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與中國的地理位置
Ⅰ 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領土組成,古代與中國的交流情況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是一個由五十個州和一個聯邦直轄特區組成的憲政聯邦共和制國家。其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靠加拿大,南接墨西哥。美國國土面積超過962萬平方公里,位居全球第三。其人口總量也超過三億人,少於中國和印度。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在費城正式通過《獨立宣言》,宣告美國誕生。首都華盛頓。
巴西聯邦共和國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人口數居世界第五。其國土位於中南美洲與大西洋之間,面積為世界第五大,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美國與中國,與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接壤。巴西擁有遼闊的農田和廣袤的雨林。國名源於巴西紅木。得益於豐厚的自然資源和充足的勞動力,巴西的國內生產總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世界第十,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由於歷史上曾為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的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首都巴西利亞。
日本(日文:日本國,前660年2月11日—)是位於亞洲大陸東岸外的太平洋島國。 西、北隔東海、黃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與中國、朝鮮、俄羅斯相望,東瀕太平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3900多個小島組成。首都東京。
Ⅱ 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概況
日本位於亞抄洲東部的太襲平洋上,處於北緯30°~45°,東經123°~150°之間,西隔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與中國、朝鮮、韓國、俄羅斯相望。日本海岸線長3萬多公里,多海灣和良港 可能是靠海,交通方便吧、
Ⅲ 日本距離中國有多遠(地理位置)昨天去了
中國地域寬廣,日本橫跨的緯度也很長,如果最近的距離是從日本的長崎西部島嶼到中國上海直線距離約650公里,如果最遠的距離是從日本最東北部的宗谷海峽到中國的喀什地區最西部約6000公里。
Ⅳ 我國與蒙古、日本地理位置的差異
日本是個島國四周環海,蒙古是個內路國.而我國兼兩者之優.
Ⅳ 地理比較:日本和中國
日本只有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中國除了這2種氣候還有熱帶季風氣候回,溫帶大陸性氣候答,高原山地氣候。
日本的氣候海洋性強,2月最冷,8月最熱.中國大陸性強,1月最冷,7月最熱。
日本丘陵,狹小平原地形為主。中國地形多種多樣,山地為主。
地理課上的~
Ⅵ 蒙古和日本的地理位置,並說出中國的地理位置的特點
蒙古位於亞洲中抄部的內陸,蒙古的南、東方向與中國的內蒙古自治區接壤,西與新疆自治區接壤,北與俄羅斯聯邦相鄰。
日本的島嶼呈北東向延伸得很長,南北跨越緯度約20度.日本海岸線全長33889公里,水域面積3,091平方公里。
日本位於亞歐大陸東端,屬於亞洲,是一個四面臨海的島國,自東北向西南呈弧狀延伸。東部和南部為一望無際的太平洋,西臨日本海、東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別和朝鮮、中國、俄羅斯、菲律賓等國相望。
中國地勢由西向東逐漸降低,有利於東面海洋的水汽進入內陸。
中國東南多平原,水分充足,有利於農業種植。
中國西高東低,河水自西向東流,有利於溝通東西,加強交流。
多種多樣,有利於各種農作物的生長需要。
中國
較長,有利於對外溝通交流和海洋
的發展。
地域遼闊,
豐富,江河眾多,水資源尚可.經緯跨度大,三級落差明顯,氣候基本齊全
,戰略地理優勢突出
綿長,專屬開發區廣闊,海底資源豐富,
資源豐富
西北西南內陸多山,
豐富,動植物種類繁多
北部海拔高,地勢平坦,適宜
南方地勢低窪,多丘陵,
優勢突出。
Ⅶ 日本地理位置 和中國是鄰國嗎
日本位於東亞,太平洋西岸,與中國是海上鄰國。
日本國,簡稱「日本」,位於東亞、國名意為「日出之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6800多個小島組成,總面積37.8萬平方公里。主體民族為大和族,通用日語,總人口約1.26億。日本三大都市圈是東京都市圈、大阪都市圈和名古屋都市圈。
日本是一個太平洋西岸的島國。西隔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與中國、朝鮮、韓國等國相望。屬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終年溫和濕潤。6月多梅雨,夏秋季多台風。
(7)日本與中國的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日本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獨特的地理環境特色:
1、日本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其它6800多個小島嶼,因此也被稱為「千島之國」。
2、日本東部和南部為太平洋,西臨日本海、東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別和朝鮮、韓國、中國、俄羅斯、菲律賓等國相望。
3、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著名的漁場之一——北海道漁場,其成因是千島寒流與日本暖流交匯。
4、日本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為西太平洋島弧-海岸山脈-海溝組合的一部分。全國68%的地域是山地。日本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全國都時常會發生火山活動。據統計,世界全部里氏規模6級以上的地震中,超過二成都發生在日本。
5、日本以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四季分明。全國橫跨緯度達25°,南北氣溫差異顯著。絕大部分地區屬於四季分明的溫帶氣候,位於南部的沖繩則屬於亞熱帶,而北部的北海道卻屬於亞寒帶;1月平均氣溫北部-6°C,南部16°C;7月北部17°C,南部28°C 。
Ⅷ 中國和日本的地理位置關系(日文回答)
中國和日本的位置關系怎麼樣的,用日文回答,至少15個字,拜託咯,誰知道答案,幫忙一下。 這就想怎麼說就怎麼說了【日文】日本國は中國のひがしにあります。 ---整整好好15個字喲。望採納
Ⅸ 日本距離中國有多遠(地理位置)
,《紐約時報》網路版在一篇題為「經濟關系將日本與競爭對手中國捆綁在一起」的文章指出:中國官方稱有2萬日本人居住在上海,實際上現在可能多達10萬。80年前的1926年,由於以紡織業為中心的日本資本向上海滲入及上海至長崎定期航線開設,上海的日本僑民就已經達到了2萬人,就是這2萬人為後來20年裡的數十萬日本人進入上海做了充分和細致的准備。</DIV><DIV> </DIV><DIV>80年過去了,中日關系發生巨大的變化,盡管中國目前有300億美元以上的日本資本和上百萬人的日資企業員工,盡管仍然有數萬日本人在中國居住,但這一切都是中國在國家主權和民族獨立的前提下對外開放的結果。也許恰恰如此,無論是中國還是日本都把自己復興的結點鎖定在了2020年上。</DIV><DIV> </DIV><DIV>在距2020年還有15年的時間里,如果例舉中國與日本之間的差距無疑會有很多,但是就象80年前一樣有一點很值得注意,這就是:中國對日本的研究仍然遠不及日本對中國的研究來的充分和細致。</DIV><DIV> </DIV><DIV>如果你在2005年11月登上日本的亞馬遜網站上,你可以看到有關中國的書籍琳琅滿目,而且就在最近的幾個月有關中國的新書層出不窮,在排行榜上有幾本受歡迎的書,都是關於剖析中國民眾反日情緒的書籍。巧合的是,也是在5 個月前,被認為是小泉接班人的安倍晉三在美國談到未來的中日關系時,也用他的視角剖析了中國民眾反日情緒的緣由。而在2005年的中國,不僅初版於1946年的美國學者本·尼迪克特研究日本的《菊與刀》仍在頻繁地被一些有關日本的文章和電視節目所引用,而且往往是就日本領導人和政治家短期內的講話就事論是,卻鮮見對日本社會整體動態變化的具有統計意義的深入分析和研究。</DIV><DIV> </DIV><DIV>「中國在不太久的將來將超過日本,這是不可避免的。」這是美國著名經濟學家保羅·A·薩繆爾森最近在接受德國《明鏡》周刊關於全球化問題的采訪時說的,而「2020年中國會非常窮」卻出自最近蘭德公司一份題為《中國與全球化》的報告,這兩個對中國未來的預言的反差之大,與最近西方媒體一致看好日本的復興形成了鮮明對照,給人的感覺似乎是日本距離2020年很近,而中國距離2020年很遠。</DIV><DIV> </DIV><DIV>在中國的中長期發展計劃中,2020年將是實現社會全面小康的戰略期限,而在日本的中長期發展計劃中,2020年是日本確立真正大國形象的戰略期限,兩國在時間上不約而同地戰略想定,實際上決定了兩國在今後15年間必然有一場「看不見」的博弈,而影響這場博弈結果的,不僅僅是各自人口的多少和GDP絕對數字的大小,也不僅僅是雙方都極為重視的美國因素,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指標,這就是基於對對方了解程度上的綜合性戰略性預期。在這個意義上看,2020距離中國和日本分別有多遠呢?</DIV><DIV> </DIV><DIV>根據日本《產經新聞》11月3日的調查,50%的日本人支持小泉參拜靖國神社,而早前的一次調查只有44%的支持率;而同一天《產經新聞》的民意調查還表明,小泉重組內閣後支持率上升了4個百分點,自2003年9月以來首次超過60%。</DIV><DIV> </DIV><DIV>日本為什麼會在距2020年還有15年的時間點上由政治家和民眾一起突然發力?他們在這15年中要干什麼?能幹什麼?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這些問題都是值得中國的精英和民眾深入思考進而充分和細致准備的。否則,這15年可能就會象1926年至1937年經歷了所謂「黃金十年」的上海一樣,會非常非常的近。</DIV>
Ⅹ 日本和中國的地理位置有什麼異同
秦始皇找長生不老葯派了些優秀的中原人去後沒回來才有今天日本如果沒有那些優秀基因現在的日本人和其它島的土著人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