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高中地理中國三大自然ppt

高中地理中國三大自然ppt

發布時間: 2021-02-28 07:44:25

A. 中國三大自然區

中國的三大自然區包括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和青藏高寒區。

自然區就是:由於自然條件的空間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和區域共軛性,以及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間的相互聯系,在地球表面形成一系列等級高低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徵相對一致的區域。

拓展資料

1、東部季風區是指大興安嶺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以東的廣大地區。本區背靠高原,面向海洋,夏季受海洋季風影響顯著,普遍高溫多雨,冬季受北方冷氣流影響,大部分地區寒冷乾燥,風向與降水均隨季節而有明顯的變化和更替。

2、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在晚近地質時期,有顯著的差異上升運動,大部分地區上升幅度不大,一部分上升很大,形成廣大的高平原和橫亘於高平原中的很顯著的山脈。高平原海拔大多在1000米左右,來自海洋的水汽很少,夏季風難以到達。植被大部分為荒漠,一部分為荒漠草原和乾草原。在高山的垂直分帶中則有森林、山地草原等,以及與之相應的土壤類型。地貌外營力主要是乾旱與半乾旱氣候下的微弱風化、微弱的物質移動、微弱的水力侵蝕和堆積以及廣泛的風力侵蝕、搬運和堆積。

3、青藏高原地區海拔較高,有地球的第三級之稱,本區高原地勢作用超過了緯度的影響。它與同緯度的黃河、長江中下游景觀差別極大,表現為中、低緯度內獨特的大面積高寒環境。高原上空氣稀薄,大氣乾燥,風力強勁,降水稀少,太陽輻射強烈,氣溫低而且年較差、日較差很大,冰川凍土發育,寒凍風化和融凍作用十分普遍。湖泊眾多,除少數淡水湖外,大部分是鹹水湖和鹽湖。氣候由東部溫暖濕潤向西北寒冷乾旱遞變,植被也相應呈森林帶、草甸區、草原區、荒漠帶依次更迭。(參考資料----網路、國家地理網)

B. 中國三大自然區的特徵

中國三大自然區是東部季風區、乾旱半乾旱區和青藏高寒區,其特點分別是:

1、東專部季風區特點:屬海拔較低,有廣闊的平原。風向和降水均隨季節有明顯的變化。河流一般為外流河 。植被以森林為主,部分為草原森林。除極少數地方外,天然植被已經不復存在。

2、乾旱半乾旱區和特點:海拔較高但差別顯著,氣溫年較差、日較差大 多大風天氣。植被大部分為荒漠 一部分為草原,大部分地區屬於內流區,水是農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

3、青藏高寒區特點: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空氣稀薄,氣溫低,凍土廣布,太陽輻射強,風力大。植被為荒漠、草原與高山草甸灌叢,森林很少,土層薄弱。是許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以畜牧業為主。

(2)高中地理中國三大自然ppt擴展閱讀:

自然區有時也作為綜合自然區劃的高、中級單位的名稱 。例如 :《 中國綜合自然區劃( 初稿)》將中國劃分為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區、青藏高寒區3 個自然區 ,其級別相當於綜合自然區劃等級系統中的高級單位——自然大區;《中國自然區劃概要》將中國劃分為44個自然區;《中國自然地理·總論》將中國劃分為33個自然區,其級別都相當於中級區劃單位。

C. 高二地理 中國某區域略圖 呼和浩特位於我國三大自然區中

中國三大自然制區是:
1、東部季風區,范圍:大興安嶺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廣大地區。
2、西北乾旱半乾旱區,范圍: 內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爾盆地等地貌單元。
3、青藏高寒區,范圍: 以青藏高原為主體的地貌單元,涉及青海、西藏兩省區的全部和四川西部、甘肅西南部、新疆南部和雲南西北部。
呼和浩特坐落在內蒙高原中部,海拔2280~986米,市區海拔高度為1040米。位於三大自然區的【西北乾旱半乾旱區】。
呼和浩特屬典型的蒙古高原大陸性氣候,四季氣候變化明顯,年溫差大,日溫差也大。其特點:春季乾燥多風,冷暖變化劇烈;夏季短暫、炎熱、少雨;秋季降溫迅速,常有霜凍;冬季漫長、嚴寒、少雪。

D. 讀「中國三大自然區圖1-1-7」,回答19-23題。 小題1:我國自然地理環境劃分為三大自然區的主要依據是


小題1:A
小題2:B
小題3:A
小題4:D
小題5:C

E. 中國自然地理(第三版)的ppt

建議去文庫搜,應該是有的

F. 中國三大自然區是什麼,詳細說明

東部季風區 (一)特點1海拔較低 有廣闊的平原 2風向和降水均隨季節有明顯的變化 3河流為外流河 4植被以森林為主 部分為草原森林 5處極少數地方外 天然植被已經不復存在 (二)范圍 大興安嶺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廣在地區。 (三)簡介 我國三大自然地理區劃之一。東部季風區是指大興安嶺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以東的廣大地區。本區背靠高原,面向海洋,夏季受海洋季風影響顯著,普遍高溫多雨,冬季受北方冷氣流影響,大部分地區寒冷乾燥,風向與降水均隨季節而有明顯的變化和更替。本區包括地形上屬於第二級階梯的黃土高原、四川盆地、雲貴高原、橫斷山區,以及第三級階梯的沿海廣大平原和丘陵地區。這一區濕潤程度較高,溫度因緯度變化而變化,由此向南,氣候逐漸變暖。本區的秦嶺—淮河一線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此線以北四季變化明顯,冬季寒冷,河流、土壤凍結。降水較少,且集中在夏季。此線以南,一年四季水綠山清,變化不明顯,降水豐富,氣候濕潤、溫暖。 西北乾旱半乾旱區 (一)特點 1海拔較高但差別顯著 2氣溫年較差、日較差大 多大風天氣 3植被大部分為荒漠 一部分為草原 4大部分地區屬於內流區 5水是農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二)范圍 內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格爾盆地等地貌單元 (三)簡介 在晚近地質時期,有顯著的差異上升運動,大部分地區上升幅度不大,一部分上升很大,形成廣大的高平原和橫亘於高平原中的很顯著的山脈。高平原海拔大多在1000米左右,其中也有較低的部分,如准噶爾盆地不少地域在250—5O0米之間。吐魯番盆地的艾丁湖竟在海平面以下155米。許多山地的高度超過3000米,具有明顯的垂直分異。也有不少山地高度較低,景觀的垂直分異不明顯。地處內陸且四周多山嶺。來自海洋的水汽很少,夏季風難以到達。植被大部分為荒漠,一部分為荒漠草原和乾草原。在高山的垂直分帶中則有森林、山地草原等,以及與之相應的土壤類型。地貌外營力主要是乾旱與半乾旱氣候下的微弱風化、微弱的物質移動、微弱的水力侵蝕和堆積以及廣泛的風力侵蝕、搬運和堆積。但暴雨之後,水力侵蝕可產生強烈的破壞作用。風力作用雖然很廣泛,但只能對顆粒較細的鬆散沉積物起作用,並在風力變緩的時候發生堆積。在高大的山嶺中,以冰川作用以及冰緣條件下的寒凍風化、物質移動和流水侵蝕為主。全區絕大部分屬內陸流域,在平地上產生的地表水幾乎全屬雨水補給的短暫水流。湖泊較多,大多是鹹水湖。山地徑流是重要的資源,其補給來源以冰雪融水為主。 青藏高寒區 (一)特點 1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2空氣稀薄 氣溫低 凍土廣布 太陽輻射強 風力大 3植被為荒漠 草原 與高山草甸灌叢森林很少 土層薄弱 4是許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 5以畜牧業為主 (二)范圍 青海、西藏兩省區的全部和四川省西部 (三)簡介 我國三大自然地理區劃之一,處於我國地形的第一階梯。青藏高原地區海拔較高,有地球的第三級之稱,本區高原地勢作用超過了緯度的影響。它與同緯度的黃河、長江中下游景觀差別極大,表現為中、低緯度內獨特的大面積高寒環境。高原上空氣稀薄,大氣乾燥,風力強勁,降水稀少,太陽輻射強烈,氣溫低而且年較差、日較差很大,冰川凍土發育,寒凍風化和融凍作用十分普遍。湖泊眾多,除少數淡水湖外,大部分是鹹水湖和鹽湖。氣候由東部溫暖濕潤向西北寒冷乾旱遞變,植被也相應呈森林帶、草甸區、草原區、荒漠帶依次更迭。青藏高寒區由於自然條件限制,居民稀少,經濟尚不發達,所以保留了比較完整的原始自然狀態,是人類探索自然奧秘的寶

G. 中國三大地理自然分區是什麼

我國西部海拔復高,制東部海拔低,如圖突出反映了我國地勢西高東低。我國陸地地勢可劃分為 中國第一級階梯、中國第二級階梯與中國第三級階梯共三級階梯。

階梯狀分布的特點,使我國大多數河流流向為自西向東。


中國第一階梯

盆地:柴達木盆地;高原:青藏高原,位於昆侖山、祁連山之南

、橫斷山脈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中國第二階梯

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盆地有:准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平均海拔1000~2000米。

中國第三階梯

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丘陵: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

第三級階梯繼續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的大陸架(大陸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