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國家地理直升機戰爭

國家地理直升機戰爭

發布時間: 2021-01-23 01:20:46

『壹』 越南戰爭中美軍損失直升機幾千架,那阿富汗戰爭中的蘇軍為何只損失幾百架直升機

投入數量,計算方法和維修的差異

老美在越戰中,廣泛使用直升機作為機動工專具,累計投入屬幾萬架
而毛子在阿富汗戰場投入數量有限,主要是40集團軍下面一個直升機團和臨時挑撥的,毛子在阿富汗戰場還是公路機動為主
從總量角度看,大家的損失比率相差不大

從使用方法上看,老美是直接支援地面部隊和人員火線運輸,等於要硬抗對方火力網
毛子以掩護車隊,敵後輸送為主,風險更小
其三,老美當時的直升機有不少是活塞的,和主流不符,日後就淘汰了,不修了,直接算戰損了

『貳』 直升機自誕生起發生過空戰嗎

有啊,來部分直升機還源有特別的空戰型號,如著名的米-24F,兩伊戰爭中曾經發生118場戰機與直升機間的空戰,56場直升機之間的空戰。其中10場是伊拉克的Mi-24與伊朗的AH-1J之間的空戰。兩型直升機交手的結果是米-24以10:6的戰績勝出,伊拉克並宣稱曾經擊落伊朗的美製F-4「鬼怪」式戰斗機。

『叄』 誰有國家地理戰爭機器的全集主要是哪個導彈的在線看的最好下載也行

抱歉,我只有國家地理偉大工程巡禮之超級潛艇系列,另外我也有偉大工程巡禮系列回E44.戰爭機器-導彈,不知道是答不是你想要的,全部是720P的,還有偉大工程巡禮里根號航母,偉大工程巡禮戰爭機器-槍,偉大工程巡禮-超級直升機,偉大工程巡禮-F18戰斗機,偉大工程巡禮-海上發射平台,還有很多之類的,如果你想要,可以追問,我可以給你地址.

『肆』 直升機在現代戰爭中有什麼重要作用

可以做抄各種機動動作,有一定速度但也可以超低速飛行,可以懸停,戰術部署靈活實施蛙跳戰術時,只有直升機可以勝任,而且在反恐站,特殊戰斗時有可以用作運輸,火力支援,壓制等等而且直升機的研究,維修等等費用都比戰斗機便宜

『伍』 中國國家地理直升機空中拍四姑娘山照片是哪期

四姑娘山位於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與汶川縣交界處,是橫斷山脈東部邊緣邛崍山系的最高峰。 四姑娘山被當地藏民崇敬為神仙。相傳為四位美麗善良的姑娘,為了保...

『陸』 直升機對於戰爭是不是作用很大

人類戰爭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器物的演變史。而在這諸多的變革中最有趣的莫過於二十
世紀中葉開始,直升機以及其遂行的空中機動作戰了。就像戰車與飛機並沒有取代步兵及
火炮,直升機的出現也無法取代戰車與飛機的地位,但在影響的層面上,直升機所引起的
變革究竟是如內燃機引發的機械化戰爭一般深遠,或只是在機械化戰爭之下,僅為其內分
項的內容?
空降作戰
站在相同機械能源的基礎上,當代武器系統不同的戰力特性,也是在相互抵償間拿捏
其平衡。如定翼機相對於車輛是犧牲其持續性以換取較大的機動性。定翼機所能擔負的任
務中,最特別的就是空降傘兵,空降部隊是一種介於定翼機攻擊與裝甲部隊間的武力;相
對於機械化部隊,傘兵雖然為了提高機動力而減輕裝備,但限於定翼機的容量,必須以大
量的運輸機才能載運相對少數的傘兵;而相對於空襲,傘兵雖然多了持續力,但代價則是
在機動力與火力打了折扣,無法如戰轟機投彈後迅速脫離。只有在需要佔領戰略目標且戰
場強度較低的情況下,傳統傘兵才有運用的空間。
空中騎兵的誕生
就載運空降部隊而言,直升機當然是非常適合的載台。直升機擁有垂直起降的能力,
步兵班可以直接投入戰斗,而可以省下傘兵零散落地而再集結的時間。隨著二戰後的實用
化,直升機自然會吸引空降部隊高層的注意,而在此同時,更有一批人不以此滿足,開始
思索以直升機進行一種全新的戰爭型態。雖然以直升機進行的空中機動可以讓空降部隊擁
有就地再激動的能力,不過空降部隊的目的本來就是領先裝甲部隊奪取重要作戰目標,理
應在著陸後固守,部隊落地後卻不打算停留,還不如直接從戰轟機上投射武器來的省事。
就此,以直升機機動的空降部隊從傳統傘兵中獨立了出來,被定義為遊走於戰術及作戰層
級間,以騷擾、軟化敵軍防禦為目標,並快速抽身的空中騎兵。
越戰的洗禮
在核戰陰影下,美國戰戰兢兢准備的強權沖突並沒有爆發,取而代之的是在中南半島
的群山密林間,展開了一場型態迥異的低強度戰爭。結果,以直升機進行空中機動的構想
,就這麼在與它最初概念發軔時截然不同的環境下,展開長期的實戰試練。1965年,美國
陸軍依照豪茲委員會的決議,成立了第一個空中騎兵師-第1騎兵師,全師共有一萬六千人
,434架旋翼機。稍後,第二支空中騎兵部隊也在1967~68年間成立了,由原先的101空降
師改編而成,是為101空中騎兵師。直升機為越戰的代名詞是人盡皆知的事,而越戰也顯
示兩大強權因恐怖平衡所訴諸低強度、不對稱的代理人戰爭中,直升機的空中機動確實有
其價值。然而在此之外,從越戰此一低強度的不對稱沖突中,對於直升機往後在高強度戰
場的運用,也產生兩個特別引起關注的議題:

1. 生存性
首先,即使是空中機動理論的提倡者,對於緩慢的直升機在現代戰場上是否有足夠的生存
性,也沒有十足的把握。雖然從帳面上來看,在越南戰場上的直升機平均要6500架次或
2500飛行時數才會被擊落一架,乍看之下直升機的安全性似乎好的驚人,但統計的「相關
」並非邏輯的「因果」,這是一個在思考上常犯的錯誤,上面的數據是在越南所有直升機
的總架次與總時數,包括了行政飛行,不管是飛到高爾夫球場、上山打獵,或是作戰都算
在內。我們得知的,就是在那種總架次中的數據。
越戰是個游擊戰場,自然到處都可能遇到敵火射擊,因此幾乎所有的飛行都可歸類為作戰
飛行,於是,這樣從越戰損失率中反推回去的生存性,自然得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2. 空中火力
再來則是關於空中火力的施展。從越戰前的辯論、實驗,到第1騎兵師的編成,空中
機動理論的骨幹仍然是以直升機載運部隊,武器則加裝在通用直升機之上,作為著陸前的
主要壓制火力,專門的攻擊直升機則尚未入列。而戰術空軍的專家們更認為只有速度快的
定翼戰機才有真正強大的機動力與火力,可以有效阻絕敵軍的補給與調動,偕同地面部隊
作戰。不過越戰的經驗似乎呈現了完全相反的證據。
「胡志明小徑」是北越向南滲透的主要路線,被美軍視為眼中釘,但任憑美軍日以繼
夜的狂轟濫炸,胡志明小徑卻始終沒有被截斷過。而在地面支援時,空中火力的施展也時
常綁手綁腳,地面部隊犬牙交錯,戰機的速度卻越來越快,想從高空辨別敵軍加以攻擊根
本是不可能,從C-47等慢速機改造的空中炮艇反而更受地面部隊歡迎。這給了空中機動理
論的提倡者很大的鼓舞,畢竟低空低速、機動性能高的直升機為空中武器載台提供了一個
新的選擇,而專職的直升機也在越南戰場的需求下誕生了。
不過這個說法是被越南戰場的游擊戰本質所迷惑。定翼機戰力的高低,還是取決於戰
爭規模的大小,如果是對稱、大規模的機械化戰爭型態,集結大批部隊作戰所需的龐大補
給,就會是定翼機火力的最佳目標了。
簡而言之,噴射時代定翼戰機的高空高速化帶來的負面效應,主要存在於時空條件都
極接近地面部隊的陸空協同作戰,而攻擊直升機正好可以填補這個空白。
冷戰
越戰結束,美國國力稍微衰退之際,蘇聯乘勢大肆擴張軍備,相互保證毀滅(MAD)的
態勢已經形成。易言之,空中機動理論構想的核戰背景已經褪去,構成其主要戰力的小型
部隊缺乏重裝備與持續力的缺陷暴露無疑,空中機動理論還有其他的可能性嗎?
第一個可能指向了精確導引武器。導引技術提高了精確度,使火力在重量不變的情況
下大幅提升殺傷能力,就陸戰的范疇,反裝甲飛彈可謂此邏輯主要的依據。1970年代是反
裝甲飛彈發展的最高峰。就絕對而言,反裝甲飛彈大幅強化了步兵與輕裝甲部隊對抗重裝
甲部隊的能力;就相對而言,它只是在戰車裝甲強化之際,把反裝甲武器的運用彈性恢復
到二戰初期的水準,並不能像核武一樣改變火力與機動性間的相對意義。
第二個可能則落在直升機本身性能的進展。1960年代初的渦輪發動機擴大了直升機的
應用與數量,但十餘年後在越戰即將結束之際,直升機的性能仍沒有革命性的進展。當然
依賴直升機的空中機動部隊已經比傳統傘兵擁有更多的車輛與火炮,但是空中機動部隊「
輕裝」的本質依然沒有改變。
1970年代的技術,確實允許生產酬載、航程更佳的大型直升機,也得以提高直升機在
空降戰力中的比例,但這也意味著更高昂的購置成本與更龐大的後勤需求,結果還是陷入
了惡性循環。想要癱瘓敵軍地面戰力最好的方法不是硬碰經強化裝甲後的戰車,而是從一
開始就摧毀敵方集結的物資,癱瘓「所有」機動部隊的作戰能力,因此定翼機將能夠發揮
比直升機更有效率、而且更經濟的戰力。
綜合這些考量,1980年代最後一波的整建中,依然奉陸空一體的閃集戰為圭臬,空中
騎兵師遭到縮編。越戰後,第一空騎師逐漸被改編為重裝機甲師。到了1985年,美國陸軍
擁有十個重裝機甲師,其中包含四個裝甲師,六個機械化步兵師,而空騎師就只剩下101
空騎師了,到此空中機動部隊與裝甲部隊的比例還是如二戰傘兵與戰車間維持1:10的狀
況。直升機與空中機動部隊雖然名為空中騎兵,本質上還是被定位為傘兵。
冷戰過後
後冷戰時代,美國主導的新世界似乎又為空中騎兵帶來了轉機:
1. 軍事技術革命
第一種可能仍是新科技。首先是寄望於直升機硬體方面的突破,不過事實卻無法給人
們樂觀的想法,就像過去騎士跨下的戰馬,雖然日益強健,但馬匹終究還是馬匹,不會有
能量世代交替所產生的,那上百或上千倍的劃時代躍升。
另一種比較有潛力的技術變動,則是網路與資訊科技等軟體。不若動力與機械,感測
器、通信、定位、微電子技術在過去幾十年以來確實有革命性突破,戰場的透明度將大增
,精密導引武器將更准確、更經濟。網路化的戰爭,似乎有利於輕裝部隊,然而資訊科技
同樣提供了裝甲部隊新的選擇,各種主動防護系統可抵抗各種導引模式,從各方位來襲的
反裝甲武器。這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恢復了二戰中期就已喪失的全方位防護能力,戰車與反
戰車武器間的消長仍然平衡。
2. 軍事轉型
第二種可能為新的國際環境。冷戰結束以後,超級強權間的高強度對稱沖突已不存在
,而低強度不對稱沖突則日益頻繁。力量懸殊的擴大,弱勢的游擊隊更為忌憚對手高度優
勢的火力與兵力,即使是小規模、短暫、局部的集結,代價都將太過高昂。於是,與其說
現代的游擊戰是一種小型的戰爭,不如說是一場超大型的暴力犯罪,規模更小,抵抗更弱
。如今的低強度沖突,伏擊或圍點打援已非主要形式,取而代之的是恐怖活動般的即造爆
裂物攻擊,需要以空中機動圍剿的情形已少之又少。
結語
在1980年戰備的實際檢驗之下,空中機動作戰的思維已從炫麗的奇想歸於平淡。相對
於裝甲部隊,空中機動部隊多了機動力卻喪失了持續力;相對於飛機的掠襲,空中機動部
隊多了持續力就少了機動性。直升機擁有垂直起降能力,在戰術上便利了下機突擊,但卻
犧牲了航程、酬載與速度,在作戰上加重了後勤支援的負擔。一來一往之間空中機動部隊
的骨幹仍然是傳統傘兵。在無法改變作戰能源的情況下,機械化、陸空一體的閃擊戰依舊
是現階段最有效率的作戰方式,這可以說是最近半世紀以來實踐所指出的結論。

『柒』 武裝直升機第一次出現在哪場戰爭中

越南戰爭 uh1被改裝,可以看做武裝直升機
ah1是第一款正式武裝直升機
前後在越戰出現

『捌』 哪場戰爭被稱為直升機戰爭

越南戰爭
是歷史上第一次直升機戰爭,美國在越南戰場上動用了從
H-21「飛行香蕉」到
CH-47「奇努克」到
CH-53「
綠巨人
」(正式代號是「
種馬
」)到
OH-6
的各種直升機,用於支援機降步兵作戰

『玖』 沙漠中的戰爭高清電影

【國家地理.直升機戰爭.沙漠中的直升機對決】national.geographic.helicopter.wars.el.in.the.desert.720p.hdtv.x264-nosegment.mkv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