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國瀘
『壹』 誰能提供一下中國各市的地名簡寫 例:上海 滬
名稱 簡稱抄 行政中心
---------------------
北京市襲 京 北京
浙江省 浙 杭州
天津市 津 天津
安徽省 皖 合肥
上海市 滬 上海
福建省 閩 福州
重慶市 渝 重慶
江西省 贛 南昌
香港特別行政區 港 香港
山東省 魯 濟南
澳門特別行政區 澳 澳門
河南省 豫 鄭州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 呼和浩特
湖北省 鄂 武漢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 烏魯木齊
湖南省 湘 長沙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 銀川
廣東省 粵 廣州
西藏自治區 藏 拉薩
海南省
『貳』 瀘州地理位置
瀘州市,四川省轄市,位於四川省東南部川渝黔滇結合部。地理坐標北緯27°39′—29°20′,東經105°08′41″—106°28′,東西寬121.64千米,南北長181.84千米,幅員12,243平方千米,區號0830,郵政編碼646000,車牌編號:川E。距省會成都市267千米。東鄰重慶市、貴州省,南界貴州省、雲南省,西連宜賓市、自貢市,北接重慶市、內江市。轄江陽區、龍馬潭區、納溪區、瀘縣、合江縣、敘永縣、古藺縣。
位於四川盆地南緣與雲貴高原的過渡地帶,地勢北低南高。北部為河谷、低中丘陵,平壩連片,為魚米之鄉。南部連接雲貴高原、屬大婁山北麓,為低山,河流深切,河谷陡峭,森林礦產資源豐富。海拔高度240—520米。
合江縣九層岩長江江面海拔203米,為最低點。敘永縣羅漢林羊子灣梁子主峰海拔1902米,為最高點。
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北部為准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南部山區氣候有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溫帶和北溫帶氣候之分,具有山區立體氣候的特點。年平均氣溫17.1℃—18.5℃,年平均降雨量748.4—1184.2毫米,日照1200—1400小時,無霜期300—358天。土地肥饒,物產富庶。具有春榮、夏艷、秋實、冬秀的江南特色。
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境內,沱江、永寧河、赤水河、瀨溪河、龍溪河等交織成網。境內長江航道133千米,入境水量2420.8億立方米,出境水量2691億立方米。近30年,長江最高洪水位18.86米。
瀘州市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夏、商時屬梁州之域。周代屬巴國轄地。周慎靚王五年(前316年)春,秦惠文王派張儀和司馬錯滅巴、蜀,同年設置巴郡,轄包括江陽在內的大片土地。西漢景帝六年(前151年)封蘇嘉為江陽侯,在長江與沱江交匯處(今瀘州市江陽區)設置江陽縣。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開發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置犍為郡,領江陽縣。東漢獻帝建安十八年(213年)置江陽郡。西晉仍置江陽郡。南朝劉宋、南齊置東江陽郡。梁武帝蕭衍大同年間(535—546年)建置瀘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瀘州為瀘川郡,仁壽中升為瀘州總管府。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復置為瀘州,三年(620年)置總管府,四年(621年)升為都督府。北宋瀘州瀘川郡置瀘川軍節度。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升本路安撫使。宋、元之際,蒙古軍入蜀,瀘州城先後遷治於合江榕山、江安三江磧、合江安樂山,最終築城於合江神臂崖,堅持抗戰35年。元屬重慶路。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年)瀘州直隸四川行中書省,九年(1376年)直隸四川布政使司。清嘉慶七年(1802年)瀘州置川南永寧道(1908年改名下川南道)。民國初改瀘州為瀘縣,置永寧道,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設置第七行政督察區。1949年12月3日瀘縣解放。1950年1月設置川南人民行政公署(省級,1952年8月撤銷)。1949年12月設置瀘縣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9月改稱瀘縣區專員公署,1952年3月改稱隆昌專員公署,同年12月改稱瀘州專區專員公署,1955年改稱瀘州專員公署)。1960年7月14日,國務院批復撤銷瀘州專區,所屬市縣劃歸宜賓專區。1983年3月3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將地轄瀘州市改為省轄市
地理坐標北緯27°39′—29°20′,東經105°08′41″—106°28′,東西寬121.64千米,南北長181.84千米,幅員12,243平方千米.
『叄』 瀘縣在全國、四川省、瀘川巿的地理位置
瀘縣是四川省瀘州市下轄縣,位於中國西南部,四川省東南部,瀘州市北部。介於東經105°10′50″~105°45′30″,北緯28°54′40″~29°20′00″之間。
『肆』 瀘州的地理位置、人文環境如何
州市為四川省省轄市,位於四川省東南川渝黔滇結合部。地理坐標北緯27°39′~°20′,東經105°08′41″~106°28′,東西寬121.64千米,南北長181.84千米,幅員12,243平方千米。共有40個民族,漢族占總人口的98.47%,39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苗族占總人口的1.26%,其次是彝族、回族、滿族、土家族、藏族、蒙古族等。瀘州市位於中國四川省東南部,長江和沱江交匯處,地處中國白酒金三角核心,是中國著名的酒城,出產聞名遐爾的名酒瀘州老窖和郎酒。瀘州歷史悠久,古稱「江陽」,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並先後獲得過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聯合國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獎(迪拜獎)等榮譽,有四川省第一大港口和第三大航空港,是四川省南向綜合交通樞紐、世界級白酒產業基地,是成渝經濟區重要的商貿物流中心,長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全市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南部山區立體氣候明顯。氣溫較高,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無霜期長,溫、光、水同季,季風氣候明顯,春秋季暖和,夏季炎熱,冬季不太冷。 年平均氣溫17.5─18.0℃,年際之間的變化為16.8─18.6℃,高低年間相差值為1.8℃;瀘州市無霜期長在300天以上, 降雪甚少,個別年份終年無霜雪,適宜作物生長期長。 2010年11月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1268325 戶,家庭戶人口為4063259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2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12人增加0.08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2138061人,佔50.68%;女性人口為2080365人,佔49.32%。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6.66%下降為102.77%。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892083人,佔21.15%;15-64歲人口為3094675人,佔73.36%;65歲及以上人口為231668人,佔5.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1.89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5.24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下降3.35個百分點。
「十一五」期間,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4%,高於「十五」時期平均增速4.8個百分點,其中三次產業年均增長率分別為3.6%、23.6%、11.6%。三次產業結構由2005年的24.8:38.6:36.6調整變化為2010年的15.2:56.5:28.3,第二產業比重提高17.9個百分點。民營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長19.0%,比「十五」時期平均增速高 2.1個百分點。
</SPAN></SPAN>
『伍』 地理中國 有一期叫什麼門探秘
《地理中國》 20170811 夔門探秘(上)。
夔門(kuímén),又名瞿塘峽、瞿塘關,瞿塘峽之版西門。三峽西端入口權處,兩岸斷崖壁立,高數百丈,寬不及百米,形同門戶,故名。長江上游之水納於此門而入峽;是長江三峽的西大門,峽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處不及50米,波濤洶涌,呼嘯奔騰,令人心悸,素有「夔門天下雄」之稱。夔門雄踞長江三峽之首,西起重慶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巫山縣的大溪鎮,全長8公里。在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中,它是最窄、距離最短的一個峽,瞿塘峽谷窄如走廊,兩岸崖陡似城垣,郭沫若過此發出「若言風景異,三峽此為魁」的贊嘆。夔門由兩岸高山凌江夾峙,在巍峨壯麗的白帝城下,是長江從四川盆地進入三峽的大門。夔門兩側的高山,南名「白鹽山」。
『陸』 瀘是什麼市
瀘是什麼市————樓上說的不錯,更改一下,瀘州古稱江陽,瀘州市位於四專川盆地南緣,東經105°8』—106°28』,屬北緯27°39』—29°20』之間。下轄瀘縣、合江、敘永、古藺四縣及江陽、龍馬潭、納溪三區,幅員12242km2,人口455萬。
滬就是上海了——上海
『柒』 《地理中國》 是什麼機構
CCTV-10《地理中國》屬科普類電視欄目。以地質科考為線索,以普及地理學知回識為宗旨,介紹地質答學的新發現、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質地貌的新、奇、特、美。欄目在帶著觀眾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時,傳播科學知識,並傳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
『捌』 瀘州處於什麼地理位置,這么熱
瀘州市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南部山區立體氣候明顯。氣溫較高,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無霜期長,溫、光、水同季,季風氣候明顯,春秋季暖和,夏季炎熱,冬季不太冷。但受四川盆地地形影響,瀘州市夏季多雷雨,冬季多為連綿陰雨天氣,多輕霧天氣, 而全年少有大風,多為0-2米/秒的微風。
年平均氣溫17.5─18.0℃,年際之間的變化為16.8─18.6℃,高低年間相差值為1.8℃;瀘州市無霜期長在300天以上, 降雪甚少,個別年份終年無霜雪,適宜作物生長期長。 瀘州地處四川盆地南緣與雲貴高原的過渡地帶,地勢北低南高。北部為河谷、低中丘陵,平壩連片,為魚米之鄉。南部連接雲貴高原、屬大婁山北麓,為低山,河流深切,河谷陡峭,森林礦產資源豐富。海拔高度240米~520米。合江縣九層岩長江江面海拔203米,為市境最低點。敘永縣羅漢林羊子灣梁子主峰海拔1902米,為最高點。
瀘州地處川東南平行褶皺嶺谷區南端與大婁山的結合部,四川盆地南緣向雲貴高原的過渡地帶,兼有盆中丘陵和盆周山地的地貌類型,分屬四川盆南山地與丘陵區和巫山大婁山中山區兩個地貌二級區。總的特點是:南高北低,以長江為侵蝕基準面,由南向北逐漸傾斜,山脈走向與構造線方向基本一致,呈東西向、北西向及北東向展布。大體上以江安──納溪──合江一線為界,南側為中、低山;北側除背斜形成北東向狹長低山山壠外,均為丘陵地形。最低點是合江九層長江出境河口,海拔203米;最高點是敘永縣分水楊龍彎粱子,海拔1902米,相對高差1699米。按其特點,全市地貌大體上可分為四種類型。
北部淺丘寬谷區:包括瀘縣、江陽區、龍馬潭區、納溪區和合江縣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為川東平行褶皺地帶的延伸部分,屬四川盆中丘陵區的南緣,面積占總幅員面積的18.6%。海拔多在250-400米,最高為萬壽山,海拔757米。長崗山多為林地,淺丘寬谷多為耕地,田多土少,是全市主要農業區。
南部低中山區:包括敘永、古藺縣大部,屬四川盆地南緣的盆周山地低中山地貌類型區,面積占總幅員面積的38.6%。出露的地層以古老海相沉積的各類灰岩、泥岩為主,侵蝕嚴重,形成山巒迭嶂,溝谷縱橫的復雜地貌類型,平均海拔800米左右,最高為敘永縣分水楊龍彎粱子,海拔1902米。山地為林地、旱地和園地(茶園);槽壩地勢平坦,以耕地為主,土壤肥沃,土層深厚,也是瀘州主要農業區之一。
中部丘陵低山區:長江以南,南部低中山區以北為中部丘陵低山區,包括瀘縣少部,江陽區一部,合江縣、納溪區大部和敘永、古藺縣北部,面積占總幅員面積的41.5%,山地海拔一般為500-1000米,最高為古藺縣斧頭山,海拔1895米,丘陵海拔350-500米。山地以林地為主,全市現存的兩大片原始森林──福寶林區和黃荊林區以及楠竹林,均集中在這一區,丘陵以耕地為主,其次是園地(果園和茶園)。
沿江河谷階地區:沿長江、沱江等大、中河流兩岸,由於河流的沖積、堆積而形成數級階地,面積占總幅員面積的1.3%。一、二級階地為第四系現代河流沖積物,階面平坦寬闊,寬達500-1000米,海拔250米以下,相對高差小於30米,厚15-20米,以耕地為主,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是全市蔬菜、甘蔗、龍眼的集中分布區。三、四級階地為第四系近代冰水沉積物,由於流水的侵蝕,只零星殘留於河谷兩岸的基座檯面上,海拔250-330米,多為耕地和園地,土層深厚,是全市甘蔗、荔枝的集中產區。
『玖』 央視《地理中國》有關地理知識
從世界上看——位於從東西半球來看,她位於東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她位於北半球專;從世界大洲屬和大洋的為止關系看,她是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的國家.
從緯度位置看——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於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只有在高山地區才有終年冰雪帶.
我國位於
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於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
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與許多國家接壤;
東部瀕臨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我國地表高低起伏,西部以山地為主,東部則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地勢總特徵為西部高,東部低.中國地勢從青藏高原向北、向東,各類地形呈階梯狀逐級降低.
我國的平原和丘陵主要集中在東部,這里土壤肥沃,開發悠久歷史.
我國領土最東端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東經135度2分30秒)
我國領土最南端在男孩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北緯3度52分)
我國領土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東經73度40分)
我國領土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北緯53度33分)
『拾』 中國地理
24、
(1)京津唐
(2)北京 天津 唐山
(3)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
(4)煤、 鐵、 石油
(5)海陸交通便利
(6)京九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