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第四產業人文地理學

第四產業人文地理學

發布時間: 2021-02-28 08:32:54

❶ 第四產業是什麼

第四產業又稱知識產業或信息產業。第四產業的概念是指包括教育、文化、廣電、衛生(內疾控)、體育、容民政(殘疾、福利、慈善)、環保、國防、司法、治安、社會保障、計生、宗教及民族事務等具有社會公共性和行政管理職能性的產業。

❷ 第四產業是什麼

隨著信息化和軟體化的進展以及電子技術的進步,在第一農業。第二製造業。第三服務業的各產業領域,以信息和知識為主體的頭腦性商業開始迅速發展。這種商業被人們稱為第四產業。

該產業是指對本身無明顯利潤但是可以提升其他產業利潤的公共產業。也可以稱之為知識產業,或者信息產業。

第四產業主要業態有:簡單服務業和技術服務業,包括醫療、維修、裝潢、美容美發、歌舞廳、體育等,直接利用自然資源、工業產品、智慧產品,結合利用人自身的生物和物理資源(包括人體、體力和技能)提供服務,滿足人(或者人的生物財產,如寵物)自身的生理、物理、心理等需要。

(2)第四產業人文地理學擴展閱讀

特點:

1、第四產業是知識性。創造性的產業。是基於高度的科學技術和藝術等等的知識性創造活動。但如果不被轉化到社會經濟的組織中去,就難以說成是第四產業。隨著專業化和多樣性而產生的諸多知識要素需要相互結合,形成系統,從而轉換成大型的商業。

2、第四產業不收集和利用高質量的大量信息就不能成立。電子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發展,使第四產業的成立變為了可能。

3、第四產業是國際型產業。這是因為不在全球范圍內收集知識性信息,就不會有很強的競爭能力。另外,要確保作為商業的效益性並使之發展,只在一個國家的市場上往往顯得不夠。

4、只有軟體的比重超過硬體,並達到能夠具有各自獨立性的階段,第四產業才能起飛。農業和製造業以及服務業,在它們用電子計算機武裝起來形成頭腦型產業時,就將出現一·五產業。二·五產業和三·五產業,而只依賴本產業就難以形成第四產業。

5、為發展第四產業。社會需要更加民主。價值觀要更加靈活。知識機能要流動。例如。良好的師徒關系是很重要的。然而如果像學閥和徒弟制度那樣一成不變。優秀的研究人員和技術人員以及藝術家的個性得不到尊重。其自由流動、多方位多層次結合和形成組織都將受到妨礙。第四產業就難以發展。

❸ 什麼是第四產業它和第一,二,三產業有什麼關系

隨著信息化和電子技術的廣泛應用,以信息和知識為主體的產業更加引人注目,因而出現了「第四產業」的提法。1977年,美國經濟學家、信息專家馬克·波拉特等人撰寫的《信息經濟》一書,提出了國民經濟活動的「四產業劃分法」,即農業、工業、服務業和信息業。該書並按產業分化和各類產業發展速度,採用了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第四產業的提法。顯然,第四產業是從龐大的第三產業中分離出來的。其中也包括原來向第一、第二產業提供服務的第三產業中的某些部門。隨著科技進步以及知識、技術對產業的大量投入,產業結構的相互融合和軟化趨勢日益明顯,傳統的三次產業分類方法已經不能確切地反映今天發達國家產業結構的現實情況,有人提出了新的劃分方法:在第一產業中,除傳統的農業經營方式外,又加進了工業生產方式和各種服務內容,形成了所謂「1.5產業」;在第二產業中,許多工業部門投入了大量服務特別是信息服務,實現了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和信息化,形成了所謂「2.5產業」;在第三產業中因增加許多新的服務項目,應從中分離出來成立「第四產業」。這種方法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即信息產業,來源於英文Information Trade,又稱IT產業,是指從事信息產品和服務的生產、信息系統的建設、信息技術裝備的製造等活動的企事業單位和有關內部機構的總體。狹義的信息產業是指直接從事研究、生產、製造、銷售計算機系統和配套件的計算機產業以及利用計算機提供各種服務的信息處理業。

廣義的信息產業包括信息設備製造如計算機、通信設備、電視、攝像、收錄機、音響等設備製造業和信息服務業。信息服務業包括與信息採集、加工處理、存儲、傳輸、傳遞、交換、使用以及與信息系統建設有關的各行各業。從上述定義可以看出,信息產業包括所有與信息有關的行業。

信息產業的發展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意義重大。信息產業通過它的活動使經濟信息的傳遞更加及時、准確、全面,有利於各產業提高勞動生產率;信息產業加速了現代科學技術的傳遞速度,縮短了科學技術從創制到應用於生產領域的距離;信息產業目前還是一門不成熟的產業,有許多領域需要研究和開拓,但是,它代表了經濟社會的未來,其高速發展使人類社會進入信息社會。

從世界信息產業的發展來看,可以概括這樣幾點:
1.信息產業在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中將逐步超過其他產業占據主導地位,信息產業將成為全球的支柱產業,因而各國對信息產業的投資不斷增加。

2.軟體業將超過硬體業在信息產業占據主導地位。

3.信息產業在向著縱深發展的同時,不斷地向外延伸,信息領域的范圍不斷擴大。

4.信息產業的發展很不平衡,北美、日本、歐共體國家的計算機和通信霸佔著全世界的市場。

總之,下個世紀是信息社會,信息產業將是全世界的支柱產業,這是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我國政府已經開始大力投資建設我國的信息基礎設施,發展我國的信息產業,縮小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

❹ 什麼是第四產業

第四產業的概念:以信息為加工對象,以數字技術為加工手段,以意識(廣義的內意識容概念)產品為成果,以介入全社會各領域為市場,其對社會生產的影響,是人類社會生產前期任何一種生產形態都無法比擬。所以我們CUDI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王超提出了定義第四產業為數字產業。包含網路經濟產業、通訊產業、衛星產業等都該屬於該產業范疇。
第四產業是一種新的產業分類法中的一個產業層次,是人類產業經濟的第四次分類。第四產業又稱知識產業或信息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按照特定標准劃分出的一個部門。在新技術革命的推動下,人們把從事各種信息工作的部門稱為第四產業。
第四產業的概念是指包括教育、文化、廣電、衛生(疾控)、體育、民政(殘疾、福利、慈善)、環保、國防、司法、治安、社會保障、計生、宗教及民族事務等具有社會公共性和行政管理職能性的產業。第四產業將逐步體現在社會性、人文性、生態性、物質性的關系結合,CRVEE差役的結合體現,以社會文態及其科技信息時代的完善體,跨越人與自然體的融合性。
希望採納

❺ 第四產業

下面是我搜集的三個辭典的解釋,希望對你有用^-^

證券投資大辭典:

第四產業
目前對第四產業的概念含義的界定說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幾種:(1)對從三次產業中分化出來的屬於知識、技術和信息密集的產業部門的統稱。它包括:設計、生產電子計算機軟體及其服務部門,咨詢部門,應用微電腦、光導纖維、激光、遺傳工程的新技術部門,高度自動化、電氣化部門,等等。(2)有人主張把「信息產業」(知識產業)獨立作為第四產業。它包括電訊、電話、印刷、出版、新聞、廣播、電視等傳統的信息部門和新興的電子計算機、激光、光導纖維、通訊衛星等信息部門。主要以電子計算機為基礎,從事信息的生產、傳遞、儲存、加工和處理。(3)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則把從第三產業中劃分出來的「情報部門」作為第四產業。對此所下的定義為:情報活動包括情報的提供、加工或按原始目的分類;情報工作者包括管理者、幹事和秘書,以及建立和維護情報基礎結構的從業人員。據聯合國《經濟與發展組織觀察員》雜志1981年11月號刊文介紹,第四產業在國民核算術語中被稱為「一次情況部門」,其產值在60年代初期和70年代中期的增長幅度較大。

新語詞大詞典

第四產業

在我國通常指信息產業部門。美國學者則以其為當代某些小型服務項目的總稱。△目前,第四產業在美國正方興未艾。(《科技日報》1987年4月17日)

新時期新名詞大辭典

第四產業

又稱知識產業或信息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按照特定標准劃分出的一個部門。一般認為農業、畜牧業、漁業等為第一產業;製造業、建築業、運輸業等為第二產業;商業、金融業、飲食服務業等為第三產業。在新技術革命的推動下,人們把從事各種信息工作的部門稱為第四產業。以電子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處理設備的發展,為知識產業的興起奠定了物質基礎。情報服務是這一產業的重要領域。雖然在工作上圖書情報部門也具有服務性質,但與一般提供物質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的商業服務不同,它是以提供信息產品為主要服務內容,這種服務的本質是開發情報資源。情報服務的行業除圖書館網路、情報中心外,還有專利局、廣告業、信託業、企業顧問公司、統計局等各種知識和信息的專門服務部門。目前,知識產業的規模正在不斷擴大,所涉及的范圍和內容也在發展中。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❻ 什麼是中國第四產業

下面是我搜集的三個辭典的解釋,希望對你有用^-^

證券投資大辭典:

第四產業
目前對第四產業的概念含義的界定說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幾種:(1)對從三次產業中分化出來的屬於知識、技術和信息密集的產業部門的統稱。它包括:設計、生產電子計算機軟體及其服務部門,咨詢部門,應用微電腦、光導纖維、激光、遺傳工程的新技術部門,高度自動化、電氣化部門,等等。(2)有人主張把「信息產業」(知識產業)獨立作為第四產業。它包括電訊、電話、印刷、出版、新聞、廣播、電視等傳統的信息部門和新興的電子計算機、激光、光導纖維、通訊衛星等信息部門。主要以電子計算機為基礎,從事信息的生產、傳遞、儲存、加工和處理。(3)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則把從第三產業中劃分出來的「情報部門」作為第四產業。對此所下的定義為:情報活動包括情報的提供、加工或按原始目的分類;情報工作者包括管理者、幹事和秘書,以及建立和維護情報基礎結構的從業人員。據聯合國《經濟與發展組織觀察員》雜志1981年11月號刊文介紹,第四產業在國民核算術語中被稱為「一次情況部門」,其產值在60年代初期和70年代中期的增長幅度較大。

新語詞大詞典

第四產業

在我國通常指信息產業部門。美國學者則以其為當代某些小型服務項目的總稱。△目前,第四產業在美國正方興未艾。(《科技日報》1987年4月17日)

新時期新名詞大辭典

第四產業

又稱知識產業或信息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按照特定標准劃分出的一個部門。一般認為農業、畜牧業、漁業等為第一產業;製造業、建築業、運輸業等為第二產業;商業、金融業、飲食服務業等為第三產業。在新技術革命的推動下,人們把從事各種信息工作的部門稱為第四產業。以電子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處理設備的發展,為知識產業的興起奠定了物質基礎。情報服務是這一產業的重要領域。雖然在工作上圖書情報部門也具有服務性質,但與一般提供物質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的商業服務不同,它是以提供信息產品為主要服務內容,這種服務的本質是開發情報資源。情報服務的行業除圖書館網路、情報中心外,還有專利局、廣告業、信託業、企業顧問公司、統計局等各種知識和信息的專門服務部門。目前,知識產業的規模正在不斷擴大,所涉及的范圍和內容也在發展中。

❼ 請問一下什麼是第四產業

第四產業是與信息的生產、搜集、存儲、加工、傳播和服務相關的多種行業的總稱。是近幾十年發展起來的一項新興產業。
即信息產業,來源於英文Information Trade,又稱IT產業,是指從事信息產品和服務的生產、信息系統的建設、信息技術裝備的製造等活動的企事業單位和有關內部機構的總體。狹義的信息產業是指直接從事研究、生產、製造、銷售計算機系統和配套件的計算機產業以及利用計算機提供各種服務的信息處理業。
廣義的信息產業包括信息設備製造如計算機、通信設備、電視、攝像、收錄機、音響等設備製造業和信息服務業。信息服務業包括與信息採集、加工處理、存儲、傳輸、傳遞、交換、使用以及與信息系統建設有關的各行各業。從上述定義可以看出,信息產業包括所有與信息有關的行業。
信息產業的發展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意義重大。信息產業通過它的活動使經濟信息的傳遞更加及時、准確、全面,有利於各產業提高勞動生產率;信息產業加速了現代科學技術的傳遞速度,縮短了科學技術從創制到應用於生產領域的距離;信息產業目前還是一門不成熟的產業,有許多領域需要研究和開拓,但是,它代表了經濟社會的未來,其高速發展使人類社會進入信息社會。
從世界信息產業的發展來看,可以概括這樣幾點:
1.信息產業在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中將逐步超過其他產業占據主導地位,信息產業將成為全球的支柱產業,因而各國對信息產業的投資不斷增加。
2.軟體業將超過硬體業在信息產業占據主導地位。
3.信息產業在向著縱深發展的同時,不斷地向外延伸,信息領域的范圍不斷擴大。
4.信息產業的發展很不平衡,北美、日本、歐共體國家的計算機和通信霸佔著全世界的市場。
總之,下個世紀是信息社會,信息產業將是全世界的支柱產業,這是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我國政府已經開始大力投資建設我國的信息基礎設施,發展我國的信息產業,縮小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

❽ 「第四產業」是哪一年提出的

在中國來大陸,統計學上還沒有第源四產業,但是信息產業歸入第四產業基本獲得認同,第四產業2000年以後開始出現,僅作為一個經濟學概念。
在分類的探討方面,有人將非市場經濟成分的公共服務納入第四產業,主要由政府負責公共服務以及社會公益事業,主要包括:
社會秩序的設施和服務,包括國防(軍隊)、司法、治安(警察)、消防等政府公共服務。
基礎設施服務領域,很多屬於沒有利潤但必須投資的公共領域,這類投資和服務領域包括道路、港口、橋梁、公共交通運輸(包括航空、鐵路和城市公共交通)和其他公共領域;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福利事業,包括各種福利投資和服務。
國土的保護、整治和開發。

❾ 第四產業的特徵

第四產業是介於計劃與市場之間的以國家行政作保障、以職能化公共服務為本質特徵的「邊緣產業」。以公共政策為主導、職能化公共服務為主要生產經營方式;以生產「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為產業基礎,是第四產業的主要特徵。由於其生產關系亦即社會關系所具有的公共性特點,第四產業亦可稱之為公共產業。
當今,公共教育、公共衛生、公共文化、公共體育、公共安全、公共福利、公共保障等日益成為人們社會生活和個人以及家庭生活的共同需求。文明的發展在細化、量化和市場化進程中不斷拓展著自己豐富的內涵,日益占據著更廣闊的人類生活空間。公益產業無疑是推動公益事業發展的最強勁動力。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國家行政性公共服務職能逐步全面凸現,日益催生著一個新型產業——職能化公共服務產業的誕生。
第四產業的屬性包括公共屬性和產業屬性,其中公共性延伸派生出公益性、公平性、差異性和行政性。產業性蘊含滋生公私性、功利性、投資性以及消費性和經營性。
第四產業呼喚著公共意識、公共秩序、公共道德、公共制度;呼喚著公共產業市場的健康發展;呼喚著更多公共產品的問世第四產業是按照新的產業分類法劃分國民經濟產業的一個產業部門。新的產業分類法是在三次產業分類法基礎上出現的劃分國民經濟產業的方法。它是根據主要業態和產業基本屬性來劃分產業層次。
第四產業是人類產業經濟的第四次分類。是根據馬克思主義關於「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基本原理以及勞動對象的非物質變化,理論結合實際,進行的一次新的探索。是介於計劃與市場之間的以國家行政作保障、以職能化公共服務為本質特徵的「邊緣產業」。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