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人文地理黃埔軍校之北伐風雲
① 黃埔軍校生為什麼在北伐時能大敗一眾實戰經驗豐富的軍閥們
黃埔軍校生聽起來好像還只是一群空有理論知識,只會紙上談兵的新兵蛋子。但是他們卻在北伐時擊敗了一眾實戰經驗豐富的軍閥們,難道打戰這件事理論知識比實戰經驗更重要不成?
首先這裡面說軍閥實戰經驗豐富就有一些不準確。實際上,軍閥真的去實戰的很少,大多數都是小打小鬧的利益的交換。說他們在打仗這方面有很豐富的實戰經驗我是不贊同的,說他們勾心鬥角的老江湖還比較適合。
黃埔軍校生能夠在北伐時打敗一眾軍閥,我覺得是很理所應當的一件事。
② 北伐戰爭和黃埔軍校的歷史特徵
北伐軍的主力第一軍全都是黃埔軍校出來的。 國民革命軍第1軍源自黃埔軍校教導團,是國民黨地一個成建制的正規部隊,在國民革命軍第1軍的歷史上名將輩出。周en來、蔣介石、鄧演達、何應欽、許崇智、何應欽、王柏齡、王懋功、顧祝同、衛立煌、薛岳、胡宗南、衛立煌、蔣光鼐、陳誠……無數名將出自該軍。 1924年11月20日,黃埔軍校以該校學生組成教導團,任命何應欽任團長。12月26日成立教導2團,任命王柏齡為團長。1925年2月該軍首抗北伐大旗,1925年4月13日合編成黨軍第1旅,旅長何應欽。4月底擴編成國民革命軍第1師,師長何應欽。8月和第2師(由教導4、5團編成)合並為國民革命軍第1軍,蔣介石任軍長。9月19日任命周恩來為政治部主任。20日收編許崇智粵軍一部為第3師。9月20日蔣介石率軍參加第二次東征。10月14日攻克惠州。12月改編粵軍張和、余鷹揚部為獨立2師(1926年改稱14師)。 1926年1月4日新增教導師,師長王柏齡。1月20日蔣介石辭軍長職,何應欽升任。1師師長職由錢大鈞接任。2月26日免王懋功2師師長,調升劉峙為師長。教導師改稱20師。不久錢大鈞與王柏齡職務對調。3月蔣介石通過「中山艦」事件逼迫共產黨員退出第1軍,鄧演達接任政治部主任。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1軍1師、2師由副軍長王柏齡、參謀長蔣伯誠率領參加北伐,其餘部隊留駐廣東。9月初,2師參與攻打武漢,1師攻打南昌。10月1師攻擊失敗後王柏齡逃跑,副師長王俊代理。同時將總預備隊補充師擴編為21師、22師隸屬1軍,由嚴重、塗思宗分任師長。 1926年9月3日何應欽率所余各部(除20師仍駐守廣東)北伐攻閩。9月中旬將其中1個補充團擴編為獨立4師,師長張貞。1927年1月顧祝同接任3師師長、薛岳接任1師師長。4月胡宗南代理1師師長、衛立煌接任14師師長、蔣光鼐接任22師師長、陳誠接任21師師長。5月1日國民革命1軍進至魯南。7月撤至蘇南。8月參加龍潭戰役。在此期間,增設新9師隸屬1軍。 由於該軍建制過大(至1927年9月已轄9個師),大本營於1927年9月26日決定將1師、2師、22師留歸1軍建制。其餘各師分別編成國民革命軍9軍、32軍兩個軍。
③ 黃埔軍校北伐的條件戰略方針是什麼
1924年國民黨一大後,國共實現了第一次合作;黃埔軍校的創立以及國民革命軍的建立,為北伐准備了條件。
戰略方針是:集中兵力、各個殲敵。
④ 黃埔軍校的建立與北伐戰爭的勝利有什麼關系
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由中國國民黨在1925年效仿當時俄國共產黨「以黨建校,以校領軍」的模式,並參考蘇聯軍事制度後創設。早期國民革命軍內部的將領和軍官由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所加以培養訓練,軍隊亦效忠國民黨,歷經北伐、東征、抗日戰爭等。
黃埔軍校是國民革命軍將領的搖籃
孫中山於1924年在蘇聯支持下,在廣州創立黃埔軍校。1925年7月,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8月18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將轄下各地方軍隊名目取消,統一名為「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由黃埔軍校訓練的軍官組成的黃埔軍校校軍為第一軍,軍長蔣介石。「建國湘軍」為第二軍,「建國滇軍」改為第三軍,「建國粵軍」為第四軍,福軍為第五軍。初期的國民革命軍依照蘇聯體制,在軍、師兩級設黨代表及政治部。
1927年北伐時國民革命軍接管位於湖北的英國租界。1926年1月,改編湖南的「攻鄂軍」為第六軍,軍長程潛。3月,改編廣西軍隊為第七軍,軍長李宗仁。6月,湖南的唐生智參加革命,部隊改編為第八軍。7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當時的國民革命軍為八個軍約十萬人。蔣介石任總司令,李濟深為參謀長,白崇禧任參謀\次長代理參謀長,鄧演達為政治部主任,郭沫若為政治部副主任。一至八軍軍長及黨代表分別為:(一軍)何應欽/繆斌;(二軍)譚延闓/李富春;(三軍)朱培德/朱克靖;(四軍)李濟深/廖乾五;(五軍)李福林/李朗如;(六軍)程潛/林伯渠;(七軍)李宗仁/黃紹竑;(八軍)唐生智/劉文島。
北伐初期,國民革命軍的四、七、八軍分別在湖南、湖北擊敗了吳佩孚;一、二、三、六軍則在江西、江蘇一帶擊敗孫傳芳及張宗昌。1927年4月26日發生寧漢分裂,北伐一度中斷。國民黨分裂成左派的武漢及右派的南京兩個國民政府。以蔣介石為首的右派在南京成立政府,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將共產黨人從軍隊內清除,並且取消國民革命軍內黨代表及政治部編制。同年7月15日,汪精衛在武漢進行「清共」,史稱「寧漢合流」。自此,第一次國共合作徹底破裂,共產黨於8月1日發動南昌起義,成立屬於自己的武裝部隊。8月蔣介石辭去總司令職。孫傳芳乘機發動的反攻被何應欽、李宗仁在龍潭擊敗。
1928年1月,蔣介石復出。支持北伐的馮玉祥手下的國民聯軍,及閻錫山手下的北方革命軍並入國民革命軍戰斗序列。國軍編為第一、二、三、四集團軍,分別由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及李宗仁任司令;蔣介石為總司令。至6月,張作霖退出山海關外時被日本關東軍在皇姑屯炸死。國軍亦進至北京。12月,張學良在關外易幟,北伐宣布成功。
黃埔軍校的創立為國民黨革命軍的建立和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行奠定了基礎
在1928年7月國民政府開始研究裁兵時,屬國民革命軍名下的軍隊,有八十四個軍約三百個師,共二百二十萬人。當中尚未包括東北、四川及雲南等地的部隊。而且軍隊質素非常參差,不少是投誠及收編而成。1928至1929年曾開始編遣工作,計劃將國民革命軍縮編成六十五個師共八十萬人,亦有訂明國軍最高指揮權在國民政府。但不久國民黨內實力軍人即互以兵戎相見,先後發生蔣桂戰爭、中原大戰等多場國民黨內戰,加上對共產黨圍剿及用兵,編遣計劃及軍隊國家化的計劃遂無疾而終。
⑤ 黃埔軍校當年用唐詩,北伐飄搖時的全詩!
誰來滅呢?當時怎麼說也是有名義上的中央國民政府的,況且黃埔軍校畢業生也可以為他們效勞啊.
⑥ 黃埔軍校的創辦和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有什麼關系
黃埔軍校的創立為國民革命軍的建立和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奠定了基礎。
⑦ 求CCTV《探索 發現》中12集紀錄片《黃埔軍校》的高清種子 .萬分感謝!!!
你好,我有CCTV《探索發現》12集紀錄片《黃埔軍校》的高清資源版下載,
但是此資源不上傳,因為樓權主沒有留下油箱,無法發送。
請補充問題或者在下面評論留下油箱,
最好不通過追問,因為提問很容易失效,你的分數就白費了
由於限制留下油箱,所以提問留下油箱只留qq號,不打@或者用替代字元都可以
⑧ 黃埔軍校和北伐戰是哪次革命重大歷史事件
黃埔軍校和北伐戰是哪次革命重大歷史事件?
黃埔軍校和北伐戰是國共第一次合作的重大歷史事件。
⑨ 求主角穿越到民國並且在黃埔軍校學習並且後來參加北伐和抗戰只累的小說 類試於 鐵骨 民國投機著 這類的
小說名為《重生之抗戰悍將》,作者:雞雞燉蘑菇,本書是一部穿越重生題材小說。
1、小說內容簡介
一個改革大潮里失業的采礦工程師,意外來到民國的江西剿共前線,成為一名土木系的小軍官。他沒有很高的才華,也沒有很多的先進裝備,他所能夠依靠的只有自己,在歷史的大潮里隨波逐流。凇滬、南京、徐州、武漢、緬甸、湘西等處,在抗戰的前線,憑著一腔熱血,他奮力抵抗外族的侵略。
八年抗戰終於勝利,眼前的一切卻都變的迷惘起來,長期以來他所厭惡並且一直躲避著的內戰開始了,一切都變了,他的人生也變的復雜起來。
2、雞雞燉蘑菇的同類穿越小說作品
《穿越之大內總管》
分類:穿越重生
內容簡介:做一個太監難,做一個面對後宮佳麗三千的假太監更是難上加難!要我陪著崇禎皇帝一起在煤山殉國!我才不要死!沒辦法,為了不被抓去殉國,我只能將歷史改改!
《重生之玩轉國際米蘭》
分類:游戲競技
內容簡介:不同於以往的足球小說,本書從一個別樣的角度寫足球,竭盡表現俱樂部的生存、發展之道。
(9)經典人文地理黃埔軍校之北伐風雲擴展閱讀:
穿越小說正面評價:
1、以吸引人的故事形式通過穿越回古代的主人公引導讀者走進歷史,有的穿越小說還會在敘述中或章節後面加上一些真實的歷史事件以描述情節的發展及擴充讀者的閱讀與認識。使讀者在一定程度上認識了歷史,激起了讀者對歷史的興趣,通過閱讀小說,他們知道了這些人物的存在,並會在興趣的驅使下通過網路搜索去了解關於這些人物的真實歷史。
2、有許多穿越小說對古詩詞的運用、化用貼切到位,為整個故事營造了一種古色古香的優雅氛圍,豐富了讀者的閱讀。
3、穿越小說通過交錯的時空,古代與現代智慧的碰撞和摩擦,古代同現代思想的並立與對立,純歷史、純武俠、純言情小說不可能完成的。滿足了讀者閱讀上的新鮮感,讓讀者覺得別具風味。
⑩ 孫中山是我國國父,國軍是他創立的,成立黃埔軍校,後進行北伐,抗日戰爭,蔣介石動用600萬國軍與日本軍
一,這個歷史脈絡初中課本就有寫。而且比你的論述更全面。比如孫從來沒內當過民國正式領導人,國容軍也不是孫創立的。民國最早是北洋政府,被蔣等發動的北伐推翻了,才有了國民政府,這個更替除了國名沒變其他都重新來過,和49年的交替沒多大區別。
二,國軍的抗戰最值得誇耀的就是犧牲的人多,此外就是投降成為偽軍的更多,國軍壯烈,但凝聚力戰鬥力都不如邊打曰本壯大的gong軍,所以隨後的解放戰爭中一敗塗地。
三,張靈甫等人的抗戰「功績」是被別有用心的人誇大了,別輕信那些署著網名的文章,自己找國軍將領回憶錄去看,張的真實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