可。《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強調推進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改革預算編制制度,完善預算編制、執行的制衡機制,加強審計監督。建立預算績效評估體系。」可見,完善預算管理制度是我國財政體制改革的目標之一。黨的十六大提出要「完善預算決策和管理制度,加強對財政收支的監督,強化稅收征管」;2005年10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建議》(2006~2010年)明確要「繼續深化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政府采購和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改革。」
2004年12月23日財政部發布的《中央政府投資項目預算績效評估工作指導意見》(財建〔2004〕729號)明確提出,預算績效評估工作是預算管理的重要環節。為發揮績效評估工作的跟蹤問效作用和決策信息反饋作用,各部門、各單位要積極創造條件,根據管理需要、項目特點、介入時點,從自身實際出發,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重點項目,構建動態的、可擴充的績效評估指標體系,通過試點工作積累相關經驗,待條件成熟後,對本部門的政府投資項目全面開展預算績效評估工作。
1.3 深化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管理的需要
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管理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以地質調查的「一項計劃五項工程」為例,1999年以來,中國地質調查局堅持了以項目聯系、業務指導為核心的管理定位,建立了系統的項目管理制度,使地質調查工作基本上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項目管理做到科學、有序;形成了地調局—項目實施單位—項目承擔單位的項目組織、運行管理體系;建立了地調局、大區地調中心、項目承擔單位的分級質量、資金監管體系;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新發現物化探異常15018處,檢查物化探異常4378處,驗證物化探異常1674處,見礦物化探異常1383處。新發現礦產地394處,重要礦產新增資源量13億噸以上。但是,國土資源大調查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部分項目成果推廣轉化應用不夠,成果的顯示度不夠,服務方式單一,服務范圍需要進一步擴大,國家公益性成果還不能實現完全共享。受保密政策的限制,大部分國土資源大調查信息化成果沒有通過網路對外提供服務,目前只有幾個空間資料庫的元數據和全國地質資料目錄數據在互聯網上對外提供服務。信息工程數字化信息積累程度仍然難以滿足信息化的要求,尤其是大比例尺的基礎數據,目前的數據更新機制難以適應政務管理對現勢性信息的需求;信息系統建設的業務尚未覆蓋全面,系統集成度不高,各信息系統之間不能實現有效銜接和信息互聯互通。信息資源的共享程度較低,數據共享和對外服務意識不夠,沒有形成對外服務的機制和制度,共享技術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2 國內外國土資源調查成果社會化服務評估現狀
公益性國土資源調查成果社會化服務評估屬於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的事中評估和社會化服務本身的事後評估。按照現行的做法,通常將事中評估與績效評估同等看待。因此,在考察國內外國土資源調查成果社會化服務評估時,將參考績效評估的內容,並以次延深研究。
2.1 國外研究現狀
分別介紹一下國外政府績效評估和公益性國土資源調查成果社會化服務評估。
(1)國外政府績效評估工作。從世界范圍來看,美國政府績效評估體系的建設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著手構建政府績效評估體系,並有專門的雜志刊載相關學術文章;到了60年代,美國會計總署就率先把對政府工作的審計重心從經濟性審計轉向了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並重的審計,俗稱「三e審計」,後擴展到「五e審計」。70年代,美國、英國、加拿大、瑞典等國的政府績效審計得以飛速發展,成為評估政府業績的核心指標。但由於政府行為包羅萬象,不單純是效率和經濟性的問題,要面面俱到對每一項結果進行評估是不可能做到的。為了避免「三e審計」的片面性,美國的政府績效評估體系由硬性指標和軟性指標共同構成,硬性指標是由美國會計總署承擔的對政府的績效審計,軟性指標是由社會大眾對政府進行評估,定期發布政府支持率,以增強政府執政地位的合法性和政策的權威性。
美國會計總署1994在修訂的《政府的機構、計劃項目、活動和職責的審計准則》中對績效審計作出了如下定義:績效審計就是客觀地、系統地檢查證據,以實現對政府組織、項目、活動和功能進行獨立地評估的目標,以便為改善公共責任性,為實施監督採取糾正措施的有關各方進行決策提供信息。經濟性和效率性審計包括:確定機構是否經濟地和高效率地取得、保護和使用它的資源(如人員、財產和空間);低效率和不經濟情況產生的原因;機構是否遵循了與經濟性和效率性有關的法律和規章。
項目審計包括確定:達到立法部門和其他權威機構所確定的預期成果或收益的程度;組織、項目、活動和功能的有效性;機構是否遵循了與項目有關的法律與規章。
(2)國土資源調查成果社會化服務評估。總體來講,發達國家均十分注重公益性國土資源調查成果社會化服務工作,通過各種方式,採取多種途徑為社會服務。就地質調查項目來講,從英國和印度等國編制的滾動計劃立項管理程序中可以看出,每個地質調查計劃的產生,從計劃編制到項目的篩選、評議和審批,都要經過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幾個來回。不僅組建專門的工作班子負責整個立項過程,而且要廣泛徵求地質調查機構之外有關方面專家的意見。英國、加拿大和印度等國為更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還專門成立了由各界代表組成的咨詢(指導)委員會,負責審查和確定本機構的調查計劃和重點課題。英國地調局每年專門從其總經費中拿出2%左右用於立項的可行性研究,發現並支持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重要項目。
在重點項目的安排上,首先是由地調機構認真徵求社會需要,並圍繞社會需要確定當年的工作重心。如美國地調局2002年的工作重點是能源安全和環境;2003年的重點為自然資源和國家公共土地;2004年的工作重點則轉移到侵入物種、野生物健康和增加科學數據介面。在經費使用和人員安排上,發達國家也十分重視社會化服務工作,如法國地質調查局2001年用於繪圖和數字化信息系統方面的支出達1940萬歐元,占當年財政年度各種工作(法國地質調查局)類別支出的1/4;英國則從1997年開始基本不再進行礦產勘查投入,將工作重點轉向環境保護和社會化服務,2000年~2005年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出資440萬英鎊資助數字地學空間模型(DGSM)的開發建設。與此同時,英國地調局從科學預算中拿出1100萬英鎊、配備180人從事地質圖的數字化工作,而且完全以大眾服務為基本出發點,向社會提供形式多樣、通俗易懂的產品。
國外對地質調查項目的評估始於立項階段,中間主要是各種審計,提交的成果要經過報告會接受各界審查。如美國地調局的立項除徵求社會大眾的意見之外,所立項目在經內政部和管理與預算辦公室審查批准後,地調局則以批準的預算公正書詳細地向眾議院和參議院的撥款委員會解釋說明其所申請經費的用途以及通過這些資金可以給公眾帶來哪些利益。項目執行過程中評估審計更是嚴格,美國地調局的管理手冊涉及到組織機構、代理、行政管理和計劃管理共4個系列,僅目錄就長達20頁;英國地調局對項目經費管理十分重視,局每月在10~17日,要對300多個科學性項目和200個商業項目的財務賬戶進行封閉檢查,做出經費使用報告。項目完成後,舉行項目成果報告會,邀請政府有關部門、大學和科研單位、企業界參加,普通公民也可以隨意參加,由社會檢驗項目的最終成果並做出評估。美國大致每5年進行一次外部評審(聽證會),有些聽證會邀請美國研究協會和美國公共管理研究院的專家出席。
2.2 國內研究現狀
我國對政府績效評估體系的研究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目前國內有相當多的學者將研究的目光投向了這一領域。學者們就政府績效評估體系的價值取向、評估的模式、評估指標體系、評估機制展開了深入研究,但對國土資源調查成果社會化服務評估尚待破題,相關研究有所開展,但很顯薄弱。
2005年第一次開展了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績效考評工作,社會化服務評估研究尚未開展。事實上,在地質調查工作主流程中,立項論證、設計編寫、數據採集、數據處理、成果綜合、社會化服務等模塊,目標均指向為國家經濟建設、政府管理和公眾服務。如在設計論證階段的項目研究意義部分和效益分析,其目的也是要說明開展項目研究的社會意義。
在相關項目研究方面,由2000~2002年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牽頭,聯合中國地質大學、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儲量評審中心等單位開展了《地質調查項目技術經濟評價、社會評價方法研究》;2003年以來開展了《地質調查信息化成果集成轉化與社會化服務》等相關研究。
3 國土資源調查成果社會化服務評估研究重點
國土資源調查成果社會化服務評估目標有二個:一是全面地科學評估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成果社會化服務取得的各項成績,為開展第二輪國土資源大調查做好准備;二是研究醞釀形成國土資源部向國務院、人大常委會呈交的《國家公益性國土資源大調查工作年度報告》(白皮書)。
為達到上述研究目標,具體研究內容包括:
(1)客觀評估國土資源大調查成果社會化服務狀況,研究提出國土資源大調查成果社會化服務管理制度。結合《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規劃綱要》所設定的國土資源大調查工作任務與目標,從宏觀上科學評估國土資源大調查成果社會化服務取得的成績、效果;找出差距及存在的問題。研究提出國土資源大調查成果社會化服務管理制度。從項目組織實施單位、項目承擔單位責權利,項目立項、實施環節的監督檢查,實施項目與工作項目銜接,成果匯交、整合與集成,成果數據共享、服務平台建設,成果推廣與社會化服務等方面,研究制定有關管理制度,保證國土資源大調查成果社會化服務的有序推進。
(2)研究符合國土資源大調查成果社會化服務評估特點的理論與方法。系統研究公共財政的基本理論,項目社會評價方法;結合公益性國土資源大調查涉及的基礎地質調查計劃、土地利用監測工程、戰略礦產勘查工程、地質災害預警工程、數字國土工程和地質調查技術發展工程各自的內容、生產特點、成果特點以及社會化服務公共產品的特點;吸收氣象部門、測繪部門產品社會化服務的經驗和評估方法;借鑒美國、加拿大、英國、印度等國外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的立項階段、研究(生產)階段、驗收階段的社會化評估的內容和方法,為國土資源大調查成果社會化服務評估奠定理論和方法基礎。
(3)構建國土資源大調查成果社會化服務評估指標體系、考核標准。採取調查問卷、專家預測(或者德爾斐法)廣泛徵求社會各界對國土資源大調查各項工作成果在社會經濟各領域的作用以及進一步滿足需求的建議;在對國土資源大調查成果科學分類基礎上,調查並研究提出每一類成果社會化服務可能產生的經濟、社會、環境等方面的效果;從項目立項的科學、合理性,組織實施過程的規范性,成果的完成、匯交、集成,直到向社會提供服務等各個階段,圍繞社會化服務這一根本目標分別提出評價指標、方法、考核標准;為檢測各類方法、指標的合理性、科學性,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項目進行實測,同時調整指標體系和考核標准,為下一步測評工作打基礎。
(4)研究並構建國土資源大調查成果社會化服務評估信息系統。通過各類成果社會化服務評價指標、考核指標的研究,採用S/B/S技術或Java技術,建立不同工作階段、不同類型成果、不同社會化服務范圍的定量化評價模型、定性評價內容及要求;建立適合不同評價內容及要求的支持資料庫,如評價模型庫、專家資料庫、指標體系庫、評價標准庫等;構建動態的可擴充的評價信息系統。達到既可以評價每個項目的實施效果、整個國土資源調查工作的效果,也可以對所有實施項目進行選優排隊、對實施承擔單位以及項目負責人進行必要的評價。
㈢ (一)樹立正確的公益性地質工作政績觀的重大意義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地質工作由國家投資,服務於國民經濟發展。從投入上看,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既承擔了公益性地質工作,又承擔了商業性地質工作。因此,在計劃經濟時代,鑽探工作量、發現礦床的數量和規模、區域地質調查工作程度等等,成為衡量地質工作發展的重要指標。這些指標是針對計劃經濟時代的地質工作,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對地質工作的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然而,當前我國地質工作正處於重大轉變時期:一是從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地質工作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地質工作;二是從傳統地質工作轉向以地球系統科學為核心內容的現代地質工作;三是從資源保障為主的地質工作轉向資源、環境保障並重的多目標、多功能的地質工作;四是從主要依靠國內「一種資源、一個市場」轉向發揮比較優勢參與全球化的「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為了適應這一系列轉變,需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公益性地質工作與商業性地質工作分開運行的原則,探索市場經濟體制下公益性地質工作的績效評價指標。樹立正確的公益性地質工作政績觀,引導地質工作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促進公益性地質工作健康發展。
按照地質工作體制改革的要求,公益性地質工作與商業性地質工作分開運行。作為國家地質調查機構,中國地質調查局主要承擔公益性地質工作的任務。因此,對於公益性地質工作的政績觀而言,實質上主要是對中國地質調查局績效的評價。
從國際上來看,國家地質調查機構是地學研究與信息服務機構,其最主要功能是調查與服務。2003年英國地質調查局曾向企業界作調查,問他們想從地質調查局得到什麼,他們的回答是,「想得到三樣東西——數據、數據和更多的數據」。因此,在考核地質調查機構的績效時,要將其服務范圍、服務水平、服務方式擺在突出的地位。
在談到澳大利亞地質調查機構政績要求時,澳大利亞地質調查局執行局長T.G.鮑威爾指出,關鍵在於信息服務的質量、層次和范圍,而不在於地質調查機構本身出了多少成果,更不在乎找到幾個礦。澳大利亞對地質調查局有一套系統的績效評估機制,並建立了相應的指標。澳大利亞地質調查局的成果體現在:通過運用一流的地學研究和信息,提高澳大利亞獲取經濟、社會和環境福祉的能力。主要考核指標有5個,見表6-1。
表6-1 澳大利亞地質調查局績效指標
因此,樹立正確的公益性地質工作政績觀,對於中國地質調查局的准確定位、樹立中國地質調查局的公眾形象和國際形象具有重要意義。
㈣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在構造地質、新構造與地質災害、地應力與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油氣地質及礦田構造、第四紀地質與環境等研究領域具有專業優勢。國際工程地質與環境協會(IAEG)新構造與地質災害專委會、中國地質學會地質力學專業委員會、第四紀地質與冰川專業委員會和古地磁專業委員會掛靠在本所,主辦學術刊物《地質力學學報》。
2008年承擔各類項目總計182項,其中國家(科技部)科技項目2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7項,國土資源部項目18項,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19項,其他類項目100餘項。
2008年承擔各類科研項目總經費9568萬元。其中,國家(科技部)科技項目經費3908萬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經費195萬元;國土資源部項目經費993萬元;地質大調查項目經費2736萬元;其他類項目(包括所長基金及橫向項目)經費1735萬元。
2008年有12項科技成果通過專家評審和驗收,其中地調項目評審成果7項,6項優秀,1項良好;自然基金項目5項通過結題驗收。本所作為第二獲獎單位和第三獲獎單位獲得2008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項,作為第二獲獎單位獲2008年度河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本所青藏高原新構造與古大湖研究成果入選2008年度中國地質學會十大地質科技成果;阿爾金山東段鐵礦找礦新進展被評為2008年度中國地質科學院十大科技進展。2008年發表各類學術論文115篇,出版專著4部。
副所長趙越研究員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何長虹高級工程師
副所長李貴書研究員
所長龍長興研究員
2008年度主要科研成果
滇藏鐵路沿線地殼穩定性調查評價:屬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主要完成人員:張永雙、胡道功、吳中海、張加桂、吳樹仁、趙希濤、蔣良文、郭長寶、石菊松等。項目組開展了滇藏鐵路沿線第四紀地層對比研究,首次編制了鐵路沿線及周邊夷平面分布圖,對區內51條活動斷裂(帶)的展布、最新活動時代、分段性和活動方式等進行了研究和總結,對與鐵路相交或近距離平行的20條活動斷裂進行了重點調查、探槽揭露和取樣測試,重新釐定了鐵路沿線14條重要的晚更新世以來的活動斷裂。對可能遇到的地質災害和重大工程地質問題進行了系統調查和預測評價,深入研究了鐵路沿線特殊岩土體的主要工程地質特性,提出了實用性的工程判別指標。綜合活動斷裂、地震活動、地熱場、構造應力場、地形變場、工程地質岩組及地質災害等因素,採用基於Arc GIS的信息加權疊加方法,開展了滇藏鐵路沿線地殼穩定性綜合評價和工程近期規劃段工程地質穩定性綜合評價,提出了線路比選和優化方案,在指導鐵路選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瀾滄江斷裂帶
項目組人員在進行斷裂測量
技術人員在柴達木盆地獅子溝沙山安裝微地震台站設備
技術人員在安裝微地震台站
微地震台陣網天然地震層析成像技術應用:屬中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負責的柴達木盆地油氣資源戰略調查及評價(XQ-2004-01)全國油氣資源戰略選區調查與評價項目的課題之一,主要完成人員:王小鳳、馬寅生、馮梅、安美建、史大年、陳宣華、區明益、王連慶、霍光輝、李會軍、范桃園、李國岐、田曉娟、張西娟、蔣榮寶、李麗。總體目標任務是運用微地震台陣網天然地震層析成像技術進行英雄嶺凹陷及周邊地區深層地質構造解析,結合柴達木盆地西部地、物、化、遙資料綜合分析,探索復雜地形區深部構造勘探的新方法。經過艱苦的野外施工、數據採集、數據處理、波速反演和地質解釋,首次在國內將微地震台陣網天然地震層析成像技術應用於油田深部構造探測,在國內沒有可借鑒實例的條件下,經過近4年的引進—吸收—再創新的實踐,初步建立了中等尺度微地震台陣網深部構造探測的技術方法體系;建立了運用微地震台陣網進行中等尺度構造探測的台站部署原則、記錄參數選取、高質量數據採集標准和數據處理工作流程;確立了中等尺度天然地震層析成像速度結構反演的工作流程和成果圖件;初步形成中等尺度天然地震層析成像結果地質解釋的准則;獲得了自然條件惡劣、地形地貌復雜、人工地震難以實施的柴西獅子溝—游園溝地區、乾柴溝—鹹水泉地區的深部構造信息;在油氣資源評價新技術方法研究方面取得顯著進展。其成果曾被評中國地質科學院2006年十大科技進展。
獅子溝地區地震反射剖面速度結構圖
東部疊合盆地深層油氣成藏潛力評價:屬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成果為優秀等級。主要完成人員:龍長興、周新桂、張林炎、劉和甫、范昆、李濤、王宗秀、肖偉峰。項目組以地質力學理論為指導,多學科結合,對渤海灣—南華北盆地深層油氣成藏潛力進行了系統研究。認為盆地形成演化主要受緯向構造體系和新華夏構造體系聯合復合控制。首次提出了渤海灣—南華北盆地深部存在多層次滑脫拆離,晚中生代—現今為統一伸展背景下形成的盆—山變形系統的新模式;首次編制了渤海灣—南華北盆地1:100萬前古近系和前侏羅系地質圖,研究了中生代以來盆地疊加改造對古生界油氣成藏的影響;首次編制了渤海灣—南華北盆地1:200萬上、下古生界生儲蓋組合分布及其自生自儲油氣成藏潛力評價圖,並結合3次資評、深層油氣勘探及成藏必要條件,圍繞「有效生烴區和有利保存單元」兩個核心問題,評價了深層油氣成藏潛力,明確指出了深層油氣有利勘探區帶。
吉黑東部山區內生金銅礦床找礦模型研究:屬中國地質調查局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主要完成人員:孟憲剛、邵兆剛、朱大崗、王津、韓建恩、余佳。經過野外調查與室內綜合研究,本項目取得以下進展:查明了區域構造體系及其在歷史演化過程中的控岩控礦作用,吉黑東部豐富的內生金銅多金屬礦產的成岩成礦過程主要受新華夏系、緯向系、經向系和北西向構造帶控制。劃分了吉黑東部岩石圈單元和成礦區帶,在本區進行了構造帶礦化特徵對比,構造層含礦性與構造演化階段對比,劃分了構造成礦序列。構建了本區宏觀的構造動力成岩成礦三維地質模型,在宏觀構造動力成岩成礦三維地質模型中,簡述了金銅礦成岩成礦物質來源及過程。對典型礦床進行構造控礦分析,根據X光岩組和磁組構分析,進行了分階段的運動學、動力學分析工作。總結了本區最特徵的構造控礦類型,修正、完善、建立了8個控礦類型和模型,首次建立了吉黑東部地區的有限單元法數學模型和該區金銅礦床找礦模型。
華北北緣東西向右旋逆沖斷層帶考察
專家組驗收項目成果現場
小西南岔金銅礦北山礦脈與礦石產狀
九三溝銅金礦床礦化脈
青藏鐵路活動斷裂調查與監測:屬地質調查工作項目,項目負責人為吳珍漢研究員,項目成員包括胡道功研究員、吳中海副研究員、王雙緒研究員、彭華研究員、陳群策研究員、苗放教授、王連捷研究員等。相關成果入選2006年度中國地質科學院十大科技進展。對庫賽湖斷裂、西大灘斷裂、溫泉盆西邊界斷裂、安多盆北邊界斷裂、崩錯斷裂、谷露盆西邊界斷裂及當雄—羊八井活動斷裂,通過高解析度遙感解譯、斷錯地貌分析、探槽工程揭露和高精度測年,揭示了晚更新世與全新世斷裂活動期次、運動速率和古地震周期。在拉薩地塊中段沿青藏鐵路建立由15個測點組成的GPS觀測區域網,完成3期GPS測量,為分析青藏鐵路沿線現今地殼運動和斷層速率積累了高精度實測資料。完成西大灘180m、五道梁150m、安多120m、羊八井300m、曲水150m地應力鑽探和水壓致裂法地應力測量,獲得青藏高原不同地塊地應力隨深度變化曲線;建立西大灘體應變綜合監測站、安多體應變綜合監測站、羊八井體應變綜合監測站、曲水三分量應力綜合監測站,實現了監測數據遠程自動傳輸,初步建成青藏鐵路沿線應力應變綜合監測系統。運用三維有限元數值模擬方法和ANSYS軟體,計算分析了斷裂誘發移動冰丘的形成機理、災害效應及工程影響;發現83道班移動冰丘與錯那湖沙害等災害隱患,為青藏鐵路沿線地質災害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據。項目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4篇,包括國際核心期刊論文3篇,出版專著1部。
安多盆地北部活動斷層探槽剖面照片
項目成員沿青藏鐵路開展冬季野外觀測
吳珍漢研究員參加青藏鐵路通車典禮
青藏高原東緣第四紀環境調查與評價:屬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完成人員:趙志中、王書兵、喬彥松、王燕、徐剛、傅建利、李朝柱、姚海濤、劉宗秀、蔣復初、錢方、彭陽、李永昭、牟傳龍、徐建民。成果如下:
(1)通過調查,若爾蓋土地沙化呈近南北向分布,主要位於山前沖洪積台地及山間盆地中。分析沙化因素,自然與人為因素的影響幾乎是同等的,降水和風速是草地沙化自然因素的主因素,在人為因素中以人口和牲畜量及開墾規模為主,提出對策建議。
(2)川西黃土紅土磁性地層均出現了B/M 界限以及賈拉米洛事件,川西黃土在空間上具有很好的對應關系。川西黃土兼具風塵和冰川特徵,說明物質主要源於青藏高原及其周緣的冰水沉積物。紅土成因分析說明其為風塵成因。
(3)昔格達古湖主要形成於高斯期,青藏高原東緣大湖階段形成約4-3Ma BP。典型剖面記錄了5個旋迴,15個階段,有機碳記錄了涼→暖的9個古氣候變化階段,孢粉和同位素分析也記錄了4-2.6Ma BP間古氣候環境周期變化規律。
甘孜黃土剖面與磁性地層
項目組成員在野外合影
測量黃土地層剖面
西氣東輸西段(玉門—武威)地殼穩定性調查評價:屬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主要完成人員:陳柏林、張永雙、劉建民、董誠、彭華、劉建生、王春宇、吳乃芬等。取得主要進展:
研究表明祁連山北緣斷裂、河西走廊中西段盆地內斷裂、龍首山南緣斷裂和阿爾金斷裂東段等斷裂屬於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動斷裂。發現高台車站斷裂、新民堡斷裂等是祁連山北緣前展式逆沖推覆構造中最前緣斷裂,形成時代最新、全新世活動性最強。首次獲得肅北當今山口現今地應力數據,特別是肅南地震和民樂地震前後的地應力值變化的寶貴資料。通過14個地區穩定性評價因素的量化,計算了區內128個評價單元的綜合評價參數,劃分了3個極不穩定—不穩定區、2個次不穩定區。針對西氣東輸管線穿越極不穩定區的實際情況,提出「在新民堡、高台車站活動斷裂、豐樂活動等地段進行必要的現今地應力監測和位移速率監測」的建議。
西氣東輸西段(玉門—武威)地質構造略圖
西氣東輸西段(玉門—武威)地殼穩定性綜合評價圖
西部地區主要沉積盆地形成演化及油氣資源富集成藏規律綜合研究(柴達木部分):屬中國地質調查局綜合研究類項目,主要完成人員:王小鳳、馬寅生、陳宣華、李會軍、王連慶、馮梅、李國歧、武紅嶺、蔣榮寶、李麗、安美建、田曉娟、王治順、李中堅、王寶瑜、張梓歆、郭輝、尹成明、彭德華、江波。
主要進展:從柴達木盆地地質構造特徵及其演化歷史、石炭系地層特徵與岩相古地理、構造應力場、流體勢場和油氣分布規律與油氣資源前景四個方面對盆地形成演化及油氣資源富集成藏規律進行了綜合研究。劃分了柴達木盆地構造體系,明確了盆地大地構造歸屬;編制了盆地及其周邊地區石炭紀各門類生物地層對比表,進行了石炭系地層劃分與對比;編制了盆地地質構造系列圖件;開展了盆地應力應變測量和構造應力場模擬研究;對石炭系、中新生界油氣分布規律與油氣資源前景進行了綜合評價。2008年12月27日,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對項目成果進行評審,結果為優秀。
柴達木盆地盆地內向斜構造
項目組人員在盆地內進行現場考察
㈤ 強化地質調查服務
一、地質調查工作必須更加主動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地質調查工作是一項融調查與研究、產品與信息服務為一體的知識密集型工作,是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先行性工作,服務於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從事地質調查工作的地質調查機構也屬於服務型機構,主要任務是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地質基礎信息支撐。美國等國家地調機構自遭遇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生存危機」的艱難時期之後,逐漸認清自身的使命就是要為政府管理與決策、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公眾生活提供及時、公正、可靠的地學信息。地調局的生存和發展取決於適應整個社會需求的能力,必須保持同廣大用戶更好的聯系,因此整個地質工作逐漸由供給驅動向需求驅動轉變,其中地質調查機構服務意識的轉變最為明顯,一切以用戶為核心、服務優先的意識不斷增強。可以說地質調查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是其生存之本,成果得以應用是檢驗地質調查工作成效的試金石。
近年來,我國地質資料的社會化服務工作雖已起步,服務的領域也逐漸從傳統的地礦領域擴大到了城市規劃、農業、旅遊、教育等領域。但從總體上看,我國地質成果服務現狀基本上還處在傳統、自發的水平上,社會化服務的意識亟待加強,地質調查產品信息的公益性服務不到位,與社會需求還有較大差距。
按照新的「三定方案」,中國地質調查局的職責就是要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地質基礎信息資料,並向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這就是說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生產地質調查產品只是完成其最終目標的一個重要環節,必須深入研究地質調查產品的擴散與服務的途徑和方式,研究用戶的需求,有針對性開發滿足不同用戶的系列產品,更加主動地做好服務工作。
新時期,中國地質調查工作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緩解資源環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約束、全面落實可持續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對涉及資源、環境、生態、自然災害等重大問題的地質調查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2006年1月,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國發〔2006〕4號),明確指出「中國地質調查局統一部署、組織實施中央政府負責的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強化相關技術、質量、成果管理和社會化服務。……建立健全地質資料信息共享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設國家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和全球礦產資源勘查開采投資環境信息服務系統」。因此,當前的地質調查工作要以滿足國家需求為目標,確定地質調查工作的各項任務,充分發揮地質調查工作超前性、全程性和廣域性的服務功能,進一步拓展服務領域,使地質工作更加緊密地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結合,更加主動地為國家宏觀發展戰略服務,為人民群眾生活服務,為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服務。
二、樹立「用戶優先、服務第一」的地質調查服務理念
既然地質調查屬於服務業,地質調查局屬於服務機構,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又要求地質調查工作提供更及時、更主動的服務,因此,當前地質調查必須樹立「用戶優先、服務第一」的服務觀念,以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生活質量提高提出的新要求為基點,及時了解不斷變化的社會需要,堅持以用戶為核心,通過業務調整和領域拓寬,不斷提高產品的實用性並致力於提供優質服務。從市場營銷學的角度來講,「服務」即是以勞務來滿足顧客的需求,任何能提高顧客滿意程度的項目都屬於服務。服務即關心顧客,是在營銷過程中了解顧客心理,採用有效的方式為顧客提供多種服務或勞務,滿足其物質或精神的需要。對於地質調查工作而言,其核心也是要提供能准確滿足不同用戶需求的服務,要在項目立項之初就強調以政府管理工作需求、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公眾的需要為出發點,把滿足需求程度作為檢驗工作效果的重要標准,由此要充分考慮到地調成果的可利用程度和社會化服務程度,才能實現地質調查工作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三、地質調查服務內容豐富化
地質調查工作既有調查,又有研究,本身不產生物質財富,但它產生知識或信息,為社會和政府提供的是信息產品或服務。從世界地質調查發展的情況可以發現,地質調查服務的內容相當豐富。美國地調局可以提供的產品包括:按照學科,分為地學、生物學、制圖學和水資源產品;按照產品載體,分為攝影產品、出版物、軟體和其他產品。在美國地調局的網站上,可供下載和在線瀏覽的地圖、數據、影像和信息產品超過7.5萬份,各種技術標准、成果報告和出版物超過30萬份。目前,我國地質調查服務內容主要是以紙質的基礎地質資料為主,網上也提供了一些目錄服務,以及科普和少量的信息服務,但是還遠遠不夠。為了從國家宏觀決策到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都能感受到地質調查工作,需要提供各個地區、各個類別、各個專業和多個比例尺的地質產品。從專業角度看,地質調查要能提供區域地質、水工環、海洋地質、礦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遙感影像、專題產品和綜合類產品等十幾大類產品;從類型看,地質調查要提供大數據量的地質圖件、地質書籍和指南、空間數據、礦產出版物、攝影產品、文獻報告、期刊雜志、地學軟體、教育和休閑產品等;從產品的獲取渠道看,要從傳統的面對面的館藏資料,變為數字化產品和在線網路信息產品,還應提供數據處理、分析服務、咨詢及培訓服務等。
四、地質調查服務形式通俗化
地質調查成果服務的對象不僅包含政府部門和相關機構,還包括本國的企業、社區、一般公眾等。納稅人出資開展的公益性地質工作,就必須為社會公眾服務,而且要把地質工作成果轉化成社會公眾能夠使用、適合他們需要的成果。要提高地質調查自身的貢獻力和影響力,以取得更廣泛的支持和信任。必須改變所謂的「公益性地質成果鎖在抽屜里、藏在腦子里、掛在牆上、寫在紙上」的狀況。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共計投入地質勘查工作的經費已達4000多億元,全國形成了數十萬種成果地質資料,還有大量的原始地質資料和實物地質資料;上世紀90年代以來,建立了幾十個國家大型地學基礎資料庫。然而,這些資料數據主要服務對象還是行業內部,能夠提供政府、社會直接應用的產品缺乏。許多資料庫急需進一步整合、加工,才能滿足社會直接利用;大量資料數據需要圍繞國土資源規劃、礦業權管理、區域經濟發展、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以及普通公眾的需要,進行深度開發。要著重在地質調查成果的表達方式上下功夫,比如要盡快出版一種使廣大公眾能看懂並能利用的地質圖,把很專業很深奧的地質圖加以簡略化、通俗化和實用化。這方面,國外的地質調查機構有值得借鑒的做法。加拿大的普通百姓可以買到一種1:25萬的地質圖,它通俗易懂,社區居民從地質圖中可以了解到,居民所在地的地形地貌、歷史上有無發生過地震、有無活動斷層、該地地下水水位及水質、地下岩石的性質等等,這樣的地質圖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體現了服務公眾的意識和成果通俗化的做法。
五、地質調查服務手段多樣化
1.網路在線
中國地質調查局要擴展地質調查產品社會化服務的方式,除加強資料館藏服務外,還要增強網路在線服務功能,大力推廣應用基於互聯網的動態連接技術、目錄查詢檢索系統、WEB編圖系統等現代信息技術,通過中國地質調查局三級網路體系和信息服務平台,縱向連接局、大區和地調院,橫向連接國土資源骨幹網,逐步形成以單位、專題、區域、服務類型等為主線的「一站分布式服務」,進而覆蓋全國,為用戶提供在線信息發布、在線查詢、在線銷售和在線訂購等服務,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享受便捷的查詢、購買和定製服務。
2.對外宣傳
要讓國家和社會更多地感知地質工作的多元服務及其效用。加強成果的綜合研究和集成,深入挖掘分析成果的應用價值,並及時向社會發布。要大力宣傳公益性地質工作的社會效益,通過組織專家研究分析,發布有關評估結論,並以公開出版發行、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專題報告會、成果發布會、展覽會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普及地質科學和信息成果。建立中國地質調查局的新聞發布制度,將其常規化、制度化,定期由指定代表進行口頭或書面發布,遇有重大議題,要舉行專門的記者招待會或安排權威媒體作深度專訪。還可以建立國際合作與交流的鼓勵機制,吸取國外社會化服務的先進經驗和教訓,加快資料社會化服務的步伐,以滿足國家對外開放和商業性礦產勘查開發對地質調查產品的需要。
3.地質科普
要通過地質科學知識的普及,來提高公眾對地質事業的關心和認識,促進地質事業的發展。中國地質調查局可以向廣大學生開設地學科普網站或印刷一些科普讀物,內容可以包括:化石聚焦、假日地質指南、你眼中的岩石、假日地質圖、地質年代圖表、科普推廣和網上地質專家答疑等。從地質研究、生物研究、地理研究、水文研究等多個專業,以多種形式為學生、老師和地學愛好者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資源,以達到傳播地學知識和信息的目的。
4.地質教育
要注重地質教育,從小學、中學、大學建立起普及地球科學知識的教育體系,在中小學教學中增加地球科學方面的內容,大力發展地質高等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地調局可以和一些地質院校提供合作培養,如合作培養野外地質學專業,為高校學生創造相應的環境和條件。同時,還可以開展大量的培訓教育工作,聘請地質專家授課,內容涵蓋地質調查、礦產資源、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地質災害預防、全球定位系統、遙感、地理信息系統信息技術、地質文獻檢索與科技查新等等,還可以培訓普通大眾如何使用MapGis、MapIfon、ArcInfo和ArcView等軟體。地質教育培訓工作應制度化、經常化、系統化和多樣化。
六、用地質文化的力量感染公眾
幾千年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地質事業的發展相結合,鑄就了中國地質文化的風骨,它可以潛移默化而又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的生活質量、生活信念。因此,要提高地質調查成果的社會化服務水平,就必須傳播地質文化,加大地質成果、地球科學知識向社會轉化的力度,充分利用文化的手段和形式,讓地質成果惠及全體人民。以弘揚行業精神、樹立行業形象、普及地學知識為主要任務,加強文化宣傳教育、文化產品製作、文學藝術創作、科學知識普及等工作,推出一批具有地質特色的影視、科普、文學、藝術等文化精品,提高地質文化的生命力、滲透力和影響力。可以像《侏羅紀公園》、《龍卷風》、《後天》等電影把科學家對大自然的認識搬上銀幕一樣,將以章鴻釗、丁文江、翁文灝等為代表的地質先驅們推動中國近代地質事業發展的歷史拍成電影、電視劇激勵後代;將第四紀冰川的發現、燕山運動的創立、玉門石油的發現、攀枝花鐵礦的早期勘查、北京人頭蓋骨的發掘與研究等一部部改寫中國地質科學的拓荒史製作成紀錄片或參加展覽會;將國家地質公園的美麗而奇特的景色、南極科考的攝影照片印成畫冊;將世界各地發生的地震、海嘯等各種地質現象的新聞報道即時而快速地附上從地質視角的原理解釋;將深受大眾喜愛的各類寶石的地質成因、鑒定方法等有關知識普及於眾,等等。這樣不僅可以使大眾了解到自然的奇特、地質事業的偉大和保衛地球責任的重大,而且可以將地質文化的精華滲透到大眾的日常工作習慣、思維習慣中,將地質文化作為全民文化大力普及,使廣大人民群眾在了解地質工作的重要性和掌握地學基本知識的同時,深受地質文化的影響和熏陶,以科學文化的力量感召人們保護自然、保護環境、保護資源、保護地球、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總之,提高地質工作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資源保障能力和多重服務功能,就要進一步拓展地質工作服務領域,促進科研與調查的結合,提升地質工作的技術含量,縮短地質成果轉化的周期,努力使地質調查成果既深厚豐富,又生動形象;既充滿科學內涵,又通俗易懂,最大限度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對地質知識和地質信息的需要,實現地質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全方位的結合。
㈥ 英國地質調查局的定位及其未來發展方向
唐金榮施俊法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英國地質調查局成立於1835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地質調查機構,它是伴隨著工業革命的進程產生的,19世紀其主要作用是進行系統的地質填圖以尋找礦產資源,並支持當時的工業及農業的發展。20世紀上半葉,第二次世界大戰極大地刺激了對原材料的需求,地質調查工作也發生了相應變化,主要任務是提供更為詳細的地質圖件和負責國家資源信息管理。過去30年,社會情況已發生重大改變,人們更加重視環境、自然資源管理及自然災害問題,大量新技術的應用也使得地質調查的方式、方法和研究內容等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英國地質調查局對其使命進行了調整,並發布了新的戰略計劃,明確了今後的發展方向和業務定位。
一、英國地質調查局的定位和目標
英國地質調查局是英國國家研究機構,隸屬於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其主要業務工作包括3大塊:核心戰略科學計劃、合作夥伴計劃和委託計劃。其中,核心戰略科學計劃是英國地質調查局的主業,由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出資,即國家政府科學預算,這決定了英國地質調查局將實施基礎性、公益性的地質調查任務,實現戰略環境知識和數據的獲取、分析和傳輸。
英國地質調查局致力於科學地了解國家的環境條件、自然資源和災害,從而為提高英國的經濟競爭力、提高服務和政策效率、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提供支持。此外,還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遠見的解決方案。主要通過對地學數據、知識和信息的採集、解釋、管理和傳播來達到上述目標。主要的任務有:通過系統的調查、長期的監測、有效的數據管理和高質量的應用研究,增進對英國大陸及其大陸架的科學了解;為英國及海外的客戶和用戶提供綜合的、客觀的、公正的和最新的地學信息、建議和服務,使其能夠在管理環境和利用資源中做出安全、有效和可持續的選擇;向社會傳播信息,增強公眾對科學的了解,解釋並說明地球科學對資源問題和環境問題的重要性。
二、英國地質調查局組織結構的調整
20世紀末期,世界各國的地學機構為適應新的形勢變化,紛紛進行機構調整,並制訂其各自的發展戰略計劃。英國地質調查局也進行了多次調整,其組織結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1993年,P.J.庫克博士擔任局長後,對英國地質調查局的結構作了調整,設立了4個業務調查處和4個協調工作處,由各處處長和局長一起組成局務委員會,統一領導全所工作。1998年,D.A.法爾維博士成為新局長後,加快了改革步伐,採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2000年,將以前的4個業務調查處(專題圖與陸上調查處,石油地質、地球物理與海區調查處,礦產與地球化學調查處,地下水與岩土工程處)調整為了3個業務部,即環境與災害部、土地與資源部、信息服務與管理部。
圖1英國地質調查局組織結構
資料來源:根據BGS網站2005年6月的資料整理。
2005年,英國地質調查局為了更好地實施其制定的2005~2010年的戰略科學計劃,採用了「矩陣管理方法」,並對其組織結構再次進行調整(見圖1)。調整後的英國地質調查局分為6個部,分別是:業務開發與戰略部,地質與資源部,環境與災害部,信息部,地球科學技術與設備部,管理與運行支持部。其中,地質與資源部、環境與災害部和信息部屬於業務部,負責可操作性科學項目(包括橫向相關項目)的管理;業務部所需資源(員工、設備和基礎設施)的配置由地球科學技術與設備部統一管理;業務開發與戰略部和管理與運行支持部是其他部門所必需的交叉性的支持部門。各部部長與局長一起組成局委會統一領導全局工作。與2000年調整的組織結構相比,新組織結構最明顯的變化是將土地與資源部變成地質與資源部,新增加的「可持續土地處」歸屬於環境與災害部,這表明英國地質調查局又重新開始重視地質與資源的調查工作,突出了為環境與災害的管理決策提供支撐的能力。各業務部下屬處室的設置均出現了較大的變化,處室的設置基本上是按照新戰略計劃的科學主題和優先項目的需求設置的。這樣有利於戰略計劃的實施,能確保戰略計劃目標、任務的勝利完成。新的組織結構明顯地增強了地球科學技術與設備部的力量,突出了科學技術的作用。
三、地質調查經費的投入情況
英國地質調查局的經費來源主要有兩種,一是國家科學預算,由英國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NERC)直接撥款,確保英國地質調查局核心戰略計劃的實施;二是其他來源,包括通過競爭得到的受委託項目(主要來自政府部門和行政機構,地方、區域政府及其下屬機構,國際開發機構和私人公司)、資料轉讓費和產品銷售費以及服務費等。
圖2是英國地質調查局1989年以來的經費投入情況。從圖2可以看出,從1989~1990年度到1999~2000年度之間,英國地質調查局的總經費比較平穩,基本在3000萬~3500萬英鎊之間變化。但從1999~2000年度之後,其總經費投入有一個較為明顯增長趨勢,到2003~2004年度,其總經費達到歷年來最高值,為3855萬英鎊。這種增長反映出經濟、社會發展對地質工作需求的不斷增加。同時,政府科學預算撥款在英國地質調查局的總經費中所佔比例也在不斷上升,從1989~1990年度的28.4%,增長到2003~2004年度的52.32%,說明英國政府正在不斷加大基礎性、公益性地質工作的投入。另據2003年歐洲地質調查局論壇的統計數據顯示,2002年英國政府投入的經費約占總經費的68%(政府科學預算加上政府其他部門的委託經費),佔英國當年GDP的30×10-
圖2英國地質調查局1989年以來的經費情況
四、英國地質調查局未來5年的戰略重點及戰略變化
英國地質調查局在2000年制訂了《可持續發展的根基》的戰略計劃,經過5年的具體實施之後,再一次作了未來籌劃,於2005年6月發布了新的戰略計劃——《英國地質調查局戰略科學計劃(2005~2010年)》,明確了今後的發展方向和優先研究的領域。
1.未來的戰略重點
2005~2010年的新戰略計劃包括8大科學主題和5個「交叉問題」。
8大科學主題是:①英國大陸的3D地學框架。該主題是新的戰略計劃的核心,也是英國地質調查局主要任務的核心,將為該計劃的其他部分首先確定「人類活動帶」提供背景資料(base-line)。3D地學框架涉及4大部分:地質框架(DiGMapGB和Lithoframe)、地層性質(PropBase)、地球物理背景值(HiRES)、地球化學基準值(G—BASE)。該主題相當於人們通常所指的「三維地質填圖」;②地質—環境信息,將為實現新的計劃、滿足客戶的需求打下基礎。該項科學主題包括4個主要部分:生產全國數字數據集、信息管理、信息傳播、研究和開發有能力的信息技術。特別強調信息資產的長期戰略價值和優先開展滿足國家和用戶需求的資料庫。相當於我國的地質信息化建設;③海岸、大陸架和大陸邊緣的3D表徵。目的是為了支持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保護近海及海岸帶的環境,重點對從海岸帶到水深10米左右的地區和大陸架邊緣的大部分地區進行3D地質填圖和模擬。著重開展以下4項工作:河口及與其相關的沖積層的調查和模擬;從海灘或懸崖後到浪基面的開闊海岸的調查和模擬;從浪基面到陸架外緣的大陸架的調查和模擬;從陸架外緣到深海坡腳的大陸邊緣的調查和模擬。相當於我國的海洋地質調查;④可持續的水管理。重視水資源的可持續性是公眾的主要需求,英國地質調查局也把支持地下水管理的調查以及相關的研究工作放在了最優先的地位。該主題的工作重點是探測補水、抽水、氣候變化和極端環境條件對地下水的影響,並設計出使環境、商業和社會損失降到最低的方案。本科學主題包括6項主要活動:國家地下水的調查、評價和監測;防止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氣候變化和極端事件;地下水和健康;匯水盆地研究;地下水模擬;⑤可持續的土地管理。其目的是為了建立一個全國性的表土模型,並與其他單位合作開發英國全國性的系統的表土模型,從而研究預測氣候變化和土地管理預案對表土功能和土壤可持續性的影響。該主題是英國地質調查局新戰略計劃中新增的科學主題,特別提出英國地質調查局要在提高對表土性質和過程及其與固體岩石界面的認識方面的帶頭作用;⑥可持續的、安全的能源和礦產資源供應。目的是為了使人類過去的活動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程度,用礦產開發的各個環節,即勘查—開采—閉坑等「全過程」的方法來規劃未來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礦產資源和能源的調查研究過去一直是英國地質調查局的主要業務,現在英國地質調查局將利用它在能源和礦產方面所具有的優勢,去解決與自然資源相關的熱點問題。例如,解決CO2的地質「扣押」問題、建立戰略性3D地質框架、開發儲油構造成像技術、研究可再生能源的地質要求和影響、進行深部煤炭資源的開發評價、研究向「氫經濟」轉移的地質要求、研究礦床及其與深部和淺部作用的關系、經濟礦產品的監測和模擬等問題;⑦岩石圈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災害及其影響。目的是減少地面物理、化學和生物的災害帶來的危險,即給英國帶來的社會和經濟後果,相當於我國地質災害的調查與評價。在物理災害方面,主要是建立國家滑坡及其分布的地質災害資料庫,並按地區系統普及這些資料庫,重點地區包括石灰岩地區、滑坡地區和海岸帶地區;在化學和生物災害方面,將以信息為基礎來評價潛在的有毒的和重要的微量元素、放射性核素和病原體在全國的分布,預測它們過度曝露的危險地區或微量元素缺乏地區。同時,還將繼續開發和應用航空遙感技術,以便進行長期的大面積的調查;⑧地質構造和整個地球過程的監測。英國地質調查局特別注重地震和地磁暴對人類和基礎設施的影響,他們將依託其所管理的地震監測網和地磁觀測台,對英國的地球結構、性質和過程進行調查,研究英國震源機制和查明它們與深部地質的關系,提高地災害的評價技術。同時,應用現代計算通訊技術解釋新的科學問題和應用新的分析方法,為公眾提供發生地震和地磁暴的即時信息。該主題相當於我國地震局承擔的工作。
這8大主題在許多方面相互補充又相互聯系,目的是為解決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和政府提出的優先需要解決的5大「交叉問題」作出貢獻。這5大「交叉問題」是:①農村經濟和土地使用問題;②氣候變化問題;③地球生命的維護系統問題;④能源和自然資源的安全問題;⑤國際開發問題。例如,在3D地學框架內,近200萬年來的沉積物的高分辨記錄將有助於他們了解過去氣候變化的動力和英國冰蓋的演化。礦產組從事的土地質量和環境風險評價,對幫助制定城鄉發展規劃和決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新戰略計劃的變化
2005年出台的新戰略計劃與2000年出台的戰略計劃相比,有一個明顯的特點是地球系統科學觀、信息觀、可持續發展觀貫穿於整個戰略計劃的始終。這些觀點代表了當代地質科學與地質調查的發展趨勢,也是傳統地質工作向現代地質工作轉變的體現,說明英國地質調查局正在努力實現向現代地質工作的轉變。英國地質調查局在新戰略計劃中提出的研究內容和擬解決的問題也都是當前國際地學研究中的難點、熱點問題。
為了更好地了解英國地質調查局近年來的戰略轉變及其發展方向,我們將英國地質調查局先後於2000年和2005年出台的戰略計劃所研究內容進行了對比(見表1),從中可以看出新戰略計劃中的最重要變化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地質調查將由進行2D調查逐步變為提供3D地質信息,更多地重視對近地表的人類活動帶的研究。
(2)把「可持續水管理」主題放在優先地位。採用地球系統科學的方法研究補水、抽水、氣候變化和極端環境事件對地下水的影響,並致力於設計使環境、商業和社會損失降到最小的策略。
(3)新增加了「可持續的土地管理」主題。該主題是為了滿足英國最近出台的政策精神和歐洲的相關法規規定的需求而設立的,將通過收集、解釋和開發整個表土層的知識,建立第一個全國性的數字表土模型,為政府科學合理地制定規章制度提供表土信息。
(4)增加了對礦產資源和能量的勘探、開發的支持力度。2000年的戰略計劃側重於礦產資源對環境的影響,2005年的戰略計劃將礦產資源的重要性與能源資源提到了同一高度,加大了對地球深部成礦規律研究以及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的勘探、開發研究。此外,由於英國國內資源短缺,英國地質調查局在海外開展的大量國際開發活動,為英國的礦產資源和能源的供應提供保障。海外成礦規律的研究、資源評價和礦產開發及廢礦處理一直是英國地質調查局可持續能源和礦產活動的一部分。
(5)通過聯合研究,包括與博士、博士後的研究班合作,提高英國地質調查局與大學以及其研究夥伴的合作關系。
(6)為從野外數據採集到最後結果輸出設計了最好的數字工作流程。
(7)增加了對電子和網路傳輸系統的應用。
(8)提出了5個「交叉問題」,涉及的是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規定的具體優先科學項目,對完成政府的目標和政策具有重要的意義。並首次提出為農村經濟、土地使用和土地質量管理戰略、環境風險評價及地方的、區域的、全國的發展計劃提供技術支持。
表12005年與2000年的戰略計劃對比表
續表
註:2000年出台的戰略計劃包括4大科學主題,為了便於對比,我們將其按研究內容進行了拆分,「()」是其所屬的科學主題;有些研究內容屬於交叉性的,只是將其進行大致的分類。
作者簡介
[1]唐金榮,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實習研究員。
[2]施俊法,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情報室主任,研究員。
㈦ 十二年地質大調查成果回顧「十二五」期間水工環地質調查工作思路及重點工作部署建議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部
一、十二年地質大調查成果回顧
1999年國土資源大調查實施以來,水工環地質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獲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取得了一批豐碩成果,廣泛服務於國土資源管理和經濟社會發展。
1.水文地質調查
完成了全國新一輪全國地下水資源評價,按省區評價了地下水資源量和質量狀況,為國家水資源綜合規劃和宏觀決策提供了依據。在鄂爾多斯盆地、華北平原、松嫩平原等我國北方11個主要平原(盆地)開展了地下水資源及其環境問題調查評價,進一步查明了含水層結構和地下水循環規律,初步掌握了人類活動對地下水的影響以及環境效應,為我國地下水資源合理利用和含水層保護提供了科學的技術平台。
基本查明了西南8省(區、市)岩溶石山地區地下水資源特徵及石漠化狀況,完成了1:5萬重點岩溶流域水文地質調查15萬平方千米,建立了380處地下水開發和石漠化綜合整治示範工程,解決了30餘萬人飲用水、20餘萬畝耕地的灌溉用水問題,為2010年西南抗旱提供了地下水開發基礎資料和示範經驗,為國家實施西南岩溶石漠化綜合治理提供了技術支撐(圖1)。
啟動了全國首輪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初步完成了珠江三角洲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淮河流域平原區、華北平原區及下遼河平原地下水污染調查,面積約43萬平方千米,基本查明了調查區的區域地下水質量與污染狀況,為制定《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提供了重要依據。開展西部乾旱區、西南紅層區嚴重缺水地區和地方病嚴重地區地下水勘查,在西部乾旱和地方病嚴重地區成井470眼,為330萬人解決了飲水困難問題,通過省部合作,在四川紅層丘陵山區實施小口徑淺井180萬眼,解決了700萬人的飲水困難問題。
圖1 皮家寨岩溶大泉束流調壓壅水開發示範工程
初步建立了國家、省(區、市)、地(市)三級地下水監測網路。目前共有各類地下水監測點23800餘個,其中國家級點1422個,控制國土面積近100萬平方千米,在北京、濟南、烏魯木齊等地下水監測示範區和華北平原共有300餘個地下水監測點實現了自動監測、無線傳輸與網上發布。近年來,通過中國地下水信息網每年向社會公開發布地下水監測信息,為地下水資源評價與開發利用、地質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等提供了基礎資料。
2.地質災害調查與監測
完成了1640個山區丘陵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覆蓋面積約650萬平方千米,涉及人口約7.9億,調查並確定地質災害及地質災害隱患點10餘萬處,基本摸清了我國山區丘陵區地質災害及隱患點發育分布現狀;針對查出的重要隱患點,建立了縣、鄉、村三級責任制的群測群防監測預警體系,為國家防災減災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
在黃土高原區、秦巴山區、川滇山地區、湘鄂桂山地區、新疆伊犁谷地等地質災害高發區完成127個縣近40萬平方千米地質災害詳細調查。初步建立了四川雅安、重慶巫山、雲南哀牢山等8個代表不同突發性地質災害類型的監測預警示範區,為全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撐和示範。
初步完成長江三角洲地區、華北平原、汾渭盆地等重點地區地面沉降和地裂縫調查10萬平方千米,基本建立以基岩標、分層標和GPS、水準測量為主的區域地面沉降立體監測網路,為我國地面沉降防治規劃提供了基礎依據。
全國汛期突發性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成效顯著。2003年以來,成功避讓地質災害近5000起,安全轉移20餘萬人,避免財產損失近30億元。
3.環境地質調查
完成全國1:50萬以地質災害為主要調查內容的環境地質調查,基本查明了我國主要環境地質問題的分布以及危害程度,進行了地質災害的多發區、易發區的分區,獲得了區域環境地質基礎資料,為國土資源宏觀規劃管理提供了技術資料。
開展了環渤海、東南沿海等沿海地區環境地質調查,基本查明了區域地殼穩定性、海岸侵蝕和淤積、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狀況,並對重點港口和城市主要環境地質問題進行了專項調查,為制定該地區社會經濟和城市發展規劃提供了地質依據。
開展了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流域環境地質調查,初步查明上游源區生態地質環境變化狀況和中下游地區主要環境地質問題,為我國大江大河源區生態環境治理和中下游地區水患和地質災害治理提供了基礎資料。完成了181個地級以上城市環境地質調查評價,基本摸清了這些城市地質災害和環境地質問題的發育分布狀況,對造成的危害和經濟損失進行了評估,提出了地質災害防治和地質環境保護措施,為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提供技術支撐。
完成了全國以省(區、市)為單元的礦山地質環境調查與評估,共調查礦山11萬余個,調查礦山面積580餘萬公頃,初步摸清了我國礦山地質環境現狀,基本查明了我國主要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及其危害,為國家礦山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宏觀決策提供了基本依據。開展了三峽工程、青藏鐵路、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重大工程區活動斷裂調查和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為國家重大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和安全運營提供了重要的地質依據。
4.應急救災和應對氣候變化
近年來,我國突發性地質災害和極端乾旱頻繁發生,在國土資源部的統一領導下,廣大地質工作者積極參加搶險救災和打井找水工作。
2008年「5·12」汶川地震、2010年「4·14」玉樹地震發生後,全國地質系統迅速開展航空遙感解譯、地質災害應急排查及評估、災後重建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積極服務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在重慶武隆、貴州關嶺、甘肅舟曲等特大突發性地質災害後,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開展搶險救災、災害排查評估、應急處置等。
2010年春夏,雲南、貴州、廣西部分地區遭受百年罕見乾旱,國土資源系統緊急動員抗旱找水打井人員上萬名,鑽機上千台,物探設備上百套。經過3個多月的艱苦奮戰,完成勘探鑽孔2703口,成井2348口,總出水量36萬立方米/日,解決了520餘萬人的飲水困難。
充分利用已有資料,全面估算了我國地熱資源潛力,分析了開發利用前景,完成了北京、天津淺層地溫能調查評價和開發利用規劃,全面啟動全國省會城市淺層地溫能調查評價工作。全國陸域沉積盆地二氧化碳地質儲存潛力估算初步完成,鄂爾多斯盆地二氧化碳地質儲存示範工程進展順利。與神華集團合作在鄂爾多斯能源基地成功實施了二氧化碳地質儲存示範工程建設,首次在中國建立了深部二氧化碳地質儲存監測體系。地質碳匯調查研究得出新的岩溶和礦物碳匯能力估算數據。全球氣候變化地質記錄研究取得新認識。編制完成了中國國土資源領域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報告,為中國政府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提供了基礎資料。
二、「十二五」期間水工環地質調查工作思路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密圍繞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資源環境問題,按照「夯實基礎,強化應用,著力構建以服務為導向的水工環地質工作新格局」的基本要求,統籌部署國家水文地質、地質災害和環境地質調查工作,依靠科技進步,加強綜合研究,構建區域地質環境綜合信息平台,進一步增強地質災害防災減災能力和提高地質環境開發利用與保護水平,為國土資源規劃和管理提供決策支撐服務。主要工作目標如下:
(1)重點加強全國地質災害易發區、地下水主要開發利用區、重要經濟區等地區中比例尺基礎水工環地質調查,顯著提高水工環地質調查工作程度;
(2)積極推進城市地質、地熱資源調查以及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地質響應研究,進一步拓展水工環地質服務領域;
(3)完善國家地下水和地質災害監測網路,綜合集成水工環地質調查和監測資料,構建數字地質環境信息平台,進一步提升水工環地質工作對國土資源管理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和服務水平。
三、重點工作部署建議
1.重點地區基礎水文地質調查
在我國主要平原(盆地)、岩溶石山地區和國家大型能源基地,開展區域水文地質基礎調查,查明區域含水層系統的空間分布與結構及地下水補徑排條件,提出含水層保護建議,構建區域水文地質基礎資料信息平台,為國土資源規劃以及含水層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提供決策支撐服務。
2.全國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
在我國東部平原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的基礎上,完成中西部和東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查明平原(盆地)地下水水質和污染狀況,綜合評價地下水水質和污染程度及變化趨勢,為我國地下水污染防治、地下水資源保護以及保障飲水安全提供科學依據。
3.嚴重缺水和劣質水地區水文地質勘查示範
在以往嚴重缺水地區水文地質勘查工作的基礎上,開展北方缺水區、飲水型地方病區、南方紅層缺水區及水污染區水文地質勘查示範,解決450萬~550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為不同缺水類型地區提供找水方向與勘查經驗,探索地質環境與地方病關系,提出解決缺水區人畜飲用地下水開發利用區劃,為推進解決群眾安全飲水問題提供技術支持。
4.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
基本建成較完善的國家級地下水監測站網、北方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動態評價體系和國家地下水監測試驗與科學研究基地,有效提升國家地下水環境監管能力和監管水平,滿足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目標對地下水環境的要求,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構建提供支撐。
5.地質災害詳細調查
在我國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開展地質災害詳細調查,查清滑坡、崩塌、泥石流發生的基礎地質條件,闡明其發育、分布規律及形成機理,評價和預測其發展趨勢;結合防災規劃,推薦應急搬遷避讓新址,並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和建設適宜性初步評估;建立地質災害信息系統,地質災害分區評價,圈定易發區和危險區;建立和完善的群測群防的地質災害預警體系。
6.全國地面沉降、岩溶塌陷調查
繼續進行長江三角洲、華北平原和汾渭盆地地面沉降監測,完善地面沉降監測網路,強化InSAR監測技術應用,優化基岩標、分層標和地下水分層監測孔等設施。開展珠江三角洲、東北平原等地區地面沉降調查。開展高速鐵路沿線地面沉降與地裂縫詳細調查與監測。繼續開展武漢、廣州等重點地區岩溶地面塌陷調查和監測示範。
7.地質災害防治技術研發與預警示範區建設
開展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儀器研發和防治關鍵技術研發工作,選擇遼東南中低山泥石流區、浙東南低山丘陵滑坡泥石流區、隴中黃土高原滑坡泥石流區、秦巴山地滑坡泥石流區、滇南哀牢山滑坡泥石流區、新疆伊犁河谷滑坡泥石流區,藏東南高山峽谷區開展地質災害早期預警區建設。
8.重要經濟區和城市群地質環境綜合調查
選擇我國重要經濟區和城市群開展環境地質調查,查明區域構造格架和地殼穩定性以及城市群核心區斷裂帶活動性、工程地質條件和水文地質條件,進行重點城市環境地質安全評價,開展重大環境地質問題專題調查研究,提出對策建議,建立環境地質可視化信息平台,為我國主要城市群規劃、建設和安全運行等提供決策支持。
9.全國礦山地質環境調查
開展我國重要礦產資源集中開發區和潛在的礦業基地或重要成礦區(帶)的礦山地質環境詳細調查與評價,開展重點礦山地質環境監測示範,監測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所產生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以及閉坑後所存在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建立礦山地質環境調查信息系統,為我國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治理工作提供基礎資料和依據。
10.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地質響應研究
繼續實施地熱資源調查與開發利用工程、二氧化碳地質儲存調查與示範工程、地質碳匯潛力評價與固碳示範工程和全球氣候變化地質記錄研究,摸清國土資源領域節能減排潛力,提高氣候變化規律認識,提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能力,服務國家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節能減排戰略。
㈧ 中國地質調查局和中國地質科學院重點實驗室
1.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應力測量與監測重點實驗室
2013年,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4項,其中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項,公益性行業專項項目1項;地質調查項目4項,其他工程和市場服務類項目8項。第一作者公開發表論文32篇,其中英文SCI/EI檢索論文14篇,中文SCI/EI檢索論文7篇。現有固定工作人員21人,客座研究人員1人,引進碩士研究生2名,在站博士後1名;在讀研究生3名。組織召開學術會議2次,學術委員會會議1次,參加國內舉行的國際學術會議7人次。
與萬那杜氣象與地質災害局達成「萬那杜典型俯沖區地應力分布特徵研究」合作協議,並開展了研究工作,首次在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澳大利亞板塊俯沖帶上實施了地應力測量與監測,初步獲取了板塊俯沖過程中地應力變化特徵,為研究其與伴生地震的關系積累了數據;在北京及周邊地區持續開展地應力測量與監測,初步構建了首都圈地應力實時監測網;在新加坡南北傳輸電纜隧道開展了水壓致裂地應力測量,標志著水壓致裂地應力測量技術得到國際認可。
BCA和Kiso-Jiban公司檢查力學所在新加坡地應力測量的試驗現場
2.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下水污染機理與修復重點實驗室
有技術人員27人,其中研究員5人、副研究員4人;碩士生導師5人,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年地質英才1人,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獎的中青年人才6人。2013年,實驗室發表各類論文42篇,其中SCI檢索論文2篇,EI檢索論文3篇,核心期刊論文12篇,會議論文25篇;獲批國家發明專利1項。參加國際性學術交流12人次。畢業碩士1名,韓占濤副研究員在國家留學基金委的資助下完成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為期一年的考察和學習。
2013年,實驗室負責開展了地調項目「全國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綜合研究」、環保部公益項目「華北平原典型區地下水污染風險評估與防治分區方法研究」、環保部全國地下水基礎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子課題「典型農業區地下水基礎環境狀況調查評估」、水利部全國水資源保護規劃專項研究專題「區域淺層地下水脆弱性評價技術方法與示範研究」等多項,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三嵌段聚合物懸浮納米零價鐵在復雜孔隙含水層中的運移研究」、地調項目「油氣勘探的現代微生物技術及應用研究」、地方合作項目「星宇化工有限公司吳橋分公司廠區及原滲坑對擬建吳橋水庫污染風險調查評價」並通過驗收。
天津薊縣某復合有機污染場地直推鑽探土壤以及多級監測井取樣
3.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元素微區與形態分析重點實驗室
2013年是實驗室建設的第一年,承擔科技支撐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公益性行業專項3項,地調項目6項,其他項目3項,累計經費2050萬元。發表論文22篇,其中英文SCI檢索論文10篇(1篇第一作者,5篇通訊作者),中文SCI檢索論文1篇,核心期刊論文11篇;獲批實用新型專利4項。培養博士2名、碩士8名;與中國地質大學聯合開展卓越工程師計劃,培養大四學生4名。參加了所重點實驗室建設及研究進展交流會,實驗室研究方向、目標、組織機構及取得的成果得到了充分肯定,領導和專家對實驗室在擴充微區原位同位素分析技術能力方面提出了發展建議。5名成員在部系統培訓班上作技術講座;邀請了德國馬普化學研究所和法國CAMECA公司的專家進行微區分析技術和儀器講座;承擔了歐盟第七框架計劃項目。新購置的193nm激光器、超高線性范圍高分辨等離子體質譜儀等投入運行。
成功研製多軸可調精確定位激光誘導擊穿光譜儀樣機,並初步建立了Li、B、K等輕元素的定性與半定量分析方法。基本建立了可應用於橄欖石、輝石等單礦物中單個熔體包裹體LA-ICPMS分析方法;採用均相沉澱和鋶鎳試金技術制備的含貴金屬等元素的硫化物微區分析校準標樣的均勻性和實用性得到國際相關專家的好評;建立了HPLC/ICPMS快速測定天然水樣品中無機砷形態的方法。
新投入使用的實驗室和儀器設備
研製成功的激光誘導擊穿光譜儀原位分析系統(樣機)
4.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表層碳—汞地球化學循環重點實驗室
2013年,通過對我國150萬平方千米不同時期(20世紀80年代與2000年間)土壤有機碳密度的計算顯示我國西南、華中、華東、西北和華北的土壤有機碳表現為大氣CO2的匯,而東北和華南的為負值,土壤有機碳表現為大氣CO2的源。20年間,全國主要農耕區0~20厘米土壤有機碳庫累計增加358.5Tg。
我國主要農耕區表層土壤碳源匯變化圖
建立了土壤碳呼吸與全球升溫的預測模型。預測全球氣溫預期升高0.5℃,我國紅壤、草甸土、褐土、潮土、沼澤土和黑土中土壤有機碳分解釋放的碳為519Tg,相當於我國2010年固體化石燃料燃燒釋放量的31.7%。
我國主要土壤類型在全球氣溫預期升高0.5℃情況下,土壤有機碳釋放的CO2
5.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塌陷防治重點實驗室
岩溶塌陷動力監測系統集成
2013年,實驗室共承擔項目20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公益性行業專項1項,地調計劃項目1項、工作項目5項,社會服務項目5項,公開發表論文8篇。派團參加第13屆岩溶塌陷國際會議;邀請客座研究員、瑞典MALA公司(中國)和SenseFly公司專家開展鑽孔雷達探測、無人飛機應用等方面的學術交流;協辦「岩溶環境問題與對策學術討論會」;組織「岩溶塌陷調查技術方法討論會」以及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會議。
在我國岩溶塌陷地質災害發育趨勢與對策分析、岩溶塌陷調查和防治系列規范編寫、岩溶塌陷動力監測系統集成開發和大型礦山疏干區岩溶塌陷動力變化規律的捕捉方面取得了進展。
鑽孔雷達和無人機培訓
6.中國地質科學院頁岩油氣調查評價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承擔國家重大專項1項,地質調查項目6項,國家自然科學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2項,公益性行業專項1項,其他3項。發表論文13篇,其中國外8篇,國內核心期刊論文5篇,SCI及EI檢索論文共5篇;出版專著2部。有固定人員17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12人;研究員4人,副研究員6人,助理研究員7人;實驗技術人員3人,管理人員3人。流動人員6人,客座院士1人。2013年12月在京召開了「中國地質科學院頁岩油氣調查評價重點實驗室2013年年會暨第一屆學術委員會會議」。參加了AAPG年會,發表摘要4篇,並作學術報告;參加第一屆全國青年地質大會,發表會議論文2篇;參加第六屆構造地質與地球動力學學術研討會、中國石油地質學術年會和全國沉積學大會。承擔了與吉爾吉斯斯坦合作項目「中吉天山成礦帶成礦構造背景對比研究」。
採用淺表層構造變形的地面調查與深部構造的重磁電震聯合反演解釋相結合,釐定了黔中隆起及周緣3個一級變形單元和8個二級變形區。首次在黔中隆起東部中三疊統發現了透鏡狀油砂體,說明黔中隆起這一大型古隆起帶是油氣運移的有利聚集區。此外,在黔中隆起西部石炭系大唐組內發現了厚度大於50米的黑色炭質泥頁岩,提出黔中隆起油氣地質條件需要重新認識。證實了柴達木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發育良好的烴源岩,是一個新的烴源岩層系。
中國地質科學院頁岩油氣調查評價重點實驗室
7.中國地質科學院Re—Os同位素地球化學重點實驗室
2013年,實驗室廣泛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組織了Re-Os同位素分析技術研討會,邀請了國內相關領域專家就鹼性Os稀釋劑的制備標定和存在問題、普通硫化物Re-Os同位素前處理、Re-Os同位素稀釋劑標定、低含量Re-Os定年標准物質預研究、岩石樣品Os同位素精確測定等前沿科學問題開展了討論;實驗室成員前往英國杜倫大學和開放大學開展學術交流,邀請了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Judith Hannah 教授和Holly Stein 教授前來講學。實驗室繼續加強標准物質的研製,富鈷結殼Os同位素(GBW04476)和成分標准物質及銅鎳硫化物Os同位素和Re及Os成分標准物質(GBW04477)獲批成為國家一級標准物質。近年來,實驗室在富有機質地質樣品的Re-Os同位素年代學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入選中國地質科學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進展。
實驗室成員訪問開放大學
實驗室成員訪問英國杜倫大學
實驗室成員與美國來訪學者
8.中國地質科學院年輕沉積物年代學與環境變化重點實驗室
2013年,實驗室承擔各類項目14項,包括公益性行業專項課題1項,地調項目5項,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5項,與其他單位合作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新獲批各類科研項目7項,其中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1項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發表論文5篇,其中SCI檢索論文2篇;出版專著1部。引進人才2名,培養碩士2名,在職攻讀博士學位人員1名。舉辦學術會議1次,參加學術會議、出訪及邀請專家進行學術討論共計20餘人次。新建了獨立的植硅體實驗室、總有機碳/總碳實驗室。
陽原盆地西部湖相地層火山灰層分布特徵及年代地層序列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選擇梨益溝等六個剖面進行了樣品採集和年代及環境指標測試分析工作,對地層沉積序列有了較為清楚的認識。基本建立了五龍峰剖面28.2ka至149.5ka的年代序列,研究表明剖面整體上為風成相沉積,反應的氣候以冷干、涼濕為主,主要經歷了3次較大規模的古氣候冷暖旋迴,每個旋迴又包括了若干個次一級冷暖干濕旋迴。
包頭市麻池鑽孔第四紀地層綜合研究取得進展。首次在河套地區實施的貫穿第四系的第四紀標准鑽孔,建立了完整的第四紀年代地層框架及古氣候、古環境演變序列。
回灌試驗場地層對比圖
梨益溝剖面采樣
承辦2013年孢粉學術會議
9.中國地質科學院——合肥工業大學礦集區立體探測重點實驗室
2013年,實驗室正式進入建設期,依託單位為礦產資源研究所、合肥工業大學。有固定人員39人,其中研究人員36人、技術人員1人、管理人員2人;客座人員9人。
2013年2月4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常印佛、合肥工業大學校長徐樅巍和中國地質科學院副院長董樹文共同為立體探測重點實驗室揭牌
實驗室定位及研究方向:面向國家資源重大需求,開展重要成礦帶地質過程與三維結構探測,礦集區立體探測與三維建模技術,區域成礦系統與成礦規律和深部礦床勘查技術方法與示範研究。通過深部探測技術進步和理論創新促進深部資源的持續發現,為滿足日益增長的資源需求提供理論、技術支撐和服務,為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2013年5月2日,中國地質科學院—合肥工業大學礦集區立體探測重點實驗室建設計劃審查會在合肥工業大學召開
2013年,在研項目89項,包括973計劃項目1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項、國家科技專項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3項、國土資源部項目3項、院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1項、依託單位項目7項、其他項目52項;經費總額4412萬元。發表論文99篇,其中SCI檢索論文24篇,EI檢索論文8篇;出版專著1部;申請專利5項。
代表性成果:提出3D填圖(建模)思路和技術流程,實現了獅子山—銅官山礦田地殼結構的「透明」化;建立銅陵礦集區綜合找礦標志,提出深部成礦預測靶區;通過長江中下游成礦帶及典型礦集區深部結構探測,發現了長江中下游成礦帶發生岩石圈拆沉和幔源岩漿底侵的地震學證據,證實存在多級岩漿活動,詮釋了巨型成礦帶成岩成礦的動力學成因;獲得了銅陵、廬樅礦集區3D結構框架,對區域構造變形、岩漿系統結構提出了一批新認識、新觀點,揭示出重要岩體和控礦地質體的空間分布,為深部找礦提供重要信息;深部鑽探獲得重大找礦線索,廬樅礦集區2000米鑽探發現厚度較大的鈾異常,發現4米厚的銅礦化。部分成果在《Geophysics》、《Tectonophysics》上發表。
㈨ 分析探討:我國地質調查新體制建立的若干思考
地勘隊伍屬地化,標志著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地質礦產勘查體系正式進入解離時期。這一時期的開始,加速了地勘計劃體制的解體。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地質調查新體制沒有真正建立起來以前的一段時期內,全國的地質勘查工作將處於相對無序的狀態,這是地勘體制改革不可逾越的階段。因此,如何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的地質調查新體制,健全並完善公益地質調查隊伍,盡量縮短體系形成的過程,滿足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對地質調查成果資料的需求,是降低改革成本和縮短無序狀態持續時間的首要問題。
一、地質調查新體制建立應充分考慮的原則性問題
地質調查新體制的建立,是在屬地化的基礎上開始的,具有明顯的繼承性特徵,使得地調新體制的設計面臨著地勘隊伍行業分布的復雜局面。要最大限度地將幾十年積累的包括技術和人材在內的資源繼承下來,又要保證新體制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總體要求,是地調新體制建立的難點。因此,應從根本上認識原體制的缺陷,充分考慮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地質調查新體制應避免成為舊體制的重復,應進行體制創新,使地質調查新體制適應社會主市場經濟體制的總體要求。
回顧我國地礦系統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出,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建立地質部系統起,曾經歷過幾次歸屬關系的調整,但都是在計劃體制框架下進行的,解決的僅僅是隸屬關系的變化,沒有從根本上觸動其體系存在的經濟基礎。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使得支撐公益地質工作的經費來源與給付方式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那麼,就存在一個「野戰軍」如何組建、「野戰軍」存在形式的問題。
地質調查新體制的創新,一是要使地質調查新體制納入到市場經濟體系之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地質調查新體制,而不是別的條件下的「新」體制。要符合市場經濟的一般性原則,又能起到政府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需求對地質調查的宏觀調控以及對環境資源的政策導向。二是組織結構形式的創新,使新建立的地調體製成為按照「委託-代理關系」建立起來的管理系統、按照「業主-業戶關系」建立起來的項目實施系統和按照市場規則建立起來的監控系統,3個系統復合為地質調查新體制,以保證地質調查工作緊密圍繞國民經濟的發展需求,調控靈活,調控有效。三是制度和機制創新,這是保證體制發揮作用的關鍵,維持地質調查新體制正常運轉的制度應該包括管理制度、調控制度和認證制度3個方面的內容。其核心機制應該是政府收購機制。
(2)地質調查新體制的運轉應滿足使地質調查工作能夠遵循地質規律、地質工作規律和經濟規律的條件。
眾所周知,地質調查工作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公益性地質調查工作本身屬於非商業性的,從經濟學角度,把公益性地質調查工作與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性地質勘查區分開來,與公益性地質調查仍然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工作並不矛盾。並且,除了從環境資源的角度強化所立項目與國民經濟的緊密程度以外,實施地調項目也應遵循經濟規律,以達到少花錢多辦事的效果。
遵循地質規律和地質工作規律開展地調工作,是由地質調查的特殊性所決定的。無論體制如何變化,按規律辦事的原則不能變,並且要從體制上予以充分的考慮。
(3)從體制上充分考慮剛性隊伍與彈性任務的矛盾的解決。
自1987年開始,地質調查工作實行項目管理以來,由剛性隊伍承擔具有彈性的地調項目的矛盾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特別是當地調隊伍膨脹到一定程度以後,反過來嚴重製約了地調項目成果的質量,甚至出現虛假現象。這一問題的出現,首先是體制上的缺陷,然後才是管理上的漏洞。解決這一問題,也惟有在體制的塑造上運用市場的機制來彌補其不足。
首先是剛性隊伍的依託定位在哪裡,如果將省級的地調院上移使其成為直屬的地調隊伍,則首先要有一塊經常性的經費來維持剛性隊伍的正常運行,然後承擔地調項目,才能解決剛性與彈性的矛盾,但這正是舊體制的重復。如果將省級地調院定位在省政府的直屬事業單位,等於是讓各省用自己的財政按國家的要求為國家保養著一部「裝備精良、人員精幹」的機器,在國家與省兩級財政預算的體制下,如果省級政府沒有從本省的環境資源持續發展的角度將公益性的地質調查工作納入本級財政預算,成為省域經濟的組成部分,而是單純的為了承擔國家地質調查任務,顯然是不現實也是不公平的。目前現狀表明,省級地調院的生存仍然建立在依託國家地調項目上。長此以往,既加大了項目管理的難度,又增加了管理的成本,剛性與彈性的矛盾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其次是剛性隊伍的利益所在。目前的地調項目經費管理,是單價水平較低的不完全項目成本,從事項目的設備購置和更新、社會保障應提取的費用、項目實施過程中發現礦產的礦權獲得等等,對剛性地調隊伍均沒有利益的驅動。承擔項目的惟一理由僅僅是解決部分技術人員的吃飯問題和企盼著重新回歸到以前的體制的願望。
二、地質調查新體制的組織結構特徵
從市場經濟的角度,針對地質調查項目的管理,考察政府行為、項目實施過程、項目實施過程的監督控制3項內容,地質調查新體制的建立應體現出政府在環境資源方面對國民經濟發展保證作用的政策導向,復合管理系統、實施系統和監控系統,構建受政府授權委託,組織、管理和實施國土調查的國家地質調查局,代表國家行使業主權利。
1.地質調查管理系統
國家地質調查局受政府的授權和委託,在地調項目的立項、管理和成果的驗收上,代表國家行使業主的權利。實行兩級管理,即國家地質調查局和大區地質調查中心,構成地質調查項目管理系統。作為管理系統的支撐,在國家地質調查局下設地質科學研究(規劃)院,為立項提供基礎性研究、預測性咨詢和政策性服務,為國家全額預算的事業單位進行管理。
在建立地質調查新體制的過程中,二級管理機構的建立是關繫到能否保證地質調查工作正常有序開展的關鍵。應依託大區地調中心,構建地質調查局的二級管理機構。
建立由中國地質調查局與大區地質調查中心兩級管理構成的管理系統,既是建立科學管理體系的需要,也是因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調查工作的特殊性和國家與省兩級財政體制的客觀要求。按大區建立地質調查局的二級管理機構,一是有利於站在國家的角度從宏觀上對地質調查工作進行統籌部署,兼顧地域上的、經濟上的、社會上的、戰略上的、大地構造單元上的差別,可以根據整體國民經濟發展的總體需求,平衡部署地質調查工作。二是兩級管理有利於把諸如立項審查、過程的監督檢查、項目的實施管理等地質調查項目的具體管理工作賦予二級管理機構履行,使決策機構從繁雜的具體事務中解脫出來,能夠集中精力考慮全局的一些大事。三是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調查工作往往具有面積大、跨省區的特點,而與國民經濟的總體部署相協同,因此按大區設立地調中心,可以兼顧處理好微、宏觀的關系問題,可以兼顧處理好商業性與公益性的問題。作為二級管理機構的大區地調中心,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其建立與完善:
應該指出的是,二級管理機構的「管理」是項目組織實施的管理,其管理職責是由項目成果的取得派生出來的。因此,承擔地質調查項目是二級管理機構的主體。
與大區省級地調院建立管理關系。其主要手段有:一是通過地質調查局的授權和委託,對各省地調院的組織制度建設和資質進行監督指導;二是建立大區信息終端,建立大區的信息中心和信息聯系;三是對地調項目實施過程的監督控制及成果的檢查驗收。根據項目的具體分布和大小,可採取派出的形式建立臨時的項目管理辦公室,項目結束後即行撤銷。形成完善的二級管理功能。
2.項目實施系統
按照市場經濟原則,利用投資和政策導向,加速地調項目實施單位系統的形成。地調項目實施單位的建立應與國家財稅體制相一致,由於各省的經濟發展的不均衡性決定了其對基礎性地調工作的需求程度和內容的不同,因此,應允許各省從自身經濟發展角度確定其地調隊伍的保留與否和保留形式,對地調項目實施單位的資質要求應與礦產資源法對地勘單位的資質條件要求相一致。也就是說,放開對地調項目實施單位的統一規定,只要符合國家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認可資質的地勘單位,均可承擔地調項目的實施。一般情況下,地調項目實施單位分布在以下一些部門:
●企業集團中的地勘單位和研究單位;
●國家地質調查局所屬業務支撐的地調、研究、規劃單位;
●大專院校;
●具有法人資格和地勘資質的地勘企業(包括非國有和國外地勘企業)。
上述各類單位中,惟有中國地質調查局所屬的隊伍是剛性的,同時也是地調項目實施所必需的業務支撐。
3.充分利用現有市場的中介機構
根據地調項目的特點,培育和完善適合地調項目實施過程監督控制的中介組織。建立地調項目實施過程監督控制的市場支撐,有利於礦權市場的建立與完善,可以防止在地調項目管理過程中政府行為的異化。目前情況下,主要的中介機構有兩個:一是側重技術質量的監理機構;一是側重經費使用合理合規性的監督機構。
三、地質調查新體制的制度和機制
地質調查新體制的正常運轉要有與新體制相配套的制度,形成新體制的運行機制,其核心機制應該是對地質調查項目成果的預定收購機制。這一機制的形成,更多的是靠制度的建立和實施。新體制建立初期需要配套的主要制度應包括以下6個方面的內容。
(1)地質調查項目確立制度。主要包括地質調查項目立項方向的確定、立項程序、立項辦法等。
(2)內部管理制度。管理機構日常管理所依據的制度、辦法、規定和規則。
(3)地質調查項目招投標制度。項目承擔單位的資質認證、確定承擔項目單位的程序和辦法以及通過簽訂合同確定業主與業戶的權利、責任和義務。
(4)地質調查項目實施過程監督控制制度。項目實施過程對技術、質量和經費監督控制的相關規定和辦法。
(5)信息發布制度。主要是政策導向、投資投向、定額標准、成果與重大科學發現。
(6)地調成果驗收、保存與使用制度。
㈩ 地質技術裝備管理組織結構與制度框架
為了實現地質技術裝備管理目標,要具備兩個方面的基礎條件:一是設計系統的、能體現提高地質技術裝備效率的制度體系;二是要有健全的不同層次的地質技術裝備管理的機構,配備相關人員。見圖7-5。
圖7-5 地質技術裝備管理基礎條件示意圖
一、地質技術裝備管理組織結構框架
1.地質技術裝備管理組織結構分析
地質技術裝備管理的4個層次,即: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調查局局屬單位——裝備使用者(含地質技術裝備託管單位),其管理組織機構和職責見圖7-6。
國土資源部主要負責裝備管理政策、辦法的審定,裝備規劃、計劃、預算的申報與下達等全局性的宏觀管理。中國地質調查局是組織實施裝備管理的主要機構,負責制定局地質裝備管理制度、編制計劃和預算建議、組織實施、信息管理、統計分析、監督考查,具體負責局管設備集中采購、審批報廢、調配等。局屬單位負有向上申報計劃、裝備維護管理、地質技術裝備信息管理、清查裝備、組織分散采購等主要職責;對裝備的使用情況負有直接責任,對裝備的配給提出建議。裝備使用者負有裝備合理使用、維修、保養、向上級匯報裝備情況的直接責任,接受上級單位對裝備管理情況的檢查。裝備使用者是有具體控制權的使用主體。
2.地質技術裝備管理組織框架建議
地質技術裝備管理的組織結構,從管理主體上分為上述4個層次,其中第一個層次和第四個層次,分別是總量管理和具體操作使用管理,而第二個層次和第三個層次,則承擔了大量的過程管理,其管理內容既全面又重要,既要管理實物形態,又要管理價值形態;既要搞好靜態管理(合理配置),又要搞好動態管理(設備狀態);既要管理技術裝備本身,又要保證生產需要。所以,這兩個管理主體,必須在內部建立裝備管理組織機構體系,落實地質技術裝備管理的職責。
當前,在局機關及局屬單位之間,已經形成了一個裝備管理的組織機構體系見圖7-7。局機關有專門的裝備管理部門,財務部承擔了部分價值管理的職能。中國地質調查局局屬27家單位有33%建立了專門的裝備管理機構,52%的單位沒有建立專門管理機構,將裝備管理機構掛靠在其他機構並設立裝備管理崗位,15%的單位組成的裝備管理領導小組或管理委員會等臨時性組織,指導「野戰軍」裝備的采購和裝備全面管理工作。27個局屬單位的裝備專職管理人員共51人,兼職管理人員42人。多數單位的技術裝備專門管理人員為1~2人,全面負責裝備采購、使用和管理工作。總體上講,目前的裝備組織體系基本能夠應急性解決目前裝備管理的需要,但很多職能還沒有到位。
圖7-6 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技術裝備管理組織職責框架圖
圖7-7 裝備管理的組織機構體系圖
課題組研究認為,未來發展應當建立專門的裝備管理機構,統一管理單位所屬的全部地質技術裝備。主要依據:一是有利於落實管理責任,使地質技術裝備在公益性地質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二是從長期發展看,中央公益性地質隊伍的規模和核心能力還沒有到位,尚需要適度擴大規模,裝備也需要進一步充實和完善;三是從發展趨勢看,未來的公益性地質工作更多地依靠科學技術而不是主要靠增加人員,地質技術裝備是科學技術的載體,在未來工作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四是具體從實際情況看,設置專門的裝備管理機構,並不需要過多地增加管理人員,而管理工作會大大加強。
裝備管理組織機構建設的核心是要建立起責任落實體系。無論專門機構還是兼職機構,無論專職兼職人員,要能夠相互配合,職責明晰,完成現階段需要的管理任務。關鍵是責任要落實,責任要全覆蓋。要樹立全員裝備責任意識,除了裝備管理的專職人員、兼職人員外,裝備的使用者、各層級組織的負責人要有管理所使用裝備的相應職責,這一點要在制度中加以明確,要強化全員裝備責任意識。
二、地質技術裝備管理制度框架
地質技術裝備管理制度框架應覆蓋管理的各個方面見圖7-8。針對管理的重點環節和重要方面,要分別研究制度建設規劃,使其規范化和制度化。管理的重點環節主要包括:編制申請計劃和預算、裝備采購、驗收入庫及保管、登記入賬、領用發出、使用過程管理、裝備處置、地質技術裝備管理統計報告和檢查、管理和使用的培訓、維護和運行、地質技術裝備發展的長效機制等。
1.地質技術裝備管理制度框架體系及主要內容
針對以上重要環節,結合管理實踐,地質技術裝備管理制度體系一般應當包括11項管理辦法:設備前期管理辦法、設備使用與維護管理辦法、設備檢修管理辦法、設備備件管理辦法、設備事故管理辦法、設備資產處置管理辦法、設備檔案管理辦法、設備統計管理辦法、設備管理與技術人員培訓管理辦法和設備工作考核與獎懲辦法等。以下10個管理辦法,涵蓋裝備管理的4個流程,並對每個流程作出相應的規定。
(1)設備前期管理辦法。設備前期管理是指從規劃到投產這一階段的全部工作。包括設備規劃方案的構思、調研、論證和決策;外購設備的選型和訂貨;設備安裝、調試與驗收;效果分析、評價和信息反饋等。對設備前期管理各環節有效的安排、協調和管理,為設備後期管理創造條件,使之充分發揮設備投資的效果。設備前期管理辦法包括:按照設備選購的基本原則,通過充分論證,編制企業設備規劃;根據地調工作發展的需要和資金的可能,制訂年度設備增置(更新)計劃,報請批准;根據批准計劃確定增購(更新)設備清單,並簽訂訂貨合同;實施到貨驗收,並及時組織設備的安裝與調試;組織有關部門參加設備鑒定、驗收,履行轉入固定資產手續,投入生產運營;明確上述各項工作的分工與責任。
(2)設備使用與維護管理辦法。設備使用與維護管理辦法是對設備的使用、保養、維護、潤滑、點檢、故障監測和定期技術狀況檢查等項內容實行科學管理的規定。設備使用與維護管理辦法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關於設備使用的要求,關於設備維護的要求,明確上述各項工作的分工與責任等。
(3)設備檢修管理辦法。設備檢修是為了補償設備的物質磨損,恢復設備的精度與性能,保證生產活動正常進行。設備檢修包括設備小修、項修和大修,以及為修理而進行的檢查工作。設備檢修管理辦法包括以下主要內容:依據設備技術狀況和生產運營的需要,確定設備大(項)修計劃;進行設備狀況檢查,確定修理內容,並做好修前的各項准備工作;按照修理工藝和修理停歇時間、修理工時與材料消耗定額,應用網路技術,組織修理工作;依照質量標准進行檢驗與驗收;設備檢修要採用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要把修理與改造結合起來;設備檢修要充分依靠社會化的維修市場,修理工時與材料消耗定額,應用網路技術,組織修理工作;設備檢修的經濟核算等。
圖7-8 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技術裝備管理制度框架圖
(4)設備備件管理辦法。設備的備件管理包括備件的采購(生產)、保管和供應等項工作。備件管理不僅是一項技術工作,也是一項經濟活動。加強設備備件管理對保證設備修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內容包括:根據設備類型與數量,合理確定備件的品種與數量,並適時組織采購或自製加工,保證數量需要;加強備件的驗收與保管,保證備件的質量要求;做好進口設備備件供應工作;健全圖紙與技術資料,完善備件管理基礎工作;充分開發和依靠備件的社會化供應渠道,減少單位備件儲備;加強經濟分析,降低備件資金佔用,加速資金周轉等。
(5)設備事故管理辦法。設備事故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採取有效措施,減少和杜絕設備事故的發生,以保證生產運營的正常進行和人身的安全,減少企業經濟損失。設備事故管理辦法包括以下主要內容:根據中國地質調查局的規定,明確設備事故的含義與分類;採取預防措施(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加強設備維護和按期進行設備檢查等),防止事故發生;依照設備事故發生的情況,組織原因分析,確定事故性質,採取防範措施,並對事故責任者進行教育和處分;組織設備修復,並進行事故經濟損失計算;做好事故總結,必要時報告上級有關部門。
(6)設備資產處置管理辦法。因生產經營情況的變化和設備的磨損與老化,要對部分設備資產進行處置,其內容包括:閑置設備調出、設備外借、設備租賃和設備報廢。為了使資產不受損失,應加強相應管理工作。設備資產處置管理辦法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定期核定閑置設備清單,凡有使用價值的應積極調出和外借;處置前做好保管工作,使其完好、安全;調出或外借時,應履行相應手續,並進行財務處理。
關於設備報廢,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並按照資產保值和技術進步的原則,制訂設備報廢標准。按照規定程序,履行相應手續,必要時應作技術鑒定。報廢設備不得留用和轉讓,原則上應作廢料處理。做好報廢設備的財務核算工作。
(7)設備檔案管理辦法。設備檔案是設備一生主要技術、經濟活動的真實記錄,又是開展設備綜合管理的重要依據,而且設備檔案是不能事後彌補的珍貴材料。因此,設備檔案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設備檔案管理是指對設備檔案的收集整理、登記建賬、復制保管和借閱等環節的管理,為加強設備檔案管理,應制訂相應管理制度。其主要內容為:凡主要生產設備均要按單台建立檔案,檔案袋應附有目錄,並隨材料匯入時增添。檔案目錄主要包括歸檔時間、材料內容、頁數和經手人等項;新設備購建轉入固定資產時,就應建立檔案,設備原始記錄資料應隨即轉入檔案。舊設備調入時,應向原單位索取檔案資料,經核對無誤重新建檔案,繼續管理;設備調出時,檔案應隨即調走,對於因整頓而關停並轉的單位,更要注意檔案的保管移交。設備報廢但尚未拆除時,檔案應暫存。報廢拆除後,其檔案中有價值的部分轉給資料室,其他撤銷;各單位要在設備管理部門負責人領導下,建立設備檔案室(組)或設備檔案專櫃,由專人專職或兼職負責設備檔案的集中管理。管理人員要掌握科技基礎知識和具備一定工作能力,並盡量保證人員相對穩定,使其比較熟悉業務,便於服務。管理人員調動工作時,必須履行清點,交接手續。檔案管理人員要按期將匯入檔案的材料收集、匯總、登記入檔。收集、匯總時,管理人員要認真檢查材料的質量,不符合規定的應要求重寫。
(8)設備統計管理辦法。設備統計工作的基本任務是准確、及時、全面、系統地搜集各種設備管理憑證和信息,對有關數據進行匯總和整理,完成年度和月度統計報表,為編制設備規劃和工作計劃提供依據。設備統計管理辦法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根據國家有關統計的規定和地調工作的需要,建立設備管理統計系統,確定負責部門與人員,並明確其職能與責任;確定設備統計工作的分類、內容與要求;建立設備信息傳遞渠道,確定統計工作的程序與周期;規定統計結果的確定,劃分不同內容的統計結果的發布形式與范圍;建立設備統計與信息工作的反饋制度。
(9)設備管理與技術人員培訓管理辦法。為了正確使用、精心維護設備,保證設備完好和安全生產,充分發揮設備效能,應提高設備管理與技術人員的素質。設備管理與技術人員培訓管理辦法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制訂設備工程各崗位人員的職責與要求;根據設備管理技術人員的水平和知識更新的需要,制訂分層次的崗位培訓計劃;培訓結束,考試及格,由有關部門頒發結業證書,作為上崗工作的條件;培訓工作可以自行組織,也應充分利用社會辦學單位;培訓考核工作要與工作調動、職稱評定和提級、提薪等相掛鉤。
(10)設備管理工作考核與獎懲辦法。對設備管理工作應當實行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以調動設備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積極性。為此,要對有關部門和相關崗位的設備工作情況進行檢查、考核、評比和獎懲。設備工作考核與獎懲辦法應包括以下內容:制訂有關部門、相關崗位設備管理的職責,以及考核標准;確定檢查、考核的方式與程序,制訂設備工作獎懲實施細則;經常性的考核情況與日常的獎勵掛鉤。年度評出的優秀班組、機台和職工應予以表彰或獎勵;由於工作失誤造成設備損壞和其他經濟損失的,應給予懲罰或處分。
2.地質技術裝備效益評價探討
為了全面、定量評價地質隊伍「野戰軍」技術裝備專項的績效,根據財政部財建[2004]404號文《中央經濟建設部門項目績效考評管理辦法(試行)》中對績效評價的要求和提供的參考指標體系,結合地質技術裝備的特點,研究提出了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技術裝備建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以下簡稱指標體系),對該指標體系徵求意見、修改、完善後,將用於評價地質隊伍「野戰軍」技術裝備專項的績效評價,也適用於其他資金渠道形成的地質技術裝備的績效評價。
指標體系共包括:實施內容績效、資金管理績效、裝備配置績效、裝備使用績效和裝備效益績效五大類18個具體指標(表7-3)。其中,實施內容績效、資金管理績效主要針對地質隊伍「野戰軍」技術裝備專項整體的評價,裝備配置績效和裝備使用績效、裝備效益績效大多針對局屬單位的評價。
表7-3 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技術裝備評價指標設置
續表
指標包括定性描述的指標和定量測算的指標。有可能定量測算的,給出了測算公式;不能定量測算的,採用定性描述。定性描述的指標,要求按照好、較好、一般、較差和很差5個等級描述。定量測算指標的實現取決於公式中的參數是否能夠獲得,如果參數不能獲得時,也可進行定性描述。
裝備效益指標中,裝備投資產出率是指年度單位裝備投資承擔的貨幣工作量,該指標中的裝備投資額承擔的貨幣工作量應當匹配。對工作效果的貢獻是考核由於新增裝備(技術進步)後在取得成果方面的突出貢獻,如:找礦的新突破和測試難題的解決等。由於難以定量,可考慮定性描述,最好用具體實例說明。工作效率提高程度是指由於採用了新裝備,工作效率比原來提高的程度。環保貢獻率是考核由於新增裝備(技術進步)後在環境保護方面的突出貢獻,如:測試水平提高,測試樣本廢棄物對環境污染的減輕程度等。由於難以定量,可考慮定性描述,最好用具體實例說明。
該指標體系是針對全部局屬單位設計的,具體到每個單位,不一定對18個指標全部評價,需要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酌情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