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地震圖
❶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的研究項目
2004年6月,國家重大科來學工程項目自「中國地震活動斷層探測技術系統大城市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開始實施,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徐錫偉是該項目首席專家。 項目選擇在北京、上海、天津、福州、沈陽等內地的21個大城市進行了探測研究。該項目於2008年4月順利完成,已基本查明了21個城市及其鄰區的主要斷層的分布、最新活動性和發震危險性,特別是排除了上海、天津、廣州、沈陽、銀川、青島等城市的其中80條斷層的活動性。
中國地震局於2000年提出了《城市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項目,試圖通過對部分大中城市進行活動斷層鑒定和地震危險性評價,為國土資源的規劃、利用和建設提供科學依據。該項目針對天津的天津斷裂和滄東斷裂進行了探測,經過科學探測並確定天津無活動斷層後,為天津生態城規劃項目提供了重要依據。
❷ 中國地震的分布
中國是世界上地震較多的國家之一,這主要與其所處的地球動力學環境有關。中國位於歐亞板塊東南部,受印度洋板塊、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塊和菲律賓板塊夾持。同時,在其東面有環太平洋地震帶的西太平洋地震帶通過,西部和西南邊界是地中海-南亞地震帶經過的地區。由此看來,我國處於世界上兩個最活動的地震帶之間,有些地區本身就是這兩個地震帶的組成部分,並且廣大地區都受它們的影響。因而我國的地震活動不僅頻繁而且強烈,如圖1-3所示。根據地震活動的強度和頻度,大致可分以下三種情況:
(1)地震活動強烈的地區 包括台灣、西藏、新疆、甘肅、青海、雲南、寧夏、四川西部等省區。這些地區除少數地方歷史記載較早以外,大部分地區由於人煙稀少,只從1900年後才有記錄。近百年來,中強地震一再發生,在強度和頻度方面已大大超過其他地區,是我國地震活動最顯著的地區,佔全國地震總數的80%。
(2)地震活動中等的地區 地震震級可達7~8級,但頻度較低。屬於這種情況的有河北、山西、陝西關中地區、山東、遼寧南部、吉林延吉地區、安徽中部、福建一廣東沿海地區及廣西等省區。佔全國地震的15%。
(3)地震活動較弱的地區 僅偶爾發生破壞性地震,最大震級只有6級左右,強震間隔時間也較長,一般都在百年以上。屬於這類的省份和地區有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貴州、四川東部、黑龍江、吉林及內蒙古的大部分。佔全國地震的5%左右。
應當指出,上述地震活動性分區是按我國行政區劃考慮的,但地震的分布是受地質構造控制,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區域或帶。因此,即使地震活動強烈地區的地震也不是均勻分布,有的地段相對集中,有的地方則很零散。
總的來說,中國西部地區的地震活動性比東部強。西部地震主要沿強烈隆起的青藏高原周邊、橫斷山脈、天山南北麓、祁連山一帶。東部地震則主要發生在強烈凹陷下沉的平原或斷陷盆地,以及近期活動的大斷裂帶附近,如汾渭地塹、河北平原、郯城-廬江大斷裂帶等。如圖1-3所示。
我國境內發生的地震,絕大部分為震源在地殼中的淺源地震。中源地震分布於三處:一處是台灣東部沿海,如基隆東北、宜蘭及花蓮以東的海里;另一處是西藏雅魯藏布江以南的江孜、錯那等地區;再一處是新疆西南部的塔爾庫爾干、麻扎一帶。深源地震僅分布於吉林省和黑龍江省東部交界處的安圖、琿春、穆棱、東寧和牡丹江一帶,震源深度多在400~600km之間。
根據地震空間分布規律的總結,地震活動帶大多與不同地殼塊體的接合帶相吻合。按其接觸關系的不同,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不同性質的地殼互相銜接地帶 太平洋的周邊屬於這種類型,太平洋的大洋型地殼分別與亞洲、大洋洲、美洲及南極洲等不同的大陸型地殼相接,形成一個規模巨大的地殼破裂帶。由於不同性質地殼塊體間的互相運動,造成在這個破裂帶能量易於聚集和釋放的條件。
圖1-3 中國地震(M≥6.0)震中分布略圖
(2)性質相同的不同地殼塊體的接合帶 喜馬拉雅至地中海一帶是沿東西方向的南北兩個大陸型地殼的接合帶。由於北部的亞歐大陸地殼與南部的岡瓦納大陸地殼彼此頂撞,形成強烈的擠壓帶,北部的塊體上沖於岡瓦納大陸之上,造成強烈的地形隆起,成為世界上大陸地殼最厚、地形最高的地區,並在該接合帶形成了地球上另一個強震集中的地段。
(3)相同性質的地殼彼此分離的地帶 大洋中脊和中隆所形成的地震帶即屬這類地帶。該帶至今仍活動著的大斷裂帶,是海洋地殼張性裂隙的發展。被轉換斷層錯開的斷距越大,地震活動性也就越強。
(4)大陸地殼內的巨型構造活動帶 它與地震的關系也極為密切,是斷裂構造活動的結果,一般均具有較長時間的發展歷史,並且現今仍在活動著。這種地震在我國境內,中亞地區,北美大陸及東非地塹系內均有分布。
❸ 中國1∶萬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圖的編制
一、內容概述
(一)成果簡介
此次編圖工作是在研究總結以往地質大調查成果的基礎上,充分認識和掌握我國崩滑流地質災害的發育分布規律而編制的。1∶400萬崩塌、滑坡地質災害分布圖和1∶400萬泥石流災害分布圖以崩滑流地質災害發育現狀為基礎,反映崩塌、滑坡、泥石流在全國的發育分布規律。
1.東北、華北平原丘陵山地區
崩塌較多,江河沿岸的公路、鐵路沿線分布廣泛,規模一般為幾至幾十立方米,危害性大,主要為暴雨誘發。滑坡僅集中在遼寧東部的寬甸、鳳城、岫岩、撫順地區、遼南老帽山一帶礦山的采礦棄渣和城市人工邊坡。
該區泥石流多沿太行山、北京西山、燕山和長白山、千山帶狀發育,具群發性,並集中發生在7~8月的汛期,為中小規模的稀性泥石流,以溝源崩塌滑坡觸發溝床物質活動而形成的泥石流為主。
2.華南丘陵山地區
以滑坡為主,崩塌次之,泥石流較少,主要分布在浙江西部、福建、贛東北、贛西北、湘西山區、廣西西北部和廣東北部地區。本區滑坡多以小型、淺層土質(堆積層)滑坡為主,有規模較小、發生頻率高、突發性強(主要集中分布在5~6月的梅雨季節和7~9月的台風雷陣雨季節)的特點,以福建、江西兩省最為發育。
該地區泥石流呈零星發育,其觸發因素多受台風帶來的強降雨影響。
3.秦巴-西南山地高原區
本區的崩塌、滑坡比較集中分布在川西北龍門山地區、川滇南北向條帶、秦巴山地、三峽兩岸和黔西南山區。以中小型的崩塌滑坡為主,由南向北岩質崩塌、滑坡逐漸增多,巨型、大型的崩塌滑坡較多。本區是我國突發性地質災害最為發育的地區,在地震活動帶,由地震觸發的崩塌、滑坡非常多,形成的規模較大。
本區的泥石流主要集中分布在秦巴山地,是我國泥石流的主要發育地區之一。秦巴山地包括秦嶺、大巴山、龍門山、邛崍山南段、鄂西北的武當山、荊山,主要是暴雨誘發,且多為水石流。固體物質除少許黏性土外,主要由粗顆粒的砂礫和塊石組成(礫石和塊石約佔80%以上),其主要來源為基岩崩塌、滑坡所堆積的碎屑物質。
4.黃土高原-山西盆地區
黃土高原是我國崩塌、滑坡最為發育的地區之一。其特點是類型多樣、形成條件比較復雜。崩塌、滑坡除在呂梁山以東有較少分布外,其餘地區廣泛分布,最為嚴重的地區為晉陝蒙三角地帶和白於山黃土山地、六盤山以東的晉陝黃河峽谷段,以及六盤山以西的龍喜、青東黃河、湟水谷地黃土山地、隴南渭河沿岸山地。主要由暴雨激發形成,由地震誘發的滑坡大都分布在六盤水以西地區。
黃土高原地表切割破碎,鬆散堆積物十分豐富,以黏性泥流居多。
5.西北山地盆地高原區
崩塌、滑坡集中分布在新疆西部阿爾泰山和天山伊犁谷地、阿拉善高原、陰山低中山區、鄂爾多斯低中山區,黃土丘陵區零星分布。本區崩塌的類型有岩質崩塌和黃土崩塌兩種類型。岩質崩塌基本以小型為主,主要分布在新疆的阿爾泰山、天山地區、鄂爾多斯高原以及周邊地區公路兩側、採石場。黃土崩塌主要分布在鄂爾多斯高原的黃土丘陵區和天山地區的低山丘陵區以及天山伊犁谷地。
由於降水量極為貧乏,致使該地區泥石流發育較少,僅零星分布在新疆天山山地。
6.青藏高原區
崩塌、滑坡集中分布在橫斷山區、藏南喜馬拉雅山、藏東三江、川西高山峽谷區。崩塌以小型、岩質崩塌為主,滑坡以淺層、小型堆積層滑坡為主。由於現代冰川和古冰川的強烈作用,以凍融、冰劈作用為主的物理風化盛行,是崩塌發育的主要原因。
青藏高原泥石流分布規律為國內其他省區所少見。高原的隆升是控制區內泥石流形成和分布的關鍵,區內泥石流類型多樣。藏南降水集中且多陣雨,是雨水泥石流分布地區;藏西北年降雨量不到200mm,主要是凍融泥石流分布地區;受到季風影響的念青唐古拉山東段和西昆侖山的兩大冰川作用的中心以及喜馬拉雅等現代冰川分布地區,多有冰川型泥石流發育;而在念青唐古拉山海洋性冰川分布地區,以冰川消融類型泥石流為主,包括冰崩、雪崩泥石流;其他山區多為亞大陸性冰川分布地區,以冰湖潰決泥石流為代表。
(二)基本原理
1.正確反映崩滑流地質災害的特徵及區域分布規律以及與地質環境條件的關系
我國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的分布與環境地質背景密切相關,並呈現明顯的地域分布特點。在西南地區因地震等級高,特別是在新構造運動發育的地段,分布著大型的岩質滑坡和堆積層滑坡。福建山區花崗岩風化層較厚,殘坡積土滑坡發育。目前,我國崩塌、滑坡主要是由於暴雨激發所致,泥石流與氣候的關系比滑坡、崩塌更為密切,多發生在6~8月,當降雨強度達到相應的臨界值時,就會導致泥石流爆發,而東南沿海的泥石流多由於風暴潮引發,呈現群發的特點。就地形地貌而言,我國崩塌、滑坡主要發生在地形第一台階與第二台階、第二台階與第三台階的過渡地帶,此處構造與裂隙發育,岩石破碎,崩塌滑坡發育,為泥石流形成創造了極好的地形條件和物質條件。
2.充分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及調查資料,表現目前我國崩滑流地質災害的危害狀況
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圖件的編制目的,主要是為了經濟建設規劃和減災防災所用。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以及各個地方政府在地質災害的調查方面在不同時期都投入了相應的調查研究工作,也形成了大量不同區域、不同時期、不同詳細程度以及不同內容的調查資料和不同表現形式的成果資料。
首先充分搜集資料,在保證資料全面性的基礎上,在編圖資料的遴選過程中,盡量選擇那些代表性強、與當前國家經濟建設和人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最新資料,例如近幾年完成的全國1∶50萬環境地質調查以及正在開展的 縣(市)地質災害調查,以保證圖件的時效性和針對性。
3.充分考慮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需要,為有關部門提供可靠實用的信息
一方面,圖件所反映的內容對城鎮規劃、工程建設、減災防災具有鮮明的針對性、可利用性,另一方面,不僅地學專業工作者能夠使用這些圖件,而且非地學專業的規劃工程師和政府官員也能對其中的決策性要素、評價指標和結論有明晰的認識、准確的理解、全面的把握和有效的使用。為此,編制圖件時,首先是深刻理解規劃設計和決策的需要,其次是使用簡明、易懂的圖式和文字說明,摒棄過於專業化術語、冗長的文字論述和復雜的圖面,以達到信息溝通的效果。
4.在對現有地質災害現狀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發展趨勢的概略預測
地質災害隨著地質環境的演化以及人類的經濟活動的發展而不斷變化著,從時間跨度上圈定崩滑流災害多發區對於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三)技術特點
1)收集了地質大調查開展以來我國崩滑流的調查成果,總結了規律,反映了我國現階段崩滑流地質災害的特徵及區域分布規律。
a.用崩滑流地質災害的規模、物質組成、主要誘發因素、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等級來反映我國六大環境地質分區(東北、華北平原丘陵山地區,華南丘陵山地區,秦巴 西南山地高原區,黃土高原 山西盆地區,西北山地盆地高原區,青藏高原區)的地質災害的發育規律與特點。
b.收集了最新地質環境背景資料包括地形地貌、新構造運動、岩土體的工程地質圖、大地板塊構造圖、降雨量以及人類工程經濟活動強度等,作為本次編圖的地質背景圖層,以反映我國六大環境地質區內的崩滑流地質災害與各區地質環境條件的關系。
2)此次編圖利用計算機技術,運用MAPGIS軟體進行圖件編制,同時建立了編圖圖形庫。
a.資料庫的建設:搜集現有的各類地質災害資料庫及國家及地質行業有關資料庫的標准與規范,並比較各類資料庫的優缺點,參照現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資料庫格式標准建設(或整合)滿足編圖需要的資料庫。
b.編圖資料的入庫:將甄別篩選分類、驗證核實的資料錄入資料庫。
(四)技術指標
本次編制的崩滑流地質災害圖以地形地貌、岩性特徵、大地構造、活動斷裂、地震5項指標來反映孕育崩滑流地質災害的地質環境背景條件,用人口密度、年均降雨量反映人類活動強度和氣候特徵在區域上與崩滑流的關聯度,選取地質災害點時,不僅反映了區域上崩滑流地質災害的規模、物質組成、主要誘發因素,同時也對造成的經濟損失進行了評估。
二、應用范圍及應用實例
該項成果將會在全國及地區地質災害的宏觀規劃及工作部署中作為基礎的地質依據使用。
三、推廣轉化方式
本項成果以會議交流和印刷的方式進行成果轉化,成果已發往國土資源部及相關部門以及全國地質環境監測總站。
技術依託單位: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
聯系人:王禕萍
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大慧寺20號
郵政編碼:100081
聯系電話:010-62177430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❹ 關於中國地質網站和圖片
http://www.sinodz.com/news/
http://www.resdata.cn/data/hydroset/
❺ 誰能發給我一張中國地質分布圖啊(包括地震帶和火山分布)
中國地震主要分布在五個區域:台灣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華北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和23條地震帶上。
"華北地震區"。包括河北、河南、山東、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江蘇、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區。在五個地震區中,它的地震強度和頻度僅次於"青藏高原地震區",位居全國第二。由於首都圈位於這個地區內,所以格外引人關注。據統計,該地區有據可查的8級地震曾發生過5次;7-7.9級地震曾發生過18次。加之它位於我國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經濟、文化、交通都很發達的地區,地震災害的威脅極為嚴重。
華北地震區共分四個地震帶。
(1)郯城-營口地震帶。包括從宿遷至鐵嶺的遼寧、河北、山東、江蘇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區。是我國東部大陸區一條強烈地震活動帶。1668年山東郯城8.5級地震、1969年渤海7.4級地震、1974年海城7.4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地震帶上,據記載,本帶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60餘次。其中7-7.9級地震6次;8級以上地震1次。
(2)華北平原地震帶。南界大致位於新鄉-蚌埠一線,北界位於燕山南側,西界位於太行山東側,東界位於下遼河-遼東灣拗陷的西緣,向南延到天津東南,經濟南東邊達宿州一帶。是對京、津、唐地區威脅最大的地震帶。1679年河北三河8.0級地震、1976年唐山7.8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帶上。據統計,本帶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級地震5次;8級以上地震1次。
(3)汾渭地震帶。北起河北宣化-懷安盆地、懷來-延慶盆地,向南經陽原盆地、蔚縣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靈丘盆地、太原盆地、臨汾盆地、運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國東部又一個強烈地震活動帶。1303年山西洪洞8.0級地震、1556年陝西華縣8.0級地震都發生在這個帶上。1998年1月張北6.2級地震也在這個帶的附近。有記載以來,本地震帶內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級地震7次;8級以上地震2次。
(4)銀川-河套地震帶。位於河套地區西部和北部的銀川、烏達、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區。1739年寧夏銀川8.0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帶上。本地震帶內,歷史地震記載始於公元849年,由於歷史記載缺失較多,據已有資料,本帶共記載4.7級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級地震9次;8級地震1次。
"青藏高原地震區"。包括興都庫什山、西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賀蘭山-六盤山、龍門山、喜馬拉雅山及橫斷山脈東翼諸山系所圍成的廣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肅、寧夏、四川、雲南全部或部分地區,以及原蘇聯、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緬甸、寮國等國的部分地區。
本地震區是我國最大的一個地震區,也是地震活動最強烈、大地震頻繁發生的地區。據統計,這里8級以上地震發生過9次;7-7.9級地震發生過78次。均居全國之首。
此外,"新疆地震區"、"台灣地震區"也是我國兩個曾發生過8級地震的地震區。這里不斷發生強烈破壞性地震也是眾所周知的。由於新疆地震區總的來說,人煙稀少、經濟欠發達。盡管強烈地震較多,也較頻繁,但多數地震發生在山區,造成的人員和財產損失與我國東部幾條地震帶相比,要小許多。
值得一提的是"華南地震區"的"東南沿海外帶地震帶",這里歷史上曾發生過1604年福建泉州8.0級地震和1605年廣東瓊山7.5級地震。但從那時起到現在的300多年間,無顯著破壞性地震發生。
❻ 中國地質災害的分布
中國地質災害種類繁多,分布廣泛,活動頻繁,危害嚴重。1949年以來,因地震死亡近30萬人,傷殘近百萬人,倒塌房屋1000多萬間;共發生大型崩塌3000多處,滑坡2000多個,中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則達40多萬處。全國有350多個縣的上萬個村莊、100餘座大型工廠、55座大型礦山、3000多千米鐵路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嚴重危害。除北京、天津、上海、河南、甘肅、寧夏、新疆以外的省、區、市都發現有岩溶塌陷災害,總數近3000處,塌陷坑3萬多個,塌陷面積300多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在全國20多個省、區內,發生礦山采空塌陷180處以上,塌陷坑1595個,塌陷面積達1000多平方千米(段永侯等,1993)。各類地質災害每年造成上千人死亡,經濟損失高達300億元。
地質災害的發育分布與地形地貌、地質構造、新構造運動、岩土體類型、水文地質條件、氣象水文及植被條件、人類工程活動等關系密切。因此,我國地質災害的區域分布具有東西分區、南北分帶的特點,華北、東北、西北諸省,荒漠化作用強烈;西南山區降雨多而集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頻繁發生;東部平原區地面沉降、地裂縫廣泛發育;沿海諸省,海水入侵、海岸侵蝕等強烈發育。
從中國大陸的地勢階梯來看,第一級階梯海拔4000m以上,氣候寒冷,凍脹、融沉、泥流、雪崩等災害發育;第二級階梯海拔高度在1000~2000m,在第一與第二級階梯過渡地帶,地形切割強烈,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分布廣泛,災度高;東部廣大平原、盆地區屬三級階梯,地形平緩,人口稠密,人類活動強烈,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塌陷、淤積等災害發育。
2008年1月國土資源部發布的《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十一五」規劃》,科學地劃分了地質災害易發區和重點防治區。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主要分布在川東渝南鄂西湘西山地、青藏高原東緣、雲貴高原、秦巴山地、黃土高原、汾渭盆地周緣、東南丘陵山地、天山、燕山等地區;地面沉降和地裂縫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主要分布在長江三角洲、華北平原、汾渭盆地、松遼平原。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有16個,即長江三峽庫區滑坡重點防治區、川滇南北構造帶泥石流滑坡崩塌重點防治區、鄂西湘西中低山滑坡崩塌重點防治區、湘中南岩溶丘陵盆地地面塌陷滑坡重點防治區、雲貴高原滑坡崩塌地面塌陷重點防治區、滇西橫斷山高山峽谷泥石流滑坡重點防治區、桂北桂西岩溶山地丘陵崩塌地面塌陷重點防治區、浙閩贛丘陵山地群發性滑坡重點防治區、陝北晉西黃土滑坡崩塌重點防治區、黃土高原西南滑坡泥石流重點防治區、隴南陝南秦巴山地泥石流滑坡重點防治區、新疆伊犁滑坡泥石流重點防治區、珠江三角洲地面沉降地面塌陷重點防治區、長江三角洲地面沉降重點防治區、華北平原地面沉降重點防治區、東北中俄界河河岸崩塌重點防治區。
小結
地質災害既具有自然屬性,又具有社會經濟屬性,是二者的對立統一體。這是我們了解地質災害,進行地質災害調查、評價、治理,應具有的基本概念。
復習思考題
1.地質災害的涵義是什麼?
2.地質災害的屬性特徵是什麼?
3.地質災害的分類分級方案有哪些、內容是什麼?
❼ 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的分類
國際上大致有三類地來震烈度自區劃圖:
①第一類,以前蘇聯戈爾什可夫編制的前蘇聯區劃圖為代表,它以宏觀烈度為區劃標志,根據歷史地震和地震地質資料編制;
②第二類,以日本河角廣編制的日本地震烈度區劃圖為代表,它以歷史地震資料為依據,考慮地震發生頻率,用地面加速度峰值等值線勾繪;
③第三類,用科內爾提出的地震危險性分析方法,以阿爾傑米森和珀金斯編制的美國地震區劃圖為代表。
❽ 當年李四光預言的四大地震是在哪四個省份
流言:近幾年復,「新制中國初期,李四光預測中國60年內將有4次特大地震」這款謠言流傳甚廣,而其中的四個地震地點,網上已有N個版本。
真相:地震預測在全世界都是個難題,目前尚處於探索階段。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科學家,最大貢獻是創立了地質力學,為我國石油工業建立了不朽功勛。關於李四光預測四大地震的說法流傳已久,經過多方查證,李四光生前從未有這樣的預言,純屬謠傳。中國地震台網速報微博也不止一次針對此謠言進行了辟謠。
❾ 中國地質災害分布與我國地形地勢特徵有什麼關系
我國地形類型多樣,山區面積廣大;地勢西高東低,在地勢階梯的交界處,坡度大,地形崎嶇,容易發生地質災害。
我國地震多發,主要分布在板塊交界處;西南地區多地震滑坡泥石流。
❿ 中國的地震
中國具有5000年文明歷史,為歷史地震的考古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真正對歷史地質環境研究起到重大作用的,主要為唐朝以來,而縣志記錄比較完備的是在宋朝及其以後,因此歷史地震考古資料主要自公元1000年左右較為可用。由於歷史文化發展的不平衡,我國縣志記錄較全的主要集中在黃河和長江中下游,而邊遠地區則相對缺失甚多。由於地震釋放能量級差懸殊,掌控8級特大地震具有重大代表意義,表明歷史地震盡管具有缺失的不足和局限性等不利因素,但大震(7級地震)、特大地震(8級地震)相對遺漏的可能性較少,因此,它們仍然可以作為地震發展歷史進程中的主體支柱,或者說明了總體發展的大趨勢[80-90]。
1.中國地震目錄的概況
中國主要地震目錄有以下9種(表6-1),其中3種常用目錄的對比情況如表6-2[65-75]:
表6-1 中國地震目錄主要清單一覽表
續表
表6-2 中國強震目錄對比統計表
上述三種主要常用地震目錄對比後,不僅發現地震數量存在一定差異;地震參數也有差異,例如三種版本對8級地震參數也存在一定的變化(表6-3);以及其他問題。總體看,最新出版的目錄一般可信度相對較好。
表6-3 三種版本中8級地震參數對比表
續表
注:*表示該條地震參數值為匯編地震目錄所引用。
2.中國地震分布的時空變化
根據中國及鄰近地區地震震中的分布圖(截至1987年),可以看出以下主要特點(圖6-14)。
(1)震中平面分布
中國地震在平面分布具有明顯的不均勻特點,主要表現為呈帶狀、面狀集中分布,仔細觀察還可見到呈現不同級次的集中與分散變化規律。其中最突出的帶狀分布者:首先是我國台灣-日本地震密集帶;其次為東經105°附近的中部南北向地震密集帶,將中國分為東部與西部兩大震區,東部進一步分為東北區、華北區和華南區,西部進一步分為西北區與西南區,它們的地震發展歷史進程也各具特點。
(2)震源深度變化特徵
我國境內地震,以淺源地震分布最廣,佔98%以上,中源地震、深源地震則較少,僅集中在局部地段。
中國東部大陸地區以淺震為主,一般在10~30km深度;在吉林琿春附近較小地段發育震源深達500km左右的深源地震;台灣地區情況比較特殊,大都屬於>70km的淺源地震,在其東北、東南海域中也常見到280km的中源地震。
圖6-14 中國及周邊地震震中分布圖(據國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1987)
中國西部震源深度一般較東部深了1倍多,深度在60km左右,青藏高原震源深度由南往北存在逐漸變淺的趨勢,即南部為15~70km,甚至出現中源地震;中部一般為10~40km;北部一般為10~30km。新疆與其他地區震源深度大都在10~50km之間,唯有與阿富汗、巴基斯坦交界處出現中源地震[63,64]。
(3)地震震中的平面遷移變化
地震活動隨著時間的進程,它們在平面上也在不斷地遷移變化。下面敘述兩種時間尺度的遷移情況:其一,大時間尺度的遷移變化,見圖6-14中公元前780~1900年的歷史地震為綠色;1901~1987年的近代地震為紅色,二者分布區域、地點明顯是變化的,也可以看出它們自西向東的遷移情況。其二,將近代地震時間跨度分為10年左右進行對比分析,也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的遷移變化,並具有波動起伏變化的特徵(表6-4)。
表6-4 中國及鄰區不同類型地區頻度分布統計表[88]
(4)地震活動的周期性變化
地震活動隨時間進程發展演化,有時地震高潮迭起,有時平靜無震,有時出現過渡情況,由此形成不同時間尺度的地震活動周期,常見的有:300年、100年、20年、幾年、年、月、日等周期,它們互相疊加交替變化。
其中主要在大震(≥7級)、特大震(≥8級)的時間變化統計分析中比較明顯。
1)中國≥8級地震時序與能量釋放變化圖中(圖6-15;表6-3),1556~1739年是以東部大陸地震為主體的活動高潮期,間隔73年(平靜)後;又進入1812~2008年(並未結束)以西部特大地震(包括台灣)為主體的活動高潮期。二者加上平靜間隔期時間,均在300年左右。
2)圖6-16為華北震區的時序分布變化圖(第三、第四地震活躍期)。按照歷史地震資料,華北震區可以劃分出四個地震活躍期、間隔三個平靜期,其中,前兩個活躍期資料不很完整,第三活躍期歷經346年,可細分為9個幕;間隔85年平靜期後,出現的第四活躍期經歷了162年,可分為7個幕,再次進入平靜期已經30多年尚未結束。它們大致與≥8級特大地震的分期相當。由此可以認定,大震活動存在300年左右的活動周期是比較可信的[65-90]。
3)100年左右的地震周期。相關學者與國家地震局地震預報分析人員,對100年左右的地震活動周期,均有所論述[63-90],這里就不再重復敘述了。
4)20年左右的地震周期。圖6-17為中國大陸地震(≥7級)時序和活動周期劃分圖,從地震時序、能量、頻率三個方面,都可以大致劃分出平靜階段8年、過渡階段6年、活動階段10年,共計平均為24年的大震活動周期[63-75,78,79,86-90]。
圖6-15 中國8級以上特大地震時序與能量釋放變化圖(據國家地震局地震目錄編制)
5)地震的年活動周期:根據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抗震辦公室1977年匯編《中國六級以上地震目錄》,自公元前780~1976年的664次地震農歷(陰歷)發震月份統計分析,發現正、二、三月與對應的七、八、九月均為發震高潮;而其他6個月則為相對地震活動的低潮,由此表明了地震活動的年周期性特徵[67,68]。
(5)地震能量釋放的變化
通過圖6-15~圖6-17可以看出,中國地震能量釋放與其相應的地震時序變化一致,均呈周期性變化;他們一致表明目前我國正處在西部地震區(包括中部南北向地震帶)與台灣—日本島弧地震帶的活動高潮期,而中國東部大陸地震區(包括華北震區),則處於地震活動平靜期,自1976年唐山7.8級地震及其1977年6.2級餘震活動以後,已經平靜30多年了,何時轉入活動期,目前尚無地震方面的證據。
圖6-18為中國大陸及臨區淺源強震能量釋放分布變化圖,自1900~1980年期間,依次出現4次地震能量釋放高潮,分別為12、16、14、11年;其間低潮間隔時間分別為6、9、8年;活動周期為20年左右的時間。與圖6-17相比,相同資料不同學者分析結果,也大體一致,表明他們的可信度還是比較好的[63、89]。
(6)對上述地震活動現象的部分解釋與小結
地震屬於內動力地質現象,是地殼中能量聚集和釋放過程的表現,也是現今地殼運動的表現形式之一。地震的成因甚多,就我國的情況來說,李四光教授認為:地震是地質問題,由此倡導地震地質,從而探索和解決地震預報問題。這是一值得跟進的研究方向,後面將從中國地震與地質構造體系的關系研究問題[1,13]。
地震中的部分現象,經過天文地質研究,獲得一些解釋,例如發震時間與宇宙空間星球運動空間位置有關,至少可以用以說明地震能量聚集已經達到臨震狀態之際,加上星球之間引力疊加,引起地球固體潮的變化,而激發了地震的發生,這點至少對臨震預報是有用的。
圖6-16 華北震區時序分布變化圖(第三、第四地震活躍期)
圖6-17 中國大陸地震(≥7級)時序和周期劃分圖
圖6-18 中國大陸及鄰區淺源強震能量釋放分布變化圖
通過地震資料的分析討論,關於中國東部大陸中近期大震預測分析如下:
其一,中國東部大陸目前處於第四、五地震活躍期之間的第四平靜期,已經平靜30多年了。何時進入第五地震活躍期,現有地震資料還難以確定,即難以肯定推斷確定,如果按照第三平靜期85年的重復推演,則尚需等待近50年時間;如果按照第三活躍期與第三平靜期的時間尺度比例關系,用第四活躍期的時間比例,類推第四平靜期時間尺度,則第四平靜期可能為40年左右,則已經過去30多年,也就是說10年、8年即可進入新的地震活躍期(第五活躍期),對東部大陸地震形勢就很緊迫了,因此,提前做好大震將要頻繁發生的准備,實屬非常重要。我們還能回憶起在華北地震區1966~1976年間,邢台地震、渤海地震、海城地震、唐山地震的大震活躍幕時,每次震後造成的極其嚴重的傷亡和財產損失。類似的情況如果將在北京附近重復發生,生命財產的損失將極為嚴重,經濟損失慘重,為此提前做好大震預測、預報、預防,是極其重要的任務,決不可輕率、忽視。我們地震地質工作者應該積極努力,沿著李四光教授開創的道路,科學地積極努力探索前進。
其二,如果我國東部大陸進入第五地震活躍期時,則西部大震與我國台灣-日本地震帶地震活動情況,將可能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據目前我們的科學水平,還不能准確地回答這個問題。有一點可以提供參考:我國西部大震進入完全平靜的可能性較小,但大震的頻度可能相對降低;太平洋西岸島弧地震帶,包括台灣的大震頻度也可能相對降低,但不會完全停止;同時火山活動也會隨之相應減少。這僅僅是一種分析看法,還需等待實踐來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