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為什麼分二所
A. 中國地質大學有幾個校區,校區各在什麼地
中國地質大學只復有1個校區制,是武漢校區。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區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批准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位於武漢東湖之畔,南望山麓。
學校以地球科學為主要特色,擁有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學科涵蓋理學、工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哲學等門類。學校是全國文明單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
(1)中國地質大學為什麼分二所擴展閱讀:
中國地質大學簡介:
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批准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是國家「211工程」、教育部「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建設的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位於武漢東湖之畔,南望山麓。學校是全國文明單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擁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逸夫博物館。
B. 中國地質大學 為什麼有兩個校區,有什麼歷史來歷
漢口校區當年是一家地質學院,後來合並到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關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聯系
中國地質大學的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唐山交通學院,北洋大學等校地質科系合並而成的北京地質學院,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為學校籌備委員會主任,劉型為學校首任院長。學校位於北京學院路,是當時聞名遐邇的「八大學院」之一,1960年被確認為全國重點大學。文革開始後不久,受國內外形勢影響,中央決定將北京十三所重點高校外遷。北京地質學院於1970年遷出北京,在湖北開始新的辦學歷程。學校南遷過程中歷盡磨難,損失很大,一度散落在四個地區辦學。在湖北兄弟高校的幫助下,於1975年定址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文革結束後,為解決學校部分知名學者因為工作需要仍然留在北京的問題,1978年經鄧小平同志批准在北京恢復辦學,成立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
1987年,經國家教委批准,武漢地質學院及其北京研究生部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分別稱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總部設在武漢。1988年,學校經批准設立研究生院,是我國首批成立的三十三所研究生院之一,九五期間,學校又被確定為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00年,學校由國土資源部劃轉教育部管理。2005年,根據教育部文件,位於武漢的大學總部撤銷,武漢和北京兩個校區獨立辦學,教育部仍然以一個中國地質大學整體進行建設。2006年,教育部與國土資源部簽署文件宣布共同建設中國地質大學。同年,學校申報的「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得到教育部和財政部批准,中國地質大學成為國家「985工程」建設的一部分。
C. 中國地質大學為什麼有兩個哪個好些呢
一、中國地質大學有兩個,分別是武漢、北京校區,要從中國地質大學的歷史說起:
中國地質大學源於1952年,前身是院系調整時期由北京大學地學系以及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校的地質、工程等系科合並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於1960年被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文革時期外遷。1975年整體遷至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1987年,國家教委批准武漢地質學院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地質學院南遷後,原北京地質學院只設了一個留守處。1978年12月,在原北京地質學院留守處設立「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這就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前身。
1987年11,在武漢和北京校區同時舉行了隆重的中國地質大學掛牌揭幕儀式。
三、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優勢專業,除國家重點學科相同外,省部級重點學科各有所長:
(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優勢專業
1、一級國家重點學科
地質學(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地球化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學)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礦產普查與勘探、地質工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
2、湖北省重點學科
應用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
海洋科學
地球物理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土木工程
水利工程
測繪科學與技術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
安全科學與工程
管理科學與工程
公共管理
設計學
(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優勢專業
1、一級國家重點學科
地質學(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地球化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學)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涵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礦產普查與勘探、地質工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
2、省部級重點學科
地球物理學
計算機應用技術
土地資源管理
環境科學與工程
思想政治教育
油氣田開發工程
安全科學與工程
材料學
水文學及水資源
管理科學與工程
岩土工程
近海資源環境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海洋地質
D.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武漢兩個校區有什麼不一樣
在地質大學本科讀了四年,在這里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我的回答將主要從歷史沿革、校園環境和綜合評價幾個方面來回答一下。
1、歷史沿革
中國地質大學的前身是「武漢地質學院」,在1987年,武漢地質學院改名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總部稱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北京研究生部稱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從根源上來說,兩個校區是一脈相承。
總的來說,北地地理位置更好,對於未來如果想要在北京這種一線城市發展的同學來說,這種地理優勢在找工作的時候會帶來一些便利。武地的校園環境更好,如果想要在更加寬闊的校園中學習生活的話,武地會有更好的生活體驗。從學科優勢角度上來說,雖然以前武漢校區是總部,但是自從獨立辦學後,北京的地大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兩校沒有特別明顯的差距。最後我覺得還是由於北京地理優勢,北京的地大分數線一般都要更高一些,但是如果想要就讀於地大的優勢專業的話,武漢的地大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E. 中國地質大學為什麼分為北京和武漢兩個校部哪個校部更厲害
兩個是兩套系統,我在北京的那個,可以肯定的說武漢的好,是亞洲第一
文革前是北京版地院
由於在權文革中比較激進
就被趕到武漢
前生是武漢地院
後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
一些老教授退休後在北京又重新建立了校區
以理工科為主
為武漢的中國地質大學的分校區
武漢的校區以綜合類為主
不過現在已經獨立開來辦學了
F. 為什麼中國地質大學分武漢和北京他們不是一家嗎
這個比較復雜,因為以前地質大學就一所,就在北京,但是文革後期,發布了版一個部分大權學遷出北京的文件,大概是因為北京大學太過於集中吧。於是地質大學就搬到武漢了,同樣經歷的還有中國海洋大學。文革結束後,不少老教員教授想搬回去,於是一部分人帶領一部分資料設備回北京重組地質大學,但是國家認定這個只是地大的分校,武漢的地大為本部。2004年,教育部取消武漢地大和北京地大的本部和分部區別,統一稱之為地質大學,以兩地聯合辦學的名義,兩地獨立辦校,但是教育部按一個地質大學進行管理和撥款。
G. 中國地質大學分家了嗎
一個在北京 一個在武漢 很久以前的事了 謝謝
我是高三生 想考地質大學 所以會清楚一些
H. 關於兩所中國地質大學
國內大學的任何排名都是武漢地大和北京地大挨著的,北京只比武漢落後一位而以,以前兩個學校合並在一起時,武漢主要是本科生部,北京主要是研究生部。兩個學校幾乎所有的專業都一樣,論教學質量、教學條件、科研等兩個學校都差不多。但北京地大有一個地理優勢(不是在北京這個優勢),北京地大地處學院路,學院路有多所名校,比如北京地大南門就是北航,東門就是北京科技大學、北門就是北京語言大學,另外清華、北大、農大、礦大、北郵、北京電影學院都在學院路這一片,由於學院路有一個教學共同體,所以只要是學院路的學校都可以互選課,這樣只要你覺得用得到,是教學共同體的課你都可以去選,比如我是地大的學生,我就經常到北大醫學部去上課,如果你覺得學院路的教學共同體里開放的課不夠——沒關系,因為學院路所有學校的課堂都是開放的,只要你有精力,你都可以去聽學院路任何一所高校的任何一門課,以拓展你的視野,增加你的知識。另外學院路北面大約一百米就是中國科學院的總部,中科院有好幾個非常厲害的研究所就在這邊,到時候如果考中科院的研究生的話可以直接去問中科院的師兄弟。而武漢地大沒有這個優勢。
我是北京地大的學生,以前去武漢地大實習過一陣子,感覺武漢地大的食堂比較好,但北京地大的其他設施相對來說要比武漢的好。還有一點就是北京的名校太多,就像上面那位兄弟說的,兩所學校雖然都差不多,但是武漢地大在武漢也算是比較厲害的學校,但是北京地大在北京就是比較一般的學校了。當然你純粹去比大學的排名還是選武漢地大吧,武漢地大要比北京地大高一位。
I.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北京區別
國地質大學(北京)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學校的前身是1952年院系調整時期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和唐山鐵道學院等院校的地質系(科)合並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是建國初期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是教育部直屬、國土資源部共建的以地質、資源、環境、地學工程技術、資源產業經濟為特色,理、工、文、管、經、法等多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111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位列國家「雙一流」工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中國地球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搖籃和地學研究的基地。是北京高科大學聯盟成員高校[2]、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60所合作院校之一。學校是中國最早建有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作為全球最大的地質學院,在世界地球科學領域享有盛譽。
截至2018年1月,學校有17個教學單位,41個本科專業。有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有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工程碩士領域,11個類型的專業學位授權點。在職教職工1400餘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9人,俄羅斯外籍院士6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餘人。繼續教育和網路遠程教育在讀生60000餘人。校友中有37人成為兩院院士,200餘人成為省部級以上勞動模範
(9)中國地質大學為什麼分二所擴展閱讀:
建校初期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適應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1952年,中央根據「以培養工業建設人才和師資為重點,發展專門院校,整頓和加強綜合性大學」的方針,在全國范圍內進行院系調整。北京大學地質學系、清華大學地學系、天津大學(原北洋大學)地質工程系和西南交通大學(原唐山鐵道學院)采礦系地質組以及西北大學地質系合並成立了中國地質大學前身——北京地質學院。
1952年11月1日,在北京端王府夾道舉行了北京地質學院首屆開學典禮,中國著名地質學家、地質部部長李四光在講話中說:「現在新中國辦起了驚天動地的事業,北京航空學院是驚天,北京地質學院是動地。你們就是動地的勇士……你們是新的土地公公,土地婆婆,我代表地質部向你們祝賀。」領導的寄託,前輩的期望,使同學們對地質事業更加熱愛。學校決定11月7日為北京地質學院的「校慶日」。
1957年5月17日,劉少奇同志在中南海接見了學院畢業生代表,進行了長達3個多小時的親切交談。他說:地質工作者是「建設時期的游擊隊員」,要建設就要搞地質勘探,就要打「游擊」,你們是建設時期的游擊隊、偵察兵和先鋒隊。
1960年,學校被評為「北京市文教戰線紅旗學院」,並躋身國務院確立64所全國重點大學之列。
網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J.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是何時分開的
05年撤銷大學總抄部,但是沒有分開。襲
[網友]: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是什麼關系?
2007-03-22
問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是什麼關系?類似的問題還有中國礦業大學和中國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究竟是怎麼回事?
答復: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是兩個辦學實體,以兩個獨立法人方式實行獨立辦學。中國礦業大學和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也是類似的情況。但地礦油三校各自仍均為一所學校,學校名稱為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有關辦學整體情況數據統計、「211工程」建設及與部門行業共建等事宜,除必須按屬地原則處理外,原則上均按一所學校對待。
來源教育部網站:http://www.moe.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