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地理學和民俗學的開創者
1. 人們對顧頡剛都有什麼評價
顧頡剛是現代古史辨學派的創始人,也是中國歷史地理學和民俗學的開創者。是中國近版代學術發展權史上有著重要影響的一位學者,著名歷史學家,民俗學家。「解放前,日本學者,特別是名牌大學如東京、京都、帝大教授,都看不起中國學者,惟對於顧頡剛先生和陳垣先生,則推崇備至。」
2. 研究中國歷史地理學的著名學者有哪些分別擅長的方向是什麼
作者:知乎用戶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19936693/answer/2894527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復旦歷史地理最強,所以學者雲集。周振鶴,歷史政治地理、歷史文化地理、中外交流史等;葛劍雄,人口史(含移民史);吳松弟,歷史經濟地理(港口—腹地),人口史(含移民史);安介生,人口史(含移民史),山西區域歷史地理,歷史民族地理;滿志敏,歷史自然地理(歷史時期氣候變化,歷史時期土地利用與覆被變化,歷史地理信息系統);張偉然,歷史文化地理(尤其佛教地理);張曉虹,歷史城市地理、歷史文化地理;李曉傑,歷史政治(政區)地理;王振忠,歷史社會地理,徽學;侯楊方,人口史(含移民史),人口地理信息系統,側重清代。王建革,歷史農業地理,環境史,側重農學。韓昭慶,歷史自然地理,中國地圖學史,環境史。朱海濱,歷史文化地理。傅林祥,歷史政治(政區)地理。楊偉兵,中國歷史環境與社會變遷,清代沿革地理,明清西南區域史。楊煜達,中國歷史氣候變化,西南邊疆史地。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唐曉峰,古代地理思想、先秦地理、歷史城市地理;韓茂莉,歷史農業地理,歷史環境變遷等;鄧輝,歷史時期環境變遷。闕維民,世界遺產,現在不搞歷史地理了。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辛德勇,歷史文獻(不僅限於地理文獻),多研究漢唐地理問題兼及其他。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華林甫,擅長地名學、沿革地理、歷史地理學術史,目前主要研究清史地理問題(清史地圖集)。
中央民族大學:黃義軍,歷史城市地理;歷史瓷業地理(結合考古學方法)。
3. 列舉民國以來五位史學大家的名字 研究方向 專著名稱
錢穆 研究古代史 代表作《秦漢史》
呂思勉 研究古代史 代表回作《中國通答史》
陳寅恪 研究古代史 代表作《柳如是別傳》
顧頡剛 研究古代史 代表作《古史辨》
範文瀾 研究古代史 代表作《中國通史簡編》
4. 我想學中國古代歷史和國學,有沒有這一類的講座和書籍,有的話請列出名字來。
《名家推薦書目》
1.胡適開列的《中學國故叢書》目錄胡適(~1962),早年留學美國,1917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1946年任北京大學校長,1962年病逝於台灣。著有《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嘗試集》等。
1920年,胡適開列了《中學國故叢書》目錄,列舉古籍31種,以備中學生閱讀。
《詩經》
《戰國策》
《論語》
《莊子》
《荀子》
《楚辭》
《淮南子》
《論衡》
《左傳》
《老子》
《墨子》
《孟子》
《韓非子》
《元曲選》
《史記》
《漢書》《明曲選》
杜甫
白居易
陶淵明
李白
韓愈
柳宗元
王安石
陸游
辛棄疾
關漢卿
歐陽修
朱熹
楊萬里
馬致遠
2.胡適開列的《實在的最低限度的書目》1923年胡適應清華學校學生之請,開有《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收錄圖書約190種,後來根據它修訂精簡成《實在的最低限度的書目》。
書目答問/張之洞
九種《紀事本末》
老子/老子
墨子閑詁/孫詒讓
元曲選一百種/臧懋循
綴白裘/玩花主人
西遊記/吳承恩
淮南鴻烈集解/劉安
中國人名大辭典
中國哲學史大綱/胡適
四書韓非子/韓非
周禮
佛遺教經/迦葉摩騰、竺法蘭等譯阿彌陀經
宋元學案/黃宗羲
王臨川集/王安石
王文成公全書/王守仁
章實齋年譜/胡適
新學偽經考/康有為
詩集傳
左傳/左丘明
樂府詩集/郭茂倩
宋詩鈔/吳之振,呂留良,吳自牧編論衡/王充
法華經/鳩摩羅什譯
壇經/惠能
明儒學案/黃宗羲
朱子年譜/王懋竑
清代學術概論/梁啟超
崔東壁遺書/崔述
文選/蕭統
全唐詩/彭定求等
宋六十家詞/毛晉
宋元戲曲考/王國維
水滸傳/施耐庵
儒林外史/吳敬梓
紅樓夢/曹雪芹
荀子集注
3.梁啟超開列的《最低限度之必讀書目》梁啟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年輕時從師康有為,師徒力主變法維新,時稱"康梁"。梁啟超"戊戌政變"後逃亡日本,晚年講學於清華學校等,曾任北平圖書館館長。長於史學,頗多建樹。著有《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清代學術概論》等。
1923年梁啟超應《清華周刊》記者之約,擬就《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約160種。後來他又為"校課既繁、所治專門"的青年學生精簡此書目,開列出《最低限度之必讀書目》。
四書
書經(即尚書)
禮記/戴聖
老子/老子
易經
詩經
莊子/莊子
韓非子/韓非
史記/司馬遷
後漢書/范曄
荀子/荀子
戰國策
左傳/左丘明
墨子/墨子
漢書/班固
三國志/陳壽
資治通鑒(或通鑒紀事本末)
宋元明史紀事本末
楚辭
李太白全集/李白
韓昌黎集/韓愈
白香山集/白居易
文選/蕭統
杜工部集/杜甫
柳河東集/柳宗元
4."有志研究中國史的青年可備閑覽書"顧頡剛(1893~1980),中國歷史地理學和民俗學的開創者,也是現代古史辨學派的創建人。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先後在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校任校。編著有《古史辨》、《尚書通檢》等。
1925年顧頡剛開列了一個包含有14種書的"有志研究中國史的青年可備閑覽書"的目錄。
山海經
世說新語/劉義慶
大唐西域記/(唐)玄奘
宋元戲曲史/王國維(1877~1927)馬可•波羅游記/(義大利)馬可•波羅徐霞客游記/徐宏祖(1587~1641)西秦旅行記
梁武石室畫像
洛陽伽藍記/(北魏)楊炫之
唐人說薈
元秘史(即蒙古秘史)
陶庵夢憶/(清)張岱(1597~約1679)桃花扇/(清)孔尚任
南洋旅行記
5.魯迅開列的學習中國文學的書目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文學家。1902年留學日本,初學醫,後棄醫從文。1909年回國後一直從事教育和文學創作。先後任教於北京女子師范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等校。作品以《狂人日記》、《阿Q正傳》等著名。
1930年,魯迅為許世瑛開列了學習中國文學的書目,列書12種。
唐詩紀事/(宋)計有功(生卒年不詳)唐才子傳/(元)辛文房(生卒年不詳)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嚴可均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丁福保(1874~1952)歷代名人年譜/(清)汪鎮
少室山房筆叢/胡應麟
四庫全書簡明目錄/阮元
世說新語/劉義慶
唐摭言/(五代)王定保
抱朴子外篇/葛洪
論衡/(東漢)王充
今世說/(清)王晫(1636~?)
6.十部中國國文源頭書書目
汪辟疆(1887~1966),中國現代文學史家、目錄學家。著有《目錄學研究》等。
汪辟疆在1942年為中央大學國文系學生開列了一個包含10種圖書的"最切要"的"源頭書",並間或予以評注,頗多精要。
說文解字/(東漢)許慎
毛詩正義/(唐)孔穎達
禮記正義/(唐)孔穎達
荀子/荀子
莊子/莊子
漢書/班固
資治通鑒/司馬光
楚辭
文選/蕭統
杜詩
7.經典常談
朱自清,北京:三聯書店,1980年9月重印。
朱自清(1898~1948),文學家、學者。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25年到清華大學任教。1931年留學英國並漫遊歐洲大陸。回國後執教於清華大學、西南聯大等校。著有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文藝論集《詩言志辨》等。
本書初版於1940年代,深入淺出地講述了中國重要典籍,以求能啟發讀者的興趣,引他們到經典的大路上去。其中辭賦、詩、文三篇因作品繁多,只敘其源流。
說文解字
周易
尚書
詩經
三禮
春秋三傳(國語附)
四書
戰國策
史記漢書
諸子
辭賦
詩
文
8."中國人所人人必讀的書"1978年,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設立"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請錢穆作了系列講座。在講演中錢穆指出有7部書是"中國人所人人必讀的書"。
論語
孟子/孟子
老子/老子
莊子/莊子
六祖壇經/惠能
近思錄/朱熹,呂祖謙輯
傳習錄/王守仁
9.清華大學學生應讀書目(人文部分)張豈之,徐葆耕主編。清華大學教務處、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編印,1997年9月。
本書參考清華大學校內外專家的意見,提出供清華大學本科生試用的80種書目,其中含中國文化、外國文化、中國文學和外國文學四類,每類20種。
論語
墨子/墨子
孫子兵法/孫子
孟子/孟子
老子/老子
莊子/莊子
荀子/荀子
易傳•系辭
史記選/司馬遷著;王伯祥選編或來新夏選編論衡/(東漢)王充
不真空論/僧肇
物不遷論/(東晉)僧肇
神滅論/范稹
壇經/惠能
張載集/張載
四書集注/朱熹
傳習錄/王守仁
明夷待訪錄/黃宗羲
讀通鑒論/王夫之
嚴復集/嚴復
仁學/譚嗣同
孫中山選集/孫中山
詩經選/余冠英選注
楚辭選/馬茂元選注
魏晉南北朝詩卷/丁夏選注
漢魏六朝詩選/余冠英選注
唐詩三百首/孫洙
宋詩選注/錢鍾書選注
宋詩三百首/金性堯選
唐宋詞選釋/俞平伯
唐宋詞選/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選、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古文觀止/吳楚材,吳調侯
三國演義/羅貫中
水滸傳/施耐庵
紅樓夢/曹雪芹
魯迅選集/魯迅
女神/郭沫若
子夜/茅盾
家/巴金
駱駝祥子/老舍
圍城/錢鍾書
曹禺選集/曹禺
青春之歌/楊沫
紅岩/羅廣斌,楊益言
艾青詩選/艾青
理想國/柏拉圖
形而上學/亞里士多德
懺悔錄/聖•奧古斯丁
思想錄/帕斯卡
新工具/培根
論法的精神/孟德斯鳩
社會契約論/盧梭
倫理學/斯賓諾莎
西方哲學史/羅素
科學史/(英國)丹皮爾
哲學史講演錄•導言/(德國)黑格爾西方的沒落/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悲劇的誕生/弗里德里希•尼采精神分析引論/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文化科學與自然科學/(德國)李凱爾特人論/(德國)卡西爾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馬克斯•韋伯中國科學思想史/(英國)李約瑟資本主義文化矛盾/(美國)丹尼爾•貝爾從混沌到有序/普里戈金
伊利亞特/(古希臘)荷馬
奧德修記/(古希臘)荷馬
神曲/(義大利)但丁
堂吉訶德/(西班牙)塞萬提斯哈姆萊特/(英國)莎士比亞
浮士德/(德國)歌德
簡•愛/(英國)夏洛蒂•勃朗特紅與黑/(法國)司湯達
悲慘世界/(法國)雨果
高老頭/(法國)巴爾扎克
湯姆大伯的小屋/(美國)斯托夫人安娜•卡列尼娜/(俄國)托爾斯泰玩偶之家/(挪威)易卜生
母親/(俄蘇)高爾基
卡夫卡短篇小說選/(奧地利)卡夫卡泰戈爾詩選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蘇聯)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雪國/(日本)川端康成
老人與海/(美國)海明威著;董衡巽譯百年孤獨/(哥倫比亞)加西亞•馬爾克斯
10.北京大學學生應讀選讀書目
本目是1998年為北大百年校慶而作。包括推薦應讀書目30種,推薦選讀書目30種。這個書目由北京大學校內外50多位著名教授推薦,他們是:
丁守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豐子義(北京大學教授)
王太慶(北京大學教授)
王永興(北京大學教授)
王守常(北京大學教授)
王岳川(北京大學教授)
王思斌(北京大學教授)
方立天(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鄧廣銘(北京大學教授)
厲以寧(北京大學教授)
石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葉朗(北京大學教授)
樂黛雲(北京大學教授)
朱伯昆(北京大學教授)
朱德生(北京大學教授)
任繼愈(北京圖書館館長)
劉夢溪(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湯一介(北京大學教授)
孫小禮(北京大學教授)
陰法魯(北京大學教授)
李學勤(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李家浩(北京大學教授)
李慎之(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楊辛(北京大學教授)
吳良鏞(清華大學教授)
何九盈(北京大學教授)
何茲全(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何芳川(北京大學教授)
余敦康(中國科學院研究員)
張世英(北京大學教授)
張岱年(北京大學教授)
陳啟偉(北京大學教授)
林庚(北京大學教授)
季羨林(北京大學教授)
金克木(北京大學教授)
周一良(北京大學教授)
周民強(北京大學教授)
周輔成(北京大學教授)
龐朴(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趙寶煦(北京大學教授)
趙家祥(北京大學教授)
趙敦華(北京大學教授)
侯仁之(北京大學教授)
費振綱(北京大學教授)
袁行霈(北京大學教授)
錢理群(北京大學教授)
唐有祺(北京大學教授)
黃平(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黃楠森(北京大學教授)
宿白(北京大學教授)
謝冕(北京大學教授)
樓宇烈(北京大學教授)
裘錫圭(北京大學教授)
戴逸(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1)應讀書目:
周易
詩經
老子/老子
論語
孫子兵法/孫子
孟子/孟子
莊子/莊子
史記/司馬遷
壇經/惠能
古文觀止/吳楚材,吳調侯
唐詩三百首/孫洙
宋詞三百首箋注/唐圭璋箋注
紅樓夢/曹雪芹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梁啟超
魯迅選集/魯迅
中國哲學簡史/馮友蘭著,塗又光譯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瞿同祖
理想國/柏拉圖著;吳獻書譯
神曲/但丁著;王維克著
哈姆雷特/莎士比亞著;曹未風譯思想錄/帕斯卡爾著;何兆武譯社會契約論/盧梭著;何兆武譯歷史理性批判文集/康德著,何兆武譯約翰•克利斯朵夫/羅曼•羅蘭著;傅雷譯科學史/丹皮爾著,李衍譯
共產黨宣言/卡爾•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資本論(第一卷)/馬克思
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恩格斯著,張仲實譯毛澤東選集/人民出版社
鄧小平文選/人民出版社
(2)選讀書目:
禮記/戴聖
荀子/荀子
左傳/左丘明
韓非子/韓非
論衡/王充
三國志/陳壽
世說新語/劉義慶
文心雕龍/劉勰
李太白集/李白
資治通鑒/司馬光
明夷待訪錄/黃宗羲
儒林外史/吳敬梓
人間詞話/王國維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梁啟超
中國哲學大綱/張岱年
國史大綱/錢穆
聖經
國富論/亞當•斯密
論法的精神/孟德斯鳩
復活/列夫•托爾斯泰
物種起源/達爾文
城堡/卡夫卡
飛鳥集/泰戈爾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韋伯精神分析引論/弗洛伊德
西方哲學史/羅素
歷史研究/湯因比
德意志意識形態/馬克思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馬克思哲學筆記/列
摘自《名著的選擇》
5. 魯迅說的:我的怨敵可謂多矣 什麼意思
列強、漢奸、反革命分子、封建頑固分子。。。
魯迅立志用手中的筆拯救中華民族,所有阻礙民族救贖的人都是他的敵人,可不是多麼。
6. 顧頡剛是哪裡人
顧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他是江蘇人,他的著作太多了;古史辨、中華民族是一個、漢代學術史略等等
7. 當代著名的歷史學家有哪些
陳寅恪(1860——1969)江蘇義寧(今修水縣)人,是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代表作是《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元白詩箋證稿》,倡導為人治學當有「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
郭沫若(1892—1978),四川樂山人,原名開貞,我國著名文學家、戲劇家、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著有《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甲骨文字研究》主張用科學的歷史觀點研究和解釋歷史,是中國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開創者,造就了一個唯物史觀的中國古代文化體系。
範文瀾(1893—1969),浙江紹興人,我國著名歷史學家。著有《文心雕龍講疏》《中國通史簡編》《中國近代史》《太平天國革命運動》《漢奸劊子手曾國藩》等,帶有黨性政治色彩的馬克思主義歷史觀。
顧頡剛(1893—1980),原名誦坤,字銘堅,江蘇蘇州人。著名史學研究家,在《詩經》《尚書》以及史前史階段頗有研究,曾發表論文《戰國秦漢間人的造偽與辨偽》、《漢代學術史略》、《王肅的五帝說及其對於鄭玄的感生說與六天說的掃除工作》、《三統說的演變》、《漢代以前中國人的世界觀念與域外交通的故事》、《禪讓傳說起於墨家考》、《夏史三論》、《九州之戎與戎禹》、《鯀禹的傳說》等篇。是現代古史辨學派的創始人,也是中國歷史地理學和民俗學的開創者,是中國近代學術發展史上有著重要影響的一位學者。
錢穆 (1895~1990)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江蘇省無錫人。中國現代歷史學家,代表作有《先秦諸於系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中國文化史導論》、《文化學大義》、《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國歷史精神》、《中國思想史》、《宋明理學概述》、《中國學術通義》和《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等。是中國近現代史學史上儒家人文主義史學家的代表,他從歷史的人文性和人文科學認識的獨特性對歷史認識問題作了闡述。錢穆力圖把傳統史家從事考據所揭示的個別事實的真實構成一個前後連貫、有因有果的時間序列,力求從時間上把歷史綜合為一個發展的整體,著眼於從歷史發展的連續性、統一性上去考察。
傅斯年(1896——1950)初字夢簪,字孟真,山東聊城人。中國現代著名的歷史學家,教育家,語言學家。主要著作有:《東北史綱》《性命古訓辨證》《古代中國與民族》《古代文學史》發表論文百餘篇,主要有:《夷夏東西說》、《論孔子學說所以適應於秦漢以來的社會的緣故》、《評秦漢統一之由來和戰國人對於世界之想像》等。「史學本是史料學」是傅氏史學思想的最基本點,應建設絕對客觀的歷史學。
翦伯贊(1898—1968),湖南桃源人,維吾爾族,著名歷史學家。著有《歷史哲學教程》《中國史綱》先秦、秦漢部分,唯物史觀派的代表人物。
呂振羽(1900—1980),湖南邵陽人,著名歷史學家。著有《簡明中國通史》、《中國民族簡史》等,唯物史觀派的代表人物。
雷海宗 (1902~1962)字伯倫,河北省永清縣人。中國歷史學家,著有《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西洋文化史綱要》等。雷海宗認為真正的史學不是繁瑣的考證或事實的堆砌,於事實之外須求道理,要以哲學的眼光,對歷史作深刻透徹的了解。
侯外廬(1903—1987),山西平遙人,著名歷史學家。著有《中國古代社會史論》、《中國古代思想學說史》、《中國思想通史》(與杜國庠、趙紀彬、邱漢生合著,五卷)等,著重對歷史做整體研究,在思想史領域取得突出成果,唯物史觀派的代表人物。
吳晗(1909~1969) 原名吳春晗,字辰伯浙江省義烏人。 中國歷史學家,著有《歷史的鏡子》、《史實與人物》、《朱元璋傳》、《胡惟庸黨案考》、《〈金瓶梅〉的著作時代及其社會背景》、《明代之農民》等文,頗受當時史界名流青睞,帶有實用史學的觀念。
黃仁宇(1918——2000)美籍華裔,祖籍湖南長沙,《萬曆十五年》《中國大歷史》《赫遜河畔談歷史》《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放寬歷史的眼界》《十九世紀明代之財政與稅收》。他的「將宏觀及放寬視野這一觀念導引到中國歷史研究里去」從而高瞻遠矚地考察中國歷史的「大歷史」觀,在史學界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