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國鄱陽湖的奧秘解說
1. 地理中國解說是誰
他解說很又神秘特色,應該是老了,到了退休的年齡了,但是沒有代替他的人
2. 關於鄱陽湖的地理題
應該是選擇C,
具備條件
①糧食生產條件較好,高產穩產農田比重較大,余糧內較多;
②人均佔有糧食數容量多,商品率高,增產潛力大,且投資少而見效快的地區;
③糧食生產集中連片,自然條件和生產條件基本類似,便於統一規劃、建設和布局生產;
④以糧食生產為中心,糧食生產用地與經濟作物和其他作物生產用地矛盾不大,交通運輸方便.
3. 地理中國解說員那個聲音,這么久了為什麼還不換。明明是說話有問題呀。有什麼別的原因嗎
地理中國解說員的那個聲音我覺得還是不錯的,你認為說話有問題,但是可能電視台認為他的說話比較標准。所以沒有將它進行更換。
4. 有關鄱陽湖方面的地理專業知識
鄱陽湖位於北緯28°22′至29°45′,東經115°47′至116°45′。地處江西省的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鄱陽湖以松門山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面為入江水道,長40公里,寬3至5公里,最窄處約2.8公里;南面為主湖體,長133公里,最寬處達74公里。[1]鄱陽湖,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國第二大湖,位於江西省北部、長江南岸。有70%的水域在江西省九江市境內,其餘20%的水域在江西省上饒市境內,10%的水域在江西省南昌市境內。匯集贛江、修水、鄱江(饒河)、信江、撫河等水經九江市湖口縣城注入長江。鄱陽湖上承贛、撫、信、饒、修五河之水,下接長江。豐水季節浪涌波騰,浩瀚萬頃,水天相連;枯水季節水落灘出,枯水一線,野草豐茂,蘆葦叢叢;湖畔峰嶺綿延,沙山起伏,沃野千里,候鳥翩飛,牛羊倘佯。美麗富饒的鄱陽湖養育了世代生長居息湖畔的萬物生靈。鄱陽湖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保護區,「鄱陽湖畔鳥天堂,鷸鸛低飛鶴鷺翔;野鴨尋魚鷗擊水,叢叢蘆葦雁鵠藏」,每年秋末冬初,有成千上萬只候鳥,從俄羅斯西伯利亞、蒙古、日本、朝鮮以及中國東北、西北等地來此越冬。如今,保護區內鳥類有300多種,近百萬只,其中白鶴等珍禽50多種。鄱陽湖被稱為「白鶴世界」,「珍禽王國」。湖體特徵匯集贛江、修水、鄱江(饒河)、信江、撫河等水經九江市湖口縣城注入長江。湖盆由地殼陷落、不斷淤積而成。形似葫蘆,南北長110km,東西寬50~70km,北部狹窄處僅5~15km。在平水位(14~15m)時湖水面積為3,150k㎡,高水位(20m)時為4,125k㎡以上。但低水位(12m)時僅500k㎡,以致「夏秋一水連天,冬春荒灘無邊」,使數百萬畝湖灘地不能大量耕種,還易孳生草灘釘螺,而釘螺又能寄存血吸蟲。湖體通常以都昌和吳城間的松門山為界,分為南北(或東西)兩湖。松門山西北為北湖,或稱西鄱湖,湖面狹窄,實為一狹長通江港道,長40km,寬3~5km,最窄處約2.8km。松門山東南為南湖,或稱東鄱湖,湖面遼闊,是湖區主體,長133km,最寬處達74km。平水位時湖面高於長江水面,湖水北洩長江。經鄱陽湖調節,贛江等河流的洪峰可減弱15~30%,減輕了長江洪峰對沿岸的威脅。鄱陽湖及其周圍的青山湖、象湖、軍山湖等數十個大小湖泊湖水溫暖,水草豐美,有利於水生生物繁殖。產魚類100餘種,以鯉魚為主,其次為青魚、草魚、鰱魚、鱅魚,貝、螺產量也較豐。濱湖平原盛產水稻、黃麻、大豆、小麥,是江西省主要農業區。該湖區秋冬季節受修河水系和贛江水系等水源不足的影響,每年進入秋冬季節到第二年仲春,鄱陽湖則進入枯水期,形成「碧野無垠接天雲」的廣闊草洲。河灘與9個獨立的小湖泊連接,成為北方候鳥遷徙越冬的最佳之地。這個季節蘆花飛舞藜蒿飄香(藜蒿是鄱陽湖的天然特產,是江西人喜愛的美食佳品)。1992年,鄱陽湖被列入「世界重要濕地名錄」,主要保護對象為珍稀候鳥及濕地生態系統。由於受暖濕東南季風的影響,鄱陽湖年降雨量平均1636mm,從而形成「澤國芳草碧,梅黃煙雨中」的濕潤季風型氣候,並成為著名的魚米之鄉。2009年12月12日,國務院正式批復《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專家指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最大「特色」就是生態,目的是通過轉變發展方式,在發展中保護生態,在保護生態中加快發展,從根本上擯棄先污染後治理的傳統發展模式。然而,由於現階段鄱陽湖區系列生態修復和污染治理僅在部分地區試行,還處於探索起步階段,加之沿鄱陽湖地區的污染現象仍然較普遍地存在,生態修復從「示範」走向「全面推廣」仍面臨多重困境。鄱陽湖區生態退化是自然和人為因素長期共同「作用」的結果,存在水質污染、濕地退化、土地沙化等多種生態環境問題,「點多面廣」,涉及地方政府、企業、農戶等多方利益,生態修復工程僅僅靠科技和農業部門的「單兵作戰」顯然「力量單薄」。以都昌縣多寶鄉土地沙化治理為例,該縣科技局副局長陳志強指出,雖然當地濕地生態修復的工作也正在積極開展,但要根本上扭轉沙化現狀仍然艱難。鄱陽湖周邊僅都昌全縣被沙化的濕地面積有4萬畝,僅僅600畝基地內的治理還處於「示範」階段,要將沙化治理工作在鄱陽湖周邊全面推廣,必須要有國家政策的扶持,從全局考慮,統一規劃,綜合治理,他建議建立生態補償的治理機制,健全制度保障,並按照「資源有償使用」「污染者付費」的原則,逐步探索徵收資源開發補償稅費,提高社會環保意識。星子縣王曉玲表示,利用「表面流人工濕地系統」及「三級濕地」技術處理生活污水還只是在少數村示範,今後還要在全縣進行推廣,但是她也坦言,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資金,如果下一步要推廣,巨額經費從何而來將是第一大難題。除了中央和省級財政加大預算內財政投入和財政轉移支付外,通過財稅和信貸政策優惠,引導社會資金和外部企業參與生態修復項目中來,集合資金、人力、科技優勢,形成生態修復規模效益。江西鄢幫有認為,治理最終還要依靠技術,因此,要重視生態修復技術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加大對環保科技研發投入,利用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發力量,與高校建立產學研聯盟,對重點項目以產學研合作的形式進行集中攻關。鄢幫有認為,鄱陽湖生態修復關系重大,要從根本上實現對鄱陽湖的生態保護、修復,既要整合國內資源,調動地方政府、民間組織和廣大群眾的參與,也要開展更多的國際合作交流,引入國外先進技術和資金的支持。
5. 求《地理中國》每集簡介
地理中國,每集簡介。
1柴河地質探秘【哈拉哈河火山群支脈發現】
2巨洞之謎【格凸河暗河洞穴】
3鄱陽湖的奧秘【鄱陽湖】
4解密遠古之花 上【達爾文討厭之謎的破解】
5解密遠古之花 下
6黃土中的秘密【洛川黃土剖面】
7太行山中的奇觀【贊皇縣赤壁長牆】
8石林傳奇【路南石林】
9赤水觀瀑【赤水丹霞地貌】
10黃龍的訴說【黃龍鈣華】
11沙海的奧秘【巴丹吉林沙漠】
12鴨綠江神韻【鴨綠江】
13天露池之謎【豐寧第四紀冰川遺跡】
14嵩山探秘【嵩山五世同堂地質奇觀】
15山中奇境【樂業 大石圍天坑】
16會飛的山峰【葛仙山】
17神奇的小島【南碇島六邊形石柱】
18深藏的美麗【九寨溝】
19走進龜峰【龜峰丹霞區象形石】
20紅岩石瀑【大洪山琵琶湖紅岩石瀑】
21洞穴奇觀 上【武隆芙蓉洞喀斯特】
22洞穴奇觀 下
山河探秘第一部
23神秘的巨洞【同第二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一集】
24探索長崖之謎【同第七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二集】
25少林傳奇【同第十四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三集】
26大漠尋奇【同第十一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四集】
27山中奇觀【同第九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五集】
28石林億萬年【同第八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六集】
29好大一個湖【同第三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七集】
30塔里木河探秘【塔里木河】
31龍虎山探奇【龍虎山洞穴和古火山口】
32游歷地心【天柱山超高溫高壓變質帶】
33生命之石【延慶縣千家店盆地硅化木群】
34萬柱迷谷【臨海市六邊形流紋石柱群】
35塘中的發現【海口雙池嶺 羅京盤瑪珥式火山群】
36峽谷行【大渡河金口河大峽谷】
37水下的博弈【治理黃河】
火山的奧秘
38巨災後的反思【馬提尼克島聖皮埃爾培雷火山大爆發】【火山的奧秘第一集】
39險象環生【夏威夷火山空難救援】【火山的奧秘第二集】
40零距離接觸 上【火山專家考察活火山】【火山的奧秘第三集】
41零距離接觸 下【火山的奧秘第四集】
42感知火山脈搏【火山專家研究火山噴發】【火山的奧秘第五集】
43破解火山密碼 上【火山專家檢測火山噴發】【火山的奧秘第六集】
44破解火山密碼 下【火山的奧秘第七集】
6. 地理知識解釋鄱陽湖為什麼會進入枯水期 原因
1.旱季降水少,加上近年來厄爾尼諾等全球氣候異常的影響導致雨季縮短。2.上游水庫蓄水。3.周邊采砂導致河床下陷。4.工業化和城市化過快生活和生產用水需求增加。
7. 科教頻道地理中國是誰解說的
欄目名稱:地理中國
首播頻道:CCTV-10
主持人:於勝春
欄目簡介:
《地理中國》欄內目,屬科普類容電視欄目。欄目以地質科考為線索,以普及地理學知識為宗旨,介紹地質學的新發現、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質地貌的新、奇、特、美。《地理中國》欄目,在帶著觀眾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時
8. 求助,高考地理——鄱陽湖。相關的大題解答。
鄱陽湖所起得作用是?答案:蓄洪、灌溉、養殖、供水等功能鄱陽湖面積縮小的原因人為因素的影響,養殖規模的擴大、商品糧種植規模擴大、灘塗養殖規模擴大記得選我滿意啊
9. 江西的鄱陽湖到底有什麼樣的秘密呢
你所指的應該是有「中國百慕大」之稱的鄱陽湖老爺廟水域。 老爺廟水域位於鄱陽湖區的江西都昌縣,在湖東岸山邊有一座廟宇稱作老爺廟,水域由此得名。千百年來,這片水域一直是一個謎,在這里神秘失蹤的船隻不計其數,甚至有載重2000多噸的大船在此沉沒,江西省九江市海事部門以及都昌縣志有關記載顯示,僅在1985年8月3日一天,就有13艘船隻在此接連失事,這在世界沉船史上也是罕見。因此這片水域又被冠於「中國百慕大」的稱號。 為了探尋這片水域的奧秘,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它的研究,可都未有結果。最近,鄱陽湖老爺廟水域再次迎來了一次解密的機遇。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被確定為國家水下文物普查試點。從今年11月開始,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將利用目前鄱陽湖枯水季節,開展對鄱陽湖區大規模的水下專項科學考察,而老爺廟水域則是此次科考的一個重點。 在本次科考中,專家們希望尋找一些鄱陽湖中的沉船或者其他水下文物,為揭開老爺廟水域的船舶失蹤謎團提供一些線索,另外研究人員也希望通過對水文、氣象、地理、地質等各個方面進行一些有價值的觀察、探測和研究,揭開這里的船舶失蹤真相。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多年來一直都在對鄱陽湖進行考察與研究,該所研究員姜加虎表示,雖然在老爺廟水域沉沒的船隻不計其數,也埋葬了許多財寶,但是不可思議的是,我們在湖底進行過多次考察,都沒有發現任何沉船的遺物,也從來沒有見到過遇難者的遺骸。就正常情況而言,湖底應該會有一些遺留物,它們會到哪裡去呢?老爺廟水域最讓人感到困惑的事情是一旦有船在這片區域出現失蹤,就是人船俱失,什麼也找不到。 姜加虎告訴記者,侵華日軍也曾經在老爺廟水域遭受厄運。1945年4月16日,侵華日軍一艘2000多噸的運輸船「神戶丸號」裝滿了搶奪搜刮來的金銀珠寶、古玩字畫等,准備從鄱陽湖下行出海運回日本,可是當這艘船行駛到老爺廟水域時,就悄無聲息地沉沒了。船上200多名日本官兵全部沉入水底,無一倖免。日軍得知船隻在老爺廟水域失蹤後,便命令駐九江的日本海軍派人打撈,但下去的潛水員中最後只有1人回到了岸上,而這個潛水員上岸後驚恐萬狀,一句話也不說,已經精神失常。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政府想把沉船打撈上來,於是請來美國最著名的潛水打撈專家愛得華
10. 中國百慕大鄱陽湖「魔鬼三角」究竟有何秘密,為何會屢現殺機
眾所周知,百慕大失蹤的許多事件都與此有關。可以在三秒鍾內創建和消失海洋的強大力量是來自太空的強大力量,它是一種以光速旋轉的力量,是巨大的黑洞物體在太空中的強大吸引力。波柱——黑洞重力波。由天上的衛星探測到的巨大渦旋,在短時間和高強度下僅打開和關閉三秒鍾,這不是地球自身自然因素的力量。
百慕大水域的引力波更豐富,因此,如果在海上旅行或飛行的船隻和飛機處於由引力波產生的渦旋區域中,那麼引力波的強大吸引力將是光速。引力波吸引了輪船,飛機和其他物體,在太空中行走,然後返回太空,直至進入太空,然後變得不可見(相對)。空氣中懸掛著許多引力波,因為並非所有引力波都可以直接到達海洋和地面。結果,飛機比船舶更容易受到重力波的影響。結果,飛機失誤的發生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