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質工程 » 截引工程地質編錄模板

截引工程地質編錄模板

發布時間: 2021-03-02 00:33:51

① 探井原始地質編錄

探井包括圓井和淺井。圓井主要用於地質填圖中遇到第四系覆蓋,而槽探又達不到地質目的時,用以了解第四系厚度及下伏基岩岩性。因其施工方便,在礦區勘查中經常使用。淺井主要用於覆蓋區揭露礦化、蝕變帶、礦層和物化探、重砂異常。

1. 圓井

圓井的施工深度一般不超過 5m,但如果第四系穩定性好、井下不充水或少水,經安全人員實地查看批准,在有預防措施的條件下,圓井深度可適當加深。圓井揭露至基岩0. 3 ~ 0. 6m 深度即視為達到地質目的。當施工條件有利,而且礦層厚度較小,在允許的施工深度內可以揭穿礦層時,圓井可起到淺井的探礦作用,這時,圓井也要求刻槽取樣。

圖 6-22 探槽繪圖起點方式約定 ( 情況一)

圖 6-23 探槽繪圖起點方式約定 ( 情況二)

圓井地質編錄:

( 1) 基點、基線布設

圓井基點設在勘探線方向與圓井在地表交匯的正北、北西、北東、正東點的井口邊。基線自基點用皮尺鉛直布設到井底,基線通過的一壁為編錄壁。

( 2) 記錄和作圖

依次將基線通過的地質界線、產狀、樣品的位置和觀察到的地質現象記錄於 「圓井地質記錄表 ( 附素描圖) 」( 見圖 6-24) 中,並作圖。由於圓井范圍小,所揭示的地質現象有限,編錄時可以作簡單的素描圖和文字記錄。

圖 6-24 圓井地質記錄表 ( 附素描圖)

2. 淺井

淺井的施工深度較大,為便於井壁支護,一般施工成方井,有時也施工長方形井。施工淺井時,為防止井壁支護對所揭露地質現象的遮蓋,施工人員應及時通知編錄人員及時編錄和采樣後,再作支護。

圖 6-25 基點、基點基線布設圖

( 1) 淺井比例尺與基點布置

素描圖比例尺一般為 1∶ 100,對某些有特殊要求的礦種和地質現象,可放大到 1∶ 50。一般淺井編錄第一壁首選正北壁、北西壁、北東壁、正東壁。各礦區應作統一規定。淺井基點布置在第一壁的左上角,基線自基點鉛垂布設 ( 見圖 6-25) 。

( 2) 淺井壁展開作圖法

選北壁作第一壁後,北壁不動,從北壁與西壁交線處斷開,將西、南、東三個壁同時作逆時針旋轉,直至與第一壁構成一個平面,則為淺井四壁展開圖,見圖 6-26和圖 6-27。

圖 6-26 四壁展開平面示意圖

圖 6-27 井壁展開剖面示意圖

( 3) 淺井素描圖的內容及要求

1) 圖面上應有圖名、圖例、比例尺、垂直標尺、方位、分析結果表和責任簽。圖內應有岩性分層界線、礦層 ( 體) 界線、蝕變帶、斷層及破碎帶、樣品位置及編號、產狀等,見圖 6-28。

2) 素描圖應真實、准確地反映地質現象,凡地質體或地質現象在不同比例尺的素描圖上寬 ( 厚) 度≥1mm,長度≥3mm 者,都應在圖上反映。如素描圖的比例尺是 1∶ 50,實際地質體寬 ( 厚) 度≥5cm,長度≥15cm,素描圖上要誇大表示。

( 4) 野外編錄步驟和要求

1) 確定第一壁。按照礦區統一規定,在淺井工程實地位置,確定第一壁及其方位,同時丈量淺井四壁規格。

2) 布設基點 ( 木樁) 、基線。在第一壁和第四壁交匯的井口處,打入編有淺井編號的木樁即為基點,基點亦是淺井的坐標點。基線是用皮尺的零點固定在木樁 ( 基點) 上,並沿第一壁和第四壁鉛垂懸掛而成。

3) 繪制淺井空白圖。作圖人員在進入井下之前,丈量井口四壁規格,在方格厘米紙上,按照比例尺將 1、2、3、4 壁依次展開,同時繪上基點、基線和第一壁方向,即為淺井空白圖,作為井下編錄使用。

4) 記錄、采樣。在觀察地質現象和測量各種數據的基礎上,進行文字記錄和采樣。文字記錄的內容和要求同槽探。采樣應填寫 「槽、井、坑探工程采樣記錄表」。

5) 投影 - 編繪素描草圖。按照點投影、線投影的方法和要求,對淺井編錄壁 ( 兩壁或四壁) 上各分層界線、礦層 ( 體) 界線,斷層線等以及樣品、標本、產狀位置等地質現象進行投影,將投影點展繪到空白圖的相應位置上,然後連接相同性質的投影點構成各類界線,標注樣品標本號、產狀數據等,形成素描草圖。

6) 淺井編錄應隨施工進度分段進行。在分段編錄的全過程中,要求每次編錄的基線布置都應從井口基點處統一從零米開始懸掛皮尺,以保證上次編錄末端井深與這次編錄的開始井深數據完全吻合,避免重新布設基點出現井深誤差。

7) 淺井施工、編錄及采樣過程中,要高度重視安全工作。防垮塌、掉塊,及時架箱支護。特別是編錄、采樣時,應安排專人留守井口,防止掉塊、掉物傷人。施工及編錄人員在井下作業必須佩帶安全裝備。

3. 數字化圓井 ( 方井) 編錄 ( MEMAPGIS)

1) 圓井 ( 方井) 基本信息數據採集。在工程操作與區域采樣菜單欄的室內工程屬性數據錄入 ( 新建) 中選擇圓井 ( 方井) 進入基本信息欄,選擇圓井或方井,將工程號、坐標、比例尺等要素填入。

圖 6-28 淺井素描圖

2) 圓井 ( 方井) 測量數據採集。在工程操作與區域采樣菜單欄的工程數據編輯與瀏覽選擇圓井 ( 方井) 數據錄入總界面,選擇圓井 ( 方井) ,創建勘探線、工程編號目錄,在圓井 ( 方井) 編錄數據總對話框中按首先分層庫,其次是采樣、素描、產狀、刻槽的順序錄入。

3) 圓井 ( 方井) 分層坐標參數約定 ( 圖 6-29) 。

圖 6-29 方井坐標系統取值說明

4) 圓井 ( 方井) 工程圖編錄圖及表輸出。在圓井 ( 方井) 地質錄入菜單中選擇素描圖,並對其進一步的編輯,從樣品管理菜單中選擇列印工程輸出圖和表。

② 實習七(四) 探井原始地質編錄

一、基本要求

1. 淺井壁展開作圖法

選北壁作第一壁後,北壁不動,從北壁與西壁交線處斷開,將西、南、東三個壁同時作逆時針旋轉,直至與第一壁構成一個平面,則為淺井四壁展開圖,見圖7- 43 和圖7- 44。

圖7-43 四壁展開平面示意圖

圖7-44 井壁展開剖面示意圖

2. 淺井素描圖的內容及要求

(1) 圖面上應有圖名、圖例、比例尺、垂直標尺、方位、分析結果表和責任簽。圖內應有岩性分層界線、礦層 (體) 界線、蝕變帶,斷層及破碎帶、樣品位置及編號、產狀等 (圖7-45) 。

(2) 素描圖應真實、准確地反映地質現象,凡地質體或地質現象在不同比例尺的素描圖上寬 (厚) 度≥1mm,長度≥3mm 者,都應在圖上反映。如素描圖的比例尺是 1∶ 50,實際地質體寬 (厚) 度≥5cm,長度≥15cm,素描圖上要誇大表示。

3. 作圖基本步驟和要求

(1) 確定第一壁。按照礦區統一規定,在淺井工程實地位置,確定第一壁及其方位,同時丈量淺井四壁規格。

(2) 布設基點 (木樁) 、基線。在第一壁和第四壁交匯的井口處,打入編有淺井編號的木樁即為基點,基點亦是淺井的坐標點。基線是用皮尺的 0m 點固定在木樁 (基點)上,並沿第一壁和第四壁鉛垂懸掛而成。

(3) 繪制淺井空白圖。作圖人員在進入井下之前,丈量井口四壁規格,在方格厘米紙上,按照比例尺將 1、2、3、4 壁依次展開,同時繪上基點、基線和第一壁方向,即為淺井空白圖,作為井下編錄使用。

(4) 記錄、采樣。在觀察地質現象和測量各種數據的基礎上,進行文字記錄和采樣。文字記錄的內容和要求同槽探。采樣應填寫 「槽、井、坑探工程采樣記錄表」。

(5) 投影—編繪素描草圖。按照點投影、線投影的方法和要求,對淺井編錄壁 (兩壁或四壁) 上各分層界線、礦層 (體) 界線,斷層線等以及樣品、標本、產狀位置等地質現象進行投影,將投影點展繪到空白圖的相應位置上,然後連接相同性質的投影點構成各類界線,標注樣品標本號、產狀數據等,形成素描草圖。

(6) 淺井編錄應隨施工進度分段進行。在分段編錄的全過程中,要求每次編錄的基線布置都應從井口基點處統一從 0m 開始懸掛皮尺,以保證上次編錄末端井深與這次編錄的開始井深數據完全吻合,避免重新布設基點出現井深誤差。

二、實習資料及要求

(1) 某某礦區 FJ01 原始地質編錄記錄表 (表 7-6) ;

表 7-6 FJ01 淺井編錄記錄表

(2) 按表 7-6 記錄的信息資料手工繪制淺井素描圖;

(3) 按表 7-6 記錄的信息用礦產資源調查野外數據採集系統 MEMapGIS 數字工程編錄軟體系統編繪淺井素描圖。

三、圓井 (方井) 數字地質編錄步驟

1. 圓井 (方井) 基本信息數據採集

(1) 在桌面菜單上 【工程操作與區域采樣】的下拉菜單中選中 「室內工程屬性數據錄入 (新建) 」下的 「圓井」;

(2) 系統會自動選擇圓井圖層,同時彈出 「是否填加到圖層 『圓井」中對話框,按【Y】;

(3) 在屏幕上,用滑鼠點擊該 「工程」的位置,即定點,按左鍵後,屏幕自動彈出下對話框 (圖7-45) ,輸入圓井基本信息。

重要參數說明: 工程編號———必須輸入,由數字加字母組成,並作為目錄使用; 勘探線號———由數字加字母組成,並作為目錄使用,如果未給出勘探線號,所有工程會自動放入 ENGPOOL 目錄下; 壁寬———一到四壁的寬度、井深和比例尺數據必輸入,如果是圓井,只輸入一壁的寬度即可。

(4) 按 【確定】後,系統自動把淺井的位置和工程編號標注圖上。

圖7-45 圓井 (淺井) 基本信息採集對話框

2. 圓井 (方井) 測量數據採集

(1) 打開圓井 (方井) 數據錄入總界面。①在桌面菜單上選擇 【工程操作與區域采樣】的下拉菜單中選中 「工程資料庫編輯與瀏覽」下的 「圓井淺井」; ②先選中要編輯工程圖元,對新錄的工程數據,第一次會彈出探險礦工程目錄不存在,是否新建對話框,必須按 【Y】,系統會創建以圓井編號的目錄,來存放該工程所有的文件; ③系統彈出圓井數據的總對話框,圓井淺井地質數據的輸入對話框。

數據錄入的順序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首選輸入分層庫後,才能輸入采樣、素描、產狀、刻槽數據。

(2) 圓 (方) 井分層坐標參數約定 (圖7-46)

圖7-46 圓 (方) 井分層坐標約定

(3) 圓 (方) 井分層數據採集。①按 【分層庫】按鈕,對話框的頂部提示條會說明當前的資料庫為 「分層庫」,然後按下 【添加】按鈕,進入分層數據錄入對話框 (圖7-47) ; ②分層的高度從頂往下記數地錄入數據,數據錄入完,按 【確定】 後,數據自動導入列表框,以方便瀏覽; ③若要繼續輸入數據,重復①②步即可; ④查看圖形,按 【素描圖】按鈕即可。

圖7-47 數據錄入對話框

(4) 圓 (方) 井刻槽數據採集、產狀數據採集、B 采樣數據採集、照片數據採集。①先選擇當前刻槽或產狀、B 采樣、照片的層號,然後按 【刻槽庫或產狀庫、B 采樣庫、照片庫】按鈕,然後按下 【添加】按鈕,系統會彈出所需的對話框; ②數據錄入完後,按 【確定】,數據自動導入列表框,以方便瀏覽; ③若要繼續輸入數據,重復①②步即可; ④查看圖形,按 【素描圖】按鈕即可查看剛才輸入的數據已經繪在圖上了。

(5) 圓井、方井素描圖繪制及編錄表輸出與探槽同理。

③ 如何管理工程地質編錄

參照《岩土工程勘察規范》(個標0021-2001)(2009年版),土的描述看3.3.7條,岩石的描述看3.2.5條。版關鍵是檢查好現場鑽權探、原位測試的真是程度,還有取樣是否合理等。
剛編錄是最好是定點看著鑽探,岩芯一上來就編錄,對於稠度、密實程度的經驗積累很有好處。

④ 工程地質勘察野外編錄中卵石是怎麼描述的急

卵 石 :顏色(青灰夾黃色),密度(鬆散/稍密/中密/密實(根據標貫試驗專確定)),濕度屬(稍濕/濕(初見水位以下)/飽和(穩定水位以下)),磨圓度(呈圓形或次圓狀),分選性(好,一般),卵石含量(約65%),粒徑(一般60-120mm,最大為180mm),主要組成成分(為砂岩及石英砂岩),充填物(約35%細粗砂及黏性土)。

圓礫:淺灰黃色、灰色,飽和,中密,分選性差,以石英礫、卵石為主,石英砂次之,礫、卵石磨圓度較好,石英砂呈次稜角狀。

(4)截引工程地質編錄模板擴展閱讀:

主要是對岩性進行描述!如:描述其岩石的顏色、結構、構造及形成條件進行描述,如果有特殊的構造也要對其進行詳細描述。

還要觀察岩石的破裂面,看其是否有劃痕,如果有的話那就是構造運動的證據!再就是還要量取其主裂面與岩心軸的夾角!最後就是取樣,按照國家規范進行取樣的話,就要取二分之一樣,不過有些時候要視情況而定 有的礦山就要求取全樣。

具體情況具體來定,有些礦山根本不按國家標准規范幹活!

⑤ 水利工程地質編錄怎麼做

隱蔽工程地質編錄怎麼寫

⑥ 地質編錄有幾種如何編錄

把直接觀察和綜合整理的地質信息系統地用文字和圖表編制而成的記錄。地質編錄是地質勘查和地質科學研究最基本的工作方法。
地質編錄按照工作階段可以分為2種:①原始地質編錄,指在野外對地質體和地質現象用文字、素描、圖表、照相等方式所做的記錄;②綜合地質編錄,指對原始地質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整理而成的文字、圖表等。地質編錄按照內容可以分為地質填圖編錄、探礦工程地質編錄和采樣編錄。
地質填圖編錄 是完成任何比例尺的地質調查任務的基本手段(見地質填圖),包括地質剖面編錄、地質路線和地質觀察點編錄。 沿著某一個方向把具有一定深度的切面(斷面)的地質體和地質現象表示在圖上,稱為地質剖面圖對地質剖面上所顯示出的地質體和地質現象進行的觀察和記錄,即為地質剖面編錄。在野外實地測量編制地質剖面圖時,一般要選擇地層出露比較完整、能基本反映填圖區內地質體的主要地質特徵、具有代表性的路線和區域。通過實地測制地質剖面,劃分地層分層界線,確定填圖單位;進行詳細的岩性描述,系統地採集岩石、礦物標本;測量地質體的產狀;在未變質和淺變質地層中尋找和採集化石;並根據填圖任務的要求採集有關的分析測試樣品。在必要的時候還需進行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測量。
在地質填圖中,需選擇合理的路線和控制點進行系統的野外地質觀察。地質路線和地質觀察點編錄內容有:標定觀察路線和觀察點的位置,觀察、描述露頭地質和地貌,測量地質體的產狀要素以及其他構造要素,採集 標本和樣品,追索和填繪地質界線,畫信手剖面圖和地質素描圖(圖 2)以及攝影等。地質觀察點的作用是准確地控制地質界線或地質要素的空間位置,使原始的文、圖資料與實地位置相符合。地質路線和地質觀察點的編錄形式,除傳統的野外記錄本編錄方式外,為便於野外資料和數據的電子計算機處理,還有採用記錄卡片的形式,即把所觀察到的地質現象用預定的符號或代碼標在特製的卡片上。 探礦工程地質編錄 礦產普查勘探中對所實施的工程進行的原始地質編錄。包括:①坑探地質編錄,簡稱坑探編錄,指對坑探(包括槽探、井探)工程揭露的地質礦產現象所進行的描述和記錄,並要編制坑探工程展開圖,以表示各種地質現象在同一平面上相互之間的空間關系和變化情況。②鑽探地質編錄,又稱鑽孔地質編錄。其內容包括:回次進尺,岩(礦)心採取率,岩性描述,分層孔深,分層厚度,標志面與岩心軸的夾角,鑽孔彎曲度和孔深測量;簡易水文地質測量、地球物理測井(見鑽孔地球物理勘探)等資料的編錄;並按設計要求採集各種標本和樣品;編繪鑽孔柱狀圖和鑽孔地質剖面圖,以反映不同深度各種地質現象和各類岩石(礦石)的特徵及其在鑽孔中顯示出的厚度。
采樣編錄 又稱樣品編錄,在地質勘探工作中對採集的各類樣品所做的編錄。在地質調查過程中,為了了解和解決有關的地質、礦產及其他工程技術問題,需對岩層、岩體、岩石、礦石、礦物、水點,土壤和鬆散沉積物等採集適量樣品,進行分析化驗和測試鑒定,以取得必要的原始數據和資料。采樣(取樣)編錄工作包括:對采樣地點的觀察、描述和編制采樣平面圖;按樣品種類進行統一編號登記;對樣品加工過程的記錄和檢查;對各類樣品的分析、測試與鑒定結果進行整理、登記和檢查。

⑦ 原始地質編錄、資料綜合整理

6.8.1 原始地質編錄

6.8.1.1 原始地質編錄是觀察研究地質現象的現場記錄和觀察研究手段回的記錄,應真實、客觀、完整答。6.8.1.2 原始地質編錄包括實測剖面、地質填圖、探礦工程、采樣的編錄等。

6.8.1.3 原始地質編錄必須經檢查、驗收,未經驗收或檢查不合格的不得利用。

6.8.2 資料綜合整理

6.8.2.1 地質資料綜合整理是地質勘查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必須貫穿地質勘查工作的始終。

6.8.2.2 資料綜合整理內容包括對地質填圖、探礦工程、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化學樣品的分析、測試、岩礦石物理技術性能測試、測量、物探等數據和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匯總、研究,並編制綜合圖件、綜合圖表及估算資源/儲量等。

6.8.2.3 資料綜合整理成果必須經過嚴格質量檢查和驗收。

6.8.2.4 為提高資料綜合整理水平,數據、圖表、圖件等應積極採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數據處理和制圖。

⑧ 工程地質編錄怎麼做

參照《岩土工程勘察規范》(個標0021-2001)(2009年版),土的描述看3.3.7條,岩石的描述看3.2.5條。關鍵是檢查版好現場鑽探、權原位測試的真是程度,還有取樣是否合理等。
剛編錄是最好是定點看著鑽探,岩芯一上來就編錄,對於稠度、密實程度的經驗積累很有好處。

⑨ 誰有「工程地質編錄」的模板

請你參照你所工作的單位的規范,不同的單位,和不同的行業的具體要求,有點兒差別,但是,還是大同小異的,

⑩ 重要隱蔽聯檢地質編錄表格怎麼寫

重要隱蔽單元工程(關鍵部位單元工程)質量等級簽證表

單位工程版名稱權 單元工程量
分部工程名稱 施工單位
單元工程名稱、部位 自評日期
施工單位自評意見 1. 自評意見:

2. 自評質量等級:
終檢人員 (簽名)
監理單位抽查意見 抽查意見:

監理工程師 (簽名)
聯合小組核定意見 1. 核定意見:

2. 質量等級:
年 月 日
保留意見

(簽名)
備查資料清 單 (1)地質編錄 □
(2)測量成果 □
(3)檢測試驗報告(岩心試驗、軟基承載力試驗、結構強度等) □
(4)其他( ) □





員 單位名稱 職務、職稱 簽名
項目法人
監理單位
設計單位
施工單位
運行管理
注:重要隱蔽單元工程驗收時,設計單位應同時派地質工程師參加。備查資料清單中凡涉及到的項目應在「口」內打「√」,如有其他資料應在括弧內註明資料的名稱。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