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英國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徵

英國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徵

發布時間: 2021-02-27 19:28:50

Ⅰ 自然地理特徵和人文地理特徵

四川位於我國大陸地勢三大階梯中的第一級和第二級,即處於第一級青藏高原和第二級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帶,高差懸殊,西高東底的特點特別明顯。川西貢嘎山海撥7556米,為省內第一高峰;川東巫山附近的長江河谷,海撥僅80米左右,兩者相差7000餘米。東西差異大,是四川地貌的總特徵。大致經龍門山、大相嶺、大涼山為界,以西為高原山,海撥都在3000米以上;經東為四川盆地,由海撥750米以下的盆地底部和2000米左右的盆周山地組成。
簡 稱: 川或蜀
面 積: 約48萬平方千米
人 口: 8323萬
省 會: 成都
民 族: 有漢、藏、回、羌等民族
地 形: 本省東部為海拔約5OO米的四川盆地,這里有富饒的成都平原。四川西部為高原山地,屬青藏高原東緣,海拔3000-4000米。邛崍山、岷山一帶設有卧龍等自然保護區多處。氣候:復雜多樣,盆地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冬暖夏長。西南山區干濕度分明。川西北高原長冬無夏,較為干寒。年降水量約一千毫米
工 業: 四川省是我國內地綜合性工業基地。成都電器、量具刃具,攀枝花鋼鐵、川中油氣田、自貢鹽化工、內江製糖、瀘州和宜賓等地的釀酒工業等都很有名
農 業: 四川農業發達,號稱"天府之國"。是我國水稻、小麥、油菜籽、甘蔗、黃紅麻、桑蠶、茶葉、水果的重要產區。川西高原、山地分別為本省重要牧區和林區
地理位置: 地處我國西南地區、長江上游。春秋戰國時為蜀國地。秦代置蜀郡。漢屬益州。唐屬劍南道。宋置川陝四路。元置四川行省。明清起為四川省
管轄范圍: 設重慶直轄市後四川省轄12地級市、4地區、3自治州,18縣級市、124縣、3自治縣。其中有50餘個市縣對外開放

Ⅱ 英國自然人文地理的內容簡介

《英國自然人文地理》是在內容依託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基於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版項目「英語專業基礎權階段內容依託式教學改革研究」推出的系列英浯教材之一。《英國自然人文地理》適用於英語專業一、二年級學生,也適用於具有中學英語基礎的非英語專業學生和英語愛好者學習。本教材具備以下主要特色:
遵循了全新的教學理念
英國地理文化知識與自然人文知識並重,既訓練語畜技能,也豐富相關知識。
涉及了系統的地理內容
《英國自然人文地理》系統地關注英國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Ⅲ 關於英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英 國 概 況

國名: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為「米」字旗,由深藍底色和紅、白色「米」字組成。旗中帶白邊的紅色正十字代表英格蘭守護神聖喬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蘇格蘭守護神聖安德魯,紅色交叉十字代表愛爾蘭守護神聖帕特里克。此旗產生於1801年,是由原英格蘭的白地紅色正十旗、蘇格蘭的藍地白色交叉十字旗和愛爾蘭的白地紅色交叉十字旗重疊而成。

國徽:即英王徽。中心圖案為一枚盾徽,盾面上左上角和右下角為紅地上三隻金獅,象徵英格蘭;右上角為金地上半站立的紅獅,象徵蘇格蘭;左下角為藍地上金黃色豎琴,象徵愛爾蘭。盾徽兩側各由一隻頭戴王冠、代表英格蘭的獅子和一隻代表蘇格蘭的獨角獸支扶著。盾徽周圍用法文寫著一句格言,意為「惡有惡報」;下端懸掛著嘉德勛章,飾帶上寫著「天有上帝,我有權利」。盾徽上端為鑲有珠寶的金銀色頭盔、帝國王冠和頭戴王冠的獅子。

國歌:《上帝保佑女王》 "god save the queen"(如在位的是男性君主,國歌改為"god save the king")

國花:玫瑰花

國鳥:紅胸鴿

國石:鑽石

科學節:1831昕

Ⅳ 從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角度比較英國和日本

我也覺得是

Ⅳ 英國與德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1、德國

人文地理:截至2016年,德國總人口8267萬,是歐盟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26人,是歐洲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它主要是德語(德語),有少量的丹麥人和山梨人。德語被廣泛使用。德國文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紀。

受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影響,18世紀德國文學達到了頂峰。歌德、海涅、席勒、萊辛和格林是傑出的代表。

自然地理:德國地形多樣,有丘陵、高原、丘陵、美麗的湖畔和廣闊的平原。整個德國地形可分為五個不同特徵的區域:北德低地、中程隆起帶、西南部中程梯形帶、南部阿爾卑斯山邊疆帶和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

2、英國

人文地理:截至2016年,英國總人口為6558萬。官方語言是英語。威爾士語也在北威爾士使用。蓋爾語仍在蘇格蘭西北高地和北愛爾蘭部分地區使用。

大多數居民信奉新教基督教,主要是英國國教(也稱為聖公會,其成員佔英格蘭成年人的60%)和蘇格蘭國教(也稱為長老會,有59萬成人)。在英國,每個人都享有宗教自由。因此,各種宗教信仰在英國中部地區蓬勃發展。

自然地理:英格蘭西北部有許多低矮的山脈和高原,東南部的泰晤士河是英格蘭最大的河流。這七條河是英國最長的河。它有338公里長。它發源於威爾士中部河道呈半圓形,流經英格蘭中西部,注入布里斯托海峽。


(5)英國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徵擴展閱讀:

英國氣候特徵:

英國受盛行西風控制,全年溫和濕潤,四季寒暑變化不大。植被為溫帶落葉闊葉林。通常最高氣溫不超過32攝氏度,最低氣溫不低於-10攝氏度,1月平均氣溫為4-7攝氏度,7月平均氣溫為13-17攝氏度。年平均降水量約為1000毫米。英國屬溫帶海洋性氣候。

Ⅵ 倫敦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倫敦(London),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英國)首都,歐洲最大的城市。與美國紐約並列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
倫敦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跨泰晤士河。16世紀後,隨著大英帝國的快速崛起,倫敦的規模也高速擴大。
倫敦是英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和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有數量眾多的名勝景點與博物館。倫敦是多元化的大都市,居民來自世界各地,一座種族、宗教與文化的大熔爐城市。使用的語言超過300多種。
倫敦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風影響,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四季溫差小,夏季涼爽,冬季溫暖,空氣濕潤,多雨霧,秋冬尤甚。
倫敦夏季(6-8月)的氣溫在18°C左右,有時也會達到30°C或更

高。在春季(3月底-5月)和秋季(9-10月),氣溫則維持在11-15°C左右。在冬季(11月-3月中旬),氣溫波動在6°C左右。在倫敦冬季有罕見結冰的情況,但潮濕和陰冷的空氣會使人一個冬天內得2-3次感冒。
倫敦全年都可以旅遊,但在冬季一些觀光景點會關閉或縮短開放時間。一般天氣好的時候都會開放。7-8月是倫敦的觀光旅遊旺季,但這幾個月中除了有不確定的陽光外,還有擁擠的人群和被抬高的價格。
因空氣濕潤,多雨霧,所以倫敦市區常常充滿著潮濕的霧氣,因此有個叫「霧都」的別名。
倫敦位於英格蘭東南部,跨泰晤士河下游兩岸,距河口88公里,海輪可直達。由「倫敦市」和32個自治市組成「大倫敦」,面積1,605平方公里。在倫敦城周圍的12個市,相當於市區,稱「內倫敦」,面積303平方公里。氣候冬暖夏涼,偶爾下雨,且持續時間不長。一般來說,6月份氣候就逐漸好轉,天空晴朗,陽光溫和;7、8月進入真正的夏天,艷陽高照,但溫度在20度左右,白晝特別長。9、10月份秋高氣爽,11月下旬慢慢進入冬天,12月到來年的2、3月氣溫在10度以下,但下雪的機會也不是很多。4、5月回暖,但還是保持在15攝式度以下的低溫。倫敦年降水量為1100毫米左右。倫敦都會區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大倫敦人口7,556,900(2007年)。人口密度4,761人/平方公里。都會區人口827.83萬。通勤范圍人口約1,200至1,400萬。倫敦是歐洲第三大都市。倫敦全市平均海拔24米(79英尺)。據2001年人口普查,倫敦市及其自治市(鎮)(約610平方英里)擁有7,172,036人口。在英國里,倫敦是民族多樣性最高的地方(萊斯特第2),其中布倫特區、紐漢區的指數分別達0.85(最高為「1」)、0.83。

Ⅶ 英國自然人文地理的介紹

英國自然人文地理,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Ⅷ 歐洲關於自然地理特徵和人文地理特徵的知識點是什麼

歐洲,也稱作「歐羅巴洲」(Europe),名字源於希臘神話的人物「歐羅巴」(希臘語:Ευρώπης),歐洲位於東半球的西北部,北臨北冰洋,西瀕大西洋,南濱大西洋的屬海地中海和黑海。大陸東至極地烏拉爾山脈(66°10′E,67°46′N),南至馬羅基角(西經5度36分,北緯36度) ,西至羅卡角(9°31′W,38°47′N),北至諾爾辰角(27°42′E,71°08′N)。

歐洲的面積是世界第六,人口密度70人km²,是世界人口第三的洲,僅次於亞洲和非洲,99%以上人口屬歐羅巴人種,是人種比較單一的大洲。歐洲是人類生活水平較高、環境以及人類發展指數較高及適宜居住的大洲之一。

歐洲東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東南以裏海、大高加索山脈和黑海與亞洲為界,西隔大西洋、格陵蘭海、丹麥海峽與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極海,南隔地中海與非洲相望(分界線為:直布羅陀海峽)。

歐洲最北端是挪威的諾爾辰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馬羅基角,最西端是葡萄牙的羅卡角。歐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大陸,僅比大洋洲大一些,其與亞洲合稱為亞歐大陸,而與亞洲、非洲合稱為亞歐非大陸。

1、地形總特點:以平原為主,冰川地貌分布較廣,高山峻嶺匯集在南部。

2、地形區域構成:海拔200米以上的高原、丘陵和山地約佔全洲面積的40%,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佔60%。

3、山脈分布特點:阿爾卑斯山脈橫亘南部,斯堪的納維亞山脈比較平緩,沿岸多深入內陸的陡峭峽灣。

4、河流分布特點:河網比較稠密,多短小而水量充沛的河流,不少河流間有運河相連接。

Ⅸ 英國和日本的人文地理特徵

關於人文地理的問題通常從一下幾個角度分析:

農業:
同:英國和日本漁業資源版都比較豐富,日權本的年捕魚量更高。
英國:
1、溫帶海洋性氣候,適合多汁牧草生長,畜牧業發達,占農業主體,畜牧業中放牧與飼養並存。
2、種植業中,高產值的園藝作物居於重要地位。
日本:
1、人口眾多,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農業用地緊張,地塊較小,精耕細作,主要種植水稻、小麥、大豆。
2、畜牧業以畜禽飼養為主。

工業:
英國:
1、傳統工業:工業區和城市多建於煤炭產區,呈「資源型」特點。
2、新興工業:開發了北海油田,帶動了北海沿岸蘇格蘭地區發展。
日本:
1、傳統工業:原料、燃料依賴進口,故工業區和城市多集中於太平洋沿岸,呈「臨海型」特點。
2、新興工業:發展信息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並進行產業轉移利用他國自然資源和廉價勞動力。

人口與城市:
英國: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海外移民
日本:人口稠密,城市眾多,太平洋沿岸

交通:
都充分利用海洋空間資源建設海港。但由於地形原因,英國的陸地交通較日本發達。這一點不比較也沒多大事兒。

多給點分啊,累死了

Ⅹ 英國和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徵

地形:地表崎嶇,以山地、丘陵為主(日本);高原、低山、丘陵和平原、山谷交錯分布(英國回)
氣候:明顯的季答風氣候,北部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南部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日本);終年受西風帶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 (英國)
植被:森林覆蓋率約占國土面積的2/3,植物種類多樣(日本);森林覆蓋率占國土面積的1/9,以草地為主,植物種類比日本少(英國)
水文:河流短小湍急,多峽谷、瀑布,不利於航行,但水力資源豐富(日本);河網較密,流量平穩,各河之間分水嶺不高,大多有運河相通(英國)
資源:日本缺乏資源而英國有豐富的煤、鐵、石油資源。
如果還想了解人文地理差異可以在線問我。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