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華東中南字數
❶ 華東華南等四華各指哪些省份
華東地區包括:山東省、江蘇省、江西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上海市,共六省一市。
華西地區包括:新疆、青海、西藏、四川、重慶、雲南、寧夏、陝西、甘肅、內蒙古西部。
華南地區包括:廣東、廣西、海南和南海諸島。香港、澳門回歸後也被算在華南地區內,但因之特殊性常被單獨列出,與台灣省並稱「港澳台地區」。
華北地區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
華中地區包括: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
(1)中國地理華東中南字數擴展閱讀:
華東華南地區並不是一個自然地理概念,而是一個行政區劃概念和經濟區域概念。
建國之初,我國將全國劃分為六個大行政區,即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每個大行政區下轄若干省份(直轄市、行署區),當時的華東大行政區管轄上海、江蘇(蘇南行署區、蘇北行署區)、安徽(皖南行署區、皖北行署區)、浙江、福建等省市。
1954年,大行政區作為一級行政區劃被撤銷。
1958年,中央為了加強對地區經濟的計劃指導,協調各大區內省、市、自治區間的經濟聯系,根據當時的實際出發,考慮歷史關系和政治、經濟、軍事需要,又將全國劃分為東北經濟協作區、華北經濟協作區、華東經濟協作區、華南經濟協作區、西南經濟協作區等7個大區。
1961年,又恢復成立了華北、東北、華東、中南、西南和西北等六個區黨的中央局,將七大經濟協作區調整為華北、東北、華東、中南、西南和西北等六大經濟協作區。
❷ 中國按大區劃分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西北各包括哪些省份
華北地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
華東地區: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安徽
東北地區:遼寧,吉林,黑龍江
華中地區:湖北,湖南,河南,江西
華南地區:廣東,廣西,海南,福建
西南地區:四川,重慶,貴州,雲南,西藏
西北地區:陝西,甘肅,新疆,青海,寧夏
(2)中國地理華東中南字數擴展閱讀:
省份名稱來源:
山東:以太行山以東而得名。
江蘇:以江寧、蘇州各取一字得名。
上海:以上海浦而得名。
浙江:以浙江(又稱錢塘江)得名。
安徽:以安慶、徽州各取一字得名。
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
江西:以江南西道而得名。
廣東:以廣南東路簡稱得名。(廣南路:唐屬嶺南道,宋改名為廣南路)。
廣西:以廣南西路簡稱得名。(廣南路:唐屬嶺南道,宋改名為廣南路)。
海南:以海南島得名。
河南:以黃河以南而得名。
湖南:以洞庭湖以南而得名。
湖北:以洞庭湖以北而得名。
北京:以北平而得名。
天津:以天子津渡而得名。
河北:以黃河以北而得名。
山西:以太行山以西而得名。
內蒙古:以漠南蒙古得名。(原分為內蒙和外蒙兩省,民國後期外蒙古獨立為蒙古國)。
寧夏:以西夏安寧得名。(西夏---李元昊創立的西夏國)。
青海:以青海湖得名。
陝西:以陝原之西得名。
甘肅:以甘州、肅州各取一字得名。
新疆:以其為故土新歸得名。(原為漢朝西域,清統一其地後,以其為故土新歸而得名)。
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又有一說為:三川匯長江而得名)。
貴州:以貴山得名。
雲南:以在雲嶺之南得名。
重慶:以「雙重喜慶」而得名。
西藏:以清正式定名得名。
遼寧:以遼河流域永久安寧得名。
吉林:以吉林市得名,取吉林烏拉前二字。(吉林烏拉---滿語,意為沿江的城池)。
黑龍江:以黑龍江而得名。
香港:以東莞的香料而得名。
台灣:以台灣府得名。(台灣府---現台南)
❸ 中國華中 華南 華北是華東之類的是怎麼分的
華北:地區名——一般指中國北部2省2市1區所在的區域,包括河北省、山西省、北京市、天津市和內蒙古自治區的部分地區。1949~1954年曾為一級行政區域
華南:地區名——在自然地理上廣義的華南地區,指中國南嶺以南及武夷山以東地區,包括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台灣省、廣西壯族自治區。
華東:地區名——一般指中國東部7省1市所在的區域,包括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台灣省和上海市。1950~1954年曾為一級行政區域。
華中:地區名——在自然地理上指中國秦嶺、淮河以南,南嶺以北,巫山、雪峰山以東長江流域。包括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和河南省、安徽省、江蘇省的部分地區。
(3)中國地理華東中南字數擴展閱讀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全國先後設立華北、東北、西北、華東、中南、西南六大行政區,簡稱大區。華北由中央直轄,東北設人民政府,其他各大行政區設軍政委員會。大區設人民政府或軍政委員會,是一級地方政府,分別管轄若干省級行政單位。
1954年,撤銷六大行政委員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地區改由中央直轄。這一劃分方式影響比較深遠。
根據我國經濟社會加速發展的新形勢,全國分為四大經濟區域: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
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內容為: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
東北地區(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
中部地區(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
東部地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
❹ 有人說按地理情況我國分為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北、西南7大區域有參考文獻嗎誰能給個出處
你好!
按照地理情況的分法,是有若干種區分方法的,比如其中一種就是按照自然地理回。
另外,答新中國建立初期,我國曾經劃分為六大區域,是當時的一級行政區,1954年就撤消了,分別是:
華北行政區、東北行政區、華東行政區、中南行政區、西南行政區、西北行政區,轄區范圍和名稱與現在的略有區別。
現在民政部的年鑒或一些地圖冊,一般還是按照六大地區來劃分,其中一個原因是為了便於統計數據、資料等,不過人們一般直接將中南地區分成華中、華南,只是民政部以及部分統計局的統計時還是將之合並在一起。
❺ 中國地理分布 比如說像什麼 華東地區 華北地區等 這些地區是怎麼劃分的、包括哪些省市
1、華東(山東、江蘇、安徽、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台灣);
2、華南(廣東、廣西、海南回、香答港、澳門);
3、華中(湖北、湖南、河南);
4、華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
5、西北(寧夏、新疆、青海、陝西、甘肅);
6、西南(四川、雲南、貴州、西藏、重慶);(四川、重慶一帶也叫做華西)
7、東北(黑龍江、遼寧、吉林);
❻ 中國地理的東北,西北,西南,華東,華南的劃分
中國地理區域劃分:
華東地區(包括山東、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上海);
華南地區(包括廣東、廣西、海南);
華中地區(包括湖北、湖南、河南);
華北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
西北地區(包括寧夏、新疆、青海、陝西、甘肅、內蒙古);
西南地區(包括四川、雲南、貴州、西藏、重慶);
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
台港澳地區(包括台灣、香港、澳門)。
東北地區:地理上包括內蒙古高東部,東北平原,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脈,三江平原,
黑龍江水系,松花江水系,烏蘇里江水系,遼河水系,鴨綠江水系。
包括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
華北地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
烏蘭察布市、錫林郭勒盟)
華中地區:中國中部地區的簡稱。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華東地區:中國東部地區的簡稱。「華東六省一市」包括:山東省,江蘇省,安徽省,浙江省,
江西省,福建省(台灣省金門縣)和上海市。
華南地區:中國南部地區的簡稱。華南三省(區)包括:廣東省,海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
廣義上的華南地區還包括福建省中南部,台灣、香港、澳門。
西南地區:中國西南地區包括中國西南部的廣大腹地,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東南部,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大部。
西南四省(區)一市包括:四川省、雲南省、貴州省、西藏自治區和重慶市。
西北地區:中國西北地區是中國西北內陸的一個區域,地理上包括黃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
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內蒙古高原西部,柴達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廣大區域。通常簡稱「西北」。
西北五省區包括: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巴彥淖爾市、烏海市)
❼ 劉興詩爺爺講述中國地理華東中南是不是中策
不是中冊,是上冊。中冊是西北西南。
劉興詩爺爺講述中國地理 華東 中南篇 面向太平洋的華東區
劉興詩爺爺講述中國地理華東中南西北西南華北東北共3冊