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地理雜志上的蛇
1. 發現《中國國家地理》雜志中的眾多錯誤,難道沒有地方討論嗎
因為我以前高中與大學時間也挺喜歡看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的,現在工作了沒什麼閑時與心情去看這些雜志了,但今天聽樓主你這么一說,現在我很有興趣想知道具體的明顯性錯誤,加你好友,你給我指點一下好嗎?
2.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第三期) 在線閱讀
OK XIEXIE
3.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怎麼樣
我個人方面是來很喜歡源 只要你喜愛地理就應該感覺很好 下面是它的版塊
雜·志·內·容·版·塊
1、 天文、地理、地質、生物領域的科學進展與發現;30%
2、 探險和科考活動;10%
3、 國土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10%
4、 城市一飛機場鎮的起源變遷和規劃與改造;10%
5、 自然保護區;10%
6、 旅遊景點景區;10%
7、 人類文化遺存和珍稀生物的搶救與保護;10%
8、 民俗民情;10%
4. 《中國國家地理》這本雜志是講什麼的 誰能介紹下
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專,並揭示其背景和屬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是中國大陸著名的有關地理的雜志。因該社隸屬中國科學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專家學者作為該社顧問,同時還有許多戰斗在科考第一線的工作者與雜志社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具有很強的獨家性和權威性。
不好意思,我是復制來的
5. 《國家地理雜志》上面是不是有關於冥婚有真實的記載
那張照片其實是中國國家地理雜志2002年第15期的封面照片。我們上圖書館去翻,果然沒
錯。
根據內頁的介紹,只有在目錄頁有一行說明:民國時期山西
的一對新婚夫婦。照片提供人應該是劉錚。除此之外,並沒有更多進一步的說明。
再來說說冥婚這回事,根據文獻,冥婚是中國古已有之的風俗。遠在漢代以前就有,一般人
印象中的冥婚
是指生人與死者的牌位結緍,不過,也有新郎新娘都為死者的情況。(阮昌銳,民73年)
至於冥婚的婚禮要如何進行?從阮昌銳教授所做研究中的六則故事與個案來看,大部分都以
神主牌來代替
死者,並沒有看到把死者遺體搬到禮堂上,還打扮的漂漂亮亮成親的記載。
根據文獻,在北宋時代,如果男女還沒成親就過世,那麼家長就會請媒人去議婚,因為是為
鬼談親事,所
以這種媒人又叫鬼媒人。男女雙方談定了,就要准備衣服、酒果來祭祀。有趣的是,在祭祀
時還會設兩個
座位,上面各立一小幡,媒人還會請男人雙方「相親」,如果小幡微動,就算是看對眼,如
果沒看對眼怎
麼辦?不怎麼辦,父母之命,不結婚不行。(阮昌銳,民73年)
冥婚的習俗不僅是古已有之,而且各地皆然,不僅台灣有「娶神主」,在中國各地也所在多
有,例如一些
學者調查的,民國初年的廣東翁源縣有「討鬼妻」,河北定縣有「結陰親」、浙江定海有「陰配」、廣西
安縣有「鬼婚」。(施無畏,民82年)
總而言之,綜合以上調查,應該可以確定目前網路上所流傳的照片並不是冥婚的照片,大家也不用看得發毛。
6.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哪期好看
從目前銷量來看,應該是2005年第10期選美中國,但是每期都有側重點,一般而言,專輯相對看好點,然後看你對哪方面感興趣
7. 如何評價中國國家地理雜志
大學曾立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明陰陽,通八卦,前後各知五百年,與友對飲,笑談江湖諸事」,現在看來目標是過於宏大了~
身為工科男,地理一向是弱項,以及外出機會較少,於是決定從05年開始看《中國國家地理》,有意對地理知識發起總攻。讀起來才發現此書涵蓋范圍極廣,以地理為主線,牽引出民俗、歷史、天文、生物等多個領域的知識,堅持讀兩年的話基本可以在頭腦里搭建一個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框架,剩下的就是通過不斷地學習實踐填充這個體系。
現在最爽的感覺在於攤開地圖,隨手一指就可以對當地的民俗地貌如數家珍,根本不用發愁假期無處可去。有時候就是看哪裡的特價機票便宜來決定度假地點,因為早已在書里見過這些地方,只剩下親身去實踐一番了~前陣子發現去伊寧的機票只有100多,本來想去伊犁河谷溜一圈,不過鑒於局勢混亂未能成行,引為憾事~
大愛此書,只是工作之後讀書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PS.他們家的《中華遺產》也非常不錯,側重人文歷史,水平不輸《中國國家地理》,推薦之
「內容為王」是《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的踐行原則。突出圖片和地圖獨立語言的作用,圖文並重,版面達到1:1。以顛覆常識來吸引讀者目光是招牌戰術。但並非是噱頭,而是有著嚴謹的科學態度。雜志在文風定位時強調要文章以第一人稱「我」來講述,令讀者有帶入感。雜志圖片選用上,要求精選圖片並大量選取大尺度航拍片,寫好每張圖片的說明,充分表達圖片信息,保證有足夠文字量和空間。雜志首先通過強大的視覺沖擊讀者視覺,其次通過詳實圖片文字說明引導讀者進入文章內容。缺陷是圖片有片面性的缺陷,僅僅讀圖是無法完全讀懂文章。縱使再好的圖片,如果不能結合文字內容,最終讀者只能浮光掠影。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一般指中國國家地理
《中國國家地理》,1950年創刊於南京,原名《地理知識》,是關於地理的月刊,該刊的文章和圖片經常被中央及地方媒體轉載。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很多家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
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是中國大陸著名的有關地理的雜志。
因該社隸屬中國科學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專家學者作為該社顧問,同時還有許多戰斗在科考第一線的工作者與雜志社保持著密切聯系,因此具有很強的獨家性和權威性。
8.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有一期是講地圖的故事的,不是2001年8月那一期。請問是哪一期
這篇文章在來2007年6月,源是第一篇文章。
郝曉光:世界地圖上的大國夢
為什麼我們會忽略北冰洋,而只盯著太平洋,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中國人幾百年來都看一張只能表示中國與太平洋沿岸國家關系,太平洋是中心的世界地圖。那張世界地圖,只是一種看世界的角度。郝博士所畫的幾張新的世界地圖,對衛星導航系統的貢獻巨大,在他的北半球版世界地圖上,北冰洋與太平洋哪個戰略意義更重要?本文會給你一個答案。
9. 問個問題哦。。中國國家地理雜志上的圖片可以用 的不
干什麼用?出版不行,自己放空間收藏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