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起源
⑴ 地質圖的起源
地質圖的繪制始於18世紀末到19世紀英國地質學家威廉 史密斯。史密斯於1794年在巴斯和新卡斯爾之間旅行時,發現南英格蘭地層的層序適用於整個英格蘭。由此便決定要繪制全英格蘭的地質圖,並開始為這一目的陸續地收集資料。大約在1801年前後,他完成了英格蘭、威爾士地層分布的一般地質圖。史密斯地質圖的編制,首先在標准地區確定地層層序;然後,注意這些地層中含有的化石的特
征,並確定自古到今的差異,將其作為標准化石對其他地層進行不考慮岩性的對比。史密斯之後隨著時代的前進、地質學的發展,地質圖的編制越來越精確,表現的內容也逐漸增多。1878年在巴黎召開的第一屆國際地質學會議上,開始討論有關地質圖的問題,1881年通過了俄國A.II.卡爾賓斯基提出的地質圖圖例,並逐漸發展成今天國際上通用的地質圖圖例系統。現在所說的地質圖,也包括為某種特殊目的,著重表現某種地質現象的圖件。1981年美國編成的1:750萬的環境工程地質圖,日本編成的1:20萬基岩地質圖,以及國際合作編成的1:500萬各大洲地質圖都是比較著名的地質圖。
地質圖的編制多以實測資料為基礎,有一定的制圖規范和標准。目前所使用的地層分級系統、表示地層年代的色標和符號,以及表示各類岩體的色標和代號,多是國際通用的。客觀需要促使地質圖向專門化、部門化方向發展。種類也越分越細,除普通基礎性地質圖外,還有第四紀地質圖、大地構造圖、岩相圖、古地理圖、水文地質圖、工程地質圖、礦產分布圖等。目前狹義的地質圖多指基礎性普通地質圖。不同比例尺地質圖,表示地層年代的界、系、統、組、層等的分級是不同的,比例尺愈大表示的層次愈細。在沒有註明岩性的情況下,有時要與區域地層表配合使用,才能查明岩石的具體種類、性質及結構特點。各種實用性和分析性地質圖,雖增加了專門用途所需要的直接性內容,但大多利用區域基礎地質圖派生編制。
中國最早的地質圖,是鄺榮光在1905年編制的《直隸地質圖》,20世紀20年代初期出版的 1:100萬地質圖,是中國第一批正規出版的分幅地質圖。據1982年統計,中國已編制完成1:100萬地質圖55幅(全國共62幅),覆蓋面積約894萬平方千米;完成1:20萬地質圖853幅,覆蓋面積 500多萬平方千米。先後出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圖集》(1973)、《中國大地構造圖》(1979)、《中國構造體系圖》(1976)、《亞洲地質圖》(1975),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地質圖集》(1980)等。
⑵ 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是什麼地方
黃河流域,如果確切的找一個點應該是齊魯,也就是今天的山東。
有書為專證:
《春秋》孔子 魯國
《左屬傳》左丘明 魯國
《公羊傳》公羊高 齊國
《穀梁傳》穀梁赤 魯國
《論語》孔子 魯國
《孟子》趙岐 魯國
《大學》曾子 魯國
《中庸》孔伋 魯國
同一時期出現的《詩經》不知道作者是誰,是由孔子編寫的。本人覺的這不是一個人的作品,應該來源於民間。
200年後才出現了《離騷》
400年後才出現了《史記》《漢書》,要知道三皇五帝的傳說出自《史記》,所以說不可信。他僅僅是個傳說,是炎黃子孫對華夏文明的推崇。《黃帝內經》也一樣,出自《漢書》。
⑶ 中國人類最早的發源地是什麼地方
是雲南省元謀縣抄。1965年,在雲南省襲元謀縣,我國考古人員發現了兩顆遠古人類的牙齒和一些粗糙的石器。經科學鑒定,這是遠古人類的遺骨、遺物,距今大約170萬年,是中國境內的最早的人類。
(3)中國地質起源擴展閱讀
在距今約170萬年雲南省元謀縣一帶,先有枝角鹿、爪蹄獸等第3紀殘存的動物在這里生存繁衍。再往後推移一段時間,則是桑氏鬣狗、雲南馬、山西軸鹿等早更新世的動物出現在這片草原和森林。它們大多數都是食草類野獸。為了生活下去,元謀人便使用粗陋的石器捕獵它們。
1965年,錢方、浦余慶等學者到上那蚌村附近尋找化石。當時,他們在一位牧牛老人指點下,來到蚌村以西約1公里的山溝里尋找化石。下午5點鍾時,一個人在一個土包下發現了雲南馬的化石,接著又發現了兩顆人類的門齒。
1972年2月,經中國地質科學院的胡承志鑒定,公布了這一發現。胡承志在《地質學報》1973年第1期上發表了《雲南元謀發現的猿人牙齒化石》一文。
⑷ 地球的起源是什麼
地球的起源、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人類的起源,被喻為地球科學的三大難題。尤其是地球的起源,長期以來信奉上帝創造世界的宗教觀念,哥白尼、伽俐略、凱普勒和牛頓等人的發現徹底推翻了神創說,之後開始出現各種關於地球和太陽系起源的假說。德國哲學家康德1755年設想因較為緻密的質點組成凝雲且相互吸引而成為球體、因排斥而使星雲旋轉,是關於地球起源的第一個假說,盡管今天已失去科學意義。
法國數學家兼天文學家拉普拉斯1796年提出行星由圍繞自己的軸旋轉的氣體狀星雲形成說。星雲因旋轉而體積縮小,其赤道部分沿半徑方向擴大而成扁平狀,之後從星雲分離出去而成一個環、頗象土星的光環。環的性質是不均一的,物質可聚集成凝雲,發展為行星。按相同的原理和過程,從行星脫離出來的物質形成衛星。拉普拉斯的假說既簡單動人,又解釋了當時所認識的太陽系的許多特點,以至竟統治了整個19世紀。
前蘇聯的天文學家費森柯夫認為太陽因高速旋轉而成梨形和葫蘆形,最後在細頸處斷開,被拋出去的物質就成了行星。拋出物質後太陽縮小,旋轉變慢;一旦旋轉加快,又可能成梨形而拋出一個行星,逐漸形成行星系。旋密特設想太陽在參加銀河系的轉動中,在穿越黑暗物質雲時俘散了一部分塵埃和流星的固體物質,在其周圍形成粒子群。後者在太陽引力作用下圍繞太陽作橢圓運動並與太陽一起繼續其在銀河系的行程,最後從這些粒子群發展為行星和慧星(一部分成了流星和隕星)。
當然還有其它形形色色的假說,如英國天文學家金斯。他認為地球也是太陽拋出的,拋出的機制,在於某個恆星從太陽旁邊經過,兩者間的引力在太陽上拉出了雪茄狀的氣流,氣流內部冷卻,塵埃物質集中,凝聚成隕石塊,逐步凝聚成行星。由於被拉出的氣流是中間粗兩頭細(雪茄狀),故大行星在中間,小行星在兩端。
人類進入宇宙時代以來,發現行星和衛星上有大量的撞擊坑。1977年,肖梅克提出:固態物體的撞擊是發生在類地行星上所有過程中最基本的。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宇宙撞擊和爆炸的假說。這種撞擊是分等級的,第四級的撞擊形成月亮這樣的衛星。具體過程是:一個撞擊體沖擊原始地球,引起爆炸,圍繞地球形成一個氣體、液體、塵埃和「濺」出來的固態物質組成的帶,最初是碟狀的,因旋轉的向心力作用而成球狀,失去了部分物質的地球也重新成為球狀。
隨科學的發展,地球起源之謎一定會被解開。
⑸ 中國國家地質公園的由來
地質遺跡是在地球形成、演化的漫長地質歷史時期,受各種內、外動力地質作用,形成、發展並遺留下來的自然產物,它不僅是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珍貴的、不可再生的地質自然遺產。
1972年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了「人類環境會議」,會後發布了「人類環境宣言」,由此拉開了世界環境保護的序幕。同年在巴黎召開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第17屆大會,通過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公約」。其旨在各成員國將本領域內具有世界保護意義的地點納入「世界遺產名錄」,通過國際合作,對其進行保護,並成立了「世界遺產委員會」。由此宣告全球性的自然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啟動。截至2003年7月,「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公約」締約國已由144個發展至176個,128個國家的754個世界遺產分別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文化遺產582個,自然遺產149個,而涵蓋文化與自然遺產者23個。
198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國際地科聯(IUGS)、國際地質對比計劃(IGCP)及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華盛頓成立了「全球地質及古生物遺址名錄」計劃,目的是選擇適當的地質遺址作為納入世界遺產的候選名錄。1996年改名為「地質景點計劃」。1997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教科文組織提出的「促使各地具有特殊地質現象的景點形成全球性網路」計劃,即從各國(地區)推薦的地質遺產地中遴選出具有代表性、特殊性的地區納入地質公園,其目的是使這些地區的社會、經濟得到永續發展。1999年4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56次常務委員會議中提出了建立地質公園計劃(UNESCO Geoparks),目標是在全球建立500個世界地質公園,其中每年擬建20個;並確定中國為建立世界地質公園計劃試點國之一。
地質遺跡是國家的寶貴財富,每個國家公民均有保護的權利及義務,而國土資源部(原地質礦產部)則負責對其實施監督管理。1984年前該項工作只是作為其它類型自然保護區的部分保護內容;1984年後,原地質礦產部著手有計劃地開展調研工作,組織制定規劃及規章的編制,將該項工作納入了正軌,並先後於1987年、1995年頒布了《關於建立地質自然保護區的規定》及《地質遺跡保護管理規定》。自1985年建立第一個國家級地質自然保護區——「中上元古界地層剖面」(天津薊縣)後,地質遺跡保護區的建立得到較快的發展。國土資源部成立以來又組織起草了有關地質遺跡管理辦法,並召開相關會議,促進該項工作的進展。
在中國,為配合世界地質公園的建立,國土資源部於2000年8月成立了國家地質遺跡保護(地質公園)領導小組,及國家地質遺跡(地質公園)評審委員會,制定了有關申報、評選辦法。
中國國家地質公園是以具有國家級特殊地質科學意義,較高的美學觀賞價值的地質遺跡為主體,並融合其它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而構成的一種獨特的自然區域。由國家行政管理部門組織專家審定,由國土資源部正式批准授牌的地質公園。到目前為止,中國已批准建立國家地質公園85個。
⑹ 地球的起源
地球的起源
每過一年,大家都要長大一歲。一年,對我們大家來說是個比較長的時間,可是這在地球的歷史上,簡直是微不足道的一瞬。地質學家發現:覆蓋在原始地殼上的層層疊疊的岩層,是一部地球幾十億年演變發展留下的"石頭大書",地質學上叫做地層。地層從最古老的地質年代開始,層層疊疊地到達地表。一般來說,先形成的地層在下,後形成的地層在上,越靠近地層上部的岩層形成的年代越短。
地層好比是記錄地球歷史的一本書,地層中的岩石和化石就像這本書中的文字。用現代科學的方法通過對古老岩石的測定,人們得知地球已經存在46億年了。
那麼人們用什麼科學方法來推算地球的年齡呢?目前,科學上是用測定岩石中放射性元素和它們蛻變生成的同位素含量的方法,作為測定地球年齡的"計時器"。
人們利用放射性元素蛻變的特點,來計算出岩石的年齡。放射性元素在蛻變時,速度很穩定,而且不受外界條件影響。在一定時間內,一定量的放射性元素,分裂多少份量,生成多少新的物質都有個確切數字。例如,一克鈾在一年中有七十四億分之一克裂變為鉛和氦。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岩石中現在含有多少鈾和多少鉛,算出岩石的年齡。地殼是由岩石組成的,這樣我們就能得知地殼的年齡。有的人算出為30億年左右。
地殼的年齡還不等於地球的實際年齡,因為在形成地殼以前,一般地球還要經過一段表面處於熔融狀態的時期,加上這段時期,地球的年齡估計約有46億年。這是個很大的數字。但在宇宙中,比地球年齡大的星球還多著哩。
地質科學家說地球至少有46億歲。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只有幾千年。那麼,我們是怎樣知道地球年齡的呢?
推算地球年齡,主要有岩層方法、化石方法和放射性元素的蛻變方法等。根據鑒定,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在格陵蘭島西部戈特哈布地區發現的阿米佐克片麻岩,年齡約有38億歲。而太陽系的碎屑,年齡都在45億年-47億年之間。因此認為,包括地球在內的太陽系成員大都在同一時期形成。
依照人類歷史劃分朝代的辦法,地球自形成以來也可以劃分為5個"代",從古到今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有些代還進一步劃分為若干"紀",如古生代從遠到近劃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中生代劃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新生代劃分為第三紀和第四紀。這就是地球歷史時期的最粗略的劃分,我們稱之為"地質年代",不同的地質年代人有不同的特徵。
距今24億年以前的太古代,地球表面已經形成了原始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氣圈。但那時地殼很不穩定,火山活動頻繁,岩漿四處橫溢,海洋面積廣大,陸地上盡是些禿山。這時是鐵礦形成的重要時代,最低等的原始生命開始產生。
距今24億年-6億年的元古代。這時地球上大部分仍然被海洋掩蓋著。到了晚期,地球上出現了大片陸地。"元古代"的意思,就是原始生物的時代,這時出現了海生藻類和海洋無脊椎動物。
距今6億年-2.5億年是古生代。"古生代"是意思是古老生命的時代。這時,海洋中出現了幾千種動物,海洋無脊椎動物空前繁盛。以後出現了魚形動物,魚類大批繁殖起來。一種用鰭爬行的魚出現了,並登上陸地,成為陸上脊椎動物的祖先。兩棲類也出現了。北半球陸地上出現了蕨類植物,有的高達30多米。這些高大茂密的森林,後來變成大片的煤田。
距今2.5億年-0.7億年的中生代,歷時約1.8億年。這是爬行動物的時代,恐龍曾經稱霸一時,這時也出現了原始的哺乳動物和鳥類。蕨類植物日趨衰落,而被裸子植物所取代。中生代繁茂的植物和巨大的動物,後來就變成了許多巨大的煤田和油田。中生代還形成了許多金屬礦藏。
新生代是地球歷史上最新的一個階段,時間最短,距今只有7000萬年左右。這時,地球的面貌已同今天的狀況基本相似了。新生代被子植物大發展,各種食草、食肉的哺乳動物空前繁盛。自然界生物的大發展,最終導致人類的出現,古猿逐漸演化成現代人,一般認為,人類是第四紀出現的,距今約有240萬年的歷史。
人類居住的地球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地一直演化到現在,逐漸形成了今天的面貌。
⑺ 李時光在中國地質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具體指什麼
李四光建立的地質力學,是把力學理論引進到地質學的研究中,即用力學觀點研究地殼版構造和地殼運動規律。權他認為,地球表層的各種構造現象都是地殼運動的產物。地殼在運動中存在,必然有一種力量在起作用,這種力就是地應力。岩石在地應力作用下會形變,由於各種岩石性質不同,產生的構造形跡也不同,依照構造形跡的力學特徵和組合形式,可以追索力的作用方向和方式,進而探索地殼運動的方向和起源。這是一項研究地殼運動的新方法。它把力學和地質學密切結合起來,開辟了一條解決地殼構造和地殼運動問題的新途徑。
⑻ 在哪一年中國地質學會成立八十周年
中國地質學會於1922 年2月3日在北京成立
據此推斷2002年已是中國地質學會成立八十周年了
地質學(回Geology)是對地答球的起源、歷史和結構進行研究的學科。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質組成、內部構造、外部特徵、各圈層間的相互作用和演變歷史。在現階段,由於觀察、研究條件的限制,主要以岩石圈為研究對象,並涉及水圈、大氣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下更深的部位,以及涉及其他行星和衛星的太空地質學(Astrogeology)。
⑼ 為什麼說中國是人類起源地之一
我國古地質學、古生物學、古人類學的考古成就表明:中國是早期人類起源的發祥地之一。
從雲南祿豐古猿、湖北鄖縣南猿、雲南元謀猿人,直到藍田猿人、北京猿人、和縣猿人,構成了從800萬年前至20萬年前猿人發展進化的完整序列。此後的原始人類遺址更是星羅棋布,不計其數。
有了人類,也就必然會有人類的科學技術。科學技術是人類勞動的伴生物,是人類血汗與智慧的結晶,更是相助人類自身發展的動力。
從300000萬年前到約1萬年前,是我國的舊石器時期。它是那麼的漫長,漫長得使現代人簡直無法想像。然而,就在這漫漫的歲月中,科學技術就從那第一堆篝火、第一件石器、第一架弓箭中悄然無聲地開始萌芽了。
從1萬年前左右到約4000年前,是我國的新石器時期。6000年左右的時間雖然還是那麼漫長,但畢竟短多了。而更重要的是,在這個時期里,原始的農業、畜牧業已經誕生,原始的建築、紡織、陶器、皮革、手工製造業也已經頗有模樣,科學技術的形成初露端倪。這時期意義更為特殊的發明是,在距今50000000年之際開始產生了文字。
4000年前左右,這塊土地上建立起了第一個國家棗夏朝。國家的建立,標志著文明時代的來臨,這對於科學技術的形成與發展有著決定性的意義。
在夏王朝之後,是殷王朝與周王朝(周王朝又分為西周時期與東周時期),合稱為三代時期。在傳統的儒家心目中,三代是最崇高、最神聖的政治時期。而在科學技術史上,則是燦爛的青銅文化時期。從石器時代進入青銅時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大為加快。
東周時期是一個泛稱,又可以分為春秋與戰國兩個時段。在中國的歷史上,這是兩個非常特殊的時期,是奴隸制轉變為封建制的交替時期。在政治上,風雲激盪,階級、階層的分化演變極其激烈。在這中間,地主階級的產生與奪取政權固然重要,但士(知識分子)這一階層的萌生與壯大,對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具有重要的意義。在經濟上,鐵器的使用使生產力獲得了空前的大發展,特別是農業與手工業的進展尤為迅速。
就在這樣的歷史風雲之中,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體系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