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地理前身
A. 中國國家地理好不好
「國家地理」非常好,內容非常豐富。
《中國國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識》,是內一本關於地理的雜志月容刊,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中國地理學會主辦。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外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是中國大陸較為出名的一本有關地理的雜志。
現任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為李栓科(社長1997年至今,總編輯2000年10月至今),雜志社地址北京朝陽區安外大屯路甲11號。
《中國國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識》,創刊於1950年,當時整本雜志祗有8頁,一年後增至16頁。當時的內容包括地理思想、中外國地理、自然地理、地圖及地理調查法、地理教學、地理資料等。
B. 《中國國家地理》多少16開的嗎
《中國國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識》,創刊於1950年,當時整本雜志祗有8頁,一年後增至16頁。當時的內容包括地理思想、中外國地理、自然地理、地圖及地理調查法、地理教學、地理資料等。
1954年,《地理知識》因發表披露中國國內的工業地理文章,被中國官方認為是「泄密」而遭受重創。但不久後影響消失,該雜志的內容繼續擴充,至1957年時增至48頁,發行量達到了2萬冊。
中國大陸的一些科學雜志在大躍進及文化大革命中遭受重大打擊,《地理知識》也不例外,在此期間,《地理知識》發行很不穩定,時斷時續,該情況在文革結束後才有所改善。
1998年,該雜志全面改版,頁數增至84頁,翌年增至100頁。
2000年10月,《地理知識》雜志更名為《中國國家地理》,隨後亦在台灣、香港等地推出繁體字版乃至在日本推出日文版。
2004年,《中國國家地理》增至148頁,並推出青少年版《博物》。
2005年10月,在其創刊55周年之際,推出550頁的「選美中國」特刊,出版量達到55萬冊的歷史新高。該特刊深受消費者的好評,一上市便被搶購一空,乃至出現了部分地區的書報亭出現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的情況。
2008年3月,《中華遺產》正式成為了《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品牌下的一員。
2008年7月,港澳繁體版以「中國名片」的姿態直卷全港。
2009年1月,雜志價格提升至20元,頁碼加到176頁。
2009年4月,《中國國家地理》英文版正式出版。
2010年是《中國國家地理》創刊60周年。
C. 中國國家地理是什麼東西
《中國國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識》,創刊於1950年,當時整本雜內志只有8頁,一年容後增至16頁。當時的內容包括地理思想、中外國地理、自然地理、地圖及地理調查法、地理教學、地理資料等。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中國國家地理》就定位於此——講述社會難點、熱點、疑點地理故事,並對科學上的新發展進行前瞻性的報道。
D. 中國國家地理是核心期刊嗎
這是必須的,權威又核心的中國頂級地理雜志,1950年就已經創刊了,影響了數不勝數的中國人,讀者數以億計,絕對的好,這是毫無疑問的。
《中國國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識》,是中國關於地理的雜志月刊,該刊的文章和圖片經常被中央及地方媒體轉載。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很多家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是中國大陸較為出名的有關地理的雜志。因該社隸屬中國科學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專家學者作為該社顧問,同時還有許多戰斗在科考第一線的工作者與雜志社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具有很強的獨家性和權威性。
《中國國家地理》的前身是創刊於1950年的《地理知識》,1997年月發行量約為1萬冊。1998年大幅度改版,2000年改現名,2006年以來期平均發行量穩定在100萬冊以上。
中文簡體版:2011年預計每期發行量不低於90萬冊, 2006年10期「中國人景觀大道」專輯發行量突破100萬冊,2005年「選美中國」特輯持續熱賣,截止2010年底,「選美中國」各種版本累計銷售300萬冊。 精裝本定製:專為大公司製作的禮品書,2007年兩期銷售40萬冊(大國夢15萬冊,典藏大西北25萬冊),2008年計劃兩期精裝禮品版,預計銷售50萬冊; 2008年禮品:選美中國外文版5萬冊,給所有參會的運動員、教練員、官員和外國媒體記者。 入選2008年中國郵政暢銷報刊推介序列,成為全國64城市重點推廣十種期刊之一 各省會城市開設的《中國國家地理》讀者服務站,銷售、訂閱雜志並為讀者提供全方位服務,目前為止已開設21家讀者服務站。 中文繁體版:9.8萬冊(2008年數據) 日文版:5.3萬冊(2008年數據) 發行量及讀者分析由世界權威BPA認證機構誠證國際傳媒信息咨詢(北京)有限公司和中國官方唯一認可的國新出版物發行數據調查中心提供第三方監測。[
E. 中國國家地理簡體版後來一年的目錄匯總就沒
《選美中國》特輯()
這本加厚版專輯質量很高,非常值得一看。
封面很厚,質量非常好;江河湖海、險峰峻峽的圖片十分壯美。其中收錄了丹霞、雅丹等不為人所熟知的地貌,也突破文化常規,精選了中國西部眾多地方的絕美景色。
個人非常喜歡這本特輯,看了不下十遍。不論是專心看優美的文字和專業的介紹,還是休息放鬆時看看圖,都很好。
引用一下名人的評價:
2005年是《中國國家地理》創刊55周年(前身是1950年在南京創辦的《地理知識》)。雜志社在2005年10月推出了大型策劃專輯:中國最美的地方———「選美中國」特輯,限量發行55萬冊,雜志一上市即搶購一空。後來,有人在網上把這本原價16元的雜志炒到了200元。本版是精裝修訂第三版。
這本書是中國自然遺產和人文遺產精華的集錦,它表現了中國這塊土地的神奇和人的神奇。不誇張地說,它應該是我們送給世界的禮物。
——著名作家、畫家、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
《中國國家地理》這本選美中國特輯讓我們把大地當作詩來讀。
——著名作家劉心武
中國是世界上最美麗的雪山和冰川大國,但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沒有雪山、冰川這樣的審美范疇。《中國國家地理》選美中國特輯開辟了中國人欣賞雪山、冰川的新時代。
——中科院院士、著名科學探險家、國家氣象局局長秦大河
《中國國家地理》做了一件別人沒敢做的事,編輯部在圖片方面強大的策劃和組織能力讓人吃驚。本書展示了114個中國最美的地方、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場視覺的盛宴。
——著名攝影家王建軍
F. 國家地理是什麼啊 怎麼有雜志 還有紀錄片 還有別的產品嗎
《國家地理》是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官方雜志,在國家地理學會1888年創辦的九個月後即開始發行。現在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廣為人知的一本雜志,其封面上的亮黃色邊框以及月桂紋圖樣已經成為象徵,同時這些標識也是國家地理雜志的注冊商標。雜志每年發行12次,但偶爾有特版發布則不在此限。雜志內容為高質量的關於社會、歷史、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的文章;其印刷和圖片之質量標准也為人們所稱道。這也使得該刊成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新聞記者們夢想發布自己照片的地方。早在20世紀初期,國家地理雜志即已經開始使用一些當時罕見的彩色照片。2013年10月,《國家地理》迎來了創刊125周年紀念,10月號為特別紀念號。
《中國國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識》從1950年創刊開始,一直是以傳播基本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為己任,這一定位在當時來說是合理的,也曾有過鼎盛時期。但從1982年開始,在讀者市場分化以後,《地理知識》與其他老牌紙媒一樣,面臨相同的命運轉變。李栓科說:「我們的選題,就是要向讀者傳遞真正的科學知識。比如沙塵暴對人類造成的傷害,其實很多媒體是在妖魔化沙塵暴。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沙塵暴還能減輕酸雨的危害。這是因為沙塵暴裡面的氣溶膠物質顆粒,中和了酸雨當中的絕大部分東西。」「而這些也就是我們要做和能做的事,以科學的態度去解讀熱點問題。把這些內容做好了,發行和廣告自然就很輕鬆了。」李栓科說,「最關鍵還是內容,獨家視角的內容才是王。我們80%的精力、物力和財力,都是用在編輯部。」《中國國家地理》就定位於此——講述社會難點、熱點、疑點地理故事,並對科學上的新發展進行前瞻性的報道。」
《中國國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識》,是中國關於地理的雜志月刊,該刊的文章和圖片經常被中央及地方媒體轉載。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很多家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是中國大陸較為出名的有關地理的雜志。因該社隸屬中國科學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專家學者作為該社顧問,同時還有許多戰斗在科考第一線的工作者與雜志社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具有很強的獨家性和權威性。
G. 中國國家地理是什麼東西
《中國國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識》,創刊於1950年,當時整本雜志只有8頁,一年版後增至16頁。當時的內容包括地權理思想、中外國地理、自然地理、地圖及地理調查法、地理教學、地理資料等。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
H. 《中國國家地理》系列共有什麼書,能不能把它們列出來
《中來國國家地理》應該源是雜志啊 16元/本
雜志的主辦者是享譽中外的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及中國地理學會。《中國國家地理》在秉承保護地球、探索未知、推進文明的基礎上,又涉及了各種有趣的話題:天文、地理、生物、人文、歷史諸領域新近發生的有價值的事件及重大考古 ...
http://www.cng.com.cn/ 中國國家地理中文網站
I. 國家地理雜志是什麼性質的書刊主要發表哪方面的讀物
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回,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答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
比較專業的地理雜志,不過有淺顯的部分(比如選美中國,美麗的圖片加簡單的介紹)。
各種內容比重大約是這樣:
1、 天文、地理、地質、生物領域的科學進展與發現;30%
2、 探險和科考活動;10%
3、 國土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10%
4、 城市一飛機場鎮的起源變遷和規劃與改造;10%
5、 自然保護區;10%
6、 旅遊景點景區;10%
7、 人類文化遺存和珍稀生物的搶救與保護;10%
8、 民俗民情;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